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财政

2024-08-21

民生财政(精选8篇)

民生财政 篇1

民生财政是指财政民主,还财权于民,公众能充分享受到纳税人的权利,能真正掌握着财政预算的审批权,能通过自己选出来的代表对财政进行监督,能看到公共财政中每一分钱的具体流向,在纳税人自始至终的监督下,财政自然能体现着民生性。

民生财政,目前学术界没有统一的解释。概括来讲,在整个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和就业、环保、公共安全等民生方面的支出占到相当高的比例,甚至处于主导地位的财政,称为“民生财政”。编辑本段我国民生财政的特点

民生财政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出现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财政的一个特色。它不同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共财政,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其相区别的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从财政模式来讲,我国目前实行的是公共财政和国有资本财政并存的双重结构财政(邓子基,2005),区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单一的公共财政模式,而在公共财政领域,我国凸显出来的民生内容,又进一步使得我国的公共财政区别于西方的公共财政。

民生财政以改进民生、提高人民福利水平为目标。近年我国财政支出中各项攸关人民福祉的支出数额不断增多,相关的政策也不断出台。2003-2007年五年间,“农村义务教育已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对全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使1.5亿学生和780万名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受益。覆盖城乡、功能比较齐全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应急医疗救治体系基本建成。中央财政安排就业补助资金五年累计666亿元,基本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问题,完成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险并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基本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逐步提高。2007年在全国农村全面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3451.9万农村居民纳入保障范围”。2007年之后环保和生态支出以一项独立支出在中单列出来,这也是民生财政较以往的一个变化。

民生财政以丰厚的财力为前提和保障。过去我国财政收入规模不大,有限的财力主要投入经济建设,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提供方面,显得比较薄弱。以教育支出为例,我国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一直都在2%-3%左右徘徊,2001年才达到3.14%,2004年又降到2.79%,2005年降到2.16%。究其原因,是由于国家占 GDP的比重偏低,制约了国家拿出更多的钱投入教育事业。而根据对其他国家统计的数据表明,我国目前财政教育经费支出比重与目前的财政收入是基本匹配的。据一些学者对40个国家教育投入的情况统计,财政收入比重与教育支出比重的关系(见表2)。

2007年我国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仅为 20.8%,因此根据国际经验,我国3%左右的教育支出比重是适宜的。但不管怎样,教育支出规模偏小,支出结构不合理,是我国目前的客观现实。教育是一国发展根本之大计,也是最能体现民生财政特色的支出,因此,今后财政必然要加大对教育支持的力度,而这又要求财政收入的大规模增加。编辑本段向民生财政转变的必要性和条件

1.这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的要求。

2003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首次突破1000美元,2007年已达2600美元。根据世界发展进程的规律,当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处于1000美元~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就意味着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也往往对应着社会矛盾最为严重的时期。一国走出低收入国家阶段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时,可能会面临两种前途:一种是出现一个黄金发展时期,保持较长时期的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实现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明显提高,顺利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另一种是可能出现一个矛盾凸现时期,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产业之间以及居民之间的各种利益关系日益复杂,如果处理不当,容易激发一系列社会矛盾,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

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来的。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中心内容是五个统筹,目的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当前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不协调,社会发展和建设严重滞后,像教育、医疗卫生、贫困、失业、社会保障、收入分配差距等民生问题,已发展到相当严重的程度,直接影响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解决上述民生问题,实现公平和正义,使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做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样才能实现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可见,实行民生财政是经济社会发展到新阶段的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

2.近几年来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幅较大,带有还债性质。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偏低,所占财政支出的比例长期低于20%,2003年以来提高到了30%,但与国外比差距还很大。因此,近几年来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增幅较大,实际上带有还债的性质。例如,2003年~2007年,我国财政教育支出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2.6%,远低于199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所确定的2000年达到4%的目标,距离国际一般水平有很大差距。据统计,国际平均教育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为 5.1%,其中,发达国家为5.3%,发展中国家为4%.从教育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来看,我国1996年这一比例达到17.84%,2006年下降为 11.82%,远低于《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的15%的目标,与国际上发展中国家比较属于较低水平。又如医疗卫生,2003年~2007年,我国医疗卫生支出占同期财政支出的比例为3.56%,比发达国家普遍低很多。

3.目前我国具备了使财政支出结构向民生倾斜的条件。

第一,财政收入快速增长,政府财力大大增强。2007年,全国财政收入51304亿元,是2003年财政收入的2.4倍。2003年~2007年,财政收入平均年增长22.1%。财政收入连年快速增长,为提高财政支出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比重提供了财力保障。

第二,降低行政管理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例还有很大潜力。我国行政管理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1978年为4.71%,2004年加大到19.38%,明显偏高。根据国际经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行政管理支出的比例会不断下降。

第三,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完善,一些准公共产品和服务,如基础设施,可吸收民营资本投入,减少政府支出。编辑本段我国民生财政的推进策略

(一)加快财政体制改革以建立规范的分税制财政体制

一个重要前提是真正转变政府职能,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各级政府的一个重要施政目标,建立民生型政府,这样才能真正推动财政体制向民生型转变。同时,进一步明确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地方各级政府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事权,健全财权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政府间事权的划分也即提供公共产品的职责和任务的划分,应当遵循受益原则、效率原则和区域原则。受益原则即根据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来划分政府的事权,对那些在全国范围内受益的事权划归中央;在区域范围内受益的划归地方;受益范围涉及多个区域的由相关地区政府协商解决。效率原则即根据公共产品的配置效率来确定事权的归属,公共产品由哪级政府提供效率更高,就由哪级政府管理。区域原则是根据公共产品的区域性特征来划分政府事权,将具有区域性特征的地区性公共产品的管理事权划归地方,将没有区域性特征的全国性公共产品的管理事权划归中央。对教育、公共卫生、社会保障、环境保护等基本公共服务要划分其层次,如教育、就业、公共卫生等更多具有区域性特征,应当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以地方政府为主,而中央政府根据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大小给予相应的补助。社会保障、环保支出等更多属于全国性公共产品,应主要由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提供。

同时,改变当前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较大的状况,为社会提供无差别的、一视同仁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民生类项目的支出,增加向农村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农村的投资,建立投资的长期稳定增长机制,逐步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

(二)完善和规范转移支付制度

逐步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比重,理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及各级地方政府间财力支出上的分配关系。

一是简化政府层级,积极推进省以下财政体制改革。目前在浙江、山东等省实行的“省管县”财政体制对解决这个问题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省管县财政管理体制是一种明确界定省级财政与县级财政间相互关系,由省直接领导县的财政管理体制,即:在财政收支划分、专项拨款、预算资金调度、财政年终结算等方面,由省直接分配下达到县、市,县财政和市本级财政一样都直接同省财政挂钩,并明确确立各级财政的组织架构和运行原则,划分省级财政和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范围,规定地方财政收入的许可来源和财政支出的许可用途,明确各级财政间的相互关系。

二是提高一般性转移支付的规模和比重。我国目前政府间转移支付由体制补助、税收返还、专项补助等形式构成。其中税收返还属于一般性转移支付,但其转移数额是在原体制基数法基础上演变来的,没有起到均衡各地区财力的作用,反而保护了各地区既得利益,促成了地区差距的拉大。因此,应当逐步取消现行的税收返还,按照规范的分税制的要求建立

一般性转移支付制度,采用因素法核定各地区的转移支付数额,设置一般均等化转移支付项目和指标,并使转移支付的资金和项目与各级政府的预算相衔接,把转移支付的资金和项目纳入预算。

三是鼓励地区间财力的横向转移支付,逐步推行纵向转移与横向转移相结合的转移支付模式。目前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有条件支持西部地区等不发达地区的发展。根据各地区政府间经济、财力和公共服务水平的不平衡程度,设置横向均等化转移支付项目和指标,采取补助与激励相一致的方式,促进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使全国不同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大体均等,逐步实现不同区域间财政经济的均衡发展

民生财政 篇2

我国政府的财政理念, 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 可以说历经了一个认识和行动上的巨大转变。2008年3月,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部关于预算决算的草案, 大家都可喜地看到, 我国的公共财政进一步在深化。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应该还要研究如何向民生财政这个高层次靠拢。这首先得从公共财政的内涵谈起。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从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说, 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说, 再到布坎南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对于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 公共财政有一个共同点, 即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中的。各国联系实际的结果, 就是市场作用和政府职能互相协调的过程。发展到现在, 公共财政的内涵, 理论界依然颇有争议。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公共性。

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市场有时顾及不到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也是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

美国经济学教授阿斯乔曾对美国1950-1988年的公共投资作了大量研究, 发现前20年 (1950-1970年) 呈上升趋势, 后十几年下降, 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交通、排水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国家投资, 与私人投资是相互补充的。如果因为经济效益而不注意国家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最终将严重阻碍整个经济的运行。美国战后前20年经济增长达10%以上, 是因为国家扩大了基础设施投资, 后20年经济增长率却持续下降, 因为当时公共设施的投资净额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项研究成果对我国如何有效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很有借鉴作用。

实践中,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公共支出占GNP的比率, 逐年提高。而理论上。马克思早就分析, 用于“公共需要”的那部分“扣除” (指公共产品) 将会日益膨胀。今天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共支出的膨胀与公共部门的强大, 马克思的预言已经得到了实践的印证, 并将继续得到未来发展的印证。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 民主性。

民主性是公共性的深化和延伸, 首先应体现公正性。很多学者把公正性放到公共性里去讨论, 但笔者认为, 公正性更是民主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主公正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公共财政发展到一定程度, 应该是一种民主财政, 应该包括财政收支活动中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与安排上民主化, 民众在享受财政成果上获取的待遇公正, 财政预算收支全过程都公开、透明, 置于民众的视野范围内。换句话说, 民主性就是形式上, 是预算全过程的公开, 也即我们所说的“阳光财政”, 只要公众愿意, 大家都能有渠道了解和参与预算的过程;内容上, 财政收支安排也应该公平公正, 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意愿为标准。

(三) 法治性。

这是公共性和民主性能够实现的必要保障。民主是相对而言的, 现实中不可能有全民赞同的纯粹的民主, 布坎南就曾经说过:“民主在规范的意义上说只是一种立宪观点”、“只有从立宪层面上看, ‘公共利益’才变得有意义”。的确如此。公共选择不外乎两种结果: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强制, 或者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民主的含义就是尽可能体现最大多数人的意愿。为了避免出现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 就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对公共财政来说, 同样不能希冀在所有层面上实现公共性, 其法治的实质重在立宪层面的规则约束, 即要注重决策规则本身的法治性建设。

二、公共财政在我国的职能作用和基本框架

1999年初, 我国财政部门宣布将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然而, 直到现在, 如何理解公共财政, 理论界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论。这其中, 最多的就是对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是否一样、公共财政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

公共财政思想进入我国之后, 也象其他的一些现代经济学说一样, 受到了一部分人们的置疑。很多人也是把公共财政当作西方特有的理论来批判。然而, 就如市场经济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一样, 公共财政也不能以政治体制来作为界定, 而是应该以是否适合国家宏观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依据。因此, 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时候, 去纠缠于公共财政姓资姓社的问题, 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我国有我国的特色和实际,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模仿公共财政在西方运作的模式, 而是应该深刻理解公共财政的内涵和职能作用, 使之实践于中国的国情。

(一) 公共财政在我国的职能作用。

美国著名财政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把政府的经济作用或财政的职能分为三种:稳定经济 (维护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 、收入分配、 (资源) 再配置。这三个职能作用理论界众所周知, 在我国也同样适用。不过,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还应该有扩展, 至少还要补充两个方面:

一是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 国有资产积累了30多万亿元, 这些资产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如何把构建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难题。

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第60条指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 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第61条规定:“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这是由我国国情和我国特色所决定的。公共财政在各个国家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参与国有资产管理,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是中国公共财政的有机构成和独具特色的内容。

二是稳定经济的同时促进发展。经济稳定包含着经济适度增长, 但经济适度增长并不意味着发展。发展是全方位的进步, 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 国家提倡的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共同富裕等方针政策, 其实质都是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部分。财政作为统筹安排的手段和资金保证, 应该把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目标, 贯穿到财政职能和财政学体系中去。

(二) 公共财政在我国的框架。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是以国家 (政府) 为主体的分配行为, 国家具有政权行使者和国有经济代表者两种身份, 行使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两种职能。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财政管理制度下支出包揽过多, 公共财政缺位、国有资本财政越位并存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问题, 并没有否定“国家分配论”。这一点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对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扬弃, 是财政体制在我国的创新, 并把它作为不照搬西方模式的举证。

然而, 这个问题应该重新思考。前面笔者也提到, 国有资产的管理的确应该作为公共财政在我国的一种职能作用。但就此继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国家分配论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公众只能被动接受。而公共财政从本质内涵上来说, 都应该把公众同时列为主体。即政府和公众都是主体。政府更多的是用大家的钱, 为大家办事。

三、关注民生, 实现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化

笔者认为, 公共财政的更高层次应该是民生财政, 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要向高层次的民生财政靠拢。

应该说, 我国财政已经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形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受到关注, 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初步建立, 农村居民住房改造和补助也在探索, 涉农补贴制度不断改进,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不断完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等。再如, 为了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国家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 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 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 降低住房交易税费,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这些都是财政从民生的角度, 及时快捷对经济形势所作的灵敏反应。

但民生财政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简单讲, 民生财政意味着财政不仅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满足公共需要, 也不单纯是财政活动应公开公布于阳光下, 更重要的是还要实现众人的参与和监管, 真正体现公共财政公共性、民主性和法治性的内涵。

我国在满足公共需要方面已经加大了力度。虽然还存在问题, 但中央政府的财政理念已经发生改变。财政预算方面, 公开、透明的程度, 也逐步扩大。但是, 在公众参与和监管方面的工作, 却严重不足。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著名财税专家张馨提出公共财政主要是民生财政。他认为公共财政有两个方面:一,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二, 它是人们群众的财政, 是老百姓将钱掏给政府要政府为他们服务的财政, 这是公共财政的本意。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都是政府进行的分配活动, 但两者的前提不一样, 国家财政的活动主体和决定者是政府, 但是公共财政的活动主体是政府, 而决定者是人民群众。这种区别决定了在国家财政下, 政府的决定是恩赐型的, 而真正的公共财政则是由老百姓决定的, 政府执行的。

的确, 真正的民生财政就应该是解决民生问题, 公开透明, 公众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参与, 并且有法制保障的财政。

从我国的实情来看, 向民主财政发展, 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 抓住民生的重点, 树立人本财政思想。

民生问题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民生的重点不一样。短缺经济阶段, 民生的重点是吃饱肚子, 解决生存问题。在物质产品较为丰裕的时期, 民生的重点是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相同时期, 各地区的侧重点也不同。发达地区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 而对贫困地方来说, 脱贫才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财政服务于脱贫, 那就是民生财政。总之, 判断是不是民生财政, 关键在于是不是从人出发、最终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 继续推进财政的结构改革。

首先是在财政收支总量上的对比。现在关注的多是支出方面, 但实际上财政收入更能影响民生。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 政府财政收入总量多了, 私人部门 (包括企业和居民) 的就少了。如果政府收入总是超常增长, 居民收入只能是低增长或负增长。太多的乱收税、乱收费将造成贫民阶层。这就要求必须有合理和公平的税负, 规范政府分配秩序, 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基本同步增长。其次是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重视“民生”。这点可以说是我国公共财政目前最为重视的。除了公共投资, 在中国, 民生问题还要解决“三农问题”, 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但目前有一种误区, 就是把财政支出按比例分析用于民生的部分。这正是目前一些政府机关在观念上存在的极大问题。就民生财政而言, 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应当是服务于民生, 体现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理念。花钱的方式可以不同, 支出用途可以有别, 在不同的时期, 也可以有不同的支出重点, 但最终要回归到民生上来, 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和保障。把“民生支出”比例的扩大当作一项政绩工程, 把民生当作一种时尚标签来到处贴, 不是真正的“民生财政”。

(三) 财政预算体制本身的改革。

这个涉及面多, 笔者只谈突出的几方面:

1、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有渠道了解预算编制和决策的过程。

既然是政府在花公众的钱, 那具体怎么花, 公众必须清楚。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外, 一切财政信息都不应该对公众保密。我国“国家财政收支数据最初是要求保密三年”, 2009年首次公布四张预算表,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财政部在每月十五日左右定期在财政部网站公布月度财政收支情况, 每季度还对当季财政收支进行分析, 但这应该是财政部门面对公众应尽的本分, 不值得沾沾自喜。我国财政还要继续完善,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有些国家是免费派发政府预算报告给公众, 公众还可以对预算安排和实施过程跟踪问效, 还可以要求听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 不仅是阳光财政的基础, 而且会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2、在预算编制方法上, 也要更加科学完善。

比如预算科目的设置。预算科目越粗糙, 漏洞越大, 会造成钱怎么花都合理, 监督就没有依据。现在我国的设置太粗放了, 预算类科目仅100多个, 预算报告通常只有几页到十几页。1999年, 应对东南亚危机, 预算草案才有八千余字, 2008年算是一个大的进步了, 预算草案达六十三页、超过一万九千字。但还远远不够。比如法国, 预算类科目有1100多条, 美国政府提交议会审议的预算有几百页。相比起来, 我们这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只有最大限度的细化, 预算对公众来说, 才可能变得通俗易懂, 也才能真正实现监管。

3、应该建立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财政资金都由国库单一帐户直接拨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商, 而不需要经过支出单位进行转帐结算, 这样不单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 也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督, 还能减少国债的发行。同时, 财政也才能真正体现国家大会计的作用。

(四) 公众参与。

财政若是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民众各自的利益诉求, 便难以保证公共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当然, 这不可能达到一致同意。如前所述, 再民主的预算和再有效率的投票制度在具体决策过程中也只能是按多数票规则来进行, 由此必然产生相应的受益方和受损方。目前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机制, 保证公众参与的可能和畅通。

参考文献

[1]、《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刘尚希《日渐变为现实的“民生财政”》

[3]、MBA智库百科:《公共财政理论》

[4]、阮宜胜《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和发展内涵》

民生财政成“型” 篇3

改革开放30年来,财政一直扮演着体制改革先锋官的角色,2008年本届政府正式将建立公共财政列入了其任期内的5年规划,进一步凸显了公共财政的重要地位。

在以民生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设之初,主要目标应放在搭建体系框架上。与此同时,由于财政支出肩负着落实中央大政方针和履行政府职能的责任,支持一些民生重要领域的改革取得明显进展,保障了关键民生环节的顺利发展。

立·基

教育是民生之基。以民生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设,应力求振兴国民教育,具体操作从以下四方面进行:

首先,应保障教育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的落实,实现《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摘要》中提出的“我国的教育投入占GDP的比重为4%”的目标。

其次,调整三级财政教育支出的结构,改变教育投资中的倒三角结构,切实保障各级各类教育的均衡发展;明确义务教育在教育经费中的优先地位,确保教育经费的增量主要用于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将教育经费更多地投向初等和中等教育;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在继续加强职业教育基地能力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动多元办学的职业教育发展格局;支持高等教育发展,主要面向提高教育质量,提升学术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

第三,完善政府间教育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义务教育服务均等化,加大中央财政向西部地区、贫困地区的一般性教育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各地方政府教育提供能力的均等化,增加专项教育转移支付,重点解决办学、教学条件的改善等问题,尤其是解决农村教育问题。

第四,为后义务教育国家助学贷款提供部分资金保障,协助金融部门建立助学贷款信用风险准备金。

固·本

健康是民生之本。以民生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设,应力求保障国民健康。

比如,应明确医疗卫生领域的财政支出范围,仅限于对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给予财政支持;建立健全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的经费保障机制,确保公共财政支出经费稳定增长;针对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确定财政卫生支出的优先领域和重点领域,通过加大需方补助、减少供方补助以及调整存量、转移增量的方式,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此外,还可以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体系;加强公立医疗机构财务和资金使用监管,积极开展卫生项目经济绩效评价,提高公共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开·源

分配是民生之源。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了提高新“两个比重”的目标,即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突出强调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分配及其内部结构均衡问题。以民生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设,应力求提高“两个比重”目标的实现。

财政公平分配支出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减贫支出,直接增加贫困人口的收入;二是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支出,间接增加低收入者的收入,或间接减少低收入者的支出。这里要重点强调减贫支出安排,直接减贫和间接减贫相结合。一方面,可以根据致贫原因选择减贫支出方式,做到区别对待;根据贫困对象确定瞄准方式,做到点面结合。另一方面,也可以根据贫困对象的发展能力,做到以“输血”促“造血”;根据贫困群体的实际需求,支持“参与式”扶贫模式。

保·安

保障是民生之安。以民生为核心的公共财政支出体系建设,应力求营造覆盖全民的“安全网”。

做到保障民生之安,需要进一步提高国家财政支出用于社会保障的比例,使社会保障支出的增长速度保持稳定;进一步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提供财政资金支持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纳入公共财政覆盖范围;进一步推进完善就业、再就业的社会保障制度,支持强化失业保险基金的促进就业功能。

此为,应该支持扩大做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试点,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支持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需要说明的是,在公共财政保障支出问题上,要防止出现“高福利陷阱”倾向。

最后还需要强调一个问题,就是市场与政府的边界划分,计划体制时期,政府对民生责任大包大揽,致使支出规模庞大,随着向市场经济转轨,政府又将民生责任过多地推给市场,使很多民生经费无法得到保障。

当前,我们要重视民生,绝不是走回计划经济的老路,所有民生问题都由政府大包大揽,而是要在市场与政府边界划分清楚的基础上,由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决定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防止“过犹不及”。

民生财政 篇4

今年以来,*****财政局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财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调整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相关政策,出台相关措施,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支出力度。1-5月份,民生支出累计完成76519万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4.8%。

一是进一步加大教育投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继续实施好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以及免费发放教科书等政策,强化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及资金监管工作,健全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政策体系等。

二是强化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继续加大城镇及农村医疗体制改革力度,将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以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参保率提高到95%以上,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提高到340元,其中政府补助由240元提高到280元,农村居民个人缴纳60元。

三是大幅增加保障性安居工程的投入。继续深入推进保障性住房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公共租赁房、廉租住房的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和资金监管力度,加快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四是加快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提了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五是大力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优先支持涉及农村和基层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建设项目,优先保障博物馆、文化站、图书馆等基层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及维护投入。

民生财政 篇5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优先方向

中国财经报 2010-12-30 00:00:00

新华社北京12月28日电12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出席全国财政工作座谈会并讲话。他强调,要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发挥好财政在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公共财政的优先方向,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

座谈会上,财政部部长谢旭人介绍了2010年财政工作和下一步打算,河北、黑龙江、湖北、广东、四川等省政府负责同志发了言。

在认真听取大家的意见和建议后,李克强说,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但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十分复杂。进一步做好财政工作,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把稳定物价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促进供求总量平衡,保障群众基本生活。

李克强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更好地发挥财政的职能作用。要在扩大开放的同时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完善鼓励合理消费的措施,加大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加强财税对科技创新、节能环保和产业升级的支持。要深化财税改革,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财税体制。

李克强强调,保障和改善民生,既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又有利于扩大国内需求,是转方式的内在要求和重大任务。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要继续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近些年不断提高民生支出占公共财政比重的基础上,坚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优先方向,充分发挥财税杠杆调节国民收入分配的功能,切实增加教育、就业、住房、医改、文化等方面支出,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社会保障安全网,使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使人民群众基本生活得到有效保障。

李克强说,住房是民生之要,要更大规模地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明年在全国范围内新增公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1000万套。要下决心加大投入,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目标实现。经过几年努力,使保障性住房在住房供应体系中的比重大幅度提升。同时,要坚持房地产市场调控不动摇,综合采取财税、金融、土地、市场监管等联动措施,继续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增加普通商品房供给,努力使人民群众住有所居、安居乐业。

会前,李克强会见了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先进会计工作者代表,与代表们亲切交谈并合影留念。他鼓励大家继续发扬求真务实、一丝不苟的优良作风,不断增强为国理财、为民服务的本领,为我国财政会计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民生财政 篇6

2008年11月05日

财政部网站

财政部部长 谢旭人

财政支出的总量和结构安排,体现党的方针政策,反映政府活动的范围和内容,涉及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大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实现“五个统筹”、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最直接有效的手段,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和社会和谐。

近些年来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取得重要进展

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时期,国家财政支出范围基本覆盖了政府、企业和家庭等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财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教育等领域的投入,集中资金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为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基础性作用的增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公共财政要求,财政保障范围也相应进行了调整,逐步退出对一般性、竞争性领域的直接投入,着重保障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职能。重点加大“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

党的十六大以来,财政部门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继续优化支出结构,不断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倾斜,向社会事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基层和群众倾斜,着力建立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2003年—2007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资金投入累计达到1.6万亿元,年均增长17.8%,地方各级财政也相应加大了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2003年—2007年,全国财政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支出累计分别达到2.43万亿元、1.95万亿元、6311亿元和3111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8.6%、14.9%、24.4%和16.5%,比上一个五年增长1.26倍、1.41倍、1.27倍和1.3倍。2007年,全国财政用于教育、科学技术、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环境保护支出合计达到1.82万亿元,占当年全国财政总支出的36.6%。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全面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面推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基本建立等,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召开以后,按照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国家财政进一步加强了对民生等重点支出的保障。2008年,中央财政安排用于“三农”的各项支出达到5955.5亿元,比上年实际增长37.9%,主要用于增加对农民的补贴,大力支持农业生产,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国财政安排教育支出9081.95亿元,增长27.5%,保障教育优先发展;安排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684.33亿元,增长22.7%,重点支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促进就业等;安排医疗卫生支出2499.06亿元,增长25.6%,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等。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公益性特征日益明显。

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还存在一些差距。我国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比较薄弱,社会保障总体上覆盖范围较窄、标准较低,且农村人口所占比例高,地区间、城乡间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较大。财政对民生领域的投入需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建设需继续加快。行政成本较高,一般性开支控制不够严格,影响财政对民生的保障力度。财政资金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财政支出绩效考评刚刚起步等等。解决这些问题,需要不断壮大财政实力,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立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

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把握好几个关系

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任务,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和长远发展。财政是党和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体制保障、政策工具和监管手段。财政部门支持社会建设既责无旁贷,又大有可为,必须把握好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是促进经济发展与推进社会建设的关系。经济发展是社会建设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保证;社会建设是经济发展的重要目的,也为经济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要加强和改善财政宏观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在此基础上不断壮大财政实力,为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提供坚实的财力保证。同时,财政要更加注重推动社会建设,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抓紧解决群众关心的突出问题,为经济发展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财政要协调促进经济发展和推进社会建设,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二是统筹兼顾与突出重点的关系。我们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人口多、底子薄,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前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不高而且发展很不平衡,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财政承受能力也有限。财政既要统筹兼顾,全面支持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又要突出重点,从我国具体国情和发展阶段出发,充分考虑各方面的条件和财政承受能力,适当集中财力,着力支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优先保障基本公共服务需要,并随着经济发展逐步提高社会事业发展和民生保障水平。

三是财政支持和社会参与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既要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也要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社会事业,具有明显的公益性质,直接关系社会公众利益和福祉,直接关系社会公平正义。要切实发挥公共财政的职能作用,不断增强各级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财政保障能力,减轻群众在教育、医疗卫生、养老、住房等方面的支出负担。同时必须认识到,广大人民群众多样性、多层次和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不可能完全由政府(财政)直接提供。同时,公益性事业发展形式不是单一的,运行机制也各异,政府不应当也不可能包办一切。对能够通过市场满足的社会需求,要充分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尽可能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四是增加投入和制度建设的关系。加快发展社会事业,不断改善民生,既要增加财政投入,更要加强制度建设。不增加投入,社会事业就不能加快发展。而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增加的投入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要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同时,针对体制机制中存在的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问题,着力支持改革创新,完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民生保障的长效机制,确保取得长远效果,更好地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总之,财政支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按照“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着力推进民生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财政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主要措施

增加公共服务领域投入,建立健全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长效机制。紧紧围绕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目标,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增加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一方面,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发挥财政政策的宏观调控作用,并与货币、产业等政策协调配合,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努力增加财政收入,不断加大对民生领域的投入。另一方面,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加大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并根据社会事业发展规律和公共服务的不同特点,积极探索有效的财政保障方式,抓紧建立健全相关机制。

优先发展教育投入机制。继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对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对农村中小学学生全部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提供生活补助,实现全国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通过助学金、奖学金等形式给予资助。逐步探索建立普通高中家庭特困学生资助制度。进一步完善成本分担机制,逐步建立新型高等教育拨款制度,探索建立高校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促进就业支持机制。增加财政投入,扩大社会保障基金规模,加快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支持建立应对体制转轨和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支持机制。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农村、城市居民提供最低生活保障。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积极推进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提高社会保险基金统筹层次,合理确定社会保障待遇和缴费水平,完善社会保险费征管机制。认真落实减免税费、小额担保贷款财政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

医疗卫生事业保障机制。完善政府医疗卫生投入机制,不断加大支持力度。全面实行并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通过中央财政补助、地方财政补助、集体扶持和农民个人缴费等多渠道筹集资金,主要对农民住院及大病医疗费用给予补偿。扩大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逐步将城镇非从业居民纳入覆盖范围。支持健全城乡医疗救助制度,并加强与相关制度衔接。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效益为目标,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服务的补助从主要补助供方向主要补助需方转变,对供方的补助要由“养人办事”向“办事养人”转变,促进医疗卫生机构有序竞争和服务质量改善。灵活运用各种财税政策手段,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医疗卫生事业,推动形成多元化的医疗卫生服务市场。

廉租住房保障资金筹集机制。积极支持住房制度改革,并根据住房保障规划和年度计划,严格按照规定渠道筹措廉租住房保障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特别是要确保住房公积金增值收益、土地出让净收益切实按照规定用于廉租住房保障。

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合理控制行政成本。坚持勤俭办一切事业,制订完善一般性开支标准,推进服务型、节约型政府建设。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大对公益性事业单位的保障力度,支持具有经营性质的事业单位逐步走向市场。严格控制行政成本增长幅度,尤其是公务用车、会议经费、公务接待、因公出国等经费的增长,以及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办公楼等楼堂馆所建设和信息化建设项目,推进机关节能减排工作。超编人员不得纳入工资统发范围,擅自增设的机构不得纳入预算保障范围。中央和省级单位要全面推广应用公务卡。牢记“两个务必”,严肃财经纪律,坚决反对大手大脚花钱和铺张浪费行为。通过压缩一般性支出,腾出财力增加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

财政管理的过程实质上是发挥财政资金作用的过程。财政管理水平直接影响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效果。在加大民生领域投入的同时,要努力推进财政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通过推行支出绩效评估、加强监督管理等措施,不断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财政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作用。思考:

1.近年来,民生财政受到理论界和政策界的广泛关注,公共支出向改善民生倾斜。如何理解民生财政?民生需求有没有层次性?

民生财政 篇7

全省各级财政部门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和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导,按照省委、省政府对财政工作的各项要求,明确今后一段时期财政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确定财政工作的重点。要继续贯彻稳健的财政政策,不断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对公共领域的投入,着力解决和改善民生问题,加快建立有利于社会和谐的保障机制。根据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按照甘肃省情和财力保障能力,要确定重点领域和行业,支出有保有压,在支持“三农”、教育、社会保障和就业再就业、医疗卫生、住房等各项事业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要确定各项解决民生问题的具体措施。在服务“三农”方面,要落实好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在支持新农村建设上取得新进展。要筹措和整合农业发展资金,充分利用现有的农业资源,想方设法强化农业基础,坚持一手抓特色农业发展,一手抓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保证农民收入持续增长,使新农村建设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把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努力在农村饮水、乡村道路、农村沼气、农村电网和通广播电视等方面取得新突破。继续推进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壮大县域经济实力。在推动教育、文化事业发展方面,要围绕人力资源开发和实现教育公平,以基础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同时,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重点抓好城乡基层文化设施建设,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方面,要全面建立和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机制。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加快实施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加强城市廉租住房保障工作,启动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程,努力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落实好税费减免、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职业培训补贴等促进就业的财税政策。密切关注价格上涨对民生的影响,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在支持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和发展方面,要全面推进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体系,建立城市社区公共卫生经费保障机制,提高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水平。

梅县区七成财政用于民生建设 篇8

“以前待人接物都比较随意,现在知道怎么做才更文明礼貌,让客人更舒服,也更满意。”梅县区雁洋镇老区大坪村开农家乐饭店的村民张振宗告诉记者,通过政府免费组织的上岗就业指导等培训,自己的饭店除了服务礼仪更加到位,服装统一、门面装修、标识等方面也得到了指导,更有客家特色,这使得他的饭店生意越做越红火。据统计,作为2013年年十大民生工程之一,该区就业惠民工程目前已经组织培训技能人才3756人,新增转移就业24926人;培训新成长劳动力128人、转移498人,实现100%培训和转移就业。

据了解,2013年梅县区的十大民生工程覆盖了就业、教育、医疗、道路、水利、食品安全等各个领域。

在教育惠民工程方面,该区加大教育投入力度,向特色优质教育方面发展,北大附属实验学校、富力切尔西足球学校已建成开学,投资15亿元建设的梅县外国语学校已开始地表清障;全区4000多名教师得到了大范围培训;全部贫困学生已免费喝上了学生饮用奶。在文体惠民工程方面,该区完成了4个镇级文化站、22个村级文化室的建设任务,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已全面免费开放,19个乡镇(办事处、高管会)基本建成了全民健身广场。在城乡居民健康工程方面,该区投资10亿元建设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梅县医院将于年底投入使用;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已实施,目前偿还总金额达198万元。其他食品安全、公交惠民、水利惠民、政务惠民、平安建设等民生工程也基本完成任务,敬老爱老工程项目计划也将全面完成。

上一篇:公路安全生产费用制度下一篇:五一二护士节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