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2024-09-13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共11篇)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篇1

谢谢主席、尊敬的评委、各位观众,对方辩友,大家好!

我方认为: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首先,让我们明晰相关概念。当代中国,主要是指从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以生产力水平无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基本矛盾。渐进式改革,即在工业化和相对完善社会主义宪法制度的基础上进行的在计划指导下的市场化改革,强调利用已有的组织资源推进改革,在基本不触动既得利益格局的前提下实行增量改革。其特点是:双轨过渡,从局部到总体,体质内改革与体制外推进相结合,目的是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相协调,经济的市场化与政治的多元化相分离。

那何以见得当代中国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呢?理当以其是否有利于经济、政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作为衡量。

当代中国的“渐进式改革”优点不言而喻:

(1)改革循序渐进,社会震荡小,经济社会发展的稳定环境得以创造。

(2)改革循序渐进,改革与发展,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得以正确处理。

(3)改革循序渐进,改革经验,改革新路子得以总结和开拓。

众所周知,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以农村改革和对外开放为突破口,遵循农村到城市改革,沿海到内陆开放的时序特征和结构布局渐进拓展。从农村到城市,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改革浪潮汹涌澎湃;从沿海到内地,从东部到中部、西部,开放步伐矫健向前;从行政命令的计划经济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以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如火如荼;从改革实践到改革经验,从理论总结的时俱进,每一步改革都深思熟虑,每一步改革都稳健有序,每一步改革都成就巨大,每一步改革都理论发展。无可否认,渐进式改革目前确实存在诸如一定时间内的贫困差距、可控性通货膨胀等过程性问题,但是,这些问题无法掩盖它本质的优越性,先后有序、轻重有别、整体配套、相互衔接的渐进式改革,使得农村和城市、农业和工业、内陆和沿海、经济和政治等良性互动、相互促进和协调发展。如此种种,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的事实呼之欲出,你难道可以否认吗?

同样的,我国政治乃至社会的渐进式改革道路依然坚定,依然循序渐进,依然稳步前进!

综上所述,当代中国渐进式改革模式在经济、政治乃至社会改革方面显示出来的强大优越性与创造性无一不有力的论证我方的观点:即当代中国渐进式改革利大于弊!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篇2

一、“中国模式”是一种在保持社会稳定有序中的“渐进式改革”模式

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观点:“现代性孕育着稳定, 而现代化过程却滋生着动乱。”[1]亨廷顿强调在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稳定与政治秩序。他认为, “人类可以无自由而有秩序, 但不能无秩序而有自由”[1]。按照这一观点, 笔者认为, “中国模式”是一种在持续保持社会秩序前提下的渐进式改革发展模式, 保持社会稳定有序是改革的重要前提条件。改革是对社会利益的重大调整, 其复杂性、艰巨性都对社会稳定构成巨大压力。因此, 在改革方式的选择上必须考虑如何把对社会稳定的压力, 尽可能降低到社会和公众可承受的范围内, 从而实现平稳转轨。如果采取过于激烈的方式, 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社会震荡, 恶化改革的社会环境。中国模式不同于俄罗斯“休克疗法”式的激进改革, 也不同于苏联时期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和之后的“激进改革”, 是一种稳健的在保持社会安定有序的条件下的渐进式改革, 充分考虑到社会和人民可以承受的程度。特别是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从而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和社会发展的活力与效率。中国三十多年来的改革有一个鲜明的特点, 即坚持在稳定的环境中推进改革, 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中国从实际出发, 采取循序渐进的改革, 把较大规模的经济体制改革与稳健的政治体制改革相结合。循序渐进改革的特点是先易后难, 先试点后推广, 从点到面、由浅入深, 先农村后城市、先沿海后内地、先经济后政治。循序渐进的改革没有触及现有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基本制度, 而是以现有体制中薄弱的环节或不适应的地方作为切入点, 从局部到整体, 以一种试验的方式和逐步过渡的策略推进改革。循序渐进改革的改革措施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支持, 可以把改革的风险掌控在改革的过程之中、化解在成效之内。在循序渐进改革的过程中, 党和政府可以比较容易地监控各种社会问题和矛盾, 及时总结经验教训, 调整方针政策, 坚持在稳定中求发展, 以发展促稳定, 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 在不断深化改革的同时确保社会稳定发展。

二、“渐进式改革”: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

“渐进式改革”是中国改革的基本方略, 也是中国改革的一大特点, 具体表现在:在改革开放顺序上, 改革采取了先生产后流通、先经济后政治文化社会其他领域, 开放采取了先东部沿海后沿江沿边和内陆地区的策略;在改革开放路径上, 采取了从下到上、先易后难的路径;在改革开放进程上, 采取了先点后面推广的方式;在改革开放的利益分享结构上, 采取了先改革增量, 然后以增量改革带动存量改革的激励办法。渐进式改革的优点表现在:群众比较能够承受, 也有利于锻炼广大群众的承受能力;引起的震荡小, 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领导者积累和总结经验, 探索和开拓改革的新途径。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稳定有序的政治秩序, 激发了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在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中初步显示出它的优越性。

渐进式改革大大降低了由改革带来的风险成本, 使得经济社会发展能够实现平稳整体推进。但是, 这种方式由于先改先行和后改后行带来了团体或个人在占有资本、资源、市场等方面的机会不均等, 无形中就形成了各种既得利益集团。在改革过程中, 这些既得利益集团 (部门或个人) 利用公共权力、公共资源、金融资本等关键要素, 获得了比别人要多得多的“好处”, 并借助自身在体制和决策上的优势地位, 垄断资源、扭曲市场、忽视社会公共福利, 刻意强化集团和个人的既得利益而阻碍改革。因此, 要想消除市场扭曲, 促进公平竞争, 创造均等的机会, 就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有学者认为, 中国发展所遵循的是“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路线, 这种“政策主导型的渐进式改革”模式区别于“民意主导型”的、由体制外力量所推动的权利驱动或利益集团驱动的民主变革模式, 其改革政策主要由来自执政党和官僚精英等体制内的力量所推动, 以改善治理效果为目的。依照这种观察, 中国的发展取决于“决策模式的变革”。因此, 有学者关注中国决策模式的变化, 指出在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过程中, 专家、传媒、利益相关群体和人民大众发挥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关门模式”和“动员模式”逐渐式微, “内参模式”成为常态, “上书模式”和“借力模式”时有所闻, “外压模式”频繁出现, 这表明中国党政决策方式开始走向多样化[2]。类似的观察和评论也支持了上述观点, 他们认为, 中国政府在决策结构上已经从个人专断转向多元参与, 在决策能力上已经从经验决策转向科学决策, 在决策机制上已经从非制度化决策转向制度化决策, 这些变化不仅表明中国政治运行机制的重要发展, 而且产生了许多有利于中国发展的经济、政治以及社会结果[3]。

三、“渐进式改革”在当下的困境与难题

有学者对中国渐进式改革的成功提出了质疑, 如耶鲁大学金融学教授陈志武撰文认为, “很多人在十几年、二十几年以前就下了一个大的结论, 说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比东欧休克疗法的改革远远要好。但是我觉得从学术研究的角度, 从科学研究的角度来讲, 当时的结论很显然是为时过早。今天回过头来看, 他们下的结论如果说不是错误的话, 也至少是值得怀疑的。今天我们看到什么局面呢?你通过渐进式改革, 先改经济然后再考虑改政治。现在回过头来看的话, 我觉得当时很多人在逻辑上犯了一个错误。”[4]陈志武指出, 先通过经济改革获得效益与财富后, 改革的动力就会逐渐弱化, 其他改革如政治体制改革的阻力就越来越大了, 使得改革难以为继;做出判断渐进式改革比休克疗法的改革更好的结论的人, 他们的逻辑上欠缺的地方就在这儿, 因为没有考虑进去人的本性。针对这一观点, 笔者认为, 任何一种改革模式或方式都有其利弊, 既不能认为激进式改革就一定是不好的, 也不能以为渐进式改革就百好而无一弊, 在这点上, 没有最好的, 只有最适合的, 即以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利益或好处, 这是我们衡量改革优劣的一个重要标准。从实际来看, 中国独特的渐进式改革方式, 不仅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快速增长, 有效防止了激进式改革可能给经济增长带来的“J型曲线”效应或更为糟糕的“L型曲线”效应, 也得到了社会普遍的理解和支持, 保持了社会的稳定。随着时间的推移,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 渐进式改革可以是一个大国在“稳定优先”的前提约束下, 规避改革风险的有效办法, 它实际上是对改革的代价采取了分期付款的方式来分散风险。

回首三十多年的改革历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 渐进式改革战略, 在保证原有利益格局不受到急剧性冲击的前提下, 使市场制度能够以“边际演进”的方式获得生长。在这一过程中, 市场的力量和益处通过“涓滴”效应和“墨渍”效应, 逐渐在传统体制内渗透和扩散, 从而为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全面转型创造了水到渠成的条件[5]。当然, 渐进式改革方式也导致新旧两种体制相持的时间相对长一些, 会产生一些新的矛盾。首先, 由于改革是渐次推进的, 这就给旧体制以足够的时间来与新体制抗衡, 双方在摩擦和较量的过程中, 旧体制仍旧会在一些方面起作用, 而且有可能会牵制或者侵蚀新体制, 从而增大改革的难度。其次, 由于采取边际演进的累积性的步骤, 两种体制并存和僵持的时间比较长, 这就为在两种体制之间“套利”提供了可能。那些可以从套利中得到好处的既得利益者, 可能会与传统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一道, 成为抵制改革进一步向纵深推进的力量, 这也将增大改革的难度。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 目前中国需要由上向下推进的改革领域越来越多, 基本都涉及到上层建筑和深层次改革。这些领域的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 涉及的范围广, 利益关联群体多, 改革需要支付的成本高、难度大。比如进一步调整政府和市场的关系, 改革财税体制, 限制行业和部门垄断, 继续推进产权制度改革, 消除收入分配不公平, 完善资源环境价格形成机制, 建立健全教育、医疗、养老、救济等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还有加快政治体制改革步伐等等, 所有这些继续采取以往从下到上、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改革路线和方式, 显然解决不了根本问题。另外, 当前中国面临的改革开放环境与一二十年前已有很大的不同, 改革开放要解决的问题和实现的目标也与以前有本质的区别。因此, 在新的发展时期, 必须选择新的改革开放路线。从当前看, 中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大方向不能改变, 但在改革上应该采取“从上到下、以难带易、内外联动、重点突破”的路线[5]。实行这种改革路线, 就是要破解改革难题, 找准影响当前和今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和重点领域, 自上而下地推进改革, 创新发展思路, 集中力量统筹经济与社会及政治改革, 统筹城乡、区域改革, 统筹对内对外改革开放联动, 为中国持续平稳快速发展创造好的制度条件。

参考文献

[1]塞缪尔.享廷顿.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89:8-41.

[2]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 2006, (5) .

[3]王磊, 胡鞍钢.结构、能力与机制:中国决策模式变化的实证分析[J].探索与争鸣, 2010, (6) .

[4]陈志武.中国渐进式改革并不比休克疗法好[N].东方早报, 2010-12-23.

中国特色的渐进式改革 篇3

三个阶段

迄今为止的国有企业改革始自1978年,经历了调整、制度创新、逐渐完善三个阶段。1978—1993年是国企改革的政策调整期。这个时期是我国经济体制由传统的计划体制向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过渡期。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原则成为这一阶段的主要思路。

1993—2003年是国企改革的制度创新期。1992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明确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由此我国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

在第二阶段,旧体制遗留问题和前一阶段改革过程中产生和积累的矛盾逐渐凸显。1993年国务院对国有企业的利润分配问题做出了明晰的划分,应该上缴国家的部分采取税的形式,并按照统一的税收征取,剩余的部分全部归企业所有。

2003年3月10日,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表决通过设立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2003年10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要建立现代产权制度,标志着国有企业改革以及经济体制改革自此进入一个以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以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为目标的深层次攻坚时期。

据有关方面预计,这一阶段的改革将持续到2015年至2020年,与中国经济体制转轨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相配套的国有企业的过渡性改革任务将基本完成。国有企业利润的重新缴纳,建立科学持续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正是深层次攻坚的重要内容之一。

路径依赖

“目前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还处于试验试行阶段,从低到高比例征收,到最后全民共享红利,逐渐过渡,需要一个过程。”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国有经济研究室主任文宗瑜对《国企》记者说,国企红利的从低比例收缴表明了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现实地位,同时也反映了国有企业经营状况和利润分布的不均衡。

从经营困难时不缴红利到效益改善后从低收取,跳出企业层面的考量,这样的渐进式改革符合中国改革的传统特色,从局部改革的新制度安排到整体性推广,先易后难。 在不废弃旧制度的前提下,先在旧制度的边缘衍生出一些新的制度安排,通过新制度的不断发展来渐次消减旧制度的空间,促成旧制度的变迁,然后达到整个经济制度的创新。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保持了政治环境的相对稳定,以便为经济改革创造一个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和保持一种对改革进行有力调控的政府力量,尽量减少利益摩擦和社会震动。

邮政企业去行政化改革要循序渐进 篇4

陈宏

2012-11-20 10:58:40来源:国研网2012-11-1

2摘要:过去多年来,我国邮政业实行企业化市场经营与行业化管理相统一的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我国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体制改革的方案为“一分开、两改革、四项措施”。“一分开”指邮政领域内的政企分开:“两改革”即改革邮政主业,改革邮政储蓄:“四项措施”则是指建立普遍服务机制、完善特殊服务机制、强化安全保障机制、改革价格形成机制。

邮政体制改革正在逐步深化。国家邮政局副局长王梅10月26日在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介绍,为完善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改革,将在市地一级设立357个邮政监管机构。同时,为避免误解,省级以下邮政企业将不再称“邮政局”。同一天,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邮政法〉的决定》。

邮政集团公司今后应不再使用“中国邮政”或“邮政局”等名称,“邮政”二字现在已不仅指中邮集团公司,各类快递公司也属于邮政行业,还有各地的邮政管理局。邮政集团公司对外应一律使用“中邮集团”称呼,实现彻底的政企职责分开,使“中邮集团”成为真正的企业。邮政普遍服务标识不能被“中邮集团”开展竞争性业务借用。

过去多年来,我国邮政业实行企业化市场经营与行业化管理相统一的模式,其弊端日益显露。2005年7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我国邮政体制改革方案。邮政体制改革的方案为“一分开、两改革、四项措施”。“一分开”指邮

政领域内的政企分开;“两改革”即改革邮政主业,改革邮政储蓄;“四项措施”则是指建立普遍服务机制、完善特殊服务机制、强化安全保障机制、改革价格形成机制。

政企分开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开,政府国有资产所有者职能与行政职能的分开。政企分开是这个改革方案的核心,而政企、政资、政事三分开是邮政改革的总体目标,分业经营、监管独立是整个邮政改革的出路,完善省以下邮政监管体制,是邮政领域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和深化改革的重要步骤。邮政监管体系改革将促进邮政业与交通运输业融合,合理划分中央地方事权。要完善邮政普遍服务的四个机制,即保障实现机制、发展政策机制、亏损评价机制、横向管理机制。

我国所有企业不分大小和行政级别,在税法面前一律平等,“营改增”全面推行后该缴的均要缴纳,税后利润按产权规范自主分配和对国家分红。邮政企业由于具有普遍服务义务享有国家相应免税政策,今后应将此与普遍服务财政补贴一并等量齐观。要加快建立邮政普遍服务亏损评价体系,摸清邮政普遍服务成本,并将财政补贴预算与邮政普遍服务水平有效挂钩,加强邮政普遍服务补贴资金的使用监管,不断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与效果。

邮政体制改革后,省级以下邮政企业已经属于公司范畴。目前邮政集团公司仍为副部级央企,省级以下邮政监管体制建立后,为便于交通局邮政监管部门管理,地市邮政分公司应变为副处级,县区邮政分公司应变为副科级,并应逐步取消国企行政级别身份。当前,各市、县级邮政公司应从当地党委、政府设立的各类常设和非常设机构成员单位中退出,并应同时从“政务公开”、“局务公开”成员单位中退出,纳入“厂务公开”范畴;各级政府网站、门户网站、广播电视

台“政务公开”专栏不再链接邮政企业网址。邮政企业内部制订的“局风局规”等均不再使用“邮政局”、“局”称呼。

邮政企业公司化改革后,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由国务院或地方政府派出监事会,代表国家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实施监督。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推进邮政产权制度改革步伐。邮政企业属国有独资企业,产权结构单一,公司化后要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改组为有限责任公司,转变为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的经营者支配的财产是国家的,产权制度改革应坚持市场配置为主的原则。邮政集团公司应由原来的财政部代表国务院履行出资人职责,转而纳入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管理。目前,邮政储蓄银行与邮政混合经营、混合管理,存在明显弊端且内部控制薄弱,应将邮政储蓄银行完全剥离;继续深入细致地做好《邮政法》的修订,逐步将邮票发行权收归国家;借鉴欧盟做法,全面开放邮政市场。

要逐步淡化邮政企业对报业发行的依赖思想,避免其对国民经济生活不必要地干预。报纸自办发行有利于保持观点独立,建立发行网络也是报业发展的必然,应通过“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鼓励党报党刊出版单位和大型新闻出版传媒(601999)集团公司自办发行。“全国报纸自办发行协会”成立于1992年5月,是一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全国性一级社会团体,成员由具有独立发行权的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报社组成。我国自办发行走过了20多年历程,到2007年全国实行自办发行的报社约900家,虽然仅占报纸总数的40%,但这些报社创造了80%以上的广告份额,其服务质量和经济效益明显好于邮发模式。据11月7日消息,经甘肃省委宣传部批准,2013年开始,《甘肃日报》及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所属的《甘肃农民报》《甘肃经济日报》《甘肃法制报》等报纸实行自办发行。

经济层面的公平正义是最基本的公平正义,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政府管理经济主要是协调地区、部门、企业之间的发展规划和经济关系,对于企业经营也要从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和有利于消费者及广大员工的角度,进行卓有成效的宏观控制,对于企业影响民生的行为有针对性的纠偏,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国企负责人的身份首先不是企业家、职业经理人,而是由组织人事部门和政府主管部门考核任命的官员,各级党委政府组织在评选优秀企业家等方面应首先向大型民企倾斜。邮政企业对邮政普遍服务业务不应下达经营考核指标,不得让员工买断包销,不得滥用劳务派遣用工形式。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篇5

(连州市连州中学 黄永强)

人教版新编历史教材(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科书)已使用几年了,由于新教材的内容和编写方法变动较大 ,故至今仍有不少教师未能适应新教材的教学。应该说,新教材的操作问题,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新、旧版中学历史教材的对比

为了更方便理解历史新教材的结构和特色,我们不妨先把新旧版教材进行对比。版别 旧版教材 新版教材项目内容份量 约13万字,内容较肤浅、较 约42万字,内容较丰富、(总字数) 空洞、单调、枯燥 较生动有趣图画 共112幅,所反映内容单调

,涉及面窄 共314幅,内容涉及面广地图 共32幅 共84幅教材性质 封闭型(强调教而把学生置于 开拓型(把教和学结合起来

被动状态) ,把学生置于主动地位)能力培养 培养能力的内容较少 通过课文、练习、插图、提

示语、导言等培养学生的能

力思想教育 较薄弱 注重通过弘扬民族文化和歌

颂先进人物等加强思想教育课前导言和课文中提问语 没有 多,且每课必有文献资料 几乎没有 多,不但每课必有,且内容

多样化,既有史料,又有文

学等补充小字 没有 丰富表格 几乎没有 较多,共27个知识涉及面 着重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 不但加强了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内容,且大量增加

社会生活等方面内容注释 少,共170处 多,共677处练习少 相对较多

左表表明,新编教材的基本内容(文字、插图)远远超过了旧教材的数倍,其表现手法也远远优于旧教材 ,它不但保留了旧教材的优点,且增加了补充小字、文献史料、表格、导言、提问语等。新编教材可以说是对 旧教材动了一次“手术”,也可以说是对旧教材进行了一次“补编”。它是建国以来中学历史教材编写上的一 次重大突破。

二、新编中学历史教材的特点

新编历史教材是在旧版教材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它既吸收了旧教材的优点,又增加了不少旧教材所没有 的内容(包括历史知识和教学方法),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和持色。

1.实现了编写方法上的多元化。新教材除具有旧教材所拥有的正文、地图、图画、注释以外,还增加了 课前导言、文史资料、表格、提问语等,克服了旧教材内容枯燥、表现手法单调的缺点,注重了历史知识的系 统性、全面性、趣味性和表现手法上的多元化、开放性。

2.增加了大量的插图,并且许多地方是通过插图来反映历史知识的连贯

渐进式作文教学的论文 篇6

一、指导学生进行片段之间的衔接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补充必要的语句或段落,让片段与片段之间的衔接和过渡显得自然流畅。以《勤劳的母亲》的写作为例,笔者是这样安排的:第一,让学生写好了三个片段,即母亲满是皱纹和开裂的手以及刻满岁月沧桑的脸、母亲早起生火煮饭的一连串的动作描写、母亲下地劳作的一个场面描写;第二,让学生进行片段之间的顺序安排(考虑把哪些片段放在前,哪些片段放在后);第三,在安排了片段顺序的基础上进行片段之间的衔接。如“岁月匆匆,年轻母亲的影像已经渐渐地淡出了我的视野,它已是那么的遥不可及,触手可摸的便是眼前母亲那活生生的脸”+第一片段+“母亲的勤劳是远近闻名的,记忆中的母亲从没有空闲过,她起早贪黑,似乎有永远做不完的事情”+第二片段+“总之,村里人对母亲的评价永远都是那么的客观公正。母亲不仅是一个做家务的好手,同时也是一个田间劳动的好把式,据说年轻的母亲干起农活来绝不逊色于一个青壮年劳动力”+第三片段+“……”。

二、开好头和加上点睛之笔

在以上两步完成的前提下,再完成本次写作的最后的一个环节,即开好头和加上点睛之笔。具体来说,就是写好开头,再在合适的地方(可在开头也可在事件写完之后或结尾处,视具体情况而定)添上几句议论或抒情的语句,使文章的主题凸现出来,从而达到画龙点睛的功效,使文章的立意得以升华。同样以上面的写作为例,我们可以在省略号处加上类似的语句,如“年轻时的母亲是这样的……年迈的母亲也依然是这样的……在她的身上显示出了中华民族勤劳的本色。她的身上不仅流淌着辛勤的汗水,同样流淌着对生活的无限向往和乐观的精神,这,怎能不使我感动呢?”至此,一篇文章算是基本成型了,另外只要再注意一下文章的遣词造句就行了。老舍先生曾针对写作说过这样一句话:“没有使你的人物立起来”。其指的.是很多人在以写人为主的记叙文的写作中,写出的人物往往千篇 一律,缺乏个性,使众多读者读来索然无味。这是为什么呢?主要原因是没有使人物立起来。那么,怎样才能使人物立起来呢?笔者以为,最重要的是在于作文要有血有肉有骨。以上例子中的片段写作就是文章的血肉,三个片段的描写都能从不同角度表现母亲的勤劳,这是文章的线索,也就是文章的骨架。

三、结语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篇7

中药药理学以中医药基本理论为指导, 用药理学的方法研究中药对机体各种功能 ( 包括病原体) 的影响及其作用原理的学科。其本身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桥梁性和可探索性, 将PBL教学法应用于其中, 不仅可以使学生把以往所学的相关学科知识融会贯通, 还可以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在学习过程中提升多种能力。我院自2007年在本科中药药理教学中逐步尝试PBL教学法, 并根据国际上对PBL教学经验的文献介绍和学生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和完善PBL教学模式在中药药理教学中的应用。现将以往实践与研究经验介绍如下:

1、了解学生的知识背景, 因材施教, 逐步引导

在中药药理教学中, 实施PBL教学法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学生以往所学的相关科目及学生的掌握情况, 理清学生已经具备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知识, 分析学生已经形成的知识体系及其特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给予一些启发式和引导式提问。根据以往的经验, 一开始学生们常常摸不着头脑, 面对问题无从下手, 缺乏将以往知识运用起来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时, 教师可以先做示范, 将学生以往所学知识有机地串联起来, 引导学生的思路, 层层剥茧式地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 很多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对以往知识掌握不足, 觉得光靠死记硬背只能拿好成绩, 却无法真正掌握运用。教师要因势利导, 鼓励学生重新翻阅旧课本, 在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巩固和运用以往的知识。

2、利用中药药理学科特点, 激发思考, 鼓励创新

中药药理学与许多具有成熟理论的学科不同, 它本身还在不断地探索和发展过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会发现该学科中有许多未知的领域。因此我们利用中药药理学这一特点, 鼓励学生“异想天开”, 重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起初由于学生多年的学习习惯, 思维模式固定僵化, 不会想不敢想更不敢说。此时, 教师选取几味拓展性强的中药, 提出问题。如: 根据熟地黄的传统功效和主治, 你认为除了课本上列出的药理作用外, 还可能有哪些药理作用? 你认为它可能可以治疗哪些疾病? 用这样的开放性问题激发思考, 鼓励创新。在学生开始接受并配合教师尝试着回答问题以后, 逐步提高对学生的要求, 慢慢引导学生找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渐渐学会在以往所学知识中找论据来证明自己的论点。在该过程中: 往往最先主动表达自己独特观点的是成绩中游及中下游的学生, 在随后逐步要求联系已学知识支持自己论点后, 成绩好的学生才表现出基础知识扎实的优势。过后, 有的学生开始主动恶补基础, 有的学生也开始跳出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 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3、建立独特的 PBL 教学模式, 授之以渔, 拓展能力

文献上的PBL教学模式大多是: 教师课前提出问题; 学生查找资料; 分组讨论; 课堂交流; 学生总结归纳; 教师进一步分析总结。我们立足PBL教学模式, 结合中药药理学科的特点, 在前期引导性培训的基础上建立具有特色的PBL教学模式: 教师选出几味中药, 或几种证候, 或几种疾病; 学生先进行拓展性讨论, 逐步形成自己的论点; 课后学生查找资料, 寻找支持自己论点论据, 或是推翻别人论点论据; 分组讨论; 课堂交流与辩论; 学生总结归纳; 学生自己制作课件后上讲台讲述; 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总结, 共同提高。该部分为分组式完成, 所以学生在此过程中还锻炼了团队合作与分工。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效地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且使学生很快掌握了对中药药理学研究思路和方法及相关学科内容灵活的运用。通过多年的实践, 教师和学生都感觉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在此过程中不仅帮助学生建立起开放型的学习模式, 教会学生学会学习; 而且拓展了学生从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 到表达观点, 综合总结过程中所需要的多项能力。

4、给予学生努力的充分肯定, 纳入考核, 巩固成果

学生总是关心考试成绩。因此将PBL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综合表现纳入总评考试成绩。我们以往将教学过程中的成绩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成绩用于前期引导性培训; 由于学生习惯了听教师讲, 而不善于主动想, 更缺乏勇气去大胆说, 因此用该部分成绩用于鼓励学生“异想天开”及对已学知识的运用。第二部分PBL模式下的评估; 由于该部分为分组完成, 将各小组的综合表现公开讨论, 由教师和学生一起排序并打分, 再根据各个学生在小组工作中的贡献将分数分给学生, 这样既能促进团队合作, 又减少了滥竽充数。第三部分考试, 在试卷中设置开放性题目, 客观考核学生在PBL教学中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5、小结

多年的实践与研究结果显示: 根据中药药理的学科特点, 运用循序渐进的PBL教学法, 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从“知识中心型”向“能力中心型”发展, 帮助学生建立开放型的学习模式, 这与我国当前重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校教育改革思路相吻合。

摘要:目的:在本科中药药理教学中实践PBL教学法, 提高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培养学生多方面能力。方法:根据PBL教学法相关文献介绍的方法和经验, 结合中药药理开放型的学科特点, 在教学中实践和研究适合本科中药药理学的教学PBL教学方法。结果:经过八年的实践和不断改进, 学生对中药药理学PBL教学模式认同度很高, 认为自己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多方面能力的提升。结论:PBL教学法可以提高本科中药药理学的教学效果, 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活学活用。

关键词:中药药理学科,实践,循序渐进,PBL教学法

参考文献

[1]Mansur DI, Kayastha SR, Makaju R, Dongol M.Problem based learning in medical education.Kathmandu Univ Med J (KUMJ) .2012;10:78-82.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篇8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告诉我们,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当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时,就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反之,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就各国的改革而言,都是要改革不适应甚至阻碍了生产力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方面;就改革的目标和方向而言,都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本国经济健康、快速、可持续的发展。所以从改革的动因、方向及目标上看,两种改革方式并没有大的差别。

而在改革所采取的步骤与方式上,二者又是有差异的。激进式改革是主张快步进行,一步到位,如尽快放开价格,实现货币自由兑换及取消经济控制等,其指导思想是“跨跃深渊时不可能用两步”。而渐进式改革则主张分阶段进行,逐步到位,如价格改革不是一步到位,而是实行了双轨价格,在放松管制和经济控制上也是逐步进行,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推进,一个地方一个地方地进行,其指导思想是“摸着石头过河”。就一般意义上而言,渐进式改革比激进式改革要稳妥得多,风险要小得多。一国领导人或一国政府作为理性人来说,若没有十足把握的话,宁肯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以规避风险。世界银行曾分析过为什么绝大多数CEE(中东欧)国家和NIS(所独立的前苏联共和国)国家没有选择渐进式改革方式(世界银行,1996)。首先,以前这些国家(包括前苏联在内)尝试的局部(部分)改革未能提高生产效率,其主要原因是范围太小,不足以刺激人们的积极性;其次,也是更为重要的原因,即80年代后半期,苏联的计划经济从内部已经开始分化瓦解了,经济互助委员会成员国之间的贸易量和苏联各共和国之间的贸易量曾一度下降了70%,这种混乱的局面和分崩离析的经济使国家能力急剧削弱,联邦政府已很难控制局面,继续走渐进式改革道路已不可能。对这些国家来说,激进的改革方案只能是唯一的选择。

至今为止,那些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的国家,大多都经历了通货膨胀、产出降低、经济秩序混乱这样一个过程。

从唯物辩证法的原理上讲,渐进式改革与激进式改革是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的关系,既对立又统一任何一个国家,不变革无以图强。因为生产关系一经建立起,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总是由基本适应到不适应再到适应,一个国家要想永葆青春与活力,就要不断地处于变革当中。但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与生产力还基本适应时,我们只需微小的变革或渐进式改革,而当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已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甚至产生严重阻碍作用时,就应该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渐进式改革是激进式改革的前提与准备,激进式改革是渐进式改革的结果与深化。我们的改革首先只能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如果条件尚不具备,认识尚不充分,人民群众尚无改革的思想意思时,就匆忙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难免会引起混乱,造成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反之,如果条件已经具备,时机也已成熟,就应适时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以巩固渐进式改革的成果,并将渐进式改革引向深化,最终取得改革的胜利,完成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这就好比是在陆地上挖一口井,开始时可以一天挖一截,但到出泉水时,就必须加快进度,甚至连夜加班加点来完成;否则,再按原来的进度就会事倍功半,每次去挖井时都要分出很大精力来舀出泉水,泉水进一步积多时还有可能将井泡塌方,导致前功尽弃。笔者谓之曰“挖井原理”。

二、对我国当前改革形势的判断分析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在中华大地上全面铺开,经过四分之一个世纪的艰辛探索,各方面都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绩。一是国有经济改革和战略性调整步伐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取得进展,国有经济效益稳步提高。二是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环境趋于宽松,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三是市场体系趋于健全,市场规范化建设取得成效。四是财政收支管理体制不断深化,金融体制改革稳步实施,财政金融调控能力进一步增强。这要归功于渐进式改革道路的确立。采取渐进式改革方式,不至于激化矛盾,造成生产力的巨大破坏。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我国采取的一些政策和措施顺应了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比如逐渐培育市场、保护弱质产业和经济关键部门、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国直接投资以及注意保持宏观经济稳定等,因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但是,中国选择渐进式改革也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这其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分阶段的渐进式改革及新旧体制的摩擦和矛盾不可避免地形成了双轨体制,为权力渗入市场提供了条件,为各种权钱交易、腐败之类的寻租活动留下了体制性空间。行政权力对市场的渗入往往会造成经济信号重叠扭曲,使效率低下的问题在较长时期内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并滋生一个“吃双轨体制饭”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也是我国近些年租金规模较大、寻租现象较普遍的一个重要原因。他们不仅会成为改革中新的阻力,而且会增加新的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

三、抓住时机,适时把中国改革推上新台阶

正如萨克斯等学者指出的那样,由于中国改革在开始阶段回避了最困难的一些问题,比如政治体制改革,所以,中国的改革路径有可能缺乏可持续性,在未来将面临更大的问题。因此,渐进式改革到一定时间就很难再“渐进”下去,尤其是进入改革瓶颈阶段。进入这一阶段唯一的解决办法只能是不失时机地在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迅速采取激进式改革方式,以推动改革全局,缩短转轨过程。

笔者认为,我国当前的改革已经进入到这一改革瓶颈阶段,即政治体制改革。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难以贯彻”;“现在经济体制改革每前进一步,都深深感到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不改革政治体制,就不能保障经济体制改革的成果,不能使经济体制改革继续前进,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阻碍四个现代化的实现。”温家宝总理最近在答记者问时也曾谈到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不能截然分开。因此,进一步的改革是要把政治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缩减政府层级,缩小省辖区域,增加省级行政区划。当前,我国政府层级过多、省级行政区过少且省辖区域过大的弊端已为国人所共识。国外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多是三级政府结构(极少数是四级),且实行地方自治制度,尽管如此,实行集权制的国家并未影响中央政府的集权统治;而我国政府目前是五级,甚至是五级半的结构(加上副省级城市),13亿人口却只有31个省级政府(未含台湾、香港、澳门三地区)。因此,政府层级改革和调整行政区划应是我国下一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这方面在理论界已有很多呼吁。一旦搞得好了,无疑是我国推进改革的突破口,既能巩固以往改革的成绩,还可以开创继续改革的新局面。我国《宪法》中已明确“国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但省以下各级政府大多仍然是沿袭计划体制下的工作方式、方法,怎么能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呢?我国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不彻底也与政府层级过多有关,中央与省有了确切的分税办法,但省与市、市与县以及县与乡该如何分税呢?省以下各级政府的地方税税种该如何确定?试想五个层次的政府结构,税基只有那么大,税源只有那么多,如何确定各级地方政府的地方税主体税种呢?很难细分下去。因此,缩减政府层级、增加省级行政区是唯一的选择。另外,省级行政区过少且省辖区域过大,也不利于中央从宏观上调节生产力布局,缓解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局面;再则,从政治角度看,某些省(市)在全国经济总体格局中的份量太重,也不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从历史及国外的经验看,只有“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才更有利于维护中央的统治,保持长期稳定的政治局面;从委托代理理论看,委托代理层级过多,代理链条过长,容易导致信息传递途径不畅,信息变形,中央政策在向下传递的过程中,也容易发生政策折射;从管理学理论看,扁平化结构更有利于推动创新。笔者建议,进一步改革要结合实施城市化的战略部署,缩小省辖区域,增加省级行政区划,缩减政府层级;将目前的5级政府层级缩减为4级或3级。

其次,尽可能地实行地方自治制度。放权是时代的主旋律。无论是集权制国家还是联邦制国家,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上个世纪末期纷纷开始了对地方政府的放权行为,并尽可能地实行地方自治制度。但这种放权行为并未减少中央对地方的监督控制;相反,中央的监督控制能力还得到了加强。所谓加强主要是指采用财政经济的手段(如建立科学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等)进行调控,并不是直接用行政方法干预或包揽地方事务,因为这种方法在当代社会经济政治事务极为纷繁的条件下往往不仅不能增进中央监控的效能,反而会使其能力日益削弱。当代各国中央加强对地方监控的基本方法是将尽可能多的地方性事务或执行性事务交由地方自主性地处理,中央只保留在有关全局的关键领域进行直接控制的权力和对地方政府活动进行依法监督的权力。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篇9

进年来,在局党组和中心领导的正确领导下,我县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6年实现了基本全面铺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工作目标。目前,全县共有106个预算单位纳入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全县实施改革的预算单位比例达到100%以上,今年1~5月份通过零余额账户集中支付的资金达到1.6亿元。

2011年,XXX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在总结了2010年的经验上,全中心人员积极探索,各项工作现已呈现出以下几大亮点:

一、积极稳步扩大了国库集中支付范围。2006年改革初期一次性将县内所有预算单位纳入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范围。全县纳入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单位共有130个,其中:一级预算单位106个,二级预算单位24个。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县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在对原有预算单位集中支付的基础上,2011年又有4个预算单位纳入集中支付管理,目前新纳入单位集中支付业务已全面展开。

二、加强对集中支付资金的监控。通过对集中支付资金流向的监督管理,建立财政资金支付监督机制,由事后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进一步加强对预算单位的资金使用全过程的监督和控制,逐步实现了对财政资金的实时、动态的监控,确保了财政资金安全。对所有预算内、预算外资金和专户资金全部实行“指标和计划”管理,预算单位所有支出均通过国库单一帐户、财政零余额户和单位零余额户“一个漏斗”支付。

三、逐步提高直接支付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预算单位所有直接支付和授权支付均需预算单位提出申请,经支付中心审核后,由支付中心集中开具支付凭证,财政直接支付占财政支出中的比例居高。截止2011年5月底,中支付中心共开具备支付凭证45839张,累计支付金额17.68亿元。其中:

直接支付17.07亿元,授权支付5100万元,财政直接支付占总财政总支出96.5%。

四、进一步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对国库集中支付改革中账户设置、清理,编制用款计划、划分支付范围,专项资金监管等方面加大规章制度建设的力度,将各项支付操作制度化、规范化。

五、加大培训力度,提高服务水平。一是加强国库支付制度、业务的学习。二是加大对各单位的业务和操作培训。三是切实加强财政、银行、预算单位的沟通,坚持实行预算单位对口服务,确保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更加顺利实施。三是加强对外交流和学习,分享经验和做法,相互促进和提高。

渐进式改革的特点 篇10

统计学是高职院校财经管理类专业的一门必修基础课。它的统计资料搜集技能、统计资料加工整理表现技能、统计的分析指标与统计分析方法技能、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技能等都是从事管理工作不可或缺的,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并能熟练地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因此,统计学课程的教学必须加强统计基础技能的训练。单项统计基础技能的训练是重要的,而综合统计基础技能的训练更加必要。互动渐进式综合实训模式就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

一、互动渐进式实训模式的设计

统计学综合实训的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间的互动。首先,将正在学习统计学的学生(简称新生)作为调查者,已学过统计学的学生(简称老生)作为被调查者,形成新老生间的互动;其次,将新生分成两个调查组,分别调查不同的对象,调查组之间可以相互学习借鉴,形成新生间的互动。二是师生间的互动。在综合实训中,学生是主体,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具体做法是在综合实训前,教师设计好综合实训的总体方案,综合实训中具体的实训操作由学生自行完成。但教师不是撒手不管,而是适时指导,形成师生间的互动。

渐进式实训模式是相对集中式实训模式而言的,集中式实训模式是待学生学完统计学的全部内容后,集中一定的时间,把统计学的有关内容综合在一起进行实训。而渐进式实训模式是教师事前给出综合实训的总体设计方案后,按照统计学内容的先后顺序及内在逻辑联系,分阶段依次进行。具体做法如下:

1.教师事前设计好综合实训计划。综合实训计划设计的内容很多,这里重点阐述以下两项内容的设计:(1)调查对象的设计。确定的调查对象,即老生,不仅要有足够的数量,而且要兼顾专业。一般应由本系的三个或三个以上专业的老生组成,每个专业的学生人数各大于或等于30人。(2)调查项目的设计。调查项目必须由教师统一确定,其目的是为以后的统计相关处理及计算分析做准备。根据统计学综合实训的内容和学生的特点,调查项目一般确定为:性别,专业,是否对统计学感兴趣,学习统计学时是否经常参阅有关资料,课后用于统计学的学习时间,入学时的数学成绩,统计学的考试成绩,相关专业课的考试成绩等。

2.实训的时间按统计学内容的顺序依次进行。(1)资料搜集阶段。在教师事前拟定的调查对象和调查项目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个人或集体(前述的调查小组)要完成以下几项工作:第一,设计一份调查方案;第二,设计一份调查问卷;第三,抽取学生样本单位;第四,在学生调查组长的领导下利用课余时间搜集样本单位的原始资料和往届此类调查的历史资料。(2)资料的整理阶段。对所搜集的资料进行适当的统计分组,在分组的基础上编制相应的整理表和绘制相应的统计图。(3)统计分析阶段。在完成统计学相关内容的讲授后,在对调查资料统计整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独立思考并进行相关的统计指标的计算与分析。(4)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阶段。在前面有关统计指标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撰写千字左右的统计分析报告。

在上述综合实训每个阶段的前、中、后,老生都要对新生进行指导和评价,并给出成绩。综合实训的每个阶段后,新生之间要相互借鉴和评价,并给出成绩。教师在综合实训中要适时指导,在综合实训后根据新老生相互评价的成绩给出总体评价成绩,并按照一定的权重计入学生该课程的学期总成绩中。

二、互动渐进式综合实训模式的探析

实训中教师是指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在综合实训中不能包办,而是适时指导。综合实训中教师事前给出的实训计划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布置好资料的搜集工作至关重要,其中调查项目的确定是关键中的关键,因为调查项目的具体资料是以后各项实训内容的准备。学生是主体指的是在综合实训中调查方案的设计、资料的搜集、资料的加工整理、统计的相关计算与分析及统计分析报告的撰写等均由学生自行完成。

实训中学生间的互动有其独特的作用。新老生间的互动不仅能使老生指导新生,起到“以老带新”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老生巩固所学的内容;新生间的互动可以使他们“比、学、赶、帮、超”,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实训采取渐进式的实训模式,按教学的内容顺序适时安排,不仅有利于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及时消化与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学生边学习边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式实训模式由于内容多、知识点多,在短时间内将相关内容综合在一起,不仅难度大,且容易使学生产生畏惧心理和倦怠情绪,效果较差。

渐进的国企改革 篇11

回顾三十余年的经济发展历程,国企改革可以说是中国经济的中心环节,其改革的成败关乎国民经济的走向和命运。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经济体制在改革探索中逐步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其中国有企业开始了漫长而曲折的改革历程。

《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走访经济学界专家及国企内部人士,梳理发现学界和业界普遍将此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改革背后烙印着时代发展需求的痕迹,而最终共同呈现出一种“国企改革的中国范式”。

第一阶段(1978年至1993年):初步试水“扩权让利”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研究员宋养琰接受《中国经济信息》记者采访时指出,建国之初,为迅速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当时以前苏联模式为蓝本,初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自此,我国的国企诞生,实行高度的国有化、计划化,有助于迅速实现资源的集中利用,也有助于构建国民经济体系,加速工业化进程。

随着改革开放,国企原有管理模式难以适应市场经济要求,其高度垄断、效率低下、创新不足、产权不清、政企不分等弊端日益凸显,最终走向经营不善、严重亏损的困境。

这一阶段改革以“放权让利”、“两权分离”为重点,着力于调整和规范国家与企业间的委托经营关系。首先体现在1979年政府让渡生产自主权、原料采购权等14项经营权给企业。

更为关键的变革发生在1987到1992年,由于触及企业产权问题,两种不同的改革思路应运而生。宋养琰分析:一种思路主张将国企改革限制在原有财产关系之内,进一步推进经营权改革。相对应地,期间国企经历了两轮承包和租赁改革。同时存在动辄国企所有权改革的大胆主张,于是有了股份制改革与之对应。

尽管以放权让利为内容的国企经营权层面改革,是一种社会绝大多数成员能受益的“帕雷托改进”。但由于股份制发育不足,并未触及所有权改革,所有者虚置的根本弊端并未消除,加之承包制所固有的承包基数确定随意、承包者行为短期化等因素的影响,致使国企改革一度陷入摇摆、徘徊、迷茫之中。

第二阶段(1993至2002年):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创新

国企改革开始致力于调整和规范国家与企业间的出资关系,应当以党的第十四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届时,《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若干问题的决定》出台,首次提出国企改革的方向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通过产权结构改革,将国企打造成“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

此后,推进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明确了国有经济“抓大放小”的调整目标,重点抓好一批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充分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带头作用。放开搞活国有中小企业,推动企业调整重组。以改组、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加快国有中小企业改革改组步伐。

“特别是1998到2000年。”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体制与管理研究所国企改革历程研究课题组组长张林山对《中国经济信息》记者说:“国企实施了改革脱困三年攻坚,通过债转股、技改贴息、政策性关闭破产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减负,推动了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

经过几年实践,国企布局和结构取得了积极进展,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国企在“三大行业”、“两类企业”中有明显加强,总量增加,质量提高,且管理大有改善,从而促进国企在这些部门较快发展。更现实的是一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的企业和资源枯竭的部门退出了市场。不仅推动了国企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也促进了企业优胜劣汰机制的建立。

长远来看,放开搞活了一大批中小民营企业。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提供的数据,1997年以来,各地、市、县级的国有小企业的60%左右转为民营企业,并给以借贷放宽支持,促其发展。

至此,国有企业真正开始走向市场,成为自负盈亏的经营主体。然而由于大量中小国企兼并重组、大批国企员工下岗分流,部分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第三阶段(2003至2013年):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推进

依照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中央、省、市(地)三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相继挂牌成立,经本级人民政府授权,分别代表其对所出资企业履行出资人职责,国有资产监管组织体系初步建立。

这一阶段改革以“建立出资人制度”为重点,着力于调整落实政府层面国有资产出资人代表职责。

国资委研究中心研究部主任许保利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国资委成立后,不断推进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进入由出资人主导的新阶段。

在分批核定大部分国企主业的基础上,依照有进有退、合理流动的原则,通过联合重组、主辅分离辅业改制等系列举措,促进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领域、重点行业集中,加快国有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优化国有经济布局。

业内普遍将其看做是,国企进入黄金发展期的开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得以加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得以落实,国有企业规模迅速扩大,经济效益、运行质量显著提高。

在过去三十余年的国企改革史中,各层面作了大量探索、实践、设计、调整,形成了独特的改革轨迹,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张文魁将其概括为“国企改革的中国范式”。他分析概括了这一范式的特点:

第一,长期遵循实用主义思维,在很长时间里刻意回避产权改革,但不断推行激进的控制权改革;

第二,长时间的激进控制权改革自发地走向渐进的产权改革,使产权改革形成了严重的路径依赖特性,导致国企改革较多地对内部人依赖和由内部人主导;

第三,产权改革渐进地和摇摆不定地推进,具有机会主义特征和不确定性,并且与企业的业务、资产、债务重组交互推进;

第四,很多母子型结构和集团化的国企选择碎片化的、各自突围的产权改革方式,即保留母公司的国有制不触碰,子孙公司等下级法人实行各式各样、五花八门的产权改革;

上一篇:国际形势新变化下一篇:马克思200年诞辰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