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共8篇)
对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迎园中学心得与体会——教师团队合作
东观小学 王之兴
感悟三:迎中的“班主任组阁”,以学校道德教育评价为导向,实现了班主任和任课教师资源搭配,共同管理班级,极大地促进了教师团队合作和主动发展意识,培养了教师合作的顾全大局,不求功利的默默、人道主义的关怀精神。
在今天,我们必须认识到,改造学校教育的情境,使学校真正成为一个民主的、开放的学习型组织,则更为关键。打个比方,从高空撒落一把散沙,与扔下一块水泥块,其威力之差不言自明,真正有效的高绩效管理就是能将沙粒变成水泥块的团队管理,打造高绩效教师团队是学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必然选择和绝佳方式。
事实上,团队是现代管理越来越注重的一个概念,团队管理正领跑着现代管理新理念。通俗地讲,团队是指一群互相信任、互相支持、目标一致、技能互补的人,为完成某一任务而组成的有着十分默契的合作关系的一种组织。团队不同于群体,它强调1+1﹥2,强调的是工作中的合作与沟通、主动与责任,强调要有一种统领一切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指引下,既实现整体的成功,又促成个体的发展。因此,教师需要进一步开放自己,即在学校中进一步强调教师专业发展的同伴互动和合作文化,加强教师之间以及在课程实施等教学活动上的专业对话、沟通、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通过互动彼此支持,以减少教师由于孤立而导致的自发行为。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具有共同合作的学校文化,学校要善于形成相互合作,培养支持教师专业合作发展的学校文化,着力构建合作型教师团队。
显然,传统型教师团队和合作型教师团队在工作目标、工作责任心、人际关系、工作方式和工作情感等诸方面有着很大的差别。
我们认为构建合作型教师团队的关键在于以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为工作重点、形成明确的团队目标并使其成为共识、提高教师个体共享群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一、以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为工作重点
一个单位要提高管理效益,首先要建立匹配单位特点的组织管理框架,其中很重要的方面是设立实施管理行为的组织机构。目前中小学校内组织机构的设立
各地略有不同,不过其基本的层级都一样:校级(校长、书记、副校长等)、中层(教学、德育、总务、人事、科研正副主任等)、基层(年级组长、教研组长等)。对于很多校长来说,他们重视校级和中层管理队伍的建设,这是有道理的,因为整个学校的高效运转有赖于这支管理队伍的个体素质和协作能力。但另一方面,我们必须重视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因为没有他们的贯彻和执行,学校的许多管理举措往往都会流于一纸指令难以真正落实,所以要把年级组和教研组作为构建合作型教师团队的主阵地。问题是在现实中小学校管理中,在学校组织机构的安排方面,更直接一点说就是在教师办公室的排布上,究竟是以年级组为主线编组还是以教研组为主线编组,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学校管理信息指令下达落实的主导途径,关系到教师团队的建设的侧重点。就上海来看,似乎越来越多的学校倾向于以年级组为主线来编排教师办公室,这种安排显然有利于年级组的学生管理和教师团队建设,而弱化了教研组教师团队建设。同样,如果以教研组为主线来编排教师办公室,则有利于教研组的教师团队建设,而对年级组的学生管理和教师团队建设产生负面影响。这就面临一种两难的抉择,我们认为,学校可以根据各自的管理传统、学校规模、特点等确定究竟是以年级组为主线编组还是以教研组为主线来编排教师办公室,但应该认识到,上述任何一种选择,其必然是强化了甲则弱化了乙。学校管理需要重视的是必须明确以哪一种组织(年级组还是教研组)为学校常规管理的主导途径,而不是简单的二者兼顾主线不明,因为这关系到合作型教师团队建设的工作思路。比如,当以年级组为学校常规管理的主线时,必须同时加强教研组建设。
1、以年级组为学校常规管理的主线,同时加强教研组建设
中小学以年级组为学校常规管理的主线,其直接表现是主要以年级组来编排教师办公室,即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师合编在一处办公。同年级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相同的,很多教育问题有相似性,且来自于学生的教育问题需要及时解决,他们往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相互之间可以互相借鉴、资源共享。这样的组织机构安排有利于同年级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协同合作,但弱化了同学科不同年级教师之间的交流沟通。这就需要学校特别加强教研组建设,要为各教研组活动提供合适固定的活动场所,规定教研组活动的次数和要求等,更主要的是在学校的文明组室创建等活动中,始终把教研组和年级组一样纳入考核范围,避免教研组建
设的边缘化,促进教研组内教师之间的团队合作。
2、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
组长是学校的基层管理者,他既承担着学校管理指令和贯彻执行之间的上传下达,还要具体负责组内工作的组织协调,这就需要组长有足够的工作责任心和组织协调能力。要提高组长队伍的道德素养、业务能力和管理素质,赋予组长与其工作相匹配的职、责、权、利,充分发挥组长的组织协调作用。在教师评价、聘用和岗位安排等方面应充分听取组长的意见,尤其当涉及到对该组教师的评价、聘用和岗位安排时,多听取组长的意见是对其工作的重视、赋予其管理的权利,也有助于学校完善工作方案,有助于树立组长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和威信。当一所学校拥有了一支道德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管理素质硬的组长队伍,那么有他们的组织协调和示范引领,合作型教师团队的形成就有了一批领头羊。
3、重视班级组和备课组内教师合作
班级组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是指以一个班级所有任课教师组成的团队,班主任是班级组的召集人或秘书长。班级是学校最重要的组织机构,班级建设的成效、班风的优劣直接决定一所学校校风和办学质量的优劣。现实中我们过多地把班级管理的任务下达到班主任身上,因为他是一个班级名正言顺的“主任”,他享受着班主任工作津贴和考核奖励,这固然体现了岗位责任制原则,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对班级学生的教育、优良班风的形成还与所有该班任课教师的工作息息相关,往往是各科老师互动协作好的班级,其班风和学生的发展状况明显要好。因此,学校应重视以班主任为主导的班级组教师间的互动合作,创设他们之间工作研讨的机制,让他们成为一个个有凝聚力的“战斗小组”,真正形成班主任工作和各科教学的合力。
备课组内教师的合作,一直以来是学校高度关注的,很多学校都有相关的制度和措施。我们认为真正促进备课组内教师相互合作,使合作更务实、更深入的关键是要建立促进有效合作的实践操作平台。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县东庐中学要求备课组教师协作准备“讲学稿”,很好地促进了备课组教师间的合作共享。他们新的备课模式可概括为“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学案,师生共用”。将“集体备课”落到了实处,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达到了有机的统一。一份好的“讲学稿”,教学思路既是统一的,又是多元的;既有共同的教学目标,又有个
就具体的实践来说,首先要有学校目标。对于中小学来说,要有能激励和凝聚全体教师团结合作、共同奋斗的学校精神、办学远景目标,也要有学校三——五年的中期发展规划,以富有憧憬的学校精神、办学远景目标和实实在在的中期发展规划引领教师们积极努力、携手共进。
其次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组要有明确具体的团队目标并使其成为全体成员的共识。学校总目标的实现肯定是基于学校各年级组、教研组和班级组等具体目标的不断达成的。学校各年级组、教研组、班级组的团队目标应该是更具体的,切忌大而空,如年级组的教学质量指标、学生个性发展的目标,教研组的教学课题研究目标、班级组的升学成效等,这些明确具体的目标又是富有鼓动性、力所能及能够达到的并且成为了组内成员的共识,那就能有效地团结凝聚全组成员、合作互动,去努力实现团队目标。
二、开展校本研修,提高教师个体共享群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目前很多中小学校非常重视教师团队建设的,许多学校在文明组室创建、教师凝聚力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果,为合作型教师团队的构建打下了基础。如果分析上述工作,我们会发现一个倾向,即我们目前的文明组室创建、教师凝聚力工程建设等都首先侧重人际关系,如开展一些有利于教师之间交流沟通的文体、娱乐、聚餐休闲活动等,这些活动对于融洽团队教师的人际关系起到了很大作用。问题是,我们能否建立一种以任务导向为基础,在工作中促进教师之间协调互助,相互提携,共营发展,在促进教师专业对话和专业发展的同时,建立融洽的人际关系。因为即便是合作型教师团队所期望的和谐人际关系,其重要方面也是基于工作上合作的和谐人际关系。
这就需要实现基于任务导向的群体合作和人际沟通:共享群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
因此,学校应促进教师在工作中尽可能地以开放的姿态公开自我,并积极倾听和回应来自同伴的质疑和讨论,提高教师个体共享群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实践证明,开展务实专业的校本研修是很有效的举措,一群有着共同的关注点、对同样的问题或者同一个话题有热情的教师,聚拢在一起,相互观课、相互评论、分享经验、行为跟进,最终获得各自的长进和团队的发展。一次充实的校本研修活动,对于每个参与者而言,既是支持性的又是挑战性的,所以要在团队中营造相互信任的支持性氛围,鼓励教师以开放的姿态公开自我,要注意培植教师“倾听和回应”等必要的互动技能,如要求教师善于集中精力专心倾听、不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善意反驳对方的观点、及时总结和归纳别人的观点等。显然,校本研修是提高教师基于任务导向下人际沟通能力的有效途径,是提高教师个体共享群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构建合作型教师团队应该重视的策略之一。
综上所述,我们从以年级组和教研组建设为工作重点、形成明确的团队目标并使其成为共识、提高教师个体共享群体智慧、共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等三方面讨论了中小学构建合作型教师团队的问题。当然,构建合作型教师团队所涉及的问题远非上述三点,但做好上述三项工作是基础,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好好推敲。我们积极倡导中小学合作型教师团队的构建,其目的是实现1+1﹥2的目标,其前提是团队内教师个体主动发展、同伴之间真诚合作、整个团队形成合力。中小学教师团队建设所追求的,应该是教师个体和团队发展的相辅相成、和谐统一。篇二:2014年教师团队精神培训心得体会
2014年教师团队精神培训心得体会
今天我校全体教师在校长的带领下共同学习了有关,管理方面的一些的知识.我深深的体会到如何更好的做到人与人之间沟通和交流.大家在一起就是一个大家庭, 一个团队,通过两天的学习,我的体会如下:
现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人们同样提倡团队精神,主要是因为这个行业的发展太快。而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的教育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知识的更新速度在不断加速,每一个教师都不可穷尽所有的知识,学科的纵深发展的态势日益显现的同时,加强联系和协作成为必然的要求,这样就有必要提倡教师的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培养团队成员之间的亲和力。一个具有团队精神的团队,能使每个团队成员显示高涨的士气,有利于激发员工作的主动性,由此而形成的集体意识,共同的价值观,高涨的士气、团结友爱,团队成员才会自愿地将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给团队,同时也使自己得到更全面的发展。
一、团队精神有利于提高组织整体效能。
通过发扬团队精神,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不能要求每一个教师都是优秀教师,都是教育的行家里手;教育科学的发展呈纵深式的推进,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都要求走向联合与合作;某一门学科也要求多学科的参与才能更好地发挥该学科的优势。我们提倡教师的团队精神,可以集群体之优势,形成合力、聚为焦点,不必面面俱到,也许在解决教育的某些问题上或某个问题的某个方面,更能获得突破,但在团队之中,仍然要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价值取向,才能形成合作向上、积极进取精神是团队精神的基本内核之一。
二、“感恩与爱”
我们以前的教育,缺少了一课,那就是“感恩与爱”。我们很多时候不会爱自己,不会爱父母,不会爱朋友,不会爱领导,不会爱同事,经常在做着让“亲者痛”的事情。我们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爱,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在最后一个环节,老师布置了一个比较艰难的任务:就是让我们扮演“盲哑”结队同行一段黑暗的道路。我当时的体会是:假如我真的是一位盲人,如果没有他的的帮助,我是如何去克服困难?我是如何走过这段既黑暗又难忘的道路,以后的人生之路又如何走下去呢?一个个问号留在我心里。最后,我把
自己的感激之情表达出来,我以后将会把这份感恩的心投入的工作去,带着爱和尊重去工作,去影响一个团队,去影响更多的人。
三、教育的合作精神或协作精神,是当代教育的特色之一。
教师没有一种合作精神,但凭自己的那一点知识或技能是远不够用的。每个人必须与他人协作,他自己才有成功的可能,同时每一 人又处在特定的团体之中,这个团体可大或小,因为每一个人都是“特定社会关系的人”,即社会的人,教师也是这样的一种人,教师的社会角色决不可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当代的教育已不是教师个人的英雄主义时代,更多的要谋求协作和合作,因此,教师以团队协作的方式,就更可以发挥该团体的作用,使知识和学科的纵深发展都得很好的延续,它较传统的教研组或办公室为单位的组织,具有更好的实现目标的能力,这对于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团队精神是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教师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的具体体现,它对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团队精神的实质是“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篇三:教师学习三支队伍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三支队伍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三支队伍>心得体会
(一)学校要发展,要进步,要打造特色、办成品牌,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观、价值观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坚定不移地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周密组织,科学规划,努力建立一支团结高效、积极上进、事争一流的师资队伍。
队伍建设主要包含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就是抓住了整个队伍建设的关键和核心。
一、思想教育是三支队伍建设的主线
三支队伍建设都要贯穿思想教育这条主线。几年来,我们一方面全力打造学校文化,以文化为引领,引导教师思想提高、自觉追求;另一方面实行队伍建设主题制度,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层层推进。
1.以校园文化为引领。我们深入细致地打造了学校文化,从校名中圣字入手,把仰圣修良品,力行达远志作为校训,以仰圣、力行为核心,形成了我们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围绕文化不断组织学习讨论,对照思想,反思工作和生活,使教师的思想、工作作风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2.主题活动。队伍建设中我们突出了主题活动。2015年主题是学习提高,思想先行、2015年是建章立制、规范办学、2015年是文化引领,自觉追求、2015年是人文关怀,和-谐发展,20xx年我们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是团结奋进,确立品牌.围绕主题,开展队伍建设活动。比如20xx年的重点是是培养集体精神,强化团队合作,要让大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目标就是通过团队合作,在三个学段分别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20xx年队伍建设的各项活动都要围绕团队这个重点,实现特色品牌这个目标。
我们还将通过继续看电教片、共读书等活动加强干部教师的学习,通过广泛的组织座谈会、交流会来加强交流和谈心,通过团队活动>培训来增强团队意识,大力推行争做优秀教师,打造一流团队主题活动。新学期开始,我们提出全体干部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就是做一个善良、正直、阳光、上进的人。围绕善良、正直、阳光、上进,组织学习,反复交流,力促教师自觉追求,深化思想建设这条主线。
二、深化管理与评价是三支队伍建设的核心
1.深化干部队伍的管理与评价。
一是加强干部工作定期交流。从校长例会到干部例会,都实行每个干部先总结汇报工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的模式进行,提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起到取长补短、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是公开评价机制。每项工作,能评比的都要评比排列,凡评比的都要公开评比结果。
三是多渠道评价。采用年终述职民-主评议实绩公开奖惩分明的基本方式,干部工作好不好由服务对象来评议,通过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评,得出每个干部的评议分,再加上工作实际业绩分,就是每个干部的评价分,据此对干部进行评优奖惩。
2.深化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评价。
一是突出考勤、工作量、工作质量这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作为最重要依据,并与当年教师的考核评优晋级和绩效工资挂起钩来。
二是制定详细业务评比奖励办法,鼓励积极上进。加大对优秀教师、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的奖励力度,促进教师重实绩,积极上进。每学期,都评选优秀团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巾帼建功、优秀青年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等,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新的学期,市教育局针对教师业务开展了一系列竞赛:青年教师论坛、初中教师现场限时备课比赛等等。我们倡导教师积极参加,凡在市业务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学校要加大奖励力度。今年学校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大力奖励那些在各个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同志,以奖励促提高。
三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针对青年教师订立条件,不限指标,评选优秀青年教师。去年我们针对青年教师规定,凡是教学常规、教师积分、教学业绩都在级部前三分之一的青年教师,就是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没有指标限制,学校进行专门的青年教师表彰,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上思想动员、学习提高、业务培养等,每个青年教师热心学习,脚踏实地,人人争先。
3.深化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评价。
一是重点调度。每学期初都要召开班主任工作动员会,学期中工作交流会,学期末总结表彰会。
二是评价公开。能评比的都要评比排列,凡是评比的都要公开评比的结果。
三是奖惩分明。班主任费按照班级积分不平均发放。四是奖励倾斜。考核评优等,向优秀班主任倾斜。
教师学习三支队伍心得体会
(二)电影《焦裕禄》,我已经看过多次。每看一次,就感觉心灵受到一次震撼和洗涤。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再次重温这部经典电影,我深深感到:作为教育战线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应以焦裕禄作为一面镜子,看看自己的差距到底在哪里,清楚自己的前进方向在哪里。怎样以脱胎换骨的姿态,赢得群众的信任与支持; 怎样以破釜沉舟的气概,全心全意履行人民教师岗位职责、打造出教育为民的新天地。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精神信仰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九十多年一路走来,我们提炼出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等一系列宝贵精神,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并不断为其注入新的时代内涵,是我们党能够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支撑。这其中,焦裕禄精神所承载的,就是一个普通党员干部所应有的公仆情怀、求实作风、奋斗精神和道德情操。新形势下,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面对群众日趋多元多样的利益诉求,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都应当从焦裕禄精神中汲取营养、汲取力量,见贤思齐、查摆不足。焦裕禄以澄澈的人生和不朽的业绩,生动诠释了始终与群众心连心、与人民保持血肉联系的宗旨意识和为民情怀。当前,我们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置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国梦的伟大征程,需要付出辛勤劳动和艰苦努力,需要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标准的党员干部队伍。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在全面深化改革、实现绿色崛起的今天,仍然具有非同寻常的时代意义,仍然是我们砥砺前行的巨大精神力量。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努力做焦裕禄式好党员、好干部,要特别学习他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公仆情怀;凡事探求就里、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的求实作风;敢教日月换新天、革命者要在困难面前逞英雄的奋斗精神;艰苦朴素、廉洁奉公、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的道德情操。这些具体要求,指明了焦裕禄精神的精髓;严格落实这些要求,我们就抓住了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的核心和关键。
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
在开展实践教育活动中强调学习弘扬焦裕禄精神,给我们提供了一面镜子照一照、一把标尺量一量、一个标杆齐一齐,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鲜明地、具体地、生动地转化为我们为民从政的实际行动。风刮得最猛时,他带头查风口、探流沙;雨下得最大时,他带头冒雨涉水,察看洪水流势和变化;身患肝癌,却强忍剧痛,带头深入基层„„今天,提起焦裕禄,人们依然会想起这一幕幕苦干实干的场景。学习和弘扬焦裕禄精神,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必须学习这种苦干实干的精神,弘扬这种苦干实干的作风。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好教材。以焦裕禄精神为镜,对照三严三实要求,查摆自己的理想信念、工作作风、敬业精神,深感汗颜!
1.工作布置的多,检查落实的少
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主要是自己心太浮躁,工作布置下去,有些问题无计划、不系统,丢三丢四,最后有些工作浮于事,从今起,做到每周一计划,每周五一总结,每月一计划,每月一总结,每学期一计划,每学期一总结,尽量减少这种缺点,做到任何事情要有计划、有系统、有规律执行下去,5月15日后再回头看看这半个月的工作状态。
2.满足于过去的成绩
随着年龄的增大,有些过去的成绩容易满足,思维方式及创新工作有待加强,通过近段时间的管教,本人调整思路,端正态度,勇于创新,尽管2008年(高考全省文科状元,北大清华4人)。2012年(高考13人上北大、清华线录取9人)创造了四中辉煌,2015届(现在任高二年级第一责任人)应该更上一层楼,突破两位数录取北大、清华,对于教务、教学的管理工作本学期要有新的亮点。
3.缺乏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作用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自己在生活上及工作上放松了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风气,通过这次学习的提醒,要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加强艰苦朴素,精打细算,勤俭节约的作用。
4.艰苦奋斗的思想比较淡化,进取心不足
通过这次学习教育,我从焦裕禄同志的感人事迹和崇高精神中受到深刻教育和启发,进一步坚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弘扬求真务实的精神,坚持三严三实的要求,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定不移地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向市教育局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作为一名副校长、数学老师,我认为严以修身尤为重要。在学校,我们的一言一行都被广大教师和学生看在眼里,而学生正处在成长期,对于各种行为处事的方式都会极力地学习和模仿。因此,我们在做好日常>教学管理工作的同时,更要加强自身修养,为教师、为学生树立榜样。重点是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衣冠,做表率。我们要提高认识,加强学习,塑造良好的>师德修养,做好教师和学生的榜样,树立正确的引导形象,以身作则,言传身教。要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守住校园这片洁净的乐土,不让社会上一些唯利是图、金钱至上、拜金主义思想所迷惑。
(二)讲务实,守信用。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学工作务实的工作作风,对整个学校和班级的学风的形成具有直接的影响。在开展工作时我们要尊重教育规律,尊重客观事实,尊重学生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一丝不苟地把班主任的工作做好,并注重工作的实际效果。同时要说到做到,表里如一,始终如一。
(四)敢决断、常自省。新余四中是一个集体,矛盾纠纷是少不了的,作为副校长,在处理矛盾纠纷的时候切忌优柔寡断,要敢于作出决定,采取有力的措施,使其在蔓延或萌发状态中得以根除。教学管理工作十分繁琐,面对的老师和学生个体差异大,不一定每一次的决断都是正确的,所以要经常自我剖析、自我评价,在自省中不断提高。此外,我们在对待学生的时候,要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需要为本,对待学生人人平等。对教学管理工作,要从实际出发,谋划好自己的工作,做到有效设计各个环节,不脱离老师和学生这个群体。在自主创新的同时也要脚踏实地,真抓实干,敢于承担教书育人这个重担,勇于面对现实,善于解决问题,不做面子工程。篇四:教师三支队伍学习心得体会600字
教师三支队伍学习心得体会600字
教师三支队伍学习>心得体会600字
(一)一、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承担着神圣职责、特殊使命和重要任务。
一是加强领导班子政治定力和执政能力。健全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六好领导班子创建等四位一体制度体系,把政治坚强、维护稳定、思想作风等要求细化为创建内容,纳入考核体系。改进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突出抓好理想信念,开办主题班次,全员培训党员干部。加强培训阵地和师资队伍建设,确定现场教学点,教师带着课题赴不同岗位挂职锻炼,采取1+1特色模式,继续实施党校教师赴辽阳市委党校、辽宁省委党校提升教学水平。当前新疆正处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关键时期,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此起彼伏、相互交织,可谓挑战与机遇并存。二是着力建设党和人民需要的干部队伍。将法制教育纳入单位学习计划和党校必训内容,把依法行政纳入考察、考核,强化依法办事导向作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体系,加大选拔政治坚定的干部,建立干部政治表现台账和纪检、信访、督查等部门信息互通机制,严把干部选任七关,落实两个产生,及时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和工作不在状态的干部。加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制定《额敏县少数民族干部培养行动计划》和《额敏县年轻干部培养3535工程实施方案》,实施精英储备等四项行动。三是建立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修订完善《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评价办法》,优化考核指标体系,加大考核结果运用,对申报滞后单位的主要领导进行提醒谈话,对考核群众满意度不高、综合得分排名靠后的干部予以免职处理。创新开通额敏县微测评群众评议平台,开展科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微测评活动,构建群众公开评价干部机制。印发《公务员日常考核办法》,突出业绩和德行评价,通过月自查、季考核的方式,规范公务员日常管理。四是健全干部管理监督制度体系。抓实新《条例》学习,落实干部选任全程纪实,对提拔、转任、交流的干部进行监督。组织县级、科级领导干部认真填写《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推进三步联审责任制。开通手机额敏县微测评监督举报平台,深入推进领导干部3+x监督方式,扎实开展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德行表现监督考核评价工作。
二、建设党和人民满意的教师队伍,争做具有新疆特色的好老师
教育既是民生之基,又是发展之基,是解决新疆问题的治本之策。建设一支有历史责任感、为人师表、立德树人、专业过硬的好老师队伍,事关新疆稳定和发展的基础,具有长远性、根本性的意义。一是抓好教育管理干部素质提升。创新校长、管理干部培养模式,实施轮训制度,选派校长、党支部书记异地考察、挂职锻炼、研修培训。创建名校长(名师)工作室,通过交流探讨、课题研究、召开现场会、上精品课、师徒达标课等方式,以点带面,辐射带动提高全县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建立学校党建工作联席会议和定期督导制度,坚持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切实加强各级学校的党建、团建工作。依托小手拉大手、家长主题活动日等,引导教师主动参与去极端化和民族团结教育活动,充分发挥教师三重身份作用。二是努力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水平。实施骨干教师培训工程,层层推荐、筛选,选派优秀骨干教师参加国家、自治区教师培训。加强双语教师培训力度,采取集中培训与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口语训练和教研活动;采取民汉语言学校结对子帮扶、民汉合校教师混合办公、开展双语教学竞赛等方式,营造双语教育氛围;与新疆师范大学签订《额敏县少数民族小学教师汉语强化培训班协议书》,分批选派双语教师参加汉语强化培训班,有效提高民语言教师的汉语水平。实施蓝青工程,采取跟班学习、一帮一方式对青年教师进行指导和培养,快速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实施校本培训计划,督促各学校结合本校实
际,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教学常规等全员培训活动。开展教学研讨、集体备课、示范课、教学能手大赛、双语课本剧比赛、实验教学竞赛等教研活动,鼓励教师互教共学,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三是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开展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培训和组织教师参加学历提高培训,支持、配合新疆电大、伊犁师范学院等高校在我县设立函授站,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在>职教师学历层次。狠抓>师德建设,建立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监督体系,把师德表现、落实德育责任作为教师工作考核和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积极争取上级政策支持,采取特岗教师招聘、安置免费师范生、大学生支教等方式引进教育人才。
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争当五好宗教人士
新疆的问题,最长远的还是民族团结问题;新疆最大的群众工作,就是民族团结和宗教和谐。做好宗教工作,去极端化是最突出的任务。一是建立健全各项制度。建立健全爱国宗教人士产生、管理、考核、激励、培养、培训、聘任、解聘、生活补贴的发放机制,严把宗教人士的入口关和政治关,加强宗教人士的日常管理,完善宗教人士日常行为、宗教活动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用政策法律、>规章制度管人、管事。引导宗教人士讲秩序、讲规矩,使宗教人士队伍管理实现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使得宗教场所和宗教人士队伍进一步规范和纯洁。二是严格落实两项制度.落实《额敏县各级领导干部联系宗教活动场所制度和与宗教人士谈话制度》,县级领导与全县宗教活动场所建立联系,在信教群众较多的宗教场所同时确定两名县级领导负责联系。实行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划片、统战民宗干部包乡联系制度,将全县17个乡镇场和地区种羊场划分四个片区,由县四套班子分管领导分别负责联系,县委统战民宗干部每人联系1个乡镇场,负责包联乡镇场宗教场所的日常联系。乡镇场每个宗教场所明确1名科级干部和1名村(社区)干部负责联系,定期督促和指导统战民宗工作,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三是充分发挥爱国宗教团体作用。加强伊斯兰教协会组织建设,发挥伊协常委在伊斯兰教事务管理中的作用,为伊斯兰教协会常委月增200元生活补贴,定期组织宗教人士学习宗教政策法规,统一思想认识,研究讲解经内容,使伊协在抵制非法宗教活动、遏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等方面发挥明显作用。同时,通过开展每年一主题的卧尔兹演讲比赛,为宗教人士搭建了展示自我、互相学习交流的平台,并对提高宗教人士讲经、解经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是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开展五好宗教活动场所和五好宗教人士创建活动,对在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谐、社会稳定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宗教活动场所和宗教人士进行表彰,激励宗教人士更好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和发扬爱国爱教的优良传统。认真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团结信教群众和不信教群众,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积极维护和巩固额敏社会大局稳定,为额敏发展稳定作出新的贡献有着重要的意义。
今后,我们将把加强三支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三支队伍作用,作为事关额敏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事关1234发展战略的落实,事关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总目标的实现,进一步创新措施,引导和带领三支队伍在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中发挥作用、贡献力量。
教师三支队伍学习心得体会600字
(二)队伍建设主要包含干部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队伍建设。抓住这三个方面的建设,就是抓住了整个队伍建设的关键和核心。
学校要发展,要进步,要打造特色、办成品牌,人的因素是最关键的。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观、价值观会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办学效益。多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坚定不移地把队伍建设放在首位,多措并举,周密组织,科学规划,努力建立一支团结高效、积极上进、事争一流的师资队伍。
一、思想教育是三支队伍建设的主线
三支队伍建设都要贯穿思想教育这条主线。几年来,我们一方面全力打造学校文化,以文化为引领,引导教师思想提高、自觉追求;另一方面实行队伍建设主题制度,围绕主题开展活动,层层推进。
1.以校园文化为引领。我们深入细致地打造了学校文化,从校名中圣字入手,把仰圣修良品,力行达远志作为校训,以仰圣、力行为核心,形成了我们学校独特的校园文化。围绕文化不断组织学习讨论,对照思想,反思工作和生活,使教师的思想、工作作风都达到了一个新的层次。
2.主题活动。队伍建设中我们突出了主题活动。2015年主题是学习提高,思想先行、2015年是建章立制、规范办学、2015年是文化引领,自觉追求、2015年是人文关怀,和-谐发展,20xx年我们教师队伍建设主题是团结奋进,确立品牌.围绕主题,开展队伍建设活动。比如20xx年的重点是是培养集体精神,强化团队合作,要让大家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目标就是通过团队合作,在三个学段分别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20xx年队伍建设的各项活动都要围绕团队这个重点,实现特色品牌这个目标。
我们还将通过继续看电教片、共读书等活动加强干部教师的学习,通过广泛的组织座谈会、交流会来加强交流和谈心,通过团队活动培训来增强团队意识,大力推行争做优秀教师,打造一流团队主题活动。新学期开始,我们提出全体干部教师思想道德建设的标准,就是做一个善良、正直、阳光、上进的人。围绕善良、正直、阳光、上进,组织学习,反复交流,力促教师自觉追求,深化思想建设这条主线。
二、深化管理与评价是三支队伍建设的核心
1.深化干部队伍的管理与评价。
一是加强干部工作定期交流。从校长例会到干部例会,都实行每个干部先总结汇报工作、提出下步工作打算的模式进行,提高-干部工作的主动性,起到取长补短、促进工作的目的。
二是公开评价机制。每项工作,能评比的都要评比排列,凡评比的都要公开评比结果。
三是多渠道评价。采用年终述职民-主评议实绩公开奖惩分明的基本方式,干部工作好不好由服务对象来评议,通过教师评、家长评、学生评,得出每个干部的评议分,再加上工作实际业绩分,就是每个干部的评价分,据此对干部进行评优奖惩。
2.深化教师队伍的管理和评价。
一是突出考勤、工作量、工作质量这三个方面对教师的评价,作为最重要依据,并与当年教师的考核评优晋级和绩效工资挂起钩来。
二是制定详细业务评比奖励办法,鼓励积极上进。加大对优秀教师、做出突出成绩的教师的奖励力度,促进教师重实绩,积极上进。每学期,都评选优秀团队、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巾帼建功、优秀青年教师、教科研先进个人等,促进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新的学期,市教育局针对教师业务开展了一系列竞赛:青年教师论坛、初中教师现场限时备课比赛等等。我们倡导教师积极参加,凡在市业务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学校要加大奖励力度。今年学校在财力允许的情况下,要大力奖励那些在各个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同志,以奖励促提高。
三是高度重视青年教师培养工作。开展青年教师成长工程,针对青年教师订立条件,不限指标,评选优秀青年教师。去年我们针对青年教师规定,凡是教学常规、教师积分、教学业绩都在级部前三分之一的青年教师,就是学校的优秀青年教师,没有指标限制,学校进行专门的青年教师表彰,极大地激发了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加上思想动员、学习提高、业务培养等,每个青年教师热心学习,脚踏实地,人人争先。
3.深化班主任队伍的管理和评价。
一是重点调度。每学期初都要召开班主任工作动员会,学期中工作交流会,学期末总结表彰会。
二是评价公开。能评比的都要评比排列,凡是评比的都要公开评比的结果。三是奖惩分明。班主任费按照班级积分不平均发放。
四是奖励倾斜。考核评优等,向优秀班主任倾斜篇五:《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心得体会
文昌市龙楼中心小学师德培训作业
《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学习心得
文昌市龙楼镇中原小学 朱云玉
今天,观看了吴琼老师《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的讲座,我深有感触。特别是于漪老师的“一课三备”,(即:一备:不使用任何参考资料,凭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写好一案;二备:通读大量的教辅资料后,在一案的基础上形成上课教案;三备:课后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策略、知识的重难点、教学的方法形成三案。)和顾泠沅教授的“行动教育”模式和团队合作的讲述。
时代赋予教师的神圣使命是培养热爱祖国、乐于奉献的创新人才。新时期决定着新的教育,教师要站在新的起点,不辱时代和人民的重托。怎样的教师才能称之为合格的教师呢?那就是只有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己,才能使自己不断地发展,以适应社会的需要。教师的成长离不开继续学习。学习不仅是教师丰厚文化底蕴,还能使教育教学永远充满活力和内在的感染力。
1、在学习中不断成长。知识是无限的,每一个人掌握的知识都是有限的,现在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我们原有的知识水平和认知水平,很多都会随着社会的进步慢慢的被改进和淘汰,我们教师更应该不断的学习。面对时代的“变化”,只有不断地扩充、更新知识储备才能从容应对复杂的教育教学中的每个环节。现代社会是日新月异的社会,而农村教育教学信息滞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
2、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教学需要反思,反思才能提高。只有具有反思习惯的教师,才会迅速成长。因此,教师上课以后必须要进行反思。课堂中教师是否教得轻松,学生是否学得愉快?这节课的重点与难点是否都讨论透了?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的参与率如何?学生的个性是否得到了充分的张扬?学生的哪些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哪些表现在教师的预料之外?为什么会这样?学生的练习中,有哪些是属于基础题,有哪些是属于提高题?学生解答得怎样?”总结之后再进行新的实践。反思后则奋进,存在问题就整改,发现问题就深思,找到经验就升华,使得教学效果更好,如何解决,这些都要进行反思,以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3、在团队交流中成长。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经验+反思=成长。通过反思教学,教师能在教育理论指导下对过去的教学经验进行回忆、思考、评价,做出新的计划和行动,从而改进教学实践,提高自身素质。但教师个体的经验反思无论在深度上还是在广度上都是有限的,教师只有在团队中真诚地交流、互动和合作,在争论中畅谈自己的思想观点,在理念碰撞中发现别人的真知灼见,会使得我们对问题认识更加全面和深入,会使一些主题
和思想在我们的心中深深地扎根。,通过在团队的分享和交流,深化了自己的认识,丰富了自己的内心,获取教育力量的源泉,在团队中共同成长。
总之,我要利用课余时间学习,充足自己,把握每次的学习机会,让自己在课堂中成长,在团队中成长。文昌市龙楼中心小学师德培训作业
学习《正师德,树师风》的心得体会
文昌市龙楼镇中原小学 朱云玉
今天,学校组织观看了《正师德,树师风》的视频。通过学习与讨论,我受益不浅,感触颇多,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师德是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道德素质比教师的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的道德是教师的灵魂,师德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下面就简单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爱岗敬业
首先,要热爱教育事业,要对教育事业尽心尽力。我们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个平凡却又神圣的事业,那么我们就要忠于人民的教育,热爱学生,积极进取,把教书育人当做一件自我人生事业来追求,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力求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完成自己的教学工作。评书里的“张姐的一天”中的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用自己的生命去挚爱教师职业的老师。我们作为教师就应该要向张姐学习,学习她这种为事业而献身的精神。既然选择教师这一职业,我们就应该至始至终地去爱这个岗位,去爱我们的学生,为了我们的教育事业而奋斗。
二、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教师是学生行动的标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作为教师,你要把学生培养成大家都愿意接近的人,你就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而你要使学生成为有道德的人,就要让学生愿意和你接近,以便对学生施加大的影响。因此,你自己就首先要成为有道德的人。良好的师德师风的形成,绝非一朝一夕,在制度约束的基础上,也需要广大教师提高自律意识,自觉改正自己生活、工作中的不良习惯,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师德师风。教师的言行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和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一言一行,学生均喜欢模仿,这将给学生成长带来一生的影响。因此,教师一定要时时刻刻为学生做出好的榜样,凡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坚持严于律己。
三、尊重、热爱学生。
“爱生如爱子”是师德的一个重要体现。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在我的教育生涯中也做到将自己的心掏出来给孩子们!古代教育家早就提出“有教无类”,“同在一片蓝天下,孩子们应该有同等的受教
育权利。”热爱一个学生就等于塑造一个学生,而厌弃一个学生无异于毁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老师的爱,尤其是那些家庭有过特殊变故的学生,容易形成特别性格。虽然我无法象太阳一样,将自己的光辉撒遍世界的每个角落,但我却可以象母鸡爱护小鸡一样,关爱自己的每一个学生。但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老师们对学生如此关爱,却得不到学生的理解和认可?高尔基曾说过:“爱孩子,那是母鸡都会做的事,如何教育孩子才是一件大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只有尊重学生,才能教育学生;没有尊重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亦师亦友,民主平等,是“好教师”的最重要特征。具有爱心和具有知识,对学生来说,他们更喜爱前者。青少年学生特别渴求和珍惜教师的关爱,师生间真挚的情感,必定有着神奇的教育效果,会使学生自觉地尊重教师的劳动,愿意接近老师,希望与老师合作,向老师袒露自己的思想。
四、加强学习、提升教师魅力。
今天,我看了《在课堂中历练,在团队中成长》的讲座,感觉真好,收益很大。其中指导了教师的怎样备课、怎样说课,怎样评课,怎样上课。这些都是我们当教师的必须要面对的“活”。还有教师的成长轨迹,当然不要想要完美,但过程要有点真付出。
如何上好一节课呢,于老师提到了“一颗三备”,第一次备课,用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教学理念,对教材的理解,自己不要用任何的参考书,写一篇教案;第二次备课,要找资源,找有关的书,进行多次多层次的阅读,写出上课的教案;第三次备课,要根据自己在上课的实践,根据自己的课后反思,补充新的教案。第三次写的教案是积累上完课以后还要教师反思的长处,明白了自己的学生,课堂上的难点在哪里。
其次,教师备课还要学生,被学生的前提是充分的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欣赏和用发展的眼光发现学生的成长亮点。还提到了备课,教师也要知道自己,一是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人文素养,使自己能够站在讲台上好课。二是发挥自己的特长,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进行课堂教学,才能扬长补短,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三是讲到教师备课不能抄教案,一成不变,要有随机应变的能力。比如教学中,教学内容、学生、教师三者要做到有机结合,和谐构建,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学习了,知道了课堂是一种学生借助于外来的帮助的、特定的学习过程,因此,深入浅出,追求教学的境界。学生的学习室课堂的中心,引导和启发式教师的教,探究和交流时学生的学,引导跟探究,启发跟交流就是课堂互动。
对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 篇2
一、德国团队理论
1.团队的界定
德国发达的教育理念向来会被其他国家极力效仿, 其中的一些教育理论更是被推崇到极点。团队建设理论是其众多教育理论中比较有特色的合作理论之一。所谓团队应该是由数量不多的个人组成, 彼此能力互补, 他们共同完成一个工作目标, 并对所要完成的任务共同负责。团队不同于小组, 二者间有区别。小组所具有的特征是强调个人的工作成果, 相互间的互补性较弱, 注重个人的工作责任, 有固定的领导人;而团队的特征是有共同的目标和成果, 相互间是一种积极互补的协作关系, 解决问题的方式是共同讨论与决策, 所有组员都是团队的管理者。更具体而言, 团队是目标明确 (团队有明确起草的成文的目标;团队成员为完成目标做出各自的贡献;团队的工作应得到评估) 、任务明确 (学校领导小组已给团队布置了一个明确的任务) 、角色明确 (团队管理的权限应该明确, 个人的能力、潜力和资质应被合理运用) 、沟通渠道明确 (要有团队会议的通知和会议记录, 要开发高效率的工作方法, 教师评审会可以了解到团队的工作表现) 。
2.优秀团队标准
判定一个团队是否优秀有着相应的评价指标。首先看集体感的强弱, 具体从团队意识、认同感、凝聚力等三个方面加以评定。其次看是否具有共同的目标, 主要从工作目标、学习目标和人际关系目标上加以判定。第三看角色分配是否明确, 主要从所期望的角色、所接受的角色以及所分配的角色加以判定。第四看团队合作规则, 主要包括合作方式与合作必备条件。第五看团队的配比, 主要从性别和人员数量上加以判定。第六看价值与规范, 主要体现在是否具有成文法规 (允许 / 不允许) 。
3.团队成功因素
团队合作的成功因素主要有开放的氛围、高度的责任感、较好的反馈能力、成员个人的继续发展、目标导向性、明确的管理、良好的组织协调、合理有效的角色分配、突出的业绩、高效的工作方法、适宜 的个人能力等。在一支优秀的团队中, 其角色的定位应该是战略家 (认清优势) 、策划人 (激发想象力) 、动员者 (建立相互联系) 、组织者 (注重效率) 、团队工作者 (塑造团队精神) 、质量监督员 (细心) 、纪律监管员 (鼓励自律) 、协调员 (毫无成见地协调团队成员) 。影响团队工作的因素主要可以分为团队的外部环境、任务主题、个人和团队四个方面。其中团队的外部环境主要包括信息不足、缺乏反馈信息、工作压力;任务主题主要是对目标不同的的理解、缺乏评定工作成绩的标准、不明确工作任务;个人因素主要是缺乏动力、能力不足、胆怯不自信;团队因素主要包括成员的竞争对抗、相互接受彼此的问题及缺乏凝聚力。
4.团队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个团队的发展阶段 (团队发展时刻表) 可以分成导向阶段 (形成期) 、磨合阶段 (震荡期) 、组织形成阶段 (规范期) 和运行阶段 (执行期) 四个发展时期。团队形成阶段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是按规章办事且谨慎地摸索以及注重礼节性的交往;磨合阶段主要是团队潜在冲突的呈现、人与人的碰撞展现、小团体与帮派化发现与互溶、避免相互指责以及绝望思想的产生;组织形成阶段是发展新型人际交往方式, 进行沟通与反馈, 实现相互了解及接受;运行阶段团队的主要特征表现为灵活的自我管理, 高效的沟通了解。
5.优秀团队的发展历程
从小组到一个优秀团队的生成要经历由工作小组到虚拟团队, 由虚拟团队到潜在团队, 由潜在团队到真正团队, 再由真正团队到高效团队等过程。每一个过程都具有不同的任务和特征, 以工作小组为例, 在这个工作小组中, 组员会自行寻找新的信息、建议和实例, 出谋划策, 以便今后在个人的工作领域中提升工作能力。这种工作小组并不谋求达到团队的高效率、高水平的目标, 也没有共同的工作方式。而虚拟团队中虽然可以看到共同的工作目标, 但缺乏小组特有的转变, 并没有统一的小组工作方式。潜在团队中的工作组追求高效的工作目标和共同的工作方式, 但它还没能发挥其对奉献精神、团队纪律以及相互间的责任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真正的团队在人员配置上保持5~7人, 各种能力合理搭配, 每位团队成员都各尽其责, 拥有相互间的责任感和集体观念, 追求共同的和更高的目标以及拥有共同的工作方式。高效的团队具备实现目标所需的技能, 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优势互补, 让每个成员在团队中体现他的价值, 而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体育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界定及问 题所在
1.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界定
“小组合作教学”, 初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的美国, 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才得到了实质性的进展, 成为一种具有创意与实效性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目前, 学术界对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的定义为: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 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分析相关小组合作的研究文献, 笔者认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就是学生通过彼此间的互助去共同完成某一个或多个学习任务的一种学习方式。对于教师而言, 这是一种实现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学策略。
2.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综合相关研究文献, 梳理关于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学生准备不充分、教师运用不认真、小组分组不合理、组内团队建设不科学以及小组合作学习效果不明显等。在这些问题中, 师生的态度和小组合作的方法与实施是最为突出的问题。在一些学生的思维模式中, 小组合作学习就是几个同学在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在一些教师思维模式中, 小组学习是依据学生的排队位置或者学号等进行随机或者指定的分组, 并赋予一定的练习任务和练习要求, 最后检验一下学习成果, 并给予一定的评价。所以, 上述师生存在的问题也是导致小组合作教学策略在体育课中应用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德国团队“理论”对体育小组合作教 学模式的启示
1.体育小组合作教学模式建设的启示
团队与小组的根本区别, 就在于角色与任务的不同。恰恰是这种区别导致我国小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团队建设的最初级阶段, 所形成的小组也仅仅是机械式的, 不能有效地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优越性发挥出来。为此, 笔者建议按照优秀团队的达成标准优化我国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2.体育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达成的启示
德国团队建设理论认为, 一个团队成长要经历导向阶段、磨合阶段、组织形成阶段和运行阶段四个发展时期;一个优秀团队生成要经历由工作小组到虚拟团队, 由虚拟团队到潜在团队, 由潜在团队到真正团队, 再由真正团队到高效团队这样的成长过程。这给我们体育小组合作教学提供了借鉴的空间。体育课是以实践活动为主的课程, 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同伴的帮助。同时, 小组也需要得到来自团队的各种支持。团队的核心就是小组的核心, 团队的核心人物就是我们小组的核心人物。体育教学过程是学生相互合作的学习过程, 不管我们教学内容是什么, 都存在着个体与个体、个体与集体间的合作关系, 这就为小组合作学习提供了施展的平台。新的《体育与健康》课程在学习的目标上进行了五个领域的划分。参与目标:具有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用科学的方法参与体育活动。运动技能目标:获得运动基础知识;学习和应用运动技能;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获得野外活动的基本技能。身体健康目标:形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发展体能;具有关注身体和健康的意识;懂得营养、环境和不良行为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心理健康目标:了解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作用, 认识身心发展的关系;正确理解体育活动与自尊、自信的关系。社会适应目标: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学会获取现代社会中体育与健康知识的方法。通过对团队理论的深入研究必将促进我们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有效实施与运用。
3.体育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构建的启示
一个良好的团队之所以能获得成功, 离不开开放的氛围、高度的责任感、准确的反馈能力、清晰的目标、有效的组织协调以及合理而有效的角色分配等。同样, 对于体育课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而言, 我们也需要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需要通过具有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的核心领导者 (小组长) 。团队建设理论中对于角色的定位给出了战略家 (认清优势) 、策划人 (激发想象力) 、动员者 (建立相互联系) 、组织者 (注重效率) 、团队工作者 (塑造团队精神) 、质量监督员 (细心) 、订立制度者 (明细职责) 、纪律监管员 (鼓励自律) 、协调员 (毫无成见地协调团队成员) 等不同角色, 这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而言是非常具有借鉴意义的。那么, 我们体育课上的小组长究竟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小组成员要扮演一个什么角色, 都需要我们体育教师认真思考。
总之, 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活动以合作为主, 团体间则以竞争为主。这不仅深化了学生的认识,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小组合作学习促成了学生的集思广益与思路的拓宽, 还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言语理解能力、应变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德国团队建设理论及其核心理念为提高体育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带来诸多启示, 但是, 研究也使得我们认识到这种有效性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实现, 它需要更多的借鉴、吸收以及磨合。
参考文献
[1]李琨.也谈体育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教学与管理, 2005 (15) .
[2]宋雪冬.合作学习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辽宁师范大学学报, 2001 (4) .
[3]黄超群.试论合作学习技能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体育科技, 2001 (1) .
[4]熊文, 耿雷, 李荣芝.对体育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反思.体育学刊, 2008 (1)
对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团队;合作有效性;顺序效应;作用机制
中图分类号:F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8937(2016)15-0035-03
“顺序效应”是社会知觉偏差理论的一个分支,且该效应对组织整体绩效水平有着间接的或轻或重的积极或消极的影响,随着团队合作的生产管理模式逐渐被组织采取,人际关系的管理越来越受到组织领导的重视,而“顺序效应”对组织的团队合作的绩效有间接影响的作用机制。本文着重介绍“顺序效应”的概念及“顺序效应”对人际关系的影响,进而对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影响。
1 “顺序效应”与“团队合作”的相关概念
1.1 “顺序效应”的理论基础
社会知觉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于1947年首次提出,主要指在社会情境中个体对他人的表情、思想观念、态度行为、品格性格、人际关系和行为原因等方面认知的过程,是一个充满了误读和偏差的过程。而社会知觉偏差就是该过程出现的由多种心理要素融合而成的类型多样、成分复杂的社会心理现象,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毫无疑问,社会知觉偏差也同样出现在组织管理中,这为改善组织团队合作的整体绩效水平提供了新视角。
顺序效应是社会知觉偏差理论中的主要现象之一,顺序效应(order effect)是指刺激呈现的顺序影响人们判断的现象。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顺序效应”的主体部分。
近因效应也称新颖效应,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卢钦斯首次提出,具体指在知觉过程中知觉对象给予知觉者的印象主要取决于最后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知觉占据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产生机制主要是知觉对象的最新信息颠覆了其逐渐模糊的旧有图式,该效应对组织团队合作的有效性产生重要的影响;
首因效应,顾名思义是指首次或最先获得的印象,它会导致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比后面接触到的信息具有更好的再现性,即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人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具有更深的影响。
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是个中性词义,两者是产生正的社会效应还是负的社会效应要根据其具体的团队合作情形。“顺序效应”对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影响是消极的还是积极的是跟两者产生的效应的综合一致的。
根据有关心理学方面对“顺序效应”的实证材料可知:任务表现出的信息量、个体所受的学习训练、个体社会中社交经历的丰富程度,还要个性差异都可以对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产生影响;
当任务表现出的信息少且复杂、个体接受的学习训练较多且已形成思维定势、个体社会中社交经历较为丰富及个性偏向于稳定倾向的人,团队成员更多地表现出首因效应,反之,则表现为近因效应。
本文假定两者的社会效应可以进行代数综合,综合后的正负效应反映“顺序效应”对团队合作有效性的积极的、正的社会经济效应和负的、消极的社会经济效应。
比如,当首因效应对团队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积极的影响时,则代表对团队合作产生了正的社会效应,若此时近因效应对人际关系、员工的满意度较高,也对团队合作产生正的社会效性,两者的综合效应为正的社会效应,那么则说明,此情景下“顺序效应”对团队合作的有效性产生正的社会效应,反之,则表现为负的社会经济效应。
1.2 “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分析
1994年,斯蒂芬·罗宾斯首次提出了“团队”的概念: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所组成的正式群体,当团队合作是出于自觉和自愿时,它必将会产生一股强大而且持久的力量。团队合作的目的是实现“团队合作绩效≥个人绩效之和,使角色外的行为减少,大大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凝聚力。
根据其定义可知,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前提和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1.2.1 信任的建立是基础
清华中旭商学院院长郭鹏曾说道:团队合作的有效性不仅表现为具有较强的凝聚力,而且要有坚实的以人性脆弱为基础的信任。这说明团队合作的有效性要求团队合作中的团队成员必须学会自如地、迅速地、心平气和地承认自己的错误、弱点、失败、求助、乐于认可别人的长处。
1.2.2 良性的冲突
有效的团队合作是建立在识别虚假的和谐、引导和鼓励适当的、建设性的冲突之上的,冲突的存在从侧面反映出团队成员的异质性、知识的异质性等个性化的冲突,一个有效的团队要允许这种异质性的存在。
1.2.3 目标一致的行动
这就是对“ 团队成员异质性中存在的共性”进行选择和坚定的过程,求同存异中体现出团队合作的优势。
1.2.4 具有较高的组织承诺
只有感情上、行动上投入到团队合作的事业上,才能提高团队合作的有效性,这是具有团队精神的表现、也是团队具有凝聚力的基础。
结合有效团队合作的影响因素,不难看出,如果团队成员缺少信任,那么,行动一致和冲突就不可能存在,团队的有效性就不可能存在。
而信任的前提是建立在团队成员之间平等友善、善于交流、谦虚谨慎和接受批评的基础之上的,这些情感因素是人际关系的关键,也是“顺序效应”的影响因素,如果“顺序效性”在该组织中蔓延,那么该团队合作将很难产生较高的有效性。
2 “顺序效应”对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影响
2.1 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20世纪初,美国人事管理协会率先提出“人际关系”一词,指在人与人在交往的过程中形成和建立的认知上的亲密性、情感上的融洽性和行为上的协调性。“奥尔特曼(1973年)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应包括情感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感情交流阶段和稳定交往阶段,情感需要和理性需要人际关系建立的两个纬度。而团队中的人际关系是人际交往关系中的一类,更多的是指同事及领导与被领导关系。
具体来讲,人际关系的的影响因素有以下几方面。
2.1.1 感情上的偏好性
团队成员间的相互重视和支持是人际关系的前提,如果“顺序效应”的积极作用发挥作用,那么,团队成员的感情上会彼此信任,那么,对于构建良好的团队人际关系是十分必要的。2.1.2 人际关系中对于“得”与“失”的权衡
在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往往是理性需要大于情感需要,这种社会交换的过程,往往导致“顺序效应”消极作用的发挥,导致团队合作中不健康协作关系的出现,以“理性人”的思维来权衡从团队合作中得到的利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大家往往会认为自己对组织的付出较多,往往不满足自己得到的那份蛋糕,继而影响团队合作的凝聚力。
2.1.3 做人原则的标准衡量
平等、相容、信任、理解和平等的做人原则有利于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构建,在团队中,这种做人的原则可以削减“顺序效应”对团队合作的消极影响作用,从而促进队员的个体素质的提高,及整个团队的全面发展。
2.2 “顺序效应”对团队中人际关系的影响关系
由团队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知,“顺序效应”通过对良好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加以影响,来间接影响人际关系。我们把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分为理性因素和情感因素,而“顺序效应”往往通过影响人际关系中的“情感因素”来对影响团队中的人际关系。“
本文将对情感因素和“顺序效应”作出二维模型来分析其相互影响机制。“顺序效应”与人际关系的关系,如图1所示。
由图可知:当存在负的“顺序效应”时,人际关系随着负效应的减弱而逐渐变好;但当“顺序效应”的正的作用越来越大时,人际关系将不会再向更好的方向发展,而是在围绕着平衡线呈现波浪式的变动。
原因在于,现代西方经济学、制度经济学和伦理经济学都普遍认为“人具有利我的本能”。由于理性需要作用于情感需要,导致人际关系不会一直好下去。
3 “顺序效应”与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关系
团队合作的整体绩效水平,是组织中所有工作流程和活动的最终累积结果,良好的团队合作是每个项目团队领导的目标之一,团队绩效衡量的重要指标是团队生产率和团队合作的有效性。下面将从团队绩效的角度对“顺序效应”与团队合作有效性的机制进行分析阐释。
3.1 “顺序效应”对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影响作用
“顺序效应”对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影响作用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分析。
3.1.1 正“顺序效应”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
当“顺序效应”产生正的社会社会效应时,换言之,此时,团队成员对团队成员A的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的综合效应为正,即大家还是对成员A表现出较好的信任、忠诚,此时,A的人际关系,还算很好,那么大家都能互相照顾、理解,对团队表现出较高的组织承诺,目标一致的情况下,更有利于团队整体绩效水平的提高。团队整体绩效的提高代表了团队合作的有效性的发挥。
3.1.2 负“顺序效应”对团队有效性的影响
当“顺序效应”产生负的社会效应时,此时“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产生的综合社会效应为负。
以团队成员为例,此时团队成员A并不会受到其他队员的整体善良的对待,人际关系的基础与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均显示出对不良的状态,成员A由于情感方面的受伤,对团队的忠诚度和其他成员的热情会下降,当整个团队“你干你的,我忙我的”时,团队的合作失败,必然无法达到组织要求的团队合作须达到的目标,组织绩效下降,团队绩效随着下降,团队合作的有效性很弱小。
总而言之,“顺序效应”通过影响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来对团队合作的有效性进行作用,并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但这里要明确的是,虽然“近因效应”和“首因效应”应该存在于非正式组织中,但团队合作的情况无论是在非正式组织中还是在正式组织中,都是必然存在的。
3.2 正确对待“顺序效应”在团队合作中的存在性
在社会转型期,人与人交往往有情感需要偏向于理性需要,表面上削弱了人际关系的情感纬度,进而减少了“顺序效应”的影响力度,但社会心理与组织行为往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顺序效应”的存在对团队组织的影响具体有多大,还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但“顺序效应”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是切实存在的,我们不应忽视它对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顺序效应”、“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的有效性联系起来,建立三者之间相联系的模型,并根据此模型分析如何应对不同情形下“顺序效应”对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影响。如图2所示。
根据图2可知,有以下三种情形:
第一种情形:当组织中团队合作的状态处于劣质的人际关系区域内时,由区域II和IV可知,团队合作的有效性高低取决于“顺序效应”产生的社会效应正负的强弱;
第二种情形:当团队合作的有效性高低一定时,由区域I和III可知,人际关系的优劣和“顺序效应”的正负影响恰好相反,或者可以理解为,两者产生的综合社会效应是等同的;
第三种情形:团队合作处于第V区域内时,较好的人际关系、正的“顺序效应”和较高的团队合作的有效性。
假设面积代表组织中团队合作的整体绩效水平,则三种情形下团队合作的整体绩效水平是相等的。但根据经济学中人是有限理性人的基本假设可知,人们更偏好于第三种情形,即此情形是理想的团队合作的有效性的状态。
4 结 语
认知偏差是因为人们的需要、动机、自尊、人格以及情境等因素而产生的, 也反映了人们加工处理信息时的非理性和简洁性。“顺序效应”是认知偏差的一方面,“而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是社会人心理的常态,因此“顺序效应”也是无法避免的,我们只能从影响人际关系的因素、团队合作有效性的因素及“顺序效应”的影响因素来削弱“顺序效应”的负的、消极的社会效应,加强其积极的,正的社会效应。
参考文献:
[1] 王菲.社会知觉的偏见与管理[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1).
[2] 王兰.关于顺序效应的研究综述[J].科教导刊,2012,(6).
[3] 詹启生,俞智慧.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在不同情境下作用的比较[J].健 康心理学杂志,2000,(3).
[4] 张玉婷,郑杲娉.报表信息披露的“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的实证研 究[J].技术与市场,2007,(10).
[4] 沈云林.近因效应与品牌危机[J].企业管理,2005,(10).
[5] 郎淳刚,席酉民.基于情景和过程的多样性群体绩效[J].经济管理,2006,
(9).
团队合作心得体会 篇4
一、开局的打法在多人的比赛中,不可能每次都和你的队友离得很近,因此,在没摸清对手实力的情况下,尽快地把自己和队友的路打通,虽然有时会被别人抱怨,说你抢自己人东西,但其实在中期的决战阶段,还是行之有效的。像古时军队打仗那样,前线的作战要有后勤的支援才行。假使你不幸地被水球困住,至少还有队友可以迅速地将你救活。一旦打通了路线,你不但可以更快地和队友分享道具,还能以人数的优势来迅速歼灭你周围的对手;有些配合的好的玩家,可以让其中一人拖住对手,让队友更安全地增强自己的实力。
二、以多打少当我方以3v1的优势领先时,看着对方一次次狡猾地逃脱了我方的轰炸,最后居然被板平或被敌人逐个击破,是不是很恼火。先别急着向你队友发火,想想自身的配合失误吧。在有利的情况下,大家并不需要想着如何迅速地歼灭对方,而采取胡乱放雷的方式,这样非但炸不死人,还会伤及自己的队友。你的队友不但要顾及敌人的水球,还要想着躲闪你的水球,这样岂不是更加混乱?在有优势人数的时候,考虑的是要将对手围困在一处,而不要让他满屏幕瞎跑。我们可以设想一下,泡泡堂中一共只有4个方向:上下左右,无论你怎么跑,都只有4个方向,敌人一般逃跑的方向都是广阔的区域,因此,可以让一位技术较好的人与他周旋,其他人可以摸清他的撤退路线,在加以歼灭,直至对手被困死,就算他躲进了死胡同,采取了保命的战法:放一棵雷,逃,再出来放一棵雷,逃的方法,也不必急,毕竟我们有人数优势,让一位队友进去和他同归于尽,这招虽然很损,但是我就经常这样死于非命-_-!
三、以少打多这个方法其实很难,而且要有相当的默契性,没有纯熟的操控技巧是很难达到的。因为讲的是团队配合,所以我以2v4来举例。我方在这种极为不利的情况下,随时可能被对方夹击而阵亡,在这种时候,有一颗平常心极为重要。因为要吃掉对方,无疑只能用各个击破的方法,冷静地判断对手的阵形,优先攻击那些负责断后的、切断我方撤退路线的人。在对方人数占优的情况下,必定会派出1-2人来负责卡位等等,不要犹豫了,以我们2个人的优势击跨他,再回过头来和对方正面进攻;想必这是对方正在改变策略,那是我们反败为胜的转折点,进攻吧。
对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 篇5
为增强团队凝聚力,提高主动配合意识与沟通能力,促使团队成员勇于挑战、突破自我,挖掘潜力、释放激情。2013年10月29日,天气凉爽,我们在风景如画的明阳天下拓展训练基地举办了一次团队拓展活动。本次拓展培训是公司培训的一小部分,也是第三年在明阳天下拓展基地做的拓展培训。
在此次的拓展中,我们公司的19位管理人员全程积极参与到拓展培训中,所有学员全情投入,在各个拓展项目中,很多人感触,对“团队精神”有了深入了解甚至是全新的理解。由于绝大部分学员是首次参加此类培训项目,因此,各个项目对学员的挑战性比较强。特别是对于一些女同事来说,但在队友的鼓励下,步伐敢于跳起迈出就成功了一半。经过两天的培训,学员们的关系有了进一步提升,彼此的合作意识得到质的提高。不管是在“信任背摔”、“团队桥”、“毕业墙”、“解结”„„等项目中,很多学员发现:把事情做好不仅仅靠意愿,更多的是靠方法和工具!
“小团队”的竞争,“大团队”的合作,在一阵阵欢笑声中,培训气氛高潮迭起。这种寓教于乐的培训方式,给了学员别样的体验,学员们纷纷反映受到了很多的感悟,感受很多,学到了很多。经过本次培训之后,让学员在亲身参与完成项目挑战的过程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拓展思路,熔炼团队,提升个人素质。更使每个成员有所领悟,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和默契配合,是团队项目成功的关键。
要完成挑战项目,需要大家做事细致。一个电网看似简单,但是稍不注意,就触“电”失败,大家认识到了细心细致的重要性后,齐心协力,细致入微,最终成功过关,在活动中应该细致,在今后的工作中也一样需要大家细心细致,关注细节。成员们的汗水,努力完成项目的心态,也使此次的拓展活动画上完美的句号,一天的挑战,他们都是凯旋的勇士。
2013秋季拓展训练圆满结束,经过一天的培训,学员们收获颇丰,都期望在接下来的工作当中能够学以致用,更好的为团队做贡献。通过这次的拓展平时熟悉的同事更加知心,不熟悉的同事们变成了亲密的朋友,训练项目让大家真正了解什么事都要团结!
四年级团队合作心得体会 篇6
我找了两个小伙伴一起去完成第一个任务——-搭桥过河。我看见其他组有一个人踩着泡沫砖,另外两个人争前恐后地把其它泡沫砖往前拿,好让这个人往前走。我们觉得并不难,很快选出了一名队员,开始比赛。刚开始我们还算顺利。可是,后来经常会踩翻泡沫砖。因为我们放得不均匀,有时候太远,有时候有太近了。过了好一会儿,我们组终于勉强过关了。
接着,我们开始前往第二个任务点。一路上我们四处寻找,不放过任何一点可疑物,甚至连纸屑都放进了垃圾袋。可是垃圾还是不够,以至于一个小伙伴还“拜访”了垃圾桶。
袋鼠跳——我们的第二个任务,就是孩子和大人一起钻进一个袋子里,跳到对面再跳回来。爸爸经常带我锻炼身体,所以我和爸爸比较轻松地就过关了。我们小组的其他两位成员也很快到了终点。大家欢呼着冲向下一个任务点。
两人三足——-我们的第三个任务,就是把我的一只脚和爸爸的一只脚捆在一起,走到对面再走回来。刚开始我们步伐不一致,经常摔倒。后来我们父子之间有了默契,越走越快,终于第一个完成了任务。看看我们同组的两位成员还没有找到默契,我帮他们喊口号,让他们也很快到了终点。后来我们又一起完成了其他任务,大家已经成了很好的.朋友了。
对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 篇7
关键词:校企合作,五年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建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把提高质量作为职业教育的重点,而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把按照开放性和职业性要求提高专业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能力当做促进高等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措施,这为职业学校搞好专业教学团队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
一、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
所谓专业教学团队是指具备一定专业技能,在职业教育目标实现上具有共同需求的专业教师群体。专业教学团队的集合力要转化为专业教育教学的效能,不但依赖于教师个体的教育教学能力,而且取决于专业教学团队集合力发挥的程度。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师资队伍建设,对团队中个体要求是具有“双师素质”,即“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较强的教学、教研能力,又具有广博的专业基础知识、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和一定的生产经营及科技推广组织能力”。
在专业教学团队结构上注重专兼结合,即“专业教学团队中需要包括学校的专职教师,同时还有从行业企业中聘用的专家、技术骨干等人员,其中兼职教师要占有一定比例”。专业教学团队的核心是专业带头人,他是团队建设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主持人和策划者,专业骨干教师是专业教学团队中的核心成员,担负着教育教学改革项目设计和执行的主要任务,而企业兼职教师既是教育教学的参与者,又是推进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重要力量。
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目标包括素质、职业和结构目标三方面。
1. 素质目标。
对于专业教师的“双师素质”,应符合两点:一是具有本科以上的文化和专业理论水平,教学和科研方面有较强的素质;二是具有丰富的专业基础知识,具备熟练的专业实践技能,以及指导学生创业的能力与素质。
2. 职业目标。
根据我国的社会发展的现状,高职教育是多数学生就业前的缓冲期。为使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不仅要考虑学生当前就业能力培养的需要,还要考虑学生未来适应岗位的变化和持续发展能力的需要。并且团队中教师的能力储备要具有前瞻性。
3. 结构目标。
专业教学团队在年龄、学历、专业、职称等方面要呈阶梯结构,注意内外结合、专兼结合。由于高职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为应对专业人才市场的变化,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必须结合行业与企业实际需要,搞好师资队伍结构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调整的需要。
二、我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1.“双师型”教师的比例偏低。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到2015年,全省职业学校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的专任教师比例达15%以上;专任专业教师中,获得高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比例达70%以上,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的比例达30%以上。我校专业教师在学历、学位、职业资格证书或相关专业执业资格证书的获得上都存在缺口。
2. 兼职教师比例不足。
根据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兼职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20%左右,50%以上的兼职教师获得技师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或工程师以上职称。我校的情况为本校专业教师完成绝大部分的教学工作,只有极少数课程由企业的技术人员或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兼职教师缺乏相对稳定性,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对学生情况缺乏深入了解,不能因材施教,很难保证教学的连续性,同时学校无法对兼职教师教学水平进行有效考核和评价。
3. 中青年骨干教师缺乏。
我校存在着本科毕业的中青年教师挑大梁的现象,硕士学历毕业的专业教师工作年限较短(均在5年内),无博士学历教师,缺少真正的学术骨干和专业带头人,无法带动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高级职称教师偏少。
4. 专业课、实习指导教师缺乏。
我校专业课教师特别是新设专业的专业课教师紧缺,例如学校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仅有一位高职毕业的本专业教师,其他均为文化课教师转行培训而成。专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较低,造成学生动手能力弱。
5. 师生比例不合理。
教育部关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指标体系中规定的师生比例为1∶16,我校主要专业均达到1∶20以上。
三、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对策
1. 加强对中青年教师的“双师型”培养。
在团队建设过程中,从新教师引进入手,在引进条件中增加“具备本专业工作经历优先录用”。对团队中无实践经历的中青年教师,安排其到企业进行半脱产实践,培养专业技能。
2. 以“青蓝工程”为平台,培养中青年骨干教师。
对新教师实行“师徒结对”制,安排专业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师傅”。“师傅”应在学校教研处的统一安排下制定有针对性的培养计划,进行教学理念与方法、授课技巧、实验实训准备等方面的指导,提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的教学能力、实验实训技能水平,让新教师尽快成长。
3. 参与技能比赛,提高专业技术水平。
国家、省、市各级技能竞赛是检测职业教育质量的标杆。为提高团队的“双师”水平,形成素质优良、基础扎实、技能精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应积极参赛,通过以赛促教、以赛促建,提高中青年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
万事开头难,建设合格的五年高职专业教学团队,关键在学校的主动性,正确认识自身不足,积极采取合适的措施,才能在建设中脚踏实地,终将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
[2]教育部关手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6号.
[3]江苏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意见.
[4]李国政.关于高职院校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的几点思考[J].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学报, 2010 (5) .
职业院校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篇8
团队合作精神已成为新世纪高素质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金山软件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管理人士说:“金山特别欣赏有团队合作精神的员工,因为在软件开发和使用过程中,如果有一名员工在—个环节上出现问题,将会影响整个项目的进程。”[2]从南通市人社局每年在我院举办的人才市场上,发现许多单位的招聘信息,都有一条“要求有团队合作精神”。可见作为职业院校与普通高中的最大区别在于让学生学到比较实用的技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我们身边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物质生活的富裕和父母祖父辈的疼爱有加,现行应试教育的体制等,导致很多学生成为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渐渐地他们习惯了以“我”为中心,唯“我”独尊,在学校和社会生活中表现出自私、缺少合作精神和团结互助的品质,不懂得相互帮助,缺乏集体荣誉感等,这些如得不到及时纠正和引导,将深刻影响他们的未来职业生涯。本文就职业院校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如何培养和发展学生团队合作精神,试做一些探讨。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的主阵地。传统的课堂教学、考试方法使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学习状态中,缺少同学的合作与互助,势必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最大化,而且学生有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将团队合作精神的理论引入课堂则带来新的的生机和活力,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了师生互动的最佳结合,从而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效果。同时,在活动过程中,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提高,让学生在团队合作氛围中学习,能更好地掌握职业技能,创建良好的互助纽带,进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那么如何去做呢?新一轮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就是改革至今还存在的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学习状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学生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我个人觉得这种方式对我们的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尤其合适。
所谓合作学习就是在教学中采取小组的方式以使学生之间能协同努力,充分发挥自身及同伴的学习优势。合作学习不是简单的班级教学加小组讨论,更不是课堂教学的教师讲授加学生代表发言,在合作学习的教育理论中,蕴涵的是一种价值取向,是一种人生态度。根据有关资料显示,仅在美国合作学习的方法和模式目前就达到100多种,在我国也有许多种合作学习的模式和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所教课程性质和特点结合学生实际工作选择或借鉴其中一种。比如本人所担任的专业课《餐饮服务与管理》,其课程性质偏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发现班上大部分学生能认真训练,但总有那么一部分同学不是太认真地对待,对自己的技能要求仅仅满足于会做而不想进一步提高。为了使全班同学共同进步,学生的实践技能较好较快在适应以后岗位的需要,对于本课程的实践环节,我根据合作学习的原理采用以下方法进行:首先组建学习互助小组──根据学生学习水平、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以及学生性别合理搭配分组。其次分配任务──要求互帮互助,合作交流,共同学习,人人进步,一起发展。最后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依据该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参与合作的程度、互帮互助的气氛、学习成绩的提高等指标,采取一定的方式进行评价,对合作意识好、团队精神强、小组整体成绩显著提高的给予适当的奖励。下面以餐饮服务技能的练习为例作具体说明,餐饮服务技能包括托盘、折花、斟酒、摆台、上菜、分菜等六项,这六项技能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学生将来工作时的岗位适应能力,以上就是《餐饮服务与管理》这门课的重点及主要内容。为达到我们的训练目标,将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大组,每组有一位成绩好、责任心强的同学担任组长,具体负责该组的日常管理工作,如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分配组内互助结对人员等。每个大组再分两个小组,各个小组分别有一个小组长,负责检查每个同学的练习情况。平时练习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熟练掌握该项技能后该小组才能申请考试,考试中只要有一个同学没有通过,全组同学必须下次再考。让学生知道,不是某个同学通过认真练习做出成绩后让大家分享,而是小组中的每个人都明确集体所要达到的目标及采取的方法、手段,共同努力完成规定目标,要达到目标,就必须有良好的沟通,已掌握技能的同学帮助未能掌握技能的同学,友好合作,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承担起相应的责任,协同努力,如同足球运动员必须协调一致,利益共享。这就促使全体小组成员勇于负责,敢于负责,真正树立起“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观念。
二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集体活动是学校建设的基础,在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是学校永恒的追求目标。
1在常规性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在学校、班级常规性活动中,利用校园广播、板报、学习园地、班会,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明习惯、遵纪守法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传统、交通安全、法制教育,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如新生进校开始,把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集体联系起来,引导学生将刚入学的积极向上的心理表现为热爱集体,为集体争光,用遵守《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和《江苏省中等专业学生日常行为细则》的实际行动,维护班集体荣誉,从而养成自学遵守纪律,尊重他人,关心他人,讲文明,有礼貌的团队意识。
2在养成教育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利用学院各系部对班级每月考核的综合情况及学生德育实践课的测评结果,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班级综合测评包括晚自习纪律、两操质量、包干区卫生、教室环境、宣传、公寓管理、学习风气、财产管理及日常管理等,这几乎涵盖了学生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而其中的每一项都是学生德育实践课的必含内容,因此学生个体的日常表现不仅仅决定着他本人的德育实践课的得分情况,更重要的是直接影响班级整体的月综合测评得分,而且班级月综合测评得分的高低反过来又会影响学生个体的德育实践课的得分情况,因为在学生德育实践课测评中有一条班级月综测评达到一定水平给每位学生加一定的分数,而低于一定的水平扣一定的分数。这样就将学生个体的日常表现与班级整体荣誉有机地结合起来,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学生个体行事以不影响班级荣誉为基准的团队意识。
3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认识自己肩上的责任,如每年的“学雷锋、学莫文隋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爱心捐款活动、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及专业实习等,在活动中学会关心他人,为他人服务,同时也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4在竞赛性活动和系列主题活动中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竞争是教育的一种手段,它是在教育的各个环节中以比较的方法,通过引发学生的自我表现的欲望,激发他们观察、思考、尝试、创新的能力。它包括个体与个体之间的竞争,更是团队与团队之间的竞争。充分利用系部专业班级、小组等不同的组别适当组织开展团队间的竞争活动,既使教育的形式多样化,利用了资源,提高了效率,又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如一年一次的校园辩论赛、广播操比赛、革命歌曲大合唱等。
利用学校每年举办的“校园文化艺术节”和“一二·九”、“体育节”等系列活动这个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活动,在设计活动时既考虑学生个体潜能的发挥,同时又考虑学生群体作用的共同发挥,因此设立奖项时同一个项目既设个人奖又设集体奖,一个系列中既有单项奖又视各个单项活动中同学间的合作、协调等情况设立集体组织奖等,以此激发学生间的团结互助的热情,在努力做好自己事情的同时尽自己最大的可能帮助同组同学共同进步。比如“一二·九”系列活动中的法律知识竞赛就既设个体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同时又视班级总体得分情况设集体的“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
三建设良好的班集体,夯实团队的基础
建设良好的班集体,营造团队合作的氛围,不但能有效地调动学习与实践的兴趣,更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品德,塑造良好的班级精神,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对学生的成长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总之,职业院校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机制,增强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学习知识、追求发展的自我完善成为学生内在的自觉要求,在学生中形成一种浓厚的团队合作氛围,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只有将自己融入集体,才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挥到极致,也只有真诚地与他人合作才能实现个人和集体共同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对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有效的沟通与团队合作的心得体会08-13
社会实践团队合作心得体会08-27
体现团队合作的活动11-21
关于团队合作的感悟11-27
团队合作的互动游戏09-08
教师团队合作的重要性05-28
营销团队中的分工合作07-27
初中生“团队合作”的作文精编08-17
团队合作式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