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设计

2024-08-15

民生设计(共12篇)

民生设计 篇1

自现代以来,设计在其自身发展历程中,始终无法回避“为谁设计”这样的命题,因为对此命题的不同回答将形成不同的设计方向和发展目标。当设计将这个“谁”定义为广大民众,并开始对民众的生计问题予以关注和解决时,设计就不再仅仅是商业消费的促销工具,而是成为国家改善与提升普通民众生活水平与生活质量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四川地震灾区,我们看到了设计和志愿者通过将当地纯朴的民间传统刺绣工艺与当代市场需求相结合,创造性地以茶树叶形图案的绣品帮助当地人们提高经济收入、培养积极乐观精神的例证,这生动地表明了设计对民生的价值与作用,也彰显出设计师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

关注民生,是站在道德伦理的高度对设计提出的一个时代命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人生的伦理目标是一种“幸福”。如果设计师的工作是对广大民众的今天及未来都承担起一种庄严的责任,让广大民众的生活真正在设计艺术中变得健康、充实、美好起来,那么“关注民生”这一命题将成为设计师的“幸福”之源,设计的价值所在。

一、“以民为本”是设计关注民生的价值理念

民生,指“国民的生计”,是一个带有民本思想和人文关怀的词语。孙中山先生曾经将民生问题概括为衣、食、住、行四个要素,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民生问题的要素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在当代社会,民生之本由原来的生产、生活资料,上升为生活形态、文化模式、市民精神等既有物质需求也有精神特征的整体样态。因此,设计对民生的关注视角,不仅包括改善民众的基本物质生活条件,也包括提升民众的精神文化水平。而不论是民众的物质需求还是精神需求,都切实关系到广大民众的根本利益。因此,对设计来说,关注民生绝不只是一个意识问题,更是一个践行问题,惟有树立起“以民为本”的理念,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关心民之所需,解决民之所求,设计才能真正体现对民生的关注。

在历史上,设计曾被王公贵族阶层的利已主义所控制,成为提供给少数人享用的服务,而未能施惠于普通民众;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设计也被指责喜与富人为伍,许多设计都是为富裕的人们制作的,而在一些发展中国家或贫穷地区,既缺乏设计师的设计关怀,也鲜见设计师的设计产品,偶尔可见的一些设计,通常也只是市场渗透的结果,而不是因民众所需专门进行设计研究的成果。

但另一方面,现代主义设计在许多场合都表达着对民众的重视,对民生的关注。包豪斯创始人、20世纪重要的设计家沃尔特·格罗佩斯(Walter Gropius)就提出“我的新建筑要给每个德国工人阶级家庭带来每天起码六小时日照”的宣言,将使普通民众享受到充足日照的细微关怀纳入设计之中;英国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John Ruskin)也强调“设计为民”的使命,他说:“请各位不要再为取悦于公爵夫人而设计纺织品,你们应该为农村中的劳动者生产,应该生产一些他们感兴趣的东西。”20世纪70年代设计师提出了“设计为人”的口号,将为大众提供实用及令人愉悦的设计品作为设计师更高的责任。在许多设计实例中,更可见到设计为解决民生问题所做的努力。20世纪中叶,3位来自不同国家的设计师,合作设计了一种简易方便、效率很高的制砖机,使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盖起了无数砖砌的房屋,改善了他们的生活。20世纪90年代,日本设计师坂茂秉着对世界负责的信念,以低价又环保的纸筒作支架为卢旺达的难民们设计了救助帐篷,还为神户和土耳其地震后无家可归的人们建造了“纸管屋”。以上这些都说明,通过设计来造福民生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如果从社会伦理的角度来看设计,那么设计者对于广大民众以及整个人类社会的态度会通过其作品转移到他人身上,因此,在一个国家或地区传播设计时,设计的理想越高,设计的水准也会越高。关注民生,为民众的利益而设计可以说是设计的社会理想,这个设计理想对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显得尤为重要。

相对西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是一个现代化进程相对缓慢的发展中国家。根据中国现代战略课题组的研究报告显示,2006年时中国只有北京、台湾、上海、澳门、香港、天津、浙江、辽宁和江苏等9个地区达到发达或中等发达社会水平,广东、陕西、黑龙江等22个地区只达到初等发达社会水平,还有云南、贵州和西藏尚属于欠发达社会水平。因此,提高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质量依然是中国目前的重要政策目标之一,这一政策目标的实现除取决于政府之外,还有赖于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设计对有关民众利益的关注,对解决民生问题的担当,就体现了一种使命感。

二、发动民众、取材民间是设计关注民生的实践途径

民生问题是与广大民众的生活密切相关的,设计对民生的关注必定着眼于民众的日常生活所需之中,民众的住房、收入、教育等生计问题当然地进入了设计的视野与领域,而解决民生问题的设计方案也一定要与民众的生活环境相融相合。如20世纪70年代的德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普通民众家庭出现了对灵活多变的居住空间的需求,为适应民众所需,设计师奥托·施泰德勒(Otto Steidle)采用系统设计概念和工业化的建造方法设计了慕尼黑根特街住宅,使居住空间具有最大的可变性和持续发展性,并创造了崭新的居住方式,影响深远。

由此可见,在关注民生的历史使命之中,设计的内容与形式是由民众的生计所需决定的,“设计为人”之“人”被清晰地界定为广大普通民众。因此,民众是设计关注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主体,民众的生活环境就成为设计关注与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空间。发动主体,让民众不仅理解与认识设计,并积极参与与民生相关的设计活动,设计关注民生的行动就能获得动力;而取材民间,从民众的生活环境与风俗习惯中挖掘各种行之有效的设计资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设计解决民生问题的实践就有了坚实的基础。在“绣出未来——与四川同行”的志愿活动中,设计师们就是从四川当地的民间刺绣文化传统中寻找到了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的契机,并通过沟通获得了当地民众对新型图案设计及市场推广活动的理解与支持,有了民众的积极参与,这一关注民生的设计项目取得了切实成果。

发动民众意味着设计在关注民生的行动中要具有组织民众的能力,使民众不仅成为设计活动的受惠者,而且成为其参与者与共建者。这种发动决不等同于行政指令,而是在设计想民众之想、解民众之忧的基础上对民众的宣传、引导与激发。设计可以通过唤起民众所拥有的技艺与智慧,引导他们投入到一系列具有创造性的与提升自己生活水平相关的设计实践之中,发挥现实的自觉的设计能量。如苏州西郊的镇湖镇是著名的刺绣之乡,刺绣工艺极具群众基础,为使刺绣成为当地百姓的生存手段之一,该地结合市场需求专门设计了双面绣、和服腰带等绣品销往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及日本等国,并组织了上万绣娘参与制作,规划了百余家绣庄以及为其配套的商铺参与经营。这不但使刺绣工艺与民众的生活紧密结合起来,而且也使绣品的设计创新与变革成为一种主动的、自然而然的民众行为。

取材民间意味着设计在关注民生的实践中要具有发掘民间文化的能力。民间文化是由民众自己创造的并在民众中广泛流传的文化样式,其生存的土壤就是民众的社会生活状态,它最贴近民众的生活,最能反映民众的喜怒哀乐。特定环境中民众的生活状态会诞生特定的民间文化,而特定的民间文化反过来又会影响民众的生活状态。取材民间的设计可以称之为“民俗设计”,它更多地专注于民众对物质生活及精神文化的需求和价值,能把民众的欲望、梦想和情感转化为实质的设计内容与形式。因此,从民间文化中去了解民众的实情,去洞悉民众的潜力,去制作有效的设计方案,就不失为一条关注民生的好的途径。

同时,民间文化还具有多样性的魅力,民间戏曲、民歌、刺绣、印染、泥塑、版画、雕刻等等都是民间文化的载体,类型丰富。又由于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同以及人们生活劳作方式的千差万别,民间文化还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如同样是木版年画,天津杨柳青朴素爽朗、刻工较粗、画风稚拙,题材多以京剧故事为主;而苏州桃花坞细腻精致、刻工讲究、善仿绘画,题材也多以江南风情为主。又如民间剪纸,江南剪纸纤秀的特质与北方敦厚、古拙的风格形成了强烈对比。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为设计提供了宽广的创造空间,民间文化的地域性又能使设计更加有的放矢,以针对不同地域民众的特点与需求来实现解决民生问题的社会理想。

民生设计 篇2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时事学习体会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时事学习体会

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非常大的篇幅介绍了今年政府大力改善民生问题的措施,涉及到教育、医疗、住房、环保、社会保障、劳动就业等方方面面,其主旨就是要下大力气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就业是民生之本,就学是民生之基,就医是民生之急,社会保障是民生之盾。民生问题不仅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且影响到整个国家改革发展的大局,是我们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

本。坚持以人为本,就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就要关注人的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把发展的目的真正体现到满足人民需要、实现人民利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解决民生问题是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必要条件。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问题是解决利益平衡和利益兼顾问题,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而改善民生问题是推动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只有不断地改善民生才能促进社会和谐。不关注民生、重视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社会就不可能和谐。

解决民生问题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根本要求。我们党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始终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带领广大人民实现他们的利益。能不能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能不能把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解决

好,是对我们执政能力的重要检验。

民生设计 篇3

一、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移动互联民生档案系统的前期总体设计简图如下表示:

电脑、手机等智能终端,通过3G/4G/GPRS 或WIFI等通信手段,提交通信请求,经过UOML服务器处理的文档信息,可供授权用户查阅。

服务器可提供用户注册、身份认证、短信提示、风险防范等功能;对于经过身份认证之后的用户,服务器再授予一定的权限,允许用户在一定范围内检索相关民生档案信息;服务器还提供统一的查询平台。

用户输入查询的内容之后,数据由服务器发送到智能检索系统进行统一处理;由智能检索系统从多个物理数据库或专题库中检索出来,交由UOML服务器进行处理。

UOML是定义了非结构化文档操作通用功能的开放标准,可以实现文档、页、层、文字、图形、图像等元索的创建、编辑、检索和信息提取,可以满足各种应用程序对文档存储、展现、检索和安全的需求。

二、存在的问题

在上述的检索系统中,我们考虑到广大人民群众没有受过专门的检索培训,在授权库中采用全文检索技术,输出结果中突出显示目标关键词的基础上部分文字缺少的方法,以此来保障其它用户信息的安全。尽管如此,进入测试环节时,问题还是大量的产生了。

1、用户从开始向信息检索系统提问到系统输出检索结果的全部时间无法忍受。在一次检索过程中如果用户提交的是模糊查询请求,响应时间有时达到十几分钟。

2、档案检索系统对于提交的请求结果,有时达到几十页的搜索结果,且检索结果的相关性差,缺乏合理的排序和必要的组织、分析,与检索提问最相关的页面不能首先呈现给用户,用户必须要在众多的检索结果中寻找所需的信息,大大超过用户的接受能力。

3、用户表达的需求与获取的检索结果往往差异很大。

总结原因,系统虽然受到硬件条件的制约,例如网络和相关设备的技术限制,信息的处理速度尚难尽人意。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档案检索系统在检索策略构造方面,专业性较强,系统透明度差,用户不能用自己所熟悉的方式查询提问,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用户很难从系统中获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给用户一种望而却步的感觉,缺乏良好的交互性。基于关键词匹配的检索技术,不符合语义理解的需要,不能很好地理解用户的检索请求,不能区分关键词的同形异义,也不能联想到相关同义词、近义词,无法智能识别语义的内在关联,更不可能考虑到关键词所处的特殊语言环境,不仅给选用检索点带来困难,而且导致用户需要费时费力地对数以千计的检索结果进行手工筛选。

三、方案的比较

针对档案检索系统的缺陷和不足,分别用提升“硬件”、更新“软件”的方法来选择。目前将前沿的技术介绍如下:

1、并行计算与并行检索

并行计算指的是,将单个问题划分为多个较小的“子”问题,用多个处理器同时分别处理这些“子”问题来得到单个问题的解。多个可以同时工作的处理部件或处理器构成的计算机系统,称为并行计算机。并行计算系统包括并行计算机或多处理机系统。在并行计算系统中,不同处理器同时运行多个程序或者一个程序的不同进程,从而提高系统的运算速度。

并行检索则把用户提交的查询,通过代理程序对原始查询进行处理(如查询的分析转换或格式化处理等等),然后将处理后的查询发给搜索程序,搜索程序找到结果并进行处理(如排序)后返回给代理程序,代理程序经过必要的处理(如结果的归整、合并等)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2、分布式检索

利用分布式计算进行信息检索称为分布式检索。主要特点在于:分布式检索通常处理的是地理位置分散的异构数据,不同地理位置计算机系统间通讯的开销比较大;分布式检索的数据规模相对较大,每个节点的处理能力又不尽相同,因此,分布式检索通常只选择某些数据子集进行检索,而不是像并行检索那样,需要返回每个数据子集的结果;分布式检索的对象的异构性使得统一描述和访问成为必须要考虑的问题。

3、语义搜索

通过理解自然语言的逻辑,通过分析用户输入搜索框内的词语,给出用户可能想要的搜索结果,来解决“问题式”搜索的难题。把信息检索从目前基于关键词层面提高到基于知识层面,具有智能化、人性化特征,对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与处理能力,允许采用自然语言进行信息的检索,为用户提供更方便、更确切的检索服务。其工作不再拘泥于用户所输入请求语句的字面本身,而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准确地捕捉到用户所输入语句后面的真正意图,并以此来进行搜索,从而更准确地向用户返回最符合其需求的搜索结果。

但以上几种方法显然都不符合民生档案的实际情况。不提项目预算,就以充分挖掘并行计算和分布式计算的能力,还需要众多研究者和学者共同商讨;语义搜索引擎目前还没有成熟的产品问世。

四、符合民生档案特点的智能检索设计

经过我们的多次设计与比较,我们认为检索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分词设计上不合理造成的。之后我们采用IKAnalyzer分词器并自定义扩展字典设置,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IK Analyzer 是一个开源的,基于java语言开发的轻量级的中文分词工具包。从2006年12月推出1.0版开始, IKAnalyzer已经推出了4个大版本。在2012版本中,IK实现了简单的分词歧义排除算法,标志着IK分词器从单纯的词典分词向模拟语义分词衍化。采用了特有的“正向迭代最细粒度切分算法“,支持细粒度和智能分词两种切分模式;采用了多子处理器分析模式,支持:英文字母、数字、中文词汇等分词处理,兼容韩文、日文字符优化的词典存储,更小的内存占用。支持用户词典扩展定义。

我们的主要思路如下:

1、建立各类民生档案的专业关键词数据库。

2、利用IKAnalyzer分词器,把群众查询的字符串,分割成若干个关键词。

3、去取无意义的词,如:人称代词、语气助语,例如:我、他、的等。

4、提取关键词与各类专业数据库中的内容对比、分析,然后引导到各民生档案库中查询。

5、再通过关键词的全文检索找到相对应的内容。

例如:建立婚姻档关键词与低保关词库。当有人查询: “我叫张三现在是低保户要查1955结婚证明”系统可自动提取关键字,“张三”,“低保”,“1955”,“结婚证明”,从低保库中找到张三的其它信息之后,在婚姻库中找到结婚证明信息,从而快速高效的获取相关信息。

程序调用方法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String text="我叫张三现在是低保户要查1955结婚证明"; //创建分词对象

Analyzer anal=new IKAnalyzer(true);

StringReader reader=new StringReader(text); //分詞

TokenStream ts=anal.tokenStream("", reader);

CharTermAttribute term=ts.getAttribute(CharTermAttribute.class); //遍历分词数据

while(ts.incrementToken()){

System.out.print(term.toString()+"|");

}

reader.close();

System.out.println();

}

(作者单位:1.浙江商业技师学院;2.宁波市鄞州区档案局;3.宁波国研软件技术有限公司)

民生理念下设计的思考 篇4

民生设计是与大众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设计, 是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设计和选择, 是人们对于衣、食、住、行以及蕴含在其中的精神层面和价值系统的追求。设计出发点是普通民众, 着眼于民众的日常生活需求之中, 具有民生情感关怀的设计。加强为民生的设计, 不仅能改善民众的生活物质水平, 还能提升民众的精神层面的需求。优秀的设计能够在和谐的前提下, 更好地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服务民生。因此, 设计必须树立关注民生、服务大众的意识, 提高大众的生活品质。

一、民生理念的设计渊源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 无论是我国还是西方国家, 贵族们都掌握着整个国家大部分的财富。艺术也只是为这些权贵服务的, 他们掌握着文化的主导权, 体现了他们的生活状态, 为他们服务。正如我们所说, 一部浩瀚的中国工艺美术史, 就是一部权贵史。在西方的设计中也可以看到, 设计不是为王公贵族, 就是为教会服务。美国评论家罗伯特·休斯说:穷人没有设计。所指的就是这个现象。这一状况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 开始发生了转变。机器的产生使普通人有了能够使用工业品的可能。但是他们只是能够得到一些质量低劣工业品, 住非常简陋的房屋。

到工艺美术运动时期, 拉斯金、莫里斯开始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问题。拉斯金说:“以往的设计都被贵族的利己主义所控制, 其范围从来没有扩大过, 从来不去使群众得到快乐, 去有利于他们。与其生产豪华的产品, 倒不如做些实实在在的产品为好。”[1]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大众服务的, 而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但是在这时期, 他们的思想还比较混乱, 其中包含了社会主义的色彩, 也包含了对大工业化的不安, 一方面强调大众, 另一方面又主张装饰风格, 而这种设计自然不是为大众服务的。但这一思想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得到了继承与发扬。现代主义强调工业产品的标准化, 只有标准化才能批量生产, 降低生产成本, 反对装饰, 避免不必要的开支造成的浪费。这种设计思潮第一次为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并提供他们支付的起的产品。包豪斯设计学校的建立, 设计出了大量的简洁、经济、美观、实用的产品, 平民大众也能享受到工业文明的成果。可见, 现代主义设计中蕴含了浓厚的民生思想。

二、民生设计——设计师应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当今社会的设计师们动不动就做高端产品, 设计奢侈品, 而忽略大多数人的需求。世界上75%的人还生活在贫困、饥饿中, 这些人需要设计给予更多的关注。设计不仅要考虑发达国家的人还要考虑发展中国家的人民。苹果公司和飞利浦公司已经开始把眼光投放到一些非洲贫困国家, 那些地方没有学校也没有医院, 他们甚至从来就没有见到过经过设计师改进和设计的产品。设计理论家巴巴内克在《为人类的设计》一书中曾经指出:“大多数的设计是为住在先进国家的富裕的中产阶级中的中年人而制作的。设计师们无视残疾人、贫困人、弱智者、幼儿、老年人、肥胖者和发展中国家的人们的存在。”[2]设计师应该考虑那些常被忽略的人群, 如老迈之人需要什么样的设计?孕妇和胖人需要怎样的设计?全世界那些倍感孤独的年轻人需要什么?

设计的目的是为人服务的, 这里的人应该是整个社会所有的人, 而不仅仅是为一小部分人谋福利, 只为少数人服务, 那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设计了。设计师树立民生设计观念, 服务社会中更多的人, 是设计师应该具备的社会责任感, 也是设计道德的体现。这一点关系到设计自身健康的发展, 设计师设计出的许多产品, 普通大众买不到或买不起的状况应该改变一下。为民生设计的理念这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发展, 社会的公平与平等。这是一个国家赋予设计师的社会责任。

三、民生设计的实践途径

西方的设计师们已经开始把目标放到了一些普通大众及贫困的人们身上。设计了一些专门为他们的物品。由于我国的社会形势和经济发展水平, 民生问题一直以来都很严峻。设计的发展情况是使得设计师们并未较早认识到“民生设计”, 所以我们不能把民生设计当做一个临时课题, 而应该看做一种长期秉持的设计价值观, 这种价值观其实是对设计观念的本质回归。

1. 关注工业技术与手工艺传统的结合

好的产品是来自于民间的, 好的产品大多也是为民众设计的。我国的手工艺物品都是根据民众自身的需求而自发产生的, 是最符合民生思想的, 它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体现, 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一笔宝贵文化和技术财富。然而由于工业产品的批量和经济的特点, 而传统手工艺费时费力, 从事传统手工艺的人越来越少, 许多的民间手工艺正面临着消失、灭绝的境地。这就要求我们设计师们能够把传统和现代, 手工艺与工业巧妙的结合起来。使得传统的手工艺能够发挥独特的价值, 带来蕴含文化价值又经济实用的产品。缓解了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 创造了经济效益。如民间的草编竹编藤编手工艺制品, 都是劳动人民选取当地易于得到的普通材料, 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 做出的符合他们自身需求的物品。设计师们根据这一手工技术结合现在的工业技术设计出现代的藤编竹编家具。在一些文化旅游地区, 利用当地的材料和手艺设计出一些旅游纪念品之类的东西, 带来经济效益, 改善民众的生活质量。设计师们探索特定地区的可再生资源, 把工业技术与手工艺传统巧妙的结合, 设计出一些适合当地风俗和民众需要的设计。既保护了手工艺的传承, 又给民众带来了利益, 服务于民生。

2. 关注生活中的普适设计

普适设计体现了服务对象的范围。“普”我们可以理解成“大众化”, 为普通大众的设计。普适设计是“以民为本”的设计, 这种设计思想与我们提倡的构建和谐社会不谋而合。普适设计是指设计要为大多数人服务, 设计与民生不能脱节, 要与普通大众拉近距离。设计不只是少数精英贵族们的特权, 而应是多为普通民众考虑, 设计出朴质、实用、经济又美观的产品。我们来看一个简单环保的浴巾设计, 这款浴巾的设计亮点在于使用者把浴巾用旧了以后可以沿着他设计出的线轻易的撕成一块一块的抹布, 抹布用旧后又可以撕成拖布条。就是这款设计赢得了德国红点大奖。看似是一个简单的, 不起眼设计, 我们的父辈时代他们就是这么做的。但随着我们的生活水平的提高, 这种习惯慢慢消失了。这是一款为普通大众的设计, 不需要多么高科技的技术和

器皿中的五感设计

曹阳郭薇 (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郑州450000)

摘要:日常生活中, 我们认知一件产品所用到感官的一般顺序是视觉、触觉、听觉、嗅觉和味觉, 但其实对于特殊人群来说, 或是处在特殊的环境中, 感官是可以被替代的。我们可以用眼睛听, 用耳朵看, 甚至单纯使用嗅觉、触觉来完成这种认知。并且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 新技术和新材料层出不穷, 产品甚至被拟人化, 人们可以用对待生命的方式去对待产品, 因此所谓的操作方式和使用习惯也被颠覆了。本文将以器皿设计为例, 探讨这种变化下我们对于不同感官的使用和重新的定义。

关键词:器皿设计;感官代偿;五感;手感设计

人们常说的五感, 即视觉, 听觉, 触觉, 嗅觉, 味觉, 分别对应了人的五种感官。但这种看似明晰的分类方法是很勉强的, 人的感官不是分开、独立的, 而是互相影响和转化的。就单一的一种感官来说也是有着丰富又细微的差别。用手指轻轻的碰触和用力的按压, 沿着空气飘来的声音和置身于演奏厅中的尽情欣赏, 品尝和大口的咀嚼, 这些不同的行为方式虽然针对的同一事物, 其带来的感触可以说是截然不同的。同时, 人在认知的同时也不仅仅是将各种感官感受结合起来, 而是敏感的记忆再生装置, 能够根据记忆在脑海中呈现出各种场景和物品。

因此, 在产品的感知中, 感官体验是循序渐进、富于变化的。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行为习惯的改变, 我们在设计和操作中所使用和依赖的感官都在发生着变化, 或是更加的丰富, 新材

昂贵的价格。它又是低碳的、环保的、经济的、朴质的, 为民生的设计。作为设计师应当更多的为大众设计, 为民设计, 并能进一步实现全民设计的普及化, 构建更为和谐的社会。

3. 关注“以人为本”的人性化设计

民生的价值核心观是“以人为本”, 设计的一个重要思想也是“以人为本”。体现出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宗旨, 在设计中树立民生意识, 注重对普通大众的情感上的关怀与关爱, 使民众更好的生活。以人为本的设计是以人为中心, 人性化的设计, 不但注重人在物质层次上的需求, 更注重在精神层次上满足人的需求。人与物的关系不再是只是使用关系, 还有情感关系。人们看重的是“有形”背后的“无形”, 精神的东西, 大众在使用产品中可以得到功能之后的服务和感情。例如政府为了关爱年老者, 提供了老年人可以免费乘公交车的政策。但是上公交车时, 年老者刷卡时刷卡机会发出“老人卡”的声音, 这本身就是对老年人的一种歧视, 有些城市意识到了这个问题, 把“老人卡”改成了“敬老卡”, 这是一个人性化的改变。在产品设计中实施“人为关怀”, 把设计的起点定位在普通大众人身上, 为民众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态度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解决人的合理需求的问题, 优秀的设计在于能够在和谐的前提下, 更好的满足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 提高民众的生活品质。

4. 关注无障碍设计

设计中要体现对民生的尊重, 不仅为正常人的设计, 对能力有缺陷的使用者也要给予同等的尊重, 为他们设计也是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例如为克服视力障碍、听力障碍、肢体障碍等缺陷带来不便而进行的无障碍设计, 也是关注民众生活的一个重要途径。它需要设计师更加细致、周到的思考每个产品的细节, 将为料的出现也使得我们不能依赖已有的经验去实现这种感官的认知, 所以, 感官体验中的变化之于设计至关重要。下面将从感官的代偿和畅通感官习惯的消失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感官的代偿

感官代偿指人的某些感官受到损害时, 其他感官的功能会相应增强的现象。主要用在无障碍设计中。比如对于视觉障碍者来说, 虽然他们无法如正常人那样通过眼睛来觉察事物的形态、颜色等信息, 但感官代偿表明, 他们的听觉和触觉比普通人更灵敏, 且通常还具有较好的记忆力。因此可以用其他的感官来代替视觉。对于普通使用者来说, 感官代偿也是被常常利用的。我们在建立对物品的感受时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首先是视觉, 通过物品的颜色、形状、状态, 对应记忆中的信息, 来推测此物体的重量, 温度, 使用方式等等, 形成一个大概的、基础的认知。在接触中, 可以感受到器皿的材质、粗糙感、温度、重量, 碰撞放置中会听到器皿和桌面、器皿与器皿、器皿与承载物之间的声响, 传递过程中会感受到由于温度、环境、承载物的不同所产生的气味变化, 从而完成这种认知。看似明确的分工中, 感官其实是互相联系和影响的, 我们使用以下方式进行代偿。

1.材质和形状中触觉的传递

触感是通过手指或是皮肤与产品的接触产生的, 在设计中, 材料所带来的第一个影响是它的视觉质感, 玻璃的清凉、光滑、坚硬甚至锋利, 木头的温润、敦厚、亲切自然, 陶瓷的细腻、雅

“人”而设计的爱心真正融化在设计之中。一套带盲人识别标志的公用电话键盘, 意味着弱势群体的利益通过精微的设计呵护而得到整个社会空间的认可。设计师在设计的最初阶段, 就要以全体大众为出发点, 让所有的人都能适合设计的环境与产品。这种对障碍人士的关心和帮助, 使他们在社会中可以正常的生活, 以促进社会给予所有人均等的机会。

结语

由于现代社会中对民生的关注不断提升, 有关民生设计的理念越来越被设计界所重视。设计师的价值观极大的影响着民众的生活, 设计师应该树立一种为民设计的观念, 把设计视角投向平民的日常生活, 细心体会民众的需要, 创作出经济、实用、美观的优秀设计来改善人民的生活品质, 真诚地把适用、经济、美观的产品融入到民众生活之中, 做切实为民生造福的设计。

摘要:民生问题越来越成为社会各方面关注的热点和焦点, 设计界也开始高度重视民生问题, 加强民生关怀意识。本文从设计的视角出发, 探讨了民生理念的设计渊源, 设计师对民生的社会责任。以及设计师改善民众生活品质的社会责任, 引导设计师们形成民生关怀意识, 进而进行民生设计, 真正做到“为民众而设计”。

关键词:民生理念,为民设计,以人为本,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 2002.

[2]巴巴内克.为人类的设计[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 2010.

[3]潘鲁生.匠心独运[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4]杭间.设计道[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 2009.

学生的民生教育感悟:民生工程 篇5

之所以实施民生工程,是为了让老百姓生活得更加舒适,解决经济问题,解决学习问题、交通问题等。

民生工程是指由政府坚持以本人为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切实保障公民基本权利,提高生活水平,重点关心弱势群体,采取的一系列积极政策举措。一句话,民生工程就是政府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民心工程”和“德政工程”,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现代版“为人民服务”的具体体现。

在我们身边,其实就有许多的民生工程。

在乡村小路上走着,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代替黄石小路的是柏油路,宽度也增加了几分米。听村口张大爷说:“这柏油路,是从上个村子的村口,一直铺到这的哦。”

再比如以前的那座木桥,已经摇摇欲坠了,踩上去,仿佛立马就要断掉了,现在,那座木桥被拆了,换成了有水泥做的拱桥,比以前坚固多了,再也不怕掉下来了。

还有,乡村医保也成为了其中的一份子,村里的村民们的健康也得到了保障,他们生病时,治疗的费用也得到了报销。

在我们村,有一户老奶奶的房子,“冬冷、夏热”,下雨时也打挡不了多少雨,可是,别的村民一再劝她换一套房子,可老奶奶就是不听,一个劲的说:“这房子挺好的。”现在,房子已经被拆了,换成了一栋气派的别墅,老奶奶见了,开心极了。

……

民生设计 篇6

生活满意度只是一个主观指标

《创新时代》: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编撰的2012年《社会蓝皮书》显示,经济压力和生活安全感不足,仍是城市居民痛苦的重要因素。而农村居民中有47.2%的家庭存在“家庭收入低,日常生活困难”的现象,32.2%的农村家庭认为“医疗支出大,难以承受”。请问最近几年国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都做了哪些工作?

宋迎昌:“十一五”规划实施以来,国家在解决民生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一是出台了许多改善民生的法律与政策,比如2005年起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2007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2010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等。二是财政向民生领域支出的比重稳步攀升,比如1999—2008年间,全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教育财政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已由26%提高到30%。三是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广大城乡居民切实得到了实惠。特别是最近两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做到了应保尽保;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全免;为40—50岁就业困难群体开辟公益岗位;农村免除农业税等。

《创新时代》:据了解,2010年社会满意度呈下行趋势,但从调查来看,2011年社会满意度总体上已达到近十年来最高水平。请问生活满意度提升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满意度提升是否意味着“城镇居民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获益情况评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宋迎昌:生活满意度是一个主观判断指标,不仅与个人生活状况的改善息息相关,而且与国家整体发展状况也有一定的联系,但并不完全关联。生活满意度提升具体表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居住条件、就业状况、收入水平、婚姻状况、邻里关系、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环境状况、交通状况等。满意度提升更多体现的是个人感受,所以生活满意度提升,并不意味着“城镇居民对国家经济发展状况和个人获益情况评价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创新时代》:据了解,你曾于2007至2009年受派赴西北的兰州市安宁区挂职(担任副区长),作为理论工作者和政府官员,你认为中国城市下一步的民生改善,需要首先解决哪些问题?

宋迎昌:中国城市下一步的民生改善,需要着力解决的问题是,建立一个民生导向的社会制度,具体体现在:第一,建立民生导向的财政制度,即政府不与民争利,财政支出向民生倾斜;第二,建立民生导向的发展制度,即在民生改善的基础上求得发展,不唯GDP和财政收入是从;第三,建立民生导向的社会治理参与机制,即重大决策要倾听百姓的意见,要让百姓有话说,让百姓说话算数;第四,建立民生导向的政绩考核机制,即各级官员的升迁要倾听民意,民意不过关,要实行“一票否决”制。我认为,只有建立起民生导向的社会制度,才能真正实现民有、民权、民享、民治的理想社会目标。

改革是推动城乡发展的最大动力

《创新时代》:2012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指出,继2010年之后,2011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将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请问这种变化是否属于偶然现象,你怎样看待此种趋势?

宋迎昌:我认为,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速度纯属偶然现象,这与最近两年我国实体经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有直接的关系。众所周知,制造业的发展举步维艰,最终造成了我国城镇居民收入的增长乏力,而农村居民因为国家多项惠农政策支持及农产品涨价等因素的共同影响,农民纯收入普遍增长较快。但随着我国对经济活力的日益重视以及转型升级的发展,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速度的现象将会很快消失。

《创新时代》:业内人士指出,全国各地城乡统筹和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目前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主题,从成都、重庆的城乡统筹试点引起全国关注的现象看,城市化的继续推进将广泛涉及到户籍、就业、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社会体制全面改革。你认为随着近年来快速交通的迅猛发展,是否可形成一个新型的城乡关系?今后推动城乡发展的最大动力是什么?

宋迎昌:随着近年来快速交通的迅猛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必将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通道。但能否形成一个新型的城乡关系,我认为还取决于全方位的制度变革。交通瓶颈只是城乡统筹发展的一个限制性因素,相反,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才是制约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阻力。

由此我认为,今后推动城乡发展的最大动力依然是改革,只有下定决心破除陈旧、落后的城乡二元结构制度,实现发展要素在城乡间的自由流动,保障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和参与社会事务的公民权利,才能最终实现农民、市民一律平等的愿景。只有这样,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远大目标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创新时代》:蓝皮书指出,在城市化高速发展的过程中,随着城市中的农村外来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村外来务工人员依然存在一定的社会排斥心理。请问造成这种排斥心理的根源是什么?都表现在哪些方面?

宋迎昌:农村人口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民“市民化”现象,并不是一而就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实现的,因为它必然要经历就业非农化、居住城市化、生活方式城市化三个相互关联的发展阶段。农民工进城,首先完成的是就业非农化,但若要完成居住城市化和生活方式城市化,难度将会很大。由此,这种异质特征最终决定了外来务工人员将很难完全融入城市社会中,这也是部分城市居民对农村外来务工人员存在排斥心理的最大根源。

城市居民排斥外来务工人员的具体表现,是城市居民担心农民工进城会挤占他们的发展资源,如争夺就业机会、争夺交通资源、争夺社会福利等。

“大众麦克风时代”的到来

《创新时代》:2012蓝皮书中提出了“社会各阶层上网‘喊话’,‘大众麦克风时代’到来”等新鲜名词,何为“大众麦克风’时代?针对在2011年“7·23”动车事故中,一些演艺明星等中产阶级表现得日常活跃,甚至整体超过传统的学者、作家群的现象,你是否赞同这属于中产阶层对公权的质疑和离心倾向?

宋迎昌:“大众麦克风”指的是人人都有表达自己意见和建议的权利和渠道。我认为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不能让城乡居民当“哑巴”,要鼓励广开言论,了解民意,如此才能真正建设和谐社会。

众所周知,中产阶层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中坚力量,与低收入阶层相比,他们更关注国家大事,更渴望参与社会治理。传统的学者、作家群,从严格意义上说,并不属于中产阶层的一分子,因为他们还要为自身的生计而奋斗,所以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程度远远低于演艺界明星。可以认为,演艺明星等中产阶级广泛参与社会治理的现象并不能等同于是对公权的质疑,更不属于离心倾向。恰恰相反,此类中产阶层正是社会健康发展所需要的重要力量之一。

《创新时代》:如今互联网已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相互取暖的地方,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也经常变成倾泻“仇官”、“仇富”等负面情绪的“垃圾箱”。你对网络中常常出现“一人爆料维权,众人‘围观’”现象如何看待?此种现象是否代表现阶段行政监督机制低效及法律作为利益调节的底线保障的失灵?

宋迎昌:我赞同“目前互联网已成为弱势群体展示伤痕和相互取暖的地方,这也说明了现阶段行政监督机制低效及法律作为利益调节的底线保障的失灵”的说法。要消除这种现象,我认为国家有必要为弱势群体搭建一个利益诉求的平台。因为从长远来看,完善行政监督机制,依法治国,才是体制内解决弱势群体利益诉求的最好渠道。

《创新时代》:据悉,2011年互联网上诸如房地产商人、投资家等高收入阶层,其微博“粉丝”都在百万人以上。他们虽不像“公共知识分子”那样具有完整的政治诉求,但却是很多公共议题的热心参与者,他们以成功人士的身份诠释和强化现代价值观、情感,对广大青年网民有很强的人格感染力。你如何看待高收入阶层通过网络参政议政的现象?

宋迎昌:高收入阶层通过网络参政议政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将对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的形成起到显著的推动作用。但仍需注意的是,高收入阶层通过网络参政议政,也容易影响国家政策,从而带来资本追逐权力等一系列不良社会影响。为了消除此种影响,我建议国家应保障让社会各阶层都有利益诉求的渠道,都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如此才会形成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的机制,并促进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

民生设计 篇7

一、民生工厂之设立

“民生工厂”是只在我国民国时期出现的独特名词。民生工厂主要是由当地当值的政府主办, 以建立工业生产为目标所建立的工厂。民国时期的工业无法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失业、无业的群众数量也相当多, 工赈成为比较普遍的救助方式。为当时的人民群众提供工作机会, 同时发展工业满足人民群众对于各类产品的需要, 是民生工厂创立的原因与目标, 因而“民生”二字也应当由此而来[3]23。民生工厂也并不是全部新建的, 有的民生工厂是民国之前的工厂交由政府协办之后更名而成的, 也有的民生工厂是新成立的, 还有一些民生工厂是军工厂的附属工厂。

据中华民国二十年 (1931) 9月13日《民国日报》刊文:“民生工厂迫击炮厂纯系制造兵器机关, 初无创作商品之计划, 自民国十八年 (1929) 南北统一军备缩减, 全国有一及努力于物质建设之趋势, 辽宁迫击炮厂乃有民生工厂之附设, 以发展实业供给民生用具为宗旨, 以制造汽车暖房材料致各种皮革为业务。”[4]7而贵阳民生工厂系1941年7月贵阳设市之后, 经伪省政府建设厅所办之模仿工厂划交伪市府接办;经加改组扩充, 更名为贵阳民生工厂股份有限公司。然1944年日寇侵扰, 该厂损失过重宣告停业。

二、民生工厂的汽车工业设计

1. 国民政府重视汽车制造, 扶植民生工厂。

民国时期的中国是没有自主生产汽车的技术和能力的, 然而当时的政府对于国产汽车又十分看重。当时的国民政府将这一重任寄托到了一家民生工厂身上, 这家民生工厂就是上文所提到的辽宁迫击炮厂民生工厂。这一工厂具有军方背景, 因而能够为政府所信任, 也具备一定的工业设计能力与制造能力, 当时为张学良将军掌管。

为了研制汽车, 中华民国国民革命军副总司令张汉卿特将迫击炮厂结存余款四万余元, 作为选购机件材料及研究所之用, 足见当时政府对于汽车研制的重视。《民国日报》记载如下:“热心提倡本厂资本统系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公署所拨给, 十八年 (1929) 二月由迫击炮厂结余款项下拨给四万三千余元, 充作筹制民生用具试验费, 本厂基础实树于此, 及十九年 (1930) 试制成功, 准备开办, 又蒙先后拨给国币七十万元, 为开始制造之资本。张司令 (张学良) 长官对于国家之建议工业之提倡向属不遗余力, 值兹国家多事之秋, 东省财力时虞支绌, 而汉卿先生犹能于政治军务倥偬之余尽力设法之。”[3]126

2. 民生工厂引入外来人员, 吸收行业先进知识。

在没有任何汽车工业设计基础上的自主研发, 对于辽宁迫击炮厂来说谈何容易。不过, 有了政府资金的支持, 相关事宜还是能够妥善地开展起来。作为工厂掌管者的张学良, 让当时的厂长李宜春从美国购进“瑞雪”号整车一辆作为样车。车辆抵达工厂之后, 李宜春通过拆解的方式对于现代汽车的样式、原理等进行了解构, 为自主设计汽车奠定了基础。除此之外, 李宜春对于技术人员的选定也十分重视, 在工厂创立之初, 就聘请了美国技术人员麦尔斯为工程师, 同时, 还将国内大学以及专科学校中相关专业的技术人才引进到工厂中来。当时李宜春的用人原则有三——资格、经验、能力, 缺一不可。在拥有众多人才的基础上, 李宜春还注重内部人员与外部人员的交流, 从而汲取更多的有关汽车工业设计方面的知识与技术。当时辽宁迫击炮厂的重要职员, 都是美国汽车工程学会的会员, 在专业组织中, 所获得的行业内部信息会更新、更详细。从报道中还可以看出, 辽宁迫击炮厂的职员所得到的不仅仅是相关信息, 更有相关“图样设计”这种对于工业设计来说极为重要的材料, 能够为汽车研制助力[3]19。

3. 民生工厂率先制造样车, 再进行自主研发制造。

在研制汽车之时, 民生工厂全厂有职员30人, 工友177人。其中一部分人员在工厂工作时, 都曾经被派遣到美国的先进汽车厂进行实习, 福特、通用、万国、斯陪克等公司都是他们的实习地点。这样一支新成立的队伍或许在当时的国内在汽车设计上是数一数二, 然而在实际的研发制造过程中, “中国第一辆汽车”还是不可抗拒地借助了外力。

据当时民生工厂的工人介绍说, “民生工厂生产的这台汽车, 主要配件都是从美国进口的。例如。发动机、各种精密齿轮、轮胎、电器用品等等。铸钢件、锻造件、花键轴、前后轴、大架子、棚子、万向节、水箱等, 都是民生工厂和炮厂生产的。”也就是说, 在民生工厂拆解了国外的汽车, 并且获得了一定的外国技术支持的基础上, 首辆汽车的最重要的零部件还是来源于外国制造, 甚至连民生工厂内部的员工“国产自制”都不能全然肯定。当时民生工厂的一位工程师张树生也曾经提出质疑, 他提出, 民生工厂生产的民生汽车, 是不是就是将外国进口的车辆的牌号给铲掉, 然后贴上民生汽车的标识。对此, 工人回忆指出并不是这样的, 当时生产出的民生载重汽车的外形全部是民生工厂自主生产出来的, 并没有外国工厂的标识或者品牌, 因此也就不存在铲掉品牌之说。然而, 这一回答也从侧面上印证了当时民生工厂确实从外国进口过汽车。也有学者考证得出, 李宜春确实将整车拆卸, 除了发动机、后轴、电气装置和轮胎等用于原车零件之外, 其他零件均重新设计制造。也就是说, 让民国政府引以为豪的“中国第一辆汽车”其实还算不上是真正的“中国设计”, 只能算得上是“中国制造”[5]153。

4. 首批自主研发制造汽车, 在民生工厂内诞生。

在拆解外国汽车再着力组装的基础上, 民生工厂的技术人员加强汽车的研制和设计工作, 逐渐完成了各个汽车零部件的自主设计和研制。在这样的基础之上, 就在辽宁迫击炮厂民生工厂, 真正的“国产自制”汽车民生牌汽车诞生了[5]17。1931年5月, 其在中国第一次路市展览会上亮相。在这一展览会上, 蒋介石委派上海市长张岳军代表出席参加, 外交部长王正延, 实业部长孔祥熙等均亲自到场致词, 到场的中外来宾有数千人, 场面宏大。当时民生工厂设计制造的载重汽车, 既有五十五型汽车, 载重量在两吨左右, 还有一种一百型汽车, 载重量三吨。这一大一小两个型号的汽车, 能够适应民国时期城镇的所有道路。这一批汽车中的部分零件, 民生工厂依旧无法制造, 为国内设计, 国外代工, 这对于当时的民生工厂来说, 已经是一个极大的飞跃。对于自主制造汽车, 国民政府当时是极为重视, 这是民生工厂能够研制汽车的关键, 而民生工厂内部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与工人的努力, 也是汽车能够研制成功的必备条件。也正是这一切, 使得民国时期的汽车制造迎来了短暂的春天[6]143。

然而好景不长, 正当民生工厂加紧研发制造改制七十五型汽车的时候, 1931年下半年, 九一八事件爆发。在社会动荡的背景下, 民生工厂也难以为继, 因而在民国时期, 中国也就再也没有研发或者制造过汽车, 仅在一些大城市保留了一些汽车修理。当时大部分的汽车都为高级官员和富豪拥有, 或属于军队。民国汽车工业设计上短暂的“春天”就此结束。

在民国时期, 我国的汽车工业设计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的成就, 与当时政府的重视和当时民生工厂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从史料中可以看出, 当时民生工厂集结了中国工业方面的中流砥柱, 技术人员能够取得相当高的报酬, 相关的培训机制和信息流通机制也是相当健全。这样的民生工厂已经初步具备了现代工业设计和工业制造的雏形。1931年首批民生工厂制造的汽车亮相时, 曾许诺“预定首批产量计七五型载重汽车45辆, 全车单件大半已经告成, 一俟齐全即可制配成车, 预计二个月后即可与国人相见”。而现在, 民生工厂出产的汽车已经无迹可寻, 然而民生工厂对于中国汽车工业设计所作出的贡献以及其传达出的工业精神依旧另当代人侧目。

参考文献

[1]张东刚.世界经济体制下的民国时期经济[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005.

[2]朱汉国.中国社会通史民国卷[M].山西教育出版社, 1997.

[3]辽宁省机械工业委员会军工史志办公室.辽宁军工史料选编第二辑 (近代兵器工业) [M].1988.02.

[4]贵阳市志办《金筑丛书》编辑室编.民国贵阳经济[M], 1993.

[5]公路交通史料[J].1984 (2) .

关注民生 改善民生 篇8

和谐,是人类社会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美好理想,民生是和谐之本。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报告也提出了全面改善民生的具体目标: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使我国成为人民富裕程度普遍提高、生活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良好的国家。可见,新时代的民生改善将不再是一部分人也不再是某一个方面,而是要惠及全体国民,要让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得到较大改善。

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后持续30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国家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百姓的预期必然不断提高。随着国家财力日益雄厚,可能且应当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福利需求。但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基础比较薄弱而且不平衡,给解决好民生问题,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和压力:一方面,原有的一些带有基本生存性质的民生问题并未完全解决;另一方面,因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短缺导致的看病难、上学难和住房难等具有个人保障与发展性质的新的民生问题也日渐凸显。黄金发展期往往也是矛盾凸显期,种种民生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阶段。所以,我们现在面临的民生问题,实际上比改革开放前一个时期的民生问题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复杂。要解决新时期的民生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关键要从实事抓起,从群众生活中的迫切问题抓起,从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突出问题抓起,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本期的三篇封面文章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作者对改善民生的观点。

谈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篇9

一、民生新闻的民生视角

(一) 视角应低

新闻工作者一向被视为政府的喉舌, 是政府与人民群众沟通的桥梁和纽带。长期以来, 时政新闻因其显著的政治性、鲜明的导向性和公认的权威性, 表述方式难免有刻板、老套之嫌, 而民生新闻注重的是亲民性和生活化, 所以民生新闻工作者要学会站在老百姓而非政府的角度上思考稿件的编排。当然, 这里说的视角低并非无原则的媚俗, 因为新闻毕竟是用来教育人感化人的, 任何时候都要拒绝低俗的报道。

(二) 立意要高

或许不少人以为, 贴近百姓就是迎合百姓, 老百姓喜欢看什么我们就去拍什么, 这种观点显然是非常错误的。民生新闻中, 奇闻轶事类稿件所占比重不小, 比如我们曾经播出过一篇母鸡生绿蛋的报道, 记者先对母鸡生绿蛋的情形做了描述, 不外乎某某村的村民家中母鸡下了绿蛋, 以前从来没出现过这种情况等等, 如果仅仅为了猎奇, 报道到这里结束似乎也未尝不可, 但观众看后并没有多大的收获, 高明的是记者话锋一转, 采访了有关专家道出母鸡产绿蛋的原因, 然后告诫人们母鸡下绿蛋不是不吉利, 而是母鸡缺少某种营养, 这则民生新闻到这里才圆满地划上了句号。

(三) 民生新闻也要讲政治

讲政治是对我们国家每一个新闻工作者的起码要求, 民生新闻工作者同样也不例外, 只有熟悉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才能面对纷繁复杂的人民来信和热线电话做出正确的取舍, 才能判断什么样的线索值得进一步挖掘, 什么样的报料毫无价值。去年一段时间, 有不少观众打电话反映说他们麦田里的麦子被挖掉了。时值小麦收获季节, 眼看丰收的麦子被挖确实令人心疼, 可实际情况却是, 村民早已不承包该地块了, 该处早已经被村里划作招商引资用地, 在此情况下, 如果不熟悉国家的土地有关政策, 盲目进行了片面报道, 必然会带来消极影响。

(四) 老百姓是主体不是主导

民生新闻是关注和表现普通百姓生命、生存、生活、生计等内容的新闻, 讲述的是平民百姓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 人民群众是报道的主体, 但这并不代表老百姓反映什么我们就报道什么, 这里同样存在新闻取舍的问题。老百姓虽然是报道的主体, 但报道什么、如何报道却需要我们新闻工作者认真加以甄选。任何新闻都有自己的观点, 我们提倡的是既能吸引眼球又有积极意义的报道, 反之, 低级趣味的、容易产生负面影响的则坚决不予报道。

二、如何抓好民生视角

(一) 以小见大

着眼于小处, 于平凡小事中反映大问题, 是不少民生新闻常用的方法。比如宣传节约型社会这个主题, 节约这个话题太大, 很容易落入老生常谈的窠臼, 或者可能流于空洞的说教, 但在《“小气”的老韩》这篇新闻报道中, 作者巧妙地寓贬于褒, 虽然通篇都说老韩如何小气, 但老韩的小气是为了节约用水, 看似小气, 实际上却是利国利民、造福子孙, 而且在捐资助学等大事上, “小气”的老韩却慷慨大方——一个小处能节约就节约, 大事绝不含糊的老韩跃然纸上。

(二) 记者要善感

作为一名记者, 特别是民生新闻记者, 有责任颂扬真、善、美, 同时也要关注百姓的疾苦, 鞭挞假、恶、丑, 没有一颗善于感动并勇于担当的心, 是做不出百姓叫好的民生新闻的。

每到秋天, 地瓜丰收的时候, 不少淀粉加工户为了一己之私, 常常置百姓的利益于不顾, 肆意乱排乱放污染水源, 我们接到群众打来的投诉电话后, 迅速赶到事发现场, 将眼前的一切做了真实记录, 并顶住各种说情压力, 第一时间播出了该报道, 有关部门及时对污染企业下达了限期整改责任书, 当地老百姓拍手称快。当然, 这里不仅需要新闻工作者的一腔热情, 更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民生档案服务民生大有可为 篇10

民生连着民心, 民心关系国运。民生问题是中国改革最大的问题, 解决民生问题是最大的政治, 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我们党和政府做一切工作出发点、落脚点都是让人民过上好日子。”改善民生, 关注民生, 为老百姓谋福祉, 已成为当前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改善民生, 是实现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主要内容的“中国梦”的题中之意和最终理想。民生问题是与人民群众最直接相关的重要问题, 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解决民生问题, 离不开民生档案。服务民生成为档案工作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一个新亮点, 也成为档案工作出现历史性变化的一个新拐点。早在2007年, 国家档案局就提出了“从重机关团体利用、轻个人利用, 重为机关团体服务、轻为群众服务的传统观念转变为像重视机关团体利用那样重视人民群众利用, 从而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和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的要求。民生档案是各级党委、政府在保障民生、改善民生工作中形成的与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专门档案, 是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的原始凭证, 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在档案工作中的集中体现。关注民生, 为民生服务, 档案工作在这方面是大有可为的。民生档案内容极其丰富, 涉及方方面面, 要管好用好, 需要得到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不仅要紧紧依靠当地党委和政府, 争取把民生档案工作列入本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 建立起党委政府统筹领导、涉及民生的各主管部门各负其责、档案部门监督指导协调的工作机制, 还要建立完善民生档案规章制度体系, 并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民政、社保、劳动、教育、医疗、乡镇等单位或部门的民生档案进行业务指导和行政督查, 以督促有关部门抓好民生档案管理工作, 促进民生档案的建立健全、规范管理和有效利用。综合档案馆也要进一步调整馆藏收集范围, 以民生需求为导向, 着重加强接收民生档案资源, 使民生档案比重不断上升, 确保民生档案更好地服务社会, 服务民众。在具体工作中, 档案部门要着眼于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把服务民生当作一件实事、要事来办。真正做到人民群众需要什么, 我们就提供什么, 民生工作延伸到哪里, 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切实把所有涉及民生、涉及人民群众现实关切的档案方便地提供给广大人民群众, 真正发掘、发挥出民生档案的价值与作用, 使档案工作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到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上。档案工作服务民生、服务人民群众, 是档案部门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重要任务, 是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直接体现。为此, 我们要把关注民生、服务大众作为突破口, 围绕民生档案服务社会这一主题, 全方位地提升服务民生的能力, 做到“档为民所用”, “为民、民有、亲民、民享”, 从而使民生档案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以不断谱写新常态下档案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民生与工艺 篇11

有一天,我在大学二年级的课堂第十遍讲授中国工艺美术史,一如既往地给新的学生分析洋务运动在传统工艺由手工技艺形态向近代的产品设计形态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时,楼下突然人声鼎沸,俯身看去,只见马路边上兜售河北邯郸出口转内销瓷器的老乡正蹬板车飞跑,几个从西南省份来的穿着苗族盛装的妇女,手中准备成交的银饰叮当、惊惶失措:“工商”来了……。我脑中突然跳出一个明显生疏的词:民生。

提起“民生”,我们这一代人会想起历史教科书上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他在一九二四年北伐前的一次讲演中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孙中山对民生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他力图通过革命找到使中国普通百姓摆脱贫困的道路,他甚至把“民生主义”看作他三民主义思想的中心。但是我此时想到的“民生”,却与“民生主义”的“民生”不尽相同,孙中山讲民生,注重它是社会问题,解决中国民生问题的办法是“平均地权”“节制资本”,可见它更多的是政治学上的概念,而我因邯郸贩瓷老乡和少数民族姐妹的奔逃,从传统工艺在现代的处境想到的“民生”,却可以看作是文化上的。因为近百年来,传统工艺(以及它在一九四九年后延伸的“工艺美术”)在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遭遇,其影响不止是传统工艺内部本身,而更多的是我们生活的变异,这种变异从生活方式的意义上看,它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反映了中国人生存的艰难。

那位邯郸老乡,大约来自峰峰的彭城镇。这个著名的磁州窑传统产区,自宋代起,虽历经战乱而有所波折,但是千余年来一直延续不衰。“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说的是当年景德镇北方制瓷工匠纷纷南下,器皿烧成后远销全国的繁荣景象,如今这位老乡的走巷串户,从某种意义上说,还颇有些古风遗制。但是这种“古风”在现代社会中却显得过于简单和原始,理所当然地遭到拒绝,而现代经济也不再是自然经济下的货郎式的经营模式。但是,问题还不止于此,在一九九七年冬天京城繁华街道出现的这位邯郸老乡,你可以看作是一种类似当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期小农经济残余势力的偶然行动,但是通过他,却可以透视到整个传统工艺生产和销售体制的窘境:无数传统工艺生产厂家濒临倒闭,工艺美术大师去世后,年轻一代技艺失传,集体所有制的工厂因亏损而解体,略有手艺的工人回家建起作坊,又重复着过去年代个体手工、创作旧式题材的劳动方式。将近五十年过去了,在经历了五六十年代轰轰烈烈的合作化运动后,我们的传统工艺要重回老路?

另一方面,传统工艺又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很远,我们几代人对它已经感到陌生,我们的家中,鲜有传统的氛围,即使有,也多是些旅游工艺品形式的粗制滥造的东西。

传统工艺在当代的问题,并不是现在才开始产生的。一九四九年或者更早以前,从事传统工艺生产的艺人们,其地位是卑下的,这里面有两种情况,一是实用的传统工艺品的生产,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会逐渐被淘汰;二是观赏性传统工艺的生产,易受时局和时尚的影响,每逢天灾人祸,或社会转换流行趣味,这个行业的手工艺人因原料贵重,多作加工生产,而不能自主。但是这些情况都是表面的,传统工艺的衰落,究其根本,是因为现代社会不能再为它提供一个生存的土壤。自鸦片战争以来,外国工业文明随着殖民势力入侵,使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相适应的传统工艺,不可避免地要面对近代工业机械的、批量化生产方式的冲击,在日用品生产领域,传统工艺几千年一贯的个体的、手工的生产方式,必然要被大工业取代,从这时起,传统工艺的前途就被宿命地决定了。而另一部分观赏性传统工艺,则在社会观念的变迁中,题材、技艺仍然得以保持,但它的含义却跟原来不大相同,已是现代文化体系中的另外一种东西了。

说到这里,任何一个明眼人都会看到,传统工艺在现代社会已经被分解成两个不同的东西,它们有各自发展的前途,任何人为的带有感情的试图扭转这种变化的做法,都是不明智的。但是,现在的问题是近五十年来国家的经济政策和意识形态,恰好把这两者混淆在了一起,在五十年代“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中提到:“要在十年到十五年或者更多一些时间内,基本上完成国家工业化和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这里的“手工业”就包含了实用的和观赏的传统工艺。毛泽东说:“手工业的各行各业都是做好事的。吃的、穿的、用的都有。还有工艺美术品,什么景泰蓝,什么‘葡萄常五处女’的葡萄。还有烤鸭子可以技术出口。有些服务性行业,串街游乡、修修补补,王大娘补缸,这些人跑的地方多,见识很广。北京东晓市有六千多种产品。”毛泽东即兴式的概括,决定了传统手工艺的繁杂内容。以后,国家制订了相应的传统工艺发展政策:“实用、经济、美观”,这是一个过于笼统的要求,它使不同的手工艺品类在有不同的用途时无所适从,出现了许多轻率改造传统工艺的举动,还使传统工艺的行业结构开始不平衡。一直到八十年代,国家对传统工艺生产的要求,仍然是“工艺品实用化和日用品工艺化”,这种表面看来十分全面的提法,在现实中隐藏着深深的两难。

在专业学术界,“工艺美术”这个名词的使用,同样也模糊了传统工艺的两种属性,如何继承传统和怎样服务现代,这个本应明朗的问题,在此纠缠在一起,也变得复杂难言。一九四九年以后传统工艺的恢复,是建立在出口换取外汇的基础上的,不言而喻,它的品类以观赏性传统工艺为主,以“实用、经济、美观”要求衡量,自然以“美观”为主,也就是艺术性,但是到了五十年代后期中苏关系开始恶化,原来大宗出口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工艺品人家突然不要了,这才开始重视要“面向六亿人民,发展工艺美术生产事业”。但是如何将传统工艺让普通的老百姓接受,却是一个难题,审美趣味、经济条件以及国家整体的政治氛围,都会影响消费选择。这一点专业学术界是无能为力的。

在今天中国耳熟能详的“工艺美术”这个词,是本世纪早期中国学者独创的,三十年代与“美术工艺”“装饰”“实用美术”“图案”等词并存,到了五十年代以后,随着遍布全国的工艺美术服务部的开张和第一所高等学府——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建立,以及有关工艺美术展览等,“工艺美术”这个词约定俗成,稳定了下来。但是究竟怎么理解“工艺美术”却始终没有统一过。走在大街上问老百姓,他们大都会说:不就是景泰蓝、牙雕玉器这些吗?可是在专业学术界,他们会说那是艺术设计。当年留学法国尔后三十年代在上海组织现代美术团体“决澜社”的庞薰,鉴于在欧洲时对包豪斯的认识,在筹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时,提出重视现代日用品设计的办学方针,与当时主管中央手工业管理局的负责人注重传统手工艺的见解发生矛盾,他呼吁将学校转归文化部领导,因而被打成右派,剥夺工作多年。庞的个人悲剧其实是时代对工艺美术认识的悲剧,在当时“手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并能大量换取外汇,解决就业的态势下,庞薰的见解无疑是不合时宜的。

实际上,毛泽东以他政治家的敏锐洞察力,对于大工业生产必将取代传统手工生产早有预见,当年的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以及合作化运动,仅仅是毛泽东在将整个中国向社会主义推进的宏大构想中的一个步骤而已,他曾说:“机械化的速度越快,你们手工业合作社的寿命就越短。你们的‘国家’越缩小,我们的事业就越好办了。你们努力快一些机械化,多交一些给国家吧。”但是,我们也可以因此看到,在手工业通过资本积累的方式服务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逻辑过程中,毛泽东忽视了传统工艺的文化含量。

日本是传统工艺问题处理得较好的国家,二战结束后,随着对外开放,日本城乡也曾出现一股传统工艺粗制滥造,作为旅游工艺品出售之风,但是他们很快觉察到危害性,认识到传统工艺问题如果处理得当,能成为工业文明的最好补充。于是他们从民艺发展着手,推行“一村一品”运动,作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他们广为宣传传统生活物品创造的意匠在国民日常精神生活中的提升作用,说明传统工艺与工业文明并存互利的重要性。日本著名民艺学家柳宗悦(一八八九至一九六一)在一九四一年时说:“工艺文化有可能是被丢掉的正统文化。原因就是离开了工艺就没有我们的生活。可以说,只有工艺的存在我们才能生活。从早到晚,或工作或休息。我们身着衣物而感到温暖,依靠成套的器物来安排饮食,备置家具、器皿来丰富生活。……因此,如果工艺是贫弱的,生活也将空虚,……如果工艺的文化不繁荣,整个的文化便失去了基础,因为文化首先必须是生活文化。”柳宗悦看到了传统工艺的精神性的意义。他深刻地指出:“为什么在生活中用的时候没有体验到美?是因为在那里没有接近美的机会。”他认为,粗糙制品,培养了人们粗暴地对待物的习惯,另一方面,传统工艺因传统的造型语言和手工性质,能唤起我们无比的亲切感,这是现代工业的理性所不能代替的。卢梭(J.J.Roussean一七一二至一七七八)也曾在《爱弥儿》里说:在人类所有的职业中,工艺是一门最古老最正直的手艺。它在人的成长中功用最大,它在物品的制造中通过手将触觉、视觉和脑力协调,身心合一,使人得到健康的成长。传统工艺的这种文化上的意义,在我国没有得到重视是有悠久传统的,“重道轻器”长期以来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事实,因此技艺被看成是“雕虫小技”,而影响了技艺发展成科学。同样,只重经济价值而对它进行权宜的开发利用,仍然是轻视的表现,其结果是整体文化缺少生活鲜活的感性而受到损害。

传统工艺也好,工艺美术也好,它们在人类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在满足使用(广义的)这个前提下,其价值主要体现为精神的价值——艺术性。我们常说“美化生活”,它实际上是强调了在日常平凡的生活中还有别的东西,举墨子的“节用”和卢斯(A.Loos一八七○至一九三八)的“装饰就是罪恶”论为例,在苦行主义眼里或是兵荒马乱的年月,当大多数人生活温饱尚未得到解决的情况下,少数有闲阶层讲求生活美的行动就是一种奢侈和浪费,进而可以说是罪恶的,但是反过来也可以说,当大多数人都开始注重生活的精神质量的时候,奢侈的性质变了,例如“装饰”,它成了一个动听的名词,它是人对艺术地生活的追求,这自然是人生的高境界。

但是众所周知,这样的境界在现实生活中,总是不能很好地实现,原因自然是多方面的。就是在今天,当作为九十年代中国最高艺术设计院校教师的我,坐在新近分得的房子的书桌前,满屋的进口家用电器,家具的式样也是外国的,台灯也是合资企业生产的石英灯,甚至我手里这支正在写的笔也是美国产的“PARKER”,我的“艺术地生活”就算实现了吗?

民生设计 篇12

我国政府的财政理念, 从国家财政到公共财政, 可以说历经了一个认识和行动上的巨大转变。2008年3月, 通过政府工作报告及财政部关于预算决算的草案, 大家都可喜地看到, 我国的公共财政进一步在深化。在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应该还要研究如何向民生财政这个高层次靠拢。这首先得从公共财政的内涵谈起。

一、公共财政的内涵

从亚当·斯密的廉价政府说, 到凯恩斯的政府干预说, 再到布坎南为首的一批经济学家对于公共物品问题的研究, 公共财政有一个共同点, 即公共财政是建立在市场经济中的。各国联系实际的结果, 就是市场作用和政府职能互相协调的过程。发展到现在, 公共财政的内涵, 理论界依然颇有争议。笔者认为, 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一) 公共性。

公共财政的本质就是为人们提供市场有时顾及不到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这也是财政运行的基本取向。

美国经济学教授阿斯乔曾对美国1950-1988年的公共投资作了大量研究, 发现前20年 (1950-1970年) 呈上升趋势, 后十几年下降, 因此得出一个结论:交通、排水和供水等基础设施的国家投资, 与私人投资是相互补充的。如果因为经济效益而不注意国家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 最终将严重阻碍整个经济的运行。美国战后前20年经济增长达10%以上, 是因为国家扩大了基础设施投资, 后20年经济增长率却持续下降, 因为当时公共设施的投资净额几乎处于停滞状态。这项研究成果对我国如何有效合理安排财政支出很有借鉴作用。

实践中, 西方发达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公共支出占GNP的比率, 逐年提高。而理论上。马克思早就分析, 用于“公共需要”的那部分“扣除” (指公共产品) 将会日益膨胀。今天看来,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公共支出的膨胀与公共部门的强大, 马克思的预言已经得到了实践的印证, 并将继续得到未来发展的印证。这也为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提供了有力的理论依据。

(二) 民主性。

民主性是公共性的深化和延伸, 首先应体现公正性。很多学者把公正性放到公共性里去讨论, 但笔者认为, 公正性更是民主性的一个重要部分。民主公正从来都是紧密联系的。公共财政发展到一定程度, 应该是一种民主财政, 应该包括财政收支活动中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投入与安排上民主化, 民众在享受财政成果上获取的待遇公正, 财政预算收支全过程都公开、透明, 置于民众的视野范围内。换句话说, 民主性就是形式上, 是预算全过程的公开, 也即我们所说的“阳光财政”, 只要公众愿意, 大家都能有渠道了解和参与预算的过程;内容上, 财政收支安排也应该公平公正, 以满足最大多数人的意愿为标准。

(三) 法治性。

这是公共性和民主性能够实现的必要保障。民主是相对而言的, 现实中不可能有全民赞同的纯粹的民主, 布坎南就曾经说过:“民主在规范的意义上说只是一种立宪观点”、“只有从立宪层面上看, ‘公共利益’才变得有意义”。的确如此。公共选择不外乎两种结果:多数人对少数人的强制, 或者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民主的含义就是尽可能体现最大多数人的意愿。为了避免出现少数人对多数人的强制, 就需要通过立法来规范。对公共财政来说, 同样不能希冀在所有层面上实现公共性, 其法治的实质重在立宪层面的规则约束, 即要注重决策规则本身的法治性建设。

二、公共财政在我国的职能作用和基本框架

1999年初, 我国财政部门宣布将初步建立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然而, 直到现在, 如何理解公共财政, 理论界仍旧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和争论。这其中, 最多的就是对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是否一样、公共财政姓“社”还是姓“资”的讨论。

公共财政思想进入我国之后, 也象其他的一些现代经济学说一样, 受到了一部分人们的置疑。很多人也是把公共财政当作西方特有的理论来批判。然而, 就如市场经济可以姓“资”也可以姓“社”一样, 公共财政也不能以政治体制来作为界定, 而是应该以是否适合国家宏观管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作为依据。因此, 我国在构建公共财政框架的时候, 去纠缠于公共财政姓资姓社的问题, 实际上是没有意义的。我国有我国的特色和实际, 没有必要也不可能模仿公共财政在西方运作的模式, 而是应该深刻理解公共财政的内涵和职能作用, 使之实践于中国的国情。

(一) 公共财政在我国的职能作用。

美国著名财政专家理查德·马斯格雷夫在其经典著作《公共财政理论》中把政府的经济作用或财政的职能分为三种:稳定经济 (维护充分就业条件下的经济) 、收入分配、 (资源) 再配置。这三个职能作用理论界众所周知, 在我国也同样适用。不过, 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公共财政的职能范围还应该有扩展, 至少还要补充两个方面:

一是国有资产的经营管理。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 国有资产积累了30多万亿元, 这些资产分布在国民经济的很多部门。如何把构建公共财政与国有资产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一直是困扰我国的难题。

2008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企业国有资产法》第60条指出:“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按年度单独编制, 纳入本级人民政府预算”;第61条规定:“国务院和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负责国有资本经营预算草案的编制工作。”这是由我国国情和我国特色所决定的。公共财政在各个国家之间并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参与国有资产管理, 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 是中国公共财政的有机构成和独具特色的内容。

二是稳定经济的同时促进发展。经济稳定包含着经济适度增长, 但经济适度增长并不意味着发展。发展是全方位的进步, 包含了经济、政治、文化、思想道德等方面, 国家提倡的和谐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生态建设、循环经济、共同富裕等方针政策, 其实质都是社会全面进步发展的部分。财政作为统筹安排的手段和资金保证, 应该把发展作为自身的历史使命和目标, 贯穿到财政职能和财政学体系中去。

(二) 公共财政在我国的框架。

目前我国公共财政的基本框架, 是以国家 (政府) 为主体的分配行为, 国家具有政权行使者和国有经济代表者两种身份, 行使社会管理和经济管理两种职能。

这主要是针对我国传统财政管理制度下支出包揽过多, 公共财政缺位、国有资本财政越位并存的弊端而提出来的, 其根本目的是解决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职能的定位问题, 并没有否定“国家分配论”。这一点被很多学者认为是对西方公共财政理论的扬弃, 是财政体制在我国的创新, 并把它作为不照搬西方模式的举证。

然而, 这个问题应该重新思考。前面笔者也提到, 国有资产的管理的确应该作为公共财政在我国的一种职能作用。但就此继续“国家分配论”的观点是不科学的。国家分配论的主体是国家政府, 公众只能被动接受。而公共财政从本质内涵上来说, 都应该把公众同时列为主体。即政府和公众都是主体。政府更多的是用大家的钱, 为大家办事。

三、关注民生, 实现公共财政向民生财政转化

笔者认为, 公共财政的更高层次应该是民生财政, 中国特色的公共财政要向高层次的民生财政靠拢。

应该说, 我国财政已经越来越重视民生问题。如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全面形成,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覆盖了所有农村,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受到关注, 城市廉租住房制度初步建立, 农村居民住房改造和补助也在探索, 涉农补贴制度不断改进,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政策不断完善,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迈出新的步伐等。再如, 为了应对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 国家三次提高出口退税率, 五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 四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暂免储蓄存款利息个人所得税, 下调证券交易印花税, 降低住房交易税费, 加大对中小企业信贷支持。这些都是财政从民生的角度, 及时快捷对经济形势所作的灵敏反应。

但民生财政是多方面多层次的。简单讲, 民生财政意味着财政不仅仅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满足公共需要, 也不单纯是财政活动应公开公布于阳光下, 更重要的是还要实现众人的参与和监管, 真正体现公共财政公共性、民主性和法治性的内涵。

我国在满足公共需要方面已经加大了力度。虽然还存在问题, 但中央政府的财政理念已经发生改变。财政预算方面, 公开、透明的程度, 也逐步扩大。但是, 在公众参与和监管方面的工作, 却严重不足。

厦门大学经济学院院长、著名财税专家张馨提出公共财政主要是民生财政。他认为公共财政有两个方面:一, 公共财政是为市场提供公共服务的财政;二, 它是人们群众的财政, 是老百姓将钱掏给政府要政府为他们服务的财政, 这是公共财政的本意。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都是政府进行的分配活动, 但两者的前提不一样, 国家财政的活动主体和决定者是政府, 但是公共财政的活动主体是政府, 而决定者是人民群众。这种区别决定了在国家财政下, 政府的决定是恩赐型的, 而真正的公共财政则是由老百姓决定的, 政府执行的。

的确, 真正的民生财政就应该是解决民生问题, 公开透明, 公众不是被动接受, 而是主动参与, 并且有法制保障的财政。

从我国的实情来看, 向民主财政发展, 笔者认为至少应该从下面几个方面努力:

(一) 抓住民生的重点, 树立人本财政思想。

民生问题是动态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 民生的重点不一样。短缺经济阶段, 民生的重点是吃饱肚子, 解决生存问题。在物质产品较为丰裕的时期, 民生的重点是人的发展和生活质量的提高。由于中国区域发展不平衡, 相同时期, 各地区的侧重点也不同。发达地区追求生活质量和品位, 而对贫困地方来说, 脱贫才是最大的民生问题, 财政服务于脱贫, 那就是民生财政。总之, 判断是不是民生财政, 关键在于是不是从人出发、最终为了人的全面发展。

(二) 继续推进财政的结构改革。

首先是在财政收支总量上的对比。现在关注的多是支出方面, 但实际上财政收入更能影响民生。国民收入总量既定的条件下, 政府财政收入总量多了, 私人部门 (包括企业和居民) 的就少了。如果政府收入总是超常增长, 居民收入只能是低增长或负增长。太多的乱收税、乱收费将造成贫民阶层。这就要求必须有合理和公平的税负, 规范政府分配秩序, 实现政府、企业、居民三者基本同步增长。其次是在财政支出的安排上重视“民生”。这点可以说是我国公共财政目前最为重视的。除了公共投资, 在中国, 民生问题还要解决“三农问题”, 这也是中国的一大特色。但目前有一种误区, 就是把财政支出按比例分析用于民生的部分。这正是目前一些政府机关在观念上存在的极大问题。就民生财政而言, 政府花的每一分钱都应当是服务于民生, 体现以人为本的终极价值理念。花钱的方式可以不同, 支出用途可以有别, 在不同的时期, 也可以有不同的支出重点, 但最终要回归到民生上来, 有利于民生的改善和保障。把“民生支出”比例的扩大当作一项政绩工程, 把民生当作一种时尚标签来到处贴, 不是真正的“民生财政”。

(三) 财政预算体制本身的改革。

这个涉及面多, 笔者只谈突出的几方面:

1、所有社会成员都应有渠道了解预算编制和决策的过程。

既然是政府在花公众的钱, 那具体怎么花, 公众必须清楚。除了涉及国家安全的信息外, 一切财政信息都不应该对公众保密。我国“国家财政收支数据最初是要求保密三年”, 2009年首次公布四张预算表, 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 财政部在每月十五日左右定期在财政部网站公布月度财政收支情况, 每季度还对当季财政收支进行分析, 但这应该是财政部门面对公众应尽的本分, 不值得沾沾自喜。我国财政还要继续完善, 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有些国家是免费派发政府预算报告给公众, 公众还可以对预算安排和实施过程跟踪问效, 还可以要求听证。这个问题解决得好, 不仅是阳光财政的基础, 而且会增加民众对政府的信任感。

2、在预算编制方法上, 也要更加科学完善。

比如预算科目的设置。预算科目越粗糙, 漏洞越大, 会造成钱怎么花都合理, 监督就没有依据。现在我国的设置太粗放了, 预算类科目仅100多个, 预算报告通常只有几页到十几页。1999年, 应对东南亚危机, 预算草案才有八千余字, 2008年算是一个大的进步了, 预算草案达六十三页、超过一万九千字。但还远远不够。比如法国, 预算类科目有1100多条, 美国政府提交议会审议的预算有几百页。相比起来, 我们这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只有最大限度的细化, 预算对公众来说, 才可能变得通俗易懂, 也才能真正实现监管。

3、应该建立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财政资金都由国库单一帐户直接拨付给商品或劳务供应商, 而不需要经过支出单位进行转帐结算, 这样不单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统一调度, 也可以提高财政资金的监督, 还能减少国债的发行。同时, 财政也才能真正体现国家大会计的作用。

(四) 公众参与。

财政若是不能最大程度地反映全体民众各自的利益诉求, 便难以保证公共性、公正性和民主性。当然, 这不可能达到一致同意。如前所述, 再民主的预算和再有效率的投票制度在具体决策过程中也只能是按多数票规则来进行, 由此必然产生相应的受益方和受损方。目前首要的是建立完善的机制, 保证公众参与的可能和畅通。

参考文献

[1]、《关于2008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0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

[2]、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刘尚希《日渐变为现实的“民生财政”》

[3]、MBA智库百科:《公共财政理论》

[4]、阮宜胜《公共财政的民生取向和发展内涵》

上一篇:班主任与素质教育下一篇:阅读现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