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善于思考的观察者(共10篇)
做善于思考的观察者 篇1
做一名善于思考的教师
当今社会,人们对提高教育质量越发期待,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建设工作的推进,我们每一名教师都面临自己的专业发展阶段和自身专业发展问题。衡量一名教师是“人师”呢,还是“匠人”?我认为,看其对待工作是否具有一种研究的态度就一目了然了。
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每日都在发生着变化,变化是学校工作的永恒属性。学生是教师的工作对象,学生每天都在成长,不仅身体在长高,心智也渐渐成熟;教师的教学内容也在发生着越来越迅速的变化,知识的更替和发展,教学方式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和引导者——教师,自己也在随着时光的更替中,悄然发生着变化。在如此多方面的变化中,教师工作要追求一种高效率的工作质量,不进行研究行吗?
据专家统计,目前教师受“职业枯竭”困扰的占20%,在所有易受“职业枯竭”的行业中,仅次于医生,排第二位。教师长年累月地重复在相同的时空中,做着相同的工作,这样周而复始,又周而复始。怎样让教师职业动力“不竭”呢?教师用一种“研究”的职业态度,把工作作为一种研究活动,让教师永远都对自己的工作充满追求,不断地思考问题,不断地改进方法,不断地解决问题,从而成为“永远年轻”的教师。
在学校里,如何让每一个教师永葆职业的青春,减轻工作的心理压力,提高教师的工作成就感,树立一个衡变衡新的职业理想,只能让每一位教师走上“教育科研”这条道路,才能解决这一问题,因为“教育科研”工作是一项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工作,发现问题永无止境,解决问题也就永无止境。
当我们的教师将自己的工作与“研究”结合起来时,就会被“解决问题”的冲动所驱使,被“问题解决”后的喜悦所激动,被自己的前行而欣喜。
做善于思考的观察者 篇2
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往往胜过责任感”, 这说明兴趣是学生主动学习、发展创新的内驱力。兴趣表现为学生的专注程度和参与程度, 参与程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启发和引导。教师应运用多种手段把漫画欣赏、寓言分析、诗歌赏析, 尤其是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中的典型事例, 巧妙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来, 才能使学生参与欲望强烈, 课堂氛围鲜活, 才能使学生主动地探求知识, 提高能力。实践证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 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 老师讲、学生划, 划完了背、背完了考, 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 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求教师富有创新意识, 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 激发学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地思维状态, 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二、老师是最好的同学
师道尊严的伦理要求, 禁锢着老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角色, 僵化了教学氛围。教师是知识的化身和权威, 学生理所应当听老师的话, 服从老师的安排。教师高高在上, 不容置疑, 学生附耳恭听, 小心翼翼, 这样的教学谈不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更谈不上学生的创新能力。课程改革的新形势要求师生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学习方式, 要求师生之间形成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授课的过程也是与学生共同学习, 自我提升的过程, 从这个角度而言, 教师也是学生的同学。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能力得到肯定, 人格得到尊重, 才华得以发挥, 情感价值得以展现, 使学生在正确的自我价值评价中, 激发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
三、求异是创新的开始
好的学习方式往往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学习方式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教学模式的影响。教师应该主动克服对学生科学的学习方式形成的不利影响, 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求异意识, 鼓励学生敢于质疑, 赞赏学生独特化与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没有求异就没有创新, 求异往往是创新的开始。学生的主动性的发挥是从好奇开始的, 求异则是学习主动性的表现。不好奇就不会去求异, 不求异就不能去创新, 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正确地引导和鼓励。好的学习方式应该是以创新为新明特征的, 创新从质疑开始, 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提升, 教师要发挥正确的引领作用, 培养其良好的学习方式和创新能力。
四、科技是学习的手段
科技进步为现代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手段, 加速了课堂教学由单一性向层次性, 平面式向立体式教学的转化。投影仪、多媒体, 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大大丰富了课堂信息和增大了课堂容量, 使教学具有了感染力和吸引力, 使知识由抽象化变为形象化, 学生的思维也随着教学情境的层层展开而步步深入, 其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现代科技在为我们学习提供便利的同时, 对教师也具有更高的要求, 教师不但要具备过硬的业务素质, 还应具有指导学生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 搜集资料开拓视野, 提高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创新能力。
五、实践是创新的途径
知识是实践的积累, 也是对实践的指导, 尤其思想政治会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时代的需要不断修正和补充, 脱离开社会实践去谈创新, 显然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要强调理论联系时政、联系生活, 引导学生学以致用。目前初中思想政治课教材与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比如, 在讲“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时, 可让学生以记者身份对全班同学做一次民意调查, 谈谈自己有没有上当受骗的消费经历;可拿出一些商品让学生当场鉴别真伪, 举一些“李逵和李鬼”的案例, 这些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是他们感兴趣的一些话题, 在增添课堂趣味性的同时, 也使学生增长了生活经验和法律知识。教师再从生活中的表象引申到知识和法律层面, 让同学们谈谈感受, 最后引导回答提出解决办法等等。实践是印证结论最好的办法, 是提高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
总之,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 必须适应教改发展的潮流, 更新教育教学理念, 结合思想政治课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 与时俱进, 勇于探索。
摘要: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 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 作者就如何利用教学, 发挥学生个体的心理优势,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增强学生的参与能力, 谈谈自己的看法。
做一个善于观察的园丁 篇3
我接触了很多届学生,觉得专业知识只有深度和广度的微弱变化,但是每届学生心理的不同变化却是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如果在教学时留意到这些因素,我们的教学能真正的达到事半功倍的目的,我们的学生能更顺利地走好以后的路。
一、培养孩子与人交往的能力
其实与人交往的能力并不是学校教出来的,也不是高中教学的中心,但是我们必须重视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这不仅影响到孩子今后的个人发展,而且会间接影响到我们的教学。
工作之初,我并没有留意到学生的交往能力和教学有多大联系,他们见到老师充其量就是脸红紧张,没有老师时,也就该干什么就干什么。然而现在,课堂上的小插曲使我感到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如此重要!有一天,我在课上叫起几个学生订正前一天作业的答案,这也是我抽查作业完成情况的一种方式。当我叫起一个女孩时,她低着头站起来,什么都不说,我一看,这是典型的没完成作业的表现啊,接着又问了一句:“做作业了吗?”她还是没有回答,我立即做出惩罚的决定——抄写课文!那女孩一句话都没说就坐下了。放学前,我的桌上放了抄好的课文。
我本以为事情就这样过去了,没想到半个月后和另一个学生的谈话让我对我当时的决定后悔不已。她的好朋友告诉我,那个女孩一直都很怕老师,不敢和老师对视、说话,其实那天她完成作业了,由于课上被突然叫起来,紧张得说不出话来,我后来的追问使她更加害怕,宁可接受惩罚,也不为自己辩驳。我还了解到每一次那女孩来我这里背课文后手心里都是汗,回去后得半天才能缓过劲来。我恍然大悟,怪不得总有几个学生拖到最后背课文,原来还有这种“非智力因素”的原因,我一直都责备他们没有好的学习习惯,既惹得自己生气又让孩子受了不少委屈。看来还真得多方“调查”,才能“下结论”啊!
二、关注学生日常表现,帮助其改正不良的生活习惯
每天我们和学生相处的时间会超出他们和家长在一起的时间,在校的时间里,他们会暴露出许多家长平时发现不了的问题,作为老师,我们有责任发现、指出并帮助他们改正这些问题;另外,越来越多的家长跟老师诉苦:“请您帮我们说说他吧,我们的话他听不进去!说多了他就烦。”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家庭教育日益薄弱,然而,这也反映出由于师生关系的特殊性,教师的指导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有说服力。
三、缓解学生紧张的心理状态
过去,老师就怕遇到不想学习的学生,现在,老师又怕遇到“太”想学习的学生。有些孩子心理压力过大,每天都抱着课本,可是成绩却不尽如人意,而看到这种成绩,他们又会给自己更大的压力,造成恶性循环。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绷紧的橡皮筋只会松懈掉或者断掉。我遇见过很多这样的学生,有的晚上睡不着觉,有的考试时哆嗦,有的考完后大哭,还有人甚至出现咬手指等极端行为,所以,现在的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还要教会他们学会放松。
做一个善于发现的老师 篇4
不知不觉十月又过去了,在这一个月中我又收获了不少,见证了孩子的成长,同时我也在不断的积累。从开始的陌生到现在孩子们对我的热情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福,属于慢热的我现在短短几个月就与孩子们打成一片,这是出乎我的意料的。在体会幸福的同时,我感到自己也有些许方面做得不足,比如:面向全体,灵活应变,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方面都有待于提高。
其实本身自己是个不太想去改变的人,就是随遇而安,这次是我毕业后第二次的工作经历,我倍加珍惜。在教学路上我已经走了四年,今年是我的又一突破,那就是接触新的人事物。刚毕业的我还带着稚气进入新单位,一切都看得那么简单,现在的我决定要擦亮双眼去面对新的挑战。我首先给自己制定的是做一个善于会发现的老师。不仅仅是指在日常教学中,还有平时同事之间相处中都要做一个有心的老师,做一个会发现的老师。比如在教学中孩子的依据无心的话,孩子的动作,眼神都无时无刻不在传递着信息。我对小三的孩子还是深有感触的。还记得小三班第一天开班的时候是家长陪同,孩子们都很新奇,无所顾忌,但是中午家长一走,孩子开始焦虑,有的孩子喜欢中午到处走走没有的孩子喜欢晚睡,这就要求教师掌握每个孩子的特点,做到心中有数,见招拆招。也正是由于我见证了他们的喜怒哀乐,才在今后的教学中孩子们的拥护颇高,呵呵,也算是有一点点小成就感吧。
做善于思考的观察者 篇5
善于担当
善于作为的合格党员
同志们: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指出,责任担当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基本素质,并强调干部就要有担当,有多大担当才能干多大事业。下面,以共产党员的担当为主题,与跟大家交流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一直强调党员干部必须要有担当。
第一,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政治使命和鲜明品格。中国共产党历来是一个敢于担当历史责任的伟大政党,自诞生之日起就自觉把对国家、对民族、对人民的责任扛在肩上,担负起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历史使命。
九十九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担当中奋力前行,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史诗。1919年,毛泽东同志在《湘江评论》中写道:“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
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家国天下,舍我其谁!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内乱外患的民族危机,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过28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一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成功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广泛、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巨大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拨乱反正,开启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使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在短短30多年时间里摆脱贫困并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使中华民族阔步赶上时代潮流,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要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接过历史的接力棒,继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使中华民族更加坚强有力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深沉的使命忧患意识和强烈的历史担当精神,团结带领全党全国人民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打响三大攻坚战,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历史和实践证明,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使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面临着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历史任务,但始终贯穿着无私无畏、砥柱中流、为中国人民英勇奋斗的政治本色和鲜明品格。
第二,敢于担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本质属性的必然要求。翻开党章,第一句话就开宗明义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党的性质、地位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然成为为民担当,领导社会革命、改革和发展的先进政治力量。
中国共产党一贯将敢于担当的品质作为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是为党和人民做事的。对共产党人来说,权力就是责任,责任就要担当。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能够忠诚履责、尽心尽责、勇于担责,是检验每一个领导干部身上是否真正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方面。担当意味着责任和付出,意味着奉献和牺牲。
回顾我们党90多年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无论是血雨腥风、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意气风发、激情燃烧的建设时期,还是波澜壮阔、生机勃勃的改革年代,千千万万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岗位用敢于担当的宝贵品格诠释着党的先进性。
在烽火连天的战争岁月,共产党员心怀崇高革命理想,用气吞山河的英雄气概谱写了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篇章。在和平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广大共产党员同样表现出敢为人先的担当精神,哪里有困难、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像雷锋、王进喜、焦裕禄,像孔繁森、牛玉儒、杨善洲等,就是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杰出楷模,他们的名字已成为中国人民心中“永远的丰碑”。
“我是谁,是什么样的人?也许你从来没有想过。我是离开最晚的那一个,我是开工最早的那一个,我是想到自己最少的那一个,我是坚守到最后的那一个,我是行动最快的那一个,我是牵挂大家最多的那一个。我是中国共产党,始终和你在一起。”这段公益广告词,正是对新时期千千万万身处平凡岗位、尽心尽责、敢于担当的共产党人的真实写照。九十九年来,正是一以贯之的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和政治本色,使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
第三,敢于担当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的现实需求。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上已经奋斗了近百年,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未来30年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行百里者半九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我们面临的各种斗争不是短期的而是长期的,至少要伴随我们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全过程”。
所有这些都是在告诫全党,当前和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要准备爬陡坡、过大坎儿。当前,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处在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正是最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时候,我们要争取新的更大的胜利,就必须拿出能打能拼、善作善成的担当精神,进行更艰巨更有成效的斗争。
第二个问题,衡量一名党员干部是不是敢于担当的标准是什么。
习近平总书记对敢于担当精神的内涵作了“五个敢于”的高度提炼和深刻阐释,即“党的干部必须坚持原则、认真负责,面对大是大非敢于亮剑,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危机敢于挺身而出,面对失误敢于承担责任,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五个敢于”就是衡量我们党员、干部有没有斗争精神、是不是敢于担当的标准。
第一,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大是大非面前,党员干部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敢于亮剑、主动作为,把政治原则和根本立场展现出来,把政治责任和积极作为承担起来。要旗帜鲜明讲政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
讲政治是对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员干部是不是讲政治,就要看“四个意识”强不强,是不是对党绝对忠诚,是否做到对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对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对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要在根本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
党员领导干部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因此必须讲党性,有正确的是非观,在根本原则问题上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对否定党的领导、党的基本路线、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言行,对否定党的历史、中国历史、人民军队历史的言行,对否定党的领袖和英雄模范的言行,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抵制,帮助干部群众划清是非界限、澄清模糊认识、凝聚最大共识。要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作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能否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党员干部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就必须在意识形态领域主动作为、勇于发声、敢于亮剑。这就要求我们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树立阵地意识,对制度模式选择、价值体系建设和旗帜、道路、主义等大是大非问题,必须积极主动发声。
第二,在矛盾面前敢于迎难而上。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宝贵品格。党员干部作为人民群众的领路人、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中流砥柱,要在矛盾面前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时候,做到精神不倒、愈挫愈奋。
焦裕禄同志到兰考上任前,党组织与他谈话时明确提出,兰考是一个最穷的县,一个最困难的县,要他在思想上有经受最严峻考验的准备。焦裕禄同志坚定地说:感谢党把我派到最困难的地方,越是困难的地方,越能锻炼人。不改变兰考的面貌,我决不离开这里。
焦裕禄同志经常教育党员干部说,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不怕困难,发扬革命精神。面对当时兰考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焦裕禄同志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以共产党人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创造性地制定了一套简便、易行、实用而又符合规律的治理“三害”方法,最终在重重困难中闯出了一条生路,创造了兰考发展史上的一个奇迹。敢于迎难而上就要有焦裕禄那种“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大无畏精神,保持一种逆势而上的豪气,不怕矛盾复杂、不怕任务艰巨、不怕责任重大,敢于挑起重担,敢于克难制胜,敢于奋勇争先。
现在有的党员干部感叹“为官不易”,干事的“红线”多了、规矩严了,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在面对困难时不能直面问题和矛盾,在处理问题和矛盾时要么推诿扯皮“打太极”,要么避重就轻,敷衍了事。“为官不易”的抱怨,“为官不为”的懈怠,就是缺乏迎难而上的勇气和精神的表现。“为官避事平生耻”,在党的事业面前,人民群众的福祉面前,党员干部决不能做“甩手掌柜”,满足于当“太平官”“逍遥官”。
合格的党员干部就要有许党报国的信念、担当负责的勇气,在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中,以勇于担当开启事业新篇。我们要做迎难而上、敢于拼搏的勇士,以“等不起、拖不起、输不起”的危机感,直面考验,从容应对新情况、新问题,才不负人民期待,不辱历史使命。
第三,在危机面前敢于挺身而出。《中国共产党章程》在党员义务中明确规定:为了保护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在一切困难和危险的时刻挺身而出,英勇斗争,不怕牺牲。我们入党誓词中其中一句是“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这表明,敢于担当不仅要体现在平时工作中,更要体现在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当好中流砥柱,成为一面旗帜,这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沧海横流,方显出英雄本色。在革命历史进程中,无数敢于担当的共产党人为了老百姓不再受苦,为了革命事业,为了让新中国早日屹立东方,不畏艰险、不怕牺牲、敢于担当,挽危难于水火,救黎民于倒悬。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关键时刻,在改革开放的历史关头,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等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党员干部置个人生死于不顾,冲在前面,干在前面,表现出了敢于担当的坚强意志。
年初以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一批批党员请战冲锋一线,在危机中挺身而出,在大考中英勇奋起,在最困难、最危险的岗位上勇敢地把使命责任扛于肩上,用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谱写了一曲又一曲感人肺腑的壮歌,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共产党员的担当。我们既然选择了加入中国共产党,就选择了为人民服务的义务和使命。当国家处于逆境、人民遇到危难之时,每一名共产党员都要勇于挺身而出,英勇斗争。
第四,在失误面前敢于承担责任。面对失误是不是敢于承担责任,是对党员干部愿担当、能担当、会担当和善担当的重要检验,是对胸襟品行、为民情怀、能力素质的综合考量。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作为党员干部,既要有建功立业的抱负,也要有直面失误的胸怀。
工作中出现失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能“思其过、改其行”,不敢正视错误、承担责任。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决不能有了成绩都归自己、出了问题就推给他人。而是要以直面失误的坦荡胸怀,不退缩、不推诿、不躲闪,勇于正视错误,勇于担当责任,积极主动地去改正错误,把改正错误、总结教训的过程作为成长进步的阶梯。既然是探索,就要付出代价,失误就不可避免。
就我们机关的党员干部而言,不但要作一个敢于对失误负责、善于从失误中汲取教训、提升能力和修养的干部,敢于承担大事、棘手的事、得罪人的事、易出失误的事,还要旗帜鲜明地鼓励担当者、支持担当者、保护担当者,为在工作中敢闯敢试、动真碰硬、大刀阔斧、真抓实干,受到挫折甚至发生失误的基层干部撑腰鼓劲打气,大力营造鼓励探索、支持创新、崇尚担当、宽容失误的氛围。
第五,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敢于坚决斗争既是党员干部应该承担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检验党员干部初心使命、作风形象的重要内容。纵观党的历史,党内政治生活充满正气、充满活力,少不了共产党人敢于担当的一身正气。无论是遵义会议、延安整风运动,还是关于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之所以影响深远,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党内不搞“一团和气”,敢于进行思想交锋,敢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
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我们不但自己要始终保持坚强的党性和坚定的信念,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用自己的“一身正气”压倒一切歪风邪气,关键时刻还要敢于批评、敢于较真碰硬,不给歪风邪气滋生和蔓延的机会,从而让坚持真理、明辨是非、敢于担当的优良作风成为常态,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要坚决抵制“一团和气”的好人主义。“一团和气”是一种假团结,看似“和谐”、不得罪人,实则害人不浅。党员干部在歪风邪气面前要做挡风驱邪的“泰山石”,不做八面玲珑的“老好人”;要做勇于斗争的“战士”,不做爱惜羽毛的“绅士”。要不怕红脸出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坚持抓早抓小,对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问题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早查处,要“咬咬耳朵、扯扯袖子”,必要时还要“大喝一声、猛击一掌”,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
第三个问题,如何做一名有担当的合格党员。
新时代呼唤新担当,新担当需要新作为。对党员干部而言,不仅要敢于担当,更要善于担当、善于作为。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担当之魂。心中有信仰,脚下才有力量。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一个政党有了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就会坚强有力,无坚不摧,无往不胜,就能经受一次次挫折而又一次次奋起;一名干部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站位就高了,心胸就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做到“风雨不动安如山”。无数事实证明,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党员干部的堕落,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都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的。
这些年来被查处的许多领导干部,无一不是理想信念动摇丧失,甚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全面蜕变,教训极其深刻。只有信念坚定,涵养许党报国的忠诚、担当负责的勇气,才能拧紧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才能有担当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在新时代伟大斗争中坚定地走下去。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是与生俱来的、凭空产生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一蹴而就的,必须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之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要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正确地把握人类发展趋势和历史规律。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更好地把握新时代的历史逻辑,在新时代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学习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掌握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思维能力,正确判断形势,始终保持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要加强党性教育。只有通过党性教育,不断增强领导干部对党的忠诚度,才能更好地坚定理想信念。要重温党的历史,从中国革命历史中汲取精神力量。要向榜样学习,尤其是学习革命先烈和革命领袖的坚定信念和人格风范。要抓好道德建设。
领导干部坚定理想信念离不开道德表率。要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不要求大家都做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但至少是要做到公私分明、先公后私。要自觉净化“生活圈”“交际圈”“朋友圈”,培养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
第二,对党绝对忠诚,把稳担当方向。忠诚是一种优良的道德品质,是一种高尚的心理状态,是中国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是共产党人必须具备的优秀品格,是每个党员入党宣誓时的庄严承诺。“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对党忠诚,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是担当作为的基础。只有对党忠诚,才能以党的奋斗目标作为我们担当的方向;只有对党忠诚,当遇到急难险重的重大考验的时候,对党的赤诚之心能够增强胆魄和力量,就会感到这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身后有党、有千百万同志在并肩前行,始终充满奋斗的力量。对党忠诚就要做到心中有党。
作为党员,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党员能否做到对党、对人民忠诚老实,不是小事,而是关系党内政治生态和党的事业兴衰的大问题。全体党员对党忠诚老实,为党分忧、为国奉献、为民谋利,党就能保持团结统一,就有凝聚力、战斗力。对党忠诚就要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这种一致必须是发自内心、坚定不移的,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站得稳、靠得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共产党员要对党绝对忠诚。他强调,“对党绝对忠诚要害在‘绝对’两个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一个党员如果政治上不过硬,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不强,含含糊糊、左右摇摆,说对党绝对忠诚不是假话就是空话。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切实贯彻落实到自己的党性锻炼实践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对党绝对忠诚的实际行动展现新时代共产党员的新气象新作为。
对党忠诚就要做到言行一致。党章规定,党员要“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陈云同志在《党员对党要忠实》一文中提出:“我们共产党是言行一致的政党,而且只有共产党才能言行一致。我们共产党内也不允许有对党言行不一致的党员,不允许任何党员对党讲一句假话。”共产党员对于党的事业负有重大的责任,应该成为广大群众的模范,这就要求党员对党忠诚,言行一致,始终坚持人民立场,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第三,练就过硬本领,提升担当能力。“领导干部不仅要有担当的宽肩膀,还得有成事的真本领。”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党员干部提出的新要求。越是关键时期、越是任务繁重,越需要有勇有谋、善于担当,具有进退有据、运筹帷幄的能力,练就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要坚持学习。作为党员干部,就当时刻有一份本领恐慌的危机感和紧迫感,将学习作为提升能力增强本领的重要手段,始终保持虚怀若谷、如饥似渴的学习状态,深入反思知识上的短板、经验上的盲区、能力上的弱项,通过党性教育坚定理想信念、依靠理论学习提升素养结构、强化业务学习增强干事本领,坚持以学修身、以学增智、以学促干,不断提升思想境界、强化能力素养、提升担当能力,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
我们大家都要扪心自问,是不是学习图应付、走过场;是不是宁愿空闲时间打牌喝酒搞娱乐,也不愿多读书、多学习;是不是总认为工作忙、事情多,没有经常学、用心学。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本领恐慌,善于通过学习来储备知识、增长见识、拓展视野。要深入调研。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无论是谋划决策环节,还是执行落实环节,都需要深入地调查研究。
调研要勤,要迈开步子,多到一线去调研;对重大问题,要反复多次调研。调研要实,既要到工作开展好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提升工作,又要到困难较多、矛盾尖锐、工作做得差的地方去研究问题、推动工作,真正做到听实话、察实情、求实效。调研要深,紧扣工作中需要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带着问题去、带着思考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把矛盾和问题搞深摸透,找到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办法。
要善于创新。破解工作中的一些复杂问题,不能靠老经验、老办法,必须坚持解放思想、勇于开拓创新,用发展变化的眼光来认识、分析和把握问题,创造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举措、新办法。创新不是一哄而上、哗众取宠,提一些华而不实、无法落地的想法,没有深入钻研政策的创新是“空想”,没有充分立足实际情况的创新是“瞎撞”。
创新要增强实效性和可操作性,拿出实实在在的、能够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不断提升工作质量。要依法依规。善于担当作为,必须依法依规,按程序办事。要增强法治观念,敬畏法律,带头依法办事,带头遵守法律,坚持在法律授权范围内履行职责。要提高法律素养,提升依法办事的能力,依法依规推动工作,做到权限、程序、手段合法,确保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要严格落实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作出决策之前,出台政策性文件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法律把关。
第四,严格廉洁自律,提升担当底气。践行担当不仅是一种精神、一种责任,更应该是一种勇气和底气。底气何来?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唯有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品质和道德操守,才能具备践行担当、敢于担当、勇于担当的底气。只有自身干净,始终做到清廉自守,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拥有敢想、敢做、敢为的底气。
只有始终坚守清正廉洁的道德操守,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才能拥有坚持原则、认真负责的硬气。干干净净干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性质和宗旨的内在要求。“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廉则吏不敢慢,公则民不敢欺;公生明,廉生威。”
一个廉洁底线都守不住的党员干部,如何能守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不廉无以立身,不勤无以成事。一个领导干部能力再强,实践水平再高,工作再勤奋,如果在廉洁自律上出了问题,便丧失了根本。一个领导干部无论位置多高、贡献多大,只要突破了干净这条底线,也必须要“一票否决”。我们人的一生就像一场马拉松,有的人恪守正道、砥砺前行;有的人随波逐流,跑着跑着就会把自己跑“丢”了。
人生无高线、行为有底线,行稳致远的关键在于守住底线。党员干部要自觉感念“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的律己之心,坚持勇于刀刃向内,坚持敢于自我革命,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想自由之贵,始终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如履薄冰、如临深渊,如坐针毡,握好权力“方向盘”,系好纪律“安全带”,行好人生“自由路”,堂堂正正做人、干干净净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党员好干部。
第五,坚持以上率下,凝聚担当合力。作为党员干部,特别是省直机关的党员干部,善于担当作为还必须切实发挥示范表率作用,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领导班子要给干部做出表率。“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领导的影响力,不是仅仅因为手中有权力,而是源于党性修养、人格魅力。要求干部做到的自己要首先做到,而且要做得更好一些;要求干部不做的自己首先要坚决不做,而且对自己要求更严一些;
在急难险重任务面前,对干部讲的是“跟我上”而不是“给我上”;人前人后、“八小时”内外都能够慎独,光明磊落、坦坦荡荡;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中领悟,在领悟中升华;“善养浩然之气”,保持一种健康情趣、一种廉洁操守、一种高尚情操。上级要给下级做出表率。俗话说,上行下效。我们这么大的系统,必须一级带着一级干,一级做给一级看,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整体。上级的一举一动下级都看在眼里,作为上级机关要有一个团结向上、奋力开拓、廉洁高效的形象,上级做出表率,下级就会跟着做、创造性地去做。
同时,一旦下级有困难、有压力,上级机关一方面要想方设法为下级排忧解难。上下同心,我们这支队伍的磅礴力量就会奔涌而出,无往而不胜。要善聚群众之力。要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贴近群众,在工作上深入群众,及时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集中群众智慧、调动群众力量。
做一名善于和教师沟通的校长 篇6
做一名善于和教师沟通的校长
荆伟华
(山东省莱阳市高格庄中心初级中学)
沟通是校长与教师之间传递信息、增进了解、融洽感情、促进工作的有效途径,一名校长在教师中是否具有亲和力、感召力和凝聚力,与他是否善于与教师沟通有很大关系。那么,如何做一名善于和教师沟通的校长呢?笔者结合工作中的实践,认为要做好四方面工作。
一、采取多种方式与教师沟通
沟通的方式有多种,如,语言沟通、书面沟通、媒介沟通,通过表情、姿态传达信息的非语言沟通等,一名善于沟通的校长往往会采取多种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
1.面对面沟通
笔者当校长以来,一直坚持周谈心制度,每周与两名教师面对面谈心,每次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谈心的内容除了倾听教师对学校工作的看法外,还了解教师的喜怒哀乐,关心教师生活。
2.电脑媒介沟通
校长利用电子邮箱、博客、QQ聊天等工具和教师进行沟通,教师把口头不便于表达的内容或者自己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思考整理后发给校长,既方便、快捷又留有思考的空间。
3.日常随机沟通
校长课余时间到教师办公室聊聊天;见面时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与教师一起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教师家中有红白事到场,遇困难时慰问;节假日时互相问候等,也是沟通的一种有效方式,日常随机沟通更容易拉近校长和教师之间的距离,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鼓励教师在沟通中畅所欲言
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沟通,教师可能或多或少有所顾虑,担心言多有失,不能做到畅所欲言,校长要以热情、诚恳的态度打消教师的顾虑,让教师打开“话匣子”,在与教师沟通时还要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以平等的态度对待教师
校长在和教师沟通时不能以校长身份自居,居高临下,以审视的态度对待教师的谈话,更不能面无表情,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或者剔牙挖耳、品茶看报,让教师产生冷落感,要善于把自己放在教师的位置上,平等地、真心实意地和教师沟通。
2.谈话时要注意力集中
校长和教师沟通时要正视对方,凝神倾听,适当的时候用“嗯”“哦”“好”等有声语言传递对谈话的注意和兴趣,对教师谈话中有用的信息可适当做些诸如点头的动作,以示对谈话者提供信息的认可。
3.协助谈话者把话说下去
对待一些在校长面前“不善言谈”的教师,校长除了以热情诚恳的态度接待外,在交流过程中,还要注意适时用恰当的评语或引导性的“话茬儿”,鼓励、引导教师说下去,对待教师告诉校长的一些“秘密”,校长要让教师确信不会泄密,消除心理顾虑。
三、筛选沟通中的有效信息
校长与教师沟通时,由于谈话对象性格脾气、认识水平的不同,有时反馈的信息并不能如实反映实际情况,这就要求校长要善于做倾听者、思考者,从谈话对象提供的信息中筛选出有效信息供自己参考。
1.搞清谈话者的原意
我在与教师的沟通中发现,多数教师在谈到一些敏感问题时,用语或委婉含蓄,或暗示双关,很少直来直去,校长在倾听教师谈话时,就要体察话外之音,分析言外之意,模糊之处要引导教师尽可能说直白,搞清其原意。
2.辨析谈话内容的真伪
有时谈话者提供的信息含“金”量不高,他们的信息有的出于猜测、臆断,有的来自于道听途说,有的出自于个人偏见等。校长应联系谈话者的思想素质、认识水平等,对谈话者提供的信息全面分析,去伪存真,以免因信息不实而导致失误。
3.兼听不一致的意见
有时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教师往往会有不同的.看法,有些看法可能与校长心中预设的看法完全相反,校长要做到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多听取不同意见,综合分析参考。
四、恰当处理沟通中的建议
针对教师在沟通中提出的一些建议,校长要认真听取,根据不同情况恰当处理。
1.积极采纳,予以表扬
对教师谈话中一些合理化的建议、独到的见解,校长要边听边概括要点,并做适当记录,必要时可有意识地重复某句你认为重要、有意义的话,以示对对方的尊重和鼓励,对教师的合理化建议要积极采纳,并在适当场合予以表扬,以激发教师沟通时献言献策的积极性。
2.考虑成熟,予以答复
对教师谈话中提出的一些建议或意见,由于种种原因,不方便表态或需要经领导班子考虑研究时,校长要真诚地对教师予以说明,在考虑成熟或领导班子研究确定后,要予以答复,不能一拖再拖,置之不理,不能让教师产生不被重视的感觉。
3.否定提议,措辞得体
教师所提的建议不全面、观点不正确时,不要轻易下否定结论,如果不赞成对方的观点,可以用商讨的语气交换看法,用委婉的话语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和风细雨地予以解释,切不可不顾对方情面,予以驳斥,让对方陷于难堪的境地,不仅挫伤了教师的自尊心、积极性,同时也阻塞了“忠谏”之路。
做一个善于倾听的家长 篇7
“望子成龙”是家长的正常心态,独生的家庭环境决定了孩子是家庭的重心,这唯一的寄托必然是孩子。然而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我们定下的目标有时是否过高了,是否有点“拔苗助长”、“操之过急”?“跳一跳,就能够到桃子”是指适当的期望,如此才能成为孩子成长和发展的动力,过高的期望只能挫败孩子的积极性和自信心,给原本脆弱的心灵以打击。很多家长对孩子的学业要求多采用专制严厉型的教育方式,唯学习成绩至上。因而除了老师布置的回家作业,还额外准备了各科目的课外习题,“学而时习之”不失为巩固的方法;但琳琅满目的双休日补习班、提高班、奥数班、作文班无疑让不少孩子过早承担了心理的重负,失去了童年应有的欢乐。每个孩子不都是天才,家长必须充分了解自己孩子先天的程度,更多的时间应该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他喜欢什么,他希望如何,从而根据其特点加以引导,使孩子的能力得到真正的扩展。而不是一味地给孩子安排好了生活、设置好了未来。
长年致力于家庭教育心理咨询的帕蒂·惠芙乐(Patty Wipfler)在《倾听孩子》一书中認为,孩子的每一个“非正常”表现的背后都有一个正当的理由,他们是在宣泄精神或身体上的创伤所引起的负面情绪,是在呼唤成年人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宣泄,从而获得最终的健康。做父母的都爱自己的孩子,所以,当孩子有“不正常”表现时,我们父母应该通过倾听给孩子以最好的关注,而不能选择运用做父母的权威,采取“高压政策”,简单粗暴地对待孩子。
做善于倾听的家长,要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学会对孩子做正确引导,逐步培养其独立自主的能力。例如每次考试成绩公布,常听到不少家长在相互攀比,我们往往关注的是孩子的结果而并没有仔细了解学习的过程。为什么孩子考试失利了,是智商问题,对相关知识不理解、不掌握,还是粗心大意?对于10岁这个年龄段的小学生,可以说绝大部分是因为粗心而失利。那再追问下去,这粗心是学习态度不端正还是学习动机问题?都要通过倾听才能真正把握,只有找到问题的关键才能对症下药,而不应该采用一味批评的简单方式。独生子女普遍以自我为中心,不善于考虑他人的感受,不会站在他人的立场考虑问题。家长都注重教孩子学会分享,但不应仅是物质的分享,更多的应该是精神,让孩子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父母低下身段切实去和孩子进行交流。做父母的不能包办一切,不能始终做护子心切的大母鸡,而让孩子紧紧地跟在后面依赖,我们要适时放开双手,给孩子锻炼的机会。家长要教会孩子面对挫折,培养他们的意志力,当然“虎妈”、“狼爸”的教育方式笔者是不赞同的,棍棒教育的思想固然根深蒂固,但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无益,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的现今,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粗暴的。在生活中实时注重教育,例如此次暑假期间收看奥运会比赛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我们可以教孩子学习他们超越自我的斗志,学习运动健儿为国争光的精神,学习他们拼搏奋斗的坚强意志。
我们知道,在教育中“亦师亦友”的状态是实现理想教育的有效保障,所以在家庭教育中只有多一份包容和理解,努力去和孩子做朋友,时刻去倾听他们的想法。惠芙乐认为家长如果定期用专门时间倾听孩子,孩子对你的信任感就会越来越深。他就会向你袒露内心世界,让你知道他对事物的看法和他的感觉。当然家长本身也要注重自身素养的提高,这方面,笔者的心得是多阅读有关教育的书籍,例如《怎么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会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窗边的小豆豆》。此外笔者特别关注“付小平”、“巴学园(王人平)”、“渡渡鸟文摘”等人的微博,认为他们在家庭教育方面的经验让自己很受启发。
参考文献:
[1] 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2] 颜晓君.调动心理优势 发挥学生潜能[J].教育评论,2002,(3)
[3] 崔伊薇,高文华,王桂英.独生子女心理特点与心理健康教育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1994,15(4)
[4] (美)惠芙乐著.陈平俊等译.倾听孩子——家庭中的心理调适.[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
做善于思考的观察者 篇8
总书记在2019年秋季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幕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领导干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指明了方向,对推进新时代伟大斗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通过认真逐字学习和反复理解,我认为,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真着力。
一、把握斗争方向,坚定斗争立场。
共产党人的斗争是有方向、有立场、有原则的,大方向就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动摇。历史和实践告诉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一直是在应对各种风险挑战中走过来的。在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风险考验只会越来越复杂,甚至会遇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面对各种风险挑战,我们中青年干部的头脑要特别清醒、立场要特别坚定。要牢牢把握正确斗争方向,进行坚决的斗争,做到在各种重大斗争考验面前“不畏浮云遮望眼”、“乱云飞渡仍从容”。要有“草摇叶响知鹿过、松风一起知虎来、一叶易色而知天下秋”的预见能力,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要奔着矛盾问题、风险挑战进行斗争,锤炼见微知著的能力,不当坐而论道的清谈客,不当怕见风雨的泥菩萨,防止只武装嘴巴、不改造灵魂、不付诸行动。要做到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亮剑,在矛盾冲突面前敢于迎难而上,在危机困难面前敢于挺身而出,在歪风邪气面前敢于坚决斗争,真正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二、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如今,我们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斗争精神、斗争本领,不是与生俱来的,如何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总书记为我们指出了明确方向:坚持在重大斗争中磨砺,越是困难大、矛盾多的地方,越是形势严峻、情况复杂的时候,越能练胆魄、磨意志、长才干。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把职位当官位,越干越累;把职务当平台,在带领人民群众解决一个个矛盾问题中推动事业前进,越干越有劲。党的干部,就要苦心志、劳筋骨,总想当“太平官”、开“顺风船”、过舒坦日子、搞自我设计,都不应在战士之列。领导干部要始终战斗在斗争前沿,主动担责,敢于扛事、愿意做事,干好每件事;主动担难,啃最硬的骨头、接烫手的山芋,多当几回“热锅上的蚂蚁”;主动担险,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冲上一线,危急关口豁得出来、顶得上去。我们一定要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加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实现“两个保障”,必须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夯实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思想根基。始终保持敢于斗争的风骨、气节,始终坚守勇于斗争的操守、胆识,把斗争意志贯穿工作全过程,在重大斗争中去经受锻炼,在艰苦复杂环境中淬火成钢。
三、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艺术。
“善战者,求之于势”。斗争是一门艺术,在各种重大斗争中,我们要善于斗争,要坚持增强忧患意识和保持战略定力相统一、坚持战略判断和战术决断相统一、坚持斗争过程和斗争实效相统一。我们要注重斗争的策略方法,掌握斗争规律、讲求斗争艺术,善于抓主要矛盾、抓矛盾的主要方面,坚持有理有利有节,合理选择斗争方式、把握斗争火候,在原则问题上寸步不让,在策略问题上灵活机动,根据形势把握时、度、效,及时调整斗争策略,赢得斗争胜利。要善于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在斗争中争取团结,在斗争中谋求合作,在斗争中争取共赢。
成功营销要善于做表面文章 篇9
人所共知,有优势有特点的产品才好卖。可惜,同质化是市场的常态,好像专门考验营销人似的。一些产品由于市场成熟、竞品众多,产品之间的差异微不足道;还有些产品来自田间牧场,天生就是弱差异。面对这种情况更不能奢望惊天动地的创新,如果做足产品“表面”的差异化,同样可以收到很好的效果。
美国营销界有一个著名的普渡鸡肉营销案例。为了让自己出售的鸡与众不同,普渡先生用生物杂交以及使用特殊饲料等方法,使得鸡皮的颜色变成了金黄色。在销售环节,他摒弃冷冻方式而采用冷藏车运输,鸡肉送到零售商手中时还是新鲜的。如此一眼就可以将普渡先生的鸡与其他产品区分开来,深受客户青睐。普渡先生的做法对鸡的品种和营养价值改变了多少我不能说不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将差异明显地表现了出来,这种看得见的差异化是比营养价值更大的营销价值。因此,营销要学会做表面文章,好产品要看的出来,让推荐成为多余!
所谓表面文章包括:内在差异表面化和形象差异夸张化,具体有一下方法:
一是从种养方式和品种改良入手,实现产品表面差异化。
需要强调的是,这是外在的差异,是看得见的差异。这种改变的结果越是直观可见,其营销价值就越大,产品像自己长了嘴,会自我推销。
如新西兰从中国引种猕猴桃后进行了改良,推出了口味偏甜的黄色果肉的全新品种——黄金奇异果,目前新西兰佳沛国际奇异果行销全球近70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市场份额的28%,远远超过奇异果的故乡中国的出口量;日本金芽米的美味极其出众,最难得的是,从外观就可以看到其中心有金色的胚芽,“金芽”这一独特特征,突破了稻米差异化的最大难点和瓶颈,打破了越光大米在日本一统天下的局面;盛产大桃的北京平谷,挖掘桃子本身吉祥长寿的涵义,通过并不复杂的技术让桃子长成寿星的摸样,做的是表面文章,可是营销价值巨大,一个卖到百元高价,
二是挖掘提炼蕴含在产品和品牌内的差异化价值,并且在外在形象上显摆出来。
除了产品本身能显现的物理性差异外,有些产品的差异化价值银行在产品或者品牌中,无形,不显现,需要营销者潜心挖掘,适度夸张,显摆宣扬;而越是消费者不了解的新产品,外在形象的作用越是重要,用外在形象彰显和提升内在价值,二者相辅相成,在市场才显得物有所值甚至物超所值。
好的品牌如人,内有价值,外有形象!所以做品牌只有两件事:一是对内,做实品牌的里子,二是对外,做足品牌的面子。优秀的品牌都具备实实在在的有形价值和无形价值,尤其是真实而丰满的无形价值,一旦被消费者所认知和接受,力量巨大,而且其他产品不便模仿;包括独一无二的产地、神秘传承的工艺、代表一方的习俗、从产品演变升华的文化、耐人寻味的故事、超越国际的标准等等。
如何做一个善于反思的教师 篇10
【关键词】反思 教育 激励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204-02
作为老师我们都明白,对待学生应该循循善诱,要不断地挖掘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反思自己的教育。最近总有一个问题困扰着我,为什么现在的学生中“小倔驴”越来越多?有的学生,躺在地上,你怕他着凉,让他站起来,他非躺在那里,即便你把他拉起来,他还是会再躺下。上课时,有的同学你让他写作业,他说不会写,你教他,他说学不会,反正怎么说都不写……这些孩子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还是我们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
以我们班的住宿生健健为例,谈谈我的反思教育。一天下午,刚上班宿舍值班老师就气急败坏地揪着健健来找我:看看你们班的健健中午不睡觉,在床上一会儿坐起来,一会儿躺下,总是打扰其他同学休息,批评他,还梗着脖子、歪着头,根本不服从管理。我急忙宽慰宿舍老师:“不要生气,这孩子交给我,我来教育。”当天,我给他讲了很多道理,他也承认了自己的错误,表示不应该不休息,还不听值班老师的话。可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件事刚过去一天,接着又发生了一件更让人后怕的事情:中午,其他班的一位学生不知道怎么碰了他一下,两个人就打起来了,听值班老师说:他就像发怒的豹子一般,掐住那个同学的脖子不放,把周围的同学都吓坏了。等到值班老师赶来制止,他才松开手,自己还气得直喘粗气,嘴里嘟嘟囔囔地辱骂老师。值班老师没办法,一上班就汇报给了领导,领导立即通知我,联系家长来解决问题,可是他妈妈留的电话怎么也打不通。我想问问他知不知道他爸爸的手机号,当时的他还没有冷静下来,一脸委屈、不服气。我问:“你知道爸爸的手机号吗?”他立刻把头一拧,眼睛盯着屋顶,很生硬地说“不知道”。然后无论你怎么问他都不说话。没办法我只能通过朋友,好不容易联系上了他的家长,家长来了,首先一顿诉苦:说自己的孩子从小就很倔,在家有什么事不乐意了,就任由他发脾气,发不够脾气,谁的话也不听。
后来经了解才知道,他父亲性格比较暴躁,爱喝酒,平时根本就不能心平气和地与孩子交流,孩子犯了错不是吼就是骂。我尝试着多次和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家长对孩子多些耐心,多些欣赏,特别是在性格方面多一些引导,培养他与别人相处的能力。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想了很多办法去引导他,教育他,但效果并不显著。我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决定转换思路,对他进行赏识教育。于是我留意了他的各种行为,发现他有时对班级的工作比较积极,便以此为契机,大加赞赏,安排他拿班级钥匙,当住校生的队长,希望他提高责任意识。
我对他进行一对一地指点,为他确定了目标:上课不说废话,并能认真听讲,按时完成作业,无论遇到什么事都先忍一忍,并用红笔在他手上写了个“忍”字。经过交流,其实我知道他也很愿意进步,就是管不住自己。在学校里,我帮他找几个优秀的孩子跟他一个小组,他们一起学习、一起生活。他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教育。
经过一学期的共同努力,他的改变和进步让人欣慰:行为慢慢地变得规范了,脾气也不再是一点火就着,学习成绩也有了一定的进步。不知那位教育家说过“教育就是一种激励”。在班级管理中我意识到激励的巨大作用,于是,班上同学们的责任感一次次被唤醒:班上多了管理员、电扇管理员、电脑管理员、教室过道安全监督员、校牌监督员、每天有值日同学负责当天的课程预报和名言告知、清洁监督......
鲁迅先生说:“教育是植根于爱的”。脾气暴躁的学生,成绩不好,得不到同学的肯定,也得不到教师的赞赏,他们听到更多的是严厉的批评。虽然这也是出于教师对他们的关爱,但是,这种关爱的效果并不好,过多的批评教育致使他们缺乏自信和安全感。作为学困生需要更多的是老师的欣赏和鼓励。于是,只要他取得了微小的进步,我也会见缝插针地鼓励他,让他觉得老师是很喜欢他的,他就会愿意听取老师的意见,也愿意和老师交流,不在当“小倔驴”了。师爱是润物细无声的,教师就要把握好自己的教学方法。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每一个学生的情况是不同的,作为班主任,要深入了解每位学生的行为、习惯、爱好,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方法,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他们一定会被感化。
【做善于思考的观察者】推荐阅读:
善于思考的作文09-29
要养成善于学习思考的好习惯05-09
工作中善于思考创新05-23
教师要善于换位思考10-07
善于思考高中优秀作文07-27
开复解惑:缺乏主见,不善于思考该怎么办?10-09
善于发现的名言警句08-08
善于伪装的数学题07-15
不善于表达的父爱作文05-26
善于发现成功自来的高三作文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