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

2024-05-18

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精选9篇)

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 篇1

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20144307 张天生

近日读了《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这本书在豆瓣的评分是8.4,其实就我本人而言,是对历史一窍不通的,读这本书时遇到了种种挫折和艰辛,现在谈一谈我对这本书的理解。

首先是关于欧洲历史我的大体认知:

书的作者在开始就提出欧洲文明是一直唯一能让其他地区马首是瞻的文明。在欧洲文明发端之初,它的组成元素有三: 1.古希腊和罗马文化。

2.基督教——犹太教(犹太民族之宗教)的一个奇特分支。3.对罗马帝国进行侵略的日耳曼蛮族的战士文化。古希腊是现代文明的源头,罗马人逐步建立起强大的帝国,连希腊和希腊所有的殖民地都在它的疆域范围之内。耶稣作为基督教的先知之一,却被犹太人和罗马人联合处死,无疑是个讽刺。日耳曼民族是为战争而生的,他们于公元四世纪彻底消灭了西罗马帝国(入侵方式也很特殊)。

三个元素是如何相互交融?

罗马人要求:你必须对皇帝敬拜,因为罗马人相信,君主的地位与神明无异,但犹太人不肯对君王致敬,所以罗马人认为基督徒是颠覆分子,必须铲除而后快。但君士坦丁大帝(272—337),公元313年赋予基督教合法地位,事情就出现了转机。

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一个连结:罗马帝国变成了基督教的天下。

后来,教会发展出完整的层级组织。这个教会有它自己的法律制度,也设有法庭、监狱以执行法律。而教会不只管教务,还管到其他重要大事,例如婚姻、继承。教会也有它自己的税收体系,因为所有人民都有义务掏钱来供养它。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幸存下来——俨然一个独立政府。教皇和罗马帝王的角色平起平坐,治理麾下所有层级的文武百官。

这是三大元素的第二个连结:教会变成了罗马人的教会。

罗马帝国崩灭后,教会把希腊和罗马的学术保存了下来(它先前就已经这么做)。这是三大元素第三个连结:基督教会将希腊和罗马的智识成就保存下来。

日耳曼蛮族侵犯罗马帝国的时候,并没有摧毁它的意图。他们的目的在于攻城略地,想占夺最肥沃的土地以安家落户,好好享受人生的美好东西。而基督教的主教这样说:“河流那头的土地你们可以拿去,但其他的请留给我们。”主教又说只要接受基督教的上帝,就更能克敌制胜。这是一群很特别的征服者:他们接受了被征服者的宗教。

这是最后一个连结点:日耳曼蛮族支持基督教。

罗马帝国灭亡后,教会的教皇却依然屹立,这时一件件事情的出现开始削弱教廷权威。见右图

再是——浅谈民主

民主发源于欧洲,源于古希腊,最为有名的便是雅典城邦的民主。雅典的民主持续了170余年,是直接民主,雅典的民主理想是由伯里克利奠基的,但这样的民主来源于人民的高度参与,带有高压色彩,且每个人都是善变,有缺陷的,因此古希腊三贤并不欣赏这样的民主。但无疑,古希腊的民主精神影响了整个西方的文明,西方人对权利,对民主的敏感程度无疑高于国人。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欧洲文明都是落后于中国文明的,但工业革命,代议政体,人权观念,这些代表先进文明的事物却都是兴起于欧洲,这是怎么一回事??

——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归国王所有。

欧洲政府对人民毫无掌控能力,他们必须提供良好的政府,才能争取到人民的服从做为回报。数百年来,欧洲的国王们最大的威胁是他们最有权势的下属——土地贵族阶级。“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王”,这是欧洲自由和繁荣的基石。而在中国,权力是极其明确地集中在皇帝手里。

美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是三权分立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最早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法国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进一步提出了“三权分立”理论,这一理论对美国的影响最大。然而我们可以看到,美国近期举行完毕的中期选举,民主党失去了国会参议院多数席的地位,彻底进入了“跛脚鸭”状态。奥巴马在第一个任期掌握国会两院,因此他可以顺利提出医改法案,而众议院失守后,奥巴马政府甚至出现了白宫关门的情况,所以多党制的民主并非不存在问题。

欧洲的民主宣称:传统社会中,最基本的社会单位是群体;而在现代社会,最基本的,神圣不可轻犯的社会单位是原子化的个人。

所有的个人都被认为是最理性的,都有一个共同的诉求,那就是选举权。一旦拥有选举权,人民又是理性的,则必然选出好的政府,随后过上永远幸福的生活,坚信选举民主制将成为所有国家唯一的政治制度,为此他们讴歌,宣扬,鼓吹选举民主,并打击不实行选举的“邪恶势力”。到这里,就不得不谈一谈中国的选举和民主。现代中国的民主:当西方精英分子不断宣扬多党制和全民选举时,中国走上了另一条与众不同之路。事实上,中国只用了三十年就从世界上最贫穷的农业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实现了6.5亿人脱贫。然而,中国并没有所谓的选举,也没有多党制。按照西方民主的观点,一党执政的中国必将面对三个问题:制度体制僵化,政治上的封闭,道德上的不合法性。

但事实恰恰相反:中国的民主集中制具有与时俱进的能力,选贤任能的体制,深植与民心的政权合法性。相对于西方的精英统治,我不得不承认绝大多数的中共领导人是靠自身努力和激烈竞争获得晋升的。而领导人的领导力具体体现在一个强有力的组织:中共组织部,它保证了任人为贤。相比于普遍的西方政府在大选之后几个月,支持率便会下降到50%以下的怪圈,民主集中制显然有着它的优势。有人说一党制导致腐败,事实上印度作为最大的民主选举国家,腐败却更为严重,如果民主选举能终结腐败,那么印度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状况。

因此,对待西方民主,我觉得我们更应该辩证的去看。

最后,借鉴豆瓣上对这本书叙事的评价:

第一,这本书靠逻辑推动,但和国内中学教材那种“逻辑推动”是完全不同的,它不是设定了一个逻辑框架,让所有的事件来适应这个逻辑框架,它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式是正向的,它还原历史场景,然后从事件的推进中找出内在的联系,它的逻辑是归纳、推理、总结出来的,作为一种研究成果,它的逻辑是结论,而不是预设的。找到真实场景、假设、推论,然后结论,这其实正是最经典的学习方法。

第二,这本书在第一部分讲三大元素的混合这条“整”的主线,第二部分从战争、现代民主产生发展、语言、皇权与教权、百姓生活等多个“分”的支线切入,由整而分最后合于“结语”,讲清了欧洲文明成为“第一”的根本原因。由整而分再和,通过立体而又有层次的视角对同一对象进行分析研究,这也是学习最基本的方法。

报告参考:《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

《凤凰新闻中期选举专栏》

《China and the End of Meta-Narratives》

《豆瓣点评》

《极简欧洲史》读后感 篇2

首先,文字通俗易懂,绝不枯燥,讲述方式简单随意,但并不失严谨。很多处作者的幽默感都传神到你好似在大学课堂中听他娓娓道来并会心一笑,比如在阐述教皇和皇帝之间权利斗争和互相牵制角逐的`复杂关系,作者将教会比喻为一个国际组织,如果日本丰田总部需要任命一个澳大利亚分公司的负责人,这个任命需要得到澳大利亚总理的许可,厂长需要当地市长指派,那么虽然这位负责人必须听从东京总公司的指令,但对地方力量也得有所顾忌。就很形象的帮助我们理解这种关系。

其次,与编年史不同,这本书不是按照时间顺序来谋篇布局的,而是通过8个不同的主题将欧洲历史顺了8遍,虽然每个都有侧重点,但细节相互的补充,会让我们大脑中有一个更为立体的欧洲景象。

对于接受民族主义和丛林法则教育长大的我们,不免对于战争、进攻、侵占这些字眼多加关注,迫切想知道谁是赢的那一方,又不免要关注革命、改革、起义等标志性的事件,期待天翻地覆的变化。但本书更多的着眼于这事件的发展过程,聚焦于原因、环境、各种有利不利条件所造成的影响,这影响甚至是生活化的,比如欧洲语言体系的演变等,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可读性,更会教给我们一种更为灵活而全面的思维方式。

最后要提我自己很有感触的一点,即欧洲人民对于制度的信仰。从罗马式民主到法国三级会议,争取同等投票权的平民,通过不断的抗争,用持续完善的制度来保证自身的合法权益,拿破仑对于《拿破仑法典》的自豪都源自于他们坚信制度的合法性和巨大的力量,用规则来改变8和2的比例,逐渐固定为无限接近5和5的现状。反观中国历史,数次朝代更迭,付出惨烈代价,却大多都是阶级重新洗牌,争夺8的主人之战。

本书文末提出一个问题: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在作者分析的各种原因中,我想,权力永远受限制所造就的多元化这一点,非常值得我们思考。

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 篇3

约翰·赫斯特(John Hirst),澳大利亚与英联邦权威的社会暨政治历史学家、欧洲史专家。现任墨尔本的拉筹伯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赫斯特教授曾是澳大利亚首相咨询委员会、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评议会成员,并担任澳大利亚联邦公民教育委员会主席至今,常在澳大利亚各大报章杂志为文,对公民教育的提升着力甚深。著作包括《极简欧洲史》、《澳大利亚人:1770年以来的民族精神知情者与局外人》、《命运海岸上的自由:澳大利亚的第一块殖民地》、《澳大利亚史上的睿识与胡言》和《寻找澳大利亚》等。

席玉苹,笔名平郁,卓越建树的台湾翻译家,四度获得梁实秋文学奖译文、译诗奖。台湾政治大学国贸系毕业,美国得克萨斯州理工大学企业管理硕士,现居高雄,专事译作、写作。译著包括《爱因斯坦档案》、《匠心独具》、《科学的新娘》、《21世纪三事》等三十余部。

简明目录:

引 言 历史,带领我们更贴近人生

Part 1 欧洲,是个混合体

第一章 从希腊说起,讲到日耳曼 ——古典时期到中世纪

第二章 神性到理性,科学到浪漫 ——近代欧洲

间奏篇 古典情怀今犹在

Part 2 迈入文明

第三章 争战一千年

第四章 民主意识,这样开始的

第五章 有国王的民主,没国王的极权

第六章 皇帝和教宗到底谁大?

第七章 语言:从两种变几十种

第八章平民百姓的生活面貌

结 语 欧洲,为什么可以抢第一?

编辑推荐:

1.《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是一部“最短”的欧洲史。它以极简练的文字,却从不同的角度,把欧洲历史的精要述说透彻! 雅典的民主、罗马的共和,差别在哪里?蛮族入侵是如何发生?中古时期的政教之争到底争什么东西?罗伯斯庇尔时期的法国为什么叫“美德共和国”?——所有这些问题的答案,《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将以非常轻松的方式告诉你。

2. 有很长一段时间,中国文明要比欧洲文明进步,然而世上第一波稳健的经济发展首度发生在欧洲,工业革命继之而起,其他许多代表现代的标记也是发轫于欧洲。《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将以令人信服的方式为你解答:为什么欧洲对现代文明的影响这么深?

3.《你一定爱读的极简欧洲史》热销欧美,中文繁体版4月出版,即跃居台湾诚品连锁书店、金石堂连锁书店、博客来网络书店畅销榜Top10超过半年。

名家推荐:

这是一本有见地、理解深入、值得好好读一读的书。

——北大中文系教授、著名学者 钱理群

我乐于向读者推荐这样一本写得深入浅出、给人启发的好书。

——百家讲坛名家、著名学者、复旦历史系教授 钱文忠

处在新一波全球化方兴未艾的今日,回头看欧洲的历史,似乎比回顾中国历史更有启发性,且正因本书之“极简”,感想越发强烈。……面对瞬息万变的时代,没有可资借镜的前例,每个人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历史,在这个时候就派上大用场了。在过去的相似情境中,前人犯过那些错误,我们可以从历史上学到,从而加以回避。有这么一本“极简”的避险秘笈,我们真是幸运,不是吗??

——历史评论家 公孙策

所有“还”对历史有兴趣,或是想要利用短时间了解今天欧洲文化渊源、发展的人,本书绝对是一本可以快速上手的入门书。相信透过这样一本小书,可以让已经学习过欧洲史的人,更加生动的重新唤醒自己脑海中的记忆,甚至产生不同的看法;没有学过欧洲史的人,也可以在故事中产生对欧洲变化的兴趣。

——台湾中山女高历史教师 李彦龙

本书对于青年学子尤其受用,当今中、高等教育逐步将公民与社会、地理与历史学科整合为社会领域学科,本书的整合性正能符合各界对基础知识(社会领域通论)的渴求,无论是哲学思维、民主制度的渊源、政治权力的传递、甚至是医学、生物学使用拉丁文的源始,说是“极简”的欧洲史,本书却也可从众多学门进出,可谓深入浅出,面面俱到。

《极简人类史》读书笔记 篇4

现在,我又来写这个解读版的精简版读书笔记来啦。

你看,我们现在都太忙了,一部大部头的书已经鲜有人拿来啃读了,没办法啊,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让所有人都成了内容供应商,我们每天打开手机可以看可以听的东西太多太多啦,谁还有时间坐下来捧一本纸质书去一页页翻呢?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不是每个内容都是奔着有意义、有价值、高度精炼节约时间的方向去的,还有大量的内容是奔着好玩、好看、过瘾、上瘾,拖住你的时间让你欲罢不能去的,因为它们的利润来自与广告商,于是各种标题党、猎奇栏目、意淫小说、搞笑视频都哗哗的往外冒,每个人的时间一天都只有24小时,怎么经得住这么摧残?

好了,书归正传,回到我们今天这本只有7000字的“小书”吧,如果你连7000字也懒得读的话,就接着往下看吧,给大家总结几个要点,方便记忆。

1、宇宙大爆炸以后,其实产生的只是密度极其稀薄的`“云”(其实,比空气还稀薄),在伟大的万有引力的作用下,物质互相靠近,越靠近就越密,越密引力就越大,直到有一天,气体变成了液体,进而变成了固体,星体就这样产生了。

有一些星体因为质量太大,最终内部因为太热了,呼的一下就点着了(核聚变),然后就开始了亿万年的燃烧过程,不错,这就是我们的太阳,而地球,因为质量没那么大,所以,内部只是炽热的熔岩而已。

你看,大的聚积带来的后果有多么可怕?又多么壮丽啊?

慢着,《极简人类史》都极简了,为什么还不聊人儿事聊宇宙呢?

原来,人类的发展过程其实也是一样的啊,本来分散到全世界没什么问题,可是随着一次次聚积,国家产生了,战争产生了,随着全球聚积的产生,人类整个生活模式、协作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的一个特大城市可以聚积万人,未来呢?如果几亿甚至几十亿人聚积在一起,会有什么样的“人聚变”产生呢?你自己往下想去吧。

2、人是第一个学会使用“火”的生物,关于这一段可以参看两部电影,一部是《疯狂原始人》,另一部是《奇幻森林》。

我们一般认为,“火”,帮助人类带来了光明与温暖,驱赶了野兽,烤出了熟食减少了细菌,一切都很美好是吧?可是你知道吗?原始人用火烧毁大片大片的森林,为了给自己带来安全和烤肉,他们对大型原始生物进行了惨烈的屠城战,远比涸泽而渔这个成语描述的更加疯狂。

3、在古代,看上去我们元朝的蒙古骑兵大军最厉害,摧枯拉朽的打下了无穷的疆域,可是,最终稳打稳扎把自己保护的像个乌龟壳一样的农耕民族反而笑到了最后,成为了绝对的霸主,对这个感兴趣的,去看《狼图腾》和《大汉天子》吧。

4、地球上的几块大陆原本已经漂移开了,可是人类不可避免的发展到相互连接的阶段,可真的马上就地球村了么?没有,鼠疫从这边被带到了那边,顷刻间灭绝了1/3人口,那边也没饶了这边,还你一个艾滋病,不但要死人还要让你一天天在抬不起头的日子里慢慢等死。

5、英国人偶尔发了一笔战争财,有钱了便闲的可以搞发明了,工业革命的机会被他们赶上了,结果那可是引领风骚数百年啊,到现在世界也会操纵在说English的手中,丫运气真不是一般的好。

外法史读书笔记 篇5

传统的专业性较强的外法史书籍,通常清晰明确地将法律史按国家地区区分好,按时间顺序,从古代的楔形文字法、印度法,直到近代的德国法、日本法一路排下去。在各篇章内部,也按渊源、内容、特点、影响等从各方面分析此种法律。而读者就顺着这种理性思维,提纲挈领地审视外国法制史。

然而,本书自有其独特之处。书名中有印记一词,自然,作者也是要带领我们边走边看,边欣赏边思考,法律的印记从古埃及一直到美利坚,而我们的足迹,也从古代到当今,只要法律曾经繁盛的地方,便有我们驻足的身影。读这本书,深感此种“移步换景”,从地中海沿岸到古罗马废墟,从英格兰原野到风云变幻的欧洲,沐浴新大陆的阳光,回味环球法旅中的点点滴滴,陪伴法律一同初生,沉埋,重生,蒙尘,成长,繁盛。。这种感觉是难以言喻的,作为读者,不是对着图书馆里厚重的书查阅浏览千年的历史,而是像时空旅行者那样,亲身参与法律千年的沉浮。

我很钦羡作者在写这本书时所怀有那种激情,虽是写法律,又是写历史,却写出了一种昂扬与青春的气息,这让我想起了另一位著名的作家——房龙,以及他的那本《宽容》,同样如此,兼具理性的思考和感性的认知,能将读者带入法制史的风云变幻之中。写到这儿,不得不说些题外话。我们读与法律有关的书,有时是因为它的作者很有名,因为名气而形成一种先定的认知,然后读下去,边读边啧啧感叹写得不错。当然,不乏有些作者真的写得不错。然而很多时候,有些作者是为了写书而写书,为了研究法律而研究法律,久而久之,忘却了最初的梦想,最初的热情,展现给我们的也只是一些条条杠杠。我想,法律并不是生硬的,也不是纯理性的,它是有血有肉的。所以学者研究法律,包括出书,不可或缺的,是那份对法律的热爱。

读了本书第一章中的第六篇,我更坚定了这种想法。此篇题为“法律的天问:勇敢地安提戈涅”,讲的是民主政治氛围中,极容易产生“恶法非法”的观念。作者带领我们游览雅典著名的酒神大剧场,欣赏2300多年前上演的一出著名的悲剧《安提戈涅》,剧中的主人公安提戈涅面对至高无上的国王,反驳:“你的说话也能算法律吗?宙斯并未宣布过这样的法律,正义之神也从未定下过这样的法律要人们遵守,因此,我不认为你说的话是有法律效力的。”原来,法律即是天理与人情,而不是有权有势的统治者们个人的喜怒和随意咆哮。秉承着这样一种自然的法学思想,摒弃制定法律中各种专权与独断,去除研究法律过程中各种功利的思考,便是我所希冀的最原始却也最崇高的境界。

说过作者,聊过热情,让我们再回到这本书,谈谈几个我特别喜欢的因素。

首先要说的肯定是它的楔子,我不得不再次拿《宽容》与之作比较,因为我特别喜欢这两本书在娓娓道来前所下的这样一个引子。《宽容》中描述的是一个先知,以及人们怎样对待这个先知。其实说的就是真理由被误解到最终被证实,会有人付出,甚至会有人牺牲,但当世界重新迎接光明的那天,一切都是值得的。而我们也要用一种宽容的态度,面对那些未被接受的真实,或是未被证实的认知。这样的一个引子在《宽容》整本书中起到思想引导的作用,或者说它是一种隐性的思想。而在此书中,楔子向我们展现一幅远古的画面,一串神秘的足迹,他们从何处来,又要往哪里去,这样的哲学上永恒的问题,激起我们探索历史的好奇心。不过,这个引子比起《宽容》中的引子,还是略显单薄,思想性没有那么深刻。

接下来,不得不说书中场面的铺陈和渲染,以及对人物传神地描绘。初写楔形文字法,作者提到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太阳历、一大堆写在纸草上的文学作品……我们便如同置身于古埃及浩茫的沙漠,面前矗立着那座刻着《汉谟拉比法典》的石柱,记载着巴比伦昔日的辉煌。石柱上的开首语令人印象深刻,“我在这块土地上创立法和公正,在这时光里我使人们幸福”。我不禁想到,不同年代、不同阶级、不同思想的人对什么是“公正”和“幸福”总会有不同的看法,但谁能否认汉谟拉比的这句声明,的却是超越一切时空地表达了一切法律最本质的价值精神?

在写罗马法时,作者这样写道,“现在,我们就站在这尊司法女神的雕像脚下,满怀崇敬地,仰视着她那二千年不变的庄严面容,只见她神情肃穆,一手执宝剑,一手持天平,双眼被布紧紧蒙着。雕像的背后,可有一句简洁的古罗马法律格言:‘为了正义,哪怕它天崩地裂’。”看到这儿,我记起了我们法学院在校运动会开幕式那天,就是呼喊着这句格言,当时还觉得挺好玩的,现在觉得这句话真是让人肃然起敬啊!

是的,古今中外,有多少人,为了正义,不怕天崩地裂,不怕失去自己拥有的一切。像在这本书中特地描写的,古罗马著名的辩护律师、执政官和法学家西塞罗,他研究和整理了大量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法律文献,把古希腊的自然法学思想引入罗马,进而设计了古罗马从立法、行政和司法到诉讼、监察的一套法律制度,从而为罗马法学开创了一个新时代。然而,当他在罗马元老院里滔滔不绝地鼓吹“法治”、反对“人治”,鼓吹“公民自由”、反对“寡头政治”的时候,他被凯撒派兵赶出了元老院。可是,我们看到,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变幻,今日意大利,早已废除了君主专制,重新恢复了共和政体。昔日的凯撒、安东尼、渥大维及后世的罗马诸帝乃至墨索里尼等独裁者们,早已成为了万劫不复的粪土,只有西塞罗的共和理想和法治理想,超越了2000年的时空,依然像“润物细无声”丝丝细雨,飘荡在台伯河的两岸。

此外,本书除了讲述从古埃及到美利坚的法律史,还别出心裁地将其与中国做比较。中华上下五千年,拥有非常厚重的历史,然而,在法律史上,却是缺乏的。我们的历史,是人治的历史,而非法治的历史。就算现在,在“依法治国”的呼号中,我们的水平也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

第三章中提到沉默权的起源,1639年发生在英国伦敦下的李尔本受鞭笞案。第五章又提到美国著名的米兰达规则,“你有权保持沉默。否则,你说的话将会用作不利于你的呈堂证据。你有权会见律师,如果你请不起律师,那么,政府可以为你免费提供。”与此,我不禁想到这样一句古老的格言“正义从未呼唤任何人揭露自己的犯罪”,古代英国也有一句异曲同工的格言,叫做“人无义务控告自己”。我国新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也提出了沉默权,然而,没有相关机制的配合,此次沉默权在中国的实行前景堪忧,效果可能并不明显。

《世界现代设计史》读书笔记 篇6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认为现代设计是伴随工业革命的出现而产生的,农业经济时代,设计与手工艺制作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手工艺的生产方式决定了一件用品的设计和制作往往由一个人完成,产品也往往是以单件形式生产。工业革命以许多生产机器的发明为标志,宣告了传统手工工业生产方式的终结。批量化的大生产促使社会各行业、各工种的分工细化,机器生产导致了设计与制作的分离。因为工业生产机器的出现,人类社会因工业革命开始进入工业时代。

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工艺美术运动之后,一种新的风格开始在欧洲流行,这种与人们实际生活相关的新的艺术形式被称为“新艺术”。这是一种代表着时代的新风格和新形势,在形式上受到了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直接影响,带有欧洲中世纪艺术和18世纪洛可可艺术的痕迹和手工艺文化的装饰特色,同时还带有东方艺术审美特点以及对工业新材料的运用,包含了当时人们对过去的怀旧和对新世纪的向往情绪,成了体现出时代特色的艺术形式。

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尽管在观念上有为大众服务的民主思想,但仍然是传统观念对现代工业生产方式的束缚和抵制,因此,现代设计并没有在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英国迅速发展起来。

在接受工业化的生产方式过程中,德国后来居上。1907年,德国成立了“德国工业联盟”,简称DWB,开始接受机械化生产的客观现实,并开展了一系列适合机械化生产方式的现代设计活动。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德国工业联盟的活动也因此中断,一些工农联盟的成员投笔从戎,参加了战争,其中包括曾经在彼得贝伦斯建筑事务所工作的年轻建筑师沃尔特·格罗皮乌斯。

1917年10月,苏联十月革命成功,俄国激进的革命信念和纲领所导致的轰轰烈烈的革命运动,使得大批知识分子为之狂热,构成主义运动即是这一时期产生在俄国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当中的前卫艺术运动和设计运动。

当俄国的构成主义者积极探索建筑和设计的新形势时,荷兰几个具有前卫思想的设计师和艺术家聚在一起,以《风格》杂志为宣传阵地,开始探索艺术、建筑、家具设计、平面设计等方面的新方法和新形式,形成了荷兰“风格派”。

1918年战争结束后,退伍回来的格罗皮乌斯希望创办一所学校来继续德国工业联盟未尽的事业。

装饰艺术运动一词来源于1925年在巴黎举行的“巴黎国际现代化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历经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法国,幸存下来的资产阶级掀起了室内装饰和家用产品的豪华风格,在巴黎出现了一股具有活力和追求优越生活方式的设计潮流。在巴黎大百货公司的要求下,保守的法国艺术家组织和当时一些重要的工艺家和设计师决定举办一次展览,名为”现代工业装饰艺术展览会“。

因此,人们渴望能够通过知识和文明重新规范人类社会的秩序、道德和伦理,希望通过对文明和道德的强调来找回在技术时代失落的理想和梦。

装饰艺术运动几乎与现代主义设计运动同时发展,所以无论是从材料还是形式上都受到现代设计运动的影响,但它在表现方式和造型风格上仍然与传统的装饰活动有较为密切的关系,与强调为大众服务、大批量生产的现代设计相区别。装饰艺术运动中的许多造型手法,对后来的设计风格产生了影响。经过后现代思潮后的当代设计领域,许多设计,尤其是奢侈品的设计,20世纪20年代装饰艺术运动仍然为设计师们提供源源不断的创作灵感。在美国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美国的第一代设计师为美国现代设计风格的形式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设计师中的杰出人物是诺曼·贝尔·盖茨、怀特·D.蒂古、亨利·德雷夫斯和雷蒙德·罗维等。与欧洲早期从事工业设计的设计师不同,美国的第一批工业设计师大多出身于广告行业,他们没有接受类似包豪斯设计学校那样的训练,也没有建筑师出身的知识背景。他们之所以从事工业设计的工作,主要是因为这一行业在当时还没有急需的专业人才,但发展前景很美好。因此,美国早期的工业设计师大都多才多艺,他们既可以设计大型的工业产品,如汽车、轮船甚至飞机,也可以设计广告招贴和香烟盒。

随着人们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个性化,同时又要符合批量化生产,设计师采用标准构建法来解决这一问题。设计师汉斯·威赫曼对此作出过定义:“第一种系统是一个主见上有不同的部件组成一个整体······使用者可以自己按自己的设想来组成自己所需要的形式。第二种系统则是每个部件都已经是一个独立体,也可以在与其他补充部件拼合成一个更有效益的物件。”这种设计方式既解决了人们不同的需求,产品也因此而变得多样化,并由此发展出系统设计的概念。

20世纪30年代初,一些大胆的公司尝试将功能主义的代表产品——钢管家具投入生产,但是,这种极端的功能主义并没有被人接受:冷漠的钢管材料,严格的近乎冷酷的几何造型,都无法满足北欧人对于温暖、舒适生活的要求,人们的设计师开始尝试使用不同与现代的现代主义设计。有鉴于此,许多具有现代主义意识主义使用的材料进行实验,并将更加柔和的的有机造型运用到设计之中,逐渐形成了后来被称作“有机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这种风格首先很明显地出现在家具设计上,以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和瑞典设计大师布鲁诺·马松的作品为代表。

在追求个性、张扬个性的信息时代,就像那些喜欢标新立异的艺术家们常常受到公众的注目一样,富有个性和创造性的设计师在今天也开始变得像艺术家一样具有知名度和号召力,消费者对他们的崇拜就是疯狂抢购他们的设计作品。因此,就像艺术家常常为他们的作品签名那样,设计师也开始在他们的作品上签名来吸引更多消费者,制造商为了产生轰动效果,也像出售艺术品那样,对一些产品采取限量销售的方式,以此来提高他们品牌的知名度。在尊重个性、强调个性的时代,具有个性的设计师从幕后走到了台前,在新闻媒体和公共场所频频亮相,还成了总统府里的嘉宾。人们不再把设计师当成生活中的另类,认识到正是他们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英吉利教会史读书笔记 篇7

罗泳嫦201008443810历史四班

《英吉利教会史》是比德最重要的成果,撰于暮年。其以罗马天主教在不列颠的布教为主要内容,记述自奥古斯都受命来不列颠布教开始知道罗马天主教在各国相续取得胜利前后一百余年的历史。由于基督教正式来到英国是公园597年,比德这本书离这个时期只相差一百多年,所以这本书对于了解英国当时的状况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美国著名的史学家汤普森评价这本书说:“在材料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写作技巧方面,在所有中世纪的早期文献中,没有任何其他作品可以比得上它。这是蛮族时期写出的一部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对于作者,我首次接触是在老师上西方文化史的时候,比德,出生于公元672年或公元673年,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历史学家,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编年史家和神学家,又称可尊敬的圣徒。他七岁进诺森伯里亚威尔茅斯贾多修道院,受拉丁文和希腊文教育,三十岁任神甫。毕生居住在修道院中,从事宗教活动和撰述。史学成就显著,被尊为“英国历史之父”。对于作者,我是很崇敬的,也很佩服,特别尊崇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我绝不愿意在我死后让我的子孙后代读到谎言。”可见他具有崇高的史学修养。

五世纪以前,英国被称为不列颠,自盎格鲁撒克逊人到来后才被称为英格兰或英吉利。在基督教传入不列颠之前,他们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原始的多少信仰。他们崇拜各种自然的东西,如河流、山川、森林、石头等等,还有些崇拜鬼神,偶像的,早期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对神秘的宇宙和人类的生息及生老病死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将这些归结于命运。如比德在《英吉利教会史》中队不列颠人的宗教信仰做了形象的描述,当一位诺森布里亚贵族谈到自己的信仰时,他说:“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人生就像一只麻雀飞进屋子里又很快地飞了出去一样:冬天,当您和您的首领、仆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它从一个窗口飞进来,接着有从另一个窗口飞出来;客厅中间的火炉烤的一片暖和,可是外面却到处是雪雨交加的冬天,„„,它从冬天里来,又回到冬天里去。我们的人生稍纵即逝,对那些在这之前和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当然一概不知。因此,我觉得如果 1

这种新的学问能告诉我们一些更有把握的事,那么它就值得我们信奉。”由此看来,在早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是知道现在的生活,对于过去和未来却一概不知,人们的生活也变化无常。面对这种变化无常的人生,人们充满了困惑。而基督教认为为全能的天主的事业而劳苦的人最终会在永恒的天国里得到不可言喻的奖赏。这就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心里有了对未来的认知,不再感到那么陌生。

基督教能在英格兰被广泛接受,最终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离不开当地的国王支持,所以奥古斯丁到不列颠之后,首先在萨尼特岛向肯特王传教,并在获得其允许后,来到肯特传教。格雷戈里也煽动国王埃塞尔伯特信奉天主教,他在写给埃塞尔伯特的信中说:“这样您就会发现,您在人间传播了天主教的名,使世人知晓他,天主就会在天上奖赏您:您追求并在各族人民中维护他的荣耀,他也会使您的名字在子孙中变得更为显赫。”“陛下您应该赶紧向您管辖下的国家及其国王宣传只有天主教,即圣文,圣子和圣灵。这样,您的声明和您的荣耀就会超过您国家的旧时国王。您会比他们多得多地扫除掉您臣民中其他人的罪恶。在可怕的全能的天主的审判面前,您对自己罪恶的恐惧感也会小得多。”劳伦斯使伊德鲍尔德王皈依基督教;爱德文王统治后,前来向他传播福音的波莱纳斯首先教育他的儿女和其他同他在一起的人接受基督教的奥秘;教皇为了使爱德文王皈依基督还亲自写信和送礼给王后,劝她为拯救国王尔努力;„„基督教的传播,很多都是依靠国王的支持的,所以基督教徒在其他国家传教,首先,必须要让他们的国王皈依基督教,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肯特王厄康伯特,他第一个以英吉利王的名义下令抛弃和销毁自己整个国家内的偶像,同时守斋四十四天。为了使人们不至于随便违抗这一命令,他制定了一些适宜的刑罚以制裁那些敢于违抗命令的人。所以在他统治的年代,不仅他的臣民皈依了基督教,连他的女儿厄康格塔也在一个令人尊敬的名叫法拉的女修道院院长所建立的修道院里事奉主。

对于基督教的某些观点,对现实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是我们值得遵循、提倡和学习的。如信徒在三代或四代之内不能通婚。与现代所提倡的法律有点儿相似虽然他们的原因有点儿勉强:神的律法禁止任何人暴露自己骨肉之亲的下体。再如,奥古斯丁在问格雷戈里如果有人偷窃了教会中的东西,该怎样处罚他时,格雷戈里回答说:“可以根据偷窃人的具体情况,考虑采取哪一种处罚办法对他改

邪归正有利„„重一些处罚要出自博爱,而不是愤恨,我们对信徒的处罚必须像一个好父亲处罚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一个好父亲虽然用鞭子抽打犯有过失的儿子,但是他的目的在于使受他鞭打的儿子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因此,须把博爱牢记心上。出于博爱,您必须记住,处罚要有一定准绳,头脑不能过分发热而打破理智的界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惩罚犯错的人,不是因为要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让犯错的人改过自身,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而从新做人。对犯错的人也应该讲究仁慈。就像我们国家某些地区的居民,一抓到正在偷东西的小偷便叫邻居们把他打得半死不活,(有些甚至把它打死„„连审判的机会也没有。)他们打完发泄完后才报警,所以一般都是警察来了,救护车也来了。也许这就是某种心理在作怪吧,他们把之前丢失的东西,或之前曾遭到坏人谋算一并怪罪在被抓到的小偷身上。

但是,比德作为中世纪早期的虔诚修士,是无法超脱其宗教世界观的。他接受了当时盛行的圣徒显灵、救灾、医病等“神迹”的传说,并且纳入节中,如比德在第一卷第十七章描述了与卢普斯一道乘船登上不列颠的主教杰马努斯借着天主教的力量,先平息了一场海上风暴,接着又平息了贝拉基风暴。又如,以为尊贵的护民官带着他的妻子从人群中走出来,走到杰马努斯主教跟前,把他十岁的失明女儿交给主教请他们医治她的病。充满圣灵的杰马努斯开始向三位一体祈求,接着,他从脖子上脱下挂着身边的装满圣物的小袋子,拿在手里,并在众人面前把它按到小女孩的眼里,那女孩子的黑暗一下子消失了;诸如此类的“神迹”在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中比比皆是,如主教杰马努斯用祷告平息了一场房屋大火灾,继而通过显灵治好了他自己的病;一个小男孩紧靠着奥斯瓦尔德被的坟墓而坐,治愈了他所患得疟疾;奥斯瓦尔德被杀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治病的神迹,先是治好了一位旅游者的坐骑,后又治好了一位瘫痪的年轻人;主教约翰的祝福治愈了一个满头疥鲜的哑巴,并使自己的一位跌倒负伤的教士起死回生„„。也许在中世纪,人们真的相信这些事上帝赐给圣徒、人们的神迹,但在科学时代的今天,并不能取信于读者,这些所谓的“神迹”只能当一些小故事来看,其实,这些瑕疵也在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史书中出现过,如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中也出现过,这是由于作者们所受的时代得而局限性所致。看似荒谬的神迹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史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英国历史发展状况有帮助。

基督教在不列颠的传播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基督教从圣.奥古斯丁596年重新来到英格兰开始到小亚细亚人提奥多大主教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区制,中间经历了几次波折,如在埃塞尔伯特去世后,他的继承人伊德鲍尔德不仅不信基督教,而且还挑战基督教的教义——与他的父亲的妻子结婚。这也使得他的臣民有了重道覆辙的理由。东撒克逊王萨伯特之死也给教会带来了更大的不安和**。其留下了三个信奉异教的儿子来继承他在人间现世王国统治权。萨伯特一死,这三个原来于父亲在世时曾似乎有所节制的儿子,立即公开崇拜其偶像,并且让他们治下的百姓也无拘无束地进行偶像崇拜。后来主教还被他们撵出国。再如公元665年,东撒克逊人在发生致命疾病的时期,抛弃了基督教圣礼,走上了背教的道路。原来那些只爱现世,不向往来世,甚至根本不相信来世存在的国王、平民和贵族们着手把原已遗弃的庙宇重新修建起来,拜起偶像。

基督教在英国的传播给英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中教信仰,更重要的是给英国带来了欧洲大陆先进的文化。如古希腊罗马文化,使英格兰在八世纪是成为欧洲北部文化中心。基督教宣传的真、善、美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西方文艺理论史读书笔记 篇8

达芬奇有过这样一句名言:“凡是能够到源头去取泉水的人,绝不喝壶里的水”说明了温故知新的道理,人类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历史阶段,只有不断总结上一个历史阶段,才能在这一个阶段中有所突破,从而促使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

读完这本书,发现他的宗旨就是充分吸取前人的研究成果,梳理了自古希腊至本世纪除西方文艺理论发展的历史轨迹,重点评论了个时期的代表人物以及他们的代表著作。

上古时期的文艺理论,柏拉图是一位代表人物,他的著作共有36篇传承了下来,内容包括哲学,美学,伦理,教育等等,比较集中论及文艺理论问题的主要有:《伊安篇》,《理想国》,《斐得若篇》,《法律篇》。柏拉图认为文艺的本质是模仿,但模仿的客体,之时感觉世界,不是理式世界,而感觉世界却不是真实体。

最令人熟悉的应是浪漫主义文艺理论的代表人物雨果,他的理论著作也广为人知,雨果创造了大量的诗歌,戏剧和小说,同时也撰写了很多理论批评文章,这些理论文字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重要历史文献,也是有代表性的浪漫主义理论著作。雨果早起的思想受到教派的影响,因此他当时的文艺观点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后期他产生了变化,开始寻找资产阶级民主政体和君主政体之间合作的可能性。

极简欧洲史读书笔记 篇9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阅读传播和传播理论的书籍必定要追根溯源,读传播学史就成为更全面和深刻了解这门学科的前提。罗杰斯的《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以一种独特的传记式方法来阐述了整个传播学的发展历史,里面贯穿了个人传记、历史、理论三种形式,让我们对传播学的历史和创建有了系统、全面、客观的理解。

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讲“传播学的欧洲起源”,达尔文和进化论、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对传播学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欧洲三大思想渊源。达尔文和进化论对传播学的影响在四个方面:首先,进化论系统阐述辩证唯物主义直接影响了马克思,马克思采纳了一种严格的革命观点,一种进化的机制推动着马克思主义。其次社会达尔文主义所表达的“变异”将库利和帕克那样的美国早期社会学家引向社会学领域。再次达尔文有助于非语言传播的研究的开展,这是传播学的一个专业,他仍引起人们的广泛兴趣。最后,进化论的许多重要概念和机制现在都被研究群体生态学的学者们所使用,这其中也包括传播学学者。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提出了“无意识”现象,并且自40年代,法兰克福学派将弗洛伊德分析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结合起来,为我们提供了批判学派的传播理论。马克思和批判学派是经验学者思想的一个来源。三大思想本身也相互吸收、互相影响,所以他们对传播学的影响也是交叉的。

第二部分讲“传播学在美国的发展”,包括芝加哥学派、拉斯韦尔和宣传分析、拉扎斯菲尔德和大众传播效果、勒温和群体动力学、霍夫兰和说服研究、维纳和控制论以及香农和信息论。传播学之所以在美国发展,很大原因是希特勒对犹太人的迫害,导致大量的知识分子流亡到美国,传播学研究中心也由欧洲转移到美国,这一时期有大量的传播理论诞生,并逐步形成三大学派。

抛却这一部分的具体内容,从另一个侧面也让我感触颇深,就是学习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领域的事,而是多方面的融汇结合,你必须得跳出一个圈子,在更广阔的领域吸收精华。纵观传播历史上的“大家”,鲜少有人是传播学出身的,有的是社会学家、有的是心理学家、还有的是数学家等等,正是因为他们丰富和广阔的背景为他们创建传播学这样一个新的学科领域做了充分的准备,也让传播

学变得更加多元和充实。由此我想,学习传播学知识的同时也应该多了解和接触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只有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在传播学领域中获得更开阔的视野。

第三部分讲传播学领域的建立,谢了传播学的创始人和集大成者成立研究机构以及对传播学领域建立做出的努力。在第一章时已经提到了施拉姆,而在这一章仍花了很大的篇幅来讲解他和传播学的创立。这也让我们懂得了一个学科的产生,不仅需要一定历史条件的推动,还需要历史人物来引导。

其实阅读一本书最重要的收获并不仅仅在于它提供了多少新知识、新观念,还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学习和研究的线索。读书是为了思考、读书是为了寻找,在阅读本书时,我也常常会产生一些想法。在读到库利“镜中我”的概念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通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我想到,那如果人们不是直接认识一个人,而是通过他人或媒介认识,那就是从别人口中或其他媒介中所描绘的形象,再通过自我对其重新构建,所形成的认识其实并不是真正的那个人,例如我们对于公众人物的认识,我们并不认识他们,只是通过电视、网络等构建的形象获得他们的信息,加上我们自身的社会文化因素,会对不同的信息有不同的理解,这样,对于同一个公众人物就产生了不同的认识,而这个认识或许已经不是那个真正的人,甚至还相距甚远,这是不是一个“镜中你”的现象?当然,这只是我的一个粗略想法,正确与否还未待仔细斟酌和考量。

上一篇:江泽民在财富论坛上的演讲稿(英文)下一篇:疯狂的校运会加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