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弈》教学设计

2024-08-04

《学弈》教学设计(精选12篇)

《学弈》教学设计 篇1

《学弈》教学设计

主讲教师:x x

教学目标:

1、利用字典学会5个生字。

2、熟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3、对照注释,理解句子意思。

4、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能联系实际谈体会。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教学课时:1

教具准备: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以图激趣、引导预习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插图,通过图中人物不同的姿态、表情,想象、推测课文的主要内容。

2、引导学生观察本文的语言特点。

3、对照注释,自己逐字、逐句试着翻译一遍。

二、反复朗读、积极思维

1、教师范读、激发兴趣

2、反复朗读、读准读熟

(1)注意读准生字:

弈(yì)鸿鹄(hónghú)缴(zhuó)俱(jǜ)弗(fú)矣(yî)曰(yuē)

(2)正确区分和读好下列字音:

弈(yì)与矣(yî)鹄(hú)与弗(fú)缴(zhuó)与缴(jiâo)

3、逐字精读、积极思维

(1)比较分析如下生字在写法和意思方面的区别:

俱矣曰

具唉日

(2)比较归纳、总结规律

通国之善弈者也。(的).

惟弈秋之为听。(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弈秋的教导).

虽与之俱学。(他,前一个人).

弗若之矣。(他,前一个人).

其一人专心致志。(其中).

为是其智弗若与?(他,后一个人).

三、熟读成诵、创意阅读

1、指名用自己的话讲《学弈》这则故事。

2、思考、分析、讨论。

(1)验证推测,结合句子讲讲两个人的表现有何不同,结果怎样?

(2)《学弈》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习后有何体会?

四、练习背诵

五、课后扩展

自选一篇文言文故事,读通、读懂,下节课讲给大家听。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专心致志

为是其智弗若与?

一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学弈》教学设计 篇2

选自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一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 了解故事内容,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2.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初步感知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体会文言文的精练。

教学重点

指导学生朗读和背诵本课。

教学难点

了解文言文中“之”字的用法, 让学生参考课后译文读懂每句话的意思,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展开合理想象。

设计理念

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 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 潜心会文, 虚心涵咏, 熟读精思, 切己体察, 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 这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来说, 还有一定的困难, 在理解故事内容、寓意上也是一样的。所以, 教师要引领学生用形式多样的诵读策略, 使学生读中质疑、释疑, 教师适当点拨、扶助, 必要时精当讲解, 在读中体会人物的特点、积累语言、体会寓意, 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感受幽默

1.同学们喜欢听故事吗?老师给大家讲一个古代的故事:古时候有一个姓孟的孩子, 大家称呼他的母亲为孟母。孟母把家安在集市边, 不久, 她的儿子学会了吆喝着做买卖。孟母想, 就这样下去, 将来孩子就成了小贩了。她就带着孩子搬了家, 搬到了一座山脚下, 到了清明节, 扫墓祭祀的人很多, 她的孩子学会跪、拜等动作, 孟母一看, 不得了, 这样下去, 孩子不就学会跳神变得迷信了吗?于是她赶快搬家, 搬到了学堂边, 她的儿子跟着先生读书了, 这下孟母终于放心了。这个孩子就是中国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今天我们来学习选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这篇文言文, 仅有5句话, 70个字, 是一篇短小精悍的寓言故事, 其中蕴含着警示世人的道理。

2. 教师板书课题, 示范写“弈”字——学生书空——读准音。

3. 解题:齐读课题, 有谁知道题目中“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又是什么意思?

设计意图:通过有趣的故事, 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为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二、自读自悟, 初探故事

1. 自读课文, 解决疑难。要求:借助拼音把字音读正确, 读通课文。

2. 汇报交流。

(1) 着重强调“鸿鹄”、“缴”、“弗”字的读音写法, 教师指名读课文, 纠正字音。

(2) 读完课文后, 说说你对这篇文言文的感觉, 你认为它与我们平时学习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3) 小结:课件出示:前一组叫文言文, 也叫古文;后一组叫白话文, 就是用直白的话写的文章, 我们现在用的都是白话文, 也叫现代文。在1919年之前的文章都是文言文。今天我们来学习的就是一篇文言文, 是古人写的, 读的时候不仅要读准字音, 还要读出抑扬顿挫的感觉, 要注意在合适的地方停顿, 语速应稍慢些。

(4) 多媒体演示《学弈》的节奏和停顿, 教师范读。

弈秋, 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 学生自由练读, 要求做到正确、流利、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

设计意图:扫除阅读障碍, 主要是识字教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仍不能忽视识字教学, 并且要寓于教学的全过程。学习文言文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还有一定困难, 应树立“朗读第一位”的教学观, 利用教师的范读促进学生朗读欲望的产生, 形成学习的动力, 让学生感悟文言文的韵律、节奏, 初步感悟古人经典文化的精妙。

三、再读课文, 细探故事

1.结合课后注释疏通全文。提出文中不理解或有疑难的字词, 结合工具书和注释解决。学生可能提出:“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等。

2. 练习说说每句话大体的意思。教师引导点拨:重点抓住“诲”、“惟”、“俱”、“善”、“弗”和“之”字。“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这个句子省略了主语, 前面就要加上“这个人”。“虽与之俱学”中的“之”的理解。

3.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这篇课文, 发现什么字最多?“之” (出示全文, “之”加红) , 6个“之”意思都一样吗? (指导理解)

4. 结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自由练读——指名朗读——师生评议——全班齐读。

设计意图:教师在指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时候进行引导点拨, 重点解决疑难的字词, 教师通过“授之以渔”, 让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 大体理解句子意思就可以, 减轻学习压力。

四、熟读课文, 探文明理

1. 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 为什么要拜弈秋为师呢?从书中哪句话可知?

3. 哪个字最能体现弈秋棋艺高超?

4. 用“——”和“====”符号分别画出表现两个人不同学习的句子。 (该句子怎样读?评一评。)

课件出示:“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

(1) 读读这两个句子, 指导释句并看图, 出示图片:想一想他们两人当时的情景, 两人是什么神情?心里想着什么?

(2) 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 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要读出两人不同表现的语气。

(3) 他们的学习结果怎样?你能从文中找到句子来回答吗?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课件出示:“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 结果怎样?引导学生争论“为是其智弗若与?”

课件出示:他们一起学习, 为什么成绩却不同呢?是智力不一样吗? (不是的) 那是什么原因呢?

(5) 你能用不同的成语来概括两个人的学习情况吗?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说一些成语, 如: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三心二意、心不在焉、漫不经心)

5. 带着自己的想象自由朗读课文。

设计意图:本环节以“研读学习态度不同的句子”为抓手, 让学生通过自主读一读、画一画、议一议、想一想这几个环节, 加深对文本的了解。

五、熟读成诵, 感悟道理

1. 全班分成四组进行角色朗读:一组读旁白, 另一组读表现专心学习的人, 还有一组读表现无心学习的人, 最后一组读表现学习结果的句子。

2. 开展演一演活动。根据课文内容, 三人小组自由组合表演课本剧, 然后自我推荐面向全班展演。

3. 你认为这个故事包含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发?

4. 通过这两个人的学习表现, 你认为这两个人分别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体现在哪里?

(出示课件) “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说明一人专心致志, 只听弈秋的教导。

“一人虽听之,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 思援弓缴而射之。”说明另一人三心二意, 虽然听之弈秋的教导, 一心以为有天鹅将至, 拉带有丝绳的箭而射之天鹅。

5. 讨论:

(1) 他们一起学棋的结果一样吗?用自己的话说说?

(2) 出示问题, 讨论:“虽与之俱学, 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你是从哪句话看出来的, 从中我们总结出一个什么道理?

(3) 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 说一说。

6. 展开想象:他们一起学棋的结果不一样, 会说些什么?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中, 学生表演, 把学生放置情境中, 并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活动。加深对人物的认识, 活跃课堂气氛, 同时, 展开想象, 引导学生结合生活进一步感受两个人不同的学习态度以及不同结果。这样既巩固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又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 达到创新“古文新教”的效果。

六、拓展阅读, 体会精炼

出示:本文选自《孟子·告子》, 在课文的前面还有一句话:“今夫弈之为数, 小数也。不专心致志, 则不得也”。鼓励学生阅读, 大体了解内容, 体会精炼且凝聚着古人智慧的文言文。像这样的文章还有很多, 如我们熟知的《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改编自文言文, 同学们可在课后找来读读, 你会感受古文无穷的魅力。

设计意图:教学时适当拓展文言文阅读量, 把课文相关内容引入课堂, 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 丰富学生语言积累。

七、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共同学习了一篇文言文, 知道了读文言文需要语速放慢、适当停顿, 知道了理解文言文的方法是看注释。从课文中我们又体会到做事必须专心致志, 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我们收获可真不少啊! (出示拓展练习作业) 常言道:“名师出高徒”, 眼看着第二个人什么也没学会, 大家想不想劝说几句呢?请以书信形式写一封劝说信。

设计意图:这个作业设计是以“写劝说信”为载体, 让学生动笔, 激励学生内心真情, 达到了既教语文又教做人的教育效果。

《学弈》教学设计 篇3

设计理念:

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念,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语文素养很有好处。《学弈》这篇文言文通过弈秋教两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文章不仅思想内容好,而且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教学本文采取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及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照注释,先读懂课文,再仔细想想每句话的意思,能连贯地说出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感悟故事蕴含的道理,并与同学交流。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

2.对照注释,疏通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联系生活,感悟学习必须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三意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激趣。

师:文言文是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今天我们学习一篇古人写的文章——《学弈》,它和我们现在学的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比如“之”字是古文中常用的一个字,现在一般都当“的”字讲,如“希望之星”、“惊弓之鸟”等,但在古文中,它却有多种意思。《学弈》这篇课文里,“之”字共出现了六次,大致有三种意思,大家一会儿读的时候要注意细心区分、理解。

2.板书课题,学生读课题。

3.解题。“弈”字是什么意思,“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看注释)

【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文言文,简单地介绍文言文的特点和学习它的意义和方法,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反复朗读,读通全文

1.初读激趣。同学们,文言文无论是阅读还是理解都比白话文难得多,今天,我们比一比,看哪位同学能自己把课文读通,那他一定是学习文言文的高手。

2.学生练习读,借助汉语拼音把课文读通。

3.教师范读。

师:读古文讲究“断句”,古书无标点符号,诵读时根据文意作停顿,或按停顿在书上加圈点,叫做断句。我们读的《学弈》,是加标点的,读时应作适当停顿。句子中一些没有标点符号的地方,因诵读的需要要拖长声。听教师范读,动笔在没有标点却拖长了字音的地方画一条斜线。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4.学生练习朗读。(可自由读,互相读等)

【设计意图:“朗读”是学习文言文最基本也是最佳的办法。教师首先以“能读通课文的同学是学习文言文的高手”激发学生诵读兴趣;其次,给学生示范朗读,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到文言文与白话文在朗读上的区别,即速度要放慢,自然停顿要得当,学生得到启示后,再反复练习朗读。通过练习,应让所有学生能够熟读课文,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理解课文奠定基础。】

三、自主研读、合作探究,读懂课文

1.自读自悟,揣摩句意。

师:文言文不仅在朗读上与白话文有很大的区别,就是在理解上也较白话文困难。谁能在老师不讲的情况下,对照注释,理解文章大意?试试看,先结合注释把每句话的意思读出来,再连起来说整篇课文,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讨论。

2.小组交流,取长补短。学生在小组中先交流自己通过自学读懂了哪些句子,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小组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突破难点。教师围绕四个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

(1)弈秋是个什么样的人?引导理解“通国之善弈者也”,“者”:“……的人”如:作者——做文章的人,读者——读文章的人,胜利者——获得胜利的人……

(2)两个学生是如何学习下棋的?借助注释,结合上下文,引导理解:“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这句话中出现三个“之”字,前两个“之”字都是指弈秋说的话,后一个指的是天鹅。

(3)这两个学生学习的态度不一样,那他们学习的结果又如何呢?引导理解:“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意思是:这第二个人虽然与第一个人一起学,但学习成绩不如第一个人好。重点引导理解句中两个“之”字都是指第一个人。

(4)造成他们学习结果不一样的原因是什么?理解文末的一问一答:“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先把有关的原句读出来,再用自己的话把它解释出来?非然:不是这样的。

4.试着把每个句子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

【设计意图:读懂每一话的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本环节教学,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借助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全班交流时提出与同学研讨。在全班交流时,采用点拨的方式,引导独立思考,突破难点。学生在理解重点句的基础上,理解全文,掌握文言文学习方法。】

四、创设情境,体情悟道,熟读成诵

1.师:两人在一起学习下棋,结果却不一样,不是因为智力的原因,那是什么原因呢?假如我们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作为嘉宾,你能联系实际说说吗?

2.创设“孟子讲学”的情境,引导学生创造性地表演故事。

【设计意图:学史可以明智,而明智的关键就是能从古文中明白某个道理,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学弈经验总结会”和“孟子讲学”两个情境的创设,可以帮助学生由体验到加深理解。所创设的前一个情境意在明理和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后一个情境的创设不仅有利于学生记忆故事,背诵课文,而且促使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一步从故事中悟出道理。达到教学目标。】

五、总结学法,课外延伸

1.说一说你是怎样学懂这篇课文的?

2.评议谁是学习文言文的高手。

3.课外拓展,出示几则文言文,供学生选择阅读。

【设计意图:本层次的教学采用总结和课外延伸的方法,其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和运用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增加阅读,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进一步认识到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培养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

作者单位

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新生小学

《学弈》教学设计 篇4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根据课后的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

1、对照注释,掌握生字词,弄清句意。

2、理解课文内容,了解两个人的不同表现。

3、背诵课文。

三、课

型:新授课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

五、教学手段:用“收录机、录音磁带”、教学挂图辅助教学。

六、教学时间:二课时。

第一课时(89)

一、教学内容:

1、对照注释,读通课文。

2、对照注释,掌握生字词。

3、对照注释,理解句意。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讲《孟母三迁》的故事。

2、揭题。

今天,我们学习这们大师写的《告子》一书中的一篇文章《学弈》。

3、出示挂图。

(1)仔细看图,他们在干什么?

(2)三个各有什么表现?

生自由议后师归纳。

一个老人捋着胡子教两个学生学下棋,左边一个托着下巴正专心地学下棋,另一个则心不在焉。

<二>学习课文。

!、学习生字词,通读课文。

(1)自由找出生字。

(2)通读课文

注意朗读节奏。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放课文录音。

(4)生自由读课文。

2、自由对照注释,解释文句。

(1)学生自由交流解释课文。

(2)教师归纳。

弈秋,是全国善于下棋的人。让弈秋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个人一心一意集中精神,只听弈秋讲的内容;另一人虽然也在听讲,一心认为有天鹅将要飞来,想着拉弓箭并射它。虽然与专心的人一起学习,不如专心的人啊。说是这个人的智力不如那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啊。

3、古今对照着读、说。

4、多种形式说意思。

<三>总结。

1、再出示挂图。

2、指图归纳。

<四>作业。

1、抄书一遍。

2、读书3遍。

3、解释全文。

第二课时(90)

一、教学内容

1、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要阐明的道理,了解两个人的表现。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

二、教学过程

<一>复旧导入。

1、听写词语。

弈秋教诲专心致志鸿鹄

2、通读课文。

3、讲句意。

<二>继续学习课文。

1、师引导:同样师从于弈秋这位高手,为什么一个会学得成功,一个却失败呢?

2、生讨论后归纳。

3、说几个专心致志的近义词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全力以赴……)

4、用几个成语归纳另一个人的特点

(心不在焉、心神不定、三心二意……)

<三>背诵全文

<四>学生谈学习了本文的体会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总结: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五>作业

1、背诵全文。

2、翻译全文。

<六>板书设计

一人专心致志成功条件一样

学弈

一人三心二意失败态度不同

学弈教学设计 篇5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专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悉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专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2、介绍孟子资料:孟子(约公元前372D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国(现山东邹县)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他肯定人性本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提出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论点。《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资料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等。

3.释题:“弈”指什么?“学弈”又是什么意思呢?(“弈”,本来专指下围棋,“学弈”就是学下围棋。此刻的“对弈”,就是下棋的意思,但不限于下围棋。)

4.引导学生就课题质疑,及时归纳整理并板书:(1)谁学下棋?(2)怎样学下棋?(3)学得结果怎样样?(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5.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课文,谁能给大家讲一讲《学弈》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达成目标1)

1.教师范读课文,努力做到读得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最好能背诵)。从而感染学生,激发其诵读兴趣。

2.读后学生评价,及时归纳出朗读文言文的要点:一是读的速度要慢,二是停顿要得当。老师也可出示原文和停顿符号,以对学生朗读有所帮忙。

3.学生模仿教师自由练读,读准字音,读通读顺为止。(教师要给学生充裕的时间反复朗读)

4.同桌互读课文,互相正误。

5.教师运用多种方式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如指名读、赛读、齐读等,直到读熟为止。(达成目标2)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达成目标3)

1.学生对照文后注释,自己尝试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理解故事的资料,遇有困难教师及时帮忙。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讨论每句话的意思,也可向教师请教。教师及时就文中比较难理解的词句进行指导:如“之”在不同句子里的意思不同;“与”是通假字,同“欤”,表示疑问或反问,跟“吗”“呢”相同;弗若,不如;为是其智弗若与,在这句话里,“为”应读第四声;然,这样。

3.学生对照注释,讲解自己对文中语句的理解,教师及时讲解学生理解中的难点。

4.同桌互相讲说故事资料。

四、自读思考,体会文中道理(达成目标4)

教师引导学生逐一解答就课题提出的问题

1.谁学下棋?谁是老师?DD有两个人学下棋,老师是全国最善于下棋的弈秋。

2.(这两个人)怎样学下棋?DD“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只听弈秋的教导,注意力十分集中,一心一意);“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而另一个人虽然在听着,但是他心里总以为有天鹅要飞过来,想拿弓箭去射它,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三心二意)。

3.学得结果怎样样?“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虽然后一个人同前一个人一齐学习,却学得不如前一个)。

解答这个问题后,教师能够追问:是什么原因使“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引导学生理解:两个人学习结果不同,并不是因为在智力上有多大差别,而是他们的学习态度不同DD前一个专心致志,后一个三心二意。)

4.学弈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学习、做事务必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

五、联系生活,深化认识(达成目标4)

1.请学生谈谈学习本文的体会。

(做什么事只有专心致志,一心一意才能成功。)

2.你能联系实际说一说吗?

学弈-教学设计-说课稿 篇6

《学弈》这篇文言文选自《孟子·告子》,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一册第八组第二十四课。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它短小精悍,文字较为浅显,适合小学生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初步感悟了学习方法,为初中文言文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以下三点:

1、学习三个生字,理解语句的意思,把握课文内容,体会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

2、正确、流利的朗读、背诵课文。

3、初步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这篇课文是小学生接触的又一篇文言文,安排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再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把指导朗读和背诵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作为教学的难点来突破。

说教法学法

1、教法:范读领读、点拨教学

2、学法:自读自悟、合作探究

说教学流程

1、警句引路、导入新课

2、范读激趣、领读通文

3、熟读成诵、疏通文意

4、同桌互讲、全班交流

5、合作探究、读书明理

6、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授人以鱼,更要授之以渔”,新标准非常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方法的积累。在进行第一个教学环节时,我先出示以下警句:

三人行,必有我师。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温故而知新。学而时习之。

请学生读一读,并说出自己的理解,然后跟我们平时所用的书面语言比较一下,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些警句的特点:有些字与现代的读音、意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深远。告诉学生这些警句就是用文言写成的,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就叫文言文,她是古代的书面语体,是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诵读文言文,能提高语言的感悟能力、表达能力、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

古人云:“读书百遍,其意自见”,而现代的教育家也在强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学生了解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后,我先范读课文两遍,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然后领读,指导文言文的朗读方法:一要把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让学生自由练读,达到熟读成诵。让学生自读自悟,并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话,贯通全文。

弄懂每一话的意思是学习文言文的难点,在教学这一环节时,我先让学生自读自悟,借助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再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留待全班交流时提出与同学研讨。在全班交流时,我采用点拨教学法,适时加以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最后指名说全文大意,我相机指导学生疏通文意。

学史可以明智,而明智的关键就是能从古文中明白一个道理,达到以古鉴今的目的,因此,在教学第五个环节时,我先出示两个问题:

(1)、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

(2)、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然后分小组讨论解决第一个问题,弄懂两个人学习效果的不同是因为学习态度不同,得出学习必须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达到读书明理的目的。处理第二个问题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努力实践新课标“注意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的要求,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待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

《学弈》教学反思 篇7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思维的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学弈》这课整个教学中遵循了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归纳总结方法的能力。

一、难点的突破

《学弈》是一篇文言文。因为同学初学文言文,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让学生读几句平时积累的选自文言文的警句,说说对每句话的理解,然后与现代汉语的书面语比较,使学生初步认识文言文的一般特点。(字义不同,言简意赅,语意冻远„„)。最后老师介绍学习文言文的意义: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遗产,是传承古代文明的媒介 „„。从教学效果来看这一情境的创设,很自然的把学生带入文言文的学习当中,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所以这节我坚持“朗读是第一位”的观念。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能否正确的断句,流利的朗读是学生学习首先遇到的困难,所以开始老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说说老师读的时候有什么特点?学生自己体会到老师读得速度较慢,停顿较多,然后出示课件,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该在哪儿停顿,接着学生看看停顿节奏试读,老师在相机点拨指导。这个环节的设计,使学生顺利地过了朗读这一关。

二、学习方法的渗透

初学文言文,给学生们以学习方法的渗透也很重要。在理解每句话的意思时,我没有采用提问式串讲,而是让学生自己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去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讲讲这个故事。当学生交流了对每句话的理解时,老师给与学生肯定的评价。并告诉他们理解文言文内容的重要方法是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先弄懂每句话的意思,然后再起来讲讲一讲。我想有了这篇文言文学习方法的渗透,在学下一篇时,学生一定会学得更轻松。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学弈教学反思 篇8

首先,对于文言文,怎样指导学生把课文读通顺很重要。因此,我先让学生自由读课文,做到把字音读准,把句子读通顺。学生读完后我专门安排了教师范读这一环节,让学生边听边想文言文与我们平时读课文有什么不同。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总结出读文言文的两个关键:一是把读的速度放慢,二是停顿要恰当。在这一环节上,教师的范读是建立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重视教在难处读,教在学生朗读不到位之处。在处理整个“读”的教学环节上,我以学生的自读,教师的范读,指名朗读,前后桌互相读等形式,把读的环节落到实处。

其次,学习文言文,除了把课文读通之外,还要把文章读懂。在这一环节上,我还是从学生自读入手,并以起名字的小游戏,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

再次,在学生完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启发学生多角度,有创意地感悟。并适当的插入《孟子告子》原文中的一句“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让学生借助注释自己理解,并为升华主题起到了助推作用。

第十二册《学弈》教学设计 篇9

1、《文言文两则》之《学弈》

执教者:浙江省温岭市城东街道田洋小学 陈惠敏

邮编:317500 联系电话:***

一、设计意图

《学弈》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教材选编文言文的目的是让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的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情感,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所以我创设故事的情境,激发他们阅读文言文的兴趣,引导他们自主合作地读懂这则文言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初步的感受、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学习目标

1、能准确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大意。

3、能从课文中领悟到做事要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

3、初步培养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并尝试在课外读一些文言文。

三、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注释了解课文的大意,正确地断句,流利地朗读、背诵。

四、课前准备 本课的PPT课件

五、教学流程

(一)导入揭题

1、课件出示孟子语录,齐读句子:(1)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3)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导入:知道这些名言都是谁说的吗?

2、简介孟子:孟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3、揭题释题:有一天,孟子给大家讲了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叫——学弈,(板书课题)

学习“弈”的字音,联想识字形,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

(二)初读课文

1、仔细听,孟子是这么说这故事的(课件出示片断),范读: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2、大家刚才认真在听这个故事吗?学着老师的样子把这个故事再念一遍,并且学得像的,就说明他是认真听的!

3、检查朗读

(1)指名让几个学生读,评价:哪儿学得像?(语速较慢、停顿恰当、动作、神情)

(2)一齐有感情、有节奏地读,可以加上动作。

(三)理解大意

1、有一个人比大家听得还要认真,他听着孟子讲的这个故事,听得入了神,眼前就仿佛出现了故事中的一个个人物,一幅幅画面。你也能想象到故事中的人物和画面吗?借助注释想象一下,同桌间交流讨论。

2、汇报交流。

(1)你仿佛看到了谁或什么画面?形容一下你所想象到的画面或演一演人物,随机采访,结合朗读指导——

①你怎么会想象到这个画面? ②你演得真像,你从哪里体会到的?

弈秋师傅,为什么你这么神气?你的名字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 请你来夸夸弈秋的棋艺。

再一齐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夸一夸。

③大徒弟,你为什么听得这么认真?(决心学到真本事)引读体会“认真”——

当空中传来天鹅的叫声,他没有听见,他„„ 当观棋的人议论纷纷时,他没有听见,他„„ 当下课铃声响起时,他没有听见,他„„

④弈秋刚才教了你们一个绝招,二徒弟你学到了吗?为什么没学到? 二徒弟,你的眼睛为什么老向窗外瞄,你在想什么? 二徒弟和师兄对弈时为什么抓耳挠腮的? 一起跟同一个师傅学,你为什么不如你师兄了?(2)再读故事,边读边想像:

让我们带上想象,再来绘声绘色地读读这个故事。

(3)你能加上你的想象,把这个文言文故事改编成现代版的《学弈》故事吗?

①自由练说。②指一二名学生说。

(有意评价:孟子看到你把他的故事说得这么生动,一定会说:孺子可教也!孟子如果在听的话,他一定会伸出大拇指对别人夸奖你:其智高矣!)

3、可有个人就不太认真了,听完孟子的故事,他想也没多想就问孟子:为 是其智弗若与?

(1)出示句子,学着他的语气来也来问问。(生齐读问句)你知道他问的是什么意思吗?指答。

(2)孟子是怎么回答的?(课件出示句子)学着孟子的样子,一齐回答。如果你是孟子,你会怎么回答?

(四)总结课文

1、你有过类似大徒弟或二徒弟这样的经历吗?和同学们说说。

2、你知道孟子为什么要给学生讲这个故事吗?

3、成语“专心致志”就是出自这个故事。(板书:专心致志),齐读。

4、这个故事被记录在《孟子》这本书里(课件出示),介绍《孟子》:《孟子》是孟子与他的弟子合著的,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全书分《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等七篇。本文节选自《告子》这篇。有兴趣的同学课外可以找找《孟子》这部著作来读读,相信孟子的智慧会给你更多启发。

六、作业

1、背诵全文。

2、课后选读《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等成语故事的文言文。

七、板书设计

学弈 专心致志

古文学弈教学反思 篇10

文言文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往往通过一个小故事,向我们阐明一个警醒世人的道理,学生学起来兴致盎然。但文言文毕竟离我们现在的生活较远,古今汉字的意思有的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在理解起来困难重重。教完《学弈》这篇文言文我想,要想让学生读懂、读通文言文,要找到学习文言文的切入点,把握好一堂课的重难点。

一、找准切入点,确定重点——读

小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对于文言文虽然不陌生,但也谈不上熟悉,对于文言文的教学,要找好切入点。这节课我将反复的诵读作为了本节课的切入点。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嘛!

上课伊始,解释完题目,了解过作者。我就指名读,让学生站起来给大家展示自己的预习效果,在朗读过程中发现问题,如读音不准,断句不清,没有感情等,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老师进行范读。范读前提出具体的要求,要求学生画出停顿。画出停顿后,请学生跟着老师小声朗读,确认节奏划分无误。然后大声齐读。通过指名读、范读、小声读、大声读等朗读形式使学生读通了课文。

随后,我让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经过默读和思考,学生很容易回答出问题。这样通过朗读轻松过渡到课文的第二环节——分析课文内容。

二、找准切入点,多功能板书合为一体——写

上课前,我请七名学生分别上台来将这篇课文的题目、出处和课文内容写到提前打好的格子上。这样的设计,首先展示了学生的书写功底。因为在黑板上写字更能体现一个学生对字体间架结构的把握情况,比在纸上进行书写更具挑战性。其次,能够将整篇文章写在黑板上那个更体现了文言文的短小精悍。全篇文章只有70个字,5句话,这样做向学生更直观展示了文言文语言凝练,短小精悍,内涵丰富的特点。然后,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出现的读错的字音、难理解的词语意思以及本节课的重点“之”字的用法均能够体现在这个板书上,更直观,更清楚地向学生说明本节课的重难点。最后就是在七名同学上台书写时,其他同学对本节课的内容也进行了抄写,起到了提前熟悉课文的目的,也顺带着解决了生字词。

因此说这样的副板书起到了一个多功能板书的作用。但是,由于格子太窄,导致板书较乱,如果能够写一行空一行效果会更好。

三、找准切入点,提炼文章难点——“之”字的用法

总结完课文中心,回过来集中处理本节课的难点,“之”字的用法。之所以单独把“之”拿出来讲,是因为这是小学阶段文言文的一个难点,集中起来处理会更有对比效果。

在对“之”字进行对比讲授的过程中,可以感受到,比单独出现时讲解容易理解一些,能够体现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讲完“之”字的用法,我应该对这些用法进行一个简单的归纳,如“之”字一般情况下可以理解为三种意思,一是表示“的”,二是表示人称代词,三是“到”的意思,比如《送孟浩然之广陵》。让学

生以后再遇到此类问题可以比较轻松并且正确地解答。

《学弈》教学设计 篇11

六年级上语文教学实录-4.3学弈北师大版(2014)

一、课前热身

师:孩子们,今天是我们六一班值得骄傲的日子。因为上天为我们安排了一段40分钟的时间,(点击课件:天时)让我们有机会站在群力小学这方最敞亮的舞台上,向全区的老师们做学习方面的汇报和展示。这份机缘,我们师生都得珍惜。可老师心里又有些担心,因为这节课上课的地点不是很有利。(课件出示:地利)它不是在我们自己班的教室,这个环境我们都很陌生,在陌生的地方上公开课大家会不知不觉的生出局促的心理,如果我不小心再把课讲得沉闷了,那同学们很容易高高挂起,在课堂上来个沉默是金了。古语有云:“天时不如地利,”(课件出示:天时不如地利)我们占了天时可惜没有地利,所以我担心,谁能为我排解一下呢?

生:老师,还有“人和”啊,我们有“人和”就行了。师:大家跟我真是心有灵犀啊!想起它的下半句我真就豁然开朗了,谁来说它的后半句?

生:“地利不如人和”

师:说得好,“地利不如人和”。人和至关重要,只要我们师生齐心合力,就什么困难都能克服,只要我们师生上下同心就一定能创造属于这节课的无穷无尽的精彩。所有的外界因素都不是问题,大家说对不对?(对)那咱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句话。

生:齐读

二、交流孟子资料

xiaoxue.xuekeedu.com

师:这句话真厉害,读完了这句话大家看来比刚才更自信了。而老师前一分钟还忐忑的心,转瞬间也云淡风清了。这么有哲理的话是谁说的?

生:孟子

师:答对了,谁听说过孟子,怎么听说的。生:学生介绍

师:(课件补充出示)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中期邹国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和他的弟子合著了《孟子》,全书共有七篇,分别是《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师:其实我们五年级的时候就积累过《孟子.告子》中的一句话,谁还记得?

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师:孟子生活的年代虽然离我们很遥远,但是关于孟子的一些典故我们却是耳熟能详的。比如孟子小时候,母亲非常疼爱他,曾经为了替孟子找一个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三次搬家,这就是我们熟知的三字经中的一句——

生:“昔孟母,择邻处”。师顺势课件出示此句

师:还有,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有一次逃学回家,孟母便剪断织机上上未织完的布,以此来告诫孟子学习要持之以恒,半途而废就会

xiaoxue.xuekeedu.com

像那匹布般变成一团废物。这个故事后来就演变成了————

生:“子不学,断机杼”。师顺势课件出示此句

师:这样看来,我们同学对孟子的了解还真不少。我们一起来读一下这几句话。

生:齐读这四句: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三、介绍文言文知识

师:读着读着,不知大家发现没有,这句话不是用我们平时说的语言写成的?我们叫它?

生:文言文。生:也叫古文。

师:说得好。文言文,也叫古文。文言”,即书面语言,“文言文”的意思就是指“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文章”。“与文言文”相对的是白话文就是:“用常用的直白的口头语言写成的文章”。在我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而语言进行表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文。比较一下“饭否?”和“你吃饭了没有?”你觉得文言文有什么特点?

xiaoxue.xuekeedu.com

生:简单。

师:概括得好,它的确可以用很少的文字表达相当丰富的内容。文言文很精彩。这是无庸质疑的。这么精彩的语言为什么今天不用了?

生:读起来很难懂,不方便交流。

师:文言文的确生涩难懂,可是你要知道,白话文是从五四运动之后,也就是1919年以后才开始大力倡导的,中国三千多年的有文字记载的文化与历史,都是用文言文记载的,用文言文写成的经典名著不知要比白话文的多多少!所以你说我们现代人学习文言文有没有用?

生:有用,能让我们看懂古书。

师:不但能帮助我们了解历史,读懂更多的书,而且可以让我们明白更多的道理。

四、新课讲授

师: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同样出自孟子.告子篇中的《学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知道题目的意思吗?

生:知道,就是学下棋,下围棋。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注释

师:对,看注释是帮我们学懂古文的一种好方法。谁能单讲这个弈字(生答),汉字中有一个字和弈字特别象,谁知道这个字?

生:老师,奕,神采奕奕的奕 师:知道“神采奕奕”是什么意思吗?

xiaoxue.xuekeedu.com

生:就是精神饱满的意思

师:说得好,就象现在大家上课的精神状态一样,下面就让我们保持神采奕奕的精神状态来继续我们的学习。题目的意思弄明白了,谁愿意给大家把文章读一读(指读课文,采访:说说你第一次读文言文的感受?)

师:你们感觉他读得怎么样?(生评)再指读

师:大家的热情感染了我,能不能也给我一个机会,我也想试一下。你们注意听我读的有什么特点。(教师范读)

生:老师读得很慢

生:老师那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读得很有古文的味道

生:老师读得很有韵味,有气质。师:还夸我有气质,真好,谢谢你。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读文言文第一要读得慢一些,第二,要注意句中的停顿。这样才能读出韵味,多读是我们学习文言文的又一种方法。

师:按照我们刚才悟出的读文言文的方法,你在下面也试一试。(生自由读)

师:看来大家读得挺起劲儿,谁找到感觉了?个别读

师:还谁想读,好,现在同桌之间,女生先读给男生听,男生再读给女生听(生读)

师:男生女生谁读得好?学生争说

xiaoxue.xuekeedu.com

师:孰好孰差,口说无凭,我们拭目心待,男生女生各找一个代表赛读。

师:女生的清脆,男生的厚重,个有千秋,咱们综合一下吧,齐读。

师:还有想读的同学吗?别急,等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以后,你们会读得更好,到时那时,我们再来比一比

师:现在我给大家五分钟时间,请同学们先对照文中注释,把你不理解的字或词弄清楚意思,然后再试着把字和词连成句子说说意思。最后再把句子连成篇说说整篇文章的意思;同桌之间互相说。有不懂的记下来。我们一起处理。

生:自由学习,小组学习。

师:大家刚才学得怎么样?看来学得胸有成竹了,我来考几个问题。通过刚才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生:课文讲的是弈秋教导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师:那我来问你,弈秋,是何许人也?

生: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所以我认为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围棋的人。

师:你从哪个词看出弈秋是全国下围棋最厉害的?

生:通国,是全国的意思,我认为他一定是经过各类比赛才脱颖而出的。

师:相当于全国的围棋冠军啊,多么受人尊敬啊!该怎么读呢? 生:要带着敬佩。

xiaoxue.xuekeedu.com

师:指导朗读,读出感情。

师:能背吗?(能!)你看古文并不难懂吧!师:就是这样(课件出示)把意思、语气结合起来 把自悟、自得结合起来 熟读成诵──就这样读古文。知道了吗?

师:课文里的人让弈秋干什么?(教两个下围棋)弈秋的棋艺是这样的高超,那么跟他学下棋会学得怎么样呢?

生:名师出高徒。

师:是啊,我们来看一下他这两个高徒的上课表现怎么样?这句比较长,比较难,请大家用线分别画出两个人上课表现的句子,一个一个的说说。同桌之间互相合作,一人读一个小分句,并解释一个小分句。一人读句子,一人解释这句。

生:一人读,一人解释,合作学习。师:我们先来说第一个人

生: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其中一个人听课的时候专心致志,只听弈秋师傅的教导。

师:能不能说一下“惟”的意思? 生:只

师:你很聪明,巧妙的调换了一个词的位置,就把这句话的意思解释通了。课件演示:惟弈秋之为听一句的语言现象。告诉学生以后

xiaoxue.xuekeedu.com

会进一步进行学习。

师:再来说说第二个人 生:先读,后解释

师:你觉得这一句中,哪些词要提醒大家注意的?生答。你注意到一人虽听之中的之,和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一个意思吗?

生:不是,一人虽听之中的之是弈秋的教导,而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指第二个人。

生:老师,不对,思援弓缴而射之中的之是指鸿鹄,不是,是天鹅。

师:那它们和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一样吗? 生:不一样,那个之是“的”的意思

师:你看看这个之,神行百变啊,一会出现在句中,一会出现在句尾,不同的位置,甚至一句话中,意思都不一样,接下来的学习中你还要关注它,它还会发生变化。

师:大家把一、二两句连起来读读。指导读,背。

师:现在为止,弈秋的两个学生各是怎么学习的弄清了吧?能不能用两个成语分别来概括一下两个人的上课表现。

生:其一人全神贯注其一人心不在焉 其一人聚精会神其一人三心二意、其一人目不转睛其一人心猿意马、其一人一丝不苟其一人东张西望、„„

xiaoxue.xuekeedu.com

师:猜一猜,这样学习的两个人,他们的学习结果会一样吗?(不会)孟子对这件事又是怎么认为的呢?学习文章最后三句话,你读懂了哪一句就来说哪一句。

生: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学生解释,教师随机指导生字“俱、矣、曰”

师:“虽与之”的“之”解释是指前一个人。“弗若之”的“之”书上没有注释,怎么解释呢? 生:也是代指前一个人

师:又是这个之字,它又有变化了,我们这回来总结一下(课件出示)这是在这篇文章中所有出现之字的句子,你看它有时表示人,有时表示事,有进表示物,还有时是特殊用法,这在文言文中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大家今后学习古文的时候要多留心这样的字,比如这篇文章中还有几个多次出现的字,你发现了吗?

生:有“为、其、与” 师:有进步。谁再来说 生:为是其智弗若与?并解释

师:你解释得很好,我们来做一个大胆的尝试:“说的是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为了使语言精练,作者在“弗若”和“与”之间进行了省略,你能补充吗,把意思说完整?课件出示:为是其智弗若„„与?

生:可以填“之”

师:(相机标添加)老师太激动了,我再来问一下,你知道你填

xiaoxue.xuekeedu.com 的这个之是什么意思吗?

生:前一个人。(掌声)

师:太棒了!!你不光了解了之的用法,而且还能学以致用,将来一定可以写文言文了。

师:作者认为是不是智力的问题? 生:曰:非然也。学生解释。

师:你们同意这个观点吗?(同意)大家都很聪明,我们和孟子的观点是一样的。不是后一个人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啊,那么是什么原因“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呢?

生:因为后一个人没能做到专心致志地学习。师:对了,学习应专心致志。(板书:专心致志)

师:三句话连起来读,读出感情,能背的就背。(读出反问的语气和回答时肯定的语气)

师:再给大家一个更大的挑战,用自己的话说说全文。生串讲 师:谁能背诵全文,能背的一起来背。生看图背全文 师:学得不错,今天我们学得好,也是专心致志的结果啊!

五、学文明理:

师:学史可以明智,精彩的学弈,就象一面镜子,它故事里折射出的每一个角色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除了专心致志以外,你还从哪个角色,哪个角度有所感悟和收获呢?今天课上我们就来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今天的总结会上,我们还荣幸的请来了全国围棋冠军弈秋师傅、弈秋师傅的大徒弟、二徒弟和众多的学者嘉宾。

xiaoxue.xuekeedu.com

大家表示欢迎。(生疑惑鼓掌)

师:弈秋在哪儿啊?就在你们中间啊,大家可以选择一个角色。弈秋,或是大徒弟,或是二徒弟,或者是孟子,以他们的身份来说些什么,也可以作为嘉宾联系实际说说。

生:我是弈秋,通过这第一次教学,我知道了,不光在课堂上要教他们下棋,还要注意他们听课的效果,如果我能及时的发现二徒弟的情况,可能他就不会溜号了。

生:我是大徒弟,我认为上课注意听讲是我的本份,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弈秋师傅身上的真本领,大家可千万别学我那个小师弟啊。

生:我是二徒弟,上课不注意听讲是我不对,可是我根本就不喜欢学围棋,为什么偏要我学下棋啊?

师:是啊,不喜欢又怎么能专心致志的学啊? 生:不管喜欢不喜欢,做事就得专心致志。

师:孩子们,想一想,和弈秋师傅这样的围棋一流高手学习,机会多么难得啊,如果好好把握,坚持到底,说不定在围棋上有大成就,这一开始的投入有多么重要啊,是不是?是

生:„„

生:我也觉得是态度决定一切!

师:是啊,态度决定一切,连《学弈》这篇课文的作者孟子都这样说(课件出示:)“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这句话你读懂了吗?

生:不专心,就没有收获。

师:是啊,不专心一无所得,反过来说,专心则得,小专小得,xiaoxue.xuekeedu.com

《学弈》说课稿(改好) 篇12

一、教材分析

《学奕》这篇课文是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一篇寓言故事。通过弈秋教两个人学下围棋的事,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让学生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进一步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并为初中学习文言文打点基础。由于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再加上学生又是第一次接触,因此,我把指导朗读作为本课教学的难点,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疏通文意作为教学的重点来突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做到正确、节奏停顿得当、抑扬顿挫,从反复诵读中初步感受文言文的语言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自悟自得,初步了解文言文学习的方法——阅读注释,联系上下文读通读懂,结合译文解释重点词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育学生做任何事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能从课内外延伸结合中进一步了解我国灿烂辉煌的古代文化,增强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养。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能用自己的话说课文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文章所蕴含的道理。

二、教法分析

语文课堂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的舞台。古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古文教学应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走进这种文化,使这种文化滋养学生心智成长。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自主合作学习的能力较强,我确定了以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确定下“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这一基调,让学生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细讲解。

三、学法指导

其一,坚持以读为本,在读中理解故事内容;在读中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在读中体悟寓意。其二,把写引入课堂,进行写字练习,说感受,写感受,写体会等。在读中积累语言,在说写中内化语言。其三,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古文的韵律美,提高审美情趣,把语言训练和人文精神的熏陶结合在一起。

四、教学过程

(一)警句引路,导入新课 1.课件出示名句,师朗读。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你们知道这些句子都出自何处吗?(《孟子》)

学生交流对孟子的了解,教师小结,课件出示:(孟子图像、孟子简介、《孟子》简介)指名朗读。

孟子,战国时期鲁国人,名轲,字子舆,又字子车,子居,战国中期邹人。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和孔子合称为“孔孟”。著有《孟子》,是孟子言论的汇编,是由孟子及其弟子合著。《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被称为“四书”,是古代学子必读之著作。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告子》的一篇经典文章《学弈》。(1)板书课题:学弈

(2)“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学生发言)

[设计意图:创设情景导入新课,使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学习状态,又让学生从这些名言警句中受到启迪。]

(二)范读激趣,感知全文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个别难读的句子要反复读。(读全文时读题目)

学生读书,教师巡视指导。2.师配乐范读文言文。(课件随即出示文言文与音乐)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huì)/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hú)/将至,思/援弓缴(zhuó)/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wèi)是/其智/弗(fú)若与(yú)?曰:非/然也。

3.指导朗读文言文的技艺与方法(示范读)

朗读文言文要讲究“断句”,读时应作适当停顿,速度较慢,注意抑扬顿挫。古人读文讲究吟咏,读得入情入境时还摇头晃脑,你们也试试,看看读得出滋味吗?

(1)学生练读。(2)指名朗读。

4.重点指导设问名的朗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要读出反问的语气,对于这句的回答“非然也”,要读出肯定的语气。朗读时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1)师示范朗读。(2)集体读。(3)指名个别读。

[设计意图:采用自由朗读,师配乐示范读,个人表演读,集体读等多种方式朗读,使学生初步感知文言文,培养学生语感,并且掌握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诵读]

(三)自读自悟,合作学习,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学习课文,教师明确要求,指导学法(1)任务明确。(2)推荐一名学生汇报。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理解字词句的意思,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明白文中所讲的道理,受到一些启发。

(3)学生小组学习,教师巡视指导。2.检查学习效果。课件出示关键词及重点句。(1)关键词,指名回答。

诲:教。

使:让。

鸿鹄:天鹅。

援:牵、拉。

俱:一起。

弗:不。

(2)重点句指名学生朗读,并让他找一个小伙伴说出这句话的意思。使弈秋诲两人弈。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精神,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又教给学习语文的方法。]

(四)研读探究,感悟道理

1.课件出示“学弈”插图,指名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内容。2.探究质疑:弈秋是个什么样的人?(学生发言)

3.小结并过度:“通国之善弈者也”,用今天的话说,那就是金牌得主,上门求学的人肯定是络绎不绝,有两个幸运的人成了弈秋的学生,俗话说“名师出高徒”,结果是不是真的这样呢?

4.探究质疑:其中一个学生是怎样学习的呢?你能用原文的话回答吗?(学生发言)老师给这个人起个名字“专心致志者”(师板书:专心致志者)。你还能给他起个什么名字?(学生回答:如一心一意者、聚精会神者、全神贯注者等)

5.请你们合理想象,用自己的话说说专心致志者当时是怎么做的?(注意人物的动作、心理、神态等)(学生交流)

6.探究质疑:另一个人当时是怎么做的呢?请合理想像,说说这个人的神态、动作、心理等。(学生交流)

7.探究质疑:你们能给这个人起个名字吗?(学生回答:三心二意者、一心二用者、心不在焉者、心猿意马者、胡思乱想者、心慌意乱者等。)

老师将这些名字送给你们,你们要吗?(学生回答)老师从你们起的这些名字中选一个作为这个人的名字。(师板书:三心二意者)[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给人物起名字,激发学生兴趣,巧妙地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合理想象当时他们的动作、神态、心理等,目的引导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才是“专心致志”、“三心二意”,使体会更细腻,使感受更真切,使认识更完整。] 8.探究质疑:二人师出同门,其结局完全不同,原因是什么?作者首先排除了什么因素?你从哪句话得知?从这两个人的学习结果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1)学生交流。

(2)师小结:学习的好坏,不是全在智力高低,就算有好的老师教,也未必就能学好,关键是看自己是否认真 向老师学习。做任何事,都要专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师板书)

9.如果我是弈秋,我要针对这种情况赶快召开一个“学弈”经验总结会,我要让我的学生都学有所成,想想在会上,师徒三人会说些什么?(同桌两人互相说一说)

(1)学生交流。(2)课件出示名言警句。专心致志乃事业成功的必备条件。一心一意万事能成,三心二意一事无成。天才出于勤奋,态度决定一切。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3)学生齐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思考师徒三人的发言,既培养了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又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进一步认识专心致志对于学习、工作的重要性,学会用正确的思想指导自己的学习,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

(五)小结全文,升华感情 1.学生发言。

2.同学们,短短的70个字,一个简简单单的小故事,至今还影响着人们,这就是文化,这就是古人的智慧。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遗产,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了解祖国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懂得许多道理,热爱文言文吧,作为一个中国人。

[设计意图:教师激情小结,充分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热爱。]

(六)作业设计

1.通过这个“学弈经验总结会”,这个“三心二意者”已经悔改了,两个人都专心致志地学弈,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可就不大一样了,按这个设想,为本文写一个续想。

2.分小组,分角色表演课本剧《学弈》 附:板书设计

专心致志者

学有所成条件相同 三心二意者

上一篇:“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党课讲稿下一篇:尊师重教名人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