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精选10篇)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篇1
中医护理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观察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2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112),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以中医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提高程度等。结果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骨密度提高程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提高患者的骨密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中医护理干预;疗效骨质
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特点是易于骨折、骨量低、骨强度减低、骨髓腔增宽、骨组织的微细结构发生退化和(或)遭受破坏、骨皮质变薄、单位体积内骨量减少等[1]。研究表明[2],通过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通过对骨质疏松症患者施以中医护理干预,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且临床疗效及骨骼矿物质密度(简称骨密度)也显著提高,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4月~204月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收治的224例骨质疏松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112例,其中男48例,女64例;平均年龄(46.3±4.5)岁;病程(6.7±3.1)年。观察组112例,其中男52例,女60例;平均年龄(46.4±4.3)岁;病程(6.5±3.3)年。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治指南》诊断标准;(2)18岁<年龄<80岁;(3)无严重的肝、肾、心、肺系统疾病。排除标准:(1)合并有严重的肝、肾、心、肺系统基础疾病(;2)不同意治疗的患者。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的骨科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中医护理干预。中医护理干预的具体护理方法如下。
1.2.1情志护理干预
大多数患者由于对疾病的认识不足[3],很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负性情绪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病情恢复。因此,护理人员应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护理人员应将疾病的发病原因、诊治经过、预后等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给患者,使患者对骨质疏松症有所了解,从而树立战胜骨质疏松症的信心,积极配合医师完成救治方案。对于有负性情绪的患者,应注意及时的疏解,并将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讲解给患者,让患者更加有信心面对疾病。
1.2.2体位护理干预
应注意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生病期间的体位护理,嘱咐患者生病期间休息时应选择硬板床,在仰卧时应将双膝保持在轻度屈曲的状态,并于患者的膝关节下垫一个软枕,体位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除了要做好体位护理,如果天气发生变化,应指导患者做好祛湿、保暖、防寒等自我防护措施,还可配合一些局部的热敷治疗等[4]。
1.2.3饮食护理干预
应特别注意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饮食,患者宜进食富含多种维生素、蛋白质和钙的食物。这些食物能补充患者所需的矿物质,特别是锌、镁、钙,此外还要注意维生素D和维生素C的补充。中医理论辨证的将骨质疏松症分为:肾阴虚型和脾气虚型。因此进食应以益肝健脾、温补肾阳、滋补肾阴的药食为主[5]。膳食中如桑葚牛骨汤、豆腐虾皮汤、黄豆猪骨、猪皮续断汤,并配合花生、核桃仁、松子仁等坚果类食物的进食,具有益肾强筋、滋阴补血的作用。指导患者戒烟、限酒,尽量避免过量的咖啡、茶等一些刺激性饮料的摄入。
1.2.4功能锻炼干预
中医理论认为不通则痛,筋膜失养、血经不通、气滞不行是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发病机制,因此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是通络、温经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根据患者的骨质疏松部位选择合适的项目,如若是髋骨和股骨发生骨质疏松,则可以选择登楼梯运动;如果是腰椎骨质疏松,可以选择体操训练;而促进骨质疏松的一个重要运动方式是渐进抗阻练习法。运动时间、运动强度、运动频率等均应与患者的身体素质相符,循序渐进,坚持恒久,方能有效的.延缓骨质丢失。可以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配合中医按摩、中药熏蒸、中药热奄包、小针刀、针炙拔罐等方式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提高患者神经系统的兴奋性,促进患者的功能恢复。
1.3疗效评价标准
比较干预后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骨密度提高程度等。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无任何改善甚至加重,患者的疼痛明显;好转: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但患者活动仍感到轻微的疼痛;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静息状态及运动时均无疼痛感。骨密度采用骨密度T值表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计数资料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经常规骨科护理后,2组治疗后有效率和骨密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以骨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骨质量改变、骨量减少等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的代谢性骨病[6],患者临床主要表现为容易易骨折。有研究表明,>70岁男性及绝经>的女性的发病率非常高,且女性的发病率是男性的2倍[7]。
本研究中,通过情志护理、体位护理、饮食护理和功能锻炼等中医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骨密度T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与前人研究结果一致[2]。结果表明,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疗效,提高患者的骨密度。骨质疏松症患者由于病程比较长,且容易发生反复的骨骼疼痛,易产生焦虑、紧张、不安的负性情绪[8],导致患者的肝气郁结,肝郁会导致气滞,而气滞则会导致瘀血的发生,血液循环不通畅,不通则痛。对患者实施情志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紧张、焦虑、恐惧等负性情绪得到疏解,因此有效的缓解了疼痛,并让患者更有信心面对疾病,有利于病情的恢复。通过饮食调护,能有效的补充患者体内的维生素D、矿物质等,进一步缓解了骨质丢失对患者的危害,从而提高治疗的疗效。通过功能锻炼干预,并配合中医按摩、中药熏蒸、中药热奄包、小针刀、针炙、拔罐等,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从而促进患者功能的恢复。综上,对骨质疏松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增加患者的骨密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熊桂华,黄彬,赵军.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1,9(27):118-121.
[2]张玲.中医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36(4):58.
[3]唐海梅.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J].中医药导报,,18(7):114-115.
[4]丁云霞,崔晓燕.中医护理在骨质疏松症中的应用现状与进展[J].河北中医,2014,36(2):312-313.
[5]周一庆.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折保守治疗中医护理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z2):210-211.
[6]何艳平.骨质疏松症的中医护理[J].医药前沿,2014,20(7):319-320.
[7]张珉珉.骨质疏松症病人的中医护理[J].护理研究,2013,27(30):3406-3407.
[8]郭珍辉.骨质疏松并发椎体病理性骨折的中医护理[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429-430.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篇2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5月至2012年7月来我院就医治疗的骨质疏松症患者70例, 均符合2000年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中国人员骨质疏松建议诊断标准。其中男性31例, 女性39例, 年龄45~83岁;所选病例均无骨折, 且都是以腰或全身骨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将7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经统计学检验, 两组在性别、年龄、生活方式、骨密度高低程度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值>0.05) 。
1.2 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如下干预措施:①患者首次就诊时发放骨质疏松教育处方及设立一般信息和就诊治疔档案, 并输入电恼保存, 使信息管理系统化, 有利于干预管理;②向患者详细讲解疾病治疗的知识, 同时告知不遵医嘱将会造成何种危害;同时培养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不吸烟、酗酒等;③告知患者家属常关心患者经常与之交流, 让其体会到家人对患者的关心、爱护和尊重。骨质巯松症治疗疗程长, 费用高, 患者治疗信心不足, 因此要帮助患者争取家族的支持, 对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 起到很大的作用。如看病费用问题, 老年人负担不起, 尤其需要家庭成员为其提供帮助[4];④消除患者的焦虑感, 护理人员应主动接近患者, 对焦虑的患者给予同情和理解, 认真倾听了解患者的感受, 并鼓励患者面对现实, 以适当的方式帮助患者来宣泄其焦虑的心情, 让患者了解乐观稳定的情绪, 能维持患者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骨质疏松症病程长, 见效慢, 要有长期治疗的心理准备, 同时介绍同科疾病康复病例帮助患者调整心态,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
1.3 判定标准
1.3.1 治疗效果的评定
显效:腰背关节疼痛临床症状明显减轻;有效:表现为腰背及全身骨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好转;无效:表现为腰背关节等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总有效率= (显效例数+有效例数) /患者总例数×100%。
1.3.2 患者焦虑状况比较
采用Zung焦虑自评表 (SAS) 对其焦虑状况进行评定。SAS焦虑自评表主要包括20题, 评定采用1—4级评分, 即1分为很少有, 2分为有时有, 3分为大部分时间有, 4分为绝大多数时间有, SAS分值越高, 焦虑倾向越明显。
1.4 数据处理
用统计软件SPSS 13.0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undefined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值<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见表1。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值<0.05。
2.2 2组患者焦虑状况比较
见表2。
注:观察组与对照组疗程完成后比较, 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t=-3.080, P=0.003。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 (OP) 是一种以低骨量和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为特征, 导致骨质脆性增加和易于骨折的代谢性骨病[5]。将观察组患者的般资料, 就诊治疔信息管理系统化, 便于管理, 护理干预, 统计和分析。健康教育是通过信息传播和行为于预, 帮助个人和群体掌掘卫生保健知识, 树立健康观念, 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和过程[6]。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预防骨质疏松症最经济, 有效的手段[7], 增加患者对疾病认识, 争取患者积极配合, 提高服药依从性[8]。骨质疏松症轻者可无不适, 较重患者可表现为腰背疼痛或全身骨痛, 并随着病情的进一步发展, 可并发骨折。由于疼痛是患者最常见、最难以忍受的症状, 而乐观健康的情绪可激发免疫系统的活力, 抵抗有害物质侵害机体。因此有效的治疗和优质的护理是治疗该疾病的关键。随着预期寿命和人口结构改变, 骨质疏松症将成为更加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9]。目前大众对骨质疏松症认识有限, 存在误区, 未引起足够重视, 对有关饮食、运动、心理方面的影响了解甚少, 同时由于我国由医学→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改变, 运用心理护理学知识, 护理患者的作用意义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人员的重视, 为此, 我院对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培养患者乐观、愉快的情绪, 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主要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增强患者服药依从性及消除患者焦虑等负面因素入手对护理干预组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通过有效的心理护理干预, 治疗总有效率达到88.6%, 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值<0.05, 治疗结束后, 护理干预组患者的SAS分值与对照组比较, 护理干预组焦虑明显好转, 2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值<0.01。
综上所述, 随着心理护理的发展, 护理人员应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原则, 在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 应熟悉骨质疏松症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全面了解不同的患者在心理上存在的差异, 细心周密, 耐心地进行护理, 这样才能做好对疾病的正确诊断和及时治疗, 才能使患者早日康复。本文通过护理干预显著提高治疗的总有效率, 改善患者的焦虑状况, 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疗,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影响。方法:将骨质疏松症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疗效和焦虑情况。结果: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焦虑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对骨质疏松症患者疗效显著, 对患者焦虑情绪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骨质疏松症,护理干预,影响
参考文献
[1]程月华, 吴建华, 卢慧, 等.上海居民经3年干预后骨密度值测定及骨质疏松患病率的调查[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4, 10 (3) :296-298.
[2]陈士景, 凌静.骨质疏松症的药物治疗现状[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 2001, 18 (2) :87-90.
[3]符志聪, 胡建霖, 罗仕华, 等.骨质疏松骨折的住院费用 (1996-2001年) 统计[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3, 9 (2) :137-140.
[4]刘腊梅, 周兰妹.老年人照顾者的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 2008, 43 (7) :667-670.
[5]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6:869-876.
[6]李旋, 石建, 朱秀英, 等.骨质疏松症重在早期预防教育[J].中国骨质疏松杂, 2004, 10 (3) :374-376.
[7]张燕晴.健康教育应成为骨质疏松症的重要策略[J].中国骨质疏松杂, 2002, 8 (2) :177-178.
[8]郑音.浅谈护士与老年患者交流的技巧[J].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5, 2 (9) :780-782.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篇3
方法:对2011年12月—2012年4月期间的72例骨质疏松症患者进行中药熏蒸治疗。
结果:痊愈25例,好转42例,无明显好转5例,有疗效的占患者数的93.2%。
结论:有效的护理措施能促进骨质疏松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中药熏蒸 骨质疏松 护理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09-0127-01
随着人均寿命延长及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作为中老年退行性疾病之一的骨质疏松症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备受关注。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小梁变细、断裂,数量减少,皮质骨多孔、变薄为特征,以致骨的脆性增高及骨质危险性增加的一种全身性骨病[1]。骨质疏松症的主要症状以腰背痛多见,疼痛的性质从酸痛至剧痛不等。我科根据中医辨证疗法选用有效熏蒸药方对腰背部进行熏蒸,疗效让患者满意,治疗报告如下所示。
1 临床资料
2011年12月—2012年4月这段时间,我科收治了72例骨质疏松患者。其中男39例,女33例,年龄52岁—85岁,平均年龄67.7岁。病程10天—5年不等。骨质疏松症均以影像报告及骨矿密度(BMD)测定为评判标准。通过中药熏蒸7天后,一日二次,均能不同程度地缓解疼痛症状,其中痊愈25例,好转42例,无明显好转5例。有疗效的占患者数的93.2%。
2 治療方法
以红花10g,伸筋草15g,木瓜10g,川芎10g,田七9g,当归10g,牛膝10g,独活10g,羌活6g,防风6g,秦艽10g,桑枝10g为方剂,将这些中药颗粒剂放入熏蒸治疗仪中,加入适量水(熏蒸锅为五分之四满为宜),调节至所需压力和时间。一般治疗时间为30分钟,压力在25Kpa左右,进行预热5分钟,待蒸汽喷出,再将蒸汽熏蒸腰背部,距离为30—50cm。
3 护理措施
3.1 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患者大多数对治疗存在疑虑,且有担心、害怕心理,护理人员要做好耐心解释工作,消除患者的紧张心理;向患者详细介绍中药熏蒸的疗效,注意事项等,让患者心中有数,好积极配合治疗。另外,熏蒸前要详细询问患者有无皮肤过敏史;要仔细检查腰背部皮肤情况,如有破溃感染等,忌熏蒸。
3.2 熏蒸时的护理。让患者俯卧位充分暴露熏蒸部位,调节好熏蒸治疗仪与腰背部皮肤的距离。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检查熏蒸部位皮肤情况,随时调整与熏蒸部位的距离,以防烫伤。熏蒸皮肤周围应加用干毛巾铺垫,以防熏湿衣服床单位。熏蒸过程中观察患者的反应,如有头晕、胸闷或局部皮肤反应,立即停止治疗,并遵医嘱处理,做好记录
3.3 熏蒸后的护理。治疗完毕,用软质棉毛巾擦干腰背部皮肤,再次观察皮肤情况,询问患者的感受,并嘱患者注意保暖,卧床休息半小时后再外出以防感冒。
3.4 饮食护理。指导患者多食强肝肾、补筋骨食物。鼓励患者进富含蛋白质及含钙丰富食物,如牛奶、豆制品、蔬菜及水果类等,患者的饮食应营养均衡。同时告知患者勿食辛辣刺激之品,减少钠盐摄入及少吃腌制食物,如榨菜、罐头食品等,可减少钙质流失[2]。
3.5 出院后护理。指导患者出院后应适当活动,因为运动能促进钙的吸收,减少骨的丢失,室外活动更能增加维生素D而促进钙的吸收。但要告知患者不能剧烈活动,同时注意安全,以防跌倒。
4 小结
中医认为骨质疏松是因年老体弱,肝肾不足,肾虚元气不足,致血液运行无力,不能温养血脉,寒而血凝,虚而成滞[3]。中药薰蒸使皮肤玄府洞开,药力经毛窍而入,直达病所,达到祛寒通瘀、舒筋通络和理气止痛等功效。薰蒸还能使局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解除软组织的痉挛,从而缓解疼痛。在临床通过中药熏蒸治疗联合饮食调节,患者的疼痛症状一般均能不同程度的缓解。关键做好熏蒸护理及饮食护理,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让患者对我们祖国医学满意。
参考文献
[1] 胥少汀,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1081
[2] 石凤英.康复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60
[3] 孙广仁.中医基础理论[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268-269
骨质增生的中医护理 篇4
川芎末6-9克,山西老陈醋适量,药用凡士林少许。将药末加山西老陈醋调成糊状,然后混入少许药用凡士林调匀,将配好的药膏涂抹在患者增生部位,盖上1层塑料纸或纱布,用宽胶布将纱布四周固封。2天换药1次,10次为1疗程。
二、药洗法
1、灵仙、苏木屑、香樟木、九龙虫、各30克,米醋500毫升。将前4味加水浸泡后,再煎汁,稍浓缩,然后加水米醋搅匀,加热后浸洗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日1-2次。
2、皂角60克,人发16克。水煎取液,洗浴患处,一日2次。
3、臭椿树叶熏洗:取臭椿树鲜叶250克或干叶100克,加水约1000毫升,煎沸取汁,加醋酸150克,乘热熏洗患处,每天1—2次,20天为1疗程。
三、生乌治疗法
生川乌、生草乌各50克。治疗方法:将上味共研为极细的粉末,装入纱布袋内缝合后扎敷于疼痛患处,隔日换1次。
四、红花泡醋疗法
取红花(中药店有售)50克,浸泡在500毫升米醋中,1周后便用可来涂擦患部,使其软化、消除,痊愈。如果严重者,多制作几次使用,效果更佳。
五、老陈醋热敷法
用老陈醋搽揉患处,不仅有消炎止痛的效果,还能起到软化骨刺的作用。用一块干净的纱布,蘸取加热的陈醋,敷于骨刺部位,外边再用热水袋或暖手器局部加热则效果更佳。每日热敷3-5次,每次半小时左右,一周为一个疗程。
六、拉拉秧治疗法
用拉拉秧,要上面大概3厘米左右的嫩尖,一小把,砸碎了,用醋调匀敷在患处,用纱布固定。每天换药一次,连用一周。(平时别总走路,上楼梯、减轻关节负重)
七、夜敷日除法
赤芍、姜黄、栀子、白芷各12克,穿山甲6克,冰片3克。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篇5
疼痛是癌症患者一个常见的、主要的症状,据who统计全世界每年新发现癌症者700万,其中30%~50%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研究表明,在有癌痛患者中,50%有中等到剧烈不同程度的疼痛,有30%的患者有剧烈至难以忍受的疼痛[1]。近年来,国内外控制疼痛的方法在不断发展和完美[2],而护理人员对疼痛的正确判断和了解也将不断提高。
1 药物控制
1.1 按时用药 按时用药指止痛剂应有规律地按时给予,而不是需要时才给药。
1.2 给药途径
1.2.1 口服 使用止痛剂的最好途径,对昏迷患者不能停止使用止痛剂。
1.2.2 舌下含化 尤其适用于胃肠道功能障碍,不能口服药者,对生物利用度差的药物具有重要意义。
1.2.3 连续皮下注射 将一种输液泵放置在患者锁骨下区和胸前区皮下,每周更换1次注射部位,适用于非住院患者的长期用药,患者活动不受限制,副作用少。
1.2.4 肌肉注射 是一种普遍的给药途径,但对极度瘦弱的患者不太适用。
1.2.5 连续静脉给药 适用于连续给药的住院患者,对不能口服和不能肌肉注射的患者尤为适用,但有证据表明,静脉给药有增加耐药性的危险。
1.2.6 硬膜外给药 是目前国外使用和研究较为广泛的一种途径,方法同硬膜外麻醉。保留硬膜外导管,重复多次给药,其优点:(1)止痛时间长,一般一次给药可维持16h以上;(2)药物用量相对减少,如吗啡用量仅为24h肌肉注射量的1/6;(3)药物直接作用到疼痛部位副作用少;(4)较少发生成瘾和耐受性。
2 其他治疗方法
85%~95%的癌痛患者可以通过止痛药物的使用使疼痛得到控制缓解。但其他方法也可以结合药理学方法帮助
患者改善疼痛症状,这些方法包括:放疗和化疗、心理学方法、麻醉和神经外科手术。
2.1 放疗和化疗 当癌肿压迫或浸润神经引起疼痛时,70%~85%的患者可能过放疗使疼痛症状缓解。若原发肿瘤对放射线敏感,则疗效更佳,特别对骨转移者,局部的放疗,可使疼痛大大减轻。化疗是控制癌痛的一种必要手段,它从病因上消除癌症所致的疼痛。
2.2 心理学方法 尽管纯心理因素引起癌痛是罕见的,但不可否认绝大部分癌痛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学方法的主要目的是减少癌痛患者所经受的绝望和无助感增强患者治疗的信心。通过为患者提供特殊的对付方法和行为技术以帮助患者控制慢性疼痛。这些技术包括:催眠术、放松训练、生物反馈、精神治疗以及行为治疗[3]。
2.3 麻醉方法 这些化学药物产生的主要病理作用是脱髓鞘作用和继发神经变性。
2.4 神经外科手术
2.4.1 神经破坏性方法 沿疼痛路径进行手术或放射性破坏。
2.4.2 神经性刺激法 将电极定向性地放置以活化抵制疼痛的路径。
在癌痛控制中,神经外科方法长期被成功地应用,这些方法对于癌痛比对慢性非癌性疼痛更有效[4]。
【参考文献】
1 戴佩荣.疼痛护理的研究现状及护理.天津护理杂志,1999,4(7):177.
2 梅卫玲.前列腺摘除术后硬膜外注药止痛的临床观察.实用护理杂志,2000,16(1):25.
3 赵昆荣.自我测试—疼痛患者的护理.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1993,12(4):173.
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 篇6
黄凤
一、基础护理概念
基础护理示是以患者为中心,针对复杂的致病因素和疾病本身的特异性导致的病人在生理功能、机体代谢、形体和心理状态等方面的异常变化,采取相应的科学护理对策,帮助或指导患者解除由于这些变化而带来的痛苦和不适,使之处于协调、适应的最佳身心状态,促进患者的康复。对于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示临床工作的一大重点和难点,如何做好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是护理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二、危重患者的基础护理包括内容。
1.负责病房环境、家属陪伴的管理,给患者建立好的医疗环境,预防感染 2.维持患者的身体清洁,保持床单位整洁,给予患者合理的卧位 3.了解患者的病情情况,观察病情变化的信息和治疗效果。
4.保证患者各种管道的固定并观察通畅情况,标示清楚,符合要求。5.合理安排患者的饮食,对不能进食患者进行饮食护理。6.协助执行治疗方案,配合医疗诊治工作。
7.对患者或家属进行心理疏导,使其很好的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8.指导患者或家属进行功能锻炼,防止发生并发症,促进功能的恢复。
三、危重患者基础护理实施
1、病房环境方面:要保持病室的清洁、美观、安静、舒适、方便、有序的治疗环境。行相关健康宣教。
2、床旁单元方面:保持床单元清洁整齐,床下无杂物,无血迹及污渍。各种管道的整齐固定,不要散落予床单元上。床头柜物品摆放纸和杯子等物品。
3、患者个人卫生方面:对于患者个人卫生方面应该做到“三短六洁” 三短:头发短、指甲短、胡须短。
六洁:头发、口腔、手、足、皮肤、会阴。
4、患者的体位方面:患者体位应该与病情相符,按时翻身,满足患者的舒适及安全要求。我科患者无禁忌症患者宜抬高床头15-30度,利于静脉回流,减少脑水肿。
5、患者饮食方面:能经口进食者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相应的饮食指导,对于不能进食者予以安置胃管,保持胃管固定通畅,予以管喂流质饮食,时间标示清楚。
6、患者的治疗方面:留置针、尿管、胃管等各种管道应该妥善固定,防止脱落,并标记时间,药物应该现配现用,输入速度应与病情及药物要求相符。口服药用药准确、安全、及时。
7、护理方面: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意识、瞳孔情况,如有变化随时处理并记录,护理分级符合标准,标示与级别相符。掌握患者病情,每日按照无菌操作原则进行尿管、口腔、气管等护理。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男23例, 女27例, 年龄30~76岁, 平均年龄53岁。透析年限3~15年, 其中高血压肾病5例, 糖尿病肾病6例, 慢性肾小球肾炎25例, 其他1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碳酸氢盐透析进行透析治疗, 透析次数3~4次/周, 每次4h。
1.2 方法
首先记录患者半年前的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 (AKP) 、甲状旁腺激素 (PTH) 值。再次针对腰椎、全股骨、桡骨等部位进行X线拍摄。
1.3 判定标准
参照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诊断标准。基于DXA测定:骨密度值低于同性别、同种族健康成人的骨峰值不足1个标准差属正常;降低1~2.5个标准差之间为骨量低下 (骨量减少) ;降低程度等于和大于2.5个标准差为骨质疏松;骨密度降低程度符合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同时伴有一处或多处骨折时为严重骨质疏松。
2 结果
(1)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检测半年前血钙数值异常25例, 正常25例, 其中血钙3.5 2mg/dL;血磷数值异常30例, 正常20例, 其中血磷最高达3.57mg/dL;甲状旁腺激素 (PTH) 20~2500pg/mL。 (2) 依据世界卫生组织 (WHO) 推荐的诊断标准, 其中66% (33例) 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 根据X线摄片, 其中腰椎骨质疏松10例, 股骨骨质疏松15例, 桡骨骨质疏松8例。 (3) 骨折发生率:6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共7次发生骨折, 2例患者多次发生同一部位骨折。都是发生在股骨颈。
3 护理措施
3.1 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血液透析患者容易造成体内代写紊乱, 造成血钙的浓度的降低, 使骨的溶解吸收加强, 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一旦骨质疏松出现, 患者骨质脆性增高, 致残率、病死率提高, 骨质疏松往往被忽视, 一旦发生, 容易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重大影响[1]。所以预防比治疗更为重要, 在疾病还未发生时, 治未病, 补充钙、磷等元素, 定期做X片拍摄检查, 预防于未然。
3.2 面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健康宣教, 这种宣教要持续性进行, 不是一过性的说教, 他应该是一个持续的、连贯的、循环的过程。临床上研究发现, 大多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病发骨质疏松时, 患者自身并没有任何明显症状, 因此, 在面对刚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 医疗人员不但在医疗上给予治疗, 还要在饮食、营养上加以调节、宣教。 (1)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说明维持性血液透析病发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和预防措施; (2) 建议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适当进行户外活动, 增加关节挤压, 以加强血钙的吸收。 (3) 定期检测血钙、血磷、碱性磷酸酶 (AKP) 、甲状旁腺激素 (PTH) 值。再次针对腰椎、全股骨、桡骨等部位进行X线拍摄, 严密观察患者治疗的反应。 (4) 改善患者的生活环境, 保证患者步行、活动等生活起居的安全性。
3.3 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患者的依从性包括2点, 一是饮食方面的依从性, 一是药物治疗方面的依从性;首先, 饮食方面的依从性方面, 医务工作者在调节患者血钙、血磷的补充, 和患者详细讲明这一些元素的重要性, (1) 适当增加膳食中钙的摄入, 建议保证22.3mg/d的钙质摄入, 定期化验血钙使之保持在2.38~2.63mmol/L, 血磷维持在1.45~1.78mmol/L。 (2) 对于低钙、低磷患者应该保证钙的摄入, 食物补钙是最有效的方法。牛奶、豆制品等食物含有高钙, 建议多加食用。 (3) 低钙、高磷患者, 将患者的磷摄取量限制在800mg/d以下。饮食过程中, 食用肉类物质时, 应将肉在水中煮2次, 以减少磷的含量。 (4) 高钙、高磷患者, 要严格控制蛋白质饮食[2]。再次, 在药物依从性方面, 患者应遵医务人员医嘱, 补充钙剂, 一般在晚上临睡前服用, 定期检测血钙, 以钙和活性维生素D是基础用药, 本次研究使用药物如下:钙剂:葡萄糖酸钙片0.5g、活性钙冲剂5g、甘油磷酸钙2g, 每日3次。维生素D:阿尔法D3 0.25mg、罗钙金0.25μg, 每日2~3次。钙尔奇D:每日1片 (600mg) 。 (5) 药物治疗依从与否只能从患者或家属方得知, 因此询问技巧非常重要, 应注重询问患者是如何服药的, 有无治疗不良反应, 家庭经济状况, 服药是否方便, 家属的支持情况等。
3.4 适当、合理、科学的运动可以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发展, 减慢恶化程度, 在运动的同时加以适当的日照, 使维生素D的来源充足, 建议一定程度的运动, 如散步、打太极拳等强化患者背部肌群的运动, 运动加上钙营养能提高预防效果。但患者要注意运动强度的安排, 因人而异, 不可过分密集的运动频率, 注意动作的协调性, 在上述对患者生活环境改善的基础上, 选择平坦、空旷的地方进行活动。
3.5 心理支持, 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一般病情较重, 患者容易造成心理负担, 认为会给家人带来累赘, 往往心情不够舒畅, 影响了疗效。再者, 患者对自身病情了解不够透彻, 一旦发生骨质疏松, 患者会更加悲观, 情绪更加不稳定, 医务人员要注意患者心理的建设, 消除患者顾虑, 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组2例患者因驾车撞击发生左右股骨颈颈骨折[3]。患者每次透析期间骨痛非常明显, 情绪极为低落。因此, 医务人员要为患者做被动运动, 被动运动是骨折患者早期最佳的运动方式, 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的恶化, 运动和药物相配合, 促进病情恢复。
4 讨论
血液透析技术使尿毒症患者的生命得到延长, 但是血液透析患者容易造成体内代写紊乱, 造成血钙的浓度的降低, 使骨的溶解吸收加强, 容易发生骨质疏松, 一旦骨质疏松出现, 患者骨质脆性增高, 致残率、病死率提高, 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其中66% (33例) 的患者出现骨质疏松, 根据X线摄片, 其中腰椎骨质疏松10例, 股骨骨质疏松15例, 桡骨骨质疏松8例。骨折发生率:6例严重骨质疏松患者共7次发生骨折, 2例患者多次发生同一部位骨折。都是发生在股骨颈。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主要是由于疾病本身影响, 造成体内骨皮质血钙减少, 在长期的血液透析中肾性骨病常呈进行性加剧[4], 还有就是继发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造成代谢异常, 骨细胞对骨的过度吸收, 进一步造成血钙减少, 加重病情。
5 小结
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发病率很高而且危害很大, 所以医务人员、患者以及家属应高度重视骨质疏松症的预防, 将这个提到一个新的高度, 积极采取了各种干预措施:充分血液透析, 改善药物治疗, 提高患者在饮食和药物上依从性, 加强健康教育, 体育教学;定期监测血清钙, 磷, 甲状旁腺激素, 应该将这些指标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如果有必要, 行甲状旁腺切除, 同时做骨折后的护理, 预防相关并发症, 在预防诱发因素, 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5]。
摘要:目的 总结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的分析及护理经验。方法 对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经验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 5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均得到改善。结论 科学、合理地护理措施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质疏松症患者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血液透析,骨质疏松症,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廖文胜, 陈永强.汤亭亭.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骨组织形态计量分析[J].中华骨科杂志, 2001, 21 (4) :234-235.
[2]佐中孜, 秋叶隆.透析疗法[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 2000:135.
[3]唐翠霞.骨质疏松症的预防及护理[J].陕西中医, 2006, 6 (27) :750.
[4]李上梅.临床肾脏病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1986:8.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篇8
【关键词】心理护理;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不良情绪;老年患者
【中图分类号】R248.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8-0120-02
由于骨质疏松会降低骨骼愈合速度,并且再次发生骨折的概率较大,因此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已经成为了临床治疗的难点之一。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一些诸如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1]。鉴于此,本文研究了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不良情绪方面的临床实际效果,从而为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护理的相关临床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相关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的病例均为2012年12月至2013年10月期间我院临床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全部患者共计78例。7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如下:男性58例,女性20例,年龄63~83岁;平均年龄(75.43±3.24)岁;患者分型:A3型患者28例,C2型患者20例,C3型患者30例。根据患者临床护理方式的差异将其分成了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9例。两组患者临床基线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具体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对照组的护理方法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措施是[2-4]:夹板固定前要详细询问患者的患病史、掌握基础疾病情况,制定护理方案;夹板固定后叮嘱患者按时取药、用药,并告知患者服用药物应注意的事项及过敏反应等情况,注意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情况,及时采取干预措施,协助患者家属定时为患者翻身、按摩,患者恢复情况发生变化要及时调整护理方案[3-4]。同时根据患者的病情以及个体的耐受情况、运动能力习惯等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功能锻炼方案以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此外,在患者骨折夹板固定期间,通过定期的观察、细心指导等方式和方法,对患者相关部位局部皮肤情况进行定期清理和消毒,从而有效的降低患者皮炎的发生,对皮损水泡等并发症的发生进行有效的预防。
1.2.2研究组的护理方法在对照组患者护理模式基础上,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5-6]:
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患者而言,往往均未经历过骨折发病的体验,同时患者骨折的发生经常由各种意外因素所导致,缺乏疾病的演变过程,因此患者的临床发病往往较为突然,心理上很难接受,一旦骨折受伤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多种不良心理情绪。针对上述情况,研究组患者在入院时,我们就由专业的护理人员针对患者受伤的个体情况向患者进行全面的介绍,包括疾病相关的医学知识的介绍、临床手术治疗方法的介绍和健康康复要点的介绍等;同时,由住院护士向患者以及患者家属介绍医院环境和相关设施情况,对患者以及患者的家属存在的疑虑进行解释,定期组织老患者与新患者进行充分交流,帮助患者以及患者家属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每个患者的责任护士要及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抑郁、焦虑不良情绪及时进行早期的预防。
1.3观察指标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7-8]。
1.4统计学方法选取SPSS19.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 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均显著降低,本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AS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两组干预前后SDS评分比较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DS评分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DS评分均显著降低,本组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SDS评分结果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医学研究表明,骨质疏松是老年人骨折的主要原因,并且导致患者骨骼的愈合速度慢,增加了患者的痛苦。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骨折疾病之一,骨折位置与桡骨远端的距离在2~3cm范围内都属于桡骨远端骨折范围[9-10]。间接暴力是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原因,临床表现为腕部疼痛、肿胀、无法正常活动等。由于相关患者骨折的发生经常由各种意外因素所导致,因此患者在临床发病后容易出现各种心理问题,以焦虑和抑郁为代表的不良心理情绪普遍存在于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因此,临床针对于有效改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不良心理情绪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给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后,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降低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这提示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有效性,同时也与国内外类似报道结果相符[9-10]。
综上,在临床上针对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老年患者实施护理的实践过程中,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的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情绪,可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选择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海波.唑来膦酸治疗风湿病伴骨质疏松疗效评价及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31(z1):18-19.
[2] 张应梅,刘燕媚,罗敏.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高龄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28(18):46-48.
[3] 蔡娟,李春梅,张强.慢性肝病骨质疏松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18(17):2054-2056.
[4] 赵晓利,孙晓芬,陈丽丽,等.中药薰蒸结合密盖息肌内注射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腰背痛的护理[J]. 中医正骨, 2012,24(4):79-80.
[5] 王敏, 刘恒旸, 王华锋.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护理[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17(2):187-189.
[6] 丁艳红. 综合性护理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骨折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5,(3):41-43.
[7] 李玉芳, 许云. 舒适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伴胸腰椎骨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49(10):1190-1192.
[8] 李敏. 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在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2,18(35):4296-4298.
[9] 郑丽萍.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椎骨折的护理[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19(18):135-135.
[10] 杨莲欢, 杨凤球, 黄英苗, 等. 中西医结合护理在高粘度骨水泥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应用[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5,(6):119-119,121.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 篇9
激励式心理护理对儿科住院患者的护理体会 作者:王彭 姬静娟
来源:《维吾尔医药》2013年第05期
摘要:目的 分析激励式心理护理对住院患儿的护理效果,总结心得体会。方法 随机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200名,将实行常规护理的100名患儿划入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的100名住院患儿划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及住院时长。结果 观察组患儿遵医行为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P
关键词:心理护理;激励式;儿科住院患者
激励式心理护理,即不断激发人的动机,使机体保持在高度兴奋的状态[1]。通常在小儿的意识中,医院很可怕,要吃药,要在陌生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侵入性治疗如皮试、输液等。因此,对儿科住院患者实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缓解其各种紧张、害怕的抗拒心理,降低因此产生的应激行为的发生率,提高患儿对医护人员的依从性,意义重大。一般资料
择2012年9月—2013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患儿200名,将实行常规护理的100名患儿划入对照组,将在此基础上进行激励式心理护理的100名住院患儿划入观察组。观察组男女比例56:44,平均年龄(7±4.3)岁,其中腹泻23名,流行感冒28名,扁桃体发炎16名,肺炎14名,手足口病19名;对照组男女比例52:48,平均年龄(8±4.6)岁,其中腹泻26名,流行感冒25名,扁桃体发炎15名,肺炎18名,手足口病16名;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型等一般资料上的差异小(P>0.05),可比。方法
2.1 护理方法
常规护理:在患儿办理入院后的1小时内,有经验的护士亲至病房,了解患儿及其家属的情况,予以常规护理。
激励式心理护理:(1)建议患儿家属在患儿吃药或进行侵人性治疗时,守护在旁,细心安慰,给予情感支持;(2)向患儿介绍周围接受同种治疗且配合度较高的儿童,给其树立榜样;(3)在患儿接受治疗时,播放儿童电视或儿童音乐,分散其注意力,减轻患儿的痛感;
(4)医护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利用风趣的语言或搞怪的表情,吸引患儿,取得其信赖,减轻患儿紧张、害怕等抗拒心理;(5)开设奖励,对积极参与配合治疗的儿童奖励红花,并在每个病房进行红花评比调动患儿的积极性。
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此基础上加用激励式心理护理。
2.2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儿遵医行为(如配合检查治疗、按时服药、遵守纪律等)及住院时长。3 结果
3.1儿遵医行为比较(观察组/对照组):
配合检查及侵入式治疗:81/46;按时服药:86/72;遵守纪律:73/51;
3.2 住院时长比较(观察组/对照组):
住院天数(天):(3—12)/(4—13);平均(4.4±3.0)/(7.1±3.6)。
对比得,观察组患儿的遵医行为发生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平均住院天数明显比对照组少,P讨论
有研究表明,引起儿科患者产生害怕、恐惧等负面抵抗心理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2]:
(1)患儿对医院的环境和工作人员感到陌生,容易害怕;(2)疾病带来的不适和痛楚,让患儿容易急躁;(3)以往的治疗中积累的负面印象,引发患儿的条件反射,产生抵抗、不安情绪,且其极易造成恶性循环;(4)家属尤其是父母的忧虑、恐惧情绪对患儿产生消极影响;
(5)医护人员不够亲和的态度或过高的要求,均能导致患儿产生恐惧心理。
随着医学模式的不断进步,护理人员更多地将工作重心放在了关注患者的心理,即心理护理。心理护理主要依赖于护士的语言、行为与表情等对患儿与患儿亲属产生的影响。激励式心理护理则是利用激励使人保持在高度兴奋状态中。大脑皮层兴奋能刺激分泌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使血糖升高,以提高应激能力[3]。该护理可通过以下几点来进行:(1)为提高患儿的依从性,对患儿采取健康教育,树立学习榜样;(2)设立奖励制度,通过比较来激发患儿的竞争意识,提高患儿的参与度与配合度;(3)分散患儿的注意力,降低其对治疗时的疼痛感觉,缓解其恐惧心理;(4)取得患儿的信任与依赖,提高其依从性;(5)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指导,寻求患儿亲属的积极配合。
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患儿采用激励式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焦躁、恐惧情绪,提高患儿的配合率,促进治疗的顺利进行,改善疗效,增加患儿及其亲属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参考文献
PCI患者的护理查房 篇10
2014年12月 周盼
1、概述
2、护理评估
3、根据患者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目标和护理措施
4、护理评价
5、健康教育
6、出院指导
一、概述
大脑的血液供应 大脑的血液供应来自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
颈内动脉系统---前循环(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椎-基底动脉系统----后循环(丘脑、脑干、小脑半球)
PCI(后循环缺血)是指后循环的颈动脉系统短暂性缺血发作(TIA)和脑梗死。其同义词包括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循环的TIA与脑梗死、椎基底动脉疾病、椎基底动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脑梗死是指由于脑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膜损伤使脑动脉管腔狭窄,进 而因多种因素使局部血栓形成,使动脉狭窄加重或完全闭塞,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坏死,引起神经功能障碍的一种脑血管病。脑梗塞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体重超重、高脂血症、喜食肥肉,许多病人有家族史。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
TIA是指由颅内动脉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脑或视网膜功能障碍,临床症状一般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恢复,不超过24小时,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无责任病灶。临床表现
1、一般特点:以中老年多见(50-60岁)伴有高血压、冠心病或糖尿病常在安静或休息状态下发病。
部分病人病前有前驱症状如肢体无力及麻木、眩晕等。
发病后1~3天达高峰,出现相应脑动脉供血区神经系统局灶性症状。
无明显头痛、呕吐及意识障碍,脑膜刺激征(-)。
大部分病人意识清楚或仅有轻度意识障碍,但脑干梗塞和大面积梗塞除外。
2、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根据血管闭塞的部位和范围而定,神经系统体征有助于区分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的梗死。
常见的症状有失语、偏瘫、感觉障碍等 如大脑中动脉闭塞引起三偏征
交叉(一侧颅神经麻痹伴对侧运动或感觉缺失)或双侧神经系统体征提示梗死位于脑干。
特殊类型的神经功能缺失,如,纯感觉卒中、构音障碍伴手笨拙,提示小血管病变所致的皮层下或腔隙性梗死。
二、护理评估
1、病史
患者喻良秀,女,58岁,因急起头晕、呕吐2小时,于12月19日12:35步行入院。曾反复出现头晕,呈阵发性,发作时视物旋转、站立不稳,欲倒,伴恶心,欲吐,先后7次入住我科。
2、体格检查
入院时查体:T 36.6℃
P 85 次/分
R 20 次/分
BP 126/67 mmHg。神志清醒,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急性面容,体型偏胖,扶送入院,自主体位,对答切题,查体合作。皮肤粘膜无黄染,无肝掌,无蜘蛛痣,无贫血貌。全身浅表淋巴结无肿大。无巩膜黄染,口唇红润。颈软,颈静脉无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阴性,双侧甲状腺无肿大。双肺呼吸音清,双肺未及干啰音、湿啰音。心率85次/分,心律齐,无病理性杂音。腹壁柔软,无压痛,无反跳痛,肝肋下未触及,脾肋下未触及,未触及腹部包块。无肝区叩击痛,无肾区叩击痛,移动性浊音(-)。四肢活动自如,双下肢无浮肿。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专科检查:神清,语利,计算力、判断力、记忆力、理解力均正常,双额纹对称,双瞳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灵敏,眼球运动自如,可见水平眼震,双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颈软,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肱二头肌腱反射、肱三头肌腱反射、桡骨骨膜反射、膝腱反射、踝反射均正常,双巴氏征(-),双克氏征(-),浅感觉检查无明显减退。指鼻试验、跟膝胫试验、快复轮替试验均正常,昂伯氏征不能合作。ADL评分:55分,NIHSS评分:0分,吞咽功能评定:Ⅰ级。
辅助检查:2014年12月19日头部CT:右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21日血常规报告:血小板计数85*10^9/L↓。凝血功能:纤维蛋白原含量1.72g/L↓。血脂:低密度脂蛋白1.72mmol/L↓。血糖:葡萄糖6.44mmol/L。余肝肾功能、血电解质、同型半胱氨酸均基本正常。
3、入院诊断
(1)后循环缺血
(2)脑梗死(右基底节区陈旧性病灶)
(3)高血压病(2级 极高危组)
(4)颈动脉斑块形成
4、治疗措施
改善脑循环、护脑、调整脂质代谢、稳定颈部血管斑块、抗血小板聚集、降血压、对症支持治疗、颈部操锻炼;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心理护理;加强健康宣教。
三、护理诊断
1、有受伤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头晕、肢体活动不稳有关 护理目标:未发生受伤情况。护理措施:
1)避免增加颅内压,如保持情绪稳定,防止便秘。2)安置舒适的体位,保持病房安静舒适。
3)给患者做跌倒高危评估,属高危跌倒病人悬挂跌倒高危标识,列入早交
班,病房交班。
4)使用床栏等保护性措施,防止病人受伤。5)把病人经常使用的物品放在病人伸手可及处,病人活动时适当提供帮助,保持周围环境中无障碍物。
6)病人衣裤合身,鞋子防滑,光线充足,地面干净,如有潮湿放置防滑倒标识。
2、潜在并发症:出血
相关因素:与患者应用抗凝药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无出血倾向
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患者口腔、皮肤黏膜等处有无出血。2)密切观察患者大小便情况注意有无内脏出血。
3)观察有无恶心、呕吐、头痛等出血症状。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4)定期复查血常规、凝血功能。
3、焦虑
相关因素:与担心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患者焦虑情绪缓解
护理措施:
1)认识到病人的焦虑,承认病人的感受,对病人表示理解。2)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消除病人的陌生和紧张感。
3)耐心向病人解释病情,消除心理紧张和顾虑,使能积极配合治疗和得到充分休息。
4)使病人感到安全,必要时陪伴病人。
5)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的需要,帮助病人解决问题,鼓励病人当产生焦虑时告诉医护人员。
6)通过连续性护理与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7)指导病人使用放松技术,如缓慢的深呼吸、全身肌肉放松、听音乐等。
4、知识缺乏
护理目标: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护理措施:
1)通过交谈确认病人对疾病和未来生活方式的顾虑,针对病人的顾虑给予解释或指导。
2)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病人介绍病程及治疗。
3)定时发放健康教育处方,提供适合病人所需的学习材料。4)鼓励病人提出问题,耐心给予解答。
5、营养失调
相关因素: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困难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
护理措施:
1)给予低盐低脂清淡饮食。2)保证每日的输液量。
3)鼓励自己进食,少量多餐,循序渐进。
6、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相关因素:与长期服用抗凝药有关
护理目标:皮肤完整无破损
护理措施:
1)保持床单位干燥整洁。2)鼓励多下床活动,勤散步。
3)进高蛋白高维生素富热量食物。
4)每日温水擦浴,禁用刺激性洗洁用品。5)静脉输注刺激性药品时注意做好静脉保护。
7、便秘
相关因素:与长期服用口服药,食物缺乏粗纤维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至少2-3天排出成形的软便一次
护理措施:
1)行顺时针腹部按摩。
2)鼓励患者多食蔬菜水果,多饮温开水。
3)指导用开塞露塞肛,必要时按医嘱使用缓泻剂。4)鼓励病人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四、护理评价
患者生命体征正常,无颅内高压出现,未发生受伤、跌倒坠床事件,患者神志清楚,日常生活能自理,皮肤完整无破损,大小便正常,焦虑情绪有所缓解,对病情及治疗有一定程度的了解。无脑出血及内脏出血倾向。
五、健康教育
1.积极治疗原发病,如高血压、高脂血症等,按时服用口服药。
2.晨起时不要急于起床,最好安静10min后缓慢起床,以防体位性低血压致梗死发生。
3.心理护理:多与家属接触交流,了解其心理动态情绪,鼓励家属多探视;向病人解释所患疾病的性质、预后、治疗方案及目的,消除紧张情绪,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4.饮食指导:指导病人家属给予病人吃低盐、低胆固醇、适量碳水化合物,丰富维生素饮食。控制总热量,饮食要有规律,切忌暴饮暴食或过分饥饿。
5.休息活动指导:急性期卧床休息,应取平卧位,注意保持瘫痪肢体功能位置并适当被动运动患肢与关节。病情稳定后,应尽早进行床上,床边及下床活动,主动运动患肢。
六、出院指导
1、指导患者出院后注重休息,逸事,增加营养,增强体质。
2、出院后继续坚持做颈椎操。
3、坚持按时服药,巩固疗效,口服泰嘉要注意观察有无黑便情况。
4、注意保持心情舒畅,多去公园散步,听音乐。
【骨质疏松症患者的护理】推荐阅读:
骨质增生的家庭护理06-19
老年骨质疏松症护理06-02
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误区06-30
骨质疏松症的自我检测09-26
骨质疏松症的并发症07-08
骨质疏松的治疗药物08-10
妇科患者的护理05-11
化疗患者的护理09-19
放疗患者的护理10-06
骨质疏松的预防和饮食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