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2024-09-25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共10篇)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1

关于莫扎特的音乐

米蓝原创

目录

一、前言

二、正文

《G大调弦乐小夜曲》 《d小调安魂曲》 小插曲

《土耳其进行曲》 《小星星变奏曲》 《d小调钢琴幻想曲》

三、结束语

1.音乐体验 2.莫扎特是什么人 前言

我不敢说这是摘要,我没有那么简明扼要的观点,我也不敢就莫扎特的哪一部作品说是解析,我没有那么高超的水平。这是一篇关于,我怎么想,我如何感受以及我感受到什么的文章,说明这点这很重要,这样便于我们确定以何种姿态去阅读这篇文章。正文 莫扎特……

就算老师说不需要我们讲解他的生平,可是这是免不了的,就像开场白,总需要有点东西。在电影《莫扎特》里面,可以看到一个欢快甚至有些癫狂的莫扎特的形象,他追逐自由,人们以为这样就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莫扎特有这么多欢快的音乐。甚至,还有人认为莫扎特是“洛可可”风格的代表人物,而我要说,他不是。

在巴洛克时期的后半段,洛可可风格的流行,我们知道,莫扎特经历了这一段历史,他当然也创作过类似的音乐,但是有些微的差别。洛可可风格在宫廷中受到极力推崇,贵族非常喜欢这种轻快的节奏,莫扎特也会创作一些这样的音乐,因为工作需要,他是宫廷乐师。他同时也创作像《安魂曲》这一类富有思想深度的乐曲,风格与之迥异。大师的做法往往是,想到什么就制作什么。就像“田园诗人”贝多芬,走几步又写一段音乐的人,他的《田园》就会有丰富的内容和具有弹性的表现力。莫扎特正是如此,举个例子:莫扎特的23号钢琴协奏曲就和他24号钢琴协奏曲有着完全不同的风格,前者是A大调,后者是c小调。

所以,至少对于莫扎特来说,他很可能擅长“洛可可”的风格,却不一定以之为代表,这就是所谓的差别。《G大调弦乐小夜曲》

我们都知道小夜曲就是窗台的罗密欧,少女也是经不住多少这样的甜言蜜语。这首曲子的起手就是其主题,仿佛就是“我爱你”这样的情话,然后开始向各个方向发展,用其它的表现方式,一段快节奏的小提琴演奏,用减速来结尾。在我看来这是如此可爱,就像女孩问你:“你为何爱我?”的时候,你说:“让我想想”,然后又继续表达,而且比前面说的话表达更加热烈的情感。这就不像编排好的的花言巧语,我们总是有那么一丝疑惑,可是当我们确信的时候却更加地充满热情。

整个曲子的主题一共出现了6次,其中两次在结尾的时候使用变调的方式进行体现,给人耳目一新的感受。《d小调安魂曲》

因为看了电影的缘故,所以我非常关注这首曲子。这是何等重要的曲子,而且到莫扎特死去都还没有真正完成,其缘起有许多人都说是高薪雇佣,我又查阅了一些莫扎特的传记,也有人持有不同的说法。抛开历史,就我个人看来,一首优秀的曲子有时候也是为了自己而写,或者我们就这样当做是莫扎特为自己写的。在梁文道聊到法国作家杜拉斯的时候说到:这是一个很奇特的女人,她一生的作品都是在写自己(第一人称)。这话自然不是其表面的意思,他的意思是:作家何尝不是一生在描写自己,正如子非鱼而不知鱼之痛,所以你能写的只有自己而已,无他。所以,我觉得莫扎特的《安魂曲》确实就是写给自己的。

乐曲的开场很轻,由中提琴(我不确定,感觉音比小提琴低)开场,再接上小提琴的交互伴随。然后慢慢由小提琴引领,不断升调,到紧凑的地方接入美声的合唱,男低音音量是主导,一瞬间就有弥撒曲的感觉。我是到后来才知道安魂曲就是弥撒曲的一个分支。

合唱之后接上女声独唱,然后又是气势恢宏的合唱。因为我不是在基督教文化里面生活,对此没能有什么理解,我也很难了解他们呼喊着要和上帝对话的情绪。对于我,我只能理解为他自己对生平的某些人事的愧疚,比如莫扎特的父亲,莫扎特与之关系不太好。莫扎特是非常愧疚的,据说在其婚礼上,父亲都没来参加。莫扎特是个情商很高的人,他对此的感受不是像某些人记恨自己的父亲,他特别能够理解父亲的感受。对于父亲的缺席,他认为是自己的过错,他是完美主义的一个人,他会将一切不完美的事件当做自己的过失。他觉得他本来可以更好地处理这个关系,使之融洽。事与愿违,所以他很内疚。

《安魂曲》的气势,爆发出的力量是持久而有力的。至于后来,莫扎特死后,这首曲子由其弟子Suessmayr继续完成,由于Suessmayr帮助病重的莫扎特记谱,所以非常熟悉这个曲子,结尾也没有辜负师傅的期望,给了完美的答卷。小插曲

提起莫扎特的死,有一个生命科学版本的说法,就是莫扎特是吃肉吃死的。据称,莫扎特死前的一个多月吃过一次不熟的猪扒,然后得了一种寄生虫病(旋毛虫),然后就死了。在莫扎特的书信中也有提及这件事(莫扎特真的是很喜欢写信),而且他发病的症状和“旋毛虫病”也是一致的。这让我想起,杜甫,我们贫苦的大诗人也是吃肉吃死了。不过杜甫的死因是蛋白摄入过多,导致血液氨中毒。总之吃肉适量,煮熟为好。

《土耳其进行曲》

莫扎特的《土耳其进行曲》被改编过非常多的版本,比如用苏格兰乐曲风笛演奏的版本就非常有趣。此外还包括有小号,马头琴,笛子(中)等。在风格上又有爵士乐风格的改编,也很不错。

我在听的时候,发现大多数的改编都保留了其原版第一段最后的“巴赫”风格的一串细碎快速地音符,而这一段快节奏的音符吹奏的乐器不易做到,所以几乎所有版本都配合了钢琴或者管风琴或者古钢琴。在《麦兜响当当》中也有这首曲子关于“猪腩肉”的唱段,从侧面也表示这首曲子的广泛传播,雅俗共赏。在此同时,又意外发现了贝多芬的《土耳其进行曲》,不过这个风格和莫扎特是完全不同的。

《小星星变奏曲》

小星星这首曲子最早是一首法国的歌曲,叫做“妈妈,请听我说”。在我听的版本中,第一段变奏就是采用巴赫的风格(我不知道那是不是巴洛克风格),用几个快节奏的修饰音修饰每一句的结尾(我们假设按照中文小星星的唱词来分每一句)。第二段来得更加华丽,但是不是在原乐段的基础上进行加工,而是取出一部分的音符穿插在自己的变奏中,也就是你可以在听的时候感受到小星星的影子,却不能明确指出。第三段则在第二段的基础上以同样的手法进行变奏,变得更为复杂,同时你能听到的只是第二段的影子。

到了第五段的时候,连节奏都变了,变成了更慢的节拍。然后又回归起初的节奏,继续在上一段的基础上变奏,最后变得完全听不出和小星星有什么关联。

第六段开始又开始变奏原曲,但是这个方向和第一段是不一样的,不是用“巴赫”风格在做。然后又开始用漫无边际的想象去创作第六段的变奏,如此进行下去。到了第十段的时候开始回复的可以听出原曲的样子,但是节奏稍有变化。直到最后。这首曲子看起来是一种即兴创作,就像一个高手在钢琴面前随手给你表演,他可以有一百种方式表现一件事,他也可以让你对这件事甚至有不一样的感受。这大概也是为什么我现在听到很多古典乐的爵士改版我都会觉得很不错。因为它改变了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单单是换一个角度的问题,是原本的1现在已经是0了。《d小调钢琴幻想曲》

开始的时候应该是一段序曲,但是这个序曲的第一段音符又作为一个主题在每一个结构的转换时出现,听起来固然是有其意义的,又不明意义。大概幻想曲就是这样,既然是幻想,那就是梦,没有固定的意义,甚至没有意义。莫扎特在第二段的时候用慢板去表达,是一种略显紧张的氛围。你可以想象在梦里面,被黑衣人追踪;然后黑衣人消失,发现自己在桥上正在往下坠落;然后发现自己身边的妻子居然是多年没有发现的妖怪。诸如此类的事情,没有特定的规律,三拍之后又换一种节律,如此反复创作。莫扎特还真是一个精力旺盛的人,对于这种缥缈的音乐元素有如此的感受。幻想曲本身也是一种天马行空的体裁,我也听过其他人的幻想曲,大多数敢于写幻想曲的人只能是大师,不能是其他。

一首曲子的自由度是其最难的地方,你的才华横溢全都表现在这种自由上,所有循规蹈矩的人都不是大师。就像中国人擅长考试,美国人擅长创新。结束语 1.音乐体验

在写莫扎特音乐的时候,不仅听了非常多莫扎特的音乐(实在话,莫扎特626首音乐,除了歌剧我几乎都听了),还看了很多资料。像莫扎特死于煎猪扒这种新鲜的事情也在生物类的论坛上偶然看到,于是就引进了文章里面。本来这篇文章的结构是包含歌剧部分的,但是由于我看了莫扎特歌剧的视频之后也没能搞懂歌剧要怎么看。我又找了关于歌剧的文献,发现全是术语,一点都不亲切啊,于是放弃了这个念头。在这个文章里面,我选取了风格或者类型不同的几首曲子,一个是幻想曲,这种天马行空的类型;还有变奏曲这种所谓纯粹“秀操作”的娱乐曲子;像安魂曲这种庄严肃穆的曲子,还有小夜曲这种情歌类型。我希望以我仅有的一点理解,去选择不同的类型,给予不同的感受。2.莫扎特是什么人

莫扎特是一个表面欢快,内心又充满各种情绪的人。莫扎特负债是因为他不在乎钱财,他在乎他喜欢的音乐。他觉得他的时间不该浪费在考虑怎么省钱上,他还有很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他的狂喜的情绪,是他极度忧伤的写照。为什么这样说,我们从幻想曲可以知道更多。一个人在进入梦的状态之时,他的表现更贴近于他的真实想法。我为什么对梦有如此的认识?首先,我是一个失眠症患者,我睡眠时多梦。而且我发现就像《盗梦空间》说的一样,梦分很多个层次,我目前已经可以在梦里面保持一定的理智,可以自我从各种梦境中挣脱(强烈持有这是梦,我要逃出来的念头)。

莫扎特在有生之年想过很多不一样的风格,但是却因为周围人的不理解常常不得不放弃。比如莫扎特说过:为什么艺术一定要大众化?至少巴赫还算是幸运的,独自创作,不会有人干涉。莫扎特在宫廷之内,所谓的上层阶级就会有很多的约束。莫扎特是反感这种干涉的,不过又不能稍有微词,这就是莫扎特忧伤的根本原因,创作热情收到限制。当年《费加罗的婚礼》也是限制级的东西啊,只不过由于才华而破格录取了而已。

莫扎特深爱自己的家人,莫扎特经常给表妹啊,堂兄啊写信。当年那个时候,写信的人很少,莫扎特是那种前面是德语,后面是意大利语的怪胎,现在去读他的信,你一定晕头转向。他很乐于和家里人分享自己的喜怒,写信保持了他们的联系。他也深爱自己的妻子,尽管不受父亲的认可。不过也不能说是完全不认可,当年父亲还是有送礼过来的,那这是一种什么心态?往往这种表现表达:我认同你的妻子,但是我不能认同你。咱两还是没话说,但是媳妇是无辜的,我没有任何不满意的意思。现在去看老莫扎特的做法,其实叫“傲娇”。

莫扎特的忧伤在其《安魂曲》中有很好的表现,这样才是一个完整的人格,一个拥有喜怒哀乐的莫扎特。莫扎特的境界已经不是怀才不遇,而是在最顶尖的音乐格局中都没人可以理解。你遇到了赏识你的人,可是他却只能理解你讲的黄段子这样的粗浅笑话。

再有一点就是,在我看来,莫扎特对于一切都很无奈。在自己喊出为什么音乐要通俗的时候,又不得不走在通俗的创作道路上。莫扎特的笑脸,一半是对于贵族的客气(工作需要),另一半是对于世事的苦笑。他总是笑,然后半夜自己回家,孤零零,一个人。Addio mozart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2

一、歌剧《唐璜》序曲的重要作用

序曲就像文章的绪论一样,起总结概括作用。在莫扎特的歌剧中,序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聆听序曲中就能让人们把整个作品内容和人物形象联系起来,从而深入了解作品。歌剧《唐璜》的序曲是在歌剧进行总排练的前夕,莫扎特才在布拉格谱写的。其中有一个单独的名字叫做《唐·乔瓦尼序曲》,在许多大型的交响乐音乐会上被音乐大师作为单独的曲目进行演奏。整个序曲采用的是奏鸣曲式,d小调的引子与主题的D大调形成对比,也与最后一幕石墓幽灵出现的部分的调性前后呼应。这是莫扎特歌剧中极为简洁而又富于感染力的一首序曲。

序曲一开始为序奏部,曲子调式为d小调,音乐速度是稍缓又带有优雅情绪的行板,具有独立的音乐形式,乐曲开头是一小段带有葬礼进行曲风格的旋律,紧跟其后是由中提琴奏出的旋律,其情绪凄凉悲鸣。接下来是小提琴和长笛演奏出的忐忑不安的情绪,较不稳定旋律充满着沉重的气氛,这与第二幕最后一段,安娜的父亲的石像将唐璜送进地狱时的旋律是相联系的,总结了整体情绪。随后,乐曲转入了D大调,进入了序曲的主要部分,虽然与后面的旋律有差异,但旋律本身与歌剧的内容是有着密切的联系的,强调了人物刻画和剧情的发展。中部的主题轻快并且附有活力,体现了歌剧中男声咏叹调的风格特征,表现出了歌剧的喜剧性。曲中副部主题由两种不同风格的音乐旋律构成,他们是相互对比存在的。前半部分庄重平稳,后半部分在高音区上进行。感觉轻松、活泼,带有较强的诙谐性。再现部中,副部主题在D大调上再现,形成了新的情感起伏,使序曲进入高潮。而序曲的最后,渐渐减弱音量,落在F大调属和弦上,从而引出了以F大调为开头的第一幕开曲,进行歌剧伴奏。莫扎特用这样一个富有故事性和情节性的序曲为《唐璜》之后的表演紧紧抓住了观众的心。

二、歌剧《唐璜》中的音乐与人物形象

莫扎特善于运用不同感情的咏叹调,宣叙调,并赋予每个角色以个性化的语言,剧中的重要人物相对其他作品来说较多,但是其中不论男声还是女声,高音还是低音,不同性格的人物,不同类型的声部都能在他得歌剧作品中找到合适的咏叹调形象的表演出来,通过他们的演唱来使剧中的人物形象复活,让观众能够更完美、准确的了解剧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在这一方面,莫扎特与在这一时期歌剧的改革者格鲁克存在着较大的区别,格鲁克强调剧情决定音乐,首先是戏剧,然后才是音乐,而莫扎特却强调音乐是最重要的,是在歌剧中占主体地位的,所以,塑造鲜活的音乐人物形象是其歌剧被观众广为喜爱和成功的重要所在。

首先在这部作品中咏叹调和宣叙调部分比重唱部分多,所以巧妙的用宣叙调做衔接是非常重要的。一般歌剧中咏叹调对人物的塑造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这部作品中,唐璜的宣叙调则是最为出彩的部分,例如在第一幕中,采琳娜与马赛托举行订婚仪式尾声的同时唐璜与莱布雷诺讨论如何接近采琳娜。他们唱着宣叙调走出场时威严,庄重的气场与之后他调戏采琳娜,欺骗艾尔维拉唱的咏叹调形成了鲜明的形象对比。在第二幕中,当唐璜想要勾引埃尔维拉的女仆人时唱了《唐璜小夜曲》将当时的形象刻画的淋漓尽致,咏叹调旋律流畅优美,生动刻画了此时唐璜的急切的心境与充满挑逗的意味。唐璜像变色龙一般,在社会的高层与底层中都游刃有余,从歌剧音乐的风格变化中能够清楚的看出,莫扎特把人物形象用音乐的形式形象、细致的展现在了人们的眼前,使人眼前一亮,耳中一惊。

彩琳娜虽然不能算是剧中最主要的人物,但是她的形象和剧中所演唱的部分却是推动剧情发展的关键所在,她的出现更加清晰的揭露的唐璜的真实面目,把剧情推到了最精彩的部分。剧中的采琳娜是位单纯、善良、可爱的农村姑娘,剧中描述的是在她即将结婚时,因为唐璜英俊潇洒的形象,绅士的谈吐博得了她的芳心后,在采琳娜发现了唐璜的不怀好意,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时,并诚心向未婚夫马赛托致歉和恳求原谅。由此咏叹调《鞭打我吧》生动描写了采琳娜善良,可爱,活泼的人物形象,同时也从演员表演中看出马赛托憨厚,无奈,对采琳娜充满爱意的人物刻画。莫扎特用音乐对人物角色的刻画,没有用咏叹调或宣叙调直接描述采琳娜怒斥唐璜段落,而是倾向于描写她活泼、可爱、单纯的性格,用轻巧流畅的音乐来描述她认识到错误以及不同时期情绪的变化,这就是莫扎特音乐与形象刻画完美结合的精妙之处。

二重唱也是莫扎特用来塑造人物形象的一个成功之处,很多作品的二重唱是在吐露两个人共同拥有的心声,但莫扎特在《唐璜》中的二重唱却是体现了两个人物完全不同的心里描写。《让我们携手同行》体现出了唐璜寻花问柳、花花公子的风流形象,也在同一首曲目中体现出采琳娜朴实,纯真的性格。对比的声部情感流露逐步递进,歌曲情绪扣人心弦,使整个作品的戏剧形象更加形象鲜明。

三、莫扎特歌剧中声部的运用

歌剧是一门综合艺术,但它主要是通过音乐来编织剧情,演绎情感的。莫扎特的歌剧也不例外,在歌剧《唐璜》首演之前,大部分的喜歌剧是通过宣叙调来传达信息,推动剧情,咏叹调和重唱来抒发情感。而莫扎特在歌剧中的重唱编曲时,角色的唱调是会相互打扰的。首先,在莫扎特的二重唱中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同一首作品表达了两个人在同一情境中不同的心情和情感;第二类是两个人物唱着不同的旋律表达不同情境和意思,但旋律上和谐统一。第二幕结尾的时体现了莫扎特重唱的经典之处,主人公们通过不同声部的演唱,动作,装扮上的表演,不论是在讨论、倾诉、哀叹还是图谋报复,这一切都在同时进行,乐队能够从容应和,并且在旋律上非常和谐统一。此外,由三重唱陆续叠加,不间断的延续成了四重唱、五重唱、六重唱,主人公们表达各自的意思,全剧在越来越快的节奏中达到高潮,所有人物聚集舞台,共同演绎剧情结局。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之我见 篇3

关键词:兴趣;个性发展;创新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明确了高中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在音乐鉴赏课教学中,我们应改变灌输式教学方式,要结合高中生的心理与生理特点,立足于音乐本身,开展创新式教学。

一、培养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审美需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离开了对音乐的兴趣,就达不到音乐教育的目的。应该根据现实状况,借助多媒体手段自己动手有目的、有选择地搜集相关知识,把有内涵的音乐介绍给学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不再感到音乐课的单调与乏味,充分感受音乐课堂的乐趣。

二、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音乐欣赏课不仅要重视感受、体验音乐的热情和能力的发展,而且要注重表演、创作技能的发展,使课堂气氛更加浓郁、活跃,同时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与创造性,为学生创造主动参与音乐学习的机会,让学生真正成为音乐教学活动的主人。让学生在课堂上大面积地动起来,使他们有大量的实践音乐、运用音乐的机会,从而提高音乐学习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

音乐的魅力不仅在于音乐本身韵律的和谐完美,同时还在于它能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学生时代正是富于想象的年龄时代,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音乐中的美来唤醒学生的创作能力。

四、注重个性发展

个性发展,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和核心内容。音乐是体验性的学科,作为教师,要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选择、去体验,让每一个学生都有所选择,善于表现,使个性和特长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五、多变的教学评价方法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程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的不同教学领域,更应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反应、参与态度和程度。在平时注意做到自评与互评相互结合。这些评价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自己的音乐潜能、建立自信。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之我见 篇4

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之我见

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是音乐欣赏课的`重要目的.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应以体验式教学法为主,让学生大胆地评判音乐,大胆地想象音乐,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从而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作 者:党田丹 作者单位:西安铁一中学,陕西西安,710016刊 名:新西部(下半月)英文刊名:NEW WEST年,卷(期):“”(12)分类号:G63关键词:音乐鉴赏 大胆评判 大胆想象 大胆描述

名人故事:音乐神童莫扎特 篇5

如果说贝多芬通过不懈的奋斗而努力接近上帝的话,那么莫扎特就是天使在人间。

莫扎特出身于萨尔兹堡宫廷乐师家庭,很小就显露出极高的音乐天赋,即兴演奏和作曲都十分出色,六岁即创作了一首小步舞曲,并在欧洲旅行演出获得成功,被誉为神童。1773年任萨尔兹堡大主教宫廷乐师,1781年不满主教对他的严厉管束而愤然辞职来到维也纳,走上了艰难的自由音乐家道路。

莫扎特学起音乐来就如同别的婴儿学说话一样发自天然。他有一个姐姐叫玛丽安娜(marianne)。当沃尔夫冈刚会走路时,在父亲给小玛丽安娜上音乐课的时侯,他就听着。然后他蹒跚着走到拨弦古钢琴那里把教材从头到尾弹得一点不差。到他四岁时,他不仅能弹拨弦古钢琴,而且开始写作小巧的小步舞曲,甚至为乐队写一部协奏曲。在任何人都不知道的情况下,他得到了一把小型的小提琴并且学着拉它。有一天,当他的父亲和三个朋友正在花园的凉亭里弹奏一部弦乐四重奏时,小沃尔夫冈把那第二小提琴分部一点不错地拉了出来!他们都大为惊讶,他又同样把那第一小提琴分部拉完。他是出色的钢琴家,可视谱演奏协奏曲,能即兴演奏。从六岁开始作曲:八岁时写下第一首交响曲,十一岁写下第一首清唱剧,十二岁写下第一部歌剧,十四岁指挥了该歌剧的十二场演出。他在1773年听了海顿的弦乐四重奏后,同年首次写出自己的六首四重奏,时年十七岁。

起初,莫扎特的父亲把两个孩子带到德国的音乐城市慕尼黑。在那里,他们使所有的人都高兴得发狂。他们在德国和奥地利的每一个市镇停下来,在贵族们的宫殿里开音乐会。在一个寺院里,孩子们在管风琴上以娴熟的技能使那些善良的修道士们大惊失色,因为他们过去从来也没有试过这样演奏这个乐器。不久他们就常被邀请到公爵和王子们的家里演奏。后来,他们渴望已久的时刻来到了:他们接到邀请,到皇帝的宫殿里去演出。孩子们在皇帝和皇后以及他们的整个宫廷面前演奏。小沃尔夫冈被要求作各种不同的测验:他视奏了宫廷作曲家一首难弹的协奏曲,那作曲家为他翻着乐谱,看着他在主题上出色的即兴演奏;他用一个手指弹琴,又在蒙着一块布的键盘上弹奏。最后,皇帝称他是一个小魔术家。皇后送给每个孩子一个钻石指环,给玛丽安娜一件白色丝绸服装,给沃尔夫冈一件镶着宽金边的淡紫色的丝绸服装。

莫扎特全家乘坐公共马车在德国、法国、英国和荷兰旅行了三年。每到有公爵或王子掌管宫廷的地方,他们都停下来开音乐会。那些贵族夫人们对这个小男孩宠爱得这样厉害,以致父亲给一位朋友写信说:他真希望她们给这孩子的金币象她们给他的亲吻一样多。一位英国评论家写道:这个孩子出于本能懂得的音乐比许多大教堂教师钻研了一辈子所学的还多。当莫扎特全家回到萨尔兹堡的时候,他们带的许多有装饰图案的精细纺织品、披巾、绸缎、鼻烟盒、戒指和其它礼物足够开一个铺子,但却没有多少钱,他们在音乐会上挣来的钱都在旅途中花光了。他的父亲意识到:假如让这孩子在萨尔兹堡呆得太长,他很快会被世人忘记。于是他又计划了一次旅行演出,这次是去意大利,一个当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6

一个声音突然响起,人们立即能感受到这个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和音色特点,同时会感觉到这个声音的来向、远近、熟悉是与否,并由此产生情绪变化、联想或回忆等。被人体感觉并接受的声音刺激其实就是一种信号,会转化为人的感情、思维、经验,影响人的行为。

我一直觉得,音乐对人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它能直接、迅速、深刻地影响人的内心世界,它可以伸入人心灵的最深处,令人震撼,具有深刻感人的效力。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最擅长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它能够以鲜明的节奏、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美妙的音色,来表达喜怒哀乐的情感,直接作用于人的心灵,使人由感动至感化,情感得以升华,心灵得以净化。它如同心理医生一般,能从一定意义上为我们的生活开具一贴良药,让心灵获得更多生活的阳光。

也许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欣赏音乐,但尽管如此,音乐也并不会抛弃任何一个不理解它的人。静静地去欣赏一首歌曲,你会发现每一首歌都有一个含义,一个感人的故事。比如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表现了自由、平等,博爱的人道主义理想。我们在《春江花月夜》中所感受的美的境界,是任何现实中的春江花月夜所难以达到的。《百鸟朝凤》,仅用唢呐就可以描绘出百灵鸟、喜鹊、杜鹃、布谷鸟等等各种鸟的声音,使人的眼前浮现出一幅百鸟争鸣的画面。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来影响人的心灵,使更多地得到美的滋润。

我不懂音乐,但我喜欢音乐。在我看来,这两者是并不冲突与矛盾的。特别是在上完钢琴欣赏的选修课后,作为音痴的我,对“音乐”不但不觉得陌生与不解,反而更惊叹音乐所产生的魅力!《莫扎特传》这部电影讲述了音乐才子莫扎特简短的人生,也让我感受到莫扎特对音乐的忠诚和自信,那无法掩饰的天分所带给世界的绚烂的一笔!莫扎特的一生是可悲的,音乐使他受人瞩目,但并没有使他受人爱戴。才能平庸的宫廷乐队指挥萨利埃里因为妒忌莫扎特的才华,处处针对他,折磨他,使他一生穷困潦倒,过早结束了人生。但我相信,莫扎特是内心是倍感幸福的,因为音乐赐予了他强大的力量,赐予他一颗纯洁、高贵的心,否则,他也无法谱出令人惊叹的音乐!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7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音乐鉴赏,建议

学习高中音乐的一个重要内容是学习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是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最直接途径,学生在对音乐的鉴赏过程中,对音乐的理解从被动到主动、从粗浅到深入、从感性到理性,同时也是学生自己思想不断升华的过程,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良好的审美观,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为了改善音乐鉴赏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可以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个性化教学、鼓励学生展开联想等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音乐的动力,是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前提,也直接关系到教师的教学质量的高低。因此,在具体的音乐教学中首先要做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次对高一新生的音乐兴趣,音乐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关于自己喜爱的音乐这一项几乎是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通俗、流行音乐,在辨别中国歌曲这一测试中,高一学生无人全部答对。通过调查可以知道,当代高中生在音乐的选择上更倾向于流行歌曲,因此教学时我们应对症下药,不要盲目的禁止流行歌曲、通俗歌曲在课堂上出现,这样容易引起学生的反感情绪,不利于进一步的音乐教学,面对这样的状况,教学应加以引导,借助学生对流行音乐的兴趣来激发学生对经典名曲的兴趣,比如在一节课中用五到十分钟让学生推荐自己喜爱的,内容积极健康的流行、通俗曲目,一起欣赏,然后对比课本上的经典曲目,通过比较分析让学生明白审美的尺度,能够鉴别音乐作品中的各种良莠现象,分别通俗与庸俗。

另外,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各种不同的感知通道,让学生能够全方位的、多层次的发现美,感受美,形成属于自己的立体的音乐鉴赏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音乐教学效果。

二、强调学生学习音乐时的情感体验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的课程标准对于高中生在音乐情绪、审美能力的体验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学生能够用恰当的方法表达自己在鉴赏音乐过程中的音乐情绪、音乐情感,教师应当从让学生记忆音乐的主题入手,整体把握音乐的创作主题、创作风格, 再结合音乐的具体创作内容,创作背景来深入分析作者情感,逐渐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情绪,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听觉、感觉、 视觉等多项感官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进来,有利于学生获得更好的情感体验,从而能够更加透彻的对音乐进行鉴赏。

三、个性化教学

因材施教是教学中不变的真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个体的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享受学习的乐趣,并且最大限度的发挥自己的特点。音乐是人类独有的精神食粮,优秀的音乐可以让人类产生精神上的共鸣, 心情愉悦。因此音乐教学的过程也应当是快乐的,教师在教学时要选用正确适当的教学方法,以此保证教学过程的轻松愉悦,让学生有一个良好健康的心境,这不仅是获得良好的音乐教学效果的前提,还是音乐教学的终极目标。

个性化教学主要体现在,学生可以用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在鉴赏《梦幻曲》时,要求学生根据听到的旋律,根据音乐的情绪来描绘自己听到的内容,有舞蹈功底的学生选择了通过舞蹈表达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喜欢画画的学生用图画的形式画出了自己的想法;还有爱好文字的学生,用文字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课堂效果显著,学生在学习时不仅注意力集中,还积极的和老师交流,提出自己的各种想法,这十分有利于学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

另外不同的学生喜欢的音乐也不一样,教师在教学时应选取尽可能多的教学例子,每次教学尝试不同的音乐风格,使大部分学生能够学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因为当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愿意主动学习时,学习效果将事半功倍。

四、鼓励学生通过艺术通感来展开联想

人类感觉器官,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的互相感通称之为通感。艺术通感中最为活跃的当属听觉与视觉,通常情况下, 又名“视听通感”,是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利用一种美感来沟通另外一种美感的感觉。艺术的最大特点可以说是它的互通互补,因此学生要学会利用艺术的这一特性,在不同的艺术作品中发现音乐的灵感,体会音乐的美感,在艺术这一大的环境中,汲取营养,纳百家之长为音乐所用。鼓励学生通过艺术通感展开丰富联想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不受形式的制约,形成磅礴大气的审美格局;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五、结语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8

关键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鉴赏类课程;审美;艺术教育;人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4)04-0108-04

2014年1月10日,我国教育部发布《教育部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可以看作是在至今尚未出台的《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2011—2020年)》之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重要指示。该意见从明确思路目标,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住重点环节,统筹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建立评价制度,促进艺术教育规范发展;加强组织领导,完善艺术教育保障机制等四个方面确立了新时期艺术教育工作的目标和方向,并要求在当前新形势下加快发展的脚步。

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学工作继续沿用2006年教育部下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以下简称指导方案),面向全体学生开设公共艺术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有条件的学校要开设丰富的艺术选修课供学生选择性学习。此方案适用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非艺术类专业,较为详细地规定了课程教学各个相关方面的标准,是当前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教学的重要指导。

该指导方案中亦明确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主导精神。而公共艺术课程教学是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促进全面和谐发展为目标。课程设置结构其核心为各艺术门类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并辅以其他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判、艺术实践等任意性选修课程。从2006年秋季学期实施至今,通过已举办四届的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充分展现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进步。

作为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者,始终应当以发展和研究的态度面对不断变化的教育实景。需要思考如何与时俱进的为人、为国家和社会提供适应未来发展的教育。目前,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在以“立德树人”为国家学校艺术教育目的,通过音乐艺术教化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目标的课程教学。

一、关于普通高校公共音乐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的解释

按照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受到西方教育理念影响而形成的学校艺术教育观念,无论是音乐还是其他人文艺术,逐渐定位为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三十多年以来,音乐教育工作者以大量的教育实践和研究文献佐证以审美为核心的学校艺术教育的合理和成功,也纠正了一直以来国人对于艺术尤其是音乐,专注于其非审美的体验和功能上,忽视其艺术性和最重要的审美意义的错误认识。

不过,应当注意到我国艺术教育目的方向为“立德树人”。在当前的音乐教学实践中,从中、小学到大学,仍然存在着夸大音乐辅德功能和价值的倾向。当然,将音乐用于功利性的目的,为非音乐的目的服务自古有之,且传承已久。我国西汉时期就有“德音谓之乐”(《礼记》《乐记》)的思想。音乐作为辅政正德的工具是中国礼乐制度和文化的核心所在,影响深重。而且,这种由非纯粹音乐体验产生的功能性用途的作用也确实存在,不容小觑。西方文明中亦有相似的观点出现。但是,音乐艺术教育发展至今,关于音乐艺术和这种艺术的教育已经被更为深入的研究、探索。一种认识逐渐回归于艺术本身。比如,贝内特·雷默认为艺术是通过捕捉和表现其内在品质中的各种样式和形式的人的感觉来使人的感应这个主观领域变得客观,从而可以接近。艺术教育的主要作用就是帮助人们达到包含在事物的艺术品质中的感觉体验。因此,可以把艺术教育视为感觉教育。音乐教育的主要作用与之相同,是培养对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反应来进行的人的教育。其最深刻的价值所在与其他所有人文艺术学科一样:通过丰富人的感觉体验,来丰富他们的生活质量。艺术在美学上既无所谓道德,也无所谓不道德。艺术的道德在于艺术家是否真实、自然的创作。在一切与艺术交互作用的教学中,都应当谋求审美意义。教师的作为在于帮助学生尽可能在音乐教育的每个阶段快乐、自由而开放的接受多种风格的音乐作品;通过熟练的教学,说明音乐无论风格如何,都具有表现力,从而帮助他们更多分享音乐的多样性。教学应当专注于各种风格所运用音响的组成部分(包括产生音响的各种介质),以及每一种不同风格中音响表现性运用的特点。教师在帮助学生提升对音乐素材敏感度的基础上,辅以适当的语言解释音乐的内涵,使其通过真正具有表现力的音乐作品获得审美体验和意义。

然而,有不同的观点认为“以审美为核心的艺术教育”是一种极端狭隘的概念。戴维·埃里奥特提出对音乐本质和价值的全面理解远比理解音乐作品更为重要的思想。他在《音乐的种种问题:一种新的音乐教育哲学》一书中主张在音乐教学中应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音乐和音乐作品,多角度的理解音乐和发现人类生活中的音乐价值,以及寻求多种实现这些价值的途径。因为,音乐作品绝不是作为脱离文化的艺术而孤立存在的。其细节上所展现出来的结构特点必定与其被创作的特定时期的音乐历史文化相关。对音乐作品本质和价值的判断必须依据于它们产生和使用的场合。人们在音乐听觉活动中进行的是与个人社会文化信仰密切联系的复杂实践活动。而这种活动中兼具了个体的、情感的、社会的、思想的、阐释的、结构的、表演的、表现的等多种内容。因此,要求我们必须从多角度看待音乐作品,也可以说,音乐作品教会我们如何多方位的思考和感受。而提高音乐素质为获得人类重要能力之一的自我教育能力提供了独特的方式。普通音乐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出具有音乐素养的听众和将音乐视为自己和他人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音乐爱好者。在音乐教育进程中,教师应将不同的音乐风格、流派或实践活动授以学生,并强调作为表演和即兴艺术、创作、改编和指挥的音乐(它们都要求具备敏锐的听觉)所具有的阐释性特征,达到实现音乐价值的目的。

上述两观点中,前者基于苏珊·朗格的思想,认为艺术是创造表现人类感觉的可感形式的实践,是有组织的具有表现力的材料的观点形成的音乐审美概念,将音乐视为音乐作品,并将之作为一种客体存在去认识其本质。而后者与汉斯—格奥尔格·伽达默尔解释学中关于历史性的观点不谋而合。由审美体验而产生的审美解释是获得审美意义的必要环节,而审美解释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艺术作品无论从现实意义到审美意义均与历史条件有关。而历史包含了一切有关的因素。埃里奥特认为美学理论家混淆了“音乐”与“音乐作品”的意味,使音乐教育的视野变得过于狭隘,因此低估了音乐的过程方面和具有艺术性的音乐创造活动过程。

但是,二者都认同音乐素养的重要性。埃里奥特在强调音乐和音乐教育有很多价值的多视角音乐审美观同时,认为只有当我们自身所具备的音乐素质达到了音乐创造活动(例如表演者、即兴创作者、作曲家、编曲者以及指挥家等)和音乐听觉过程中所需要具备的认知情感的水平时,这些价值的重要性才会充分体现出来。所以,专注于音乐本身而获得的审美体验和意义仍然是运用音乐素养达到自我提升的重要的基础。而以审美为重的雷默也对精英主义提出异议,强调音乐艺术教育的普遍性、开放性,尊重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并强调音乐审美创造的重要性。

无论倾向于哪个观点,音乐教师都应考虑到一种哲学存在的驳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如固本培元一般明确了音乐和音乐教育应有的地位和价值。但也将与音乐相关的其他部分视为非音乐的,无法形成全面、真实的审美解释,而导致审美的狭隘。多视角音乐审美教育确定了音乐不同于音乐作品的存在,所有与之相关的均为音乐审美的涵义和意义。但这种观点也容易造成异化音乐审美变为犹如辅德工具一般的存在。因此,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这两种思考仍待商榷。

按照主体间性哲学的观点,解释者与文本之间的“视界融合”足以充分克服历史的间距,达到超越历史的审美境界。于是,审美解释兼有历史性和超历史性,成为二者的同一。考虑当前中国高等学校音乐教育具体情况,需要多文化、多学科的、综合性音乐教育哲学,而非脱离文化、单一审美的音乐教育哲学。音乐教育不可能回避全球文化视野及其生活世界的考虑,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是人类未来音乐教育的现实基础。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教学或可定位为以立德树人为前提,以审美为中心的多视角音乐审美教育,并做进一步的研究。

二、鉴赏类课程审美教学的解释

目前,普通高校公共音乐课程设置按照指导方案呈现的结构,其核心为各艺术门类鉴赏限定性选修课程,并辅以其他艺术作品赏析、艺术史论、艺术批判、艺术实践等选修课程。这种设置源于“听赏”是普通音乐审美教育最易于被接受的普及方式,同时考虑到我国大学生源广阔,学生文化背景多样,音乐修养程度参差不齐的具体情况而定的。

按照主体间性哲学的观点,鉴赏教学可视为由教师、音乐作品、学生三位共在形成教学关系,互为作用产生教学效果。教师通过音乐作品作为介质对学生进行的教化是否达到预期的审美教学目标取决于学生与音乐作品的交往中音乐审美体验的审美解释。而教师自身必须是已经具备高度音乐专业素养,拥有大量对审美体验的阐释并获得审美意义的存在。这是帮助学生未来经由审美体验进行审美阐释获得审美意义的先决条件,是教学质量的保障。

在进行音乐审美教学中,学生的审美体验呈现出几种不同的水平。如同彼得·基维在其所著《纯音乐:音乐体验的哲学思考》一书中提到几种审美体验。约瑟夫·海顿第一次听到莫扎特献给他的弦乐四重奏时的体验与当音乐响起时无意识地用脚打着拍子的“蒙特夫人”,精通对位法这种专业技能、饶有兴趣注视膝盖上乐谱的“蒂比”,以及能从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当中听到英雄和海滩的“海伦”,还有只是认真听音乐的“玛格丽特”之间存在着天壤之别。但是,无论哪一种体验,没有好或者不好的分别,只有程度的差别。他(她)们都能从音乐中获得愉悦。

普通高校学生的体验未必有大师级的,不过除了少数的“蒂比”,像“蒙特夫人”“海伦”“玛格丽特”的比比皆是。鉴赏类课程可以在多少程度上提升审美体验的水平将决定学生审美解释所获得意义的结果。我们绝不是为了培养因由喜好而迅速做出判断的肤浅审美体验。要帮助无论“蒂比”们还是“蒙特夫人”“海伦”“玛格丽特”们获得不以主观评价阻碍的审美体验,增加对审美对象和其历史的感觉,区分美的与丑的,好的和不好的,拥有、提升审美批判的能力,达到审美阐释的目的。

三、为审美解释而存在的解释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最主要的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高审美体验以进行审美解释而存在的解释。

(一)解释与不解释

解释,一直是人类延续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所有的教育,包括音乐在内的艺术教育都无法脱离解释。然而,苏珊·桑塔格认为艺术解释毒害了人们的感受力,是智力对艺术的报复。解释无异于拒绝艺术作品的独立存在。真正的艺术能令人感到紧张不安。通过把艺术作品消减为作品的内容,然后对内容加以解释,人们就驯服了艺术作品。解释使艺术作品变得可被控制,变得顺从。解释可能让审美体验者无法感受、理解艺术家的意图,将审美意义去向了别处。而且,由于音乐独特的不可描述性,某些解释会将审美者的体验和审美解释破坏殆尽。

但是,关于所有教育的教学解释却是必须的,当然包含关于音乐教育的解释。音乐学习的每一个方面,都应充满了关于音乐的表现性的概念和对那些品质的观察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这要求审慎地使用语言,因为语言是进行概念化不可或缺的方式。当语言用来使审美观察精益求精,使观察成为要感受的富有表现力的音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部分时,它就成为提高审美感受力的一个有力的工具。音乐课则是使审美观察和审美反应——即审美体验——系统进行的途径,教学语言仍然是达到审美目的的基本手段。

(二)必要的解释

音乐欣赏是根据不同的描述在感受音乐时间的过程中的一种欣赏。通常把一个人的音乐理解当成是通过他(她)对音乐事件的感知、思考和欣赏进行描述的能力来证实和建构。一个人感知越丰富,欣赏就越深入。人们唯有理解音乐才能欣赏音乐。教师关于作品的解释正是为了提升学生音乐理解的感知度。让学生学会可以帮助他们判断一件艺术作品是好、是坏还是平庸的标准是非常重要的。

音乐鉴赏教学所用的语言和技巧,必须忠实于音乐作为一种表现形式的本质和意图。教师则要慎重思考对于解释的拿捏。为了达到审美目的而选择的最佳语言,就是最像符号的语言,它发出有用的信息,确切制定与音乐事件相关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音乐如何作用的概括有用,传播可以产生审美意义的音响条件的具体数据和历史意义。

高校公共音乐教师作为审美教育工作者的作用在于要使音乐的审美意义可以令人接近。这是一种积极的、指导性的、参与性的作用,要求教师具有高度的音乐感受力和教育学素养,以完成优秀的、合理的、适度的解释。

普通高校公共音乐鉴赏类课程教学所选取的作品是为非音乐专业的普通大学生而定的。以教育部于1999年下发的《交响音乐赏析》教学指导纲要为例,作品选自交响乐发展的几个主要历史时期,是当时相同或不同文化中最具代表性,最受群众欢迎的伟大之作。其伟大来自作品深刻的表现性,拥有完美的音乐表现技艺和悦耳动听的音响。课程教学正是针对不同时代、风格、类型音乐及其相关内容历史性进行的解释。

因为音乐的表现属性,就可以有依赖表现属性的音乐以外的解释,让欣赏者走进一种自我满足、自我陶醉的体验。结合关于作品相关历史性因素,专注于音响中构成音乐材料的审美体验和理解达到审美解释。经过感性到理性再到感性的过程,转化为审美阐释。但是,无论声乐作品、标题音乐作品或是纯音乐作品,都应避免过多改动或是挖掘式的解释。应将解释专注于帮助审美者更加顺畅的进入音乐作品本身那些带有明确表现性的音响当中。

音乐审美教育是为了尽可能充分培养每一个学生体验和创造音响的内在表现力的能力——对于音乐艺术的审美感受力。在此过程中,人与音乐在历史中对话,审美者与审美对象在历史中交往,最终超越历史成为自由的活动,并获得终极的审美意义——生存意义,而这个意义将是无限的。

参考文献:

[1]苏珊·桑塔格.反对阐释[M].程巍,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管建华.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批评与音乐教育的文化哲学建构[J].中国音乐(季刊),2005,(4).

[3]贝内特·雷默.音乐教育的哲学[M].熊蕾,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马达.戴维·埃里奥特和他的实践音乐教育观[J].人民音乐,2009,(5).

莫扎特音乐提高老人认知力 篇9

研究人员选取了25名65~75岁的老人,让他们完成了经过修订的“斯特鲁测试”,这个测试法通过让检测者识别卡片单词的颜色来测量一个人的分辨能力。这项任务的难点在于,单词本身拼写代表的颜色与它的书写颜色是不同的。比如,“绿色”这个单词是用红色颜料书写的。研究者在电脑屏幕上播放了一系列这样的单词,然后要求老人准确识别每个单词的书写颜色,而忽略单词本身拼写所代表的颜色。

这些老年志愿者分别完成了三次测试。第一次是采用莫扎特小步舞曲作为背景音乐。第二次是播放修订后的版本,其中夹杂了不和谐的音程。第三次是在完全寂静的环境中完成,以作为参照控制性实验。

结果显示:与在寂静的环境中相比,老人在听莫扎特小步舞曲时识别单词书写颜色的反应时间较快,出错率较低;播放不和谐的音程时,他们的反应时间明显放缓,出错率显著增加。在和谐音乐中完成任务的成功率也意味着音乐具备帮老人克服认知干扰的能力,避免学习过程中分心。(田山)

音乐鉴赏之莫扎特 篇10

一、《音乐课程标准》中“感受与欣赏”

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在表述“感受与欣赏”内容定位时,提及到“感受与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是整个音乐学习活动的基础,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这就是说感受与欣赏领域是所有音乐学习领域的基础。这个提法跟原来的表述就不太一样,应该说是要求更高了。这就要求音乐教师们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又富有美感的音乐课堂环境,从而让学生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的趣味,逐渐培养学生对音乐持久的兴趣。

在当前小学音乐以聆听为主的教学背景中,“感受与欣赏”已经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单纯的教育方法,它是一种教学研究,因为它体现了聆听与其他教学的关系。在研究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感受与欣赏”领域时,老师们应该关注聆听与讲解、聆听与记忆、聆听与实践、聆听与表达的关系。

二、聆听教学关系论述

基于中小学音乐教学中学生可欣赏的音乐作品相对于可演唱或演奏的作品量要多很多,远远高于孩子们能够直接去演奏的作品。为此,笔者把“感受与欣赏”的音乐学习提到“重要”“基础”的层次上,还有“有效途径”的高度,可见它的重要性。下面笔者将分别论述聆听与讲解、聆听与记忆、聆听与实践、聆听与表达之间的关系。

(一)聆听与讲解的关系

1、音乐何须懂

音乐是一种直接经验,具有不确定性、非语义性的特点。所谓“懂”,要有一个参照物。比如是前人留下来的,比如参考书里的解释,但这些解释都是他人对音乐的理解,不能代替所有人的感受。老师过多地讲解反而会影响学生对音乐属于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2、独特、个性化的音乐学习

音乐教育其中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倡导独特、个性化的音乐学习。因此,老师不要讲太多,要引导学生直接面对音乐本身,让学生直接跟音乐交流,不要用过多的讲解来代替学生的思考。音乐没有唯一标准,没有对错,不要用一个标准答案去套、去框学生。

3、引领孩子真正地聆听、感受

教师需要起到很好的引领作用,让孩子真正地聆听、感受,把握音乐的整体风格,进入到音乐本体。为此,老师在音乐课堂上,并不是什么也不讲,而是围绕音乐本身、外围的一些文化、一些大的背景进行描述,这样非但不干扰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还能够引发学生对这个作品独立的、深刻的思考。说一个例子:

一次在五年级(2)班上聆听《天地在我心》的课堂中。这是一首歌词非常暧昧的歌曲,如果不作介绍,学生很容易把歌词中的思念和爱想象成男人(男孩)对女人(女孩)的思念或爱。

事实也的确如此,第一遍聆听时班级里没有那种诡异的笑声,第二次就越来越多了,到最后,让大家有感情地读歌词时,那笑声已连成了一片。此时的我再也按捺不住了,本想大发雷霆,转念一想,又有什么用呢?学生们已经这样认为了,于是我将计就计,顺水推舟地说道:“你们是不是把歌词中的爱和思念想成了那样的?”我故意停顿了一下不直接把“男人对女人的爱”说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反应。果然,大部分学生连连点头,不过学生们也有带着几分的羞涩。

我看时机已经成熟,就趁热打铁道:“同学们,这个世界上描写男女之间的爱的歌曲实在太多了,我随口就可以唱上几首。但如今社会描写儿子对母亲的思念和爱的作品又有多少呢?是不是少之又少?这就是这首作品的可贵之处!”说到这,学生们刚才的哄笑一扫而光,许多学生还不住地点头,他们内心的冰块被融化了。可见,聆听与讲解的关系是要把握好一个度,恰到好处,不可不讲也不可讲太多。

(二)聆听与记忆的关系

学生听了作品,但多半是记不住。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为什么那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却没有给学生留下印象,很多音乐作品成了过耳之声?这里面涉及到一个音乐记忆的问题,不是音响播出去了就叫欣赏。为此,老师们在加强学生音乐记忆方面可以遵循以下三点:

第一,要引起学生对音乐的注意。所以,老师要想办法,运用各种方法铺垫、创设情境,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审美心境。

第二,要多次聆听。重复也是一种力量。但是,重复不能用同一种办法,要不停地变换各种方式。有人做过研究,对一个乐曲片段、一个旋律的有效记忆,大约在70遍左右。因此,老师们应该想办法让学生尽可能地多听作品,老师自身在备课的时候,也要多听。

第三,背唱音乐主题。这也是非常有效的方法,主题是音乐作品的核心音调,抓住了主题,就等于抓住了整个音乐作品的灵魂和结构框架。音乐的发展变化都跟核心的音调息息相关。所以,有经验的教师会用各种方法,用主题跟学生进行交流。例如,教学《北京喜讯到边寨》时,这是一首多主题的乐曲。一节课内让学生快速正确地听辨出不同的主题旋律应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但老师们通过进行反复地研究教学,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不可能让学生没完没了地听,只能是教师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地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边听音乐边思考。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一步,学生看着书上出示的简谱听音乐,当主题旋律发生变化时用举手表示;第二步,学生分别唱一唱每一条旋律;第三步,教师唱其中的一条旋律,学生用举手指的方式表示自己的答案;第四步,教师播放音乐片段,让学生听辨是哪一个主题旋律,先齐答,后指名回答;第五步,完整聆听全曲。

按照这样的顺序,学生们大部分可以在一堂课内对《北京喜讯到边寨》的几个旋律非常熟悉。

(三)聆听与实践的关系

一些国外的教师在上欣赏课的时候,他们更注重让学生参与音乐。他们会用很多方法,比如肢体参与、绘画参与、打击乐器参与、图形符号参与等方式,带领孩子们参与音乐,最终使孩子们完全熟悉作品。另外,通过唱歌、舞蹈、吟诗作画的形式来参与作品的现象也越来越多,并且效果越来越好。实际上,这就是参与性聆听。这种聆听不是被动的,而是通过实践去欣赏。这样的音乐实践可以提高学生的聆听效果,使音乐记忆更深刻。例如,笔者曾在《乒乓变奏曲》一课的聆听教学中,让学生用肢体的定型和变化来表现音乐的变奏,使学生对这一首曲子烂熟于心,从而让学生课后对《乒乓变奏曲》的主题旋律达到脱口而出的地步。

(四)聆听与表达的关系

在2011年版的新课标修订过程中,在“感受与欣赏”教学领域,“表达”也被特别加以强调。学生个性化、自主性地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要能够表达出来。在聆听基础上的表达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有很多种。比如语言的表达,这是我们经常见到的、最主要的一种方式。

另外,还有肢体语言的表达,通过演奏的方式表达,这也是一种即兴的、外显的参与性体验,这种表达方式也很常见。另外,就是使用一种文字的表达方式。文字表达方式是建立一种比较内在的思考,能够引起心灵反应的表达方式,可以理解为是听后感,但是听后感一般建议在高年级使用。

三、小结

基于前后两个不同新课程标准中对“感受与鉴赏”“感受与欣赏”的论述,笔者对比分析不难理解到在2011年版新课程标准中对“欣赏”重新思考,在小学教学中,欣赏主要与聆听教学有关。为此,小学音乐教师在进行聆听教学时应正确处理好聆听与讲解、聆听与记忆、聆听与实践、聆听与表达的关系,从而大幅度提高聆听教学的效果。

摘要:对比实验版与2011年版《音乐课程标准》,“鉴赏”与“欣赏”词语的替换,更突显的是音乐学习中体现出欣赏的重要性。文章从“鉴赏”与“欣赏”比较分析,侧重从“感受与欣赏”角度切入,进而以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为例,论述音乐教师在教学时注重聆听与讲解、记忆、实践、表达之间的关系。

上一篇:党建目标责任制自查报告下一篇:比赛免责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