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2024-09-14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精选12篇)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1

素质教育以发展学生的全面素养,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目的。地理素质是国民所具备的地理知识及在行为活动中遵循地理法则的情感和能力,地理素质教育对学生全面素养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学地理教师应通过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途径加强地理素质教育,提高教学效率。

1.转变教育观念,明确素质教育的要求。

应试教育把教育目标任务更多地定位于知识传授、技能培养和考试技巧的训练,以升学考试为目的,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不够重视。而素质教育则以丰富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良好身心素质、培养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为宗旨。因而,在地理教学中,不仅要重视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更要重视地理品德素质、行为素质的培养。教学中,可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国情国策教育和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可持续发展观教育等。

2.重视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是加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前提。

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提高教师的素质。教师的素质主要体现在教学基本功上,地理教学基本功是地理教师为完成本学科教学任务所应具有的最基本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和教学经验的一种综合体现,是反映地理教师队伍和地理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地理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课堂教学能力、语言技能、板书技能、板图技能等要素。近几年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举行的青年教师地理优质课竞赛、教研论文竞赛和形式多样的教研活动,无疑对地理教师教学基本功的提高有着重要作用。

目前,在地理学科不被重视的情况下,地理教师不应自暴自弃,而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地理教学投入深厚情感,敬业爱业,开拓进取,努力提高自身的敏锐观察力和创造思维能力,苦练教学基本功,提高学科教学水平,从而真正发挥地理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3.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地理素质。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让学生主动发展,为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维”、“学会创造”、“学会做人”等打下扎实的基础。因此,地理教师应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重视后进生,充分信任和尊重后进生,给予后进生更多的鼓励和指导,使后进生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大的发展。

“学会学习”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地理教学中,首先让学生对某项地理事物想一想:“是什么”、“在什么地方”、“是什么原因”、“该地理事物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等。其次,让学生掌握地图的“顺序观察”、“整体与局部结合观察”、“抓住重点或特点观察”等方法,图文结合学习,提高自学地理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一项长期的细致工作,可通过严格训练法、指导法、竞争评比法、制约法、疏导法等,学生养成专心听讲、认真完成作业、工整书写、自觉完成各项学习要求等良好学习习惯。

“学会思维”就是促使学生掌握良好的思维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教学生独立思维”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在地理教学中,训练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样的。南北取向法是教学生按照地图方位或线性方向展开思维,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注意目标取向法是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敏捷性,让学生做选择题、读图填图题的目的就在于此。因果综合法包括原因综合和结果综合,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能力,如对工业布局、厂址选择进行的多要素原因分析属原因综合法,而由于“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地球平均气温将升高,两极冰川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平原”则属于结果综合法。

“学会创造”就是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创造方法,培养学生强烈的创造意识和良好的创造个性。创造方法主要有“智力激励法”、“类比启发法”、“联想法”、“形态组合法”、“信息交合法”等。在地理教学中,除注意渗透这些方法外,还应让学生积极参加兴趣活动小组,把课堂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吸收更多的知识信息。这样,掌握的知识信息愈多,产生创造的可能性愈大,获得创造成功的可能性就愈大,许多创造都说明了这一点,如魏格纳创立“大陆漂移学说”、李四光创立“地质力学理论”等。

“学会做人”主要是指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增强环境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中学地理课标要求,对学生进行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的教育,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深化对国情、国力和国策的认识,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由此可见,教学生“学会做人”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如何使学生具备较强的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维护人类利益又不损害环境的地理行为素质,提高社会适应能力,是地理素质教育中值得重视的问题。

钱学森教授指出:“地理科学是与社会经济各方面都具有密切联系的一大科学部门,是人类文明建设的基础理论。”21世纪,世界范围的经济竞争,综合国力竞争,实质上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和民族素质的竞争。现在我们面对的学生是参与21世纪国际竞争的主力军,为使我国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战略主动地位,地理教师应深知自身肩负的神圣职责,在任何情况下都绝不放松中学地理素质教育,圆满完成历史赋予的艰巨而光荣的历史任务。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2

【论文摘要】环境是人类生存之本。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现在,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环境,不在纯粹是自然界的恩赐,而要靠人类劳动去创造。环境保护,需要举国上下一起努力。学校必须大力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工作,使学生正确得理解地理环境的结构及其发展变化的基本规律,了解人类和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本文通过分析中学地理教学加强学生的环境地理教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为目前中学地理教学献上微薄之力。

【论文关键词】中学地理;环境地理;教学

教师教育的信念有两条:一个是教育追求有效,让教师用较少的时间,得到较大的收获。另一个是教育就是激发,用榜样和实例激励,用问题和交流启发。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地理活动的开展正是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地理活动的开展是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从课程目标上看,不是单纯从地理知识着眼,而是从学生的素质发展着眼,着力促使学生主动地发展。这个过程是学生通过自主活动、自主思考、自主实践,获得地理活动的一些体验,最终在地理活动中获得发展。

1. 环境“资源有主、资源有价”内容的选择和配置

有关资源的内容也是中学地理课程内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科学资源观(包括资源伦理观)的重要载体。当前中学地理课程中“资源”内容的选择主要集中在:资源的分布与特点、资源的开发利用、资源问题三大方面。这三大方面均是资源伦理教育的切入点,但切入的角度主要是“资源有限”这一维度,对“资源有价”和“资源有主”内容的关照力度明显不够,这对于完整资源伦理观念的培养是不利的。为了达成中学地理课程的预设目标――树立科学的资源观,有必要将体现“资源有主”、“资源有价”观念的内容纳入到现行的中学地理课程中,使学生在明确资源有限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认识到:自然资源是有主的,即它属于生活在地球上的`每一个人,不能随意占有和使用;自然资源是有价的,应有偿使用。

从对人教版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的内容分析看,对于自然价值内容的体现,其着力点还是在自然的经济价值(或资源价值)上,虽然在自然的生态价值上有所体现,但力度还有待加强,尤其是在自然的内在价值、自然价值多样性方面更是如此,这样的内容选择和配置必然影响学生正确自然价值观的形成。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就更显不足,亟待充实与完善。基于此,中学地理课程内容应适当增加有关体现自然价值和自然权利方面的内容,具体内容包括:自然除具有供人类使用的工具价值外,还具有自身的内在价值;自然除具有经济价值外,还具有其它多方面的价值;地球上所有的生命形态都具有生存的权利,人类应尊重其它生命形态的生存权利。其中,有关自然权利的内容具有一定的抽象性,要求中学地理课程在相关内容的素材选取上力求生活化、具体化,使学生能从中自然领会到其蕴涵的道理。

2. 注重讨论,培养学生地理批判性思维能力

地理思维的批判性是指善于冷静地考虑地理问题,能有主见地分析评价地理事物,不迷信“权威”意见,不因受暗示而发生对自己原有正确判断的动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我们往往忽视对这一地理思维品质的培养,殊不知,当今科技发达的社会里,只有具备批判性思维品质的人,才能在众多前人理论中寻找出突破口,从而脱颖而出。如在初一地理教学中,可引导学生对过去评价我国基本地理国情特点的一词“地大物博”进行讨论。我国确实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但由于人口众多,从人均考虑,联系我国的现实状况就会发现,巨大的人口包袱已使得我们的“物”再也显不出“丰”了。学生通过这一思维过程,运用已有地理知识,否定了“地大物博”这一褒义词在我国国情上的应用,是认识上的一次不小的突破。在讲授高中地理时,对一个地区工农业生产发展条件的分析,更要具有批判性的思维过程。如通过对“工业的集聚与分散”内容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现代工业考虑专业协作需要,应尽可能把专业部门和企业配置在一起,形成聚集效应。但同时又要考虑作为工业中心的大城市,在工业达到一定的密度和规模后,会出现“饱和状态”,出现争地、争水、争动力、加剧污染等问题,一些工业又不得不向外扩散,有些“轻薄短小”的新兴工业就可在新区布局。因此,同一条经济原理、布局原则,对不同企业、不同地区、不同国家、不同经济技术条件、不同时期是有不同应用要求的。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讨论,使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批判性地接受知识,应用原理。从而增强识别力,提高判断的准确性。由此可见,加强讨论是培养学生地理思维批判性的好方法。

3. 利用地理现象来引导学生对地球环境变化的关注

在用自己的研究成果解释有关气候问题的时候学生很有成就感,因为大家都能比较顺利的解决世界上一些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问题。但是大家似乎有意回避一个地区――副热带大陆东岸。这时教师在黑板上把副热带大陆圈了出来,并向同学质疑(此时教师的作用在于把学生的学习引向深入)。经过讨论,对于副热带大陆西岸的气候类型、成因及特点能做出正确判断和解释,但对东岸只能做出和西岸不同的判断,至于为什么不同还不能正确分析。这时,提醒学生注意,不要忘了刚才为了研究方便所做的假设――地理模型,而我们现在要解决的是实际地球表面的问题,怎么办?同学们根据先前研究的经验,想到了把地理模型还原成实际大陆,即把先前的假设推翻,考虑地表起伏、海陆分布等因素。由于海陆热力性质不同,所以地球上气压带、风带并不成带状分布,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高、低气压中心。接下来很顺利的进入了季风环流的研究、学习。

4. 搞好环境地理教育的措施

环境学是一门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各部门的综合性学科。在中小学开展这一科目困难很大,目前只能把环境保护的有关内容渗透到各门相关的课程中去,与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现行的教材中一些和环境保护相关的内容,没有从环境的角度去阐述、深化,指导思想不够明确。

笔者认为,中学地理课搞好环境教育的方法,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是备课是要注意发掘教材中直接与间接环境教育有关的内容。教师要讲清楚自然环境的概念,还要讲解这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和保护。让学生对防止环境污染,维护生态平衡,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向发展,有一个初步认识和了解。学生更具体地理解人类活动同地理环境的关系,明白改善环境质量的重要意义。地理教师有责任帮助学生建立起较全面的资源观、人口观和环境观。

比如,蝙蝠是扑捉蚊子的能手,在英国它已濒临灭绝的边缘。为了保持生态平衡,英国通过了一项法律,禁止扑杀蝙蝠,保护蝙蝠巢穴。违者罚款1000英镑。这就是有名的蝙蝠法律。当今之世,各国都在采取种种措施,限制人们对环境的破坏,然而人们依旧以传统的“消费心理”对环境,保护环境的法律往往效果不佳。

讲述《中学地理》生态平衡破坏时,可结合学校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如历史上的定西的区,森林、草原广布,土地肥沃,自然环境优越,为畜牧业发达的《膏腴之地》。由于人为的原因,在二三百年前,森林、草原的破坏达到了灾难性的程度,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系统失调,林草变荒漠,长期干旱多灾,三料俱缺,人们生活贫困。晚清时就已“陇中苦天下”了,定西地区成了甘肃最困难的地方。用这样的资料来说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造成的恶果,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3

【关键词】乡土地理;基础教育;素质教育

乡土地理教学是基础教育的需要,基础教育做培养的人才大多数要在家乡味经济建设服务。作为中学生了解家乡的自然和人文环境,认识乡情可以增强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掌握建设家乡的有用知识。因此,全面实施乡土地理教学是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客观需要,是新时期转变教育观念,体现教育为本地经济建设服务的一个重要方面。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面对着当今现代化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培养和造就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人才,已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要培养具有浓厚爱国意志的下一代,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是重要的途径之一。

一、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是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具有强烈的报国之志,这是跨世纪人才必备的政治素质。报国之志来源于爱国之心,爱国之心则取决于对祖国的认识和了解。乡土地理是具体生动的爱国主义教材,易于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社会主义祖国的思想感情。家乡是了解祖国的窗口,一个人只有了解家乡,才能热爱家乡,只有熟识祖国,才能热爱祖国,了解愈透,爱得愈深,进而立意建设家乡,报效祖国。

乡土地理是每个学生看得见的“祖国”,爱国主义的感情,往往是从热爱家乡开始萌发的。爱家乡和爱祖国往往是联系在一起的。学生从小生活在家乡的地理环境之中,亲身感觉到家乡面貌的巨大变化,看到家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这都有利于培养对祖国的深厚感情。由热爱家乡而发展到热爱祖国,把爱国主义的热情化为建设祖国,保卫祖国的巨大力量。乡土地理教学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主要途径,在这方面地理学科得天独厚,责无旁贷。

教学实践证明,开展乡土地理教学,适合中学生的心理需要,可满足他们了解家乡、认识家乡的强烈愿望,树立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爱国主义情操。中学阶段的学生都有很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总希望能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去认识五彩缤纷的世界,去解释各种神奇的自然现象有。绝大多数学生对乡土地理知识的学习都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很想用自己学过的地理知识重新认识家乡的一山一水,一景一物,他们更希望在教师的指导下分析和正确解释,有的同学说:“在课本上我们只能学到别的地方,现在我们更想知道自己的家乡”每当我在课堂上结合教材内容讲到有关乡土地理知识时,他们的神情格外专注,情绪十分饱满,课堂气氛也异常活跃。在地理教学中,多联系学生耳闻目见的乡土地理素材能够让学生产生亲切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是增强公民人口、环境意识的必要途径

乡土地理教学担负着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的首要任务。当前生态环境危机已成为21世纪人类面临的最大危机,而协调好社会经济、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因此21世纪的建设人才不能不具备环境和生态意识。乡土地理以人们耳闻目睹的事实,揭示了令人担忧的环境问题。如我国北方各省区普遍存在的干旱少雨、荒漠化和沙尘暴天气等,不公已威胁到自己的家门口,甚至已威胁到首都北京,这些触目惊心的事实不能不使人产生忧患。那么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在哪里,其结果又如何呢?当然这其中有自然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人为原因。前事一不忘后事之师,这些沉痛的教训不能不使人引以为戒。所以对学生加强乡土地理教育,使其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基础,也是21世纪的建设人才必备的地理行为素质。

三、加强乡土地理教学,使学生充分认识国情乡情,有利于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

21世纪的人才大部分从事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无论他们是未来的决策者还是普通公民,都必须在了解国情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乡情,才能因地制宜地发展家乡的经济。

通过乡土地理教学和考察,可以使学生对于某些比较抽象和难懂的内容联系当地实例进行分析员和说明,这样学生容易掌握,有利于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理解地理规律。在教学中,增讲一些乡土地理知识,如介绍家乡的自然条件、资源开发和经济状况,利用地理学原理,分析如何扬长避短地发挥家乡优势,便于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通过乡土地理教学使学生树立改变家乡经济面貌的使命感,并积极参与家乡的宏伟规划,为建设家乡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乡土地理教学能有力地促进课本知识与实践活动的联系,能锻炼和发展学生的智力和才干,对推进科技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四、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发展民族经济的需要

在许多学校地理课成了不起眼“副课”,地理课教师本学科出身的较少,往往由其它学科多余的教师来顶替,因此乡土地理教学更是无人问津。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地理课的学习,也影响到对其它文化课的学习,造成学习知识结构不全面,从长远看,将影响整个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

只有加强乡土地理教学,才能使学生通过对家乡的自然地理概况(地理位置、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等)和人文地理概况(人口和民族、历史和文化、工农业生产和交通等)的分析,总结出本地区在经济建设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找准振兴家乡经济的切入点,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尽快实现本地区工农业生产的全面发展。

浅谈加强中学地理教学创新教育 篇4

(一) 激励学习动机, 是创新教育的首要条件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学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构成的一种双边教育活动, 架起这种双边活动的桥梁便是“爱”。教育的真谛便是教师用爱心点燃学生心中的希望之火。教师对每个学生充满爱, 并把这种爱转化为对学生巨大的期望, 在教学过程中或明或暗地把这种期望传递给学生, 让学生感受老师的爱和期望, 从而产生对学好地理的期待和动机, 正是这种正确的学习动机, 激发了学生学好地理学科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 教师用爱心激励学生学习动机, 是加强创新教育的首要条件。

(二) 创设问题情境, 是创新教育的必要氛围

学生是自我教育发展的主体, 在教学过程中是有意识有目的参与, 创造性是学生主体作用的最高表现形式。在地理教学中, 笔者采用了“综合程序教学法”进行教学,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 这种教学方法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符合教育学生创新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体包括“创设问题情境—出示程序作业—自学程序作业—完成程序作业—巩固程序作业—补充程序作业”几个教学环节。这样安排程序是与学生解决问题的思维规律有关, 即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过程相符合的。同时, 创设“悱愤”情境, 使学生心中蕴积思虑是活跃思维和培养创造能力的良好途径, 为创新教育提供了必要的氛围。在这种生动活泼的氛围中, 教师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和讨论, 形成以创新精神汲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 培养自学能力, 是创新教育的起点

在地理教学中, 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多给一些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我发挥, 独立思考完成学习任务。自学内容的设计要丰富多彩, 要符合学生循序渐进的思维规律, 从而掌握知识的认识过程。教师要把教学着眼点放在如何启发学生自觉学习上, 强调学法指导, 把教师的正确指导与学生的独立学习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在指导中, 重点指导后进生, 多给他们一些帮助和爱心, 让他们也能挺起胸来回答问题, 与其他同学一起享受成功的快乐。在初一第一学期, 由于学生受小学学习思维方式的影响, 以“死记硬背”的机械记忆为主。因此,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 要重点指导, 加强学生意义记忆形成, 往后有计划有步骤地逐渐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只有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地理知识、地理规律和原理深刻理解, 才能有所创造和发明。

(四) 启迪和培养新思维是创新教育的实质和核心

在地理教学中,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启迪发散思维, 以达到启迪创新思维的目的。

1. 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想像是一种特珠形式的思维, 具有创造性的特点。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必须借助丰富的想像力, 而想像又源于对具体地理事物和现象的观察, 因此, 通过学生感知教材, 教师充分利用直观手段, 大胆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使学生形成丰富的地理表象信息, 并在分析、综合、判断、推理中展开想象, 发展创新思维。例如, 在讲授“季风气候形成”时,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同在北回归线附近, 西亚和北非却是以热带沙漠气候为主?引导学生打开想像的大门。

2. 启迪学生发散思维。

根据思维活动中指向性和答案不同, 可将思维分为集中 (求同) 思维和发散 (求异) 思维, 对创新思维来说, 二者缺一不可。由因导果, 通过大量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进行广泛而深入的分析和综合, 找出问题的症结和解决方法, 这种思维方法叫集中思维, 是经常而普遍运用的思维方式。例如, 指导学生从气温、降水分布示意图中, 判断该地所属的气候类型。为了避免学生产生思维定势, 还必须重视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发散思维是指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 使思考者不局限于一个途径、一种方法, 而是从各种可能设想出发, 求得多种合乎条件的答案的思维活动, 它是创新思维的核心。在地理教学中, 要采用各种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 灵活多变训练学生养成发散思维的习惯。

(五) 开展实践教学培养创造能力, 是创新教育的最高体现

实践活动是地理教学实施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造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方面。首先要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教学中, 引导学生以学习地理基础知识为主, 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中去理解知识, 并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去分析问题, 做到学懂会用。例如, 讲授《海洋资源》这节内容时, 引导学生分析我们北海有哪些资源优势?如何充分利用资源发展相适应的经济?此外, 还要开展多种形式的学科活动。例如, 为了成功举办2008年北京奥运会, 让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北京, 举行有关北京的地理知识竞赛活动。建立地理园、开展社会调查、组织学生撰写地理小论文、举行地理专题班会或野外考察等, 这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情感交流, 开展合作学习, 互相帮助, 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意志品质;也有助于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思维活动, 促进创造能力的发展, 是创新教育的最高体现。

地理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的体会 篇5

地理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的体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因此,要把教师教学的重点,从过去单纯研究如何教,转向研究学习的主体----学生如何学上来,这也是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中心议题。 然而,长时间来,重教轻学的现象相当严重,学生不会学习普遍存在,地理课教学也不例外,它已直接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高。因此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已引起不少教师的重视。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传道授业”,更要“授人以渔”。不仅要把学生领进知识的大门,还要把打开知识宝库大门的.金钥匙交给学生。因此,对学生进行地理课学习方法的指导,提倡自学、自化、自得,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知识的主人,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才能真正具有一种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的能力,进而实现由应试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向素质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的转变。学法指导的内容较多,笔者现归纳以下几种。一、指导学生掌握高效率听课的方法著名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家陶行知先生说:“先生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中学生一方面自我意识较强,要求尊重,要求自主,喜欢独立思考,不喜欢人云亦云;另一方面又不会自学,习惯于“先生讲,学生听”。为了改革中学地理课教学的这一弊端,变“学会”为“会学”,我在新学年利用第一节课专门对学生进行“听课须知”教育(www.xfhttp.com-上网第一站xfhttp教育网)。首先告诉学生,不论做什么事,都要讲效率。那么,怎样提高课堂效率?第一要做好预习,初步了解新课的内容及重点,并记录下疑难问题,做到“胸中有数”。第二要学会听课,这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得新知识的主要途径,是提高课堂45分钟学习效率的关键。听课要根据预习中的难易程度,科学用脑,合理分配精力。对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对于难点则要启迪思维透彻理解。第三要学会记笔记。课堂上边听边记录,把老师讲的重点、难点有条理地记下,课后去整理复习,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消化。第四要大胆质疑。课堂上难免有些地方听不懂或不全懂,因此必须向老师或同学请教讨论,切不可爱面子或偷懒而使问题“积少成多”。第五,课堂上要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孔子曾指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强烈欲望,使心理活动处于积极状态,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磨刀不误砍柴工”,花上一二节课时间教会学生心到、口到、手到、眼到地听课,我们的教学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指导学生掌握阅读自学的方法 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人们获得信息绝大部分是通过视觉输入的,而且通过视觉得到的信息比通过听觉输入信息所能保持记忆的时间要长得多。“百闻不如一见”。可见阅读自学是一种获得知识的主要手段。教师在指导学生阅读自学时要做到:导、看、思、述。叶圣陶先生就教导我们:“教师当然需要而尤宜致于导。导之,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求之得之。”这里的“导”是让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即教学目标)。为导之所需,教师要视阅读内容先公布自学提纲,当好学生的“导游”,以避免学生的盲目和厌倦。“看”即学生对照自学提纲认真看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拿着笔,眼、脑、手并用,按提纲边看边想用不同符号对概念原理重要句段勾划圈点。易懂粗读,新内容细读,重难点精读。“思”即学生要把看的信息经过大脑加工,自己获得知识。“述”即学生自己能把认为重要的或疑难的问题说出来。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成功的教学乃是学生积极参与的结果。指导学生阅读的自学方法,是要造成“欲知道理何在,须看课本内容”的心理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为此,教师一方面要适时“穿针引线”,指明路径,另一方面又要在精讲上下功夫。学生能读懂的一般内容可让学生讲,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新内容与前后知识有关处稍加指点,对疑难、热点、易混问题重点讲解。通过总结、评点、引路、点拨、纠错,谋求同教学目标接轨,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 三、指导学生在联系实际中掌握认识问题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是地理课的一大重要特征,改革教学的关键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师教学不应该以交给学生一定的猎物为满足,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

[1][2][3]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6

一、中学地理在素质教育中的学科优势

地理是文理相结合的课程,既包含了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又涉及许多精彩的人文社会知识,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素质,具有独特的学科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思想道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首要一环,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更具有全面性、系统性。一是可以全面系统地从工业、农业、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诸多方面向学生展示我国日新月异的建设成就,不断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二是可以从我国的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等方面揭示我国目前的真实发展状况和发展形势,不断地渗透国情教育。三是可以从我国的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发展的成就说明应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对学生进行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

2.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地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质,教师可结合课本知识的传授,以及通过丰富的课外知识的补充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丰富学生的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当代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实际动手能力薄弱,通过地理学科中的绘图、制作简易教具、做实验等,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4.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良好的身体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前提,通过地理教学中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如测风向、温度,野外锻炼、考察,可以培养学生挑战自然、战胜自然的精神,锻炼他们吃苦耐劳的能力,并使身体素质也得到提高。

二、中学地理素质教育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1. 学校对地理学科教学重视不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一些学校对于地理课程、地理教师重视不够,使一些地理教师形成了严重的失落心态,甚至连正常的地理教学也被语数外等学科抢占,更谈不上实施素质教育了。

2. 学生对地理学科学习兴趣不高。当前,由于受来自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一些学生中存在着厌学地理的倾向,这直接影响着地理教学质量的提高。

3. 教学内容死板单一。地理教学内容过于依赖地理课本,学生大都从课本寻找现成答案,地理信息贫乏,影响了学生地理能力的提高。

4. 教师教学方法陈旧。很多教师在地理教学中, 单靠教师在课堂上“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听,很难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加强中学地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1. 转变地理教育理念,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新形势下,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以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的身份,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民主的课堂氛围,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论证过程和论证结果的机会;组织学生展开自由辩论,营造一种生动活泼的地理教学活动气氛,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

2. 顺应教育发展形势,积极推进教学改革。学校及地理教师应顺应全国实施素质教育的大潮,大刀阔斧地进行地理教学改革,正确引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努力使中学地理教育成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途径。

3. 加大教学硬件投入,改善地理教学条件。对地图、各种直观教具、电教媒体的充分利用,是直观教学的重要途径。学校应尽力加大地理教学硬件投入,努力创造条件,使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在地理教学中得以运用,增强地理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提高地理教学质量。

4. 革新地理教学方法,丰富地理教学手段。地理教师要结合实际,尽可能多地勾绘地理板图和自制简便易行的教具,以弥补购置教具的缺陷和不足。同时,教师要密切结合课堂教学,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包括科技活动在内的课外活动,例如通过观看地理影片、编辑地理板报、制作地理学具、组织地理参观、撰写地理论文等,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增进学生的学习兴趣。

加强地理教学不应忽视国情教育 篇7

地理学科教育, 虽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但由于目前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 尤其地理学科列入高考范围之外, 使本来就未得到足够重视的地理课, 出现了种种不良现象, 如课时减少、作业取消、教室上课讲得少, 背诵的东西多, 致使高分数、低能力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的人瞧不起地理教师。因此, 有的教师弃地理专业而改行, 有的调换教其他课程, 不愿意长期从事地理教学。尤其在小学教学中, 地理课教学成了“捎头课”、“副课”, 安排一些病、老教师任课, 致使教育质量低下, 已经达到了令人担忧的地步。更无从谈起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了,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岂不成了一句空话。

目前, 有相当部分的学生在中国地图上找不出自己的家乡所在, 说不出长江、黄河发源地, 流经省区, 对南北方气候变化的原因、降雨等知识模模糊糊说不准确, 在世界地图上找不到自己祖国的确切位置。有的中学生地理会考之后, 使教科书“刀枪入库”, 让课本睡大觉。有的高中毕业生, 却不清楚当地的气候类型和所属的自然带, 更有甚者连天气预报都看不懂!由此, 任其发展下去, 怎么能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呢?21世纪将是一个空间时代和信息社会的新世纪, 到那时, 人们将需要更深的地理科学和更多的地理知识, 以适应时代的要求和科学的进步。

地理学科, 作为一门基础学科, 从小学阶段开始, 就应该打好基础, 把爱国主义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渗透到课堂教学之中。地理课是向青少年学生传播爱国主义、进行国情教育、国策教育的重要阵地, 在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祖国山河、奠定爱国主义思想基础方面, 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其次, 地理教育的内容, 对于青少年熟悉自然环境和认识自然规律, 提高对自然界的观察能力, 提高资源意识、人口意识和环境意识, 了解社会发展与地理的关系等,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即使从个人的学习和生活需要看, 不论是读书报、看电视, 还是外出旅行等, 地理知识都将为人们带来很多方便。总之, 地理学科对帮助学生了解掌握我国的国情优势和社会主义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知道如何去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 充分发挥各种资源对经济、社会的效益, 严格遵守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政策法令, 对认识自然规律, 了解我国多发性的自然灾害, 做好防灾抗灾工作都非常重要。地理知识对推动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诸方面具有越来越广泛的特异功能作用。因此, 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 要从培养造就新世纪合格接班人的战略高度出发, 全面落实党的教育方针, 正确对待地理学科教学, 真正把国情教育寓于地理教学过程之中, 使地理学科教学健康发展, 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 充分发挥出地理知识的特有功效。

地理作为中学基础教育的一门学科, 具有独特的发展教育的价值, 是其他学科所不可替代的。那么在地理教学中, 怎样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加强国情教育, 并摆脱生硬简单的说教, 使学生“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国情教育需注意的几个问题。国情教育是一个有目的、全面而深刻的教育, 这就要求在选题方面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课本内容为线索, 有机而潜移默化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注意内容的公共性, 以使师生之间产生感情上的共鸣;注意分析引导, 针对中学生感情易波动的特点, 教师不能满足于学生肤浅的一时的爱国情绪, 而要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 并引导他们将之转化强有力的行动。

摘要:地理学科的教学, 对学生加强国情教育, 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培养学生正确的认识我国基本国情, 自觉增强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对提高现代国民的基本文化素质有着重要独特的作用。本文将向大家谈谈地理教学与国情教育的关联。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8

1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中, 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由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社会科学, 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 力图揭示不断变化着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 特别注重这些关系的空间组织和空间结构, 采用多样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3]这就注定了在地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从广义上讲, 既是对大学生的个性品德教育, 共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三个方面。[3]因此, 高校地理教学要始终坚持把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首先,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施规划当中。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明确教师在授课时所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班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 课堂教学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 要适时适地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 通过我国所处自然地理位置的优势、我国三峡工程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三北防护林的伟大工程等内容的讲解, 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崛起和兴盛, 生长在祖国的自豪和幸福, 建立起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 通过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系统等自然科学, 特别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对水文、土壤等的影响, 我国沙尘暴的频繁出现和西部地区沙漠化危害的阐述, 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 让大学生真正了解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建立起环境意识的危机感, 以激起大学生保护环境、探索科学的兴趣, 培养大学生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通过人地关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等内容的剖析, 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等,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哲学思维以及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树立起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意识;

(4) 通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宇宙星空的无穷奥秘等科学知识的展示, 来使大学生体验到自然美、环境美、和谐美、祖国美的大美观,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起他们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 从而树立起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坚强信心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理念;

(5) 通过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发布的《认识变化的地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地理学未来10年的“人类如何改变了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我们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危急的生态系统?”等11个战略方向[4]内容的讲述, 来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知识的前瞻性和未来地理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等关键问题的发展趋势, 从而引导大学生为地理学科的拓宽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勇于探索, 做出贡献。

2 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地理学科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主要特色, 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乃至工程技术之间的一座桥梁;由此让学生对地理学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复杂世界及不同类型现象间的关联具有独特的洞察力和更深层的了解, [3]还须在社会实践当中进行。因此,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让学生广泛深入社会和了解大自然,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2.1 通过重要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利用每年9月8日、西安事变和本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胜利58周年等纪念日组织大学生回忆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史, 组织学生们参观红色纪念地——延安、井冈山等, 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回忆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的艰难历程, 充分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发扬光荣传统, 继承革命遗志。

2.2 通过组织参观考察,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青藏高原的崛起对我国东部气候的影响、秦皇岛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长白山由于火山作用而形成的植被呈现垂直分布明显的特征, 到野外观察岩层走向的形成原因, 夜晚指导大学生观看宇宙星空的布局和变化等,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 用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 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深刻分析大自然中全球性、区域性各事物间的发展规律,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组织学生调查、问卷、综合、参观、访问, 参与人文地理相关方面的社会实践

例如:城市交通管理、地区的潜力资源、区域之间的差异、环境发展存在的隐患等, 使课堂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地对比分析、综合评价, 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除此之外, 教师可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如造纸厂的排污、城市的地下布局等,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召开座谈会等进行讨论、分析、综合,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锻炼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简言之, 高校地理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切合实际。既要根据人类发展、地缘变化的全球性趋势、国内、国外形势变化、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公正客观且润物细无声地注入大学生的心田;又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 本着高校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和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远大目标, 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地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个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中, 做好教学规划和课堂引导, 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二是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通过社会实践等过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地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年8月26日.

[2]林荣斌.浅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74-75

[3]蔡运龙.高校地理教育的国际态势.中国大学教学[J].2010 (7) :6-12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9

一、激疑引导式

激疑, 就是激发学生的疑问, 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 口悱悱”的状态, 引导他们在生疑—释疑—质疑的循环往复中, 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矛盾运动中, 探求新知, 发展智能。如, 讲授“为什么要寻找新能源”时, 应强调目前人类使用的能源除水力以外, 主要来自煤、石油、天然气等非可更新资源, 这些资源一旦用完就不可能再生。为了防止矿产燃料用尽之后的能源危机, 必须要开发新能源。联系当地居民生活, 首先引起学生对自然资源即将耗尽的忧虑, 进而引导他们深入学习核能、太阳能、风能、生物能等新能源。

二、对比启发式

教学中运用相互联系的方法对一些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知识, 引导学生进行正反比较和新旧对比, 启迪学生在分析比较中加深理解, 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促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头脑积极思考去获得知识, 加深印象。如, 讲到“东亚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异”时, 可以对比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提出疑问:“为什么中国西北部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存在差异?”然后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原因:东亚西部内陆地区由于高原山地较多, 气候干燥, 人口较少, 经济相对落后;而东部沿海气候温暖湿润, 平原较广, 人口稠密, 经济发达。

三、类推联想式

对教学中的一些难点教材, 教师要善于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性知识中去捕捉那些有助于突破难点的东西, 用它引起学生的相似性联想, 通过概括化的智力活动, 由此及彼, 举一反三, 触类旁通。如, 讲授“等压线”时, 可利用学生的经验并结合课本一语带过, 因为前面已经学过等高线和等温线知识。只要引导学生通过类比和延伸, 就不难理解等压线的含义, 进而让学生学会阅读“高低压分布示意图”, 在此基础上, 再转入下节内容的教学和基本解题技巧的训练。

四、情境描述式

教师讲课绘声绘色、生动形象的描述, 配合恰如其分的动作手势和健康传情, 以情态助语言, 给学生以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之感, 使教学形象化, 引起学生思想感情上的共鸣, 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 激活学生的思维, 以达到实现教学任务的目的。如, 介绍三峡“告别”白帝城, 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矍塘峡、巫峡、西陵峡, 每一个峡谷都浓缩得密密层层, 再缓慢的行速也无法将它们化解开来。对此, 1500年前的郦道元说得最好:“两岸连山, 略无厥处。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对于从没有见过长江的学生, 这样的讲述犹如教师带着他们到三峡去旅游, 不但加深了对长江三峡的印象, 更激发学生深入了解祖国锦绣山川, 了解祖国、建设祖国的爱国热情。

总之, “地理环境到处包围着人, 就像水包围着鱼一样。对学生来讲, 地理是从教室、从学校庭院、从自己的乡村街区开始的。”乡土地理是地理的基础。只要每一位地理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适当注意方式方法, 无疑对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从实际教学出发, 体现乡土地理教学的具体实施, 分别从激疑引导式、对比启发式、类推联想式、情景描述式等角度, 明确教学中不同地区乡土地理教学的特点, 因地区别, 从实地出发, 把学生的学情和地理环境的特点有机结合, 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乡土教学,激疑引导,对比启发,类推联想,情景描述

参考文献

[1]余秋雨.文化苦旅.知识出版社, 1992.

小议如何加强初中地理教学 篇10

一、通过爱国主义教育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学习重要性的认识

自古以来, 人们就把“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作为一个人知识渊博的标志, 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是热爱祖国的, 所以可以这样说学好地理知识是热爱祖国的一个体现。

祖国位于世界的东方, 拥有960万平方千米的广阔面积 (位列世界第三) ;她拥有占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 56个民族共同组成一个多民族和睦相处的大家庭;她整体上形如一只雄鸡昂首挺胸, 共分为34个行政区, 台湾、香港和澳门都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学地理教师在向学生讲述这一部分内容时要饱含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要以自己对祖国的高度热爱之情来感染学生;要充分发挥学生对祖国壮丽山河的想象, 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产生对祖国山河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二、通过转变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 我们既不可能把所要讲的事物和现象都搬到学生眼前, 又不可能前去观察, 也不可能都靠实验解决问题。但是, 我们知道一切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赖的。首先改变落后的授课模式, 落后的授课模式主要表现为:“满堂灌”“一言堂”, 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 严重束缚了学生思维活动。

1. 开放式代替封闭式教学

地理知识是自然与社会有机结合, 地理课只有回归自然, 走向社会, 才会使学生产生持久的兴趣。如讲“天气预报”可在气象台上;学习地图知识, 可带学生去野外, 指导他们实际运用;可去环境监测站学习“环保知识”, 并了解本地污染及治理情况等。

2. 提高教师教学语言应用能力

知识的传授, 师生的交流都是通过语言来传达的, 从某种意义讲, 教师语言能力的高低可以决定大部分学生学习地理兴趣的大小。因此要求教师必须提高教学语言的应用能力, 尽可能多地使用风趣、生动、幽默的语言, 还可以采用特殊的地理语言, 如地理谜语、谚语、成语、别称、诗歌、歌曲等。

三、通过丰富当前地理教学内容提高地理教学效率

1. 突出资源保护和生态建设

从总体上说, 我国自然资源人均很少。各类资源都要注意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 提高资源利用率。在资源的使用、节约和保护中, 我们要进一步树立资源保护、保护和开发并重的意识。资源的保护, 是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基础。为把资源保护纳入法制的轨道, 我国已制订了各种资源的保护法规, 并在保护的基础上, 逐步推进资源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

2. 强调优化我国的能源结构

我国有丰富的煤炭资源。到目前为止, 我国的能源构成仍以煤炭为主。但是, 由于燃煤带来的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已经引起了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强调优化能源结构, 实现能源消费构成的多样化已刻不容缓。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初中地理;国际意识教育;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0-0044-02

【作者简介】司马强,江苏省金坛市水北中学(江苏金坛,213200)教师。

所谓“国际意识”,指的是“站在世界的高度了解世界历史和当今国际社会、关注人类共同的命运、评价本国的地位和作用、认识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的意识”。进入21世纪,全球化步伐加快、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国际合作交流不断加深,国际问题亟待共同解决。因此,增强国际意识并且培养学生的国际意识已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一个重要任务。将人地关系作为重要研究对象的地理学,在对学生进行国际意识教育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又一个突破口。下面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际,简述初中地理教学中加强国际意识教育的一些方法。

一、情境教学法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习者利用自己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经验去同化和索引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以某种意义。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为他们创造一个合适的教学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从而提高教学效果。课堂情境创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1.结合时事新闻。

时事新闻,特别是焦点地区、热点问题,总是非常吸引学生眼球的,教师在讲授书本内容时,可以充分结合相关的时事新闻,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比如,在讲授“利用经纬网定位”这部分内容时,由于难度较大且较为枯燥,如果完全照本宣科,则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这时笔者以一段视频《“振华4号”击退海盗 我国考虑赴索马里护航》导入(这是当时中国轮船在索马里海域遭受海盗袭击的热点新闻),然后提问:“假如你当时在‘振华4号上,你应该如何向有关组织求救,向他们报告轮船所在的位置呢?”以此来导入新课的学习,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眼球,然后整节课都紧紧围绕这个情境展开,从而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思考、讨论的过程中掌握了知识,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反对战争、反对恐怖主义的情感。

2.巧用漫画图片。

漫画富于幽默感和趣味性,利用漫画提供的感性材料,能够创设“乐学情境”,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枯燥问题趣味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比如,在讲授“世界的人口问题”这部分内容时,可由几幅讽刺性和警示性的漫画(如《地球母亲的求救》)导入,这样很快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世界人口问题上来,起到先声夺人和引人入胜的教学效果。接着以漫画为背景展开教学,让学生在愉快宽松的气氛中,理解并掌握了当今世界人口的现状、人口过快增长带来的问题、解决世界人口的对策等新知识,同时还给学生以启迪,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3.课堂模拟表演。

课堂模拟表演在引导学生感知体验、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合作交往能力、增强班集体团结等方面有独特的作用。初中地理教材中有很多适于学生模拟表演的素材,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搞活教学。比如,在讲授“多民族的大家庭”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可以组织学生在课前充分了解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基础上,在课堂上分角色表演,使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在参与的过程中充分体验,在活跃的气氛中充分理解。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树立起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的观念,进一步树立世界各国各民族一律平等、相互尊重的观念。

二、比较联系法

建构主义强调,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联系”与“思考”是意义构建的关键。如果能把联系与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初中地理教材中,世界地理与中国地理是截然分开的,但作为地理教师,应该具有全局观念,在教学中应该将知识前后贯通、中外交错、纵横比较、异同对比,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的内在联系,把握地理知识的整体结构,从而较好地培养学生的理解、应用、分析、综合、比较、评价等方面的能力。比如,在讲授“西欧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时,用一幅图来比较英、法、德等发达国家与马来西亚、印度、尼泊尔等发展中国家的GDP与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的关系,以此来说明工业的发展是决定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此时,教师可以把中国也加入进来进行比较,布置对此感兴趣的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我国从事制造业的人口数量、所占的比重、我国的人均GDP分别是多少,并在这幅图中绘出中国的位置,以此来说明我国的工业与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也使学生看到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差距,从而激发出学生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三、讨论辩论法

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它认为在学习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要能体现出学生的首创精神。在地理教学中采用讨论、辩论的方法,正是强调了“以学生为中心”,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笔者在这方面也做过一些尝试。

如笔者在讲授“国际合作”这部分内容时,大部分学生都认识到了加强国际合作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一部分学生对是否要加强与某些国家的合作提出质疑,特别是曾经侵略中国却否认历史的日本。对此,笔者专门开设了一节辩论课,辩题为“要不要加强与日本的经济合作”,根据学生的态度,把他们分为两派:支持派和反对派。辩论会前布置学生根据自己的立场搜集资料、整理、归纳,然后在课堂上进行辩论,课上学生辩论的热情很高、争论的过程中大多能有理有据,论证充分。教师在学生辩论的基础上简单地加以概括总结,指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加强国际合作包括与日本的合作是大势所趋,但在合作的过程中,我们也应警惕日本右翼势力的猖獗和军国主义的复活。通过辩论,培养了学生搜集材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比较、归纳、分析、概括的能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既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也开阔了学生的视野,逐步培养学生开放、合作、参与的国际意识。

综上所述,地理教师作为教育的承担者和实践者,应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国际意识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之中,为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全面发展的人”和未来“地球村”的好村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张淑贤,郭培培.中学历史教学中“国际意识”教育研究综述[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

[3]王述华,师守祥.地理教育在学生全球化意识培养中的作用[J].未来与发展,2003(3).

[4]刘儒德.探究学习与课堂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加强地理素质教育 篇12

一、了解地理信息的形式和特点

地理信息是指试题中的文字材料、地理图表、地理数据、地理景观和符号等,主要有三种类型:(1)文字信息。这是提供地理信息最基本的方式,不仅指相对独立的文字资料,而且包括地图和表格的引文或说明,以及题干中必要的限定或提示等。(2)图像信息。指地图、原理示意图、统计图、联系图、景观图等图像提供的信息。地图提供的信息包括地物分布状况、符号及注记、经纬网、比例尺、图例等。(3)表格信息。指通过表格的形式呈现的地理数据资料信息及数字资料属性、类别和单位等信息。

高考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通常还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提供的信息、设置的情景材料新颖。试题往往将教材之外的新信息和考查内容融于一定的情境之中,通过创设新的情境,增强试题的新颖性、时代性。如果所给信息涉及考生没有学过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试题会对该地理概念或原理给出相应的解释,避免考生产生解题障碍。(2)以图表的形式提供信息。以图表的形式提供地理信息不仅便于阅读,而且能更好地考查考生的地图阅读、分析能力,体现地理学科能力的特色。(3)信息的隐性性和渐进性。为了尽可能地减少考生因阅读而产生的影响,达到考查的目的,试题提供的地理信息往往很简练,隐含着一些信息。另外,高考试题所给地理信息还表现出渐进性的特点,即逐步给出地理信息。这样有利于考生充分利用其隐含的信息,有理有序地、一步一步地利用有效的地理信息解答对应的试题。当然这也是为了体现中学地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4)提供组合信息。为了达到特定的综合能力考查目的,地理试题可能通过文字、地图、表格等不同形式相互组合提供解题所需的地理信息。

只有对试题所给信息的形式和特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对这些信息进行概括和整合,分析这些信息的空间、时间、属性等特征,明确试题考查的内容和意图。

二、明确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核要求

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能力包括三个不同层次和水平的要求:(1)获取试题提供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及考查意图;(2)提取信息的有效内容和价值,并对其进行分析和整合;(3)组织和应用相关学科的信息,形成综合性的信息解读。这三个要求一个比一个高,只有达到前一要求,才有可能达到后面两个水平;也只有达到最后一个要求,才可能准确调动和运用知识,正确描述和阐释事物,完整论述和科学探讨问题。

只有明确“获取和解读信息”目标的“要求”,分清能力目标的“三个层次”,才能在平时教学和训练时提高针对性,抓住问题的关键,提高“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三、掌握获取地理信息途径和解读方法

高考试题中地理信息主要蕴藏于地理试题的题干文字、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地理统计图表的文字和数字、地理试题的问题设计、地理图形的主图和附图、地理图形的组合和整合的分析中。因此,根据地理信息载体的不同,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途径主要有:(1)从文字背景材料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2)从试题的设问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3)从地理图形的表述语言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4)从地理图形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5)从地图和表格的组合中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

对于图表信息和文字信息的解读需要掌握一定的方法,即解读文字材料时要注意从材料中提取关键的词语,特别是对解题起提示性作用的词语最好能做上记号。解读图表信息时要遵循各种地图的解读方法和技巧,一般来说解读图表信息时可以按照:明确图名—关注图边—分析图中的步骤。

四、重视主干知识,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只有具备牢固扎实的地理知识基础,审题时才能明确试题中的地理信息哪些是有用的?可以用于哪些方面?和哪些知识有联系,等等。因此,在平时复习时一定要重视主干知识的复习,构建地理学科知识体系,储备丰富的地理基础知识。要全面、准确、牢固地把握基础知识,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知识体系中突出主干知识,培养和形成地理基本能力,为形成综合性信息解读做好知识准备。

五、构建知识网络,加强地理迁移能力的培养

综合能力是灵活、综合地运用知识的能力。所以,平时储备的知识要及时、有效地迁移到新的情景中,进行知识与情景的转移,平时复习时要加强对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通过重组知识网络,构建知识内在联系,将所学知识进行纵向、横向的串联、比较、发散、迁移、升华,深入理解、拓展思维,提高知识迁移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要有“热点”意识,强化知识的具体应用,增强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加强能力的专项训练,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

上一篇:新教师如何备课下一篇:兼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