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策略(共12篇)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策略 篇1
新课程标准指出,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在毕业时要达到二级目标要求——即除了能认读、理解教材上所示的单词、短语和对话、短文外, 还应看懂贺卡等所表达的简单信息, 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并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 正确朗读故事或短文, 并看懂英文动画片和程度相当的英语教学节目。要达到这一目标和要求, 仅靠教材所提供的语片和材料, 肯定是远远不够的。课外阅读材料的合理、有效利用, 既是对教材的有效补充, 又是对教材学习的一种检测和提升, 如何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笔者结合我校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英语阅读是英语学习的一个重要部分, 阅读活动的开展也离不开阅读兴趣的培养。在课外阅读教学中, 笔者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入手, 使学生乐于参与阅读、学会阅读, 在阅读中开阔视野、拓展知识、增强能力、体验快乐, 把英语课外阅读开展得蓬蓬勃勃、充满生机。在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应选择一些趣味性强、适合小学生心理特点、符合小学生年龄特征和日常生活的英文读物, 由浅入深,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 逐渐让学生在阅读中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这样, 学生就能克服阅读过程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阅读活动中, 从而产生主动阅读的兴趣并形成习惯。笔者根据小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些短小精悍、妙趣横生, 且生词率较低, 学生易理解的幽默故事、人物传记、学生心目中的青春偶像的相关材料, 如歌星Jay Chou, Jolin Tsai, 球星Beckham, Yao Ming的介绍或有趣故事, 让学生在课堂上限定时间进行阅读。这样, 学生容易理解, 也急于获取更多感兴趣的信息, 慢慢地对阅读产生兴趣并自觉坚持下来。另外, 还鼓励学生寻找自己比较感兴趣的文章来交流阅读, 不但培养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与习惯, 无形中促使他们更积极主动地进行英语课外阅读。
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好胜心强是小学生的一个重要心理特征。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心理特点为他们搭起一个展示学习成果的舞台, 形成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的机制。这个台该如何搭?一是开展英语手抄报比赛, 让学生自己去寻找材料, 办一份手抄报, 既可以独立完成, 也可以小组合作, 共同完成, 然后拿出来展示, 让大家一起评判。二是利用每节课的值日报告时间, 安排Everyday English和Free Talk等活动项目, 让学生利用课前的两三分钟用英语来讲一个笑话、故事或作一段演讲, 甚至是唱一首英文歌曲, 展示自我的风采。三是在教室设立“英语采蜜本”, 鼓励学生把在课外看到的谚语格言、诗词、风俗习惯等摘录在本子上, 逐一积累起来, 教师给以定期查阅点评, 并给以鼓励。所有这一切都会让学生体验到“我能读, 我自豪!”、“我阅读, 我快乐!”, 他们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就会得到升华。
三、选择适合的阅读材料
首先, 我们要帮助学生理顺课内与课外关系:课外阅读对课内知识有补充和促进作用, 二者相辅相成, 必须把它们紧密地结合起来, 使课外阅读成为课内学习的延续。其次, 兴趣是成功的原动力, 作为教材延伸形式出现的课外阅读, 材料要有其发展性, 体裁要多样化, 要讲求趣味性和时效性。另外, 我们要培养学生发散性的元认知结构, 注意材料的内容, 把握语言难度, 经常能够结合当前课本所学内容。我深知浅易的内容有利巩固基础知识, 引起兴趣, 较难的内容便于启发思维, 增添知识。因此, 阅读材料的难度适中, 由浅入深, 逐步升级。一般情况是, 生词不太多, 篇幅不太长。如果生词太多, 看一句要查好几次词典, 就难以把主要精力用在理解文章的内容上, 阅读的效果就大打折扣了。
四、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通常我们认为小学生的词汇量少, 语法知识欠缺, 课外阅读能力非常有限。其实不然, 我们都忽略了他们身上蕴藏着的巨大的、不可估量的潜能。如果我们适当加以引导, 他们同样可以跟随我们进入阅读的殿堂。因此, 我们要重点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英语阅读, 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方法, 正所谓“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教师首先应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其次, 让学生掌握常用的阅读方法, 可以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程度的阅读方式。英语常用的阅读方法主要有三种: (1) 浏览式阅读法。即阅读时不要从头到尾、一字不漏地读下去, 而是来用跳跃式的阅读方法。在阅读过程中要善于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句和主题句, 不去纠缠某些细节, 而影响掌握全文的大意。 (2) 扫描式阅读法。即在阅读的过程中, 有意识、有目的地快速获取需要的信息或找到需要的细节, 对无关紧要的内容可以一掠而过。 (3) 细读法。这是一种让学生理解文章段落大意及段落之间的关系, 促进对文章篇章结构有更深层次的了解的阅读方法。
总之, 课外阅读的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养成的, 为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教师需要做好指导, 并不断鼓励他们认真阅读。所以在“减负增效”的今天, 只有我们广大师生一起努力, 针对英语课外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不断实践与探索, 完善课外阅读教学策略, 让学生主动学, 乐意学;让学生跳出题海, 徜徉书海;体验英语课外阅读所带来的快乐激情。从而真正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理解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策略 篇2
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由此可见阅读的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将阅读作为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明确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课外阅读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必要补充。《语文课程标准》中规定:小学阶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写道:“学校教育的缺点之一,就是没有那种没有占据学生的全部理智和心灵的真正的阅读。没有这样的阅读,学生就没有学习的愿望,他的精神世界就会变得狭窄和贫乏。”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对学生的成长和终身学习将起到关键的作用。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词汇及句子,正是引导他们进行广泛的课外阅读的大好时机。
一、我校小学高年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较缺乏: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每天读书或经常读书的习惯,不少学生读课外书只是为了完成教师或家长布置的任务。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在他们的心目中能自觉完成家庭作业的孩子就是一个乖孩子。家长往往平时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只关心孩子的书面作业。有些家长只重视孩子弹钢琴、绘画等特长培养,而忽略了阅读能力的培养。学生不堪重负,当然就没心情也没时间读课外书。
2.阅读的功利性:在各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书与电视、电影、电脑和游戏机相比较缺乏生动性、形象性、趣味性。不少学生课余活动最喜欢的是玩电脑、看电视,参与课外阅读是为了消磨时间或为了考出好成绩。这样的阅读明显地带有一定的盲目性或功利性。小学教育科目也越来越多,学生学业负担也越来越重,遏制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发展。3.课外阅读的涉及范围较狭隘:在家长和小学生的头脑中,有一种思维怪圈,一听说要买课外书,80%的家长、学生买的是优秀作文书籍或学习辅导书,形成了优秀作文书、学习辅导书等于课外书籍这样一种狭隘的概念。这使得学生课外阅读时很少涉及到古今中外的优秀名著、民间传说、科幻读物等不同领域、不同风格的书籍。部分学生偏激的认为看课外书那就是为了提高目前的学习成绩,所追求的是一种短期效益,而忽视了课外阅读对自我发展的持续性和长远性的影响。因而,造成了大部分学生课外阅读涉及面普遍狭隘的怪现象。
4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未养成:据调查所得,大部分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往往是囫囵吞枣,粗粗浏览一遍,好像走马观花一般,读得不是很认真。他们在读书时不做读书笔记,即便是个别学生做了笔记,也无非是几个好词,几句好句之类,没有从较深层次去思考、去感受原著,缺乏自己的理解与消化,应而阅读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学生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没有养成,造成了阅读效率的低下,反过来也影响了他们对课外阅读的兴趣。
二、如何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习惯是由多次重复而达到的带有稳定特点的自动化的思维或行动方式。良好的习惯有利于提高学习、工作、生活的质量,可使人终身受益。反之,不良的习惯可能随时带来意想不到的损失。阅读的习惯可以有很多,比如阅读的姿势、阅
读的方法、阅读的喜恶、阅读的风格„„但也可以很简单的说,阅读习惯主要就是喜欢阅读,经常阅读,把读书当做自我实现的途径的习惯。
1.兴趣的培养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说明了兴趣的重要性。学生如果有了阅读的兴趣,才会从内心喜欢阅读。从教育学、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内在力量,它能促使学生萌发强烈的求知欲。教师如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就为学生努力学习、主动学习、乐于学习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教师应从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着手,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设计形式多样的训练内容,使学生个个参与、人人锻炼,使学生的智慧受到启迪,能够始终处于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在以色列,当小孩稍微懂事的时候,母亲便会翻开《圣经》,在上面滴上一滴蜂蜜,然后叫孩子去吻它。这种传统仪式意味深长:让孩子幼小的心灵懂得书本是甜的,日后要爱不释手。这说明,阅读兴趣是可以培养的。我们也要去制造一些"蜜",比如开展文学名著(片)欣赏、赛诗会、读书论坛、演讲台等丰富多彩(避免枯燥)的活动,在活动中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和特长,培养学生的读书习惯,促进了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提高。
2.榜样激励。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仰慕名人、伟人的特点,经常向他们介绍古今中外的历史名人及科学家的故事。帮助孩子们认识伟人之所以能有伟大的成就,关键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从而激发学生读书欲望。此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榜样,如班上有一批学习习惯好、课外阅读量大、收获也大、成绩也优秀的同学,教师可以发动这些同学帮助学困生阅读,这样就形成“手拉手”的良好读书氛围。
3.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要具备课外读书的兴趣,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阅读方法的运用。要让学生想读书、会读书,这才算是真正地培养好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因为授之以渔比授之以鱼更重要。常见的阅读方法有:(1)精读与略读。要想找资料,快速获取信息,最直接的办法便是略读。当遇到揣摩玩味的精妙之处需精读。(2)浏览与跳读。浏览即看看书的“内容提要”“目录”,大致了解全书的梗概,以便确定读全书还是章节。跳读即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实际需要或自己的兴趣,把不必要的内容跳过去。(3)读、摘、背。在课外阅读中获得语料,这是语文课标对小学生提出的要求,尤其当遇到一些语言优美,内容精彩的句、段、篇时,需要学生在读的基础上摘记下来,并将它们吟咏,甚至背下来。(4)读、写、批、补、注。极具个性化,学生掌握了方法后可根据自己的习惯和喜好去选择,教师不可强作规定,只要能做到心无旁骛,读有所获就好。
4.养成做笔记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教会学生做读书笔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笔记是记忆的贮存器、资料的仓库、思考的激发器和创造的发源地。常见的笔记方法如下:①眉批笔记。阅读时随手进行,把读书时产生的心得、评语、疑问等随时写在书页的空白处。②提纲笔记。将原来较长较深的书或文章用提纲形式摘录下来。③写心得体会,也就是读后感。把读书时的心得体会写成短小文章保存下来。
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教学的策略 篇3
一、明确阅读目的
目前小学阶段“读”的要求一般相当于基础教学阶段英语课程标准一、二级的要求。根据教育部颁布的小学英语教学基本要求,一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看图识字;(2)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的词语;(3)能在图片的帮助下读懂小故事。二级中的语言技能对读的要求是:(1)能认读所学词语;(2)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3)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4)能读懂问候卡等中的简单信息;(5)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和小短文,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6)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因此根据课标和日常教学我认为: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应分阶段实施。(1)小学低段的阅读应以听、说为主线,在图片、简笔画和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能从总体上理解阅读内容,从听到说,循序渐进。(2)小学中段的阅读应首先听录音看范文,大体理解文章人物、事件和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阅读讲解文章,对文章内容有更详细的认识,再分组或分角色诵读文章。在进一步理解文章后,完成课后练习并能复述或表演所学内容。(3)小学高段的阅读应首先通读短文,对短文有一个初步总的印象。在通读文章之后,能根据图片或上下文解决短文中新的单词,短语,为语言的输出作准备。在解决课文中的单词、短语、句子之后,回到课文对整篇文章作进一步的理解。再让学生提笔续写或改写短文,作为语言的输出。听、说、读、写是一个有机的互相联系的整体,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合理地结合听、说、写,来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英语教学,兴趣第一。兴趣可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小学生学习英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的学习兴趣,“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英语有兴趣了,你的教学就成功一半了;如果学到了六年级该上初中了,你的学生对英语学习还是很有兴趣,那你就成功一多半了。阅读教学也是这样。学生爱读英语了,就成功一半了;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比一开始更爱读英语了,就说明你的英语阅读教学基本成功了。
怎样让学生爱读呢?根据新课程标准,就是对英语阅读材料的选择,要符合学生的兴趣和需求,他们喜欢什么,想要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这样一 他们才能爱读。掌握了学生的喜好,教师就有了“投其所好”的依据,就应该有针对性的去搜寻那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和材料让学生去读。当然,阅读内容的选择不能只顾投其所好,那样可能会造成“偏食”性的“营养不良”。那些对学生健康成长有好处的阅读材料,教师有责任加以引用,有针对性地向学生提供一些知识性、趣味性都较强的阅读资源。由于这些学生学生不是天生就喜欢的,那就更需要教师经常想想办法,诱导学生“上当”,让他们慢慢地喜欢上这些东西,丰富他们的阅读经历,开阔他们的视野,陶冶他们的情操。
三、精选阅读材料
教师可在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加以指导:
(1)选一本自己感兴趣的英语读物,且翻最初几页看看,生词多不多,是否不查词典也能看懂,刚开始可以选一些简短、趣味性强的读物,然后可选一些原著来看。
(2)订一份英语报纸或杂志,一定要适合自己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的,如:英语周报(小学版);《Top English》;《英文小读者》;《开心学英语》等。报纸或杂志的词汇量很大,涉及面很广,对扩大词汇量,获取信息很有帮助。
(3)选择一本与教科书程度相近或略难的带有英语练习的英语书。这类书的特点是书中的文章短小有趣,可读性较强,因为文章后设置了理解性的练习,读者可读了文章后完成这些练习,以检查是否看懂了。例如:《Look, listen and learn》、《小雪花》等。
(4)读所有是英语的东西,有英语的东西。如:我们在看《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报纸时时常看到一些用英语写的广告,食物或物品包装上的英语说明,走进宾馆时所见到的英语告示……,实际上英语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只要你有心的话,你可以随时学习。
四、指导阅读方法
阅读方法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提高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它可以使学生在阅读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中提到: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
1.导读。导读是教师在学生自由阅读前的指导。教师可根据阅读材料的不同内容,适当地讲解一些与该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或其他介绍,帮助学生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激发学生获取信息的兴趣和欲望。如:在指导学生阅读一篇有关打电话的对话时,先让学生猜一个谜语:What can hear you without ears and can answer you without a mouth? 讓学生先做个智力体操,学生一下子对所要阅读的内容充满了兴趣,有急于一读的冲动。
2.略读。略读是由阅读目的所决定的。在进行略读时,学生不需要详尽地理解所读材料,只是了解阅读材料的基本信息,要求学生快速浏览全篇,领会主旨或抓住主要内容。学生可以跳过细节,跳过不重要的语句。略读是一个人可能达到的最快的阅读速度。例如学生在课外阅读时,想在三分钟内了解一篇文章的大概内容,就可以用略读的方法。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的练习时,教师先安排几分钟让学生进行略读,然后用事先设计好的正误判断题,要求学生根据文章的内容,做出正误判断,用以检查学生略读的理解程度。
3.检索读。同略读一样,检索读也是一种快速阅读的方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略读是学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大概意思,其目的是了解阅读内容的概要。检索读是从阅读材料中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略读是学生事先对阅读材料一无所知,而检索读则是在对阅读材料有所了解的情况下进行的,在进行检索读时要求学生在几分钟内找到有关信息,即回答教师设置的问题。
4.猜词性读。学生在课外阅读过程中,如果遇到不懂的单词或词组,手头又没有辞典的情况下,怎么办?这时可利用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要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能力就要学会利用生词的上下文去寻找线索来猜测生词的意思。后文的阅读往往能澄清上文或整段的意思,对整段意思的理解又反过来为理解生词提供了整体背景,使学生的猜测有了可寻的线索。猜词性阅读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进行。
5.细读。细读的首要任务是扫清语言障碍,在经历了前面的略读和检索读后,学生对阅读材料的大意有了整体的理解,但是对于一些句子和单词的意思,也就是细节,还不是很清楚,这时教师就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指导。细读,能培养学生确切理解词义,正确使用语言的良好的学习习惯;细读,能扣住每一个单词、短语和句子在上下文中的含义,这对理解全文特别重要,而不是一知半解、囫囵吞枣的理解。
阅读是教育的核心,世界各国都把儿童阅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来实施。让学生学会并享受阅读,实际上就是给了他一生最重要的学习能力。在阅读过程中,不仅可以获取大量信息,更能发展规律语言能力、写作能力,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形成和发展独立人格。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有效策略 篇4
一、课外阅读从兴趣入手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 培养学生具备阅读课外读物的能力是很重要的。鉴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语言积累及理解能力都仍有限, 很多学生也没有形成很好的阅读习惯, 对于阅读也缺乏兴趣, 因此, 在引导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课外读物时首先需要从兴趣着手。一方面教师应当给学生们介绍更多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的好处, 除了可以接触到很多学生们喜欢的小故事及有趣的人物外, 也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另一方面, 教师在引导学生选择课外读物时要有针对性, 仍然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着手, 只有首先培养学生较强的阅读兴趣, 并且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才能够更好地展开英语课外阅读。
小学生几乎都非常喜欢看动画片, 很多卡通故事也是很富趣味性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喜欢看卡通基本是天性, 教师或父母并不需要一味地制止, 只要让学生观看一些有意义的、正面的内容即可。从学生们的交流中我了解到, 有些动画片是受到大家共同喜爱的, 学生们课下经常会一起讨论昨天看到的内容, 说着说着就会发出欢快的笑声, 这充分显示这些内容是学生共同的兴趣所在。教师完全可以以这个角度为切入口, 让英语课外阅读从兴趣入手。很多学生都喜欢看《名侦探柯南》, 而这部卡通片也有着不少相关的英文课外阅读书籍, 不少书籍正是给小学阶段的学生阅读的, 这正是引导学生接触课外读物的良好契机。我向学生们推荐了相关书籍, 很多学生都非常喜欢。书籍中的词汇量并不大, 并且有非常详尽的注释, 学生在读不太懂的情况下注释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这些读物作为引导学生课外阅读入门是很好的选择, 通过结合学生的兴趣也能够让学生们对于课外阅读更为喜爱。
二、丰富课外阅读形式
想要更有效地展开英语课外阅读教学, 丰富阅读形式是很有必要的。在进行课外阅读教学时对于小学生的要求不能太高, 他们的知识面及认知水平都很有限, 很多东西他们也还不太能读懂。因此, 在引导小学生更好地展开课外阅读时一定要注重方法的选择。教师可以让课外阅读的形式更为多样, 课外阅读并不一定要局限于故事书, 也可以让学生多听听好的英文歌曲, 多用心理解那些词汇, 这同样是课外阅读展开的一种形式, 对于小学生也是非常适用的。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是很多学生都喜欢的一首歌曲, 有时候在课间我会听到学生哼唱。我观察到学生只会模模糊糊的哼上几句, 但是对于这首歌的歌词并不太了解。其实这首歌的歌词也是很好的。结合学生的兴趣点, 我让学生们通过课外阅读的形式来认真体会一下这首歌的歌词:
“…
Summer has come and passed
The innocence can never l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Like my father’s come to pass
Seven years has gone so fast
Wake me up when September ends
…”
夏天来了又走
纯真从未停留
九月末时唤醒我
就像我的父亲的一生
七年时光流逝匆匆
九月末时唤醒我
很多学生课下都会找出这首歌的歌词认真阅读查看, 不少学生会学着慢慢唱。这个过程中不仅给予学生一个更仔细地阅读这些内容的机会, 也让学生们对于这首英文歌有更深层面的感知。这样的阅读过程对于培养学生语感, 深化他们对于英语课程的兴趣都是很有帮助的。
三、开展更多的课外阅读展示活动
在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时可以通过很多有意思的课外阅读展示活动加以辅助, 这一方面能够进一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及积极性, 也是对于学生阅读成果的一种检验。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会隔一段时间就开展一次课外阅读展示活动,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近期读到的一些内容和其他同学进行分享, 过程中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这个过程是很有价值的, 当学生上台讲述时其实是对于读过的内容的一种回顾, 听的学生也能够从其他同学的分享中找到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进而为自己的课外阅读找到目标。在一次课外阅读展示活动中一位同学回忆道, 他最近读了一本《动物故事精选》, 书里用英文介绍了很多非常有趣的动物, 书里还有非常生动的插画, 当他向同学们讲述这些大家从来没有接触过的动物时, 大家都听得非常认真, 充满了好奇。不少学生都表示自己也很想读这本书。就这样, 有趣的阅读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共同的兴趣, 还能够让学生更爱阅读, 对于课外阅读更感兴趣。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策略 篇5
【关键词】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应对策略
课外阅读是指学生在课外的各种独立的阅读活动,是课外语文活动中最重要、最普遍、最经常的形式。《语文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说到“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和“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加强课外阅读,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也是语文课内外衔接、培养语文能力的教学实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课外阅读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国家《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45万字,背诵优秀诗文160篇(段)。然而,农村小学由于受办学条件的限制,社会家庭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课外阅读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为此,我在学校开展了语文课外阅读现状调查,分析其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探求出有效的课外阅读课的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一﹑ 当前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
(三)造成现状的原因
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有如下原因造成了“农村孩子课外阅读”不良现状:
1、课业负担过重。虽然“减负”的呼声一直没有停止过,但在应试教育制度下的教师、家长、学生都把分数和成绩看作教学评价唯一标准。有些教师甚至为了自己的教绩,除了教材内容和教学辅导书以外,不让学生去读任何书籍,而且这样的做法也常常波及和影响到学生的家长,这样的“双管齐下”情况导致的学生想读书也无从读起。最终导致学生用大量的重复练习去换取高分数。课外作业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下时间,活动时间都很少,更何况是读书乎!
2、书籍来源少。这也是影响农村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原因。书籍来源少是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最大区别,也是最让农村教师头痛的。城区学校图书馆、阅览室藏书丰富,学生家中也有不少藏书,而农村却很欠缺。农村学校的图书馆、阅览室的藏书数量太少。加上农村学生的家长文化程度不高,对课外阅读不够重视,他们认为的课外书“应该”是作文书、教材辅导书、配套习题册,其它课外书是“闲书”,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孩子学好课本知识考出高分才是最重要的。甚至在看到孩子在课余时间看“闲书”时,他们就会反对,取而代之的是让孩子帮忙干农活。再则大多字数的农村家庭经济并不是很充裕,没有太多的钱用来买课外书籍。“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书源匮乏,当然就影响大量地进行课外阅读。
3、电视节目和电子游戏的干扰。如今,农村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视,镇上也开设了不少游戏室、网吧。电视的直观性和电子游戏对小学生充满了诱惑,自制力差的他们面对这些常常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很大一部分学生沉迷于游戏,更多的学生把课余时间花在看电视、或看从小摊买的廉价低质的漫画等通俗读物上。作家徐小斌曾十分感慨地说:“这一代孩子基本是在电视机,计算机前长大
的,他们更热衷于那些图像式的东西,对文学的迷恋程度大大降低了。阅读的启蒙教育太晚了,看书并不是为了领略文字世界的精湛,而是图消遣,寻开心。”国外学者将这一现象称为“文弃”,久而久之,将会导致一代人的知识贫乏,思维贫乏,文学修养贫乏。电视、游戏及通俗读物成了占取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最大干扰项。
4、缺乏阅读方法的指导。社会上的种种压力导致教师队伍严重缩水,这种情况导致本就师资水平较差的农村教师队伍更加的参差不齐。很多教师选择农村教学是迫于生活和工作的压力,本身素质就不高,阅读量不足,无法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又不能积极地向课外拓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都清楚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不能让学生的读书成为“放羊式”,任期发展,不管不问。但在如何指导上还没有总结出科学的、系统的、有效的方法。特别是农村学生读物极少,要想有效指导学生阅读需要全班学生同时拥有同一本读物,这一点在农村小学很难做到。
5、学校对课外阅读的态度不够重视,组织不力。在知识经济的冲击影响下,政府对教育的投资力度逐年递增。学校的硬件设施也逐年增强,尤其是学校图书馆(室)的大量藏书给学生开拓了一片摄取知识的新天地。但是部分学校,对图书馆(室)的管理制度还不够完善,大量图书没有及时借发给学生,无形的影响着知识的有效传播,造成了文化知识的浪费。有的学校对于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态度只限于口头提倡,很少采取实际行动,积极组织开展课外阅读活动的学校少之又少。有的学校不但不提倡课外阅读,反而担心课外阅读的增加影响学生的成绩分数反而对学生的课外阅读加以限制。
6、小学生自身的原因。由于农村家庭环境的影响,没有养成阅读的习惯,虽然也知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但本身就对课外阅读提不起兴趣。一旦有了空闲时间,就会泡在电视机前,或者沉迷于电子游戏。
二﹑应对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策略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和《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差甚远,面对这种状况,教师应如何发挥作用呢?通过几年的农村基层教学,在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后,我逐渐摸索出了一些方法。
(一)营造家庭环境
学生课外阅读,很多时间应该是在家庭完成的。所以,家庭环境,家庭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教师要借助各种方式比如开家长会、发校讯通等方式,向家长介绍阅读给学生带来的好处,向家长介绍辅导孩子读书的方法,向家长推荐适合学生读的课外书。转变家长眼里只有分数的观念,取得家长的配合。让家长给学生营造更好地家庭阅读环境。因为农村的家长文化水平普遍不高,对学生读书的指导意识不强,想要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只有从家长入手,教师要积极耐心的做好家长的工作。再者,家长都能认识到学生成绩的重要性,教师可从课外阅读对提高学生综合成绩综合能力的益处入手,开展对家长在阅读方法上的指导。要求家长多带孩子到书店、图书馆帮助孩子选择合适的图书。一般说,低年级学生以拼音读物为主,中高年级学生逐渐过渡到纯文字。选择读物要做到:①内容要健康,因为不好的阅读材料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③类型要多样。古诗、儿歌、童话、寓言、小说、历史故事、科普知识等都涉及,阅读面要广。让家长努力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孩子一起制定阅读计划,共同阅读,或者在孩子读完一部书后,给自己讲主要内容,或者家长和孩子比赛读书等。
(二)阅读方法指导
提高学生阅读水平,首要条件是有书可读,其次是方法指导。首先是教师先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沉下心来搞教学,掌握系统的阅读方法,然后就可以授之以渔了。
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之转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地运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所以,在阅读方面教师必须教给学生一定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即边读边查,边读边想,边读边划,边走边读的好习惯。遇到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查工具书或资料;对文本中的疑点、重点、难点、特点展开思考;划出中心句或精彩的词句,及时写下自己的感想。生活中包含着许多知识,如街上的标语、精妙的广告词、幽默诙谐的群众语言,商场中商品的名称和价格,及春节的对联等。平时要引导学生多注意生活环境中出现的字、词、句,让学生记在脑海里,“边走边读”,加深对生活的理解感悟,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其次,课外阅读笔记指导。作阅读笔记,一可帮助记忆,二可锻炼思维能力,三可做资料积累,四可引发新的思考,产生新的创见。常见的对小学生适用的阅读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圈点式。碰到重要的观点,精彩的描绘,关键性的词语,精辟的论述,发人深省的警句,或是有疑问,都可以用不同的颜色不同的符号,圈圈点点,勾勾画画,标示出来。这种方法简便易行,节省时间。划线,可划单线、双线、直线、曲线,粗线、细线。疑问处可作问号,赞叹处用叹号,特别引起注视处可作圆圈、着重号等。画记号,要告诉学生不要过密,过多,如果通篇都是圆点或线条,会使人眼花缭乱,而且也看不出重点来。
卡片式。对于好词好句、重要的资料、观点、心得等,可指导学生及时抄在小张的纸片上,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习作极为有用。卡片有词语卡片、知识卡片、心得卡片等。教学生注明资料的出处,书名、篇名、作者名,出版单位。出版年月日,页码,期数等,歌德说:“我在这一点上就象一个人在年轻时积累了许多银币和铜币,年岁愈大,这些钱币的价值也愈提高,到了最后,青年时代的财产在他面前块块都变成纯金了。”
心得式。读完一本书或一篇文章,把体会、收获、感想、疑问、评价,成篇地写下来,就是心得笔记,这是提高认识,强化记忆、提高习作能力的好方法。这种方法比较适合中高年级的学生。心得笔记最常用的就是写读后感,即写读后的感受和体会,要求学生处理好“读”与“感”的关系,要做到有感而发,突出重点。
剪贴式。把在报纸刊物上读到的好文章、好图片及剪裁下来,分好类,粘贴在过期的杂志上或本子上,前边写上分类目录,后边注明出处。经常这样做,不仅为学生的习作积累了资料,也是一种有趣的工艺劳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对于名篇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需要精心细读,体会作者立意、构思,揣摩布局谋篇、欣赏妙词佳句,把书中的知识变为自己的营养。略读是课外阅读的基本方法。只有略读才能增加数量,扩大视野,丰富见闻。指导略读,第一要培养阅读时先看序文、提要、编辑大意和目录的习惯,以了解全文性质、内容和规模;第二要掌握阅读全文章节标题及段落首句和尾句的方法;第三要学会浏览全文,综观大意的阅读。速读也是能表明课外阅读特点的阅读方式。一个学生在同样的时限内,能够用高于他人的速度阅读同样的内容,那么他一生的阅读量就会大得多。因此,作为教师有充分的理由要求在课外阅读中加强训练速读,使阅读方式趋向科学化。
书海,犹如一座光辉灿烂的圣殿。作为教师,应该以引领学生敲开书海之门,去尽情阅读为己任,使我们农村的学生也能亲近书本,乐于阅读,让阅读也能伴着学生学习、生活,让他们的岁月也会因书的陪伴而书香萦绕,雅致温馨!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
2、《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问卷调查表》
3、《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的现状及对策》/邳州市八路镇中心小学 李秀平
4、《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论》/ 教育学院 胡丹莹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学记》
5 、《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指导全书》
6、《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报告》/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 周艳霞
7、《由一份“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调查问卷”想到的》/溧水县和凤小学 刘 花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现状分析及应对策略]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 篇6
【关键词】课外阅读 兴趣 方法 鼓励
阅读是语文学习的核心环节,《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阶段的阅读总量不得低于140万字。强调通过平时的阅读活动加强语言材料的积累,要求广大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引导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还明确地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有较为丰富的积累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感受和理解能力。能阅读日常的书报杂志,能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在平时的工作中,教师该怎样有效地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呢?
一、培养阅读兴趣
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兴趣并非与生俱来,它需要教师的引导,待其吸吮其甘甜的乳汁,并滋养其身心时,兴趣才真正建立起来。因此,语文教师要利用课外活动时间,耐心地引导学生阅读适合他们的读物,以优美的语言、精彩的内容、不同的人物形象深深地吸引学生,让其自主地有计划地开展阅读。特别对于那些初学阅读的学生而言,教师尤其应该激发他们的阅读动机,使他们在头脑中将阅读和乐趣相联系,让他们愉悦地进行课外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
(一)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
作为老师、家长不要小看细节,有时一个个简单、美观的书架,一两个舒适的靠垫,几张精美的图书海报……都能为孩子们营造出一个和谐、温馨的阅读环境,自然也能让孩子带着愉悦的心境参与阅读活动。
1.在班级内建立“读书角”,并精心布置,张贴读书名言,摆放书籍海报,让“读书角”成为同学们交流读书心得的园地。
2.向学校建议,与图书管理员共同为学生打造校园里的“读书天地”,不仅仅局限于图书馆里的小天地,学校的回廊、休息区都能成为孩子们快乐阅读的场所。
3.孩子在家庭里与家人共同设计、布置一个读书的角落,让家庭也成为阅读场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4.让学生在家庭内安排好家庭阅读时间,比如:每天饭后一刻钟,每位家庭成员都要放下自己的事,参加家庭阅读活动。
(二)开展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
丰富的课外阅读活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增强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和积极性,还可以促进学生自学能力,口头表达能力,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发展。结合学生的实际可以开展故事大王评比、佳作欣赏、编辑手抄小报、读书知识竞赛、读书笔记展评、推荐优秀读物等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1.故事大王评比
学生最爱读故事、听故事,也爱讲故事,通过举行故事大王的評比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外阅读到的精彩内容向大家作介绍,进行交流汇报、开故事会、演讲。孩子们在阅读中获取的知识需要一定形式的表达,参赛孩子讲得滔滔不绝,听的孩子听得津津有味,不但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还提高了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2.佳作欣赏
佳作欣赏就是通过优秀诗文朗诵、竞背、内容分析等形式,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中搜集的优美文章和精彩片段进行赏析交流,这样可以深化阅读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
3.编辑手抄小报
编辑手抄小报是学生对课外阅读知识的梳理、总结。进行手抄小报的评比,可以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锻炼学生编辑、选材能力,促进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
4.读书知识竞赛
从推荐的课外读物中,选取知识性、趣味性强的内容编成知识竞赛题,组织竞赛评比,让学生在竞赛比赛活动中促进知识的内化,巩固阅读效果。竞赛不仅能让学生们收获友谊,而且在整个竞赛活动中还能赋予同学们“阅读”的内涵和乐趣,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5.读书笔记的展览评比
通过读书笔记等读书记录内容的展览评比,对优秀的同学进行表扬,给予肯定,对做得不好的学生提出希望,并加以指导,可以使学生明白怎么做读书记录,增强他们做好读书记录的目的性、自觉性,以认真的态度去完成每一次读书记录,提高阅读积累的实效。
6.推荐优秀读物
师生、学生之间对阅读过的新书、好书进行介绍推荐,可介绍新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也可设置悬念,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
7.定期交流心得
学生的多种学习活动都是需要同伴的参与的,他们在互动中会主动交流自己感悟、心得,阅读活动也是如此。只要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交流主题,也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他们就会表现出“文学评论家”的架势。例如在一次读书心得交流实践中,先安排小组内交流,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把自己近期内读了什么好书,有什么收获进行了汇报,就连平时不爱讲话的同学也不甘心落后,讲起书中的趣事滔滔不绝。同学们通过心得交流,不仅能高效总结出主要内容,又充分理解书籍所要表达的含义,这样的活动能让孩子分享、体验到阅读的乐趣。
二、帮助学生选择课外读物
小学生年龄小,由于受自身年龄特点、知识结构和学习能力的影响,他们独立的分析鉴赏能力还比较差,对自己的课外读物很难全面地去考虑选择。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的过程中,要注意帮助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防止阅读过程中的“误食”“偏食”。苏联著名教育家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阅读还要坏。”
选择课外读物,应注意以下四点:一是思想性。选择一些思想健康、催人奋进的课外读物,这些读物能培养儿童高尚的共产主义道德情操。要抵制荒诞离奇、都市言情、玄幻武侠、凶杀迷信等不利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书籍。二是教育性。所选择的读物能配合学生的课外学习,有助于他们记忆力、想象力、观察力等思维能力的培养。三是可接受性。选择读物时应考虑学生的接受程度,过难和过简的书都应当避免。四是广泛性。引导学生广泛阅读科普、自然、历史、地理,无所不读,这样阅读面广,收获才会更多。
三、指导阅读方法
作为读书的指导者,我们要引导学生不仅爱读,而且会读,要读得更好更有收效,我们应该向学生介绍一些行之有效的读书方法。阅读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所要谈的是常用而又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一)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
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技能”。课堂上,教师应加强阅读方法的示范与指导,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阅读中学会阅读,以便更好地进行课外阅读。
(二)教学生学会摘录批注
古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课外阅读中接受信息是繁多的,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指导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有选择地进行摘抄记载,有重点地进行批注,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定会收到很好的效果。在学生的实际阅读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积存进自己设立的“词库”中,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词汇积累。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
(三)教学生学会学以致用
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把从课外阅读中得到的知识迁移到小练笔中来,从读中学写、以写促读、以写促悟,使阅读和写作能力都能得以提升。同时,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多让学生出板报,编小报,写征文。通过系列活动,促进读用结合,深化阅读效果。
学生阅读世界是无限的,每个学生都有交流阅读成果和展示独特发现的需要,教师必须成为学生的“知心人”,采取得当的方法和措施,多创设激励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确实感到成功的喜悦,以便使他们进一步增强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阅读好习惯。通过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可以增强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让他们學习语文更加得心应手。还要让读书成为学生学习的需要、生活的需要、成长的需要、发展的需要,让图书、读书伴随学生成长。
【参考文献】
浅谈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 篇7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英语,指导策略
课外阅读具有促进小学生积极学习英语知识的作用, 指导小学生有效阅读英语课外读物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小学英语教师应注意在课外阅读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延伸课堂中学习到的单词、语法等, 并学会在课外阅读过程中深入理解英语知识及培养英语应用能力 (薛安琦2015) 。在指导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激起学生学习英语的热情,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感受学习英语知识的乐趣、英语篇章所具有的魅力, 促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为以后的英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科学选择阅读材料, 打开课外阅读天地
科学选择阅读材料是阅读指导教学的第一步, 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帮助及指导学生选择书籍。在选择阅读材料时, 应保证小学生能够读懂, 同时应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接触地道的英语, 了解外国文化;同时为学生打开课外阅读天地, 让学生在英语知识中尽情遨游, 增强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英语绘本作为课外阅读材料 (刘璐璐、张海燕2015) 。英语绘本融合了文字及图画两种媒介且内容丰富, 学生可以以相对轻松的心态享受课外阅读。如需要将英语绘本作为阅读材料, 在选择绘本的过程中应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对于低年级学生, 应尽量选择有声绘本, 以增强阅读的视听感受, 例如, 可以将Peg the hen作为阅读材料, 让学生在阅读幽默故事及听读“Peg is a red hen.”“Peg gets wet.”等短句的过程中了解“e”的正确发音。对于四年级以上的学生, 可以将具有原汁原味特点的英语韵律绘本作为阅读材料, 如what do you see, brown bear等, 并引导学生大声跟读。韵律绘本充满童趣且节奏明快、富有动感, 能够降低阅读难度, 同时可以有效培养英语语感。此外, 还可以将妙趣横生、想象力丰富的绘本作为英语阅读材料, 如Big Pumpkin等, 并指导学生利用绘本中的精致画面理解故事, 避免出现只看图画、不看文字的问题, 以便让学生在阅读绘本的过程中不断汲取英语知识, 夯实英语语言功底。
二、优化课外阅读方法, 提高英语应用能力
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课外阅读方法, 不但能够有效提升阅读效率, 同时可以让学生通过阅读不断提升英语应用能力。为了让学生掌握高效的课外阅读方法,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 教师应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阅读英语篇章中所描述的内容。教师可以设置疑问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了解文章内容, 让学生根据问题有效捕捉相关的信息, 进而有效把握文章主旨与提高课外阅读效率。例如, 在指导学生阅读The Ant and The Dove时, 教师可以在阅读前提出以下问题:Why ant fell into the river? What happened between ant and dove? 让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层层深入阅读活动, 进而感受课外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其次, 教师可以采用元认知策略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元认知阅读策略指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采用计划及监控的方法强化自我控制, 并在强化自我控制的过程中不断完善英语阅读思维。在运用元认知课外阅读方法时,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指导策略:第一, 可以指导学生采用自下而上 (bottom up) 、自上而下 (Top-down) 及互动 (Interactive) 的阅读模式。bottom up阅读方法指的是在阅读的过程中应将注意力集中在句、词方面;Top-down阅读方法指的是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理解预测语言结构;Interactive阅读方法指的是指导学生在阅读时注意融合词汇、语法与语义信息。第二, 教师可指导学生根据题目、图片适当预测故事内容, 在预测故事内容时无需设定目标, 只需要适当提醒能够在阅读中获得“surprise”即可, 从而让学生及时进入阅读状态 (仲夏阳2014) 。
此外, 在课堂中应重视训练学生的视读能力, 让学生在不动笔及不出声的状态下阅读;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 可以指导采用跳读法阅读英语篇章。
三、合理评价, 提升课外阅读能力
合理评价有助于增强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让小学生在课外阅读中收获快乐, 进而以良好的心态坚持课外阅读。为了实现合理评价, 可以采用表演评价方式。小学生天性活泼, 具有较强的表演天赋, 在进行表演的过程中能够将静态的文本转化为动态的表演, 使学生在动静结合的过程中提升自我。教师也可以通过观看学生的表演发现课外阅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进而做出针对性的指导。在应用表演法评价课外阅读成果时, 教师应让学生自行选定表演内容、自主选择表演方式, 以便学生可以有效呈现课外阅读中的收获。例如, 可以让学生自由选择表演The Tadpoles Look For Their Mommy, The G rasshop p er, Giving Tre e等故事。在学生以表演的形式呈现课外阅读成果后, 教师应及时评价, 评价维度包括表演时语言的流畅性与准确性, 表演过程中是否真实流露情感及动作是否自然, 表演时采用的道具是否齐全, 道具能否在表演中得到充分利用等。对于表现优秀的学生, 教师应给予鼓励。教师还可以采用各类趣味性课堂活动评价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首先, 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讲故事,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其次, 可以在课堂中开展手抄报评比活动。利用手抄报评比活动对课外阅读情况进行评价可以有效了解学生的英语知识架构, 包括英语知识积累程度、词汇量及语法掌握情况等, 有助于了解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能力及理解能力。在开展手抄报评比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展示部分优秀手抄报,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在全校展示学生制作的手抄报, 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于洋2015) 。对于存在较多问题的手抄报, 教师应及时纠正, 同时给予鼓励。
结束语
综上所述, 指导学生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课外阅读可以有效补充、扩展及延伸英语课堂教学, 有助于学生对课堂中所学语言知识进行复习巩固。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与兴趣爱好及时补充种类丰富的英语课外读物, 使学生乐于读、善于读, 以全面培养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听说能力。
参考文献
刘璐璐, 张海燕.2015.教师对小学《英语》 (新标准) 教材的评价研究---以乌鲁木齐市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 (3) :100-103.
薛安琦.2015.知识重在整合方法贵在多样--对小学低年级英语复习课的几点思考[J].读写算 (教研版) , (14) :278.
于洋.2015.中国学习者英语标点符号习得探析--一项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的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1) :52-59.
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探究 篇8
应当承认,近些年来,小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是浓厚的,内容是广泛的,效果是良好的。但也得承认,不少学生课外阅读的心态或方式,还存在着不尽恰当、不尽合理之处。其中如何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阅读需求,选择正确的、科学的阅读取向或阅读方式,仍是教师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培养兴趣,让学生乐读
课外阅读指导要从“兴趣”入手。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当学生在头脑中树立了强烈的课外阅读意识,才能积极主动地去阅读课外书籍。
1. 课文引伸。
课外阅读正是符合了“教学与活动的统一”这一教学策略。为了培养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我们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以自主的、能动的心态投入到课外阅读中,变教师的主观愿望为学生的主观要求。例如,学习了《变色龙》,我就向学生介绍切科夫的《变色龙》等。为了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我还创立了“课内学一篇,课外带几篇”的同步导读法。
2. 榜样引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师可根据小学生都很仰慕英雄、名人的心理特点,经常介绍毛泽东、高尔基、老舍、冰心等名人读书的故事,帮助学生认识他们能有伟大成就的关键在于“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学生身边同龄人读书的事例,对他们产生的影响更大。我在班上对学生分别调查课文阅读的情况,结果发现,优等生的课文阅读习惯好,阅读量大,收获也大;学困生没有养成读课外书的良好习惯,阅读量少,没有收获,进而让学生明白读课外书的重要性,学生知道后纷纷表示要认真读课外书,班上很快形成了浓厚的课外阅读风气。
3. 活动激情。
小学生的意志品质正处于逐步形成发展之中,他们往往缺乏坚持阅读的恒心。开展课外阅读方面的活动,最大的功效就在于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引导学生持之以恒,坚持阅读。读书交流活动的形式要丰富多彩,可以是专题性的活动。如,“长征诗歌”朗诵会,安徒生童话故事会,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的建设来举行,以发挥阅读活动的综合效应,比如“语文节”、“校园童话节”等,让学生将自己的阅读成果展示出来,使他们体验到阅读的乐趣,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4. 巧设悬念。
故事人人都爱听,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正当孩子们津津有味、情感交跌,期待大结局之际,教师戛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再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这样让学生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二、授以方法,让学生会读
1. 思读法。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提问能唤起注意、启迪思维,而课后提示的思考题又是文章的重点,带着课后的问题读书能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容。这是我们最常用的学习方法之一。
2. 精读法。
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重点段落精心地阅读、仔细地品味,从作者的篇章结构、思想情感中体会到学习的方法。这种学习方法适用于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
3. 泛读法。
对所读的文章不可能逐字逐句读下去,而是快速地浏览全文,了解内容大概,寻找作者的观点,了解作者的思想。这种阅读方法,往往是用在独立阅读课文中。如,在教授《晏子使楚》一文时,可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快速地浏览全篇课文,并引导思考:楚王用了哪些手段侮辱晏子,晏子又是怎样反驳的呢?当然,浏览不等于走马观花,而是要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有目的地扫视。
4. 选读法。
此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在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以致用,指导学生去借阅相关资料,再选择自己所需要的部分,用于写科学小论文,以培养摘录资料和运用资料的能力。同时也丰富了语言积累,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5. 速读法。
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策略分析 篇9
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这一环节中,趣味教学同样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方法,教师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才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的兴趣是很多教师都在积极探讨的一个问题。
一、延续课文内容,让学生选择性地阅读
要想提高学生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兴趣,教师一定要给学生推荐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书, 让学生感觉到自己读的书实际上是与上课内容相一致的,这样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就会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比如,当讲授完课文《 寓言两则》 之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同学们,这两则寓言故事我们就讲完了,不知道大家目前对寓言故事有什么样的想法,还想不想看更多的寓言故事啊? ”学生对于这两个寓言故事感到非常有趣, 认为能够在课堂上听老师讲故事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于是大家纷纷回答“ 想听”,教师听到后,继续引导:“ 想听的话,我建议大家回家后去找一本名为寓言故事的图书,相信大家会喜欢上上面的故事的。 ”
学生看什么书很大程度上会受到教师的引导,上述例子中,教师发现大家都非常喜欢寓言故事,于是借机为学生介绍这类图书, 学生下课就会有选择性地进行阅读。
二、使用优秀图书,让学生针对性的阅读
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有时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推荐一本书,学生下课后都会去购买,而如果教师将一本好书带到课堂上,并在课堂上讲这本书中的某一个故事情节或者语句时,学生就会更加重视这本书,课下就会下工夫去阅读这本书。
比如,在讲授《 黄鹤楼送别》 一文后,教师在课堂上拿出一本 《 唐诗三百首》 , 并对全班学生说 :“ 《 黄鹤楼送别》 这篇文章我们 就学完了,之前给大家介绍过,这篇文章主要是根据唐诗《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改编的,这首唐诗大家都已经背诵出来,并有了深刻的理解,为了让大家对唐诗有更深刻的认识,我带给大家一本 《 唐诗三百首》 , 以后我们每周都会在这本书中找几首唐诗与大家一起分享,希望大家能喜欢。 ”
教师在课堂上这样介绍一本书, 学生对这本书的重视程度会立刻上升,于是会纷纷寻找这本书,并在课下翻阅。
三、制造精彩悬念,让学生有目的性地阅读
小学生天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面对这些好奇心,教师如果能够在课堂上给学生制造一些悬念,并告诉他们答案在哪本书上的话,学生肯定会在课下有目的性地去阅读这本书。 这样也就达到了阅读教学的目的。
比如,在讲授课文《 卢沟桥烽火》 一文后,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 卢沟桥烽火这个故事大家喜欢吗? ”“ 喜欢。 ”学生纷纷回答, “ 那么大家从中能懂得什么道理呢 ? ”“ 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 。 ”… … 学生纷纷表达自己对这篇文章的感想, 教师可以继续引导:“ 但是大家知道吗,随后中国抗战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困难,但也有很多很多有趣的故事,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听好吗? ”学生一听讲故事,纷纷表示赞同,于是教师给学生讲了《 鸡毛信》 的故事,当讲到海娃遇到鬼子这一内容时,教师故意停止,并给学生说要想知道结果, 请阅读《 海娃巧送鸡毛信》 这本书。
当加上制造了上述的悬念后,学生就非常想知道结果,于是就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寻找这本书并进行有目的性的阅读, 从而达到阅读的目的。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策略 篇10
一、开展课外阅读课的必要性
低段的课外阅读, 如果缺乏课堂的指导, 会出现以下三种弊病———
1.阅读范围窄。学生会习惯性地挑选适合自己口味的书来读, 久而久之, 会因挑食而导致营养不良。
2.阅读趣味低。如果没有正面的引导, 很多孩子会迷恋《侦探校园》、《老夫子》等以暴力或搞笑为主的、缺少精神养分的书籍。这就像长年吃垃圾食品, 必定会影响孩子健康的成长。
3.阅读能力弱。孩子的好奇心强, 他们读书往往只关注情节的发展变化, 囫囵吞枣, 营养吸收非常有限。
而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通过课堂指导、交流、碰撞、分享, 可帮助孩子扩大阅读面, 提升阅读品位, 提高阅读能力。
二、教点简单的阅读策略
教给学生简单的阅读策略, 无异于交给了他们一把打开阅读之门的金钥匙。结合实践教学, 对于低段学生, 我认为应掌握以下三种可操性阅读策略———
1.预测法。所谓预测法, 就是指导学生根据前面的情节推测后面的情节, 在推测的基础上继续去读文本, 然后再推测、再读。使用预测法最关键的是选好预测点, 最好是故事发展的关键处、惊险处, 有多种可能的、能够激发丰富想象的地方。绘本《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主要讲述了一个刚出生的甲龙宝宝, 自以为他的名字叫“很好吃”。他误把准备吃他的霸王龙当成了自己的爸爸, 这激起了霸王龙埋藏心底的父亲情结, 担当起了做父亲的角色。在阅读中, 可以把握以下三个预测点:
在预测中读书, 孩子会感觉就像在经历一次探险、猎奇, 在好奇心的引领下, 读书变得兴味盎然。
2.补白法。绘本有的页面只是图画, 最适合用补白法进行阅读教学。还以《你看起来好像很好吃》为例, 选择一幅图让孩子观察, 并想一想:“为什么霸王龙会让甲龙宝宝跑到山那边去?”有学生说:“霸王龙可能是想让甲龙宝宝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不然, 甲龙宝宝会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只霸王龙呢, 它到时候不认自己的亲生父母怎么办?”也有学生说:“跟着‘很好吃’, 霸王龙只能吃草和红果子, 它实在太想吃肉了!”……补白为学生提供了想象和创作的空间, 在补白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任意设想, 只要言之有理, 符合逻辑。这个过程, 教师的关注点应在学生的思维上, 而不必强求学生的补白是否与文本的主题一致。
3.反刍法。阅读反刍, 就是读完书后, 反复回头分析、比较、思考、提炼, 这是一个阅读、消化、吸收的过程。这种策略比较适合整本书阅读。《窗边的小豆豆》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但低段的孩子关注更多的只是故事情节, 对于主人公小豆豆的变化, 却鲜有人问“为什么?”。教学中恰当运用反刍法, 能够使学生在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中挖掘和探究。
反刍法中, 提出和解决的问题, 都应来自于学生的迫切所需, 而非教师的生拉硬拽, 孩子带着问题不断回头研读, 这样的阅读就不是浮于表面, 而是有了探究的意味。
三、学点简单的分享方法
在自主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分享, 小组合作是必须的手段。合作可分两步走:组内交流———展示分享。
1.组内交流。组内交流需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1) 以大语文观为指引, 问题设置提纲挈领; (2) 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三个环节:轮流发言、选出代表、完善优化。
2.展示分享。展示分享的核心要素在于通过台上台下的互动, 进行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流, 以达到认知的互补、能力的提升。
(1) 论坛式。在小组内交流的基础上任意抽取一组做坛主, 结合分享交流提纲, 整组进行展示, 其他各组既是观众, 又是参与者, 对坛主的分享进行相应的补充、发问和评价, 从而生成新的认识。此时, 教师要能够善于捕捉到新的教育契机, 适时点拔, 打开思路。
(2) 擂台式。多个小组上台展示, 小组之间在竞争中交流分享, 一比高下。台下学生做为评审团成员, 给予评判并说明理由。
(3) 分享式。分享式最大的特点在于, 每位学生读不同的书, 在独立完成《读书报告》的基础上开展全班分享交流活动。这种方式可让孩们在短时间内大量接触到各种读本信息, 从而激起阅读的欲望。
培养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之策略 篇11
一、 巧设“诱饵”
小学生阅读欲望的产生主要来自于读物本身。要激发小学生阅读的兴趣,首先要让学生走进读物,走进读物,实现他们与读物之间的“零距离”接触。这里可用“诱”的策略。所谓“诱”如同垂钓,放置“诱饵”吸引他。对低年级学生来说,根据其形象思维的特点,可以从图画书入手。老师可备几本图文并茂的连环画或生动有趣的漫画等,很自然地、随意地放置于讲台、图书角等地方,以便学生发现这些图书,从而翻阅这些书。有时也可“吝啬”地借给他们阅读,使其感到读物的来之不易,从而珍惜阅读机会。有时也可适度推荐几本类似的读物。这样,小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就可以逐步达到“有意中无意,无意中有意”的境界,进而让学生产生发自内心的呼唤——“我要读书,我要读课外书”。
二、 故事“吊”趣
故事人人爱听,尤其是小学生,一听老师要讲故事,就会挺直身子,竖起耳朵,嘴角露出甜甜的微笑,满眼闪烁着兴奋之情。随着教师声情并茂、娓娓宣讲,被激化、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已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投入,期待结局大白之际,教师戛然收声告诉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读物,这效果肯定比任何说教都有效。当然,讲故事的形式可以多变,不仅老师讲,还可以让学生讲,还可以师生、生生之间比赛讲。这样,学生有了自主发言权,就会千方百计地寻找自己感兴趣的课外书,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催化剂。让讲述者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让他们爱课外阅读;让听者在讲述者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感受课外阅读的魅力,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
三、 榜样激励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老师可以有意识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轶事,如毛泽东、鲁迅、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故事;也可以在平时教学中,留心观察班中喜爱读书的同学,及时进行表扬,还可以请他们谈谈课外阅读的收获,以激发广大学生的阅读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籍的世界,培养起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所以老师也是很好的榜样,一有时间老师就呆在教室里津津有味地看书。久而久之,学生也会不自觉地进行模仿,逐渐地走上阅读之旅。
四、 读物梗概
教师要经常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介绍一些书中人物、内容梗概或精彩片段,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看原文”的欲望。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皇帝的新装》后,我向学生介绍《安徒生童话选》;结合《草船借箭》《三顾茅庐》的教学,我在课堂上出示名著《三国演义》,并绘声绘色地介绍书中相关的精彩篇章。如此,学生想阅读的兴趣被大大激发,纷纷要求借书阅读。
五、 影视辅助
小学生对于影视是比较喜爱的,如果能用好的影视材料辅助小学生阅读,那也将是拓展课外阅读的一个途径。教师可以结合影视来引领小学生读名著。例如:当《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被拍成电视剧搬上荧屏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读这四大古典名著。看完了画面美丽的电视,再来欣赏优美的文字,学生会觉得更易懂,更有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版本多,有连环画,有儿童版本,还有白话文。读什么版本,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帮助他们有目的地自由选择。有些影视,是主要针对儿童的,那更是引领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跳板”。
六、 适时表扬
受到他人的表扬与肯定是令人心情舒畅的事,成人如此,孩子们更是如此,尤其是得到老师的表扬。因此教师对孩子自觉的阅读行为要适时、恰当地给予激励,见到有学生在认真看书时,给他一个赞许的微笑,或轻轻地点一下头,或走近他亲切地抚摸一下他的小脑袋,翻看一下他所读的书名,把他所读的书推荐给大家……这些细微的动作、神态都将给学生带来巨大的激励作用。如果在一定的场合之下再对他的阅读行为加以肯定,将更能使他欣喜若狂,此时孩子阅读的劲头会更大,兴趣会更浓。教师的鼓励与表扬是学生阅读兴趣产生的助动力和催化剂,对再阅读起到促进的作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必须找到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妙方,以兴趣这把钥匙去开启小学生的心扉,带领他们徜徉在课外读物的殿堂里,从而丰富其语文素养,提高其阅读、理解的水平,达到从“要我读”变为“我要读”的良好状态。
小学生课外阅读能力培养策略谈 篇12
一、引导课外阅读,培养阅读兴趣
学生课外阅读是课堂阅读教学的延伸,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是提高其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在引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笔者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组织故事会,比一比谁课外故事讲得好。2.看谁课外书读得多。初步了解学生读过什么书,读了多少书。3.推荐一本好书。先让每个学生推荐最喜欢的一本书,并说说理由,然后全班进行交流。4.摘抄最喜欢的词语、最感动的句子。引导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把自己喜欢的词语或者是感动的句子摘抄下来,并在班上进行朗读展示。鼓励学生用读书积累的词语来说话,或模仿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句式练习等等,同时,利用学生喜欢看电视的特点,引导他们读一些高雅健康的原著作品。如,《西游记》《红楼梦》《水浒传》《三国演义》等。
二、关注阅读内涵,注重方法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单元训练点、学生的学习动态等引进补充阅读内容,让优美的文章滋润学生的心灵,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精神和人格。
1.配合教材,推荐读物,迁移阅读。推荐与课文内容有关的书籍,让学生了解作品原貌、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拓宽视野,促进对课文的理解。推荐同一作者的其他文章,迁移阅读。课堂上相机介绍作者的其他文章,增加阅读量,加深对这位作者的认识。推荐与文本相同题材和相同写作方法的文章,迁移阅读。做到课内得法,课外受益。
2.制定课内外“读书卡”,训练学生信息捕捉能力和信息加工能力,提高阅读综合素养。
3.授之以渔,指导读书方法。①精读。名著的名篇、名段,自己喜欢的读物,要细读,反复读,甚至熟读成诵。引导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口到、眼到、心到、手到,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②速读。为培养学生快速捕捉信息,可以训练学生使用“提纲挈领的标题读法”浏览篇幅较长的文章,把握文章大意;采用以词句为单位的整体阅读的“扫读法”,了解段落大意;也可以用直入主题的“提问法”,讨论交流,把握文章重点。③不同文体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阅读童话故事,重在抓住情节;阅读人物传记,关键是理解人物的形象;阅读诗词,紧扣关键词领悟意境;阅读说明文,明确事物特点等等。教师结合教材特点,传之方法,能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培养自主阅读的习惯。
4.每个学期,每个阶段确定学生课外读物,教师定期批阅,给予评价。教师给学生推荐读物,并且给予精心的批阅,一方面能监控阅读效果,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并在正面评价中激发其自信心和成就感。
5.展示美文片段,加强积累巩固。利用早读课时机,展示学生课外的美文片断积累,包括文段、文句、诗词、格言警句、名人轶事等,一方面可以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一方面能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积累,为习作积累素材,内化习作语言。
三、开展读书活动,强化阅读效果
学生的阅读行为需要得到教师、家长、同学的认可和赞同,从而满足自己的成就感。因此,笔者开展了一些有趣的读书竞赛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同时也检查其阅读效果。
1.班级读书会。每周举行班级读书交流会,既可确定读书主题,也可广泛自由交流。内容分别为:推荐读物、推荐美文、谈读书收获、说读书方法、介绍新书信息等等。
2.评定读书笔记,评选最佳“读书卡”,选举“优秀小读者”,给予鼓励和奖励,完善和落实课外阅读的全面评估。
3.经常举办各种读书竞赛。如,主题知识大赛、古诗吟诵、美文诵读、格言比拼、对联攻关、读书手抄报以及家庭读书论坛、评选学习型家庭等等。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策略】推荐阅读:
小学英语课外阅读课07-11
农村小学中年级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研究07-17
农村小学课外阅读学习方法与策略研究08-12
浅谈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重要性及策略07-03
小学英语阅读教学策略11-14
英语的课外阅读10-15
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教学06-18
小学课外阅读教学05-20
小学课外阅读指导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