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素养课程小结

2024-10-02

教师素养课程小结(共9篇)

教师素养课程小结 篇1

园本培训——素养课程培训小结

素养课程培训小结

学习《上海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心得

汪莹

我们人活着应有着他的信仰,有着他的灵魂,有着他活着的宗旨和价值,他也就是该遵守一定的准则。要不他就将会是一只无舵的船,任其漂流,毫无定数。而师德却是人民教师的灵魂。因此,在我们的灵魂深处有无师德修养,就只看看他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遵守各种法规、准则、条例怎么样,看看他的行为怎样。我们只有遵守了法律、法规,用职业道德行为规范指导我们的行为,我们也才不会偏离方向,也可说我们活着才真正有意义和价值。

那么我们怎样进行师德修养呢?《上海市教师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中明确提出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不得有违反四项基本原则、不利于社会治安、影响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行;不断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忠于枝守,乐于敬业,无私奉献;治学严谨,精益求精,坚持业务进修,不断提高科学文化知识和教育理论水平,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和教育科研;坚持做到教学六认真:认真备课,认真上课,认真布置作业,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考核;关心和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不侮辱、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坚持教书育人,做到自尊自重。

一、体罚学生的违法性问题

体罚学生,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在民间,不管是教师还是学生家长,都普遍认同“打是亲,骂是爱”的古训,认为对学生体罚是对学生负责任的体现。即使严重一点,也不过是个道德问题,根本谈不上违法。他们认为在某种特定条件下适当采用体罚的形式有积极作用,一些家长也都有恨铁不成钢的思想,信奉棍棒下面出强龙,甚至私下与教师沟通要求对其子女进行严格管教,只要利于学习。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的某些领导者也认为体罚这种方式固然不对,但管总要比不管好,一旦任学生的毛病发展下去,轻则误人子弟,更影响学校的声誉。所以,对一些体罚行为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民不告官不纠政策。

园本培训——素养课程培训小结

二、体罚学生承担法律责任的种类问题

根据刑法中的罪责自负原则,谁犯了罪,就应当由谁承担刑事责任;刑罚只及于犯罪者本人,而不能连累无辜。因而,严重的体罚,构成故意或者过失伤害罪的,犯罪的主体只能是实施了犯罪行为的人,即行为人。对于学校而言,它可能会基于某种原因如提高升学率、制裁不遵守纪律的学生而放任体罚,但不可能放任犯罪。所以,体罚中构成犯罪的,其过错肯定来自于行为人的主观方面,因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学校承担连带民事责任。

需要用体罚来完成教育的老师是无德的教师。教师体罚学生是一种侵犯学生身体权、人格尊严权、健康权、受教育权等权利的违法行为。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属于违反《教师法》的行为,应依法追究行为人的行政责任。由于其是学校的一分子,一般情况下属于职务行为。情形较轻给学生造成人身伤害的,应有学校承担民事责任;情形较重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应由实施体罚的教师承担刑事责任。

为人师表;文明执教,举止端庄,服饰整洁得体、朴素大方,注重职业形象;坚持文明的生活方式,积极参加健康的社会公益活动和文体娱乐活动,不得参与不健康的活动。在我的具体工作中,应坚持“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的原则,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做到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关爱幼儿,团结协作;一切以大局为重,不计较得失;服从组织安排,听从分配;尽自己的一份热忱之心教育学生,做好安全管理,让学生在我园健康、顺利的成长。营造一个团结、健康、和谐的校园。

2017.1

教师素养课程小结 篇2

一、尚的道德品质, 坚定正确的政治素质

教师肩负着“人类灵魂工程师”的神圣使命, 是培养21世纪优秀接班人的园丁, 因此, 必须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坚定正确的政治素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教育方向, 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 安心教育工作。这是衡量一个教师道德水平高低的标志。

学生是教师品质最严格的评价师, 忠诚于教育事业的好教师, 最直接、最具体的表现就是用一颗信任人、热爱人的心去热爱学生, 具有“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的奉献精神, 把青春奉献给教育事业, 长期坚持在工作岗位上。

二、师爱与自爱的结合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在于如何爱护学生”。学生是教师生命的一部分, 热爱学生是教师的人性的尊重, 是教师的美德, 是教育的基本前提。师爱就是教师把母爱、同志爱、生活爱、对祖国的爱融为一体, 把它倾注在学生身上而体现出来的爱。自爱就是教师首先热爱教师这一职业, 热爱教育事业, 坚信教师是社会上最崇高、最受人羡慕的职业。从而努力去追求和从事这一职业。作为教师既要热爱教育事业, 又应当是爱学生的典范, 爱护学生应苦口婆心, 满腔热情, 耐心地坚持正面教育, 尊重学生人格。根据学生特点因材施教。

师爱和自爱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 它们相互依存, 缺一不可, 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 才是教师取得成功的奥秘所在, 才算真正懂得了教师的意义。

三、博闻强识的理论知识, 积极进取, 学而不厌

教师工作是一门兼心理学、教育学、伦理学、社会学、美学、哲学、政治学于一身的综合性很强的工作。这就要求教师是一个博闻强识、知识丰富的人, 是一个思维活跃而周密的人, 古话说:“教师教到老, 学到老;学到老, 教到老。”这种精神不仅是一种美德, 也是对学生的一种表率。我们知道, 在现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知识更新的周期愈来愈短, 各学科横向联系日趋密切, 学生的求知欲强烈, 要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精神食粮, 教师应该力求上进, 永不满足, 不仅要努力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而且要有较宽的知识面和全面的能力。实践证明, 教师的知识面越丰富, 能力越强, 越受学生欢迎。

四、以身作则, 言传身教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除了有渊博的知识外, 还要具有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才能为范, 起到表率作用。青年学生有较大的可塑性和较强的模仿能力, 往往视教师为最尊敬的人, 有一定的崇拜心理, 所以教师在学生面前既要“言传”又要“身教”。

五、结互助, 共同进步

和谐的人际关系, 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因此, 教师之间应该团结互助、真诚相见、荣辱与共、勇担重担。在业务上, 相互切磋, 互通有无。青年教师要虚心向老教师学习, 学习老教师渊博的学识, 高尚的情操, 丰富的经验。增强团结, 取长补短, 共同进步, 使自己成为学生团结友爱的表率。

挖掘校本课程 提升教师素养 篇3

一、在资源挖掘中,唤醒课程意识

“观念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校本课程开发具有社会的广泛性和生活的实际性,其首先是课程资源的挖掘,而教师对课程的敏感程度,即课程意识的强弱程度直接影响着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教师只有具备了课程意识,才能理性地、心中有数地、灵活地和富有创造性地进行系统的课程资源挖掘开发。针对此,学校在确定校本课程之初,首先与教师一起评估需要,综合学校传统等各要素,从而挖掘出三大校本课程资源主题,其一是针对当时大多数学校对学生的日常教育缺乏系统性与针对性,全省没有统一的教材指导而挖掘的《早会教育》系列;其二是针对安溪地区特点——茶农特多,茶产业发达,茶经济为支柱经济,“茶是居家必备”而挖掘的《安溪的茶》;其三是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学生发展需要的各类素养课程。学校教师经历“评估需要—考察特点—确定主题—深入挖掘”等一系列过程,很好地把自己融入课程,由原来的课程“消费者”变成“生产者”,他们主动建构课程理念,思考课程问题,而“有了课程意识,课程的挖掘开发也就更为主动而顺畅了”。

二、在纲要编撰中,驾驭课程资源

《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层面上具体的校本课程开发方案,设计编撰《校本课程纲要》是教师开发校本课程的主要方面,是校本课程实施和评价的主要依据。课程纲要一般包括:1.课程目标或意图陈述;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3.课程实施建议;4.课程评价建议。编撰课程纲要是一个创造过程,是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宏观把握及有机选择、组织。当然,校本课程的开发不可能一次性成型,必须经历不断的反复充实、修正、整合、提升,逐渐完善起来。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教师编写的课程纲要,每每经过一轮教学之后,学校就对课程进行评价,而教师依据评价结果再不断改进、不断完善。这个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是校本课程的优势所在,这同时也是教师驾驭课程资源的体现,是教师不断成长的阶梯。如自1999年以来,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每年组织早会教育优秀课例评选,每年组织修订,历经10年才基本完成早会教育的创编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校本教材《早会教育》,这就是教师的智慧结晶。值得一提的是,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的校本教材《早会教育》得到省教育厅关工委领导的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原厅长、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亲自为《早会教育》作序,并组织省关工委出资在全省公开出版发行了《早会教育》上、中、下册。

三、在有机整合中,参与课程管理

实践表明,让教师参与课程管理,即让教师全程地、主动地、批判地、合作地介入课程开发、决策、实施、评价等过程的活动,能增进教师对学校课程乃至整个学校的归属感,可以提高教师的士气,提高教师的工作满足感和责任感。因为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关系到学校的整体规划,学生个性而全面的发展,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以及上层的方针、政策等等。针对目前许多学校开展校本课程活动时课时不能保证,课程内容单一,特长教师缺欠等问题,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经过多年的探究与实践,通过有机整合,通过让教师参与课程管理、课程领导,很好地保证校本课程的实施。首先是整合课程内容。把校本课程分为必修课、选修课、自修课并进行有机整合交叉,必修课有每天早上10分钟的《早会教育》以及分配到各年段的《硬笔书法》《心理健康》《安溪的茶》。选修课有以年级为单位,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自选的科学素养类及人文素养类的《数学素养》《中华文化素养》《中华品德修养》等十几门课程。自修课则是开展全校性的诵读经典活动,学校在适当时候组织考评。其次是整合课程课时。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课时数占学校总课时的10%。每周三节课,1节为必修课,2节为选修课。第三是整合课程师资。为保证各门类校本课程的真正实施落实,我们做到了:1.参与哪个科目课程开发的教师,优先安排任教本学科的校本课程;2.优先安排有兴趣、特长的教师任教校本课程;3.利用社区资源,聘请一些有特长的社会人士到校兼课。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教师广泛地参与各项活动,教师进行了教师与教师、教师与校长、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社区人员、教师与课程专家等的多方对话,在沟通协作、互相学习、互相支持中,教师很好地作为课程的主人在管理课程、领导课程,因而其专业素养必将得到相应的提升。

四、在教研实践中,提升课程能力

教师的主阵地是课堂。教师认识的提高,观念的转变,最终要通过课堂来实践,而教研活动的开展是提高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最好途径。我们学校的做法是首先让教师融入集体教研活动。学校每学期都举行相应的校本课程教研活动,或县级或校际间,指定或推荐或自荐教师展示课堂教学风采。在校本课程的教研活动中,每位教师都经历了“选课—设计—磨课—反思”等过程,这样做,使教师能站在整个课程结构的高度上,对校本课程有一个全面的、整体的认识与把握,从而使自己能更好地驾驭课程,提升能力。其次是要求教师及时做好课后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的最好途径”,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就是一个教师参与科研的过程,它要求教师承担起“研究者”“反思者”的任务,在校本课程开发实施中,教师不仅要研究反思学校、学生、自己,还要研究反思课程制度、课程理论、课程开发方法,不仅要研究反思问题的解决,还要研究反思交往、协调的方法,不仅要研究反思课题的确定,还要研究反思课题的执行等等。“课堂不仅是课程的实施场所,也是进行教育学实验的实验室”,教师也就自然地成为这个实验的主要参与者或者说是主持者。这必然有助于教师课程能力(包括制定课程目标的能力、确定课程内容的能力、实施课程的能力、评估课程的能力四个方面)的全面提高。

五、在多元评价中,践行课标理念

校本课程的评价,是校长和教师对本校开发的课程进行质量分析和监控的过程,也是学校对校本课程进行跟踪管理逐步完善的过程。只有采取行之有效的评价策略,才能在评价的基础上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丰富和完善校本课程,才能真正使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发展。安溪县沼涛实验小学制定了较为完善的校本课程评价体系,首先是对课程纲要的审查评价。评价要素包括了课程目标是否符合国家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否与学校教育哲学相符合。课程内容是否考虑学校的客观条件,是否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课程的组织是否恰当,是否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目标及内容是否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其次是对课程实施过程的评价。主要是对教师教学过程的评定,包括教学的准备、教学方式、教学态度等等。以教师自我评价为主,同时重视学生、家长、教师、校长对教师的评价。第三是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主要是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取得的成效的评价,在评价中,学生是评价的主体,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师生关系的实际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是评价学生的主体内容。因为多元化的评价,教师的工作乐趣专业素养在更高层次上被激活,其多元智能亦得到进一步开发,教师在践行课标理念的同时,自己的专业素养亦得到最有效的提升。

“教师作为意义和文化的创造者,作为拥有相当智慧和创意的群体,其创意和创造力的发挥是课程发展不可缺少的动力”,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就为教师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教师素养课程小结 篇4

首先,要有敬业精神,这是教语文的前提。

一是要热爱教育事业。我们所从事的教育事业,是极其光荣的事业。现在说科教兴国,实际古代圣明之君,也把教育作为立国之本。《礼记》上说,“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 教师是学生灵魂的工程师,优秀的教师能塑造高尚的灵魂。要教育学生,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要热爱自己所教的每一个学生,尊重自己所教的每一位学生。不管是优秀学生一般学生还是暂时落后的学生。这就是博爱而不是偏爱。

二是要忠诚于教育事业。这里主要想说说身教胜于言教。教师为人师表,自己应该表里如一,成为学生做人治学立业的楷模。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应该以自己的人格力量感染学生。要让学生求真,教师首先就应该是真人。要让学生支援灾区,我们自己就不能一毛不拔。

三是能奉献于教育事业。有人说教语文更是良心活。换句话来说,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心。这话有一定道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决定了教语文不仅要授业,更要传道;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不管是不是班主任,都要操思想教育纪律教育道德教育的心。业精于勤,在一定意义上说,教语文是很辛苦的。当然吃苦要讲效果。好钢用在刀刃上。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勤得其所,要避免无效劳动。

其次,要有扎实的语文教学功底。

有人说,不当教书匠,要当教育家。其雄心壮志可敬可佩。不过,由教书匠到教育家。有一个量变到质变的飞跃过程。不当教书匠,怎能成教育家。应该是先当教书匠,再成教育家。能当教书匠,就是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

第三,要形成自己的科学教育理念。

教书要有“我”,不能老是搬用别人的。不能只是借鉴别人的现成的仅管是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而不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学了百家之长而不走自己的路。采来花粉而不酿蜜。有没有主见,是自己的想法,有没有自己的成熟的科学的教育理念,这是教书匠和教育家的区别。现在网络信息时代,在网上搜索出一套套的教案是非常方便的。我们不能只图省心,只图方便。照搬那些现成资料而不去独立思考,融会贯通。让别人的方案代替自己的头脑。要时刻有“我”,在形成自己的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更关教育理念。

第四,大力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

通过多媒体教学增大教学容量。现在是网络时代,是21世纪。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步伐,如网络教学也就应运而生。我们所面对的学生也和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不同了。八十年代,计算机只能在省城里见到,现在学校大都安装了多媒体教室。很多学生家里已安装了宽带上网的ADSL。这给我们语文教学提供更多彩的舞台。我们语文教学得到了强大的辅助。我们应该“善假于物”。让语文课更生动,更有效,更有趣味,让语文课成为学生最欢迎的学科。但是多媒体教学也不能走入误区。多媒体教育毕竟只是CAI即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的主导作用,学生的实践任务均不可取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再先进,只能起到辅助作用。不能代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第五,要有合作意识。老带新,新促老,共同提高。

在这里对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同志说几句话。刚工作的前四五年能吃苦中苦。这是因为教语文比教其它学科更难以速成。培养一位成熟的数学教师也许得三年,培养一个成熟的语文教师可能要四五年。年轻同志应该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应该广泛听课。这样在教学中避免重复老教师所走过的弯路。

教师素养课程小结 篇5

【摘要】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为外语教学构建起了一个优质的技术平台。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信息技术与外语课程的整合成为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信息素养已成为外语教师必备的基本素质。文章由此探讨了培养高校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及加强信息素养的措施。

【关键词】

信息技术合;英语教师;信息素养

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今天进入到一个信息时代,对教师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要求教师不但应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的能力,而且也应具有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且能将此种能力运用到教育与教学中去。在高校外语教学领域,随着网络外语教学的蓬勃发展,对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要求也越来越高。培养具有高度信息素养的新型外语人才,必然要求外语教师具有高度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指的是:个体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能够检索、评估和有效地利用信息的综合能力。它既包括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和信息资源的能力,还包括获取识别信息、加工处理信息、传递创造信息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能够以独立自主学习的态度和方法、以批判精神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将其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和进行创新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信息素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意识。包括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和需求,能够主动使用信息技术来解决自己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2.信息知识与能力。具有对信息工具、信息资源以及信息技术有效利用的基本技能,掌握必备的信息技术原理和常识;

3.信息道德修养。在信息获取、使用、创造和传播中能够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对信息犯罪的防范。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背景下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一)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有效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有效整合,是在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在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和英语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结构结合起来,有机统一在同一个时空平台上,借以更好地完成英语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教学的整合,就是要在英语教学中充分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和信息资源,改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探究、实践、思考和综合运用的能力,最终达到利用信息技术改善学习的目的。它应该有两个层面的意义: 一是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教学;二是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培养能力。

(二)英语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的关键

1.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正步入以信息技术革命为中心的信息社会。信息社会对大学英语教学内容、目的等提出了与过去不同的要求,同时给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好的教学环境与技术支持。随着电脑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大学英语教学已不能再仅局限于课本内容的学习上了。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信息、处理和应用信息,将信息技术整合于教学之中,注重培养学生从互联网上索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能力。教师们应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也使学生的信息素养得到提高。

2.随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推进,现代教育技术设备如多媒体教室,网络等组建进入了英语课堂。这些设备是实现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整合的物质基础,可以虚拟一个尽可能真实的语言环境,优化英语教学环境,帮助教师组织更生动的教学活动,增加课堂教学容量,加大教学密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而要使这些现代化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作用,作为在教学活动中起主导作用的教师,其信息素养的提高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才能真正地发挥现代化教学设备的功能,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的整合。

3.教学模式及教师角色的变化。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促进了传统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根本变革,并产生了一些如探究式,协作式等新型的教学模式。这些新型教学模式的应用,活跃了学生思维,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开拓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些都对英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只有运用科学的信息方法和手段迅速准确地掌握学科专业及相关领域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摈弃旧的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保证教育教学取得创造性成果。同时在课程整合背景下教师的角色也由管理者、传递者转化为指导者、课程设计者、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环境的建构者等新型角色。这就要求教师除了具备传统的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学习和掌握与教育技术、信息技术有关的专门知识和技能。

二、信息技术与英语课程整合背景下培养英语教师信息素养的举措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培养英语教师的信息意识

外语教师的信息意识是指外语教师能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信息资源来解决问题的潜在意识,是外语教师信息素养的前提。信息意识对外语教师所起的主要作用是使他们明确自己的信息需求并指示其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等一系列行为的方向。如果外语教师具备了较好的信息意识,就会积极主动地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和利用信息,以解决教学的问题并丰富自己的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和各类信息资源,创设适合于学生先前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问题情境,让学生之间利用网络形成有效的学习共同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二)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

为培养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创设一个良好(下转第57页)(上接第62页)的环境,应该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建设。校园网的建立可为外语教师提供一个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为外语教师的教学、科研提供内容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同时,鼓励英语教师积极制作优秀课件、开发网络课程,建设个人主页和与学生的交流平台。英语教师在这样数字化的教学环境下,教学科研也就有了丰富的信息资源,有利于培养和提高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

(三)大力开展对英语教师信息技术的培训

学校可以开设信息技术培训班,对所有英语教师进行分期分批培训。培训内容要全面,应涉及到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应用信息技术教学的模式和策略;高效、熟练使用信息技术的方法;基于信息技术的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整合能力等,特别要注重对教师信息技术活用能力的培养。有针对性地制订培训方案,有效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提高教师信息素养的目的。同时,还要督促教师的自学。

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方面,信息技术和英语课程的整合是英语教育的趋势,教师角色与作用已发生了很大改变。只有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才能在整合中准确定位自己的角色、发挥自己应有的作用,从而推动外语教学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强. 论信息时代高校英语教师的信息素养[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10).

[2]董长娥,周青振.高职教师信息素养及其培养途径[J]. 职业技术教育,,(11).

[3]伏秋平. 浅论高校教师的信息素养[J].教育与职业,,(14).

[4]郭炎鑫.教师信息素养是实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关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3).

[5]褚芸芸,杨改学.对中小学教师信息素养培养的再思考[J].现代教育技术,2004,(4).

[6]韩苏. 论外语教师的信息素养构成与加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9).

辅导员网络素养培训小结范文 篇6

2014年12月4日至7日,我有幸参加了2014年第四期上海高校辅导员网络素养轮训班的培训。为期四天的培训安排合理且紧凑,内容翔实,通过专家专题报告、参与案例分析、开展分组讨论和素质拓展等形式,围绕当前高校学生工作中的难点、热点问题进行了学习与探讨,特别是针对大学生网络舆论引导,以及新媒体时代辅导员工作的责任和重要性,这一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都为我们辅导员工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经验与建议。培训中丰富的课程内容和激烈的思想碰撞,对我来说确实是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一点总结和体验。

一、辅导员的新媒体素养需及时得到提高:

网络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对于喜爱尝试新鲜事物的大学生来说,建网站、开网店、写博客、逛论坛、网上社交等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面对庞大的网络信息中多元化的价值观、文化观、道德观的激烈碰撞,大学生的思想意识、伦理道德、心理特征、生活习惯都深受影响,更加不可避免的是一些不良的网络信息的存在,污染着网络环境,也严重影响着大学生的成长与成才。所以,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提高网络伦理道德修养,使其能够充分利用媒介资源完善自我,参与社会发展,成为辅导员做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这就要求辅导员除了具备基本认知、简单应用等一般性的媒介素养外,更要具备通过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作为高校辅导员,平时与学生们朝夕相处,也比较容易了解学生的媒体活动,所以,辅导员必须紧跟大学生的“时尚步伐”,深入大学生网络生活,积极开展各种新新媒体的应用实践,比如微博、微信等等,只有熟悉这些新媒体的特点,掌握其应用技术,日常生活中尽可能使用这些媒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才能更有效地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必须要了解学生喜欢使用什么样的网络媒介,并经常浏览这些媒体,收集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打下基础。

二、认清大学生与网络舆论导向的关系:

“网络舆论”作为新型的舆论表达,是网络时代的产物。互联网络在我国的普及,为网络舆论产生奠定了物质载体;人们的自主意识渐渐增强,急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网络便成为了阵地,网络舆论的主体产生了。作为网络舆论的主体之一,大学生既是网络舆论的接受者、传播者,也是制造者,所以,我们绝对不能轻视大学生对网络舆论产生和网络舆论导向发展的作用。

如今90后的大学生,移动电子设备是随身携带,特别是手机。他们一方面追求个性的自由和解放,同时也非常关注国事和各种社会热点,每天会花一段时间浏览新闻、刷微博和微信等,他们就在这个过程中有意无意的接触、传播或是评论了网络舆论。因而大学生既是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导向的接受者,也是传播者和制造者。大学生情绪高昂,好奇心重,对于一类事物有痴迷,对丑恶深恶痛绝,在言论中就有些激进,或愤世嫉俗。大学生在网络舆论和网络舆论导向过程中可能是三个角色相互的转化,在不同时间段、事件发展程度等表现出不同角色。网络中各类言论混合一体,大学生正处于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定性的时间段,辨别和分析能力不够的他们在网络舆论导向中就可能被不良、不法的动机所利用,表现出不理性的做法。由此,在平时的辅导员工作中,如何积极地正确引导大学生们文明上网,如何提高大学生们的网络审美及网络素养,如何让他们逐渐以理性思维来看待网络舆论,是目前新媒体时代下促进大学生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三、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平台,增加互动性:

互动性是网络重要特点之一,也应该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着眼点之一。网络为思想政治教 育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信息资源。高校要利用网络的方便、快捷、易传播、交流的特点,建立与学生的互动平台,通过BBS、聊天室、QQ、E一mail等方式,促进师之间、同学之间的交流,老师也可以在论坛上发表一些帖子,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利用网络为同学们排忧解难,使问题及时解决。只有真正起到为学生服务的作用,才能吸引广大同学注意力和兴趣。开办网上“虚拟班级”也是做好网上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可在校园网上开设班级主页,建立起“虚拟班级”,以辅导员所带班级为单位开展各种活动,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比如,辅导员可以通过BBS、聚会中心等发布信息,组织同学开班会,与同学们探讨思想教学管理中的案例,并将同学们提出的课程设置、教学改革、后勤服务等方面的意见收集起来,与有关教师或部门沟通,在同学过生日时,贴上一些生日快乐的帖子,表达同学的祝贺之情;在班级组织参观和实践活动后,会将相关照片、体会文章等上传到班级主页。这些点点滴滴的小事情会加强了对班级、对同学的关注,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四、一切以鲜明的政治性为前提:

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素养要求 篇7

一、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 是渗透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 教师应优先开发适应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需要的信息知能, 改变“信息贫困”的现状, 力求将信息素养的培育融入有机联系着的教材、认知工具、网络, 以及其他有效的教学资源利用之中。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信息素养及能力, 适应信息化社会, 从浩瀚的信息汪洋中整合必要的信息, 能够结合教学内容, 利用信息平台, 创造性地发现、探究、分析、交换、提供信息, 能迅速从媒体、文本、符号、资讯、社区、文化中获得前瞻性的思想和经典性的素材, 把信息教育渗透到全方位的素质教育中。同时, 教师的信息素养, 着重于在媒体的取向中把握方向, 善于趋利避害, 引导学生从被动的媒体消费者转变为主动的设计者、策划者, 避免学生成为媒体的奴隶。引导学生灵活运用已有的基础知识构建新知识、新信息, 培养知识管理、信息管理的能力, 增强学生在科技社会中学习调适、价值判断、问题解决和创造实践的基本能力。

二、民主素养

现代化的教育样式中, 学生“全人发展”、“主体性”、“合作性”等特征越来越明显, 教师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教师必须摒弃传统的“大灌溉”, “大包办”的意识, 培育民主素养, 建立新型的民主的师生关系。在“自主, 协作, 探究”的学习环节中, 学习的内容是开放的, 有的偏重社会实践, 有的侧重于文献研究或思辨的, 或者是多学科交叉综合的。探究视觉的定位, 研究目标的锁定, 方法手段的运用等, 都有相当大的灵活度。多角度、多层面的反思性、批判性思维层出不穷, 为此, 教师不应再扮演“权威”的代言人, 而应充当“裁判”的角色, 必须“简政放权”, 提高民主素养, 包容学生的不同意见, 善待其个性特长, 重视学习过程, 重视尊重学生, 重视团队合作, 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成为有见识、有批判性思维的创造者, 发表创造性、分析性和革新性的见解。改变“接受性学习”的被动状态, 营造“研究性学习”的民主氛围, 在互动的教学中, 相互平等善待。现代化的教育是一种开放的、浸润性、积极互动的学习构架, 学习的类型及方式呈现多元状态, 例如, 解决问题的学习, 基于案例的学习, 拓展性学习, 基于目的的学习, 超媒体超文本的学习, 研究性学习, 等等, 这些跨学科、跨时空、跨知能的多维度学习程式, 增强了知识的弹性, 促进了知识的远迁移, 更需要教师放下架子, 尊重学生的人格, 尊重智商和情商, 对学生的素质发展提供更多的民主引导、民主支撑、民主调控和民主评价。尊重人的独立性、主动性、首创性、反思性、合作性, 正是民主素养的体现。

三、国际素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应对新世纪挑战的力量性决策。“三个面向”的方针, 开启了中国教育以开放系统的方式运行。特别是加入WTO后, 中国全方位地融入世界舞台中, 在中国和世界互动的发展中, 寻求教育发展的制高点, 才能实现跨越式进步。全球化社会的发展, 要求教师具备国际素养, 以全球化视野审视问题, 创造性地培养出基于高新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合格公民。世界的距离感日益缩小, 交互学习的能力迫在眉睫, 跨国界、跨洲际的交流日趋频繁, “国际素养”、“国际意识”、“国际理解”等理念, 业已融进教育课程。尊重并学习不同族群文化, 理解与欣赏本地及世界各地历史文化, 了解世界为一整体的地球村, 培养相互依赖、互信互助的世界观, 已成为教育课程设置的目标。以国际社会为背景, 以丰富的人性和社会性为依托, 提高在国际社会中的国际生存力和国际竞争力, 成为现代化教育的一种思路。跨文化的理解与世界大同意识的形成是开放时代的必然格局,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亲密, 信息技术的日益延伸, 对异国文化的尊重、认同和欣赏显得越来越重要。同时, 文明的进步要求世界公民的素质普遍提升, 教师的跨文化意识中, 应该有高度的道德完整性和对待多元文化的清晰敏锐性, 促使民族素养和国际素养的协调发展, 这是现代化教育中教师必须具备的特质。

四、外语素养

新形势下, 新课程的构架, 教师作为专业工作者, 必须有意识地自我规划, 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 追求卓越、优质的教学效率, 追求专业的成熟和升华, 追求素养的培育和更新。教师的素养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课程资源, 兼具条件性与素材性课程资源的属性。全球经济的一体化, 为教育注入了新鲜血液, 外语教学成为课程改革的一大焦点。当今的“外语热”一浪热过一浪, “沛沛英语”、“希望英语”、“疯狂英语”、“雅思英语”、“托福英语”、“GRE英语”, 等等, 层出不穷, 演绎着“志在四方”的进取豪情;“英文原版教材”、“CET等级证书”、“双语教学法”、“脱口秀课堂”、“同声传译”, 等等, 趋时而兴, 打造着“国际通行”的亮丽风景。这些都是对教师的战略性驱动和挑战, 是对教师综合素质的严峻考验, 要求教师自身实现先行性、跨越式发展, 如同培育“媒体素养”、“艺术素养”、“数字素养”、“人文素养”一样, 加快培育外语素养, 提高外语能力, 应对全球化趋势对外语的需求, 尽快适应陌生的文化环境。

五、专业素养

素质教育教学理念, 强调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应用性、技术性。以高职高专为例, 应专注以职业岗位素质、能力需求为导向的“阶梯递进式”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着力于实施“素质平台、岗位平台、能力平台”的人才培养方案, 突出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人才培养特色。

1. 办学模式。

要有机融入产业要素、行业要素、企业要素、职业要素、实践要素、职业道德等六大要素。强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的定位, 要以市场为需求及时调整专业结构, 努力做到“学校围着市场转, 专业围着产业转, 人才培养围着需要转”, 要进一步推动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的深度融合。以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为主线, 对专业建设的五个核心环节———课程建设、“双师”团队建设、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顶岗实习实施与管理、校企合作制度建设等方面努力推进。专业建设要构建“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以职业岗位为依据, 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

2. 教学理念。

探索“一个中心”、“两个主体”、“三重目标”、“四性统一”、“五个魅力”, 即: (1) “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 以德育人,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培育独立精神, 增强创新意识, 促进全面发展。 (2) “两个主体”: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调动和体现学生主体地位, 形成两个主体互动的教学动力体系。 (3) “三重目标”:教师做到既教书又育人, 达到使学生获得知识、增强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目标。 (4) “四性统一”:坚持教学的思想性、理论的深刻性、现实的针对性、教学的实效性四性统一的教学标准。 (5) “五个魅力”:努力营造具有思想魅力、理论魅力、知识魅力、艺术魅力、人格魅力的教学氛围。

3. 教学内容。

把握教学大纲的契合度和严密性;融合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的目标性和多维性;透析重点难点问题的精辟性;讲授问题深度和广度的延展性;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生动性;思维逻辑条理的层次性和清晰性;知识运用的自如性和丰富性;多媒体课件的丰富性和逻辑性;板书的整洁性和条理性。

4. 教学方法。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的能力;用普通话教学的能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按照“教、学、做”合一的总体原则将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及时进入课堂, 根据专业和课程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根据学生特点, 着力研究教学新规律﹑新特点, 探索新的教学方法, 积极利用新的教学手段, 丰富教学内涵, 加强师生互动, 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探索互动式教学模式, 重点突出, 精讲多练, 专题讲授, 师生互动, 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专题讲授法;案例分析法;问题研讨法;时事点评法;学生登台讲课模拟教学法;小组研究教学法, 等等。

5. 教学效果。

根据教学大纲, 钻研教材, 结合学生的实际备好课, 做到“四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备社会实践。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加强职业能力训练, 提高学生就业能力的基础素质。实现“三个转变”———转变教师知识呈现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学生成绩评价方式。

“瞄准天上的星星总比瞄准树上的苹果打得高”, 教育者的使命在于用人格孵化人格, 用智慧点燃智慧, 用生命影响生命。教育者应当做到“用真理的力量感谢召人, 用人格的力量感染人, 用真挚的情感打动人, 用生动的形式吸引人”。

教师的目标应当高远, 教师的情怀应当豪迈, 教师的素养应当优秀, 才能“化腐朽为神奇, 化干戈为玉帛”, 实现教师资源价值的超水平发挥, 才能让学生采撷素质教育的甜美果实。“玉不琢, 不成器”, 教师应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 做终身学习的实践者, 做素质教育的开拓者, 与时俱进, 持续发展, 焕发素质教育的生命力。

摘要:21世纪是教育和学习起核心作用的时代, 教师是现代化教育的排头兵, “一专多能”, “复合型”的人才更是时代所需, 在新形势下, 教师除应具有传统意义上的文化素养外, 还应具有信息素养、民主素养、国际素养、外语素养、专业素养。

关键词:信息素养,民主素养,国际素养,外语素养,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司.语文课程标准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2.5.

[2]钟启泉等主编.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8.

新课程背景下语文教师的素养 篇8

学会生存是教师面临的第一个挑战,二十一世纪要求人们学会生存,要学会生存必须学会学习。这一点是每位教师都知道的,也明白在新课程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必须教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既然要教会学生,首先自己得会。这是教师在实施课改中面临的最大挑战,即尽快地转变自己的观念,教师先学会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随着现代教学技术的普及,知识、技术越来越被更多的人掌握,教师这个职业也不例外,这是教师面临的第二个挑战。

“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思维方式禁锢着教师,自己陈旧的知识、落后的教学手段、不科学的思维方式影响着教师的进步,也阻碍着新课程的实施,这是教师面临的第三个挑战。

教师的工作接受着各方面的挑找,教师的职业是教会学生学习,而不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知识。教育的目的要看得更远些: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要着眼于学生个体生命的成长。在这样的时代要求下,一个好的语文教师应该具有这些品质:

一、教师要热爱生活,并知道热爱什么样的生活,一直为热爱着的生活不懈地奋斗

中学语文教师的工作,是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下,对学生进行语文素养的培养。在这样的文化底蕴下,教师追求怎样的生活,怎样去追求这样的生活,都影响着教师的决策,直接关系到对学生的培养。如果教师本身就厌倦生活,那他怎么能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一个热爱生活的学生呢?要知道身教胜于言传。只有一个热爱生活并为之不懈奋斗的教师,才会与他的学生一起成长,也才能培养出具有语文素养的学生。

二、教师要善于思考

教师在教育教学生活中,必须具有怀疑的精神、批判的眼光、建设的态度。要达到这三点,前提是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并不断地汲取新知识。反之,如果教材的更新周期短一些,教师就会感觉到不适应,甚至被淘汰。

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思维方式,反思教师的思维方式,某种情况下甚至达到了强盗逻辑的地步。科学家、医生不会责怪研究的对象,教师却经常责怪自己的学生或家长,而不去反思自己的言行,这是推卸自己的教育责任。这种思维本身就是不科学的,教师喜欢关注自己的学生,而不喜欢研究这种现象,这种思维方式毫无科学精神。科学家喜欢提出假设,教师却不喜欢假设,因为教师教学的过程中,有现成的答案。教师就喜欢和已知打交道,不喜欢未知。教师喜欢求同存异,科学家喜欢求异存同。教师惯用的是什么思维方式呢?这是一种官员式的和技术工人式的思维方式。官员的思维方式是:下达指令,等候检查;技术工人的思维方式是:提出标准,等候检测。真正能培养人才的应该是科学家的思维方式,所以教师应该具有一定程度的科学家的思维方式。

三、教师要有一颗宽容、仁爱的心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肯定会出现失误,乃至于错误,教师应该正确地对待这些问题,这里就需要一颗宽容、仁爱的心。

如果教师的心中不能容忍学生的错误,不能正视学生的失败,只盯着一个分数,没有一颗童心,怎么能爱自己的学生呢?也许有的教师会觉得很冤枉,整天忙于工作,甚至带病坚持工作。怎么竟然是受累不讨好呢?要知道,学生不是机器人,输入一个固定的程序,他就按教师的要求去完成既定的工作。学生是有感情的,是需要教师真诚对待的。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多一条标准,就多培养一部分学生。”教师的宽容、仁爱之心,是各种标准的源头。

四、教师要具有永不懈怠的自我学习精神

要想做好教师,就要总是保持自己是一个学生。一个不爱学习的教师,怎么能教出爱学习的学生吗?教师只有从不间断的、大量的阅读中汲取更多的知识,才能来满足、适应教学的需要。一个爱读书的教师,经常和学生交流得最多的内容,也就会是关于书的内容。

一个人的资质一般,但靠着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也能实现自我的价值。在这个观点的引导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就必须构建一个学习性的教师团队,而不再是一人奋斗。教师要做终身学习的带头人,因为成功的教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失败的教师会教出厌学的学生。要想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就要留给学生提问的时间和机会,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学生具有不同的程度是自然的,也是正常的。教师试想:“如果面对的学生都是一样的水平、一样的思维,没有多样性,那才没趣呢。”在众多的学习方式之中,作为教师,特别是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更应该带头与学生一起读书,这样,才能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教学思想,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教师素养课程小结 篇9

幼儿园教师专题小结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语言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有效性

——提问设计的关键性

《纲要》指出:“提问是完成教学任务的重要手段,科学的提问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启发想象思维、引导操作实践,促使幼儿思维和创造力的发展,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但是不合理的提问不仅达不到预期目的,反而会抑制幼儿思维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在幼儿教学中必须注重提问的艺术,将合理、适当的提问贯穿教学之中。

一、强调“两个点,两个原则”做好

提问设计

1.问重点的关键提问

保持幼儿思维清晰,重点是幼儿应该掌握的内容,因此对重点要反复设计提问的问题、词语设问,使幼儿理解和掌握重点,从而保持思维的条理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并为幼儿进而解答一些相关问题奠定基础。如:《妈妈的生日》里,我说:“原来今天是妞妞妈妈的生日,妞妞想准备一份礼物给妈妈,却不知道送什么好。如果你是妞妞,你会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第一环节导入部分中,主要的提问就是问幼儿在生日会送些什么礼物,迁移自己的生活经验,此提问设计就非常有指向性。

2.问散发点的关键提问

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发散性设问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指对同一问题,教师引导幼儿从多方面、多途径去思考,纵横联系所学知识,以求问题灵活解决的方法。同样以《妈妈的生日》活动为例,还是“原来今天是妞妞妈妈的

生日,妞妞想准备一份礼物给妈妈,却不知道送什么好。如果你是妞妞,你会送什么礼物给妈妈呢?”幼儿发散了思维,说出各种答案,一般幼儿能说出送生日蛋糕,个别比较聪明的幼儿能移情想到妈妈需要的,喜欢的东西。

3.遵循循序渐进原则的关键提问

初问浅显,幼儿正确回答后,再逐步加深,逐步一般化、抽象化,逐渐达到目的,这是幼儿园目前经常采用的方法;另一种是渐退式问句系列:开始提出一

个较抽象较一般的问题,以引起悬念和产生整体印象,当幼儿不能正确回答时,再逐步具体化,直到幼儿做出正确回答。后一种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得较少。如,《最好吃的蛋糕》中,我一步步提出问题,“今天是妈妈的节日你会送什么礼物?小老鼠拿着大饼心里怎么样啊?小老鼠为什么这么难过?怎样把大饼变成蛋糕呢?你有什么好办法?”可

以让幼儿自由、大胆地想象、猜测,说出自己的想法,对幼儿的思维、想象、语言表达能力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4.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幼儿园集体教学中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的幼儿,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难度和灵活性较大的问题要求幼儿重新组合所获得的信息来创造答案,这类问题问能力较强的幼儿,他们经过思考回答,有助于启发全体幼儿的思维;基础及综合性的提问是为了巩固教学效果,问题的设计要考虑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做可以吸引大部分幼儿的注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对于能力相对弱的幼儿,要适当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认真思考能够回答出的问题,可以帮助这些幼儿恢复自信,提高学习兴趣。如《最好吃的蛋糕》这一活动内容,能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深受幼儿的喜欢,因此学习的积极性很高涨。活动借助了“小老鼠给妈妈妈妈过生日”结合三八妇女节这一特殊的节日,让幼儿

感受到了小老鼠和鼠妈妈之间浓浓的爱,从而也懂得了自己也要关心妈妈、爱妈妈。采用适当的教材设计提问,效果也是事半功倍的。

二、密切关注幼儿,做个“敏感”的老师

教师应该密切关注幼儿当时的心理状态。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善于“察言观色”,提高对幼儿反应的敏感度,从中获得反馈信息,不断调整教学提问语策略的运用以促进教学的顺利进行。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通过幼儿外部的语言行为来把握幼儿的心理或思维状态,对自己的教学语言作出及时调整,以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给孩子更多的表现机会,应用多元问答模式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会提出许多“为什么”的问题,而在教学活动中却很少有提问。幼儿作为学习的主体,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表明幼儿正在积极地思考,是独立思维的主体,教师的提问更多的

是来自幼儿外部,而幼儿的提问却是发自内心,在一定程度上要优于教师的提问。因此,教师不仅应该注重幼儿回答问题能力的培养,还应该注重幼儿提问能力的培养,因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幼儿自己提出问题”。这一点传统的提问模式是无法做到的,在集体教学活动中丰富提问模式,使其多元化可采用老师问-幼儿答;幼儿问-

教师答;幼儿问-幼儿答等模式进行尝试。多元化的提问方式有利于师生之间共同探讨,相互激发,而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有了更多的提问机会,他们的问题意识和自我提问的能力也就在无形中得到提升。

四、讲究语言艺术,修炼语言功底

集体教学活动提问时,幼儿根据教师口头提问来回答问题。因此,教师的提问语言至关重要。应做到准确、严谨,清晰、简炼,通俗易懂诚恳、和谐。在幼儿回答之前提供思考的时间,提问以

后,等3-5秒或更长的时间,可以增加幼儿回答的内容,并鼓励幼儿在较高水平上进行思维。让幼儿马上回答问题会明显地减少教师和幼儿间、幼儿和幼儿间富有意义的相互作用。在重复或重新表述问题之前等待足够的时间,可保证幼儿对问题的充分理解。所提的问题要能使大多数幼儿都参加到学习活动中去,例如,指定非自愿者来回答问题;对难度较大的问题采取自由处理的形式;留心沉默寡言的幼儿的语言或非语言暗示,如困惑的表情,似举非举的手势等;鼓励幼儿与幼儿间相互启发;排圆形或半圆形的座次,创造有利于幼儿参与的环境。

五、运用爱的力量,对“闪光点”

给予必要的乃至夸张的表扬鼓励,并鼓励孩子自己找到自己的闪光点对幼儿的回答进行评价,有利于促进师生交流,形成良好的双向反馈,创设生动活泼的集体教学活动气氛。幼儿回答问题后,非常期望得到教师的肯定和赞扬,对于幼儿任何正确的回答,教师都应该给予积极的鼓励,不应该吝惜自己表扬的话语;对答错者不能讽刺和挖苦,要对出现的“闪光点”给予肯定。这有利于调动幼儿继续思考和勇于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六、搭建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在幼儿园里建立教师学习共同体可以促使教师之间充分利用各自优势,互学互补。因此,要想提高教师运用教学提问语策略能力,应促使教师之间形成学习共同体。

总之,教师的课堂提问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我们不断实践,努力摸索,一定能发现更多,更好的优化课堂提问的策略,充分发挥提问在教学中的功能,让我们的课堂教学精彩纷呈。幼儿园美术专题小结

一、幼儿现状分析:

我班共有36名幼儿,经过一学期的培养,我班幼儿对绘画活动产生了较

浓厚的兴趣,喜欢动手绘画,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和欣赏能力的形成,色彩感培养较好,但作品内容比较贫乏,个性化作品较少,基本功的发展缺乏牢固性,需要加强和重视。本学期我将从我班幼儿的兴趣和年龄特点出发来开展教研活动,在孩子现有水平的基础上注重想象、创造能力的发展,逐步来提高孩子的绘画水平和审美情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指导思想:

在幼儿园的美术活动中,孩子的涂鸦或绘画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美术游戏的行为。本学期,我将结合我班幼儿的年龄特点、个性及兴趣等特征,在《纲要》、《规程》、《美术教育法》等指导书籍的贯彻下,主要针对美术活动中创造力与范例的有机结合这个问题来开展教研工作,解决好两者间的关系与矛盾。

三、教研课题:《美术活动中如何培养有个性构图》

四、教研目标:

1、开展生动明快的拼图式教学。

在幼儿美术教学活动中,画画首先应该是幼儿意愿的主动表

现,而不应该仅仅是被动地接受技能训练。但是,幼儿往往不能成功地表现自己的意愿。在这个时期,教师应为幼儿提供颜色、大小、形状各异的纸,让幼儿进行摆放、粘贴,使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他们在表现意图和表现能力之间的鸿沟。这样有助于不同水平孩子表现自己的绘画意愿、提高美术兴趣。

2、在发挥幼儿主动性的同时,应注意给予适当的范例引导。

在教学中,应注意运用适当的范例进行启发和引导。范例能给幼儿的美术作品以参考,也能帮助幼儿唤起想要表现物体的清晰意象。但为了避免幼儿对范例的模仿,我在准备教具的过程中留下了许多形式的图画表现,让幼儿感受到有想象和创造的空间,适合不同层次幼儿的发展水平,让他们更可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作品,从而使每个幼儿都在原有的水平上得到发展。

3、应把提高幼儿的美术创造力的发展放在首位。

从教育的角度讲,在幼儿尚未达到一定的成熟程度就要求幼儿进行较高的创作活动,不仅是低效的,而且还会产生很多的负面效应。因此,我在开展活动中主要目的应放在自我表现的欲望和动机上,以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力!上学期小班的美术是以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为主。主要方式是涂色、添画。整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绘画水平都有了一定的进步。本学期我是在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的基础上,注重对幼儿知识经验的积累,及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我以指导为主,强调创造的过程,注意幼儿的情感体验,并与其他教师在交流中要多了解孩子,主动观察、分析孩子的各种情况准确把握,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教给孩子技能技巧,让孩子画出心中的画,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

绘画活动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有效手段,也是孩子们较喜欢的活

动,而兴趣就成了他们最好的老师。学习兴趣为动力,有了兴趣,幼儿才会主动思考。教师要做的是尊重幼儿的兴趣,并在幼儿的兴趣点上挖掘具有教育价值的内容,使幼儿获得有关经验,体验成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的过程中,我多了给孩子们观察、欣赏的时间,让他们在观察,欣赏的同时,去获得很丰富的直接经验。另外,这学期我在教学方法上也有了些改变。因为有时候幼儿对教师安排的内容不感兴趣,或者他有更想画的东西,所以我多给了他们一些自由作画的时间,如果有不会画的可以问老师,我再教他们。我发现在这样的课上,能幼儿园生活专题小结

一个学期又在不经意间匆匆过去,又到了该梳理自己一学期来的班级工作的时候了.这个学期是我班实施“生活化、游戏化”课程的第二个学期,经过上个学期的探索教学后,这一学期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因此在实施中也能够把握生活化、游戏化主题活动的宗旨,开展有效 的教学。

下面,就班级工作的几个方面加以总结。

课程实施

1、本学期通过实施七个预设的主题,对照教学目标,我们可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孩子们在认知、情感、能力多方面都获得了发展。《逛商场》主题活动幼儿参观了常客隆大超市,让幼儿了解商场,并进行了亲自的购物活动,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鼓励幼儿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生活用品》丰富了幼儿有关生活用品的知识与经验,并让幼儿使用相关的用品,如肥皂、洗衣粉、洗洁净等用品,接受日常生活安全教育,并进行了一些洗手帕、大扫除等劳动活动;通过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让幼儿以独特的角度感知春天的到来,体验同伴间友好的情感,激发了幼儿认识大自然,通过多种形式表达出对春天的认识,发展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结合春天主题,我们相应把《动物世界》

主题活动融入进来,通过与亲身的感知动物,萌发幼儿探索动物的兴趣;主题《它们怎样过夏天》,让幼儿了解了人、动物、植物在夏天里的变化,了解了它们所采用的各种避暑方法,学习保护自己。

2、继续创设良好学习环境,感受学习乐趣。这个学期在实施“生活化、游戏化”课程的过程中,教学组织形式继承了上学期的传统,注重为幼儿的学习活动营造一个更加开放、和谐的环境氛围,让幼儿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学习,学得轻松和快乐。区域活动的形式跟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让教学活动为游戏服务。幼儿在一种相对轻松的氛围下进行自主性学习操作,他们学习自主性提高了,他们之间的个别差异得到更多的照顾。

3、丰富生活经验,拓展学习空间。实施“生活化、游戏化”课程的关键就是要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我们一方面按照教学用书的提供的方法,通过家园联系的渠道让家长们重视孩子生活经验的

丰富和积累,另一方面我们充分利用周围社区、公共设施、大自然等多种资源、多种渠道来帮助幼儿丰富生活经验,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幼儿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走进生活、走进大自然。如:我们带孩子去琴枫苑参观,看看夏天的绿化以及小动物是怎么过夏天的。开展《逛商场》主题活动时,我们又去了常客隆大超市,看看商品布局,看看商品价格表等等,让幼儿进一步加强对商场的认识,为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准备了重要的感性经验。通过自己去超市购物的活动,幼儿认识了一些钱币,查看了商品价格以及让幼儿真真体验了购物实践活动。通过拓展幼儿的学习空间,使学习的内容从书本又重新回到了幼儿的现实生活,又从现实生活中回到课堂,并加以提升,让幼儿真真切切学到一些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学习兴趣自然就提高了,知识面自然更广了。

幼儿学习工作

运动方面:在本学期,开展了一系列的运动擂台赛,如跳绳、运球走、投掷,幼儿的运动技能技巧发展很快。我们还重点抓住了一些不好动的孩子,如唐珩益、瞿程等幼儿,尽量选择一些他们喜欢的,易于成功的简单游戏,平时还和他们一起玩,经常在游戏过程中肯定他们的进步。现在他们在活动中表现的很大胆,运动能力也加强了。

在开学初期我们班孩子的倾听常规不是很好,老师与同伴在讲的时候孩子们做自己的事或与同伴窃窃私语的交谈,根本就不听,老师请他起来说。他就支支吾吾说不出,根据孩子这一薄弱环节我们俩位老师就从培养幼儿平时的良好倾听习惯入手,一点一滴地抓,并持之以恒。利用四月园部举行的讲故事擂台赛为契机,鼓励幼儿踊跃报名参加班级讲故事擂台赛。我们班44名幼儿都勇敢走到小朋友前面,大胆地讲故事。通过幼儿民主投票推选3名幼儿参加年级总决赛,分别取得了“小擂主”、“金奖”

和“银奖”。

幼儿合作性规则意识进一步加强。由于年龄的特点决定着孩子以自我中心为主,缺乏一定的合作性。在教学活动以及游戏活动中,我们两位老师有意识地组织幼儿合作的活动环节,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我班幼儿的合作能力发展很快,合作意识和责任感也有了明显提高。

家长工作

实施“生活化、游戏化”课程中家长资源是十分重要的资源,我们通过家长会让家长们了解了我们现在实施的课程与以往的课程的区别,帮助家长更新了观念,家长们都比较赞同和支持我们实施这一课程。本学期我们继续在搞好搞精家园栏的同时,还在每个主题开始之前,发放亲子活动单,及时让家长了解主题目标以及需要家长配合的地方。家长们有的放矢,认真和幼儿一起做好调查报告单,还和幼儿一起收集了各种主题活动开展的材料。幼儿材料与经验准

备充分,我们也能更有效地和幼儿开展

活动。本学期的家长工作也注意了现代化技术的使用,班级网站和年级论坛成为我们和家长交流的平台。娃哈哈、奚小辫、庆庆妈妈、乐乐,陶然、lishun、hanfeichi、独上寒枝不肯栖、聪聪妈妈、虎虎等一大批家长加入我们中班这个大家庭,大家都能敞开心扉,述说着孩子的问题、孩子的成长。在心与心的碰撞着,更坚定了我们老师的教育信念。

保育保健

这学期发生了一些事情,如朱子辰不小心撞破了头,石芷晴在家玩耍时手骨裂,余婧若跳绳膝关节受伤,幼儿的安全问题还需警钟长鸣。

生活进餐环节进步比较大,幼儿也能自觉的保持桌面清洁,不过这些现象孩子时有反复,要在以后的日子中持之以恒。在五月份我们开展了用筷子夹豆豆的擂台赛,绝大多数幼儿能熟练地夹起黄豆了。在六月份里,我们开始用筷子吃饭,幼儿也能很熟练地用筷子吃饭

了,而且地面也能保持和以前一样的水平。

礼仪养成

通过每月礼仪重点,我们将这些要求渗透在每周、每日的活动之中,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进行培养和教育。

利用每周的国旗下讲话、评比礼仪之星的形式激发幼儿的荣誉感和进步的愿望。对于一些特殊的幼儿和事件,我们能进行个别教育和随机教育,并主动和家长进行交流,取得家长的配合,共同促进幼儿的进步。

经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和相互合作,我们圆满完成了一学期的工作任务,幼儿也在各个方面获得了进步,但也有一些不尽人意的地方:如陶立、张映白等幼儿的规则意识还不强;陆顺学习不专注;朱子辰、陈子彦等幼儿交往能力还不够等等。在下一个学期中,我们将继续努力!幼儿园教师一周小结

幼儿园教师一周小结

截止到今天,我们的宝宝已经入园

整整七天了,在这一周的时间里,我们在稳定每个宝宝情绪、悉心照顾宝宝一日生活的同时,也在无时无刻的向宝宝渗透一些日常生活中好的习惯,比如早上主动和老师问好、自己吃饭、自己撸袖子洗手、能安静入睡……等等。在这七天里,通过宝宝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所有的宝宝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呢?请看以下详细介绍: 李盈希: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自己吃饭和咕噜嘴,并能自己收餐盘,但不容易入睡,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路广玮:在家长的引导下能和老师问好,能自己吃饭和咕噜嘴,不容易入睡,不是很喜欢集体活动,喜欢自己玩。

魏子杰:在家长的引导下能和老师问好,吃饭时一般自己吃一半,老师喂一半,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坐不住。

宫林蔚: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自己吃饭和咕噜嘴,不是很喜欢集体活动,自己玩。

黄歆然: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自己吃饭和咕噜嘴,不容易入睡,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坐不住。

吴昊晨:能自己撸袖子、洗手,吃饭时一般自己吃一半,老师喂一半,依赖性强,睡后易醒后哭,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坐不住。

张伟铭: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自己吃饭和咕噜嘴,不是很喜欢集体活动。

孙嘉阳:能自己吃饭和咕噜嘴,不容易入睡,不喜欢集体活动,喜欢自己玩。牛一婕: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自己吃饭和咕噜嘴,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王翔宇: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自己吃饭和咕噜嘴,并能自己收餐盘,但不容易入睡,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有时会抢别人玩具。王艺楠:喜欢洗手,但不自己撸袖

子,能自己吃饭和咕噜嘴,喜欢参加集体活动,但坐不住。

贾雯函: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吃饭时一般自己吃一半,老师喂一半,并能自己收餐盘,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杜宜蔓:在家长的引导下能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吃饭时一般自己吃,但偶尔需要老师喂,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吕安皓:在家长的引导下能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吃饭时一般自己吃,但偶尔需要老师喂,不是很容易入睡,喜欢参加集体活动,沉浸在自己的童话故事与歌曲中。

汪家旭: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喜欢玩水,吃饭时一般需要老师喂,偶尔自己吃,能自己收餐盘,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解郅程:中午饭能自己吃,并能咕

噜嘴,能自己收餐盘,不是很喜欢集体活动,喜欢自己玩。

孙仔鹞:早上能主动和老师问好,能自己撸袖子、洗手,自己吃饭和咕噜嘴,并能自己收餐盘,喜欢参加集体活动,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

上一篇:教体系统骨干教师培训心得下一篇:我的第一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