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2024-09-27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共12篇)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1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指的是大学生作为个体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学习, 获得对政治生活的认识, 并且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 政治素质不断提高进而成为一名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的合格的公民的过程。[1]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正确把握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了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意义及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于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具有促进作用, 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着启发作用, 对于国家的政治建设也有推动作用。

一、大学生的政治参与

(一) 政治参与的内涵

政治参与作为一种政治活动, 是政治学和政治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政治参与作为概念被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西方, 尤其从60年代起, 伴随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兴起和发展, 学界对于政治参与的研究有了更进一步的深化。[2]我国对于政治参与的研究起于20世纪80年代, 在古代中国, 政治参与具有明显的阶级性和等级性, 而在当前的国家政治中, 政治参与不再只属于统治阶级, 相关学者和著作对于政治参与的界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 本文认为政治参与指的是生活在一个国度中的扮演一定社会角色的个人或集体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合法的或者不合法的方式影响政府决策的政治行为。在政治生活中, 大学生有理论知识却缺乏社会经验, 有浓厚的爱国热情却缺少真正参与政治生活的机会, 通常而言, 对于大学生政治参与的界定, 并不同于广泛意义的政治参与, 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不仅指行动上的实际参与, 也包括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政治思想的形成与完善, 政治参与行为容易理解, 而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政治思想的形成主要指的是大学生通过学校教育, 主动的关心国家社会的政治状况, 积极主动地树立主人翁意识, 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 为自己将来走向社会真正参与到政治生活去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而这个过程也恰恰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 政治参与的类型

学者的研究表明, 根据不同的标准政治参与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主体的不同, 可划分为个人参与和集体参与; 根据参与者的政治意识和政治影响力划分为主动参与和被动参与; 根据是否符合法律的规定划分为合法参与和非合法参与; 根据程序是否正规及行为呈现方式的不同划分为制度性参与和非制度性参与。[2]“大学生是青年中的高知识、高层次群体, 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参与程度直接影响着我国民主政治发展的未来。”[3]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方式结合了不同标准下的政治参与类型, 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方式:

1、网络方式: 新媒体时代, 网络化的政治参与方式成为大学生常见的政治参与方式, 大学生以网络媒体为平台参与政治决策、监督政府行为、表达个人的政治诉求及政治意愿, 利用新闻、微博、微信、贴吧、QQ等媒介积极的参与到政治生活中来, 这种现代化的政治参与方式直接有效的影响到了政府的决策。[4]

2、直接行动方式: 大学时期, 一方面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逐渐增强, 另一方面, 学生政治参与的经验不充分, 在特殊的年龄阶段, 大学生对某一个政治事件或决策有着敏感的捕捉能力, 而且热血冲动, 在形成一定认识的同时会伴随着一系列行为的产生, 这些行为有的是通过正常渠道产生, 有的是通过非正常渠道。比如: 在校大学生会根据个人需求或爱好参与校园内的社团组织, 通过社团组织活动的方式解决一些社会问题; 对待敏感事件如钓鱼岛事件, 学生极易因为爱国情怀而自发组织游行示威活动, 向政府表明他们的态度; 对于当地政府和学校颁布的决策持以怀疑的态度时, 会以“联名上书”或者“罢课、罢饭”等行为表达自己的不满。这些直接的行为也是构成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要方式。

二、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 一)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内涵

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主要指的是大学生作为个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 在与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学习获得对政治生活的认识, 并且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念进而成为一名符合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求的合格的公民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是健全大学生的政治人格, 端正大学生的政治态度, 提高大学生的政治素质, 凝聚大学生的政治认同, 培养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政治行为能力, 使其能够有序地参与社会主义政治生活与政治实践活动。这其中, 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含义, 一是国家对大学生的政治培养, 一是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政治生活。[5]

( 二)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于个人而言, 是提高自身政治素养; 对于国家而言, 是为了更好地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因此, 应该高度重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积极地进行解决。当前,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对国家的政治事件关注度低, 对政治理论认识不全面。大学生的政治参与一个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理论知识的学习, 这种间接的理论学习, 使得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了颇为丰富的理论知识, 但是缺乏思考的过程, 忽略了对政治理论知识地深入理解过程, 造成了学生对实际发生的政治问题缺乏自己的理解, 而且现代的大学生接触电子产品的机会越来越多, 各种网络资源蜂拥而至, 各种政治思潮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 由于缺乏扎实的理论知识, 部分学生只会人云亦云; 同时, 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很少关注时事政治, 认为政治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 对国家所发生的事漠不关心, 已经明显背离了国家对于大学生培养方案的要求和目标。

2、政治态度不端正, 政治方向不明确。目前大学生中的“入党热”与革命时期英雄先烈的初衷有着很大的不同, 许多同学递交入党申请书时没有端正自己的入党动机, 只是“随大流”或者为了以后找工作提供一个保障; 同时, 近几年考公务员的热度也是一直不消退, 大学生热衷于考公务员,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公务员在体制内, 公务员工作是铁饭碗, 能为自己的生活提供稳定的保障。这两种“热”都部分源于当代大学生受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影响过大, 从而产生了不良的政治思想, 动摇了政治信念。

3、政治参与度低, 政治实践能力差。大学生的政治参与受到年龄、 环境、个人认识等因素的影响, 表现出很大的局限性。平时主要是加入学校的党团组织、参与校内有限的民主管理等, 缺乏政治实践机会, 政治参与能力自然也不高。

三、政治参与视角下促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方式

完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途径, 增强大学生政治参与意识, 进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是国家政治文明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 针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 一) 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力度, 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大学教育是引导大学生有效地获得政治理论知识的政治社会化渠道。 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 大学教育不仅要坚持上好两课, 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更应该改变思想教育理论课的授课方式, 注重培养学生的政治兴趣和政治信仰, 提高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和素质。

( 二) 在政府的引导下, 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强化实践能力。政府应该有目的、有计划的组织高校学生积极地参与到当地的党政机关、 社团组织中去, 引导大学生在实际中深化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并从实践中获得参与政治生活的经验, 同时, 应该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学生利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三) 充分发挥大众媒体的积极作用, 发挥其政治导向功能。大学生作为青年一代,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与大众媒体发生着密切的联系。网络上的大量内容为大学生提供了充足的信息, 但网络信息良莠不齐, 不乏充斥着动摇我国意识形态、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应该加强网络监管力度, 整改网络秩序, 促进其成为先进文化的传播阵地, 能对大学生的政治意识形成与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大学生, 作为未来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 逐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和政治信仰, 不仅有利于自身政治参与能力的提高, 成为一名合格的中国公民, 而且有利于促进国家政治的稳定和发展, 因此, 关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解决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是培养合格公民的必要途径, 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

摘要:大学时期对于青年人的成长而言是一个思想不断完善的时期, 而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准接班人, 其政治参与意识和政治参与能力也在大学期间不断形成和发展。在青年人政治意识形成的关键时期, 应该引导他们在其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认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信念、提高政治参与水平, 这不仅是个人作为公民应具备的基本政治素养, 也是国家给予青年人的热切期望。本文通过对大学生政治参与和政治社会化的内涵进行界定, 并研究分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拟找出解决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参与,政治社会化

参考文献

[1]秦燕, 张啸川.基于政治参与视角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探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 , 2010 (3) :136.

[2]梁丽萍.政治社会学[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9:167-181.

[3]顾晓英.当代大学生政治参与现状及对策[J].思想理论教育, 2003 (6) :7.

[4]季海菊.试论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发展趋势[J].南京社会科学, 2014 (7) :129.

[5]王恩江, 丁兆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及其价值[J].人民论坛, 2012 (7) :16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2

本次社会实践(调查)以马克思主义、和理论体系为,教育方针,理论,以“科学发展观,社会”为主题,以教材章第五节《科学发展观》和第十一章《社会》内容为中心,暑期社会实践(调查),和《和理论体系概论》(“概论”)课的实践教学。

二、目的意义

社会实践(调查)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和理论体系概论》实践教学的环节,省级教学项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整合与》“大实践”模式的尝试和应用。

社会实践(调查),使学生社会、认识国情,对和理论体系原理的理解,深化对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坚定在共产党下走道路的信念,民族复兴的理想,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还可以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长才干、关注民情、服务基层、奉献社会,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育创新精神,使同学们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实施过程

1、本学期理论课结束之前,16-18周,任课老师按要求对所教班级学生布置;讲清楚本次调查报告的格式和题目,组织和要求。

2、暑期老师对所代学生辅导、沟通和交流。

3、本次调查报告的收集:下学期开学后的第1-2周,各位老师收齐教学班的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和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批改并评定成绩。

四、组织

本次暑期社会实践(调查)活动采用学校组织和个人自主的,大多数同学可自主课程实践活动。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调查)有两种:

学校组织的校级学生实践团队。

各学院组织的专业考察、科技下乡等社会实践小分队,由学院团委组织、专业教师带队。

的社会实践(调查),要求学生在教师下,将“概论”课社会实践(调查)与专业考察、科技下乡,并按要求撰写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五、要求

1、全员。全校**级本科生人人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2、就近就地。除了学校和各院系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外,自主社会实践(调查)的同学,建议家乡所在的市县镇村情况调查。

3、社会实践(调查)要眼睛向下,占有手材料,所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实事求是地分析,性地思考和建议。

4、调查、。反映本次社会调查的性,要求将本次调查的(被调查的、个人及地点)用图片及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调查报告须插入的实践图片,证明材料(须签字盖章)请填写到“科学发展观大学生社会调查信息反馈表”里。

5、自主实践的同学应电子信箱、电话与教师的交流。教师选取大学生社会实践(调查)较为的地区走访。

6、本次社会实践(调查)活动1-3周,活动结束撰写报告,报告的撰写要主题,以事实为,尽量内容详实,中心问题展开论述,篇幅3000字左右,下学期开学第1-2周提交教师(任课教师)。

7、社会实践调查报告注意:

(1)封面、正文、封底使用相同格式,报告用WORD文档打印,可插入能够反映实践活动的照片,格式要规范。

(2)封面上需注明调查题目、个人信息、报告撰写日期等。

(3)除封面外,报告应包括内容摘要、正文、结语等。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3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作为社会这一特殊群体的政治社会化,是最重要的社会化内容之一,其进程成功与否,是关系他们的前途和命运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我国主流政治文化能否正确传递,我国政治体系能否有序运行、政治制度能否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渠道,考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中的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其内容上来说社会意识形态,但从其过程来看属于社会实践活动,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向大学生实施教学的同时,又在潜移默化地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近现代史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等课程,这些课程无一都反映着我国政治体制所倡导的政治觀念和主流政治文化,可以说,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传授这些政治理论,希望通过于此来让大学生确立社会主义的政治信念,确立马克思主义政治信仰,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标准,让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所需求的接班人。但仅仅靠课堂灌输、教师课堂讲学已满足不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需求,思想政治理论课需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激励、引导和帮助学生自主学习。即以学生的探究式学习为主体,让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通过亲身经历实践活动,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通过体验社会实践活动,把政治认知内化为自己的认知观念,从而指导个人政治参与行为,完成政治社会化。

其次,思想政治理论课还可以对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诸因素实行控制,扩大积极影响,抵制消极影响。例如互联网的运用,大学生在网络上自由浏览各种政治信息,听取各种政治舆论,当然也可以通过网络参与政治活动,发表政治评论。可以说,网络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有着双刃剑的作用,关键是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其教学活动中对其进行如何引导控制。比如网络中所宣传的有教育意义的电影,我们可以组织观看;大众传媒报道的典型先进人物代表,我们可以组织学习,这都有利于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同时,对于网络传播与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相冲突的文化信息及网络污染,我们要加以抵制制止,要把弘扬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贯穿大学生政治生活。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题中应有之义

在政治生活中,社会成员中的每一个人都无可避免地被卷入其中,当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也不例外,不管是否关心政治活动,不管是否参与政治活动,不管是否支持现行政治体制,亦或是隐于世俗之中,对政治生活采取不理不睬的态度,每个个体自身都与政治体系发生着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大学生作为一支即将成为现实的政治力量,在未来参与世界的竞争中,不仅要有相应的知识与能力,还要具备相应的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需要坚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信念,这样才能在世界上各种政治思想中保持清晰的头脑和敏锐的观察力;需要具备敏感的政治意识、敏锐的鉴别力和分辨判断政治是非的能力,这样才能在面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保持冷静的态度,用开阔的视野去审视西方思想的入侵; 同时,在多元文化和价值观冲突之中,还要能正确分辨,选择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武装自己。

同时,学校还是思想斗争领域的主要场所,也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形成的主要场所之一。因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就要发挥好作用,帮助大学生培养社会所需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质,积极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健康发展。邓小平同志曾经也强调说:“毫无疑问,高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要加强各级各类学校的政治教育、形势教育、思想教育,包括人生观教育、道德教育。”“要把青少年培养成为忠于社会主义祖国,忠于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忠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优秀人才,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有很高的政治责任心和集体主义精神,有坚定的革命思想和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严守纪律、专心致志地为人民积极工作的劳动者。”[1]可见,大学生政治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的养成是高校教育的任务,是思想政治理论课题中应有之义。

参考文献: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4

1.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政治社会化这一概念是美国政治学者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的。美国学者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每个政治体系都有某些执行政治社会化功能的结构,它们影响政治态度,灌输政治价值观念,把政治技能传授给公民和精英人物。”[1]我国政治学者近年来也重视这一概念的运用。《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学者把政治社会化定义为“一定的政治文化形成、维持和变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过程实际上就是社会对社会成员的政治教化和社会成员接受这种政治教化的双向互动过程。任何政治体系要维护并巩固其政治秩序就必须设法提高其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2.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功能

任何政治体系要维护并巩固其政治秩序,就必须设法提高其社会成员的政治社会化水平,培养和造就合格的政治角色。具体来说,政治社会化的主要功能有:

第一,传播和传递政治文化。按照阿尔蒙德的说法,“政治文化是一个民族在特定时期流行的一套政治态度、信仰和感情。这种政治文化是在该民族的历史和现在社会经济、政治活动进程中形成的。人们在过去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态度类型对未来的政治行为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政治文化影响各个担任政治角色者的行为、他们的政治要求内容和对法律的反应。”[1]政治文化对社会政治系统和政治生活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赋予政治制度以规则,给予个人行为以社会意义,使政治体系具有价值取向,维护和保证政治体系的运转。但是,“政治文化的巨大作用又是通过政治社会化方式来实现的。社会内部的政治取向和社会模式的学习、融合和代际传播的过程,也是一个政治共同体内部传播政治文化的过程,只有通过政治社会化,政治文化才能得以维持、传播、继承、和发展、改造。”可见,“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运行过程的目标,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和传播过程;政治文化是政治社会化的目的,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政治文化的手段。”[2]

第二,培养合格的政治角色。政治角色是指与人们的某种政治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政治社会化的最后结果,就是要培养出符合特定政治社会要求的政治社会成员。而能否培养出合格的政治成员,关系到社会政治生活能否正常运行。

第三,维护社会政治稳定。政治社会化是个人逐渐学习和接受被现有政治制度所采用和确定的政治信念、思想体系、社会制度和政治态度的过程。社会成员形成和具备被现有政治体系所接受和认可的态度和信念,是社会政治体系存在的合法性基础,也是保持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前提。因此,任何政治体系要想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就必须对其社会成员进行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政治态度以及政治行为方式等方面的教育和熏陶,使社会成员能够自觉地接受社会的价值标准,承担其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涵

1.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含义

从广义而言,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首先是指大学生接受政治文化的过程,包括各种政治学习——正式的和非正式的、有意的和无意的、直接的和间接的学习并内化政治文化的过程;其次是指大学生逐渐形成具有一定稳固的政治认知、政治情感、政治态度、政治价值观、政治信念等一系列反应和倾向的政治人。狭义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指负责高等教育的机构对其政治知识、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实践的反复教育与训练的过程。它也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校的教育指导着学生的政治取向,二是大学生自身能 动地内化主导政治文化。在这一过程中,高校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政治认知水平、政治情感的表达、政治态度的呈现、政治价值的选择和政治信念的稳定度,大学生与教育者形成连续的互动,促使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

2.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意义

首先,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在政治上成为合格公民的需要。对于政治体系中的个体成员来讲,政治社会化是使社会成员通过教育和其他途径,获得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知识、政治情感、政治能力,进而形成政治人格。

其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国家社会政治稳定、政治发展的要素。对于政治体系本身来讲,政治社会化是政治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塑造其成员政治心理、政治意识,并按照基本(四个坚持)模式进行政治活动的过程。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主力军,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成败,关系到社会主义的接力棒能否一代一代传下去的问题。

再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任。高校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形成的主要场所,高校可以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将一定的社会制度所倡导的观念和行为规范传授给学生,形成其科学的政治观、政治情感、价值取向,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

三、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大学生学习或接受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一方面是大学生通过与社会的互动,学习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提高政治素质,成为政治上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另一方面是社会和高校等培养、教育、训练大学生接受社会的主导政治文化,为社会培养政治上合格人才的过程。具体来说,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具有以下内容:

1.政治知识的社会化

政治知识是政治素质的基本要素,政治知识的有无和多少是制约、影响甚至是决定个人政治态度、政治选择、政治方向、政治信仰的重要因素。一定程度上说,政治知识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而政治知识社会化的内容应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的宣传学习,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形式、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关系等知识。二是,向大学生介绍和评价各种主要的非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因为对于求知欲望比较强烈的大学生来说,他们会通过各种渠道和方式去接触并了解非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

2.政治方向的社会化

青年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关系到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和命运。邓小平曾经明确指出:“学校应该永远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即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应该以德为首,而“德”中最关键的则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因为一个大学生具有科学文化和专业知识,只是具备了为祖国、为人民服务的一个方面的条件,至于能否把知识贡献给祖国和人民,并且这种知识在社会上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则主要取决于他的政治方向和政治觉悟。可以说,只有政治方向明确了,才能有正确的政治立场,才能有坚定的政治信仰,才能使大学生在学习和将来的工作中始终如一地为之奋斗。

3.政治情感的社会化

笔者认为,大学生政治情感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有意识地培养政治认同感。政治认同感是个人对政治单位的归属感,政治单位有多个层次,居于其最高层次的是国家,因此,政治认同感的培养主要就是进行爱国主义的教育,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忠诚于祖国的国家情感。二是,有意识地培养政权情感。国家政权是国家政治的核心,政权情感是政治情感的内核。大学生政权情感的培养,关键是使大学生树立支持、赞同国家政权的观点,避免大学生对国家政权产生疏离、冷漠、反对的倾向。三是,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深厚感情,使大学生真正做到热爱党、拥护党的正确领导。

4.政治规范的社会化

政治规范是人们处理政治关系和参与政治生活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是维系政治系统有条不紊地运转的重要纽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具有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在整个国家的政治生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拥护与否,对国际形势与国内政治生活态度如何,都会对社会上的其他人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促使大学生政治规范社会化是至关重要的。

5.政治能力的社会化

政治能力是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笔者认为,政治能力不仅影响人们参与政治生活的质量,而且影响个人的政治情感、政治方向和政治规范意识。由于大学生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他们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经验不丰富,致使当前大学生政治能力总体水平不高。因此,大学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政治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笔者认为,大学生政治能力社会化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三点:一是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辨别能力。大学生获取政治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纷繁复杂的。大学生只有具备了正确分析、评价、判断的政治能力,才能对各种政治信息进行辨别和选择,才能确保政治方向,不至于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减少和避免对各种政治信息的盲听、盲信和盲从。二是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主要是使大学生了解政治运行的过程,掌握并能合理有效地运用政治参与的渠道、形式和手段,学会总结政治参与的效果,从而增强大学生的政治效能感。三是丰富大学生的政治实践经验。使大学生充分利用社会、校园、家庭、大众传媒等桥梁,把自己的政治意识勇敢地投入到社会的政治实践中去。

四、提升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

1.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

思想教育主要是通过对世界观、方法论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教育主要是进行政治理想、信念、情感、方向、立场、纪律等方面的教育,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以及民主与法制教育、公民教育,培养学生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深厚感情和政治认同,增强学生的民主法制意识以及国家归属感和社会责任感;道德教育主要是进行行为规范教育,通过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以及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的教育,使学生内化道德规范,形成道德观念,发展道德判断,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形成良好的稳定的道德品行;心理教育主要是通过心理 健康教育和指导,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形成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坚强的意志和乐观的心态。为了科学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有效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必须优化内容结构。

(1)理清思想政治教育思路,建立层次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

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很丰富,但其地位与作用并不是平行的,思想教育是先导,只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才能为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创造必要的思维条件。道德教育是重点,日常的思想行为大量地表现为道德现象,因此道德规范具有普遍的、经常的约束作用。心理教育是基础,它是思想政治教育最基本的教育内容。

(2)适当区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

道德教育主要是内化道德规范,养成道德行为,其内容通常以民族文化为背景,随时代的发展而演变和渐进,具有相对稳定性。而政治教育则紧紧追随时代发展的步伐,与现实政治生活关系紧密而直接,其内容具有不稳定性和变动性。为此,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应适当区分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并确立适应于时代发展的新的道德评价标准和道德约束制度。实施德、法并举,依靠法律手段促进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

(3)将道德教育融于专业课教学中,拓宽道德教育的渗透范围。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各门课程都具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师都负有育人职责”。“要深入发掘各类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政治觉悟”。

2.优化政治社会化的主客体双向互动机制

社会个体是具有主体性质的客体,政治社会化过程是主体客体化和客体主体化的双向互动过程。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和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

尊重学生的权利和尊严,以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关心学生的切身利益,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潜力,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于学生。

为了使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能够蓬勃发展,首先,要优化外界环境,一方面各高等学校及其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另一方面也要以平常的、宽容的心态对待这项工作,使学生不神秘、不自卑、不讳疾忌医。其次,要系统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第三,进行必要的心理检测,使心理辅导和咨询矫治能够有的放矢。第四,要提倡学生自助与互助,让学生在同龄人的相互关心、宽容、接纳、支持、尊重中化解心理压力,矫治心理缺陷与不足。

3.优化和丰富政治社会化的实践教育活动

政治社会化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行统一的过程。身体力行是我国宝贵的文化传统,也是人生哲学的基本原则。因此,应积极倡导知行统一,通过实践把学过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内化、升华、外化为自觉的行为,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塑造健康人格的重要方面。

(1)丰富和规范社团活动。

社团活动能够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大学生的团队精神,拓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高等学校应该重视大学生社团建设。

(2)重视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能够充分激发大学生潜在的动力与能力,促进大学生把各种理论知识转化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融洽人际关系,建立和完善心理防御机制,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决定性因素。高等学校要重视社会实践活动的教育功能,采取专业实习、军事训练、勤工助学、见习就业、社会考察等各种方式,拓宽思想政治实践教育的渠道。

(3)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

让学生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环境中不断陶冶自己的情操,把奉献的品格植根于灵魂深处,起到引领社会精神的作用。

4.优化政治社会化的环境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促进大学生顺利完成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塑造学生的高尚人格。

校园文化环境包括三部分:一是精神文化,它是校园文化的核心,由价值观、人生观、道德观等组成。二是观念文化,它是精神文化的延伸,主要包括闲暇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交际方式等。三是行为文化,它是精神文化和观念文化的具体表现,以各种课余文化为主的娱乐方式组成。要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首先,抓校风,用良好的校风约束和激励学生积极向上的品格。其次,抓学风,以培养学生勤奋、扎实、谦虚、创新的学习态度和风格。第三,抓教风,用高尚的师德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第四,孜孜以求地营造具有自己特色的大学校园精神。大学精神是大学生命力的源泉,也是大学文化的精髓和核心之所在,它自觉的学术精神,永恒的道德精神和敏锐的时代精神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起到思想导向的作用。

(2)强化思想政治教育进学生社区的工作。

大学生社区即学生生活园区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对薄弱的地方。要加强大学生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应该从党、团组织进社区入手,加强对学生社区的管理与协调。其次,要在社区建立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大学生在自我教育和自己管理过程中,提高和完善自己。第三,要把“校园精神”导入学生社区,在学生社区营造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

5.优化和充分利用现代化传播手段

高校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开辟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天地。

(1)利用校园网,构建新型的校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格局。尊重学生的参与意识,建立红色网站,在互动中培养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

(2)加强网络工作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既懂思想政治工作艺术、又懂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型思想教育工作队伍。这样,才能用丰富多彩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占领网络空间,增强网页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正确性,正确引导网上舆论。

参考文献

[1][美]加布里埃尔.A.阿尔蒙德,等.比较政治学:体系、过程和政策[M].曹沛霖,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7.

[3]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1.

[4]骆郁廷.论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及其优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2(1-2).

[5]刘泽华.中国政治思想史[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5

社会阶层分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总是在历史条件的变化中不断适应并寻求发展的`.在新时期,我国社会阶层的变迁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有积极影响,也带来严峻的挑战.所以,必须加强对社会分层现状及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探讨和研究,从而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作 者:刘园丽  作者单位:中南民族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院 刊 名:法制与社会 英文刊名:LEGN SYSTEM AND SOCIETY 年,卷(期):2009 “”(12) 分类号:G641 关键词:社会分层   思想政治教育   大学生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6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网络作为大众媒介,与传统的报纸、广播、电视相比显示了自己的诸多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网络得到迅速发展。[1]权威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在普及率达到约四成的同时,中国网民增长速度延续了自2011年以来放缓的趋势,继2008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之后,中国的互联网普及再次实现飞跃,赶上并超过了全球平均水平(30.2%)。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2]与网络密切相关的网络文化(Cyberculture)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网络文化是人类文明的划时代成果,它所包含的丰富的经济、政治、科技、教育、艺术等诸多信息对广大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网络文化的涵义与特征

首先,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文化,如教育、科学、文艺等。文化也指某一领域或范畴体现的思想、观念、道德和行为规范以及风俗习惯等。[3]广义的网络文化包括一切与信息网络技术有关的物质、制度、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狭义的网络文化是指建立在信息网络技术与网络经济基础上的精神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包涵人的心理状态、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网络文化是通过多种活动和载体来实现其塑造功能的,并作用于人的知识结构、想象力、情感、意志等思想要素,从而影响人知、情、意、行相统一的思维过程,最终改变着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整体素质。

网络文化的特征即网络文化的基础特征和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网络文化的基础特征包括:虚拟性、交互性、自治性、开放性;网络文化的本质特征包括:权利分散性、心灵的沟通性、文化的共享性、个性化与群体化的共生性。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涵义及其内容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较为系统地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接受政治文化教化,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内化政治规范,形成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形成政治情感、政治态度和价值取向,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履行政治权利和义务,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化,最终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政治要求的社会成员的过程。[4]简而言之,政治社会化就是大学生逐渐接受社会的政治文化规范,并使自己逐渐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的过程,是一个漫长的甚至终身的过程。

关于政治社会化内容,学者们多数认为:政治社会化内容包括学习政治知识、确定政治信仰和政治态度、掌握政治技能、充当政治角色四个方面。政治社会化从一般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在认识层面上,学习并建构政治理论框架;在心理层面上,养成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形成政治态度;在参与层面上,培养和掌握政治生活的基本技能。[5]

三、当代大学生接受网络文化的现状与特点

(一)当代大学生接受网络文化的现状

1999年7月高校大扩招以来,大学生成为一个迅速壮大的青年群体。高等教育的招生和在校生规模持续增加。2012年8月,《201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高等教育稳步发展。全国各类高等教育总规模达到3167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6.9%。[6]从年龄上看,大学生多在18-23岁之间,属于青年社会群体,是具有行使政治权利的正式公民。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中国网民达到5.38亿,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88亿,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第一大上网终端。学生仍然是网民中规模最大的群体,占比为28.6%,[7]大学生网民是网络使用最活跃的群体之一,该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都最高。2012年8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2011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为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网民上网时间为21小时/周,大学生群体在大部分网络应用上的使用率较高,其中搜索引擎、网络新闻的使用率分别达92.3%和85.4%;网络音乐和视频的使用率分别达88.8%和78.9%;即时通信和电子邮件使用率为95.1%和82.7%;网络购物、网上支付和网上银行的使用率分别达64.9%、58.6%和58.4%。大学生作为社会生活的特殊群体有其特殊的文化背景和群体特质。他们对精神需求的程度往往超过对物质的需求。

(二)当代大学生接受网络文化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在接受网络文化方面呈现出以下五大特点:一是好奇心强,二是接受新事物快,三是鉴别力相对弱,四是自我约束控制力弱,五是可塑性强。

四、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1.网络文化促进了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网络文化环境的影响便于大学生快捷地获取最先进、最新的学术信息,便于和全球的朋友们交流,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和学术水平。网络文化环境培养了大学生们的全球文化意识和爱国主义意识。人机交互网络思维方式,是由多个思维主体通过网络实现信息交换和情感交流的,大学生们可以在多维的相互沟通中获得思维的启发和创新的灵感,提高思维的创造性。网络文化环境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有助于大学生思维方式的变革。

2.网络文化拓展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手段,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产生了积极效应。我们知道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途径是思想政治教育,网络文化的形象性与趣味性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网络文化的平等性、交互性、及时性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率。网络文化的开放性更有利于形成教育合力,以达到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而推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序进行。

3.网络文化缓解了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在传统社会里,大学生的生活圈子始终局限在家庭、学校、社区等范围内,交际范围也主要由同学、老师、亲朋好友等构成的“熟人社会”,这对其个性心理特征、行为方式、道德素质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网络的虚拟性恰好成了一个无形的心理解压器,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心理和精神压力往往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正如比尔·盖茨在他的书中引用由彼得·施泰纳(Peter Steiner)创作的一幅漫画:一只在电脑面前的狗对旁边的另一只狗说“在网络中,没人知道你是一条狗”。网际交往的互动性、匿名性、虚拟性特征,使大学生得以进入一种与现实生活有所不同的自由、放松、共享的境界,个人隐蔽的内心世界可以向他人敞开却不会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发自肺腑的情感可以不受限制地得以宣泄,人的本性可以得到最真实、最自然的流露,使现实世界中的约束和内心的压力得到释放。这样就可以保证大学生以健康的身心融入我们的社会生活。

4.网络文化促进了大学生与社会之间的政治互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在大学生个体与社会政治互动过程中得以实现的,并在此过程中将社会政治规范、政治价值观内化形成自己的政治情感和价值取向,积极参政议政,履行政治权力和义务。网络文化的诸多特性使得大学生有机会、有能力通过其与社会发生政治互动,在很大程度上,也为大学生参与政治提供了渠道。在通过网络与社会进行政治互动过程中,大学生扩大了政治知识,深化了政治认知,提高了政治技能、政治觉悟,不断地由自然人向社会人、政治人过渡,顺利实现政治社会化。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7

关键词:网络化,政治社会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在1958年首先提出来的, 后来被广泛应用。阿尔蒙德认为“政治社会化是政治文化的形成、维持和改变的过程”。本文中, 笔者把政治社会化归纳为:政治社会化是个体与社会在互动中, 学习政治知识、掌握政治技能、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主动的政治参与活动、以及在不断的参与政治过程中, 自己的政治意识和政治行为被社会化的一种过程。而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兴起, 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来获取政治知识、了解国家大事、参与到国家政治生活中来, 在这种背景之下, 本文立足实证调研, 获取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的第一手资料, 可以合理科学地把握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真实情况。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在网络时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对合理规范和引导当代青年大学生以健康、积极、稳定的心态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和政治参与意识等都有深刻的研究意义。

1 研究方法和样本介绍

本文采用定量分析法, 以湖北省湖北工业大学的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 采用问卷调查法, 在湖北工业大学发放问卷600份, 其中有效回收问卷570份, 有效回收率为95%。本文从政治社会化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首先是认知层面, 即大学生对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的了解程度, 再次是从心里层面, 即是从政治情感、价值取向、政治态度、政治理想等方面来分析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状况, 最后是从参与层面, 即是从政治参与、政治行为等方面去分析。

2 湖北工业大学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现状分析

2.1 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的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的基础是对于政治知识的了解和掌握, 包含对于国家政治生活的了解, 国家政治政策的学习等等。而政治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个人政治情感和意识、政治行为、政治行为的水平。本文设计的调查问卷主要涉及了8个相关问题来调查大学生对于政治基础知识和国际一些重大事件的了解情况。我们选择其中四个得出图1。

从图1中可以发现23.2%的学生选择偶尔关注时事新闻, 说明当代大学生对于时事新闻的关注度比较低, 而同时有54%的大学生选择通过网络了解娱乐新闻和其他方面的信息、其他类, 而对于时事新闻的关注度明显不高。这可以说明当代大学生在网络时代信息极为丰富的情况下, 对于时事的兴趣偏低。在选择你平时通过什么途径来了解国家时事政治事件发生时, 有43%的学生选择了通过电视, 与上面大部分选择通过网络来获取信息有些矛盾, 但是实际上缺放映了对于政治知识和政治事件的获取, 大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受大众媒介的传播, 而自己主动获取社会信息时, 更多是选择通过网络获取娱乐、教育、体育相关的信息。而关于政治理论学习的方面, 有64.8%的学生选择很少阅读政治类的理论书籍。

2.2 政治情感的社会化

政治情感是公民对于政治人物、政治事件、以及政治活动等方面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 表现为公民对于各种政治事件、国家大事、国家形象、政府行为以及外交活动等并由此产生的一种对整个社会国家的信任感、依赖感和归属感。

大学生政治情感的状况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政治稳定和政治生活的健康发展, 也影响了大学生个人的政治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一个当代大学生, 只有对于国家和祖国有感情, 才能够做到关心国家政治生活、关心国家的建设和发展, 才能够主动参与到国家民主政治生活的发展中来, 同事积极主动的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同样我们从问卷调查中得到的数据可以显示, 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前途充满信心吗?有53.1%的选择说不清楚。对于如何看到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也有48。2%的选择说不清楚, 而对于怎么看待中国共产党的争先创优活动, 甚至有62.3%的人选择这是形式主义, 没有积极作用。这个问题表明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网络上各种信息的影响, 但是又对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兴趣, 从而缺乏对于党和国家的正确判断。而近些年来的确有一些当和国家负面的新闻出现, 导致网络舆论的导向和网民的一些不理性言论都影响到大学生对于党和国家的认识存在一些偏差。“您对我国的政府工作效率和政府形象满意吗?”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你对中国的未来有信心吗?”这两个问题, 49.2%的人选择一般。“您目前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问题”, 有接近一半的人选择社会公平问题, 可以看见不管是这个社会还是大学生都对社会矛盾和社会公平问题尤其关注。同时也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政治情感的一些特点, 主要表现为由普遍的权威崇拜、盲目服从、个性压抑逐渐向自主意识的确立、参与心理的成熟、独立人格的形成、法制观念的增强转变。在政治思想方面, 主要体现在由传统的专制政治观向民主政治观转变。在政治价值取向方面, 主要表现为由传统的革命价值观向个人主体性价值观的转变。

3 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的社会化

通过调查发现与传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比较, 在网络时代中, 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和政治参与方式呈现出网络时代的特征。与传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路径不同, 网络时代下政治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点。传统的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被动接受政府的政策和活动, 而且缺乏和政府和社会的互动过程, 往往是单向的被动接受。传统的政治社会化强调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将政治知识、内容、行为规范灌输和施教给大众。而网络拓展了时间与空间的边界, 实现了立体的全方位的政治沟通。网络中的公民不但可以摆脱传统的社会政治地位、身份、角色、有限资源等因素的制约, 而且可以跨越时空共享政治资源, 塑造政治身份, 进行自我政治实践, 推动政治社会化的进程。 (如图2)

进一步通过调查问卷详细分析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 发现44.6%的人没有参加过校园院系的学生组织的选举活动。对于您是否愿意加入中国志愿者行列, 高达63.3%的学生选择不愿意, 而同样的问题, 您是否愿意参加中央委员会组织的“大学生西部计划”和“三下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支教活动也有54.5%的学生选择不愿意。但恰恰相反的是你是否递交过入党申请书的问题, 有76.3%的大学生递交过入党申请书, 更加让人担忧的是有68.7%的大学生选择入党是为了增加就业砝码。本来大学生作为是国家政治生活中最有活力、最有热情的一个群体, 但是受到网络中和现实生活中的功利主义和个人主义影响, 在政治参与过程中明显的表现出来的追逐个人利益, 通过入党和参加各种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来为自己的就业以及获取国家、学校的奖学金来获取便利, 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的政治行为和活动趋向于功利化。

4 针对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状况的一些建议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8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分析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 各国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联系日益密切, 在相互借鉴和共同进步的过程中, 西方的政治文化不可避免的会对我国政治文化形成冲击。特别是冷战结束后,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从未停止对社会主义中国的“和平演变”。而大学生群体思想活跃, 具有潜在的极端主义倾向, 极易遭受西方文化的演变。因此, 我们必须抓住大学生这块敏感的“政治阵地”, 培养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认同和信仰。

1.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流趋势

(1) 对社会主义的认同趋于一致。大学生受过多年政治理论课的熏陶, 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国家的大政方针政策等都有较深的认识和理解。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突飞猛进, 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国际地位大大提升。作为当代大学生, 也随之产生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他们更加坚定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更加认同共产党的领导, 更加认可实现中国梦的远大理想。

(2) 政治意识和政治关注度高涨。在我国政治建设过程中, 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始终是我们党高度关注的课题, 也是实现我国“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重要一环。作为具有一定知识理论水平的大学生, 响应党的号召, 以国家主人翁的姿态投身于政治建设的意识不断高涨。而且, 大学生对政治的关注度也不断提高, 网络的使用, 使他们更加方便的关注国内外的政治问题。

(3) 政治参与趋于理性化。当代大学生虽然意识到许多社会问题, 但他们不再冲动行事, 不再以呼吁呐喊的方式参与问题和解决问题, 而是更加理性的看待社会问题, 对政府的执政能力充满信心。同时当代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率更高, 视野更为广阔, 参与途径也更加多样。

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存在的问题

(1) 忽视政治理论学习, 理论与实践脱节。政治理论课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向大学生灌输政治知识的主要载体, 但受“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 大学生普遍觉得政治理论课实用性低, 他们不愿在这种拼凑学分的课程上浪费时间, 仅仅注重专业课的学习, 以有利于未来找到好工作。此外, 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不强, 理论与实践脱节。大学生的政治知识学习, 多数是在课堂上完成, 亲身参与政治实践活动的机会很少。即使在课堂上, 他们想听到的是当今国内外政治时事热点, 仅仅纯理论性的东西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

(2) 政治认知不全面, 政治情感不稳定。由于缺乏政治实践, 大学生的政治知识绝大多数是从书本、网络、媒体等获得, 这些间接经验对他们正确的认知政治远远不够, 从而导致看待问题的片面性。另外, 刚刚成年的大学生, 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定型, 往往从自身感受到的利益出发去评判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从民族主义情怀出发去关切政治事件, 特别是一些关乎公平正义或国家利益的事情, 容易激起他们的政治激情, 做出情绪化的举动。

(3) 政治参与意识与行为存在偏差。当代大学生对政治问题的关注度比较高, 政治参与意识较为积极。但是这些多数停留在感性层面上, 对诸多问题的政治态度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与政治参与意识高涨相比, 大学生政治参与行为却显得冷漠。一方面是他们基本上生活在校园里, 政治实践活动少;另一方面是即使有机会参与政治活动, 建言献策, 往往也得不到决策层的重视。他们参与的只是形式, 不是活动内容, 这样必然会打击大学生参与政治的热情。

(4) 政治信念不坚定, 政治价值取向多元化功利化。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 社会上存在的利益冲突和各种矛盾日益凸显。一些大学生在政治思想上产生了困惑, 从而动摇了他们本不坚定的信念原则, 政治追求上表现出随意性和茫然性。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 我国的经济结构和经济利益出现了层次性, 多元化的价值观念逐渐形成。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 西方的“自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各种各样的思潮涌入我国, 严重冲击着我国大学生的传统价值观念。

二、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对策

马克思说:“哲学家们只是以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 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针对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需要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

1. 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 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1)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在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过程中教师所发挥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教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成败, 因此要培养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生对课程的认可度与课堂内容有很大的关系。课本内容固然枯燥无味, 但人是思维的动物, 教师在不违背职业道德的前提下, 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风格来备课, 实现教育内容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2) 加强大学生的政治实践。政治实践是大学生将课堂上学到的东西实现一个从内化到外化的过程, 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必须:第一, 政府部门应与高校合作, 为大学生参与政治实践创造更多的机会。第二, 高校应从大学生的实际出发, 开阔大学生的国际视野, 对比不同国家的政治文化, 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鉴别力, 从而培养大学生正确的政治意识、稳定的政治态度和良好的政治行为。

2. 注重环境的优化

(1) 加强党和政府自身的建设。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 加大反腐力度, 重塑党政形象。各级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必须本着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践行人民公仆的诺言, 亲民爱民于一身。同时加强作风建设, 严于律己, 给大学生树立公正廉洁、作风严谨、务实高效的正面形象, 增强大学生对我国的政治认同感。

(2) 优化网络环境。网络具有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各种非主流文化特别是反主流政治文化横行其道, 极易误导鉴别力很弱的大学生。因此必须完善网络管理制度, 依法治网与以德治网相结合, 筛选网络信息, 净化网络环境。通过网络教育平台, 多建立一些红色网站, 加大主流政治文化的宣传, 抢占网络宣传主阵地。

(3) 优化校园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用优良的校风引导大学生做人、做事、做学问, 培养他们强烈的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情感。其次, 要优化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环境和专业课教学环境, 为大学生学有所获, 学有所成创造条件。

三、结语

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水平, 关系到社会主义的千秋大业。“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的程度往往与一定的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的存在和变革有着巨大的联系, 因此, 加强与实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才刚刚起步, 具有重大积极意义的同时, 也面临诸多问题的困扰。因此, 推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进程不仅影响深远, 而且任务艰巨, 需要诸多方面大力配合, 积极努力, 从而使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迈上一个更高更新的台阶!

摘要:在各种思潮激荡的今天,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传播我国主流政治文化,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 维系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现阶段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流方向是积极健康的, 但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本文正是从分析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现状出发, 重点指出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针对这些问题, 从两个方面五个角度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刘启焱.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障碍分析与对策[J].福州大学学报, 2002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4]刘世涛.论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冲突与缓解策略[J].德州学院学报, 2012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9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侧重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即一定社会政治体系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品德及其行为的培育及塑造以及大学生自身为了形成优良的思想政治品德和行为而进行自我教育的实践活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实现政治社会化的一条重要渠道,承担着重要任务,因此,教师要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一)有利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认知

大学生作为具有政治权利的社会个体,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力量。青年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以及政治社会化的程度直接影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效和国家的荣辱兴衰。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分子,有必要通过学习政治知识来提升自己的政治认知,维护国家稳定。

(二)有利于保证大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在大学生对政治知识和政治理论系统有了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增强其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等方面的认同感。方向性问题也是原则性问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也有利于大学生在参与祖国发展的过程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形成有效的合力。

(三)有利于激发大学生的政治热情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培养大学生的政权情感;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感情,让大学生拥护党、爱护党,拥护党的领导。

(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能力

首先,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辨别力。其次,大学是学生步入社会的过渡阶段,学生还没有成为完全意义上的社会人,在思想上还未完全成熟,思考问题时理想主义色彩浓厚,在了解、剖析政治现象时缺乏理性,很少能从实际出发,而思想政治理论课正是以具体实际为出发点,旨在提高大学生理性思考能力和抗压能力。最后,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能力。

三、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增强授课政治社会化的实效性

(一)整合教育教学内容,保证教学内容的时代性

当前,高校所开设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些课程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人生观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等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并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所涉及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与其他三门课程所讲述的相关内容融合在一起,这是值得注意的。而且,在内容上还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结合,体现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地对党在新时期所制订和坚持的方针政策以及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知识点的传授,增强课程的现实感和时代感,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这门课。

(二)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保证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坚持理论灌输的方法,但是要在坚持灌输的同时还要坚持师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其次,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还必须坚持理性教育与情感教育的结合,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感人,做到情理交融,在教学过程中使他们得到政治的熏陶和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政治素质和文化认同感。然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方法。最后,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中要坚持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三)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保证教师威信的树立

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领航者,教师的一言一行极易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因此,教师要提高自身素养,使自己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教学能力、教学态度与民主作风而使学生自愿接受、内心佩服而树立教师威信。同时,高校还应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师资队伍建设;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充分地和学生进行双向交流,让教学过程变成一种更加高效的沟通和交流过程。由此可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念,有利于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接班人。

(四)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保证教育的良好效果

国家要重视,要加大改革力度,要提高国民素质;社会成员也要努力提高自身素养,管好自己;教师也要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的转变和心态的转变来和学生打成一片,将更加具有思想深度的、更加具有社会意义的知识传播给学生,为社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从而也保证了教育的良好效果。

大学生是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但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并没有完全形成和稳定,因此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来对他们进行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在价值观引导的过程中,政治思想教育就成为一把利器,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教师要不断深入研究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要不断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增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实效性。

摘要: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具有积极影响,但是现在部分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存在不足,如部分大学生的政治态度模糊、政治信仰没有确立、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等。因此,作为教师就有必要通过改善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的授课形式等来要实现和强化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程度,以此来实现教学目的。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政治社会化,教师,影响

参考文献

[1]杨光斌.政治学导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孙关宏,胡雨春.政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吴铎.思想政治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10

一、含义及理论基础

“政治社会化”一词是由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在1958年发表的《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论文中首次提出。 论文指出:“政治社会化是生命体获得其政治倾向和行为模式的发展过程, 是社会将政治知识、态度、规范、价值取向等从一代传承到下一代的方式。 ”[1]此后, 政治社会化的研究开始逐步走向国际化。 次年, 赫伯特·海费所著的《政治社会化:政治行为心理的研究》一书从政治心理的角度系统论述了政治社会化的过程, 政治社会化由此开始理论化。 如今政治社会化已然成为社会学和政治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学界关于政治社会化的定义非常多, 基本而言, 政治社会化是指社会个体持续获取政治知识接触和政治文化, 确立政治态度、政治信仰、政治情感和政治参与能力的过程。

我国当代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主要有:

第一, 马克思主义构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人类迄今为止最具缜密性、最具科学性和最有生命力的理论体系, 它构筑了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 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教育, 就是要让大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全面、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必然要求。

第二, 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基础。 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仁爱”、“诚信”、“和谐”、“家国天下”等优良传统应当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精神资源。

第三, 西方政治社会化理论的有益成分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理论借鉴。 西方许多思想家和政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不同学科对政治社会化进行了广泛的探究。 其中丰富的思想成果在获取以社会政治文化为基本特征的政治信念、 政治准则和政治价值及实现其特有的政治文化等方面都值得借鉴[2]。

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主要内容

大学是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阶段, 对大学生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实质上就是大学生学习、接纳和践行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过程。 大学生社会化是全方位的, 其所涉及的内容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 政治知识的社会化。 政治知识的社会化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基础。 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能够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政治形式、政治组织、政治过程、政治目的、政治关系等知识。 专业知识的学习是高校学生的“必修课”, 通过掌握专业知识和能力, 使得大学生在社会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具备基本条件和“敲门砖”, 其掌握效果如何直接事关个人适应社会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第二, 政治方向的社会化。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各种社会思潮涌现, 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 在各种思想文化的涤荡中, 大学生要把握政治方向, 传导主流价值观。 必须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将价值理念内化成自觉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成为社会主义先进价值理念的先行者、实践者、推动者。

第三, 政治素质的社会化。 政治素质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衡量和评价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程度的重要标尺, 是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关键环节。 政治素质社会化水平直接决定着大学生在面对政治问题、 大是大非时的立场坚定性和是非明辨性。

第四, 政治情感的社会化。 一是有意识地培养政治认同感, 培养爱国情怀, 二是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心理社会化, 让大学生个体接触并接受社会普遍情感、意识及价值观等观念, 最终形成社会普遍心理。

三、一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主客体障碍

一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有其不可规避的主客观障碍, 无论是本身还是其所在的环境, 都可能成为他们政治社会化的障碍。

第一, 政治社会化基础的脆弱。 近年来, 由于升学压力和素质教育的不彻底, 加之大学生身体和心理上的不成熟性, 以及受教育与现实社会中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 有些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和社会问题的认知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和偏差, 甚至存在认知错误, 这就导致一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水平往往落后于其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

第二, 消极的政治态度定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 各种社会思潮涌现, 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直接, 在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作用中产生某些导致少数大学生在信仰、理想、精神、道德等价值选择和价值追求方面出现偏差的消极因素。

第三, 思维方式的缺陷。 这种缺陷主要体现为一是超前思维, 一些大学生往往把对未来的幻想当成现实的可能, 陷入“想当然”的境地;二是理想化思维, 把社会政治问题看得过于理想和完美, 造成与社会的距离感和对社会政治问题承受力的低下;三是两极化思维, 在对待一些政治问题时缺乏辩证思维, 易走极端。

第四, 矛盾的角色期待。 一些大学生的自我角色认知与社会角色规定之间易发生冲突, 一些大学生的社会目标和自我目标常常发生矛盾, 对待他们的客观评价和主观评价常常发生分歧。导致这些矛盾出现的原因:一方面是一部分大学生对所属群体的社会结构边际地位不能正视, 过高地估计自己, 导致个人欲望远高于社会要求和现实可能, 不能很好地进入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角色范围。 另一方面是部分大学生对自己的政治要求不严格, 缺乏积极进取精神, 无法达到社会对大学生的客观政治要求。

第五, 相对封闭的群体不良感染。 在大学校园环境中, 一些大学生往往形成一个趋向自我保护的半封闭体, 对内他们相互同情与支持, 群体的相互感染, 对外则更容易传播反传统的准则, 以致容易在少数大学生中流行错误观念, 阻碍当代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四、启示

为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当前高校思政工作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第一, 帮助大学生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的目标和内容。 目前, 我国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在内容上存在不容忽视的结构性缺陷, 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明显脱节等问题。 高等学校思政工作要从国家利益和需要出发, 结合社会政治实际, 以思想教育为先导, 以道德教育为重点, 以政治教育为核心, 以心理教育为基础, 构建层次分明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帮助大学生选择其政治社会化的目标, 明确其政治社会化的具体内容[3]。

第二, 指导大学生矫正思维方法和建立理论支撑点。 高等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要注意对大学生思维方式的矫正和训练, 用正确的理论武装大学生, 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和维护国家的稳定和发展。 提高大学生分析社会政治问题的能力, 提高其鉴别、吸收和转化的能力, 注意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政治理论教育, 使大学生的政治信念和政治认识建立在严肃的理性选择基础上, 增进大学生对政治体系和政治理论的深刻认同。

第三, 优化校园政治软环境。 校园文化环境作为重要的软环境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不容置疑。 因此, 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 从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上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供良好的文化氛围。 应努力创造健康积极向上的政治气氛, 促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这项工作包括:第一以细节激起大学生的注意和兴趣, 影响他们的政治心理、态度和行为;第二是对教材的优选、师资队伍水平的提高、党团活动等校园政治活动要精心安排, 加强学生组织的民主建设等;第三是搭建组织平台, 成立学习研讨会, 学习研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爱”“三节”等主题, 引导学生增强对政治思想的认知和与时俱进精神。

第四,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 首先, 需要完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效机制, 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 通过规定学时和学分等重视实践教学;同时, 学校职能部门要为实践环节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加强组织和管理, 保证学生实践环节的有效运行。 其次, 要科学指导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 保证实践活动合法合理有效。 最后, 要扩大社会实践范围, 引导学时积极参与学校学院组织的各项活动, 积极参加寒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使大学生社团组织成为政治社会化的重要场所;充分利用双休日、节假日和寒暑假, 引导学生走出课堂,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实践基地, 保证学生实践的可持续性。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一个发展的过程, 作为高校思政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 应强化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 创新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 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提升到更高水平。

摘要:当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人的政治社会化中的作用, 帮助大学生解决这些问题。本文从高校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涵义入手, 对其内容及其主客体障碍加以阐述, 探析了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启示。

关键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思想政治工作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67.

[2]马振清.中国公民政治社会化问题研究[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3]邱伟光,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11

关键词:微博;大学生;政治社會化

一、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内涵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社会化”概念被引入到政治研究中,政治学者用“政治社会化”一词来指称人们学习政治价值和政治立场的过程。1958年,美国著名学者戴维·伊斯顿和罗伯特·海斯发表论文《政治社会化研究中的若干问题》,对政治社会化问题展开了专门研究。此后,政治学者们从不同角度对政治社会化进行研究和界定。总的来说,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通过政治实践活动,获取政治文化和能力,形成政治意识,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就是大学生通过政治实践活动,获取政治知识、政治能力,学习政治文化,形成政治意识,成为政治人的过程。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社会成员政治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大学生接受教育、学习和认同社会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另一方面,政治体系通过各种途径塑造大学生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意识,在政治社会化过程中,二者都表现出主动性和受动性,有着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内在联系。

二、微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一)微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积极影响

1.有利于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参政热情。在现实生活中,大学生参与政治的渠道并不多,与政治的互动机会较少,即使有机会与政治进行互动,其操作程序亦较复杂,不够便捷。而微博为大学生政治参与提供了一个方便快捷的平台,让大学生更为便利的参与政治生活,与政治进行良性互动,极大地调动了大学生的参政积极性与参政热情,使其愿意积极参与政治生活,主动学习政治知识,培养政治意识,促进社会政治化。

2.缩短信息获取时间,有利于大学生对政治信息的及时获取。微博能够及时有效的传递大量的信息,其信息丰富与及时的特点使大学生能够及时获取大量政治信息,缩短了信息获取时间,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信息获取效率,更好地学习政治文化,顺利完成政治社会化。

3.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感。基于微博对我国公民强大的影响力,我国各地区的政府机构纷纷注册微博进行实名认证,发布信息,与网民互动。在微博这一官民互动平台上,大学生一方面能够了解政治信息,接受和学习政治知识,进行政治表达,另一方面能够直接地受到政治体系的信息输出,这使大学生认为自己的政治表达可以影响到政府的政策输出,从而提高其参政信心,加强政治责任感。

(二)微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消极影响

1.微博的负面信息可能会弱化大学生政治认同感。微博的负面信息在无形中会使大学生产生悲观感,把社会的一些负面现象归结为政治黑暗或政治无能,这无疑会影响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树立,弱化大学生对本国的政治认同感。

2.政治信息混杂可能会干扰大学生社会化进程。微博的开放性特点,使得微博各种政治信息泛滥,信息良莠不齐。一直身处校园的大学生,信息辨别能力尚低,易受不良信息干扰,从而导致其接受错误的政治观念,形成不良政治意识,严重影响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方向,干扰大学生正常的社会化进程。

3.微博作为虚拟平台无法培养大学生的实际政治技能。微博只能给大学生提供一个操作简易的网上政治互动,而网上政治活动与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活动相差甚远,现实生活中的政治活动需要考虑多种因素,不像网络那么简单。长远来看,长时间的网络互动会使大学生与现实的政治活动脱节,不利于其现实的政治技能的培养与提高。

三、关于发挥微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积极作用的对策研究

(1)政府加强对微博的监管,净化微博环境。微博信息发布门槛低,各种政治信息良莠不齐,政府需借助相关法规,利用其行政手段加强对微博信息的监管,净化微博环境,使大学生接触积极的政治信息,加强政治认同感。

(2)学校组织大学生参加政治实践活动,促进其政治社会化。学校应积极组织政治实践活动,使学生深入基层,通过政治实践活动加强自身政治实践能力,并从中获取政治知识,提高政治技能,与此同时,学校应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做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形成积极的政治意识,培养政治人格,促进其政治社会化。

(3)大学生提高其自身的信息辨别能力。大学生在微博上接受政治信息的同时,需结合自身在生活中参加各种政治实践活动的政治经历,进行信息甄别,从而培养自身的政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坚定政治信念,促进政治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邱平静,《浅析大学生政治社会化》,《青年与社会》,2013年第14期。

[2]韩磊,赵倩,《论微博对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影响》,《教育探索》,2013年第9期。

大学生政治社会化 篇12

关键词:流行文化,政治素质社会化,大学生

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总是跟社会文化有着某种密切的关联, 他们总是试图通过借助自己喜爱的流行文化从文化的边缘走向社会主流文化的中心, 走向文化的未来, 承担起推动文化发展的重任, 以证明自己社会价值的存在意义。从某种意义上来说, 大学生的社会化过程是与流行文化共生、互动, 最终达到深度统一的过程。研究流行文化与大学生及其社会化过程的相互影响和作用关系, 发掘、引导和深化流行文化在其中积极作用的相关机理, 实现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全面发展, 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深受关注的课题。

政治素质社会化, 实际就是一定的社会政治规范在个人心中内化而形成稳固的政治品质, 其中政治品质是一个人政治认识、政治情感、政治信念和政治行为习惯的统一, 而“内化”则是指社会成员不仅遵守一定的政治规范, 而且从思想上把这些政治规范转化成自己的政治态度和政治信念。符合社会需要的政治素质是大学生社会化实现的前提和保障, 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目标追求。从目标定位上看, 政治素质社会化至少包括两个层次, 其一是传承政治文化, 维系政治体系的平衡与和谐;其二是培养公民的政治自觉性, 塑造政治人格。因此, 政治素质社会化是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重要内容, 在此过程中形成的社会政治意识、价值目标追求、价值认同状况对整个社会化过程具有基础性意义。

1 转变社会政治意识

文化与政治日益相互交织, 文化在当代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文化一方面要受到意识形态和政治的深刻制约, 另一方面又反过来以积极和能动的方式给意识形态和政治以深远的影响。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不同的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文化传统在相互竞争中各显神通, 正日益成为左右世界政治的潜在因素。在全球化进程中, “人们既要面临由文化的多元性诉求增强所导致的当代国际关系愈益复杂的局面, 也会遭遇个别大国利用文化扩张推行全球霸权主义的新式手法, 又能看到历史阐释和文化认同作为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区分你我的重要标识的传统力量, 更能理解反对文化霸权日益成为国家间主权较量的重要砝码的斗争趋势”。从文化传播的角度来看, 大学生政治素质社会化主要表现为社会凭借各种手段, 传播政治信息和意识形态, 使他们接受政治行为和思维的基本模式, 实现政治文化的传承。从过程上看, 社会教化与个体内化的对立统一是政治素质社会化的基本存在方式。流行文化的影响流动于社会教化和个体内化的过程之中, 制约着社会教化的统一性和个体内化的积极性, 进而微观上作用于大学生的政治人格的成长及其倾向, 宏观上影响政治文化的延续和转化。

从意识形态视角审视, 市场经济社会的“消费主义”与思潮的多元化使得今天的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更多地体现了市场经济的意识形态, 其政治色彩已经大为淡化, 面对市场化转型中的变动不居, 中国大学生意识形态中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 民族主义、“左派”思潮、“犬儒主义”和享乐主义都有所表现。流行文化的生成繁荣表达了大学生对政治教化漠视或质疑的情感倾向, 从而制约了大学生内化社会政治教化的自觉主动性。文化大革命“炮打司令部”, 倍受群众尊敬的老革命家受到了批判, 接着所谓“跟得最紧, 学得最好”的“好学生”也以折戟沉沙收场。一时间人们对自己的政治认知产生了怀疑, 政治价值、政治理想被视为空洞的政治说教, 人们的政治言论和行为也显得讳莫如深。这种政治文化心理推动了流行文化的兴起:港台武侠小说、言情小说、通俗音乐以及蓄长发穿牛仔戴墨镜等着装服饰之所以在大学生中风靡开来, 因为这些流行文化现象中没有政治立场的对错, 感性地关照个体世界, 享受现实生活。它们迎合了大学生一代质疑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教化, 厌倦了理性而单调的泛政治化生活模式, 在政治失语的同时寻求新的价值依托的政治文化心理需求。因此, “逃离政治”是大学生流行文化兴起的心理基础。当“享受流行”与“逃离政治”具有相同的语义的时候, 大学生流行文化不可能自发地为符合主流政治体系要求的政治社会化铺路搭桥, 相反地可能成为大学生政治社会化的制约因素, 因为流行文化在解构以政治为中心的思想模式的同时, 也会消解人们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我们还应当看到, 离开冷静、理性而深邃的考察和分析, 简单地追随国际社会主义运动低潮, 国内改革遭遇政治体制瓶颈等感性事实, 大学生更容易对不一致的政治教化产生认同感。当然, 流行文化对大学生社会政治意识的影响也不是决然逆向的, 当其内涵富有国家兴亡、民族尊严等色彩时, 就会激起他们内心深处深厚的政治自尊和自信, 奥运文化的流行和发展就是其中的典型, 对于这些流行文化形态对大学生社会化过程的积极影响需要我们适时引导和把握。

2 震荡价值目标追求

大学生的年龄一般在20岁左右, 这一年龄上的心理特征首先是性格、思维上的不成熟性, 其次是极大的不稳定性。这种不成熟性和不稳定性的心理特征被赋予了浓郁的个性色彩和随意性, 无论是在思想上, 还是在思维方式上, 无论是在文化行为习惯上, 还是在生活方式上, 大学生都容易产生浪漫化、理想化和形式化, 从而导致他们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不能进入应有的角色之中。一方面, 随着市场化、商品化、城市化潮流对人们日常生活方式和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 流行文化在审美观点上的变化突出地表现为消遣、娱乐、休闲功能的上升。从这一提升的情况看, 流行文化“已经不是仅仅为了满足生命机体的真切需求, 而是为了满足个体扩张的心理需求”。其似乎变成在一种大众化的社会中张扬个性的手段, 由此达到心理上的极大满足。尤其是在近些年中, 大学生对类似过程都己经不陌生, 比如小燕子热、大话西游热、哈利·波特热, 直至《流星花园》、雪村的走红乃至唐装热等等, 这样的例子几乎举不胜举。另一方面, 流行文化往往通过强迫接受、轮番轰炸、“摩登人物”示范传授和下意识暗示等心理和行为控制技术, 充斥各种大众传媒, 尤其是流行文化提供给年轻大学生千人一面的成功者形象, 均是着名牌服装、持无线电话、开私家轿车、住高级别墅等等。代表流行文化符号意义的元素在现代生活中早已无处不在。对年轻大学生来说, 他们喝的已经不只是可口可乐的汁液, 让他们High起来的已经不是单纯的“啪啦”热舞, 符号意义已成为吸引大学生时尚选择的卖点。作为一种诉诸感官刺激的文化, 影视、音乐追求的是震撼性的视听冲击力, 服饰、美容极力装扮令人赏心悦目的帅哥靓妹, 而网络游戏则让大学生充分享受了“虚拟暴力”的兴奋。在现代声像技术的推波助澜下, 这种崇尚感性刺激的流行文化充斥于大学生的视野中, 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人格塑造目标。

即使某种流行文化产生的初衷是善意的或无意识的, 可一旦它在社会上大规模蔓延, 所产生的后果乃至极其不良的影响, 却未必与人们想象中的那样可以控制。流行文化的审美倾向和价值取向限制了大学生对现实的理性认识以及对主流文化合理内容的传承。这些信息的反复强化和渲染, 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追求名牌效应和高档化的攀比心理, 必然形成大学生不良的“心理定势”, 错误地把世俗观念当作了人生价值的真谛。而流行文化缺乏批评地把这些隐含的或公开的价值理想标准和价值倾向一股脑推销给大学生, 看似很实在, 很贴近生活, 实则拆掉了大学生心目中最根本的价值坐标, 使大学生不自觉地怀疑、调整、强化和拓展自己的时尚欲求。同时, 当代大学生在反叛性与世俗性矛盾交织的政治社会化进程中, 不断遇到目标的确立与失落, 理论的选择与困惑, 自我认同与冲突的问题。而在学业择业竞争、生存压力的现实面前, 他们的人生理想和价值取向更为务实, 并最终选择了实用主义。这种实用主义需要我们用当前的主导政治价值观加以引导, 否则可能消减大学生的政治责任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3 引发价值认同盲区

流行文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迅猛的态势扩展着, 不少时尚的大学生从头到脚包裹着流行, 尽管各种文化现象本身不存在优劣之分, 如染发和不染发、普通话发音与台北口音之间难以断定谁比谁更有价值, 但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生却选择了“像港台明星那样说话, 像韩国明星那样打扮, 做出欧美明星的表情, 像日剧那样恋爱”。这种颇具后殖民色彩的流行文化现象的产生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大学生对各国或地区流行文化比较的一种表态, 即大学生在心理上认同了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流行文化为一种现代的、发达的、时髦的文化, 而中国大陆的流行文化为一种不那么现代的、保守的、陈旧的文化。这种心理倾向一方面不利于大学生对中国内地文化及其生活的认识、解析和欣赏;另一方面, 大学生在追逐和模仿发达国家或地区的流行文化现象的狂热中, 也不可避免地接受其中所裹挟的主流文化, 包括非理性地接受其中不真实的政治文化。如在高技术和高投入基础上产生的好莱坞大片带给大学生的是关于西方国家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等主流文化的认知, 而其中大量的关于西方国家平等、自由的社会现状以及维护世界和平安宁的使命感的艺术描写也很容易被大学生天真地泛化为真实的西方世界而加以接受。

在快速变化的社会里, 急促的生活节奏影响了日常的生活秩序和生活观念, 传统、道德、人伦、价值观都急速地发生变化, 传统文化体系各层面的崩溃引发了大学生的信仰危机, 他们当中不少人对生活和社会现象感到迷茫和无助。尤其是市场商业化的介入, 当代大学生正经历着世俗化的洗礼, 在政治道德和人性价值方面, 大学生探索真理的超越性被经济方式的超前性代替, 表现出一种世俗性的成熟。这种世俗性要求大学生更加贴近社会生活, 融入大众文化。一般大学生处于迷茫彷徨时, 最容易接受世俗性的思潮, 并形成与此相关的信念, 但没有经过自身理性思考、筛选的意识行为, 往往具有盲目性和不稳定性。可见, 现实困惑不断冲击着大学生的头脑, 造成部分青年对现实政治的失望、对政治教育的怀疑和否定, 使其原有的政治认知不断模糊, 政治信念动摇不定。同时, 由于大学生缺乏对社会生活深层的把握和透彻的理解, 在面对这些流行文化时, 往往来不及也无法对其做详尽深刻的判断便被裹挟着盲目地追随, 在失去根本方向之后, 大学生已无法区分或者不愿意区分哪些流行文化是社会生活所必需、哪些是未来发展所必备, 因此对很多不断登台又不断退场的流行文化只能是随波逐流、追风赶月了。价值取向的“流行化”必然导致大学生出现不严肃、不认真的态度和漂浮的作风, 形成的价值认同盲区使其社会适应的功能大为减弱。

文化与政治日益相互交织的复杂态势一再提醒人们, 在国际政治秩序中, 意识形态领导权的确立与巩固, 必须建立在能够代表尽可能多的文化的基础之上, 同时也不能单纯依靠操纵控制甚至强制手段来获得, 而要围绕自身利益, 兼容激励各方需求, 运用有效沟通方式, 建立能获得尽可能多的认同而不是反对的思想体系。我们应适当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把大学生文化建设纳入政府规划, 设立政府大学生文化项目的成功做法, 加强政府宏观指导, 探索政府资助的大学生文化项目, 支持包括共青团在内的各类社会组织来参与大学生文化建设, 并探索形成以政府投资为主、授权青年组织协调管理、社会中介组织评估、社会文化组织承担实施的大学生文化项目实施方式。国家政府通过制定文化政策、文化市场规范, 协调各种文化机构、文化市场, 指导、引导、限定、规范文化发展, 把国家政府的意志渗透到文化政策和文化产品之中, 通过社会大众对文化产品的接受, 进而接受国家政府的意志, 达到传播意识形态, 实现社会控制的目的。

另一方面, 流行文化是社会阶级或阶级内部阶层凝聚、分化和重组的一个重要因素。也就是说, 流行文化除了娱乐、满足身心平衡等个体因素外, 本身包含着重要的社会因素, 是区别不同人群具有不同公众意识的重要指标。大量的研究证明, 大学生流行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与大学生社会意识的觉醒是密切相关的, 是大学生在整个社会化进程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 绝不能简单做出大学生流行文化弊大于利的判断, 而要充分看到在“文化反哺”时代, 大学生流行文化在促进大学生社会意识发展, 以及推动社会主流文化发展上的重要意义。要“高度重视研究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的意识形态功能, 对大学生流行文化的引导应突出在社会意识培养上”。要大力开展大学生公德、公益、公民等意识的教育, 并通过这些社会意识的培养和习得, 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去正确认识和理性参与各种流行文化。同时, 要不断提升大学生流行文化的社会责任感, 通过开展公益性、社会化和大学生广泛参与的文化活动, 影响和鼓励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责任感。要大力支持大学生开展健康、向上的文化艺术活动, 积极鼓励和引导大学生的原创性文化活动, 特别要更加宽容地对待大学生流行文化现象, 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 努力体现对大学生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储培君.德育论[M].神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1994:101.

[2]林嘉声, 万荣根.论现代德育的开放性[J].教育评论, 2002 (1) :13-15.

上一篇:生态环境修复下一篇:加强写作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