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2024-09-09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通用5篇)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1

XXX

本科生课程论文

论文题目:课程名称:任课教师:专业:班级:学号:姓名:

2014年 6 月 3 日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众所周知,班级是学校工作的基本单位,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学校管理的全局,决定着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有效的班级管理是维护学校秩序、保证教学质量、实现教书育人目标的基本保障。班级管理如若存在问题,则很不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能力的全面高,乃至可能影响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但不可避免地,在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确由于各种层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存在着诸多问题。其中相当多的一些问题,甚至是共性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是改变现状的最好方法。因此,我们将在本文中对于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几个典型问题加以分析和讨论。

一、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分析

1、班主任的班级管理观念落后

很多班主任在管理班级时依然是陈旧的老师说一不二学生唯命是从的观念,这就导致了两个大问题。

一是班级管理缺乏民主性,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中学班主任时常从心理上认为班级管理的工作没有必要使学生参与进来,于是学生几乎没人参与过制定班务计划或总结工作。但实际上,班级管理不仅是老师的管理工作,也是学生的我管理过程,并且真正有效的管理是学生自我管理。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发挥学生的自我教育力量,培养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习惯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是陈旧的观念导致老师容易在处理班级事务是产生居高临下的态度或者随着自己的想法意气用事,使得学生对教师和班级管理的满意度不高。学生的不满会造成学生对班级管理的消极情绪乃至抵触情绪,这在无形中就给班级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

2、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随意性较强

在目前的中学班级管理中,由于受到“成绩至上”这种普遍观念影响,许多班主任过于重视成绩,而忽略其他方面的培养,于是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缺乏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仅凭经验,凭自己的主观意愿来管理班级。

但是班级教育管理是育人的系统工程,几乎涉及到一切与人有关的科学领域,因此,作为班主任需要掌握的理论涉及范围也很广,其中与班级管理密切联系的主要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以及这些学科交叉研究产生的边缘学科。当前,中学班级管理中缺乏理论的指导,班主任掌握的专业知识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要,甚至可以说仍停留在传统的师徒经验传递的水平上。

造成目前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学校领导不重视班主任的培训工作,认为学生从师范学校毕业就自然能胜任中学班主任工作。二是“应试教育”的枷锁,加重了班主任的负担,使班主任无暇学习教育理论。在“应试教育”思想体制的影响下,考分和升学率直接影响学校的声誉,教育行政部门及整个社会都把它作为衡量学校与教师的标准。三是形式主义的检查,使班主任老师忙于应付。

3、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注重点存在片面化

(1)注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

当今社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交往能力、生存能力等,学生在中学时代正是能力提升和性格发展的关键时期,而且适应社会的能力尚未欠缺,正需要通过教育,培养中学生的上述能力。但在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往往忽视学生能力的培养。

(2)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习方法的指导

中学生的主要活动是文化知识的学习,这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积累。但在目前的管理工作中,多数班主任都将着重点放在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关注上,而忽略了对学生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分析和指导。

其实影响学生学习的因素有很多,但其中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主观因素却是最为重要的。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的直接动力,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推动他积极思考,乐于钻研。学习方法是影响学习的重要因素,好的学习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不好的学习方法意味着事倍功半,劳而无功。

因此班主任一味地简单敦促学生学习是不科学的,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才对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有重要意义。

二、针对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典型问题的解决对策

班级管理中产生问题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在解决时也需要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等多方面的配合。因优化班级管理是一项繁杂的工作,故本文暂且对上文所述三个问题提出一些简单的解决对策。

1、更新班主任班级管理理念

科学的班级管理来源于科学的思想观念的指导。只有依据正确的与时俱进的思想指导,班级教育管理才能走上科学化的轨道。为此,要通过培训,使班主任掌握班级管理的科学基本原理,树立正确的教育管理观念,即树立素质发展观、学生主体观和系统整体观。

2、科学合理规划班级管理目标

班主任在接手新班级的时候,要首先研究学生档案,了解学生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学习成绩、家庭环境等情况,通过这些原始资料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做到对学生的情况心中有数。然后依照实际情况,结合科学的班级管理观念,制定明确的班级管理目标,并作出管理规划。

在实施过程中,也要随着对班级和学生的进一步了解、对班级情况的进一步熟悉和掌握,而及时地调整和修改目标规划,这里的目标规划不可太过片面,既要关注班级整体的发展方向,更要兼顾学生个体的综合发展,既要确保学习的重要性,也不能忽略对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

3、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班级管理工作十分繁琐,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所以建立一套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将会极大地便利对班级的管理。班干部的选拔和班委会建设也十分重要,一个完善的班委会体系可以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且班委会在班集体中处于核心地位,班委会工作得好坏将直接影响着班级的管理和班主任工作的开展。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须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性,它是班级成功的保证。在班级管理中,应给学生一个明确的行动方向,制定必要的班级管理制度,这个制度应与学校的校规校纪相符合。学生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将会使他们终身受益。

可以要通过竞争上岗的办法,挑选一些组织能力强、思维敏捷的学生当班级干部,实行“干部竞选制”和“干部责任承包制”,实现班级管理自责化,做到班级里事事有人做、事事有人管。再次,班级实行了分片管理后,将所有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进行分片管理,选好每组的组长,并要求各组的组长定期交自己小组的学习、生活情况分析总结报告。实现了班级管理的自责化,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也就得到了提高。

4、营造班级民主和谐的管理氛围

在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时,注意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让每一个学生都认识到他们才是班级的主人,一言一行不仅仅代表着他自己,而且代表着整个班级,使学生树立“班兴我荣,班衰我耻”的观念。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要时时刻刻注意平等地与学生相处,不要摆出一副居高临下的姿态,而应使学生明白,他们虽然在知识经验上与老师有一些差距,但在这个班级中大家的地位是平等的,谁也没有特权,都有权表达自己的见解,都有权参与班级的管理。

班主任还要注意与学生真诚的交往,特别是一些“问题”学生。对于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而是提出自己的想法,与学生一起讨论,并结合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正确的引导。使学生感受到班主任是在真诚的为他好,是在尊重他们的选择权利,相信他们能正确判断和处理所遇到的问题的,使他们感受到教师的期待和爱心,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他们必然会把自己融入到班级中去。

5、确立集体奋斗目标

在班级管理中应实行目标激励法。为了实现班级管理的目标,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应为全班学生确立一个共同奋斗的目标。方方面面都争当学年组最好的班级,学生承诺这个目标,就会“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激励学生确立个人的奋斗目标,鼓励学生勇于超越自我。同时,每一个目标的实现都会受到老师的奖励。这样,学生会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适应未来,实现自我价值。

三、结语

如今,我国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学校强化班级管理的改革与创新的必然结果是班级管理的主动权应当也必须交给学生,广大学生才是班级的真正的主人,是班级管理的主体,而班主任作为他们的引路人,在班级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

班级管理的任务不是培养一群只会服从管理的“庸才”,而是培养一大批能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并逐步学会管理其他事务的时代需要的真正人才。

总而言之,班级管理是一个动态化的复杂过程,因此班主任的任何实践和探索都需要不断修正和完善,以便从中找出规律,进而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并找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方法。相信不同的教师可以依据自身的不同情况,找到适合自己的独特班级管理方式,依据不同班级的具体情况,找出恰当的班级管理措施,最终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主要参考文献:

[1]陈芳敏.中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3.DOI:10.7666/d.y563088.[2]骆舒洪,周卫红.中小学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01,(11):26-29.DOI:10.3969/j.issn.1004-5872-C.2001.11.010.[3]刘玮.当前初中班级管理现状的调查研究——以南京某中学初中三年级为例[D].南京师范大学,2010.DOI:10.7666/d.y1725926.[4]李斓.初中班级自主化管理的研究——以彭州Z中学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1.DOI:10.7666/d.y1875290.[5]孙爱军.普通高中班级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以乌海一中为例[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DOI:10.7666/d.y1708694.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2

关键词:中职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

学分制是以学分计算学习量,以学分衡量学生学习的完成情况,并以学生必须取得最低学分作为毕业的标准,为学生提供更多选择的教学制度[1]。学分制教学管理以学分代替学年,以指导性代替指令性,以弹性代替刚性,以选课代替排课,充分重视学生自主选择的灵活性,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育理念。

1 中等医学教育实行学分制管理的意义

1.1 有利于学校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

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改革。实行学分制后的课程类型将改变过去必修课一统天下的局面,实行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课程结构实行模块组合,从而使课程安排更具灵活性和适应性;教学模式灵活而富有弹性,学生可先就业、创业再学习,也可边工作边学习,给学生提供了学习、提高、成长的极好机遇。

1.2 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学分制教学管理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加强学生自主意识、开拓精神。这势必会大大加速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优秀人才的脱颖而出。

1.3 有利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下降,学生入学成绩差异很大,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针对学生的不同基础、不同个性品质、不同兴趣,使学生按照自己的条件和特点,在一定的范围内选择选修课程。根据教学计划因材施教,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能力和发展需求,适当调整学习的内容和方法,有利于学生智力开发和个性发展[2]。学校采用学分制进行教学管理,通过如何开齐开好必修课程,如何开设丰富的选修课程,为学生提供规划人生、自主选择、自主学习的机会,促进学生全面、个性化发展。

1.4 有利于提高师资队伍的素质

实行学分制管理后,通过学生自选课程,自选教师,引入竞争机制。教师有压力,更有动力,有利于调动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积极性,激励教师继续学习、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工作活力,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

1.5 有利于课程评价和考试制度的变革

学分制教学管理既是一种课程管理制度,也是一种课程评价制度。中职学校学业成绩评价体系包括基于模块的学业成绩评价和毕业水平评价两个层次的测评,既关注评价结果,又关注评价过程,对学生的正确评价在教学中起着不可估量的导向作用。

2 中等医学教育学分制教学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2.1 选课的局限性和盲目性

学分制的精髓是选课制。中职教育课程多,各课程之间相关性、逻辑性较强,而医学教育必修课程多,时间跨度长,学生选课的自由度小、局限性突出。中职学校多数学生尚未成年,职业倾向并不明显,对课程的选择有一定的盲目性。

2.2 教学资源不足

实行学分制管理后,选修课的比例增大,对学校的教室、图书资料及实验设备的数量、品种的要求随之增加,而学校难以在短期内投入大量的财力、物力改造现有教学设施,增添实验实训设备。同时许多中职学校师资紧缺,要大量增加课程困难重重。

2.3 学生管理难度大

实行学分制管理后,打破了原来班级建制的管理模式,选课使原来不同班级、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到一个班级学习;传统的年级、班级概念逐渐淡化,加之中职学校学生多数还未成年,自我约束力不强,学习容易出现松懈,日常管理容易出现疏漏,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2.4 重修可能失去意义

根据中等医学教育培养的目标及其教学管理过程的要求,必修课程不及格必须重修,重修及格后才能取得学分及其学分绩点。医学教育必修课很多,学生选课时间有限,只能自行免听或自行间断听课,如不建立导师制,重修实际成了变相的补考,也失去了原有意义。

3 对策

3.1 完善选课制度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离开足够数量和高质量的、可供学生选择修读的课程,学分制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基础[3]。只有开出不同种类的课程,建设数量足够多、水平足够高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学生选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学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课程设置应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合理分配必修课、限选课与任选课的比例,体现出弹性和灵活性。与此同时,选课仍然存在一些必要的约束和管理机制,学生必须在修读完必修课后才能进入自主安排阶段。这一点,即使在学分制最盛行的美国高校,选课实际上还是“有限制的选课”,这种限制主要体现在:学习阶段的限制、选课阶段的限制、课程领域的限制和课程类型的限制等方面[4]。

3.2 优化教学资源,实行资源共享

学分制可打破院、校不同层次的自我封闭性,提高教学资源的利用率,使教学资源共享。医学教育专业课程可利用附属医院、周边医院和实习医院的资源开展校企合作。(1)加强校园网的建设,利用网络教学及网上资源可缓解学校教学基础设施资源不足的压力。同时学校要建立一套现代化的学分制选课系统,实现选课系统的网络化、开放式运行,保证在技术上信息化、网络化,确保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充分并按照专业培养要求选择课程。(2)教师将教学内容及要求存放在服务器上,学生自行下载自学,还可通过E-mail、QQ、BBS论坛或聊天室等方式与教师交流,提交作业,反馈信息。同时,不同学校课程还可实现资源共享,弥补本校教学资源的不足。在师资不足的情况下,可以聘请学校离退休教师或从校外聘请优秀教师任课。

3.3 加强学分制的各项管理

学分制下的教学管理工作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以学生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为中心,建立灵活多样的学生管理工作制度。(1)学校通过加强宣传,向广大学生灌输有关学分制的新观念,使学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强烈意识。(2)对传统教学管理体制进行改革,营造实施学分制的良好环境,保障学分制的顺利实施。如针对目前中职生素质较低的现状,设立课时学分、作业学分、平时成绩学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遏制缺课等现象。(3)通过修订教学计划,积极创造条件增加学生选课的时间和空间。解决专业课程设置增多与外围课程灵活性小的矛盾,为学生选课创造现实条件[5]。

3.4 设立导师制

选课制是学分制的核心和基础,只有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才能保证学生选到自己满意的课程。针对学分制下学生学习缺乏自主性的问题,成立以班主任、骨干教师为主的导师制,负责指导学生选择课程,减少选课的盲目性。学校聘任思想作风端正、能力较强、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教师担任若干学生的专业导师,对学生专业学习、学分选修、专业知识结构的搭配等方面给予全面指导,增强专业学习的目的性。

学分制作为一种教学管理制度,具有独特的优势,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是深化中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我国中职学校实行学分制教学管理的理论基础还较薄弱,尚未形成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完整的学分制教学制度、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对其进行研究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也是职业教育自身改革发展和体制创新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杨黎明,周亚娣.挑战与机遇[M].上海:百家出版社,2003.

[2]车龙浩.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探索与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13):25.

[3]林元璋,杨竣辉.论高校学分制度教学管理模式的创新[J].当代教育论坛,2007(7):16-17.

[4]张庆亮,王建刚.学分制的制度优势与实施保障条件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06(2):103-106.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3

摘要:自助出版平台应用创造吸引力,从而将零散的自助出版作家整合成为独立的、庞大的用户群体,并且获得丰富的出版资源。随着自助出版的不断发展,整个出版平台的规模、范围以及收入方面都获得了巨大提升。本篇将选取中外主要的自助出版平台为例,评析目前国际国内市场上自助出版现状中存在的特点,以期从国外自助出版平台借鉴经验,针对中国的自助出版情况提出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自助出版;出版平台;借鉴策略

横扫新媒体发展的电子革命也在改变着书籍销售业的传统经营模式,即使是像Barnes & Noble这样的书籍销售业巨头也面临困境。在中国,尽管目前自助出版在创造性和文化价值上都欠缺,但不可否认,中外自助出版市场在发展路径上都各有特色,而且面对自助出版市场潜在的巨大消费力,将散兵游勇的自助出版作家们聚集起来,传播渠道的进化、沟通客户的途径逐渐增加都能让独立开发者从用户那里谋得生路。

一、中外主要的自助出版平台

根据中外近几年自助出版平台的发展,自助出版具有传统出版不能比拟的高效率、低成本等特征之外,其平民化、随意化的倾向能够吸引广大潜在的具有出版需求的普通人,这种直接在网上发表文章并出版的方式,让很多人有机会过一把“作家瘾”。以下简要统计了中外较为有名的一些自助出版平台。

由表1所列举的中外自助出版网站及其主要的运营特色、版权利益分配等方面,分析外国出版市场的特点与中国自助出版市场的不足。

二、中外自助出版的现状

1、国外自助出版市场的特点。电子书出版一体化。以Nook Press为例,其主旨是“自助出版简单化”,主要从“创造”“分享”“出版”“盈利”四个方面来概括Nook Press的工作,尽量简化自助出版流程,一切为快速高效的自助出版提供服务。此外,Nook Press的特点还包括准备了“便捷写作软件”“社区分享”“官方帮助”“免费自助出版”“销售契机”“版税收益”六大板块,从写作源头、都产品营销,到最后的出版物收益都安排处理。

经营范围全球化。自助出版发行模式打破了出版商之间的地域限制,减少了跨国运输或者本地仓储的压力,减少纸张浪费,也降低了书籍售价,由此产生“按需印刷”的良性循环,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反过来促进信息全球化的发展。

减少成本的方式也趋于多样化,不仅仅在互联网环节严控按需出版的比例要求,而且在实体书发行方面也对报刊、杂志等提供了借鉴。比如Meganews公司在斯德哥尔摩街头放置了第一台自助报刊机,占地4平方米,降低了出版商的分销和物流成本,但是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

2、中外自助出版平台的问题。纵然多家外媒评论称自助出版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但这个新兴领域显然还处于原始积累期,因其门槛较低的自身局限性,在国内外的自助出版平台中已有诸多乱象产生。

国内自助出版一体化程度不高。我国的数字出版仍处于原始积累阶段,资源缺乏有效整合,一大“硬伤”在于缺乏具有品牌性质的大型自助出版机构,尚未出现像亚马逊、苹果等规模较大的数字出版平台。

中国的自助出版平台的受众还停留在“企业”“单位”“家庭”“个人”的自我包装、自我保存等私人作用的层面上,比如“老人出书”代为撰写回忆录、自传,业余创作的诗词、散文、书画图册的编辑整理等;“企业出书”打造企业特色文化,宣传企业文化,推广企业理念。中国的自助出版缺乏明确的市场导向与推广,是作坊式的小规模、小范围生产。这对于适应巨大的数字产业升值空间、形成规模化的完善的自助出版平台不利。

低门槛导致出版物良莠不齐。以自助出版平台lulu.com为例,从2002年成立至今,Lulu已经发布了来自200多个国家的创建者写的超过1100多万篇的标题,而且正以每月2万条的数量递增。但是lulu出版的书达到150多万本,其中有多少属于“信息垃圾”在迅速更新的自助出版市场被淘汰。

自助出版盈利模式不易。以德国图书市场为例,自助出版的书籍大多是所谓的“速食图书”,比如魔幻、侦探小说等,一些有深度的书籍不容易自助出版。其次,一般自助出版的电子书每年销量几百本,整体扩大销路也很难。尽管在线出版平台给作者提供书价中更高比例的收益,但作者获得的真正收益并不一定变得更多。因此,真正能通过自助出版赚钱的作家只有少数。

三、中国自助出版平台的借鉴策略

从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法律保障上,随着“一法五条例”出版法律框架的不断完善,同时国家对公民表达权利的尊重与维护,以及打击盗版猖獗等司法行动的展开,因此自助出版领域,乃至整个数字出版领域,都需要知识产权的法律保障,让自助出版与整个数字产业的巨大产值相连接,获得长远的发展。

从自助出版的自身发展结构上,结合中国出版业市场的特点,以“平民化”的亲民政策和以“最大利润化”为经济旗号的助推自助出版运营模式。随着消费习惯、国民素质的提升和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的完善,可以肯定的是,我国自助出版业也会在未来也会有突破性的进展。(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参考文献:

[1]颜春龙.从-丰饶经济学-到-长尾理论-——剖析Blurb自助出版的成功之道[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2]王梦柔.从网络自助出版看传统出版新路——用网络传播的相关理论论述网络现象[J].青春岁月.2012(18)

[3]刘蒙之.美国自助出版的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评析[J].现代出版.2012(6)

[4]练小川.企鹅重金“协助”自助出版[J].出版参考.2011(34)

[5]陈洁,陈佳.数字化时代自助出版现状与困境探究——基于中美两国出版市场的比较[J].出版广角.2013(18)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4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就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已被打破,“少生、优生”的观念越来越深入人心。因此,独生子女的人数也在逐年不断增加,据统计中国的独生子女已经超过1亿,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如此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其发展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苏州市是我国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地区,也是我国计划生育政策执行得最早、执行得最好的地区之一。苏州独生子女比例明显高于我国平均水平,并且城乡独生子女总量差异较小。据估计,2006~2020年户籍的独生子女总量将逐步增加,户籍独生子女规模将从2005年的127.15万上升至2020年的156万。这几年,学生中独生子女比重越来越高,独生子女的教育必需得到重视。因此开展吴江地区独生子女体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可以更好的了解我国将来体育的现状。

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是一所典型的结合本地人与外来人口混杂特点的学校,其中学生都是来自吴江的盛泽镇和其他吴江新市民的子女,而且绝大部分学生是独生子女,能具体的呈现吴江独生女子的体育特点。

2研究对象和方法

2 . 1研究对象

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的独生子女学生。

2 . 2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由于每个年龄段的学生在身体或是心理素质存在差异,因此抽样在三个年级的学生中进行, 每个年级选取150学生,总共对450名独生子女学生进行学校体育相关方面的调查。

3独生子女体育教育现状分析

3 . 1主要性格特征

由于苏州是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所以无论是本地人还是新市民,其独生子女营养状况较好,身体形态比较高大,同时因为学习条件比较好,所以他们见识多,反应快,具有独立个性的思维。但由于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宠爱,所以在他们身上也集中体现了很多问题。在心理上,所以很多学生怕脏、怕累、怕吃苦,也有很多学生任性、挑剔、孤僻;在身体上,由于平时很少劳动和缺乏体育锻炼,所以很多学生动手能力和运动能力都比较差,在体育活动中遇到高难度、大强度练习时,大多学生都表现出退缩现象。

3 . 2体育活动倾向

抽样调查发现:大部分独生子女的生活条件都比较优越,都是在无忧无虑的家庭中长大,从小就怕苦怕累怕脏,并且都爱以自我为中心,所以就导致在参加体育活动方面表现出较低的兴趣,并且从数据中均表明:越是高年级的学生对体育活动越不感兴趣(见表1)。分析原因有很多,例如:学业紧张,功课太多,没有课余时间去参加体育活动,甚至上体育课的时候心里还在默默的背诵下节课要默写的内容;学校的体育设备比较简陋,没有自己喜欢的项目; 大部分的女生怕运动后会出汗,身上比较脏;身体素质比较差,参加体育活动经常落后同伴,长此以往失去信心;从小没有玩伴,不喜欢体育活动等等。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决定了这个学科的学习效果,显然盛泽第二中学的一部分学生对体育活动并不感兴趣。这样的情况对于其养成终身体育锻炼提出了非常严峻的考验,并且他们中的大部分体育活动都局限于体育课堂,从而对学校体育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调查发现,由于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条件比较优越,有条件去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之类的场所运动,所以对聪智、灵巧小球类项目和健美类项目展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而对学校所开展的传统篮球、足球等运动量较大的项目的兴趣不大。由于独生子女没有其他兄弟姐妹,在参加尤其是涉及到耐力性、力量性、对抗性和冒险性等团体体育项目的机会非常少,虽然他们个体思维非常独立,但是却缺乏团队之间应有的合作精神,所以在集体活动项目中,独生子女学生间经常会出现单打独斗导致失利,在赛场上相互指责、埋怨、缺乏集体荣誉感等情况的发生。(见表2)

3 . 3体育活动参与

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是江苏省传统体育学校。学校的体育设施齐全,拥有多功能的体育馆,标准的田径场以及篮球场。学校的体育课开课率为100%,可以完全不受天气的影响,保证学生能进行正常的体育课堂教学。除去课堂体育教学外,另开设多种学生可自主选择的课外活动(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篮球等),这样的自主选择比较符合独身子女的个性特征,能提高他们对体育活动的兴趣。

虽然学校开设自主选择课外活动的方式很早就推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据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独生子女学生会三年选同一个项目,并且学习的内容也是相同的。还有一些项目特别受学生的欢迎,出现了学生过多的现象,例如选择羽毛球的学生超过1/3,而选择排球的学生都是被调剂过去的,他们根本就不喜欢排球但是必须被要求上一个学期的排球课。而有的学生却对这4个运动项目都不感兴趣。因此要提高独生子女对体育课的兴趣,这些都是亟需解决的问题。(见表3)

研究表明独生子女的课余体育活动情况很不乐观。由于学校没有特别安排体育活动课的具体内容,并且由于场地设施的限制, 在学生中,特别是女生中基本没有人会自觉进行体育活动,他们可能会在旁边的草坪上聊天或是看别人运动,只有部分男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甚至有些学生把体育活动课当成了自习课,直接就在教室里完成功课。据统计,每天定时参加体育活动的只有10.5%,而他们平均每日的体育活动(包括体育课和课间操)时间也只有一个小时,特别是初三的独生子女学生,除了体育课堂以外,他们基本上就不会参加其它的体育活动了。

3 . 4家庭环境影响

由于如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父母都希望子女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以便在日后的社会竞争中拥有一席之地,所以父母都会让子女在文化功课上投入大量的时间。而很多家长又对体育锻炼缺乏一定的认识,他们会认为自己的孩子在学校辛苦,功课作业的压力本身就很大,如果体育活动的时间多了,就会使自己孩子身体更加的疲劳,这样反而给他们更加了更多无形的负担。

在调查中发现,盛泽第二中学的田径队、篮球队和手球队的独生子女学生占比不到50%。由于独生子女的家长过度宠爱自己的孩子,很多独生子女的学生,一旦被学校发现是体育运动的苗子,开始进行系统训练时,家长通常就会找上学校的老师,即使某个项目真的是孩子的兴趣,都会要求自己的孩子退出这样的训练。家长认为这样的训练会占用很多的学习时间,出去参加比赛更会使孩子耽误课程进度,这对孩子的学习还有将来的发展是很不利的。

由于独生子女往往被视为家庭的中心,父母和其他亲属对孩子的智力开发、身体成长极为重视,投入的心血都较大,因此在智力和体质方面要优于非独生子女。据研究发现父母过于操心独生子女的身体,使孩子像温室里的植物一样,弱不禁风,成为小病号。据调查了解到50%的独生子女学生上体育课都请过假,80%的父母都会教导孩子在学校尽量少活动,防止受伤或是影响学习,让自己的孩子有更多的时间去复习迎接考试。

4对现状提出的几点建议

4 . 1加强思想教育, 磨练学生意志

独生子女学生的缺点绝大数都是表现在个性心理和意志品质上,如不同程度存在的孤独、任性、意志力薄弱和依赖性强等。因此与其他课程相比,体育的教学必须加强思想的教育,从思想上改变学生对体育的看法,让学生明白体育除了强调身体素质练习和培养终身锻炼意识外,还应该通过活动,培养独生子女在学习和日后的工作中的坚韧不拔、勇于攀登的意志品质。

体育老师应充分的利用体育的功能,把体育课的重点不仅仅局限于体育技术,忽略了体育的德育功能,体育老师应注重学生的精神、心理、意志、品格等在内的素质培养。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安排一些比较具有挑战的练习,如障碍跑、越野跑和球类的比赛等, 可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特别是团队合作的练习,不仅锻炼学生的体能、意志品质以及遇到困难时解决问题的勇气和能力,更能增强独生子女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乐于合作、互相帮助的协作精神。参加体育运动的各种各类竞赛,需要积极思维和谋划,其中包括战略战术的制定和运用问题。这对培养独生子女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都是非常有益的。

4 . 2因势利导, 激发兴趣

独生子女容易出现极端性性格特征,或者偏于非常活泼或是非常安静等,还有一个明显的性格特异性就是不爱运动,因此体育老师要注意关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游戏和多种教学媒体等手段不断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还可以采用练习小组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在练习时互相观察、互相指出错误的动作,互相纠正, 多树立学习的榜样。

丰富体育活动内容,学校在开设体育活动原有的项目中,可以增加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运动。例如可以增加女生喜爱的健美操,或是男生比较感兴趣的羽毛球之类的项目。这样既减轻了老师上课的负担,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培养独立完成体育学习任务的意识和能力。与非独生身子女相比,独身子女比较习惯依赖于父母,自理能力比较差。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该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让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利用有限的教学条件进行无限的教学活动。

4 . 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独生子女是在没有兄弟姐妹的特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们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和父母在一起。因此他们从父母那里得到了过多的保护和教育,这样会造成他们成长的偏差。因此学校应与家长沟通,纠正独生子女家长“只要文化科学素质好就行”的错误倾向,学校向家长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情况时须把体育活动列入其中, 让家长了解身体素质的发展同样重要,得到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在城市中,由于独生子女节食自制力差,越吃越胖,特别是独生子女家长极容易对其子女产生溺爱,独生子女血色的营养过剩现象已经成为现实,这种现象的出现同时标志着独生子女肥胖者的数量增加。更加上长期伏案学习,身体素质越来越差。家长应关心学生的健康,以运动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不仅要在思想上打消孩子上体育课会累会受伤的错误想法,而且要支持孩子在学校参加更多的体育活动,更要抽时间在周末或是闲暇时间陪孩子去户外进行身体锻炼。从根本上改善独生子女的体育现状,增强其自身的体质。

5结语

对吴江地区独生子女体育教育的调查,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自身体育教学的质量,还能够起到一个警示作用。对于数量庞大的独生子女群体,如何从体育教学方面加强自身素质,或者是提高相互合作性,减少或避免将来可能产生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这对于改善我国国民素质、促进民族繁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摘要:计划生育是我国的基本国策之一,独生子女的教育必需得到重视。通过对苏州市吴江区盛泽第二中学450名独生子女学生的抽样调查分析,掌握独生子女学生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参与度和活动现状的基础上,就当前独生子女学生的体育教育提出几项建议,从而更有效地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班级管理的现状与对策——以中学为例 篇5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由高校的专门组织机构和人员开展具体的工作来进行管理、教育、引领与服务学生, 从而达到促进学生学习和发展的目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容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生需求的变化, 其内容构成呈现出较大差异。

在美国,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是指学生非学术性活动或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重点在于对学生行为的指导和福利方面的工作。按照每项学生事务工作的性质分类, 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可分为:学生活动, 包括学生组织与学生活动, 主要指社团活动;教学辅助活动, 包括招生、注册、就业指导;生活辅助活动, 包括新生定向指导、住宿生活、经济资助、心理咨询、健康服务;学生事务工作自身管理这四个方面。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更为突出服务的理念, 根据各项学生工作的特点, 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可归类为: (1) 个人导师服务, 这是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特色服务; (2) 校园活动, 主要指校园社团和学生会工作; (3) 学生辅导工作, 主要包括心理健康咨询和就业指导服务; (4) 生活辅导工作, 主要包括招生注册、宿舍管理以及学生资助服务等。

在中国, 高校始终承担着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和日常学生事务工作。按照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性质,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一般可以分为: (1) 思想政治教育, 这是中国高校学生工作的特色也是不可缺少的部分; (2) 校园文化活动, 主要指校园社团文化活动; (3) 行政管理工作, 主要包括学籍管理、纪律管理及学生资助等工作; (4) 生活辅导工作, 主要包括宿舍管理、就业指导及心理咨询。

二、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的差异分析

1. 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体现在工作任务上的差异。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以提供咨询服务、生活服务等工作为主, 凸显服务功能, 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 学生事务工作项目呈现多元化和多样化特点。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把公共服务与个人导师制结合起来, 把尊重学生作为工作的前提, 尊重学生的差异性, 尊重学生的多元化需求及多元化价值观;把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作为工作的重点和关键, 在学校的领导管理机构如理事会、校务委员会、学术评议会及其他一些委员会都有学生会的代表参加, 保证学生在学校的决策机构中发挥作用;把学生发展作为工作的目的, 英国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的氛围。长期以来, 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主要任务和目的则是在党政共管下, 强调政治性和思想性的同时, 以约束和规范学生来保持学校的稳定为前提, 对学生进行人格塑造、能力创新培养等。近年来,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开始强调指导和服务学生的功能。

例如高校心理咨询, 在美国, 有专业人员和机构进行此项服务工作, 个别咨询与团体咨询并重, 有专业教师机构, 也有学生组成的咨询组织, 充分满足学生的多样需求;英国高校也十分重视心理咨询, 咨询人员和机构都需达到专业化和职业化, 咨询方式多为一对一, 辅以家访, 服务对象包括国际学生。英国高校心理咨询中的“同伴支持”是一项新颖的充分体现尊重学生、考虑学生需要的一项服务。中国高校的心理咨询, 首要的工作则是进行全体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以讲座、选修课程和心理健康活动等形式开展, 其次才是提供个人心理咨询服务。

2. 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体现在管理主体上的差异。

学生事务管理主体分为机构和人员两个部分。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机构是学校学生事务工作办公室, 有专职人员负责每项工作;工作人员的学历层次较高, 多为硕士或以上学位, 具备一定的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英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机构叫作学生服务中心, 配有专职人员, 其中专职辅导员和个人导师是英国在校大学生密切联系的负责学生事务的人员。中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一般叫作学生工作处或学生工作部, 负责校内主要学生事务工作。校团委是另一个分管学生事务的机构, 承担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和丰富校园文化的工作。中国高校里与学生密切联系并负责学生事务工作的人员主要是高校辅导员, 他们具有较高学历, 多为硕士或以上学位。

3. 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体现在工作理念上的差异。

国外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目标, 强调既为学生服务又为学校服务。中国也开始强调为学校服务的同时为学生服务。不同的是, 英美两国高校更多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以学生的服务和发展为重心, 在服务中体现学校的管理, 强调高等教育要培养“完整的学生”。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服务、新生注册以及健康服务;英国高校的学生会、个人导师制等都能体现其尊重学生, 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我国的学生事务管理更多地是从学校的角度出发, 侧重在管理中为学生服务, 工作目标则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指导下, 加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 养成文明习惯, 勤奋学习, 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中的重要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充分体现其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的工作理念。

在价值取向上,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集体本位为价值取向, 主动干预, 集体管理, 把学生约束、规范到正确的行为方式上来, 以此做到防微杜渐, 保证校园稳定。这种管理比较严谨, 在保持学校稳定方面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但这种管理方式限制了学生的自由, 约束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英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则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导向, 即重视自由、平等、个性, 强调以学生为本, 尊重学生的选择。但这种管理方式相对松散, 致使大学校园内酗酒、枪杀等违纪违法行为时有发生, 不利于校园的稳定和发展。

4. 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体现在工作专业化水平上的差异。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是一项集教育、管理、服务为一体的工作, 学生事务管理者作为教育者、管理者和服务者必须具有专业化的知识体系和技能, 才能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实效性的服务和指导。

英美两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改进, 已经具备了明显的专业化特征:完善的专业训练、明确的专业标准、丰富的专业内容以及众多的专业协会等。如美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要求心理医师和咨询人员基本具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 必须具有专业资格证书和相关临床经验, 同时美国高校心理咨询机构必须按照美国国家级心理协会、高校咨询中心主任协会以及国际心理咨询服务协会提供的标准和规范行事。英国高校心理咨询的专业化水平不低于美国, 咨询中心的咨询师和咨询人员必须接受足够时间的专业培训取得职业资格证书, 一般均为博士学位, 须具备丰富的临床经验, 其中咨询师必须按照其所属的行业协会包括英国心理学家学会、英国咨询与心理治疗协会等的模式和标准进行;咨询中心会雇佣高级专家进行督导与评估。相较而言, 中国高校的心理咨询工作者缺乏高标准的专业水平和专业训练, 缺乏专业的行业协会进行规范管理和指导。中国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也是一样, 由于缺乏人力资源、市场开拓、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的专家, 只能停留在为学生提供求职信息、组织几场招聘会、办理签约手续等服务水平上。

三、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对我国高校学生工作的启示

1. 弱化管理学生, 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

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重点, 一直放在对全体学生的约束、管制和规范上, 虽然, 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开始逐渐强调指导学生和服务学生, 但这种服务学生的意识还比较淡薄, 较大程度上保持着“先管好学生”、“在管理中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发达国家则是“在服务学生中体现管理”, 他们始终秉持“服务至上”、“以服务促发展”、“我们头等重要的工作必须是专注于为学生提供服务”等思想。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需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 视学生为“顾客”, 摒弃传统的陈旧思想, 从学生实际的需要和利益出发, 提供优质服务以促进学生和学校双赢发展。

2. 完善工作理念。

教育发达国家如英美, 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理念是“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的选择, 理解学生的感受等。受传统教育思想和价值取向的影响,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的工作理念则是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表现在工作目标上则对学生进行先进思想政治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品质, 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人才, 如此, 我国的学生工作理念并不落后。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中外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价值取向问题, 英美是以个人本位为价值取向, 在学生事务工作中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 为学生的成长发展创造条件;我国以社会本位、集体本位为价值取向, 在学生事务工作中更多地考虑学校管理和社会的需要, 忽略了学生群体的需要和感受, 往往使得学生对学校事务管理工作的满意度较低, 甚至充满抵触情绪。如此, 我们需将尊重学生、以学生为本、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等理念融于学生事务的管理工作中, 促使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高效高质。

3. 提高专业化水平。

专业化是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体现在多个方面, 依据英美高校学生工作的经验, 学生工作首先必须成为一门职业工作, 有其职业标准和职业地位;其次学生工作人员的专业化是必不可少的, 必须经过资格认证和专业培训, 具有专业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再者, 学生工作的发展有其专业的协会和组织进行认证、评估和督导。我国要提高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的专业化水平, 必须认清现实, 找出差距:设立学生事务管理专业, 为学生事务管理培养专业人才;在全国范围内设立学生管理组织和协会, 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搭建交流平台;制定相应的工作原则和道德规范, 为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开展工作确定合理的标准;加强学生发展课题的专门研究, 提高学生事务工作的有效性。

4. 构建科学化的组织体系。

英美两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多采用扁平化的组织体系, 在学校高层领导中设立学生事务负责人, 组织机构独立设置, 职能清晰高度分化, 各部门根据分工直接面向学生和学生组织。这种结构的组织体系, 减少了中间层级, 提高了执行效率。另一方面, 国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中尤为重视互联网信息化的运用, 学生可直接在信息平台上解决问题, 减少与工作人员“打交道”的程序。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呈现扁平化和直线化重叠交叉的组织结构体系。纵向层级烦琐冗杂, 横向部门功能模糊交叉。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特色在于不仅存在行政部门为主线的一条工作链, 还存在一条以党委机构为主线的工作链。改变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臃肿、执行效率低下的现状应作为题中应有之义。高校需厘清职能, 合并机构, 精简程序, 建立专门化、科学化的组织体系, 取消中间层级的烦琐程序与混乱模糊的部门设置。

摘要:高校常规性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包括:招生、新生辅导、宿舍管理、心理咨询、社团活动、就业指导、经济资助等。因工作理念和价值取向的不同, 各国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内容不尽相同。通过对中外高校学生工作内容梳理的基础上, 发现在管理主体、工作任务、工作理念和专业化水平上中外高校存在着明显差异, 这对于我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 需弱化管学生、强化服务学生的意识;完善工作理念, 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工作的专业化水平;构建科学化的组织体系。

关键词:中外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分析与启示

参考文献

[1]郝文军.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比较与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 2012, (03) .

[2]蔡国春.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观点、实务及其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2, (01) .

[3]马建青.国外大学生心理咨询的特点及对我们的启示[J].上海高教研究, 1994, (04) .

[4]吴亚玲.英国高校学生事务概况及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 2005, (05) .

[5]蔡国春.中美高校学生事务管理内容体系:职责与任务之比较[M].北京: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 2007.

上一篇:《天才在左疯子在右》读后感900字下一篇:业务经理述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