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2024-09-16

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精选8篇)

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篇1

浅谈洛可可时期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

摘要:本文主要从两个大的部分来浅谈洛可可时期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中的运用。第一部分简要分析了洛可可时期,服装的轮廓造型以及这些轮廓造型在当代的应用;然后分析了洛可可风格的服装装饰以及现代的服装设计中是如何巧妙利用这些服装装饰的。第二部分主要以婚纱为案例,分析了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风格在当代婚纱设计中的运用与创新。

关键词:洛可可;服装设计;婚纱

第一章

洛可可时期,服装的轮廓造型和服装装饰手段

十八世纪中期,整个欧洲,特别是法国上流社会充满“享乐主义”的生活场所为洛可可服装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在耀亮的时装华彩之中,洛可可服装时刻折射着十八世纪欧洲上层社会优雅、细腻的生活品质。虽然,洛可可风格的服装早已经尘封于历史,然而,其服装造型的轮廓特色以及服装的装饰手段等特色却是在历史中不断发展,在洛可可服装的鼎盛时期,包括之后的浪漫主义时期、新洛可可时期,洛可可的造型、款式、装饰被被广泛的应用。在当代服装设计领域,不管是哪种风格的设计师,如果要展现浪漫、细腻、优雅的女性特征,其首选的装饰手段、装饰语汇都是洛可可时期的经典服装要素。所以,无论是在世界顶级设计大师服装展示的T台上,还是在城市街头时尚女子的裙裾上,洛可可时期,服装在轮廓造型和装饰手段上的特色都随处可见。1、轮廓造型及其在现代的应用

在洛可可时期,服装造型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服装设计中采取裙撑、紧身胸衣、U型领口、S曲线造型等手法将服装的风格完全体现出来。

服装中裙撑造型的运用是最广泛的,刚开始的裙撑形状如钟型,在随后的演进中,为适应女性日常生活的需要逐渐改为椭圆形,前后的比例缩小,左右两侧扩张。现代的服装设计中,裙撑也被广泛运用,只不过在设计风格方面出现了或多或少的变化。比如,具有典型“萝莉风格”的洛丽塔洋装。最典型的洛丽塔穿衣风格是及膝裙,内里穿着泡裤或纱裙以表现出散开的效果。当然,必须说明的是,洛丽塔服装的裙撑没有洛可可时期的裙撑那么夸张。

紧身胸衣也是洛可可时期服装的一大特色。洛可可服装的造型基本能够归为两个几何图形的组合:三角形和长方形。三角形则是在紧身胸衣的塑造之下的身体躯干的圆锥体的正视效果。束腹,虽然是被看作对女性的一种约束现象,在当今社会,女性更多的寻求自我解放,抵制紧身束腹行为的现象也变得强烈起来,但是,紧身胸衣还是被保留下来,追求美丽的女性往往直接忽视紧身胸衣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而通过其来塑身。

另外洛可可时期的女性服装领口,基本表现为宽阔的U形形状,并且开得一般比较低,不仅脖颈处十分袒露,胸部起伏的曲线也在U型领口处显露出来。

与U型领口这种开放的风格相呼应的便是服装的S曲线造型。S型曲线特征可谓是洛可可时代女装造型的极端表现之一,为了突出三围比例,其肩部向横宽扩张,利用胸衣表现夸张的胸部,凭借裙撑表现臀部造型等等,这种追求十分夸张的胸、腰、臀曲线的“人工美”的造型逐渐成了“洛可可服饰风格”的代名词。虽然S型的洛可可服装并没有保留下来,但S型曲线的审美观却在当代社会烙下了深深的烙印,美丽女性的评判指标,其中最重要的身材指标就是——S型曲线身材,因此,很多塑身的衣服,在设计中十分关注这一点。

2、服装装饰及其在现代的应用

后人经常将洛可可风格的女性服装比喻成“盛大的花篮”,在这个花篮内部,盛开着各式各样的“装饰之花”,蝴蝶结和缎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在洛可可时期,蝴蝶结与缎带也是“男子服装”的十分重要的装饰元素。在现代时装设计中,虽然少数男性礼服中也会使用蝴蝶结,但其在女性的服饰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洛可可时期,服装的轮廓造型中的碎花元素和蕾丝元素的运用也是其重要的特色。服装流行的花纹以小碎花为主。碎花在当代也有其一定的市场,特别是2010年左右,碎花裙甚至成了年轻女性,特别是大学生的标志,而蕾丝更是洛可可时期,时装中必不可少的装饰元素。蕾丝这种充满神秘和浪漫气息的装饰元素在洛可可服装中大放异彩,以古典主义的优雅风格,其表达着肉欲和色情的享乐欲望,使之适应高雅沙龙的气氛。当前的蕾丝,应用更为广泛:古典风格的蕾丝装饰、前卫风格的蕾丝装饰、休闲风格的蕾丝装饰、民族风格的蕾丝装饰,甚至还有职业风格的蕾丝装饰等。

洛可可时期,褶裥的使用也是比较经常的,它不仅是衣服的一中装饰,更是人们身份的象征。无论是女装还是男装,衣服饰边使用的多与少,可以充分说明着装者社会等级的高低,对于女人子言,除了具备上述作用,还能展现她们身上魅力指数的跌宕。进入二十一世纪,设计师们更是力图通过恰到好处的褶裥来进一步渲染他们的设计创意和设计思想。

第二章以婚纱为案例:简述洛可可风格在现代婚纱中的应用

婚纱是众多女性步入人生重要阶段—婚姻的必选之物,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女性特别是时尚女性对婚纱的要求越来越高。纵观整个婚纱界,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现代婚纱的很多特征都和洛可可服装风格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U型领口、S曲线造型、裙撑设计、碎花图案和蕾丝花边等等。这一系列的特征使得原本纯洁高尚的婚纱更加凸显出一股神秘、奢华、性感的魅力。

1、造型方面的体现

今年明星结婚的特别多,而明星们对婚纱的要求也是很高的,好多明星的婚纱照都带着浓郁的洛可可风格。《北京爱情故事》成就了陈思成、佟丽娅的事业,同时也成就了两人美好的爱情,今年两人在大溪地完婚,婚礼上的婚纱可谓美翻了大家的眼球,其婚纱就显示出了洛可可风格在现代婚纱中的多处应用,现在我们就以佟丽娅的婚纱为例,来简述洛可可风格在现代婚纱造型方面的体现:

就服装的造型设计来讲,它的整体思路上首先体现在“廓型”的构思。“廓型”指的就是服装的整体外型。它需要适合着衣者的体形,并以适合人的形体为前提,用细节形体的增减和夸张等装饰手段,最大限度地开辟服装风格设计的新领域。

在洛可可时期,蓬蓬裙和紧身胸衣相结合的社交服装在外观轮廓上表现为比较夸张的“X”造型,而在非正式场合出现的家居服装款式则大多数表现为“A”造型,但两者都是古典优雅的轮廓造型,都十分强调裙身和袖口的量感和层次。这就是洛可可服装在外观廓形设计上的显著特点。

在现代婚纱设计中,虽然这两种造型被普遍应用到了各式各样风格的婚纱之中,然而,现代婚纱设计并不是想当然的“拿来主义”。在借鉴、延承洛可可时期服装抽象廓型的基础上,另外还需运用套台、组合、重合、方圆与直线、曲线的变化和增减廓型的变化等现代平面构成的原理完善服装的造型,然后,要对服装整体进行统筹的空间量的设计,即进一步反映出服装内部的空间感和有关的内在比例。同其他事物一样,服装自身具有长度、深度和宽度的变化(从而构成三维空间),在空间中利用线、面的分割塑造形体,并在设计方面,结合与流行潮流相契合的量的造型,进而表现出服装的适体、宽松还是瘦紧的体积感。

总之,现在服装设计一方面继承了洛可可时期服装的“X”和“A”轮廓的造型,另一方面又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良:洛可可时期的“大X”和“大A”的造型使人内脏移位、呼吸受阻,甚至严重损害了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现代服装设计中,往往多采用更自然的“小X”和“小A”,使人们能够在体会到婚纱的美丽时,同样感受到它的舒适。

拿佟丽娅的婚纱照来看,三件婚纱都继承了洛可可服装轮廓的整体样式,没有洛可可时期那种夸张的“X”型和“A”型的轮廓造型,而是更加贴合人体需要的“小X”和“小A”轮廓设计。另外裙撑造型在第二三副图片中表现的更加明显。S型曲线造型则在第一幅图片中表现的较多。U型领口的造型特色则和以往的洛可可风格有所不同,现在的婚纱突破了单纯的U型领口,变得更加开放和性感,直接将整个脖颈和肩膀裸露,呈现抹胸式。当然也有继承了U型领口的婚纱,但是在领口的设计处更加贴合了现在人们对婚纱的要。第一二幅图片的婚纱都带有褶裥,只是幅度和大小不一样,第一幅图片中婚纱的褶裥比较大比较碎,更多的给人以柔美的感觉,第二幅图片中的婚纱褶裥比较少,但是幅度比较大,由于婚纱面料的不同,也使其看起来比较硬朗。第二三副图片中的婚纱对碎花和花边的应用则是比较反复的,这样就增加了整个婚纱的纯洁感和梦幻感。

2、装饰工艺方面的体现

当代,服装设计的范畴变得更加宽泛,其不只是代表了一套衣服的创造,另外还意味着这套衣服的装饰。因此,在现代服装设计中,装饰语言依然十分重要,设计平平的一件服装,能够通过装饰工艺改变平凡的外貌,营造出独特的服装风格。

传统的手工艺装饰能够将设计与艺术进行完美地融合,形成不同的装饰风格与形式。现代婚纱设计中,设计师往往有意识地借助各种传统的手工装饰工艺,能够不断设计出创新的服装装饰风格,进而创造出一份怀旧的情调。

洛可可时期服装的装饰特征在其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颠覆了古典艺术中平直的结构,大胆采用了C形、S形和贝壳形涡卷曲线,敷龟淡雅柔和,形成雍容华贵、绮丽多彩、繁缛艳丽的装饰效果。现代婚纱设计汲取了洛可可时代的装饰意识、装饰精神,同时借鉴了其装饰形式,巧妙运用传统手工工艺,结合流行中的时尚元素,来达到设计师预期的服装效果。

以上三幅婚纱图片,深深的打上了洛可可风格的烙印,第二幅图片中蝴蝶结的运用,则是继承了洛可可时期的服装风格元素和特色,在装饰工艺上也更胜一筹。第三幅图片中的婚纱,将褶裥、花边和蕾丝都巧妙的结合在了一起,华贵却不落俗套。第一幅图片则是在洛可可风格上的创新,传统的洛可可服饰中对珠宝等物件的镶嵌是比较少见的,现在婚纱在洛可可装饰工艺手法的基础上,大胆尝试,镶嵌钻石,显得更加奢华,这种手法在现代婚纱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常见。

结语:洛可可时期,在多个层面上缔造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在服装上的影响和成就更是影响到现代。

其中洛可可时期服装中大量经典元素更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洛可可时期的服装堪称经典,对于设计师来说是十分值得研究和借鉴的,它为世界服装史写下了纤巧繁丽又独具光彩的一页。

参考文献:

[1]小林太郎.洛可可的形成[A].美术译丛[C].杭州: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2]千村典生,孙基亮,陆风秋译.图解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3]宋科新.洛可可艺术风格的渊源及对服饰的影响[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01)

[4]王晓光.文艺复兴与洛可可时期女装风格比较[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7,(02)

[5]华梅.中外服饰的演变[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6]宋科新.洛可可艺术风格的渊源及对服饰的影响[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10卷1期.[7]李当岐.西洋服装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8]叶立诚.中西服装史[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9]李破,杨贤春.洛可可风格在中西方服饰上的体现[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年第15卷第04期.

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篇2

一、民族服装的概述

所谓的民族服装就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是民族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的反映,民族特色较为鲜明,主要体现在服装的造型、装饰、色彩、材料等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服装,民族服装符合了民族的生活习惯和审美意识。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民族服装有着重要的作用,民族服装形象的设计更具有代表性,通过对民族服装的理解与学习,可以更好地拓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养成飞敏锐的形象感知能力,让学生了解民族服装的特色,让学生能够灵活的在现代服装中应用民族服装元素,从而设计出更具有个性化、代表性的现代服装。

二、民族服装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1、提高认识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人们的审美要求发生了重大变化,对服装的多样化、个性化需求也越来越大。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普遍认为现代服装就是流行、时髦的时装,教学过程中也偏向于这些思想的教授,对民族服装不够重视,认为民族服装比较传统,从而忽略民族服装的教学。故此,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作为教育工作者,要高度重视民族服装教学的应用,要彻底摆脱那些旧观念,提高学生对民族服装的认识,让学生发现民族服装特有的审美,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创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多采用那些经典且有民族服装元素的现代服装设计案例,让学生从案例中去找灵感,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1]。

2、民族服装色彩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不管是现代服装还是民族服装,色彩都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元素。在民族服装中,色彩较为鲜亮,鲜亮的色彩元素使得民族服装更具有观赏性和表达性。如何借鉴民族服装的色彩元素对现代服装设计教学而言至关重要。色彩搭配的好坏、色彩的深浅、色彩的饱和度等都影响到了服装的外观审美。故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必须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进行教学,可借助民族服装色彩的提取,将其直接体现在现代服装设计,让学生明白民族服装色彩独有的美学价值。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对服装色彩元素进行调整,改变原来的色彩饱和度、强度,让学生知道这种色彩并不是唯一性,色彩可以进行转变,可以根据自己所要表达的理念来进行调整。另外,要让学生知道更多的色彩搭配方法,懂得多色彩与单一色彩之间的区别,让学生指导民族服装色彩可以与现代服装结合,从而设计出独特、个性化的服装[2]。

3、民族服装造型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就当前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学生设计出来的服装造型大同小异,千遍一律,没有特色,所设计出来的服装难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在这个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里,经济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生活方式以及审美要求的转变,这种转变也体现在了服装上,尤其是在服装的造型上,人们越来越追求个性化、时尚化。而民族服装造型丰富多样,如藏族服装为肥腰、长袖、大襟长袍,袍袖宽敞,臂膀伸缩自如,天冷既可依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天热可以脱出一个臂膀,方便散热,调节体温。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应当重视民族服装造型的应用。要让学生了解到民族服装造型的特点,让学生知道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民族服装造型,可利用多媒体,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民族服装造型,从而开拓学生的思路,不再局限于那种单一的服装造型,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让学生在不断的设计练习中培养各方面的能力[3]。

4、民族服装图案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

在民族服装中,图案最具代表性,它反映了民族独有的特点,是一种特定的负号。对于这些民族图案而言,它具有独特性,通过这图案可以让我们了解到各民族的民族文化。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培养学生的图案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计算机设计应用中不断练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也要加强学生图案的绘画能力,借助民族服装的图案,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实现民族服装与现代服装设计的融合,为我国现代社会培养出更专业、复合型的人才[4]。

三、结语

综上所述,民族服装作为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服装中许多元素都可以在现代服装中得到更好地应用。故此,在现代服装设计教学中,要重视民族服装的应用,要加强学生对民族服装的认识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到民族服装中民族元素的应用方法可技巧,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能力,让民族服装元素在现代服装中得到更好地体现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周莹.少数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民族教育研究,2010,02:88-91.

[2]齐德金,刘馨怡.民族服饰图案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2,05:101-103.

[3]吴晓波.民族服饰元素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天津纺织科技,2012,04:53-56.

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篇3

刺绣承载着几千年中华传统文化,并富有深厚的民族内涵,是最绚丽的文化瑰宝。本文通过简单介绍中国传统刺绣的特点及其文化内涵,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总结得出刺绣的发展优势,为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指明方向。

关键词:

刺绣 服装 应用

中图分类号:J5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5-0110-02

刺绣是利用彩色的线、丝、绒、棉等线材在针织物上借助针的运行穿刺,最终形成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图案。我国的刺绣艺术历史悠久,早在四千七百多年以前就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刺绣工艺。自唐代起,刺绣工艺不仅应用在丝绸服饰上,而且已经发展成一种刺绣工艺品,如刺绣的屏风,刺绣的花乌小品等,丰富了刺绣工艺的应用,同时唐代的刺绣技法更是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刺绣工艺的表现力。到了明代刺绣逐渐形成不同的艺术流派,如顾绣、南绣、北绣等。十九世纪中期,刺绣呈现出具有地方特色的不同风格,如苏绣、粤绣、蜀绣、汉绣等。我国刺绣工艺的发展经过了几千年的漫长历史,吸收了各个时代的艺术形式,下管是艺术纹样,还是图形、色彩,都已经形成一种健全的艺术体系。

一 刺绣的特点

1.刺绣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刺绣带给我们的是一场视觉盛宴,其在色彩、构图、造型、针法工艺等都极其讲究,体现出我国手工艺人深厚的艺术功底。刺绣在配色上丰富多彩,有的使用具有强烈对比的红、黄、蓝、绿等鲜艳颜色,使得整个刺绣显得淳朴、自然;有的刺绣使用纯度、明度比较低的颜色,而且颜色的搭配都是在一个色调里逐渐变化,没有强烈的色彩冲突,整个刺绣显得温润淡雅、富有层次。完美的配色是一个刺绣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精美的刺绣构图与造型也非常巧妙,民间刺绣造型主要采用祛繁留简的方法,突出主题特征。图案的构图讲究虚实相生,如果刺绣的图样简单,背景空白留的多,这种构图会使得整个刺绣具有意境美,如果刺绣图样复杂繁琐,注重虚实关系和主次关系,会使得整个刺绣图样紧凑有序、主次分明。一个精美的刺绣是在一块有限的空间中,对描绘对象主次分明、情节饱满、构图严谨的完美展现。刺绣基本上都采用了夸张的造型方法,不追求逼真和细腻地描绘对象,而是对其轮廓简单概括,突出描绘对象的主要特征,让人能够看出具体的形态即可。夸张的造型虽然会显得幼稚笨拙,但更加生动、质朴,具有浓厚的民间趣味性。针法是刺绣图案最基本的构成形式,根据塑造对象的不同针法也随之改变。针法具有显著的装饰性,可以表现出立体感,可以在绸缎的表面形成突起的浮雕、凹陷等艺术效果。例如常用的“打子绣”就是利用缠好比较粗的线结合特殊的针法在布面上绣出立体的图案,其花纹的内部和边缘都是凸起的效果,这种优美的花纹样式和自然的立体浮雕效果的有机结合,形成了其独有的装饰美。

2.刺绣具有深厚的寓意和文化内涵

刺绣是中国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穿着用品,它具有实用性和美观性,作为民族艺术它也展现着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我国很多民族没有属于自己的文字,只能依托于刺绣工艺作为传承文化的载体,将本民族的文化世代相传,所以刺绣承载着中华历史文化。刺绣不仅作为一种生活资料的补充,装饰和美化衣裳,装点生活,供人观赏,同时它借助刺绣描绘对象的自然属性或者谐音、同音来传递着更深层次的含义。刺绣上所表现的兽类、花、乌、鱼、虫等各种纹样都是民间活动的一种象征符号,手工艺人通过这种图案为载体记录着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同时也传递出祈福纳祥、驱邪避恶、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思想理念。

所有的刺绣图样都具有深厚的寓意和文化内涵。例如龙纹是古代皇家刺绣最具代表性的图样。龙本身就是集合了多种动物的特征,马面、狗鼻、牛嘴、鹿角、蛇身、鹰爪、鱼鳞、狮尾、虾须。龙象征着高贵与尊荣,也是皇权的标志。带有龙纹图样的刺绣是古代皇家的专属,皇帝的龙袍通身绣有九条金龙,正龙正襟危坐,周围的行龙环绕,造型生动活泼。正龙绣在前胸、后背和两肩的位置,四条行龙绣在前后衣襟的位置,无论是从前面看还是后面看都是五条龙,这也寓意着九五至尊、至高无上的权力。麒麟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仁兽,是“四灵”之一,象征着吉祥、太平、长寿,能够镇宅化煞、催财升官等。如“麟凤呈祥”寓意婚姻生活幸福美满,“麒麟送子”寓意麒麟送来的孩子必是贤良之臣,“麟趾呈祥”是比喻和颂扬子孙的贤德。鸳鸯作为吉祥物在刺绣中都是成对出现,象征着夫妻之间相亲相爱,生活和谐美好。成对的鸳鸯图样被广泛应用在刺绣中,如“鸳鸯戏莲”、“鸳鸯喜菏”、“鸳鸯长乐”等。蝙蝠中的“蝠”谐音为“福”,象征着富贵、幸福、长寿。如五只“蝙蝠”围绕一个“寿”字,形成正方形的图案,有“五福捧寿”之意。刺绣中所有的神兽、花、乌、鱼、虫等图样都表达了深厚的寓意和文化内涵,这也是刺绣的意义所在。

二 刺绣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

1.刺绣应用在现代服装中,增加了服装的装饰性。随着社会的发展,现代服装受生活方式和思想潮流的影响发生着革命性的变化。越来越多的人,追求返璞归真、大方合体、轻盈舒适的穿衣风格,这掀起了民族服饰的热潮。刺绣作为一种民族服饰最完美的点缀,再次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无论是男装、女装都喜欢用刺绣来点缀,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穿衣风格和鲜明的个性特征。现代服装设计发展迅速,追求标新立异,设计师尝试打破传统的大面积使用刺绣的方法,在衣服的领子、肩膀、胸前、衣兜等局部加入刺绣装饰,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也展现了设计师独特的创作想法。如图1如果没有领子边缘和袖子边缘的一圈叶子形刺绣图案,会显得很十分老气,适合四十到五十岁的人穿着,但是在领子和袖口边缘加入刺绣后,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增加了T恤的美感和艺术气息,适合年轻人穿着,并且显得人更加年轻、有活力。

2.刺绣应用在现代服装中,增加了服装的耐用性。刺绣也经常应用到儿童服装中,如贴布绣就是最常用的儿童服装装饰工艺。因为儿童喜欢鲜艳的色彩和可爱、俏皮的卡通图案,而普通的印刷工艺印上去的图案容易脱落,也缺乏生动性,贴布绣是满足儿童服装设计需要的最好选择。设计师可以根据儿童不同年龄阶段喜欢的卡通图案设计成装饰图样,在空白的布上制作,然后沿着图案的边缘裁剪下来,缝在衣服上,缝的时候可以选择衣服容易磨损的膝部、肘部,这样可以防止衣服损坏。如图2是一件童装牛仔裤,在牛仔裤的背面兜上贴有英文字母和卡通图案的贴布刺绣,使得牛仔裤显得具有儿童趣味,而且增加衣服的耐磨性,符合童装耐磨损的使用要求。贴布绣具有装饰性强、制作方便、成本低、而且可以防止衣服磨损等特征,所以在童装的设计中广泛使用。

3.刺绣元素应用到现代服装设计中形成新的设计风格。现代服装设计向多元化发展,韩风、日系风、欧美风引领时尚潮流,而刺绣与现代服装的完美结合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中国风”,也一度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国内外的服装设计大师对神秘的中国刺绣文化一直很着迷,不断从传统的刺绣中寻找灵感,无论是刺绣纹样、配色,还是刺绣的制作工艺,都大胆地应用到设计中。图3是Emilio Fucci秀场以“中国风”为主打风格的一件服装作品,设计师引用东方的龙纹图样作为设计元素,并用金色丝线在绸缎上成S形刺绣,整条金色的龙纹铺满裙子前襟,与之相呼应的是外部飘逸的黑色薄纱,使金色龙纹刺绣呈现若隐若现的视觉效果,传递出神秘和优雅的东方美。图4也是以“中国风”为主题的时装秀作品,设计师在简洁的白衬衫袖子和胸前对称加入菊花纹样的刺绣图案作为装饰,使简洁、干练的白衬衫又增加了“中国风”的民族韵味,提高了服饰的艺术价值。刺绣与现代服饰完美结合充分展现了“中国风”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的服装发展中,刺绣都会掀起巨大的“中国风”浪潮。

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篇4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与教师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可以说,它已经成为我们教学中很重要的一种手段。那么,在教学中,应如何合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呢?

其实,一提到现代信息技术,人们会自然的想到多媒体教学,它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主要体现。传统教学手段仍发挥着特定的功能,再加上现代信息技术这一现代教学手段,大大增强了教师的课堂效果,但不是说,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越多,课堂教学效果就越好。

我们教师应充分挖掘现代信息技术资源,在运用这些资源时,应有所取舍。因为,这些资源是为不同的人准备的。我们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人,是具有一定学习特点的学生。因此,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资源时,要贴合我们自己学生的特点。如果统统采用“拿来主义”,不但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久而久之,还会让我们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对学习失去兴趣。所以,我们在实际教学中,要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特点,以学生为本,在利用传统教学手段的同时,利用好现代信息技术,真正让它发挥最大的优势,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篇5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化学教学中,由于微观粒子及其结合、运动和排列的不可感知性,多数学生对物质微观结构的相关知识都感到比较抽象、难于理解。比如在“核外电子运动状态”一节中有关“电子云”问题,虽然我们可以通过课本上的照片来解释,也可以用相关模型进行直观教学,但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前者由于缺乏动感而使学生误以为电子的运动有一定的规律,后者则会让学生认为原子是一些实心的几何体。为了能让核外电子动起来,我们制作了《核外电子的绕核运动》的小课件。首先简介“视觉暂留”现象及其在电影及动画制作中的运用;然后制作一些宏观物体的运动及模拟电子绕核运动的各种gif动画,从而让学生能真切地感受物质各种不同速率下的视觉印象,认识并理解电子运动的特点及其描述的方法。

此外,用3Dmax等制作的多视角动画或三维立体图像还可以广泛地展示各种晶体的结构、分子模型等。这些立体结构课件的使用,可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对化学物质的空间想象能力,学会从量的角度来分析物质的微观组成。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调查表明,课堂教学中教师四十五分钟理论说教的效率远不及一个五分钟实验展示。但是课堂的实验教学也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部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效果不显著;还有一些实验的可重复性差、耗时长,课堂上难以做到随时调用;另外还有一些实验的污染大,无法在教室中完成等。实验课件的广泛应用则可以有效地帮助教师克服教学中的诸多问题,提高实验的效率。例如在“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的教学中,改变压强对二氧化氮与四氧化二氮之间的转化影响并不显著,运用课本实验,学生通常能注意到加压混合气体的颜色加深,而往往不能发现其后的颜色略变浅。因为根据人的视觉特点由浅变深的现象易于识别,而由深到浅的现象则不易感知。

为此,我们采用3Dmax制作了课本实验的原形模拟和简化模拟动画课件,有意识地突出气体颜色的变化,增强实验中的现象层次差别,同时在课件中压强对浓度、气体分子数影响的两个gif动画的使用,加深了学生对压强变化过程中气体颜色变化与组分浓度变化的认识,从而为勒沙特列原理的认识奠定了基础。

品牌策略在现代传媒中的应用论文 篇6

(前言)

媒体,也称媒介、传播媒体。媒体在英文中表述为media,意思是指信息传播过程中,从传播者到接受者之间携带和传递信息的任何物质工具。计算机、光盘、网络、电影、电视、无线电广播、录音、录像、图片、幻灯片、投影片和印刷材料等都属于媒体。194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的《战后公共图书馆的准则》一书中首先出现了媒体这一术语,现在已成为各种传播工具的总称。

品牌,一个复合概念,它由品牌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以及商标等要素组成。它是整体产品的一部分,是制造商为其产品规划的商业名称,基本功能是将制造商的产品与竞争企业的同类产品区别开来。美国营销学权威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认为:品牌就是一个名字、名词、符号或设计,或是上述的总和,其目的是要使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有别于其他竞争者(菲利普•科特勒著《市场营销管理》第六版,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732页)。

就媒体而言,所谓媒体品牌就是媒体名称、品牌认知、品牌联想、品牌标志、品牌色彩、品牌包装以及商标等要素相融合而形成的一个整体识别标志,是一个媒体区别于另一个媒体的重要标志,也是媒体本质的外在表征。

品牌名称指品牌中可用语言表达,具有可读性的部分,如《新闻周刊》、《新浪网》等。品牌标志指品牌中可识别、辨认但不能用语言称谓的部分,包括符号、图案、色彩或字体,如中央电视台的“CCTV”标志、同一首歌的丝带标志等。

品牌不同于名称,名称只具有使人将事物辨别开来的功能,不体现事物的个性,而品牌则附有商品或服务的个性以及消费者的认同感,不是纯物态的物品,它是商标、名称、名词、图案、牌号等品牌形态的存在。因此,我们认为品牌是体现商品或服务个性和消费者认同感,象征生产经营者的信誉,被用来与其他商品或服务区别开来的名称、标志、包装符号的组合。

现代品牌是在工业革命以后出现的。品牌代表着商品的质量,能起到开辟市场,维护和提高商品的竞争能力的作用。因此,品牌作为开展营销活动的手段,已成为企业争夺和占领市场的重要工具。 品牌化经营对于传媒产业的整体运行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毫无疑问,应用品牌策略将成为推动中国现代传媒发生新的变革的力量。

中国元素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 篇7

关键词:中国元素,中式服装,民族特色,传统工艺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走出了国门, 在热闹缤纷的国际T台上, 展示充满“中国元素”的时装。2001年上海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会议上与会领导人身着唐装的集体亮相, 2008年北京奥运会、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的展现, 一次次将中国元素推向全球, 在现今的时装界刮起一次次强劲的中国旋风, 带有中国元素的服装永远是一道让人留恋的风景。当谈及富含中国元素的服装时, 很多设计师都会自然而然地想到旗袍、马褂、坎肩等款式;文化、吉祥物等装饰图案;还有刺绣、盘扣、蜡染、镶、嵌、滚、包等传统工艺。这些仅仅是中国元素中极少的一部分。实际上“中国元素”就是指被大多数中国人 (包括海外华人) 认同的、凝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 并体现国家尊严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号或风俗习惯!中国元素不全局限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 还包括中国现代文化。中国元素引入中国服装领域, 成为中国服装文化的精髓, 包括款式造型、材料、色彩、图案、款式及工艺等方面, 具有浓郁的民俗色彩、独特的服装语言和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

一、造型和款式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

中式服装的造型是按中国人的体型和风俗习惯确定的, 结构上是按照人体站立时的静态姿势设计的。中式服装是从古代深衣制时就采用了人体两臂平展、两腿稍劈站立姿态的结构形式发展而来的。服装造型宽松, 穿着时举手抬腿, 蹲坐跨步都很方便, 不受拘束。线条上强调纵向感觉, 不夸张肩部, 衣长, 出手都比较长, 体现和谐、对称、统一的表现手法, 服装倾向于端庄、平衡, 服装纹饰两两相对。在结构制图上属于平面裁剪, 基本都是直线条, 没有落肩和袖窿, 整件衣服是一个平面, 结构简单舒展, 使着装人体显得修长。

如今, 中式服装的款式已经向中西合璧的方向发展, 除了考虑实用效果外, 还在造型线条上有了发展, 从单一的上下都宽松的H型, 发展到窄肩下摆大的A型、夸张肩部收小下摆的T型及宽肩收腰放下摆的X型, 更加注重整体的线条美。例如旗袍以传统款式为基调, 设计出符合人体肩斜度的肩缝, 改连袖为外上袖, 添加了腰省和胸省, 打破了旗袍无省的格局, 胸襟加宽收紧腰身, 突出人体曲线美, 衬托三围, 保存造型、工艺、款式等中国元素, 同时融进时代的特点, 如低立领, 袖口变窄, 衣长渐短, 也可由上下

吉林乔健宇刘哲

一体, 变为上衣下裙两节, 门襟由前偏门襟, 变化到前正门襟, 或后开襟。随意大方的造型中仍不失旗袍特有的韵律和时代感。

二、图案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

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历史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化。从四大发明到秦砖汉瓦、兵马俑;从中国书法、印章到京剧脸谱;从水墨山水、到钟鼎器物;从中医中药到动植物 (龙、凤、牡丹等) 等。这些中国元素大都是被国人引为骄傲的国粹, 都可以作为中国文化象征而独立存在的, 都能够通过图案纹样来体现。中式服装的图案纹样丰富多采, 抽象、具象、夸张、写实等风格俱全。图案纹样不仅精美, 而且具有丰富的内涵, 被引入服装中应用, 极大地提高服装的品位, 如一组模特身着飘逸的长裙, 裙子上画着一组优美的山水画, 配以中国传统的乐曲, 就会体现非凡的气度, 一件普通的小衫, 印上中国特有的吉祥图案如京剧脸谱, 龙凤呈祥, 太极图或福禄寿喜等汉字都会别有韵味。例如2010年世博会会微, 就是以汉字“世”为基础设计的, 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 洋溢着崇尚和谐、聚合的中华民族精神。这一汉字书法的“世”字与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微———篆刻的“京”字可说是异曲同工, 交相辉映。当然这些图案的的大小、位置、颜色都要与服装的整体风格相协调, 不要生搬硬套, 以免弄得不伦不类。

三、工艺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

中式服装结构简洁, 以直线为主, 虽然造型上较少变化, 但很注意工艺装饰。一根尖尖的缝衣针将中国的手工工艺发挥到了极致, 从精美的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到盘扣、镶、嵌、滚、钉。这些极富民族特色的中国元素和各类工艺装饰仍然是现代服装中使中式服装富有特色和充满魅力的重要手段。四大名绣均图案秀丽、形象生动, 富有立体感。由于地域和民俗的不同在针法图案上有一定区别, 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盘扣, 就是中国传统服装上的扣子, 它种类繁多, 也是中国元素突出代表, 用来固定衣襟或装饰的。盘扣通常是一对, 由一公一母组成, 公的一端是结, 母的一端是环, 把结系进环中, 就起到了固定衣服的作用。盘扣, 它不仅适用于中式服装, 也被许多服装设计师广泛用于各类时装作为点缀。以上所涉及工艺不仅是中国服装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闪现着中国元素的身影。现代中式服装设计制作中, 花样繁多的, 一字襟、琵琶襟、对襟V领、高立领等, 也都被刺绣上了不同的图案, 大都以动物纹样、植物纹样及几何纹样为主, 辅之以镶、嵌、滚、钉等缝制工艺, 既有抽象的展示, 又有写实的表达, 尤其是精妙绝伦的刺绣工艺与丝绸面料配合, 使服装充满东方风韵, 并采用不同的缝制工艺处理, 彰显中国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的完美结合。

四、面料在现代中式服装中的应用

中式服装的传统面料是丝绸、亚麻、棉及民族面料。如今我国丝绸业发展迅速, 建成较完整的丝绸业体系, 丝绸产品已行销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称为三大名锦的古代四川蜀锦、苏州宋锦、南京云锦是丝绸织品中的优秀代表, 在世界上享有很高声誉。还有靛蓝花布、蜡防花布、壮锦、哈达等民族面料, 也都充分体现了中国元素的真实存在。无论是中式服装款式还是西式服装款式配以中国传统面料, 即便是再普通的款式, 也都充满了浓厚的中国文化风情。如今市场上流行的中式服装, 将中国元素和科学技术相结合, 创新出提花布、烂花布、网格布、轧花布、泡泡纱等新型中式面料, 同时配以纤维、仿鹿皮, PU、丝绒、钻石绒等面料, 进行合理搭配, 以其细腻轻软或粗犷直爽的特点为现代人所钟爱, 成为现代服装面料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纱洗, 水洗、石磨、编织等技术, 并在这些面料上配以手绘、刺绣、镶钻、钉珠等工艺, 在保持民族特色的同时, 融进了现代时尚的风格, 使得制作出的中式服装的民族特征和个性优势得以充分体现。

五千年文明的底蕴, 中国人勤奋与睿智, 创造了灿若繁星的中国元素, 以中国元素独有的民族特点和个性魅力, 应用到现代服装的诸多方面, 必将打造出一道亮丽的服装风景。目前, 我国的时装设计已经走出起步阶段, 逐步走入成熟阶段, 学习吸收西方的设计理念, 但设计的灵魂还是中国的, 从中国制造到世界共享, 中国元素承担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这也正是中式服装能够在世界时装界崛起的主要原因。

参考文献

[1]寇天庸.服饰配套艺术[J].北京:纺织工业出版社, 1987.11.

在现代服装中的应用 篇8

【关键词】民族传统服饰 工艺 现代服装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102-02

民族传统服饰发展时间较长,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点,将有关工艺融入到服装教学之中,可以发挥出民族传统服装工艺的优势。民族服饰的形成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学生们可以了解不同民族服饰的特征,学习民族服饰有关历史文化,让学生在课程之中学习到较为良好的服装设计技能。

一、民族传统服饰工艺对现代服装教学的影响

回顾历史,当今的服饰发展都是从远古时期的手工业发展起来的,有着非常漫长的历史,在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之后,服装的纺织技术出现了较大的发展。进入新世纪之后,带有怀旧情怀的民族服饰工艺逐步开始朝着时尚圈发展。

在服装教育专业当中,都安排了民族传统服饰方面的内容。对于普通高校而言,开设与民族传统服装工艺有关的内容,是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让学生的学习范围更大,让学生在学习之中借鉴传统民族服饰文化当中的精华。其次,在职业技术学院开设相关课程,教授有关的学习内容,培养这个方面的专业人才,民族服饰文化得到传承和发扬。

二、民族传统服饰工艺在现代服装教学当中的安排流程

民族传统服饰工艺在教学的过程之中,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在科学利用民族传统服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升学生的设计水平与实践能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之中,对以往的民族服饰文化有所了解,知晓相关工艺的发展历程,对这些服饰的制作过程和细节进行观摩。根据实际情况按照初、中、高级的方式安排有关课程。对于初级阶段的教学课程而言,主要就是对民族服饰工艺的基本信息进行讲解,然后布置有关的资料和讲解,让学生了解这些服饰的形式、特点以及功能,让学生对这个方面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这个阶段的学生主要是欣赏观摩,重点是为了培养学生有良好地学习习惯,为进入中级阶段努力。

在随后的阶段之中,教师可以对苗族、瑶族等民族的传统服饰进行讲解,对其外在形式、特点以及制作工艺进行全方位的展示,展示各种工艺的具体流程,分析材料的使用。让没有服装工艺基础的学生可以顺利地学习到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教学目的之一就是让学生能掌握集中扎染方法。学生在具备初步实践能力的基础上,就可以进一步加强实践联系,让其朝着有创意的方向发展。最后的阶段也是教学工作最为主要的部分,以学生的技能和思维方式为依据,有针对性地进行探索,开拓思维,开展实践活动,锻炼创意能力。可以让学生进行单一工艺方法的演练,将各个少数民族的服饰纹样分解成各个部分,让学生学会扎染制作的方式,掌握扎染图形控制方式。随后让学生综合利用学习到的方法。学生的作业作品要进行展示,教师负责对作品进行全方位的展示,指导学生作品投入到市场之中的可行性。也要引导学生填写写作报告。每个教学阶段都体现出一定的层次性,彼此之前互相联系,构成教学体系,利用这些课程内容完善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民族传统服饰工艺在服装教学中应用解析

1.提升学生借鉴民族服饰工艺的能力

我国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服饰的制作工艺多种多样,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特色,与其他艺术形式完全不同。在服装设计教学之中,在提升学生民族服饰工艺借鉴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的鉴赏能力也得到提升,不仅可以让这些工艺精华对学生设计水平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也能让学生的设计水平得到明显的提升。在进行教学当中,要紧密结合各个民族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对服饰工艺的内涵进行拓展,进而实现创造性的转变。

2.加大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教学

服装的设计工艺属于实践性很强的内容,但是需要文化性的内容进行衬托,才会体现出应有的意蕴。在服装设计教学中,民族服饰的工艺需要对应的服饰文化教学进行辅助,让学生对工艺的理解和鉴赏水平得到提升,对促进民族传统服饰文化发展和创新有很大的意义。在实际教学当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以图片的形式分解展示这些工艺,让学生以直观的方式观察这些工艺的步骤和细节,逐渐产生兴趣,让学生对工艺能有深层次的了解。教师要带着学生进入民族地区,实地考察当地的风土民情,观察当地人的服饰品味,与当地人进行交谈,了解当地人们对这些工艺的看法和心得。适度增加少数民族服饰的课程,让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服饰知识有更多地积累。

3.注重对服饰图案工艺的应用

民族服饰的图案是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很后的历史积淀,在工艺技法方面也十分丰富,主要包括织、绣、挑等。这些三种工艺有很强类的个性。前者主要就是将各种眼阿瑟的线条进行编织,形成表意丰富的图案。绣主要是使用各种类型的小细针,采用上下穿刺的方式,编织出各种类型的图案。挑就就是在织物经纬形成的针眼的基础上,在丝或棉的辅助下,编织出一字型的小图案单位,最终组合成为各种图案。使用的工艺不同,最终形成的图案自然也就不同。这其中涉及的因素十分复杂,让当前的服装设计教学应用这些工艺面临较大的挑战。为此,要让学生知晓这些工艺的价值,了解其特征,在现代数字信息技术的辅助下,借鉴这些工艺之中的优点,让工艺能为服装的局部增添新的特色,灵活运用各种工艺技法,对设计行为形成良好的辅助作用,促进服装事业健康发展。

四、总结

我国的服装业在改革开放之后得到较大幅度的发展,优秀的设计师不断出现,我国的服装设计事业快速发展。与此同时,服装设计课程的内容也不断得到丰富,教师要重视民族服饰工艺的作用,带领学生有步骤地了解各民族的服饰传统文化,对各项工艺的内容有一定的鉴赏能力,然后再逐渐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意能力。

参考文献:

[1]张玉华,刘晓东.民族服饰图案在服装设计教学中的应用[J].大舞台,2013,25(01):176-177.

[2]郭莉.民族传统刺绣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J].江苏纺织,2014,14(08):54-56.

[3]黄俊敏,李响,杨兆麟,邬红芳,王锐强,肖妍妍.浅谈中国民族传统服饰符号在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中的融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19(20):261-263.

上一篇:参差十万人家下一篇:职称英语学习经验职称英语答题技巧之补全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