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共12篇)
现实 篇1
当VR、AR、MR开始呈现在人们面前时, 我们希望了解VR、AR、MR都分别代表什么呢?它们与数字出版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一、VR (Virtual Reality) , 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人机接口技术、多媒体技术、传感技术、网络技术等多种技术的集合, 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究领域。VR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和传感设各等方面。模拟环境是由计算机生成的、实时动态的三维立体逼真图像。感知是指理想的VR应该具有一切人所具有的感知。除计算机图形技术所生成的视觉感知外, 还有听觉、触觉、力觉、运动等感知, 甚至还包括嗅觉和味觉等, 也称为多感知。自然技能是指人的头部转动, 眼睛、手势, 或其他人体行为动作, 由计算机来处理与参与者的动作相适应的数据, 并对用户的输入做出实时响应, 分别反馈到用户的五官。传感设备是指三维交互设备。
二、AR (Augmented Reality) , 增加现实
增强现实技术是在虚拟现实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通过科学技术模拟仿真, 生成一种逼真的视、听、力、触和动等感觉的虚拟环境, 运用各种传感设备使用户“沉浸”在该环境中, 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或系统提示信息叠加到真实场景中, 实现用户和环境直接进行自然交互, 使计算机系统提供的信息与用户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结合起来, 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 是一种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 具有虚实结合、实时交互的特点。这项技术有数百种可能的应用, 其中游戏和娱乐是最显而易见的应用领域。
维修和建设——增强现实可以将标记器连接到人们正在施工的特定物体上, 然后增强现实系统可以在它上面描绘出图像。
军事——军队数十年来一直在设计使用增强现实, 增强现实系统可以为军队提供关于周边环境的重要信息, 如显示建筑物另一侧的入口, 这有点像X射线视觉。增强现实显示器还能突出显示军队的移动, 让士兵可以转移到敌人看不到的地方。
即时信息——旅行者和学生可以使用这些系统了解有关特定历史事件的更多信息。想象自己行走在美国内战的战场上, 并且可以在头戴式增强现实显示器上看到重现的历史事件。它将使您沉浸在历史事件中, 有身临其境之感, 而且视角将是全景的。
三、VR与AR的区别
由于动画渲染技术可以把人类的一切想象展现出来, 所以在应用方向上, VR更趋于虚幻和感性, 更容易应用于娱乐方向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VR强调存在感或称临场感) 。而基于光学+3D重构的技术主要是对真实世界的重现, 所以AR更趋于现实和理性, 更容易应用于比较严肃的方向, 如工作和培训 (为了更好地达到这一目的, AR强调真实与虚拟的融合) 。但这并不意味着VR不适用于培训。VR能够给培训带来更多元素, 如对天灾人祸、重大事故的模拟, 而AR则更多应用于常规培训, 戴上VR头盔, 更容易让用户进入角色。
四、MR (Mix Reality) , 混合现实
混合现实技术 (MR) 是虚拟现实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该技术通过在虚拟环境中引入现实场景信息, 在虚拟世界、现实世界和用户之间搭起一个交互反馈的信息回路, 以增强用户体验的真实感。本报告首先介绍混合现实技术的内涵和存在的技术挑战, 然后介绍我们在混合现实技术方面的研究进展, 包括虚拟环境的高效构建、现实环境空间结构的恢复、虚实环境的自然融合以及混合现实支撑软件平台等, 最后展望下一步的工作。
五、VR、AR、MR应用于出版
将VR与AR、MR应用于教学类出版物, 可以为读者及学生创造一种体验和沉浸的学习环境, 达到知识建构的目的。它不仅可以表达纸质平面难以表达的状态 (如立体与动画) , 还能增加纸媒的娱乐性和互动性, 是对主流教学形式的丰富和补充, 为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提供了更多可能。大大减少纸媒的内容, 缩小篇幅, 降低印刷成本, 提高产品附加值。用户将不再需要光盘这类载体, 只需移动终端即可实现跨媒体阅读。将教育、科技类资源应用增强现实技术来出版, 实现在移动互联环境下, 将云计算、物联网、感知技术、流媒体等技术集大成, 实现跨媒体阅读。用户只需用在移动终端扫描纸质图书的图片, 即能在移动终端上显示纸书上没有的3D影像、音频、视频等拓展内容, 这就大大减少了纸媒的内容, 缩小了篇幅, 降低了印刷成本, 也就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将VR与AR、MR应用于教学出版物, 是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组成部分, 对于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实现教育又好又快发展具有积极意义。VR与AR在教学上的应用对于教育领域中实现技术开发与实践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于教育教学政策制定、政策实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也是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提出的“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的具体实践。
摘要:当你看到一个人戴着头盔突然毫无征兆地左闪右避时, 当你看到一个人手里明明没有东西, 却做挥舞状, 好像还因为打中了什么而欢呼雀跃时, 你可能会奇怪他们在干什么。你相信吗, 一个普通的手机会因为一张普通的纸而掉出一个会和你说话的泰迪熊来, 一面原本白花花的墙会因为一个移动设备而变成声像俱佳的海底世界。这一切都得益于VR (虚拟现实) 、AR (增强现实) 与MR (混合现实) 。
关键词: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混合现实,数字出版
参考文献
[1]陈向东, 蒋中望.增强现实教育游戏的应用[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10) :68-73.
[2]张帆.增强虚拟现实技术在儿童教育中的应用[J].艺术科技, 2014 (3) :331.
现实 篇2
来源:陈丹青《退步集续编》
在孩子们的眼里上学本应是快乐且多次多彩的,而如今无论对于学生本身还是家长来说,上学却变成了痛苦而艰辛的事。家长们无论是从金钱的准备、学校的选择、跟学校制度打交道等等坎坷的历程都已经让他们身心疲惫。学校的本质到底是什么?教育制度应当往哪方面走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们也许已经不能简单得把它推卸到学校或政府制度上了。
以美国目前学校的教育体制为切入点,作者以亲身经历向大家揭开美国的孩子是如何上学的。相对温和的对美国整体教育作了宏观并且客观的阐述。
家长们可以从文章中受到美国式的教育。孩子们的学校生活本应是自由的,而不是取而代之的“上学难” „
去年给丙奇同志的《体制迷墙》作了书序,今岁他又写成新书《教育的异化》,电话打过来,逼我再写一篇。
我早已辞穷了。粗读书中历历指陈的教育现状,实在叹为观止:何等生机勃勃的荒谬啊—政策、对策分不出什么是政策是什么是对策;魔高、道高,看不清哪边是道哪边是魔。这样一笔庞大而精致的烂账,已不能仅止归因于体制,在我们能够想到的词语中,恐怕只能推诿给那个大字眼:“国情”。
说到中国的教育,我与丙奇可资分享的经验其实很有限:他从八十年代迄今全程体验了中国本土的求学过程,又当了十余年教师,三本书写下来,网络教育现状的百般弊病与前因后果;我于“文革”辍学下乡,后来只上了两年大学,说来就是过时的经验,新世纪忝为教员,虽以辞职作罢,但毕竟难从学生与家长的角度亲尝教育体制的浩荡“恩德”—在我今年的经验中,仅知道教条之苛、招生之难,丙奇书中详细问难的教育投入、高校收费黑洞、贫穷学生问题、大学生就业困境、素质教育深化、学生话语权缺失、教育改革难以推进 „ „ 这一团团教育问题的“乱麻”,我都不清楚,这篇序言该怎么写呢?
我索性以一些家长的身份回顾女儿的求学过程,看看另一国情中的教育现实。只是说来有点话长,顾不得精炼了。
1988 年,女儿不到九岁,随母移民纽约,头等大事就是怎么上小学—除了许多私立教会学校,美国所有中小学均冠以“ Public School ”字样,即“公立”之意。美国法律规定,所有公立学校不得以任何理由拒收任何到达学龄的孩子,而凡是美国公民、侨民和各国移民,包括非法移民的孩子一旦进入公立学校,直到十八岁,学杂费一概政府负担。
时在暑假,我所住区域的“ PS69 ”小学空无一人,就近那所公立“ 145 ”中学早已贴出广告:请当地新移民的孩子进入暑期班,以便秋季正式转学。那天一早,我与上百名家长小孩排队等候办理手续。七月骄阳照着操场上的中国内地人、港台人、以及高丽人、越南人、印度人、南美人、黑人、波兰人、苏联人、罗马尼亚人,甚至来自英国、法国、意
大利等“先进国家”的人 „ „ 手续简单得令我失落:不用出示合法身份证,不必查看成绩单,只要有当地住址(平国外来信信封),只要是个孩子(会开口说话,会眨眼睛,倘若残废,也另有就学的去处)—总之,不到半小时,几组不同年龄的孩子已经闹成一片,被领进不同的教室,弃家长而不顾了。隔着窗玻璃望进去,我看到女儿正与一位黑人女孩比划着,跳起舞来,开始了她在异国的第一堂课。
中午去接女儿,她不肯回家:原来午餐也由政府埋单,她早已和那位新识的女友成为莫逆之交了,嫌我多余了。
秋夏正式入学的经历,全忘了。只记得每天下午三点过与其他家长在校门口迎候,听孩子们放学时有如几千只麻雀同时放声高叫的集体喧闹。所谓接孩子回家,只是将他们转移到另一孩子的家,疯狂玩耍,直到天黑。
我不记得孩子的功课、分数、考试、付款,假如有过这些麻烦,我会记得—她像我一样,不是用功的好学生,我的记忆的空白是因为在那里没有中国入学的种种管卡与烦难—现在我只记得他一路玩耍看电视,转眼成了初中生。到初二,问题严峻了:不是功课、分数、考试、学费,而是班中一位与她要好的南斯拉夫籍女孩背叛了她,如所有孩子的童年龃龉那样。忽一日,她在厨房宣布她要离开公立初中,到马路另一端那座私立“圣女贞德”教会中学去。
在美国,退学上学,随时请便,因为没有转学转校的种种硬性规定。那天下午我带女儿进了教会学校安静的门厅,通报后,女校长亲自出见,带女儿进屋单独考试。大约是语文算学之类吧,十五分钟后她无事人一般出来,施施然跟我回家。才进门,校长电话到了,叫孩子明天上学。此外的细节我又忘了,只记得开始交学费,一千多美元一学期,略高于我当时的月房租。不几天,女儿穿上教会学校的统一校服:蓝格裙,黄衬衫,黑皮鞋。到她十六岁那年毕业,我与各国家长在教堂座椅前起立,看孩子们鱼贯走向圣坛,排队唱歌,当下想起我十六岁与数千名大孩子嗥嗥啼哭,在火车站与竞相悲号的亲人壮烈告别,下乡当农民。
但我心里居然找不出一点羡慕之情:我从小就不爱上学。
私校与公校有哪些差异?有的。论师资水准与教学品质,前者比后者好得远,交钱与免费,毕竟不一样的。女儿自称在私校所学远比公校多很多,亦难得多。这只要看几所名扬世界的美国大学均为私立,便不难推想,而私立中小学也一样。中国今有贫富悬殊,美国则历来是阶级分明,“贫富”与“阶级”看似一回事,实则两回事,要来说清,太费周章——女儿初中毕业,像个人模样,有意攻读艺术了。哪样艺术呢?她没主意,只并非画画,因我从不诱导她。
纽约有两所专为文艺青年建立的高中,以便未来赴大学深造。女儿择其一报名:“纽约艺术与设计高中”,又因为教会学校同学多,相偕报了另两所私立高中的名—艺术高中的所谓考试,很简单:一是当场画个人,好像是叫到学校考半天,而是画幅想象画,写篇短文,题目是描述自己喜欢的一本书,都在家里随便弄弄,送去了。教会高中的考试则在作文算学外另设专考“记忆”、“智商”的题目,一天考毕,不久便是录取通知书—这“通知”一项,私校公校均由纽约市教育机构统一办理,不是“录取书”,因通知的词语既不是考取也不是落榜,而是在你报考诸校中标出你被录取的校名,女儿一看,是艺术高中,教会高中的栏目
空白着,等于落榜了,想必是算学之类不过分数线吧?孩子耸耸肩,我也无所谓。
诸位看官:女儿考中决不是她画得好、写得好,我更是从未暗中帮她描过半根线条——她高声唱止我的任何帮助——而是:这里几乎没有落第的学生,除非你是真的白痴。考试那天清晨,我照例陪着去,一出车门,女儿躬身呕一口酸水,正像我当年下乡的那天清晨,反胃欲吐:是少年人对成长的恐惧、无知,及生理的无辜。随即我们在教堂目睹数百名新生难以遏制的羞愧和紧张 „ „ 一两年后,我观赏了孩子们自己编写的话剧,还有头一场时装设计展,记得为首踏上 T 型台的是位黑人少女,手里抱着私生的婴儿,满堂鼓掌、叫喊、响亮的呼哨 „„ 于是上大学。
美国孩子上大学,必须交付高中的成绩单,必须在高中末期训练全国统一的 SAT 考试(即作文算术之类),以便投考大学。至于艺术专业的考试内容,几乎和上高中一样:交一幅画儿(照例在家慢慢涂抹),写一篇作文(我记得是描述“你做的一个梦”),接着,又是理所当然的录取通知书。诸位看官:不因为孩子画得好,更不是我在那所大学事先拜托谁,而是大学几乎没有落第这一说,除非你是真的白痴。女儿考大学的细节,我完全不操心,甚至不记得,只记得她强烈要求离家住学校,虽然大学就在曼哈顿。
这所大学叫做“纽约视觉艺术学校”。女儿选择电影专业,头一年级就给编剧本,抬机器、拍电影、做剪接。所谓电影,长度三、五分钟。女儿自编自导弄出三个黑白片,翌年突发奇想,不干了,径自回到中国的南京大学学中文,玩了一整年,重新学会她在小学一年级早已学会的中文“大小多少”之类,同时交一帮欧美留学生朋友联袂跑了安徽、甘肃、青海、云南,在翌年,飘然回美,选了一所早先由美国左翼自由知识分子创建的“新派大学”(New School University), 学什么人文学科去,直到拿学位。毕业迄今,跟她爹一样,单干,拍点时装照,再不肯上学了。
我知道,以上所说,是中美两国孩子们无法分享的经验(凡五六十年代出生的家长们反倒在中国的小学、中学享受过全额公费教育)。不消说,中美两国的国情几乎没有可比处:丙奇书中罗列而追问的种种现象,美国没有,美国教育的种种措施,咱们这儿也没有——或者近年也学来一点吧,但必定转换为我们可爱的国情——在女儿求学的个案中,我仍然试图寻找对应于这本书中的几个点,提呈少许可资议论的讯息。
譬如学费问题。在美国,我女儿的家境绝非富有到可以供她上哈佛、考耶鲁,也远未贫穷到依赖联邦政府的贷款与救济。她的同学大抵出身普通白领、蓝领与中低收入的移民家庭,没听说哪位家长是千万富豪,为学费倾家荡产以至死上吊的个例更是闻所未闻。她的穷同学很不少,多数单亲家庭,其中一位今已从李安的母校“纽约大学电影学校”毕业的男生乔万尼,父母离异,不久母亲得病去世,联邦政府照例为孩子办了专项助学金,包括生活费,直到十八岁。和我一样,女儿从小喜欢与穷孩子玩耍,我因此熟悉好几位她的同学的家,相当于中国都市贫民家,但那种穷法决不凄惨,事事俭朴,然而开开心心。我看不出种族歧视,更不见贫贱的自卑:她(他)们长大了,如今不论职业,都在社会上堂堂正正做事做人,那位漂亮的孤儿乔万已经和好莱坞明星混在一起拍过几回电影,要女儿给他拍了几百张油头粉面的大剧照。
再譬如校舍与所谓行政问题。女儿上小学迄今,近二十年过去了。那同一所小学、中学,已经扩建将近一倍。为什么呢,因为纽约地区的移民(包括非法移民)子女成倍增长,校舍不济,地方联邦政府不敢怠慢,持续拨款增建校舍,这是虚伪的民主制度与当地议员必须切实兑现的首要承诺之一。顺便一提:新增校舍的造型设计苦心配合老校舍的风格与规格,丝毫不曾破坏原有的景观。内部设施的现代化,则远胜于昔。至于学校的行政机构和人员,真叫做精兵简政,从善如流。美国最贵的是人工与时间,哪来闲钱琐事养一堆人。女儿一路上学的种种手续,在我记忆中都是顷刻办成的。
教学的内容与品质怎样呢? 说实话:教育的没落如今恐怕是世界性问题,举证太繁,不细说。美国有些家长不送孩子上中小学,自己在家授课;大学生抱怨教育的声音亦时有所闻。女儿即曾告知同学不满 于哪位 教授,联名告上去,那 教授翌日即被解雇。不过回想他接受教育的一鳞半爪一—真惭愧,我几乎不曾过问——依然不失为“人”的教育。譬如在她高中的历史课,竟包括中国先秦及至共和国历史,父子对话,女儿接得上来,还纠正了我的不少盲点与错误,另外居然有中国电影的专职讲师,使她对民国电影及第五代之类,如数家珍。大学时期曾专修但丁的《神曲》,老教授每讲到维吉尔天堂门前告别一节,总会热泪滂沱:此非关学问,而俨然是可敬可爱的师德了。
学生的心态怎样呢? 就我所见,美国孩子从不为“名校”问题所折磨。谁都尊敬哈佛、耶鲁,佩服那进入名校的人,但谁都明白那是家境、学费与阶级分层的问题,或不做非分之想,选择高校的态度坦然而平实;或发奋苦读,申请名校奖学金。为了恋爱、抑制及其他青春问题,校园自杀案不是没有,枪击暴力与毒品问题更是美国的社会特产,但由于落地名校而羞忿轻生的个例,从未听说过。
而美国没有“素质教育”。这句似是而非的词语,适可确证我们“教育素质”何其不堪。
先说学生的“素质”。几个微小的例:那位与女儿闹矛盾的初中女孩,一年后递个条子给她,真诚道歉。女儿高中开始恋爱,先是甩家人,后是被人甩,初尝失恋,既给前面的男友去道歉;两年后那伤了她的男孩也来了道歉信—她们既不知《论语》,也没念过“人之初,性本善”的《三字经》—没人教孩子们这么做,只为道歉是美国生活的日常习惯,非要追溯其因,恐怕是基督教义中宽谅与赎罪的世代渊源吧,女儿上了西方文化的当。与道歉相反的例,也说一件:我有位中国朋友的女儿在纽约头牌高中“斯蒂文森”当选学生会主席,那年海湾战争爆发,小布什纽约行,有意来校作报告。校长大高兴,可是学生头与大家一商量,说是校中各国移民孩子多,发动战争的总统来,欢迎不欢迎?于是投票,于是否决。校长恼怒,总统尴尬,结果还是听学生的,讲演取消了—这样的学生素质高不高?我看是校长总统素质还可以。
再说教师的素质,高明的个案不提,只说件小事:九十年代,纽约三个中学浑小子为了抢钱换毒品,越窗入室,杀了一位老师。事后查证,那是亿万富豪、华纳广播公司总裁的儿子,他不靠祖荫,默默当他的中学老师,平素的众生敬爱,死后,大家才获知他的出身。在各种公益职业中,我就亲眼见识过不少位大有来历的世家子弟,质朴纯净,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
此外,美国孩子从小自己靠自己:不是素质好,不是靠教育,而是天经地义,家家都如此。女儿从初中开始就寒暑假找工作,或是毫无报酬的义工,或是零星收入的小伙计。一朝上大学,父母交学费,不必开口,孩子自会去找份工。大学期间她在纽约一家古董电影
院做服务员,卖票、领座位、售爆米花,做了四五年,薪资够交自己的房租与领花,买鞋买衣服都去二手店。我的收入逐年好起来,给她钱,严词拒绝,存她账户,几年不动。这是她格外懂事么?非也,在她周围,克勤克俭的美国孩子实在多得很。克勤克俭又为什么呢,只为美国人的信条是“”上帝帮助那自助的人。
我是个随随便便的家长,功课不问,凡是由她,除了承女儿赏脸与我聊聊天,不记得对她施行过所谓教育;她也是个随随便便女儿,胸无大志,自得其乐,只一向与我同调,便是自小及大沉溺于不切实际的空谈 „„ 普天下格外优异或绝难就要的孩子,毕竟稀少,女儿如大部分初涉人生的美国青年一样,未必自信、自强、然而自在、自尊,并初告自立,此外还要怎样呢?现在将她求学的经历过一遍,无可夸耀,无可失望,与丙奇书中千奇百怪的认识对一对,她的个例,无非呈示了美国教育的常态。
中国的教育常态是什么?长久以来,我们要么感染名校的神话,似乎那才算教育的荣耀;要么痛陈教育痼疾,那是全社会难以舒解的怨气。在一位名校幸运儿与一位自杀的穷家长之间,丙奇同志的这本书告诉我们:什么是当今中国教育的常态,或者说,非常态,再或者说,这非常态怎样一步步变成司空见惯的常态。
我不曾在美国当过教师,对美国大学 从 教授、校长到整个教育形态,无法陈述。我所能例举的只是千万名学生之一,也即我的女儿在美国就学的经历。我之所以会想到以上美国教育的点滴现实,是因我今年亲身接受了中国现实的深刻教育——人口太多,国家太大,包袱太重,改革太难,总之,政府不容易,百姓要体谅,等等等等。在这本书中,我发现,所有问题不在中国的教育,而在中国的现实,教育问题是现实之一端。换句话说,单是追究教育问题休想改变教育,除非你改变现实。但是可能么?我们清清楚楚看到,教育根本无法改变现实,而是持续被现实所改变。
这本书的题目叫做“教育的异化”。异化的毒效,不在校园内的教育,而是转化为校门外的现实,蔓延侵蚀我们的家庭、社会、政府与国家,尤有甚者,这毒效从深处塑造着我们的集体人格与价值观—教育之所以非得改革,教育之所以太难改革,乃因我们深陷其中者全是具体而微的现实问题,而未必是形形色色的教育问题。多年来,所有部门、所有人,都在给教育拼命想办法,然而谁都拿现实没办法。这本书试图证明:层出不穷的“好办法”都用过了,都没用,都无一例外的变成了坏办法,反正,中国教育的种种新办法、老办法、硬办法、软办法,结果仍旧是没办法—如此看来,这些办法无异于伪办法,一如今日的中国教育,其实是伪教育。
据说,一个国家最长远最根本的振兴之举,是办好教育。又据说,“最大的失败是教育的失败”。当我们面对今日的教育现实,同时是在领教现实的教育:现实的教育和课堂的教育,哪边更奏效、更厉害,更其积重难返呢 ?
孩奴:不现实的现实 篇3
孩子,在人们的心中,代表着阳光般的希望和欢乐。养育孩子与“奴”这个灰暗的后缀连接在一起,总让人心情复杂。孩子,怎么就让你成了奴?
现实的忧虑
“孩奴”一词,直接指向年届生儿育女的80后一代。大家都明白,社会竞争如此激烈,既然生了孩子,就要为他提供最好的成长条件,无论如何不能输在起跑线上啊。从婴儿期的奶粉到幼儿园的挑选,从培优到择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但对年轻的家庭而言,这同时意味着要增加新的负重。更有人火上烧油,像算房贷本息一样,为养大一个孩子一笔笔算账,得出的数额令人心惊肉跳。如此说来,一朝为人父母,接下来就要终生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不敢生病,不敢高消费,不敢轻易换工作,哪里还有自我?供房、供车,压力已经够大了,再要个孩子,受得了么?在这样的背景下,“孩奴”一词应运而生。
结婚生子、养儿育女,本来似乎是件天经地义的事情。包括80后一代,也是在父母的养育下长大成人的。为什么恰好是这一代,发出了“孩奴”的哀叹?那些关于80后娇气、脆弱的批评,因为并不能化解年轻人内心的纠结,往往成为自说自话。细究起来,贫富分化的加剧,社会资源分配的失衡,社会保障体系的欠缺等等,可能都是导致“孩奴”恐慌的诱因。简单的指责,对80后而言,显然有失公平。
怎么成了“奴”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但是种瓜种豆的结果并非全然使人变成“瓜奴”、“豆奴”。 可见,“奴”感的产生,既缘于被控制被约束的心理体验,同时也是一种价值的判断:付出与得到之间的权衡。那么,“孩奴”之“奴”,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呢?生儿育女,意味着大量精力、时间和金钱物质的无偿给付,以及责任和义务的无限承担。显然,正如一些人已经做过的,这些庞大的付出可以精确地统计出来,或者完全可以清晰地预见。而即将得到的,却基本是一个模糊未知的愿景。在这种计算的基础上,价值的天平倾向前者,是一件非常可以理解的事情。人们常说,要现实。并且,这个世界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现实。“孩奴”,恐怕就是现实的一种吧。
但是,如果人生变得像加减乘除那么简单,那将是一场可怕的灾难。况且,精确计算的生活,其实并不现实。因为世上有太多的东西,无法用计量来精确,也无法用其它事物等量换算。比如爱和恨,比如幸福和悲伤。你可以通过计算买房、买车的成本而觉得自己成了“房奴”、“车奴”,但如果孩子也让你觉得成了“奴”,你使用的是哪一种换算标准和计算公式?
为什么生孩子
生还是不生?这是许多人都认真思考过的问题。从过来人的谆谆训导到社会学伦理学的理论研究,在无数的说法和理由面前,你仍然会摇摆不定。因为,生孩子养孩子,毕竟最终是自己的事情。
所有的讨论,其实最后都回到了另一个终极话题:为什么要生孩子?為什么?问谷歌,问百度,有三千万个结果,但是没有标准答案。传宗接代、养儿防老这样的陈词滥调你可以不屑一顾,现身说法的爸爸妈妈们不能打消你的疑虑,“丁克”一族的理由似乎也不能让你满意。这个问题,几乎像人为什么要活着一样玄奥。不是所有的疑问,都有现成的答案。或许,面对这样混沌的命题,我们只能承认,存在总有它的合理性。
现实主体对现实的超越 篇4
作家刻意地在现实当中插入奇迹,使故事在非理性,反逻辑中展开。以独特的视觉坐标透视新的问题焦点,触及人性深处的复杂,传达出一种高踞于具体现实纠纷之上的抽象氛围。如《麦面馒头》利用三年自然灾害作为背景,作家以一个还在母亲肚子里的胎儿作为视角的出发点,来表现“三分钱”母亲的分量;《提着马灯的人》用一个死去了的人为活着的人引路;《神牛》中,“我”在鱼塘中钓出一头村里早年丢失的牛,吃了“神牛”肉的人头顶都长出了犄角,社会最终以这种犄角为美的潮流;《水晶鸭》中的鸭子煮熟后竟然独个儿沿着河流逃跑。《人鱼》讲述了一个在岸上行走的人变成一条水中的鱼,由于环境恶化,鱼最终想变回人但却失败的故事……这些匪夷所思的事情在谢的小小说中却是一个煞有介事的文本真实。从抽象化的艺术想象中突现具体的社会形态,神秘感知腾跳于意识感知的边缘。作家所谓的“魔幻”包括神话、寓言、符咒、宗教、瑜珈术、巫术等等许多玄虚的内容。而上述内容正是神秘主义范畴所离不开的,换而言之一个“魔幻”的世界正是利用了神秘主义构建的神秘叙事空间。从客观存在的神奇、不可思议的现实来观察、认知、判断真实的社会生活。
“我生活在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那块魔幻般的土地,不但塑造了我的外形,而且塑造了我的灵魂,我现在看待世界的方式,基本上还是凭借那时获得的视角和观念。……有一个供牲畜饮水的涝坝,我记得从没在那个涝坝钓起过一条鱼,可频频咬钓诱惑着我们。我们没有跳进涝坝洗过澡,据说深不可测,里面有一条大红鱼,只见过隐约的一片红。那时涝坝通向地球的另半边的说法固定在我的意识里。……农场对沙漠有个说法,称沙漠为魔毡,一旦走上去,就不由得奔跑,跑得跑不动了,就倒毙了。童年的种种经历(听的看的)已为我写所谓‘魔幻’类小小说奠定了心灵基础。”当代古巴著名作家阿莱霍·卡彭铁尔(1904-1980)曾提出,神奇现实的发现首先需要一种信仰。也就是说,“神奇”者并非客观现实本身,而是某种信仰对客观现实的突变、启明和夸张。而谢志强也一再告诉我们,他是相信这类小说的。他说新疆塔克拉玛干(维语意为进去出不来)沙漠是一块“魔幻般的土地”,他曾经有过“魔幻”的生活,于是那些神奇在他眼里已成为现实生活本身,因此他相信那类事是可能的(可能是一种存在的真实)。也就是说,其作品反映的是现实,一种神秘的现实。什么是神秘的现实?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觉悟思维的差异而引发出的形而上体验的触动和知觉。作家在使用“神秘”把现实生活抛到无意义的边缘从而增强文本隐含的深度性。文本存在的意义之一正是尽其所能地去延伸、拓展阅读客体的思维,神秘主义所具有的特有的文本本质的表现特征,巧妙地使现实与幻想形成对流,也是这样使得阅读客体与文本内容本身之间形成对流。神秘主义体系的这种“对流”,除了通过异象、寓言、神话等内容本身生而具来的神秘主义感染力之外,更重要的是通过存在与虚幻带来的界限和差异来形成现实生活中的读者与文本所反映出来的意蕴之间的对流。经验能指可以滑脱现实共存空间的所指———从这些虚无的神奇却是读出了所指意义的空间。如《神牛》中荒诞离奇的“神牛”可以作为一种文化衍化的象征,深刻地挖掘了民族的文化心理,盲目跟随的“黑色潮流”触目惊心;《人鱼》中大胆的奇想却是作家对自然环境遭到灭顶破坏的哀叹与警告,为人类的生存空间作出探索性思考。
卡夫卡在《城堡》中说:“生活的流水线把一个人载向某个地方,人们不知道被载向何方……”人类生存的现实命运悲剧性显真,人内在精神的亟待深层开掘。严然成了作家创作的焦点之上。在日趋严峻的生存意识的忧患纷扰下,人类到底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人类应如何直面困境并成功地突围?人类应以何种方式拯救自身?这就促使了作家们义无反顾地寻求它的终极答案。在谢志强的这一系列作品当中都流露了这一人文主义的关怀,作品中的意象都是作家苦心所造的艺术意图,这种艺术意图在这个虚构的但真实的世界里,在事物中,以及现实生活中寻找基本的、持久的本质的东西。
以现实为题的600字现实日记 篇5
这就是所谓的年吗?我不禁感到疑惑。家人们都一反常态地做着自己的事情:大人们都如火如荼地在微信上抢着红包,聊着天,刷着朋友圈,转发着心灵鸡汤,发送着新年祝福;年轻一辈手指不停地在屏幕上点着,滑动着,嘴里时不时冒出几句脏话,眼珠反射出游戏五彩缤纷的特效;小孩子捧着手机哈哈大笑,灵活地模仿着动画中的少儿明星……我呆滞地望着这一幕,家中只有几位老人在厨房里忙得热火朝天,我得逃离这里,出去走走。
大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家家窗门禁闭,透过窗,电子产品散出微弱的光。铁门旁的春联,联联都是电脑“写”出来的,再也闻不到以往的墨香。偶尔几个小孩子走过,几乎人手一部手机,不顾前方。过往的青年,口中无不是什么“王者荣耀”“绝地求生”等流行名词。我觉得我与他们隔了一层膜,这层膜,虽然薄,但沟通的是现实与虚拟。从现实到虚拟,很简单,但从虚拟到现实,十分不易。一次又一次与熟人擦肩而过,即使相互看到了也无话可说,连客套话都显得无力。
回到家,丰富的饭菜摆在桌上,却无人问津,大家都在拍年夜饭发朋友圈,老人们不停地催促,而年轻一辈总是说:“等我回完这段条评论。”“你们先吃,我不饿……”我耐不住性子,动起了筷子,家人们在我的“鼓励”下,纷纷端起碗来,但依然有一股尴尬的气氛在桌上环绕。大家草草地结束了这顿年夜饭,又开始退出现实,进入了虚拟世界。即使春晚来了,也只是让频道在中央一台好了,房间里回荡着小品里的滑稽语言。窗外烟花阵阵,家人们有的捂住了耳朵,有的戴上了耳机,仿佛这美丽的烟火与他们格格不入。
荒诞的现实,现实的荒诞 篇6
说到中国的小成本电影,似乎有很长一段时间,大家都习惯了在“第六代”导演开创的电影版图上安营扎寨。比如贾樟柯。
在贾樟柯电影的延长线上,我们不仅看到过诸如《Hello!树先生》(2011)这样的故事片,甚至一些纪录片也时常让人联想到贾导的电影语法和腔调——去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最佳纪录电影《我的诗篇》(2015),即是一例。而贾导十年前以《三峡好人》(2006)叫板张艺谋《满城尽带黄金甲》的壮举,竟也在日后被验证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电影宣发模式;不少小成本影片往往因着“悲情”、“逆袭”之名,也能如愿在电影市场中分得一杯羹。换句话说,贾樟柯等“第六代”导演的功成名就,既为年轻影人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电影经验,同时也为他们打通了一条与观众交流、与市场相处的生存之道。
刚刚三十出头的新人导演忻钰坤,曾在《心迷宫》上映前的一次采访中同样坦言:“有段时间特别迷贾樟柯,他让我看到了电影的另外一种可能性。”可接着,忻钰坤补充道,“但他拍的是年长于我的那代人的印记,感觉还是有隔阂。”对于怀揣电影理想的创作者而言,这种隔阂感似乎显得尤为珍贵。因为它会时刻提醒着你,不要轻易搭上他人电影经验、生活经验的“顺风车”,而错过亲自走进现实迷宫的入口。
《心迷宫》让人眼前一亮的故事:村子里的一具殡棺,因为各种各样的离奇理由,竟被先后摆在了三户人家的门口;随着剧情的层层发展,观众看到,这具殡棺既隐藏着人心,也拷问着人性。从题材上讲,这部电影自然与“第六代”导演初出茅庐时纷纷选择的私人经验不尽相同;在手法上,更是和如今早已被中国电影习以为常的“来料加工”相去甚远。不妨说,是那种迷恋与隔阂并存的感觉,让忻钰坤确定了自己的电影创作方向。因为迷恋,忻钰坤找人东拼西凑来一百多万元钱,没买房、没买车、没买股票,也没买热门IP,而是老老实实地整出了一部电影处女作。因为隔阂,忻钰坤干脆卸下了作者论的包袱、撕掉了文艺片的标签,反倒借用起类型片的外壳,为观众打磨出一个荒诞不经的故事来。
《心迷宫》看似荒诞不经,据导演所说,却是由一件有根有据的真事发展而来。但纵使一具殡棺更换三户人家的真事如何堪称“奇谭”,想要让影片最终显现出荒唐气息、散发出黑色幽默,则完全取决于导演的功课。毕竟,生活有生活的逻辑,电影有电影的章法。一旦切除了生活自身的肌理和纹路,把人物、事件随意搁到镜头底下,恐怕最老到的导演也没办法把故事说圆;反过来,即使再精彩绝伦的故事,一旦坐实到生活当中,总难免让人觉得失色了几分,也是同样道理。忻钰坤叫人刮目相看之处恰恰在于,他用一种严谨而精巧的结构,将这个从现实迷宫中探寻得来的故事,建造成了一座影像的“心迷宫”。
与《心迷宫》类似,演员陈建斌首执导筒的电影作品《一个勺子》(2015),也向观众展现了一个颇具荒诞色彩的现实故事。“勺子”在西北方言里,就是“傻子”的意思。陈建斌拍摄的这个故事,正是从主人公拉条子遇见“勺子”的时候开始的。
这部影片的开场,是固定机位拍摄下的一处临时舞台,穿着花花绿绿的演员对着台下满满当当的乡亲们热闹地表演着节目——这种小县城里的舞台演出,如果我们没在商家促销的现场亲身碰见,也总会在贾樟柯导演曾经的一些作品里看到。而在这样的一个开场画面当中,银幕上下的观众实际上构成了一种有趣的镜像关系,电影中的舞台自然成为了这双重观看的焦点所在。但导演陈建斌显然没有兴致去讲述一个发生在人造舞台上的故事,很快,我们看到镜头切换到了舞台底下,主人公拉条子正一个人坐在那儿吃着干粮,在他身后站着讨食的流浪汉,便是勺子。
《一个勺子》是根据河北作家胡学文的小说《奔跑的月光》改编而来。除了对片名做出修改,导演陈建斌还一并将故事男女主人公的名字从宋河、黄花,改成了拉条子和金枝子。而电影的这个开场也和原小说的开头有着不小的区别。小说里,主人公是在回村的路上忽然遇见勺子的:
“回到村庄时,日头正往另一个地界缩。余晖被树梢摇落,如受伤的蝴蝶,虽竭力飞舞,终是隐散在寒风中。几天前下了一场雪,路已经变得瓷实光滑,但踩上去,仍怕疼似的咯咯吱吱叫。跟在宋河后面的人忽然挥舞胳膊,像驱赶什么,咻咻叫着往前冲。宋河正要提醒,他已仰面摔倒。一动不动,像冻硬的鱼。宋河疾走几步,俯下身。鼓凸的眼球卡住了似的,脏污的脸上却浸着笑。宋河生气了,猛抬起脚,却又缓下来,只是碰碰他。你这个傻家伙,吓我一跳!”
不难发现,电影的开场片段,为整部作品重新确定了叙事的节奏和风格,这样的处理方式就和片名的改动一样,透露出了导演试图用最简单直白的语言抵达现实深处的用心。在这部电影里,陈建斌几乎将所有的笔触和全部的焦点都集中在了主人公拉条子身上,即使是拉条子和勺子以及其他人之间的对手戏,很多时候看上去,也都像是他自己在和自己较劲。
和《心迷宫》中的那具殡棺一样,《一个勺子》里的勺子,也可以看成是这部影片铺陈人物关系、展现生活图景的一个切口。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认为,是勺子替代了剧中从未出现的儿子的角色,让我们看到了拉条子这样一个小人物在遭遇生活变故时的无力挣扎和现实痛感。而这样的故事与表达,不管从哪个层面,都与今天中国的主流电影显得格格不入。《一个勺子》的可贵之处也就在于,它用简练的视听语言和诚恳的现实主义态度,为我们的银幕贡献了拉条子这样一个看似与其他人格格不入而四处碰壁的独特角色。
但与其说,拉条子是因为自己老实本分的性格又或者是单纯善良的农民身份而处处遭人欺负,俨然变成了这世上一只任人宰割的羔羊,倒不如说,在他的身上鲜明地体现着两种生活逻辑的碰撞。电影里的拉条子,去镇子上的店铺里打电话,他也会随手抓走人家的一把瓜子,贪贪小便宜。但当有人领走勺子,用信封装着钱要感谢他的时候,他却迟迟不肯收;即便是在众人的劝说下勉强收下了这钱,他回到房里也只是将那信封随意地搁在电视机上。而拉条子对于瓜子和钱的这两种态度,透露出的便是他与旁人截然不同的处事原则,是他自己一生所遵循的伦理道德。也正因为他坚守着自己的生活世界,当他费解于为什么那么多人想来冒领勺子时,邻居老板时常挂在嘴边的那一句“人生就是这样”并不能将拉条子说服;而他也才会拼命去追着大头哥的汽车,硬是要问一句,“这是为什么?”
现实 篇7
关键词:《盗梦空间》,贴近现实,超越现实,成功要素
通过梦境, 将人性放在一个救赎的平台上, 以创造者的眼光审视人类的生存状态, 这是电影《盗梦空间》的主要表现方式。目前国际上电影的非情节化、非理性化的新浪潮小众艺术泛滥, 出现大量唯美化的纯艺术影片, 大多都是现代影视技术手段的堆积, 而《盗梦空间》却是一部难得的情节与艺术结合的佳作, 影片既肯定世界又颠覆世界, 贴近现实又超越现实, 自由收放而又松弛有度, 给观众留下的不仅仅是视听的震撼, 还有对于人性深处的思索。《盗梦空间》的英文名称为《Inception》,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该片的成功要素进行详细的分解。
I idea创意。创意是一部好影片的基石与灵魂, 毋庸置疑, 《盗梦空间》导演的创作理念与想象力令人惊叹。其实好莱坞式大片总是能给人以惊艳的感觉, 令受众深深钦佩导演天马行空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盗梦空间》给人的冲击感更加强烈, 盗梦的构想、多重的梦境, 变化的情节, 层叠的辩证性思维, 不断地现实与虚幻的转换, 存在与毁灭的相对性, 意想不到的开端, 留有空间的结尾。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不由得对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创造力赞叹不已。
N naive天真。相对比国产片《让子弹飞》, 《盗梦空间》中的人物天真了很多, 没有尔虞我诈, 没有欺骗与背叛, 人人的目的都是简单而明确, 不是为了情就是为了利, 每个人都在台面上为着自己的打算去奋斗。其实探索梦境这个主题就是很天真可爱的, 导演这么安排也许正是想表现出梦境中的人们多么的简单与单纯, 所以整个片子也很难看出一个反派角色, 每一个人物都是很纯朴天真。
C catch追寻。追寻与探索一直是好莱坞式影片永恒的主题, 一部电影, 必须要有一个目标的设立, 然后主人公经历层层困难去实现它, 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讲, 一个目标的追寻轨迹就是一条线索, 多条线索的交织与矛盾冲突才构成了一部有意思的电影, 在《盗梦空间》中不论是对于亲情的追寻, 还是对于爱情的追寻, 以及对于友情的追寻, 仰或是对于利益的追寻, 都是贯穿始终的。因此《盗梦空间》不仅是多重梦境的层层相套还是多条线索的层层交织, 从而使得电影的思考性无形中大幅度提升。
E effect特效。影片大量特效的运用将导演抽象化的想法具体化, 给观众视觉和听觉上的完美享受。现场特效和数字特效的完美结合, 使得一幕幕在梦境中才会出现的不可思议画面展现在受众面前, 无论是水漫金山的日本宫殿, 还是梦幻边缘的城市, 雪花飞舞的南极碉堡, 扭曲重力的巴黎大街, 一幕幕都令我们惊叹不已。美国特效团队的水平已多次被大片所证实, 而与以往不同的是, 《盗梦空间》的导演在特技上下了更大的功夫时间, 仅仅边缘城市的特技处理就花去了整个团队大半年的时间, 从包豪斯式建筑到摩天大楼, 再到后现代风格, 毁灭与重生的城市共存, 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不能不佩服制作团队技术的精湛。
P performance表演。提到《盗梦空间》就不能不提演员的精彩表演, 莱昂纳多已经从泰坦尼克中的青涩少年变成了一个眼角有微微岁月沧桑的老男人, 犀利的眼神, 沉着的性格, 冷静的心态, 以及渡边谦的老练权势, 莱维特的仔细认真, 玛丽昂·歌迪亚的天真善良, 都被演员们完美的演绎了出来, 给受众以深刻的印象。可以说, 正是因为表演团队的精心表演, 使得影片如锦上添花。
T take一次拍摄的镜头。take原意是指电影的一个拍摄镜头, 在《盗梦空间》中, 无论是展现场面宏大时的长镜头, 还是表现人物内心紧张时快速剪辑的短镜头拼集, 抑或是为了反映人物面部表情的逐渐推进的人物特写镜头, 甚至大量反映梦境奇妙的空镜头的使用, 都运用的恰到好处。比如影片中常常出现的科波的两个孩子玩耍的镜头, 就是运用主观镜头与客观视角的集合而形成, 特别是孩子被叫走跑开后对于科波的面部特写, 凝视的双眼, 微颤的眉毛, 紧缩的眉头, 略张的嘴巴, 特写镜头将面部的一切细微变化都传递给了受众, 让受众明确感受到他内心的矛盾与悔恨, 以及身为一个父亲对于孩子无限的怜爱。而整部影片中经常出现的为了表现梦境的场面宏大与奇妙而使用的长镜头, 则是把场景的整体毫无保留的展现给了受众, 让我们不由得赞叹它的奇妙。无论是水漫日本宫殿, 雪崩极地碉堡, 雨洒巴黎街头, 都一次次用气势磅礴的长镜头表现出来。而空镜头的使用, 也使得全片都处在紧张的时间赛跑里的受众有了一丝惬意的享受, 一个个奇妙的景象通过空镜头很好的传达给了受众。本片在分镜头剧本创作上也颇见功力, 分镜头脚本又称“看不见的艺术”, 它在影片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一个好的分镜头脚本关注的不是画面质量和画面风格, 而是现场的流畅性, 以及如何用镜头表现场景。从这个角度上讲, 《盗梦空间》的分镜头剧本创作无疑是一个杰出的典范, 使得整部影片在多重梦境相互交织时还能保持一贯的流畅性, 不错杂也不混乱。受众在多重梦境和明暗多条线索的交织下仍能看得很清晰、很明白。
I image画面。场面的宏大与奇妙在好莱坞式的影片中层出不穷, 但是一个奇妙场景的制造总需要一个特定的条件出现才行。比如《阿凡达》中的潘多拉星, 比如《星球大战》中的未来世界, 也就是说, 没有一个反传统的场景出现, 再好的画面都无法充分运用, 否则就会显得不真实, 而《盗梦空间》就是运用了这一点——梦境。因为梦境本来就不是一个实体场所, 本来就是一个意识流自然任意创造的场所, 那么以梦境作为载体, 画面设计者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想象力, 整个《盗梦空间》的画面显得扑朔迷离、动人心魄。影片没有过多地使用乐器配乐, 而是大量使用自然音, 给人更强烈的真实感和震撼力。
O obliterate毁灭。我们都知道, 最大的悲剧就是看着一个完美的东西在瞬间被毁灭, 梦也是一样, 最大的悲情不是造不出美梦, 而是造出了美梦却要亲手毁灭它, 整部影片充斥着毁灭与重生, 无论是人物在梦境中的被毁灭掉还是梦境中的场景、大厦、房屋被毁灭掉, 都给人一次次悲伤的压抑感, 但是一次次意外的转机又让受众体会灾后重生的喜悦, 而最后一个场景则是多个毁灭的叠加, 给人以多重毁灭的压抑感, 最终在一切压抑达到顶峰的时候, 最后一秒拯救的出现给人以完全释的放感觉。
N notional民族化。好莱坞式影片的本我观念太强烈, 无论是花木兰还是贫民窟的百万富翁, 每一个民族的处事方式, 行为态度都会被深深刻上美国印记, 在这部影片中也是如此, 斋藤这一个角色根本就是西部托雷斯大企业家的形象, 没有日本人的
探讨综艺节目的拍摄技术
——以《中国好声音》为例
陈海华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编导教研室浙江杭州310000)
2012年的夏天, 《中国好声音》购买了《荷兰之声》的正式版权, 从技术层面为如何更成功地制作《中国好声音》提供了诸多便利, 版权方提供的赛制、舞台设定、摄像机位设置、剪辑模板等对于一个试图打造成综艺大片的全新音乐节目而言尤为重要。
《中国好声音》的成功不再赘述, 从技术层面来说视觉化呈现的舞美设计、录制现场的灯光效果、行云流水的摄录镜头都为最后呈现出被赞誉为视觉盛宴的节目本身做着扎实的努力。其次, 从影像本体的角度来说, 笔者认为节目在通过光圈控制、运动摄影、摇臂摄影技术来实现画面的质感上超越目前很多综艺选秀节目。这也许是节目制作方对版权节目的拍摄模式套路遵循得比较到位。据制作方宣称总监陆伟透露:场内架设了26个机位。为了捕捉导师们的表情, 在他们“转身”之前, 数台摄像机被隐藏在黑色幕布之后, 以最不让他们察觉的方式, 如实记录着每个生动的细微镜头。另据笔者通过工作人员知晓26个机位中, 10个分别在场外拍摄学员进场前密室准备过程, 或者和家人一起在family room的画面。在选手进入舞台前的过道上, 脚下设置3台摄像机, 过道上端也设置了3台摄像机。16个机位密布场内, 时刻捕捉导师和选手表情, 大摇臂记录舞台呈现以及现场观众反馈的大场景镜头。各个机位分布相当隐蔽, 几乎照顾到全场的每个表演区。舞台表演区的游机伺机而动, 一有学员上台, 马上出动, 拍摄中近景, 这其中甚至有不少镜头是用斯坦尼康拍摄的, 以保证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叙事节奏。
一、控制光圈实现画面效果
从影像本体的角度来说, 节目在通过光圈控制来实现画面的质感上做得相当到位。我们知道通过光圈控制的方式, 能够减小景深范围, 开大光圈可以使得景深变浅, 突出画面主体部分, 画面的质感更多体现在浅景深。在好声音的演出现场, 每个上台学员是摄像画面的表现主体。现场布置了许多照亮全场或者局部的灯具甚至色彩多变的舞美灯。尤其在好声音主舞台上运行Beam330 15R摇头灯时, 摄像师需要对光圈进行合理控制, 以保证观众看到耀眼的舞台灯光效果所带来的非比寻常的视觉震撼, 沉浸在美妙听觉享受的同时也享受着豪华的视觉盛宴。
二、运动镜头带来流动的视线
在《中国好声音》演出中, 虽然机位分布密集, 拍摄角度灵活, 但仍然依赖摄像师采用运动镜头拍摄带来的符合现场动感活力的气息, 或展现各位导师之间的相互调侃, 戏谑默契, 或记录现场观众被好声音学员惊为天人的歌歌喉激起无数狂欢。
现以推镜头和拉镜头为例。实现推摄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摄像机向被摄对象移动。另一种是摄像机机位不动, 而是改变摄像机变焦距镜头的焦距。”1以上两种方法实现推摄构图效果, 主体摄像由远及近占画面的面积逐渐变大, 画面的主体会因这种有
谨慎与小心色彩, 倒是很像一个西部自由无拘束的牛仔和纽约黑帮老大的结合体。而对于其它民族深层次的思考也使得美国电影在拍海外剧情时往往总是停留在表面的现象模仿上, 对于深层次的人文挖掘不够。如果本片中的斋藤不是那么冲动, 那么自由涣散, 而是一个严谨小心, 条框分明的形象也许会更好。
“梦”一向是人类神经系统中最为神秘的领域之一, 一旦意识的运动, 显得细节更加突出, 背景空间及陪体会变得逐渐模糊。以拉镜头为例, 实现的方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摄像机拉开被摄对象的空间距离。另一种是摄像机机位不动, 而是拉短摄像机变焦距镜头的焦距。”2利用拉镜头, 通常可以表现人物与环境的关系, 用来表现画面中不同景物的空间位置、形状、特征, 相互对比, 相互呼应的效果, 也可用来转换场景。以中国好声音第一期节目为例, 导演对某些特别有“看点”的选手, 为了增加悬念感, 从学员背景介绍、VCR到密室采访, 镜头总是只给局部特写, 学员接受采访时现场故意使用曝光不足的暗场来进行。在学员走上舞台前, 观众根本看不清他的面貌。第一期节目10位学员, 有5名学员上台前的形象是被镜头设计过的, 这种镜头风格新颖独特, 颇具悬念感, 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三、大摇臂获得画面的独特观感
摇臂拍摄是利用摄像机镜头的光轴的拍摄方向全方位的特点, 将水平面方向、垂直方向、空间方位转换变得连续。摇臂综合了所有的拍摄手法:推摄、拉摄、摇摄、移摄、跟摄、平摄、俯摄、仰摄等。这种技术能达到空前未有的丰富画面构图和时空变换的效果。要做到想到手到, 符合镜头构图要求, 掌握好起幅、落幅的时机, 掌控好摇臂行进的速度, 适时调整机位的高度, 控制好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 控制虚实。必须多加训练才能掌握娴熟的技能。在使用摇臂拍摄时, 一般很少使用变焦, 而是尽量使得画面焦距调在最短焦距, 以保证拍摄到的画面具有最大的景深, 在任何物距下, 画面图像都能保持清晰。在《中国好声音》节目中许多用大摇臂拍摄的舞台表演区到观众席之间的镜头多采用这种办法, 另观众视角增大, 获得人眼难以获得的奇妙观感, 对现场整体气氛还原到位, 拍摄出宏伟、大气的场面。
从艺术创作的角度看, 所谓综艺选秀节目的拍摄技术, 没有一个绝对标准的技术参数可以依赖, 可以参考的要点, 那就是依据现场环境气氛选择合适的拍摄手段, 并且熟练操作技能。气氛是顺应节目需求的, 也是顺应时间和场地的, 受制于光线环境, 甚至会因现场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所以节目摄录中要以拍摄对象的形象、运动路径为依据, 熟练镜头拍摄的基本原则, 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对现场环境、光线的曝光控制能达到正确传递环境气氛的要求, 那么这种拍摄技术就应该能提升电视创作的艺术表现力。
注释:
1.《摄像艺术基础》, 陈南明编著讲义。
2.《摄像艺术基础》, 陈南明编著讲义。
作者简介:
陈海华,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编导教研室教师。
现实 篇8
关键词:虚拟现实,动画产业,影响及前景
虚拟现实又称为VR、灵境技术等, 其主要是利用硬件和软件对模拟世界进行创建和体验的计算机系统, 作为一种特殊的成像媒介方式, 其可以使人切实感受到精神世界中才可能存在的体验, 将虚拟现实应用到动画产业中, 对动画创作主体、动画创作方法、动画作品和受众群体等方面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一、虚拟现实对动画产业的影响
1、虚拟现实对动画产业创作主体的影响
首先, 有效的拓宽了动画产业创作主体的感知感觉;虚拟现实的作用决定, 其能够使动画创作主体感受到现实世界中不存在的空间, 在虚无缥缈的空间内体会创作动画的细节, 甚至可以与虚拟世界中的受众进行直接的互动, 充分挖掘动画创作中容易与受众引起共鸣的内容和主题, 虚拟现实是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一种有效利用, 其超乎现实的感觉感知, 为创作主体提供广阔的自由发挥的空间, 创作者在感受客观世界不存在的事物的同时可以主观创造世界不存在的事物, 并自行其感知这些食物的性能, 使创作元素得到不断的丰富[1]。
其次, 强化了动画产业创作主体对美的认识;虚拟现实这种艺术形式已经突破传统艺术展示的范围, 更强调与受众的互动和交流, 创造主体在对其利用的过程中追求充分表达个人的思想、观点, 在取悦受众群体的同时尽可能使其了解创作主体的意思, 进而实现创作主体与受众群体之间的情感共鸣, 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创作主体对美的认识将不断全面。
再次, 扩大了创作主体的想象空间, 在虚拟现实中创作主体的创作形式不再限定于绘制人物、改写剧本、电脑上色等, 其更注重创作主体的体验, 主题在体验的过程中可以不断的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 进而使创作想象空间不断扩大, 使其既满足受众群体的普遍要求, 又能够在自身的故事框架中发展。
2、虚拟现实对动画产业创作方法的影响
虚拟现实对动画产业创作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剧本创作、动画镜头和动画角色塑造三个方面, 在虚拟现实中创作主体天马行空的想象通过文字进行呈现, 使创作主体想象空间内的事物展现给观众, 例如“龙猫”这种憨态可掬深受观众喜爱的形象, 就是创作主体将猫和其他想想又结合的产物;另外剧本中人物的形象和性格更加富有吸引力[2]。例如《功夫熊猫》中的阿波其最初使沉迷于市井之中的小人物, 所以其说话的时候市井气息浓重, 如“退出, 不退出, 做面条, 不做面条”, 而龟仙人的身份决定其说话要总是富有哲理, 性格上的变化在虚拟现实中可以任由创作主体主观发挥, 而真人表演可能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动画方面, 动画的失控表现、时空空间转化、长镜头方式等方面也受到一定的影响;除此之外, 在动画角色造型方面越来越追求逼真和奇幻, 例如《僵尸新娘》中可爱美丽、不是很惊悚恐怖的新娘;《最终幻想》中超现实的情景设计等。
3、虚拟现实对动画产业作品和受众群体的影响
1) 虚拟现实对动画产业作品的影响
首先, 使动画作品的沉浸性更加突出, 例如现阶段动画影视尝试建立的4D、5D体验项目, 就是虚拟现实基础被动式沉浸体验的具体形式, 通过对相应片段编写数据进行控制, 利用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备, 使受众群体在观看动画作品的同时沉浸在动画作品创造的氛围中[3]。
其次, 强化动画作品的互动性, 虚拟现实突破传统受众群体被动接受信息的形式, 而是将受众带到动画世界中去体验, 例如虚拟现实中的互动地面投影, 受众在经过的时候不仅投影中的水面会发生变动, 而且水面上的荷叶, 水中的鱼儿也会对受众的动作发生互动, 这就是动画作品互动性增强的一种表现。
2) 虚拟现实对动画产业受众群体的影响
首先, 虚拟现实使受众群体突破客观束缚, 可以在体验的过程中结合自身兴趣主动对动画世界中的存在进行观察、认知甚至思考, 使其在动画欣赏中独立性逐渐突显, 受众群体的角色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其次虚拟现实艺术作品中的事物虽然是数字信息的成果, 并不是现实世界中由分子构成的客观存在, 但其却可以给受众群体真实性的体验, 例如在虚拟现实中创建一扇窗, 虽然其在现实世界并不存在, 但在虚拟世界中受众可从任何角度对其进行操作, 人们在潜意识中会形成对动画作品的真实性肯定。
二、虚拟现实的前景
现阶段对虚拟现实的利用只是通过屏幕显示或立体显示完成最初级的虚拟体验, 而其具有的其它感官功能并未得到有效的应用, 如声音系统、触觉系统等, 这些功能又被称为立场反馈, 除此之外虚拟现实还具有远程通信系统, 参与者可利用传统输入设备或其他输入设备, 如3D扫描仪、触控手套等, 实现虚拟环境模拟和或虚拟人物的互动, 例如进行飞行员驾驶模拟, 参与VR游戏互动等。虚拟现实使现代信息科技的重要成果, 其利用人机界面实现对复杂数据的可视化操作、是一种新型的互动式艺术语言, 使人类的思维与科学及时更有效的融合, 进而产生全新的认知体验, 实现了构建作品和参与者之间的对话, 进而使创作意义逐步生成、实现。现阶段其被广泛的应用于产品设计、远程教育、建筑设计漫游、科学计算可视化等领域, 未来随着其逐渐深化, 其在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虚拟现实作战指挥、虚拟现实影视艺术等更广阔的范围内将得到有效的应用, 可见其发展前景广阔。
三、结论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发现, 随着动画产业的不断发展, 人们逐渐认识到单向信息传播的动画产业并不能满足受众群体参与性、体验性的需求, 所以在虚拟现实技术深化的过程中, 动画产业尝试将其应用到动画创作过程中, 实践证明其对动画产业的影响较大, 而且随着未来的深化发展, 影响的范围和深度都将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1]刘庆科.论虚拟现实对动画艺术创作的影响[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 2013.
[2]张可.现实主义动画创作论析[D].北京:中国传媒大学, 2008.
现实 篇9
关键词:网络社交,交往行为,社会环境
现代社会的迅猛发展离不开网络技术的发展应用,无论是在生产领域还是日常生活领域,网络都时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与认知。网络的发展不仅促使了社会发展方式的转变,同时也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而以网络社交软件为基础的网络社交也为我们重新认识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网络社交与社会性网络即SNS密切相关,SNS的产生和发展又与“六度分隔理论”密切相关,该理论由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Stanley Milgram创立。按照六度分隔理论,个体的社交圈会经由放大而成为大型网络。2002年哥伦比亚大学的瓦特教授开展了“小世界研究计划”,验证了“六度分隔”不仅在物理世界,而且在虚拟世界同样适用。后来有人根据这种理论,创立了面向社会性网络的互联网服务,进行网络社交拓展,这就是所谓的SNS网络。[1]网络社交的流行塑造了一个全新的网络化社会生活空间,对当代人类的日常生活社交行为与思考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2]
一、文献综述
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是随着近几年互联网和网络社交软件的迅速普及发展而开始起步的,但这丝毫没有影响研究的数量与质量。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关注重点在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而关于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一)关于网络社交
网络社交是一种以文本、虚拟图像为主要交流符号,通过社交网络进行信息沟通的交往方式。[3]网络社交的原理是前文所述的“六度分隔理论”,其本身具有三大基本特征:匿名性、失同步性、便捷性,其分别有利于减弱自我意识、更好地印象管理、保持互动双方的自我表露。[4]而网络社交偏好是一种个体差异的认知结构,是个体主观上的、相对于传统面对面社交的一种交流方式上的倾向性选择。相对于面对面的交流方式,人们会感到网络社交中人际关系更加安全、更加有效、更加自信。[5]
网络社交因其操作便捷、内容简洁、信息共享等特点,使得交往时空拓展、交往对象多样、交往内容丰富、交往行为直接、交往关系平等、交往意识自主,带领人们进入了即时、互动、高速的新时代,并打破了传统交往方式的种种约束,从而实现了跨空间和身份的交往,拓宽了人们交友的渠道,满足了个体的心理、情感需求。[6]根据马克·格兰诺维特的“弱关系”理论,弱关系下的社会交往更有利于不同信息的交流,易于成为信息流动的主要渠道。[7]而网络社交兼具时空压缩性与延伸性、匿名性等特点,因此非常适合弱关系的建立与发展。[8]
(二)关于社会环境影响作用
人类个体具有社会性与群体性,无时无刻不面临着周围人的压力,并依据周边环境和人群行为而选择自身的行为,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社会环境的影响,且通过模仿学习、认知加工、角色扮演、主观认同等过程将其接受的东西内在化。[9]米德的“镜中我”理论指出,个体总是依据对他人行动与认知的推测而行动。[10]班杜拉认为,如果人们观察到周围人有特别举动,那么他们也会有此倾向,并且这种自学能力是与生俱来的。[11]个体社会化过程总是会受到或需要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进而可以推测,个体偏好受周围环境影响,个体的网络社交偏好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所属团队的他人。[12]国内也有学者通过数据分析,验证了周围社会环境与网络社交偏好的相关关系,并给出了较为精确的相关系数。宋姜通过提出假设到数据分析验证的方式,指出网络社交偏好受周围人群影响:个体周围人群网络社交普及程度越高,其就越有可能偏好于网络社交。[13]
相应地,社交网络技术的发展进步也影响着社交网络平台,从而影响着人们的网络,甚至是现实社交行为。随着网络社交工具的发展创新,网络使用的便利,碎片化的社交状态也随之明显,同时也引发了诸如现实交往淡化、社交焦虑症、高科技焦虑症等不良影响。[14]这也即是下文要提到的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的关系之一。
(三)关于网络社交偏好与现实人际交往
关于网络社交与现实人际交往之间有很多研究内容。比如在社交焦虑的研究上,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交有助于降低社交焦虑水平,即网络社交比现实社交存在更低的心理压力和社交焦虑水平。[4,15]但有学者通过社交焦虑量表式问卷调查的方式,证实了现实社交焦虑水平与网络社交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16],亦即说明,社交焦虑本身很大程度上也是随着网络社交的频繁而产生的。
不少研究者认为网络社交对现实人际关系具有较大的负面影响,即所谓的“跷跷板”效应,二者一般无法兼顾。网络社交的发展容易造成人们对人际交往角色的错位和人格分裂,造成现实社交的心理障碍与网络社交依赖性[9,17],网络社交对象的虚拟性与匿名性也极易引发现实生活交往中的信任危机和道德失范。[6,18]关于网络社交依赖,有研究者认为其与网络社交使用者的主观认知相关,即对网络社交及其真实性认同度越高,依赖性也就越大[19],也有研究者对其进行严厉批判,认为网络依赖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是缺乏担当精神的表现。[20]
但也有学者指出,网络社交实际上是现实人际交往的一种补充,未必一定会产生上述所谓的“跷跷板效应”。有研究者发现,性格外向程度与网络社交偏好呈正相关关系[2],外向者总会在社交网络中保持最新状态并积极与他人保持联系,而性格封闭者相对于外向者而言,更倾向于减少网络社交的频率,会即使在网络上也难觅其影[17],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现实人际与网络人际的高度重合性造成的,即网络社交是“强关系”与“弱关系”并存的世界,并且往往是熟人占据网络社交的主导地位。[21]也有研究者指出,网络社交对现实社交的影响性质因人而异,一些群体认为网络社交增加了其与周围特定人群的交往时间,增进了实际情感,而另一些群体则持相反观点。[22]而社交补偿理论认为,对于一些社交焦虑水平较高、不善现实交际的个体而言,网络社交为其提供了一个便捷的交流平台,不失为一种合理的选择和解决手段,同时他们也更倾向于采用网络社交建立和维持人际关系。[20,23]
二、总结与评价
首先,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网络环境下的社交行为与人际关系,尤以网络社交对现实生活中大学生或青少年人际交往的负面影响居多,同时也有不少积极意义的研究,而关于非青少年网络社交人际关系和周围社会环境影响网络社交偏好水平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这方面是今后研究中需要特别侧重的,可以结合相关个体行为理论和环境作用理论加以研究。
其次,从综述中可以看出,目前研究者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定量分析,即通过量表式问卷数据的SPSS或SAS数据分析,找出其中的因果关系及相关性水平,而质性研究方面已有研究很少涉及。但实际操作中,问卷调查得来的数据往往在信度和效度上均不如参与观察和访谈法等质性研究方式,因为被调查者一般倾向于回避或虚报网络社交中的不良行为。由此今后在网络社交的质性研究方面可以做一些积极性探索。
再者,目前关于网络社交的研究主要是就事论事,仅仅将研究目光放在网络社交使用者之上,探讨网络社交对其使用者的影响,而关于网络社交通过其使用者来影响其周围个体的研究则几乎没有,这也是未来研究需要涉足的领域。
现实 篇10
本次画展以首推理论家评述与画家感言相关照的形式而尤有特色, 幸可透析若干悬疑并“有效促进艺术批评与创作共荣”, 要不然深冥超妙之学术理论与侍宠生娇的作品形式还气盛凌人, 不敢妄论。在中国油画繁华盛宴土壤里, 十一届全国美展背景下, 艺术界两会代表宣言中, 确已不负盛名, 即官方谓之“现实—超越”, 是“超越”现实了, 具有十分的成就感。正所谓“关注现实, 关注社会、民生”, 而“超越经典”“超越自我”“超越历史”诚然是有成效的, 不可否认;然而“相顾无言”, 又彷佛有些“无处话凄凉” (苏轼《江城子》) 了……
还是先谈谈“现实”, 然后再看“超越”吧。所谓“现实”, 也称为“生活”, 即自然、社会、人生之“现实”, 当然包括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教育, 也有哲学、道德、艺术、宗教, 还有国家、民族、社会民生, 人性、情感、良心责任, 眼下即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 楼价疯长、城市推进, 打黑除恶、政治文明, 环境生态、减排节能, 并由此生成当今世界和中国社会种种“现实”和处境。不知道我们的艺术家和学术批评家们认识多少、感悟多深?当代人或称“很现实”, 但看来是“很不懂得现实”, 常常一叶障目, 坐井观天而不知上进;或者明哲保身、随波逐流, 甚至争名夺利、泯失良心, 自欺欺人!这就是“现实”, 国家、民族、时代之“现实”!高尔基“艺术源于现实”中之“现实”, 一定不会只是作品里的那些“现实”, 否则,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巨匠”的名望便已如“金陵百家”之庸碌虚芜了!
看来是需要谈谈这些金奖作品了, 一如XX先生评论之“关注现实、民生”“超越经典、心灵”, 这种“超越”倒确也改变了“主题先行”“形而上学”“高谈阔论”之偏激, 而趋向“平凡、淡泊、宁静和纯真”, 凝聚“经典”“神秘”的精致情结, 玄妙超远之“唯美”经纶, 更有行云流水、深不可测之“美学、哲理”纵横。一览百家, 凝望金奖, 确也有些意味;如果说成就, 本次展览于“描写生活、贴近现实”操练语言形式, 修正“观念”“技巧”之争的当代中国油画误区, 提倡现实主义, 促进主流艺术诸方面确有效果, 是值得肯定和倡导的。其中有些作品也很有表现力, 如“俺们家”, 作品以冷静的情绪、沉思的心态和深挚的情感描写了家乡的一草一木、黄土蓝天, 表现形式和艺术语言也颇有“民族性”, 从主题、内容、情感到形式语言都显得精致。这个“现实”塑造起来了, 很真切、很深情也很平静, 正如画家自述:“用灵魂与故土对话, 用生命感悟着养育自己的家乡”。“广阔天空”以照相写实手法, 真切而深刻的描绘了建筑工地上阳光下正在空中作业的年轻建筑工人, 不加修饰的直接表现了农民工真实的生活状态, 形象亲切真诚, 刻画深入、严谨通透, 光感充分。“塬上人家”以西北地形为背景, 深入塑造了阳光下高大坚挺而憨厚亲切的农民形象, 衣衫褴褛却精神矍铄、体魄强健、神情憨直, 作品色彩丰富、形象结实, 一代北方农民形象跃然纸 (布) 上。“室内的风景和室外的风景”以超级写实手法描绘了画家的室内工作空间, 隐隐透析出窗外的自然景观, 室内环境的精心刻画和窗外清新而依稀的自然景象两相呼应, 尤以桌上的植物盆景和墙上镜中的人物形象制造了特别的生机, 于静穆的冷白光线中绽放生命活力。“夜车”以新古典式的照相写实显得真实、宁静而唯美。“桌面游戏”以神秘的光感与戏剧性情节而别具特色。“生活甜如蜜”以凝滞的动态创造了独特的意象……已经“足够”了, 然而除此之外, 您还能说些什么呢?
本次画展由中国美协和江苏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 以“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创新”“彰显民族文化”、表现“中国风格”“熔铸中国气派”, 推出“名家精品”为目标, 规模浩荡、成果“丰硕”。然而“现实主义精神”与“民族文化”何以彰显, “中国气派”何以“熔铸”?看来是有些失望了!倘说失败, 如网友称之“照片垃圾”, 自然是“妄自诽薄”了;倘说成就, 我看也不必如XX、XX批评家一般故弄玄虚、得意忘形!其实以上的嘉许, 已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如果非要再加上些“个体理想主义”“日常现实主义”之类的“主义”, 似乎失之牵强和偏离, 再加上些“圣马太的感召”“弗里德兰德尔”的朦胧意象、“《浮士德》”的“悲鸣”与“叔本华”的“逃离”, 似有张冠李戴、卖弄西洋之嫌疑, 何况如此“文化”, 与“彰显中国文化”之“中国气派”格格不入。岂不知“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之真意?我们的学术倘不能“叶落归根”, 纵然依经傍典、缘引八方也无济于事;如果你能参透, 也许这就是“现实主义”, 这个“自然”, 就是“现实”, 是“先机”是“天理”!古老而神圣的中华文化之“现实主义”, 已被数千年前的先哲老子道破天机!
油画从西洋学来, 现实主义绘画似乎是从十九世纪的米勒、柯罗、库尔贝、杜米埃才开始, 其实我中华文化之“现实主义”, (绘画) 自两千多年前的战国帛画已具雏形, 公元伊始的汉代壁画与画像砖已非常成熟。看来我们的民族文化绝不比欧洲落后, 是不必非去西洋“引经据典”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生根是有文化渊源的, 千万不要粗暴的认为“封建”即“迷信”, 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相违悖。我们的中华祖先如此之睿智, 遗憾的是“后生”们不懂得发挥, 到非要“远涉重洋”了!
本次画展之“弘扬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创新”口号精神, 自然演绎成“现实—超越”的画展主题, 这四个字凝聚着“现实主义”与“创新精神”的有机融合。其实, 这样的一个官方大展, 是不必拘泥于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 也许因此而缀以“超越”, 应是暗示艺术风格的多元化与生动性, 并引领艺术创作之繁荣。但不知是如何认识和把握二者关系, 是“相互融合”还是“相互消解”而暧昧不清?其实真正切中了当下文化之时弊:不知所云!看来有人是越来越不懂得“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这句老话了, 高尔基的确是“高”, 一语道破艺术之玄机, 我看到现在还没有人能够“超越”!这里的“生活”显然不等于“自然主义”的“照相”, 这里的“高于”也绝不是“观念主义”的“超越”。其实这是一个常识, 即现实主义原理, 现实主义中的“现实”之“高于”生活, 是不需要寻找“观念”去“超越”的, 这个“高于”, 针对“现实主义”而言, 两个字即可概括, 即“典型”!也就是“典型的生活”, 恩格斯谓之“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这个“现实”体现着艺术家思想和情感的认知高度, 向世人倾诉者“真善美”的普遍规律, 鞭策着野蛮和愚昧, 黑暗与腐朽, 呼唤着文明与进步, 光明和幸福!亦如笔者上创作课时为学生编写的那句话:“坚守艺道, 君子也!然则艺道者何?以真美之号鼓, 动其心而形于色, 宣美抑丑, 举善制恶, 洗心性而策文明也 (秦孟立《当代教育漫谈——高等教育之科学发展》) !”那么本次画展成果如何呢?且不必以十三万金奖而忘形, 我要说的正是您这“十三万”。
关于现实主义, 欧洲艺术史上自有《晚钟》“长鸣”, 《拾穗者》的身影, 《打石工》“椓之丁丁” (诗经《兔罝》) , 《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之眼神, 这就是“超越”了, 是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认识和真切体验, 是对社会生活的本质感悟, 凝练着艺术家伟大的社会理想和人性追求, 这才“超越”了!对于本次画展, 看来是没有“超越”的。XX君所谓“中国现实与油画艺术的本土性探索”也无非只是“形式”而言, 何况这个“形式”也并没有突破。“消解了以往英雄主义与理想主义的精神诉求”, 这种“个性化与日常化的生活表现”被尊为“日常现实主义”和“个体理想主义”, 认为是社会文化的进步。那么“个体”取代了“典型”, “日常”取代了“现实”, 不仅没有“超越”, 其实也不成其为“现实主义”了!回看马克思主义关于“个性”与“共性”的论述, 自然明白这个道理了, 无需再去引证。艺术, 倘不能诱发人类的意识、情感之“共鸣”, 倒也真成“垃圾”了!没有“共性”, “个性”何以“共鸣”?文化也好, 艺术也好, 脱离了“共性”的“个性”追求是毫无意义的, 试问古今中外艺术史上有哪一个艺术家和经典作品是绝对“个性”的?唯有当代人很热衷于这种“空前绝后”的“个性”, 因为“穷”怕了, 想“超越”晕了头, 难怪很难成就精英力作!因此现实主义之“现实”不等于“现象”, 不等于“日常”, 也不等于“个体”, 是必须揭示生活本质及其规律之“共性”的, 即社会、人生、人性与自然之本质。当下中国之“现实”, 也无非就是这几个方面, 但外延是非常宽泛的, 政治、经济、文化, 思想、意识、情感, 良心、责任、道德, 生存、环境、斗争无所不至。只要您是有责任的人, 必然颇有感触, 乃至触目惊心!当今之中国, 改革开放、政治文明、经济飞跃、文化繁荣、国家强盛, 然而相继矛盾重重, 民生困顿, 贫富悬殊、结构畸形, 灾难频繁、国际纷争, 楼市疯狂、通胀频临 (在控制) 、贪腐不断 (在惩治) 、黑恶横行 (在打击) , 环境恶化、生态失衡, 事业滞困、民生艰辛, 人们信仰不定, 道德、责任和情感淡漠, 意识不清。如此“现实”, 您还可以“淡泊宁静”?真是“生活甜如蜜”“夏日悠悠”?难道又是“大革命”失败后“幻灭世界”之“卑锁人生”重现江湖?您可知那是进步知识分子在社会理想追求幻灭后的消极表现, 您还不一定够资格!足见您并不懂得这个“现实”, 或者缺乏责任良心!即便开“夜车”去“寻梦他乡”, 也只能是逃避!“现实主义”是敢于直面生活, 感于斗争的。这个时候玩儿“桌面游戏”是不清醒的表现, 是没有出息的!但愿您不要在这时候玩弄“魅族”!
“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创新”看来是不好弘扬了, 既要“现实主义”, 又要“艺术创新”, 弄不好要成为怪胎。我看真的快要成为“桌面游戏主义”了!当下艺术界就充斥着这种“游戏主义”, 令陈道明先生感到“遗憾”, 张艺谋导演“深恶痛疾”, 杨飞云主任也在大力倡导“民族文化”“历史题材”了。其实“现实主义”就是“现实主义”, 是有着强大生命力的, 只要善于发扬, 永远都是“新”的, 千万不要为“新”而“新”, 不小心面目全非、歪曲倒退!好在这些作品并未成为政治工具和“权贵奴才”, 也没有矫揉造作、粉饰太平, 但在“现实”面前无动于衷、麻木不仁却是大碍, 也有辱艺术之神圣!要谈现实主义, 得先懂艺术, 至少不是专供娱乐和炒作的“学术妓女”了!
“现实主义”具有极强的经典性和战斗性, 是有深沉的社会历史使命的。自1850年商弗洛利《艺术中的现实主义》一文正式确立, 即成为“批判现实主义”的标志, 之后有库尔贝发扬并创立“现实主义”绘画理论, 主宰了19世纪欧洲画坛的半壁江山并深远影响至世界各地。因其极具批判性, 恩格斯也将其称为“批判现实主义”, 遂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事业的精神支柱。早在“延讲”中毛泽东同志即提出了“雪中送炭”与“锦上添花”的问题, 并指明其“为人民服务”的普遍意义。若干年来, 世界各国都已取得了经典定位和辉煌成就, 为社会文明建立不朽功勋。XX君的“个体理想主义”和“日常现实主义”大概就是这“现实主义精神的艺术创新”吧, 是“现实—超越”了?“超越”, 一个极具时代性的结症, 往往令人疯狂忘本、麻木不仁, 乃至利欲熏心、欲豁难平!科学发展, 不仅是政治经济, 也是文化教育, 既是人性反省、社会良知, 也是历史规律, 由不得你懂不懂、听不听!
现实主义不是“桌面游戏”, “超越”不是“魅族”, “生活”也并非真的“甜如蜜”!这个“繁荣盛世”啊, “车如流水马如龙, 花月正春风” (李煜《望江南》) , “金陵百家”才子佳人们, 您可读懂了《晚钟》夫妇黝黑脸庞上和粗大手掌里虔诚而酸楚的神情?《拾穗者》广阔田野里农妇们如弓的身影, 《伏尔加河》老纤夫苦难而悲壮的灵魂呼声?“把我们的血肉, 筑成我们新的长城” (田汉《义勇军进行曲》) !曾令多少志士仁人奋不顾身、冲锋陷阵!“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返” (《史记-刺客列传》) , 何其震撼!“现实主义”本就如此朴素深沉, 纯真而凄厉, 永远神圣而年轻, 并将伴着人类文明而永恒!“现实主义”需要文化, 需要睿智, 需要责任和良心, 需要献身精神!您有多少呢?“现实主义”之伟大, 不是您那些“XXXX主义”之类的“超越”可以成就的!
看来是不需要一一指出这些“精品”的成败得失, 似乎结论已十分明显:如此“现实”之“超越”, 实是艺术之低迷!“雕栏玉砌应犹在, 只是朱颜改” (李煜《虞美人》) , “才子佳人”们啊, 不是“现实主义”不精彩, 而是您纯真而赤诚的心, 被这“现实”摧败!其实“现实”, 是不可以屈服, 也不可以“超越”的, “真的猛士, 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 !“现实主义”之艺术精神, 足可以“教我惭愧, 催我自新, 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鲁迅《呐喊》)
摘要:古老的人类文化艺术, 穿越了21世纪这个物质精神“大革命”的时空, “现实主义”是否老朽陈旧?现实主义精神对于当代中国油画艺术有何启示?如何正确处理“超越”“创新”?“现实-超越”油画展提供了一个鉴证, 然而效果和意义如何?重申现实主义伟大精神, 重申艺术家的社会责任, 希望能将迷失的艺术唤醒!
虚拟现实离现实有多远 篇11
VR受股市追捧
中国股市再一次敏感地捕捉到国际市场动向,在春节过后股市并不比去年下半年表现出太大起色的时候,VR领域的上市公司却依然表现活跃。
据不完全统计显示,在A股市场VR板块的66家上市公司中,已经有42家公司公布业绩快报,其中28家保持增长。其实早在2015年年末,国内不少科技公司就开始驻足虚拟现实技术。A股中的乐视网、大恒科技等已经推出了虚拟现实产品,与此同时,通讯、优酷、联想等也开始关注这一技术。有观点认为,中国的虚拟现实从业者已经“潜伏”很久,早就在等待这个市场领域从专业走向大众、从冷冰冰的实验室走向接地气的柜台。
或许是众多高科技从业者终于可以拿出产品面向广大受众,或许是中国股市在坎坷大半年之后总算看到令人兴奋的新增长点,虚拟现实产品的出现在带给股市活力的同时,也不禁令人疑惑:为什么它就这样火起来了呢?
面对《经济》记者的疑问,长江证券首席分析师王建表示,VR目前的表现,不仅是宏观上中国经济转型的结果,也是微观市场中资金布局的必然。
“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到,中国经济现在处于必须转型的阶段。十八大换届选举的时候,这个观点就已经很明确了。转方式、调结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这是以后中国经济产业结构改革需要贯彻到方方面面的指导思想”,王建这样说。
在此背景下,一些以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为代表的高科技行业或新兴产业会代替传统制造业的优势,而高污染高能耗企业也随之被淘汰。显然,虚拟现实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一个分支,有太多机会脱颖而出,“目前我们看到的就是这种机会落实的结果”。
王建认为,产业换代升级必然带来新兴产业的走红与发展。曾经,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末进入工业化的中后期,通过10年左右时间奠定其汽车和家电等先进制造业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力。如今,中国也处于类似阶段,按部就班推进改革的过程中出现虚拟现实产业受股市追捧的情况,并不意外。
此外,高科技往往轻资产化,信贷风险低,产业升级快,直接融资比例高,股市中出现上市公司抢占市场的现象也合情合理。“如今的高科技产业与传统企业的很大不同,就是不需要几十年的成长期,类似Facebook或Google这样的全球领袖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八九年就能成长起来,裂变期比较短暂”,王建这样解释。显然,虚拟现实产业目前的发展阶段也容易引发股市关注。
用产品占地盘
关于虚拟现实的定义,不管是科技类书籍还是网络百科,给出的专业术语都很复杂,对于不具备专业知识的大众来说不好理解。但是在职业经理人闫展逸看来,虚拟现实技术就是利用计算机创造一个虚拟空间,通过佩戴设施为用户提供可以完全沉浸其中的虚拟合成环境,避免真实环境的干扰。“利用双目视觉原理,虚拟世界在眼镜中是3D立体的。”
他告诉《经济》记者,目前比较普遍的产品就是VR头盔和VR眼镜。前者比较有名的是被Facebook收购的Oculus公司。Oculus打造的VR眼镜可以展示软件构建的虚拟场景,能够让用户在虚拟世界中玩游戏、坐过山车、看电影等。至于VR眼镜,多为头戴式手机框,可将智能手机放入并分屏显示,产生类似VR头盔的效果,比如三星的Gear VR。
不管是中国的股市还是西班牙的MWC都说明国内外企业已开始抢占VR市场先机了,而用产品说话应该是最直接有效的手段了。刚刚在此次会展上亮相的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即HTC)推出的HTC Vive,2月29日晚在中国开售,10分钟内就售出15000多个,而Google的Tilt Brush据报道也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喜爱。乍看上去,VR产品不仅在股市风光一回,还牢牢抓住了消费者的心。然而,《经济》记者接触的一些长期关注VR技术的玩家或专业人士却另有看法。
中国虚拟现实第一门户网站—VR村的社区中,许多玩家在HTC Vive发布第一时间就发起热烈讨论。一些玩家指出,该产品价位太高,在中国大陆定价为6888元,大大超出预期,表示“我想说跟我没关系了”、“太贵啦”等。一边是商家说一抢而空,一边是消费者抱怨价格超高,岂不是矛盾了?
“其实很正常,中国那么多消费者,卖出15000个产品一点也不多。而动不动几千的价格,确实比较高,毕竟这种产品的设计初衷是面对广大普通消费者的,但是当前的价格,如果不是发烧友或者收入较高的人群,一般会放弃购买”,北京康拓红外线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技术工程师王洪志这样解释。
的确,至少目前看,VR广为人知的应用领域是游戏、电影等娱乐项目,而这些产业显然以大众消费为基础,过高的价格不利于产品销售。但是王洪志同时指出,推出产品的公司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因为VR技术的入门费极高。
“VR属于三维技术,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很高,除了极个别的产品可以脱离个人电脑,很多VR头盔或眼镜需要连接手机、电脑才可以使用。这就意味着,一方面,开发商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产品价格短时间难降低,另一方面,即便消费者购买了VR产品,也不一定可以立刻使用,可能还需额外升级电脑系统甚至更换。”
抢占市场总难一帆风顺,但上述并非虚拟现实技术在市场发展中的全部问题。王洪志告诉《经济》记者,许多商家希望把产品早早投入市场,也希望能够拿到第一手的用户体验资料。这样一来,一些前沿用户无异于小白鼠,尤其在VR产品还不那么成熟的时候。
nlc202309090245
技术缺陷很关键
早在MWC开幕之前,就有消息声称VR技术已经被视为当前全球科技界公认的一大“风口”,甚至有专家预测,2016年将成为国内虚拟现实产业爆发之元年。
实际上,早在1989年,虚拟现实就形成了初步理论基础,算得上80后了。但其最近的火爆,要归功于2014年Facebook以20亿美元收购了虚拟现实头盔厂商Oculus。此次收购,被业界公认为推动虚拟现实技术从行业应用进入消费者市场、加速VR概念落地的里程碑事件。当然,今年以来,代表着全球VR前沿技术的重磅级产品——Oculus、索尼和HTC的VR设备陆续上市,也让公众更加相信VR市场定将前途无量。
果真如此吗?
从业十年有余的北京动态时空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应博士在听到“爆发”一词后,笑着表示,若说2016年是虚拟技术的元年,还可以接受,“毕竟,它处在从理论走向实践的阶段,是一个新兴产业”,但提到“爆发”,他却摇了摇头。
杨应告诉记者,短时间内,VR产品既无法创造性地改变人们生活,也不会对社会产生太大影响,总结为“爆发”实在有些夸张,而目前国内参与VR技术的公司,甚至很少有开始挣钱的,大家都还在或投资、或观望呢。
此外,网络上很少有人提及用户体验反馈。杨应向记者透露,但凡亲身体验过VR头盔或眼镜的,都知道这种产品目前的舒适度比较差,“我自己曾经佩戴过一款头盔,连十分钟都超不过,就会头晕恶心”。
对此,王洪志指出,有些技术人员会认为,VR产品造成的不舒适是因为其画面帧率低,但实际上是因为当前VR产品不能完全模拟出人类眼睛在现实中的识别功效。“我们的眼睛观察事物,有远近区别,当我们看向远处,近处的景色会模糊,反之亦然。但是,VR呈现给人的场景,无论哪个角落都很清晰,无形中为眼睛增加不少负担”。
此外,虚拟现实产品还面临其他难题,比如无法制作时间长的视频或电影,将多维多角度的画面同时呈现给用户的技术也面临挑战。类比智能手机的成功,VR产品目前也尚未拥有类似前者那样广泛且高效的应用平台。
投资机构多观望
在国际巨头大举进军VR领域时,国内企业也不甘落后,百度借视频百度进军虚拟现实领域,阿里巴巴则砸下52亿元人民币的重金投资Magic Leap(美国一家科技企业),腾讯也披露了一系列Tencent VR项目的进展,包括此前已开发了移动版本的VR设备和带有传感器系统交互的手机壳方案等。
看上去,虚拟现实不仅在二级市场大出风头,连国内互联网三巨头也被其吸引过去,只是在从不缺乏炒作题材的市场中,投资者最为关注的莫过于爆炒过后,会开出满树银花还是会留下一地鸡毛。
《经济》记者整理发现,国内当前对VR投资比较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并不多,除和君资本、九合投资和纪源资本等,很多还处于观望状态。而其他已经出手的也多为天使轮或Pre-a轮,融资效果比起A、B轮差很多,原因就在于很多人还看不懂VR。
红京鸟力维(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冀农本告诉《经济》记者,很多人还以为VR产品就是一种新型眼镜。他说:“有些风险投资机构是根本不懂,还有一些尽管给出投资,也只是跟风,没有下大成本”。这很正常,对项目不具备技术识别能力的时候,也很难看出它的回报率,而这些对风投机构都极其重要。综合起来,它们暂不出手也理所当然。
但是,任何高科技产业的大发展或者真正杀手级别的应用,都需要大笔投资推动。冀农本向记者透露,目前自己的公司得到的投资也基本是0,虽然维持公司运营没问题,但想要突飞猛进也难。而面对投资现状的不温不火和网上火爆推广之间的矛盾,他很坦诚地说:“有人想要在这个领域趁机赚钱,那么一定会有推手和相关媒体来做宣传,利益牵扯从来如此,国内很多产业都有相似的经历”。
也许,“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可以换成“VR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毕竟,就连在MWC上力挺VR的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在单独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虚拟现实技术的市场化还需要很长一段路要走。扎克伯格说:“老实说,我不清楚虚拟现实技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大规模普及,可能是5年,也可能是10年,甚至是15年或20年,我认为至少需要10年。”而接受《经济》记者采访的全部专业人士都认为,VR产品走向成熟至少需要三五年,而绝大多数抢滩的企业都会在过程中遭到淘汰。
黄金产品既是投资品,也是文化消费品,是文化传承、融合、创新的载体。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发展黄金产业,符合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文化先行的要求,可以成为“一带一路”上联通民心、夯牢社会根基的重要抓手。我国黄金行业应与国内外朋友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上携手并进、互利共赢。
现实 篇12
一、教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用自己的双眼认识社会生活
生活是源头活水, 是学生体验各种情感的宝库, 是一本天然教科书。教师要指导学生悉心观察生活, 做生活的有心人, 学会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各种情感。如看到可怜的乞丐能生出同情之心;如面对每天晚自习父母风雨无阻的接送, 能生出感恩之心;对老师的谆谆教诲心存感激;对同学微小的帮助要能记在心头;对待社会上的一些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行为和现象能产生公正合理的评价……这是简单的原始情感积累, 总之是要培养学生对生活要有一颗火热的心, 不可以对自己见到的听到的冷漠无情, 无动于衷。只有学生首先是一个感情丰富的人, 才有可能写出有真情的好作文。实践证明社会生活是学生写作的宝库, 只有立足于这个现实, 才能写出可信可感的作品。如果学生没有那样的人生体验, 而是胡乱编写的文章, 因为缺少自己的真实感受, 一看就能感到那是伪作, 那就失去了写作的意义, 因此教师的指导, 一定要学生立足于现实, 也就是作文里尽量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 能写出真情实感, 这样学生的心灵, 因为有了现实这快土壤的滋润, 才能生根发芽。比如在2008年, 社会上曾一度流行穿红汗衫避邪的说法, 因此一时大街小巷, 穿红汗衫者众, 面对这一社会现象, 有敏锐的同学捕捉到了, 表现在了每周一记的小作文里, 我除了表扬该同学的敏锐外, 曾带动班级同学讨论, 深思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 加深了同学们对世俗心理的认识, 这是发生在他们自己亲人身上的真实事例, 所以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 也能让他们产生真实的感悟, 那一届学生现在是在高中, 我想在面对2010年社会上又一度流行戴银器避邪的说法, 就可以举一反三的认识了, 这样的生活积累, 认识社会的能力, 是无法在书本上去深刻的完成的, 紧紧抓住每一个能够认识社会生活的契机, 相机而学, 那效果自然深刻而生动, 比有道理的说教有价值, 有意义得多了。
二、引导学生从教材、名著中认识社会生活, 感悟社会生活
除了从生活这个百科全书中认识社会, 还需要学生广看课内、课外书籍, 从书籍中去汲取营养, 学生因为年龄和阅历的缘故, 受到很多客观条件的限制, 接触的社会生活毕竟有限, 所以仅从社会生活中来认识社会是远远不够的, 这时候老师可以利用教材和课外阅读来扩大学生的视野, 让学生的情感积累更丰富。比如在学习课文《鼎湖山听泉》这篇课文时,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把泉比作爱女的用意, 是爱的迁移, 然后触类旁通提到朱自清的《绿》中把绿比做十二三岁的小姑娘, 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由此得到生活经验, 我们在写作的时候, 可以把自己喜爱的景物比喻成身边我们真心喜爱的人, 这是感情的相通之处。如学习《飞红滴翠记黄山》时, 感悟作者对黄山松的描绘中流露出对它们不畏恶劣的生存环境, 生命力顽强的赞美和敬佩。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这是对学生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提升, 同时也是在丰富他们对大自然的认识, 丰富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复杂的认识, 比如《孔乙己》这篇课文的感情很复杂, 引导学生认识到人性的复杂, 体会作者描绘人物时可以搀杂多种情感, 既哀其不幸, 又怒其不争。这样反而是真实的情感, 因为现实社会中人的感情本来就不是单一的, 往往爱和恨这样对立的情感本就是如影随形的孪生兄弟。除了课内作品, 指导学生多看名著推荐与阅读, 进一步丰富自己的情感认知, 让学生的视野进一步打开, 古人说:“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就是说读书可以丰富阅历, 这对我们今天“两耳不闻窗外事, 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莘莘学子们来说, 更有必要。从文学名著和教材中领悟社会现实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这样的积累对于补充同学们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很有益处。
三、引导学生从媒体, 影视中去汲取丰富的资源, 进一步认识现实社会
除了社会生活和课本这些资源外, 还有一个积累资源的宝库, 那就是影视媒体, 因为今天的传媒非常发达, 对足不出户的学生来讲, 是个好的学习资源。例如看感动中国,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看任长霞的事迹, 很多学生都为她的精神而感动。再后来是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 那段时间报纸, 影视等媒体每天都在传播, 虽然我们不能亲眼见到现场, 但是通过媒体的传播, 学生无疑受到了一次很好的道德教育, 看到现场的惨景, 同学们的同情心, 关爱之心, 自然得到激发, 再如去年开学, 同学们收看《开学第一课》, 激发他们的爱国之心, 多有意义。例如现在, 我们的媒体一直在放关于中部长江流域干旱和干旱之后涝灾的新闻, 这样的及时了解社会动态, 了解现实生活, 让学生有一颗大爱之心, 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发生的最新动态, 这也是让他们的作文立足于现实的好方法, 这样在作文里才少了很多无病呻吟, 才真正能领悟生活的真谛。
在引导学生多多观察和了解社会生活之后, 还需要指导学生多多练习, 只有学会表达, 才能让现实变成真正的源头活水, 之前的积累只是吞咽下肚, 只有变成写作才是真正的消化吸收了。那么可以怎么做呢, 我做了以下的尝试:
1. 多练笔
我们都知道学游泳的人如果一直站在岸边看着是永远无法学会游泳的, 只有亲自下水实践, 才学得会。而作文也是如此, 光看别人的优秀之作, 是永远没法写出优秀的作品的, 一定要自己多练笔, 通过作文和周记, 反复的练习, 学会寻找最好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和反思。比如在上周, 我给班级的同学布置了周记, 是随意文, 一个同学就写到了新学期他在数学上重拾了失去的自信, 而正好上上个礼拜我们做了一篇题目为《找回_____》的半命题作文, 在讲解作文时, 我就把二者勾连起来, 告诉同学们他周记里的情感体验可以很好的写到那次大作文里, 题目为找回自信, 从初一开始写起, 那时因为成绩不错拥有过自信, 然后在初二因为贪玩学习成绩下降, 丧失了自信, 到了初三, 是如何的努力, 怎么一步步重拾自信, 重点要描述三个阶段的心理变化。讲解的时候发现很多同学都在会心微笑, 包括他自己也连连点头, 可见这次讲解让他们明白平时的练笔就是为正式作文做了丰富的储蓄, 可以随时取, 随时用。练得多了, 写的多了, 很多感情表达起来就越来越通畅, 生动, 贴切了。因为练笔的材料正是立足于生活, 来表达对生活的认识。
2. 多指导写作技巧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广泛的阅读优秀的范文对学生的写作表达很有好处, 好作家的技法是永远的瑰宝, 例如学习课文《春》, 里面的比喻生动具体, 让学生明白作者文中无一个爱和赞, 但是通过他热情洋溢的描绘, 我们时时可以感悟到作者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这样的例子很多很多, 关键还是同学们明白现实和写作是不分家的, 所积累的情感是一个大仓库, 随时可以携取, 而文是情感宣泄的一个契机, 有了合适的契机, 情感就会自然喷薄而出。
实践证明, 只有指导学生立足于现实, 认识现实, 感悟现实, 才能让同学们在写作时如鱼得水, 让学生的作文真正精彩动人, 成为独抒性灵之作。
摘要:现实就是写作素材的源头活水,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做一个深刻理解现实的人, 做一个生活的有心人, 做一个充分利用现实素材的人, 我们的写作自然就能变得深刻而不肤浅, 变得真实而不做作, 变得灵动而不呆滞。
关键词:生活,教材,媒体,认识生活,感悟生活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