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性电视专题片(通用10篇)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 篇1
第三章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是在保证真实的前提下,对被拍摄对象进行较多的艺术表现和主观介入的专题片。这类专题片国外称“格里尔逊模式”,也有称“文学式纪录片”的,国内也称创意或写意性专题片。
第一节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的叙事特征
一、画面加解说
声画对位,画面和解说相辅相成,和谐一体。有时为了突出解说词,与解说词无关的画面一律不要,无关的音响一律删去,画面很干净,音响很干净。不是再现一个过程,而是截取一个生活的断面来叙事。
二、艺术表达
1、营造意境:意境,就是创作者的主观思想情感与作品的客观生活环境有机的融汇成完整的艺术整体。也就是作品所体现的景与情、形与神有机的结合所创造的统一而又独特的艺术境界。如《西藏的诱惑》,表现了跋涉在宗教朝圣路上的僧侣,表现了跋涉在艺术朝圣道路上的艺术家,但它没有展现僧侣朝圣的过程,也没有具体记叙艺术家们的艺术创作道路。而是通过这些“符号”,来创造意境,同时也通过展现西藏的山、西藏的水、西藏的人等来创造意境,抒发热爱之情和赞美之意。
2、解说的文学性:纪实性专题片一般淡化解说词,而表现性专题片注重解说词,而且注重解说词的文学性。
3、注重形式美:主要是注重画面的构图、色彩、造型、影调等,也注重音乐、音响的使用。一切都是为了表现、为了增加艺术张力。
三、主观介入
1、表达思想:在很多表现性历史文献专题片和政论片中都突出了思想性,也就是用现在时态的画面和历史资料等来表述一种思想观念,传递一种精神。如《使命》,是记录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历程,表达了党的伟大历史意义。
2、抒发情感:很多风光专题片和文献专题片,直接通过解说词来抒发创作者的感情。
3、富于哲理:如《沙与海》,深刻揭示了生活的哲理,就是无论是在沙里还是在海里,要活下来都不容易。《西藏的诱惑》,揭示了人类普遍存在的“朝圣精神”——“人人心中有真神,不是真神不显圣,只怕是半心半意的人”。
第二节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的叙事手段
一、解说词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的解说词是电视语言的骨干,起着叙事、抒情、议论、表意、起承转接等作用。
二、蒙太奇和艺术表现
主要是叙事蒙太奇(平行式、交叉式、复现式)和表现蒙太奇(对比、隐喻、心理等)。艺术表现除了画面、音乐之外,还有就是通过解说词的文学手段:象征、比喻、对比、排比、渲染等手段。
三、音乐
在纪实性电视专题片中,几乎没有音乐,只有同期声音乐。而表现性电视专题片不仅有音乐,而且十分重要。
1、表达内容,深化主题 例如,宁浩片中使用的《外面的世界》两个版本,与当时要表达的内容和主题是非常相符的。
2、渲染情境,烘托气氛
例如,当表现一个人的心情和处境的时候,使用一些音乐,会很好的营造氛围,以达到“煽情”的效果。
3、衔接镜头,转换段落
例如,思念一个人,看着照片、他送的礼物,转到回忆从前和他在一起的时光,这时通过一段音乐就可以将现实和过去衔接起来。再如,思念曾经的恋人的时候是一段很忧伤的音乐,这时,突然变换成了一段轻松愉快的音乐,画面跟着转换成了你和朋友一起HAPPY的场景。音乐在这里完成了转场的功能。
四、表现性材料
表现性材料主要包括照片、画像、文字档案、文物、遗址、音像资料、影视资料,情景再现等。
五、人物口述
人物采访一般在室内,比较正式,讲究用光、布景等。采访中,被采访者可以谈的感性些,也可以理性些。由于事先有准备,采访时语言比较从容、连贯,谈得比较细致、全面。
赏析《西藏的诱惑》、《故宫》片段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 篇2
一、远景的表现方法
远景就是表现远的事物。一般说, 远景分为两类, 一类是景色远景, 它能将周围广阔的空间环境, 大自然中最富有表情的天空云霞光彩, 大面积地收入新闻画面中展现出来, 从而渲染自然景色中的场面气势, 给人以及其广阔的意境美感, 这就是大家都比较熟悉的。而另一类, 则是有些人容易忽视的场面远景, 记得一次我们电视台与信用合作社举办信合杯卡拉OK大奖赛时, 有几位歌手独唱的节目, 由于考虑不周, 拍摄时镜头全部采用的近景和特写。当然, 这不能说明镜头用的不好, 但是缺少场面远景, 也没有留下较大的空间来供歌声回荡和观众想象, 也缺乏现场感。缺少空间环境比较大的远景镜头, 就是缺少对这种场面远景的认识。当然我们谈到的情况只是远景镜头运用的一个方面, 类似的情况在拍摄其它电视新闻节目时有所发生。这种场面远景将所要拍摄的人或物置于空间远处, 占据画面的比例很少, 但它往往被融于周围的景色或运动之中, 便于场面的渲染, 从而刻画主体含蓄的美。这种处理方法将画面绝大部分空间留给作者抒情, 让观众有想象的余地, 容易产生情景交融的艺术感染力, 由于运动于周围环境中的主体小得微不足道反而衬托出周围环境的庄严和热烈。
二、特写的表现方法
特写就是表现特别近的事物, 通过让观众看的清, 向别人展示一个新世界, 微观地反映人或物的某一点, 它成为引起人的注意和揭示人物内心的一种特殊手段。
新闻特写画面表现景物, 能够把极其微小的事物和极不显眼的动势清楚地表现出来, 如汽车反光镜中的景色, 物体某一局部的细节, 都会给人以清新别致之感, 逼着人们不得不认真地去看, 去看仔细。
新闻特写画面表现人, 可使人的表情准确地再现。通过人体某一部位的细小变化, 揭示人物的内心活动。使观众通过画面丰富联系, 看得准, 看得清。在一次征兵会议上我们拍到了一位应征入伍新兵眼睛的特写镜头。透过那一双饱含着热泪, 激动的双眼, 观众可以看到这位新应征入伍的战士心里, 这一景别的运用, 无需更多的语言去解释, 它准确地反映出人物的心里状态, 很快地给观众留下了完整印象。
三、细节的表现方法
细节的表现方法, 主要是指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所呈现的方法。要注意收集细节材料, 恰如其分地运用, 发挥细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作用。
(一) 细节分类
1.外貌细节。外貌细节包括人物的样貌、着装、神态等, 在新闻中要选取能够表现人物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的外貌细节。
2.动作细节。在电视新闻报道中出现人物时, 要抓取人物关键时刻表现出来的有意义的动作, 体现出人物的性格、状态和意志, 更好地塑造人物。
3.语言细节。人物的心里活动和性格特征, 往往通过语言展现出来, 语言细节可以增加电视新闻报道的厚度和情趣, 对新闻的主题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4.环境细节。电视新闻报道不可能游离在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之外, 新闻报道选取典型的环境细节, 能给受众身临其境的感觉, 有助于揭示事物的本质。
(二) 细节的作用
1.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有助于增强新闻的可信性。新闻的可信性指的是受众对新闻所报道的事实相信的程度。一则新闻报道是否可信, 就看受众是否相信新闻报道中的事实。
2.电视新闻报道中的细节有助于深化新闻报道的主题。一叶知秋, 新闻中的细节运用的好, 能够起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用。有时候, 一个细节比干言万语深刻、有力的多。
3.电视报道中的细节有助于增强新闻报道的可视性。可视性是指报道便于观看、吸引受众的特性。可视性的实质是吸引受众观看新闻顺利接受信息, 也是新闻命脉所在。
(三) 细节运用注意的事项
1.新闻中的细节要真实
在新闻报道中, 细节的真实性十分重要。新闻报道中的细节不能虚构搀假或者搞合理想象, 必须通过细致的采访, 才能获得鲜活的细节材料。
2.新闻中的细节要精练。笔下惜墨如金, 才能把新中的细节写得精炼。美国新闻学者肯, 梅茨勒说过:新闻中“写细节很容易收不住笔, 细节叙述过多, 会使人对整个新闻报道望文生厌, 写细节的窍门在于只挑选不多的几个能勾画任务或情景的引人人胜的细节。
“报纸电视化”的几种表现 篇3
所谓“报纸电视化”就是指报纸媒体借鉴电视媒体的长处,注重版面编排的视觉冲击力,新闻叙事的故事化以及出版的时效性。
一、“编排视觉化”
最早提出“编排视觉化”概念的是《今日美国》报。该报总编辑朱尔金森不无得意地说:“我们的报纸看上去就像一部电视,上面是大图片、短内容。报纸的头版对折后仍可见到三四幅彩色图片,置于售报机里简直就像一幅静止的电视画面。”随便翻阅一下近日出版的几张报纸,如今国内报纸对“视觉化编排”的重视也已初具特点。
1.头版——一图胜千言
报纸的头版是要闻版,只有比较重要和严肃的新闻才能上头版,这一直是报纸编排的一个重要原则。从阅读习惯和购买方式来说,受众也总是通过对一版的关注才做出最后决定。所以,很多报纸就把新闻图片安排在头版醒目位置,形成版面的“兴奋点”,试图以视觉冲击力来吸引消费者注意。比如2003年11月2日出版的《东方体育日报》,头版头条《国际预订末代王冠》配以近半版的大幅图片,图片上是上海国际队在战胜大连实德后手拉手向球迷致意,球员们近乎疯狂的表情,使得读者仿佛置身于球场之中,真实地物化了“一图胜千言”的概念。
2.提要——内页小眼睛
提要刊登在头版上,主要是一些导读性的文字,指引读者阅读内页的文章。长久以来,编辑们主要把提要作为服务性的内容,往往用一些标题填充了事。而今,越来越多的报纸意识到,头版的位置寸土寸金,简练的提要配上图片也能增加报纸的“卖点”。图片式提要就像内页文章的一双双小眼睛,提示读者关注。
比如,上海新近出版的《东方早报》,该报把图片式提要放在报头和头条之间,即使对折仍然一目了然。给人的感觉就像一下子头条多了好几条,每个读者都能对号入座,各取所需。
3.天气预报——卡通小图标
如今,只要你翻开每日的《东方早报》和《新闻晨报》,一定会感叹天气预报也能做得那么漂亮。的确,报纸的视觉化也已渗透到读者日常生活的领域。以前,天气预报一般刊登在报头之下,虽然位置不错,但是只有简单的文字和数字。现在,映入你眼帘的是彩色的长三角地图和中国地图,每个城市的旁边则用卡通化的小图标配上数字显示今日的天气和温度。不仅查找方便,看着也“养眼”。这种新型的版面语言,兼有文字和电视媒体的功用,既能弥补文字在形象上的缺憾,又能让稍纵即逝的画面定格在报纸上。
4.组图——纪录片定格
组图是指把同一主题或者主题相近的图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组综合性的摄影专题,有些甚至占据一个版面。随着报纸印刷技术的革新,套色、彩色印刷、铜版纸的运用也在为组图的编辑推波助澜。这种趋势在生活服务类报纸中尤为盛行。以2003年11月12日出版的《申江服务导报》为例,它A叠16页铜版纸彩色印刷的版面,几乎都采用了组图配少量文字的编排形式。其中一版介绍名模辛迪·克劳馥的豪宅,客厅、卧室、厨房、花园,8张图片几乎把镜头对准了辛迪家的每一个角落,依次扫过就像看一部介绍名模家庭的纪录片。
二、“叙事故事化”
传统报纸的新闻写作方式是“倒金字塔”式的硬新闻写作。但是,越来越多的报纸觉察到读者已经不能满足对新闻极端结果的报道,而是更关心事件中的人。注重对新闻事件中人的故事的报道开始流行,清华大学的李希光教授形象地称之为“故事新闻学”。李希光强调:新闻报道尤其要重视人物的刻画。新闻学承担着建立公民社会的使命,除了关注和报道政府的公共政策、公共事务外,新闻媒体还要关注政府公共事务之外的一个重要选题——媒体公共议程之外的世界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包括他们的生活态度、品位、动机、渴望和喜怒哀乐等。在新闻叙事中,对这类普通人物的刻画,应该像一个雕塑家一样,把一块泥巴揉搓成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
说到底,叙事故事化就是通过故事中人物的眼睛叙述新闻事件,让读者感觉到记者不仅仅是报道事实,更是从人性的视角讲述这个事件。
三、“出报滚动化”
在大多数传播学的书籍中,都强调报纸的深度,而把时效性看作致命弱点。但是,随着数码摄影、激光照排、卫星传版、异地印刷等新技术的不断运用,报纸也在悄悄地改变着自己的“宿命”。
《温州晚报》在1997年7月1日香港回归祖国的当天,曾连出各为8个版的上午版、中午版和下午版,滚动报道香港回归祖国的盛况。2001年5月18日,《羊城晚报》在报道“中国第一爆”——广州体育馆爆破工程时,就尝试了连续滚动出报。先在中午以《中国第一爆静待吉时点火起爆》为主题,在A1、A2版用两个整版对其作了报道,按正常的出报时间和正常的版面,出了当天的中午版。而后又在下午,以《中国第一爆瞬间大成功》为主题,用了四个版作了连续报道,加上其他几个新的版面,出了当天的下午版。温州晚报和羊城晚报的做法,可以说是国内报纸在增强时效性上做的有益尝试和重大突破。
电视广告表现形式的名人推荐型 篇4
人们问起我的肉鸡时,总是提出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帕都,你的肉鸡怎么会有这么好的金黄皮色,简直令人难以置信。你可不是把肉鸡染成这样的吧?”
实是求是地说,我们的肉鸡皮色绝对没有什么人造的东西。如果你也有鸡,喂以优质黄玉米,紫苜蓿,玉米麸,金盏草等,你的肉鸡也会是金黄色的。对鸡进行染色是不行的。
另一个问题是:
“帕都,你的肉鸡怎么这样肥嫩多汁。你可不是把肉鸡注射荷尔蒙吧?”
问这种问题真使我有点恼火。我怎么会干这种事呢!鸡吃得像我一样好,生活得像我一样好,难道还会长不好而要采取人工方法吗?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 篇5
把广告场景置身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以人物的生活经验、境遇来影响其他消费者,或改变人们对某些产品的态度。这类广告,贴进生活,令消费者感到亲切、自然、放松。
例如“贵州神奇痔疮药盒”的电视广告:
镜头一:一身着长袍马褂、坐立不安的男子表情痛苦地在来回踱步,发出呻吟声:“哎唷、
哎唷……”。
画外音(女声):“怎么啦?”(关切地)
镜头二:男子边走边回答:“痔疮……哎,有好药吗?”(面部特写,企盼地)
画外音(男声):“神奇疮药盒”。
画外音(女声):“怎么样啊?”
镜头三:(切换)男子走上来,一抖长袍马褂,得意地坐入逍遥椅中:“神了!”
画外音(男声):“贵州神奇”。
又如,杉杉西服广告
电视广告一:
画面:一女士在路上款款而行,后面缓缓驶来一辆轿车。突然,路边滚出一只足球,并冲出
两
个踢球的男孩。轿车猛然刹住,从车上下来一位端庄潇洒穿西装的.男士。他捡起足球递予男
孩,然后上车而去。女士目睹一切,心中赞道(画外音):“好一个穿杉杉西服的男子!”
画面推出杉杉集团标记,并伴以旁白:
杉杉集团”。
生活片断型电视广告在外国亦是比比皆是,比如:日本松下传真机电视广告。在日本一个普
通的家庭环境中,操持家务的妻子不慎打破了一只茶杯。她要一只新茶杯,希望丈夫在下班
途中顺便买一只,便用松下传真机与丈夫联络。临近下班,丈夫看到窗外下着瓢泼大雨,想
到自己走出地铁站后距家还有相当一段距离,便用传真机告诉妻子,请她届时带着雨伞在车
站等候。夫妻俩碰面时用手势询问交谈,这时观众才明白,原来妻子是哑人,无法用电话与
丈夫联系,传真机帮助他们迅速快捷地传递了信息。丈夫带回了妻子需要的茶杯,妻子带着
雨伞接到了下班回家的丈夫,两个愉快的撑起伞,相伴而行,消失在傍晚的雨幕中。结尾处
一个男声道出了广告语:“温暖人间的信息交流工具”。这个生活片断型广告曾获1990年日
如何使用表现性评价 篇6
现在,我对表现性评价有了更深刻地理解,现在我针对自己平时的教学实际与模块五所学的,谈谈自己的一点对如何更有效地使用表现性评价的体会。
所谓的表现性评价是指在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情境里,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成就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方式,它可以系统地衡量一个学习者使用以前所掌握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或完成一项任务的能力。
一、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制定切实可行的评价目标
对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进行评价,必须首先准确定位评价的性质。目标是评价的依据,又是评价所致力于达到的终极结果,因而可以说,没有评价的目标也就无法进行评价。我们所构建的学生语文学习质量评价的目标体系,既应包含每一课、每一单元的目标,更应着力构建好每一学期、每一学年和整个学阶段的目标,使之包含学阶段各学期、各学年直至整个阶段的学习要求,全面反映学阶段各个时期的`语文能力、语文素质要求,成为一个知识结构层层递进、能力发展螺旋式上升的完备型整体系统。
二、评价应建立在尊重学生,重在鼓励的基础上。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教育对象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要使学生发展,首先得宽容他们在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只有宽容他们的错误,才能减轻他们的思想负担,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我们在教学中没必要吹毛求疵,而应细心呵护学生幼稚、脆弱的心。作为教师应承认学生的差异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性、个体性,与学生建立平等的人际关系。尤其对语文学科来说,语文的学习与数学的学习有很大差别。数学的结果往往是唯一的,而语文则不然。它的结果往往具有很大的弹性。“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情况在语文学习表现性中比比皆是。正所谓“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孩子的经历不同、知识结构不同``````当然每一个人所获得的都不同了。过分的强调统一只能是扼杀了孩子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意识。因此教师不必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学生。教师应该以参与者的身份与学生一起开展具有相互作用的对话。
教育艺术的本质应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学生在宽松、和谐、民主的自由空间里与老师、学生进行心灵的碰撞、生命的融合,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在成功中走向成功。故而诸多名师都认为鼓励是教育的法宝,是最廉价的润滑剂。课堂上常进行的鼓励性评价,如“相信自己,你们一定能读好。”“老师再给你一次机会,你再试试。”“你真棒。”……无疑能点燃了学生智慧的火花,使他们感到一种满足,一种驱动,
三、给予学生多次评价机会,是表现性评价的途径。
语文教学表现性性评价应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与发展,要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多元化、立体化。教师的评价只是表现性性评价的一种。教师在评价表现性中的角色成为了评价活动的组织者、协调者。其手段有如下几点:
平时与阶段相结合。仅凭一两次测试,不能恰如其分地评价出学生的实际语文水平、语文能力。我们应该注重平时的调查,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进步、发展情况,另一方面也可淡化学生对阶段性考查的“恐惧意识”,增加测查的可信度。
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大部分测查应在课内进行,以保证评价的准确性。但某些测查则可在课外实施,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如成语接龙、传话、即兴演说、辩论赛等等)进行,寓测查于活动之中,从而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检测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能力。
教师评定与学生自评互评相结合。教师评定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准确性高,但亦较“武断”,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个人自评、同桌互评、小组评议等学生自评的方式,适合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可结合采用,从而使学生的语文学习处于主动、积极的状态之中。
四、评价个性化、动情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众所周知表现自我,展示自我,是每一个少儿都愿意并积极去做的事。他们渴望父母的赞扬,鼓励,渴望教师的肯定、欣赏,渴望同学们的羡慕、赶超。他们需要感受成功,成功后的喜悦、自豪,会促使他们继续努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可是现在不少评价浮光掠影,轻描淡写,有的鼓掌成了打拍子,甚至于有的表扬成了贴标签。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打动心的深处。”由此可见,无论什么样的评价必须动情。古人云:“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若能做到准确得体,生动丰富,机智巧妙,诙谐幽默,独特创新,那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当学生写出优美的作文,我除了给他一个“优”,再写上一句“教师真喜欢看你的作文呀!”当一个平日胆怯的孩子能上台发言,我除了给他一个灿烂的笑脸还摸摸他的头,说:“老师为你高兴!”在平时的教学中,对于学生的精彩之处,我不仅会大加赞赏,还会与学生一起体会精彩之处,通过我的语言、面部表情、眼神等随时给予学生评价,传达教师对学生的爱,引导学生的理解走向深刻。
浅谈电视新闻表现形式的策划 篇7
什么是策划呢?古代指“筹谋”“计划”, 而现在则释为一种程序, 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运用脑力的理性行为。基本上所有的策划都是关于未来事物的, 也就是说策划是针对未来要发生事物的因果关系、衡度未来可采取的措施, 以作为目前决策之依据, 即策划是事先决定做什么、何时做、谁来做, 它如同一座桥连接着我们目前之地与我们要经过之处。
电视这种传播媒介, 以其视听结合、声画并茂的综合性传播特点, 势不可挡地走进了千家万户, 其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更是人们了解外部世界、掌握国家大事及各种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 观众开始用审视和挑剔的目光来看待电视新闻节目, 不仅要获得信息更要有欣赏的格调, 这就要求电视新闻工作者要对新闻表现形式进行策划。
报道策划的目的之一, 是利用现有的新闻线索和背景资料策划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植被挖掘方法, 从而更好地利用新闻线索进行有效采访。如果把报道策划理解为运用脑力, 为新闻事实的挖掘提供一套最优方案, 使之在实行重大新闻报道时能迅速调集本媒体之优势兵力, 那么策划不仅是必须的, 也是与新闻规律不相违的。
在电视新闻表现形式中常见的有“画外间与画面组合式”“专访式”“评论式”“现场报道”等十几种。要进行电视新闻表现形式策划, 一可以从了解报道的内容入手, 二可以从电视新闻特点入手, 三可以从把握受众心理入手。
一、从报道内容入手
从了解报道内容角度说, 就是要掌握新闻报道的第一手材料, 因为第一手材料比较真实、具体、生动, 能够从中提炼出准确、鲜明的主题。明确了报道主题, 就可以进行形式策划了。关于世界乒乓球冠军教练李传谦的系列报道, 就在形式上运用了策划, 然后针对报道内容进行了全景报道。因为主人公已去世, 要想在短短十几分钟的节目中把他一生甘为人梯、无私奉献、呕心育人、顽强进取等精神表现出来, 十分不容易, 采访者曾多次采访他的家人、朋友、同事、学生, 了解到有关这位老教育工作者的感人事件不下几十件。因为他的默默无闻、他的普普通通, 他的事迹才感动着所有的人, 专访成为最好的表现形式, 与他共同生活过的人、同他一起共事的人、他训练过的学生, 只言片语、各有侧重, 表现出了一个丰满、有血有肉的人物, 再加上滴有汗水的球台、破旧的练球运动衣、雪地中深深的脚印等空画面的适当穿插, 策划的形式完美地表现了主题。
二、了解了报道内容, 还应当考虑电视新闻的特点
电视新闻具有视听兼备的综合性, 在进行形式策划时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
报纸可以笔下生花, 而电视如果没有新闻现场魅力就荡然无存。假如, 航天飞机“挑战者号”升空的那一瞬间摄像机出了故障没有对准这个场面, 后果不堪设想。而仅仅依靠画面又会有很大的局限性, 所以声音走进了画面, 这使新闻画面既形象、自然、亲切、流畅, 又可以表现出更深、更广的内容。1997年是中国历史上极不寻常的一年:举世瞩目的香港回归和党的十五大胜利召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5·12”抗震救灾等, 这里都充分体现了电视新闻的特点, 更重要的是这几项重大报道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策划的巨大作用。
节目主持现场报道、各界人士专访、特写、述评等多种形式交替使用, 每一组报道内容和形式都是精心安排, 让人们既了解了信息又感受到了美, 这就是精彩的策划。
三、策划要把握受众心理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目的地、是传播内容的归宿, 在传播活动这个大舞台上, 作为构成传播过程两极中的一极, 受众所扮演的角色绝对不是配角, 受众是传播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是传播链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可以说, 对于受众的研究是研究大众传播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能够影响传播的效果, 而且是传播媒介、传播者进行信息传播的“晴雨表”。
新闻必须通过人———新闻的接受者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而新闻的接受者不只是被动地接受新闻, 而是在接受新闻之后扩大对世界的认识, 又在新的认识基础上从事新的创造活动, 可以用:事实———传播者———接受者———新事实———再传播———再接受……来表达这样一个无限延伸的过程。因此, 电视新闻必须适应受众需要, 形式的选择与策划更是如此。在电视新闻的全部活动过程中, 媒体必须全心全意和受众站在一起, 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齐爱憎, 凡是广大人民群众需要了解的就及时准确地向他们报道;凡是他们深恶痛绝的, 就要代表人民进行鞭挞。仅仅了解受众的情绪还不够, 还要了解他们的思想和感情, 研究他们的美感和对新闻形式的要求, 找出一般规律, 针对不同服务对象进行新闻宣传。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 篇8
关键词:电视公益广告;特征;表现形式
电视公益广告最早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初的美国,是为公众服务的非营利性广告。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起步较晚,其发展经历了发轫期、成长期、提速期,并在发展中不断改进和完善。在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作为社会导向和教化的一种重要方式,一直是大众期待和关注的热点,担负着非常重要的责任。
1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与现状
近年来,中国广告业迅速发展,与之相对应,中国电视公益广告也发展迅速。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可以追溯到1978年,至今已有34年的发展历程。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即孕育期(1978—1985);发轫期(1986—1993);成长期(1994—2000);提速期(2001—至今)。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虽然起步较晚,但是在平均水平上已经能达到国际标准。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在不断发展的历程中不断精益求精,追寻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始终都放在第一位。广告市场不断成熟,电视公益广告也在不断进步之中。在中国加入WTO之后,外国机构进入中国市场,对本土媒体广告经营产生很大的冲击。随着数字电视和有线电视的兴起,内在技术要求进化,同时手机、互联网凭借自己的优势挤压电视的生存空间。运营模式单一、出资者数量小、制作人员管理不善、发布随意等自身环境也是当前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现状。
2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特征
2.1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
电视公益广告作为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面向大众群体,通俗性和艺术性并存。概括的来讲,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主要有以下特点:非营利性。这是电视公益广告的首要特征,也是与商业广告相区别的关键;观念性。电视公益广告并不像商业广告直接显示商品的功能与效应,而是传播一种理念、观念;导向性。公益广告是一盏灯,为人们的行为指明前进的道路;受众的广泛性。电视这种媒介本身覆盖率很高,加之公益广告针对不是某一群体而是的社会公众,电视公益广告就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责任性。电视公益广告担负着提高人的审美情趣,陶冶人们的情操,激发人性之中的真善美的责任;艺术性。艺术性是增强电视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特色。
2.2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特征
首先,视听特征。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在视觉与听觉上越来越注重艺术性追求,不仅向受众展现真实的一面,而且还有艺术的一面。增强电视公益广告传播效果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在视听上追求艺术上的美感。电视公益广告以流动的声音和画面为载体,以声、光、电、色等为表现元素,并运用造型、表演、蒙太奇、节奏、伴音、音乐、音响、特技等具体表现手段进行综合合理的组织,给人视觉和听觉上的审美享受。
其次,文字语言特征。一则电视公益广告除了画面和声音是组成元素之外,文字语言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电视公益广告因其所担负的社会责任,因此在广告用语上都比较积极乐观,宣扬某些正确的理念。在广告文字语言的创作上,感性语言较多,理性语言大多处于附属地位,旨在打动人心、深入理念,引起人们的共鸣。在一般情况下,文字是与声音旁白或者对话相结合,用第三人来诉说广告中所要传达的内容,并且以字幕的形式显现在画面上,以求达到更好的效果。然而在公益广告的广告语上虽然不缺乏好的创意,但大多数公益广告的广告文案比较枯燥无味,以单纯的说教内容来向受众传达信息,容易使观众产生厌烦的感觉。
3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
3.1 我国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
电视公益广告是艺术和科技的统一,这就要求电视公益广告善于利用各种电视技术手段,完美的表达电视公益广告的涵义和主题。根据制作手段的不同,电视公益广告主要有两种艺术表现形式:一种是以拍摄为主的电视公益广告,一种是以动画为主的电视公益广告,而动画电视公益广告又逐渐分为两个阵营:一个是以二维动画为主,一个是以三维动画为主。无论是拍摄类电视公益广告还是动画类电视公益广告,都要进行具体的制作。首先针对电视公益广告的主题进行风格的确定,确定风格之后就要进行前期的拍摄工作,在拍摄中拍要达到摄对象在画面中比例合适,注意景别的运用、构图的选择、人物和镜头的调度等因素。最后就要进行后期制作,后期制作是化腐朽为神奇的环节,后期制作将剪辑、音乐、配音、调色、特效等多个环节综合,将电视公益广告的传播效果最大化。
3.2 影响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艺术表现形式的因素
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它的传播效应,因此我们应该清楚有哪些因素会影响电视公益广告的艺术表现形式。从宏观层面来说,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从大的层面影响电视公益广告艺术表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因此经济是最根本的因素,但是电视公益广告作为社会的一种文化形态,无时无刻不受文化的熏陶与影响。我国公益广告作为现实中的伦理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外化,也是对伦理道德传达的精确方式。中国的文化比较内敛,重国、重家、重情,在我国电视公益广告中也不断体现着这种文化。从微观层面来说,电视公益广告的作品因素及制作团队、制作费用是影响电视公益广告艺术表现形式的重要因素。
综上所述,中国电视公益广告相对于欧美发达国家来说起步較晚,在不断地探索中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中国电视公益广告在我国的和谐社会构建中担任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传播正确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规范社会大众的行为、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促进人文理念的传播等。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名人说服型、情景动画型等;内容涉及范围也很广泛:环境、道德、交通等;创意也越来越新颖,由原来的宣传语居多向创意故事性发展。新技术的发展,我国电视公益广告还不断融入3D技术,进行3D电视公益广告的创作,将电视公益广告与发达国家的距离拉近。
参考文献:
[1] 郝大微.公益广告的主题及其表现形式[J].东方艺术,2005.
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篇9
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课程简介】
表现性评价从 2000 年开始受到国内学者的关注,但只停留在观点译介和理论探讨方面,鲜有学者关注如何将表现性评价与中学语文教学相结合,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流程与评价流程。本课程以“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的结合为核心内容,着力探讨如何在初中作文教学中“嵌入”表现性评价,帮助学生了解优秀作文的评价标准,判断自身与标准存在的距离,并在教师的帮助下逐渐“内化”标准,自觉“接近”标准,逐步提升写作水平。本课程旨在解决初中作文教学中表现性评价标准的确立以及具体的操作方式。课程目标如下:
1.了解表现性评价的一般特点及操作方式。
2.了解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
3.借助案例明确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流程。
【学习要求】
在学习过程中,学员要注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要注意实验校与本校实际情况的差异,重点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1.表现性评价的一般理论,即表现性评价的特点、基本原则、操作方式。
2.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确定依据及评价维度。
3.准确理解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分级表述。
4.明确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基本流程。
5.了解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6.深入思考如何立足于本校实际开展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实验。
专题讲座
表现性评价与初中作文教学
吴欣歆(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一、表现性评价的基本理论
(一)表现性评价的概念
在教育评价领域,表现性评价最初只是一个与传统多项选择题目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相对立的术语,是以客观测验以外的一类以行动、作品、表演、展示、操作、写作、制作档案资料等更真实的表现来展示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思维思考力、随机应变力、想象力创造力、实践能力、合作能力及学习成果与过程的测验。
表现性评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有助于测查高级思维能力。
2.有助于测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调问题的真实性与情境性。
3.重视学生解决问题得出的结论,更重视评定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
4.有助于优化教学过程,使学生的潜力尽可能得到发展。
(二)表现性评价兴起的现实背景
表现性评价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210 年我国汉代的取士制度,即通过考试与推荐来选拔各级官吏。它之所以重新引起国外教育评价与测量领域研究者的关注,是由于在教育改革的推动下,各国教育界期望通过评价的革新来更好地选拔人才,与此同时,发挥评价的导向作用来促进教学与学习质量的提高。国外学者认为表现性评价方式产生的三个基本原因是:
其一,知识的更新每三年成倍增加,要求学生们采用“记忆”的方式是极为愚蠢的。
其二,高级思维及问题解决过程常常非常复杂,要求多个步骤、多个问题解决这,要求跨时间、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运用,要求补充一些校外工作。
其三,当前评价面临困境,即大部分的教育结果不能转化为客观纸笔测验题目的形式。
其实,表现性评价的出现表现出教育界对以选择题为代表的标准化测验的普遍不满。许多教育者认为,与常见的标准化测验形式相比,表现性评价而已更进一步地测量学生实现志向的能力,甚至可以作为解决当前教育问题的重要方式。
(三)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又称课堂表现性评价,指的是以教师为评价主体,以学生日常学业表现为评价课题的表现性评价形式,其特点在于与所学课程内容匹配,风险性较低,属于校内评价的范畴。国外学者认为,只有通过经常的、有规律的课堂评价与反馈,学生们才能更好地了解自己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因此,许多研究者建议将表现性评价作为一种课堂教学工具。还有学者通过研究指出,在实施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时,通过在自然背景对学习者的观察与资料积累,表现性评价的重点在学习过程;在实施后期,评价虽然也包括对学生成长的观察,但要越来越注意学习的产品。我们在这里探讨的就是课程嵌入式表现性评价。
(四)表现性评价的特点
根据学术界对表现性评价特点的界定,我认为表现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有五个。
1.任务框架
表现性评价与学习任务紧密联系,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学习任务应该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学习任务之间联系紧密,形成系统的框架体系。表现性评价的目的即为整体推进学习任务的完成。
2.评价先行
基于表现性评价的作文教学,评价是带动学习任务前进的“火车头”,而非判定任务完成情况的“火车尾”。学生先明确写作的评价标准,在写作过程中主动向“标准”靠近,逐渐将评价标准内化为自身对写作的认识与理解。
3.标准自定
表现性评价标准是基于学习任务和学生情况制定的,情境特点较为突出。因此,依据同一个评价标准体系,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学习任务制定不同的评价标准。“自定”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评价过程中的主体性,体现出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与理解。
4.主体多元
表现性评价的主体包括教师、学生、家长以及其他成员。评价主体多元有助于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地了解自身的写作情况,多方获得鼓励与支持。主体多元也有利于写作教学的多元互动和资源共享,扩大学生思考的广度,增加学生思考的深度。
5.自主修正
学生参与了评价过程,对自己的习作与评价标准的差异有较为清晰的认识,有利于发挥评价的完善、修正功能。评价过程对学生的自主修正起到了较好的启发和激励作用,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主动修改作文的良好习惯。
二、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目前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最大问题是没有为学生的写作营造良好的作文环境。作文教学的随意性大,很多教师都是走进教室,在黑板上写一个题目,要求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改,发回作文本,一次写作教学宣告结束。这样的写作教学,一是缺少序列性,二是缺少学生自主感受、修正的空间。另外,学生在写作前和写作过程中都没有得到教师的有效指导,只是在完成写作任务后得到教师的几句评语,学生处于“被匡正”的状态,写作能力的提高没有“助推力”。
这里所说的“作文环境”,不是指作文时的课堂气氛、课堂纪律、训练的状态,而是指学生在作文之前和作文之时这两个时段中,对作文的动机、欲望、冲动、兴奋,这是一种作文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是源于学生自身的。
良好的写作环境包括四个因素:
第一,学生想写,有写作的动机、欲望和冲动。
第二,学生有的写,教师帮助学生营造现实情境,引发学生的回味与联想,帮助学生在生活体验与作文题目之间建立起联系,第三,学生能写,教师帮助学生深化情感、思考与感悟,帮助学生找到与写作内容相适合的表达方法与写作方法。
如果教师能够从整体上设计写作教学的序列,每次作文教学都注意写作前的指导与写作后的点评,学生就能在良好的写作环境中整体提升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三、表现性评价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表现性评价的最大作用就是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确标准。
首先,教师借助标准明确学生在不同阶段的发展方向,借此设计写作任务,为学生寻找达到标准的路径。
其次,学生借助标准明确自己写作努力的方向,并在写作过程中努力实践。最后,师生通过评价明确学生现有水平,进而明确现有水平与标准的差异,共同制定计划,整体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与写作水平。
表现性评价并非独立于作文教学的“评价”,而是融入作文教学全过程的,是作文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表现性评价的引领下,师生更容易明确方向,确定方法,了解差距,教师的教学更有的放矢,学生的完善、修正更有路可循。
四、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标准的制定
评价标准的制定一般可以有“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两种形式,如果采用两种形式得出的评价标准一致性较高,评价标准的信度就比较好。相比较而言,“自上而下的演绎”更多地体现着社会的要求,“自下而上的归纳”则更多地反映学生的需要。《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明确规定了第四学段写作的阶段目标,学生的中考作文能够反映其写作水平及有待提高的角度。本方案结合《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表现确定评定标准,“自上而下的演绎”和“自下而上的归纳”相结合,既能反映学生的发展成长也能表现出他们各自的弱点,更有利于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标准的基本框架如下表所示:
评
价评价维度 项
目
写
作搜集列纲修改加工 过素材 起草
程
内容 表达 文面
对象
明确
视角详略写独特 得当 作书写美观 材料语句结格式规范 真实 生动 果 标点正确 发散词汇
合理 丰富
感悟
真切
每个评定维度又分为 3 — 0 四个分数等级。具体描述如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评价项目及评价维度描述
写作过程
搜集素材
3.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丰富的写作素材。
2.能够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自觉搜集写作素材。
1.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根据写作目的和内容搜集写作素材。
0.没有搜集写作素材。
列纲起草
3.能够根据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构思立意。
2.能够根据构思立意自觉列纲起草。
1.能够在教师的要求下列纲起草。
0.没有列纲起草的过程。
修改加工
3.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和语法修辞常识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2.已经养成修改作文的习惯,能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
1.能够在教师指导下修改作文,借助语感修改作文,做到文从字顺。0.没有修改作文的过程。
写作成果
内容·对象明确
3.写作对象明确,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恰当的写作内容。
2.写作对象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和对象选择写作内容。
1.写作对象不明显,能根据写作目的选择写作内容。
0.选择写作内容时没有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
内容·视角独特
3.能够选择独特的写作视角呈现写作内容。
2.能够选择恰当的切入点呈现写作内容。
1.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但在行文中表现不明显。
0.没有选择切入点的意识。
内容·材料真实
3.写作内容真实具体,叙事有细节,描写景物特征明显。
2.写作内容真实,叙事清晰,描写角度明确。
1.写作内容比较真实,叙事完整,有描写。
0.写作内容不够真实,叙事不完整,没有描写。
内容·发散合理
3.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写作内容丰富且发散合理。
2.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拓展写作内容
1.写作内容有所发散,但发散不够合理。
0.就事论事,写作内容没有发散。
内容·感悟真切
3.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切感悟。
2.情感真挚,能够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真实感悟。
1.情感真实,能够借助别人的观点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0.情感不够真实,没有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
表达·详略得当
3.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能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比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1.能显现出叙事的先后和详略,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0.写作顺序不合理、详略不得当,表达不清楚。
表达·语句生动
3.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运用个性化的语言表情达意。
2.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语言准确、流畅。
1.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通顺。
0.不能根据表达对象和中心选择表达方式,语言不通顺。
表达·词汇丰富
3.词汇丰富,能够选择有表现力的词语。
2.词汇比较丰富,能够选择表达准确的词语。
1.词汇不够丰富,但用词准确。
0.词汇贫乏,词不达意。
文面·书写美观
3.文面整洁,汉字书写美观。
2.文面整洁,汉字书写规范。
1.文面不够整洁,汉字书写正确。
0.文面凌乱,汉字书写有错误。
文面·格式规范
3.标题位置正确,分段符合要求。
2.标题位置正确,能够准确分段。
1.标题位置不正确,段落划分不准确。
0.标题位置不正确,没有分段。
文面·标点正确
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借助标点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2.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1.能够有意识地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0.标点符号的使用不正确。
五、基于表现性评价的初中作文教学流程
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采用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评价方式。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他评为主,虽然评价结果客观、科学、全面,但不利于评价标准的内化。评价标准是外在于评价者并要求评价者接受的社会要求,这种接受过程在以他评的方式进行时,由于认知差距等因素的影响,接受的速度比较缓慢,评价标准内化的过程变长。而通过自评,可以通过评价实践加深领会评价标准,使评价标准变成自我接受的准则,加速评价标准的内化。
自评与他评相结合在保证评价结果客观的同时,对学生写作能力的促进作用也更加明显。另外,初中作文表现性评价方案的评价标准是在分析学生实际状况的基础上确定的,是一种期待性的评价标准,其意义主要在于借助评价标准的导向性,期待更合理、更有效的写作策略的出现,帮助学生的写作水平逐步提高,最终实现阶段目标。
评价过程是学生写作过程的一部分,与整个写作过程紧密联系。传统意义上的评价活动大都在写作后进行,延误了评价的最佳时机。评价应该是促进学生写作的动力,而不是“跟着车头走的车厢”,如果学生一开始脑子里就有评价的概念,他们就能够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在更高的层次上去思考、探讨问题,寻求问题的解决办法。
基于这样的认识,本方案的评价流程如下。
(一)公布写作任务和评价标准。
(二)学生依据评价标准完成写作任务。
表现性电视专题片 篇10
上海三知教育理论研究所 王钰城
表现教育主要由表现性教学、表现性德育与表现性学习三个部分组成,教学与学习是师生的共同活动。现在就表现性教学的现代教学理论基础作些分析。
一、表现性学习的基本理解
表现性学习关系的解释有两个主要方向:一是表现性学习与现代课程理论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二是现代课程理论作为表现性学习的导向。
1.表现是在一定的情景下进行的,从求知转向表现的学习,表现本质上是实践与应用。表现性学习”就是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主动作业)获取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其关键是在应用中、实践中学习。
2.这里的表现是指个体对文本多元(不同)理解的个性化的表现。(包括讨论)
表现性学习不是作秀式的表演,是由内而外,以内养外。这里的内是个体的理解。
3。表现性学习中的表现不是预设的,而是学生的自我理解性的表现。表现本身是一种个体的生成性活动。
4。在表现中获得经验,通过表现检验已获得的经验。
5。表现性学习指向能力。这里的表现主要是指能力的表现,也就是学生学习能力表现。在不同的学科中表现形式不同,例如:音乐学科可以是唱歌曲和跳舞蹈。自然学科可以是做实验、观察分析。体育学科可以是运动。数学学科可以是完成作业(任务)。英语学科可以是听说读写。语文学科可以是质疑、写作。
6。“从过程——发展、对话、探究、转变的过程——的角度而不是从内容或者材料(“跑道”)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课程。”多尔认为,课程不是跑道,而是人跑的过程。表现性学习与其他的学习方式比较,更是突出了“跑”这个过程。
二、表现性教学的核心理念:
——“ 每个学生都能有良好的表现” 1. 美国:不让一个孩子落后。
英国:每个孩子都重要:为了孩子的变化(2003绿皮书)
法国:为了全体学生成功
2.“每个学生都能有良好的表现”,这是人文主义思想的集中表达,承认人的生命意义,尊重人的发展价值。这是天赋教育权的严正表达。这也是基于对人的生命价值的最基本的思考,对教育“以学生为本”的最本质的诠释。
3.这是全纳性教育思想的体现,学校教育必须关注每一个学生,无论他的生理是否有缺陷、学习是否有困难、行为是否有问题,都是我们培养的对象,都是我们服务的对象。
4.“教育必须日益关心所有儿童与青年的最充分的发展,而学校的责任将是寻找能使每个儿童达到他可能达到的最高学习水平的学习条件。” 这是以学生为本的教育行动的诉求。
5.由于现代西方科学主义的影响,片面追求效益,对教育价值的理解充满着功利思想,教育选择优胜者的做法符合了这一效益思想。“每个学生都能有良好的表现”正是摒弃了现代主义思想中的消极因素,确立新学生观。
6.历来沿用的传统的学生正态分布,“好学生”是少数。这是现代主义教育适应大规模工业化式培养人材需要的理论观点。学校中的许多个别差异是人为的偶然,而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教育环境对儿童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
7.教育虽然需要经费等投入,但是最根本的问题是“我们必须改变对学生的看法”。这是从教育经济学角度对办好学校的思量。
三、后现代主义与表现性学习
当前我国教育正处于前现代(传统)思想、现代思想与后现代思想的交会处,我们的教育思想观念也处在各种社会思想的激荡之中。后现代主义对教育的影响表现在新课程中已经将后现代主义的积极思想观点引入课程理论,关心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如何建构一种新的课程,以摆脱当前课程理论和实践中所显现出来的弊端。
●后现代主义的主要教育观念
后现代主义课程是建构性的和非线性的,建构主义的课程是透过参与者的行为和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不是那种预先设定的课程,即4R课程(丰富性rich、回归性recursive、关联性relational和严密性rigorous)。4R课程以“新型师生关系” 打破了历史因素的制约,以“4R”为标准突破了学生心理因素的瓶颈,以“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克服了文化因素的阻碍。
从求知转向表现(performance)、倡导“学以表现”(from knowing to performance)是国际课程与教学领域改革的一大趋势。这里的“表现”本质是实践与应用的意义。“表现性学习”就是通过在一定情境中的表现(主动作业)获 取知识技能、培养情感态度的一种学习方式。表现性学习是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其主要观点是:儿童是天生的表现者、学生是表现的中心、教师是表现的促进者。
表现性学习是实践活动,而且重在通过学生对实践反思的想法进行学习。1. “丰富性”是指课程的深度、意义的层次、多种可能性活多种解释。表现性的学习过程本身可以提供多量的不确定性和生动经验等。
“学校里主要的学科应以自己的方式解释丰富性。”
“在对问题的各种解释之间的对话或者协调之中获得丰富性。”表现性学习是多元对话。
2. “回归性”。这主要指“回归性反思”,“教育过程很大程度上包括一种能力,即通过反思自己的思想从而以某种方式将自身与自己所知道的区域分开来。”(布鲁纳)
在这框架中,每一次作业、考试、日志都不仅是完成一项任务而且是另一开端——作为意义建构者的自身和处于质疑之中的课本进行探索、讨论、探究。表现性学习是任务型的学习,在这过程中培养学生对自己为什么会做对或者做错进行反思,而不是重点对知识掌握与否的反思。这需要在本课题实践中对学生加以培养。
3. “关联性”。这主要是教育联系和文化联系。教育联系指课程中的联系,在此做和做中的反思这一对过程很重要,通过这些过程,课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越来越丰富。文化联系强调描述和对话是解释的主要工具。强调开展由意义的、相互作用的、参与性的对话。
4. “严密性”。“严密性”意味着课程不能够以一种观点结束,应是“有目的的寻找不同的选择方案、关系和联系”,是一种将解释性和不确定性的观点纳入到组合之中,从而将文本和读者之间的双向对话变成“有意义和转变性的对话”。而传统的课程观否定多元思维,试图以一种僵化和教条的答案作为公认的标准。
表现性学习的特点就是个性化的学习,每个学生可以通过自己对课程的解释以表现的形式进行对话。这样的表现出来的学习成果不可能是同一的,从而体现了严密性。
面向教育情境、面向师生本身是4R课程理论的精髓所在。它对课程实施的主张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启示。表现性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方式,应该在4R课程理论基础上充分利用其特点,发挥其长处,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
●表现性学习引导的“四个转变”
1。尊重情境化教育的价值:教育范式的转换。“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领域发生了重要的“范式转换”:开始由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转向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
“课程研究领域开始超越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具有理性主义性格的“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
1.培养知识的积极创造者:从预设走向生成。
“在教育领域,我们需要在创造和选择的艺术上得到训练,而不是只是发出与遵循命令,迄今为止的课程多是训练我们成为预定“真理”的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知识的积极创造者。”表现性学习中的表现不是预设的,而是学生的自我理解性的表现。表现本身是一种个体的生成性活动。
3.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变“跑道”为“人的跑”。
4R课程理论认为,“从过程——发展、对话、探究、转变的过程——的角度而不是从内容或者材料(“跑道”)的角度出发来界定课程。”多尔认为,课程不是跑道,而是人跑的过程。基于4R的这样观点,表现性学习与其他的学习方式比较,更是突出了“跑”这个过程,强调了学习者的主体地位。
4.突出培养有意识的自我:从事实反思转向自省反思。
“泰勒原理”的预定性的功能主义的框架中,“目标不是通过与经验“游戏”尔形成的,相反,目标像经验与发展那些经验的方法一样,是预先确定的。所有这些在与学生进行相互作用之前便固定的存在着。评价只是将经验与预设设定的目标相联系,而不是对学生反思经验之后获得的个人思考成果进行讨论” 表现性学习是学生通过与 “经验”游戏,即“表现”实现目标。表现性学习是实践活动,而且重在通过学生对实践思考的反思展开学习。
四、杜威的经验主义课程论
(一)“从做中学”的教学原则
1。“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
认为,“教育是以经验为内容,通过经验,为了经验的目的” 提出“从做中学”实际上就是“从活动中学、”从经验中学”。
杜威在《经验与自然》一书中这样界定经验:“经验指开垦过的土地,种下的种子,收获的成果以及日夜、春秋、干湿、冷暖等变化,这些为人们所观察、畏惧、渴望的东西;它也指这个种植和收割、工作和欣快、希望、畏惧、计划、求助于魔术或化学、垂头丧气或欢欣鼓舞的人。它之所以具有两套意义,是由于它在其基本的统一之中不承认在动作与材料、主观与客观之间有何区别,但认为在一个不可分析的整体中包括着他们两个方面。” 在杜威看来,经验指主体与环 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他的经验概念包含了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从其哲学基础出发,杜威认为经验有两种意义,即“对事物的主动动作”和“被动地承受事物的影响”二者的辩证统一。
杜威的著名的教育论断,“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和改组”正是立足于他对经验的独特理解上提出来的,他认为:“这种改造或改组既能增加经验的意义,又能提高后来经验进程的能力。” 他把教育视为从已知经验到未知经验的连续的过程,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经验不断增加的过程,而经验的获得又总是和社会生活实践分不开的,因而教育是儿童生活的过程,而不是为将来生活的准备。
基于这种理念,他进一步认为,教育的目的和过程是相同的,“因为生长是生活的特征,所以教育就是生长,在它自身以外,没有别的目的”。他认为教育的目的在教育过程之中,而不是教育过程之外,他反对为教育设置一般的世俗的目标,然而他又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无目的论者,他所言的“教育无目的”论其实是针对越来越繁杂的脱离教育主体的无理目标而言的。他甚至强调:“教育一事不可以无目的,无目的则如无舵之舟,无羁之马,教育之精神则无从发展。” 至此,他所言的目的是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体现的主体精神的具体目标,这种目标和个体经验、个体活动相联系,并对经验改组和自由活动起促进作用。
杜威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儿童做的过程,认为儿童经验的获得要通过做来完善,杜威认为,教育者应该为儿童创设一个有利于儿童活动的学习环境,强调‘‘给学生一些事情去做,不是给他们一些东西去学;而做事又是属于这样的性质,要求进行思维或者有意识地注意事物的联系”。在这里,杜威对“做”的理解是真实的社会生活。
2。表现性学习与活动课程理论
杜威在为孟禄主编的《教育百科全书》所撰写的“知识”词条中这样写道:“知识(knowledge)是一个涉及范围最广泛的术语,„„它包括各种操作和学科,然而,这些操作和学科至少包括两个共同因素,即与智力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以及与确定性、可靠性、确信性、固定性有某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知识这个术语既有主动的意义,也有被动的意义。知识既指操作或行动,即认识的过程;又指结果,即认识的内容。”
杜威从经验的意义上理解知识。知识是认识过程与认识结果的统一,而通常意义上的知识理解仅指后者。杜威区分了四种类型的知识,第一类是“如何做”的知识,例如,知道如何溜冰,如何骑马等。第二类知识是“了解”层面上的知识。第三类知识是“从别人那里获得的知识,通过向别人学习而间接得到的知识”。第四类知识是“理性的知识或科学”,这类知识是源于逻辑顺序和体系的知识。杜威认为第一类知识是儿童发展的最基本的指向,是其他知识学习的基础。这类知识多是在行动与操作中获得的,杜威因而主张由技艺与作业构成课程的初始阶段。第二类知识在杜威看来“是和情绪联结的知识”,整合了认知与情感、价值,从而体现了经验的本质。以上两类知识属于个体的直接经验,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杜威指出,通过交往,从别人那里获得各种信息,也就是杜威知识结构中的第三类知识,这种知识可突破个人直接认识范围的限制,虽囿于间接经验的范围,却不同于体系逻辑知识,也是极具价值的。杜威关于第四种知识,也即理性的知识和学科,是杜威的科学观的具体写照。
杜威强调“活动课程”。在杜威看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是连续的、统一的,而不是对立的。杜威在《儿童与课程》中指出,教学是继续不断改造,是从儿童目前的经验进展到有组织体系的真理,即学科所代表的经验。所以,杜威反对将“依照严密的学科逻辑组织起来的系统化的成人的课程”适用于儿童。杜威真正关心的是教师如何引导儿童以直接或间接兴趣获取个体经验,如何使课程教学成为儿童全部生长中的有意义的因素,从而促进儿童的发展。
主动作业(active occupations)是杜威毕生倡导的经验主义课程形态。所谓作业,是指“复演社会生活中进行的某种工作或与之平行的活动方式”’。这是着眼于儿童经验的发展而对社会生活的典型职业进行分析、归纳和提炼而获得的各种活动方式。这种主动作业体现了杜威关于儿童、学科、社会三者统一的课程开发理念,是杜威实现课程与教学相统一的具体体现。在杜威的课程设计中,包括了社交及语言兴趣冲动,建设性的制造冲动,研究与探索的冲动,表现性的艺术冲动等,这些被认为是课程设置必须满足和顺应的自然倾向。于是,杜威提出了与这四种基本冲动联系在一起的三组课程内容:一是历史或社会学习课程。这是各种社会性学习的基本成分。二是自然科学与数学课程。利用这些课程来发展儿童的科学方法习惯。三是交际与表现的课程。它包括形形色色的基本能力训练。从杜威的课程设置原则看,杜威的课程内容观和他对知识的理解是一致的,都统一于他的“经验论”之中。
1896年1月杜威创办的芝加哥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具体实践了他的以儿童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中心的课程编制论。该校课程不是依据传统的学科,而是依据儿童的需要,以作业为中心组织儿童的学习经验的。他规定,实验学校的课程编制要解决四个主要问题:
1.怎样做才能使学校与家庭、社区的生活关系密切?
2.怎样做才能使历史、文艺、科学的教材对儿童生活本身有真正重要的价值?
3.如何使读写算等正式学科的教学在平日获得的经验之上实施,并同其它学科的内容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使学生产生兴趣?
4.如何适当地注意个别儿童的能力和需要?
在杜威的实验学校里,“作业”是一个中心概念。所谓。作业”,是指儿童的一种活动形式,包括纺纱、织布、烹饪、木工等。实验学校的全部课程是由与各种作业形式平行的兰个方面的理智活动组成的:(1)历史或社会的研究,(2)自然科学,(3)思想交流。
活动、设计与设计教学法
杜威特别注重“活动”对于思维陶冶或思维训练的重要性。本来,思维是从儿童阶段开始的。驱使身躯便是一种智力活动。事物一旦作为一个符号来表现时,‘游戏’便从单纯的身体转动变成具有智力因素的活动了。而使用材料和工具,将一定的意义转化为客观形态的东西时,这更是不同于游戏的“作业”了。作为智力行为的“作业”不只是制作有某种意义的东西,而且,通过实际应用,还可以验证设计是否正确,具有高度的教育性。
儿童生来就是活动的。从严密的教育观点说,学校是从功利主义出发,引进了园艺、烹调、纺纱,劳作等形形色色的活动,使之系统化,并相互关连起来,具有机敏性、持续性。通过这些作业性学科,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生物,化学,物理等实际的或科学的知识,而且要让学生借此通晓实验性探究或实证的方法。
这种结构性作业,叫做“设计”。要使设计真正具有教育性,必需具备若干条件。其一是兴趣,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其二,这种活动必需是有价值的。在日常生活中发现有兴趣、有价值的某种活动,是并不困难的。其三,设计在它的展开过程中,应包括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求知欲。其四,要有付诸实施的时间。
将直观教学和感觉训练引进教育,比之只靠语言教学要进步得多。但是,事物和感觉要有助于儿童的发展,让儿童借助直观和感觉驱使身体,调整活动。应当考虑,要使活动成为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就得精心组织,使之成为激发儿童兴趣的过程。
强调上述意义的思维训练,要求进一步改进传统的讲授法。但是,其作业或活动倘若脱离了儿童的现实生活的实际,那就依然不能摆脱旧式教学的束缚。因此,在接受实用主义的广泛影响,并且依据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学习法则,倡导新的教学法之后,杜威的思维训练说才具有实践的性格。而这种新的教学组织模式,便是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年)的设计教学法(Project Method,1918年)。
克伯屈说,“设计”可以定义为“学生计划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达到目的的活动”。这种活动在它的早期,可以是业已学习的事例的应用或表演,或补充所学内容的活动。然而,学校不是学生单纯掌握知识的场所,而必须是经营更好的生活的场所——在这一认识的背景下,这种设计本身,被置于学习活动的中心,离开了学科框域的设计本身,占有了主导的地位。
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不仅提出了设计教学法的准确的模式,而且揭示了注重自发活动与丰富经验的新教育运动的理念,具有历史意义。
设计教学法同问题解决是一脉相通的方法。设计教学法由下列四个阶段组成。
1.目的——设计教学法的目的,是通过师生的协作制定的。在这里,形成学习者的性格是目的,尽量尊重学习者的自主性或自我活动是前提。
2.计划——设计教学法的成功依赖于计划的周密。因此,这个阶段需要教师的指导。
3.实施——在设计教学法中,重点与其说是放在结果上,毋宁说是放在实施过程本身。因为学习者的性格是在实施过程中形成的。
4.评定——最后,要从设计的推进过程的全局,看看计划究竟是否按照目的实施的,理由何在,并要作出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