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方法

2024-05-28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方法(通用11篇)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方法 篇1

小学生如何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不仅可以使学生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培养良好的自学能力和阅读能力,还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在课内学到的各种知识,对于提高学生的认读水平和阅读写作能力,有助于形成良好的道德品格,乃至于整个学科学习都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但是,阅读也是有方法的!阅读要依据书目和实际需要区别对待,有所选择。今天介绍一些小学生有效阅读的方法,希望对孩子们平日的阅读有所帮助。

01小学生的阅读特点

小学生的阅读,是人生阅读学习的起始阶段,是“一张白纸画最新最美画图”的良机,但也极易被不慎的笔墨听涂损。

小学生阅读的启蒙性及系列性主要是从识字、词到句、到段、到篇。无论是语言形式还是思想内容,部须循序渐进,才有利于掌握系统知识,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欠缺生活经验,更不具有足够的知识储备,所以,小学生的阅读需要精心,具体地培养和指导。

02小学生阅读的一般步骤

小学生的阅读,并不仅仅是为了理解读物的思想内容,吸取知识体味情感、欣赏语言等等。更重要的是学会阅读,掌握阅读方法,目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热点也就集中在学法的指导上。

1.初读

通过全文,了解全文大意,利用工具书,结合上、下文自学字词,这样让学生从整体上初步把握文章的内容,同时也对文章的语言、结构、写作目的有一个大致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理解课文打下了基础。

2.精读

按自然段边读边想。弄清句与句之间、段与段之间的关系,进而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读懂内容,理清思路,通绕全文。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提出疑难,深入思考,解惑释疑。同时对课文的重点段落和美词佳句仔细揣摩,体味文章的思想感情,分析文章的表现形式和写作技巧,吸取文章的精华,进一步对全文加深理解。

3.悟读

学生的阅读往往只是停留在字面或文章的表面感受上,并不能做到“真知”读。学生要理解体会出这些思想内容,只赁故事内容是不会捕捉到的,是要透过语言文字,进行深入思考,从中悟出作者真正的目的。

4.熟读

学生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要多读,达到熟能成诵,消化,使课文的语言变成自己的语言。尤其对那些词句优美、文质兼优的课文或段落,应让沉重熟读成诵。以便在便在自己的写作中也恰如其分地套用仿写。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语文教学中的千年古训,也是我们现代人开展读书活动所遵循的原则。

小学生阅读遵循的原则

1、学会精读。阅读是一种与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多阅读,可以丰富学生的大脑,美化学生的心灵。阅读分为精读和略读,略读是粗略的读,为的是博采,精读要读透读懂,精读和略读相辅相成。

2、学会选择读书。知识如烟波浩淼的大海,书多如沙砾,寮如繁星。在此中间有一部分书需要精心研读,有一部分书要远离(内容不健康地书)。读一本好书就像与一位高尚的人交谈,读一本坏书比不阅读还糟糕。

3、学会写读书笔记。阅读只单纯去读是不够的,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读书要做到眼到、心到、手到。我在指导阅读时要求学生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阅读时作好读书笔记,增强读书的效果。同时教给学生写读书笔记的方法:

①摘抄原文。阅读中遇到好词佳句进行摘抄,以加强语言积累,丰富写作素材。

②提纲式摘录。要求学生写出所读文章的主要内容,各部分的大意,以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

③写读后感。阅读时引导学生抒发读书感受,评价文中的人物、事件、语言等,并记录下来,久而久之,养成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已达到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和能及时抒发自己感情的能力。

小学生主要读书方法

1、三读法

(1)浏览性的泛读。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报刊,可采取浏览法,即“随便翻翻”,以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获取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2)探求性的速读。有时读书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的或完成某项任务,如寻求某个问题的答案,专门搜集某方面的知识等,这就要求“一目十行”。快速阅读的奥秘在于让大脑跑在眼球前面,掌握快速阅读的孩子每分钟能读200多个字,未受训练的每分钟只能读八九十字。速读能求得新知识新信息成倍成倍增长,赶上时代发展的需要。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2、“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

(1)圈点勾画。即用相关的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或爱,或憎,或疑,或思,如用“。。。”、“?”、“┄┄”符号分别标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偏差错误等。

(2)作批注。即在文章旁边写出自己的见解和感受。可以品评遣词造句的精妙,写出自己的理解、体会和感想,可以谈谈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见解或由此引发的联想,还可以指评原文的纰漏等。

(3)品味性的精读。对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静心细读,体会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像人吃东西那样,经过细嚼慢咽,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要反复地读几遍,甚至熟读成诵。

(4)作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断、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5)进行再创作。包括续写、扩写、缩写、改写等形式。改写又包括改人称、改写法、改体裁等。

以上“动笔墨”的方法,要根据学生年级不同,在要求上体现差异。低年级主要是圈点勾画、作摘记、作卡片;中年级编提纲、作批注;高年级写体会、再创作。

3、边读边思考的方法

边读边思考是阅读的基本要求,也是其他各类方法的基础和前提。应通过概括内容、复述原文、体会思想感情、分段分层、理清文章条理等多种形式的专项训练,引导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概括、比较、综合、联想等思维方法,达到以读促思、以读促写的境界。

长久来看,从小培养孩子爱上读书,不仅仅是为了考试成绩,也不仅是为了行云流水、学富五车,更多的是让孩子在生活不如意时仍心向光明;让孩子有更宽广的胸怀和积极的心态正视三观;在面对是非善恶时有自己的独立判断......

阅读带来的不仅是外在的风度举止、精神面貌,还有丰盈的灵魂,而时间会把那些最好的东西留下来。

小学哪些知识储备对初中最重要

语文学科着重作文书写和阅读

1.作文能力在小学就要培养好。初中实际是没有多少时间练习作文的,老师关于作文的作业也很少。而作文的能力是要长期积累的,需要多写。所以,在小学阶段就要争取作文过关。错别字问题在小学就要解决,错别字太多,直接拉低评分的档次。

2.认真书写的习惯。字迹工整的影响体现在多个学科,卷面的不整洁是导致扣分的一个普遍因素。开始形成认真的习惯保持较容易些,但是潦草了再变认真就难了。

3.阅读。阅读是初中语文考察的重点,分为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所以,小学多看书是比较重要的。而且早些涉及文言文也是必要的。维尼老师介绍说,有些学生在小学阶段就看过《三国演义》《水浒传》之类的接近古文的书,到了初中在文言文学习上会相对较为轻松。小学阅读注重兴趣,不必过早、过多地练习做题。

数学学科运算要过关

从知识的角度来看,小学和初中数学的联系不大。但是有些事情,从小学起就要关注。

1.基本代数运算要过关。维尼老师介绍说,“我辅导初中生的时候,发现有的孩子代数运算不过关,导致数学、物理、化学都受到影响。有时开始错了一点儿,就会导致后面的全错。所以,失分很多。有时是习惯不好,在演草纸上演算比较潦草,书写不清楚,结果自己给自己下绊子,很容易搞错。有时是因为不注意随时化简,有时是因为不清晰严谨,匆匆忙忙的。这些从小学就要培养,养成好习惯初中受益;养成坏习惯再改就难了。”

2.对题目的理解能力。这个能力在所有学科都有用。初中语文、数学、生物、政治、地理、物理、化学都用得到。很多孩子在答题中失分是因为理解题目的能力不好。所以,从小学开始培养是有必要的,可以从数学应用题入手。很多家长认为要通过阅读书籍来提高,维尼老师认为那太间接了,可以通过专门的应用题训练来提高。

英语学习在于长期的积累

英语学习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所以,提早打好英语基础可以为初中学习做好准备。当然,最好的方法是循序渐进,不要让孩子把英语学习当成负担。比如,多听英文原声的歌曲、多看英文原版的电影、多阅读英文绘本等,都可以逐渐提高孩子学习英语的兴趣。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方法 篇2

一、激发阅读兴趣,推荐课外读物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论什么人,无论干什么,只要有了兴趣,就会轻松愉快、信心百倍地把它干好。课外阅读也是如此。对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来说,有兴趣的人,一头钻进去,就会不可收拾,甚至百读不厌。他会把读书当作休息,当作娱乐,当作吃饭。因此,要达到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这个目标,首先就要激发和培养学生广泛的课外阅读兴趣。

1. 结合语文教学,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同学们被课文里的情景所陶醉,此时可向他们介绍安徒生,推荐《安徒生童话》,引导他们去阅读。又如在教学《草船借箭》,讲到诸葛亮如何上识天文、下识地理,如何神机妙算时,可以谈谈诸葛亮在《三国演义》中突出表现的一些具体事例,讲到精彩之处时有意识打住,以引起学生极想知道事情发展的欲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引导学生自己去阅读《三国演义》。通过这种形式的引导,学生会极大地激发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当然,在引导学生阅读这些书籍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熟知有关书籍的内容,而且要能说出对这些书籍的感受,这样的引导才会游刃有余。这正如罗曼·罗兰所说:“要撒播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

2. 讲述读物的梗概,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于那些长篇文学名著,学生不太了解,老师可以讲述该名著的梗概,让学生有所了解。正当他们欲想了解全书内容之时,老师应顺水推舟,向他们推荐此书。如四大名著,只要老师讲一大名著的其中一个小故事,学生就会听得津津有味。此时,老师再向他们推荐四大名著,就会事半功倍。

3. 朗诵读物的精彩处,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于那些有名的诗歌散文,老师可以摘取其中的精彩段落,进行朗读或朗诵,让学生共同欣赏。当学生听得垂涎三尺时,再向他们介绍或推荐诗歌或散文集。

4. 利用电影或电视剧,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小学生特别喜欢看电影或电视剧。老师可以告诉学生:大部分电影和电视剧都是由小说改编的,小说的内容原汁原味,写得更具体、更生动、更形象。当学生迫不及待想地看看时,再向他们推荐有关读物。

5. 讲课外读物的开头或结尾,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那些篇幅较长的童话、寓言和故事,老师可以向学生讲一讲它们有趣的开头或结尾的情节。当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想继续听下去时,老师可戛然而止,向他们介绍和推荐刚才所讲的课外读物或读本的题目。

6. 用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和警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那些充满哲理的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其中一位名人和他的名言、人生格言及警句,让学生学习和欣赏。同时,向他们介绍这些名人名言、人生格言出自哪篇文章或哪本书,从而向他们介绍推荐哪篇文章或哪本书。

7. 用科普科幻故事,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对那些神话般的科普科幻读物,老师可以向学生讲述其中一两个精彩的故事,让学生欣赏。当学生很想再听的时候,老师可以向他们推荐那些科普科幻读物,让他们自己去攻读。

8. 结合某人的成长经历,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古今中外,有不少自学成长的名人,即靠课外阅读成长的名人。老师可以向他们介绍这些名人自学成长的历史轨迹,也可以向他们介绍本校在课外阅读方面富有成效的师生事迹,让学生从中得到启迪,增强兴趣。

9. 现身说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一是教师可以谈自己怎样读课外及读了哪本课外读物后的收获;二是请本班课外阅读尝到甜头的同学说说自己的读后感或体会。通过这些现身说法,使学生从中得到启发,激发兴趣,从而向他们推荐有关课外读物。

二、教给方式方法,正确指导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只有深厚的兴趣是不够的,还应教给他们课外阅读的方式方法,正确指导他们的课外阅读。

1. 教给学生阅读符号,指导学生阅读批注。

“不动笔墨不读书”,“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书本上做上各种阅读符号、记号和批注。如阅读时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可用“?”划出;遇到不理解的句子,可用“?”划出;遇到自己认为重要的地方,可用“▲▲▲”标出,等等。在课外阅读时如遇到疑问或有什么体会、想法等,都可以随时在文章的字里行间、旁边空白处写上批注,做上记号,待一篇文章或一个章节读完后再细读研究。

2. 教给学生摘录优美词句的方法,指导学生写心得体会或读后感。

在课外阅读时,读到自己认为是优美的词句、富有哲理的格言警句时,应把它摘录下来,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每人备一本优美词句摘录本或读书摘录卡,还应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把自己独特的感受、体会写下来,即使只是一点一滴,也是好的做法。在阅读的基础上,还可对原文进行再创造,如续写、扩写、改写,等等。

3. 指导学生学会讲述课外读物内容,与人分享课外读物中的信息、情感熏陶、思想启迪、审美乐趣等。

教师可指导学生召开故事会,让学生把读物中的故事情节、说明的道理讲述给别人听,一方面使自己加深对读物中的理解,另一方面与别人共同分享课外读物中的各种信息,从而增强情感熏陶,丰富思想启迪,提高审美乐趣等。

4. 指导学生学会评判课外读物,学会写读书评论。

结合语文教学让学生学会对课外读物进行评判的本领,从中知道哪个地方写得好,哪个地方写得不好,为什么,并学会批判地吸收课外读物中的精华,剔除糟粕。同时,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写读书评论,使学生在课外阅读中逐步培养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5. 教给学生各种阅读方式,正确指导学生课外读物的朗读、默读、精读、略读和浏览。

结合语文教学,使学生明白,对不同的课外读物可采取不同的阅读方式。如诗歌、散文宜朗读;小说、故事宜默读;对许多浅显易懂的书报可采用浏览法,了解其主要内容,捕捉其中的知识要点或有价值的信息。可以用探求性略读,根据一定的目的快速翻阅阅读材料,选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还可以采用品位性的精读,即有重点地选择一些与学习密切相关或自己最感兴趣的章节进行精读。

6. 请家长陪读,指导、督促孩子课外阅读。

学生的课外阅读一般都在家里进行,因而家长的陪读,对于孩子的课外阅读有着引导、指导、督促的重要作用。所谓陪读,就是在孩子课外阅读时,家长也在一旁阅读书报。这样,孩子好像有了伴,就会更有兴趣。如遇到难题可以询问家长,有了体会可以与家长互相交流,得到更多的收获。实践证明,在亲情中享受阅读的乐趣,孩子会不知不觉地学会阅读,爱上阅读,还能发展他们的思维、语言和交际能力。

三、进行阅读评价,促进课外阅读

《语文课程标准》在评价建议中指出:“阅读评价要综合考查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查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课外阅读的评价也应如此。实践证明,有效的课外阅读评价,能有力地促进学生课外阅读,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建立学生课外阅读成长记录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1. 提出课外阅读要求,具体安排课外阅读。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教师可根据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和本年段目标对学生提出课外阅读的具体要求,指导和安排学生阅读适合他们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的书刊,并提出相应的课外阅读要求。

2. 精心设计课外阅读卡片,建立课外阅读登记本。

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老师可根据本学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设计课外阅读卡片或建立学生课外阅读登记本,来帮助评价学生课外阅读情况。

3. 阶段评议反思,进行小结奖励。

一个月或半个学期可进行学生课外阅读情况阶段性的小结、评论和反思。一是每位学生汇报自己一阶段来课外阅读的情况和收获;二是展览学生课外阅读卡片和课外阅读登记本等阅读成果;三是评选课外阅读积极分子,进行适当的奖励;四是看看别人,对照自己,思考如何改进课外阅读的方法。

4. 开展朗读或朗诵比赛,出版课外阅读专刊。

每年可举行一两次学生课外朗读或朗诵比赛。班级的黑板报、学习园地、风采栏等媒体,可定期举办课外阅读专栏,以此来激励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5. 举办课外阅读交流会。

让学生交流课外阅读的经验和方法、体会或感想,讲讲自己课外阅读的心得或收获,以此来互相学习、互相促进。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指导 篇3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像一块磁铁,会不断吸引学生积极去阅读、去思考、去探索。因此,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先要做到以下几点:

1. 及时的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是学生产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源泉。国际研究表明,培养儿童阅读兴趣的最佳时间是6~8岁,此时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快乐的阅读环境,并适时地鼓励评价,让小学生及时体验到阅读的成就感、喜悦感,使学生更加主动积极地阅读。当学生读完一篇读物,及时表扬:“又学会了这么多的字,你们真棒!高兴吗?”当学生读完一首儿歌时,对学生竖起大拇指说:“你们能借助拼音和学过的汉字,把这首儿歌读下来,真了不起”。当学生学完一篇故事,微笑着说:“通过读这个故事,你们懂得了这么多道理,这就是读书带来的好处”。老师温馨的话语就是激励学生阅读兴趣最好的方法。

2. 适时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内心的共鸣,是学生产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根本。学生的眼睛里充满了渴望,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多彩,每个孩子的潜能是无限的,尤其是绘本、童话、儿歌等贴近儿童心灵的话语,及时打开他们的心扉,让他们走进多彩的文字世界。我们在教学中,带领孩子一起阅读绘本,那多彩的画面,深深地吸引他们的双眼,而梦幻般的言语,在老师的朗读声中,让学生的内心世界进入到文章的情节中。我经常利用中午到校的30分钟时间与学生一起阅读课外读物,有时让学生来介绍他自己读的书,有时自己给他们读故事,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读是引发学生朗读兴趣最好的方法,每次总是在我读完一个故事后,大家就争先恐后地去读那一本书。

3. 组织学生参与各种比赛活动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基本载体。孩子的阅读兴趣是短暂而易变的,需要有外力的推动,他们希望能够获得老师和家长的肯定,能在短时间里获得成功,使他的兴趣得以持续。因此,借助学校开展的各类读书活动,如班级读书会,班级诗歌朗诵,读书小状元评比,背诵大王比赛,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全校性的读书竞赛活动,先由每班竞赛选拔,再由年级组织初评,最后由学校组织决赛。这种全校性的活动,让全体学生一起体验到阅读的快乐,知道阅读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感受到阅读的喜悦,也使参赛获奖的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并进一步喜欢读书,热爱读书,会使大批优秀学生脱颖而出。季思思等学生在县市区演讲比赛中获三等奖,季玲娜等10多位学生的作文在县市级比赛中获奖并发表。

4. 树立优秀的读书榜样,使学生产生积极向上的心理需求。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事迹,激起他们的阅读热情。评选出学校的“阅读之星”、“未来作家”,及时表扬班级或学校里喜爱阅读、写作进步较大的同学,也请他们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全国优秀班主任薛瑞平老师,每次走进教室,总带着一本与教学无关的书,一有空闲时间,她就静静地坐在讲桌前看书,时而把她看的书读给学生听,当学生提早完成作业,她就奖励他们可以看课外书,他的学生都把能够看书看成是一件值得自豪的事。就这样,一年级结束,薛老师班的学生就已经读完了整撂的绘本、365夜儿歌、三字经等,在他们眼中,读书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学生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史。阅读是学生成长的基点,引领学生在阅读的太空中遨游,是教师以后努力的方向,学生学会阅读,才能真正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篇4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日积月累的过程,它对学生的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许多家长对于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认识不够,认为课外阅读会耽误学生时间,对学生课外阅读不支持。课堂上,大量的辅助教材、练习题,排山倒海般,压得学生喘不过气来,此时的读书,成为一种机械式的流水作业,应付差事,更别说什么方法了。“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获得丰富的知识、具备良好的素养、塑造健康的人格、培养高雅的情趣。作为语文学习的必要手段之一,课外阅读对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实现人文教育的目标,有着其他活动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孩子们回家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

一、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

许多小学生,有课外阅读的兴趣,但在如何“读”的问题上都是一知半解。因此,应加强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不但爱读书,而且会读书,这样,才能有所获得。我认为,应该从以下三方面来引导。

(一)选择适合的课外读物

阅读是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苏赫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适合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我认为教育者的任务应从孩子出发,以小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现在市场上各种儿童读物 五花八门、良莠不齐。因此,在选择读物时,教师要进行指导。指导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学生喜欢的,当学生读自己喜欢的书时,他会读得津津有味,完全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和书里的人物同喜同悲,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的书时,会感到枯草无味,不知所云当学生读自己不喜欢读的书时,会感到枯燥无味,不知所云。所以,应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这是应当遵循的第一原则。

2.贴近学生生活。文章的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文章的语言很容易与学生的已有经验建立联系。学生读这类文章,感到十分亲切。因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所以理解起来也没有困难。更重要的是,已有的经验积累能帮助学生找到更准确的表达语言,同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例如:广播操比赛快到了,结合集体训练,选择《长征故事》、《卧薪尝胆》这样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学生便全身心投入。如果当一篇文章能使阅读者全身投入其中的话,文章对人的影响将会是持久而深远的,不仅内容可能终身难忘,而且有关语言也可能永远难忘。

3.读物语言水平要略高于学生。挑选的内容不能总停留在浅显的、过于形象的读物上,应多选择一些有深度的、稍微超过自己的知识积累、认知水平和理解能力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活感性,磨炼理性,在阅读中受益。

4.内容健康有益。小学生求知欲旺盛,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强,但缺乏辨别是非的能力,教师要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思想健康、语言生动、活泼规范的图书;同时,要注意配合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的教学,向学生推荐有益的图书,如学习《毛主席在花山》之后,可以向学生推荐《毛泽东传》;学习《赤壁之战》可以向学生推荐《三国演义》;学习《海豚救人》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与自然知识有关的科学普及读物等。同时在阅读中要注意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让学生切实远离那些低级趣味、庸俗的黄色书刊。

5.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孩子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事,像童话、科学幻想小说,如《格林童话》、《哈利•波特》等;好奇是孩子们的又一天性,因此喜欢读一些探险和探秘的故事,如《太空历险记》;孩子们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喜欢读一些具体形象的小故事,如寓言故事等;儿童诗反映了孩子们的世界,表现了孩子们善良的童心,天真的童趣,为孩子们所喜爱。6.读时尚读物,满足需求

孩子的心理需求具有年龄特征。小学阶段的孩子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强、好表现的心理特点,比较渴望神秘、冒险、刺激,仰慕机智、勇敢、轰轰烈烈等。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会奇怪《海底两万里》、《木偶奇遇记》、《吹牛大王历险记》会成为儿童的经典,成为几代人的钟爱,也就不会奇怪《哈利.波特》能誉满全球,风靡校园了。那个戴着黑框眼睛的长发男孩成了众多男孩、女孩的偶像。孩子们我为书狂,每人都希望自己能拥有一套《哈利.波特》而想方设法的努力着,每人都为能有哈利波特那样的魔法而陷入暇想。这种校园时尚,儿童时尚应该成为课外阅读及课外阅读指导的宝贵契机和资源。可惜的是,对于这一点我们往往忽 略,甚至粗粗暴地扼杀。的确,时尚读物是一把双刃剑,既可能因为它的低劣质量导致学生心理的扭曲,也有可能的会为孩子撑开一方想象的天空。更多的时尚读物存在充分的流行因素,这些流行因素中包括:正义的感召,美好的愿望,过人的机智,天真的童趣。对待这种时尚读物的正确态度和做法应该是要积极地亲身体验这种时尚,积极引导这种时尚。

除此以外,还要对学生成功的购书经验进行交流,为学生提供更多获取图书的渠道,提倡优秀图书资源的共享

(二)、教给方法,指导阅读。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恰当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就提醒我们,要帮助小学生掌握好读书方法和技巧。有的学生凭着兴趣,走马观花地读;有的则读了好文章,也不懂得积累知识,吸取技巧,用到写作上。显然这样的读书方法是收效甚微的。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我这里所要谈的是几种我们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1、选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如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学生为了更全面、更深刻的了解人类与地球、自然的密切关系,有目的地阅读《人与自然》一书(或上网查阅)。又比如,我们学习了《我和企鹅》之类的课文后,指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的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 2.精读法,就是对书报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教师指导学生精读,要求学生全身心投入,调动多种感官,做到口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逐渐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惯。

3、速读法。速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这就要求学生在快速的浏览中,要集中注意力,作出快速的信息处理和消化。我国古代有“好古敏求”“读书十行俱下”之说,可见早就提倡速读能力。利用速读法,可以做到用最少的时间获取尽量多的信息。当今科学突飞猛进,生活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节奏也随之加快,这必然要求我们的工作讲质量讲时效。如果我们的学生只会字斟句酌地读书,很难适应社会的飞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教会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需要,采用速读法不谛是一种明智的选择。• 4.略读法。有的书要详读,有的书只需要略读。略读,就好像对庄家另作一次性的扬谷,使你能够得到大部分饱满的谷粒。你会发现略读所得,就的使你能够得到的最值得读的地方。把一本书大致看一遍之前,下述步骤是很好的方法:

(1)看标题、内容和序言,特别注意标题、全书主题与宗旨,或作者的特别观点。

(2)研究书的目录,以弄清该书的大致结构,像旅游者利用导游那样利用它。•

(3)注意书后的索引及引证的有关书籍。在索引中见到你所需要的名词时,可以翻开有关段落,找到答案。这样,你就可以决定该书应该详读还是略读,如果打算略读,就可以在上述步骤的指引下找出重要的章节,重点阅读。

(三)、创设条件,促进阅读。

• 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利用各种机会,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要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交流。

1、组织图书角。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图书角设在教室一角,课间课余随时借还,十分方便。也可采用“流动图书箱”的办法,由各班干部轮流负责图书的保管、借阅工作。为了介绍图书,也可以组织学生举办图书展览,把被介绍的图书陈列出来,同时展出学生整理编写的宣传图书的资料。资料可包括图书内容提要,作者简介,时代背景等,这样就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阅读条件。

2、保证阅读时间。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实现课内外的沟通。同时减少书面练习,增加阅读作业,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除了允许学生在“早读”或“自习”时,既可朗读所教的课文,也可翻阅课外的书报,还可每周划出一、二节课时,保证有计划地开展课外阅读及指导。•(四)、鼓励先进,坚持阅读。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如果不及时检查督促,容易自流。为了激发学生持久的兴趣,提高阅读质量,把该项活动引向深入,每学期应进行若干次定期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评比。其形式或是举行读书报告会、经验交流会,或是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经验,评比表彰课外阅读积极分子等。对课外阅读取得一定成绩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地鼓励,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在获得成功后,会更坚持大量的广泛的阅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就随之形成。同时个人的进步往往又是同学们效仿的范例,这样班里就会形成浓厚的课外阅读氛围,其意义也就更加深远了。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谈 篇5

小学低年级课外阅读指导方法谈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对每个年段的阅读目标进行了明确的规定,而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大量的课外阅读已作为了一种课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级是学生学习阅读的起步阶段,从“新课标”对低年级阅读教学提出的要求,可以看出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聚焦于“喜欢”和“能读”上.

作 者:卢振飞 作者单位:沿河县后坪乡石界完小,贵州,沿河,565300刊 名:科海故事博览・科教创新英文刊名:KEHAI GUSHI BOLAN(BAIKE CHUANGCXIN)年,卷(期):“”(12)分类号:G62关键词: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方法 篇6

达埔中学 方伟强

一、开展课外阅读研究的依据

语文是人们日常学习和生活的最重要的基础性和工具性学科,但是在中学阶段要想学好语文,仅仅靠教材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而课外阅读,恰恰是巩固课内所学知识,丰富积累语文知识的一个相当重要的途径。现在许多中学生却对课外阅读抱有错误的认识和做法,由此,笔者认为开展中学生课外阅读的调查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二、开展课外阅读研究的意义

就当前的中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的现状看并不容人乐观,虽然很多的学校都开设了课外阅读课,一些学校还开设了较为大型的阅览室,但是学生在阅读上存在着很多的误区,通过调查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分析课外阅读与语文能力的关系,探求正确地指导中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方法,寻找课内外阅读的结合点,对中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开展课外阅读研究的计划

第一阶段:用问卷调查,采访的方式,了解中学生课外阅读的方向。在开展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各个班级的语文学科科代表取得语文老师的帮助,在各个班级中进行调查和研究。

第二阶段:根据调查摸底的情况,和所有的班级的语文科代表进行归类整理,对目前学生所存在的阅读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向老师和专家进行请教。

第三阶段:在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寻找到一条有效的解决问题的途径。

四、开展课外阅读的研究的过程

(一)调查问卷:

1、认为中学生应该阅读吗?

A、应该90%

B、随便10%

C、不应该0%

2、你喜欢课外阅读吗?

A、喜欢65%

B、一般20%

C、不喜欢25%

3、老师对同学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50%

B反对20%

C、随便30%

4、家长对子女课外阅读的态度?

A、支持45%

B、反对15%

C、随便40%

5、你喜爱哪类书籍?

A、杂志55%

B、小说30%

C、中外名著15%

6、你的阅读时间?

A、课外55%

B、有时间就看(包括上课)20% C、学习后25%

7、你认为课外阅读对学习成绩有帮助吗?

A、有帮助70%

B、没帮助25%

C、妨碍学习提高5% ﹙二﹚病因归类:

大多数学生对课外阅读很感兴趣,对“应该阅读”、“喜欢阅读”分别占据92.5%、93.4%,可见学生对课外阅读还是十分渴望的。但是在教师和家长对学生看课外阅读的态度上却存在很大的问题,持反对意见的各占78.4%、87.5%,由此可见这一矛盾的数字说明了在当前只重视升学率的教师和家长的监督下,学生的课外阅读的开展是举步维艰的。但是也不能否认当前大多数的学生阅读也存在着很大的误区,在“喜

欢哪类书籍”上82.5%的学生都是选择的小说,而选择“中外名著”的只有16.3%,从学生的阅读的方向看多数都是为了看热闹和猎奇,也有一些是为了消磨时间,还有的是为了缓解和减轻学习的压力,而真正从阅读能丰富语文知识和提高语文能力的角度看的学生很少。在回答阅读安排的时间上,一些同学就选择了“有时间就看(包括上课)”和“没帮助”,这样就不难看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的出发点是存在问题的,而且在阅读的时间上也是缺乏自控的,在阅读的方法上也是很盲从的。

(三)调查专访: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作为人类精神和灵魂的结晶,书籍在社会进步中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是其他任何事物无法与之媲美的。我国哲人云:“一日不读书,百事荒芜”、“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这些都道出了读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良好的素养、渊博的才学从哪里来?从阅读书籍中来。特别是中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人生观、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是获取知识提高自身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中学生应该广泛阅读。那么,究竟应该怎样看待阅读?怎样阅读?本组对此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经过调查整理后得到以下结果:

我们对某些学生家长进行了采访,了解到一些情况。根据调查和采访结果,我们结此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

1、首先是课外阅读的内容较贫乏。大部分学生人倾向于自己的兴趣爱好。没有明确的目的,在内容的选择上存在盲目性,有相当一部分学生爱看杂志、小说及娱乐方面的书。据我组成员所知,中学生所读的小说中所占比例较大的是武打和言情小说,男生常陷于一片刀光剑影之中,女生则迷恋于浪漫的爱情故事。对古代文学、历史、中外名著涉及较少,一些学生对《简爱》、《飘》、《红与黑》等为何物都一无所知,有些甚至接触到不健康的书籍并沉迷其中。

2、其次,是阅读兴趣被动。由于学生课业负担沉重,能够自己支配的时间少,部分学生基本不看课外书,只是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形成自觉阅读的习惯,而有的也是一些时下流行的书籍。对一些需动脑思考而具有深刻思想内涵的作品不感兴趣。

3、再次是阅读环境不好。许多学生家庭书籍有多,尤其是农村学生大多家庭条件差,没有足够的资金满足学生阅读的需要。另一个限制是受某些老师、家长的阻挡。一些老师、家长认为学生看课外书会影响成绩的提高。有弊无利,只允许他们看教科书和辅导书,这对学生的视野的开阔和知识的积累是非常不利的。

4、许多老师只是口头上的支持学生的课外阅读,并没有对学生进行实地的指导。

(四)针对思考:

1)现代中学生课外阅读状况令人担忧的关键是什么? 2)怎样引导中学生正确看待课外阅读? 3)怎样培养中学生的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4)如何培养中学生在课外阅读上的正确方向? 5)如何教会中学生阅读的有效方法?

6)如何将中学生的课外阅读和语文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

五、开展课外阅读的途径

1、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许多学生对阅读不感兴趣是领略到阅读的丰富性、生动性和乐趣性,觉得学生生活太贫乏、太单调,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有很多,比如,给名篇、名著、编写导语,要编导语首先要读原著并且要写出既忠实原著又有诱惑力的导语。找到一个恰当的切入口,揣摩读者的阅读心理。在这个过程中中学生饱尝各种角色的体验。既可开发学生的阅读积累,又可挖掘阅读中的兴趣点等。学生常会被文中的某些情节感动,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一些问题,并对其进行理性的思考,这样能够引导学生进入审美享受,建立科学的读书方法为学生的灵魂注入精神营养。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根据学生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个人爱好等。推荐一些有益于开拓视野、开发智力、开动想象的故事性、文学性、趣味等方面的书。引导学生在阅读时对书中的格言警名、成语典故、优美词句进行摘录,或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并经常翻阅,巩固记忆,加深理解。

3、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除了优化家庭阅读条件外,主要是优化学生读书氛围。中学生大部分的阅读能力都是在学校形成的,学生应有一个整洁优美、好学成风的校园使学生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和培养兴趣和爱好。

4、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图书、如何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如何正确的阅读方法。首先,可开展各种读书活动,其次结合课堂教学进行循循善诱,再次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讲评。教师从理性的高度提高学生对理性知识的认识。引导学生深究生活的内含、引导学生由此及彼,让他们从简单的生活现象引出深刻的道理。

5、取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可以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了解到课外阅读对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家长配合学校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课外阅读的环境。学生自身也要张弛有度,合理安排。

六、开展课外阅读的建议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应该读什么书,要把握几点:

(一)为了提高中学生的文化素养,我们不仅要继承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学习西方先进的文化技术。新大纲推荐书目初中10种,中西名著各占5种,高中20种,中西名著各占10种。由此体现了中西方文化并重这一点。

(二)健全中学生心灵和人格。课外阅读尤其是文学阅读很重要,它能起到净化心灵和提倡人文主义的作用,学生能从中吸取有用的营养,弥补其它的不足。

(三)对人类基本价值如理性、自由、公正等的认同和维护。人是社会中的一份子,任何人脱离了社会都无法生存,因此,维护社会的健康发展是每个人的责任。

(四)选择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书籍。中学生这一时期的世界观还有定型,心灵处于组逐渐成熟的阶段,受到理解能力限制,辨制是非善恶的较弱。因此向中学生推荐书目应选取健康、积极向上的著作,鼓励他们热爱生活,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

力。以此奠定在人生路上知识和情感的基础。

(五)经典著作是人类文明产生以来积累的文化思想的结晶,它们凝结了人类的智慧,对人类历史产生过重大影响,经历长时间的考验,等到人们的认可,具有恒久的生命力。这样的读物即为经典读物,另外,对读者来说,准确、客观地去了解选择、阅读真正的世界名著,十分必要。

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方法例谈 篇7

一、利用迁移规律, 诱导课外阅读兴趣

兴趣的迁移是指将已有的兴趣延伸到相关的事物上, 对相关事物也发生兴趣。21世纪的到来, 由新科技带来的音像媒体, 冲击着孩子们的阅读天地。我们可以利用迁移规律, 将学生对电视的兴趣诱导到课外阅读上来。

提起动画片, 每个孩子都喜欢, 一段时间, 不少同学成了动画片《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的忠实观众, 可谓每集必看。对此, 我把动画片的配套书推荐给孩子们, 让他们在津津有味地观看动画片之余, 也去感知一下相同故事的语言文字的魅力。此后, 我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了动画片《西游记》的原本, 让孩子由动画片的兴趣转移到与之配套的书籍上。由此, 学生由“电视迷”自然而然地向“书迷”转移。

二、体验成功喜悦, 激发课外阅读兴趣

有些学生为什么宁愿玩游戏机, 也不愿在书海中遨游呢?就是因为他们从未体验到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更不用说成功的体验了。我班有一名学生, 家庭条件优越, 父母为其购买了很多课外书, 可他就是不愿看。有一次, 我在批改作文时, 发现平时作文极差的他竟写出一篇选材独特、构思巧妙、涉及到军事知识的作文。经过调查才知道, 他在不久前无意翻看了爸爸的一本军事知识方面的书, 他“现学现卖”, 就写了那篇作文。得知情况后, 我随即在班上表扬了他积极积累课外知识的做法, 并让他在全班读了自己的习作, 由此, 他尝到了课外阅读的甜头, 对于家中那些“沉睡”的课外书也热衷起来, 成了正宗的“小书迷”。

由此可见, 教师的表扬和鼓励能使儿童有一种强烈的成功体验, 并产生喜悦之情, 使他们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及价值。让学生有一个成功的心理体验, 对激发其阅读兴趣有着神奇的作用。

三、利用课内留白, 培养课外阅读兴趣

语文课堂教学是师生语言信息集中交换的过程, 但由于受到时间和方式的限制, 教师只能将许多知识压缩处理后进行传授。学生在学完课文后, 对“浅尝辄止”地了解某些知识往往不过瘾, 这种课内的留白, 就是我们语文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 培养其课外阅读兴趣的好时机。

在学完《天火之谜》之后, 同学们脑中的问号很多, 我见缝插针地向学生提出了一个“吊胃口”的要求:课外自己去查阅资料吧, 看谁解决的问题多!于是, 他们一下子钻进了书堆, 阅读了大量有关自然科学、天文地理方面的书籍, 既丰富了知识, 又积累了大量的语言资料。所以, 以“课堂留白”为突破口,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确实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方法。

四、巧借向师意识, 提高课外阅读兴趣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基说过:“教育是人和人心灵上最微妙的相互接触。”这句话揭示了教师的教育过程, 实际上就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我们面对的是一群小学生, 他们年龄小、阅历浅、经验少, 这一特点决定了他们具有很强的“向师”意识。教师像块磁铁, 一言一行, 一举一动, 都可能成为他们效仿的榜样。为此, 教师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向师”意识, 提高其课外阅读的兴趣。

比如, 我国历史悠久, 遗留下大量优秀的古诗文, 然而, 对于这些优秀的古诗文, 学生却很少问津。一堂语文课上, 我给学生读了一篇用很多古诗、古词串成的趣文, 孩子们听了, 不禁鼓起掌来, 还瞪大了好奇的眼睛:老师怎么懂这么多古诗文?我趁机拿出几本古诗文诵读方面的书, 告诉学生, 老师之所以懂得这么多, 全靠这几本书。很快, 班里掀起了一股阅读古诗文的热潮。

五、创设交流机会, 升华课外阅读兴趣

阅读只是一个过程。为了升华学生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 我们还应经常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通过活动, 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外阅读的成果展示出来, 使他们体验到课外阅读的乐趣, 从而以更高的热情投入到阅读中去。

这种交流的形式很多, 可以是读书知识竞赛, 可以是“我最喜爱的一本书”演讲, 可以是读书报告会, 还可以是读后感交流等等, 不拘一格。实践表明, 通过这些交流活动, 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浓厚了, 得到了升华。

小议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与策略 篇8

【关 键 词】 课外阅读方法;小学;语文;教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并提出了阶段目标:一、二年级,“喜欢阅读,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三、四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能利用各种信息渠道进行探究性阅读,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 课程标准不光对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提出了量的具体要求,也提出了质的提升。所以,培养学生积极的阅读兴趣,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课外读物,是每所学校及每位教师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作为语文教师,我们不能不深思: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要完成此项任务光靠课堂阅读教学是不够的,应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与交流。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地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对此,我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话题谈谈我个人的浅见。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乐读书

(一)故事诱发阅读兴趣

爱听故事是孩子们的天性,尤其是现在的独生子女,从小就伴着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爸爸、妈妈的童谣、童话故事长大,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讲演,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有趣、惊险、奇特、感动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如何,请自读文章。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如教学《少年闰土》,就可引导学生阅读鲁迅的《故乡》;学了《卡罗纳》,就可指导学生阅读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学了朱自清的《春》,就可指导学生阅读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等风格相近的优美散文。这样,学生就可以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加以应用,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把握,进而促进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做到“以课外带动课内,以课内促进课外”,使二者优势互补,相得益彰。

(二)读物激发阅读兴趣

向学生推荐课外阅读材料, 要让学生喜欢阅读,首先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帮助学生选择适合的图书,让学生对书籍产生兴趣。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不同年龄的孩子阅读能力有差异。3岁以前的孩子大多爱看色彩艳丽、形象逼真的动物或物品的图画书;3~6岁的儿童爱看童话、幻想故事以及有关动物、日常生活行为的图画书;7~10岁的孩子爱看有一定情节的神话、童话及令人惊奇、富于冒险性的儿童图书;10~13岁的孩子爱看富于幻想、探险、神秘色彩的图书;14~16岁孩子的阅读倾向于思维、发明、论证、推理及人物传记类图书。然后要推荐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读物,如歌颂人类勤奋、善良、坚毅、进取、崇高人格方面的读物。根据小学生的文化基础、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老师们可以向他们推荐《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的故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书籍。另外,课外阅读应配合课堂教学。读物的内容和形式,尽可能和课内阅读取得某种程度的联系,使课内外阅读得以相互促进。如我们课前课后布置学生查阅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学生在查阅资料的过程中开阔了视野,培养了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也扩大了阅读量,也使课内外阅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了。

二、阅读指导,让学生会读书

一位哲人说过:“没有正确的方法,即使有眼睛的博学者,也像瞎子一样盲目摸索。”这就提醒我们要帮助学生掌握好的读书方法与技巧。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内掌握读书方法,才能使课外阅读得法、受益。课外阅读就能为学生复习、运用阅读方法开辟了广阔的天地。要想使学生把课内学到的读书方法灵活地运用到课外阅读之中。就有必须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教给学生一些读书方法,使学生从“要我读”变“我要读”“我会读”。

(一)读与写结合

阅读为写作提供了广泛而丰富的语言和写作范例,从读到写,由仿到创,是指导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我校历来都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如让学生给读过的故事续写结尾;把自己课外所读的一首古诗改写成其他形式的文章;给自己所读的课外读物中的主人公写一封信,摘录书中的好词佳句等等。不知不觉,学生在学会读书的同时,又积累了写作素材,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读与讲结合

让学生阅读课外读物后谈谈自己的读书感受,交流读书方法。上课时还可组织学生讲讲读书后的收获和体会,谈谈自己对作品人物的印象,说出自己想说的心里话;模仿自己读过的童话故事自编一个童话故事讲给别人听,使学生知道如何读书,使之产生强烈的欲望。同时有目的地搜集一些关于读书的名言,进行评说、欣赏;讲述名人读书成才的故事,进行对比,从而激起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书的渴望,形成与书本交朋友的强烈意向。这样,学生就会在课余时间主动地进行广泛的阅读,从而学会读书。

三、成果展示,让学生爱读书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用榜样激励也是促进学生想读书的好方法,让学生把平时在阅读过程中感兴趣的报纸杂志上的图片或者语言收集起来, 做成剪贴报、手抄报在班级、学校的展示栏中展示。这个活动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质量,拓宽了知识面, 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这样不但能让学生积累材料,还能提高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

总之,只要让学生自觉阅读,乐于阅读,学会阅读,学生就能自由徜徉在书海中,就能亲近母语,积累语言,写作时自然也就能厚积薄发,让阅读过程真正成为了孩子们快乐的成长过程。

【参考文献】

[1] 黄华萍.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方法指导[J]. 现代阅读(教育版),2012(24).

[2] 雷启波.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方法[J]. 双语学习,2007(6).

小学生课外阅读学习方法 篇9

关键词:课外阅读 语文学习

学生习作水平常常成为提高语文成绩的瓶颈,培养学生的习作能力也常常成为我们语文教师的一份苦恼。我从四年级接手这个班级时,发现学生语文水平参差不齐,习作水平普遍不高,有些学生基础题完成得挺不错的,有的还能得满分,可是阅读分析题以及作文分数很低;有些学生能言善道,可是写起文章来却觉得捉襟见肘。原来很多学生几乎不看课外书,看的书也大多局限于一些漫画类,看电视成了他们课余生活的重头戏。进入高年级阅读和习作的分值比重很大,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语文学习成绩肯定大幅下降,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势必急转直下。怎么办呢?我一时陷入了沉思。于是,我决定狠抓学生课外阅读以促进学生语文学习的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检验,我觉得自己的一些做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文就自己平时的一些做法做个总结:

一、腾出一节课,师生督促,培养阅读的积极性。

很多学生响应学校订报刊的号召,手头拥有《小学生周报》、《快乐语文》等丰富多彩的优秀课外读物。订报时积极,拿到报刊时就没那么积极了,有的浏览一下,有的只看其中的漫画,有的甚至连看都没看就往抽屉里塞……多好的学习资源竟成了“垃圾”,这可是糟蹋父母的血汗钱啊!这怎么行!我发现跟学生讲再多的道理都收效甚微,于是我宣布每周的星期五下午第三节做为课外阅读课。学生一听都挺高兴的,或许是新鲜吧。

第一次课外阅读课,我发现好多学生拿出订的报刊专检漫画看,还有不少学生带来了整本的漫画书。我想这怎么行?腾出一节课作为课外阅读,根本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养成阅读习惯,然后延续到课外,成为真正的课外阅读。于是,我临时马上规定“这节课外阅读课只能看文章,不能看漫画”,我看到有些学生很失望,硬着头皮看起了文章,渐渐地我可以感觉到越来越多的学生尝到了阅读文章的滋味,脸上浮现了愉悦的神色。有的学生实在静不下心来看书,我就用各种方式给予帮助。如有一个学生还不会默读,就请他把椅子搬到门口坐在我旁边。我说:“请你小声读文章给老师听,好吗?”于是他一篇接一篇地读,“嗯,读得挺好!” 我说,“如果你还不会默读,就这么小声读。” 他得到了鼓励,十分高兴。

每周都有一节的课外阅读课,订的报刊已不能满足。于是,我提倡学生到学校图书室借书,也可以把自已的书拿来和同学交流。一天,我看到了一个学生在看《莎士比亚文集》,十分高兴,于是当众表扬她“真了不起,才四年级就能看大部头的书了”。因为,当时很多学生还只局限于看优秀作文或童话故事。同学们听了,齐刷刷地投去赞赏的目光,只见她脸上洋溢着自豪,从此不少学生也开始借阅名著。随着阅读的面扩大、阅读的量增加,学生从中尝到的乐趣越来越多,得到的好处也越来越多,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就真的被调动起来了。

二、提供一个平台,典型引路,形成阅读的激励性。

抓学生的课外阅读,不能停留于阅读积累,还得重视产出,重点就是学生读了之后要能促进写的提高,只有读写之间相辅相成,才能发挥阅读的作用,达到促进语文学习的目的。

因此,我每周末都安排一次练笔,每个月至少两次当堂习作的训练和交流。然后,尽量从中发现进步的典型给予表扬,发掘优秀的习作给予展示,,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己成功的希望。我在这些典范中总结出一条成功的共性,那就是--不断地阅读积累,不断地练笔。

我一直提倡“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平时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也非常重视让每个学生感受到他和别人一样拥有平等的机会,只要他能付出比别人多的努力,就能在班级脱颖而出。比如跟学生说要想在关键的时候写出一篇好文章,平时就要多阅读积累(当然除了阅读积累还得多练笔等)。每次有征文比赛的机会,我都会让每个学生平等参与,从中挑选可塑之材,而且尽量保证其中有原来习作较差的学生,然后师生一起反复修改,使他们习作的成功成为班级学生的典范,激励每个学生坚持阅读。比如,四年级的时候,我们班在第八届“海峡冰心杯”征文比赛中获奖的两名学生就不是班级原来最会写文章的,五年级又有更多的学生在第二届“杏坛杯”、第九届“小作家杯”征文比赛中获奖,他们的成功让很多同学相信“机会属于有准备的人”,激励他们不断阅读,不断练笔。

这对有些学生来说也许难以奏效,因为要让自己的文章获奖、发表不是那么容易的事。那么,考试也是检验习作水平的一个平台。有一次,一个四年级经常考六、七十分,甚至不及格的学生,在五年级的期中考试中考出了90分的好成绩,大家十分惊讶。我请她向大家传授经验,她说了很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多阅读课外书,坚持朗读优秀作文。她这次考试作文取得了35分,原来她的作文常常在20分左右,有时还低于15分所以导致语文成绩不及格。多阅读就能在考试时取得优秀成绩,这对每个学生的激励作用是十分明显的。因此,我们班许多学生都和优秀课外读物结成了好朋友,语文学习成绩也芝麻开花--节节高。

三、规定一个量,家校配合,保证阅读的持续性。

课堂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而且很难保证长期能腾出课来作为课外阅读。再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自身”,既然是课外阅读,它的根肯定要立足于课外。但是再丰富多彩的图书也比不上电视那么吸引人。为了让阅读早点见成效,形成主动阅读的习惯,就得先有激励机制。于是,我规定每人每天在家至少要朗读一篇优秀作文。具体做法是:准备一个记录本,记录朗读的日期、文章的题目、家长签名。不定期的在班级展示交流,以表扬先进,督促落后的学生。有的学生为了超过其他同学,每天不止朗读一篇,家长看到孩子变了,能主动的学习读书了,十分高兴。老师、同学看到他(她)读的文章又多又好也给予赞赏。于是,老师、家长、同学的赞赏给了他们坚持阅读的动力。现在,有很多学生觉得阅读不再是一种痛苦,而是一种乐趣。随着年龄的增长、阅读的深入,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形成,记录本上“家长签名”就可有可无了。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抓好学生的课外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境界。因此,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项喜好是我在语文教学工作中追求的一个目标。

[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项喜好--抓课外阅读,促进语文学习的发展(网友来稿)]

★ 让学生自主发展

★ 让学生成为英语课堂的主人

★ 设计多样性作业 促进学生有效发展

★ 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

★ 让优秀成为一种习惯

提高课外阅读能力的方法 篇10

新中 张蕾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初中学生广泛地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并要求学生“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这是非常有针对性的,但我们总是忽略课外阅读致使学生囿于狭小的“课本”空间,成为“井底之蛙”。张志公先生指出:“语文这个工具,要掌握得好,运用得好,首先必须手中握有丰富的材料,贫乏是语文能力的致命伤。古人一直强调多读,他们认为只有多读,才能善写。他们不主张狭窄,主张广博。“多读”和广博”正是课外阅读所承载的任务,要治愈语文的致命伤“贫乏”,唯一的药方就是走进课外阅读。那么我怎样才能让我的学生爱上课外阅读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呢?

课改中我发现教师的任务决不只限于教学生去读一篇篇文章,理解一个个主题,而在于指导学生掌握各种适用于不同目的、不同内容的读书方法。因此,我布置下课外阅读的书目任务后,每个月都要在阅读课上做这么几个小活动检验读书成果,考察读书质量,我在具体的活动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形式:

1、质疑问难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难点,可让学生随时进行记录。在阅读质疑课上,每个学生都可亮出自己的疑点,请求援助。其他同学讨论、探究,帮助出谋划策,解决问题。在学生无法解答时,教师可参与讨论,和学生共同研究,共同学习,共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最后评选出最有价值问题、最富挑战性问题、最完美答案,加分以资鼓励。如果学生不能提出问题,教师可以“抛砖引玉”,从不同角度提些问题作示范,开阔学生的视野,诱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高学生的创造力。

2、遐想空间

不少文学作品的结尾总是意味深长,留给读者丰富的想象、思考空间。这样的作品也是很好的课程资源,教师应该及时抓住契机,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大胆的去想象,去探索作品留下的遥远的回味空间,让学生在燃烧的创作激情中提高自己的创造想象能力。

3、群英争锋

阅读前,由学生自由组合,全班分成四大组,各组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点为本组命名,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项阅读,发扬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集思广益,每组读后出一份题(包括抢答题、必答题、风险题、拔高题),交给老师,由老师择优录取,形成竞赛题目。接着,每组推出四名代表,其余同学组成“智囊团”,必要时为代表献计献策。准备工作做好后,教师作裁判,班长作主持人,举办“阅读知识大赛”,让四组同学各展风采,成绩最佳组为冠军组,评出最佳选手,由最佳选手从智囊团里抽取“幸运之星”,加分以资鼓励。这样,不但巩固加深了学生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与体验,而且提高了学生的反应能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了阅、思考、学习和竞争,落实了“面向全体”的要求。

4、写作一隅

阅读与写作是密不可分的,学生读完文章后,已欣然领会其主题思想,或多或少都会有所启示。此时应让学生拿起笔来,抒写自己心中所思。在这方天地里没有丝毫限制,学生可以海阔天空地遐想,只要言之成理即可。有的文章语言优美,可让学生摘抄;有的文章情节离奇,可让学生大胆仿写;有的文章主题深奥,可让学生改写或续写。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既可以积累写作语汇,又可以提高写作能力。

5、课外自助餐

适合于节假日。学生在广泛阅读后掌握了丰富的材料,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口味办手抄报或编自编书,无形之中既让学生重温、感悟和思考了文章的内容主题等,又展现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也提高了动手能力,真可谓是一举多得之法。在学生读完著名作家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之后,让学生办了一期“我看祥子”为主题的手抄报。在一份份形式多样,五彩缤纷的报纸中,体现的是学生们深刻的感悟,绽放的是学生们智慧的火花,还有巧妙的版面设计和精彩的构思都让人为之喝彩。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略谈 篇11

关键词: 小学教育    课外阅读    方法指导

阅读对人的一生成长是至关重要的。人天天要吃饭,身体才会逐渐长高长大,同样,人需要经常读书,自身知识才会逐渐丰富,认识才会逐渐提高,智力才会逐渐发展,人才会出色地、创造性地学习和工作,才会实现人生价值,为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然后目前,小学生在阅读中存在严重问题,如阅读思绪混乱、阅读量过窄、阅读过程中缺乏动力……要想克服这些问题,教师除了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外,还需要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找到合适的方法,把课外阅读变成一种乐趣,这样他们的课外阅读效果才会有显著提高。下面笔者谈谈自己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一些简单方法,供广大教师们参考。

一、组织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订课外阅读计划

做一件事情,或者组织一项活动,只有先制订好计划才会有目标,才能有方向。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同样是这个道理。一般来说,学生制订计划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和成长计划在一定时间段阅读完一定的作品。如对中高年级同学来说可以阅读《唐诗三百首》、《稻草人》、《伊索语言》、一些成语故事、神话故事、中外历史故事、国外的《窗边的小豆豆》套装丛书等文学作品。二是根据个人一日生活,按照平时上学作息时间表,选择在一定空闲时间内进行有针对性阅读,这样循序渐进,学生阅读就有路可循,也不浪费时间了。

二、组织学生结合课堂内外选择合适的阅读刊物

由于小学生在阅读方面受到知识、能力等因素限制,阅读中有时不知道如何下手,甚至不知道选择哪些内容阅读。像上述教师帮助学生制订计划中的一些书目都是值得阅读的经典作品。另外,平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学生征订一些适合他们阅读的报刊,如果学生没有条件,教师就可以组织他们利用节假日、星期天到图书馆、书店等进行阅读,像小学版的《演讲与口才》、《少年文艺》、《读写算》、《小学生学生指导》、《语文报》、《小学生阅读报》等都是适合他们阅读的优秀报刊。

三、组织学生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阅读方法

1.学会精读与略读结合

对于小学生来说,精读就是在阅读中对文章用词、造句、安排、写法等精心思考、认真分析、反复揣摩,尽力理解词句表达的思想感情,领会作者的写法方法和作用。像新课标为小学生推荐的书目,教师都应辅导学生精读。由于学生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加之一些书籍良莠不齐,阅读中对一些短小简单的文章在可以抓住一些关键词句进行一带而过的略读。精读和略读相结合既有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比较,又有利于节省时间,是小学生课外阅读普遍使用的好方法。像目前值得学生精读的书目很多,如《西游记》、《吃石头的鳄鱼》、《爱的教育》、《小王子》、《秘密花园》、《天方夜谭》、《希腊神话》等。有时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一些有兴趣的图书阅读。

2.学会阅读与写作结合

在课外阅读中,学生阅读到了一些有意义的内容一定会有感而发,这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把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一般来说学生读写结合可以从四个方面做起:一是为了记忆一些经典内容编写提纲;二是为了积累写作语言摘录文章的精美词句;三是写出自己阅读的收获和感受;四是针对文中的疑点和难点与他人进行研究探讨,然后记录下来,这样更会促进学生提高阅读积极性和探究能力。

3.学会阅读与评价结合

学生在掌握了一定阅读方法之后,也阅读了一定的课外读物,至于阅读效果怎样,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一定的了解和评价。当然这种评级不是文化测试,而是关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同时更关注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考查学生感受形象、体验情感、品味语言的水平。那么如何进行这方面评价呢?具体可以采用四种手段:一是召开小组沙龙会,让有相同兴趣的同学在一起研究交流阅读的感受,以便促进他们共同提高。二是举办成果展示会,让一些优秀阅读选手展示他们的读书笔记,给其他同学介绍先进的读书经验,促进其他同学共同提高。三是教师举行问卷调查,教师通过调查了解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和阅读面,并让学生提出阅读中存在的问题,让师生共同解决。四是召开家长座谈会,让家长们介绍自己孩子的课外阅读情况,了解自己孩子在课外阅读中的优缺点,让家长帮助孩子解决课外阅读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阅读水平的整体提高。

四、组织学生开展课外阅读与一些活动相结合

1.结合重大节日开展诵读比赛

学生在长期阅读中很容易产生疲劳感,这时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有效措施进行调节,给他们展示阅读成果的机会或搭建展示成果的平台。具体来讲,可以结合一些重大节日开展朗读比赛或诵读比赛活动。如“六一”节日来临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演出,在演出节目中适当让学生进行朗读或诵读一些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在端午节、重阳节、国庆节,教师可以举行类似活动,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另一方面检阅学生的阅读效果。

2.平时组织开展课外阅读竞赛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然要进行必要的检查和应试,而进行一定的课外阅读竞赛是促进学生开展课外阅读的好方法,学生阅读虽然不完全是为了应试,但在课外阅读中掌握了一定数量和方法之后,应试能力就会相应提高,自然有助于学好语文。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学生课外阅读方法不断改进,网上阅读成为一种有效手段,但这些都代替不了文字阅读,广大语文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文字阅读,让他们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为学好语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上一篇:树组工干部形象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下一篇:指南针公司总结民营医院品牌建设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