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主体

2024-09-29

现实主体(通用5篇)

现实主体 篇1

谢志强的无论是“魔幻”系列小小说,还是“王国”系列小小说,都离不开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库存形象”。拉美魔幻现实主义这种文学创作手法,其特点是把现实放到一种魔幻的环境和气氛中客观地、详细地加以描写。实质上就是给现实披上一层神秘的魔幻外衣,这件神秘的外衣并没有损害到现实的本质,却是现实在审美价值上的另一真实高度。

作家刻意地在现实当中插入奇迹,使故事在非理性,反逻辑中展开。以独特的视觉坐标透视新的问题焦点,触及人性深处的复杂,传达出一种高踞于具体现实纠纷之上的抽象氛围。如《麦面馒头》利用三年自然灾害作为背景,作家以一个还在母亲肚子里的胎儿作为视角的出发点,来表现“三分钱”母亲的分量;《提着马灯的人》用一个死去了的人为活着的人引路;《神牛》中,“我”在鱼塘中钓出一头村里早年丢失的牛,吃了“神牛”肉的人头顶都长出了犄角,社会最终以这种犄角为美的潮流;《水晶鸭》中的鸭子煮熟后竟然独个儿沿着河流逃跑。《人鱼》讲述了一个在岸上行走的人变成一条水中的鱼,由于环境恶化,鱼最终想变回人但却失败的故事……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谢的小小说中却是一个煞有介事的文本真实。从抽象化的艺术想象中突现具体的社会形态,神秘感知腾跳于意识感知的边缘。作家所谓的“魔幻”包括神话、寓言、符咒、宗教、瑜珈术、巫术等等许多玄虚的内容。而上述内容正是神秘主义范畴所离不开的,换而言之一个“魔幻”的世界正是利用了神秘主义构建的神秘叙事空间。从客观存在的神奇、不可思议的现实来观察、认知、判断真实的社会生活。

“我生活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那块魔幻般的土地,不但塑造了我的外形,而且塑造了我的灵魂,我现在看待世界的方式,基本上还是凭借那时获得的视角和观念。……有一个供牲畜饮水的涝坝,我记得从没在那个涝坝钓起过一条鱼,可频频咬钓诱惑着我们。我们没有跳进涝坝洗过澡,据说深不可测,里面有一条大红鱼,只见过隐约的一片红。那时涝坝通向地球的另半边的说法固定在我的意识里。……农场对沙漠有个说法,称沙漠为魔毡,一旦走上去,就不由得奔跑,跑得跑不动了,就倒毙了。童年的种种经历(听的看的)已为我写所谓‘魔幻’类小小说奠定了心灵基础。”当代古巴著名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曾提出,神奇现实的发现首先需要一种信仰。也就是说,“神奇”者并非客观现实本身,而是某种信仰对客观现实的突变、启明和夸张。而谢志强也一再告诉我们,他是相信这类小说的。他说新疆塔克拉玛干(维语意为进去出不来)沙漠是一块“魔幻般的土地”,他曾经有过“魔幻”的生活,于是那些神奇在他眼里已成为现实生活本身,因此他相信那类事是可能的(可能是一种存在的真实)。也就是说,其作品反映的是现实,一种神秘的现实。什么是神秘的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觉悟思维的差异而引发出的形而上体验的触动和知觉。作家在使用“神秘”把现实生活抛到无意义的边缘从而增强文本隐含的深度性。文本存在的意义之一正是尽其所能地去延伸、拓展阅读客体的思维,神秘主义所具有的特有的文本本质的表现特征,巧妙地使现实与幻想形成对流,也是这样使得阅读客体与文本内容本身之间形成对流。神秘主义体系的这种“对流”,除了通过异象、寓言、神话等内容本身生而具来的神秘主义感染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存在与虚幻带来的界限和差异来形成现实生活中的读者与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意蕴之间的对流。经验能指可以滑脱现实共存空间的所指———从这些虚无的神奇却是读出了所指意义的空间。如《神牛》中荒诞离奇的“神牛”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衍化的象征,深刻地挖掘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盲目跟随的“黑色潮流”触目惊心;《人鱼》中大胆的奇想却是作家对自然环境遭到灭顶破坏的哀叹与警告,为人类的生存空间作出探索性思考。

卡夫卡在《城堡》中说:“生活的流水线把一个人载向某个地方,人们不知道被载向何方……”人类生存的现实命运悲剧性显真,人内在精神的亟待深层开掘。严然成了作家创作的焦点之上。在日趋严峻的生存意识的忧患纷扰下,人类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人类应如何直面困境并成功地突围?人类应以何种方式拯救自身?这就促使了作家们义无反顾地寻求它的终极答案。在谢志强的这一系列作品当中都流露了这一人文主义的关怀,作品中的意象都是作家苦心所造的艺术意图,这种艺术意图在这个虚构的但真实的世界里,在事物中,以及现实生活中寻找基本的、持久的本质的东西。

掩卷沉思,无论是谢的魔幻小小说还是“国王系列”,作家都是在试图探求一种永恒的意义,这种意义就是人的生存价值,即人应该面对荒诞的社会现实,争取积极的存在,向善求真,知行合一。

市场主体的义利观及其现实意义 篇2

义与利是市场经济的永恒主题,任何市场主体都不能回避这个主题。斯密指出:“每一个人在他不违反正义的法律时,都应听其完全自由,让他采取自己的方法,追求自己的利益。”并且在批评强迫农民兼营谷物商业的法律时指出:“法律应当让人民自己照应各自的利益。人民是当事人,定然比立法者更能了解自己的利益。”克思指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 为普遍利益服务。”这说明了义,是指市场主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产品或服务。斯密指出:“我们每天所需的粮食和饮料,不是出自屠户、酿酒家或面包师的恩惠,而是出于他们自利的打算。我们不说唤起他们利他心的话,而说唤起他们利己心的话。”这说明了利,是指市场主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市场主体在法律允许范围内追求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同时,为他人和社会提供符合法律要求的合格产品或服务,实现义利的统一。市场主体的义与利相统一包括:

第一,义是与利紧密联系的义。斯密指出:“正是由于我们自己的根本利益被看成是整体利益的一部分,整体的不仅应当作为一个原则,而且应当是我们所追求的惟一目标。”马克思指出:“尽管个人A需要个人B的商品,但他并不是用暴力去占有这个商品,反过来也一样,相反地他们互相承认对方是所有者,是把自己的意志渗透到商品中去的人”。“谁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财产。每个人都是自愿地出让财产。”这说明了市场主体在以法律确定的交易双方平等的基础上,通过等价交换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合格产品或服务,来实现自身合法利益的最大化,把利他的义当作实现利己的利的手段。这同采取欺诈、暴力等违法手段,追求非法利益最大化毫无共同之处。因为前者是一种受利他的义制约的合法利己的利。后者是一种采取欺诈、暴力等违法手段,获得非法经济利益,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市场经济运行秩序,阻碍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发展。

第二, 利是与义紧密联系的利。马克思指出:“每个人追求自己的私人利益,而且仅仅是自己的私人利益;这样,也就不知不觉地为一切人的私人利益服务,为普遍利益服务。”“每个人为另一个人服务,目的是为自己服务;每一个人都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的手段互相利用。”这说明了市场主体为他人和社会提供合格的产品或服务的目的和动机是追求自身合法利益最大化。这同乌托邦的经济思想和封建的超经济强制的供奉有本质区别。前者是一种受到利己的利制约利他的义,是把利他的义作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和前提。后者是一种完全丧失利己的义会导致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不足。

此外,这并不否认市场主体把自己合法收入的全部或一部分,无偿地兴办公益事业,帮助困难群体渡过经济难关的行为,即纯粹的义。这是一种大力提倡的、高尚的道德行为。

第三,义利相统一的具体表现。“我给,为了你给;我给,为了你做;我做,为了你给;我做,为了你做”观点进一步揭示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主体利己的利与利他的义相统一的具体表现:我给你商品或货币,为了你给我货币或商品;我给你商品或货币,是为了你给我提供服务或做工;我给你提供服务或做工,是为了你给我商品或货币;我给你提供服务或做工,是为了你给我提供不同于我给你提供的服务或做工。

二、纯粹的利

在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纯粹的利是指市场主体不要利他的义,而只要利己的利。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中,还不能完全杜绝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追求纯粹利的动机和行为, 不可避免在经济、道德和精神方面都还带着它脱胎出来的那个旧社会的痕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揭示追求纯粹的利的危害性时指出“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寒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为了100%的利润,它就赶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赶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如果动乱和纷争能带来利润,它就会鼓励动乱和纷争。走私和贩卖奴隶就是证明”。

纯粹的利是指市场主体违反法律的要求,不择手段追求利己的经济利益最大化。其具体表现在:第一,纯粹个人的利是对个人利益的重视,超越对整体利益的重视,超过对周遍人们的利益的重视,把个人利益的谋取和膨胀凌驾于他人和社会整体利益之上;以致不惜损害社会和他人的利益来满足自己贪得无厌的欲望。第二, 纯粹集团的利。这种形式的纯粹的利,可以是家庭的、企业的、行业等。这种纯粹的利往往打着为了“集体”利益的旗号,把自己集团的利置于其他社会整体和更大范围的社会整体之上,甚损害整个社会的利益和人类进步事业的利益。这种纯粹集团的利,表面上不是为了纯粹个人的利,实际上包含了极端狭隘的纯粹个人的利,是放大的纯粹个人的利。第三,绝对平均的利。这种利就是在于这种“利益均等”的思想,表面上要求人人平等享有同等的利益,而实际上是抹杀了人们在贡献和需要上的差别,抹杀了个人利益之上还有社会的共同利益,从而掩盖着利益上的实际不平等。此外,我们不要把纯粹的利与依法、诚实劳动等途径获得的个人正当利益混为一谈。

消除市场主体的纯粹的利,促进市场主体坚持义与利相统一。一要加强道德舆论宣传和教育,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让遵循义与利相统一的诚实守信原则的市场主体获得符合道德规范和道德要求的自身经济利益最大化;二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市场主体的行为,严厉打击纯粹的利己行为,鼓励纯粹的利他行为,保护利己的利与利他的利相统一的行为;三要建立和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为市场主体创造实现利己的利与利他的义相统一的公平竞争机制,实现等价交换,彰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强大生机活力。

三、实现利与义相统一应遵循基本原则

为了实现市场主体的利己的利与利他的义相统一,必须应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 自愿原则。自愿原则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按着自己的意愿进行交易的一种行为规则。马克思指出了市场主体在进行交易时“只取决与自己的自由意志。”或者说,市场主体的“一方只有符合另一方的意志,就是说每一方只有通过双方共同一致的意志行为,才能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尽管个人A需要个人B的商品,但他并不是用暴力去占有这个商品,反过来也一样,相反地他们互相承认对方是所有者。”“谁都不用暴力占有他人的财产。每个人都是自愿地出让财产。”

第二, 平等原则。平等原则是指市场主体在交易过程中遵循着市场交换主体地位平等、市场交易的基础平等和市场交易主体的权利与义务对等行为规则。首先,市场主体在交易地位上的平等。“在法律上平等的人缔结契约的。而契约是他们的意志借以得到共同的法律表现的最后结果。”其次、市场主体在交易基础上的平等。马克思指出了市场交易的基础平等是指“它们彼此只是作为商品所有者发生的关系,用等价物交换等价物。”也就是说,以价值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即“一种商品的价值同其他任何一种商品的价值的比例,就是生产前者的必要劳动时间同生产后者的必要劳动时间的比例。”最后、市场主体在权利与义务上的对等。马克思指出:“让渡自己的商品,占有别人的商品。”也就说,在商品交易过程中,生产者获得商品价值的权利,同时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的义务;消费者获得商品使用价值的权利,同时让渡商品的支付价值义务。在资本借贷过程中,贷方享有资本所有权及其获得利息的权利,同时承担让渡资本的使用权的义务;借方享有资本的使用权的权利,同时,向贷方承担还本付息的义务。因此,市场交易主体在权利义务是统一的,没有无义务的权利,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

第三, 互惠原则。互惠原则是指市场主体在市场交易过程中都获得满足自身物质利益需要的一种交易规则。首先、互惠原则是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交易来实现的,即:市场主体通过市场交易换取满足自己需要的东西,来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每一个商品所有者都只想让渡自己的商品,来换取别种具有能够满足他本人需要的使用价值的商品。”其次,互惠原则是市场主体以利他的义为手段,来达到利己的目的。“只是在个人B用商品b为个人A的需要服务的时候,并且只是由于这一原因,个人A才用商品a为个人B的需要服务。反过来也一样。”最后,互惠原则是市场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过程中相互之间竞争,而达成的一种双方都能接受并且符合各自利益的交易规则。

四、坚持义与利相统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第一,有利于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协调发展。个人利益构成集体和社会的利益,并且通过集体和社会的利益来实现的。如果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人们只讲个人利益、个人奋斗,而不讲国家利益、社会贡献,那么,这样的民族和国家就不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样,市场主体坚持利己的利与利他的义相统一,有利于消除拜金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促进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第二,有利于竞争与合作的协调发展。不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但是,二者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凡是进行生产,就必须使它们结合起来。在我国多种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并存格局和劳动力属于不同的劳动力所有者中,坚持市场主体的义利相统一,使生产资料不同主体和劳动力不同主体之间以及生产资料不同主体之间和劳动力不同主体之间的公平竞争,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达成合作协议,实现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利互惠,促进市场主体的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协调发展。

第三,有利于效率与公平的协调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了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和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市场主体的义利观贯穿于分配制度的始终。在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中,市场主体的义利通过分配公平与效力表现出来的。这样,市场主体坚持义与利相统一,有利于消除分配中不合理的分配现象,调动市场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效率与公平在市场经济中互动协调发展。

第四,有利于社会全面的可持续发展。市场主体坚持义与利相统一,有利于消除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生态失衡等外部性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既保证了利己的利和社会整体利益的义的持续最大化,又能为子孙后代生存与发展留下宝贵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

摘要:市场主体必须遵循三个基本原则, 正确处理利己的利与利他的义之间的关系, 克服脱离义的利行为, 提倡纯粹的义, 实现义利相统一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义利,纯粹的义,纯粹的利,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 (上卷) [M].商务印书馆, 1974

[2]亚当·斯密:国富论郭大力王亚南译: (下卷) [M].商务印书馆, 1974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6卷上) [M].人民出版社, 1979

[4]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M].蒋自强等译, 商务印书馆, 1997

谈摄影艺术的主体意识与客观现实 篇3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是物质的, 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头脑中的反映。物质是第一性的, 意识是第二性的, 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由此, 我们不难看出, 主体意识的产生正是源于人对客观现实生活的认识, 人对社会的实践, 人对现实的思考和在此基础上的超越。主体意识之光闪烁在人类文明之中, 存在并作用于人对社会的实践。因此, 衡量一幅摄影作品是否成功, 首要的是要看它是否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反映出生活的真谛, 时代的脉搏, 历史的足迹。其次还要看它能否从新的视角去审视和开拓客观世界, 用新的形式去表现客观世界, 使你的视野感受豁然开朗。如果简单地重复客观生活的原始景象和人们早已熟知的内容和形式, 就难以满足欣赏者求知求实的欲望, 摄影作品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艺术魅力。

摄影艺术应该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而生命体的存在有赖于血肉与灵魂。摄影艺术应不断地接近生活和深入生活, 从生活中吸取养分, 不断从生活中发现新的内容和形式, 以提高其反映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大凡艺术以及文学作品都是以人的社会生活为内容, 我们最关心的也是人类自身和自己的社会生活。我们在艺术作品中对照自己, 在自我欣赏中取得乐趣。但是仅仅有乐趣是不够的, 还要从作品中丰富自己的社会生活知识, 取得改造社会的力量。可是在文学作品中提供的生活故事中的生活, 是“情”与“理”中的生活, 是信也可、不信也可的生活。而摄影家反映的生活和以生活自身的形象而表现的生活实例和榜样, 是不能不信的生活。因此, 它能够把人对生活的体验、经历、认识结合在一起。摄影创作中我们所熟悉的生活画面, 可以使我们重新体验生活, 回味自己在生活中的经历。即使那些包含着辛酸和苦痛也显示了本质力量, 读者所未曾经历的生活画面, 也可以使人增長生活的感性认识, 目睹那种生活的风采, 获得一种经历。因此在我们深入体验生活的时候, 摄影艺术家必须用他那独特的眼光来发现生活中

一部分疏删或短截, 控制树体的营养供给, 以调整树木的长势和生长。整形是修剪的依据, 修剪是整形的手段。修剪的方法有:短截、疏剪、缩剪、疏花、疏果和剪残花等几种, 修剪的时间一般在晚秋, 早春为主, 其他季节应根据不同的情况适时修剪, 以达到合理的树形和营养分配, 修剪时应“先上后下, 先大后小, 先内后外”剪口要平滑, 剪口芽方向要合适, 同时伤口要涂保护剂, 以利伤口愈合。

4.病虫害防治:在园林树木的栽培养护中, 做到以防为主, 要求有合理的株行距, 及时的中耕除草, 合理的施肥, 合理修剪, 以避免或最大限度的减轻病虫害的发生。如果发生了病虫害, 常用的方法有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及机械防治等, 应据不同的树种和病虫害特征, 采用相应的方法和药剂, 对其进行及时的防治。常用的杀菌剂有: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粉剂、粉锈宁、瑞霉素等;常用的杀虫剂有:呋喃丹、花保乳剂、煤污净、杀灭菊酯等。

5.冻害的防治:冻害防治的主要措施是选用抗寒树种, 这是最有效的措施, 因此在栽植前必须了解树种的抗寒性, 其次是人的影像, 具体地反映社会生活, 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社会意识形态, 摄影是直接取自生活的某一具体现场, 照片的内容与表现内容的形式, 都来自生活本身, 是生活的原形。

摄影艺术应是对生活的融合。别林斯基说“如果艺术作品是为了描写生活, 没有任何发自时代的主导思想的强有力的主观冲动, 如果它不是苦稚的哀歌或热情的赞美, 如果它不提出问题或者回答问题, 那么这样的艺术作品就是僵死的东西。”摄影艺术要提出的问题或要回答的问题就是真实的再现问题。但是真实的再现不是以生活的真实再现, 而是要以生活的真实融合艺术的再现。有些真实生活反而没有感染力。只有现实生活的真实和艺术开张的融合才有强烈的感染力。如著名摄影家迈克.韦尔斯的作品《乌干达的旱灾》这幅照片充分地说明了生活融合于艺术的强烈感人之处。

摄影艺术应是对生活的超越。艺术家们认识到真正的艺术表现并不仅仅由事物与事物的外在结构组成, 更重要的是它们提供了想象的自由天地, 表现出人特定的情感, 创造出一种内在的艺术精神, 这种艺术精神有着它特定的感染力。人们要求摄影艺术不仅仅有“物境”, 更重要的是进入“情境”, 寻求形象的超越。一旦将“物境”升华到“情境”, 主体的美的认识便确立起来。那么在确定了“主体美形式”后又融合进内在的情感, 这种“情”、“景”相融的形式才有更强烈的感染力。艺术作品超越生活的真实目的, 是为了更强烈的感染力。摄影艺术是全面的, 是充分发展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 在客体作为创作对象时, 它就已不是自身, 而是肢体意识化了的创造物。

总之, 创作的主体意识和现实生活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并且在人类的社会实践和艺术创作中发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真正的艺术应该是主体丰富的心灵世界对客观现实的包容。一个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对客观现实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哲理性思考, 从而在艺术现实中实现自己。

工加强肥水管理防治病虫, 促进树木生长健壮以提高树木的抗寒性。选用抗寒树种作砧木采用高接能明显提高植株的抗寒性。第三是选择和建造适宜的小气候栽培条件是防冻害的有效措施。越冬前冻害防护措施, 一般方法是培土、灌水、熏烟、扫雪、涂白、喷保温剂。

在领导的正确理念和指导下,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 我们的校园变成了花园式的校园, 人文景观随处可见, 真正做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参考文献

[1]杨靖东, 姚铁岩.浅谈园林树木的种植与养护方法[J].科技咨询导报

[2]张光明, 李汉姣.园林树木的栽培与管理[J].绿色大世界, 1997, (04) .[3]戴福.北方园林树木移植技术[J].河北林业科技, 2007, (S1) .

[4]任明静.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的关键技术[J].农技服务, 2007, (02) .

[5]卢林, 王二强, 庞静静, 郭亚珍.园林树木冻害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探讨[J].现代园艺, 2007, (03) .

现实主体 篇4

对“主体”和“主体性”原初意义的理解, 直接影响我们对待主体性观念的态度。在西方哲学史上, 笛卡尔首次将“人”从一般实体中提升出来, 确立其主体地位, 自此, “主体”成为人的专属概念, 用来特指人这一存在者。笛卡尔也由此开创主体性思想之先河, 堪称近代哲学之父。主体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人对于自由的价值追求。人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 也就等于在宣称:我要自由。就此而言, 主体性思想是人类寻求自由的理论表征, 始终具有存在的必要和价值。

主体性观念既然关乎人类的安身立命之根本, 为何在现代遭遇困境?这应归咎于近代主体性思想的理论逻辑。囿于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 是主体性观念在近代陷入困境的根本原因。只有摆脱形而上学的逻辑框架, 主体性观念才能重获生机。

在形而上学的批判浪潮中, 走在最前列, 最为激烈的当属马克思。马克思对近代主体形而上学持有明确的批判态度, 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确立了实践活动较之理论认知活动的基础性地位, 从而开创现代实践哲学, 进而将人确立为实践主体, 将人在实践活动中生发出来的生存本性确立为人的主体性。理论认知活动只会将自由抽象化, 人现实的自由是在感性的物质性实践活动中创造出的理想的生存境况。人的解放或说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毕生的追求, 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因此包含了丰富的主体性思想。

一、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基本内涵

众所周知, 马克思开现代实践哲学先河, 实践哲学的确立为“濒临死亡”的主体性重获新生提供了理论支撑。以实践哲学范式为根基, 主体性思想获得了全新的内涵, 主体性思想原初的使命, 即人的自由价值目标的实现, 也由抽象变为现实。

近代主体形而上学的主要研究问题是认识论, 理论认知活动被视为基础性活动, 人首要地被理解为认知主体, 人的理性认知能力相应地被确认为主体性, 马克思通过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性考察, 指出其症结所在:“主语和谓语之间的关系被绝对地相互颠倒了”[1]114。由“观念”充当的主体也就是作为理性的“认知主体”, 是由主谓颠倒而来的虚假的主体, 真正的“现实的主体”应该是“实践主体”, 与近代抽象的“认知主体”相区别, 马克思把人明确地理解为“实践主体”, 这与马克思实践哲学所主张的, 实践活动较之理论认识活动具有现实的基础性地位的观点是一致的。

“主体性的存在方式是人之所以成其为人的质态标志”[2], 换言之, 作为主体而存在, 是人独有的存在态式, 人必然成为主体。而人之所以能够成为主体, 要归功于人的自我意识及对象意识。人同时具有的自我意识及对象意识, 使人得以将自身同他物区别对待, 将他物连同他自身, 都作为对象来对待, 从而确立自身的主体地位。不仅如此, 人的自我意识及对象意识还使人将自己同他所进行的活动相区分, 这是人优于动物所在, 人所特有的自我意识及对象意识, 是人成为主体的先决条件。

人的自我意识及对象意识体现了人的自主存在性, 使人成为主体, 但并不一定意味着人必然是实践主体, 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实践主体, 还有赖于人的实践活动的对象性, 在马克思看来, 实践活动是一种对象性活动, 这一观点对于理解人的实践主体地位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对于实践活动的对象性, 马克思描述道:“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进行生产, 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正是在改造对象世界中, 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劳动的对象是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人不仅像在意识中那样在精神上使自己二重化, 而且能动地、现实地使自己二重化, 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1]8, 正是这种对象性的实践活动, 赋予了人以实践主体的身份。

“实践性”和“主体性”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是两个紧密关联的概念,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阐释了二者的逻辑关联:“实践性”是“主体性”的基础, 同时, “主体性”是“实践性”的内在特征。马克思虽然不赞同唯心主义哲学立场, 但并不否认主体性观念, 他否定的是被近代唯心主义哲学抽象地发展了的“主体性”, 通过阐释“实践性”, 马克思实现了对于“抽象地发展了”“主体性”的近代唯心主义哲学, 尤其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批判。

对于“主体性”的强调, 是正确理解“实践性”的条件。实践不是一种盲目的机械的活动, 实践活动的有效进行有赖于人发挥自己的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和自觉能动性, 实践活动包含着人的理想和价值追求, 这些都体现出人的主体性, 主体性是实践活动得以开展的必要条件。马克思通过强调“主体性”, 实现了对于“不从主体方面去理解”实践的旧唯物主义哲学, 包括费尔巴哈哲学的批判。

可见, 割裂“实践性”和“主体性”, 既不能实现对“主体性”的正确理解, 也无法把握“实践性”的完整内涵, “实践性”和“主体性”内在统一, 孕育出马克思的“实践主体”观点。

通过考察“实践性”和“主体性”的逻辑关联, 我们认为, 马克思阐述的“主体”, 就是“实践主体”, 实践被视为人独有的生存方式, 人在实践生存方式中彰显其生存本性, 人只有凭借自己的生存本性, 才能获得理想的生存状态。在马克思看来, 人的理想生存状态, 也就是人的自由。主体性思想肩负着实现人的自由这一使命, 主体性作为主体的根本属性, 理应是人获得自由的能力, 在这一意义上, 人的“生存本性”, 构成人的“主体性”。人只有充分发展和发挥生存本性, 才能获得自由。人的生存本性体现为一个不断发展和充盈的过程, 这个过程同时也是人实践的过程和理想生存境界获得的过程, 历史性原则将上述几个内容统合在一起。

二、现实的自由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价值目标

主体性思想承载着人对于自由的价值追求, 在这一意义上, 主体性思想可谓寻求自由的学术。“主体性”与“自由”的深刻理论关联, 在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中, 表现的尤为突出。

主体性思想和自由观同为马克思主义哲学重要的理论内容。马克思一切理论活动的旨趣都在于实现全人类的解放, 对此, 杜娜叶夫斯卡娅评论道:马克思主义哲学只能被理解为解放的理论, 如若不然, 它什么都不是。马克思在其著作中从不同的理论角度探讨了人的解放问题, 自由是解放的主旨和核心, 我们有理由认为, 马克思研究主体性观念的根本目的, 就在于追求人的自由。自由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理论旨趣, 而这与主体性观念的初衷是极为符合的。

对“主体性”的界定, 深刻关联着对人的自由的界定以及对自由实现道路的设想。近代主体形而上学将“主体”界定为“认知主体”, 与之一致, 将“主体性”界定为人的认知能力即“理性”, 此种观点直接导致了“认知主体”和“主体性”的抽象, 也将人的自由——抽象化为一种精神自由。片面强调理论认知活动, 诉诸不断地扩张理性认知能力这一方式获取自由, 必然走向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认知主体性”发展为“绝对精神”, 最终导致了人的自由的抽象化和失落。这就意味着, “认知主体性”未能承担起“主体性”的使命。“认知主体性”最初确立的价值目标失落了。

与主体形而上学不同, 马克思将“主体性”界定为从现实的人的生存活动中生发出来的“生存本性”, 作为“生存本性”的“主体性”关切的是人的现实生存状态, 马克思所谈论的自由, 从来不是抽象的精神自由, 而是一种生存状态, 是一种与人的本性相符的生存状态。人的生存本性为人获得理想的生存状态, 提供了保障。

共产主义是马克思对人的理想生存状态设想的集中体现。共产主义不单是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 更重要的是主体理想的生存状态, 因而也是自由的生存状态。在共产主义社会中, 人的主体性将得到最为充分地展现。作为一种符合人生存本性的生存状态, 共产主义是人至高价值目标的完成, 也是主体性思想使命的完成。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自由观共同的理论归宿。“审视和反省马克思倡导的共产主义价值体系, 我们不难发现, 其根本特征就在于鲜明的主体性”[3]。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价值体系的设置, 是其主体性思想最有力的诠释。

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描述体现出强烈的现实性:共产主义价值体系不仅仅是一个理论目标, 更是一种现实的运动, 马克思强调:“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4]18, “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成状况的现实的运动”[4]31。对现实性的强调, 对人的现实的自由探求, 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自由观的共通之处。

对于自由的价值追求是人确立主体性观念的真实动因, 能否实现这一追求, 也成为我们衡量一种主体性思想是否具有合理性的标准。马克思赋予“主体性”以“生存本性”的全新内涵, 凸显了其主体性思想以及自由的现实性特点, 从而为人实现自由价值目标, 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不仅为人的现实自由奠定了理论基础, 也为主体性观念在现代的合理解读提供了可能,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就是主体性观念在现代的合理解读。

三、马克思现实的自由观

“主体性”和“自由”,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 是两个紧密相关的内容, 离开主体性思想, 马克思的自由观将无法得到完整的说明。理解了这一点, 我们也就捕捉到了研究马克思自由观的方法, 探讨马克思的自由观应该结合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 事实也正是如此, 马克思从不同的角度, 阐释了“主体性”的内涵, 相应的, 对自由及其实现路径的论述也略有不同, 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不同时期的经典著作中, 发掘出马克思对“自由”不同角度的理解以及对自由实现道路的不同设想。

具体而言, 马克思现实的自由观及其实现道路体现为以下几个论断:

首先, 自由是“人向自身的还原或复归, 是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1]81。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把“主体性”界定为人的类本质或说“自由自觉的活动”, 从而将自由理解为人的一种本真状态。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将人的劳动变成了一种异己力量, 异化劳动是人的不幸和痛苦的直接原因, 也是剥夺人自由的罪魁祸首, 人失去了主体的地位, 背离了自由本性。

按照这一思路, 人要向本真状态复归, 要获得自由, 就必须消除异化。人扬弃异化向自身的复归、人的自由的获得以及人的主体地位的确立, 是同一个过程, 即消灭私有制的过程。马克思将这一过程表述为:“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5]120, “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 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1]81, 在这一意义上, 马克思和恩格斯说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 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主体性的类本质内涵要求消除异化复归本真状态, 这是主体获取自由的必然途径

其次, “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6]53。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 马克思强调, 主体是一种社会存在物, 社会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重要内涵。人的发展同社会的发展存在深层关联, 人的发展是人的主体性充实的过程, 也是人的自由不断扩展的过程。由此, 马克思主张结合社会发展规律, 研究人的发展以及自由扩展的规律。祛除历史的迷雾, 马克思找到社会形态的更迭与人的自由之间的深刻关联, 从而寻求到了通达的自由的道路。

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马克思把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和人的自由程度划分为三个阶段: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依赖关系”、资本主义社会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以及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从属于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7]。共产主义社会是主体实现自由的必要社会条件。

共产主义的优越性使其能够为主体的自由提供条件。共产主义社会作为人的联合体, 区别于以往的任何一种共同体。以往的一切共同体均包含阶级对抗, 共同体的成员均作为阶级的成员而存在, 缺乏独立性。共同体由代表少数人利益的统治阶级掌管, 这些数量上居少数的统治者限制了大多数被统治者的自由, 这样的共同体, 只能成为大多数人自由的桎梏, 因而是虚假的共同体。在虚假的共同体当中, 少数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是以牺牲多数人主体地位和自由为代价的。

与上述情况相反, 共产主义是真正的共同体。在共产主义联合体中, 个人排除了一切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属性, 仅作为自由的个人而存在, 每个人都保有自己的个性, 都是发展着的主体。个人与个人之间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 每个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自由不仅不会损害他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 反而为他人的主体地位和自由提供条件。换言之, 个人的自由发展与联合体的自由发展并不矛盾, 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而获得自由。

主体性的社会性内涵, 要求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实现, 这是主体获取自由的必需社会条件。

再次, 自由是打破特定的活动范围, 可以在任何部门内活动。

生产力高度发达, 人从特定的分工领域中解放出来, 自由支配活动时间, 也为主体自由的重要条件。对此,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道:“生产力的巨大增长和高度发展”[4]30, 是解放的“绝对必需的实际前提”[4]30。

生产力欠发达, 物质资料相应匮乏, “就只会有贫穷、极端贫困的普遍化;而在极端贫困的情况下, 必须重新开始争取必需品的斗争, 全部陈腐污浊的东西又要死灰复燃”[4]30。而生产力的高度发达, 为人提供充足的生活资料, 不仅可以消除了人与人之间因争夺生存资料而发生的斗争, 更重要的是, 可以将人从生存活动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避免人物化为生存的工具, 历史发展的经验也恰恰验证了这一点:“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努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的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 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4]19。

更为重要的是, 生产力的高度发达还可以消除社会分工对人的限制。私有制下, 人们受到分工的制约, 生产力表现为一种外在的, 支配人意志和行为的力量。生产力的高度发达将打破社会强制分工:“在共产主义社会里, 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 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 社会调节者整个生产, 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 明天干那事, 上午打猎, 下午捕鱼, 傍晚从事畜牧, 晚饭后从事批判, 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4]29。生产力的高度发以及由其带来的物质财物的极大丰富, 使得人能够打破特定的活动范围, 真正地支配自己的劳动, 自由分配自己的时间, 进而成为自己的主人, 亦即成为真正的主体。

生产力高度发达以及强制分工的消除, 是主体获得自由必要的物质条件。

综上, 马克思从异化的消除与主体的自由、社会形态更迭与主体的自由以及自由时间的支配与主体的自由这三个方面, 阐释了主体获取自由的路径, 殊途同归, 三条路径都指向共产主义社会形态, 马克思对于共产主义的设想, 也就是对于主体自由状态的设想。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 也就是主体自由目标的实现。共产主义不是单纯的理论设想, 恰恰是通过人的实践活动, 发挥人的主体性, 现实展开的运动。人的主体性的充分发展和发挥, 是人确立主体地位以及实现自由的条件。马克思通过规划人通向自由的道路, 完成了其主体性思想的理论使命, 也为主体性观念在当代存在的合理性, 提供了有力的辩护。

四、结语

人现实的自由, 是马克思毕生追求的目标, 这与主体性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一致的, “马克思仍然建构主体, 并寄希望于这种新建构的主体发挥足以完成未竟的启蒙目标之任务”[8]251, 马克思更加激烈、更加直接的自由宣言以及为人的现实自由勾画的道路, 使其主体性思想克服了主体形而上学的理论困境, 为我们展开了一幅全新的主体性思想的图景:主体不是认知主体, 而是实践主体;不是抽象的、孤立的既成存在者, 而是处于社会关系中的, 不断自我创造和自我发展的生成者;主体赖以实现自由目标的能力即主体性不是理性精神, 而是实践能力, 即生存本性;自由不是纯粹理论认识领域的抽象自由, 它本质上属于实践领域, 实践活动是实现主体自由的现实力量, 自由是人现实的理想的生存状态。

马克思诉诸人的实践活动及其历史发展来实现自由价值目标, 体现出了巨大的现实感和历史感。因其为人的自由开辟了现实的道路, 马克思的主体性思想堪称主体性观念在现代的合理解读。

摘要:主体性思想自诞生开始就承载着人类对于自由的价值追求, 自由问题和主体性思想的紧密关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表现的尤为突出。马克思对于主体形而上学进行了深刻地批判, 并在实践哲学范式下重新阐释了主体性观念, 使其获得现代意蕴。现实性是马克思主体性思想及其自由观的共同特点, 基于对主体性的现实理解, 马克思将自由理解为人的一种现实的生存状态, 通过探索人获得理想生存状态的途径, 马克思为人获得现实的自由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而也完成了主体性思想的原初使命, 使得主体性观念在当代获得了存在的合理性。

关键词:主体性,实践主体,生存本性,现实性,自由

参考文献

[1][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袁祖社.意义世界的创生及其自为拥有——人的超越性与自由本质探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1 (1) .

[3]孙伟平.作为价值哲学的马克思哲学[J].学术研究, 2007 (1) .

[4]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节选本)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0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现实主体 篇5

关键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实需求,对策

1 加快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现实需求

1.1 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现实难题的迫切需要

河南是农业大省, 素有“中原粮仓”之誉。目前, 农村大部分劳动力都外出打工, 转移就业, 待在农村的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并且大多数是妇女和老人留在农村种地, 文化程度不高, 素质相对较低, 而新生代农民工大多向往城市生活, 对回乡务农不感兴趣。“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等问题凸显。

目前, 在农业生产中, 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活跃在田间地头, 呈现出新的亮点。他们的出现为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地”难题探索了新路子。

1.2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互联网+ 农业”有效实施的重要载体

2015 年7 月1 日, 国务院出台《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 确定“互联网+”背景下现代农业等11 个重点发展领域, 给我省农业发展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我省农业发展正在经历革故鼎新的蜕变, 要想打好粮食生产‘王牌’, 巩固粮食生产‘优势’, 必须做到互联网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而“互联网+ 农业”的有效落实, 需要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现代农业生产经营者队伍。然而, 留守在农村的传统农民文化水平相对不高、素质偏低, 专业人才更为缺乏, 难以吸收、消化新技术, 更无法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所以, 必须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突破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聚集了大量的新型职业农民和高级农业职业经理人, 他们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 接受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强, 管理思路清晰, 善于利用“高精尖”农机和先进生产技术, 具有高水平的管理能力, 成为“互联网+ 农业”有效实施的骨干力量。

1.3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近年来, 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据统计, 截至2014 年底, 全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已达15.85 万个。虽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 但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①因土地流转滞后带来的问题:基层干部观念跟不上形势要求, 基层政府做事急躁冒进;传统农民对土地流转还半信半疑, 原因在于农民有后顾之忧, 因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健全, 很多农民担心土地流转后生活得不到保障;土地流转的规范性有待提高, 很多地方在土地流转时只进行口头协议, 没有经过正规合法的程序;土地流转平台亟需搭建。②专业人才匮乏。由于农民大多数文化水平较低, 学习和运用新技术的能力较差, 缺乏专业市场分析和经营管理人才, 阻碍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③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有待加强。

2 加快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对策建议

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历史较短, 尚处于起步阶段, 各种类型经营主体的模式体系尚不完善。因此,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时, 要认真总结发达地区的经验, 结合我省的具体省情来实现。

2.1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首先要顺应市场规律, 厘清政府与市场的边界,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又要根据我国国情和河南实际, 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充分挖掘自身产能, 保障国家和河南粮食安全, 这样, 效益和产能并重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目标才能实现。为此, 在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指导思想上, 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原则, 而政府要提升发展理念, 做到“不越位”、“不错位”、“不一味追求政绩”, 积极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培育和发展提供宽松和谐的发展环境。

2.2 积极营造“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良好环境, 分梯度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所需人才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撑。因此, 各政府部门应从社会保障、项目扶持、金融服务、土地流转、政府补贴等多个方面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并不断完善创新, 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在农业农村风生水起, 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队伍建设注入良好、可持续的发展力量。

第一, 积极挖掘并重点支持现有骨干量。对于农业农村中现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经营者, 比如, 那些农业专业大户户主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者, 由于他们长期待在农村, 地缘关系较好, 在广大农民中有着较强的能力或威信。他们的行为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了农业生产的方方面面, 从独自盈利向集体致富迈进、从无意带动向主动帮扶转变、从单一环节向全产业链延伸。他们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骨干力量, 因此, 要在各方面尽可能的给予重点支持。

第二, 吸纳新生力量。千方百计吸引那些“投资农业的企业家”、“返乡务农的农民工”、“崇尚现代农业的大学生创客”等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 流向农村、留在农业。因为他们在农业资金的投入以及农业市场发展变化的应对、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管理上具有一定的优势。

第三, 培植潜在力量。对于一些具有发展潜质的农民, 要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针对不同层次类型的农民展开不同种类不同方式及内容的培训。着力培育一大批种养业能手、农机作业能手、科技带头人, 让他们在某一个领域成为领头羊, 让他们成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潜在力量。

2.3 深化改革, 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政策支持

2.3.1 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要加速推进土地流转法制化, 实施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推行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三权分离”, 做好土地确权工作。建立农地流转有形市场, 降低交易成本, 提升农地价值。土地流转政策要向种粮大户倾斜, 确保粮食安全。

2.3.2 改革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更离不开金融的支持。首先, 在资金方面, 由于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不同, 农村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有针对性的制定配套金融服务对策来提供全方位的资金支持。在贷款方面, 要分类对待, 重点支持信用好的和带动能力强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对他们要简化程序, 降低贷款利率。在抵押方面, 尽快制定符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的多形式抵押方法, 可以把农民的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作为抵押物, 这样可以扩大抵押物范围, 盘活农村资产。在保险方面, 结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特点, 开发针对性保险品种, 积极为农产品生产、加工、经营等产业链的各个环节提供各类保险服务。

2.4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抓住“互联网+ 农业”的机遇,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生产与销售

“互联网+ 农业”带动了传统农业升级, 在一定程度上加速转变农业生产方式, 目前主要的运行模式有:①互联网技术深刻运用的智能农业模式;②互联网营销综合运用的电商模式;③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产业链模式。

各种类型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要结合自身具体情况, 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取适合自身发展的运行模式。政府部门要在引导、技术培训、资金支持、硬件设施配套、项目运作等方面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各方面的支持。让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为“互联网+ 农业”在农业农村有效实施的排头兵, 从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孟冬冬.着力破解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难题[J].农业经济, 2014, (12) .

[2]李素琴.河南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与发展的对策[J].河南农业, 2015, (03) .

[3]张秀生, 单娇.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背景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研究[J].湘潭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05) .

[4]陈英华, 杨学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的政绩化倾向及矫正对策[J].中州学刊, 2015, (07) .

[5]刘同山, 毛飞, 孔详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中青年农民精英的作用研究[J].农村经济, 2015, (09) .

【现实主体】推荐阅读:

我国现实07-19

现实遭遇05-12

服务现实05-14

现实05-26

建构现实06-01

现实抗争06-05

关注现实06-05

现实文化06-17

现实需求06-21

生存现实06-26

上一篇:概率概念下一篇:不完备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