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评价

2024-07-06

现实评价(精选5篇)

现实评价 篇1

客观公正地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各个层面进行认真回顾、总结与评价, 不仅有利于在执行相关文件的过程中, 避免“走弯路”、“走过场”、“走原样”, 而且更有利于公共艺术教育的具体实践, 是未来十年公共艺术教育步入制度化、科学化的第一步。

政策制定层面

国家从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角度, 多次提出要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工作, 为各阶段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宏观上的政策指导。

早在1981年1月16日, 文化部、教育部就联合发出了《关于当前艺术教育事业若干问题的意见》, 指出要重视培养专门艺术人才, 也要注意普通教育中的美育。1988年4月27日, 国家教委印发《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 指出艺术教育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是提高新一代大学生素质必不可少的教育手段。要求各校根据实际情况, 确定课程设置, 制定相应的教学大纲, 组织编选教材并逐步建立、完善考核制度。1996年7月29日, 国家教委印发的《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指出, 美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 是全面提高学生文化素质, 促进高校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内容。1997年6月13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高等学校应要求学生选修一定学时的包括艺术在内的人文学科课程。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增强学生的美感体验, 培养学生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2002年5月13日, 教育部印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发展规划 (2001—2010) 》提出:“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艺术课程和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艺术活动,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化素养。在艺术课程的开设和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高等学校既要结合本校的实际, 又要努力创造条件, 开设各种艺术类选修和限定性选修课程, 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2002年7月25日, 《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 (教育部令第13号) 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和内容, 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2006年3月8日, 教育部成立课题组研制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以下简称《课程方案》) 。该《课程方案》明确提出:“公共艺术课程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 对于提高审美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课程目标:在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的学习实践中, 通过鉴赏艺术作品、学习艺术理论、参加艺术活动等, 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 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 提高人文素养;了解、吸纳中外优秀艺术成果, 理解并尊重多元文化;发展形象思维,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提高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 促进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从教育行政管理的角度, 多次下发文件加强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宏观领导, 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公共艺术教育的高度重视。然而, 国家教育最高主管部门制定和下发的这些公共艺术教育文件中, 多停滞于粗线条的宏观指导, 没有结合不同院校的专业特点, 设置更加具体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同时, 相关文件下发以后, 国家教育主管部门没有建立一个经常性的督导检查与评估机制, 致使下发到各级、各类学校的公共艺术教育文件几乎成为一纸空文。

理论研究层面

公共艺术教育与德育具有显著的互通性。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 是向受教育者实施艺术教育所产生的道德价值, 它是一个由审美到立美、由立美到立德、由立德到立人的线性渐进的过程, 是一种“曲径通幽”的理想的德育教育范式。然而, 目前学术界仍缺乏对公共艺术教育学理层面的深入研究, 尚未将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充分彰显出来、以弥补目前高校“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局面。

目前, 国内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不是很活跃, 相关研究成果数量甚少, 质量也不高。从数量上说, 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关键词, 从“中国知网”搜集到的1979~2010年6月的相关学术论文仅138篇。其中, 自教育部专门下发《全国普通高校公共艺术课程指导方案》 ([2006]3号) 以后的2006年, 刊发此类论文仅20篇、2007年仅27篇、2008年36篇、2009年34篇、2010年6月20日前仅6篇。由此不难看出, 2006~2008年, 学术界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研究兴趣逐年略有增强, 而2009年以后的相关研究开始呈下降趋势, 学术界对公共艺术教育的关注热情在逐年降低;从研究质量上看, 大多数学者的研究, 或停留于对以前政策的解读、或局限于高校内诸多因素的分析、或提出一些共性的理想化的实施策略等等。这些静态化、平面化的“自我欣赏”式的研讨, 难以引起高校管理者、教育决策者的高度关注, 也因此使该领域的研究在“无人响应”的落寞中日益沉寂下来。在此背景下, 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恰是当下亟待挖掘、全力彰显的学理问题, 也是相关领域研究的前提条件。

现实应用层面

目前, “两课”教学效果欠佳的现实境况, 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又未能全力彰显, 使得以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为理论预设和逻辑前提, 来研究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更有着深远的现实意义。

1.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现实“虚位”问题

公共艺术教育具有弥补“两课”教学的德育效应, 然而,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并未发挥它应有的德育价值。据了解, 目前除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外, 大部分高校的公共艺术教育处于“虚位”状态。

(1) 公共艺术课程因“教者”, 而非因学生主观需求设置, 课程层次没能兼顾理论、赏析、技巧等多向性。同时, 多数高校基本都把公共艺术课列入选修范围, 并未纳入教学计划。

(2) 公共艺术教师队伍不稳定、师资结构不合理。以辽宁的高校为例, 公共艺术专职教师仅占25%, 其数量达不到教育部规定50%的标准, 整体师生比也达不到0.15%~0.2%。

(3) 公共艺术教育设施匮乏。在前期调查中, 70%以上的高校没有公共艺术教室, 缺乏艺术实践的场所和设施。作为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群体其主观的艺术需求与公共艺术教育的客观“虚位”相矛盾, 造成高雅审美情趣、艺术修养与人文素质的“后天不足”。调查表明, 83.33%的大学生认为, 一个人的兴趣爱好与其思想品德修养存在着相辅相成的关系;97%的被调查学生认为, 公共艺术课与个人品德修养是“补充关系”和“因果关系”。然而, 目前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现有条件满足不了大学生审美向善的愿望。

(4) 从社会资源看, 教育部自2004年以来每年都要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作为一种国家投资的年度性艺术活动, 只具带动和辐射作用, 50%以上的地方高校还无缘享受这一文化盛宴, 而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 才是高校实施公共艺术教育的长期性目标。然而, 高校所在城市的艺术团体未能与高校建立一种合作互助的长效机制, 使高校还不能享受到当地的艺术教育资源。

2.高校“两课”教学的德育效果不明显

目前, 各高校均按照教育部的指令性要求, 普遍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等德育类课程。前期调查显示:70%以上的大学生是“迫于考试与学业上的要求”才接受“两课”学习的, 德育学习脱离了学生内在需要和人格建构;教学方法方面, 教师说教占77.08%、纯理论教学占88.54%。足以说明“两课”教学中理论灌输的严重性;德育途径方面, 课堂教学占80.25%、社会教育占15.63%、家庭教育仅占4.12%。说明目前高校德育途径仍以课堂为主。这些弊病是我们反思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改革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重要的现实背景。应该为发掘公共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 彰显其“曲径通幽”的德育教育功效提供现实空间。

结论

针对高校“两课”教学的效果非显著性和公共艺术教育现实“虚位”, 致使德育效应无以彰显的现状, 我们提出:应以公共艺术教育为切入点, 通过挖掘公共艺术教育特有的德育价值、构建公共艺术教育“教育场”, 以其“曲径通幽”的路径选择和“春风化雨”的浸润方式, 实现以公共艺术教育加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终极目的, 也为我国高校和教育决策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孔宪峰, 周秀红.公共艺术教育促进德育的理论回归[J].理论界, 2008 (11) :161-162.

[2]金玺铎.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价值探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2) :69.

[3]王萍霞, 肖华.试论高校艺术教育的德育效应[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高教研究版) , 2006 (3) :97-100.

[4]孔宪峰, 周秀红.公共艺术教育语境下师生的角色定位[J].继续教育研究, 2008 (10) :85-87.

[5]胡智勇.对学校艺术教育的思考[J].艺术教育, 2008 (5) :11.

现实评价 篇2

营口市鲅鱼圈长江路小学 史秀芳

这两年有一个新兴的物品走进教师和学生的视野中,那就是《辽宁省中小学学生评价手册》,它取代了以往的单一评价,成为记录小学生道德素质发展全过程,从甄别式转向发展性评价的载体。它蕴含着丰富的德育资源,潜藏着巨大的德育价值,为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与文明习惯起到了激励的作用。但是自建立以来,广大教师还不能清楚的认识到它的价值,不能很好的使用。因而重视并努力实现评价手册的德育功能,对于提高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一、德育功能

评价手册的设计与应用以《中小学德育大纲》为指导,既关注学生对道德的理解和掌握,也关注他们道德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既关注学生道德习得的结果,也关注他们道德学习过程中的变化和发展;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道德进步。在呈现评价结果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与发展,使评价起到激励和促进作用。

对学校德育工作而言,它具有如下几方面的功能。

(一)激发心理动力

形成激励机制

心理动力是指由个体的需要、兴趣、动机以及信念、理想、世界观等个性心理倾向所产生的来自主体自身的驱动力。评价手册做为一种新的评价方法,设计精美,有学生成长的照片,有每个学期老师、同窗、父母和自己对自我的评价,还有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业成绩与操行评定,给每个学生提供创造、表现、欣赏成功的机会,是根据已知标准对学生成果的质性评价、证明。它立足于面向全体,因材施评,每个学生都可以用这些标准来观察、审视自己的成果,促使学生自身发展,张扬个性,能激发教师与同学积极参与到记录成长的行动中来。

(二)营造舆论氛围

形成价值导向

评价手册的设计与使用,这个过程会给学校与教师带来评价理念的变化,诸如,评价要促进学生全面而持续的发展。不仅要关注学业成绩,而且要更关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评价手册本身就采用质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以及自我评价等方式,能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动态,指导学生德育成长,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地发展。而且,评价手册是把学生的发展作为一个持续的过程来看待,它允许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和评价,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负责,特别是感受自己的不断成长与进步,培养自信心,促进学生在原有的水平上持续发展。

此外,评价手册还把家长纳入到评价的体系中来,既宣传了新课程评价制度改革的理念,也使家长认同建立现代评价的价值取向,提高家庭中德育的效果。

(三)明晰行为规范 提供情感支持

评价手册对学生的操行评定给出了具体的标准,分为“习惯养成、文明守纪、交往合作”三个方面,每个方面中都有具体的行为规范,比如,“文明守纪”中“文明”这一小项,要求学生:“尊敬师长,见面行礼,主动问好;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孝敬父母,主动帮助父母做事;为人诚实,不说谎话;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缺点;爱护公共财物,不随意损坏物品;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自觉维护校园环境;不说脏话,不骂人,不打架。”教师根据评价册能明确评价内容,学生能对照调整自己的行为,提高道德素养。

二、现实价值

1、具体的评价内容 有利于反映学生的道德素养

评价手册一共包括三方面,一是学业成绩,反映的是学生学科学习目标达成度情况。它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和价值观等项目,在各个学科中有所体现。二是操行评定,反应的是学生基础性发展目标达成度情况,它包括习惯养成、文明守纪、交往合作等方面。三是学生在某一方面进步和成绩情况。它包括学生自己、家长和教师认为可以反映努力程度、进步过程和素质提高的相关材料和机遇期盼。它们的目的和内容,是为了展示学生的道德进步状况。此三方面共同作用,能具体全面真实的反映学生在某个时期或者这个小学时期学生的道德素养。

2、灵活的评价机制 有利于提升学生道德素养

长期以来,对学生道德素养的评价主要依据班主任掌握的“品德操行”记录,很多情况下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道德发展过程与水准。评价手册建立了科学规范的适合普通小学生的评价原则、机制、标准和评价制度,可以有效达成对学生道德素养的综合评定。一方面能够记录学生的成长过程,展示学生的最佳成果,真实地反映他们在成长过程中的成功与挫折,让学生体验成功,感受成长与进步。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收集学生在德育方面的信息,为教师、家长和其他人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的评价材料,使教师能够更加开放地、多层面地、发展地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水平,保证评价的全面性和科学性。

3、多元的评价模式 有利于构建学生、教师、学校和家庭德育的评价网络

现实评价 篇3

切入点,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实现,最后提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1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背景

1.1 理论依据

考核评价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检验教师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是检验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内在行为、习性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引导与促进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行为、习性,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并且让学生学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世界、分析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本领。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学会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将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素质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具有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考核的意义就是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综合素质强的、思想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教学过程与考核制度的良好对接,实现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全面提升的效果。

1.2 现实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具有现实存在的重要意义,首先,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思政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其采取的考核方式还是集中在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形式,侧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其次思政考核主体单一。高职院校的思政考核评价主体主要是由教师单独完成,教师不仅要承担学生的理论教学,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单一的考核主体,由于教师精力有限,结果容易造成考核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出现;最后评价考核指标缺乏广泛性。当前的思政考核指标大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的考核指标,这样的指标对于思想考核是不科学的,因为思政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育。当然当前的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除了上述几种缺陷与不足外,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面对这些不足需要加大对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力度。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设计实现

2.1 思想政治评价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整体的考核体系,但是由于这些课程的内容不同,结果考核标准也就不同,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2.1.2 实践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要体现行知结合,其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检测、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行实践检验,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分析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考核评价体系要充分引入社会实践考核环节,将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

2.1.3 合作性原则。思想政治考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要侧重检验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应该将考核过程看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因此在设计评价考核体系时要体现出合作性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要以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取代单一的考核制度,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以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见下表)。

20__年__学期_____班(******)成绩册

根据上表的评价考核内容说明如下:

2.2.1 平时成绩

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如果学生出现旷课2次以上的,其出勤成绩就为0分,而对学生的作业打分的依据主要是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

2.2.2 实践成绩

实践成绩主要由读书笔记、撰写小论文或制作思想政治读书小报、课堂表现以及社会实践成绩构成。读书笔记主要是检验学生阅读课外书而获取的知识;撰写小论文或制作思想政治读书小报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理论体系、逻辑思维等而撰写的思想政治论文,通过撰写论文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强化理论知识;课堂表现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发言,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等表现而进行的评价,课堂表现可以有效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理论知识体系;社会实践是实践成绩最重要的环节,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实践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的表现形式比较复杂,有些思想政治理论很难在短期内转化为社会实践,因此对于社会实践的形式不要仅仅局限在特定的活动中,而是要将学生参与特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等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的具体性、长效性。

2.2.3 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主要是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试成绩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各种知识检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包括开卷考试成绩和闭卷考试成绩,开卷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应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其要体现出思想政治的时事效应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闭卷考试成绩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闭卷的考核标准要采取固定的单一标准。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的实效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3.1 对学生的作用

3.1.1 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施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学生的出勤率得到了保证、学生在课堂的发言更加的积极踊跃,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1.2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全面了解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最后写出相应的有一定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这种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学生也非常喜欢。

3.2 对教师的作用

3.2.1 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为教师比较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高职院校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指标制定方式,吸引一线教师参与到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工作中,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2.2 有利于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时效性。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体系,转变了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并且对于思政教学的考核标准由过去以考试成绩为主,变为侧重考核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内在需求的能力。因此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1).

[2]李晓勤.陈加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考核评价研究[J].理论导报,2012(8).

[3]纪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及其启示——以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价值工程,2011(2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知行合一”重在行的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13C50。

作者简介:

蒋玉华(1964-),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endprint

摘要:本文以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考核体系构建的理论背景为

切入点,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实现,最后提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1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背景

1.1 理论依据

考核评价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检验教师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是检验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内在行为、习性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引导与促进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行为、习性,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并且让学生学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世界、分析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本领。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学会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将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素质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具有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考核的意义就是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综合素质强的、思想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教学过程与考核制度的良好对接,实现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全面提升的效果。

1.2 现实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具有现实存在的重要意义,首先,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思政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其采取的考核方式还是集中在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形式,侧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其次思政考核主体单一。高职院校的思政考核评价主体主要是由教师单独完成,教师不仅要承担学生的理论教学,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单一的考核主体,由于教师精力有限,结果容易造成考核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出现;最后评价考核指标缺乏广泛性。当前的思政考核指标大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的考核指标,这样的指标对于思想考核是不科学的,因为思政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育。当然当前的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除了上述几种缺陷与不足外,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面对这些不足需要加大对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力度。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设计实现

2.1 思想政治评价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整体的考核体系,但是由于这些课程的内容不同,结果考核标准也就不同,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2.1.2 实践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要体现行知结合,其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检测、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行实践检验,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分析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考核评价体系要充分引入社会实践考核环节,将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

2.1.3 合作性原则。思想政治考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要侧重检验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应该将考核过程看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因此在设计评价考核体系时要体现出合作性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要以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取代单一的考核制度,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以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见下表)。

20__年__学期_____班(******)成绩册

根据上表的评价考核内容说明如下:

2.2.1 平时成绩

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如果学生出现旷课2次以上的,其出勤成绩就为0分,而对学生的作业打分的依据主要是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

2.2.2 实践成绩

实践成绩主要由读书笔记、撰写小论文或制作思想政治读书小报、课堂表现以及社会实践成绩构成。读书笔记主要是检验学生阅读课外书而获取的知识;撰写小论文或制作思想政治读书小报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理论体系、逻辑思维等而撰写的思想政治论文,通过撰写论文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强化理论知识;课堂表现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发言,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等表现而进行的评价,课堂表现可以有效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理论知识体系;社会实践是实践成绩最重要的环节,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实践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的表现形式比较复杂,有些思想政治理论很难在短期内转化为社会实践,因此对于社会实践的形式不要仅仅局限在特定的活动中,而是要将学生参与特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等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的具体性、长效性。

2.2.3 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主要是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试成绩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各种知识检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包括开卷考试成绩和闭卷考试成绩,开卷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应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其要体现出思想政治的时事效应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闭卷考试成绩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闭卷的考核标准要采取固定的单一标准。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的实效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3.1 对学生的作用

3.1.1 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施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学生的出勤率得到了保证、学生在课堂的发言更加的积极踊跃,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1.2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全面了解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最后写出相应的有一定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这种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学生也非常喜欢。

3.2 对教师的作用

3.2.1 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为教师比较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高职院校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指标制定方式,吸引一线教师参与到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工作中,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2.2 有利于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时效性。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体系,转变了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并且对于思政教学的考核标准由过去以考试成绩为主,变为侧重考核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内在需求的能力。因此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1).

[2]李晓勤.陈加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考核评价研究[J].理论导报,2012(8).

[3]纪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及其启示——以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价值工程,2011(2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知行合一”重在行的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13C50。

作者简介:

蒋玉华(1964-),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endprint

摘要:本文以思想政治理论基础课考核体系构建的理论背景为

切入点,阐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实现,最后提出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实效。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研究

1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背景

1.1 理论依据

考核评价是教学体系中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检验教师教学成果、评价教学质量的主要方法,是检验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内在行为、习性的重要依据。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体系建立的目的就是引导与促进学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将思想政治理论转化为学生内在的行为、习性,增强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能力,并且让学生学会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去认识世界、分析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本领。

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学会我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通过学生的学习、教师的讲授,将思想政治理论体系转化为学生内在的思想素质行为,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实施具有中国特色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要求,对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思想政治考核的意义就是通过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为社会培养合格的具有综合素质强的、思想过硬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因此需要我们对思想政治考核评价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实现教学过程与考核制度的良好对接,实现大学生理论知识水平和思想道德全面提升的效果。

1.2 现实依据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具有现实存在的重要意义,首先,当前的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形式单一,高职院校虽然意识到思政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的重要性,但是其采取的考核方式还是集中在以笔试成绩为主的考核形式,侧重对学生知识体系的考核,而忽视对学生能力的考察,造成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其次思政考核主体单一。高职院校的思政考核评价主体主要是由教师单独完成,教师不仅要承担学生的理论教学,还要指导学生进行实践锻炼,这样单一的考核主体,由于教师精力有限,结果容易造成考核出现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出现;最后评价考核指标缺乏广泛性。当前的思政考核指标大部分是借鉴其他学科的考核指标,这样的指标对于思想考核是不科学的,因为思政教育不同于其它学科教育。当然当前的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除了上述几种缺陷与不足外,其还存在不少的问题,面对这些不足需要加大对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的研究力度。

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设计实现

2.1 思想政治评价考核体系设计的原则

2.1.1 科学性原则。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包含的内容比较多,包括思想道德教育、法制教育以及政治教育等,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的考核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综合分析,形成整体的考核体系,但是由于这些课程的内容不同,结果考核标准也就不同,所以需要针对不同的考核内容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2.1.2 实践性原则。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要体现行知结合,其不仅要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检测、还要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素质进行实践检验,通过学生的社会实践分析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因此考核评价体系要充分引入社会实践考核环节,将社会实践与课堂学习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的相结合。

2.1.3 合作性原则。思想政治考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要侧重检验学生利用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活动的能力,因此应该将考核过程看作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合作的过程,因此在设计评价考核体系时要体现出合作性的原则,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发挥学生特长,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2.2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设计

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设计要以多元化的考核标准取代单一的考核制度,为此高职院校应该建立以平时成绩、社会实践成绩以及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评价考核体系,实现对学生的综合考核评价(见下表)。

20__年__学期_____班(******)成绩册

根据上表的评价考核内容说明如下:

2.2.1 平时成绩

学生的平时成绩主要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打分,如果学生出现旷课2次以上的,其出勤成绩就为0分,而对学生的作业打分的依据主要是完成作业的情况以及完成作业的质量。

2.2.2 实践成绩

实践成绩主要由读书笔记、撰写小论文或制作思想政治读书小报、课堂表现以及社会实践成绩构成。读书笔记主要是检验学生阅读课外书而获取的知识;撰写小论文或制作思想政治读书小报就是学生根据学习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的理论体系、逻辑思维等而撰写的思想政治论文,通过撰写论文可以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强化理论知识;课堂表现主要是对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发言,积极参与教师的教学活动等表现而进行的评价,课堂表现可以有效将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自身内在的理论知识体系;社会实践是实践成绩最重要的环节,思想政治理论学习实践不同于其它学科的社会实践,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的表现形式比较复杂,有些思想政治理论很难在短期内转化为社会实践,因此对于社会实践的形式不要仅仅局限在特定的活动中,而是要将学生参与特定实践活动与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等相结合,注重思想政治理论社会实践的具体性、长效性。

2.2.3 考试成绩

考试成绩主要是以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平时考试成绩就是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的各种知识检验;期末考试成绩主要包括开卷考试成绩和闭卷考试成绩,开卷考试主要侧重考查学生应用思想政治理论知识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其要体现出思想政治的时事效应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内容。闭卷考试成绩主要是检测学生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闭卷的考核标准要采取固定的单一标准。

3 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考核体系的实效

通过构建多元化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体系不仅增加了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还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模式、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

3.1 对学生的作用

3.1.1 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

通过实施多元化的评价考核体系,学生的出勤率得到了保证、学生在课堂的发言更加的积极踊跃,参与教师组织的教学活动的积极性也得到提升,同时通过多元化的考核体系也改变了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3.1.2 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进一步提高

学生从课堂走向社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提前接触社会,全面了解社会,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最后写出相应的有一定水平的社会实践报告,这种方式提高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效性,学生也非常喜欢。

3.2 对教师的作用

3.2.1 有利于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让教师参与到思想政治理论评价考核体系的构建中,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因为教师比较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高职院校要改变单一的考核指标制定方式,吸引一线教师参与到考核指标体系构建工作中,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2.2 有利于转变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时效性。通过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考核评价体系,转变了传统的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增加了实践教学的比例,并且对于思政教学的考核标准由过去以考试成绩为主,变为侧重考核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变为内在需求的能力。因此通过考核评价体系可以促进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杨舒.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有效性探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2(11).

[2]李晓勤.陈加友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多元化考核评价研究[J].理论导报,2012(8).

[3]纪安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考核方式改革及其启示——以安康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为例[J].价值工程,2011(22).

课题项目:本文系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课题《“知行合一”重在行的思政理论课考核评价体系改革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为13C50。

作者简介:

蒋玉华(1964-),女,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现实评价 篇4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批判现实主义给予了高度的关注。这点可以从马恩对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和他的巨著《人间喜剧》的喜爱中窥见一斑。马克思的女儿、女婿拉法格夫妇曾回忆, 马克思“非常推崇巴尔扎克”, 并且多次表示要写一篇关于评论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文章。因为巴尔扎克凭借其非凡的才华, “用诗情画意的镜子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而恩格斯在1883年12月写给马克思女儿劳拉·拉法格的信中说:“在我卧床这段时间里, 除了巴尔扎克的作品外, 别的我几乎什么也没有读, 我从这个卓越的老头子那里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多么了不起的勇气!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正法!”恩格斯在这段话里, 与他的知己马克思不约而同的说出了喜爱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理由, 是“在他的富有诗意的裁判中”有着“了不起的革命辩正法”, 表现了“了不起的勇气”。马恩高度一致的评价虽然没有运用专门的文学理论术语来表述, 实际上却是“美学的和历史的”批评原则的很好体现。“诗情画意的镜子”、“诗意的裁判”属于美学的要求;“反映了整整一个时代”、“有多么了不起的革命辩证法”属于历史的要求。

要以美学的和历史的观点来科学的批评文艺现象, 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一贯主张, 也是他们在进行文艺批评时的最高标准。例如恩格斯在评论卡尔·格律恩的《从人的观点论歌德》一书时就提出:“我们决不是从道德的、党派的观点来责备歌德, 而是从美学和历史的观点来责备他……”尔后, 恩格斯在批评拉萨尔的剧本《济金根》时, 又重申了这一观点:“您看。我是从美学观点和历史观点, 以非常高的、即最高的标准来衡量您的作品的。”可见, 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人间喜剧》, 符合了这一“最高标准”, 既是“美的”, 又是“历史的”。1888年, 恩格斯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进一步谈到:“巴尔扎克, 我认为他是比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左拉都要伟大得多的现实主义大师, 他在《人间喜剧》里给我们提供了一部法国‘社会’特别是巴黎‘上流社会’的卓越的现实主义历史”, “他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 我从这里, 甚至在经济细节方面……所学到的东西, 也要比当时所有职业的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那里学到的全部东西还要多。”马克思、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高度评价, 准确地概括出了《人间喜剧》丰富的社会历史内容和巨大的认识价值, 这也是对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特点的总结。

二、马恩对批判现实主义高度关注的原因

1、批判现实主义的产生及其特点与社会的密切联系

批判现实主义是在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中产生的。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西欧, 随着社会政治经济结构形态的剧变, 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文化价值观念也在发生着深刻变化, 物质利益观念不断强化, 金钱成为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 这种利欲熏心的倾向也波及到了文学。人们企图逃回中世纪的庄园生活, 在自然风光中躲避尖锐的社会矛盾, 浪漫主义应用而生。可是残酷的现实使人们不得不认识到, 启蒙主义所谓的“民主”、“自由”、“平等”与“博爱”如同水中月镜中花, 美丽却遥不可及, 浪漫主义无法规避更不可能解决现实矛盾。人们只得从更现实的角度去寻求改善人的生存处境的方法, 进而形成了务实、追求客观冷静地分析与解剖现实的社会心理和风气。对社会进行真实细致的描绘、揭露社会黑暗、展示人物各种心态并倡导社会改良, 代替了梦幻的浪漫主义, 批判现实主义在不得已中生发了。

从文学自身发展的过程上来看, 批判现实主义也是继承了文学注重批判的传统。从古希腊到文艺复兴文学, 再到启蒙时期, 文学作品都曾不同程度地从不同角度和出发点强调了批判现实主义的意义。甚至十九世纪浪漫主义文学作品中注重人物心理描写、如实刻画自然风光和抒写真实感情等特点也给批判现实主义提供了艺术经验。

从批判现实主义自身的特点来看, 批判现实主义的无穷生命力来源于它自诞生以来所标榜的真实性和极强的社会参与功能与艺术精神, 即强烈的“批判性”。艺术历史学家豪泽尔曾说过, 文艺“是对人遭到贬低的生存状况的一种无言的批评”, “只有在具有抵抗的社会力量时才得以生存”, 因而艺术的本质应该是“针对社会”的“批判的”、“有助于变革社会, 尽管是以隐蔽、无形的方式”。批判性正是作为现实主义的灵魂, 而产生巨大魅力的。因此, “理性的批判”是“法国文学中最富活力、最有影响、冲击力最大、生命力也最强的部分”的说法。这种秉承了理性精神的“社会批判性”体现在从社会、道德和政治的角度, 不仅评价人的品德, 还评价社会状况、政治体制、国家制度以广泛地反应复杂的社会关系, 丰富的表现内容成就了丰富的表现力。纵观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无论司汤达、巴尔扎克、狄更斯、果戈理还是托尔斯泰, 都是通过“无情的真实”来揭示现存的社会弊病, 批判不合理的社会关系。

批判现实主义作为刺破资产阶级虚伪面具的利刃, 与马恩在革命思想上极为契合, 与无产阶级革命目的有很大的一致性。

2、批判现实主义的政治立场与无产阶级发展的联系

革命导师马克思、恩格斯推崇批判现实主义的文学作品, 还与批判现实主义所表现的政治立场以及客观地反应现实的态度有关。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伟大的思想家、理论家和革命家, 他们将毕生精力投注在研究资本主义社会发展规律及其结果、资本主义社会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 进而最终向共产主义发展等涉及人类命运的重大问题上。因此他们对文学艺术的探索和评价, 是建立在全人类幸福事业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说,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文艺理论, 贯彻着为实现人类理想社会而奋斗的总目标, 这与他们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研究是一致的。所以马克思、恩格斯对文艺的研究不仅仅是单纯的审美, 而是从历史、政治、社会制度等各个角度去观察文艺, 去思考作品及文学创作在政治、文化方面的意义, 力图去实现文艺的社会功能、教化功能, 甚至通过深刻的文艺作品在人们的头脑中引发一场思想上的革命, 使人们通过认识资本主义的虚伪残酷, 从而自觉走向进步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道路。

批判现实主义把矛头直指资本主义社会残酷的制度、冷漠的人际关系, 拜金主义、虚伪的道德和苟延残喘的封建贵族。批判现实主义的作家们勇敢地面对社会现象, 深刻而广泛地探求罪恶的缘由, 无情地打破了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幻想。批判现实主义作品所表现出对现实强烈不满和反抗的精神, 指引和鼓舞着无数被压迫剥削的底层人民在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顺因了无产阶级形势发展的需要。马克思、恩格斯正是看到了文艺作品对人们巨大的精神鼓舞作用, 因而更加推崇批判现实主义作品, 希望它能为在水深火热中挣扎的人们带去光明。

3、《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喜爱还体现在他认为《人间喜剧》原著本身体现了现实主义全面而真实的表现生活、客观逻辑战胜了主观倾向的品质。他在《致玛·哈克奈斯》中说:“现实主义甚至可以不顾作者的见解而表露出来……这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 这是一切自然主义无法达到的高度。恩格斯在信中具体的阐释是:“不错, 巴尔扎克在政治上是一个正统派;他的伟大的作品是对上流社会必然崩溃的一曲无尽的挽歌;他的全部同情都在注定要灭亡的那个阶级方面, 但是, 尽管如此, 当他让他所深切同情的那些贵族男女行动的时候, 他的嘲笑是空前尖锐的, 他的讽刺是空前辛辣的。而他经常毫不掩饰地加以赞赏的人物, 却正是他政治上的死对头, 圣玛丽修道院的共和党英雄们, 这些人在那时 (1830-1836年) 的确是代表人民群众的。这样, 巴尔扎克就不得不违反自己的阶级同情和政治偏见;他看到了他心爱的贵族们灭亡的必然性, 从而把他们描写成不配有更好命运的人……”从恩格斯的分析中可以看出, 巴尔扎克之所以是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所描写的真实生活, 与他本人的世界观是矛盾的, 可是他突破自身的局限, 勇敢地展现了客观真实的世界。陆贵山教授认为:“巴尔扎克的世界观中的真理观和认识论具有强大的唯物主义的思想成分, 驱使他在观察生活时具有忠于现实, 膺服真理的精神;反过来, 使他世界观中的唯物主义成分更加强化和扩大, 因此, 我认为‘现实主义的胜利’应理解为作家用唯物主义世界观或作家的世界观中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和成分观察和表现生活的胜利。”西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卢卡契在谈到恩格斯对巴尔扎克的评论时, 也曾经说过, 像巴尔扎克那样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之所以伟大, 就在于“他的构想出来的场景和人物的内在发展跟他们所珍爱的偏见, 甚至跟他们认为是神圣的信念, 发生了矛盾, 那末他们将毫不迟疑地抛弃这些偏见和信念, 去描写他们实际看到的东西。”又说:“使巴尔扎克成为一个伟大人物的, 是他描写现实的至诚, 即使这种现实正好违背他个人的见解、希望和心愿, 他也是诚实不欺的”, 所以“他在这部小说里实际做到的, 恰恰和他准备要做的相反;他所描绘的不是贵族庄园, 而是农民小块土地的悲剧。正是这种主观意图和客观实践之问的矛盾, 这种政治思想家的巴尔扎克和《人间喜剧》作者巴尔扎克之问的矛盾, 构成了巴尔扎克的历史伟大性。”卢卡契认为, 这就是恩格斯所说的“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 这就是巴尔扎克的伟大。我们认为, 卢卡契的分析是基本符合马克思恩格斯现实主义理论中, 关于现实主义创作中作家世界观与创作的关系。

另一方面, 从现实主义的典型论来看, 恩格斯《致玛·哈克奈斯》的信中谈到:“据我看来, 现实主义的意思是, 除细节的真实外, 还要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人间喜剧》的现实主义艺术成就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对典型的制造上。巴尔扎克自己说过, 要写出一部完整的历史, 就必须塑造众多的人物形象:“我企图写出整个社会的历史。我常常用这样的一句话说明我的计划:‘一代就是四五千突出的人物扮演的一出戏’, 这出戏就是我的著作。”而要“绘写出时代的广阔风貌”, 就要写出这个“时代的主要人物”。 (《<夏娃的女儿>和<玛西米拉·多尼>初版序言》) 塑造典型人物便是巴尔扎克再现时代和社会的主要手段。《人间喜剧》中出现的人物高达两千四百多人, 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各种类型的人物都包罗其中, 有资产者、贵族、官吏、野心家、政治家, 有律师、军人、教士、艺术家、科学家、作家, 有农民、工人、职员、警探, 甚至有妓女、流氓、强盗等, 其中最多的是资产者、贵族, 这里面蕴含了典型意义的人物就有上百个。《人间喜剧》的创造达到了巴尔扎克自己认为的“描写出两三千个人物就能反映整个社会”这一目的, 这些栩栩如生的文学人物也为巴尔扎克赢得了“巴尔扎克社会”的称誉。巴尔扎克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艺术手法塑造典型, 正如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所要求的, 典型环境决定典型人物, 有什么样的典型环境便有与之相适应的典型人物。环境决定人物性格。巴尔扎克认为, 正是不同的环境“把人类陶冶成无数不同的人”, 形成“千殊万类”的性格。马克思说:“人的性格是由环境造成的。”因此, 他们从环境对人物的决定和制约作用出发, 主张人物塑造要同环境描写结合起来, 联系起来。《人间喜剧》的人物塑造和环境描写就是紧密结合和联系的。恩格斯正是从巴尔扎克为首的一批现实主义作家的创作中, 总结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一现实主义原则的。由此可以看到巴尔扎克创作的巨大成就, 这巨大成就也正是《人间喜剧》“现实主义的最伟大胜利”的重要体现。

《人间喜剧》在创作手法和社会、政治、审美意义上处处与马恩的文艺思想相契合, 简直可以作为其在理论行文中的典型实例, 为马恩的理论诠释起到了支撑作用, 这正是马恩不断地兴奋地表达他们对巴尔扎克无比喜爱的由头。可以想象, 马恩在遇到《人间喜剧》时那种如获知音的心情, 因此, 《人间喜剧》注定会成为马恩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焦点。

摘要:本文从三个方面考察了马恩对批判现实主义及其文学现象高度关注的原因:第一, 批评现实主义的诞生和文学特征, 紧密联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虚伪残酷, 使人们能直观地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第二, 批判现实主义将矛头指向资本主义社会的无耻罪行,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无产阶级革命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第三, 以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符合马恩一贯要求和提倡的文学主张。

关键词:马恩,批判现实主义,巴尔扎克

参考文献

[1]梅林.马克思传[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5:70.

[2]恩格斯.致劳拉·拉法格 (1883年12月13日) [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36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77.

[3]恩格斯.诗歌和散文中的德国社会主义[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257.

[4]恩格斯.致裴·拉萨尔[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347.

[5]阿诺德·豪泽尔.居延安译.艺术社会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1987:68.

[6]艾珉.法国文学的理性批判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1:2.

[7]恩格斯.致·哈克奈斯[A].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卷) [C].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463.

[8]陆贵山.列宁论列·托尔斯泰[A].马列文论研究 (第二集) [C].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2.

现实评价 篇5

论文摘要:一段时间以来,我国高校管理中的“学术研究评价问题”,一直是舆论研究的热点。最近,教育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要求各高校要进一步改进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评价,反对各种简单化的科研排名,维护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严肃性。本刊积极推动高校管理中的“学术研究评价”尤其是对于“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改进,试从理论与现实关照的层面,组织国内对此专题有一定研究成果的知名学者开展笔谈,力求从学术研究者、高校教师、学术期刊编者3个不同的视角,探索改进“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理论与实践路径,希望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也欢迎不同意见在这里交锋。

论文关键词:学术评价;CSSCI来源期刊目录;期刊评价

1月,南京大学社科研究评价中心将新版―“CSSCI来源期刊目录”在该中心网站予以公示,同时还发表了《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九次会议纪要》(以下简称《纪要》),该纪要阐明了本次来源期刊评选的原则、办法及今后改进的方向。如同每一次来源期刊的公布一样,此次新版来源期刊的公示,也已引起了社科学术期刊界的关注。当然,期刊界首先关注的是新版来源期刊目录的变化,即哪些期刊入选了,排名如何,又有哪些期刊落选了,结果自然是几家欢喜几家愁。但在笔者看来,更值得关注和讨论的应该是此次源刊评选中遵循的原则和在该原则指导下的新做法以及今后可能出现的新动向,因为规则、程序和方法与评选结果的科学与公正直接相关。

我们知道,在近年来关于学术评价的热议中,来源期刊与核心期刊始终是焦点,对此可谓众说纷纭,严厉批评者有之,正面肯定者亦有之。“总的来说,国内有关‘核心期刊’争论的文章逐年增多,显示出学术界诸多学者、期刊编辑对核心期刊在中国的发展及其功能拓展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剖析,对核心期刊的功能以及加强我国学术评价的科学性、合理性、公正性,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但是,“以上的争论和论述大多是从不同的立场、观点和角度出发,对核心期刊社会应用方面的描述和分析”,故争来争去,颇不得要领,而从评选的原则出发,有可能为站在不同立场均不免感情用事而呈现出纷乱的争论从源头上作一清理。当然,要对CSSCI来源期刊或核心期刊评选原则作一全面分析和评价不是本文这样一篇笔谈性质的短文所能解决的问题,本文仅以《纪要》所阐述的2012―20CSSCI来源期刊的评选原则为个案,作一简单分析。

在作具体分析之前,有必要先讨论CSSCI来源期刊及CSSCI评价数据库在学术评价现实中实际所起的作用和面临的问题,从而方可看出新的原则或做法是否具有针对性和改进意义。

尽管“CSSCI来源期刊目录”的制作者从来都不认为其工作的首要目的是期刊质量评价:“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hineseSocialSciencesCitationIndex)是由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开发研制的引文数据库,用来检索中文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论文收录和被引用情况。”[注:参见《“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简介》,南京大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cssci.nju.edu.cn/。在该篇简介中,列举了CSSCI的多项功能,但与评价直接相关的只限于“提供多种定量数据”。]从理论上来说,其主要目的也的确不在评价而在于为学术研究提供索引工具,评选来源期刊只是其工作的第一道程序,但既然评选了期刊,这个来源期刊目录也就间接地具有了评价功能,而这个功能在期刊评价实践中已远超过了它理论上的主要功能。无论原因如何这是个不争的事实,不容回避。因此,入选“来源期刊”并尽可能排名靠前,遂成为能为期刊带来实际利益的现实目标。学术期刊界乃至学术界直接将这一作用形象地概括为“指挥棒”,似乎不无道理。

“来源期刊”的另一个作用是成为学术评价的基本标准或准入标准,笔者称之为“门槛”。一个最新的典型例子是,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于底发布了《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资助期刊第一批(试点)申报公告》,宣布首批将资助80种期刊,同时,也规定了申报期刊必须符合的一系列颇为严格的条件,其中硬性的条件就是:“同时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20)来源期刊目录》(南京大学)、《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版)》(北京大学)和《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20版)》(中国社科院)”。这是国家社科基金首次直接惠及社科期刊,对社科期刊来说,这样的资助并非纯经济意义,入选还意味着获得官方首肯,其意义更为重要。此次评选虽不属评奖,但重要性更甚于评奖,因此,申报必定踊跃,而设定这样的基本标准或“门槛”的好处是可以大大节约评选成本。

对于来源期刊的“指挥棒”作用,学术界和期刊界的评价基本是负面的;而其在评选中的“门槛”作用在笔者看来是有意义的,但学术界和期刊界对此也存在颇多非议。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其一,“来源期刊”评选中存在的问题;其二,管理部门和学术界缺乏对“来源期刊”的正确理解而导致的错误使用。因此,“来源期刊”制作者所面临的紧迫问题在于:

第一,如何克服自身的问题。这里说的是主观以外的问题。

首先是如何科学合理地对期刊进行分类。由于评价机构主要由文献情报学的专家组成,他们无力对各学科进行内容评价,只能靠采集期刊的外在形式数据进行评价,数据采集与处理的合理与否就成为关键。目前,CSSCI来源期刊是按一级学科进行分类,同时将无法按学科分类的综合性期刊和综合性高校学报各列为单独的一类。既有研究已清楚表明,不同学科甚至同一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之间因引文习惯不同而导致的引文数据差别多至数倍乃至十多倍,看似同类期刊,由于学科侧重点不同,数据差别未见得就是影响力或者质量差别。因此,数据精确到小数点后4位以上的排序,却未必公正。

其次是如何做好动态调整。所谓动态调整就是每过一定的周期(2年)重新评选和发布一次新版时,来源期刊有出有进,位次也有变化,对各学科类别期刊的分配数也会有调整。作为连续出版物的期刊,始终处于动态变化之中,这一变化又与主办者和学术环境的变化有关,故周期性调整源刊和发布数据是必需的。但这样的动态发布使大多期刊不敢掉以轻心,来源期刊评选对期刊的“指挥棒”作用被不断强化。因此,确立科学、合理和公开的调整原则对于淡化“指挥棒”作用,不干扰期刊的正常运作和出版就显得十分重要。

再次是如何处理好来源期刊目录与评价数据库的关系。评选“来源期刊”并不是CSSCI的终极目的,而只是CSSCI数据库制作的基础,这个数据源一旦确定,未来两年CSSCI的各种数据将采自这些期刊,故数据库的制作才是其最终目的。“来源期刊”由于能生成一个反映期刊最新动态的数据库,遂为进一步的评价提供了基础,而且对学术研究也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学术评价现实中,来源期刊目录早已喧宾夺主,其“指挥棒”和“门槛”作用可谓被发挥得淋漓尽致,而数据库却成为被遗忘的宝藏。人们只知有期刊榜而不知或不用数据库已成了令CSSCI最为尴尬的现象。

最后是如何杜绝数据造假。数据造假现象与“来源期刊”的评选及使用方法直接相关。由于只看重数据支撑的排行榜而忽略了数据本身的真实含义,这就给数据造假提供了无限的诱惑和广阔的空间。造假的方法可谓五花八门,主要有二:一是期刊间的“有意识的定向引用”;二是同单位学者间的“互惠引用”,目的只有一个:挤进榜单并尽可能排前。如果放任这种行为,公正自然不复存在。

第二,如何纠正人们对“来源期刊”的误解和误用。解决这个问题并不那么简单和容易,因为过去这样的误解和误用在很大程度上是根源于评价机构的有意误导,毕竟手握“指挥棒”的感觉还是很好的,所以还需要评价机构从自身做起。

在明白了CSSCI来源期刊评选和运用中面临的具体问题后,我们再来看《纪要》所阐述的“来源期刊遴选的四项原则,即分类评价原则、动态原则、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公平公开和公正原则”。如果抽象地看这四原则,并没有新鲜的东西,但此次评选对这四原则的认识和解释以及落实原则的方法还是透出了新意。以下逐一分析。

首先,关于分类评价原则。《纪要》重申“期刊的科学、合理分类是做好来源期刊遴选工作的基础”。那么,如何进行分类呢?《纪要》明确了“以论文内容来确定期刊学科的归类方法”。这一具体方法的提出,使科学分类的原则有了一条贯彻的路径。尽管从CSSCI来源期刊第一版开始就实行了分类的原则,但如何分类外人却不得而知。若凭直觉判断,似乎更多是从刊名入手,比如上海财经大学有两份刊物入选,《财经研究》被归入“经济类”,而《上海财经大学学报》则被归入“综合性学报”类。其实,从刊载的论文来看,这两个刊物并没有类别上的重大差别,前者固然专门刊载经济研究论文,而后者也以刊载经济研究论文为主。本次评选由于明确了“以论文内容来确定期刊学科的归类方法”,《上海财经大学学报》遂被归入“经济类”,这样的归类显然更符合同类才有比较价值的原理。如前所述,即使同一一级学科下不同的二级学科在引文数据上也有着重大差异,因此,在一级学科下,如果单纯依据引文数据选刊和排序显然对某些二级学科期刊有利或不利,造成了某些具有较多二级学科专业期刊的期刊类别明显有失偏颇,比如前几版“语言类”期刊就出现了这样的典型症状。此次对语言类期刊采取了在二级学科基础上的分组,就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当然,期刊分类问题远不止这些,综合期刊(包括综合性学报)的分类问题就更为棘手。由于综合性期刊大多学科门类齐全,无法整体归入某一学科类别,似乎现在这样单独列类很科学,实则不然,门类齐全即意味着没有一个清晰的边界,随意性极强,更易受“指挥棒”的导引,或者说更易迎合“指挥棒”的偏好。本着趋利避害的原则,“冷僻学科的论文,较少带来引文率,因而容易遭遇期刊的冷眼,而经济学、管理学因其热门,容易获得关注,引用率高,因此在学术期刊出版中显著地占据优势地位,这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学术期刊的发展生态,干扰了学术研究的正常发展”[注:叶继元、袁曦临:《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核心期刊)评选的.得失与出路》,《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第1期。]。事实上,在来源期刊位居前列的综合性期刊(学报)中,偏经济管理学科的不在少数。正因为如此,与CSSCI相仿的台湾TSSCI将综合性大学学报一概排除在来源期刊之外。但是,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综合性期刊在我国大陆学术期刊中三分天下有其二,CSSCI是无法将其舍弃的。因此,如何将“以论文内容来确定期刊学科的归类方法”落实到综合性期刊,还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可以肯定的是,并非无法解决,按学科分解综合性期刊所刊载的论文,将其分别归入各自的学科类别就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案。

其次,关于动态调整的原则。《纪要》强调:“来源期刊定期实行动态调整的必要性,坚持科学、合理地确定CSSCI来源期刊数量,决定今后将根据教育部‘繁荣计划’中关于‘推动学术期刊专业化’的要求,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学术期刊总量和活跃学术人口的增减状况,对各学科来源期刊的数量,按照人文社会科学期刊总量20%的比例进行动态调整,并逐步增加专业学术文献的收录量,增强CSSCI学科覆盖的完整性。”这里透露了两个信息:第一,来源期刊的数量不仅将根据期刊总量,而且要结合各学科活跃学术人口的数量进行调整,这样可以处理好各学科间的平衡;第二,将逐步增加专业期刊的比例,这将推动综合性期刊的专业化转型。

再次,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在定量评价近年来遭到各种批评之后,著名的专业评价机构都接受了定量评价须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纪要》就表示要“进一步完善以定量数据为基础、同行专家评价为重要补充的评价机制”。但怎样结合才能达到科学和合理的效果,却鲜有得到公认的成功范例。其原因比较复杂,主要原因之一是定性专家与定量专家定位不清、分工不明、目的含糊,成效不彰也就在所难免了。限于篇幅,本文不展开讨论,仅就此次CSSCI来源期刊评选中的“两结合”作一简单分析。此次评选的确采取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措施:比如CSSCI在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支持下增加了多位知名学科专家参加指导委员会的工作;再如“中心采取了设立网上评审专家平台、互联网征集同行专家意见、语言学网上专家评审试点等措施,积极听取同行专家包括大批中青年专家学者的意见,努力避免期刊遴选的重大遗漏或选择不当”。由于将定性评价的作用限定在“避免重大遗漏或选择不当”,相对说来,定性评价的作用就比较容易显现,特别是对于定性专家理当熟悉的专业期刊,由于学科专家的积极参与,重大遗漏或选择不当的情况当不致发生。这样的定性评价作用虽然有限,但目的、定位和分工却是明确的,因此有积极意义。可惜此次评选只在个别学科采取了这样的方法,好在《纪要》已表示,“今后将在继续试点的基础上,在多个学科逐步推进专家评审工作”。

最后,关于公平、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对于主要依据数据来确定来源期刊的CSSCI来说,“三公”的关键是数据公开,只有公开了数据,一切人为的干扰,特别是数据造假,才就难有藏身之处,才能有公平和公正可言。由于CSSCI的数据十分庞大,即使全面及时地公开所有数据[注:数据公开的第一步是基础引文数据的开放查询,这一点CSSCI已经实现,期刊可以通过引文数据库检索期刊的被引用情况和计算影响因子,因此,所谓评价中心有意“照顾”某些期刊的情况是不大可能发生的。],一般人要读懂它们也殊为不易,既要具有一定的文献情报学专业知识,还要花费大量时间,因此,数据公布的方式十分重要,直接关系到“三公”原则能否真正落实。《纪要》表示,“中心将在CSSCI引文数据开放查询的基础上,积极探索CSSCI统计数据的定期发布形式,完善CSSCI统计数据在学术研究、期刊评价等方面的基础作用。”我们在CSSCI的网页上已可以看到比来源期刊排行更有参考意义的某些统计数据,新版来源期刊目录公示时则“在综合社科和高校学报两个大类增加了多指标排序的发布形式”。所谓“多指标排序”,即除了原始数据排序外,还对容易产生人为干扰的指标(如机构自引、集中引用等)予以修正后重新排序,这样,从多指标排序的差异中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哪些期刊在这些指标上出现了“异常”(当然仅凭位次差异就断言某刊造假是不科学的,还需要对差异数据作具体分析)。这样的尝试虽不能解决所有因人为干扰和数据造假而产生的不公,但对干扰和造假者无疑是个震慑,因为《纪要》还表示:“对涉嫌违规的来源期刊要在发现并核实后立即停止收录”。

以上我们讨论了2012―年CSSCI来源期刊评选时,南京大学社科研究评价中心及其指导委员会对评选原则的新解释以及在此次评选中的具体运用。总的说来,从中可以看到,他们已意识到了CSSCI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在听取了各方意见和建议后,积极采取措施予以应对,从这个角度来说,新版来源期刊目录还是有所进步的,尽管在许多方面进步还仅仅是开始。

《纪要》还有一个重要内容,即提出了CSSCI今后改进的方向,其中有几点值得关注。

首先,《纪要》表示,“在条件成熟时进行CSSCI数据的定期发布,努力探索数据及其发布方式的多元化。”如前所述,能否及时发布以及如何发布CSSCI评价数据直接关系到公平、公正和公开的问题,如何能让公众特别是管理部门从对排行榜的热衷转移到对具体数据及其背后所喻示的学术研究进展情况的兴趣和理解,将是CSSCI制作者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其次,《纪要》承诺,继续执行有关“不收录‘一刊两版(多版)’等不符合出版管理规范期刊”的规定,对涉嫌违规的来源期刊要在发现并核实后立即停止收录。希望中心对期刊学术规范尤其是期刊引证规律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确保引文数据的客观性和可靠性。量化评价的优势在于其“客观性”,数据的真实性可以说是CSSCI的立身、立命之本,没有杜绝数据造假的过硬措施,CSSCI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因此,如何通过评选方法的改进来达到杜绝数据造假的效果,将是对CSSCI数据库制作者智慧的考验。

最后,《纪要》表示,“要大力宣传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评价的意见》,倡议高校科研管理部门科学对待和合理使用CSSCI,加强CSSCI的功能及其来源期刊遴选规则的宣传和解释,努力化解学术界对引文评价及CSSCI的误解,创造有利于CSSCI健康发展的良好氛围,同时积极引导学术期刊向更加规范、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造成过去对CSSCI误读、误用的原因当然不能全部归结为CSSCI自身,但CSSCI制作者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在笔者看来,宣传和解释固然重要,但加强对CSSCI在学术评价方面适用性的研究也许更为重要。不同的学科,比如人文领域的传统学科和社会科学诸学科,CSSCI用于评价时的适用程度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阐明CSSCI在不同学科评价中的不同作用,特别是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更是消除对CSSCI误读、误用必不可少的措施。

【现实评价】推荐阅读:

我国现实07-19

现实遭遇05-12

服务现实05-14

现实05-26

建构现实06-01

现实抗争06-05

关注现实06-05

现实文化06-17

现实需求06-21

生存现实06-26

上一篇:小学语文教学感悟点滴下一篇:商品特征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