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力吉苏木五边战略

2024-06-04

乌力吉苏木五边战略(共2篇)

乌力吉苏木五边战略 篇1

注意保存

第34期

中共阿拉善左旗委员会深入开展2010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年9月2日

实施“五边”战略建设新型牧区

——阿左旗乌力吉苏木扎实开展“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活动

根据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的部署,阿左旗针对边境苏木乌力吉的实际,在乌力吉苏木深入开展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活动。乌力吉苏木位于阿拉善左旗北部,总面积14347平方公里,是阿左旗面积最大、唯一的边境苏木,中蒙边境线达188.78公里。全苏木共有6个嘎查582户1414人,其中蒙古族占全苏木人口总数的86.2%;苏木现有党委一个,党支部8个,党员149名,其中少数民族党员137名,占党员总数的91.95%;苏木辖区内共有9个驻军单位,是全旗驻军最多的苏木。在“北疆基层党建长廊建设”活动中,乌力吉苏木以建设社会主义新牧区为目标,以“加强基层党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安宁、推进生态文明”为载体,认真实施盟委组织部提出的“组织固边、帮扶助边、创新强边、富民强边、共建稳边”五大举措,全面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民族团结、社会和-1-

谐、边疆安宁。

组织固边。在阵地建设方面,今年上半年,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

持下,苏木和嘎查共同筹措资金20.8万元,对嘎查活动阵地进行了维

修,并配齐了办公设施,在6个嘎查全部建立远程教育卫星接收站点,为党员集中学习、开展组织生活创造了条件。在班子建设方面,考虑

到边境苏木的特殊性,将两个公安边防派出所的主要负责人列为苏木

党委委员,将边防公安派出所的片警任命为6个嘎查党支部副书记,有力地保障了辖区的安全稳定,促进了军警地党组织联动共建、协调

发展,形成了军爱民、民拥军、军政军民合力打造北疆基层党建长廊

建设的工作局面。

帮扶助边。按照阿左旗基层党组织建设“千名党员帮千人、百家

支部结百对”主题实践活动的要求,苏木党委结合实际,动员89名党

员结对帮扶78个贫困户,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及时提供致富信息,密切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协调15个驻苏木军警单位结对帮扶15

个贫困户,密切了军警民关系;苏木党委还号召机关单位、企业和党

员干部共捐款7.2万元,一次性交付了全苏木1414名牧民2011、2012

年的新型合作医疗保险金,树立了党员干部勤政为民的良好形象。

创新强边。积极探索军警民联防新模式,建立边防营营长、边防

派出所所长列席苏木党委会议和边防民警兼任嘎查党支部副书记机

制,建立社情民意分析解决机制,苏木党委、嘎查党支部每季度定期

召开社情民意分析专题会议,及时研究、解决农牧民生产生活中的实

际困难和问题。协调两个公安边防派出所选派12名片警,专抓六个嘎

查的矛盾纠纷、日常治安工作。建立为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16部草

原110报警电话和牧民热线电话服务网络,使广大牧民通过两级平台,及时反映情况、建言献策、咨询畜牧业知识、监督党组织工作,畅通

了民意反映渠道。

富民强边。以中蒙乌力吉口岸建设契机,不断加强苏木基础设施

建设,为富民强边奠定坚实基础。共投入资金1900多万,实施了牧民

安全饮水工程、高压电和风光互补照明工程、苏木党政办公楼等八项

工程建设;以临策铁路建设为契机,新建了109公里的边防公路,61

公里的达坝山公路;成立了绒毛合作社,建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蒙古

包一条街。随着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奇石产业蒸蒸日上,路边经济

悄然兴起,外来投资企业逐步增多,个体工商户数量不断增加,第三

产业蓄势待发,为发展边境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积极落实惠民政

策,争取游牧民定居工程房120套,争取国家投资480万元,将极大

地改善牧民的居住条件;在临策铁路即将建成通车之际,协调有关部

门挑选15名苏木牧民子弟进行列车乘务员业务培训,安排50名牧民

担任铁路护路工,协调中石油加油站安置10名牧民就业,为牧民转产

就业创造了良好条件;认真落实公益林政策,使苏木享受公益林补偿的牧民达到43户173人,为牧民争取解决草原补偿费400多万元;鼓

励牧民种植1000多亩、12万株梭梭林,促进了使牧民增收、推动了

生态建设。

共建稳边。乌力吉苏木党委委员共有9名,委员由党、政、军、警、民方面的人员组成,在苏木党委领导下,各驻地单位分工明确、责任清晰。在“线”上,边防驻军单位负责188.78公里边境线和109

公里的边防线的巡逻执勤任务,防止非法渗透、走私、狩猎、采矿、偷渡、牲畜的越境等工作;在“面”上,乌力吉公安边派出所和工作

站负责做好维护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等工作。通过

举办“乌力吉赛汉民歌长调”、“祭敖包”、“庙会”和“那达幕大会”,利用“八一”建军节、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开展慰问演出等活动,丰富军警民文化生活。在“八一”建军节前夕,地方政府投入资金1.8

万元对驻地边防部队、边防派出所进行慰问,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军民关系、警民关系更加融洽。针对乌力吉苏木苏宏图片区人员密集、过往车辆多、外来人口多、治安工作压力大的实际,在苏宏图为乌力

吉公安边防派出所无偿划拔土地1000平方米,投资10万元建设140

平方米的草原警务室,为边防派出所保一方平安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乌力吉苏木党委供稿)

报:盟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旗委创先争优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发:各苏木镇党委,各党工委,旗直各部、委、办、局,各人民团体党组织编辑:哈斯巴根审核:张 学8223384、8222535

(共印80份)

阿左旗创先争优活动信息报送邮箱:azqcxzyhdb@163.com

乌力吉苏木五边战略 篇2

关键词:红山文化;新石器遗址;简报

中图分类号:K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12-0004-03

一、地理位置与遗址概况

巴拉奇如德苏木位于阿旗南部,地处科尔沁沙地与松辽平原交接處,北山南川,平均海拔高度380米,属中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地势北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乌力吉沐沦河由西北向东南转西东穿流全境,经济类型为农牧业兼有。所调查的新石器时期遗址都在乌力吉沐沦河弯转处,多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台地之上,周边多为草原荒地,沙化现象严重。

二、遗址简介

(一)毛盖图架子山遗址

遗址位于毛盖图新村西1公里架子山的阳坡,南距乌力吉沐沦河约2千米。遗址东西173米,南北120米,面积约11804平方米。遗址西边已被开为采石场。遗址地表保留有1.5×0.6米的“黑土圈”,地表遗物以石器和陶片数量最多,少量动物骨片。(1)陶器。从采集的器物口沿和底部残片来看,器型有罐、钵等,以夹砂褐陶、夹砂黑褐陶数量最多,也有一些泥质褐陶,少数泥质红陶。多数陶片带有纹饰,采用压印、压划等方法施纹,纹饰有“之”字纹、划纹、附加堆纹、弦纹、彩陶等,编织纹在器底,纹痕较清晰。(2)石器。石耜1件,形制完整,青灰色,磨制,整体呈柳叶形,刃部磨制较好,柄部留有打制的疤痕。通长24.4厘米、宽9.6厘米、厚2.6厘米(图1)。

(二)达兰花遗址

该遗址位于达兰花嘎查东1千米处,南距乌力吉沐沦河1.5千米,地势西高东低,东西699米,南北647米,面积约101009平方米,保存相对较好,地表暴露有灰坑等遗迹。遗址地表散布一些陶片、石器、蚌壳、石器残件、细石叶等。(1)陶器。采集的标本以夹砂灰陶为主,少量为泥质灰陶。陶片胎壁较均匀,一些夹砂灰陶片内壁抹光,呈黑灰色。器底较厚重。陶片多数带有纹饰,也有素面陶。纹饰有压印“之”字纹、刻划斜线纹、附加堆纹、编织纹等。可辨器型有罐、斜口器、钵以及桥形器耳等(图2)。(2)石器。数量较大,多为一些石器残片,可辨器型有石斧、石刀、尖状器、刮削器、石镞以及一些细石叶等。

(三)石桌子遗址

遗址位于石桌子村后山50米处的山坡上,南距乌力吉沐沦河1.3千米,地势北高南低。遗址东西323米,南北315米,面积约61101.03平方米。遗址大部分被宝善寺西大庙废墟叠压破坏,西南部、东部有冲沟发育,附近还有一些取土坑。遗址地表见有“灰土圈”,散布有陶片、石器、细石叶、蚌壳、骨片以及晚期的釉陶片、瓷片等遗物。(1)陶器。多为陶片,可复原者少,以夹砂灰褐陶为主,也有泥质灰褐陶、红陶等。陶片胎壁较均匀,夹砂陶内壁往往呈黑褐色,纹饰以“之”字纹为主,也有“之”字纹加乳钉纹、附加堆纹、编织纹等。可辨器型有罐、钵以及桥形器耳等(图3)。(2)石器。以磨制为主,局部有打制痕,可辨器型有石耜、石斧、石锛、石叶等。石耜1件,形制完整,整体呈桂叶形,较扁,青色石质,磨制,前端有明显的使用痕,顶端较窄,留有打制痕。长34厘米,中宽11.2厘米,厚3.2厘米。石斧1件,残,仅存前端,青灰色石质,磨制。两边较直,弧形刃,正锋。残长7.9厘米、宽7.8厘米、厚2.6厘米(图4)。

(四)巴奇楼子遗址

遗址位于达兰花嘎查西1千米的沙丘上,南距乌力吉沐沦河3.2千米。遗址东西长303米,南北宽242米,面积约51445平方米。遗址沙化严重,文化层或被流沙覆盖,或遭风蚀殆尽,仅保留一些遗迹的残迹。在一些风蚀过的地表上,散布有陶片、石器残片、细石叶等遗物。(1)陶器。以夹砂褐陶为主,少量泥质红陶,纹饰有“之”字纹、附加堆纹等。夹砂陶火候较低,易碎。可辨器型有罐、钵等(图5)。石器多为扁平状的细小的刮削器、细石器。

(五)宝力格遗址

遗址位于特尼格尔嘎查东南1千米,分布在宝力格水库东南台地上,西南距乌力吉沐沦河2.6千米,地势较高。遗址东西长440米,南北宽369米,面积约69219平方米。遗址沙化严重,又被一条沙石路分割,文化堆积层已遭破坏。地表遗物较丰富,以陶片数量最多,其次是石器残件、细石叶等,也有少量蚌壳、骨片等。(1)陶器。从采集的器物口沿和底部来看,主要是一些罐、钵等器型。以夹砂褐陶为主,少数为泥质陶,均为手制。多数陶片带有纹饰,主要为压印“之”字纹,或压印篦点“之”字纹,也有划斜线纹,有的口沿下带有附加堆纹,器底多为平底,较厚重,压印有编织纹。夹砂陶片往往内壁抹光,呈黑褐色。(2)石器。无完整器,多为残断的碎片,器型有石斧、石刀、石凿、细石叶等。

(六)西利花山遗址

遗址位于宝力格水库东北1.5公里处,分布在西利花山下的沙丘中,西南距乌力吉沐沦河2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遗址东西长711米,南北宽399米,面积约133698平方米,保存较差,沙化和风蚀现象严重。遗址地表散布有陶片、石器残件、细石叶、蚌壳、骨片等遗物。(1)陶器。从器物的口沿和底部来看,器型有平底的罐、钵等。均为手制,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少数为泥质褐陶。陶片上多饰有纹饰,少数素面。纹饰以压印“之”字纹为主,也有压印篦点“之”字纹,一些陶片上还见有斜线纹、附加堆纹等,器底则多有编织纹。夹砂陶片往往内壁抹光,呈黑褐色。(2)石器多为一些石器残片,器型有石斧、石刀、刮削器,石叶等。

(七)特尼格尔遗址

遗址位于特尼格尔嘎查温都花小组东2公里的沙丘上,西南距乌力吉沐沦河1.3千米,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遗址东西长505米,南北宽441米,面积约142921平方米。遗址沙化及风蚀严重,在一些风蚀的沙坑中暴露有灰土堆积残迹。地表遗物较丰富,有陶片、石器残片、细石叶、石核等。(1)陶器。从器物的口沿和底部来看,器型有平底的罐、钵等,均为手制,以夹砂红褐陶为主,少数泥质褐陶。陶片上多饰有纹饰,少数素面。纹饰以压印“之”字纹为主,也有压印篦点“之”字纹,一些陶片上还见有成组的斜线纹、附加堆纹等,器底则多有编织纹。夹砂陶片往往内壁抹光,呈黑褐色。(2)石器,多为一些石器残片,器型有石斧、石刀、刮削器,石核、石叶等(图6)。

三、结语

此次调查的这7处遗址,都不同程度地遭受了自然和人为的破坏,加之近年来一些收藏爱好者不断捡拾地表遗物,致使地表遗留迅速减少,已不能完整反映遗址的全部文化面貌。雖然我们采集到的遗物标本数量有限,但调查所反映的遗址的文化内涵还是相当丰富的。这7处古代遗存,都是古代聚落遗址,从采集的标本来看,除了巴奇楼子遗址的陶器火候低、质地略显疏松外,其余6处遗存的文化面貌基本相同,陶器的制作、纹饰以及石器的特点,都与赤峰西水泉、{1}蜘蛛山{2}等遗址出土遗物有相似之处,属于红山文化时期的遗存。而巴奇楼子遗址的陶器特征,则与敖汉旗赵宝沟、{3}林西县水泉{4}遗址文化类型相当,为研究乌力吉沐沦河流域古代社会结构、文化、经济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都是难得的资料。

注 释:

{1}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西水泉红山遗址[J].考古学报,1982,(0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赤峰蜘蛛山遗址的发掘[J].考古学报,1979,(02).

{3}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敖汉赵宝沟——新石器时代聚落[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4.

{4}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林西县水泉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2005,(11).

Survey of Neolithic Sites along the Coast of Wuliji Mulun River in Balaqirude Sumu of Ar Horqin Banner

Na Ren Ai Li

(Ar Horqin Banner Museum, Chifeng, Inner Mongolia, 02400)

Abstract: From 2016, August to September, we conducted a survey of Neolithic sites along the coast of Wuliji Mulun River in Balaqirude Sumu of Ar Horqin Banner. In the range of 32 km, seven Neolithic sites are founded, all of which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coast of Wuliji Mulun River.

上一篇:叶初中作文下一篇:小帮手小学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