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进模式

2024-10-08

渐进模式(通用12篇)

渐进模式 篇1

山西潞安集团石圪节煤业公司经过几年探索实践, 在企业理念建设的初始阶段、熟知阶段和实践阶段不断创新, 形成了企业理念建设“三段渐进”模式, 促进了企业理念的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企业理念只有融入员工行动, 转化为员工和企业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 才能推进公司改革发展步伐。

一、“理念渗透百日接力活动”, 推动理念学习岗位化

石圪节煤业公司在企业理念建设的初始阶段, 开展了“理念渗透百日接力”活动, 使员工认识到企业理念的深刻内涵, 使企业理念宣传取得了显著效果。

首先是宣传发动, 营造氛围。公司举行了“理念渗透百日接力”活动启动仪式。公司领导将象征着理念渗透接力活动的火炬传递到基层党支部书记手中, 接力活动正式拉开序幕。二是接力传递, 发表感言。各基层党支部按照井下生产、地面服务、多经发展三条线路展开理念渗透接力火炬传递活动, 充分利用岗前仪式、学习会, 组织了演讲会、故事会、座谈会等形式多样的小型活动, 促使员工深入理解每一条企业理念。在火炬接力的同时, 还开展了“理念与我的岗位”感言征集接力活动。专门设计了“理念感言接力簿”, 为每名员工编了序号, 要求员工结合本岗位特点和实际, 用简短的语言把自己对理念的认识和体会写出来。这些感言均语言质朴、言简意赅、主题鲜明, 把企业理念与员工岗位要求紧紧联系了起来, 更为持久地、深层次地发挥作用, 推动着员工在岗位上深入践行企业理念。三是严格考核, 认真总结。公司及时到各支部检查学习情况, 抽查员工对理念的熟记程度, 对活动开展得不好的单位给予电视曝光, 并对相关领导予以处罚。同时, 认真总结开展理念渗透活动的情况, 还选取其中的优秀案例、整理员工“理念与我的岗位”感言, 编印了《理念与我的岗位》一书。

公司领导为理念宣讲团授旗

借鉴火炬传递接力的形式, 将理念渗透工作做深了, 做细了, 做实了, 使企业理念得以更深入传播, 以强大的感染力实现了对企业理念的全员认同。此次活动参与人数之多、覆盖面之广、影响层次之深在石圪节煤业公司前所未有, 取得了良好的理念宣传效果, 是公司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一大亮点。完整系统的、长期的、多形式的、多层次的企业理念宣传教育活动, 不仅强化了企业全员对企业理念的学习、理解, 营造了文化建设的氛围, 更掀起了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二、“理念达标竞赛活动”, 实现理念考核常态化

实践表明, 要检验和考核员工对企业理念学习的效果, 操作起来比较困难, 是企业理念建设中的一个课题。石圪节煤业公司在开展“理念达标竞赛活动”中, 大胆探索, 不断加强化对企业理念学习理解的考核, 并取得了成效。

一是明确考核标准。针对基本理念和系统理念, 结合本企业自身发展实际, 按照“熟练背诵”、“深刻理解”的要求, 制定了《理念达标考核标准》, 以百分制量化考核标准, 明确了“合格与不合格”、“理解与不理解”的界限和要求。各单位对照考核标准, 对员工的学习情况进行严格检查考核, 督促员工对企业理念认真学习和深入理解, 为理念学习考核打下了基础。二是抓好日常抽查。经过一年多的摸索, 公司采用日常考核与集中考核相结合、支部考核与文化办考核相结合的方式, 逐渐形成了“1+3”的考核模式。即每季度组织一次抽查, 抽查人数不少于员工总数的10%, 而且每次抽查都要记录被抽查员工的姓名, 保证抽查的员工一般不重复, 但对上次抽查不合格的员工要进行再次抽查。年底组织集中抽查, 抽查人数不低于员工总数的30%。这样, 每年抽查员工人数达到全体员工的60%以上, 极大地促进了员工学习企业理念的自觉性、主动性, 保证了企业理念宣传渗透的效果。三是严格达标考核。每年年底, 根据日常抽查结果, 确定各单位的达标率, 然后再由单位根据日常抽查情况确定合格、不合格员工。然后, 根据考核情况, 评出年度“理念达标竞赛优胜单位”予以表彰奖励, 为合格的员工颁发《理念学习合格证书》, 对不合格的员工、单位限期整改, 进行重新考核。同时, 考核结果要进行通报, 将理念学习作为评先选优的一个基本条件, 不合格的员工和单位不能参加年终评优。

公司将“理念达标竞赛”活动贯穿于全年企业文化建设之中, 对理念的学习、渗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标准, 使企业理念建设具有了可操作性, 拓宽了理念渗透的途径。理念学习考核实现了常态化, 极大地营造起了浓厚的企业法理念学习氛围, 促进了员工对企业理念的熟知和理解。现在, 石圪节煤业公司员工对企业理念的熟练背诵率达到了90%以上。

三、“行为与理念三对照”, 让理念转化为行动

企业理念只有融入员工行动, 转化为员工和企业的行为标准和价值取向, 才能推进公司改革发展步伐。因此, 如何将理念内化为员工的自身要求, 外化为员工的岗位行为, 是企业理念建设一个重大课题。石圪节煤业公司开展全员性的以“对照理念寻找差距、对照理念完善制度、对照理念落实行动”为主题的“行为与理念三对照”活动, 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

一是学习中提高。党支部充分利用多种形式, 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进一步学习和深刻理解企业理念, 让员工在不断学习理念中自身素质得以提高。二是讨论查找。以支部为单位广泛开展“学理念、找差距”大讨论活动, 每个支部要对照潞安理念, 结合实际, 查找本支部存在的突出问题、突出现象;部门要对照潞安理念, 结合管理职能, 查找管理的薄弱环节、查找与潞安理念不匹配的管理制度;员工要立足本职岗位, 对照潞安理念, 查找思想差距、行为差距。三是落实行动。各支部、部门和员工, 在对照查找的基础上, 针对存在的差距和问题, 进一步明确整改方向, 制定落实行动方案, 将理念体现到企业生产和经营管理各个环节中。各级管理人员把理念落实到履行岗位职责, 全方位抓好现场管理, 确保公司各项目标的实现之中;广大员工把理念落实到立足岗位, 严格执行岗位操作标准, 落实好各项规章制度, 确保实现安全生产工作之中, 真正做到以理念保行动, 以理念促发展。四是总结考核。各支部、部门按照员工制订的行动方案, 对员工的讨论和整改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督促员工提高认识, 学好理念, 规范行为, 并举办“学理念、找差距、促发展”主题汇报会, 挖掘、选树和培育践行理念体系的典型人物和典型案例, 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促使员工在实际工作中努力践行潞安理念。

通过开展“行为与理念三对照活动”, 将企业理念与员工的岗位行为、企业制度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使企业理念逐步转化为员工的自觉意识, 成为了员工的行为指南, 实现了理念入脑入心入行的目的, 推动了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渐进模式 篇2

一、模式概述

(一)涵义

所谓三步渐进实习模式是指在实习期内按照学生认知发展的规律,在教师和酒店基地带教老师的指导下,分“适应、思考、研究”三步层层递进,使学生在工作中主动学会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尝试解决问题,初步具有饭店基层管理者的研究潜质,为成为酒店职业人打下较为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内容

实习教学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环节:入门指导、巡回指导、结束指导、编写训练递性也不强,往往造成实习过程缺乏重点,使得学生如走马观花,无法真正在实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大大影响了实习效果。

二、三步渐进实习模式下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

(一)实习指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在以往的传统实习教学指导方法中,实习指导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主要承担的是知识与技能传授者的角色,而没有把实习的不同过程中组织和引导作为主要任务,所以,很多学校和企业的双方指导教师都各自承担任务,没有任何衔接,产生教学任务脱轨现象。学生普遍认为学校的知识在企业实习中根本用不上,太理论化了。实习指导教师应该成为学生实习行为过程中的指导者、协调者等角色。故在三步渐进的实习模式中,我们提倡的实习指导教师扮演了关键性因素的角色,为实习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的角色定位。

1.实习过程的指导者

实习指导教师首先是一个指导者。指导实习生的生活适应方面、工作进展状况及酒店工作面临的问题处理等等,它是实习指导教师最重要的工作职责之一,尤其在实习三步渐进的前三个月。另外,指导教师还要为酒店基层管理者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指导,而精神生活管理应该是教师管理学生生活的重头戏。学生从象牙塔中学子向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人转变的这个过程中,有太多的事情需要他们去适应,比如酒店实习中的体力劳动关、观念转变关、角色转换关、环境变化关、社会适应关,诸如此类的关非常多。可见学生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是非常大的,有时甚至影响正常的实习工作乃至对其学专业产生失望心态,如有些院校酒店管理实习生甚至放弃了毕业证而选择了中途退出实习。为此,指导教师成了非常重要的角色,他们应该是一位非常好的指导师,是学生心理的按摩师,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培养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学生的服务和服从意识,努力适应酒店的陌生环境,勇敢走出实习的第一关。

2.实习三方的协调者

实习指导教师是一个协调者。实习指导教师是代表学院与酒店各部门沟通的联系者,协作落实和完成实习任务,协调与实习酒店管理者、学生、校方等三者的关系,稳定好学生的情绪,指导好学生工作,达到实践教学目标。尤其作为校方的指导老师,既要关心学生的工作状态,决不允许企业把学生视同廉价劳动力任意摆弄,但同时又不能随心所欲去干预酒店的人事制度和劳动纪律;而作为酒店方的管理和指导教师,更应明确学生实习目的和心理动态,时刻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一有问题应立即与校方老师及时沟通,协商解决对策。

3.实习工作的管理者

实习指导教师是一个管理者。实习的组织安排赋予了实习指导教师管理实习工作各方面事务的权力和责任。包括实习组织的管理、实习纪律的管理、实习任务的管理、实习过程的管理、实习成绩的管理等许多方面。把握住实习任务的进度,把握实习生对实习工作的热度,掌握实习各环节的基本情况,进行适时有效的监控。

4.实习发展的完善者

实习是把学校教育的理论部分应用于实践,给了学生一次充分了解社会和所学专业,并能相互促进的机会,让学生在一年实习中了解社会,磨练了自己,获得了成长。同时学校通过学生的实习也不断发现教育教学中的不足,相应地调整专业教学方向或方法,尽可能培养社会和行业需要的人才,从而拉近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之间的距离。所以,教师在这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只有在指导实习工作中,实习指导老师不断发现学生新问题和新情况,收集第一手的材料,并运用一定的理论去探讨研究,不断改进专业发展课程设置和专业培养目标等,才能成为教学实习发展中的完善者。

5.实习成绩的评价者

实习指导教师是一个评价者。校方指导教师与酒店实习基地带教老师共同负责实习成绩的评定工作。每当实习结束后,对实习三步骤的每一过程进行评价,而对学生行为及工作态度、责任心等方面的评价,通常以检查学生的实习记录、个别谈话、岗位带教师傅评语、客人记录本等方式进行。实习指导教师时常注意观察学生完成全部实习过程中的各种行为,从而判断每个学生各种能力的情况,及时进行指导,给予必要的咨询,以便学生及时进行修正。指导老师是一位合格的裁判者,对实习生的实习表现具有公正的.评判权。

(二)三步渐进实习模式下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评价标准

基于三步渐进实习模式下,如何评价实习指导教师是否合格,可以从三方面进行考核。关注高职院校的人员配备、实习基地的人员配备,及双方人员的管理指导等工作的具体项目的评价,具体如下。

1.首先评价实习基地基础教师配备情况,了解实习指导教师的职称结构、年龄结构、数量等,以防造成师资配备集中在年轻化、低职称、实践能力弱等问题,同时也关注实习基地的带教教师的情况,尤其关于工作培训经历等。

2.具体关注学校实习指导教师工作时,注重对教师的工作进行量化,评分各等级。

3.在实习中,实习基地(酒店)带教老师的言行不同程度地影响了实习生的实习情绪,因此,带教老师应注意自己的情绪和品行修养,严于律己、为人师表,以良好的素质、娴熟的技能、丰富的知识、热情的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实习生,加强与学生的沟通,维持良好的关系,以确保实习任务的顺利完成,所以正确评价实习基地带教老师,也是实习工作开展的有利保证。

三、结论

渐进模式 篇3

关键词:渐进式;学本课堂;先期预学;合作研学;展示亮学

“学本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习为本”。学本有别于师本,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而非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堂中应充分发挥学生天生具有的学习本能力量;学本有别于教本,体现了以学习为中心,而不是以教为中心,教应基于学,为学而教。“学本课堂”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一个科学而完整的体系,笔者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致力于“学本课堂”的模式构建,探索出一套“渐进式”学本课堂模式,引领学生从先期预学到合作研学,最后展示亮学,全程实现个体独学、小组互学与全体群学的场景,打造高效学本课堂,现以《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教学为例阐述“渐进式”学本数学课堂模式三部曲。

一、个体独学——先期预学

数学学习是对千百年沉淀下来的数学知识的一个再现过程,数学知识的获得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让学生在漫步探究过程中细细品味、慢慢吸收,从而自我建构数学概念、原理等知识体系。学本课堂中的学习形式有分有合,充分彰显了有的课堂我做主的主体思想,体现了个体与集体的融合思想。

“先期预学”是“渐进式”学本课堂模式的第一步。新课程倡导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优点在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先期预习的方式开展前置性学习,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做好前期准备,同时较好地发展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有效教学需有备而战,切忌无准备作战。“先期预学”是学本课堂的首要环节,先期预学绝非任由学生自由随意地预习,而是个体的一种有目的独立自主性学习,是学生个体在预学单的指引下开展独立性探究学习活动。预学单是学生学习动车的方向盘,为教学目标的实现指引了方向,每一组预学内容的设计犹如学生登上山顶的阶梯,一步步引导学生通向数学的殿堂。在教学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前,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能更好地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我布置学生先行预习,设计了如下预学单:1. 写出里面每组两个数的因数,看一看,比一比,我发现了( )。2. 20的因数有( ),30的因数有( ),20和30公有的因数有( ),其中最大的是( )。3. 一个数是15的因数,也是45的因数,这个数最大是多少?4. 把一张长30厘米、宽12厘米的长方形纸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剪成的最大正方形边长是多少?5. 通过预习,我知道了( )。一道道由易到难的导学习题如同一根引线,一步步点燃了学生的思维,学生依托预习单先期开展自主学习,通过独立思考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探索,认识感悟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在理解领悟中也会生发出一些疑问,触发了进一步的深入思考。

先期预学如同赛前的热身运动,舒活了学生筋骨,唤醒了学生大脑,激活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课堂学习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使学生在自主预习中经历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触发他们深入探究的意识,将预习中产生的疑难问题带入课堂,与同伴相互交流碰撞,获取更多发现。

二、小组互学——合作研学

“渐进式”学本课堂是一个螺旋上升的系统的过程,“合作研学”是“学本课堂”结构体系中的第二步,如果说先期预学是学生独立思考、孤军作战,合作研学则是群团作战,依靠团队的力量合作学习。合作研学也是整个教学活动的重头戏,该环节仍然以学生为活动主体,以小组合作为学习方式,学生在先期预学的基础上将各自预习中的发现与问题通过同伴间的互助性学习活动展开研讨交流,实现合作共赢,获得更好的发展。

合作研学突破了传统的单向讲授教学的线性瓶颈,开放了学习的空间,发散了学习的维度,使得学习不再封闭,让学习活动变得多元化,小组成员在多向互动交往中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合作研学不只是学生的活动,教师也应与学生合作参与研学活动,在合作研学中,教师要做好向导,明确研学任务,调控合作进程,适时适度予以指导,提高合作质效。“导学单”是合作研学环节的“作战路线图”,合作研学以导学单为引领,围绕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相关内容,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组织教学,同时各小组针对学生个人在预习当中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小组成员互助互学,协同合作解决问题。在教学《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时,我设计了如下课堂导学单:1. 小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发现,合作研究各自产生的疑难问题。2. 举例说明什么是公因数,什么是最大公因数?3. 写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4. 我采用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是( )。5. 在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过程中你发现了什么规律?沿着导学单中内容的顺序,学生在小组内交流预习中的所得所获、所思所想,围绕教学核心问题共同探究,对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提出各自的理解,对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进行商榷。导学单如同一架云梯,让学生攀缘而上,一步步登上知识的殿堂。在学生合作研究的过程中,我既是组织者又是合作者,我时刻关注各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捕捉合作研学中的闪光点与盲点,以激活合作动力,及时关注问题矛盾焦点,把控教学进程,我还适时参与了个别小组的研讨,为他们排忧解难,推动学习进程。

歌德说过:“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有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小组合作互学这种借助伙伴的聪明才智,发挥集体力量与智慧的学习方式,让课堂散发活力,使学习效率更高。

三、全体群学——展示亮学

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舞台,一堂数学课仿佛是一台精彩的大戏,戏中的主角是学生,教师是指挥。如果说合作研学是小合唱,那么展示亮学就是大合唱,作为“渐进式”学本课堂模式的第三步“展示亮学”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核心环节,该环节通过全班展示交流的形式开展全体群学,各个学习小组将小组合作研学中的收获进行汇报展示,全班同学相互分享研究成果,互相补充完善,从而获得实质性提升,既完成了数学知识的建构,又提升了表达能力。

展示亮学既是学习成果的大会演,又是一次全体交流学习的机会,我们要充分把握好这一机遇,设计并组织好该环节的活动。在展示亮学阶段,教师要当好合作总指挥,充分发挥教学智慧,激励学生踊跃展示,激活学生数学思维,给予展示交流的时间,适当干预梳理,及时总结提炼,助推全体学生获得跨越性发展,得到实质性提高。在《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教学的最后环节,我为学生提供了展示平台,组织全体学生展示亮学,邀请各小组汇报研学成果,他们展示自己小组合作学习的发现,将小组研学中尚未解决的问题提请全班解决,如有的小组觉得一一列举的方法很麻烦,问有没有简便一点的方法;有的小组大胆介绍发现的一些特殊规律:连续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连续两个奇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他方唱罢我方登场,一个个学习小组争相汇报各自的研学成果。在各组汇报过程中,有的小组进行补充,有的小组提出质疑,说出自己的观点,与其他小组发生争论,甚至争得面红耳赤,激烈的争辩使大家的思想认识不断修正、统一、完善,明晰了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含义,学会了用列举法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并掌握了一些特殊关系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规律,更重要的是孩子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懂得了有条理的思考,提升了自主学习能力。

展示亮学是更大范围内的合作研学,教师要精心布置好这个大舞台,激励学生踊跃展示,积极亮出自己的学习成果,勇敢抛出独特的想法,共同奏响全体群学的和谐之音。

浅析中职电子专业渐进的教学模式 篇4

电子线路课程为例, 电子线路课程是许多专业的基础课, 学好这门课程, 可以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但电子线路是一门比较难懂的课程, 有些概念比较的抽象, 学生不容易掌握。电子线路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但鉴于学校设备的不足, 许多实验都不能展开, 这对课程的教学开展, 学生的掌握, 都有比较大的影响。但在课堂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和仿真软件相结合进行课堂教学, 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电子电路仿真软件Multisim是一个专门用于电子线路仿真与设计的EDA工具软件, 它具有比较直观的优点, 整个操作界面就像一个电子实验工作台, 绘制电路所需的元器件和仿真所需的测试仪器均可直接拖放到屏幕上, 轻点鼠标可用导线将它们连接起来, 软件仪器的控制面板和操作方式都与实物相似, 测量数据、波形和特性曲线如同在真实仪器上看到的一样。当Multisim仿真软件和大屏幕投影机相结合时, 它所体现出来的课堂教学优势是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比拟的。比如:在电子线路课程中, 对放大器这个内容, 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 波形也比较多, 只有通过比较直观的图形,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显的比较容易点。在这个内容的教学过程中, 结合多媒体技术, 能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路的连接, 元器件参数的设置。并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能随时改变元器件的参数, 当每个元器件的参数发生变化是, 电路的情况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这样学生就很容易的知道电路中每个元器件在电路中的作用, 每个元器件发生故障的时候, 电路会有怎样的表现。从而在今后的实际电路实验中, 就能根据电路表现出来的故障现象, 去判别产生故障的原因。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 既能做到教师的演示的主导作用, 更能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 当专业课程和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学生从枯燥的理论课程中解放出来, 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更能使学生很好的掌握好专业理论知识, 为今后进一步学习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 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加强动手能力的培养

理论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对相关专业的基础知识有了一定的掌握, 但这样的掌握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是职业学校的一个重要任务。因此, 紧密联系理论知识, 加强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以理论知识来指导实习实验, 反过来通过实习实验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 相辅相成, 相互促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从最基础的项目做起, 由浅入深, 由易道难。还是以电子实习实验为例:以利用万用表对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电子器件的检测, 能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各种元件的特性, 在检测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当出现问题的时候, 学生会通过理论的知识去分析问题, 这样通过实际, 促进了理论知识的巩固。另外, 学生通过分析出现的问题, 就会去研究如何解决问题, 从而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钻研透了每种元器件的特性, 也为今后复杂电路的分析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除了元器件的检测以外, 还加强对学生焊接工艺的训练, 通过焊接工艺的训练, 使学生在元器件的整形、装配、焊接等方面有较强的动手能力, 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 学生具备了整体装配的能力。然后可以通过安装收音机或者无线话筒等之类的电路来检测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的掌握情况, 虽然是安装一个收音机或者无线话筒, 但其中要考查的内容很多。首先是对提供的安装元件进行逐一检测, 确保安装的每个元件都是质量可靠的, 其次是对元器件在电路板上的安装及焊接, 考察学生装接的工艺水平。第三是安装完成以后, 还要对所安装的电路进行调试检测, 在调试检测过程中又会涉及到多种测量仪器的使用。当学生自己安装的收音机收到清晰广播节目, 或者当学生听到自己组装的无线话筒传出自己的声音时, 学生的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这样的训练, 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对学习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学生实训和社会需求相结合加强考工考证培训

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就是, 既懂得理论知识, 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服务于社会的专业使用人才。由劳动部门组织的考工考证就是学校和社会需求很好的一个切入点。通过考工考证的训练, 不仅使学生在动手能力方面有系统的训练提高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 工厂式的训练更能使学生毕业以后就能很好的适应企业的工作。学生在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有一定基础的情况下, 通过大强度的考工训练, 培养了学生刻苦耐劳的精神。以苏州无线电调试工考工为例, 学生通过对稳压电源、场扫描电路、低频小信号放大电路、可编程定时报警器等8个电路的安装, 调试、检测、数据测定、数据处理等一系列的工作, 使学生有较高的装配和焊接工艺水平。在检测电路的同时, 也能熟悉对仪器仪表的使用, 通过这样考工的实训, 学生能很熟练得操作各类仪器仪表。在整个实训过程中, 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在碰到问题的时候, 学生会学着运用已有的知识, 去分析、解决问题, 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大幅的提高。

循序渐进 篇5

循序渐进,是说无论学习还是工作,都要按照必须的步骤来进行,逐渐深入或提高。当处理事情时突然间产生了非凡的气概,想要凭借已有的经验来获得灭此朝食迅速解决问题的效果,这当然在出发点上就应是好的。但是在具体实行的时候,就不能鲁莽行事过于急躁,而要在现有的基础上,审时度势因势利导,逐步创造条件争取机会稳步前进,才会用较小的代价来取得大的成功。在抢险救灾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则需要迅速果断采取措施,力争在最短时刻内解决问题,防止事态的发展和扩大。

对于知识的学习,也需要象建筑楼房那样,从最根本的基础方面开始做起。有些基础知识,比如字的发音,数的运算,看似极其简单,却是在以后接触更多知识时的早期铺垫。基础知识牢固,功底好的人,对于新知识的明白也会更为全面和顺畅。年轻时的坚持不懈的发奋,是以后走上成功之路的必要条件,也是对人生目的和意志的综合考验。有的人由于忽视了基础知识的学习,以至于在应用拼音输入法输入文字的时候出现了拼错的现象。既影响了完整意思的表达,也影响了相互间的传递和交流。

由于追求高品质的生活,以及为了应对复杂环境下的激烈竞争,目前年轻一代的视线和注意力已经在某些相关方面人士的引导下,逐步转移到了能够进行网络交流的室内。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进食过多而户外又相对过少的生活方式导致了在校生体质的严重下降,笨拙的身躯使许多的体育活动都无法顺利的进行。为了安全起见,有些地方的校方不得不取消了体育课程。而在目前的膳食结构影响下,学生时期户外量的减少毫无疑问又会带来体质的进一步下降。对于这种营养成分过剩同时又缺乏户外的状况,与此相关的人员也需要透过发奋来改变这种局面。如何能让年轻一代有时刻有精力在户外中增强体质,也是关联到今后能否满足某些职业需要的问题。

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以后,减肥就成了很多人经常关注的事情。要想在各种美食的诱惑面前限制体内能量的增加,减掉身体剩余的重量,保有健美的身材,显然是个十分麻烦而又漫长的过程。对于体内脂肪较少显得比较清瘦需要增肥的人来说,要想增加体重也需要有些耐心。当然也要思考在体重改变后所产生的实际效应。如果在控制体重过程中,由于把握不好出现了反弹,就会在无形中增加了费用,也影响了自己的情绪。为了避免可能出现的潜在风险,也需要经历循序渐进逐渐改变的过程。

随着家用及其它用途汽车数量的增加,有车族的队伍也在逐年扩大。自己的车当然就应由自己驾驶为好,这样能够使自己不断提高相应的技术,也能够节省许多的费用。然而对于车的性能的掌握,也有一个相应的过程。对于入门不久的新手来说,需要经过一段时刻的练习才适合在主干路上开行。出于节假日免费的思考而贸然开上高速公路,则会由于对路况和规则的不适应而影响了别人的出行。以前曾出现过由于争强好胜而争道抢行,引发重大交通事故的情形,因此在出行时务必要留意谨慎。:

由于风俗习惯的改变需要经历较长的时刻,因此同样需要在较早的时候就有比较全面周到的思考。在城市化的背景下,由于项目发展和扩建需要更多的土地而在一些地方推行的平坟复耕户外,就是正因事先没有取得民众的广泛支持而显得唐突鲁莽和怪异,颇有些礼不下庶民的味道。既便是站在高端的位置上为了民众的长远利益而着想,也要充分体察民意民情,避免出现劳民伤财费力不讨好让人寒心的举动。以往扩城户外中曾出现过的压低或是拒付拆迁补偿费的现象,也应当尽早得到纠正。

渐进模式 篇6

一、构建新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必要性

(一)新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的要求

教育部颁发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可见,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语言知识、理解所学的阅读材料,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和策略,逐步培养语言学习能力。

(二)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

1.偏重语法教学,忽视阅读技能指导。

2.偏重阅读内容教学,忽视人文教育。

二、四步渐进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探究

为了充分提高学生的语言学习及应用能力,笔者在总结他人和自己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整合出了四步渐进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步骤:阅读导入、浏览式阅读、研究式阅读、创造性阅读。

(一)阅读导入

导入主要是对课文的话题内容和背景知识进行点拨,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情境中,从而激发学生阅读的动机。

(二)浏览式阅读

这一环节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技巧和获取文章整体信息的能力,从而理解课文表层意思。

(三)研究式阅读

第三步的目的是深化理解,培养技能,掌握语言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训练阅读技巧,摄取信息,分析段落,剖析语篇,还要教给学生语言规则,解释并训练重点字、词、句。

(四)创造性阅读

第四步的目的是实现知识的迁移和升华,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本阶段可采用学生分组合作的形式,利用课文所提供的信息进行交际活动,提炼阅读材料中蕴涵的思想和文化意识。

三、四步渐进式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要点

(一)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四步渐进式教学的每一个步骤中,都应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例如,在阅读导入环节中,教师可通过展示图片或提出话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汇报讨论成果,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活动中,而不是成为被动的知识接受者。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教师应清醒地认识到,每位学生现有的语言能力、学习方式及兴趣爱好等方面都存在差异,因此阅读教学中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与评价都要考虑到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在整个教学过程的实施中,教师作为引导者,需要调动所有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长处,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从而使每位学生的个性、潜能、学习能力、创造能力都能够获得不同程度的自我发展。

(三)有效补充课外阅读材料

阅读课教学不能只关注课堂内的阅读,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具有趣味性、思想性的文章让学生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巩固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策略,增加信息量,扩大阅读面,培养独立阅读的能力。

(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师在设计每一步骤的任务时,应积极创设各种合作学习的活动,指导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进行明确的责任分工,主动与其他成员进行对话与交流。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增强责任意识、互助意识,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发展与他人沟通合作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

总之,采取适当的阅读教学模式,提高阅读教学效果,不仅符合新课程的要求,而且有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渐进模式 篇7

一、开展“阶梯渐进”模式教学的背景

在跳高教学中, 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 常常会受到学生人数、体育能力, 教学时间, 以及体育条件等方面的限制, 很难在训练强度与密度等方面兼顾到全体学生, 如果不采取针对性措施, 必然会制约教学成效的提升。面对这样的情况, 我在多年从事教学研究的基础上, 开展了“阶梯渐进”模式教学的探究尝试, 进行了对比教学实验。

二、开展“阶梯渐进”模式实验的对象

我选取了本校2006级的六个初一班级342名学生作为试验对象, 1—3班为实验班, 4—6班为对照班, 进行了跟踪实验研究。在实验之前, 我对了两组班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比较, 确定实验班级与对照班级的学生在整体发展水平上均衡, 没有明显差异, 保证了实验对象处于同一水平。

三、开展“阶梯渐进”模式实验的过程

1. 结合教学需要科学安排场地器材。

在传统体育教学中, 教师通常设置一套教学设备, 学生排队轮流进行体育训练, 学生的相当部分时间没有用在教学训练之中, 反而浪费在了等待的过程之中。“阶梯渐进”教学模式让多组学生同步进行训练活动, 可以提高教学训练的密度与强度, 相当于使一节课 (45分钟) 获得了90分钟的教学时间, 甚至更多, 可以有效提高体育训练成效。但是受到教学条件的限制, 部分学校无法同时提供出满足教学需求的体育器材数量, 教师应当灵活运用各种器材, 因陋制简, 运用一些替代品满足学生学习需求, 如以标枪加橡皮筋替代横杆, 用海绵垫子保护学生, 发挥沙坑的作用, 等等。采取替代品方式基本能满足学生多组训练的需求, 一般以四组左右较为适宜。在各组训练器材之间, 也要依据整个场地大小情况, 设置一定的相隔距离, 防止各组在训练过程中相互干扰。

2. 采取“同一阶梯”模式强化训练。

在初中体育跳高教学中, 只有基本动作训练教学环节适宜运用这样的教学方法, 四组学生横杆设置的高度一致, 重点结合学生整体情况进行微调, 要保持相对适宜的高度, 不要过高, 正常情况下以0.75米左右相对合适, 要保证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完成跳跃动作。各组学生依照顺序进行反复训练, 感悟、掌握基本动作要领, 训练的次数与强度都要高得多, 对于学生正确掌握体育动作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3. 采取“两级阶梯”模式升级训练。

在这种教学模式中, 学生分为两个大组, 每一组安排两个横杆, 分别进行训练, 第一个横杆与第二个横杆之间高度有一定的差距, 全体学生分组从第一处横杆开始训练, 顺利完成第一个高度跳跃的学生则进入第二处横杆进行练习, 没有成功的学生留在第一横杆进行强化训练, 直至通过为止。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 教师在横杆高度的调整方面要循序渐进, 不能急功近利, 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让学生感悟成功, 激发学习动力。

4. 采取“四级阶梯”模式渐进训练。

在“四级”阶梯模式教学中, 教师可以将四个横杆逐层提高, 具体标准可以结合学生实际来进行, 在前面进行“两级阶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 将学生依照“两级阶梯”训练的结果分成两个组, 分别为甲组 (低) 、乙组 (高) , 四个横杆分为A、B、C、D四个高度, 甲组从最低高度的A杆进行练习, 乙组从B杆开展练习, 在规定次数之内跳过横杆的学生进入到下一高度的横杆组, 没有完成的回到前一组, 最低降至A组。这样的方式, 学生缩短等待时间, 提高练习强度与密度。

5. 开展“四级阶梯”教学考核方式。

在体育教学考核中, 教师也可以按照阶梯式进行, 从最高高度的学生组进行, 采取这样方式的好处在于跳过高度的学生仍然有时间进行巩固练习, 高组学生考核结束以后, 还可以对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帮助, 避免一些跳高能力强的学生重复考核浪费时间、跳高能力低的学生过早出局的现象。

四、开展“阶梯渐进”模式实验的成效

在教学中, 我对实验班级和参照班级进行分析与了解, 通过问卷调查、数据统计、考察考核等方式, 搜集学生在不同教学模式状态下的学习差异性, 得出结论为“阶梯渐进”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体育教学成效, 具体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 有效激发了学生练习兴趣。

在实验之前, 六个班级的问卷调查显示, 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兴趣率平均为61.3%, 实验班级和对比班级较为均衡, 没有明显区别。实验进行一年后, 我再一次进行了问卷调查, 对比班级的兴趣率还是在62%左右, 但是实验班级的兴趣率上升到了86%, 上升了24.7%, 学生的学习兴趣明显提升。

2. 明显增强了练习强度密度。

采取“阶梯渐进”模式教学, 除了训练基本动作的“同一阶梯”之外, 在其余的“两级阶梯”和“四级阶梯”模式教学中, 学生同时训练的人数至少增加了一倍以上, 也就是说学生的体育练习密度和强度增加了一倍, 为学生尽快掌握动作要领、提高训练成效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3. 快速提高了跳高教学成效。

实验班级和对照班级学生在跳高练习测试中的结果显示, 采取传统教学模式的对比班级, 学生跳高测试优良率、及格率分别为35.6%、38.2%, 而采取“阶梯渐进”模式开展训练教学的实验班级, 学生跳高测试优良率、及格率分别为44.1%、46.9%, 分别比对比班级高出8.5%、8.7%, 取得了明显成效。

4. 充分营造了竞争团结氛围。

在跳高教学中采取“阶梯渐进”模式教学, 在学生中创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 学生都充分发挥自身潜力, 积极要求进入下一层次的训练, 同时不同高度组的学生之间也相互指导帮助, 学习氛围融洽度得到了提升。

渐进模式 篇8

1.“卫生法学”实践教学不可或缺

首先, 有助于学生深刻的理解基础的理论知识和一些现行的制度, 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卫生法学的基本框架体系是法学, 课程的调控对象是卫生与法律之间的关系。具体的内容较为抽象, 而且跨学科, 为学习过程大大增加了难度。此课程在内容上与医学存在相关的联系, 但是在学科体系以及学习方法上, 与医学是截然不同的。它不仅涉及到一些法学的基础知识, 更多的是与一些现行法律法规的有机结合, 学科的时代性较强。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理论教学, 远远不能满足课程的需要。其次, 对于医学生的职业道德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促进培养去全方位的医学人才。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医生, 必须具备相关的卫生法学知识。在《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也有相关内容, 要求医学院毕业的学生一定要清楚的认识医学职业的一些必备要素。学校教育的阶段是医生职业道德素质养成的重要阶段, 卫生法学课程的学习对于学生法律观念以及自律意识的形成十分重要。最后, 对学生搜集, 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作用, 对于学生之间团队协作的能力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实践教学与传统的教学方式完全不同, 它所依据的理论是问题式的教学理念, 将问题设置为教学的导向, 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及实用性。

2.“卫生法学”课程实践课程设置的原则

2.1 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核心思想要做到实质上的统一

所有的课程都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理论教学和实践课程是不能被分割的。首先要研究学科的自身特征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 统一的对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内容内进行设计, 使其二者相互联系, 将理论与实践很好的衔接在一起, 将其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的统一, 建立起科学、完整、协调的一体化实践系统。

2.2 在实践教学中突出渐进性

任何人对于知识的认知过程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这个过程是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 首先大脑受到外界信息的一系列刺激, 通过感觉、想象、语言、思维等学习与一些自身的实践活动, 能够获得一系列的知识以及实践所收货的应用技能。认知过程都是由简单到复杂, 有表象及深层的。所以, 在对实践的课程进行设置时, 一定要注重课程的循序渐进。实践的问题以及相应的方式都要有一定的梯度, 设计最好能做到层层递进, 将学生的思维以及意识引向知识的最深层, 理解就是最好的记忆。同时要注重对重点, 难点的内容进行拆分, 将大问题进行碎片化处理, 将其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 逐个击破, 对复杂问题进行简化, 帮助学生的理解与掌握。

2.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要充分的将学生的自主意识调动起来, 让学生积极的参与进课程的学习, 引导学生积极的参与到教学实践中去。是学生依据不同的条件、角度、方法对问题进行思考, 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身体验所学的理论知识以及一些法律制度。对所学的知识深度了解。另外还要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积极的发现问题, 并且勇于解决问题, 使得学生在整个学习的过程中充分的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 感受探索的乐趣, 使其学习走入良性的循环。

3.“卫生法学”“课程”“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

3.1 全面的掌握基础知识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是学习一门学科的入门也是起点, 也是实践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了使学生对基础知识有较为全面的了解, 要以教学内容为课程的主线, 重点突出一些重点以及难点。对于不同的专业课程要有不同的方案, 针对其学科的特点, 也要与专业的特点以及今后的就业相结合, 针对医疗保险、医疗信息管理等专业除了解基本的法律法规外, 重点了解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责和医疗事故处理的相关法律规范。

3.2 综合能力的培养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已经是实践教学所要达到的中层目标了。在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 可以有针对性的对一些需要研究的对象以及具体的法制法规进行实践课程的设计。首先要注重课堂的教学, 要采取小组讨论的模式, 使学生畅所欲言, 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 对案例积极的思考、发现问题并且解决, 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其次要注重对课后作业环节的设计, 要选择一些涉及范围较广, 比较社会化的问题进行研究, 让学生自己探索、调查, 并且给出一定的思考意见, 使得技能实用化, 社会化, 真正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

结语

“卫生法学”课程的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作为一门时间性较强的课程, 在其发展的道路上必然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产生更多的阻碍, 为了更好的满足“卫生法学”教学过程中的具体需要, 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的研究探讨, 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只是一个开端, 要不断的在实践中探索, 不断的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

摘要:为了满足“卫生法学”教学过程中实践教学的需要, 教育工作者设计了渐进式的实践教学模式, 分别是提高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 对于现行制度的理解程度, 对于学生搜索, 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还要注重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团队协作能力, 以及对知识的综合运用以及学科创新能力。以上所述对于医学生的道德层面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对于培养出合格出色的医学人才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卫生法学,课程,渐进式,实践教学

参考文献

[1]陈国湘.“卫生法学”课程“渐进式”实践教学模式构建[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 04:660-661.

渐进模式 篇9

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实践教学相比, 高职实践教学具有相对的独立性, 构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 实践教学内容不再是单纯的对理论教学内容进行验证, 而是要进行技能与能力训练, 使学生掌握一定的技术应用能力, 能较好地适应尽快上岗工作的要求。然而, 社会本位论和技术决定论依然左右着人们的思维, 职业教育处于一种被动适应的状态, 忽视了工作过程的知识, 尽管突出了专业的应用性和针对性, 但是由于在复杂的工作情境中, 缺乏做出判断并采取行动的能力, 当原有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不再适用于新的职业岗位时, 学生很可能会茫然不知所措, 因此, 高职毕业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能力相对欠缺。

目前, 国内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仍沿用以任务为中心, 而不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 实践内容基本以护理专业的基本技能训练为主, 缺少结合临床实际情况的“综合性设计实验”和“研究创新性实验”。实践教学目标仍停滞于要求学生掌握常用的护理基本操作技术, 忽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方法沿用示教—练习—演示—考核的方法, 实践课过分强调操作程序要精确, 操作动作要规范。虽然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操作方法上功不可没, 在模拟阶段能起到规范操作、熟练操作的作用, 但普遍存在严谨但不灵活, 规范但无创新, 缺乏应变能力等缺点, 激发不起学生主动实验的兴趣, 研究气氛不够, 学生学习的热情也由高到低, 甚至产生厌倦心理。由于教学方法的不当, 限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 学生进入临床后, 面对许多应急问题常常感到束手无策。

此外, 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评价也基本以技术操作为中心, 脱离“以人为中心”的医学护理模式, 而忽视了学生临床实际决策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样的考核标准常常导致临床实习阶段的学生和新入职的护士, 在操作时只注重操作技术, 而忽略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感受, 面对变化多端的临床情境, 导致护理过程的失败。传统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理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及评价标准已不适应现代护理飞速发展的要求, 制约了护理创新人才的培养, 违背了职业教育的理念。

实践教学模式改革应遵循的理念

重构以职业能力为核心、基于工作过程的创新导向理念下的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应本着培养更多高质量应用型护理人才的目的, 注重“以学生职业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理念, 运用现代教育理论, 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评估体系以及教学组织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深入思考和整体改革, 建立起与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相适应的试验探索—模拟训练—真实情境运用—反思创新发展的渐进式、阶梯式技能提高途径和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的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新模式。

开拓护理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维度应通过对护理专业实践教学各环节的整体设计和优化组合, 有效地解决职业适应与职业发展相互协调的问题。实践教学内容要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打破学科界限, 融入与职业活动紧密相关的典型案例, 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 再到创新, 单个技能训练、综合性技能训练及反思研究性技能测试三个层次循序渐进, 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教学组织要突破传统的“先理论, 后实践”的方式, 实行“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三位一体的运行方式, 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衔接、互补、交融, 从根本上改变实践教学作为理论教学附属品存在的局面, 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

实践教学改革措施

我院护理专业一向重视教学改革, 本世纪初, 在广泛调研、听取临床专家意见的基础上, 制定了切实可行的护理专业总体人才培养方案与总体培养目标, 并率先进行了以生命周期为轴线的护理专业课程设置改革, 力争做到与国际接轨, 提出了“试验探索—模拟训练—临床实训”的三阶段、渐进式技能培训模式, 并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护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标准。为达到高职护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的要求, 还应采取如下措施。

制定护理人才培养目标, 构建护理专业实践课程体系能在医疗卫生保健和服务机构从事护理、保健服务, 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高度关爱精神的护理专业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是我院护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总目标。在此基础上, 根据渐进式知识发展的要求, 分解护理专业整体培养目标, 突出以人为本, 以就业为导向, 以服务为宗旨, 适应护理专业发展;构建四部分课程体系, 即必需的基础课程、人文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突出护理专业特点的专业课程, 以及注重发展学生个人特点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程, 各部分课程目标明确, 适合不同阶段学生知识、能力培养的目标。公共文化课在强调素质教育功能的同时, 依据针对性、适用性的原则, 强调社会调查, 了解本地区经济发展情况, 医疗卫生事业现状与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人们对医疗护理的需求, 使学生走进护理职业, 培养职业认同感。医学基础课在保证“必需、够用”的前提下, 注重实验课程的验证性与探索性, 树立敬畏生命的意识, 强调医学科学精神的培养, 使学生学会感恩。专业课程应依据人的成长规律和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 整合教学内容, 按照“宽基础, 活模块”组织教学, 在职业核心技能培养的同时, 强调临床思维的养成。公共选修课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促进学生素质全面提高, 专业选修课结合专业特点注重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和知识面,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及专业自豪感, 强调护理关怀能力的培养, 引导学生对未来职业进行反思。

建立渐进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本着以创新为目的的理念, 在四部分护理专业课程体系的基础上, 构建渐进式立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医学基础课程实践对象以尸体标本及动物为主, 实践内容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对专业课程实践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有序、合理地整合, 实践对象从模型到标准化病人, 再到真实病人, 实践环境包括示教室、模拟病区、医院病区, 实践地点包括实验室、模拟病区、医院 (社会) , 实践项目包括单个模拟训练、综合仿真训练、临床实训, 逐步提高。临床实习期间, 第一阶段以生活护理操作技能培养为主, 内容涵盖护理礼仪、人际沟通、健康评估、护理基本理论与技术等, 要求学生能以病人为中心, 满足病人清洁、饮食、休息等基本需求。第二阶段以专科化护理技能培养为主, 内容涵盖成人护理、母婴护理、儿童护理、急救护理、中医护理、康复护理等, 强调在评估的基础上, 综合应用护理基本技能, 为病人解决健康与疾病方面的问题。第三阶段以维持健康、预防疾病技能训练为主, 内容涵盖老年护理、护理管理、健康教育等课程。后一阶段的实习均能对前一阶段掌握的技能进行巩固与提高, 并提出质疑与反思。渐进式的实践教学可以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过渡, 文化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开出可以立体化地构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内涵, “验证—模拟—实训—质疑—创新”五个阶段逐渐递进, 螺旋上升, 可以促进护士职业生涯的不断发展, 也有利于护理专业的发展。

开展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研究在实施“试验探索—模拟训练—真实情境运用—反思创新提高”的渐进式、阶梯式技能提高途径的护理实践教学新模式的基础上, 要开展护理专业高职生实践教学质量评价的研究, 构建针对不同学习阶段学生的渐进式、阶梯式实践考核评价方法与发展性评价体系。如在单个模拟训练阶段, 评价强调操作程序要精确, 操作动作要规范, 评价以教师为主, 以学生为辅;综合仿真训练强调综合应用、团队合作, 评价重点除操作程序的精确性、操作动作的规范性以外, 还应包括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等, 评价主体应该是学生、合作对象、教师三者的结合;临床实训阶段强调护理措施的及时性、有效性, 评价重点应以病人的反应与感受为主, 重点考核学生对技能核心原则的掌控能力及对现场的驾驭能力。三个阶段的评价主体不同, 评价重点不同, 可以渐进式地完成护士技能的内化与提高, 也可以更加科学、立体化地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江敏, 王爱灵, 肖岷.不同等级医院护理管理模式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7, 23 (6中) :67.

[2]许红岩, 高建新.医学院校实验教改的思考[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基础医学教育版) , 2005, 7 (4) :420-423.

[3]翁启芳, 朱唤清, 沈行良.改革实践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J].海南医学院学报, 2008, 14 (5) :587-588.

[4]唐波, 周霞.发展性教育理念在护理带教中的运用体会[J].中华临床医学杂志, 2007, 8 (3) :110-111.

渐进模式 篇10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需要我们结合每个阶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好教学的切入点,进行教学策略的设计,有选择地、灵活地进行有步骤的、有针对性的、系统的教学。教师还要充分了解每个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及其学习情况,辅助以必要的学习策略,引导学生有步骤地进行音标的学习。

一、起始阶段,利用拼音迁移,渗透辅音字母的发音

对于初次接触英语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学习兴趣浓厚,但学习能力,如听力水平、注意力水平等能力不高,不适合直接开始音标学习。所以要从比较简单的辅音字母入手,充分利用汉语拼音与音标之间的内在联系,渗透进行辅音字母的发音训练,降低识记单词的难度。比如,在教学单词book时,教师可以先在黑板上写出字母b,请学生来读一读它是拼音时的读法,然后教师示范它是音标时的读法,通过反复对比帮助学生感知两者之间的内在关联,注意两者之间的相互对应;再用相同的方法教学字母k;对于元音字母组合oo,则暂时先不加说明,直接读出;然后再请学生将这三个部分进行拼读,得出单词book的读音。

我们还要根据单词学习的情况,多设计各种练习帮助学生记忆辅音字母音和形之间的联系。比如在学习单词head,finger,body等单词前后,设计诸如看字母、猜读音或者听读音选字母等的形式,帮助学生感知h,d,f,g,b等字母的读音。同时,每个辅音字母都要进行反复大量的呈现,提高学生对辅音字母的发音的敏感度。

二、字母学习,初步培养音素意识

通过对比观察,我们发现在21个辅音字母中,b,d,p,t,v,z等字母的字母音只要在其字母发音后面加上[i:]的发音即可,如字母Bb的发音就是[b]+[i:]=[bi:];同样j,k是后面加上[ei],s,x,f,m,n是前面加上[ei]。在教学字母发音时如能在这方面进行一定的引导和训练,既能帮助学生正确读出字母,并且能够根据字母发音正确归类26个字母,同时也初步培养了音素意识,便于以后的进一步教学。

三、元音字母发音规则,利用口诀,巧妙记忆

在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音素意识,能够熟练地将辅音字母的发音运用到单词的拼读、拼写当中,要开始教学五个元音字母在不同情况下的发音了。元音字母的发音可谓变化多端,教材当中对每个元音字母最主要的两种发音情况进行了罗列:当以发音的元音字母为结尾的单节,如be,she,he和在“元音字母+r除外的辅音字母+不发音的e结尾”的结构的音节,如cake,make,coke中,该元音字母所发的音跟它的字母音一致;而在以一个或几个r除外的辅音字母结尾的,中间只有一个元音字母的音节中,该元音字母读短音,如desk,bag等。

但要让学生弄明白这样的发音规则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就将这枯燥晦涩的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口诀,学生学起来就能更简单。“e尾无声倒数三,就发字母名称音”的口诀,就简单形象地描述了元音字母在“元音字母+r除外的辅音字母+不发音的e结尾”结构里的发音规则:“e尾无声”就是以字母“e”结尾,同时这个“e”又不发音,“倒数三”指的是元音字母所处的位置在该单词的倒数第三个,“就发字母音”点名该元音在该单词中所发的音就跟它在单词表中字母的发音是一致的。学生熟记并领会口诀后,就能自己拼读大量的具有该结构的单词,如cake,classmate,date,face,game,grape,lake,make,name,plane,plate,same,skate,snake,take,wake,bike,dive,drive,fine,five,ice,kite,like,nice,nine,rice,ride,shine,side,size,time,write,close,Coke,home,nose,phone,those,cute,June等。同时也要提醒学生切不可把口诀当发音规则,这口诀只适用于一般情况下这种结构的发音。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以后的教学当中寻找合适的时机将发音规则进行严格正确的描述。

通过口诀的教学,学生普遍掌握了每个元音字母的两个主要发音,我们也就可以让学生在“音”的基础上渗透性地开始让学生接触音标的“形”,此时就可以将这十个音标呈现给学生:Aa([ei]和[]);Ee([i:]和[e]);Ii([ai]和[i]);Oo([u]和);在其后的学习当中,也要根据需要多次呈现所学音标,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多次复习音标,二来也可以借助音标帮助学生学习新单词。

四、呈现音标后应注重拼读,不强调书写

有了前面的准备,就可以正式开始进行音标的学习了:

首先要读准音标,避免因音标读音上的偏颇导致单词发音失误:虽然有了前面的渗透,到呈现音标时还是有必要进行音标发音上的重点指导,通过讲解发音位置、声带是否振动等,帮助学生正确进行发音。

然后要指导拼读,避免音标学习停留在只会读音标,不会拼单词的水平上:首先指导学生根据元音音标的个数划分音节;然后指导学生分别对每个音节进行拼读;认识重音符号和次重音符号并指导进行轻重音上的朗读练习。

同时,还可以教授给学生词典中单词的排序方法,并学会如何在词典中查找单词。这是对音标教学的一个最终目的的阐述:学习音标就是要学会在遇到新单词时,能遵循单词排列方法在工具书中查找到单词,并对该单词的音标进行拼读,学习新单词。

摘要:音标的学习非常重要,正确掌握音标的认读和拼读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发音规则,降低识记单词的难度,有利于学生对英语自主学习。总结了在音标教学方面的摸索与尝试,探讨了音标教学的步骤和方法,提升自我教学技能,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英语的学习。

目标渐进激励及时 篇11

关键词:网络游戏;目标;激励

中国分类号:G898

随着科技的发展,特别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的普及,网络游戏成为困扰很多人,特别是青少年的重要因素,也因此成了教师和家长的公敌。网络游戏会如此吸引青少年,有其值得我们在教育中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比如其趣味性、平等性、草根性等等。本文主要就目标设定以及激励两个方面来探讨网络游戏对教育的启示。

网络游戏的目标渐进。网络游戏通常为玩家设定了一个个等级,也即目标,玩家想提升级别即晋级,须完成相应任务。纵观这些目标,不难发现,随着目标即等级的增加,相应要完成的任务的难度在逐步增加。通常在游戏的初始阶段,目标要求的相应任务,简单易达成,可以让玩家轻松地熟悉游戏规则、玩法,很快上手游戏,并获得信心。随着玩家的熟练程度、能力不断提高,级别的增加,想要晋级,要求会越来越高:要完成的任务的难度也不断增加,要获得更多的经验值。

网络游戏中这种目标的设置,让网络游戏具有了恰当的挑战性。这种挑战性对玩家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在网络游戏中个,玩家必须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攻克难关,完成任务,方能升级、过关。在攻克难关的过程中,对学生的耐心、决心、毅力都是一个挑战。如果难关太难,远远超出了玩家的现有水平,玩家很容易丧失信心,放弃游戏;太简单,则让玩家觉得没有挑战性,索然无味,也会放弃游戏。因此,好的游戏中的目标设定都是渐进的,任务难度都是恰当的,有一定难度,但不会太难,跳一跳就可以达成。玩家通过努力,克服难关,获得晋升,从而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网络游戏除了做到目标渐进以外,还对玩家的探索和行动都给予适时的激励。玩家在晋级过程中,面对难关,需要付出行动和努力。在行动中,正确的选择和行动除了会带来相应完成相应任务的奖励外,还常常获得一些额外的奖励。而非正确的选择和行动也会得到一定的提示甚至奖励,很少有令人灰心或沮喪的结局。这种激励机制,使玩家即使面对“失败”,也不会灰心丧气,而是充满斗志,总结错误,进入新一轮的行动,争取下一次的成功,直至最终成功,并在成功中获得自信。

网络游戏中,目标渐进和激励及时,让玩家获得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保持持续的内在的玩游戏的动机。我们教育孩子也应如此,无论是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还是培养孩子一个好习惯,亦或是培养孩子的意志品质,都需要学习网络游戏这种目标渐进和激励及时。

目标的设定应该是渐进的,应该是切实可行的。目标的制定应基于孩子的现有水平,对孩子而言就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也就是维果茨基所说的“最近发展区”。当孩子从在老师下可以完成任务,到可以自己独立完成任务,也即达到第一个目标后,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孩子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目标。第二个目标实现后,再根据孩子此时的实际情况,制定下一个切实可行的、孩子努力跳一跳就可以达到的目标。以此类推,直到孩子达到他能达到的最佳水平。我们要明白,人无完人,并不是努力了就一定可以达到最好。即便在网络游戏中,有着逼真的画面,渐进的目标设置和及时的激励,也不是每个玩家都可以达到游戏的终极目标的。孩子亦如此,根据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人在不同的智能方面是有优劣的,所以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是最好,而是达到孩子的最好。

在目标渐进的基础上,我们对孩子要及时激励。点滴的进步,甚至是不断努力后的错误,我们也要给以肯定和鼓励。努力是比天赋更值得肯定的。根据韦纳的归因理论,个人将成功归因于能力和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骄傲、满意、信心十足,而将成功归因于任务容易和运气好等外部因素时,产生的成就感则较少。相反,一个人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时,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而将失败归因于任务太难或运气不好时,产生的羞愧则较少。而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无论是成功或失败均会产生强烈的情绪体验。努力而成功,体会到愉悦;不努力而失败,体会到羞愧;努力而是被也应受到鼓励。而失败的人,更倾向于将失败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稳定的因素即能力上,很容易产生习得性无助,所以,及时的激励,帮助孩子正确归因,对于提高孩子成绩、养成孩子好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品质都很重要。

我们经常遇到或听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家长花了很多精力,去帮助一个孩子,一个月下来,一年下来,孩子还是老样子,甚至反而比之前更甚。为什么?究其原因,目标和激励不当是很重要的原因。比如说一个初中的孩子,数学成绩不好,老师、家长很重视,孩子也认识到数学的重要性,三方一起努力,众志成城要提高孩子的数学成绩。一个月过去了,孩子发现,月考成绩依然是老样子,没有任何起色,她会告诉自己:“看来我真不是学数学的料啊!我很努力了,也还是老样子!”因为多年数学成绩不好,让她认定自己不是学数学的料。如果老师家长的目标也定为,经过一个月的不懈努力,孩子成绩应该有大幅提高。那么当看到孩子成绩还是老样子时,老师家长也会认为这个孩子数学确实学不起来。那么孩子的数学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很有可能更差。因为随着教程的增加,孩子会越来越跟不上。

反之,如果制定目标之初,三方一起商讨分析孩子的实际情况:数学基础不好,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增加,孩子越来越跟不上。共同制定第一个月学习目标:成绩不再下降。那么,当面对这个成绩时,孩子、家长、教师不但不会有挫折感,反而充满了斗志和希望,孩子看到自己努力的结果,体验到成就感,更会增强了学习数学的信心。第二个月,在第一个月的基础上,成绩提高5~10分;第三个月,维持第二个月的成绩……我们要知道,孩子的学习乃至成长,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曲折前进的,甚至会出现阶段性的倒退的。了解孩子,了解学习的规律,才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在孩子努力时,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当他进步时,及时肯定他的进步;当他疲倦时,及时肯定他的努力并接纳他的情绪……目标渐进,激励及时,帮助孩子学会正确的归因,长此以往,孩子的数学成绩肯定会有所提升。

渐进模式 篇12

一、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教育见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 见习课时短、见习时间不连贯

某些高师学前专业由于课程设置较多, 学生人数多, 而见习幼儿园的数量有限, 导致见习的课时不得不压缩。往往见习工作只安排在某一个学期里, 且只有几次, 见习活动流于形式, 学生见习过幼儿园工作后并未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不能与幼儿园的老师和幼儿熟悉, 这在很大程度上会制约见习效果。

2. 见习形式和方法较单一、内容欠完整

目前, 某些院校中学前专业的见习主要是教师带领学生去幼儿园观摩幼儿教师的教学活动, 且见习的形式多侧重于观看, 学生没有机会深入了解幼儿园的保教工作。幼儿园强调保教结合, 某些学前专业学生的见习内容多针对本学期所学的教法课, 与幼儿教师缺乏交流, 对幼儿心理行为的观察不够, 对幼儿园保育、卫生安全环境创设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了解较少, 见习内容存在片面性。

3. 见习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

学前专业的课程设置是先学习专业理论课和艺术技能课, 以这些课程为基础, 依次开设各类教法课程。见习活动与所学各类专业课程不同步是高师学前专业见习工作中常出现的问题, 某些高师学前专业将见习活动等同于教法课见习, 将见习安排在教法课开设较集中的一个或几个学期, 对于理论课、艺术技能课并未安排相应的见习内容。学前专业的人才培养讲求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但缺乏层次性和递进性的见习容易造成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问题。

4. 见习活动缺乏有效的总结及考评机制等。

见习工作被某些教师看做是带着学生见习幼儿园看一看, 不像是课堂那样严格, 具体让学生做什么, 教师很少再提要求, 以至于学生对在见习过程中应完成的任务不知情, 校方对学生的见习没有具体的任务要求和考评标准。缺乏有效总结和考评机制的见习活动会让见习效果无法保证。

二、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建构与实施

基于对目前高师学前专业教育见习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我校结合自身实际, 对原有的见习时间、内容、考核评价体系进行重新调整, 建构渐进式的教育见习模式。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依据学前专业学科知识体系的结构特点, 将每学期的教育见习活动循序渐进、分阶段有步骤地加以安排, 丰富见习的形式, 并建立每个见习阶段相应的考评机制。

1. 扩展见习的时间

我校学前专业的课程开设顺序依次为:专业理论课、艺术技能课和学科教法课。渐进式教育见习从时间上突破了以往见习只集中在某个学期的设置, 从开设专业理论课时就进行见习。见习共持续3个学期。这样做保证了见习与校内主要课程讲授在时间上同步。

2. 建构层层递进的见习形式

依据学生在校所学课程的类型特点和专业知识建构的渐进性, 我校设置了集体观摩式和跟班式两种见习形式。

集体观摩式见习对应着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理论课和艺术技能课的时期, 此时为学生设置各种集体观摩的见习主题, 让学生参观幼儿园环境、观摩幼儿教师授课、了解幼儿教师的教学模式, 增强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感性认识。

在见习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行跟班式见习, 此时学生已系统学习了核心专业理论课、具备一定的艺术技能, 陆续学习了各类学科教法课程, 跟班式见习让学生进入班级进行细致观察, 以便了解幼儿园一日保教工作如何开展, 接触到最真实的幼儿园教育教学情境, 学习教师对不同的幼儿如何使用对应的教学策略, 以及教师是如何运用各种艺术教学手段进行授课的。这样做一方面将学生所学的专业理论、艺术技能、学科教法课程在幼儿园保教工作中找到对应的实践内容。另一方面, 跟班式见习使学生近距离接触幼儿, 可以对幼儿进行主题式个案观察, 使学生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教学对象, 为他们将来从事幼儿园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3. 充实见习的内容

渐进式教育见习改变了“教育见习=教法课观摩”的传统模式, 力求见习的内容与学生在校所学内容尽可能地契合。为此, 将见习内容充实为:教学观摩、幼儿一日活动观察、区域活动观察、幼儿园玩教具制作、幼儿园环创等多项内容。教学观摩要求学生观摩班级内教师的五次教学活动, 并做好听课记录;幼儿一日活动观察要求学生记录所在班级幼儿从早晨入园一直到下午离园期间在幼儿园的活动情况;区域活动观察是幼儿在进行区域活动时, 学生对幼儿进行个案观察, 记录观察到的内容、进行幼儿行为分析、观察教师处理措施与结果;幼儿园玩教具制作要求学生依据见习班级的教学需要, 使用各种手工材料和废旧材料, 自制玩教具;幼儿园环创要求学生参与见习班级的环创工作。以上这些见习内容从难度上看, 既有一般的观察记录, 又需要结合专业知识进行的深入分析, 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构思、设计, 难度由浅入深;从广度上看, 这些见习内容涵盖学生在校所学的各门课程, 专业知识涉及较全面, 体现出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4. 建构多方参与的见习考评机制

以往的见习考评, 通常是学生提交见习总结报告, 这种考评方式使教师无法了解每一个学生见习的真实情况和存在的不足。在渐进式教育见习体系中, 集体观摩式见习的作业主要是要求学生写出观摩感想、进行观摩后的主题讨论。而学生进行跟班式见习时, 考评内容则被一一细化, 并以表格作业的形式呈现给学生, 简单明了, 学生在见习的不同时段根据见习任务的安排填写这些表格。见习考评方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考评主要由校指导教师负责, 在见习期间, 校指导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见习情况, 给予必要的指导;见习结束后, 批阅学生见习表格和见习总结报告。校外部分主要指幼儿园里的见习指导教师, 他们依据见习大纲的要求, 对学生随时给予指导, 并为学生提供各种机会接触幼儿园保教活动;见习结束后, 批阅学生的见习表格和见习总结报告, 并写出评语。

三、建构学前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实践价值

1. 保障了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密切结合

理论与幼儿园教学实际脱节一直是我国各高师院校学前专业人才培养中力求避免的问题。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突破了单纯的幼儿园教学活动观摩的见习形式, 取而代之的是依据学生在校所学不同学科的类型安排的多种见习形式、多种见习任务, 学生所学的各专业理论能够非常有针对性地与幼儿园日常保教工作对应。渐进式教育见习保障了学生所学专业课程与幼儿园教学工作的密切结合。

2. 建立了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见习形式

渐进式教育见习的内容始终与学生在校学习内容保持同步, 从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体系入手, 建立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教育见习形式。从最初的集体观摩式见习, 到后来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的跟班式见习, 见习的难度和对学生的要求是逐步提高的, 与之相随的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渐进提高。

3. 保证了学前专业教育见习考核评价的全面性、公正性

见习结束时的考评目的在于衡量见习的效果, 为见习的总结与反思提供客观的参考。渐进式教育见习将考核的内容细化分解为一个个考核任务, 在考核评价时, 考评教师依据考核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分, 保证考核评价的全面性, 可较细致地检验教育见习的实际效果;同时, 学生在依次完成这些见习任务的过程中更全面具体地了解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各个方面, 通过这种见习考评增强学前专业教育见习活动的针对性、科学性和有效性。

渐进式教育见习强调学校和幼儿园的共同参与, 考评教师由校指导教师和园指导教师两方担任。这样就使学校全面了解学生在幼儿园见习过程中的表现, 并根据学生平时的见习情况进行综合的见习成绩评定, 确保见习考评的公平、公正。

摘要:教育见习是学前专业实践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目的是让学生在正式实习之前就了解幼儿教师的工作情况, 加深对幼儿园教学目的、任务、方法及教师工作基本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本文从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建构和研究实践出发, 针对现有教育见习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从扩展见习的时间、建构层层递进的见习形式、充实见习的内容、建构多方参与的见习考评机制等方面入手, 探索建构科学有效的高师学前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

关键词: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建构,实施

参考文献

[1]胡少金.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见习中的问题及思考——以安阳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科技资讯, 2015, 15:153-154.

[2]米庆华.基于“融园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以阿坝师专学前教育专业为例[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5, 31 (8) :64-66.

[3]李南.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渐进式教育见习模式的建构与实施[J].济宁学院学报, 2013 (02) .

上一篇:卧式安装下一篇:全电制动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