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海思考电影艺术

2024-09-14

从海思考电影艺术(精选5篇)

从海思考电影艺术 篇1

没看到海之前,我对海的认识是模糊的,它仅仅是由汹涌、澎湃、壮阔、浩瀚、深邃、蔚蓝一些词汇组成的模糊而简单的认识。即使在看到海时,也觉得他平淡、枯燥,以至于失望。然而,当我静下心来,抛开一切成见、偏见和顾虑。但是站在海本身的角度和位置,再一次仔细地思考和认识眼前的海时,我发现我错了,我误会了海,从某个角度说,我犯了这样一个错误:我站

在海边,吹拂着海风,沐浴着海浪,聆听着海声,却忽略了海本身所有的存在。由此引发开来,作为一个艺术的崇拜和追随者,作为一个新时代的电影人,我想到这样一个问题:我们是不是在高举艺术大旗大声疾呼的同时,却忽略了艺术的根本。或许,我们都只是站在自己为自己雕塑的象牙塔里,用自己主观甚至武断的眼光和思维,定义着电影,定义着我们信誓旦旦要为之奉献一生的艺术。大海的干涸,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源泉的干涸。当我们为难得的素材而欢呼的时候,当我们惊叹阿巴斯的精美艺术时候,当我们感叹韩流的来势凶猛的时候,当我们惊呼好莱坞电影咄咄逼人的时候,我们在为别人欢呼的同时,在因为自己的贫乏而苦恼。我们是否想过,我们自己是不是忽略了什么?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一种什么?是否真正认真地探讨过什么是艺术的根本?又是不是忽略了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电影艺术最为重要最为根本的东西——那就是我们的生活,已经烟尘散去尘埃落定的过去的生活,和我们现在正生龙活虎风风火火的生活,属于自己的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唯一源泉。这不仅是开国元勋对艺术的真知灼见,更是艺术规律和本质的精练概括。不走近大海,我们无法了解大海的广阔。在飞机上鸟瞰大海,会觉得大海也不过就是一片大点的水域,在宇宙飞船上看大海,我们会发现,眼前的大海不过就是那么小小的一片蓝色。然而,当我们驻足大海之滨,尤其是处身于大海之中时,我们会发现自己是那么渺小,就连沧海一粟也不足以形容,而大海是那样的广阔无垠。同样,如果我们把生活比喻成海。那么,我们是双手抱胸冷眼相看,甚至还是吹毛求疵挑肥拣瘦的对待它,还是应该让自己与之更加接近更加亲密呢?需要从母亲那儿吸取乳汁,但又总是对母亲敬而远之,甚至因为母亲朴实无华就不愿意与之接近,我们能吮吸到甘甜的乳汁吗?而脱离了母亲的乳汁,我们小心呵护的艺术的雏儿能茁壮地成长吗?所以,我们只有濒临大海,才能真正发现大海的辽阔。只有亲近母体,才有婴儿的生存和成长。我们应该做水手,为了电影艺术尤其是中国电影艺术的新的高潮和发展,我们应该把自己的生命之舟和艺术之船放进生活的海洋。海是立体的,而不是平面的。它浅,浅得肉眼也能看见它的底;它深,深达一万三千多米。要彻底全面地感受大海的神奇,目光停在表层是局限的。大海深处的宝藏、大海深处的绚丽神秘,只有时刻游弋在深水里的鱼儿最先知道和了解。生活的海洋同样是丰富多彩、魅力无穷的。也许它被枯燥、单调的表面所掩盖,但我们为什么不让自己置身海洋甚至沉入海底,去触摸每一株海草,欣赏每一棵珊瑚,抚摸每一块石头呢?摄影者知道,即使一个破烂的窗筐,只要我们去认真地体会,合理地利用,巧妙地把握,就能创造出良好的艺术效果。艺术其实就是对生活的提炼,而提炼需要原料,原料依靠积累,积累在于采集。没有一个一锄就能采掘到大块黄金的淘金者,也没有一接触就能邂逅到艺术的钻石。更何况,我们的责任不是为了一次两次成功。海是有层次的,下潜一百米所能得到的收获与下潜两百米所得到的收获就截然不同。做敢于不断深潜的潜水员吧,潜入生活的大海中去,多层次、更深刻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海有自己的规律,也许一段时间里它就是那么风平浪静,朴实无华,但往往就在你厌烦失望的一刻,它就有了喑唔叱咤、气吞山河的豪迈。这就需要耐心和毅力。对于生活也是一样,我们要充分全面地领悟它的所有风采,就应该认识到这必然是一个过程,就应该认识到这个过程的持续性和长期性。只有长期而深入的接触生活积累各种素材。我们才有可能展现生活的美好。电影是艺术,同样离不开生活这个唯一的源泉,而历史的经验和积累的根深蒂固源远流长,尤其是社会的经济、政治对生活影响的无所不在无孔不入,使得我们所面对的生活富有虚假性、广泛性、层次性、复杂性和多面性,这就要求我们面对生活是必须具备准确性、持续性、全面性、深刻性、思辩性。由于生活容易被各种假象所淹没,还需要我们具有明察秋毫的判断力。在生活中真实自我,让艺术在生活中真实。热爱生活,并把自己置身于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生活中间,讲述老百姓的故事,抒发最广大人民的情感,表达最广大人民的意愿,就能在生活的海洋里汲取生存与发展所需的营养,就能为电影艺术创造经久不衰的魅力。

从海思考电影艺术 篇2

一、分裂的自我意识

每个人对自己的了解未必与事实相符,往往我们自己所认识的“我”与真正的“我”是不一致的,在心中构建一个自认为是自己的“我”,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分裂的自我意识。每个选上独裁主义课的人无一例外地都认为,在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后,独裁主义在德国是不可能抬头了,可影片中在老师实验性的课程中,大部分学生都无意识地倒向了他们所认为不可能的阵营。自我认识的偏差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发现与纠正这种偏差,否则很容易走向一种极端,正如蒂姆最后的自杀也正说明了这一点。

二、人性的恶与善

崔卫平曾提到过“人性中的荒野”这样的概念,在每个人的内心看不到的深处都一块“恶”的领地,无论承认与否,它始终根治于内心深处,时机成熟便会开花结果。我国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的荀子就曾主张“人性本恶”论,并同时提倡“化性为伪”,即通过后天的学习礼数等来改变人性中恶。但是这需要一种互动性,与内心的黑暗与罪恶不断地保持对话,清醒地看清真实的自己,否则很容易会造成自我认识的分裂,错把不自知的恶当做一种善行,人善良的一面会在某种外部因素的驱使下走向恶的方面,正如伏尔泰所说:“人人手持心中的圣旗,满面红光的走向罪恶”。

三、价值共建

影片开始的几分钟在酒吧里,丹尼斯说:“当今人想叛逆,却找不到叛逆的方向,所谓的价值观都不存在,对不对?人人脑子里想的都是自己,我们这一代所缺少的是一个可以将我们团结在一起的目标。”,听到这段台词我不知道多少人会表示感同身受,但至少我是。作为一个有思想的鲜活的社会存在,都应当由有存在的价值与意义体现,人的一生都在寻找一种平衡感,价值观丧失导致的迷失与失落,必然会使其寻找一种突破口,去寻找一种归属感、认同或者关注,可能的结果也许会如同影片所展示的那样,在社会现代化的语境中,一群年轻学生在无意识中迅速形成类似法西斯独裁团体,这样的团体实质上成为一群空虚寂寞的灵魂去释放去狂欢的派对,这不得不说是社会物质文明发展的悲哀。而我国前几年连续发生的屠杀幼儿园学生的事件以及频频发生的毒食品问题等都跟当前社会价值观的丧失也不是不无关系,当然这背后还有其他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在此想强调在重视社会现代性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文化现代性的建设。影片这样一个自我反省的过程其实是一种价值观创造的过程,任何一个社会的价值形成,应该是民众共同参与而后形成的,影片的结束其实也预示着一个共同参与的价值观在人们心中的形成,即对让独裁主义永不抬头的决心更加坚定。

四、低版本的人性观

影片中蒂姆一开始是一个总被被忽视、被欺负的相对边缘人,他也试图去融入周围的群中,构建自己的社群地位,但总是与愿为,直至有了“浪潮”,蒂姆才融入集体,甚至从一个“软脚虾”变成一个可以指挥他人的某种意义上的权力者,这种外在的表现让蒂姆内心有了某种人性质的变化,人性中的那种软弱与自卑,在外部条件刺激下,质变为(至少外表上的)强势与果勇,如果将蒂姆最后的偏离的偏激做法放一边,这样的结果在我看来还是让人欣慰的。在加入“浪潮”后,蒂姆被欺负的时候,锡南和邦贝上前帮其解围,抛开这“以暴制暴”的正确与否不谈,这些行为其实也是人性中某种美好的彰显。从这两点来看,这部影片的目的并不单纯地在于抨击法西斯主义或者独裁统治,若只是一味的抨击,这情节其实是没有必要,其存在反而会减弱对这种法西斯独裁主义的抨击力度。在我看来本片其实是在呼吁一种低版本的人性观,一种“幽暗意识”。随着社会的莫大发展,人们都不自觉地认为自我也随之发展升华,其实并不然,人性中的那种负面的东西一直伴随着我们,不会因外部的变化而消失,我们得一直警惕这种负面的东西,只要时机成熟,就算不是法西斯还会有其他的斯出现,若我们只是将此部影片局限在对法西斯主义的反省的话,反而降低了这部影片的高度。

五、女权主义

在此文本中,其实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整个“浪潮运动“中,至始至终只有两个女性学生是一直清醒着的,是她们一直在试图遏制这样一场法西斯团体的兴起与发展。女权运动在世界范围内不断扩大,其影响力也不断增强,女权主义已经走过了其初级阶段,女性的话语权、话语主体和实践以及女性发展的身份认同和社会地位确定成为很多女权运动者的自觉追求。在面对迷惑和操纵面前,一向自诩为“理性”的男性不能自拔,反而是女性在其中充当了捍卫者和救世主的这样一种角色,这无疑是对那些还在“男性权威”中陶醉人的讽刺,也是对当下性别权利关系的一种挑战与警告。

六、价值重建与责任担当

在影片的最后“文格尔先生”宣布“浪潮”结束的时候,很多人都没法接受,而其中蒂姆表现出了极端的一面——自杀,在一直追随的信仰崩塌的时候,对那些追随者来讲是残忍的,由其是蒂姆这类人更是将此视为生存的意义所在,这种信仰丧失的背后,更是一种作为人应有的归属感的丧失。任何一个团体或者国家在为成员建立一种信仰时,除了让成员追随之,在信仰招到质疑或者崩塌时,需要相关人员或组织帮助这些人完成信仰丧失后的自我修复,这对于每个人都是很重要的,只有将体内所残留的“毒素”排除,人性才能得到一种新的平衡,若弃之不理,后果是不堪预料的。

在此影片中还涉及到一种责任的承担,“浪潮”最终结束了,对于这场闹剧大部分学生用蜕茧的痛苦去承担,蒂姆用生命与鲜血承担,而文格尔老师作为“始作俑者”去做了法律和道德上的承担。这些承担者都是事件的参与者,而不是“他者”,这不仅是一个社会正常运转所必须的,也是人性平衡及不扭曲的表现。在面对任何灾难性的事情,每个人都应该站出来坦然面对自己,承担一份责任,而不是以一种现代“犬儒主义”的态度去入世,如果无法面对自己人性中的“罪”与“恶”,释放与解脱则无从谈起。而一个不知道如何去“承担”的民族与国家从何谈起明天与希望。

七、总结

《浪潮》这部德国影片,把一个极端独裁亦或法西斯的团体的演化过程层层剥开展现给观众看,这种把自己的伤疤揭穿给被人是需要莫大的勇气与决心,对于观者,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教育意义,希望每一个活在当下的人能够正视自己、正视我们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及时的反省与纠正。

参考文献

[1]莱恩.分裂的自我[M].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

电影艺术娱乐化倾向的思考 篇3

[关键词]电影娱乐化享乐退化

中国电影已经走过100年的发展历程,在这100年间,中国电影所凸现的是它的审美认识功能和教育功能,尤其是在建国17年期间,电影作为意识形态的重要领域和人民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的精神盛宴,在传播精神文明,促进广大观众特别是广大青少年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挥巨大积极的作用。一部优秀影片及其所塑造的银幕形象就像一面旗帜,对一代乃至两代人的人生都产生着深刻的影响。然而,近20多年以来,随着电影管理体制、生产方式的变革,电影正走向的市场化、商品化。电影的市场化、商品化。使得电影的认识功能日渐消减,主题的思想性被淡化,取而代之是日愈膨胀的娱乐功能,古装片、动作片、搞笑片,花样翻新,层出不穷。电影似乎就要退化为一种单纯娱乐手段。

电影具有娱乐功能,这是不言而喻。电影最早就被称为“杂耍”,是西方的知识精英将它命名为“第七艺术”。电影从“杂耍”到。艺术”,这实际上就是电影“俗”与“雅”的分野。娱乐功能的膨胀,势必会使电影还“俗”,重新回归“杂耍”。

冯小刚是以贺岁片成名的,他的《甲方乙方》《不见不散》等作品,虽不低俗,也极其搞笑可乐,但格调并不高,其娱乐价值大约相当于几个相声段子罢了。还有大量的所谓动作片,包括古装武打片、现代匪警片、恐怖片等等,也都是娱乐片,它们以暴力、凶杀、恐怖,甚至色情,使人们通过感官刺激获得快感。这些娱乐篇生产目的就是为了迎合当代市民的娱乐诉求,并通过取悦市民获得商业效益。它们都是按照资本的运作逻辑生产出来的都市消费文化,显示鲜明的世俗化取向,把原本已经升格为“第七艺术”的电影,复又坠落为一种市民娱乐艺术。早在古希腊时代,柏拉图就对这种市民娱乐艺术的滋生和发展就予以了否定,他认为这是邪恶的,不仅会导致“一个伟大艺术传统的消失和一种艺术没落的来临,而且还看到了整个文明的危机。”

电影认识功能的淡化和娱乐功能的膨胀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电影人出于对过去电影艺术领域“左”的禁锢的逆反,力图消解以往的政治权力关系,然而,“人们从政治权力关系中挣托出来获得的自由,又可能不由自主地丢失在金钱权力关系之中。”其次,是电影的生产从国家投资转变为民间投资的必然结果。投资者为了回避审片的风险,就必然要淡化影片主题的思想性,远离政治,甚至远离现实生活。武打片根本无须历史背景,是近代的就打洋人,是古代的就打奸臣。历史题材也尽可能冠之予传奇、戏说,回避考证。而为了获取利润,又必然要追求票房价值,以好玩、好笑、可乐来满足观众的娱乐诉求。其三,是现代电子传媒的广泛运用和与之相伴而生的都市消费文化对电影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迫使电影不得不放下架子与之合流,从而扭转电影经典意义上的审美认识功能、教育功能而逐渐偏向娱乐功能一端。

电影具有娱乐功能,观众通过欣赏电影可以获得休闲与愉悦,所以才会在100多年间受到广泛的欢迎。但是,电影的思想性和娱乐性并不矛盾,更不相互排斥。计划经济时期,我们的电影就十分重视其娱乐功能的发挥,在注重影片的思想性的同时也注重影片的可视性,还生产了不少的喜剧片。例如《五朵金花》《战火中的青春》《英雄儿女》《上甘岭》《冰山上的来客》等等,都是一些具有很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又颇具娱乐性的优秀影片。即使是偏重于娱乐性的喜剧片,其主题的思想性也是鲜明的积极的。如《今天我休息》《锦上添花》《游园惊梦》《不拘小节》等等,无一不显示着电影寓教于乐的正面价值。而当今的娱乐片为了票房价值,一味追求娱乐效果,题材猎奇、主题模糊、情节虚假、人物性格怪异,甚至不惜追求低级气味与媚俗、畸趣。其实,没有思想蕴涵的喜剧片是没有生命力的,多看几遍就会觉得滑稽、无聊。喜剧大师卓别林的哑剧喜剧片之所以让人百看不厌,并不完全在于他幽默的表演艺术,更在于他的主题的人民性。波兰电影史学家耶日·托波立兹称:“查理是‘人民的小丑’,他有权说出真实并表达人民对现实的观点。”

所有艺术的起源大多都与娱乐有关。所谓娱乐,是指“艺术以其技巧,表现类似于使用者自己幻想或思考的东西,他们在欣赏这种表现的过程中如释负重,得到了快感。”但娱乐只有在不浪费时间的情况下,才是有用、有益的。如果娱乐成为消磨时间就成了消遣,就无益且有害了,这就是娱乐本身所潜藏着的危险性。罗宾·乔治·科林伍德曾经对娱乐和消遣作过这样的区分娱乐是消耗剩余劳动时间,而消遣则是在剩余时间之外进行。两者都在获取快乐,但前者是一种享受,而后者是一种以对生命的透支获取的享乐。由于娱乐是在虚拟情景中的感情释放,似乎不用付出什么代价,于是娱乐的需求就会膨胀,而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娱乐需要,人们就会动用必要的劳动时间。“当娱乐从人的能量储备中借出的数目过大,因而在日常生活无法偿付时,娱乐对实际生活就成了一种危险。”这就像当今的网络游戏,它原本可以给人带来娱乐与休闲,而一旦沉溺其中就成了消磨时间透支生命的享乐了。这是对于个人而言。倘若娱乐发展成为一个人群乃至一个民族的普遍需要,这架机器开动起来就欲罢不能,整个人群乃至整个民族就会因沉溺于享乐、放弃精神追求而颓废。古罗马帝国就是在享乐中衰亡的。

从海思考电影艺术 篇4

关键词:电影,艺术,群鸟,民族特色

1 电影的开端

电影诞生于1895年12月28日的法国巴黎,卢米埃尔兄弟是“电影之父”。1895~1930年,电影的发展形成了三足鼎立的格局:商业性浓重的美国电影、探索艺术的法国电影、宣传政教的苏联电影。

2 电影的成熟期

1930~1966年,是世界电影的成熟期。电影告别了无声时代,开启了有声的新纪元。

2.1 美国

精明的美国人意识到这是一个更具潜力的市场,他们加重了影片的商业性色彩,采取了标准化的操作来生产影片,于是出现了大量的类型电影。如经典的音乐歌舞剧《雨中曲》,西部片和强盗片等。这类影片以盈利为首要目的,按照一定的模式来规范影片的拍摄手法和故事情节。在电影风格上大多千篇一律,缺乏新意,影片人物的塑造和故事情节也是为了迎合观众的口味,娱乐性强,较为肤浅。虽然这一时期有希区柯克风格鲜明的悬疑片,如《群鸟》《电话谋杀案》;有电影史上经典的《公民凯恩》,但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的美国电影是观众本位,经济原则至上的商业电影。电影的艺术性融合于商业性中,并且是以服务于商业性为大前提的。

2.2 欧洲

而在同一时期的欧洲却开展了轰轰烈烈的艺术电影运动。在1942~1956年,意大利开展了新现实主义电影运动。这一时期的电影不要严谨的故事情节,不要刻意的加工,关注普通人的生活,以此来反映社会现状。导演们喜欢用非职业演员来表演,如德·西卡的《偷自行车的人》,就是用一个真正的工人来扮演角色。此时的电影是高度的写实,与美国娱乐性的电影不同,它有着导演的社会关怀。而在1958~1962年,法国也掀起了电影新浪潮运动。在继承法国电影追求艺术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写实风格的基础上,这一时期的电影无论是在拍摄手法上还是情节叙述上都有了很大的突破。如特吕弗的《四百击》和戈达尔的《筋疲力尽》,这两部影片带有强烈的个人自传色彩,对传统的道德观念提出了质疑。此时的电影脱离政治,提倡以真诚打动观众,渴望挣脱传统的束缚。对于演员,同样采取非明星制度,在摄影方法和剪辑上,都有所创新。

意大利导演费里尼和瑞典导演伯格曼则更能代表欧洲电影的艺术本位风格。费里尼的代表作《八部半》有新现实主义电影写实的影子,但是他用丰富的想象力来传达感情,用荒诞的场景来营造气氛,意在表现人物的精神世界,主题深刻隐晦,开创了意识流的先河。伯格曼的《野草莓》不仅是有着复杂哲学涵义的电影剧本,更运用了出色的摄影技巧,是欧洲艺术电影的集大成者。

2.3 亚洲

在同时期的亚洲,与经济本位的美国电影和艺术本位的欧洲电影不同,中国电影更侧重于政治传化功能。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的电影,多为鼓动人民参与抗日战争或解放战争。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第三代导演,多是用写实的手法记录百姓生活,有关注社会的,也带有鲜明的政治倾向的。

而同属亚洲的日本却在50年代进入了电影发展的黄金时期。小津安二郎就擅长于描写细碎的家庭琐事和反映家人间的恩恩怨怨,力求以日本传统的审美方式来审视平常状态下的普通日本大众,他的代表作如《东京物语》。这些影片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世界电影史上获得了一席之位。可以说,当时的日本电影是以民族文化为本位的艺术电影。

3 电影的发展期

1966~1980年是世界电影的发展期。此时的德国正在开展新电影运动。导演们试图克服电影的商业性,更多地展示给观众电影的美感和深度。施隆多夫的《铁锡鼓》就能反映那个时期电影的特点。他通过对一个变态小孩心理的描写来反映战争带给人类的伤害,主旨深刻,引人深思。这一时期的欧洲电影其实还是以反思人类历史,关怀社会为本位的艺术电影。

4 总结

美国电影是商业文化主导的,但它在发展的过程中也越来越注意到艺术美学的重要性。欧洲电影是艺术文化主导的,它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结合商业的因素,让自己的艺术电影更有市场,更具影响力。

参考文献

[1]范志忠.当代电影思潮[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

[2]唐纳德·伊·斯特普尔斯.美国电影史话[M].张兴援,郭忠,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邵牧君.西方电影史[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82.

风从海上来 篇5

所以“风从海上来”的“风”,代表的不仅仅是“风向”,更是风格——清新、浪漫、开放、自由,从外在的颜色到内在的气质,天然带着一种澎湃的推进能量,席卷一切,势不可当。

被各种服装广泛应用的或深或浅的海洋蓝色,延续千百年而不绝;从海洋生物的形态获得的造型灵感也是经常用到的设计手段;还有从海洋运动的装备脱胎而来的各种潮流设计;更不用说像珍珠、贝类这样直接取材于海洋的装饰元素……在被“海洋”影响的时尚世界里,各种花样繁多的潮流只有像浪花一样反复冲刷与影响,从来没有像过境的风一般有去无回。

在从未过时的“蔚蓝”时尚潮流里,在时间已经过去大半的2014年,我们和众多一样钟情于海洋的伙伴们一起,用我们的方式解析海洋与时尚的关系,比如我们曾赴马尔代夫,请钟丽缇一起记录也许未来会因为岛屿的消失而更难得亲近的美景;还比如我们这一次远赴黑山共和国,请罗紫琳和六位新锐设计师一起,用各自的创作为保护海洋发声。这些美丽场景和原创设计的呈现,都更易于被接受、传递和铭记。

我们愿意听海洋“表达”,更愿意向海洋致敬。

于惋宁 × 海洋本该与美好链接

起初对海洋的爱源于幸福家庭

五岁的时候在海边住过一年,也就因为那一年让我对大海产生爱意。当时我父亲在海边休养,我和母亲陪伴身边,那时我们一家总在海边散步,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一家三口幸福的影子倒映在沙滩上,并烙印心中。也打破小时候对海洋的印象就是神秘善变,白天那么阳光澎湃,夜晚又那么深沉凝重。

杜绝重工业污染,保持海洋神秘感

我希望和海保持距离的相处,我不觉得它是可以拥抱的。现在人们和海的相处方式过于亲近了,化工排放物的污染让很多珊瑚这样的海洋生物无法存活,我觉得保护海洋一定要杜绝重工业排放的污染。

环保高科材质唤醒保护海洋的心

海洋环保袋的灵感来源于我对海洋最初的感受,两种材质的碰撞蕴含了很多不确定性,我希望它给人的感受是疏离、是独立、而且神秘。我用了一种蓝色毛呢和一种幻彩高科TPU面料,想抒发它在我心目中的善变,圆形也给我无边的感受,所以我选择了圆形作为载体,希望这次的环保袋能让读者唤醒保护海洋的信念。

让更多人加入保护海洋的队伍

我会保有对大海最初的爱,保持相处距离,渴望让更多人加入保护海洋的队伍,守护心中那一片宁静的海。

王培沂 × 让海回归纯净面貌

拒绝海洋垃圾,捍卫海洋生态环境

海域污染严重与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我感触很深,曾经看过一篇有关海洋生物误食塑料垃圾的报道,致使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因误食海洋垃圾或被海洋垃圾缠住致死,这非常可怕。

湛蓝、纯净是海洋的生命力

此次环保手袋的设计灵感来自海洋生物受水质污染所带来的生存问题。越来越多的海洋生物在大量的生活垃圾、重金属、石油的污染下生存变得越来越艰难。而原本纯净蓝色的大海变得不再透明与湛蓝,所以我选用蓝色的材质来抒发人们对海洋的保护愿望,相信水纯净了海洋环境就会变好。

海洋心原本就是干净、零污染

原本纯净的海洋因垃圾变得不再美丽,随着人们夜以继日的开发与污染,大海一点点失去原本拥有的本质环境,我一直相信海洋的心是一颗蓝色纯洁无污染的,可是人类的贪欲与无知使得这一切变得糟糕,也许我们也该拥有像大海一般的心灵,面对未来,才能拥有美好的幸福。

不吃稀有海洋生物与鱼翅

有很多力所能及的小事情都可以让我们减少对海洋的伤害,去海边游玩时带走身边的垃圾,也不要将生活中的垃圾与废水倾倒在河水中,以免流向大海;呼吁人们不要再为了满足自己的胃口去吃一些稀有海洋生物。

韩璐璐 × 过度捕捞是海洋的重疾

在我的记忆里海洋是湛蓝而广阔的

最初关于海的印象应该是来自在小学图书馆看过的一本海底摄影集。那时的我惊讶于看似平静的海面,海底竟有另一个丰富绚烂的世界。海洋目前面临着很多的问题,但我觉得过度捕捞是其中比较严重的,也是具有全球性的。如果这问题解决了,我相信大海也会因此而美好。

海浪是我每次设计作品的首要灵感

海洋有着最纯净的颜色,被风吹起的波浪因为不同层次海水的演绎,细腻而柔软,让人忍不住想要保护住这种美好。而作为设计师,大海带来的一切都是我设计时装最初的想法与灵感。

希望这次也将礼服的手工精致感带入实用的产品设计中

一直以来,我的设计都基于“新式轻礼服”的概念,所以希望这次也将礼服的手工精致感带入实用的产品设计中。关于海洋,我最先想到的是不同层次的蓝色,并用欧根纱的细腻质感和手工盘花的元素来诠释海浪之美,同时以简结的廓形增加时尚搭配感。

日常生活中我会拒吃鱼翅等危害海洋环境的食物

作为设计师,我也尝试以自己的设计作品来传达环境保护及海洋保护的概念。当然我能做到的只是一小部分,更重要的是这种概念的传达能让更多人行动起来。海洋的保护需要大家共同推动。

劳伦斯·许 × 大海让我理解了包容

因为我是山东人,所以我对海洋并不陌生

小的时候我曾经去过日照,那个时候的海水湛蓝,真的可以说是海天一体。我对海洋的印象更多的是浩瀚,可以包容一切的情怀。每每看到大海,我都会发出由衷的感叹,感叹大自然的博大与人类的渺小。

近10年,尤其是在中国,我真的很难再找到像小时候那样纯洁的海水

当你漫步在很多国内的海滩,很多时候你看到的是随手丢弃的垃圾,被各种化学元素染绿的海水。人类正在对海洋进行着残酷的摧残与破坏,完全不顾忌生态平衡以及海洋中的生命。如此往复被伤害的并不单单是海洋,同样还有我们人类。让我们停止任何有关海洋的事情,停止行动,海洋才能美丽。

这次设计从环保角度出发

我选用废弃的纸感布料来强调废物利用的环保概念,通过不规则的剪裁表现出海浪的感觉,波涛汹涌的浪花正像自然界对人类破坏环境做出的反抗。同时设计中也加入了一些金属零件的装饰,像海底的气泡般漂浮在海洋之中,又如同沉积在海底的废弃物。

作为一个设计师通过设计可以为保护海洋尽上一份绵薄之力

之后我也会继续通过设计的方式来为环保事业尽可能做出贡献,运用更多环保面料,可能也会在我的设计中加入更多的环保元素来唤起大家共同的环保之心。

吉承 × 海洋是我的美好记忆

海洋本就不该失去蔚蓝色

海洋在我童年记忆里留下的, 始终是一望无际的蔚蓝,宽广与月色下波光粼粼的明亮与宁静。近些年来,由于人类对于海洋资源的过度开采和破坏,特别是沿海城市的快速发展,使得海洋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大规模的捕捞也使得珍稀海洋物种濒临灭绝,海洋的污染已经成为一个急需人类重视并着手解决的严峻问题。

天然的才是环保的

整个布袋采用了天然棉麻材质和竹片进行创作,图案的设计是将几何图形进行重新解构,来体现一种返璞归真的纯粹与海洋的多变,材质的使用同时也是倡导环保,呼吁更多的人加入到保护海洋环境的行动中来。

我的海洋灵感总是来源于海底生物

最初对海洋和海洋生物的灵感大多数应该是生活在水里的生物,而海洋元素的灵感,我会在材质方面选透明的PVC,颜色上以蓝色为主,这些元素也同时代表了海洋本来的颜色及纯净。

杜绝泪水成为人类最后一滴纯净水

节约水资源,尽量不去购买对海洋环境造成污染的用品,多设计与环保有关的产品,通过设计向更多的人宣传环保意识,杜绝我们的泪水成为世上最后一滴纯净水。

兰玉 × 不能让海洋变成纯净的回忆

记忆中的海洋是忧伤的深蓝色

我的家乡在山东临沂,那里的海连接着青岛和日照,大海带给我最初的印象是带着腥腥的味道的忧伤。记得六七岁的时候家人开车到海边去,到的时候已经是傍晚了,看着深蓝色的海边上悬着一轮夕阳,有点忧郁。

海洋生物就像水底生物一样

说起海洋,我最先想到的不是蔚蓝,而是一些透明的小动物,比如水母或者是透明的鱼。所以这次我设计的环保袋是透明感觉的蕾丝质地,柔软、飘逸,好像水母一样,也像是柔软的心。以这种感觉作为设计灵感也是想要号召大家善待海洋里的弱小动物,保护它们的家。

漂浮在海洋上的垃圾让人触目惊心

第一次感到海洋污染的触目惊心就是去三亚旅行的时候看到海上漂浮的乱七八糟的垃圾。本来大海应该是纯净的,如果被污染了,不容易被打捞,却很容易扩散。

我们做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像蝴蝶效应一样影响到海洋的生态

上一篇:苹果调查报告范文500字下一篇:情感心理学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