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2024-08-27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通用10篇)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篇1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2011年12月,教育部正式印发了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并拟定于2012年秋季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同时启用新编教材。课程标准是指导教材编写、课程教学、考试命题、教学评价的纲领性文件,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不但阐述了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教学的内容,还确定了该教学应该达到的基本水平,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基础性的教学规范和评价依据。因此,为了使全校教师准确理解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方向,掌握最新的课程政策变化,有效的指导教学,提高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教导处决定对全校中教师实施二级培训,为了检测教师的学习情况,于近期进行了检测,下面总结一下检测情况。

就新版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理念、主要特点、教学要求和学生观的变化以及实施建议等方面向参培教师做了细致的解读。教师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主动提问,积极交流,深入探讨,对新课程标准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各学科教研员在全面把握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和方向、内容及要求的基础上对课程标准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命题题,采用封闭式考试,全员参与的原则,最后进行专员批阅,通过测试成绩来看,优秀率100%,大多数教师对于课程标准能够掌握,但是也暴露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学以致用的问题,不少教师课程标准学的很好,但在教学的是以应用题目上,不会灵活应用。通过这次测试,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重视程度有上了一个新台阶,进一步提升了教师落实新版课程标准理念、目标、内容和教学要求的能力,为今后提高践行新课标的综合能力,切实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篇2

《电子测量与仪器》作为无损检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 也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 (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 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 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宗旨, 结合现代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对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损检测技术专业的《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1 《电子测量与仪器 》课程标准修订构想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 目前无损检测技术专业沿用的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 跟我们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学习和专研教材可知, 该课程主要介绍了测量误差分析与计算, 信号发生器、运算放大器、衰减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设备, 电流、电压、电感等物理参数的测量仪表, 电子测量与仪表设备的发展等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后续的核心专业课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 由于核心专业课程学习课时有限, 在教学中对这一部分知识可能讲解的会较少。

因此, 在《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制定时, 必须重视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接轨。

2 《电子测量与仪器 》课程标准修订

2.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是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 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对无损检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和对工作中常见的检测设备原理、结构进行分析。

2.2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见表1。

3 实施建议

①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 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 并注重平时采分。

②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 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③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 结合真实产品,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④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 课程结束时进程综合模块考核。

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2进行评价:

说明:

考核方案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占40%, 终结性考核占60%, 具体考核内容分配如下:

①形成性考核

课堂考勤10%;课堂表现10%;课堂作业20%。

②终结性考核

期末笔试 (60%) :基本理论储备, 培养职业人员的理论素养。

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职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 (3 年制) 。

4 结论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篇3

摘 要:《电子测量与仪器》是无损检测专业的必修课,也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宗旨,结合现代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的教学标准进行了探讨并制定了适合于无损检测技术专业《电子测量与仪器》的课程标准。

关键词:电子测量与仪器;无损检测专业;教学改革;课程标准

根据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调研收集和分析无损检测专业学生的社会人才需求状况信息,为了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无损检测学科和行业的需求,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改革和探索。

《电子测量与仪器》作为无损检测专业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后续专业核心课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学习必不可少的基础课程,根据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和宗旨,结合现代无损检测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无损检测技术专业的《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进行了修订。

1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修订构想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目前无损检测技术专业沿用的是电子信息技术专业的课程标准,跟我们专业学生的知识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

通过学习和专研教材可知,该课程主要介绍了测量误差分析与计算,信号发生器、运算放大器、衰减器、示波器等电子测量设备,电流、电压、电感等物理参数的测量仪表,电子测量与仪表设备的发展等知识。这些知识是我们后续的核心专业课程《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学习的重要基础。但是,由于核心专业课程学习课时有限,在教学中对这一部分知识可能讲解的会较少。

因此,在《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制定时,必须重视与专业课程的有效接轨。

2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标准修订

2.1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电子测量与仪器》课程是无损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使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够加深对无损检测技术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解和对工作中常见的检测设备原理、结构进行分析。

2.2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教学内容及學时安排见表1。

3 实施建议

①突出过程与模块评价,结合课堂提问、现场操作、课后作业、模块考核等手段,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的考核,并注重平时采分。

②强调目标评价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式的改变。

③强调课程结束后综合评价,结合真实产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注重考核学生所拥有的综合职业能力及水平。

④建议在教学中分任务模块评分,课程结束时进程综合模块考核。

各任务模块可参照下表2进行评价:

说明:

考核方案分为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其中形成性考核占40%,终结性考核占60%,具体考核内容分配如下:

①形成性考核

课堂考勤10%;课堂表现10%;课堂作业20%。

②终结性考核

期末笔试(60%):基本理论储备,培养职业人员的理论素养。

其他说明:

本课程教学标准适用于高职检测技术与应用专业(3年制)。

4 结论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总结 篇4

经过参加2014年8月26、27两日举行的《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学习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感受很多,通过学习,使我认识到我们教师必须“教到老学到老”,必须更新原有的教学观念,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不断钻研教材,学习新理念,新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通过对新课标的学习,本人总结以下:

一、通过学习,使我对新课程标准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教材有了一个新的认识,获得了教材实验操作上的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感触最深的是新教材特别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由原来过多地关注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转变为在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同时,更加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新教材的编写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和童真世界出发。图文并茂,版式多样、风格活泼,色彩明丽,能吸引学生阅读,激发学习兴趣。因此,面对耳目一新的教材。我们当教师的就应该理解教材目标,明白把握教材编排的特点,选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利益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

二、吃透新课程的“新”理念。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人才放在首位,《标准(修改稿)》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将原来“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改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明确了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提出了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目标具体从“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阐述。对“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四个方面的课程内容做了明确的阐述。将“空间与图形”改为“图形与几何”、“实践与综合应用”改为“综合与实践”。确立了“数感”、“符号意识”、“运算能力”、“模型思想”、“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念”、“应用意识”、“创新意识”十个义务教育阶段数学教育的关键词,并给出具体描述。强调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学中,教师应全面而综合地从教学内容、要求、对象等各因素进行考虑,引导学生采用恰当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以确保学习的有效性。强调小学生学习要以获取知识转到首先关注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创造一个有利于学生生动活泼、持续发展的学习环境。我们掌握了新理念,可以灵活的贯穿到教育教学中去。

三、创设和谐课堂,转变师生角色,体现学生主体地位。随着新课程的运行,教师要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改变传统的教育方式。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制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应积极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要与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和学生一道寻找真理,并且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从而真正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知识的奴隶。

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总结 篇5

信庄小学

为了搞好这次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使学习培训工作真正发挥实效,我们对本次培训学习工作做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按照培训学习计划,我们圆满的完成了这次培训任务。现就本次新课标学习培训的组织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实施情况。

为了加强对课改培训的领导,学校成立了专门的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学校按照学区中心校的相关要求,结合我校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的实际需要,成立了具体的领导机构。

长:张明恒 副组长:张永俊

成 员: 刘玉珍

郭凤英

张彦治

王淑芳

为了使课改培训富有成效,学校对本次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和详尽的安排。提前拟定具体安排,及时下发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资料,确保参培教师有书可阅。为了加强对本次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工作的组织和管理,学校按照学区中心校的指示,严格按照要求,认真筹划,精心组织,要求老师们以积极、开放、学习的心态认真参加培训学习。同时,对参培教师的培训学习笔记、学习心得等培训过程资料进行了及时的收集、整理和完善,存档。

二、教师们参培学习情况。今年的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是对学科教师组织实施的一次课改培训学习活动,从上到下都很重视,在培训学习过程中,教师思想上重视,认识到位,态度端正,虚心好学,积极思考,学习笔录详实完整,三、通过本次新课程标准教师学习培训,受训老师有如下体会: 1.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方向,注重学生潜能的开发、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发展。

2.在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基本能力和基本态度的培养。

3.加强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环保教育,加大人文学科课程的比例。

4.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的联系,实现课程生活化、社会化和实用化。

5.重视课程体系三级管理,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6.强调课程个性化和多样化,满足不同区域和不同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课程个性化问题实际上也是因材施教的问题,课程多样化尤其是课程内容的载体即教材的多样化,是我国各地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客观需要。

7.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实现新课程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整合。

8、课程设计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体现了国家新一轮课程改革目标的精神。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交流、合作与探究等多种学习活动;改革考试过分注重学生的知识记忆,并以考试分数作为衡量教育成果的惟一评价标准的偏向,建立评价主体多元,标准多样的评价体系。这些目标及其所体现的基本精神应成为课程设计和课程评价的基本依据。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如何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倡导的新的学习方式,是自主学习(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合作学习(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探究学习(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这也是实施新课程最为核心和最为关键的环节。教育必须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唤醒、开掘与提升,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必须着眼于学生的全面成长,促进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等方面的和谐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和学生的独特需要,促进学生有特色的发展;必须关注学生的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四、存在的问题

1、社会对新教材没有全新的认识,家长不理解新课改,对学校的教育持怀疑态度;家长素质低,没法开展适应新课改的家庭教育,致使学校教育的效果不明显,有时还不得不用陈旧的教学方法。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篇6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发布与实施是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为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进行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学校树立“健康了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的具体体现,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身体锻炼的教育手段,也是学生毕业的基本条件。为此,我校十分重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工作。现将我校贯彻落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宣传,提高认识、加强管理。

从学期初开始,要求全校各个班级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项目以及锻炼方法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帮助学生了解健康的意义和锻炼目的。让学生懂得只有坚持经常锻炼才能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成立了宝塔区第三中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弓维章校长担任,副组长由刘鹏飞副校长、苗跟春副校长、康延军副校长担任,组员由教学处、教育处、各班主任以及体育教师担任,领导小组成员进行了分工,体育组负责整体实施。同时拟定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计划和工作重点,严格按要求进行测试和评价、及时汇总、统计和上报测试结果。

二、注重效果,与各项体育活动相结合。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质量的好与坏不仅取决于测试的结果,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开展活动的过程,若活动开展的好,学生积极参加效果就好,否则效果就差。我校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体育教学结合、与课外体育活动结合、与运动竞赛等项目结合,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组织人员培训,确保规范操作。

培训一支业务过硬的测试人员队伍是提高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工作质量的关键。根据市教育局先培训后上岗的基本要求,学校体育教研组长认真培训全组体育教师。主要包括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的学习,测试工作的组织和安全措施、测试的规则、方法和要求、测试结果及评定成绩方法,测试仪器的使用和保养等。在培训工作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确保操作程序规范,测试方法科学,测试数据准确。我们对全校进行了分班测试,由体育教师担任测试人员,各年级体育教师对测试结果进行统计。

四、收集、整理和分析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规定,根据南通市教育局统一安排测试项目:身高标准体重、肺活量体重指数、50M、1000M(男生)、800M(女生)、立定跳远、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完全根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标准》评定等级进行。通过近1个月的努力工作,体育组及有关人员完成了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

五、加强安全教育,保障顺利实施。安全是健康的基础,在测试工作中我们始终将安全工作放在第一位。每次测试前,总是先仔细检查测试仪器设备,确保消除因场地器材设备造成的不安全因素。每次体能项目测试前进行充分的准备活动,检查和了解学生的身体健康情况,有病或身体状况不好的学生另行安排测试。在测试工作过程中体育教师严格把关,杜绝伤害事故的发生。

六、学生健康档案和材料工作

1、体育组对测试原始数据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妥善保存。

2、为了确保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正常开展,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通过近1月的努力工作,体育组老师完成了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工作,由教学处汇总和整理,并按时准确地向教育部信息中心发送数据,完成了数据上报工作。

3、测试结束后我们根据测试结果和评分成绩,完成全校学生体质健康总结材料。

通过这次体质健康测试,我们下阶段要加强对学生的教、学、练、测。从开始到测试完成,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觉得没有全体体育教师的共同努力是不可能在短期内对如此多的学生进行测试。同时班主任、体育教师积极发动,体育组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是做好这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篇7

关键词:音乐课程标准,课程理念,审美,学科综合,文化多样性

中国音乐教育发展以音乐教育改革为历史节点而形成的脉络。中国当代音乐教育改革以课程改革为标志, 并以课程为中介推进教学改革。2011年新一轮课程改革再次发起。2012年3月, 教育部颁发了新的音乐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次课改推陈出新, 其中关于课程理念的解读和理解至关重要, 是我们把握音乐教育改革的关键。总体而言, 本次课标新理念体现在“一个核心”“两个重点”。

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

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置于课程理念的首位, 这一点与《实验稿》的观念完全一致。从中我们可以看出, 课标理念一以贯之对审美理念的坚持, 突出体现了音乐课的“审美”学科教育属性。其实, 这一观念既是当代音乐学科价值的体现, 更是现代美育思想的继承。国学大师王国维曾提出“美育 (即情育) 是也。”1中国现代音乐教育开拓者蔡元培先生鲜明主张美育应单独提出, 与德智体并列, 认为“美育者, 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 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2二位先贤的教育观念一直深刻的影响着中国音乐教育思想。上世纪八十年代, 美国音乐教育家贝内特·雷默的审美教育思想传入中国, 其审美体验的音乐教育观念对中国音乐教育产生了深刻影响。因此, 可以说,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中将音乐审美视为课程核心理念。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看出, 当下音乐课标中的音乐审美理念是近现代美育思想和当代审美音乐教育观念结合的时代产物, 审美音乐教育理念的确立既是一种历史的概括, 也是我国音乐教育的时代需求。

二、关注学科综合

本次新课表提出:“关注学科综合”3, 较之《实验稿》的“提倡学科综合”4理念虽只有一词之差, 却态度转变显著。所谓学科综合, 是指在教学中避免单一学科内容, 注重学科交叉内容的教学模式, 是现代教育的趋势之一。音乐学科综合一般认为有三个层面的综合:1.音乐学科内部的综合, 譬如唱歌、器乐、欣赏、作曲等;2.音乐与姊妹艺术学科之间的综合, 譬如美术、舞蹈、戏剧, 乃至文学等;3.音乐学科与其他非艺术学科之间的综合。此外, 还有一个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之间的综合等。5

从学理层面来看, 学科综合是一种合理的教育观念。但在实践教学存在一些问题, 即学科综合的标准模糊。正是由于在这方面存在误区, 导致改革实验阶段音乐教学存在音乐学科主体失位的情况, 亦即音乐课成了美术课、历史课等。本次课标提出关注学科综合, 并且强调“音乐课程的综合, 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6这一界定既为课程理念澄清了内涵, 也为教学实践提出了明确的标准。笔者认为音乐学科综合在在常态教学中都是存在的, 只是过去没有特别强调。实验阶段之所以出现音乐学科失位现象, 是课程理念自身强调所导致的结果。诚然, 音乐学科内部本身就是综合性质的, 演唱 (奏) 、识谱、乐理以及作曲等都是音乐学科的有机构成, 并为泾渭分明。课标过分强调反而导致了学科综合在实践教学中的走样。

三、文化理念的提倡

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社会功能, 音乐课程需要关注“弘扬民族文化、理解多元文化”。文化理念有两层含义, 一是本民族文化, 二是世界多元文化。美国人类学家安尼·西格在《苏雅人为什么要唱歌》一书中指出, 苏雅人首先是为了他们文化的传承而唱歌。“任何一个民族都必须学习本民族的传统文化, 因为这些民族文化是历史上维系该民族生存的经验体系和民族智慧的结晶。”7民族音乐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而从国家文化安全的角度而言, 音乐教育具有保护民音乐文化安全的责任和使命。从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来看, 一个民族的文化与教育呈一体状态时, 其民族文化就容易延续。反之, 其民族和文化就容易解体。总之, 无论从历史的, 还是当代的角度, 音乐教育都必须弘扬民族文化, 民族音乐文化。

多元文化是当代国际音乐教育的趋势, 在后现代思潮引领下, 多元文化价值观念逐渐形成。管建华认为, “今天, 中国的音乐教育学不可能回避后工业社会和后现代教育学以及后现代学术的出现, …因此, 毫无疑问, 在全球多元文化视野下的中国音乐教育学也将开始它的学科转型, 从单一文化和单一学科的音乐教育学转向多元文化和多学科的音乐教育学。”8因此, 我们需要理解二者的关系问题。笔者认为应以本民族音乐文化为主体, 以理解多元文化为参照。新课标解读指出:“‘多元文化’, 指的是多种文化的并列关系, 同等的价值取向, 同等的地位, 无主次之分, 无轻重之别。‘文化多样性’虽然也有‘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含义, 但是, 它是在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民族音乐基础上的多样性。” (9) 因此我们要明确, 民族音乐文化与多元文化是一种共存又有别的教育关系。它是一种以民族文化为基点, 以多元文化为半径的音乐教育图景。

四、结语

从《实验稿》十条理念到现在的五条精神, 新音乐课标理念更精练了, 学科性更突出了, 教育观念更明确了, 教学理念更合理了。新课标理念在继承实验阶段的成果基础上修正了一些在在改革中存在的教学失误, 并通过课程理念进行强调。因此, 新课标理念是十年音乐课程改革的继承与发展, 是教改十年中出现的问题的积极回应, 是改革经验的阶段总结。

参考文献

[1].原载《教育世界》第56号<癸卯年十四期>。转摘自《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学制演变》161-163, 转引自孙继南《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纪年 (1840-2000)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 2004年, 第333-334页.

[2].高叔平.蔡元培全集 (第三卷) [M].北京:中华书局, 1984, 第33页.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2011年版)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第4页.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实验稿) [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第4页.

[5].参见曹理对音乐教育协同融合原则的具体阐述, 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第88页.

[6].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组织编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第75页.

[7].王军.董艳.民族文化传承与教育[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7.10, 第4页.

[8].管建华.后现代教育学与音乐教育学[J].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第8页.

新课程标准检测总结 篇8

摘要:本文以《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出发点,反思笔者的教学实践,就如何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做好生物课程教学中作了初步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生物;课堂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是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生物学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每个中学生物学教材编写人员,生物教师和教育管理者开展工作的依据和准绳。如何将新课程标准落到实处?笔者参照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一一展开分析并结合自身生物课程教学分析如下:

一、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提高學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是课程标准实施中的核心任务。生物科学素养是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对于生物科学素养的解释是:“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概念和科学探究能力,包括理解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理解科学的本质以及形成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 [1]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是期望学生通过生物课的学习能够从以下四个领域得到发展:科学的态度和科学世界观,科学探究方法与技能,科学技术与社会,生物学知识和操作技能[2]。

在教学过程中,第一:要善用课本中的科学史进行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方法和精神。学习科学家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敢于质疑、百折不挠的科学精神。比如对生物膜结构的探索历程,前后经历一百多年,在不断修正与不断完善中逐步形成我们今天所广为接受的流动镶嵌模型。理解科学不等于真理而是不断追求真理的过程。第二:注重实验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方法技能与操作技能。除了课本上已有的验证性实验外,适当开展探究性实验的教学。让学生自己拟定探究课题,教师加以指导而进行实验。比如学习了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鉴定,有同学就想通过实验来探究日常饮食中食物的营养成分。探究的结果并通过科技小论文、实验录像等多媒体资料展示。通过类似课外活动的开展,学生获得了科学思维的习惯。第三:注重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如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可以展开因地制宜的调查。也可以到校医务室获卫生保健部门获取资料,要求学生分析调查结果、患病原因并推测发病概率,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提高生物科学的素养。

二、面向全体学生

“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需要。适应不同学校和学生的要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1]要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必须注意设置多层级的教学目标;采用多种多样,适合不同认知特点学生学习的教学方式;采用全面合理的检测手段[3]。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使用班级授课制与分组教学制相互配合互为补充。传统的班级授课制有利于大面积培养人才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但是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也不利于教师的因材施教。在传统的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的能力或不同的学习任务进行分组教学。比如,在课前资料的收集,预习等方面根据学生的不同性格特点和学习能力分配不同的任务。对于比较活泼外向的同学分配需要与人交流的任务,对于比较内敛的同学则分配搜集整理数据的工作。让每个同学都能充分参与课前准备。并在完成任务的合作与交流中共同提高。同时,也要注意小组角色的转换,使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在评价方式上设置不同的等级要求,学生根据自己所在的等级只要达到该等级的要求就可以获得相应的表扬,以此来提高基础较差学生的积极性,避免基础较好的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等情绪。

分组教学很好的弥补了传统班级授课制不能因材施教的不足,但分组教学本身也存在很多需要克服的弊端如:对于学生能力和水平的鉴别方法不一定科学并且对学生心理容易造成负面影响,如被分到所谓能力较低组的同学容易产生自卑心理。在分组教学的问题上,家长、学生、教师和学校各方面的意见也难达成一致,同时学生的能力是不断变化的,分组必须经常变动,教育管理较麻烦,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要综合考虑的问题。

三、倡导探究性学习

探究性学习是一种学习策略。一般包括:提出问题、做出假设、验证假设、得出结论这样几个环节,是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的探究活动来获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探究性学习,目的是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生物课程的教学中,探究方式又不同于真正的科学家的探究,因为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短时间内学习生物科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要求。

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笔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实验课让学生“动手做”。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和探究能力;第二:创设探究情境,注重培养探究思维。在时间有限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教材已有的科学探究内容或练习中的相关试题,创设探究情境,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思维;第三:开展课外兴趣小组或社团活动。鼓励创新和实践,提供有探究兴趣的同学更多实践的机会和指导。

四、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生物科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医疗保健、环境保护等方面密切相关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因此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既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同时也是提高生物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

在教学过程中要擅于找到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构建学生的知识网络。如人教版必修一模块:分子与细胞中讲到组成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可以联系社会热点:问题奶粉、补血口服液、补钙、补锌产品等。讲到细胞的生命历程,可以联系引起细胞癌变的原因及社会热点:日本核泄漏事件,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预防癌症等。人教版必修二模块:遗传与进化,人类遗传病的学习可与优生优育紧密联系。人教版必修三模块:稳态与环境中动物激素的调节,神经调节,免疫调节都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比如为什么在炼钢厂会提供盐汽水给工作的工人,而不提供可乐?为什么乙肝疫苗要注射三次,只注射一次行不行?教学过程中要擅于利用这些切入点很好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避免一味强调知识的灌输。要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获取知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了生物学的知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宋玉蓉.2012.生物课堂中面向全体学生教学之“四关键”[J].中学生物学,28(3):15-16

新课程标准 篇9

强调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指导学生进行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十项教学技能是什么?

从教学信息传播的过程出发分析教学信息交流过程中教师行为方式的构成要素,十项教学技能总结归纳如下:

1、导入技能;

2、语言技能;

3、板书技能;

4、教态变化技能;

5、演示技能;

6、讲解技能;

7、提问技能;

8、反馈强化技能;

9、结束技能;

10、教学组织技能

三、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行素质教育。

四、课程改革的总目标是什么?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应体现时代要求。要求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社会法律和社会公德;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五、基础教育课程的具体目标是什么?

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时间的功能。

六、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学生观?

1、学生是发展的人。

2、学生是独特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七、课程改革要求我们建立什么样的教师观?

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2、教师是教育科学的研究者。

3、教师是课程的建设者与开发者。

4、教师应该成为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八、新课程对教师的教学行为有什么要求?

1、服务。

2、调控。

3、反思。

4、合作。

九、新课程下如何备课?

1、备教材的利用价值。

2、备课程资源的开发。

3、备教学过程的设计。

4、备学习方式的选择。

5、备师生问题的生成。

6、备教学活动的开展。

十、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

“发现”,不只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的说,它是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发现”,是学生自学能力的一种比较高的境界。培养学生的这种能力,教师应该有长期的、自觉的意识。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表达个体在自学中所产生的观点或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师,哪怕学生只发现一点点,也应予以鼓励,同时要尊重学生,增强其信心。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想说什么就说什么,不必强求标准答案。即使学生的观点是错误的,也不要全盘否定,要对敢于表白自己观点的勇气予以肯定。学生自学发现后,还要继续鼓励他们“讨论再发现”。因为通过讨论,学生有辨析,有补充,发挥了群体力量,达到了更高层次的发现,促进了集体智慧的发展。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在一次又一次的补充和辩论中,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越来越深入了。学生在经历了多次的锻炼后,也会逐渐地掌握学习方法,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十一、如何实施作业个性化?

1.留因材施教的作业。教师要将学生视为具体的、活生生的、有丰富个性的、不断发展的个体,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课程学习的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要求,给每一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留作业应做到因材施教,做到客观看待学生身上存在的学习能力方面的差异,采取按能力分组、分层,适度布置作业。

2.留落实训练目标的作业。留作业是检验教与学效果的一个重要手段。因此,我们要注意给学生留落实训练点的作业,做到训练到“点”,落实到“点”,减轻学生因重复训练而带来的心理、生理负担,留下更多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学习、发展,更好地发展其个性。

3.留谈学习方法的作业。当学生领会了一些学习的方法后,可试着布置一些谈学习方法的作业。第二天,给学生几分钟的时间,以小组交流的形式,鼓励学生议一议。这样,能做到举一反三,相互启发,教学生会学,使学生终身受用。减少学生不必要的“写”,增多学生的“说”,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4.留想象作业。当今课改,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想象能力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捕捉课文中可延伸、可拓展,又能升华和突出主题的地方,鼓励学生发散、变通,培养想象力。

十二、学生评价改革的重点是什么?

1、注重对学生学习和发展过程的评价。

在学生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给予评价和反馈,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偏向终结性的现象,也有助于实现评价的个体化,是实现评价发展性功能的重要途径。

(1)、教师要更加注重对学生日常学习和发展的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点滴进步和变化,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

(2)、利用成长记录等方法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学生通过成长记录看到自己进步的轨迹,发现自己的不足,加强了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价。

(3)、将日常评价、阶段评价和期末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学生日常表现和作业、单元测验、期末考试在期末成绩中各占一定比例,使学生和家长不再只关注期末考试的结果,体现形成性评价。

2、重视评价内容的多样性,关注对非学业内容的评价。

3、注重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4、给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将评价与考试作为促进学生学习的环节。

5、注重通过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和实践能力。

6、注重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十三、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关注哪些方面?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发展性评价时应注意八个“关注点”:

1、关注学生的潜能。

2、关注学生的多元智能。

3、关注弱势群体。

4、关注评价中的“无法量化”或“不确定”的内容,尤其要关注德育中的道德评价和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

5、关注“违规事件”。

6、关注对学生的“无意伤害”。

7、关注教师自身的行为效应。

8、关注学生生活中的反评价因素。

十四、激励性评价必须遵循的原则是什么?

1、客观性原则。

2、指导性原则。

3、探究性原则。

4、情感性原则。

十五、在新课程评价理念下,什么样的课算是一堂好课?

新课程倡导“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作为好课应体现以下六个方面:

1、应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一堂课的效果如何,应当首先关注学生学得如何。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体验学习过程,教师教学的有效性首先体现在能否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对知识的主动建构。

2、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保持有效互动的过程。

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交流是单向的。新课程倡导学生学习中的交流应是多向的,不仅包括师生之间的互动,还应包括学生与其他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和合作者。

3、应该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学习材料和充足的时间。

教师要用好教材,但不是只教教材,必须为学生的主动建构提供一定的与教材中的问题相联系的学习材料,指导学生学会利用材料中提供的各种信息去进行分析、思考、展开探索。在课堂上,教师一定要为学生的知识建构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要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在小组中交流的时间,交流后整合的时间,如果忽略了这一点,学生的主动学习,师生的互动常常会流于形式。

4、应该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

教学中应重视学生对知识的真正理解。学生是否形成了深层次的理解大致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①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学的知识;②能否基于这一知识作出推论和预测,从而解释相关的现象,解决有关的问题;②能否运用这一知识解决变化了的问题;④能否综合几方面的相关知识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⑤能否将所学的知识迁移到实际问题中去。这些方面,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和练习是可以判断学生对知识真正理解和掌握情况的。

5、应该使学生获得对该学科学习的积极体验与情感。

积极的体验会使学生不断产生浓厚的兴趣和需要,对学习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并从中获得兴奋和快乐,而积极的体验建立在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之上,建立在学生感受到知识的力量之上,建立在不断的成功与进步之上,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错误应该得到允许和理解,而不是排斥和打击,学生的创造性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而不是忽略和抹杀。

6、应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重视培养学生反思的习惯,即培养反省认知的意识,引导学生思考:“我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想?”“我的解题途径是否最佳?”“是否还有更好的解题途径?”“今天学的这些知识之间有何联系?”等等。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反思的意识和习惯。教师还应重视学生生成性问题的思维过程,不惜打乱、突破原有的课堂教学设计,及时抓住学生思维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学习方式。

十六、教师怎样指导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

1、引导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

2、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3、提供必要的资料支持;

4、组织协调各方面关系;

6、指导运用多种手段,真实记录活动过程情况;

7、指导做好原始资料的保存积累工作;

8、拓宽思维,将活动引向深入。

通识部分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请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

1、新课程提出教学的“三维目标”指的是:(C)。A、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综合实践与信息技术 B、智力与能力、知识与技能、心理健康与生理健康 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D、德育与智育、体育与美育、劳动技术与实践力

2、教育要求应控制在(B)的程度上,才能促进儿童更好的发展。A、对儿童来说感觉很容易B、对儿童来说有难度但努力能达到C、对儿童来说感觉很难D、对儿童来说没有特定要求

3、教育改革新的要求强调使(C)。A、每个学生都得到同样的发展B、每个学生都达到高素质要求C、不同的学生个性得到不同的发展D、不同学生的个性得到相同的发展

4、启发性教学的实质在于(D)。A、教师问学生答 B、学生问教师答C、教师讲学生听 D、促进学生主动思维

5、因材施教的原则要求教学要针对(D)进行教学。A、后进生 B、优秀生 C、中等生D、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际

6、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的是:(B)。A、学生喜欢什么,教师就教什么B、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其能动学习C、对学生多表扬,不能批评学生D、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跟着学生走

7、确定教学目标和内容要求的客观依据是学生起点、教科书和(A)。A、课程标准B、课后练习的要求C、统考的题型D、家长的要求

8、备课必做的三个方面工作,即:钻研教材、教学设计和(B)。A、制作课件B、了解学生

C、设计板书D、设计试题

9、学生在课堂上向你提出一个意想不到的、很有价值的问题,你不能马上做出正确的解答。这时,正确的做法是:(A)。A、肯定学生提出一个难倒教师的问题,鼓励学生课余与老师讨论 B、指责学生胡思乱想,责令其坐好听课 C、告诉学生不能提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 D、不理会学生的提问

10、学生的道德(D)是学生品德形成的关键和重要标志。A、理论B、意识 C、观念 D、行为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 打“√”,错误的打“×”, 将判断符号直接标在下表对应的空格里。)

1、学生的知识获得都必须经历一个亲自实践探索和研究的过程。(×)

2、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是形成了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

3、健康不单是指个体没有疾病,而且还要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和生理状态。(√)

4、教师的自我教育是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最直接最普遍的途径。(×)

5、对小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就是使学生遵守纪律,规规矩矩听课。(×)

6、校本课程是由国家编制、学校实施和学生评价的课程。(×)

7、讲授法运用不当,会出现满堂灌,所以教学中不能采用讲授法。(×)

8、教师只要认真上好每一堂课,把基础知识讲清楚,学生的能力就必然得到发展。(×)

9、要培养学生对学习的间接兴趣,就要激发学生对学习的需要。(√)

10、良好师生关系是调动师生双方积极性的内驱力。(√)

三、简答题

1、同是学生被教师的课堂提问难住,甲、乙、丙三位老师的处理方式各不相同。――教师甲:(语气很重,冲着该生)整天上课开小差,结果怎样?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能回答,太笨了!坐下!――教师乙:(生气,但不表现出来)坐下。谁来帮他? ――教师丙:(微笑、和蔼地)别急,回忆一下,我们昨天学过的内容,当时你听得很认真。想想,昨天××同学是怎样回答的? 学生:(思索片刻,说出了与问题答案相关的一句话。)教师丙:(很兴奋)对呀!看来,你是很棒的!学生:(体面地坐下,并投入到后面的学习中)问:你赞同哪位老师的做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答:我赞同教师丙的做法。因为其能尊重学生,善于运用激励的语言,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简述教师应具备那些教育教学能力?

答:教师应具备感召力、观察力、组织能力;应具备组织和使用教材的能力、言语表达能力、选择教学方法的能力、自我评价能力;此外还应具备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3、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讲,学生听的过程;又有人说,教学就是教师导,学生记的过程。你认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学生、学习内容三者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答: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材是教师、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载体。

四、案例分析题 单元检测后,照例是一节讲评课。上课不到十分钟,王谨同学又在翻来覆去弄卷,我用严厉的目光看着他,他稍有收敛。过了一会他又在下面翻找着什么,我只得来一个“杀一儆百”了。“王谨”我大声喝道:“你在干什么?” 他脸陡的涨红了,旋即一梗脖子:“我不想听!” 我听了气不一打处来,“你……”竟一时语塞。但考虑到教学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我深深吸了一口气,竭力平复自己内心的愤懑。“你――既然不想听,那就请到我的办公室去休息吧!”我故作轻松的说。他可能考虑到当时的态度,也有些后悔,于是走向办公室,尽管极不情愿…… 问题:当学生在上课时分心甚至“捣蛋”时,教师怎么办?这时如何协调好师生之间的关系?

初中美术新课程标准 篇10

马家店中学 云泽杰

初中美术新课程教学的实施的执行,需要我们从教学全体出发,共同营造这个崭新的平台。

美术课是素质教育阶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使之具备一定的艺术修养,不仅有利于人的长远发展,同时也是功在千秋的教育,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美术教育以形象的可塑性、动手操作性、非语言的物质造型性和形象表达感情性,对学生的观察力、形象感受力、记忆力、审美能力、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创造力的培养和提高,发挥重大的作用,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发学生的艺术冲动和最基本的造型的能力。

一、学生方面因素

(一)学习活动以学生为主体

新课程标准强调学习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参与,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首先是人与人的关系,要遵循人际关系的原则。传统的教学,课堂是教师预设好的课堂,教师在课堂上的地位是非常有权威的,学生根据教师的思路一步一步来掌握知识,教学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存在,新课改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因为教学的成功关键在于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过程,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师应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既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还要尊重每一个求知的心灵,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鼓励学生在与教师平等、民主的交往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发展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而传统的学习模式是传授-接受式,课堂教学专制、僵化、始终以教师为中心,这样,即便教师付出很多的艰辛也是事倍功半,这种模式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所以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用发展的教育观来摆正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

(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学生接受教育和自我教育的基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的前提。以往,我们往往偏重于“填鸭式”教育,忽视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去点燃学生渴求知识的火花。在以往的美术教学中,由于学校、家长过于重视文化课,导致对美术课的忽视,使得有些美术教师在自身文化修养方面不能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存在糊弄学生的情况。新课改之后,美术课地位的提高使得我们美术老师对自己的要求也严格起来,给教师的个性发展、创新性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教师思想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三)改变学习方式,发挥主体作用,树立自信心

现代的教育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增加了“人文性”,强调了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如何在教学中应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新课标要求学生在美术学习活动中,要改变过去的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要让他们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去主动学习,并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投入情感,在学习中体验成功的愉悦,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从而增强自信心。而自信心的树立是培养学生美术学习情感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它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二、教师方面因素

在构成美术教育系统的诸多因素中,教师和学生是最活跃、最基本的因素。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师成了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学内容的研发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构建的促进者。这就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有驾驭知识的能力,还要有驾驭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思考、调动学生情感的能力。要想调动学生的情感,我们就要学会分析学生的情感心理,指导学生情感实践,从这些方面看,现代教育对教师的情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首先,教师自身要具备丰富的情感,情感教育是建立在现代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基础之上。提高个人的情感素质,丰富个人的情感是实施情感教育的必要条件。那么我们怎样丰富自己的情感?这就要求美术教师要加强理论方面学习,加强智力、道德与情感的整合,树立当代教育观,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要保持良好的心理气氛,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这样在教学时,我们才能利用自己丰富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体会。

其次,教师在教学时要有情感目标及相关的评价方式。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教师不仅要知道他自己的科学,而且还要精通儿童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细节。”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分析具体的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了解学生的精神世界、了解他们的欢乐和忧愁,再根据这些情况制定相应的情感目标,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和技能时接受情感教育。例如在学习《我们的奥运》这一课时,我根据教学内容,结合2008年北京奥运会标,设置了这样的情感目标:为什么我们的奥运会标要用中国印?当你看到它时,有什么感受?学生在讨论时纷纷表达了自己奥运情、中国心,这样就达到了情感教育目的。

上一篇:乡镇医保社保工作开展情况汇报材料下一篇:庐山实习报告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