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

2024-10-04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共8篇)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 篇1

据记者调查,除了郑州大学、河南财经学院的一些操场、食堂零星设有广告栏、led显示屏外,其余大部分高校的校园广告只是零敲碎打,不成规模。但是,骆深渠和同学调查后发现,“郑州有大中专院校40多所,保守估计,校园广告每年的总容量在200万元以上”。“我们想成立一家“绿色风”高校传媒有限公司,专做校园广告。”骆深渠说,他的创业项目已得到学院的认可,并已报给了校领导,公司正准备注册,目前已吸纳了市场营销、会计等多个专业的同学加盟。

特色 绿色广告“干掉”垃圾广告

“我们为公司起名“绿色风”,就是想突出校园广告的公益性特色。”骆深渠说,他们的设计项目中除了品牌广告位,还有带有公益宣传语的广告栏。比如,在食堂广告里可打上“珍惜粮食、杜绝浪费”等公益宣传语,以和校园文化相融合。

骆深渠说,广告位一般设在运动场、食堂等区域,不会进入图书馆、教室等学习区域。现在,很多学校都对非法小广告非常头疼。“与其让校园里小广告泛滥,传单满天飞,还不如通过正规经营予以规范。两年内,我们希望将业务拓展到全郑州乃至省内的各所高校,打造一个校园传媒网络。”骆深渠的同学徐洪鹏说。“我们会设一些勤工俭学的岗位,为家庭困难的学生提供“挣钱”的机会。”骆深渠说,校园广告的设计、绘制、张贴等都可以让学生参与,这样,运营成本也会大大降低。

疑问 校园广告应该如何监管 疑问

一:商业广告该不该走进“象牙塔”?

“校园里如果铺天盖地都是广告,铜臭味就太重了。”一些老师认为,高校是纯净的“象牙塔”,商业广告不该走进这片净土。“商业利益和学校的利益不好平衡,一旦开了口,很可能出现一些不可控因素。”据郑州某高校宣传部负责人介绍,郑州各高校对此都持谨慎态度。“小小的一个广告位,学校的宣传部门能卡,后勤部门也能管,很难交涉。”一名广告业内人士说,很多广告公司早就盯上了这块蛋糕,但因为学校各部门的利益不好协调,一直未能进入。“现代社会的广告像空气一样无孔不入,学校很难保持“真空”。”郑州航院市场营销教研室主任王霖说,即使没有广告牌,传单、招聘小广告也已经渗透进了校园的每个角落,完全避免校园商业广告是不可能的。

建议: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蒋美华副教授说,校园广告“宜疏不宜堵”,要想管好这道“闸”,学校应建立严格的广告筛选和管理制度,杜绝出现过分刺激的商业广告,保证校园的学习环境。疑问

二:利润应该如何分成?

“我们想让学校免去我们的买断费,我们会把一年利润的三成分给学校。”骆深渠说,他们正和学校洽谈具体的合作方式。

在创业计划书中,骆深渠对广告位进行了“明码标价”:食堂打饭窗口的广告位每月收费5元,体育场墙体3米×2米广告位每月300元……照此规划,仅航院新校区一年的广告收入就可超过11万元,制作费等成本却只有6000多元,学校一年可获利3万余元,公司可获利7万余元。

建议:王霖说,除了分成,学校还可以和广告公司以多种形式展开合作。在北京、上海等地,有些广告公司一次性支付校园广告的买断费用,在校园里投放广告,还可以由广告公司出资设立广告栏,由学校和广告公司共同使用。疑问

三:校园广告能否“门当户对”?

“酒类、性用品、替考及其他的非法广告,我们坚决不涉及。”骆深渠说,校园广告需要讲究“门当户对”,主要客户群将定位为运动服饰、食品等行业的一些积极向上的知名品牌。

建议:王霖说,学校也将对广告进行筛选监管,对广告地点进行限制,校园主干道、教室、宿舍等处将拒绝商业广告进入。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 篇2

过去, 大学校园一直被认为是远离市场喧嚣的象牙塔, 随着经济的蓬勃发展, 当你走进校园, 你会发现如今的校园招聘广告林立, 商品广告四起, 促销活动纷涌, 赞助广告此起彼伏……曾经是广告禁区的高校如今正被浓厚的商业气氛所包围。

校园商业广告虽然五花八门、丰富多彩, 但并不复杂, 按其性质划分大致包括三大类:第一类是纯商业广告, 主要有企业文化宣传、产品宣传、商业服务宣传、商业赞助宣传、商业展销宣传、商业祝福宣传和商家优惠酬宾宣传等形式;第二类是次商业广告, 主要有发布家教、考证、培训、求租、招聘、转让和车讯信息等多种形式;第三类是不法广告, 主要有办假证、寻枪手等多种形式。在这形形色色的校园广告当中, 要数商业广告最红火了, 保守估计也占全部广告的二分之一强。而且几乎是无孔不入、无所不在, 在宣传栏里、校舍门口、水房墙壁甚至树干上、厕所里都张贴着各式各样的商业广告。当然, 这种泛滥不是偶然的, 它深深地烙上了这个时代的特征。

校园广告组成了校园文化的一部分。与其他广告相比, 它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在制作方面, 校园广告或许是当前最简陋的一类广告。它们的材料大多是一张复印纸, 色彩也极单调, 常常是黑白两色, 它在形式上的惟一变化就是在文字上添加一些线条或阴影。从内容上来看, 校园广告多是言简意赅, 简单明了。

校园广告为广告发布单位和个人带来了经济上的收益, 同时又满足了一部分学生获取相关信息的需求, 因此受到供求双方的欢迎。但是校园广告也带来了一些问题:校园广告的随处张贴, 破坏了优美的校园环境——笔直的树干上、整洁的墙面上, 陡然贴上一纸广告, 仿佛一张干净漂亮的脸上长了一块难看的疮疤;而一些广告随意撕扯、丢弃, 也严重影响了校园卫生。从这种角度来看, 也许我们应该对校园广告行为加以规范, 让大家在发布信息的同时能够维护校园环境, 使校园广告成为一道名副其实的风景。

二、高校校园广告的特点

广告活动有着悠久的历史, 但广告是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如今,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突飞猛进, 广告日益成为我们经济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广告活动已经渗透到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各个社会领域, 其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

高校校园广告丰富了大学生的文化生活, 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貌, 为大学生施展才华、提供了展现自我的机会, 也为校园增添了时代气息, 充满了新鲜的活力, 锻炼了大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但是如果任其随意发展, 过分的强调其商业价值, 不加以管理, 校园广告不但不能发挥其优势, 反而会影响到校园的正常运行, 对大学生的成长更是为害深重。因此, 加强对高校校园广告的建设和管理对高校和大学生的发展尤为重要。

高校校园广告扎根于净土, 与外面的世界是不同的, 校园有校园的环境和特色, 校园是学习的象牙塔, 更注重学术的交流, 强调文化内涵和精神面貌。尽管也不乏一些商业性的广告, 但占据绝大多的还是各类宣传海报或宣传画。其中包括各类讲座、文体活动、自我宣传与介绍、通知等。可以说, 校园广告主要是五花八门的, 但很纯粹, 目的很明确。校园广告主要是为了丰富校园的课余文化生活, 营造一个文化交流和学术研讨的氛围, 突出人文精神和思想道德修养。校园的人际关系不比社会上的错综复杂, 以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为主, 各部门之间少有冲突, 且正因为不与经济挂钩, 所以校园广告的制作水平一般, 要求不高, 大多数都倾向于注重其内容, 而形式是次要的, 达到的效果也不太理想。概括地说, 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 校园广告极少带有商业性质, 一般以宣传为主; (2) 校园广告纯净自然, 动机单纯; (3) 校园广告制作要求不高, 缺乏创意, 媒体单一; (4) 管理力度不够, 没有独立的管理部门及相关规范等。

三、高校引入广告的思考

1. 高校引入广告的因素

高校校园传媒环境是曾被社会公众视为“学府”的大学校园, 其受众是被视为“文化精英”的当代大学生, “经济效益”与高校传媒一度绝缘。曾经一直被限定在意识形态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层面上的高校传媒,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高校办学的市场化倾向加剧, 信息化时代校园内资讯的需求, 作为信息的“广告”便迅速“登陆”校园传媒。究其登陆原因, 有以下几个方面:

(1) 高校自身发展的要求:随着高校办学的逐步市场化, 学校的经济和管理体制也发生了变化, 特别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的深化, 学校也要进行创收, 从而需要解禁校园商业宣传管制, 来弥补校园传媒运作经费的不足。

(2) 高校消费市场成为商家必争之地:市场经济条件下, “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商家经营理念一去不复返。品牌广告的作用已经深入人心, 在校园里广告的效应是明显的, 特别是对大学生这样的年轻群体, 容易形成一定的消费欲望甚至消费行为。更重要的是潜在的消费和购买力, 他们可能会成为校园品牌的忠实消费者。于是商家也就会想尽一切办法来抢占高校消费市场这块“沃土”。

(3) 高校消费群体的要求:高校的各种传播媒体服务对象是当代大学生, 而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学子对资讯的捕捉要求迫切。高校传媒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信息, 通过校园传媒给求知若渴的大学生们提供学习、生活、就业等方面的诸多方便。让学生感受市场经济的气息。此外, 作为一种传媒, 可以产生经济收益的商业广告也为传媒的内容和形式增添了亮点和生气。

(4) 高校校园学生活动和商家赞助宣传实现双赢的必然结果:校园商业广告的产生主要是赞助学生活动, 商家提供奖品或奖金, 学生团体通过冠名、海报、条幅、广告形式为商家提供宣传。这样一方面有了活动经费, 另一方面又给商家宣传提供了平台, 双方均有所获。

2. 高校引入广告的必要性

(1) 学校竞争的加剧, 导致营销意识加强, 广告开始受到注意。随着学校扩招, 很多高校开始想方设法找到好的生源, 迫使高校不得不注重广告投资。目前, 广州的高校在每年高考之前都要举办大学开放日, 让学生和家长来学校参观, 分发各种宣传资料, 吸引学生前来报考。其次, 口碑在吸引考生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 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这种心理, 加强内部营销的建设, 不断强化学校在学生心中的高价值感, 让学生从心底里认同整个学校, 并把这种感情带入今后的工作中, 极大地提高学校美誉度, 也是广告宣传的重要方面。

(2) 必要的商业广告是学校组织活动的基础。发展教育事业, 特别是高等教育, 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加油站, 高校的资金投入是巨大的, 也是必不可少的。从节省教育资金的投入方面来看, 都可利用高校这一特殊的场所进行广告活动。学校很多的社会活动、专家会议都苦于没有资金而不得不放弃。这样会形成不良循环, 学术活动和设施的不足势必会制约教师师资的进一步提高, 导致学生知识面的狭隘和贫乏, 对学校的长期发展非常不利。

而高校所积蓄的广告资源显然是一个筹资之路。学校能筹集部分教学经费, 并能把部分公共设施的制作、维护等支出转嫁给广告主。另一方面, 一些公益性的宣传可交由广告公司进行创意和制作, 能够比高校自身创作有更高的艺术水平, 更有效地推动学校文化道德建设水平的提高。

(3) 必须把广告提上学校的日程。广告也应该是高校计划的一部分。高校在未来几年内的办学方向、特色等应该及早告知学生或准学生,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让学生自主地参与到学校的文化建设上来。广告计划应该像企业的广告策划一样, 针对目标消费者, 制定学校的推广计划。广告促销活动丰富了校园生活, 让学生能得到更多的商品信息, 贴近社会。特别是某些营销管理等相关专业的学生, 校园广告活动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学校还能就此和广告公司达成协议, 为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的勤工俭学的工作岗位, 甚至为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基地。在与广告结合的过程中, 高校能够充分学习企业的广告活动的表现内容、形式和创意, 并将之用于高校广告活动, 提高高校的广告活动水平, 加强高校自身的广告建设。

3. 高校广告开发的可行性以及注意点

从广告对象方面来看, 高校广告的目标受众主要是学生和教师。他们有的年龄相近, 教育背景相同, 有较高的文化修养, 他们对广告的抵触情绪较少, 能够正确对待广告传递信息的形式和手法, 乐于接受新事物。

高校内各种媒体的传播效果并不比大众媒体逊色。校报和广播站完全可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 全部或部分引入商业运作模式, 发展其广告业务, 拓宽资金来源。这必将极大地促进编辑改善自身的工作, 丰富报纸或广播的内容源。

但是, 高校毕竟不同于其他的社会团体, 更不同于企业, 在利用广告时要注意:

(1) 维护高校的学习环境是根本。高校毕竟不同于社会, 把广告带入高校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的建设, 让学生初步了解社会, 如果因此而影响了师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那就是本末倒置, 与高校引入广告的初衷相悖了。

(2) 高校自身的建设是基础。好的广告必须以事实为基础, 对高校这一特殊的广告主尤其如此, 绝不能假以虚词。能够让师生由衷地赞美学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高校自身有过得硬的学习和工作环境, 如果因而落下夸大其词的名声, 就得不偿失了。高校必须更加小心地建设校园文化, 塑造学习氛围, 呵护自己的形象。

(3) 广告控制是关键。要想鱼和熊掌兼得, 就要小心地控制, 把握广告的商业分寸。广告的内容应得到充分而有效的控制, 不能与学校的学术气氛相违背。广告收入要专款专用于学校的学术建设。广告的传播形式也是一个问题。学校能有效地对所发布广告的形式予以控制, 使其与校园的环境相协调, 同高校的氛围相适应。尽量淡化广告的商业味, 提高广告的文化品位。

四、高校校园广告管理的对策

1. 现今高校校园广告所存在的问题

(1) 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管理机制和独立的管理部门, 致使校园广告随便乱贴、撕毁广告等现象时有发生, 破坏了校园环境。

(2) 广大师生对校园广告不够重视, 没有使广告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3) 校园广告质量普遍较低, 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大多数广告实际上多是粗制滥造, 缺乏艺术手段和创意, 因而不伦不类。

(4) 校园广告宣传媒介单一, 不够丰富, 基本上校园广告都采用最直接的方式, 即招贴广告, 尽管这有其独特的优势, 但其他媒介也不能忽视。

(5) 缺乏统一的广告宣传场所, 即不利于学校的管理, 有碍于观瞻。

2. 针对以上问题, 建议提出初步对策

(1) 设立专门的独立的广告管理部门 (办公室) , 制定一套较完整的管理条例。

(2) 校领导应重视校园广告, 学校举办一些有关广告的交流讲座, 推广广告知识, 定期开展广告评比活动。

(3) 提倡多渠道地进行广告宣传, 结合本校的特点, 体现本校的办学风格, 促进本校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

(4) 设置比较合理的便于统一管理的广告宣传场所。

参考文献

[1]佘世红张晓静:大学校园广告的现在进行时.广告大观 (综合版) [J].2006 (, 2) :92~94

[2]周翔:中国校园传媒:不仅做广告更培植品牌.广告人[J].2007 (, 1) :77

[3]王存喜杨玉枫:正确发挥广告在高校传媒中的作用.考试周刊[J].200 (727) :30~31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新疆;内高班;就业结构;就业观念;就業信息;人才市场机制

为培养民族人才,促进新疆社会发展,中国政府在2000年9月推行内地新疆高中班(以下简称内高班)这一特殊的战略性惠民惠边教育政策。其具体的运行方式是政府出资办学经费,选拔一批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到内地学校接受高中教育。“内地新疆班学生高中毕业后,参加全国高校招生考试,实行"统一考试、统一阅卷、单独划线、单独招生”的办法。凡符合条件的,可入内地的高等学校学习;不能升学的,回新疆。”近年来,针对内高班的研究成果大都局限于高中教学阶段,缺乏对内高班学生在高校及毕业后就业情况的调查和研究。相关研究内容只有欧登草娃在其《他们如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一文中谈到内高班高校毕业生就业优势和对就业环境的不适应的相关情况。

一项政策的执行效果不能只看最后阶段的结果,更应当了解后续产生的诸多影响和情况。内高班作为一项民族教育政策同样不应只把升学作为其最终的结果,也需要将内高班学生的就业状况作为客观评价这一政策的必要因素。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研究背景和方法

自2000年9月至2016年冬,内高班已累计完成16届8.02万人的招生任务,在校生规模达到3.7万人。由于在内高班学生进入高校后,并没有专门跟踪服务机构收集相关信息,所以无法获取全部内高班就业的详细信息。本研究以46名已就业的内高班大学毕业生为研究对象,了解分析他们的就业区域、就业行业、就业经历等就业情况,用以反映现阶段这一特殊群体的就业特点,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的措施。同时以对西南民族大学2012级至2014级三届共计45名的内高班大学生的访谈为辅助样本用以验证研究结果。本研究采取个例访谈加问卷的方法用以收集样本。

二、新疆内高班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

对于内高班大学生毕业后的去向问题,除继续深造外,政府对内高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政策是“鼓励回新疆,允许留内地”。在这一政策的指导下,截止2016年2月,已有7届1.18万余名内高班大学生顺利毕业,其中部分毕业生在内地实现了就业,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回疆就业,并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和自主择业等多种途径,充实到自治区的各行各业和基层部门中,成为推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一)就业地区

在46名的受访者中,有34人选择了回到新疆工作,其中17人在家乡从业,14人在乌鲁木齐从业,另外3人选择了疆内其他地方工作。11人留在内地工作,只有1人选择出国就业。就回疆工作的原因,73.53%的人表示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52.94%的人抱着为建设家乡的目的回乡从业。留在内地的受访者则更看重内地的发展潜力,就业机会和待遇。值得注意的是,在就业区域的选择倾向上,家乡位于南疆的受访者中,有多达66.7%的人选择在家乡就业,而来自北疆的受访者则更倾向于在乌鲁木齐从业,但相比于南疆,其就业地区的流动性更大。

(二)就业行业和收入

针对就业的行业,在内地新疆工作办公室刊发的《内地新疆高中班基本概况》中显示,回疆工作的内高班学生通过公务员招考、事业单位招聘和自主择业等多种途径实现就业。在本次研究中,位于事业单位或国家机关就业的受访者占大多数,在企业实现就业的则有15人,有灵活就业2人,自主创业1人,其他1人。在工资水平方面,有23人月收入在2000~4000元,占50%。13人月收入在4000~6000元,占28.26%。6人月收入在6000~1万元,占13.04%,1万~两万,两万以上这两个收入分段,每一分段各有两人,各占4.34%。

收入结构方面,新疆内高班毕业生手收入呈现金字塔模式,中低等收入人群较多,高等收入较少。在地区收入差异间,企业收入高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外、内地普遍高于疆内地区。

(三)就业满意度

在被调查的毕业生中,有就业人群对自己目前的就业现状进行主观判断,对目前就业现状很满意的占到了19.57%,满意的占到了47.83%,不满意的为17.39%很不满意为0%,无法评估的为15.22%。当问及不满意的原因时,8人中有就有7人表示收入过低,此外表示感到发展空间不足、工作环境不好、维稳大环境、加班过重等压力。

(四)就业经历

在完成4+4的内地学习生活,踏上工作岗位。内高班的学习经历对这些特殊的人群来说有着不同的意义。内地的优质教育和现代化建设成果,以及与新疆不同的思维方式、行为准则、价值观念不断冲击和改变他们。当问及内高班对他们就业有什么帮助时,除3人表示没有帮助外,剩余93.48%的受访者认为内高班经历对就业起到了很大的帮助,首先是增强了适应能力,其次知识和阅历也得到了丰富,语言沟通能力、应试能力、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和改变。这些改变和增强往往符合经济转型下新疆企业对于人才个人素质的要求,加之双语能力使得他们相对于疆内同龄人来说,在就业面前有着更多的优势和选择权。

但在就业过程中,受访者也表示的确感受到了就业人数多岗位少、就业指导工作落后、不公平竞争、就业指导不完善、维稳的大环境、民族偏见和歧视等各方面客观消极因素阻碍就业。同时也有部分受访者表示“内高变了性格,适应不了家乡的工作”,自身的改变使得他们感受到来自家庭、工作、社会等各方面的压力和冲突,与部分新疆传统社会的文化不相适应。

三、发现的问题

(一)就业结构性失衡

由于疆内地区间发展差异、文化差异以及家庭、个人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使得内高班高校毕业在就业方面出现了两方面的失衡。

nlc202309081114

第一是就业地区的失衡。主要体现在北疆,相对于南疆而言,北疆社会更为开放,且经济条件优于南疆,能够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但乌鲁木齐作为新疆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使其成为内高班高校毕业生回疆求职的首选。疆内人才大量聚集于乌市,在造成人才浪费的同时进一步挤压了乌市剩余就业空间,给内高班毕业生就业带来不利。同时南疆的人才流动相对僵化,在这一区域就业的内高班毕业生多半是回乡就业的人群,外来人才少。这是由于,一方面南疆社会相对封闭,民族传统文化保留完善,加之乡土观念浓重,就业者对政府有较强的依赖心理,使南疆内高班毕业生在就业上更愿回乡就业。另一方面,南疆经济、自然条件较差,提供岗位数量少,尽管当地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用以吸引外来人才,但由于力度不够且缺乏配套措施,大多数非南疆生源的内高班毕业生对去南疆工作较为忧虑。

第二是就业的行业性失衡。在个人发展期望和家庭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下,毕业生扎堆政府机关单位和各事业单位,企业就业比例低,特别是本应提供大量就业岗位的民营企业面临“招工难”的尴尬。同时,通过创业实现就业的比例极低,这与提倡“万众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浪潮的背景下显得不和谐。如何实现促进双创,实现就业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就业观念不健康

就业观念的不健康主要表现在三方面,择业从众,缺乏规划,依赖心理加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支配下的就业市场,实现就业方式应当是多样化多方面多渠道的。与之相适应的就业观念也应当多方面多层次的。但是在择业上,内高班大学生出现了严重的从众心理。以西南民族大学内高班学生为例,45名中80%倾向在行政或事业单位从业。44.4%的内高生对未来的就业前景缺乏认识,有68.89%的同学直觉上觉得未来就业有困难,更没有明确的求职标准和职业规划。对于职业的选择过多参照社会取向,忽视自身特性。同时由于新疆政府先后实施了“内培计划”、“定向培养”、“少数民族骨干政策”等就业政策,解决不少就业问题,使得部分毕业生对政府的依赖心理逐渐加重,竞争力减弱,不愿意自主就业竞争心理减弱。

(三)就业信息不通畅,人才市场机制不健全

在访谈中,问及受访者对于政府工作的期望内容,最多的就是关于就业信息的沟通交流问题。“政府应及时在网站提供就业信息,这方面做的太差。”、“举办正规的有质量的招聘会”、“对在外地上大学的新疆孩子应该有专门就业求职网站和考试面试的便利平台”、“政府每年应该要带领各种企业单位到内地城市招聘在校的新疆毕业生,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对此,西南民族大学45名内高班在校大学生也表现出高度一致的诉求。从中可以看出,内高班学子在求职和了解就业信息的过程中缺乏能够提供及时、有效、准确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发布、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

四、解决相关问题的对策建议

面对就业中的诸多问题,不光政府应当采取更加主动的态度促进就业,个人和学校也有责任和义务。

(一)政府方面

制定和完善促进内高班在内的大学生,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的政策,并建立起能保证实施的配套设施。毕业季间组建单位、企业赴内地招聘会到内地高校招聘人才。建立统一规范的人才市场。逐步建立机制健全、统一规范、信息畅通、服务周到的人才市场,政府联动企业、学校利用网络健全人才信息和企业用人需求信息的搜集和发布机制,实现信息的联网互通。进一步完善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市场主体公平竞争、行业协会严格自律、中介组织有效服务的人才市场运行格局,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置人才资源的作用。树立创业典型,加强创业宣传,改变创业观念,激发创业热情。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扶持政策,加强创业载体建设。大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通过给予企业社会保险补贴、企业贴息贷款支持等方式增加企业吸收人才能力。同时在实现就业的基础上,更应当注意就业质量,实现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

(二)学校方面

培养与就业是二者是密不可分的,培养是为了更好的就业。所以内地高校在培养此类学生时,需要注重四方面的培养。第一,注重专业的培养,除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教育系统也应当从结构上调整目前专业设置,实现与社会需求接轨,有计划有目的的建立起“定单式培养”、“就业实习基地”等能为新疆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斷人才的体制机制。第二,教授必要的就业知识、就业情况、就业技巧,使毕业生求职时占据更有利的位置。第三,就业教育时应当注重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就业观,先就业再择业。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热情,提倡多创业多创新,提供必要的硬件实施为学生的双创提供更好环境,加强双创的指导工作,教授双创知识与技巧,切实提升双创能力。第四,由于内高班学生是“4+4”的模式在内地学习,所以为了能更好的实现就业,不光内地高校需要考虑到教育模式的改革,内地高中也应当注意加强与学生沟通,通过宣传让学生了解未来发展所需人才类型,结合学生自身特点理智选择专业,避免专业选择上的“撞车”。

(三)个人方面

就业是个人实现人生价值和生存之本,内高班大学生在加强专业学习提升技能的同时,也应当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不盲从不盲信,发挥主观能动性,灵活使用各就业信息分享交流平台,注重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动手实践,主动积极双创,积极寻找就业机会,实现又好又快就业。

参考文献

[1]欧登草娃.他们如何在社会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内地新疆高中班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J].青海民族研究,2014,25(2).

[2]张东辉.新疆产业结构演变与就业结构协调发展分析[J].经济论坛,2015.

[3]王贵荣,蒋岳衡,庞岩,黄涛,刘学慧.新疆企业用工需求与劳动力供给问题调查研究[J]新疆财经,2011,(5).

[4]教育部.《关于内地有关城市开办新疆高中班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教民[2000]2号)[S].

[5]内地新疆工作办公室.内地新疆高中班基本概况[S].

[6]教育部,国家民委,公安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收的内地新疆高中班学生大学毕业就业工作的意见(教民[2008]3号) [S].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 篇4

以四川农业大学成都校区为例,近年来,学校绿地正在逐渐减少,因此随之而来的问题是,如何在现有基础上保护好现有的绿化成果,更好地体现校园绿色文化内涵,持续、健康、充分地发挥校园绿地的生态、文化、美化、科普教育等重要功能已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及时总结校园绿化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研究切实可行的对策,对学校校园绿化管理工作具有重要作用。

1.校园绿化中存在的问题

1.1 绿化规划设计缺乏针对性,日常维护难度大

1.1.1“先天”条件不足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一方面,校园本来就是爱好运动的学生高度密集的公共场所。但是学校未能针对这一特殊性开展绿化的规划设计及栽培、管理工作。例如,在规划上,校园绿地分布零散、复杂,面积大小不一,显露出绿化“先天”条件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学习土壤学的过程中,我们对学校内校园绿化土壤进行了调查取样分析,发现相当部分绿地的土壤质量不符合要求:如种植土层薄、建筑废弃物多;pH值较本地自然土壤高,大部分呈中性和弱碱性;EC值低,肥力不足,供肥能力差;有机质含量低;速效钾缺乏,全氮、水解性氮和全磷严重缺乏。

1.1.2在绿地地下,各种管网纵横交错地分布着,这为绿化的日常维护增加了难度。

1.2学校对绿化日常维护工作未够重视,养护管理措施缺乏针对性

俗话说:“三分种,七分管。”因为体现校园绿化的主体材料是有生命的植物,而有生命的植物是需要连续的而不是间断的浇水、施肥、松土等方面的养护和管理工作。

1.2.1校区内缺少必要的灌溉措施,植物水分的主要来源为雨水,并且大部分土地表面覆盖硬质铺装,雨水渗漏性差,因此植物的水分来源只有直接降落在泥土上的雨水。这些远远不足以满足植物的生长,因此校区内植物有干枯、倒伏、甚至死亡等情况。

1.2.2校区内植物有很多没有健康、良好的生长姿态,而是歪曲、倒伏等,这些是缺少整形修剪造成的。缺少整形修剪不仅使植物失去均衡的树势、美观整齐的形态,而且会使植物失去水分平衡,降低新移植树木的成活率。并且修剪整形还是消除树体隐患、恢复树木生机的重要手段。

1.2.3校区内的绿地未完全使用,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在校园内一些边角和植物已死亡的地方的土地未完全利用起来,而是空置,不仅影响了环境美观,而且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尤其在成校区土地面积紧张的情况下。

1.2.4校区内有些植物在树干和骨枝干上有伤口却为受到及时的处理。而这些未经及时处理、治疗和修补的伤口,经过长期雨水侵蚀和进一步诱发性病原菌、细菌和蛀干性害虫的侵蚀,容易造成内部腐烂或形成树洞。

1.2.5校区内有些植物有病,如叶边枯黄等,但是却未受到及时的治疗。这样会导致植物的失去其美化环境的功能,甚至最终死亡,导致学校建设成本增加。

2.学校校园绿化养护管理的对策

1、使校园绿化布局自然合理,富有特色。

2、要以校园建设总体规划为依据,结合学校各个区域绿地景观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确保校园绿地率的前提下,以“建设生态型校园,显现校园文化品位”为宗旨搞好校园绿化规划设计。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体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体现出校园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体现出学校的文化内涵、艺术品位以及绿地景观的特色。

3、因为我们是农林类院校。所以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尽可能地满足学校有关教学、研究和实践活动的要求。

4、在校园绿化规划设计中,要分析地形、地貌、建筑物的现状,对绿地进行合理布局,做到整体协调统一。

5、改良土壤,整理绿地。

6、合理配置校园绿化植物、要坚持生态优先原则。

商业广告进校园自查报告 篇5

自查报告

为进一步遏制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全面提升学校管理能力,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近日,我校按照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相关要求,开展了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排查整改活动。

我校严格排查了有无在校内进行商业宣传;学校有无私自利用教育教学设施、教材教辅、校服进行商业广告宣传;有无私自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商业活动等行为,列出问题和责任清单,督促彻底整改。我校针对这一现象采取了严格有效的杜绝措施。

第一、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主要负责人的《全面排查整改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排查小组,从门卫、教师、校管理层,各个层面意识到位,认真负责,做好杜绝工作,以禁止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

第二、组织教师开展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教师意见收集活动,同时总结广告进校园的弊端,使教师对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的不良现象达成共识。

第三、中小学生本来就未成年,判断能力差,极易上当受骗。我校组织学生深刻了解了商家广告、商业活动的虚假诱惑给自身带来的弊端:分散精力、影响学习等等,使学生意识到广告的危害性,从而自觉抵制。第四、杜绝学生攀比心理,对商业广告、商业活动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并通过学校文化活动,将学生的思想中心回归到积极、团结向上的氛围中来,从而有效抵制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

通过以上措施,我校有效地抵制了商业广告、商业活动进校园,让广告活动没有了“通关渠道”。当然,我校也会在此工作的基础上常抓不懈,及时发现漏洞并做好梳理补充,从而保证我校校园文化的建设,教师教育形象的树立以及学生学习环境的净化。

离石区城内小学校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 篇6

一、前言

文明不只是一种习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素质,一种光荣。文明素质是评价现代大学生的重要标志。大学生来到学校不只是接受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接受道德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大学四年是为道德观,世界观打基础的好时期。为什么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在社会上会拥有较高的地位和较好的发展环境呢?因为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普遍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纵观当代一些成功人士,他们的专业知识只是在他们的发展过程中起了辅助作用,其实更重要的是非智力因素:良好的品德习惯。当代中国,大学生被普遍认为是一个高素质的群体,大学校园是广大有志青年梦想的地方。校园应该存在一丝文明的火种。校园文明,事关我们自己切身利益,影响长远。好的校风,优良的校园环境,对我们身心的发展、知识的累积都起了很大的作用。然而,在大学校园里存在着很多不文明的行为——乱扔垃圾,迟到早退,乱写广告,浪费水电粮食,插队,抄袭作业,考试舞弊,在教室接听电话、聊天打闹,在宿舍深夜打牌、唱歌,衣冠不整,公共场所大声喧哗、满口脏话„„这些不文明现象严重败坏了大学校园的风气,同时也直接作用着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针对大学校园内的的不文明现象,我们主要从五个方面来剖析,对梧州学院的148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我们将这些不文明现象披露出来,并不是为了揭短,只是想通过分析问卷,探讨思考问题,找出不足,予以改进,使我们深爱的校园变得更加文明、更加可爱。

二、主体

1、民以“食”为天

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食堂是在校大学生的一个“心仪”之处。

人多的地方就杂。所以我们注意到了食堂里的各种现象。针对食堂里的一些现象,我们做了一个调查。无规矩不成方圆,排队是一个经久不变的话题。调查中发现,除个别情况外,98%以上的大学生在打饭的时候都自觉排队。这说明大学生的素质普遍都很高。食堂是一个公众场合,个人的行为要考虑到公众的感觉,但是有些人自顾自的方便,出入食堂穿着太随便。譬如身着睡衣和拖鞋穿梭于食堂,不管怎样,这在我们看来是不文明的行为。更有甚者,一些热恋中的情侣为一表恩

爱,竟当众互相喂饭。通过调查60%以上的人看不惯这种行为。这种亲密的行为不应该出现在公共场合。且大多数人认为这样的表达方式是作秀,“爱”的成分不多,明显在哗众取宠。建议恋中的情侣们不要在公众场合有过分亲密的行为。说到食堂,想必大多数人也会随之想到在食堂工作的叔叔阿姨们了吧。他们的工作是很辛苦的。我们吃完饭后应该自觉收拾碗筷,减轻他们的工作量,这也是大学生高素质的一种体现。不要吝啬这一个小小的举动。值得高兴地是,被调查的大部分学生对饭后不收碗的现象都很反对,说明我们大学生在这方面的做的还是挺好的。食堂是一个吃饭的地方,谁不想有一个好的环境来好好的享受美食呢?只要每一个人都注意平常的一举一动,好环境自然来!

2、宿舍——休养所

当你坐在温馨的食堂时,你会觉得舒服;当你觉得每一个人都很尊重你,关心你时,你会感到窝心;当你的耳边不再有那些难听的话语时,你会高兴;当你生活在一个文明的校园时,你会额外开心„„

同样的,在宿舍里,我们也需要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来休息和学习, 宿舍是经历一天劳顿后,疲惫身心的“休养所”。可是很多同学精力旺盛,使得本是沟通感情的“卧谈会”却成了嬉笑怒骂、高声喧闹的场所,严重影响其他同学入睡。其次,大多同学不爱护自己所居住环境的卫生,随地乱扔垃圾,同时没有节俭意识,浪费水电现象极其严重!根据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特别是女生宿舍较为突出,大多喜欢开卧谈会,晚上聊天到很晚,这样不但影响自己休息,扰乱了生活规律,还影响到他人的作息时间,而男生宿舍,大多数男生是因为网络游戏而导致晚睡,夜深人静之时,还有敲键盘的声音!除此之外,随地扔垃圾,大吵大闹,浪费水电等等现象是宿舍里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校园文化建设,也体现了大学生的自身修养素质,这将降低我们的层次。

我们的宿舍环境需要我们每一个人的共同爱护,唯有杜绝那些不文明现象,才能创造一个文明的宿舍,让我们大家都携手起来,共建我们共同的文明宿舍吧!

3、图书馆——藏经阁

我们还对同学们在图书馆内的行为进行了观察,并对同学们展开了书面调查,发现同学们在图书馆内存在着以下问题:第一,占位的现象。有些同学习惯把书放在桌面上占位,但比他或她早到的同学却没有了自习的位置。第二,在安静的图

书馆里,“噪声污染”相当严重。手机来电没调成静音,高跟鞋拖鞋与地面“缠绵”,这些都对大家的学习环境造成了坏的影响。第三,在借书的过程中没有把借书牌放在书的位置。

据了解,这些行为在各大高校普遍存在,而且有愈演愈烈的势头,阻碍了大学生“文明修身”的进程。因为这种行为在同学之间是会互相传染的,就拿第一个占位问题来说,就是一个互相影响的典型。其实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应当自觉维护公共的学习环境,减少影响他人的行为,利人的同时也是利人。

但还是有积极的一面的,同学们其实挺自觉爱护从图书馆借来的书籍的,很少同学有折书或在书中作记号的习惯,也会按时归还书籍。这说明同学们有爱护公共书籍,遵守借书规则的意识的,这是好的一面,我们应当发扬下去,争取做得更好。

4、教室,英才宝地

曾有一句古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那么教室不在于其豪华与否,而在于学生的言行举止是否给了教室“灵气”。一个人的素质如何,小小的一个举动就能让你再现真实的自我。譬如,教室里你的文明,你给予的灵气。

我们组通过调查问卷形式,来反映当代大学生校园内的一些不文明现象。据调查显示,约有40%的同学曾为“课桌文化”献过一份力,留下他们的“心声”,而伤痕累累的课桌,也难以经受岁月的沧桑。那些五花八门的,龙飞凤舞的“爱情告白”早已失去昔日的“辉煌”,永久孤单的铭刻于课桌心中。黑板上,粉笔依然,80%的我们还在犹豫不决,该不该去和粉末亲密接触呢?这是一件微乎其微的小事,连小学生都争着做的事,而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为什么还迟迟不肯付诸行动呢?甚至还有人认为那是班干的事。是长大了,害羞了?是长大了,脸皮薄了?还是我们丢失了那份已久的文明?世事没变,变的是我们的“文明观”——认为多做点事是很丢脸,没面子。老师正在唾沫横飞,底下玩手机听MP3热火朝天,突然一曲悠扬的音乐为老师“伴奏”,教室顿时鸦雀无声。再突然外加一个“报告”迟到生。老师早已火冒三丈——当代的大学生已使老师忍无可忍,挥挥衣袖留下惊魂未定的学生,试问,到底是我们在学还是老师在学?调查显示近有一半的学生有上述行为,我们不知道是喜还是悲?惊喜她们的“胆大创新”,还是悲

哀悠悠五千年的中华文明被不屑一顾?

满目沧夷的教室,外加音乐手机漫天飞扬,高跟外加拖鞋哒哒的伴奏。还有毛发直竖的teacher,英才宝地,为何沦落如此?这就是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吗?区区的小事,区区的举手之劳,区区的文明礼貌,为什么我们却有这么多学生做不到呢?从心开始,也许,文明还能挽救,从自我做起,也许,我们的灵魂还有归宿,只要,只要我们肯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做到文明,懂礼貌,育英之地还会“满园春色关不住”!期待着,我们能有更多的文明,我们的育英之地定会再见“光日”!

5、户外

对不起,小草

近年来一些词眼变得越来越流行,像是“绿色生活”、“亲近自然”之类的。调查结果显示,作为大学生的我们,赶时髦的我们,绝不输给任何人!所以我们一发不可收拾的“黏”上了自然,“缠”上了小草。殊不知,因为我们的“嗜好”,小草的泪水都流尽了。亲近自然可以,但也得把握好度,相信大家也不希望绿油油的草地变成现在一栋前那一块块的秃地。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对于小草,该是多么的不幸啊!咱们大学生是有理性的,何必图一时之“快”,影响长久的审美呢!你们的幸福,我不想分享

大学校园里恋人当众亲热已经算不上是什么新闻了,到底大家是怎样看待恋人间的这种行为的呢!习以为常吗?不是,我们通过对同学们的调查发现,大家对这种行为表示相当的反感,认为这是很不文明的表现。没错,情侣亲热是你们的自由,没有人会反对。但是也得注意场合,事实证明,大家并不愿意分享你们的幸福时刻,反而觉得碍眼。

老师好?

在校园里,难免会碰上自己的任课老师,这时你做何反映呢?通过调查我们发现62.5%同学对待老师一视同仁,不管是喜欢的还是不喜欢的,认识自己的还是不认识自己的,都会主动打招呼,其他的同学则是选择性的打招呼。我想说的是,不管是什么老师,只要他给我们授课,他把自己的劳动成果分享给了我们,作为学生的我们就必须存感恩之心。一声“老师好”费不了什么。从小我们从《学生行为规范守则》上学到,我们要尊敬老师,作文明懂礼的好学生。现如今,咱们是大学生,是成年人了,就更加应该文明规范自己,不是吗?

三、结语

良好的品德习惯,反映了大学生的精神面貌和综合素质,是我们内心世界的折射。高等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更是公民道德修养建设的重要阵地。大学校园是传播思想、文化和知识的地方,生活在其中大学生应该成为文明行为的楷模,应该做到德才兼备,然而部分学生认为只要学好专业,其它都是次要的,错误地认为文明礼仪都是些小事、琐事,无碍大局,不足“成大事者”挂齿。其实这些“小事”确实反映了一个人、一个家庭、乃至一个民族的基本素质。再者,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专业水平,更要求大学生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一些用人单位对那些举止不文明、行为出格的学生即使专业水平很好也不用。令人感到欣慰的是,通过对调查问卷的分析和总结可以看出虽然部分学生公德水准低下,文明意识薄弱,以自我为中心,忽视周围人的感觉,看不到自身行为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影响周围人,以至于造成了整体素质相对较低的局面,即不文明现象的日趋增多。但是绝大多数学生的素质是高的,能够做到“文明行事”,大家反对这些不文明现象的态度还不是很坚决。但是也存在不好的方面,很多同学认识到这种行为的危害,却没有从行动上去杜绝这种现象,有的甚至“两耳不闻窗外事”,持听之任之的态度。大家不用行动来反对不文明行为,没有尽力阻止它们的发生,在客观上默认了它们的现实性,滋长了各种歪风邪气。如果大家都讲文明,关心和爱护校园文明,那么不文明的行为就会很突出、很孤立,难以自容。所以作为一个当代大学生,杜绝不文明行为是我们的责任。学生应从身边小事做起,树立起学校主人公的形象,严格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同时勇于制止种种不文明现象;学校应加大精神文明的宣传力度,深刻认识到大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更是开启思维、引导品质、塑造人格、激发理想地方,而且后者更是作为大学的本质任务存在。我们要建立健全适当的监督机制,这里的关键是 “适当”,且是适当的“监督”机制而非“管制”机制。从根本上尽量做到杜绝不文明现象的产生。也许目前的大学生的一些不文明现状会引来一些社会各界人士的坏评,有人不禁会问:文明到底有多远?其实并不远,只要我们愿意给每一个人同样真诚的微笑;只要我们愿意弯腰拾去地上的一团纸屑,这样文明就近在咫尺,与我们同在!我们真诚的希望大家在公共道德行为准则影响下养成文明礼貌的习惯,做一个名副其实的礼仪之邦的大国国民 我们大

高校校园内广告现状调查报告 篇7

一、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现状调查

(一) 调查的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主要是抽样调查和专业访谈方式进行, 其中在学生当中采用抽样调查方式, 在职能部门中采用专门访谈方式。此次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份, 回收1776份, 有效卷为1756份。在专门访谈时, 也走访5所高校保卫部门工作人员及学生处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 共访谈19人次。

(二) 大学生调查问卷调查数据与结论

1. 你认为高校内会发生突发事件吗?

调查显示, 96%的师生都认为高校内会发生突发事件, 绝大部分师生对于在高校内发生突发事件都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但也有极少数师生认为高校内不会发生突发事件。

2. 你遇过诸如火灾火警、人身伤害、偷盗、食物中毒、交通事故等突发事件吗?

此题目设置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广州高校的突发事件发生率。有将近2%的学生遇到过上述突发事件, 近98%没有遇到过。

3. 你有为应对突发事件而作相应的准备吗?

调查显示, 只有15.21%的师生为应对突发事件作相应的准备, 绝大部分师生对此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这与绝大部分师生明知会发生突发事件形成了反差, 这也引起我们的注意。

4. 如果你遇到突发事件, 你觉得你有信心应对吗?

从调查显示, 只有26.54%师生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 这说明绝大部师生没有足够的信心应对突发事件, 说明学校对学生相关教育存在严重不足, 这在题7、8的调查中或者可以找到答案。

5. 如果您看到有人倒在地上, 您一般会拨打哪个电话?

调查显示, 82.58%的师生会报警, 其中又54.39%会报110, 29.21%会报120, 这反映了大众应急意识的提高, 同时也反映学生对应急电话的认可, 这就向学校管理部门提出了建立学校专门应急电话的要求, 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

6. 你认为你们学校学生对于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如何?

从调查结果我们可以看在眼里出, 认为“一般”或“差”的分别达到“23.69%”和“55.07%”, 合计达78.76%, 这说明学生的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较低, 这与也题4的“26.54%”师生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的调查结果大致吻合, 也可从题8中找到答案。

7. 学校有无对你们如何应对突发事件进行教育?

从调查中我们可以看出, “经常有”教育的为5.58%, “有一些”为45.27%, “很少有”为29.76%, “不知道”为19.39%, 学校并没有把对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教育作为经常性工作, 访问的保卫干部也反映, “大都集中对新生的安全教育, 平时很少进行教育和培训。”更有将近两成的学生不知道有这类的教育, 这说明学校对学生的相关教育工作是远远不够的。

8. 你对你们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是否了解?

调查发现, 学生对学校应对突发事件的流程不知道的将近80%, 这题说明了学校并不重视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教育, 也不注意发挥学生的作用, 或有意识将学生排除在应对突发事件工作之外。我们不禁要问, 学生作为学校的主体, 不让学生知道流程进而参与到相关工作中来, 这种想法是否正确?

9. 你对你们学校发生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怎么看?

从答案可以看出, 将近6成的学生是满意学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效果的, “满意”和“基本满意”分别达到“20.44%”、“38.93%”, 但“不满意”和“不知道”合计也将达4成, 满意和不满意分歧较大, 说明此项工作还需大大加强。

1 0. 学校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如何?

从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 学生还是认同学校应对校园突发事件的重视程度的, 这与题9中大部分学生满意学生处理突发事件的效果意思大致相同, 认为学校对校园突发事件“很重视”的39.52%, “一般”的30.58%。

(三) 保卫部门相关人员访谈材料分析

1. 贵校当前保卫工作运作模式?人员组成?

综合起来, 当前广州高校保卫工作运作模式上现出现3种模式: (1) 学校的保卫工作全部由本校保卫处。 (2) 学校保卫工作全部由外聘物业服务公司承担, 学校保卫部门只负责业务指导。 (3) 只将学校部分保卫工作交由外聘物业服务公司承担, 但这一部分的保卫工作仍由学校保卫处进行业务指导, 另一部分保卫工作由保卫处直接负责, 出现在一个校园有两个安保力量的情况。

从人员组成上看, 高校保卫队伍主要由保卫干部、保安和校卫队员组成。保卫干部主要由转业退伍军人和高校毕业生两部分组成:其中转业退伍军人占绝大多数, 大部分只有高中学历;保安和校卫队员主要由临时工担任或物业公司聘请, 他们大部分是初中学历, 高中学历极少, 且队伍不稳定。

2. 贵单位在处理突发事件过程中与其他部门之间如何协调?

一般情况下, 相关部门都能积极行动起来, 但协调起来难度, 配合并不紧密, 特别是在涉及部门利益或责任的时候, 还会出现一些相互推诿的现象。

3. 贵单位在应对突发事件中是否有预案?预案的执行情况如何?

采访的高校都有预案, 很多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机构, 但很多都是临时机构。真的发生突发事件时, 很多时候并不是按预案执行, 而是按经验处理, 且预案在之前大都没有进行演习, 基本上没有对预案进行修改。

4. 贵校学生能否积极配合并且理解你们的安全工作吗?如何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总的来说, 学生还是能积极配合及理解学校的保卫工作, 但也有部分学生认为保卫工作就是社会上的保安, 层次低, 作用不大, 对保卫工作有一定的误会。但一般情况下, 保卫部门也不太愿意让学生参与到保卫工作特别是应对突发的治安、群体性事件。

从访谈情况看, 大都集中对新生的安全教育, 平时很少进行教育和培训。

5. 学校安全工作主要困难主要表现为哪些方面?

主要反映的困难有: (1) 高校安全保卫工作制度不健全, 很多情况下无章可循; (2) 保卫部门没有执法权; (3) 师生不理解, 精神压力大; (4) 领导不够重视, 缺少资金, 设备原始; (5) 队伍素质不高, 管理水平不高。

(四) 学生处工作人员及辅导员、班主任访谈材料分析

1. 你觉得您的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素质如何?

普遍认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素质不高。这与我们教学定位和侧重点有关系, 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

2. 学生发生突发事件时, 你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大都能立即赶到现场, 了解情况, 依情况性质上报领导及相关部门, 尽可能地控制好现场。

3. 你觉得当前贵校应对突发事件的运作机制效果如何?

总体认为本校的机制运作效果还行, 普遍侧重事件发生时的处理, 但对于如何防范及事后的总结工作不注意。普遍存在部门之间协调性不高, 责任不够清晰, 有相互推诿现象。

4.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 效果如何?困难有哪?

普遍反映现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确存在很大困难, 效果也不明显。

二、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存在问题分析

(一) 制度不健全

从目前来看, 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制度还不健全, 同时很多学校并不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如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 一些高校甚至连预案都没有, 有些就算有, 也是为了应对上级而制定的, 毫无可操作性, 流于形式。

(二) 组织构建不合理

在学校内部, “很多也成立了相应的应急机构, 但很多都是临时机构。”没有常设机构和配备专职人员。虽然这种临时机构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但是其缺点非常明显:工作不具有延续性, 经验不能有效保留;需要处理与政府各部门的合作, 大量时间浪费在部门间的协调上。

(三) 领导及师生应对突发事件意识淡薄

在我们调查中的学生中, 认为自身应对突发事件素质“一般”或“差”的分别达到“23.69%”和“55.07%”, 合计达78.76%。只有26.54%师生有信心应对突发事件, 而辅导员、班主任也“普遍认为学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总体素质不高。这与我们教学定位和侧重点有关系, 没有把安全教育放在应有的位置。”

(四) 重事中控制, 轻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理

通过前面的调查和访谈我们发现, 高校“普遍侧重事件发生时的处理, 但对于如何防范及事后的总结工作不注意”。占主导地位的应急管理模式是“事中控制型”而非“事先防控型”, 缺乏日常的预备防范、教育培训、演练等工作。

(五) 缺乏迅速及时的信息披露机制

很多高校发生突发事件时, 首先想到的是封锁信息, 采取“堵”的方式, 而事实上, 这种做法是非常愚蠢的, 不仅无法“堵”得住消息, 更因为没有主流信息而使小道消息流行, 给应对突发事件工作带来更大的困难。在调查中, 学生就提到做好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应“加强与学生的沟通, 信息公开、透明。”

摘要:文章立足于对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专门访谈等方式, 力求对当前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现状进行较深入的调研, 并总结出广州高校校园突发事件应对机制存在制度不健全、组织机构不合理等问题。

关键词:突发事件,应对机制,调查

参考文献

[1]汪永清.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解读[M].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7.

[2]江历明.高校危机管理研究[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 (.3) .

[3]王丽芳, 王奕.关于高校危机管理的研究.文教资料, 2009, (19) .

校园广告对大学生的影响调查 篇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校园的社会化,大量的校园广告涌入大学校园,不仅给我们带来校园文化的多样化,而且也给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带来了机遇与挑战;至于如何把握这份机遇与挑战,则需要学校不断的去引导校园广告的发展,给予校园广告足够的重视,合理规划校园广告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本次调查就是以河西学院为例,对校园广告的作用与影响以及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做了较为详尽的调查,希望在今后对校园广告的管理能有所助力。

调查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大学校园里的社会活动增多,尤其是商业经济活动的泛滥;当你走进任意一所大学校园,你会发现他们随处可见;各种招聘广告,蜂拥而至的商品广告,以及各种类型的促销广告;这些校园广告对大学生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虽然广告给大学生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可也有不好的方面,容易误导广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助长人们的攀比心理,使人们树立不良的消费观及价值观。本次调查在于明确了解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看法,心理特征及行为导向,以及在数字媒体时代校园广告对大学生消费行为及价值观念的影响。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1.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河西学院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在全校16个二级学院里面,不同年级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整个调查过程中共有来自不同学院的300名同学参与。

2.调查方法

本次调查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共发放300份问卷,共收回254份有效问卷(调查问卷及数据统计详见附录);在回收和统计问卷后,根据统计结果对问卷统计结果做了详尽的分析总结;在调查前后,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广告及校园广告的最新动态以及前人在这一方面做的相关研究;针对一些无法在问卷上调查的问题,通过访问不同的大学生了解记录其对校园广告的看法及建议,从而完善调查报告的撰写。

调查结果分析

“一般认为,校园广告是在校园里广告投放者利用校园内的广告媒介向学校师生发布信息的一种信息传播方式”。本文中所分析的校园广告特指在大学校园里传播的广告,包括广播电视广告,网络广告,报刊杂志广告,传单横幅广告,户外广告栏,现场促销等在校园里传播的广告。

1.校园内大学生接触的广告媒介

表1 校园里接触过的相关媒介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

经过问卷分析调查得知,大学校园内大学生接触过的广告媒介主要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杂志、传单、广告横幅、现场促销活动、户外广告宣传栏等。

从表1可以看出,接触过广播电视广告的占47%,接触过网络广告的占86%,接触过报刊杂志广告的占55%,接触过传单广告的占89%,接触过横幅广告的占66%,接触过现场促销活动的占51%,接触过户外广告宣传栏的占42%,其他形式占14%。以上可以看出大学生接触最多的广告媒介主要是网络广告,报刊杂志广告,传单横幅广告以及现场促销活动,但是从比例来看,广播电视,与户外广告宣传栏仍占有很大的比例,在大学校园仍是不容忽视的广告媒介。

2.大学生获知广告的途径

在当前的大学校园内,主要的广告传播媒介有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传单,户外广告,横幅,现场促销等;通过调查大学生目前获知广告的主要途径

排名前三的是:

表2:通过不同广告媒介获知广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

广告媒介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户外广告栏传单横幅广告现场促销其他

占比43%80%41%64%70%41%34%9%

(1)网络。在信息化时代,网络已经深入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多人都通

过网络来了解外面的世界,当然网络中的广告也就不可避免的影响了上网的人们,大学生做为社会上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思想前卫活跃,文化知识水平相对较高,当然对网络的依赖程度也相对其他社会群体居于较高的水平,因此网络也是他们获知广告的主要途径,而且占比相对其他媒介居于较高地位,从表2可以看出,通过网络获知广告的大学生占到总人数的80%,当然从侧面也可以看出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2)传单。传单作为大学生获知广告途径的第二位,从表2可以看出占比70%;传单做为一种较为落后的广告媒介,能在大学校园中有一席之地令人很惊讶,但是经过调查发现,在大学校园中,受众相对集中,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以及较低的成本将消息以相对有效的方式传递给受众,传单无疑是一种最有效获知广告的方式。

(3)户外广告宣传栏。户外广告宣传栏作为学校为校园内广告信息传播提供的便利渠道,在表2中可知通过户外广告栏获知广告的大学生占比64%;户外广告宣传栏相较传单占比较低,主要是因为传单是主动发放,大学生被动接受;而户外广告宣传栏的广告则需要大学生主动去接受,所以相较传单占比较低,但是从它仍超过了广播报刊等媒介来看,广告宣传栏对校园内的广告信息流通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另外,电视、广播、报刊杂志以及横幅广告虽然排在了后面,但是占比仍然达到了百分之四十以上,也可以看出它们虽没有网络、传单和广告宣传栏占比高,但是仍旧是大学生获知广告信息不可或缺的途径。

表3: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广告媒介占比/%

广告媒介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络户外广告栏横幅广告现场促销其他

占比38%37%24%77%39%38%19%6%

在表3中的知,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广告媒介是网络,自然对网络广告的接触也就占到了接受调查的大学生总数的77%,对电视,广播,户外,横幅等广告媒介的占比基本持平分别为38%、37%、39%、38%;经过几十年的经济发展,我国信息化建设已有了全新改观,无论网络还是信息基础设施都已经取得相当可观的成就,因此网络已经走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相比于传统媒体,网络的方便与快捷更受同学们的欢迎,而网络广告乘机潜入我们的生活中也就不难理解了。

3.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关注程度分析

表4:大学生平均每天接触多少条广告

项目1050100200

占比71%19%6%4%

本次调查中河西学院的大学生对广告的关注程度中,选择主动去关注的占31%,而被动关注的占到了55%,不关注的占14%。

从表4可以看出,每天关注广告200条以上的占4%,100条的占6%,50条的占19%,10条的占到了71%。这显示,学生对广告的关注主要是被动接受,而不是主动去关注;而且接收的广告信息较少,大部分学生每天接触的广告不超过10条;但是大学生对广告的态度到底如何,我们从下面的图标来做进一步的分析。

表5: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

项目喜欢还可以不喜欢或反感视情况而定

占比4%50%21%26%

4.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

(1)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

大学生对校园广告持何种态度,从表5可知,大学生中有4%的大学生表示喜欢广告,50%的大学生对广告的态度是还可以,不喜欢或反感的占21%,有26%的大学生的态度是视情况而定;综合看来对广告持正面态度的占到了54%,持反面态度占21%,其他26%的人是视情况而定,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群体对广告的态度相当乐观。下面我们从大学生最喜爱与认可的广告形式来分析大学生对校园广告的态度来分析。

(2)受大学生认可与喜爱的校园广告形式

无论是风靡当代的网络广告,还是已经略显颓势的广播电视等媒体,都在大学生乃至老百姓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可以说他们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它们强大的影响力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从上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大学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网络广告,占到了受调查人数的77%,可以看出网络对我们的影响之深;那么在大学生日常接触的广告媒介中,他们到底较为

表6:喜欢或认可相关广告媒介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比例/%

项目广播电视网络报刊杂志户外广告栏传单现场促销横幅

占比44%49%44%48%26%19%21%

钟爱或者喜欢哪一种媒介以及他们选择关注一则广告是基于那些因素,下面我们从网络与广播电视、报刊杂志、户外广告栏、传单等媒介的特点来具体分析。

a.网络与广播电视

在接受调查的大学生中,分别有49%,44%选择网络与广播电视,排在了其他媒介的前面,位列第一与第三名;为什么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会喜欢网络与电视这两个媒介呢,调查显示,很多大学生都喜欢有着强烈的画面感和音乐感的广告,调查结果中显示,有57%的大学生关注一则广告,是因为该广告有着强烈的画面感和音乐感,而网络广告和广播电视广告正好兼有这二者,所以网络和广播电视广告排名靠前也就不足为奇了。

b.报刊杂志

表6中显示,报刊杂志是大学生较为喜欢的第三种广告媒介,与广播电视并列第三,占比44%;作为传统媒介的报刊杂志,能位列第三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根据调查这是因为跟我们目前很多人的阅读习惯有关,虽说电子阅读已经很普及了,但是电子阅读终究无法代替纸质阅读的优点,很多人喜欢纸质阅读,也就附带着关注了报纸上的广告了,而且当今时代平面广告设计技术已经很高了,很多有创意的广告在平面上表现的活灵活现,具有很好的画面感,调查中有67%的人表示更喜欢有创意的广告,有57%的人喜欢有画面感的广告,在读图时代的今天,平面广告从而吸引了广大读者的关注就很好理解了。

c.户外广告栏

表6中显示喜欢户外广告宣传栏的大学生占到了48%,户外广告宣传栏是大学里最具有大学特色的广告传播媒介,很多广告都是在广告宣传栏里展示出来,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主动去关注,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信息;其使用相对较高,而且有62%人的关注一则广告是因为他们的实用性;比如讲座信息,教育培训信息等。

d.传单

在表6中得知传单在大学生喜欢的广告媒介中占比较低,占总人数的26%,可以说已经很低了了,从前面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出,接触过传单的大学生占总人数的89%之多,而且大学生通过传单获知广告的人数占总人数的70%之多;虽说传单广告本身就具有很好的实用性,传播的性价比很高,但是传单广告是传播者主动去传播,而大学生被动接受,对于很多不需要传单信息的人就会对传单广告很厌烦,而且对于不需要传单信息的人就会觉得传单就和垃圾没什么两样,而传单一多不但让学生很烦,对校园环境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这也就是很多人不喜欢传单广告的原因。

e.现场促销

大学生认可与喜欢的广告媒介中,从表6中得知,现场促销虽然只占19%,但是在大学生获知广告信息的主要途径中它却占到了总人数的34%,它是唯一一种集广告产品,广告受众,广告宣传于一地一时的广告宣传形式,而且受众的参与性很强,往往能够吸引很多受众的亲睐。

f.横幅广告

在大学校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横幅广告,比如“感谢某某品牌对某某比赛的赞助,某某杯校园歌手大赛”之类的横幅;像这样的宣传,及扩大了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而且校园里也多了一道用横幅织成的靓丽风景线;从表6的数据中得知,对横幅广告较喜欢的大学生占到了被调查大学生的21%,这也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据,从上面也可以得知,大学生获知广告的途径中有41%的学生是通过横幅广告,以及在日常接触那类广告最多的调查中有38%的同学选择了横幅广告;可以看出,在大学校园中横幅广告以低廉的成本和宣传效果,很得商家青睐,在宣传推广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

综合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是新媒介还是传统媒介,在大学校园扮演的信息传播角色各有不同,在媒介已经深度融合的当今时代,网络无疑是集大成者,无论我们看的报纸、电视、广播、传单等等,都可以集成在网络中并且比起原来的媒体有过之而无不及,调查中的数据也表明喜欢网络的大学生占比相比喜欢其他媒介的大学生占比明显高出一些。

结语

在商品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代,广告大量走进我们的生活已经是不可避免,不知不觉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大学校园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平静的象牙塔,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对很多新鲜事物具有很高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面对广告这一新鲜事物都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与此同时广告对他们的影响也就不可避免,而且他影响的不仅仅是大学生的消费观念与消费习惯,也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精神和物质追求等意识形态层面;因此我们对这一现象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强管理与规范,合理引导校园广告的发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人生观。

(作者单位:河西学院)

上一篇:小学科学实验数据的呈现与论证论文下一篇:我在车厢看风景抒情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