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化及其途径

2024-09-28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途径(通用8篇)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途径 篇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素质及其提升途径

摘要:党的十七大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的重中之重。同时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而目前制约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农民的整体素质不高,因此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要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民素质途径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解决“三农”问题是统一的。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解决“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

一、新农村建设对新型农民的要求

所谓新型农民是指具备一定文化基础,掌握一定的农业科技知识,具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的高素质的农民。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它概括为: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展生产、生活富裕”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民。发展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实现。生活富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农民素质的高低会影响农村现代化进程[1]。

二、现阶段农民素质存在的问题

1、农民文化程度普遍偏低

农村文盲半文盲总体规模较大。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文化水平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但是整体水平还很低,有文化农民的文化水平也很有限。仍然存在数以万计的失学儿童,这意味着在未来新增的农村劳动力人口中将出现新的文盲半文盲。

2、农民文化素质低下导致农民科技意识淡薄

农民缺乏基本的科技知识。在农业生产中,大部分农民还没有受过系统的正规的农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农业技术人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队伍不稳[2]。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科技兴农事业的发展,农村造就和培育了一批农民科技队伍和专业技术人员,但是目前农业科技领域技术人员数量少,而且流失严重。农业科技贡献率低。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培训无长远规划并且形式主义严重。

3、农民法制意识淡薄

农民对法律的认识程度不够。目前很多农民不了解也没有意识去主动了解法律。农民运用法律的意识淡薄。在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时,很多农民宁愿依赖传统伦理或者采取极端的处理方式也不习惯依赖法律所提供的制度资源。

4、农民的身体素质有待提高

由于农村的经济落后和农民生活贫困,许多农民缺乏保健意识,饮食不科学,膳食结构不合理,使得农民的身体健康得不到保障并且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农村的居住条件差,医疗卫生条件差,使得农村成为地方病,传染病等疾病发病率较高的地区。

三、提升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与对策

建设新农村的目标能否实现,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农民素质。要提高农民素质需要有学习型、知识型的农民,只有这样才能从思想、观念、言行和能力上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一)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1、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哲学依据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的根本宗旨,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前提,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2、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导思想

科学发展观为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3]。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作为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指导。

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要求

农民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要尊重农民、依靠农民、激发农民的创业激情和首创精神,要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发展农村教育,千方百计提高农民素质,要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目标[4]。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所以在实践中政府要引导扶持,不能包办代替,更不能违背农民意愿。

(二)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

1、农民同其他社会成员享有平等的社会地位

农民同其他社会成员享有同等的权利。但是目前中国农民的名义地位和实际社会地位相差甚远。农民的职业本来是神圣的,然而大多数人,包括农民目身在内都认为农民不是一个职业,而是一种身份。这种观念已根深蒂固,并没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而完全改变。究其原因是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社会结构,把农民牢牢地束缚在土地上,使农民的迁徙自由和择业自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由于对农民身份设置了很多歧视性的限制,使农民身份被定格在主流社会以外,社会地位处于社会底层,这种以身份区别不同职业人群的做法深深的影响了人们的职业价值观,造成很多人轻视农业,鄙薄农民。

2、使农民树立新的人才观、就业观

打破农村教育实行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考大学的传统观念。从政策上制度上采取有力的措施,“坚持把发展生产力作为衡量办好教育好坏的标准,而不单纯以升学率来论质量的高低。要大力提倡“有文化、懂技术、业务熟练的劳动者都是人才”的新观念,破除“只有高学历者才是人才”的片面认识,从实际出发,培养农村各种适用人才,同时要改变只有在城市找到国有事业企业单位的工作才是就业,而在农村务农不是工作的传统观念。

(三)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科学水平和法律意识

1、高度重视农村基础教育

从长远来看,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基础教育,在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同时,应该逐步普及高中教育,使未来的农民成为有知识、懂科学的新一代劳动者。因此,政府应加强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质量,使其具备较强农村师资力量的配备。通过受教育程度的提升,来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使他们懂法、守法,自觉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重新构建农村教育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关心和支持农村教育事业

要改变当前农村教育的弊端,必须从农村教育的目标、内容、形式、结构和布局诸方面进行彻底改革。要坚持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发展相结合的一体化战略,可以借鉴产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去兴办农村的教育的事业,紧紧把握改善农村教育结构这一突出问题,力求办学的最佳效益。政府应该重新审视有关农村职业技术学校的政策,包括资金投入、学校规模、社会地位、专业设置等等。政府如果像抓重点高中那样重视职业教育,我国农村教育面貌会有很大改观,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会上一个新的台阶[5]。

注释:

[1]陈庆立.中国农民素质论[M].北京:当代世界出版社,2002.34.

[2]千方平.农业现代化的唯一出路——提高农民素质[J].科技文汇,2006.(12):199.

[3]黄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理论界,2007(1):40.

[4]许静.论培育新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J].江西青年职业学报,2007(12):41.

[5]马建斌.对当前农村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0(2):68.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途径 篇2

为了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必须培养大批具有和谐精神的大学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要使大学生“认识国家的前途命运, 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增强社会责任感”, 把他们“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因此, 如何培养和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是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的一个紧迫而重大的课题。

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原因分析

社会责任是指一个人对他人、对社会所承担的职责、任务和使命。社会责任感则是人们对这种责任的一种强烈的自觉意识和崇高的情感、意志, 是与人的理想、志向和价值观高度统一的, 为祖国和人民献身的一种强大的内动力。

近年来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变化, 伴随着多层面价值取向的出现, 折射到大学校园, 使很多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发生很大的变化, 由重社会价值转为重自我价值, 表现为盲目夸大自我价值, 认为人的价值在于自我奋斗, 他们追求自我设计、自我实现, 注重个人发展、个人利益, 忽视社会利益和整体利益, 有的甚至将二者截然对立起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人的个性独立化程度越来越高, 加之不良的社会风气使社会失去了过去那种强大的凝聚力, 权力普遍金钱化现象也使人们对社会的离心力逐渐增大, 过去“个人的社会实现”已变成了“中国特色”的个人“自我实现”——只要权利, 不要责任、义务。这对大学生的影响是必然的也是严重的。从本质上看, 部分大学生缺乏对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关系的正确认识, 因此, 社会责任感的淡化已渐成必然。

总而言之,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既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也有客观方面的原因。我认为从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

1、主观原因: (1) 不能正确认识社会现实; (2) 不能正确认识目标转变; (3) 不能正确认识自身。

2、客观原因: (1) 家庭责任教育先天不足; (2) 学校责任教育导向失衡; (3) 社会责任教育后天乏力。

3 强化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分析

结合现有的学者提出的诸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等强化途径进行分析, 针对现状, 提出自己的一些完善建议。

3.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社会责任感意识

3.1.1 社会和学校要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从以上对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客观原因分析可以看出, 大学生无时无刻不在社会和学校中成长, 社会和学校应从各方面努力创造出一种与大学生社会地位相符合的环境机制,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使他们能真正主动地承担起历史使命:无论是“加强集体主义教育”还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这都需要社会和学校制造一种好的氛围, 有好的舆论导向, 鼓励和表彰先进人物, 在无形中强化我们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无论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还是“注重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培养”, 社会和学校要积极共建诸如“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之类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为强化社会责任感意识提供平台。

3.1.2 用榜样的力量来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例如教师在从事教学的过程中, 应该把如何树立社会责任感渗透到各个教学环节中去,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先进人物和教师等榜样的力量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化是潜移默化的。

3.1.3 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可以多样化。

除了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对大学生“加强集体主义教育”等, 我们更应让学生在校园的各种平日活动中强化责任意识, 承担责任, 锻炼自己。教室、宿舍、食堂等都是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个个小环境:如果你不懂得遵守各种规章制度, 连进食堂买饭都不懂得排队, 文明行为举止欠缺, 出言不逊, 缺乏教养, 那么很难为社会承担责任, 更谈不上为社会做贡献了。这样的意识可以通过教师在课堂上的简单几句话的举例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们还可以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中华民族的优秀道德教育等。

3.2 加强法制义务教育, 强化社会责任观

高校的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了依法享有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的观念, 而现在许多学生大多强调自己的权利、忽视自己应该依法履行的义务和应尽的社会责任, 这就需要我们在对学生“加强法制教育”时重视义务教育, 强化他们的社会责任观、增强社会责任感。

3.3 社会实践是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急剧变化的时期, 具有好奇、求新、求异的心理特征, 对许多问题都有强烈的探求意识, 但短暂的人生旅程和简单的生活阅历使他们缺少社会经验和实践方面的知识, 只能以自身仅有的理论知识和自我感觉面对改革开放中复杂的社会环境。社会实践则为大学生走出书本, 逐步认识社会提供了一块试验田, 为他们走向社会, 投身于经济建设的大潮, 消除自身社会化过程中产生的困惑提供了一个契机, 有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 认识社会, 增强社会责任感。

摘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构建和谐社会, 培养和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至关重要。而今部分大学生受种种因素影响, 社会责任感淡化。本文拟从主、客观两方面剖析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的原因, 结合现有的诸如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法制教育,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等强化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途径, 针对现状, 提出自己的完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淡化,强化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讲话[N].光明日报, 2005-02-20

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及其有效途径 篇3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提倡和谐发展的战略,因此社会的和谐发展是符合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方面。社会公共管理对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科学发展观、建设小康社会等都有重要的影响[1]。因此,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是促进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以及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社会公共管理方式需要针对不同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情况作出相应的改变,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社会经济的和谐发展。

1.社会公共管理

社会公共管理表示的是公共管理主体所组成的管理体系,这个管理体系是针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2]。公共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满足社会公共的整体需求,公共管理提倡的是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充分满足人们群众的生活和发展需求,从而促进社会和人的和谐发展[3]。

2.社会公共管理存在的问题

管理方法落后。由于传统的社会公共管理方式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对地区的管理仍然使用传统强制性的管理模式,这种强制的管理方法致使公民和社会公共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关系十分紧张,严重影响社会公共管理制度和策略的展开。社会公共管理人员如果不能和公众产生良好的关系,那么很多的管理方法将无法顺利展开,不能得到大多数公民的支持。这些传统的管理方法直接制约了社会公共管理的发展。

公民的公共管理意识淡薄。由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社会公共管理方法的意识得到了很大的改变,环境的发展直接影响了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和发展。由于我国的社会公共环境在不同时期发生了不同的改变,这就需要公民能够对社会公共环境进行适应,并对社会公共管理事业保持正确的态度。在社会公共管理环境发生改变的同时,公众需要转变对于社会公共管理的意识,根据社会环境的发展需求,不仅要适应社会发展的环境,还需要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我国目前很多公民对于社会公共管理事业意识淡薄是导致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外来因素带来的冲击。国际环境的影响是导致社会公共管理问题出现的众多原因之一。由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我国与别国之间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都相互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因而也就对社会公共管理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我国社会方面受到了国际环境的影响,如果社会公共管理不进行相应的改变将很难促进社会的整体发展。

3.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

转变政府职能。政府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因此,要想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就需要转变政府的职能,有效促进社会公共事业的健康发展。转变政府职能指的是深化行政体制的改革,使得政府成为服务型的政府,得到公众的信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为服务型的政府是完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的要求,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因此,政府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同时,需要努力培养社会的自治能力。首先,政府需要将公共的服务问题调整至首要的地位,主要目的是营造一个和谐的公共环境,为人民的生活的工作创造出一个更好的空间。其次,要想真正建立服务性质政府还需要将各种信息实行公开和透明的制度,实时接受人民的监督,在民众面前建立一个公正、民主的政府形象。

改变公共管理的方式。由于我国目前的社会公共管理方式致使社会公共管理的状态不太理想,所以在未来的社会公共事业管理中,需要改变社会公共管理的方式。具体的方法的转变指的引入一些市场竞争的意识,从而推动我国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假如在社会公共管理中引进竞争机制,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一些公共管理部门忧患意识,促使他们改进公共服务产品的质量的服务,通过这种相互的竞争方式来体现社会的公平。另外,对于一些公共性能很差的公共产品来说需要将其进行淘汰,以充分发挥市场的竞争机制的作用,充分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现公共管理的多元化发展。要想有效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社会公共管理方式不能只是局限于一种,可以实行多元化的管理方式,这样能够在社会公共管理的过程中进行灵活处理。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现在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情况。因此,现在社会公共的管理需要将政府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相结合,才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在政府有形的手支配的前提下,发挥市场的对资源有效配置的作用,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我国的社会公共事业的管理相比国外发达国家来说存在很大的差距,不论是管理的方式还是管理的模式都不能对社会发展产生明显的改善作用。政府还需要将给予一些非政府组织发展的机会,让它们进入到社会的公共事业的管理中,从而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另外,非政府组织的进入能够活跃社会公共管理的管理,能够为公众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更好地满足社会的需求。在更加多元化的发展方式中,政府作为主导者,其能够对整个市场产生更加综合性的调控,实现社会公共资源的科学配置。

综上所述,我国的社会公共管理事业存在着很多的缺陷,不仅在管理方式上不能与时俱进,还容易受到外来的冲击而不能积极应对。因此,在未来的社会公共管理中,政府需要更好地发挥其主导型的作用,合理分配社会公共事业的资源,活跃公共事业的市场,鼓励更多的经济成分加入其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社会公共管理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提高社会公共管理效率的有效途径,希望为促进我国公共事业的发展提供建议。

职业学校学生素质及其培养的途径 篇4

【论文摘要】企业文化素养是指学生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一种职业素养。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整体构建学生职业素养的需要,也是培养就业创业能力的需要。职业学校应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并加强企业文化课的教育和实习实训,从而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论文关键词】中职生 企业文化 就业导向 企业文化素养

让企业文化走进职业学校校园,培养学生良好的企业文化素养,已成为当前职业学校大力推进就业导向教育的重要举措。提出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不仅反映了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要,更是体现了现代企业对新型高素质人才的迫切要求。

学海网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不仅应该具有较强的实际操作技能,而且应该具有认同和适应企业文化运作的能力。

一、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构成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各种活动中所努力贯彻并实际体现出来的以文化取胜的群体竞争意识,并且表现为企业的总体风采和独特的风格模式。这里所指的“以文明取胜”,就是指企业通过提供优质产品和优良服务等途径,树立企业良好的形象,从而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风格模式”主要是指企业在长期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价值体系、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和行为模式等。经济学家于光远指出,“关于发展,三流企业靠生产,二流企业靠营销,一流企业靠文化”因此,一个成功的企业,必定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真谛。

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其目的就是为了达到全员自主管理,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包括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诚信与职业道德等。事实上,企业的制度、考核、规范等表层的企业文化,都是以企业每位员工的思想品德、诚信、责任心和工作态度等内在的素质去履行的。倘若没有良好的品质,最好的制度和规范,实际上都是一纸空文。因此,每个企业都在做企业文化,甚至有些企业在做文化时就提出“先学做人,后学做事”的道理。换句话说,企业在用人、选才时,都十分注重人的文化素养,其次再观察其专业技能。因此,理解、认同、适应并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之中,是每个企业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也是“准员工”的基本职业素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廖小平教授在《高职学生企业文化素质培养刍议》一文中对企业文化素养作了初步界定,认为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是“建立在对企业文化本质内涵和基本内容的初步理解、对企业文化之于企业和个人重要性的清晰意识、对企业文化运作能力的初步训练基础上的必备职业素养”。根据这一定义,结合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我们认为,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应有以下方面构成:一是“了解”,即了解企业文化的内容、特征与本质以及历史演进等.包括企业形象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精神和实质;二是“认同”,即学生认识到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意义以及企业文化对员工的素质要求,包括企业

价值观、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与质量安全等,并注重这些品质的内化过程:三是“适应”,即学生能适应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管理特色和人际交往等,包括制度的遵守与执行、工作过程的规范与合作等;四是“参与”.即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能积极主动地实践、探索和体验企业文化,并具有积极建设优秀企业文化的意识与行为。

二、培养职校生企业文化素养的意义

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下,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还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创业能力。

1.有利于整体构建学生的职业素养。职业素养是学生就业、从业的基础,也是促进企业文化建设的桥梁。有人把曾把企业文化建设与员工的职业素养比作是“楼板与钢筋、大厦与脊梁”的关系,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企业作为职业化的社会群体,其员工只有在完善人格的基础上加以职业化训练,才能达到企业整体生存与发展的目的。而作为个人,只有在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提高职业素养,才能获取较高的工作质量。从这个意义上说,中职生必须加强职业素养的培养。然而,从目前来看。许多学校比较重视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与专业技能的培养.却往往忽视职业道德、职业精神等“基本”的职业素养与交往、沟通能力、团结协作精神、纪律服从意识等基本职业素养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关注专业技能的提高,而且能关注作为一名企业员工应该具备的人文素养。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企业制度文化的本质,就会自觉履行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增强职业责任感;如果学生关注企业家应具备的文化文化与创业精神就会更注重自我的创新精神与创业品质的培养;如果学生认同了企业的经营哲学和企业精神,就会敬业爱岗,养成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的个人品质;如果学生注重企业形象文化和团队文化,就会主动加强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精神因此,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有利于整体构建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从而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打下扎实的基础。

2.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专业化、细致化,社会对不同职业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加之市场经济竞争机制的不断完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因而企业对员工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就更加苛刻;此外,用人单位具有招生自主权,因而他们完全可以从众多的应聘者中选择最优秀的、最适应企业需要的人才。许多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在招聘人才时就这样说,“我们企业招聘员工的标准之一是要求对方能融于企业文化、团队氛围相融洽。这样的员工能很快地适应企业的环境,并能与企业共同发展”。可见,选择与本企业文化相融合或互补的员工,已成为企业招聘人才所考虑的重要条件。因此提高中职生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力和亲和力是提升他们就业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3.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当今社会,随着科技与经济的不断发展,职业环境正处在不断的发展与变化中。一个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会随时关注和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环境,并采取相应的变革措施,这必将涉及员工的职业适应问题,包括对职业新要求的认识和自身的调整、适应性等。如果员工只能在相对稳定的环境中工作.可能会在职业变化或重新选择职业时显得束手无策。因此,要适应多变的职业环境.就必须了解不同企业、不同阶段的文化特点。

4.有利于提升自主创业的能力。鼓励自主创业已成为时代发展的趋势。对中职生来说自主创业是一项影响个人一生的重大决策与内心需要的标志.是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生活的创造性活动。培养中职生的企业文化素养,不仅能使学生主动学习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而且能学到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包括经营理念、管理方略、质量意识、企业诚信等,这是提升自己的创业能力的重要条件。

总之,在学生阶段,中职生学习企业文化有助于今后更好地了解企业环境的变化以及企业文化的特点和要求,也有助于明确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发展目标,从而使学生更容易融入企业这个大团队中,进而从“校园人”走向为“企业人”。

三、培养中职生企业文化素养的途径

劳动就业是中职生走向社会的开始.也是承担社会责任、实现自身价值与获得生活经济来源的前提。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许多刚踏上工作岗位的毕业生因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企业文化当中,出现了许多“排异”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要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加强企业文化课建设,并重视专业教学与实践活动的相结合。学海网

1.明确培养目标.把企业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来。中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地方经济与社会建设所需要的生产、管理、服务等应用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培养目标决定了校园文化建设必须围绕中职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内在需求。具体地讲,就是要把职业特征、职业技能、职业道德以及就业、创业所需的人文素养等因素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之中,并使之成为校园文化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不仅体现了职业学校文化建设的特色,更是提高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必然需要。第一,把企业文化素养作为学校的培养目标与内容来抓.并纳入到教学计划与质量评估之中.从而在理念与运行上得以保障;第二,把某些优秀的企业文化管理方式运用到学校管理之中,如“5S”企业管理方式,即通过“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等操作流程,使学校形成一个既清洁、整齐的工作环境.又可以培养师生良好的工作习惯,并把企业文化管理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之中;第三,加强校内外产、学、研校企合作式教育,在学校内建起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环境逼真的“教学工厂”,让学生在真实或仿真的企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进而培养学生的良好企业文化素养;此外,还可以或展示优秀的企业文化成果或张贴厂规、厂训、企业宗旨标语或介绍企业家成长之路等方式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的整合.使企业文化渗透在校园文化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

2.落实教育内容加强企业文化教育的课程实施。课程是学生求知、强能、塑品质的主阵地.也是培养学生企业文化素养的主渠道,具系统性、全面性、综合性的教育特点。可通过必修课、学科渗透以及各项活动等途径向学生介绍企业文化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企业的本质及内涵,从而引导学生自觉地树立起提高企业文化素养的目标,并付诸实施。第一,开设“企业文化”必修课。在就业教育理念下,学校可以自主编写适合中职生实际需要的企业文化教材。

如以企业文化的内容与企业文化素养的要求为主线,以当地某些企业的文化案例为载体.编写由“企业精神文化与职业价值观、企业制度文化与执行力、企业行为文化与职业道德、企业形象文化与职业诚信、企业团队文化与人际交往、企业家文化与创业品质”等章节构成的《企业文化与学生求职之南》校本教材,让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专题讲解或案例分析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系统而全面地获得企业文化知识与企业文化素养的各方面要求:第二.加强学科渗透。学科渗透是指在学科或专业教学中,以拓展的方式,把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的提高与课程之间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如语文教学中的企业家精神分析、营销课中的诚信教育、心理学中的人际交往、体育课中的团队意识等内容相融合,全面培养学生的企业文化素养。合理渗透这些内容可使教学收到“双重”的功效。此外,还可开设“职场与人生”、“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相关企业文化选修课,或邀请企业人力资源部人员在校专题讲座等活动。

3.抓好实习实训环节,加强学生对企业文化内涵的体验。职场竞争激烈,就业压力加大,除了要不断改进求职的培养方法之外.还要重视让学生在真实的职业环境中感受企业文化,以达到文化的“对接”。在实习、实训活动中,除加强学生的技能培养外,还要重视学生的职业形象、职业心态、职业道德以及职场角色的意识和规则等方面的体验与反思。第一,要求学生全面了解企业对实习人员的具体要求,并且对照自身的实际情况,学习并反思各种角色应具备的各方面的知识能力,及时地找出差距。进而采取有效措施,尽最大努力,使自己能尽快适应企业要求:第二要求学生在实习中注重自身的职业形象。如工作流程、外表打扮、作息时间遵守等,要符合企业管理制度,不要把自己做得另类和随意;第三.要求学生反思自己的职业道德与职业行为。如对企业的忠诚度、职业诚信度等,不做对企业不利的事情.虚心向他人学习,认真专注做事,勤奋工作,能控制自己的情绪,遵守企业潜规则的文化,懂得职业礼仪等。第四,要求学生要善于与他人沟通和合作,能主动融人企业团队中,了解企业的人事制度、经营理念、创业过程等文化知识。此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企业文化的调查,以加深学生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调适能力。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途径 篇5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因素;加强途径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规定,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国民教育总体规划,贯穿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成人教育各领域,落实到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各环节,覆盖到所有学校和受教育者。当前大学生在价值观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信仰迷茫、取向扭曲、诚信缺失、责任淡化、攀比奢靡等问题。高校要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分析其影响因素,有针对性地加强培育引导。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影响因素

1、社会环境的变迁

曾有人说:“80年代的大学生搞政治崇拜,90年代的大学生搞商业崇拜,到了21世纪,大学生则把政治与经济统一起来取舍所需。”这句话准确形象地把近30年来大学生的主导价值观完全揭示出来。大学生价值观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一部分,其变化有自身逻辑历史性,但也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国际国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就国际总体局势来说,全球化趋势日渐明显,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及相互合作程度增大,但不稳定因素和局部的动荡有增无减,国际恐怖主义、霸权主义弥漫,东西方思潮发生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价值观念产生巨大影响,使其在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上日益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就国内形势而言,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和发展的黄金时期的矛盾凸显时期,市场经济背景下使人们将利益目的化,将个人的得失置于社会公德心、集体乃至国家利益之上,即个人主义之风盛行,对未完全树立正确价值观的大学生产生一定的冲击。

2、高校管理权力本位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但就其形式与内涵来说与西方现代大学制度存在着巨大差异。一方面,我国高校多数为国家举办,从其与政府的关系来看,政府集举办者、办学者、管理者于一身,政府行政职能几乎覆盖了大学的一切领域和所有环节,教育行政化严重。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上,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实行中国共产党高等学校基层委员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但在现实管理中,在高校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协调方面,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间界限模糊,如:高校中教育问题、学术问题的决策和各项资源的配置,基本上通过党委常委会、书记办公会、校长办公会进行;学校常设的学术委员会、学位委员会、职称职务评聘委员会等“学术机构”的人员构成,往往由行政领导兼任,学术活动成为行政活动的延续。高校管理的行政化作风过于浓厚,学术组织声音微弱,形成崇尚权力和地位而不是崇尚知识和作为的权力本位。这样就必然会使大学生过早的受社会的同化,变得追求名利、权利等,而忘记了对知识、科学的探索与追求,很难培养出具有思想进步、人格高尚、道德有范,敢于追求真理的大学生。

3、生活环境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

当前的大学生多是“90”后,从他们成长家庭环境来讲,独生子女的优越性使得父母为大学生提供了优越的的物质环境和教育条件,给予了更多的关注与赞扬,因此有着较好的自我认识,有主见。但没有经历过风浪,使得这些大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挫折承受力。另一方面,大学生承载了整个家庭的希望,父母在家庭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将自己感受到的竞争压力传递给孩子。在高校学习生活上,大学经济费用的攀升、学业竞争压力的沉重和就业前景的迷茫,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要强烈,特别是感受到了物质利益对人们生活的重大影响,过去所提倡的理想主义价值观已逐步被注重实用和追求金钱、物质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的价值观代替,任其发展下去会导致极端个人主义。

4、网络快速发展及利用率低

20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开始普及,网民规模持续快速发展和年龄结构的不断分化,网络使用时间的延长,接入方式的多元便捷,互联网的影响已经从技术层面渗透到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各个层面,我国基本同步地进入了一个网络化的时代。高校是中国社会“网络化”的发展前沿,智能手机的普及使网络成为大学生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道德观念等必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众所周知,网络是把双面剑,一方面给予大学生思想上的满足,带给方便,让我们了解到世界的丰富多彩,另一方面充斥着不健康的信息,色情、暴力、诈骗,为各种反华、反共的境内外敌对势力和各种政治派别,特别是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提供了渗透、造谣、污蔑、诽谤而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的有利条件,误导了大学生对现实、对人生的正确的价值判断,有的大学生精神空虚、缺乏远大理想信念而终日沉迷于网聊、网络游戏,极大影响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和践行。

同时,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途径上对网络阵地重视不足,缺失先机和主动作用,未善加利用因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教育成为当务之急。

5、价值观教育“知”“行”剥离

受中国硬式教育的长期影响,社会主义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还过多注重向受教育者灌输理论知识,主要依托于课堂教授的教学方式,一方面语言及内容抽象化,忽略了大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统一标准考量大学生的价值观,将会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脱离现实。另一方面,过度强调对理论的识记,而忽略了价值观实践教育。理论来源于实践,更要指导实践,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其价值意义,并得到深化和发展。与现实与实践相脱离的理论必然不能得到大学生的认同,导致了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化为践行还有很大一片空白。同时,在现实生活中,社会上层出不穷的不良现象、某些教育工作者的失范行为与大学生所接受的理论价值观教育存在较大反差甚至相对立的,此时如不能正确引导而仍是坚持要求大学生大公无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不顾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行为与大学生个人利益的关系,必将导致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望而生畏,甚至,必将对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产生冲击。

二、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途径

1、深化思想政治课改革,提高教育实效性

高校思想政治课是每一个大学生的必修课,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在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认同度教育中起着主渠道的作用。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有效地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因此高校要围绕培养目标,加大实施新课程的力度,建立起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机制和环境。要内容转换上创新,要注重时代性、发展性、可信性,对于一些已经落后于时代并且阻碍大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内容要摒弃,还要注重内容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必须能够解决人们日常物质和精神生活的实际问题,比如说学生入党、评先评优、就业等问题,激发他们的兴趣,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分析,找到适合其自己的道路,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在教学方法上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育,注重生动性、互动性、情感性,通过开展专题讲座、专家辩论、观看最新事例视频、探讨当前大事等教学,使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同时,要改革思想政治课评价体系,不能简单地以考试成绩定论,可以把学生日常言行如见义勇为、拾金不昧、获得道德模范标兵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模范实行加分机制,激励大学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转为外化。

2、挖掘课外教育资源,增强实践性教育

马克思说,全部社会生活从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一个从实践到理论、从理论到实践的双向转化过程,重在转化为广大社会成员的价值实践。因此,高校要挖掘课外教育资源,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充分了解校情、国情、社情、民情,进而起到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的作用。要探索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积极建立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勤工俭学、创业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具体来说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如暑期“三下乡”活动,组织学生到企事业单位、农村、市场进行调研考察,到爱国主义基地学习和感受革命先烈和英雄人物的事迹,到教学实践基地参加各种形式的生产劳动和社会工作、爱心助学等社会实践活动,使他们在服务社会中不断锻炼自己的品行,增强社会责任感,并将优秀成果、好做法推广到日常学习生活中,促使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大学生的行为准则。

3、创建和谐校园文化,引领校内主要社会思潮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建设等为主要内容,以校园精神、文明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在长期的办学实践过程中积淀而成的育人条件、历史传统和校园氛围等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的总和。校园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对他们的道德情操、精神面貌和行为举止产生潜移默化、点滴渗透的影响。高校要重视校园文化的隐性育人功能,积极塑造优质和谐的校园文化。要不断健全完善校风建设,培育崇尚科学、团结合作、踏实肯干的教风和学风。要注重校园历史文化建设,大力宣传学校历史沿革及精英校友,汲取传统精髓,激发爱校热情。要精心布置校园环境,建设美好物质文化,营造高尚健康的人文景观氛围。要弘扬校园先进文化主旋律,充分利用典型榜样、学生社团的带动辐射作用;要广泛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公民等活动,深入开展丰富多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要构建规范公平的制度文化,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大学制度,实现实行政校分开、管办分离和大学自治、学术自由;完善大学内部治理结构,制定大学章程,突出教授治学原则;健全教风学风管理制度体系,如在教风建设方面建立师德考评体系,规范教师行为规范,发挥好引领作用;在学风建设方面积极推进奖惩等激励约束制度。应该建设和谐共处、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校园文化环境。

4、加强校园网络阵地建设,拓展核心价值观教育空间

英国社会学家汤普森指出:“现代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分析必须把大众传播的性质与影响法在核心位置,虽然大众传播不是意识形态运作的唯一场所。”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资源,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网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文化资源在网上传播;要改变传统“上情下传”教育方式,探索课堂教育与网上教学互动,建立交互式学习方式。同时,高校德育工作着力于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要根据网络时代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特征,加强网络伦理、网络文化、网络法制和网络安全及行为规范等方面的教育,引导培训大学生正确认识网络,用网络来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要积极引导学生探讨各类思潮、网络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要制定并严格执行校园网络管理及惩戒办法,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

5、加强自我教育,主动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途径 篇6

09级财管(01)班杨凤坤20091071243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

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题记当代的学生,在知识和信息量的累计上已经远远超越了他们的前辈,但与此

同时他们的动手能力和服务意识、助人为乐意识等方面依旧有所缺乏。因此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来摔打一下,在历练中弥补不足就成为了大学生的一项重要的任务。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将对大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扩展视野提供很大帮助。

校园里朗朗书声,充盈着我们的知识与思想的激荡,也躁动着一颗颗渴望实

践的心。楚雄师范学院又开始了一次假期生活,行囊就要背好,旗帜就要飘扬,离校的学子在赢得假期放松的同时,又拥有了一次宝贵的实践机遇。

大学生过去一直被称为天子骄子,时代的精英,然而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式和就业压力,使许多大学生都感到迷茫,甚至有些学生对走向社会已经产生恐惧感。那么,社会和就业对于这些大学生到底意味着什么?他们怎样才能顺利地迈出象牙塔呢?

当然,在生活中大学生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群体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就业率,学术研究问题成为近年来社会关注的热点,伴随着金融危机,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中国教育制度改革,这些大背景下,当代大学生的生存状态值得关注,现在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中的一员,就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研究对我们来说就是有很重要的意义了。

中国的高考制度自从1977年恢复以来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大学生,社会整体的受教育程度有很大提高,社会阶层构成也在变化,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多元化日益明显,包括文化价值观,职业,社会分工的多元化,市场经济与信息技术的大力发展对社会成员的整体素质技能要求愈来愈高,特别对于大学生这样一个将来建设国家的主力军团,大学生这个巨大的人才供给市场的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之间的矛盾能否缓和,这对大学生提出很大的挑战,社会实践可以培养大学生良好素质,意义当然也就不能容忽视了。

首先是哲学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社会实践的定义,社会实践即通常意义上的假期实习,对于在校大学生具有加深对本专业的了解、确认适合的职业、为向职场过渡做准备、增强就业竞争优势等多方面意义。

留校勤工俭学,家教、零工等更侧重经济利益,是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的首要选择;具有一定经济基础的学生选择做义工、支教,既锻炼了能力,又奉献了爱心;更多学生则是倾向于选择与专业相关的单位实习。

因此,我们可从社会实践的定义结合大学生的实际生活分析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义。

第一 社会实践利于锻炼学生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大学校园毕竟不是完全的社会化,实践提供这样一个契机,让大学生们更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现象,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从实践中学习新的知识,通过所从事的工作,一方面挖掘自身潜在的能力,另一方面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综合能力往往是一个学生在社会交往,社会适应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在与社会的交流中,已有的能力得到锻炼,亟需提高的能力使大学生对自己缺陷有所了解,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可以在以后的发展中为社会需求做好准备。

第二 社会实践是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构建与个性塑造与检验的良好方式。高中时代的应试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学生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的视野局限于纯粹的知识中,告别高中时代,大学的自由度提高很多,特别是思想的自由度,价值观通常在这个时期形成,很多学生的思想仍旧停留在高中阶段,思维模式的转变,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我判断的能力都有待提高,学生们的思考方式可以在社会实践中得到验证,从而主动积极的吸收利于自身发展的思想方法,由于文化思想的多元并流,社会的不良风气对学生也有影响,这就考验他们的判断力与决策力,种种不同方式的实践从许多不同方面检验学生的价值观,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修复有积极地促进作用。个性塑造是与性格自身的素质紧密相连的,学生可以在社会大浪中尽力展示自己,也可能遭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学生对社会的诸多不适应对学生的心理素质提出要求,实践使学生发现自己性格特点,行为特质,生活习惯与社会标准的距离,为将来完善自己探路。

第三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实现人生价值,认识人生意义大有裨益。这同时也

是价值观的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求我们要在实践中学习马克思主义,弘扬民族精神,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有文化有纪律,社会实践正式这些优良精神品质的试验方式,学生可从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人生的意义,实现自我价值,对学生的价值追求,政治文化信仰都将有影响。

第四 以上几点是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意义的内在表述,此外,大学生实践从以后走入社会来看,社会实践大多数人关注自己所学的专业,了解此专业的最新动态,关心行情与就业前景,培养职业素质,增强职业技能,为就业找出路,同时也不乏一些学生在实践中获得报酬,增加物质生活来源途径,使自己的大学生活丰富多彩。

不同的社会实践对大学生的意义是不一样的,以上所述也可以说是所有社会实践的共同普遍的意义吧。因为社会职业需求的多元化趋势,实践方式也多元化。因此我便观于实践途径方式在网上搜索了一些调查研究。从实践客体的商业性和实践主体的个人倾向出发,可以把其分为有偿性与无偿性,有偿性包括,商品促销,家教,翻译员,家政员,商业贸易,校园代理人,文化演出,打杂工,文化宣传员,广告张贴发布等等,无偿性包括,义务工作者,志愿者,社区义务劳动者等,大学生的个人倾向不同,对实践客体的选择也不同,学生们普遍希望获得报酬,对自己的生活也是一种补充,对于义工来讲,体验不同,意义自然不同,学生们从中获取的不是物质金钱上的鼓励,没有功利性,完全是自愿,精神上得到的影响会更大些。

此外对于大多数大学生来说,选择与自己所学专业相似的职业是最优的,比如学习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可以在旅游区做义务讲解员,法律专业的学生在社区做法律宣传,法律调解员,师范生最好是家教工作。

另外实践客体的多元化,也就是职业角色的多角度化,包括文化教育,经济,娱乐等领域的职业,能够培养大学生们在不同方面的兴趣,锻炼不同的能力,比如做主持人与做家教是两种不同的形式,分别侧重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专业知识的运用能力,这也依学生们的兴趣所为。

总之,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对学生自己来说是一次有益的对社会环境的积极适应,对自己综合素质的初次测评,对以后的学习自身素质的养成都有重要意义,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以后在社会上的作用不容忽视,社会实践使

学生们逐步走入职业化道路,感受到职业人士的行为生活习惯,社会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都有赖于大学生们自身素养的提高。因而社会实践很重要,实践方式的选择可以多样化,当今社会,复合型与创新型人才亟需,社会实践也是一种磨练自我的途径。

云南楚雄师范学院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也接近了尾声,在历时两个月的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同学们到底以怎样的方式开展自己的社会实践活动呢?而在长达两个月的社会实践过程中,他们付出了多少,而又收获了什么?在等到同学们凯旋校园的同时,能否向学校交出一份满意的暑假调差报告呢?

其实,大学生参加的社会实践应该更多的关注社会,与社会接轨。注重社会实践的效益性,以服务社会回报社会为活动宗旨。同时,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学会如何解决面临的各种难题,不断的提升自我能力以及实践价值,让社会实践活动成为真正有利于自己,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的活动,这样才能更好的体现社会实践的真正意义和价值所在。

但是,通过以前对统计资料的分析我们也可以大致的了解到,绝大多数的大学生会选择主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且希望在实践中有所收获,要求在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组织能力,交际能力,沟通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等方面有所提高,这就很好的说明了社会实践真正满足了大学生的对参加社会实践的要求。然而,我们也要清醒的看到,同样存在少数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不感兴趣,原因何在?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学生本身的惰性问题导致学生不愿意参加实践活动;

2、活动的趣味性不大,提不起学生的参与兴趣;

3、学生对参加社会实践意义认识上显然不足,总是抱着完成学习任务的心态;

4、学生的参加活动的态度不够端正。

当然,促使学生不敢兴趣与社会实践的因素还有很多很多,那么我们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提高大学生们参加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呢?首先,选择课题上要花功夫,怎样的选题更有意义,更能贴近于社会,跟紧社会步伐,而且学生也对这一主题有着浓厚的兴趣;其次,让每一个人都重视起学生社会实践,包括学生本身,只有重视,才会踏踏实实的为之努力;再次,选择合适的实践方式方法,要求多方面,多角度的反映社会的真实现象,以服务与社会为根本,进行多类型的实践活动;最后,在反应学生社会实践成果上也要多花工夫,怎样才能够让学生觉得

自己的劳动没有白费,不但自己在实践过程中有所收获了,而且当自己把实践成果展现出来的时候,能够引起大家的重视,这一点对提高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应当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结语态度决定一切,怎样的态度就决定怎样行动,也就决定将有怎样的结果。在这一次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同学都会选择适合的时间,合适的实践课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这是因为他们真正认识参加社会实践的现实意义与价值,因此他们不但参加了活动而且在活动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并出色地完成了自己应该担当的工作。然而,存在一个令我们感到痛心的事实——部分同学根本不重视参加实践的实际意义,仅仅把它当作一个学习任务来完成,从而没有亲身参加实践活动,仅以挂名方式获取相应的学分。这种现象出击在各个院系各个班级,上学期我也深深感受的到。也许要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我们应考虑怎样让大家更为深刻地认识到亲身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体会实践活动本身带来的深刻记忆与快乐感。其实每一位真真正正参加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同学都有着同样的感触,实践能认识自己,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学到很多课外的知识,学会怎样与人打交道,怎样与社会接轨。在实践中会遇到许许多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若能够遇到问题解决问题,便是自身能力的一个提升。曾听过这样一句话:“理论是灰色的,生活之树常青”,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实现理论自身的价值,也只有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使理论得以检验。同样,一个人的价值也是通过实践活动来实现的,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锻炼人的品质,彰显人的意志。

大学生社会化及其途径 篇7

多层观是社会技术转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 它认为系统转型是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协同进化以及相互作用的结果[1]。

社会技术制度代表了多层观中的中观层面。它由三个相互关联的方面组成[2]:第一, 参与组系统;第二, 可以为这些参与组指明创新道路从而使得系统更为进步的规则集合;第三, 多样化的元素和资源。由于社会技术制度只允许渐进式的创新, 因此它一般能保持一种社会技术结构的动态平衡。

社会技术局面主宰着系统中的宏观层面, 作为不同参与组之间相互作用的外部环境, 它对中观层面的转型有着直接作用[1]。它包含了经济发展、社会标准、社会价值以及环境保护在内的许多问题。因为社会技术局面更关注广义的结构趋势, 而不是社会制度层面的体系的变化, 它甚至比制度层面更难变化并且变化得更为缓慢。

而微观层面则指的是“壁龛” ( niche) 。在壁龛之中会涌现出与制度层面中渐进式创新截然不同的激烈的变化。这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 之所以称之为壁龛是因为它就像“孵化室”一样保护着激进的创新不被来自制度层面的残酷市场竞争所淘汰, 所以新的昂贵并且表现还不算良好的技术得以生存和发展[3]。壁龛为新生的创新提供充分的缓冲空间使之能够学习并且建立社会关系网络, 在其中, 新的技术可以有机会发展并且“边做边学”。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多层观实际上是一个层层嵌套的等级结构:壁龛在旧系统的局面和制度背景下, 受局面和背景的问题和体系影响从而激发创新。因此, 需要强调的是, 新技术的突破不仅仅受到微观壁龛层面的影响, 同样受到包括宏观中观在内的整个多层系统的作用。只有整个系统才能决定新生的创新是不是足够激进, 以至于能推动制度的变革, 例如社会技术大局的变化迫使制度层面必须接受创新以使得整个系统有所改善。

然而, 因为社会技术制度特有的选择和稳定机制, 激进的创新大部分时候只能停留在微观层面。根据Geels的研究[2], 社会技术转型只发生在三个层面的互动同时发生的时候:只有在宏观局面的改变使得中观制度的参与者之间存在矛盾冲突的时候, 机会的窗户才有可能为激进的创新所打开, 而只有通过这些窗户, 这些创新才有可能冲破微观壁龛的范畴。此外, 更多的局面的变化也有可能因此发生, 因为新制度的建立也会反作用于宏观层面。

尽管多层观说明重大的创新在一定时间是可以顺利地进入旧的制度并形成新的制度的, 但是实际的系统转型途径往往会因为时机以及不同层面发展之间关系的差异而有所变化[4]。

1.2.1 转化途径

在这条道路上, 虽然制造混乱的大局变化对制度层面施加了压力, 但是来自于壁龛层面的创新并没有发展完全, 因此, 只有制度层面的参与者们会对来自于宏观层面的压力作出反应并且调整他们发展轨迹[5]。大部分的制度参与者还是维持不变, 只有它们的规则和原则发生了一些小的调整。新的制度会在旧的制度基础上稍加调整原有的发展方向后继续发展, 而重大的创新还是停留在微观层面。

1.2.2 重组途径

在受到宏观层面的经济压力之后, 制度和壁龛之间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共生关系, 所以制度会主动地接受来自微观层面的创新。重大的创新会作为附加或者部分替代被中观层面所接受, 这为后续的微观层面的创新提供了有利的空间。在这条道路上, 新的制度也是在旧的制度基础上发展, 然而因为一系列的累积的逐步替代, 制度中的基本结构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所以, 第一条途径与此完全不同, 因为转化途径的制度结构从未改变。

1.2.3 技术替代

在这条道路上, 稳定的制度由于突然受到来自宏观局面的特定冲击, 从而导致各个参与者之间冲突不断, 这为来自于微观层面的根本创新打开了机会的窗户[6]。于是充分发展好的壁龛创新能够顺利通过这些窗户。通过势力的积聚, 新的技术得以进入主流市场与现有的参与者进行竞争, 并且最终取代旧的制度。

1.2.4 解构重构途径

这条道路的特点是制度层面由于突然受到宏观局面重大的冲击 (例如雪崩效应) 而产生的严重的内部问题[7]。旧的制度参与者开始觉得现有的制度是没有未来的, 所以旧制度分崩离析。然而, 由于并没有一种特定的来自壁龛的新技术能够证明其在新制度中的稳定性与潜力, 各种来创新会共同演化, 实验并且相互竞争。最终, 当一种最具有优势的技术成为主要的制度参与者之后, 社会技术制度将会重新组合并且恢复稳定。

2. 英国的能源系统转型

英国现有的能源部门主要是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 由几个大型公司主宰燃煤、核能以及燃气发电, 而只有很小的一部分电力是由可再生能源产生的。在90 年代能源系统的民营化和自由化之后, 英国能源系统的指导原则主要是由受政治环境影响的市场原则所主导[8]。

2.1 英国的能源系统转型途径

系统转型途径同样适用于英国的能源部门, 然而, 由于能源制度的基础设施是很难彻底改变的, 因此本文主要讨论了除技术替代以外的其他三条能源系统转型途径:市场原则 (转化) , 集中合作 (重组) 以及自下而上的挑战 (解构与重构) 。

2.1.1 市场原则

这条道路是与能源转型途径相对应的。在这条道路中, 政府对于能源市场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10]。能源部门将继续由大型能源公司主宰, 他们大多使用大规模拥有CCS技术的燃煤和燃气电站以及核能和海上风电站, 而小规模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则仍然受到限制, 例如陆上风能、波能以及潮汐能。高昂的碳价格以及CCS技术的成功应用将会使这种发展方向在2020 年之后非常流行, 特别是对于幸存下来的燃煤和燃气电站而言。此外, 随着交通部门的电气化、用电量的需求增加, 大规模能源公司的地位将会显得更为重要。

2.1.2 集中合作

这条道路则是主要基于重组原则, 需要强而有力并且集中的政府控制。国家政府以及大型能源公司将是主要的能源部门参与者, 他们不仅会投资拥有CCS技术的燃煤和燃气电站以及核电站, 也会关注像波能、潮汐能以及电动汽车这样的项目。但是微观层面的创新主要还是集中在大规模的能源技术上, 例如海上风电场以及CCS技术。在不久的将来政府将会设立战略能源部门 (SEA) , 这个机构将会有助于进一步促进民用能源效率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转变。

2.1.3 自下而上的挑战

这条途径就像解构与重构道路一样, 能源系统转型是更加地方化的, 转型的过程也会涉及到更多的普通百姓。新的制度参与者 (例如能源服务公司) 以及他们的经营模式将会在当地社区以及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得以发展壮大。这些参与者之间的合作改变了小规模可再生能源的处境:陆上和海上风能, 光伏电板, 可再生的热电联产技术 (CHP) 将会很大程度上替代原有的燃煤燃气以及核能。因此, 一些大规模的能源公司为了保留他们在能源系统中的一席之地, 也需要学习能源服务公司的业务模式。与此同时, 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成功运用以及人们行为方式的转变将会进一步刺激小规模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使它们在市场中更具竞争力。

2.3 能源服务公司在英国能源系统转型中的地位

目前英国的能源部门由大规模的能源公司垄断, 它们生产了国内99% 的发电量[9]。这些能源设施公司 (EUCo) 只关心销售了多少单位的电量, 基本使用化石燃料发电。与此不同的是, 作为能源部门一个令人瞩目的创新, 能源服务公司试图控制能源的消耗量并且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他们使用需求管理和更为环保的能源技术, 例如CHP。尽管能源服务公司目前还停留在微观壁龛层面, 它在英国未来的能源部门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值得探讨的。

这些大型能源公司的业务模型已经开始包含能源服务公司的思想了, 它们开始向顾客提供需求管理或者高效能源合同。虽然这些公司仍然以销量最大化作为他们的首要原则, 但是超过半数的大型能源公司同时提供需求管理和绿色技术来减少碳排放。例如EDF公司为Morrison超市提供了能源使用合同, 这个合同承诺将为该连锁超市减少至少相当于100 万英镑的能耗[10]。这些公司的管理人员也提到, 将能源服务公司的思想融入它们的业务模型将使它们在能源市场更具竞争力。

与此同时, 能源服务公司的经营模式也已经使得一些新的参与者加入了能源市场, 包括城市议会、地产商以及工厂。这些组织大部分是被能源服务合同潜在的能耗减少量吸引而来的。此外, 制度参与者的关系也受到的能源服务公司的影响, 一些政府和私企开始合作, 例如Birmingham Energy Saver能源服务公司和Birmingham议会以及Birmingham环境组织之间的合作。

将来, 也会有很多项目促进能源服务公司的市场渗透。其中最引人瞩目的非2012 年开始的Green Deal莫属:居民将不再需要为光伏电板和需求管理服务支付费用, 因为这将会包括在之后的能源账单中, 而这其中的大多数费用其实也被所节省的能源所抵消。也就是说, Green Deal的提供商其实就是能源服务公司的另一种形式。

综上所述, 能源服务公司将会在未来能源系统和其转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然而, 尽管能源服务公司能够改变能源制度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受到大型能源设施公司的限制, 能源服务公司仍然无法在短期内成为能源系统中的主宰者, 因为大型能源公司只是把能源服务公司的业务模型当做一种补充方案。因此, 由于能源系统制度仍然被既得利益和沉没资本套牢, 能源服务公司在未来的发展极有可能会像能源系统转化途径一样, 停留在微观壁龛层面。所以, 如上文市场原则所述, 拥有CCS技术的燃煤、燃气电站、核电厂以及海上风电场将会是英国未来的核心基础设施。

3. 结论

文章一开始先基于多层观的理论对低碳城市的社会技术系统转型途径进行了分析, 其中包括了四条主要道路:转化、重组、技术替代和结构重构途径。然而, 由于基础设施的稳定性, 其中只有三条道路适用于能源系统转型, 而这些途径分别对应英国能源部门中的市场原则, 集中合作以及自下而上的挑战这三种基本方式。

作为英国能源部门一种新生的创新, 文章重点讨论了能源服务公司在英国的发展前景。分析表明, 虽然制度参与者及其相互关系受到日趋重要的能源服务公司的影响, 然而, 因为路径的依赖性, 英国未来的城市能源系统仍然会停留在缓慢的系统转化道路。为了打破大型能源公司主宰的格局, 英国政府必须对能源部门低碳化的进程进行能动地管理, 加大对能源系统的政策介入, 以严格的低碳指标来控制大型能源公司对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促使大型能源公司能逐渐向能源服务公司转变, 使得能源需求管理与节能合同能够得到真正的普及, 从而成功实现能源系统的低碳转型。

摘要:在全球气候变暖和能源紧缺的背景下, 低碳转型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对于城市的能源系统而言。文章主要关注了生态城市中社会技术层面的能源系统转型理论框架以及这种转型理论在英国能源系统中的应用, 通过对系统转型理论的不同层面和不同途径以及其在低碳能源系统中的运用的剖析, 指明了英国的能源系统转型方向以及新兴的能源服务公司在其生态转型过程中的地位。

关键词:生态城市,系统转型,能源系统,能源服务公司

参考文献

[1].Geels, F W.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 and System Innovations:A Co-evolutionary and Socio-technical Analysis[M].Cheltenham:Edward Elgar, 2005:30-31.

[2].Geels, F W.Technological transitions as evolutionary reconfiguration processes:a multi-level perspective and a case-study[J].Research Policy, 2002, 31 (8) :1257-1274.

[3].Schot, J W.The usefulness of evolutionary models for explaining innovation:the case of The Netherlands in the nineteenth century[J].History of Technology, 1998, 14 (3) :173-200.

[5].Geels, F W, Schot, J.Typology of sociotechnical transition pathways[J].Research Policy, 2007, 36 (3) :399-417.

[6].Foxon, Th J, Hammond, G P, Pearson, P J.Developing 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low carbon electricity system in the UK[J].Technology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0, 77 (8) :1203-1213.

[7].Foxon, T J.Transition pathways for a UK low carbon electricity future[J].Energy Policy, 2013, 52:10-24.

[8].Foxon, T J, Pearson, P.Towards improved policy processes for promoting innovation in renewable electricity technologies in the UK[J].Energy Policy, 2007, 35 (3) :1539-1550.

[9].OFGEM.Energy Supply Probe-Initial Findings Report[R].London:Office of Gas and Electricity Markets, 2008.

大学生常见人格缺陷及其完善途径 篇8

关键词: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格 塑造

一、引题:

胡锦涛主席在讲话中指出,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把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根本任务。办好高校,首先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全国高校都要始终不渝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充分发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主课堂、主渠道的作用,全方位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多方面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人格与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不仅互相影响、互相制约,而且相互包容。一些良好的人格特征同样也是良好的思想品质,比如对现实的态度(对他人、集体和对工作的态度)既是大学生思想品质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人格素质的具体体现。塑造大学生健全人格的过程,也是培养思想品质的过程,两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人格问题也应该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力图解决的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人格代表国格,大学生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关系到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振兴,帮助和指导大学生形成健全人格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人格教育的现状

结合我国当今社会发展的现状和大学生的实际表现,笔者认为当代大学生在人格发展方面主流是好的,但近些年来,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在许多高校的少数大学生的身上,表现出了明显的人格缺陷,道德缺失。具体表现在这几个方面:

1.主体价值错位,理想、信念淡漠化。由于受到市场经济体制的强烈冲击,传统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在当代大学生身上正起着明显的变化。许多大学生弄不清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不了解市场经济虽然给个人的发展创造了更大空间,但这种空间不是一个人所能构造的,必须由社会群体予以配合和支持。

2.社会心态的不平衡化。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许多传统的思想观念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下崩溃,而新的社会准则又处于确立的阶段,相当一部分人处于无所信仰、无所依托的“自由”状态。这种社会心态的不平衡大学生中的表现一是精神消极颓废,生活空虚,基本的人生观缺乏。许多大学生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也有许多大学生则把大好时光用在谈情说爱中。二是心理浮躁,缺乏求真务实的精神。

3.理性黯淡化。理性是人具有的对事物合乎逻辑的推理、判断、分析、思考的认识能力。在理性认识的基础上,个体获得了辨别是非,认清利害关系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而许多当代大学生缺乏对事物进行分析和判断的能力,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因此,他们容易被不良的社会环境和不良的人际交往所左右,表现出盲从,哥们义气严重。

4.意志品质薄弱,诚信缺失化。心理是行动的先导,意志是行动的明灯,不正确的心理必然会导致不正确的行为。个别大学生诚信缺失严重,如考试作弊、考试枪手、轻诺失信,重利忘义等。

5.人际关系失调,私欲膨胀化。自私自利的功利主义,是一种以实际功效或利益作为道德标准的理论学说。这种思想是极端自私自利甚至是损人利己,一些大学生的职业价值习惯于把经济利益作为衡量个人价值实现的标准,甚至是人际交往的现实标准,也导致了人际关系失调。

三、大学生人格塑造及矫正途径

通过以上对大学生人格缺陷的分析,我们对大学生进行良好人格的塑造,就决不能采取简单化、雷同化的方式,而应当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过具有启发性、生动性、针对性的多种有效途径进行。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以共产主义理想为指导,狠抓“三观”教育。第一,加强思想政治理论学习。通过“两课”教学和社会实践活动,深刻领会邓小平理论的精神实质,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素质。第二,逐步树立远大的理想。理想是大学生世界观和政治立场在人格完善中的集中体现,既怎样认识世界,政治立场如何,能否实现人的尊严、价值等等。第三,在构建和谐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关注人格、完善人格。通过社会实践,了解和认识国情,领会和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通过社会实践,把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认识人格高低对人才成长的影响和作用,纠正不正确的思想认识。

2.适当开展心理训练,让学生学会认识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学会全面地、实事求是地接纳自己,既不回避缺点,又不因有缺点而自暴自弃。实现自我,是指摆脱自我为中心的小圈子,反对利己主义,克服自暴自弃、心胸狭窄、狂妄自大等不良人格特征;超越自我,是指一种不断进取的认识和行为。

3.借助舆论导向作用,营造人格塑造氛围。社会舆论导向就是通过较为广泛的社会传播渠道和积极的舆论引导,以促进大学生形成反对弄虚作假、推崇诚实守信的风尚。当前新闻媒体对大学生作假行为如考试作弊、论文抄袭、虚报业绩等的曝光与鞭笞,对大学生诚实守信行为典型的报道与评赞,都体现了社会輿论呼唤大学生良好人格的紧迫性。

4.营造良好的校园人际交往环境

培养大学生集体荣誉感。为进一步削弱自我意识,学校应多组织一些集体项目的体育活动,培养集体的利益就是大家的利益、集体的利益就是个人的利益的理念,集体荣誉感会把大学生凝聚到一起,为集体的利益、集体的荣誉而淡化自我。

通过活动或讲座,教育大学生要学会尊重。尊重有三个方面:一是要尊重自己,让别人认识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二是要尊重他人,教育大学生礼貌待人,与同学和睦相处,善待父母,尊敬老师,同时也包括尊重自己不喜欢的人;三是尊重生命,教育大学生学会处理问题、化解矛盾的能力,尊重自己的生命,更要尊重他人的生命。

强化大学生的责任意识。责任就是对他人的关注与关心,并在需要的时候做出积极的反应,责任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相互义务关系,每个人都不可能缺少。教育大学生认清自己身上肩负的责任,对个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并积极努力去承担这种责任,认识到如果一个人没有了责任,他活着也就失去了意义。

5.深化大学教育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发挥高校育人功能。

改革大学教育就是改造、调节、整合学科专业和课程设置,改变大学生“单向度教育”的不良状态,在努力提高专业教学水平的同时,决不放松或降低政治思想和品德修养教育的要求。在高等教育中教师人格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只有具备良好人格的大学教师,才能以积极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育出具有良好人格的大学生。

6.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促进大学生人格完善

针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的实际,高校教育必须努力营造一种有利于大学生健全人格形成的教育环境,把他们从迷茫与困惑中解脱出来,关注和解决他们不健康的心理问题。从教育入手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引进和培养心理教师,随时关心、关注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还可以通过聘请心理方面的专家,经常给大学生开展心理咨询,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大学生有了健康的心理,完善大学生的人格才有了基础。

四、结语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我们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人格教育,培养和造就大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事关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民族的前途命运,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我们对高校大学生在重视德育的同时,一定要关注其心理健康和人格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大学生才能健康成长,成为国家栋梁。

参考文献:

[1]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9.

[2]齐爱兰·大学生知识、能力与人格和谐发展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41(4):82-84.

[3]陈 玲·人格塑造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基点[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2,16(4):89-90.

[4]刘春元·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生人格教育[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6(5)

[5]寇宇·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培养的理性思考[J]·新西部,2008(6)

[6]黄海霞·大学生健康人格的内涵及塑造[J]·中国电力教育,2008(6上)

上一篇:合同管理办法试行下一篇:年终考核测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