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现实性(精选8篇)
阅读现实性 篇1
一、阅读
1、获取信息的重要手段
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信息和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据统计成年人用于阅读的时间占所有交际活动的16%, 仅次于听 (45%) 和说 (30%) (Wilga M.Rivers&Mary S., 1978) , 阅读是书面语言交流的最主要形式。人们通常把语言学习分为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其中阅读是学生获取语言知识, 培养语言能力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刘润清, 韩宝成, 2000) 。
2、重要的英语教学内容
为此我们在英语的教学中把英语阅读作为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而且我们通过阅读英语课本中的课文和其他补充的阅读材料来获取词汇、语法、文化等方面的知识和信息。我们可以认为英语的学习是伴随着英语阅读而展开和进行的, 也是为今后用英语作为工具而进行的交流的必要准备。可以说阅读是将英语作为第二语言 (ESL) 或外语 (EFL) 的学习者所掌握的基本技能 (essential skill) (David Nunan, 1999) 。
二、阅读测试
1、英语测试中的重要组成成分
既然阅读在英语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是培养和提高学生阅读技能的科目, 所以阅读测试在大规模测试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阅读测试作为评估学生各种阅读技能的工具, 正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阅读理解试题在大规模英语测试中所占的比重也非常高, 如我国举办的英语专业学生参加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 (TEM4) , 其阅读理解部分所占的比重为30% (包括完型填空) ;在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的大学英语四级考试 (CET4) 中, 阅读理解部分的比重高达35% (如果加上完型填空就达到45%) 。
2、间接测试的特点
阅读理解能力是一种感受能力 (receptive ability) 。当我们写作或讲话的时候, 可以看到或听到表达的内容;而阅读的时候, 我们什么都无法观察到, 它是一种阅读者的内心活动。所以在进行阅读测试的时候, 测试组织者的首要任务是为受试者提供阅读任务, 即阅读篇章或内容, 以及相关的问题, 然后我们通过分析受试者完成任务情况的结果来判断其阅读能力的高低。所以阅读测试是一种间接测试, 它的效度主要受两种因素的影响:阅读篇章和试题质量, 而篇章的选取则是阅读测试过程中最重要的工作 (Heaton, 1988) 。
三、阅读测试的篇章
1、种类与长度
阅读测试试题需要有两部分组成:阅读篇章和测试试题。阅读篇章是测试试题设计的基础, 一般来讲阅读篇章的信息量要大, 有足够的余地让试题设计者寻找试题的题眼。篇章的种类可以包括课本、小说、杂志、报纸、期刊等。为了达到更高的阅读测试效度和积极良好的反拨作用, 我们选取的篇章应该尽可能涵盖多种类型。同时为了控制测试时间我们不得不把每篇篇章的长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 用于一般英语阅读测试的试题涉及到一般的阅读技能, 要求全篇从头到尾一句不漏地读, 看是否全都理解, 也称为阅读理解试题, 篇章的长度一般为100至数百字比较适宜 (李筱菊, 2001) 。而有的专家认为应控制在200至500字左右。
2、交际语言测试中的真实性
1990年Bachman提出了交际语言能力 (Communicative Language Ability) 模式, 即语言交际的人的知识结构、语言能力、策略能力以及生理心理机制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中共同发挥作用, 以达到成功交际的目的。这个模式也涉及到语言测试的真实性问题, 他认为真实性首先体现在交际测试中, 包括两个方面, 一个是情景真实性 (situational authenticity) , 另一个是交际真实性 (interactional authenticity) 。
3、效度的提高与良好反拨作用的产生
根据情景真实性原则我们在选择英语阅读测试的篇章时要适度考虑学生在平时和未来学习、工作等方面的真实环境, 用真实的材料让学生发挥真实的阅读能力, 这样即保证了测试的效度, 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测试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例如我们用加工后新闻报道或与学生专业相关的文章作为阅读测试的篇章, 学生就会感到他们学习英语知识、掌握使用英语的技能有用武之地, 为他们努力学习起到激励作用。
四、结论
阅读测试在测试学生阅读技能中具有其与众不同的特点。它不是直接测试出阅读能力, 而是阅读某篇或多篇篇章后, 根据回答不同类型结果的方式来对应试者提供测试结果。但在选取适合的篇章时我们要本着真实性原则, 这在倡导交际语言教学与测试的今天就显得尤为重要。
摘要:阅读是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手段。在我国从小学就开始的英语教学就把英语阅读作为重要的一部分。在大学阶段, 无论是作为专业英语还是大学英语阅读已经成为教学和测试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特别是在英语测试中, 我们都会自然地把英语阅读添加到英语测试中。但在设计英语阅读测试试题时我们往往忽略了篇章的真实性。为了使测试对教学产生良好的反拨作用, 也为了保证测试的效度, 我们要关注阅读测试中测试篇章的真实性。
关键词:英语测试,阅读篇章,交际测试,真实性
阅读现实性 篇2
①中国传统的纹样图案,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和文化内涵。其中,最具实用性、流传范围最广的当属“吉祥图案”。
②吉祥图案”伴随着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日趋完善,其内容丰富繁博,表现形式多样,包含了先人精神与生活需求的方方面面。
③中国传统的装饰艺术不重“写实”重“传神”,不重“再现”重“表现”,其“物我同一”的审美观念,是中国文化和哲学观念的根本体现。
④形式上,“吉祥图案”一方面取“谐音”,组成吉祥的词汇;一方面以图形寓意、囚物寓意,物吉图祥,情景一体,主题鲜明突出。简洁凝练的艺术语言,巧妙的构思,独具匠心的组合,大胆的夸张取舍,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加之明快强烈的色彩,使吉祥图案呈现出别致的装饰风格,给人以尽善尽荚的艺术感受和心灵慰藉。
⑤吉祥图案还具有两个特征:一是包含科学合理部分,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总结;二是以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华夏儿女对于幸福的向往和追求至善至荚的愿望。例如古人习惯凭云色察凶吉,五彩缤纷为祥云,黑云翻滚为恶云。在装饰上多以祥云来表现。云纹作为中 国传统纹样中的重要装饰纹样,不仅形象丰富多样,形态优美饱满,更具有中国图案特有的 意境美。
⑥此外,吉祥图案不仅表明了人们对于未来的希望和祈盼,词时寓意着人们改变生存环 境的艰苦努力、征服困难的伟大意志以及不屈的决心和力量,它既是理想性的,又是现实性 的。即使吉祥主题的装饰在传统观念中仍具有神性的一面,它还是具有现实意义的。例如, 龙、凤、麒麟等虚拟的“神物”形象和纹样,是先人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由于遭受疾病、自然灾害、异邦或猛兽的侵袭,为了求得安稳平和的生活,渴望有一种保护神能驱灾 避邪、安邦抚民而产生的。其造型大多集中了不同动物的特征经过组合而成。伴随著社会的发展、各部落之间的互相吞并,“神物”纹图也随之改变或逐渐完善。
⑦凝聚着中华儿女智慧的吉祥图案,今天依然兵有广泛的.受众群体。现代生活中,无论 是重大的节日、盛大的庆典,还是普通的爷祀、婚丧嫁娶等,都可以看到吉祥图案的影子。
对于当今的艺术设计领域来说,如何将传统元素融入现代设计之中,深入研究传统艺术的精 髓和内涵所在,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摘编自(人民日报))
10.下列关于“吉祥图案”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受众群体广泛,是最具实用性、流传范围最广的传统纹样图案。
B.物吉图样、构思巧妙,对研究传统艺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源于先人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历史悠久,至今仍在使用。
D.作为一种传统元素,融人现代设计已是当今艺术设计的主流。
11,文章题为“‘吉祥’中的理想与现实”,“理想”和“现实”各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
浅议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篇3
【关键词】阅读教学;现实生活教育;关系
“语文是工具。”(叶圣陶语)它既是生活的工具,又是思维和交际的工具,更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在整个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积累语文知识的保证,是提高语文素养的关键。阅读教材的每一篇文章都来自于现实生活,阅读的外延和现实生活的外延相等。那么,我们理应重视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沟通,让阅读教学贴近生活,联系实际,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说一说小学语文
阅读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意义
首先,语言教学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两大特点,而阅读教学不仅是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诸多能力的载体,而且是人的教育,故而教师必须重视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情趣,培养学生的灵性与想象力创造力。
其次,倡导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阅读能力,促进个体、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这样的要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第三,倡导阅读教学与现实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利于避免阅读材料与学生实际脱节。长期以来,阅读教学的整个过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以问答为主线,学生只是机械地顺着教师设置好的线路“行走”,人为地割裂了日常生活与阅读材料的联系。导致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学习是为了将来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假使两者脱节,必然会对学生的发展形成障碍。因而,在阅读教学中与生活教育相结合,有得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措施
学生应该是课堂的主角,而不是听众和看客,那么怎么才能让阅读教学与生活教育相结合,实现双向互动的过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将生活与文本紧密地联系起来
从文学的角度来说,构成文本的因素有四:作品、作者、世界(自然、生活)、读者。文本,都是作者的生活体验、见识与感悟诉诸文字。而作为读者的学生是具体的人,他们有着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着自己的情感世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对相同文本的体验必然是不同的。因此,阅读教学要与学生生活世界沟通,使文本恢复到鲜活的状态,与人的生命、生活息息相关,呈现出生命活力动态。文本不再是简单的认识物,而是蕴涵生活意义的生命体。
(二)借助媒体技术展示生活情境
利用多媒体课件、录象播放、录音渲染等手段展示与文本相应及相关的生活情境,弥补学生生活经历的缺乏或空白,为学习内容与学生的体验建立联系,使新学内容能较快地纳入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达到真正理解,从而优化学习过程。
(1)生活补白,丰盈体验。
例如:教学《触摸春天》一课时,作为能看到缤纷世界的学生,很难了解盲人的内心感受,因此老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盲童的内心世界,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深刻道理。在拓展延伸环节,还播放了一段聋哑残疾人舞蹈表演《千手观音》的录象,学生看了这段精彩的表演,无不深受感动。通过补充生活中的真实例子,让学生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存在的价值,残疾人也不例外。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使学生情感得到了升华。
现代媒体补白的教学方式,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弥补了绝大多数学生生活体验上的空白,使学生有了间接的生活体验,拉近了他们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优化了学习过程。
(2)再现生活,重温体验。
每一篇课文都是以语言文字记录着一定的生活信息,学生学习语文就是在头脑中把语言文字还原成客观事物,从而获得主观感受。生活化阅读教学是一种在生活背景下的情景化学习,“充分提供情节背景下的学习是最有效的”。有的课文内容距学生的生活较远,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教学时应借助于情境的创设,再现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使学生如临其境,激起学习兴趣,引起高度注意,较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以文本为蓝本,还原生活
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教学只是师生在特定的课堂中对于某个文本的学习,通过学习获得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使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有所提升。而我们认识的阅读教学、文本只是一个用来借助的材料,文本应该转化整合成一个基于真实的环境。在还原后的虚拟生活场景中,师生一起来完成生活交给的任务,在生活中加深习得知识,形成能力,在体验中完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在交流中运用语文,提高语文素养。
提高语文阅读能力的现实途径 篇4
开展课外阅读可以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欲望, 能丰富知识, 开阔视野, 使学生学得有趣, 学得扎实, 学得活泼。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在谈到课外阅读的作用时说:“同志们可以回忆自己的学习过程, 得之于老师课堂上讲的占多少, 得之于课外阅读的占多少。我想自己大概是三七开吧, 也就是说, 百分之七十是得之于课外阅读。”这几乎是有识之士的共识。
但是, 在语文教学中, 语文教师大都有这样的体会, 即学生的阅读能力很差, 面对一篇短文, 往往不知所措。因此,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迫在眉睫。
一、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 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 调动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激活学生读书的欲望。例如, 可以采取比赛法:在课堂阅读教学中, 采取各种读书方式, 可以分排读书, 也可以分男女进行比赛, 诸如此类的方法能刺激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 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但各年级不能盲目地追求标准统一, 比赛的内容要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有所“升格”。使用这种方法的同时, 教师要在指导中多做鼓励性评语, 即使学生个别地方说得不尽准确, 也要以鼓励为主, 不能横加指责, 对学生要求过高。
不管用什么方法, 目的都是把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 这样, 阅读教学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我们还应注意, 初中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在阅读时易受个人情感的支配, 会把自己的兴趣放在阅读一些不太适合初中生阅读的书刊上, 这个时候就需要老师对学生进行具体引导。
二、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一定要指导学生选择健康的、有益的课外读物。课外阅读好处多, 但开卷未必有益。俄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别林斯基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 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 选择最有价值, 最适合自己需要的读物。”所以, 指导学生正确选择课外读物非常重要。
1. 教师可以进行统一指导。
一是要充分利用好与我们现行教材相匹配的自读课本。在课堂教学中, 我相机渗透, 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文章。如学习了课文《春》后, 推荐学生自学朱自清的其他文章, 运用课堂上所学的阅读方法来自读, 体会春的美丽景色。二是班级可以统一订阅一两份与学生阅读水平相适应的报刊, 或从图书馆统一借阅一种图书。
2. 支持学生自由选择读物。
对于学生自由选择的读物, 我也给予宏观上的指导, 教会学生选择内容积极的读物阅读。我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家庭、查阅资料、亲临书店等方式, 搜集了大量适合高年级学生阅读的课外书目。这些书目又分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两种, 开学之初, 我将书目分别印发给班里的每一个学生。
3. 结合课文推荐课外读物。
教师要做有心人, 平时积累有关材料, 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除了自己向学生推荐读物外, 还要发动学生互相推荐好的作品, 鼓励学生把课外阅读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课内, 并给予鼓励, 以强化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1. 浏览性的泛读。
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图书报刊, 可采取浏览法, 即“随便翻翻”, 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 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 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2. 进行速读训练。
方法有二:一是“遮盖速读法”。准备好一张和书页差不多大小的白纸, 放在书的上端, 读完一行就把纸往下拉, 盖住读过的一行, 使眼睛不能来回重复, 同时减少眼睛的左右移动, 增强眼睛的视觉广度。随着训练次数的增多, 逐渐把下拉的速度加快;二是“限量速读法”, 在阅读前确定阅读的数量, 限定时间读完。
3. 品味性的精读。
那些名篇名著和其他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 需要静心细读, 体会立意构思, 揣摩布局谋篇, 欣赏好词佳句, 这就像人吃东西, 只有经过细嚼慢咽, 才能把书中的精华变为自己的知识营养。有的好文章需要反复地读几遍, 甚至熟读成诵。
四、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
1. 广泛涉猎的习惯。
经常阅读书报杂志, 可以开阔视野, 丰富想象;可以说, 语文水平的高低与课外阅读关系很大。
2. 积累整理的习惯。
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章是供学生学习的例文, 文中包含许多生字、生词、修辞用法等语文基础知识, 教师要督促学生经常分门别类, 随时整理积累, 以使知识系统化、规律化。
3. 运用工具书的习惯。
初中生在阅读中总会遇到一些不认识的字、词, 这时, 学生要自觉翻检工具书, 并结合该字词的语境, 揣摩更深的内涵。这实际上是一个分析、判断、筛选的过程, 有利于学生分析判断能力的形成。在判断筛选的同时, 学生还可以适当了解该字词所有的音项、义项。这么做, 有利于知识的全面化、系统化。
阅读现实性 篇5
关键字:电子阅读;情感倾向;认知差异
G252.17;G645.5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7月24日公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2015年6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到6.68亿,较2013年同期增加77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8.8%,较2013年同期提升4.7%。[1],互联网的普及促使了电子阅读产业迅速发展,同时也推动着大学生进入纸质阅读和电子阅读并存的时代。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满意度如何?阅读的目的倾向有哪些?以及他们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有何情感差异?本研究以重庆市部分高校为研究样本,针对大学生阅读状况展开调查与访谈,以期能较为充分地了解这一特殊群体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阅读状况。
二、数据处理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2000份,回收1830份。经分析剔除20份回答方式不正确或数据不完整问卷后,实得有效问卷1810份,有效率为90.5%。从样本分布情况来看,在校大学生中男生占48.06%,女生占51.94%;其中文史类、理工类、农医类、音体美类所选样本所占比例依次为29.83%、54.69%、16.02%、4.97%。对回收后的有效问卷利用IBMSPSS19.0进行录入、处理和分析,开放性试题只做描述性统计分析。
三、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情感倾向调查结果
1.大学生对电子阅读的吸引力与满意度倾向
根据调查,共有54.65%的大学生认为电子阅读对他们比较有吸引力,其中认为非常有吸引力的学生占8.20%,另有45.35%的学生认为电子阅读不太有吸引力。通过对满意度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大部分(78.14%)大学生对电子书籍整体质量的满意度为一般,对其满意和不满意的各占11.48%和10.38%。另外对于许多杂志、小说的重点章节、专业论文等阅读内容需额外收费的看法。认为合理(44.3%)和不合理(44.4%)的平分秋色,只有小部分认为无所谓(15.3%)。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从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的结果中,我们发现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在对电子书籍整体质量的满意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其中男生选不满意较多(17.5%),而女生选满意偏多(15.1%)。
2.大学生电子阅读的目的倾向
从大学生进行电子阅读的目的来看,消遣娱乐(77.6%)和了解时事(67.2%)所占比例较大,而查阅资料(53.3%)和掌握技能(16.4%)等目的则不成为主流。通过使用列联表分析和卡方检验,本研究发现年级和专业对大学生电子阅读的目的存在影响,尤其是对查阅资料这一目的影响显著。数据显示,大四学生查阅资料的比率明显高于其他年级,文史类大学生查阅资料的比率远高于其他专业。此外,消遣娱乐这一阅读目的在学生性别上也反映出差异,女生以消遣娱乐的目的的比率大于男生。
3.大學生对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情感差异
在电子阅读与传统阅读的比较上,多数大学生认为电子阅读较之纸质阅读搜索更加方便(81.42%);大多数人认为进行电子阅读可以节约成本(57.38%);此外还存在着内容、省时及其它方面的差异。
四、结论与建议
据此,我们对高校提出如下建议:首先,高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电子阅读加以必要的指导,使学生学会快捷便利地查找资料,并迅速筛选冗杂信息,节约时间提高效率。其次,要加强大学生电子阅读的学术性目的,尽早培养本科生对科研学习的兴趣,学校应开设核心文献资源库特别是外文文献资源库检索方法方面的讲座或课程,提高学生对文献资源的利用率以便更好地促进学生课外时间的自主学习。最后,电子阅读的内容本身也应该更加丰富化、多元化,增强其可读性,同时也要保证内容的准确性。使大学生在电子读物中既能各取所需,又能普遍获益。而从年级对大学生阅读内容的影响中我们又可以看出,大二、大三年级的学生普遍比大一、大四年级的学生感到更大的学习压力,学习动机更加强烈。而这一现象对学校的课程设置提供了一定的参考,适当均衡各年级的学习安排,使得既不让学生有过大压力,又不至于过于闲散,让学生学有余力、学有所思。
参考文献
阅读现实性 篇6
2014年的短篇小说创作除了展现出强劲的韧性之外, 另外一抹亮色来自于“80后”作家的创作越来越有厚度, 越来越有重量, 这一点与早些年“80后”初登文坛时的喧闹浮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不管是哪一代人, 没有重量的作品是不可能留在文学史上的。也许是时光的雕刻改变了他们, 也许是他们的一种自觉追求, 但不管怎样, 这些作品呈现出的勇于担当的姿态是令人欣慰的, 我们也因此而对小说写作的未来充满期待。
整体来看, 2014年短篇小说创作延续了过去几年的平稳态势, 在波澜不惊的状态中展现出强劲的韧性。这一年, 不仅毕飞宇、刘庆邦、范小青、王祥夫、叶兆言、晓苏、徐小斌、陈应松等老面孔在持续地向人们展现着他们丰厚的创造力, 马小淘、双雪涛、蔡东、霍艳等后来者也有新作推出。本文以主题作为划分依据, 选取不同主题下的优秀文本进行解读, 希望能以此为线索对2014年的短篇小说创作情况做出概括, 并对创作中暴露出来的问题略加阐述。需要说明的是, 限于精力和才力均有限, 难免有遗珠之作, 本文所选文本仅仅代表笔者的审美取向。
一.底层的言说与描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调整, 社会整体的分化在逐步加剧。不仅是城乡两种文明的二元对立, 社会人群也在发生着自我分化和自我“分级”。底层代表了目前社会结构中的一个庞大群体, 他们有着特殊的物质生活状貌, 也有着一个复杂的精神世界。对这一群体的关注成为2014年短篇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主题和方向。
安庆的《麻雀》将笔触伸向了当下中国一个庞大的社会群体:打工者。揭示了社会转型时期, 城乡一体化快速发展带来的诸多矛盾, 展现了世纪末以来中国最为壮观、最为复杂的社会景观。千多年来的乡村风貌、伦理道德和乡土精神受此思潮的影响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批农民入城, 不但为资本的扩张源源不断地提供了廉价劳动力, 也为社会再生产和承担社会发展成本做出了巨大贡献。然而, 社会发展的成果不属于他们, 他们始终是社会最底层的被压迫者和被剥削者。进入新世纪, 对农民工生存现状和精神状态的关注和书写, 一直就是当代作家们重点表现的对象, 但这股被称之为“底层文学”的写作热潮因其对农民工和城市弱势群体苦难生活的过于夸张的描写和虚假的想象而一直备受质疑。很显然, 《麻雀》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这个小说写出了打工者的真实状态。首先, 它所表现的主题不仅仅是农民工生活的艰难和所遭遇的心灵创伤, 也有小人物之间的关爱和温暖。小年和小婉都是来自乡村的打工者, 他们固然有着艰难的生活经历, 但其相处中的那种若即若离的美好情感以及因共同的飘泊经历所引发的无意识互助行为也显得格外感人。其次, 它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及其情感是富于个性的。比如, 小年对二年的兄弟情谊以及以武力方式保护弟弟不受伤害的行为, 小碗与小叔的相聚、分离及其与小年的偶然相遇, 都堪称新颖独特, 富含生活气息。除此, “麻雀”作为一个小说意象也富含深意。其艺术生发作用不仅表现在烘托主题、衬托人物形象方面, 在展现生活细节及小说架构方面。
同样关注打工群体, 郑小驴的《赞美诗》更多关注打工群体的情感世界。小说中的“他”是谁?他是一个在劳累的白天和躁动的黑夜之间寻找理想和生命尊严的打工者。他的寻找“一直在路上”。因此, “他”就是生活中的“你”和“我”, 渴望幸福, 渴望成功, 渴望自由, 但一切似乎都是“渴望”而不可求。“他”和女孩合租一房, 但从未有任何实质性来往, 彼此不过以“看”的姿态审视对方。女孩看“他”, “他”也看女孩, 不过, “他”的一厢情愿的向往和黑夜中的欲望, 对于这个女孩来说, 既是毫无意义的, 也是毫不知情的。那种“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精神共鸣在此没有一点发生的可能。也许, 那个女孩对“他”的评价是令人绝望的, 但是, 这就是生活, 本相如此, 人与人之间的存在也如此, 哪来那么多意义?如此看, 郑小驴的讲述是够冰冷的, 既没有给深陷困境中的“他”以任何的希望, 也没有给读者以任何喘息的机会。人性是荒凉的, 故事是荒诞的, 阴冷构成主色调。所谓“赞美诗”不但指向了生活的反面, 而且打开了底层生活的细部, 让生活中的你我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天涯何处, 人生何为, 生活中的你我又该在哪一点上达成现实与生活、生命与未来的和解呢?
张楚的《野象小姐》塑造了一个颇具正能量的底层人物。小说让人想起方方的小说《在我的开始是我的结束》, 这两篇小说里都有一个“双面人”, 一个是黄苏子, 一个是野象鲁叶香。尽管两个角色都有身份的“分裂”的特征, 但同黄苏子的沦落形象不同, 野象小姐无疑是让人心生温暖的。野象既是一个医院的清洁工, 又是一个迪厅的钢管舞演员;她既是人们眼中单纯善良的开心果, 还是一个患有疾病的孩子的妈妈, 多重的身份构成了她复杂的形象。但不管这一形象融汇了多少不同的元素, 最耀眼的无疑是她乐天阳光的一面, 她用自己的欢乐情绪照亮了这个阴郁潮湿的重症病房, 给这一群身患重病的人带来不同的生活气息。也正因如此, 她与这个重症病房的人们建立了深厚的友谊。野象这一形象具有多重内涵, 她首先代表了一种底层人的生活面貌, 她在医院里偷偷摸摸进行的收矿泉水瓶的“地下活动”代表了底层人的一种生存窘状, 这是物质匮乏情况下的人生图景。但与物质的匮乏成反比例的是她精神的充盈与富足。与她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些住在重症病房里的人, 她们不仅身体患有疾病, 而且精神也极度萎靡, 野象身上所具有的恰恰是她们最匮乏的。野象恰似一剂良药, 输入给她们以生命的活力。因此, 多年以后, 当野象消失在她们的视野里, 她们仍然念念不忘, 她们所怀念的, 是那一抹温暖醉人的阳光。
二.青春的创伤与迷茫
一直以来, 青春叙事都是文学叙事的重要母题, 在2014年的短篇小说中, 这一主题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在这些优秀文本中, 对青春创伤和迷茫的展现成为重要的内容。
蔡东《我们的塔希提》展现青年一代自我的矛盾与迷茫。春丽、麦思、高羽是这个短篇小说中的三个人物。他们彼此熟悉, 相互了解, 但对生活和理想各有各的看法。无论辞职专事写作的春丽, 寻求安稳生活的麦思, 还是对工作厌烦的高羽, 都以自己的标准看待生活, 维持情感, 寻找理想, 但他们生活、情感、理想皆没有达成所愿。因为他们看问题的角度不同, 人生道路不同, 彼此隔膜, 互不融通, 甚至引发敌意, 就实属难免。何谓幸福、自由和理想?那答案不过是按“我”所愿去生活, 去追求, 去实践。小说对当下青年人生活现状的反映和对精神状态的揭示都引人深思, 引发青年一代人的情感共鸣。深圳和留州两个地名也富有象征意义。作为现代化大都市的深圳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它的开放与自由, 它的前卫与摩登, 都对青年一代构成了巨大的吸引力。作为县城的留州是乡土中国的象征, 他的封闭与保守, 它的势利与落后, 都对青年人的精神和理想造成了压力。春丽、麦思、高羽在深圳和留州之间来回流转, 既遭受着双重的精神煎熬, 也忍受着无路可走、无路可退的困境。他们无法忍受亲人的势利眼光, 也不能预知在都市里的前景。小说很真切地揭示了一个时代的精神气候, 反映了当代青年作家敏锐的眼光、介入生活的深度和开放的写作姿态。
徐小斌《无为》讲述一个青年人在追梦路上的沦落与醒悟。文学青年杰有着自己执着的梦想, 他混迹在娱乐圈里, 逢场作戏、闪转腾挪, 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 连爱情都是可以利用的工具。朵美、珊妮, 不管对他是否忠诚, 最后都无一例外成为他前行路上的祭品。他在寻找, 寻找一个呼风唤雨的英雄, 寻找一个忠贞不二的女子。但他的寻找注定是无果的, 他的梦想注定是要落空的, 在资本和利益当道的圈子里, 他挣扎的力量微弱到可以忽略不计。在最终落得个一无所有的下场之后, 杰终于看到一个真实的自己, 尽管他已千疮百孔。我愿将此看成是一种归来, 每个人只有在清醒地认清自己之后方才可能找到自己的方向。与杰相比, 朵美、珊妮这些漂浮在那个浮躁圈子里的人同样也是一群迷途的羔羊, 她们都是资本的棋子和奴隶, 沉浮之间, 都有双利益的手在背后翻飞。杰在早些年的时候觉得七十七年人生太短, 而几经沉浮之后又觉得七十七年太长, 这一看法的转变皆因他的生命始终处于“无为”与虚空的状态中。
朱个的《秘密》塑造了一个“多余人”的形象, 主人公左辉像一个“流浪汉”, 他喜欢背着相机穿戴整齐地参加陌生人的婚礼, 在一群陌生人中间听他们的交谈, 用相机记录下一个个永不回来的瞬间。他也喜欢一个人漫无目的地乘坐一辆火车, 走到终点然后再走回起点。他像一个现代生活的“多余人”, 像一个影子一样穿行在喧嚣的人群中。在他又一次故技重施时, 他发现了一个秘密, 这个秘密让他邂逅了一个姑娘, 姑娘被他的气质所吸引, 然而, 这个美丽相遇并没有让他开始一段正常人的幸福生活, 相反却发现自己丧失了爱的能力。怀揣着这样一个秘密的左辉与婚礼上的新郎新娘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他游离在生活之外, 像是一个“多余人”。在这篇小说中, 朱个的叙述含蓄而节制, 在结构上也采用了蒙太奇式的手法, 小说的情节在各种镜头的推拉摇椅中呈现出唯美冷峻的风格。热闹的婚礼与冷艳的美人、炽热的情欲与低沉的悲伤都在朱个的讲述中像一面面光影不断闪现。小说不是为了讲述一个充满悬念的秘密, 而是为了呈现一个有着“秘密”的“多余人”。
将马小淘《章某某》划入此类是因为其叙事背景主要在校园内, 但很显然这篇小说的关注点并非局限于大学生活, 而是对年青一代的成长做出了更深刻的反思。章某某来自一个西南三线城市, 从十岁起她在那个小城市成为了“名人”, 因为她曾被当地电视台看中做了六年少儿节目的主持人。这份荣耀与光环一直陪伴了她许久, 直到考上大学进入大城市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差距和现实的残酷。于她而言, 大学并不是“圆梦之旅”, 而是“梦醒时分”, 四年大学生活的屡战屡败让她终于清醒地认识了自己, 但这种成长无疑是苦涩的, 挣扎的, 是对于过去的含泪告别, 亦是对未来理想的撕裂与埋葬。马小淘用冷静的笔触勾勒出年轻人成长的阵痛, 章某某的人生走向固然有其个人化的内在原因, 但也映现出时代整体的诸多症候。
三.知青记忆与反思
知青生活是一代人的整体记忆, 也是中国历史无法抹去的一个“标签”。在这一历史已经过去的三十多年里, 以此为背景形成的小说文本不计其数。尽管数量众多, 但每一次的呈现和阅读似乎总能给人带来深思和震撼。在2014年的短篇小说中, 这类主题亦有佳作涌现, 而尤其难能可贵的是, 这些文本所展现出的探索精神, 它们试图从新的角度来重现和反思这一段历史。
张学东《小幻想曲》将反思的目光回溯到文革时期。小说中的羊角村当然是作者虚构的一个地名, 但其所负载的历史信息则是共通的, 即上个世纪的那场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对其造成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内在而深远地留存于民族记忆中。不过, 作者并没有描写这种创伤性的历史记忆, 而是假借一个孩子的眼光, 透视了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样态和精神动态。苤蓝头是一个乡村野孩子。他的整日游荡和野性生活固然是那个年代农村孩子童年时期的一个生活缩影, 但是阶级运动、自然灾害等天灾人祸对他们造成身心伤害也是有目共睹的。饥荒来临, 对于孩子来说, “吃”是天大的问题, 当“整日就靠想入非非来填充”, “在梦里吃上一遍又一遍”来摆脱饥饿感的时候, 人性的卑微、生活的残酷和历史的荒唐就一并被赤裸裸地呈现了出来。然而, 小说是一种修辞的艺术。作者以修辞方式进入关于历史的表现, 也以修辞方式进入关于历史的审美化理解。这样, 孩子们的抓鸡拔毛和关于吃鸡的种种想法就具有了巨大的艺术力量。苤蓝头们的率性天真、最后想看望李桃老师的想法, 以及藏鸡成功然而烂掉的场景, 充分展现了孩子们的本能愿望和历史的必然结局构成了巨大冲突。但当孩子的本能愿望最终落空, 那种人性的悲悯和历史的反讽便瞬间铺面而来了。小说因为有了这种气息而让人久久沉思。
陈启文《梦魇》也是一篇知青题材的小说。但其对人性的深度展示又超出了同类题材小说。小说以1976的文革时间为背景, 主人公文零是一个上级派下来的人, 他一个人孤身来到了偏僻的烟波尾。烟波尾虽然有着好听的名字, 却是一个远离主流社会、生活条件艰苦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这里像一个世外桃源, 有着一套自足的近乎封闭的秩序体系。文零像一个闯入者, 带给了这个小地方许多新鲜感。但这种新鲜感又并不全是积极的、欢乐的, 还有一些负面的、阴郁的。就像叙述者“我”所感受到的那样, 文零带给了“我”一场多年挥之不去的梦魇。文零是烟波尾人眼中的异类, 因为他的性取向与人们的价值观相悖, 他一直试图掩盖这样的一个秘密, 却被“我”无意中窥见了。在这样一个封闭而又传统的小地方, 这样的秘密被揭开意味着一场灾难的降临。文零被孤立、被耻笑。尽管湖州上的放逐生活让文零的性情有所改变, 但在那样的时代环境下, 文零的内心注定是压抑的、孤独的。不被理解的他最悄无声息地终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于他而言这是一种解脱, 在那个集体无意识的环境里, 或许只有孤独才是他最好的伙伴。陈启文在这里不仅关注时代的演变, 更关注特殊环境下的个体命运。文零是一个生活在时代秩序之外的“他者”, 他也最终逃离了那个一直排斥他的世界。
同样是发生在文革背景下的故事, 董立勃的《哑巴》则充满了浓浓的温情。多年来, 董立勃一直在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学王国———下野地。《白豆》《米香》《静静的下野地》都是他成功探索的见证。在《哑巴》这个文本中, 辽远边疆的异域风情自然仍是小说的重要构成元素, 但董立勃更着意表现的却是人性的温暖, 而哑巴朱顺承担起了这个重要的表达使命。朱顺和弟弟朱民以及年迈的母亲从遥远的内地跋涉而来, 他们希望在新疆这个陌生的地方走出具有地主身份的父亲的阴影, 他们的父亲在“土改”中被作为革命对象革了命, 他们因此选择了“出走”。尽管这次出走让他们获得了短暂的安宁, 但随之而来的文革却让噩梦重现。文革不仅让整个社会迅速分化, 也让这个家庭瞬间解体——尽管其中夹杂着主动妥协的成分。朱民为了能结婚, 不得不宣布与带着“地主婆”帽子的母亲以及哑巴哥哥断绝母子关系、兄弟关系, 同时还在批斗大会上扇了母亲一个耳光、踢了哥哥一脚, 但在这个事情上, 母亲和哥哥显示出了极大的包容, 他们以自我的牺牲完成对于朱民的成全, 这种超越生死的包容与文革时期六亲不认的癫狂氛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说另外颇具温暖的一幕是哑巴朱顺与造反派汪兴启的老婆春桃的关系, 尽管一切都蒙着一层飘渺的面纱, 尽管他逸出了生活逻辑和道德伦理, 但毫无疑问春桃温暖了寂寞而又孤独的哑巴, 她让哑巴感受到温暖与欢爱, 让小说升腾起阵阵暖意、散发出人性的光泽。
四.我们的父亲与母亲
时代的快速发展正在不断解构着已有的伦理体系, 建立在农耕文明基础上的传统伦理正在远离我们, 新的伦理关系正在形成。在此语境下, 家庭伦理也发生了诸多微妙的变化。2014年的短篇小说中有相当多的篇幅在关注着新时代语境下的家庭伦理, 塑造出了不同以往的“父亲母亲”形象。
黄咏梅的《父亲的后视镜》讲述老人故事, 展现老人情感, 揭示老人心理。对老人精神世界的关注成为黄咏梅近年来小说创作中的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父亲的后视镜》中的父亲曾经是一位精力旺盛的卡车司机, 他走南闯北的经历及那些“出轨”往事, 都可作为一个时代的历史及特殊条件下精神成长的见证。然而这些似乎又不是作者所要重点展现的, 其所聚焦的是这位司机晚年的生活经历和精神状态。他在倒行中所遭遇的“艳遇”及那位老女人的亲密交往真乃荒唐不经, 他遭遇诈骗的结局及其父亲的反映在让我们心生同情而又感到啼笑皆非, 他学习游泳的过程及运河里游泳的经历又向我们展示了其幽默而又充满生命活力的独异风景。总之, 小说以“我”为叙述人, 透过“我”的视野, 呈现了一位具有鲜明个性和丰富的生命内涵的老人形象。作者的讲述客观、冷静, 对小说中的人对事不轻易做出主观性评价, 只呈现一个画面、一个场景和一个人物。至于画面怎样, 场景如何, 人物好不好, 这一切就都交给读者去评判了。
双雪涛的《大师》也讲述一个与父亲有关的故事。《大师》中的父亲在日常生活和内在精神方面都有其固定的处事方式和生活法则, 堪称民间社会中的自在、自足存在的传奇人物。《大师》与阿城的《棋王》堪称小说创作中的“双子星座”, 如果说后者侧重展现一种富含道家色彩的传统文化人格, 从而为在“上山下乡”时期知青寻找生存之根、生活之托和精神之源的话, 那么, 前者就不再聚焦这种文化人格的建构, 而是集中表现茫茫人海中极少数个体的生活世界, 用作家的话说, 就是“《大师》写了一种生活, 也许是献祭, 或者是别的, 总归是一种人的生活, 不是大多数人的生活。”此外, 作家写这篇小说的初衷也有其先在目的:“我的父亲活得不算长, 可是已经赢得了我的尊敬和思念, 他极聪明, 也极傻, 一生匆匆而过, 干了不少蠢事, 也被少数几个人真正爱着。没有人知道他。《大师》不是为他做传, 因为完全不是他的故事, 但是《大师》某种程度上是我的决心, 我希望能把在他那继承下的东西写在纸上” (上述引文见《让我们来做滑稽的人》) 大概这篇小说就是要为那些“极聪明, 也极傻, 干了不少蠢事, 也被少数几个人真正爱着”的人立传。当然, 这样的写作自然是心血之作, 寄托了作家本人深厚的情感。
毕飞宇《虚拟》同样也是关注老年人的精神世界。小说书写了祖父、父亲和“我”三代人, 而主要的笔墨则挥洒在祖父和父亲身上, “我”是一个叙述视角, 也是一个故事的参与者。祖父是一个在当地颇有名气的中学退休校长, 他的人生辉煌而充满传奇, 父亲则是一名比较普通的教育局职员, 一生平淡。祖父的耀眼光芒并未给父亲的人生带来太多的帮助, 反而是生成了一张压抑的大网, 这张网罩住了父亲的一生, 直到祖父去世, 父亲都未能从这张网中走出来。祖父用他的勤恳和敬业建构了自己的事业大厦, 然而这种成功建筑在对家庭的疏离上, 作为一个父亲, 祖父没能认真陪伴儿子的成长, 他把他的爱给了他的学生们。从社会道德的角度来讲, 祖父无疑是一个楷模式的人物, 他也确实因此享尽了殊荣, 他成为了风云人物, 并登上了新闻报纸的专版。但对于家庭而言, 祖父无疑是一个失败的父亲, 他没能尽到家庭的责任和父亲的义务。从青年时代起, 祖父与父亲的隔膜便已生成, 一生未解。祖父去世前的心愿清晰地表明了他其实活在一个虚拟的世界里, 这个世界充满了形而上的宗教感, 而缺少了人间的烟火气。为了完成祖父的遗愿, 我不得不违背祖父的指示进行“做假”, 然而, 铺满一地的“虚拟”的花圈却没有一个是来自于父亲的, 那个被祖父视若生命的冰冷的数字能抵得上父亲的一滴眼泪么?
邓一光《我们叫做家乡的地方》展示了两代人的生活错位和各自的困顿与迷茫, 与方方中篇小说《涂自强的个人悲伤》有几分相似之处。但相比于方方对涂自强个人生命历程的细致描写, 邓一光的这篇小说的线索更为复杂。除了对“农二代”进城之后生活困境的揭示, 还展现家庭关系的分裂和亲情的沉重沦陷。小说中, 哥哥对父亲母亲难以释怀的仇恨和兄弟之间的长期隔绝、互不往来, 让人倍感压抑, 而母亲只求一死的决定和我进退两难的工作现状都给小说平添了绝望的气氛。但好在一切都还有希望, 因为尽管哥哥心意已决, “我”与母亲都还未曾放弃, 我们之间还有一个叫作家乡的地方联结着我们。沉重的苦难将这个贫苦的家庭割开成一个个孤绝的小岛, 但总有一条看不见的线将彼此相连, 在一些时刻将四散开来的目光重聚, 这便是我们的家乡以及永远相连的血脉。
五.精英群体的困顿与挣扎
在社会整体结构中, 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精英群体往往被视为上层的代表。单从知识角度划分, 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在新的时代语境下, 知识分子的话语权在不断被削弱, 尤其是商业化浪潮的冲击, 让这一群体的地位更加尴尬。如何在困窘的现实中寻得精神和物质的平衡成为一大难题。蒋一谈《在酒楼上》、王威廉《佩索阿的爱情》与霍艳《无人之境》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鲁迅的《在酒楼上》反映了五四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精神的苦闷和彷徨, 蒋一谈的《在酒楼上》继续书写知识者的感伤主题, 当然其时代背景及主题意向已不可同日而语了。“我”不仅事业困顿, 情感陷于困境, 而且未来也不甚明了。自我救赎的方法和力量到底在哪里?这不仅是这位拥有博士学位的历史老师所面临的生活和精神的危机, 也是所有漂泊于大都市中的当代青年知识者的一个缩影。如同鲁迅笔下的吕纬甫所遭遇的深重的人生迷茫一样, “我”也处于人生的另一个十字路口上, 不仅与相处五年的女友有了情感上的割裂, 也萌生了逃避生活意念。摆在“我”面前的路有两条:一是接受姑姑的500万财产, 前提是以照顾残疾者阿明从而失去自由、丢掉理想为代价;二是继续为理想、事业而奋斗, 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两者较量的结果是, 后者战胜了前者, “我”重新回到了人生的正道。因此, “我”的初时迷茫终则重燃希望之火的人生抉择, 与吕纬甫的彻底的颓废消沉相比, 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生命意义。小说中的姑姑对儿子的生存现状和未来生活不忍弃之又无可无奈何的心态又一次诠释了母爱的隐忍和伟大, 但其身患绝症后对生活和生命的态度也足以让深处世俗生活的你我深思。总之, 这是一篇能够带给你我心灵的感应和人生的启迪的优秀作品, 值得细加品读。
王威廉《佩索阿的爱情》聚焦于诗人的情感世界, 佩索阿是葡萄牙诗人。他一直爱着那个打字小姐, 但与其分手后终生未娶。有关他的情感经历一直是个谜。小说以“佩索阿的爱情”为题目, 并以此作为凸显主题意蕴的线索, 显然有其深刻的含义。他和阿丽都喜欢佩索阿, 并因此一度成为恋人, 但当两人曾经的甜蜜相处最终因阿丽的突然消失而轰然倒塌之时, 有关爱情的真谛又一次进入我们探讨的视野。我们不禁问, 爱情之于他和阿丽的意义, 仅是发生而不拥有的关系吗?他俩的爱情经历就如同佩索阿与打字小姐的爱情一样, 都最终走向了存在过但不能拥有的悖论。这到底是喜剧还是悲剧呢?按照常识, 我们可能会说, 爱情本无对错, 双方共同分享幸福, 也要一同承担责任, 但正所谓“一个人的死亡, 不仅仅是肉身的衰败, 还是一个特定世界的消亡。而我们的生活的这个世界之所以存在, 正是依赖于无数个特定世界的重叠”一样, 他和阿丽的爱情的发生与消亡也就多少蕴含了一点生命哲理意味。这种“哲理意味”应该是这个短篇最吸引人的地方。文末他的梦境很有意味。他在梦中与阿丽的相见以及对爱情破裂原因的呈现, 其实都是一种无意识在其精神深处长久沉淀的结果。这正好呼应了开头的一幕, 他俩的爱情因为佩索阿而结缘, 也因为他而走向分裂。现实中的阿丽到底在哪?他们会不会破镜重圆?这些都不重要了。他已经先入为主地主导这场爱情的发生和消亡。
霍艳《无人之境》以作家这一群体为展现对象, 塑造了楚源、柴柴、方红等一系小说家、诗人形象。小说的出彩之处在于作者不仅通过塑造不同代际作家群体的方式展现了作家自我生命的跋涉过程, 同时揭示出这一群体的精神空虚和苦闷。楚源作为一个成名已久的作家并不像众多读者粉丝想象的那般风光, 他面临着生理的、精神的、现实的多重困境。他在一次颁奖会上遇到与自己女儿年龄相仿的作家柴柴陷入了不可遏制的疯狂之中, 他不由自主的被吸引并最终心甘情愿地沦陷在这段不伦之恋里。那个通过小说作品俘获了众多读者的楚源不见了, 一个带着苍老颓废气息的楚源浮现在人们眼前。但这又不是一段感天动地、海枯石烂的爱情, 二人从一开始就约定般克制着, 似乎投入越深结束的就越快。这是一种独属于知识分子的爱情观?还是出于对道德伦理的一种敬畏?从小说线索来看, 似乎前者的成分更多一些。但不管怎样, 两代作家的精神苦闷都是醒目而深重的。
六.民间故事与历史寓言
在短篇小说创作中, 由于篇幅的限制, 历史小说比较少见, 但这并不能消减短篇小说家对于历史的兴趣。虽然无法直接铺展历史事件, 但借助于民间故事与历史寓言这样的内容, 仍可以有效地展开对于历史、文化、人性的深度呈现, 当然, 这样的文本需要巧妙的构思和精致的结构作为前提。
秦岭《女人和狐狸的一个上午》是一篇典型的寓言小说。故事构成了文本的基本形态。不同的故事连贯成情节, 使得小说产生了极强的可读性。男人不断猎杀狐狸, 狐狸在担惊受怕中也忌恨着男人, 母狐在痛苦中目睹丈夫的被杀, 男人妻子与母狐在干旱年景中因生存而狭路相逢……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都有特定的寓意。人类对皮草的需求导致了男主人对狐的大肆猎杀, 其与狐的紧张对立及矛盾的不可消解将人类的欲望和对自然的无节制掠夺本性揭示得淋漓尽致;女人与母狐的相互猜忌及心灵的不可通约性隐喻了人性的复杂, 其最后双双夭亡于水缸中也将个体人性中的善意和命运的无偿揭示得触目惊心;两个怀孕的生命个体发出的彼此不能理解的信息将本能的母性之爱和女人们的善意诉求也彰显得格外感人。其次, 这也是一则悲剧故事。母狐带来杜鹃花, 女主人百思不解;女主人发出救助信息, 母狐同样不可理解。母狐因惊吓而掉进缸里, 女主人因救助她而挂在缸沿上。本来, 彼此之间因无法沟通而丧命就是一个很大的悲剧了, 而“诚意”的不被理解并因此而命丧黄泉, 这又是怎样一个巨大悲剧啊!死亡是人类最为触目惊心的事件。它给读者带来诉说不尽的、无以言表的生命体验和形而上思考。“杜鹃花”作为意象在小说中的几次出现, 开头和结尾出现的男人和女人的简洁对话, 也都是有意味的形式, 也是小说艺术性生发的重要来源。
王方晨《大马士革剃刀》则聚焦于民间文化。小说讲述了一段老济南老实街上发生的故事。老实街上的人们以“老实”为荣, 并以此作为行动指南。作为不成文的礼法“老实”精神一旦内化到精神深处, 便成为老实街人日常行事、交际往来和人格塑造的不二法门。如果说开百货店的左门鼻是这种精神意识的代表者和护卫者, 那么, 外来租房开理发店的陈玉伋则是此种精神的最完美的被塑造者。他俩由此而产生的高古情谊以及在老实街的扬名更是将“老实”的个人品行和民间规约诠释得淋漓尽致。然而, 小说所呈现的经验又不仅限于此, 而是在“老实”精神和规约背后又衍生了深层的命意。关于谁是虐猫事件的元凶, 其实, 这样的笔法对于稍读先锋小说的读者来说并无新意, 但它被置入文本场域中, 并有意成为比衬左门鼻和陈玉伋之间的隐秘心理和人际关系时, 却成为了文本艺术性生发的主要来源。无论叙述者的有意提示还是读者的积极参悟, 即使都能标示一个八九不离十的结论, 但陈玉伋最后离开老实街的结局也足以引领读者对其高古情谊背后的心理动态和精神内面保有莫大的求知兴趣。这也是小说作为修辞的叙事所展现出的巨大魅力。因此, 作为这个短篇最具核心的叙述行动的虐猫事件最终成为推动小说情节发展和呈现人性真实风景的主导事件。陈玉伋女儿重返老实街, 老实街已今非昔比, 即使剃刀重现真容, 也不过为一段故事和情感徒增一份物是人非的怅惘罢了。不过, 这是一种作为叙述艺术的小说所独有的意味, 有了这种意味, 小说才不干巴, 才是上等的小说!
石舒清《公冶长》借助于历史故事, 展现了民间文化的丰富与浑厚。小说通过对《公冶长》故事的“新解”再次展现了民间资源的广袤与博大。公冶长本是孔子的一个得意门生, 是七十二贤之一, 他因能听懂鸟语而被人们所熟知, 这是正统文化体系中的公冶长形象。在民间话语体系内, 公冶长的故事却是另外一幅面貌。在孙贵的故事里, 公冶长与鸟无关, 与蟒蛇有关, 他在上山砍柴途中撞见母蟒蛇偷情而面临危险, 母蟒蛇诬陷公冶长攻击自己, 被谎言蒙蔽的公蟒蛇气势汹汹前来复仇, 然而知晓内情后, 公蟒蛇放过了公冶长母子, 转身回去杀死了母蟒蛇。整个故事由孙贵父子合力完成, 但在一些细节上父子二人又不完全相同, 这显示了民间文化的丰富性。与公冶长的故事形成“复调”线索的是民间文学家孙富生与木匠孙贵的现实对话与精神碰撞, 两个人的知识背景千差万别, 是民间文化将二人联系在了一起, 孙贵的“讲”与孙富生的“写”构成了一种文化的交融与传承。毫无疑问, 孙贵的故事不仅大大有益于孙富生的采录工作, 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传统文化的“补充”与“扩写”。这两条线索在小说中交互缠绕, 共同行进, 演奏出动人的文化交融的变奏曲。
七.短篇小说的内爆点
与中、长篇小说的厚重、大气不同, 短篇小说的优势在于轻巧灵活, 在于切入角度的多变及对现实反应的迅捷, 但是这种“轻”的特质是偏重于结构和形式的, 它并不意味着内涵的简单。相反, 我认为短篇小说要真正具有文学史的品质, 必须具有举重若轻的能力, 必须能够以轻巧的形式介入厚重的现实和历史, 唯有如此, 才可能具有重量和分量, 才可能具有经典的品质, 才可能承担起自身的文学使命。“验检自己是否有故事可写, 主要是在每篇正在构思的小说中找出一次‘爆炸’———这‘爆炸’, 或许悄然无声, 有时姗姗来迟, 有时摧毁一切———但总有东西爆炸了, 从而改变了现状。要么开头, 要么中间, 要么结尾, 总会有一次爆炸, 把各个部分都炸离原来的模式———人物的生活节奏打乱了, 周围的一切乱成一团, 而就在这天翻地覆之中, ‘那么一种人经历着那么一种境况’, 而作者的创作技巧也必定从中发现或暗示某种解决。”美国作家哈利·伯纳特所言极是, 真正成熟的小说家, 不但深谙作为修辞的短篇小说的艺术生命力, 而且也具有建构新型“读—写”话语场域的创造力。晓苏的短篇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我们知道, 故事是小说的基本成分, 包括事件、人物、情节和环境。叙述的内在动力是行动, 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行动。人物既有显现性格特征的“角色”功能, 也有推动情节发展的“行动元”功能。很显然, 在晓苏的《传染记》中, 饲料贩子是居于核心的“行动元”。他的一句谶语让邬云、郝风和傅彩霞原本和谐的关系陷入混乱, 不但彼此之间相互猜忌, 而且感情也面临全面崩盘的局面。作者以创造性的想象和巧妙的叙述制造了情节的突转、人性的陡变和人物关系的突变。这样的写作给读者以阅读期待, 自然也就是作者和读者共建和谐交流场域的典范文本。也就是说, 晓苏的短篇创作构建了和谐的“读-写”关系, 显示了创作主体以积极修辞姿态以达成理想交流情景的愿望。
我觉得, 短篇小说的无穷魅力全在于那意想不到的内爆点, 即一件看似不经意的小事或琐碎的生活场景, 一经作者奇妙构思和艺术加工, 只因某一点 (一句话、一个场景、一个细节, 等等) 的艺术化呈现, 便瞬间周联起全篇, 使得前后所述, 甚至每一个纹理, 都焕发了神奇的内在播散力。这种以简单映现复杂、以现象呈现本质的艺术构思不仅尽显了小说作为叙事的无穷魅力, 也呈现了小说作为修辞的艺术奥妙。具体到《传染记》, 饲料贩子的胡言乱语如同魔咒, 以其惊人的力量打乱了三人的生活节奏和心灵秩序, 其表面题旨似不在单纯讲述一个略带幽默感的生活故事, 而更在呈现一种为我们所习焉不察的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更深层的意识。生活的复杂、人性的弱点和生命景观的无限可能一经某一外在刺激就本相尽显。表面上看, 谶语仅是一无关宏旨的噱头, 其所揭示的那些丰赡而复杂的人性风景和生命的不可承受之轻才是这篇小说最为引人深思的主题。
八.四点感想
作家年龄与创作水平虽不是正比例对应关系, 但是, 中年乃至暮年却往往成为一流作家、经典作品频出的时间段落。据中国新闻网报道, 从1901年到2012年, 所有诺贝尔文学奖获奖者的平均年龄是64岁。而当下, 凡是在国内媒体、期刊经常露脸的中国作家, 哪一个不是腰缠各种获奖证书, 但是, 真正能让读者广泛阅读或业界广为认同的又有多少呢?证书多了自然好, 不但抬升了自己在业界或公众接受领域中的地位, 也为此后发展争取到了话语权, 但是, 如果把一己的聪明才智和人生理想都一股脑儿倾注于获奖、媒体露脸、排座次等争名逐利事务上而不在艺术探索上下功夫, 这也是很危险的事情。如果证书多得像富人们的房产证, 而又拿不出公认的作品, 也是一个非常尴尬的事情。有些作家成名后十年写不出一部好作品而自以为是行业的“大师”, 有些年轻作家有了一点小成就就自负得不得了, 其实, 也都是不该发生的事情。对于一流作家来说, 获不获奖, 只是身外之事, 不是核心所在:对于年轻作家来说, 深入生活, 谦虚好学, 多写多练, 文学之路才刚刚开始。读者永远敬仰那些谦虚、好学而又有真本事的作家, 而不是那些哗众取宠的表演家。从职业身份来讲, 作家也仅仅是社会行业分工中的一种, 作家就是普通老百姓中的一员, 既然没有替老百姓写作的能力和素养, 那就像莫言那样以“老百姓的心态”写作, 何必动不动就露出文人相轻、唯我独尊的可恶的“文人脸”。有一句话说得好, “老虎之所以是老虎, 它是气场大, 不用小伎俩, 走路扑沓扑沓的, 连眼睛都眯着, 而小动物没有不机灵的, 要么会伪装, 要么身上就有毒”, 在我们作家队伍中, 这种“小动物”甚多, 他们把文坛搞得乌烟瘴气, 真是后害无穷。
短篇小说写作与作家水平高底虽不构成绝对的一一对应关系, 但是, 有过较长时间短篇写作的作家, 其艺术水准还是普遍高于没有系统接受过训练的作家。刘庆邦、苏童、毕飞宇、范小青、晓苏、秦岭、叶弥等作家每年都至少有一两个短篇问世, 其艺术感觉、格局、韵昧明显比年轻一代高一个档次。苏童从1990年代到新世纪初, 短篇是主业, 长篇是副业, 其对短篇文体的迷恋, 少有人能比。徐则臣、鲁敏、蒋一谈、金仁顺、戴来、阿乙等1970年代出生作家对短篇小说的写作颇具有代表性, 其写作姿态值得年轻作家学习。马金莲、甫跃辉、蔡东、双雪涛等1980年代出生作家, 其对文学的虔诚与艺术探索的热心, 在近年来的创作中, 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受长篇崇拜之风和媒介出版方的影响, 年轻作家也创作了很多的长篇小说, 但多是仓促上马之作, 其本身的缺陷就不可避免了。《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紫金·人民文学之星”文学奖新闻发布会上认为, 青年文学创作存在着诸多弊端, 30岁以下作家的长篇小说几乎不忍卒读。尽管有大量的网络作品呈现出百万字甚至千万字的海量体积, 但是“只能翻, 不能读”。他的阅读体验或许过于苛刻了, 但是, 他的言论正指向了当下文学陷于浮躁、长篇泛滥而给创作带来很坏的影响这一事实, 则是合乎实际的。门罗在接受采访时也说, 正因为短篇小说一直处于长篇小说的阴影中, 他才选择了这种艺术形式, 并不息一生将它很好地开垦, 接近完美。当下, 我们欠缺的大概就是这种对于文学的敬仰精神。
短篇小说虽然不能像优秀长篇小说那样给作家带来直接的影响和可观的版税, 但是, 它却能够直接检验出一个作家真实的艺术水平。当下短篇小说写作有进一步被边缘化的趋向, 作家们受制于长篇崇拜和短视的利益追求之外,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就是, 短篇最容易暴露一个作家的艺术缺陷。“我们大家都有点害怕写短篇, 因为短篇最容易显示一个人的才情和才华, 同时也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缺点。我的意思是说, 短篇中有缺陷, 有经验的读者一目了然。你躲不掉。长篇的话, 有时候还可以藏一下拙, 所以毫无疑问, 写小说的人对短篇存有敬畏, 这个我觉得不用多说了。”格非的心得体验具有代表性。短篇小说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必然经历和严格接受训练的文体。一个作家无论选取短篇、中篇还是长篇, 虽然有其内在需要, 但一定不要误认为, 短篇就是“短平快”、“小摆设”、“小玩意”, 偶尔“玩一玩”、“写一写”尚可, 不可当作主业来实践。持这种观点的作家多半是一些仅仅限于讲故事的作家。须知, 故事仅是小说的一个基本元素, 除此, 还有人物、环境、场景, 还有思想乃至更高一级的哲学。国外的巴尔扎克、契诃夫、安德森、奈保尔、博尔赫斯、门罗, 国内的鲁迅、沈从文、汪曾祺, 都堪称短篇小说创作领域中大师级的人物。他们以短篇的形式所建构的统一而又完整的小说艺术世界, 常具有长篇小说的情感和深度。而我们当下小说家的创作似乎只有碎片故事, 既没有完整性、统一性思想的追求, 也缺乏有效拓展审美空间和构建其独一无二艺术体系的耐心和能力。
短篇小说虽因体制的狭小而不能给其带来如同中长篇那样的气度和格局, 但是, 这并不等于说, 短篇小说就是小格局、小气场, 只表现小情绪、小场景, 它的存在应该有着诸多的可能性。“我们往往认为短篇小说都是很轻的东西, 但是它确实是一个能负重的文体。我们不能因为短篇小说短, 就认为它是一个很轻盈的东西。其实, 它是可轻可重的。”我很认同青年批评家何平对短篇小说文体的认知, “可轻可重”自然赋予小说家们的写作以更大的书写自由和艺术伸缩性。我们可否说, 所有有关艺术本体、时间、梦幻、游戏、现实性、真实性、永恒性等形而上的追求也可借助短篇这一文体得到完美表达呢?门罗的小说极少有情节, 鲁迅的短篇始终强调个人思想的介入, 沈从文的写作感觉始终跟着人物走, 刘庆邦的小说讲求细节的营构和篇章结构的完整, 格非认为《魏其武安侯列传》那样的史传文学也堪称短篇小说的精粹之作, 苏童把短篇写作当作一种“生理性的爱好”而更多具有孤独生命的艺术质感, 叶弥的短篇往往含有神秘的、象征性的因素存在……都体现了短篇小说艺术表现的多样性。西方小说家书写孤独、隔离感、幻灭感曾经一时成风, 在社会转型时期, 所面临的经验应该远比他们更丰富, 这应该给中国短篇小说的发展带来无穷多的可能性。
在现实之中寻找新的阅读生长点 篇7
关键词:高品味,阅读,滋养
尼克拉耶娃曾说过:“书籍是生活的加速器。”高尔基也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不仅能使人变得智慧,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还能净化一个人的灵魂,使人变得高尚。人只有通过阅读荟萃人类智慧的各种读物,才能吸取生命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可开卷未必就有益,细看如今校园,学生在课外的阅读方面有存在众多偏差。
一、学生课外阅读的偏差特征
1. 阅读内容低俗化
低俗性是学生一个阅读大问题,整个社会阅读品质的低下和商家巨额利益的驱使下,我们社会中本就可怜的公共阅读空间被无情严重地污染。经典被改成“大话版”,“电子读物”的横空问世,许多电子书成了孩子们课后阅读的唯一读物,和其交流,或穿越或玄幻,或青春偶像或恐怖狰狞,这些不健康的内容大大影响了学生们的审美情趣和人生价值观。阅读内容的低俗化正像鸦片一样侵蚀着学生不太成熟的内心。
2. 阅读方式快餐化
“电脑越变越薄,鞋底越变越厚。围巾变成在屋里带的,丝袜变成冬天穿的。手机变成看的,书变成收藏的。”这是京东网的广告词,其中“手机变成看的,书变成收藏的”道出了如今社会阅读的一个流行趋势:这种流行也正影响着的孩子们看书的方式,身边的孩子大多在家里用电脑看书,在学校里偷偷摸摸地看手机版的电子书。他们以能在电脑上看书为时髦的象征,当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时尚来追赶的时,只是把这种阅读当成是考试过后的一种放松与调节。阅读的滋养性在这种快餐、时尚的潮流中荡然无存。
3. 阅读目标功利化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明确规定中学生要“课外自读文学名著”,并列出“课外阅读推进爱你书目”。很多中考高考《考试说明》也把经典阅读列入考试范围。可这个好事却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变了味:阅读经典不如按部就班做“课本奴”和“题奴”来得实惠。于是,学生的名著阅读出现了诸多怪现象:首先,原著没有时间看完就看看故事提要,甚至看老师整理出来的主要情节、主要人物、主要场景等“精华内容”。更有甚者,看看改变的卡通动漫。实用主义孕育的经典阅读,诞生了怪胎的阅读。
针对学生阅读方向的偏颇和阅读兴趣的低俗及阅读目的的功利,本人做了如下尝试:试图提高学生的阅读品位、改变学生的阅读方式及阅读内容。在教育活动中寻找新的阅读生长点。
二、教育活动阅读的生长点讨论
1. 有效指引,激发兴趣
现代心理学之父皮亚杰说过:“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最直接的动力。只要感兴趣的事,他们就会不厌其烦地做。学生阅读兴趣有显著年龄差异。不同年龄的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读物性质有密切关系。而学生语文内容的低俗恰恰是学生盲目追求潮流的具体表现,并非来自真正喜欢,这种追求正是他们心灵空虚的表现。
如何激发学生对高品质读物的阅读兴趣,并使之养成为良好的阅读习惯,起步在于教师的有效指引。根据学生的学段特点,为他们打开一扇扇阅读的窗,铺开一条条阅读的路,给他们一个丰富的阅读世界。
2. 抛砖引玉,用精彩带动兴趣
教材中的每一册书中都有一部经典名著推荐给学生,但学生往往不会认真阅读,往往是做一些题目就应付过了,这种功利性的阅读使名著推荐形同虚设。
我们日常的语文课如果能成为阅读指导课,用一个相对成熟的阅读者指导阅读方法,这种指导,能激发学生阅读整本书的兴趣。
结合《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的阅读指导为例谈谈如何激发学生阅读兴趣。苏教版七年级的名著推荐中摘录本书精彩的片段:《我要去当“海盗”》、《洞中历险》。教师用二到三个课时的时间和学生们一起来品读这两个精彩片段。
在课堂上先营造一个轻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畅所欲言,和他们一起回忆童年时代,畅谈理想,张扬个性。然后指导学生阅读片段中汤姆的经历,交流汤姆的个性。让学生爱上汤姆这个人物,在课堂上分享彼此阅读的感受,互相欣赏着,快乐着,在即时互动中,阅读正带劲的时候提出阅读整本书的目标,并要求学生会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阅读内容。学生就会带着一种热情完成整本书的阅读。
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相结合阅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丰厚的文学素养和人文精神,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阅读的乐趣,收获阅读的成功,才能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阅读的快乐,课内得法,课外得益,课内外相得益彰、相映成趣,真正拓宽学生阅读。
3. 因材施教、用专题激出兴趣
“一本好书可以改变人的一生”,特别是学生,在他们跌跌撞撞迈向世界的第一步时,就需要一本好书把他们牵引走向成长的彼岸,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心理特点,在不同的阶段向他们推荐不同的文学作品,来滋养他们的人生,丰盈他们的生活。
刚进初中的孩子都有渴望长大的内心,根据这个心理特点,向他们推荐“成长系列”的作品,曹文轩的纯美小说是不错的阅读作品;初二的学生内心充满叛逆,对待父母的殷切的爱往往比较反感,这一年推荐龙应台的《目送》、《亲爱的安德烈》等作品,能让他们看清两代人的内心感受。初三的学生面对紧张的升学压力,可以向他们推荐一些哲理性的文章,周国平、史铁生的著作,可以指引学生直面人生读出理趣。根据不同的年龄心理特点指引学生有侧重点地阅读,可以避免孩子们阅读内容的粗俗性。
三、指导阅读方法,落实完善阅读过程
1. 国外参照
新加坡在指导学生阅读方面,有非常具体的一套办法。1993年制定的《华文课程标准》“附录三”就是“课外阅读指引”,其中把学生的课外阅读分为两类:一是指定阅读,即教师列出学生必读的书目,要求学生在指定的时限内阅读这些书籍,每两周要利用一节华文课向学生介绍阅读的方法和重点等。二是自由阅读,即学生根据兴趣自主选择读物,但教师可规定学生每个学段或学年读若干本。自由阅读一般无法在课堂上指导讨论,“指引”中就提供了一份“学生阅读记录卡”样表。供教师随时了解学生的阅读状况。表格的内容具体涉及所看书的书名、开始时间、完成时间、对书的喜爱程度(等级)、感想、老师签名。(表格略)
无论是指定阅读还是自由阅读,阅读完一本书后,都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一些阅读后的活动,这既是了解和指导,也无形中起了监导的作用。该“指引”中也列出了一份“阅读后的活动建议”表。表格涉及的维度有口述读物内容、渗透相关内容的写作等方面。
2. 班级操作
受新加坡学校的指引阅读的启示,班级里也指定了相应的阅读方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笔记不但可以加强记忆,而且使人精明”(培根)。本班主要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每周定出读书数目,分组布置不同的读书笔记活动,读书笔记的形式如下:A、摘录式,摘录阅读材料的好词佳句、优美片段、名言警句。B、手抄报式,用图画、文字相映成趣地表现阅读内容。C、提纲式,指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文章的内容、思想感情等。D、质疑式,记录阅读过程中的疑难问题。E、体会式、记录阅读时的感受,体会和看法。F、仿写式,学习所读材料的描写方法,仿写人、事、物、景。
四、交流心得、体悟收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在学生阅读的后期,开展丰富的活动,及时让学生把零星的阅读感悟提炼成理性的体悟,更能完善学生的高品质的阅读能力。
最常见的手段是读写结合,学生通过课外阅读、博览博闻强记,开阔了视野、积累了知识,“厚积”自然就“薄发”了,此时教师就指导学生写好读书心得,或三言两语的评论或感受最深的人、事、段及其写法等的点评,或写写读后的感想体会。点点滴滴都是学生的收获,应该写下来,久而久之,有助于习作和阅读能力的提高,更让学生感受到与文本对话的乐趣。
此外组建班级文学阅读小组,每组成员定期活动,主要交流阅读体会和感受,整理阅读笔记。然后利用早读课分组交流,共享阅读感受。我班组建的阅读小组,不仅认真完成了班级指定的阅读计划,交流了阅读体会,而且富有创造地对众多作家进行主题讲座,获得了不错的成效。
阅读现实性 篇8
在全国范围内, 新课改已推行了十三个年头, 与此同时,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与新课改理念极为吻合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得到了广泛的讨论和实践应用。然而, 自2010年新课改在甘肃省推行四年以来, 小组合作学习在常态课上的使用情况并不尽如人意, 一般在竞赛课上有一定的体现。 笔者在课堂上尝试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后, 学生表现出的积极性和热情及期待等, 使笔者深切体会到学生对以 “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的迫切需求, 也促使笔者以践行为目的开始大量文献学习, 探索小组合作学习如何在课堂上有效开展。 恰逢嘉峪关市进行了新课改下的同课异构竞赛课, 特借用两堂阅读课案例, 对小组合作学习在阅读课上的有效实施加以简单分析。
二、小组合作学习与新课改的有机结合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 (2004) 明确指出:“教师要优化教育教学方式, 使课堂活动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 要增加探究性的学习内容, 使学生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 鼓励学生学会合作, 发展与人沟通的能力。 ”这就要求教师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 这也充分体现了人本主义理论与构建主义理论对教学者和学习者角色的科学定位。 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 能够为学生提供平等轻松的教学氛围, 缓解学生的焦虑情绪, 激发学习动机, 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是践行新课改理念的有效教学方式, 被誉为“近几十年来最重要的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
三、以两堂竞赛课为例
1.课堂设计。
两堂课的教学内容均为人教版必修一UNIT1中的阅读部分“A NIGHT THE EARTH DIDN’T SLEEP”, 以下是两课的教学过程。
2.课堂活动。
(1)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时间分配。
教师一设计了两项小组活动, 分别在阅读前和阅读后, 共计11分30秒, 其余时间用于播放视频、歌曲及师生问答;教师二设计了两项小组活动, 分别在阅读中和阅读后, 共计7分30秒, 其余时间较多用于学生独立阅读并进行师生问答。
(2) 小组活动的流程。
教师一阅读前的讨论程序: 分组—安排任务—学生讨论、 教师指导—展示—评价; 阅读后的角色表演程序:分组—安排任务—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展示—评价。
教师二阅读中的讨论程序:分组—安排任务—学生讨论、教师跟踪—教师分析;阅读后的讨论程序:分组—安排任务—学生准备、教师指导—展示—评价。
3.两堂课所反映的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问题。
(1) 小组活动停留在形式上。
两位教师在活动中均出现了为小组合作活动而活动的现象, 教师一在活动一中说明要进行竞赛, 活动后期竞赛结果只字未提, 不了了之;教师二在活动一中学生讨论后未进行必要的展示环节, 学生的主体性未能充分体现。
(2) 分组随意, 无角色分配。
由于公开课的特殊环境, 教师学生不熟悉, 时间有限, 分组随意, 且没有基本的角色分配, 如组长、监督员、报告员等, 导致活动中学生缺乏组织性, 参与度不高, 发言不积极。
(3) 反馈和评价比较单一。
活动后, 两位教师作出的评价要么单一, 如GOOD等并无实际反馈建议的词反复出现, 要么缺乏鼓励性或具有优化策略之词, 如THAT’S OK, BUT ONCE YOU SAY..., IT WOULD BE WONDERFULLY EXPRESSED等, 均未能有效作出对于个人或者小组有针对性、指导性或者多样性的评价。
(4) 教师对于活动组织较生疏。
从活动的组织中可见, 两位教师对合作学习理解不透, 在日常教学中贯彻不够, 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有限。
四、启示与反思
观课分析后, 我们发现, 两位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之外花了很大力气设计课堂, 但是无论是对歌曲、视频、图片的处理, 还是对教材文本内容的深挖, 都没能真正激活学生, 没有引发学生的深度参与、思考和质疑。 虽然这与学情有一定关系, 但也足以反映教师对于合作学习的怀疑, 对于新课改的隐性排斥。 竞赛课有其特殊性, 汇聚了更多教师的经验和教学智慧, 是经过反复打磨而呈现出来的。 正因如此, 本文所选的两堂竞赛课反映出的问题更加值得我们反思和重视, 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地区对于新课改, 尤其具体对于小组合作学习认识和实践的深度和高度, 存在不少问题和误区。
很多文献中, 关于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和策略具有普遍性和共性。 但在学习和分析这两节公开课的过程中, 结合本地区常态化教学实际, 笔者得到了更为具体的启示。
1.从“备内容”到“备方法”。
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 教师备课的重心在内容, 这也是普遍认为老教师不用备课, 甚至不用带书和教案就可以上课的原因。 然而, 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上, 教师备课的重心转移到了备方法和备课堂设计上。 不一样的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和活动来激发他们对学科的热情、 对知识的探索, 从而焕发对生活的热爱。 做一个教书匠, 备好上课内容并不难, 能做到的老师很多。然而, 备活课堂, 备活学生, 做一个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者, 能做到的人不多, 在这个概念上, 我们都是初学者。
2.深度学习, 具体实践。
在日常工作中, 教师要保持开放的终身学习的态度, 对于“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要真正贯彻和落实到每一堂常态课上, 反复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组织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 唯有深刻领悟并应用于教学后, 我们才能尝到新课改的甜头, 才能从合作学习中受益, 才能不惧怕改变, 不故步自封, 也才能避免可能出现的盲目跟疯现象。
在此, 笔者查阅的文献、进行的思考越多, 越是恐慌。把口号变成课堂上的一言一行, 关注学生需求, 关注学习过程, 还给学生体验课堂和表达思想的机会, 让课堂有生命有温度, 这是我们的方向, 在这条育人的路上, 我们才刚刚启程。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 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重要方式, 而阅读课则是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本文通过分析同课异构下的两个不同课堂设计, 探寻提高阅读课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可行方法。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阅读教学
参考文献
[1]陈琳等.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 (试验) 解读.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 2003.10
[2]刘雯君.例谈高中英语课堂如何体现“合作探究”.教海探航, 总第718期.
[3]蔡雪芹.马陵中学高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实践研究.江苏师范大学, 2012.
[4]秦红红.高中英语课堂小组活动模式探究.南京师范大学, 2005.
[5]王海霞.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上海师范大学, 2012.
[6]熊慧芳.高中英语合作学习阅读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及成绩的影响研究.华中师范大学, 2014.
【阅读现实性】推荐阅读:
现实性选择05-22
现实性分析06-17
社会现实性12-01
刘禹锡诗词创作的现实性浅析06-02
大学生创业的可行性与现实性12-04
我国现实07-19
现实遭遇05-12
服务现实05-14
现实05-26
建构现实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