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2024-08-24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通用11篇)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1

地理教育论文: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摘要]从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尝试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三个方面,探讨如何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关键词]地理教育 学生 环保意识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我在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作了以下尝试。

一、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1.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着,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2.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地理学科第二课堂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外活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

3.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1.智能教育内容。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2.道德教育内容。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3.行为教育内容。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环保事业。

三、尝试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1.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面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在教学高中《地理》下册“新能源”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发展核电站。

2.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

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教师不给出固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因为环境问题本来就有多种解答方法。通过开放性教学培养中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是对学生进行如何利用信息资源来学习和探索的过程。学生不掌握这个过程,就无法做到真正理解生活中的环境问题,环保意识的提高也无可谈起,因为真正使学生信服又能理解的知识是学生自己参与学习过程后获得的。

3.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1)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要求学生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识;同时也深化了地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经过近几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取得了可喜的阶段性成果。经问卷调查,由于环保教育,学生在地理课程中,对有关环保内容特别注意的占97.1%;对环保认识有较大提高的占80%;在环保情感态度方面,有68.6%的学生更加关心环保,31.4%的学生开始关心环保;在环保行为取向、习惯方面,有94.3%的学生表现有进步。

总之,环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要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地球与人文更和谐。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2

一、“学力”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素质”即本质,是当代社会、文化,特别是全球生产和科技发展水平及其趋势对人的客观要求的反映。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世纪,也是中国的世纪。21世纪的人才必须具有多方面的能力,第一是创新能力,第二是学习能力。由于未来的社会是科技的社会、知识的社会、终身学习的社会,科技的高速发展、知识的不断更新,决定了21世纪的人必须掌握一把开启终身教育的金钥匙———“学会学习”的能力。

“教育的本质是什么, 当你把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忘光了,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所以,“剩下的东西”中最不会忘记的就是“学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的能力。

二、“学力”的主要类型

国际教育界把“学力”分为“基础性学力”和“发展性学力”两大类型。“基础性学力”指一个人获取基础知识、技能的能力,即自学能力。“发展性学力”指运用原有基础知识和技能去获取新知识、创新知识的能力,即创新能力。“基础性学力”是“发展性学力”的基础,“发展性学力”是“基础性学力”的延伸。

三、在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学力”的途径

课堂教学是“学力”培养的主阵地,教材和教材之外的相关知识、信息是“学力”培养的载体,学生是“学力”培养的主体,教师是“学力”培养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会学习”的技术。我就所任教的地理学科对培养学生“学力”的途径展开思考和论证。

(一)兴趣是“学力”培养的基础。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有兴趣。”所以,“兴趣是智力之母”,是“学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一旦有积极探究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就会产生推动其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动力。“知之者不如好之者。”这句话就道出了兴趣与学习的关系。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一般可以从学生较熟悉的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入手,引进要讲述的内容,以培养学生的兴趣。我们还可以通过其它途径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如:声情并茂的形象讲解带来情趣,事理充实的严密论证产生理趣,诙谐幽默的生动阐释形成谐趣,等等。这样就可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既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实现由信息向知识的转化,完成由知识向智慧的升华。

(二)构建知识框架,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学力”自学能力。

“如果上帝一手拿着真理,一手拿着获取真理的能力,让我选其一的话,那么我宁要获取真理的能力,而不要真理”。确实,如果有了获取真理的能力,那么自己就可以去发现更多的真理。同样,如果教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就能自己去发现、去了解、去掌握更多的知识了。因此,创新教育要求我们:教学不仅要教“学会”,而且要教“会学”;不仅要传授学生某种知识,而且要培养学生获得这种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对于学生来说终身受用,是未来获取新知、自我更新、自我完善的不竭源泉。“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学生有了兴趣之后,接下来关键性的一步就是拥有一只“渔具”。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入认识过程,逐步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主张“自始即不必多讲”,而应“致力于导”。“教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教学案”的方法。我在课前把每节课的知识框架印发给学生,使学生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策略是什么(What),它所适用的范围是什么(Where),以及怎样应用(How)和什么时候应用(When)。学生就可以根据这四个“W”去预习、学习和复习。尤其是在新课之前印发“教学案”,让学生从发现问题入手,经过自主探索,最后感到学有所得。长此以往,学生便自然形成获取基础知识的能力。

(三)选择适宜的教学模式,借助先进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发展性学力”创新能力。

在现代科学方法论中,模式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法,可以借助模式方法分析问题、简化问题,从而便于较好地解决问题。在课堂教学中,为了把教师的辅导与主导性和学生的自学与主动性真正有机地结合起来,我采用了“导学—讨论”模式,效果比较显著。具体做法是:首先,学生在课堂上要在教师的启示、引导、点拨下自己读书(读读);其次,学生之间互相议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逐步了解教材的内容(议议);然后教师作重点讲解,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理解教材的重点和难点(讲讲);最后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做必要的练习,做到当堂理解、消化、巩固(练练)。在这一模式中“读”是基础,“议”是关键,“练”是应用,“讲”贯穿于始终,从而形成以“读读、议议、讲讲、练练”为基本精神的“八字要决”。通过自己的“读读”“议议”,学生才会有一种真实生活的感性认识。之后,再通过教师的“讲讲”,实现向理性认识的飞跃就水到渠成了,进而完成知识的迁移,最后通过精心设计的巧妙习题引导学生进行大胆联想,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反复类似的训练可以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品质,提高创新能力,进而达到培养学生“发展性学力”的目的。

例如:在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这一章时,我打破旧模式,实施艺术化的创新教育。我结合时事政治,用电教手段,先形象地展示李洪志关于“宇宙爆炸”的一些荒谬理论,接着,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对其逐个批驳。然后派代表上台发言,如果批得不彻底,或论据不充分,其他学生可以自由上来补充。由于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事,学生情绪高涨,争先恐后,据理力争,教室里洋溢着愉悦、民主、科学的气氛。学生既感受到源于科学的力量,又体验到源于自身才能的满足。为了进一步点燃学生的创造火花,在学生意犹未尽之时,我继续追问:地球如何抵御来自宇宙天体的撞击?如果地球真要爆炸了,那人类该如何应付呢?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应着眼什么?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兴趣浓厚,想象丰富,思维活跃,回答五花八门,表现出强烈的创新意识,以及探索空间奥秘的信心。

又如在学习地球运动这部分内容时,我让学生大胆设想:“如果黄赤交角增大到40度,地球上的五带怎么变?”“地球如果反向自转,一天还是24小时吗?”“地球如果直立绕日公转,地球上还有四季吗?”“如何解决地球上的淡水危机?”“如何使地球上的资源、能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如何解决全球粮食问题?”等等。我让学生标新立异、别出心裁,自由思考、逾越常规,想象猜测、“异想天开”,从而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当然,对于创造性思维过程来说,仅有求异思维是不够的,浮想连翩之后,还要经过收敛,找出规律性的东西,选择最合理的思路,最有说服力的假设,所以发展学生的求同思维也是不可缺少的。

总之,地理学研究范围广阔、内容丰富、涉及面广。但课本容量有限,不能穷尽全部。尤其是当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新鲜事物层出不穷,依靠课堂、教材已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与创造欲望。因此,教师必须通过开展丰富的主题性、探索性、研究性的地理实践活动,来加强学科与社会、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中,不断接触新思维、新知识、新方法,锻炼自己的地理技能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从而为创新活动提供不竭的素材。如围绕“防止荒漠化日”、“粮食日”、“水日”、“环境日”、“土地日”、“人口日”、“保护臭氧层日”等环保纪念日,开展主题月、主题周活动。一方面邀请专家,对环境问题的现状、原因、治理措施等进行系统的分析和多角度的阐述,另一方面请学生出谋划策,大胆想象,用小论文或幻想短文的形式,谈谈自己对解决这些问题的设想与创见。

知识是无限的,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既学习知识又培养能力,这值得认真探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国运盛兴,民族复兴需要我们奉献激情、汗水和智慧。我们应在新课改的大旗下,弘扬创新精神,深化教学改革,努力实现课堂教学素质化,为使中学地理教育迎来姹紫嫣红的明天而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

[2]论语.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在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篇3

一、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一)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 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包含着,在实际 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二)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

地理学科第二课堂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外活 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通过各种探索活动,感受各种环境问题,端正环保态度。

(三)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

向学生阐释人地关系,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 ,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投身于环保事业。

二、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 ,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一)智能教育内容。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环境 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二)道德教育内容。

教材告诉我们,自然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环境对废弃物的容纳能力是 有限的,对资源的无节制掠夺开采,对环境的任意污染与破坏,必然受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破坏环境来侵犯 他人的利益,危及子孙后代的生存,必将受到社会的谴责,从而明确人对自然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树立“保护 环境光荣,破坏环境可耻”,“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新型环境道德观念。环境道德是共产主义道德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环境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一环。

(三)行为教育内容。

要求学生成为大自然的优秀管理员,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讲究环境卫生,节 约用水用电,收集废纸废铁,爱护花草树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主动参加环保宣传教育活动,投身于 环保事业。

三、尝试地理教育方式方法的改革,有效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通过设计争议性问题开展讨论,培养中学生的环保意识。

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的,许多事物的存在既对人类的发展有益,也可能对人类有潜在的危害。科学技术是 面双刃剑,使学生认识到这点是非常重要的。环境问题的存在往往受多种因素的制约,在不同的地区,不同的 时期有不同存在的形式;不同阶层的人对同一环境问题也会有不同的看法,因此,在地理教学中设计争议性问 题,组织学生进行多方面的讨论,让他们通过内部矛盾的冲突,深入理解环境问题,提高自身的环保意识。如 在教学高中《地理》下册“新能源”一节时,设计“要不要发展核电”这一争议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组织讨论。核电站是全世界公众关注的环境问题焦点之一,有些学生认为核能是一种清洁、廉价、能量密集、 地区适应性强、具有巨大发展前景的新能源,应积极发展核电站;另外一些学生则认为前苏联切尔诺贝利灾难 性的核事故固然罕见,但人们不能忽视来自具有很高放射性的核废料的威胁,应削减或停止核电发展计划。学 生看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对核电不同的看法。通过激烈的争论,其意义远不止是让学生知道应该不应该 发展核电站。

(二)重视开放性教学,加强环境教育,培养学生的多方面才能。

所谓开放性教学就是指环境教育中利用一些开放性教学材料,这些材料不限于常用的课本,教师不给出固 定格式的结论,而是由教师指导学生通过搜集、阅读文字资料,实地调查问题现状等学习活动,使学生自己得 出恰当的结论。学生自己得出的结论可能是各种各样,也可能是比较一致的,教师要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引导 学生讨论所得结论的合理性,但不必统一到教师事先准备的结论上。

(三)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活动,将环境知识转化为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的形成必须依赖于学生的实践,而且只有在他们的实践中才能表现出来。如果没有接触过协调环 境关系有关的活动,那么,热爱环境、保护环境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在地理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理论联系 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1.把地理知识与周围看得见、摸得着的环境紧密联系起来。如在学习“地球上的大气”这一章,要求学生 根据自身的感受,分析冷热、刮风、下雨等现象,特别是经常影响本地的台风,寒潮等灾害性天气,使学生们 知道这些主要是由自然原因产生的环境问题,人类只有认识自然规律,趋利避害,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收到 事半功倍的效果。2.结合参观访问,增加感性知识,深化理性知识的学习。

3.结合春游,让学生在大自然中体会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4.结合当地政府的重点工程或环保热点问题激发中学生“学环保、讲环保”的动机。

5.结合3月12日植树节,带领学生参加植树活动,学生实现了参与环境保护的愿望,在劳动中提高了环保意 识;同时也深化了地理课本上有关知识的学习。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4

流畅性是思维对外界刺激做出反映的能力,它是以思维的量来衡量的,要求思维活动畅通无阻,灵敏迅速,能在短时间内表达较多的概念。由于地理条件的相互关联性和地理问题的灵活性使得地理教学在训练学生思维的流畅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纲要信号和逐步引导法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例如:在讲“南极洲”一节时,教师在黑板上写一个字“高”,带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然后发问:

①“高”说明了南极洲的哪些地理特征?(学生很容易想到纬度高、海拔高)

②在“高”这一特点的影响下,南极洲的气温有何特点?(极度严寒)

③寒冷的气候对南极洲的气压有何影响?对降水又有何影响?(气压为高气压,气流下沉,降水稀少)……得出以上结论后,再对“高”的含义进行补充,南极洲不仅纬度高、海拔高,而且寒冷程度高、风速高。这样通过层层深入的问题逐步使学生形成一个有序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得到不断地强化,逐步学会发散性地思考问题。

二、利用假设情景,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灵活性是指能灵活变换思路、善于改变思维方向的能力。表现在解决问题时能随机应变,善于转换问题和用不同的策略解决问题。在教学中可以设置矛盾(悖逆)情境,把学生引入“矛盾”氛围,引起学生认识上的争论。只有当学生想方设法去解决矛盾时,才会引起思维上的穷则思变,转换角度去灵活的思考问题。例如:在学习地球运动时,教师可以提出:假如地球的公转方向自东向西而自转方向不变,昼夜长短将发生怎样的变化?假设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地轴的夹角不是66.5度,而是90度.地球上的季节将如何变化?通过假设可以使学生打破思维常规去创造性的分析问题。

此外,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创造性的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去灵活的 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学习完印度的工业布局后,让学生讨论东营地区适于发展的工业类型及工业的分布情况,调查现实工业布局中的不合理现象等,不一定要求学生必须给出正确的答案,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能力,锻炼思维的灵活性。

三、利用比较法和知识迁移,培养思维的广阔性

思维的广阔性是指思考问题全面、系统、周密,遇到问题能够把思路引向比较广阔的领域,从正面的、反面的、经常表现的、偶然表现的等多角度看问题,既抓住问题的整体,又不忽视重要的细节。教师在教学中可运用比较法加强学生该方面能力的训练。例如讲我国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时,引导学生将其与日本的经济发展条件和工业布局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全面、系统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经济发展情况的目的。

此外,利用其他相邻的知识领域获得启示、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知识的迁移也可以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即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教师在教学时可运用联接法,鼓励学生将在其他学科领域中所学到的知识与能力运用到解决地理问题上来。如将化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喀斯特地形成因;将物理实验运用于解决大气压的问题;利用成语“沧海桑田”说明地壳的运动;运用语文古诗“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说明长江三峡水流的湍急等。

通过以上方式,可以培养学生运用不同的知识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摆脱学科体系的限制,增强思维的广阔性。

四、巧用地理教具,培养学生的灵感思维

灵感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境界,它是指人们对某个问题百思不得其解,某个时候突然茅塞顿开,豁然开朗,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新答案或新方法,它他具有突发性、偶然性、独创性等特点。地理教材中,魏格纳通过观察地图,创立了著名的“大陆漂移学说”即属此种类型。在地理教学中可以通过强化观察、在发现中获得灵感思维的训练方法。例如:四季形成的教学,学生对于地球在公转过程中如何形成四季难以理解,仅通过语言很难达到教学目标,教学中运用四季形成模拟演示盘,让学生通过观察,教师适时的引导,激发学生思维灵感,这一问题则迎刃而解,设计步骤如下:

①让学生观察地球轨道平面,了解公转轨道平面的形状。

②请一位同学根据地球公转特点,演示地球公转的全过程,其他同学观察并纠错。

③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太阳的直射点如何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④学生讨论得出由于地球公转,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得到太阳热量不同,从而产生四季的结论。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5

高中地理新教材中“阅读”部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载体,它是对课文知识的必要扩展,体现新教材内容的层次性和选择性。例如,在高中地理必修《地理2》第四章《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中,“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就是以“阅读”的形式出现在教材中,这是一个重要知识,但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学习“阅读”材料,按照“阅读”内部的三个时期钢铁工业的主导因素在变化。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自主学习活动:①德国鲁尔区钢铁工业发展属于哪个时期?其发展的主导因素是什么?②我国鞍钢的发展主导因素又是什么?③日本福山钢铁工业发展属于什么类型?学生自学“阅读”材料即可归纳出“就近煤型”、“就近铁矿型”、“临海型”三种钢铁工业布局类型。在学生自学基础上,教师应对三种类型型及变化进行简单拓展,提升这部分教学的次层性。通过这样的自主学习活动,可以转变过去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旧模式,充分调动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也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巧用教材中“案例”教学,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能力

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对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查越来越突出。因此,教师在新教材教学中应更加关注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高中地理新教材不论在必修教材还是选修教材中都呈现大量“案例”,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典型性和说明性的案例进行教学。“案例”环节的教学,能使师生互动,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又培养了学生的获取信息、处理分析信息的能力。

地理活动方案 篇6

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关注身边的地理知识,懂得多渠道收集课外资料,懂得展示美的事物,小组成员的合作意识也越来越强,因此计划到库车县气象站参观和学习。

二、活动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根据学生自愿组合的原则,8-10人为一组,组内选择主要负责人。内容有两个,一是地理教具DIY,二是争当天气预报员。每一组只能选做其一。

三、活动内容

1、地理教具DIY

1)目的:培养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制作关于地理方面的教具,既能感受DIY的乐趣,又可以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地理知识、原理,在学习中享受乐趣。

学习完“地球上的大气”一章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挂图。在制作过程中,使学生充分的理解并掌握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与高、低压、地转偏向力的关系,效果应该不错。

2)工具:剪刀、铅笔、钢笔、彩色笔、颜料、硬性纸张等。学生可以自由创意,自由选取工具进行创作,版面美观、立意新颖的队伍取胜。

3)要求:围绕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为主题,设计相关的挂图。自由创作。

4)奖励: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胜奖。颁发奖状。一等奖的作品将挂在教室展览。

2、争当天气预报员

1)目的:培养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联系实际巩固学到的气象气候方面的基础知识,又可让学生掌握最基本的生活常识,同时,也培养锻炼了学生的气象观察能力。

2)形式:参赛的小组称呼为气象观测小组,根据当地气候气象谚语:让小组成员观察预报当地的气候、天气,如气候预报,“雷打清明后,洼地能种豆”。“春雨渐暖,秋雨渐寒”。气象预报:“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要来到”等等,

3)要求:各小组积极搜集气候气象谚语的资料,越多越好。资料统一交给组长进行参赛。(参赛前资料要注意保密哦)以搜集的资料丰富度,参赛者对谚语的解释清晰度为主要评判标准,最重要的还是看谁说的谚语最多者取胜。

4)奖励

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其余为优胜奖。颁发奖状。

四、活动时间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7

初中学生已经有了思想和个性, 他们形成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和选择能力, 对学科的喜好有着更强的倾向性。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要把握住他们的这种科目倾向性。在实践中不难发现, 和学生情感交流比较多, 关系比较融洽的教师, 在课堂教学中更受学生欢迎, 对其教授科目的兴趣也就更为强烈。所以,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有风趣的语言, 还要在课堂、课外与学生加强情感交流, 让学生从情感上首先接纳你, 进而接纳这门学科。师生之间情感交流多了, 关系融洽了, 学生就会尊重你, 对你所带科目也会产生兴趣。这方面是从情感人手, 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地理教师的教学意识的更新和教学技能的提高, 需要从地理教师的主客观两方面进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 地理教师往往过多注重了知识目标而忽视了情感目标。非专业地理的科任教师往往拘泥于课本、强调地理事实和记忆, 缺乏地理情趣。非专业地理的兼课教师更拘泥于课本和缺乏地理情趣。而地理专业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 也往往过于严谨和强调地理思维、缺乏生动活泼。对于初中学生而言, 学习动机、学习目的性还不强烈, 愉快、兴趣是学生学习驱动力之一, 甚至对教师的好感也会成为学习的驱动力。如果学生不喜欢地理课、不喜欢地理教师, 那么怎么会喜欢“地理”?怎么能学好地理?所以, 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活动中, 教师要用“爱”来对待每一位学生, 用“爱”来约束学生, 爱学生就要选择学生能够接受, 乐意接受的方式爱学生, 平等的爱、理解的爱、尊重的爱、信任的爱, 这些都是爱的真谛, 不论在生活上、学习上, 都要给予学生必要的关心和帮助, 爱学生也就是在爱的前提下严格要求学生, 同时又要注意到个别差异、区别对待, 师爱要全面、公平;教师更要做到“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导之以行, 持之以恒”和“以趣激疑, 以趣引思, 以趣导知, 知趣相融”努力创造一个轻松、和谐和舒畅的师生关系, 才能使师生都充满着无拘无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因此, 地理课堂教学中应该有欢声笑语, 更需要地理教师注意增强自己的组织能力与亲和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 教师精湛的语言、诙谐与幽默、机敏的教学智慧、可亲可敬的教态, 会使学生对地理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讲述火山地震时, 可这样补充“日本地震学者花了六七年的时间, 耗资三十多亿美元来研究地震预报, 最后得出结论准确预报地震——”学生都满怀希望地等待结论, 但结果却出人意料“是不可能的”, 引得学生哄堂大笑, 达到了很强的幽默效果, 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使学生认识到了地震预报的艰难。如在讲到黄河含沙量高时, 不防引用这样一段话:“黄河流走的不仅仅是泥沙, 而是中华民族的血液, 不是微血出血, 而是主动脉破裂, 它每年带走的氮、磷、钾肥料约有4000万吨……”如此表述, 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 树立环保意识。另外, 可借助“船在水中行”和“水流使船行”的现象来形象地理解“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此外, 还可以从学生的日常行为上来制造幽默, 如果有的学生总是上课迟到或者早退, 则可以用西南季风对南亚降水的影响来“点化”他:“假如西南季风总是象你这样迟到早退的话, 那南亚地区会发生什么现象?”大部分学生会笑着回答:“旱灾!”在这样轻松友善的气氛中, 既教育了学生, 又调整了课堂秩序。特别在初中阶段, “愉快”仍然是学生乐于学习的原因之一, 不能搞“一堂式”, 要发扬“民主”。

在现代教学体系中, 教师是主导, 学生是主体, 只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才能更为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是非常爱给学生们提要求, 不尊重学生, 不教学生学习的方法, 学生需要的是学习方法, 学生做的不好, 是他们真的不知道怎么做是好;一个不懂的尊重学生的老师, 不会得到学生们的尊重和喜爱, 更谈不上引导学生对其所带科目产生兴趣, 甚至会导致学生对该科目产生厌学情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充分了解学生, 不要以自己的个性去教学,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跃课堂气氛, 组织一些课堂活动, 比如演讲、辩论赛、分组讨论等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地理知识。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还要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 鼓励学生去学习, 尤其是对所谓的“后进生”, 考分数少不怕, 应告诉他们不应该与考第一的学生去比, 应与总分去比, 所考的分数与满分差多少, 只要努力学习, 付出的总会在成绩中显现;后进生的行为习惯不好, 真的不可怕, 怕的是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对后进生的教育真正做到“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我们教师管理后进生的心理就越健康, 越有信心。另外,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尊重学生的自尊, 采取多鼓励多表扬的教学方式, 尽量不要责备或者批评。通过教学实践发现, 经常获得鼓励表扬的学生, 其学习兴趣浓厚, 学习成绩也会突飞猛进。反之, 经常被批评的学生则开始产生厌学情绪, 成绩自然会一落千丈。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8

关键词:教育实习;地理教育;人才培养

教育实习是师范教育的一种实践形式,是师范教育更好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实现培养目标必不可少的一个教学环节。通过教育实习,学生可以实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培养和锻炼教育教学工作能力。同时,教育实习更是对高校师范教育的一次检验,在高师人才培养中起到质量监督作用,是高师教育质量不断提高、更好适应新课改、培养合格教师的关键。本文结合阿坝师范学院人文社科系地理教育专业学生教育实习具体情况,针对实习过程中反映的问题,对高师地理教育人才培养进行探讨。

一、 地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现状

与国内大多数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专业一样,目前我校在教育实习方面实行多种形式相结合,既集中实习+分散实习+顶岗实习。其中,集中实习管理最为规范,由学校安排实习中学,并派专业教师全程指导。分散实习主要由学生联系实习学校,实行自我管理,最终完成相关任务即可。顶岗实习既学生在中学完全履行教师职责,并由实习学校发给相应经济补助。三种实习方式各有优缺点,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具体选择。但无论采取何种形式,实习内容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地理课堂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工作常规、班级管理与班主任实践、学校人际沟通、教育叙事与教育反思、实习团队建设、优秀中学教师示范课等。

二、 地理教育专业教育实习反馈问题

通过近几年学生实习后反馈的相关信息可以看出,总体上高师地理教育专业学生的学科素养基本能满足中学教师的要求,但由于高校和基础教育在培养对象上的不同,也造成实习学生面对中学生时,普遍感觉在学科知识、普通文化知识、教学实践能力上的欠缺。

1.学科知识不够深厚

在实习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到了实习学校才感觉现在的中学生懂得多,特别是面对实验班(筛选后的好学生)时,在专业知识上不够自信,会出现讲错、讲不清等现象。经深入了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学生在大学中为注重地理学科体系的完整性,学习科目多,但内容都较浅。而在中学,地理学习内容与大学地理教育专业的学习内容并不完全一致,只是根据中学生的年龄、认知特点选取了一部分进行融合。所以中学的学习内容较少但细致,小知识点众多。而大学生在高校的学习中并没有特别加强中学学科内容的学习,这也就造成学生实习后发觉“大学学的许多内容都没有用、自己专业知识不够深厚”的假象。

2.文化知识不够广阔

由于现在的中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多样化,教师再也不是高高在上的“知识权威”,在课堂中需要用到一些生活中的案例时,实习学生感觉吃力,出现“讲的学生都知道,还更详细,学生觉得没意思”的情况。特别是在人文地理知识的学习中,这种现象更突出。

3.教学实践能力欠缺

现代教学中新要求、新方法层出不穷,而高校的实践课有限,学习中注重的还是课堂授课。学生到中学后发现,中学不仅要会上课,还要会说课;不仅要会写教案,还要会写导学案;不仅要上课,还要会做听课记录;不仅要上专业课,还要会上主题班会课。这些新要求学生在大学锻炼的较少,在实习过程中涉及到相关工作会感觉吃力。

4.教学对象了解甚少

这是实习学生面临的最大困惑,总是感觉“怎么会听不懂,很简单啊”。由于在年龄、认知方面的差异,实习学生与中学生接触较少,或者说没有,所以不能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不能较好把握学生易犯的一些错误,备课时也不能从学生角度挖掘教材内容,在教学中也缺乏将知识深入浅出有效地传递给学生的能力,内容讲解没有针对性,教学效果一般。

5.实习时间安排不尽合理

目前,高师地理教育专业(专科)实习时间一般安排在第五学期。以四川省为例,这个时间正是教师公招考试的时间,学生既要实习,又要复习考试,还要全省各地应考,这大大分散了学生的精力,不但实习效果受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就业。这就造成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学生匆匆结束教育实习或者长时间请假,既不利于发挥教育实习的作用,也造成实习学校的困扰。

三、 地理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建议

1.深化中学地理教材分析

目前,高师地理教育专业都在开设《中学教材分析与教法指导》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学分较少,所以更多偏重的是教法指导,而对中学教材的分析浅尝辄止,容易造成学生就业后专业知识的欠缺。以四川为例,目前四川初中地理有三个版本的教材,加剧了这种状况。建议增加教材分析相关课程的学分,并引入一定的考核机制加强学生的课后学习,增加对中学教材内容的具体分析,使学生充分熟悉初中教材内容,而不仅仅是教法的指导。

2.增强试题与学科融合

造成学生感觉大学所学知识无用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大学注重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学生虽学习了众多科目,但基本没有达到学科知识间的融合,即所谓“不会用知识”。因此,可以引入“期中考试”,让学生平时多用一些中考、高考试题打磨、检验自己。这也可以帮助学生较好适应将来的就业,增加就业资本。

3.拓宽学生知识深广度

针对知识面不够广、知识储备不够深厚的情况,可为学生推荐相关阅读书目,无论地理科学知识类,还是文化知识类,凡是有利于辅助课堂教学、拓展学生视野的书籍都可,有效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同时,建议利用周末或其它课余时间开展“读书报告”活动,持之以恒,方可见效。

4.加大教学技能训练

在继续加强试讲、教案编写的同时,可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说课、导学案、听评课等专项训练,平时以小组或寝室为单位进行相应课堂教学内容的试讲,不断听课、讲课、磨课,强化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锻炼从师任教能力,最终达到增强其教学综合能力的目的。

5.规范教育见习环节

实习学生普遍缺乏经验,不能较好估计学生情况,这点本就是高师培养的一个瓶颈,不能彻底解决。教师讲的再多、再好,也不可能代替学生亲自与中学生接触,因此见习环节应加强。见习应贯穿整个学习生涯,每学期至少安排两次,并在见习环节中增加见习班会、与中学教师和学生交流等内容。通过这个过程中的看、听、说来真正了解中学生。

6.建立全程实习模式

针对教育实习时间安排不合理的情况,可以通过利用学生课余、假期等时间,将实习分散化、平时化,改变过度依赖第五学期集中实习的状况,如可以推行跟岗制度或影子计划,即每学期都有到中学跟着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听课的机会,加强中学和大学之间的联系,为学生走出校园、走进中学搭建良好平台。

参考文献:

[1] 杨爱荣.高师地理教育实习与地理教育人才的培养[J].中国成人教育,2009,(19).

地理兴趣小组活动方案 篇9

莲山 课件 w w w.5Y k J.C om 8

一、活动目的1.发展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加深对课本知识的学习掌握;

2.帮助学生更好认识环境,培养他们关爱地球家园、保护地球家园的意识;

3.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增强学生间凝聚力,增强教师的向心力,进一步融洽师生感情。

二、活动安排

1.第一学期:培养学生学习地理兴趣;选拔地理小组成员,择机成立活动小组;配合课本进程进行自然地理观测活动。

2.第二学期:有步骤的开展活动,指导学生进行小论文的写作。

三、具体项目

1.自然地理常规观测:测量地理纬度、正午太阳高度,观测星空、月相、特殊天象等;

2.配合教材进度,进行专题研究:如研究城市规划、国际热点问题、环保专题等;

3.邀请校内外专家、学者演讲、指导;

4.与其他学校兄弟组织交流、合作。

四、指导老师

全体地理老师为活动指导老师,主负责人苏秀萍老师。

附:活动案例I;

1、主题:“月亮”人类未来居住的星球

2、活动目的:通过参加论文写作活动,提高学生的天文意识、天文兴趣、探索精神、实践能力及写作能力。

3、参加对象:本校七年级天文爱好者。

4、活动日期:2009年2月20日至2009年5月30日。

5、活动方法:天文老师给学生进行有关月球的讲座;学生在天文老师的指导下,自行收集有关“月亮”资料、信息;撰写小论文交少科站。

6、活动结果:撰写主题为:“月亮”人类未来居住的星球的科普小论文竞赛。

活动案例II;

1、主题;“火星”探测

2、活动目的:通过参加知识智力竞赛活动,提高学生的天文意识、天文兴趣、探索精神、实践能力。

3、参加对象:本校八年级天文爱好者。

4、活动日期:2009年2月20日至2009年5月30日。

5、活动方法:学生在天文老师的指导下,自行收集有关“火星”探测器——“勇气”、“机遇”号的新发现、新线索、新课题等资料、信息。

文 章来源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10

可持续发展战略,随着《21世纪议程》等世界性公约在全球的广泛传播和热烈响应,正日益深入人心。作为面向未来的一种战略新思维,可持续发展思想已成为世界各国决策和行动的指针。在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即将走向新世纪的前夜,深刻认识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思想以及所带来的挑战和契机,对地理科学的发展和地理教育的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的时代背景、基本思想及意义

(一)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空前的严重的危机

20世纪下半叶,当人类社会为现代科技与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而建立的辉煌文明欣喜不已时,也同时感受到了空前严重的全球性危机:

1.人口危机。“人口问题犹如癌细胞扩散”[1]世界人口呈几何级数增加的势头不止,每10亿人口的增长时段从80年(1850年~1930年)迅速减少到10年(1983~1993);全球人口若以本世纪70年代~80年代约1.8%的平均增长率递增,不出半个世纪,将突破目前地球生产力所能承载的人口极限100亿!

2.资源危机。“维持人类生命的四大生物系统――耕地、牧尝森林和海洋的动物区系遭到极度开发”。[2]目前,近1/4的陆地面积受到沙化危害;80余个国家严重缺水;按目前耗费速度,热带雨林50年后将从地球上消失;石油、天然气等难以维持到下世纪中叶!

3.环境污染危机。100多种大气污染物弥漫天空,酸雨的阴影笼罩大地。“八大公害”成指数性增长,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已相当于北美大陆的面积……

4.生存与发展危机。人口激增、资源枯竭、环境恶化……种种生态灾难与频繁发生的经济危机、战乱、灾荒等交织,使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陷于空前的困境,世界约1/10的人口终年处于饥饿状态,1/5的人无法摆脱贫困,许多发展中国家债台高筑,不少西方发达国家为“滞、胀”焦头烂额……

是什么原因引发了上述危机!数十年追根溯源的探寻令人类震惊:正是地球人自身的短视及无知!近现代世界人口的急剧膨胀,扩大了人类向自然界的索取范围。工业化以来,人们对自然资源毫无节制的掠夺和破坏,更加剧了人与环境的矛盾。当“寂静的春天”不再是梦幻般遥远,“人类将自己埋葬自己”的预言日渐成为现实。人类如何拯救地球、拯救自己,便成为全人类关注并忧虑的首要问题。

(二)可持续发――全人类进步的必然选择

本世纪以来,日益加剧的.人口、资源、环境及发展危机,加速着人们思考和行动的过程。早在30年代,西方曾兴起声势浩大的保护资源运动;60年代初,美国鲍尔丁提出“宇宙飞船经济理论”;稍后,罗马俱乐部有“增长的极限”及“人类在转折点上”等报告先后问世,表现出一批有识之士的深谋远虑。

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全球合作进行人地关系的研究自此开始。1980年,联邦德国前总理维利・勃兰特组织了“国际发展问题独立委员会”;1983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成立;1987年,世界环发委员会提交“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1991年,有41个国家参加的“发展中国家环境与发展部长级会议”发表《北京宣言》;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再度举行……从罗马俱乐部到勃兰特委员会;从第一次人类环境会议到数届联合国环发大会,经过几十年的探寻、辩论、研讨,人们终于认同了面向未来的制胜思想武器――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Development)的思想在70年代初便始见端倪,但作为被普遍接受的概念是由世界环发委员会于8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其基本定义为“既满足于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基础的发展”。其基本内容包括了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及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全面计划及相关的战略和对策。其目的旨在促进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谋求人与自然长期和谐共处并使人类持续发展的物质与能力基础永续利用。(参见《21世纪行动议程》及《中国21世纪议程》)

二、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任务

(一)地理科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支柱科学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题与地理科学自身特点的必然联系,确立了地理科学在可持续发展事业中支柱科学的地位。

1.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研究主旨与地理科学研究目的高度一致。

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是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协调与优化控制人地关系,而协调人地关系正是地理科学研究的传统主题。早在近代地理学创建之初,伟大的奠基人之一,G・李特尔就明确指出:地理学研究对象是“布满了人的地表空间”[3],其中心原理是“自然一切现象和形态对人类的关系”[4]。时至今日,协调人地关系,仍是现代地理学的主要目的,所不同的只是此问题研究在当今更具紧迫性。正如第24届1GC大会主席M.J.怀斯教授指出的:“在今日世界人口日增、环境变化加剧、资源匮乏和自然灾害频繁的处境中,如何去协调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生活的关系,已成为国际地理学界所面临的主要任务。”(1980年,东京)上述二者的本质联系,无疑奠定了地理科学的重要地位。

2.可持续发展战略旨在解决人口、资源、环境与发展中存在的严重问题,而这些问题高度集中于地理科学研究的基本场所――地球表层,从而都具有很强的地理成分并涉及地理科学的各个领域。例如:生态可持续发展中的自然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护、荒漠化防治、防灾减灾等项目,就与自然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密切相关。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农业、工业、交通、通讯、能源生产与消费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可持续发展中所涉及的人口、居民消费与社会服务、消除贫困、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等项目,又与人文地理学的各分支内容紧密联系。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地理科学的全面参与,就不能成就可持续发展事业。

3.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地理科学发挥特长的优势领域。

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最终落实到不同尺度的地理区域,而区域开发正是地理科学的独到领域。且不论近代地理学诞生百余年来区域地理理论已奠定的坚实基础,仅浏览一下中国地理工作者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区域开发整治中的不凡建树,就足以振奋人心。50年代的地区综合考察,60年代开始的农业区划及随后的自然区划、经济区划,80年代开始的国土整治,90年代如火如荼的国土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地理工作者的足迹遍布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亘古荒原,热带密林。从南水北调到西电东送;从京广、焦柳到大京九;从刘家峡、葛洲坝到大三峡;从农村生态村、城市集群的建设到沿海对外经济带……地理工作者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了辉煌业绩。未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种种蓝图,期待着地理工作者以更辛勤的劳动去建立功勋。

(二)地理教育的两大任务

可持续发展事业对地理科学的倚重,不仅将极大促进地理科学的发展,也对地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地理科学的繁荣,有赖于高质量的地理教育为基矗对于可

持续发展事业,地理教育主要担负两大任务。

1.普

及环境意识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教育,推动全民积极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

可持续发展事业是全民的事业。《中国21世纪议程》明确指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必须依靠公众及社会团体,包括工人、农民、妇女、青少年、科技界和教育界的支持和参与。”全民参与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必要前提是足够的思想认识以及必备的相关知识和能力,而这显然都不能离开地理教育,因为地理教育的根本目的正是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并授以人们正确处理人地关系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早在100多年前,恩格斯就从认识的角度指出了破坏环境的两个根本原因:一是不认识或违背了自然规律,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二是现有的生产方式都只限于取得最近最直接的利益,忽视了较长远积累起来的自然和社会的作用。不幸的是上述主观因素至今仍在肆虐,且愈演愈烈:毁林毁草、破坏农田、滥采矿山等现象屡禁不止;跨流域污染,多种环境灾难迭置的恶性事件频繁发生;“污染越大,经济越发达”的谬论振振有词……这些无一不表明对全民加强地理教育的紧迫性。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国际教育界近年来不断作出强有力的号召及果断决策。“在21世纪,人们应该把他们的第一忠诚奉献给地球的生态环境”。[5]“保护世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向全人类和各个阶段推行环境和发展教育”。[6]“地理教育为今日和未来世界培养活跃而又负责任的公民所必需”。[7]普及地理教育即环境和发展意识教育的意义显而易见。作为各级首脑机关的决策者,在制定各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时,会充分注意到相应的环境政策;而服务于各个产业的普通劳动者,也不会以杀鸡取卵的方式去牺牲长远的利益。具有良好地理素质的人越多,显著地降低环境破坏及防止环境灾难重演的机会就越大。地理教育对此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2.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为可持续发展事业建功立业。

全民参与构成了可持续发展事业良好的社会基础,而解决全球面临的一系列环境与发展难题却有赖于一大批远见卓识、博学高能的专家、学者。培养新一代的地理学家迎接未来的挑战,是地理教育的又一重任。由于当今人类面临地球环境问题的复杂化、尖锐化及全球化,新一代地理学家必须具有远胜于前辈的学识才干,方能不负使命。

首先,他们需要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技术武装。现代地理学的突出特点是以统一地理学为基础,以协调人地关系为指导,以建设地理学为主攻方向,以区域开发为重点,以高科技地理学为技术支撑。只有置身于现代地理学的沃土,才能成为跨世纪的地理学家。

第二,他们不仅精于专业,而且对相关学科有着较高的素养。近现代科技的巨大进步,早就使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开发利用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当代更是如此。可持续发展事业中大至人口、粮食、资源、臭氧层空洞等世界级问题,小至地域性的防灾、减灾或工程建设,实际上都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对社会科学、经济科学、生态科学、管理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等相关学科较充分的了解,将极大增强新一代地理学家的学科渗透能力和协同攻关能力。

第三,他们还应具有更广阔的空间视野及国际协作能力。“地球太空船”的全球化日益加深,早就使环境灾难越国跨洲,殃及全球。不加强与国际上的合作交流及宏观调控,任何囿于局部范围的区域治理将无济于事。以上新一代地理学家的高水平素质,都将取决于能反映新世纪特点的现代地理教育。

鉴于地理科学“是社会主义建设迫切需要的一门科学”及社会上对此普通认识不足,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数年前就大声疾呼:“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要统一认识,组织力量,理直气壮地发展地理科学。”[8]今天可持续发展事业的宣传已使宣传、发展与关注地理科学和地理教育的任务更加紧迫。

地理教育硕士培养方案 篇11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中学地理教育;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241-01

可持续发展与中学地理教育的关系。地理教育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不仅涉及自然科学领域,还涉及到人文科学领域方面的内容,全面反映世界的环境、经济和文化,1992年国际地理联合会地理教育委员会制订公布的《地理教育国际宪章》中指出: 人口增长、粮食和饥荒、城市化、社会经济差异、贫困、失业、难民、疾病、性别歧视、人口迁移、动植物的灭绝、草原退化、森林被伐、土地侵蚀、气候变化、大气污染、水污染、全球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的危害、资源限制、土地利用、种族冲突、战争、地方主义、自然灾害、珍稀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环境恶化、海洋渔业资源衰退、海洋资源开发等问题都是地理课堂上应该让学生们了解的内容,并进一步指出:“地理既是促进个人教育的重要媒介,也可以对国际教育、环境教育和发展教育做出更大的贡献。”

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教育与地理教育的内容及思想体系有很多方面是吻合的,这就使地理教育成为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依托。

一、在地理教学中进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有效途径

学校教育的系统性、计划性和全面性是其它教育所不能取代的主阵地,但它并不是学生受教育的全部。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终身学习理念正深入人心。地理教学中学生可持续发展观的培养也不例外,向学生进行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教学可以通过下列途径。

1、课堂教学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的主要渠道

(1)根据教材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层层推进。中学地理教材旧教材也好,新地理课程标准也罢,无不把可持续发展这一当代社会和地理学研究主题作为贯穿全教材的主题思想,并以大量的篇幅和图片描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开展教学,提示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与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的紧密关系,认识到离开环境、资源、人口、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等谈可持续发展是毫无根据和意义的空谈,是“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笑谈,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环境观、资源观、人口观和生产生活观,在此基础上连点成线,逐步建立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意识。

(2)采取多种课堂教学方式,强化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意识。传统的教学习惯于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说,学生答。也就是常说的灌输式的教学,学生学习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接受了教师所传授的概念、原理,而且也能解答问题,但是学生的创造力、学生的活跃的思维能力、甚至是创新能力被这种沉闷的课堂抹杀了,活泼的个性、活跃的思维不能得到张扬,学生的创造力没有得到发扬,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得不到锻炼,学生只是一个知识的承受者、接纳者。长此下去,必将使学生成为“书呆子”,只知道接受,不知道创造。不仅影响学生的发展,也必将影响国家的前途。因此地理课堂应成为一个让学生从中既获取知识,又增长能力,成为锻炼提高自己的舞台。

在教学过程中,在用讲授法时更要巧妙的运用探究法,让学生讨论问题,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让学生讨论问题。除了用探究法之外,在课堂上还可以开展几分钟的小辯论。如我在讲授印度人口时,就开展了不到十分钟的辩论赛。我将全班分成政府两方,正方:人口多的好处,反方:人多的坏处。在这场小辩论中从快乐中学习,养成用辩证思想和可持续发展思想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二、课外活动是践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重要渠道

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课外活动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自然的机会,它能使学生自觉联系课堂传授的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和技能,在自然环境中加以实践,这有助于将课堂中有关价值观与态度、道德感和责任感的说理教育内化为自身的素质,从而培养解决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存在的各种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能力。因此在地理教学实施可持续发展教育通过课外活动来践行是有一条很好的途径。例如一年中有各种环保纪念日,可以利用这些纪念日开展相关的环境保护活动,比如“3.12”植树节、“4.22”世界地球日、“5.31”世界无烟日、“6.5”世界环境日、“9.16”国际保护臭氧层日等。让学生在宣传活动中既增强自身对环境的认识。而且通过自己的行为让更多的人了解环保的重要性等,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的意识和责任感。

可持续发展是一个永恒的综合性的研究课题。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需要全人类长期的努力,即它需要公众意识,全民参与。今日的学生就是明天的生产者、决策者。具有强烈可持续发展意识的学生,作为群体将会对21世纪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而中学地理教学是传授可持续发展知识,培养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中学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杨德军 刘继忠 王 民.可持续发展思想与中学地理教育相结合的理论思考

上一篇:行政审批工作计划下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古代诗歌五首》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