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探索

2024-10-03

现实探索(精选12篇)

现实探索 篇1

摘要:自我管理是21世纪管理理论发展的趋势。以知识经济为特征的21世纪呼唤着管理革命, 这场管理革命就是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和极至, 是最经济和有效的管理方法, 对于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的管理效果提升都有一定的价值。文章从五个方面阐述自我管理的现实意义, 希望能够对于自我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和推广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现实意义

自我管理是一个人主动调控和管理自我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自我管理的实质是自我监控。同时, 它又是人对自身的生理、心理和行为各方面实施自我认识、自我感受、自主学习、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完善的能力。

21世纪, 管理的发展趋势将是人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在未来企业管理、企业文化和社会建设中将越来越重要。自我管理虽然只管一个人, 但它却适用所有的人, 也适用于现代企业、组织和社会, 所以, 自我管理对于人的综合素质发展、企业的团队建设和国民素质的提高都至关重要。希克迪希·帕瑞克 (Jagdish Parikh, 2004) 在他的《管理者的自我管理》一书中描述的管理发展历程是:现代教育教给我们的几乎全部是关于外部事务, 世界就在那儿, 它们如何运作, 如何操控, 如何管理, 但是, 在人们所知和行动之间, 却有着“缺失的一环” (missing link) , 这就是“自我管理” (self mastery) "。他说, “除非你能管理‘自我’ (self) , 否则你不能管理任何人或任何东西。”管理最初关注的是“通过机器增加工作成功, 提高工作质量”, 接着是“通过人力增加工作成果, 提高工作质量”, 现在的重点则应是“如何通过工作发展自我”, 并进行自我管理。 (1)

德鲁克认为知识社会中所有组织和个人都面临的最重要的挑战之一就是自我管理。世界上最难管理的是自己, 如果能够把自己征服, 我们便成功了一半。管理的终极和最高境界是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的现实意义主要反映在如下五个方面。

一、自我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知识经济时代呼唤管理革命。在工业社会, 主要资源是资本;在信息社会, 主要资源是知识。信息社会是知识量、信息量急剧增长的智能化和知识化的社会。在信息社会, 知识生产力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经济的发展是以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知识的产生、分配、使用为特点的可持续发展, 这是知识经济的典型特征。在人类进入21世纪后, 随着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到来, 在管理学领域也必将出现一场极其深刻的管理革命, 而自我管理, 或被称为“没有管理的管理”、“无人管理”正是这个变革中的重要趋势之一。当然, 现代管理所追求的所谓“没有管理”、“无人管理”并不是真的没有管理人员, 而是全员参与管理, 人人自己管理自己。因为, 管理的目标不仅是资源的分配和对被管理者的行为进行控制, 更主要的是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 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治能力, 最终达到使群体中每一个成员都能自己管理自己。

进入21世纪, 管理的含义不再仅仅是管理者去“管人”、“教人”了, 管理的一个重要内容应该是管好自己。正如德鲁克所说, 一切管理效果最终由员工自我决定。自我管理是社会组织和经济发展的需要。

自我管理可使知识工作者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发展, 毕生从事有意义的工作。人类步入知识经济时代后, 越来越多的工作者, 尤其是知识工作者, 其工作寿命会超过任何雇佣他们的组织。即使知识工作者尽可能被推迟进入劳动力市场, 其工作寿命仍有可能长于他们的用人单位。譬如, 他们留在学校里学到20多岁, 攻读博士学位, 按照发达国家目前的平均寿命, 他们有可能活到80多岁, 并且一直工作。换言之, 他们的平均工作寿命有可能长达50年, 知识工作者尤其如此;而成功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0年。因此, 知识工作者一生所面临的是要为胜任一种以上的工作、任务或事业做好准备。市场上的竞争激烈, 上司和别人无暇为你提供更多支持, 此时自我管理就成了我们脱离困境的法宝。因此, 若知识工作者自觉地进行自我管理, 从自己的优势着眼, 选择自己的职业生涯, 这样一生才能从事有意义的工作。

二、自我管理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从成本/收益观点看, 自我管理是令人向往的目标, 因为它可使企业减少用于雇人充当管理者的货币和时间成本 (Luthans&Kreitner, 1975) , 而且, 它也可使管理者腾出精力处理需要更加重视的长期关键性问题。” (2)

ING安泰人寿保险公司的老总在召开内部管理层会议时说:“现在坐在台下的同仁, 都是管理阶层, 而我个人很‘反对’这个阶层, 因为这个阶层是成本最高, 又最看不见生产力的!”企业最浪费、最容易内耗成本的地方, 就是“管理费用”。很多人以为“管理”是为公司降低费用, 其实“管理”这个词已经代表要多找一些人来管理公司的开支, 请问要不要给这些人薪水?事实上, 管理者制造了更多的管理费用。最好的“降低管理费用”方法, 是训练每一个人“自我管理”, 而不是另外找一个人来管理, 这样可以节省很多费用。多数人认为一定要有专业的管理, 否则一定没有绩效。其实什么是管理工作?管理的真谛是帮助员工提升竞争力, 管理本来就是个“工具”而非“目的”, 如果不必使用这个工具, 还能达成目的, 真的是最上选的管理。换言之, “自我管理是最好的管理”和管理的极致。 (3)

自我管理可使管理者摆脱管理中的困惑, 实现最高境界的管理。很多企业和组织面临的管理困惑是:管得过宽, 人可能会变得松散、懒惰和无所谓, 影响目标的实现和达成;过严, 又可能会造成压力, 使人缺乏安全感而心生抵触;宽严结合 (所谓胡萝卜加大棒) 更不行, 它虽然能起到一些作用, 但因其本身缺乏尊重和有明显的功利性, 会掩盖矛盾并影响长远利益。管理的最本质要求就是要实现有效的管理。管理的有效性是衡量管理成败的唯一标准。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在于能否实现公司全员的管理自我。自我管理不仅在理论上突破了以往管理理念中普遍存在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矛盾对立关系, 而且在实践中其有效性还体现在:将自我管理运用到管理中去, 可使管理者用这种全新的和最经济的管理方法, 摆脱长期面临的困惑。若管理者在管理中引导和帮助员工进行自我管理, 既可以节省管理费用, 又可使员工保持工作热情, 以确保企业组织永续经营和发展的理想照亮每一段航程。 (4)

许许多多企业管理的成功经验证明:员工进行自我管理时, 往往比在严格监督下干得更为出色。20世纪70年代初期, 哈佛大学著名的企业管理顾问华顿教授进行了实验。他应美国通用食品公司之聘, 对该公司设在堪萨斯州的一个专门生产狗食品的工厂, 帮助管理人员改进管理办法, 下放管理权限, 实施员工“自我管理”。很快便取得了非凡的成功。短短几年时间, 这家工厂的工人激发了从未有过的工作热情。由于自我管理小组有效地安排工作时间, 从而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不仅使该厂无须安排管理人员值夜班, 减少了管理人员, 而且还节约了一大笔加班费。同时, 该厂也大大增强了管理效能, 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产品质量。于是, 该公司很快在所属各工厂推行这种“员工自己管理自己”的管理制度。 (5)

在美国、日本和欧洲, 许多企业的经营事实证明:推行“自我管理”制可使企业获得极高的经济效益。充分重视和科学利用员工的“参与意识”, 创造条件让他们自己管理自己, 使之以把事情做得最好的精神状况进行工作。员工得到的自主管理权越多, 他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就越大。例如,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汤·瑟马斯承认, 由于实行了“自我管理”制, 公司的内部利润在4年时间里翻了一番多。与此同时, 该公司的劳动生产率也比原来提高了40%。联邦快递公司的一个自我管理小组充分发挥能动作用, 发现并自主解决某个财务问题而使公司每年节约210万美元。此外, 美国的其它许多公司, 如斯坦利农产品公司、桑伯格制袜公司、查著拉尔钢铁公司、体莱特——帕卡德公司、梅里尔·林奇公司、国际商用机器公司等等, 也都因实行了员工的“自我管理”, 而使公司的利润、产品质量、服务质量、管理效能、生产效率等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美国公司的影响下, 日本、西欧的许多大企业、大公司也都纷纷效法美国同行, 实行“自我管理”制。例如, 日本电气公司就因实行“自我管理”, 而使企业效益提高25%, 生产率也提高30%。在瑞典的沃尔沃汽车公司, “自我管理”制使这家公司的利润、产品质量等稳步提高, 成为世界汽车制造业中屈指可数的大亨。

不少管理专家还据此指出, “自我管理”不仅在制造业中创造奇迹, 而且还可为银行、通信、科研、旅游、商业等服务性、开发性的行业带来卓著功效。在安泰人寿保险公司里, “自我管理”制的推行极大地减少了管理幅度和中层管理人员, 使公司中经理与员工的比例由过去的1:7降为1∶30, 而且还使服务质量大为提高。

三、自我管理是真正人本主义的体现

自我管理是实现人本管理的有效形式和本质特征。通过自我管理, 员工可以最大限度发挥自身潜能, 实现员工全面自由的发展。

早已被人们所熟知的“人本管理理念”, 讲的是关心人、激励人, 创造一定的环境和条件, 开发人的良知、潜质和智慧, 从而使人全面发展, 实现自身的尊严和价值。更进一步说, 人本管理是对人性的肯定和赞美, 是崇高的信仰和情感。然而, 许多企业在推行人本管理的过程中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效果却不甚理想。为什么呢?就是没有紧紧抓住最关键的部分——帮助和引导员工实现自我管理。许多人更多关注的焦点是我给了你培训、详细的工作分析、合适的工资和福利待遇, 还有其他的种种有益的人文关怀, 你就得照着我所说的去做, 达到一定标准, 否则就不行;而很少想过, 制定这些标准和程式以及如何实现它们。在这方面, 可能员工的想法比管理者更为积极和更为有用。

真正的“人性化管理”, 是帮助和引导员工实现自我管理, 而非要求员工完全按照已经全部设计好的方法和程式进行思考和行动。员工的自我管理是一种积极的目标, 但是真正做到却非常不容易;这不仅需要领导者和管理者具备培训、帮助和引导的技巧, 还需要极大的热情、耐心以及正确的态度。

我们知道, IBM公司对员工的关心体贴以及其终身培训制度一直为业界所称道, 从小沃尔森时代的鲜明的纪律文化一直延续到现在。但是, 可能有人不知道IBM的员工不仅能坚定不移地信守和奉行公司的价值理念、遵守既定的规则, 同时还具有突出的创新精神。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员工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自我管理。

四、自我管理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和途径

1. 自我管理是人生成功的基础。

有学者认为, 成功需要80%的“情商”和20%的“智商”, 而“情商”与“智商”一样, 各自只侧重了自我认识的一个方面, 对于成功来说, 其影响作用仍然是有限的。成功是与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紧密相关的。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智力、情绪或性格的某个单项指标是否高超, 而是取决于各单项之间的合理组合乃至最佳匹配, 即取决于智商与情商的有机结合, 而这种有机结合则需要较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一般来说, 一个人某些基本的自身条件是较难变动的, 如纯智力因素, 但认识自身的智力特点、性格特点及情绪特点并加以妥善管理, 学会自我管理, 发展自我, 其能力却可以经努力而不断提高。一个有较高自我管理能力的人, 不仅能较合理有效地安排各项人生任务, 而且在客观理解他人、摆正自己与他人位置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 于是便在自身与环境、主观与客观这两个方面都能实现基本条件的最佳利用, 把自己安排在一个最能做出贡献的地方, 从而大大提高事业和人生的成功率。 (6)

2. 自我管理是人生成功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对个体而言, 如果要摆脱平庸的业绩, 抛离单纯的表面行动, 同时将这种追求卓越绩效的精神演绎成为自觉的行为, 那么就有必要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知内心思维进程。自我管理——这种个人发展战略不仅能帮助自我高效地服务于组织, 更能自如地舒展自我身心。换句话说, 也就是使自我不仅拥有更丰富多彩、更心满意足的个人生活, 同时又能使自我的知识、技能、态度、创造性智慧和意识有机地组合, 使自我的职业发展和社会生活更有效地融为一体。

古今中外任何一个有成就的人, 他们的成长过程都离不开这种严格的、科学的、不懈的自我管理, 否则就无法遇逆境而不折, 处顺境而不惰。历史上那些极成功的人——拿破仑、达芬奇、莫扎特, 一直都在进行自我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 也正是自我管理使他们成为伟大的成功者。

个人的进步和完善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我管理。德鲁克认为, 获得成就的人不是百万富翁, 而是能做出贡献, 享受了充实的人生和实现了自己人生意义的人。而这种成就需要围绕如何发挥自己的优势和实现自我价值, 依靠好的、自觉的自我管理来获得。自我管理、自我完善、自我实现是完整的同一过程, 自我管理是基础和途径。 (7)

五、自我管理有利于青年学生及国民素质的提高

对于青年人和学生的培养教育, 过去只偏重知识教育和技术知识的传授, 而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尤其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在知识经济时代, 在学校教育和对年轻人的培养中, 我们应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结合, 包括对于年轻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 才能使年轻人以全方位的素质面对人生, 适应社会的发展。

在现代社会中, 实现现代化是共同的追求, 我们国家也把实现四个现代化作为战略目标, 然而社会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并最终取决于人的现代化, 因而现代化要先化人后化物。实现人的现代化, 主要包括:观念现代化、思维现代化和行为现代化。有效的自我管理是现代人的重要内涵, 也是人的现代化的基本目标。人的现代化的实现必须通过个人的自觉意识和活动来具体表现, 并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起点和归宿。人的现代化是促进个人发展的有效手段和根本途径, 但是这离不开个人的自我管理。自我管理是人的现代化实现的现实条件和基础。自我管理构成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内在机制。实现社会行为的自我管理正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面。社会行为的自我管理是个体达到现代化和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 (8) 所以, 要建立高效文明的社会, 实现人的观念的现代化, 需要进行国民的自我管理素质教育。

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国民素质水平普遍很高分不开。日本国民素质高的原因之一是日本社会和企业为其国民和企业成员进行自我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日本, 自动售票机、自动售货机、自动电话机、自动兑换机等十分普及。日本的山武·霍尼韦尔公司的领导者认为, 人是事业成功的最重要因素。公司要求其成员有充分的能力担当本职工作, 要有熟练的技艺, 有与同事密切合作的态度, 有为企业献身的精神。该公司要求职工进行自我管理, 其现代化管理方式也为其职工进行自我管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诸如上岗前的培训制度, 透明度很高的晋级制度、福利与社会保障制度, 用“工业民主”的办法, 让工人积极参与企业管理等等。自我管理要求每个职工在规章制度约束下, 尽心尽责, 把个人的理想与为公司奋斗的目标相结合, 还要在工作中树立好的“自我”形象。 (9)

总之, 自我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呼唤, 是最经济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是真正人本主义的体现, 是人生成功的基础和途径;也有利于青年学生及国民素质的提高。自我管理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 社会现代化的实现离不开人的现代化, 自我管理构成了人的现代化的实现途径和内在机制。所以, 要促进人的精神文明, 实现人的现代化, 构建高效文明的和谐社会, 需要进行国民的自我管理素质教育, 需要用自我管理的方法和理念提升国民的精神文明。

注释

1方军.被忽视的自我管理〔N〕.经济观察报, 2004.8.30

2Charles C.Manz, Henry P.Sims, Jr.Self-Management as a Substitute for Leadership:A Social Learning Theory Perspective.Adacemy of Management Review1980, Vol5, No3, 363

3自我管理最省成本.新浪读书.book.sina.com.cn/2003.08.06

4王鲁军.领导者的必备素质:自我管理〔J〕.党建与人才.2001 (11)

5胡学龙.自我管理:21世纪企业管理的大趋势.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6上官子木.成功=有效自我管理.中国青年报, 2003.10.4

7李涛, 张宗建.德鲁克管理思想的人本主义追求〔J〕.东南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4 (5) :46~49

8蒙健堃.论社会行为的自我管理.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广西师范大学, 2001 (4)

9昝福祥.从危机意识到自我管理-访日观感之一.维普资讯http://www.cqvip.com.

现实探索 篇2

税收管理员制度自2003年推行以来,对实现“管户与管事、管理与服务、属地管理与分类管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暴露出管理员管户的被动性、盲从性和无序性,权力过于集中的问题尤为突出。对此,尝试取消现行税收管理员制度,推行专业化分工管理成为各级税务机关的重要课题和实践任务。税源专业化管理不仅符合了当前税源管理基本要求,能够不断提高管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对管理员过于集中的权力得到有效分解,从一定意义上降低税收执法风险,为干部公正执法、安全执法创造良好环境。

市场经济是讲求成本和效率的经济,而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是通过合理分工和资源的优化配臵来实现的。具体到税收征管,就是要在合理分工的前提下,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所谓税源专业化管理,就是根据纳税人的实际情况和管理的不同特点,通过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税收管理专业人才队伍,优化人力资源配臵,探索实施以分行业管理和分规模管理为重点的分类管理,达到加大管理力度和拓展管理深度的目的。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积极推进税源管理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符合现代税收管理发展趋势,是新形势下创新税收管理,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一、税源专业化管理方式优缺点分析

(一)分行业专业化管理。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照行业系统和隶属关系,设立专业管理岗位(有条件可以做机构的调整探索),明确税收管理员及职责定位,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尤其优点:便于税收管理员了解同行业内各纳税人的经营管理和纳税情况,可以对同类企业经营活动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问题。但也有不足,毕竟所管户分散,容易出现漏征漏管。因此,分行业管理形式一般适用于市区税源管理单位,因为市区工商业户比较集中,行业分工比较清晰。

(二)分规模专业化管理。就是要在一定范围内打破地区界限,按纳税人的经营规模,设立税源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进行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形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能抓住不同经营规模企业在内部控制和会计核算水平等方面的差异,采取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比如,对大型企业集团重点突出税收服务性调研,优化税收服务,定期开展税务审计,引入中介机构进行纳税鉴定等;对中型企业重点突出纳税评估,促进规范核算;对小企业重点突出税务稽查,促进建账建制。这样,税收管理的针对性就更强。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规模划分标准很难准确界定,少数企业经营规模与会计核算水平也可能不相适应。

(三)分税种专业化管理。这是当前最普遍的分类管理,只是按照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需要在更专业化的税种管理机制上进一步拓展。也就是,按照不同的税种设立税源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税收管理员比较容易集中精力钻研业务,有利于提高自身业务素质,防止在实际征管工作中由于税收业务知识掌握不准而产生执法风险。这种管理形式的缺点是,对于每一名税收管理员来说,可能仅仅掌握纳税人一部分纳税情况,不系统、不全面,不利于统一协调管理,而且纳税人与多名税收管理员多头联系,很容易产生“多头找、多次跑”的现象。

(四)分涉税事务专业化管理。这一种专业化概念最强的管理。就是按照税收管理的不同事项,划分税源专业管理岗位,明确税收管理员开展税收征管的一种管理方式。比如,设立税务登记管理岗、纳税评估岗、发票发售管理岗等,都应是贯彻了专业化理念。这种管理形式的优点是,分工专业性强,管理内容单一,更利于干部钻研税收业务,提高专业岗位技能,保障管户能够管深、管透。这种管理形式的不足是,如果岗位间分工协作衔接不够,容易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等现象。

尽管税源专业化管理有多种方式,但种方式既有优点,又有缺点,不可能所有的税收管理采取一种方式,就可以达到整体划

一、科学精细的效果。因此,我们所要推行的专业化管理,千万不能刻板,应该分清区域实际特点,科学选用,整体上相互结合,尽量扬长避短。比如,如果把分行业管理与分规模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在对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实行分类管理的基础上,再按各行业内不同企业的规模进行细分,非常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水平,进而提升整体征管效能。

二、当前推进税源专业化管理面临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税源专业化管理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各地在工作推进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人力资源需要进一步合理调整。在新模式的运转过程中,各基层单位都按照工作流程对人员进行了岗位明确,但由于人员较少,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人多岗现象。个别同志缺乏积极主动性,在业务事项办理过程中互相推诿,影响了工作质效。特别是在税收收入紧张的情况下尤为突出,出现了组织收入与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推进相脱节的现象,表面上搞税源专业化管理,其实际上还是按照老管理模式在运作。

(二)涉税信息采集不全面、不准确。从社会信息来看,对不同行业、不同类型企业在市场上的定位、生产、销售、利润、纳税等情况要有横向比较,现实中管理人员掌握不全面、不深入;从现有税务机关掌握的企业信息来看,申报数据不准确、不完整,垃圾数据较多;从涉税相关信息来看,与工商、国税等部门信息沟通不及时,造成纳税人生产经营状况、人员变化情况不掌握,重点行业的生产经营数据无法取得等问题。利用不完整、不准确的数据计算的预警指标偏差较大,缺少指导性;利用普遍的预警指标分析比对出的差异点,实际核实结果往往与目标背道而驰,缺少针对性。

(三)信息化操作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是以信息化为依托,以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提高为保障。新模式注重信息的采集与分析,要求充分利用计算机数据分析技能,从大量的信息数据中找出纳税管理的风险点,作为税源管理的重点与起点。但从新模式的运行来看,真正能够综合利用各项计算机技能进行案头分析的人员较少,远远不能够满足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模式顺畅运行的需要。

(四)与专业化管理配套的岗责规程有待进一步明晰。税源专业化管理要求严格按照业务事项划分工作流程,这就要求建立覆盖全部业务事项的岗责及规程,对前台(征收服务组)、后台(日常管理组)的岗责规程进一步明确,严格流转的时限要求,实行一环扣一环的无缝式对接。

三、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一)属地管理的原则。税收管理的基本原则是属地管理,税源专业化管理是税收管理的内容之一,因此也必须遵循属地管理的原则。如果单纯为了搞税源专业化管理而抛弃属地管理的原则,不仅不会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而且还会因为不切合实际的“专业化”做法,导致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下降,陷入顾此失彼的误区。

(二)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税源专业化管理中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没有高素质专业人才,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优势和价值也就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因此,坚持以人为本,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队伍,是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前提。

(三)因地制宜的原则。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不能搞“一刀切”,而应结合本地情况,因地制宜,在“专业化”大模式下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就目前而言,同一个辖区内的纳税人情况各有不同,地域分布上有城乡差别,经营规模上有大小差别,还有所属行业差别等等,因此税源专业化管理也应针对不同类型的纳税人采取相应的专业化管理形式,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通过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在这样一个原则下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问题,思路会越来越宽,效果肯定会明显。

(四)效能整合的原则。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目的是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对此,效能整合是关键,要注重征管质量和征管效率的提高,把二者有机整合,贯穿于整个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的始终。

四、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基本框架

(一)总体思路

全面落实“信息管税”要求,以纳税人为中心,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彻底改革税收管理员固定管户模式,在科学分类税源和管理职责的基础上,实行差异化管理;按照专业化管理需要,调整税务机构设臵,整合、优化征管资源,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推进税收专业化管理,着力构建征管、服务、稽查、行政、监督等工作系列,进一步提高税收管理质量和效率,降低税收管理成本和风险。

(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主要思路

一是分类设立税源管理责任区。根据税源结构、层次和分布,以纳税人类型为标志,区分管理难易程度,按照“条块结合”的原则,在坚持属地管理的基础上,将税务管理责任区划分一般纳税人责任区、所得税管理责任区和小规模纳税人责任区(含双定业户),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

二是调整分局内设机构职能,实现管税与管事的分离。一是在税务分局设立税源管理股和责任区管理股,税源管理股作为分局的税源专业化管理团队,按税源分类管理的要求或重点业务类别设臵若干专业化管理组,具体承担税务分局层级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类业务。按行政区划设臵若干税务责任区管理股,对税收基础管理事项实施属地管理,具体承担税收基础管理类和行政综合管理类业务,以及分局基础管理事项的任务分配、信息传递、信息汇总等行政综合管理事项。二是调整部分工作事项,将基础管理事项中的企业注销税务登记管理、纳税人税收优惠和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事项申请认定的调查核实调整为税源管理股职责;将风险等级为五级(含)以下、介入深度为税法宣传、纳税辅导和预警提醒的风险应对调整为责任区管理股职责。

三是按照才专结合原则合理配备人员。根据现有人员状况结合专业化分工,按照人尽其才、才专结合、一专多能、因人设岗的原则配臵人员,以充分发挥各自专业特长。根据现有人员的业务特长,将信息化数据分析技术水平高、熟悉税收法律法规政策、掌握一定的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知识、具有较强工作责任心的同志,配备到纳税风险评价组,具体负责纳税嫌疑分析;将熟悉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具有较高财务会计知识和评估检查能力强的同志,承担纳税评估检查任务;将基本熟悉税收法律法规政策、熟练掌握税收征管规程和相关业务操作处理的人员配备到综合管理岗位,负责税收的综合管理工作;将基本熟悉相关税收政策、纳税服务意识强、熟练办理登记、发票、受理申报征收的人员配备到服务岗位。

四是科学划分职责范围,明确工作责任。明确工作职责、实现有序运转是征管模式改革的基本前提。因此,按照科学、合理、适用的原则,对各专业组的职责作明确划分。纳税风险评价组既是运转的起点,又是处理纳税风险和执法风险评价的终端。其主要职责对外负责纳税风险评价、纳税申报分析、新办登记、注销、非正常户认定、外部涉税信息分析整理、重点税源企业财务指标比对分析、管理软件各类基本信息的录入、对比监控等;对内负责税收收入及增减变动情况分析;对纳税评估检查组、税收综合管理组反馈的评估检查和核查情况进行落实;对执法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等等。纳税评估检查组负责企业所得税汇缴评估检查、重点检查、异常检查、注销清算检查;重点企业税源对比、分析和确认以及与评估检查相关的工作等等。税收综合管理组负责税收法律、法规和各项税收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为纳税人提供税收咨询等辅导与服务,督促纳税人及时足额申报纳税;税收定额调查认定;查询未申报、未入库记录并进行催报催缴;征收方式、税种鉴定、重大项目税收评估、办理减免退税、外出经营活动证明审核;所得税申报及后续管理;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漏征漏管户清理;调查辖区纳税人合并、分离、破产信息并及时反馈。纳税服务组负责所辖区内税务登记资料的审核、录入;税务登记变更、注销、停业、复业的受理、自然人登记注册;发票发售、审核、消号,购领发票资料审核;纳税申报录入、税费征收;分析纳税人在设立登记、购领发票、审核发票、纳税申报中的疑点,并根据不同情况,提交纳税风险评价组和税收综合管理组落实以及纳税人的其他涉税事项等。五是建立工作流程,实现有序运转。为确保专业化管理工作组有序运转,达到协调配合、相互制约、相互促进、衔接顺畅的目的,对各环节的流程进行了明晰。一是建立工作日志制度。分局、所内设立《日常工作记录》共享文件夹,分别是分局、所长任务分配、当天工作任务安排、纳税风险评价组、纳税评估检查组、税收综合管理组、纳税服务组、工作经验交流、工作考核八个子文件夹,每日将安排的工作及完成情况在文件夹中记录保存。各环节任务接受和反馈衔接采用传递单的形式,确保各环节的有序运转。二是纳税风险评价组通过纳税申报相关数据以及获取的外部信息,按照纳税评价、执法评价程序,对纳税人的纳税风险和执法风险做出初步判断,以传递单形式转交纳税评估检查组或税收管理组对疑点分析落实,并将落实处理意见反馈风险评价组,风险评价组根据反馈情况对风险点作出定量定性判断,提出处理意见纳入考核。三是纳税评估检查组按照风险评价组转来的纳税疑点以及日常评估检查任务,依据评估检查程序分别提出处理意见并将处理结果反馈评价组。四是税收综合管理组根据风险评价组转来的风险点进行落实反馈,同时将日常管理所掌握的纳税信息经过分析认为存在疑点、难点和重点情况,向风险评价组和评估检查组提供。五是纳税服务组除落实好纳税服务工作规范,为纳税人提供全方位的纳税服务外,分析纳税人在设立登记、购领发票、审核发票中的疑点,提交纳税风险评价组或税收综合管理组落实。根据“一桌全能”纳税服务要求,统一受理纳税人的各项涉税事项,并在一定期限内反馈纳税人。对涉及的重大税务事项由专业组提报集体讨论研究,最终提出解决处理意见。

六是根据税源规模,实施差异化管理。根据税源规模、重要程度和风险大小,把各项制度、办法落实到各级、各部门的职责中,优化业务流程,完善岗责体系,有针对性采取措施,对不同税源实施差异化管理,使有限的征管资源发挥最大的管理效益。1.重点税源企业。按照风险管理、个性服务的思路,试行“大客户制”,突出分析监控和个性服务。掌握企业经营规律及核算特点,测算企业生产和纳税能力,做到应收尽收;引导和帮助企业从内部控制入手,将税务风险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强化税务风险自我防控,提高税法遵从度。2.中小税源企业。按照分行业、集约化管理思路,对中小税源按行业进行分类,根据税收风险程度和征管环节,加强行业税源监控和纳税评估,按税源管理事项实施专业化岗位分工管理,探索行业管理规律。密切与工商、质检、国税等部门的信息传递和工作配合,防止漏征漏管;对财务核算不健全的企业,强化税基管理,实行所得税核定征收;对已开业的中小企业,突出账簿设臵、财务核算情况的检查辅导。3.个体工商户。根据个体税收的征收管理特点,进一步优化个体税收工作流程,明确纳税服务部门、税源管理部门、代征单位等相关部门的职责和关系。发挥市场、街道等单位作用,按区域实行委托代征,降低征纳成本,节约人力资源,实行委托代征是强化对个体税收的征管,增加个体税收收入。对农村偏远地区或小街小巷的个体工商户采取简易申报、简并征期方法。

五、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要实事求是,不能搞“一刀切”。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导我们工作的基本原则。在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中,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各分局、所应结合自身情况,制定适合自身特点的专业化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会使税源专业化管理收到应有的效果,达到我们的目的。如果搞“一刀切”,既使再好的管理办法,也难以奏效,甚至会出现更多的问题。

(二)要培训好干部,使其适应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工作,关键是人的因素,即干部队伍的业务素质。要下大力气,按照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对干部进行培训,使干部真正成为专业化管理的行家里手。在干部培训过程中,要突出重点,有针对性地培训,专业化管理需要的是专家型人才,每个单位要定向培养出一批专家型人才,使其在专业化管理工作中大显身手。

(三)要因地制宜、稳步推进。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可以讲是税收征管的一次重大改革,必须做到因地制宜,稳步推进。首先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专业化管理的具体方式,由于不同县(市、区)税源结构、人员配臵有着明显差异,同一县(市、区)范围内也存在城区和农村分局的差异。因此,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不能照搬硬套,要因地制宜,借鉴经验,大胆尝试、勇于创新、突出重点、积极探索新型的适合本地实际的专业化税源管理方式。应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降低因人员素质、信息运用、纳税遵从等多方面制约影响,积极稳妥推进专业化管理。其次要科学设立税源专业化管理岗位,三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化管理队伍,四要做好现有职责的调整工作,五要做好数据清理及整理工作,六要做好各项配套工作。各项工作要做到环环相扣,稳步推进。

(四)要搞好调研,认真总结,适时调整。完善税源专业化管理没有现成的经验,要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调研工作,认真分析和总结,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要及时修正,适时调整,最终使我们的专业化管理方式适合当前税收征管工作的需要,促进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的提高。

(五)要认真做好各项配套工作。一方面,要加强纳税人基础信息的维护与管理,特别是行业认定、税种认定、企业规模等信息,要做到真实准确,确保专业岗位划分有据可依,有章可循。另一方面,要改进现行的征管质量效率考核评价办法,逐步淡化综合类指标,不断细化分行业、分规模的专业化指标,逐步建立与专业化管理相适应的征管质量效率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再一方面,要强化各级班子特别是分局领导班子的综合管理功能,对内,要加强不同专业岗位之间的整合与衔接,防止出现“疏于管理、淡化责任”和“纳税人多头跑、多次跑”等现象;对外,要加强与党委政府的协调沟通,加强与工商、国税、公安等部门的联系与协作,加强信息交换,为推行税源专业化管理营造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六、实施税源专业化管理几点启示

以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的税收专业化管理,是今后一个时期税收征管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一项全新的税源管理方式,目前,我们还处于积极的探索、实践和完善的过程中,这就要求我们要进一步转变传统观念,强化风险管理,注重信息资源利用,培养高素质人才队伍。

(一)转变传统管理观念。适应形势的要求,大胆创新税源专业化管理方法。一是尽快实现税源管理专业化由“管户制”向“管事制”全面转化,理清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认识。二是税源专业化管理不仅包括对纳税人的管理,也包括对税务机关,对税务干部的管理,需要分别研究管理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模式。三是要避免简单机械地理解专业化,不能把专门化等同于专业化。

(二)强化税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理念贯穿于不同类型企业、不同征管事项管理的全过程,实行税源专业化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化解税收管理风险,而风险分析识别、风险等级评定、风险应对业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在今后的工作应着重思考和研究如何界定税收管理风险,为税收管理人员开展风险应对提供目标、指导和支撑。

(三)加强信息资源采集利用。税务机关实现应收尽收,要以及时、准确、完整的涉税信息为保障。加强税源管理、夯实税基,其实质就是提高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在税务和经济社会的信息化进程中,仍有大量信息游离于税收管理信息系统之外,其中既有纳税人有意隐瞒的因素,也有信息化程度不高的因素,还有应用水平的问题。要有效提高涉税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应依靠人机结合,加快信息化建设,尤其是与第三方的信息共享。

(四)改进完善工作考核机制。各地要结合管理方式的转变,针对分岗管事的特点,改进完善税收执法、征管质量、工作绩效等各项考核机制;在建立岗责体系的基础上,细化工作标准,按照定量与定性考核相结合的要求,科学设定工作质量、数量和完成时限等考核指标,把考核落到实处。与此同时,明确工作分工,细化工作责任,将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员,实现人员、能级与岗责的有机结合。

新型城镇化的现实路径探索 篇3

一、新型城镇化的内涵与特征

城镇化是人类文明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是近现代以来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引擎。城镇化是第二三产业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从而使城镇规模扩大,城镇数量增加的历史过程。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城镇化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受全国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和本身固有的自然、社会经济条件等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城镇化水平仍比较低,其进程滞后于工业化,造成了 “三化”发展不协调、城乡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等问题。根据城镇化的发展规律和要求,河南提出了以新型城镇化为引领,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理念。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以促进产业和人口向城镇集聚为核心,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手段,以城乡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的“三化”协调科学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促进产业集聚,推进产城融合;二是促进农村人口向城镇集中,实现农民市民化;三是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培育区域增长极;四是将农村新型社区建设纳入城镇体系,进行一体化布局。

从其内涵可以看出,新型城镇化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更加注重城乡统筹、产城互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与传统城镇化相比,新型城镇化具有以下6个方面特征:一是由原来主要依赖工业化向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等多力支撑转变;二是从原来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向同时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使之宜居宜业转变;三是由原来重城轻乡、城乡分割向城乡一体化发展转变;四是由原来粗放式用地、用能向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五是由原来主要依靠中心城市带动,向既发挥中心城市带动作用又强调城市群、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转变;六是从原来重单项改革突破向户籍、保障、就业等综合配套体制改革转变。

可见,河南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思路,进一步明确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提升了新型城镇化的功能、地位和作用,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符合当前河南经济社会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的现实要求。这一战略举措的实施,必将有力推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客观必然性

(一)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加快城镇化进程,可以增加城镇人口,扩大消费;可以拉动投资,推动工业和服务业发展;可以创造大量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可谓一举多得。可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河南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最大的内生动力和坚实支撑,是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和关键环节,更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全局性、战略性、持久性强大动力。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本途径

河南是一个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和农村发展长期滞后,根本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其所派生的经济社会管理体制尚未打破,由此导致农村生产要素持续流失、资源配置和基础设施建设严重不足、经济社会发展明显滞后于城市。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逐步建立起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实施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既是推进河南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当务之急,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是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的必然结果

进入新世纪以来,河南城镇化发展和城市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城市综合实力不强的状况尚未根本改变,城镇粗放式发展的状况尚未根本改變。河南城镇化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逐步缩小,但仍低于沿海和全国平均水平;城市规模小、实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大城市和特大城市数量少,中心城市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不强。根据国际经验,城镇化率由30%提高到60%的阶段,是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目前河南城镇化率正处于加速发展阶段。因此,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构建新型城镇体系,才能不断提升全省城镇化水平,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持久动力。

(四)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依据省情作出的重要战略选择

目前,河南的基本省情主要特征表现在:人多地少,“三农”问题突出,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大,资源环境压力重,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等。基于此,只有推进新型城镇化,走集约型城镇化道路,加快城镇化由粗放增长向集约高效发展转变,由城乡分割向城乡融合转变,由项目带动向统筹推动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空间结构、文化观念转型,才能实现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相互促进、共同繁荣。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建议

(一)构建统筹城乡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

构建以中原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全国区域性中心城市、省域中心城市、县城、中心镇与农村社区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体系,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和职能,不仅有利于充分发挥大中城市对城镇和乡村的辐射带动作用,而且有利于城乡融合。

构建新型城镇体系,一要突出发展郑汴都市区。高起点规划、高速度建设、高水平管理,尽快吸引要素聚集,成为组团式、网络化的复合型城镇密集区,提升辐射带动功能,放大整体优势,增强发展活力,争取早日成为河南进入世界的枢纽和世界进入河南的门户。二要着力培育辐射带动能力强的地区性中心城市。按照规模做大、实力做强、功能做优、环境做美的原则,发挥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壮大其他各省辖市规模,增强聚集要素和辐射带动地区发展作用,使之成为各区域空间组织的核心。三要注重建设各具特色的县级市和县城。通过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集聚区,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壮大支柱产业,提高吸引力、竞争力,尽快成为对周围地区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中等城市。四要积极发展产业基础好的小城镇。各地要从当地实际出发,选择那些有非农产业基础、发展前景好的小城镇,高起点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使之尽快成为各具特色的小城市。五要整合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积极推广新密、舞钢、潢川建设新型农村社区的经验,按照“规划先行、就业为本、农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鼓励“迁村并城”、“迁村并镇”,有条件的“迁村并点”,建设新型农村社区,使之成为统筹城乡发展的结合点、促进农村发展的增长点。

(二)建立三次产业融合互动的现代产业体系

建立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既是解决河南省当前三次产业自身发展问题的突破口,也是化解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矛盾,实现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

建立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一是搞好区域产业布局。根据城乡的不同特质和发展优势,合理分工、互促共进,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相互支撑的经济建设联系。中心城市作为区域的发展极,重点发展都市农业、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中小城市以生产性功能为主,充当中心城市向农村扩散经济技术能量的中介和农村向城市聚集各种要素的节点;农村以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农业生产支撑大中小城市对资源和要素的需求,获取农业经营的规模效益和城市化发展的整体效益。二是加快三次产业融合互动发展。通过建立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构建城乡一体的劳动力就业市场、加快城乡间资本、信息和技术市场一体化建设、完善城乡统一的商品市场,建立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在产业间合理流动;树立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链意识,大力扶持农业专业化组织和产业化龙头企业,构建农工贸产业链,加强产业纵向互动;强化整体规划、完善基础设施、拓展产业联系,打造特色产业园区,发挥园区的聚集效应、扩散效应、催化效应和辐射效应,搭建三次产业互动发展平台;加快三次产业的资金融合、技术融合、产品融合,促进三次产业横向互动。最终促进三次产业在城乡之间的广泛融合,为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科学发展提供强大的内在动力和产业支撑,促进城乡经济共同繁荣。

(三)创立一套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制度体系

新型城镇化引领,实质上是城乡两个系统在经济、社会、人口、空间、生态等诸多基本要素交融与协调发展的过程。而这种交融与协调与城乡发展的政策和制度相联系,科学、合理的城乡政策和制度供给直接决定了交融和协调的广度与深度。必须把着力点放在城乡制度创新上,立足全局、大胆创新,建立一套有利于全面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新制度体系,为城乡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一是搞好确权,让农民充分享受到农地流转的收益;二是破解户籍约束,加快农民市民化;三是推进教育、卫生、基本社会保障和公共就业等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建立现代民生保障体系;四是创新城乡产权制度、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和城乡财税金融制度,实现城乡资源有效配置。

【本文是河南省软科学研究项目“构建中原经济区发展战略研究”(编号112400410002)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河南省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诗经·魏风》中的现实主义探索 篇4

一、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反映

魏风中的作品都是来自民间的民歌, 是劳动者心声的真实体现, 是劳动者在劳动的过程中的一种发泄, “饥者歌其食, 劳者歌其事”, 用赋比兴的手法直叙其事, 劳动者与统治者两种对立的形象跃然纸上, 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空间和思考余地。同时, 这些民歌还是统治者间接了解民情的一种手段, 表现劳动者内心真实感情的一种途径, 用最简单的语言, 表达最不平凡的意义。在作品中, 劳动者的艰辛与内心的痛苦, 对统治者无声的反抗与憎恨, 都表露无遗, 同时还体现了当时阶级地位的悬殊, 身为劳动者的无可奈。“言魏地狭隘者, 若地广民稀, 则情不趋利, 地狭民稠, 耕稼无所, 衣食不给, 机巧易生, 人君不知其非, 反复俭啬褊急, 德教不加于民, 所以日见侵削, 故举其民俗君情以刺之, ”葛屡中的中的女子忍饥挨饿, 疲于工作, 自己缝制的美丽衣服不能穿在身上御寒, 穿着夏天的鞋子踏雪送衣“好人服之, ”然“好人提提, 宛然左辟, 佩其象揥”;两种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伐檀》这种不劳而获与劳而不获的对比更加鲜明, 劳动者伐木于河水之巅, 其过程艰辛苦涩, 而统治者“不稼不穑”“不狩不猎”, “胡取禾三百厘”“胡取禾三百亿”“胡取禾三百囷”, 这种分配比例的严重失调, 无声的嘲讽了统治者的奢华的生活与贪得无厌的丑恶嘴脸, 也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自食其力的美德;《硕鼠》更是把剥削者的贪婪的本性暴露无遗, 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他们把剥削者比作庞大的老鼠, 讽刺统治阶层使民困于贫贱之政, 而不可自拔, 诗中并没有哀伤, 没有抱怨, 只有无尽的讽刺, 蔑视与嘲笑, 他们有自己坚定的立场, 对现实清醒的认识, 并且富有强烈的反抗精神, 哪里有压迫, 哪里就有反抗, 他们对“逝将去女”幻想找到“乐土”, 在没有压迫、剥削、困苦的地方安居乐业, 自食其力, 再不过啼饥号寒的生活的向往, 是历代的劳动者多追求的美好愿望, 魏风中让我们看到了当时社会的混乱, 劳动大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政治黑暗, 官吏横征暴敛和奢华无度。

二、魏国风土人情的特点

《魏风》诗中多次提到山林, 农事, 说明此地的地理环境恶劣, 少于耕种, 人民生活困苦, 采莫、采桑、采荬, 伐檀等成为劳动者不止不休的劳作, 换取生存的主要方法, 既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勤劳, 又使《魏风》具有了“山林文化的特点”, 在诗中提到水, 如“彼汾一方”、“彼汾一曲”、“置之河之干兮”、“置之河之侧兮”中都有水, 但却没有提到鱼, 更没有鸟兽的出现, 这在诗经中是不多见的, 由此可见, 《魏风》中的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魏人的生活状态, 对我们研究魏国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有很大的帮助。《魏风》诸诗尽展魏地风情, 魏人精神跃然纸上。《魏风》中多有涉及能代表魏地风情的名物, 如《汾沮洳》、《十亩之间》中提到的桑;《园有桃》中提到的桃、棘;《伐檀》中提到的檀;《硕鼠》中提到的禾、黍、麦;《葛屦》中提到的葛屦等, 在这些民歌当中, 这些植物, 衣物都不再是单纯的字面意义, 他们有了更深刻的寓意, 是魏国文化的一种象征。同时, 这些他们也代表了劳动人民豪放的性格, 坚韧的品格。在《园有桃》中的“心之忧矣, 我歌且谣”, 展现了魏人又慎重的忧患意识;《毛诗谱》载“哀二十九年, 左传鲁为季札歌魏曰‘美哉!大而婉, 俭而易行, ……而季札之者美其有俭约之余风……’”, 说明魏人有勤苦俭朴的精神, 魏国文化中忧患意识和勤苦精神对当今的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居安思危”、“艰苦奋斗”一直以来都是我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三、战争徭役中思乡之情

魏国存在的时代动荡不堪, 周王朝已经无力再统治各个诸侯国, 为了争夺霸主地位, 各国陷入战争的泥潭而不可自拔, 劳动大众则要担负沉重的徭役, 魏处于秦和晋的包围之中, 战事不断, 服役的将士, 长期驻守边关, 不能与家人团聚, 在国风中这类题材不少, 但魏风中的士兵思念家乡父母兄弟的表述方式别出一格, 从家人的角度来写对故乡的思念, 在《陟岵》中从父亲, 母亲、兄长的角度来追忆当时离别时的情景, 把想象与回忆相结合, 通过家人嘱咐来表象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在这首诗中把父子之情, 母子之爱, 兄弟手足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同时又写出了人物的个性, 形象更加鲜明, 表现出了对生命的珍惜与爱重。这种奇特的抒情方式在后代诗歌创作中一直被沿袭, 为诗歌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 在这首诗中我们不难看出战争徭役使劳动人民流离失所, 有家不能回的悲哀, 命运的不可掌握, 对未来的不可预知, 都化作浓浓的思乡之情, 哀婉感伤。

《魏风》在国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 仅仅七篇诗作, 却把魏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展现在读者的眼前, 用对比的方式让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 使讽刺的效果更加的立体化, 画面更加清晰。“艺术来源于现实”, 《魏风》中的诗作来源于劳动者, 是生活真实的写照, 使我们对魏国人民的生活状态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对于研究魏国的历史提供了可靠的资料。

摘要:《诗经·魏风》在我国的诗歌创作中具有重大的意义和影响, 在十五国风中具有独特的魅力, 卓而不华, 劳动人民与剥削者的鲜明对比, 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因素, 社会政治, 民俗风情, 战争徭役等各有表现。

关键词:魏风,劳动人民,现实主义

参考文献

[1]《国风诗旨纂解》郝志达主编, 南开大学出版社, 1990年2月

现实探索 篇5

3 虚拟现实技术实施领域

3.1 设计类课程理论教学方面

将园林设计初步、园林规划设计、室内设计等设计类课程中抽象的概念、规范、要求和案例通过虚拟现实进行表现。改以往教学文字+图片的平面静态模式为更易理解的三维虚拟动态环境,为学生提供更加直观的学习体验,进而提升其学习效率和兴趣。

3.2 工程类实践课程教学方面

对园林工程常见各施工项目分类进行虚拟现实,在虚拟环境中再现工程项目各工序从开工到建成的全过程,并引入交互式界面,用可控的动态影像直观表现施工工艺、材料及相关要求和规范等。使以往部分由于时间、空间以及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开展的教学实践项目得以在虚拟环境中再现,使学生对工程施工的认识更加具象直观。

3.3 园林建筑结构与构造课程教学方面

通过虚拟现实将以往教学中较难理解的建筑结构三维数字化,学生可通过不同视角观察分析建筑构造及其主要施工步骤,不仅可以减轻教师授课强度更能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3.4 园林及建筑设计方案的虚拟现实分析验证

在学生进行设计实践过程中,从方案场地初步分析到最终成稿的全程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利用接近未来建成实景的虚拟环境分析验证方案。在虚拟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置身于—个相对真实的模拟空间,使得园林设计能够突破以往平、立,剖的常规模式,让学生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直观地面对设计对象,更加深入地研究环境中各设计要素及空间关系、比例,设计出更加完美,更加人性化的方案作品。

3.5 虚拟现实资源的网络教学平台

将各类课程虚拟现实资源与相应网络课程结合,实现资源共享,使学生可随时随地学习相关知识。

4 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的`搭建

4.1 虚拟现实平台的选择

近年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计算机与各个具体专业的交叉渗透更加深入和全面。园林专业相关软件也由最初的平面辅助设计软件发展到可全程辅助设计表现。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涉及软件的发展已相当成熟,主要包括:AutoCad,SketchUp、3d Max、Photoshop、Lumion、Premiere、Unity3D等。通过分析对比各虚拟现实平台的性能及扩展性,本研究采用Unity3D作为虚拟现实核心实现平台,Unity3D是一个让开发者轻松创建诸如三维视频游戏、景观可视化、实时三维动画等类型互动内容的多平台的综合型虚拟现实开发工具,是一个全面整合的专业虚拟现实引擎,可完全满足虚拟现实在园林专业的应用。 4.2 技术路径

1)分析并归纳园林专业相关课程可供虚拟化的所有知识点以及相关课程项目作业内容;

2)结合虚拟现实系统软硬件条件,确定各知识点和项目内容的初步场景表现形态,形成该虚拟现实场景构建程序和注意事项;

3)建立各场景基础模型、完成材质烘焙,并分析检查场景内容与虚拟现实平台的兼容性;

4)将场景模型导入虚拟现实平台,根据教学需要进行编程,完成交互操作和模拟动画功能;

5)设计制作系统交互界面;

6)对完成的虚拟现实场景进行检查,并进行后期处理以及添加必要文字、配音等工作;

7)整合进入教学系统,形成园林专业虚拟现实教学资源库;

8)根据网络和浏览器要求,优化教学资源库进行网络发布。

4.3 搭建教学平台

根据预先确定的技术路径进行教学平台的开发,平台使用操作便捷、易于掌握。

5 园林专业教学引入虚拟现实技术的意义

5.1 实现学生为主体的信息双向流动的学习模式

传统教学视频与一般电影、电视类似,均为信息的单向传递,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动画制作者预先确定的观赏内容。即使采用漫游动画由于其线性播放特点,学生也难以精确地切换场景和控制播放进度。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或喜好,随时移动或跳转至指定场景或位置,增加观赏者与漫游场景之间的有效互动。在此基础上,根据场景实际情况加入互动参与功能,如园林夜景中的感应灯光、喷泉流量控制、展示屏幕显示内容控制等,通过丰富的交互功能构建学生与虚拟现实场景间的良性互动。

5.2 使教学突破空间和时间限制

园林是对物理环境的改造和营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必须大量积累过往各类园林、建筑及其施工等多方面项目经验。但由于课程教学时间相对固定、项目地域分布不集中,为了解决此矛盾部分学校会在多数专业课结束后开设数周的外出综合实习,为学生提供较为系统的学习参观机会。此类实习虽内容全面但时间短、知识量过大且未与相应课程教学紧密结合,教学目标很难全部实现。特别由于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学生错过了接受知识的最佳时间段,教学效果不无遗憾。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学习与实践同步进行,学习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彻底打破。设计类课程学习与相应虚拟现实案例紧密结合,可直观的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的学习体验,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工程类课程借助于虚拟现实技术,每一步的施工环节、工艺及材料等清晰可见,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不同需要,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

5.3 弥补教学条件的不足

园林是人工化的自然环境,是一门基于对实际场地及其空间设计和施工的学科,是对物理及人文环境的营建,因此本专业的教学需要建立在实际环境中。但由于教学场地、设备、经费等客观因素的限制,极少有学校能完全满足园林专业对教学环境和条件的需求。由于条件所限制导致一些课程停留在纸上谈兵的状态,学生对所学知识缺乏亲身体会。通过引入虚拟现实技术,可以极大地弥补这些方面的不足。学生在课堂中便可以直观的体会所学知识,获得与真实环境较为接近的体会,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虚拟化案例教学耗费较少、节省实践教学经费,可以反复进行,有利于从根本上改善和提高教学水平。

5.4 提升学生对空间的认识并提高设计和施工准备工作的效率

园林规划设计不只是对平面区分,更是对空间和行为的设计。初学园林专业的学生乃至有一定工作经验的设计人员对空间的理解常常不到位,很多学生会将全部精力放在平面图及方案构图上,最终导致方案虽然平面构图很漂亮,但空间设计混乱、缺乏实用性。通过鼓励学生使用虚拟现实技术对所做方案进行三维数字化建模,模拟方案建成的最终效果、分析方案空间合理性。在虚拟三维环境中对方案进行直观的评价和验证,有利于发现设计中的不足并及时优化设计方案,从而锻炼学生空间思维和对尺度把握的能力。

此外,园林设计对于环境变化的前瞻性和周围景物的关联性要求很高,在动工之前景必须对完工之后的环境有—个明确的,清晰的概念。

6 结束语

现实探索 篇6

关键词;意识形态;普世价值;政治体制;解析

历史和现实佐证,任何阶级、政党、集团要实现自己的纲领,定要极力论证自身意识形态的合理性,以此占据道义制高点,争取赢得人民和社会的认同。冷战时期,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68号文件,强调以美国价值观和制度生存、发展为核心的基本目标,克林顿政府在2000年国家安全战略报告中声称:“美国的民主理想和价值观是美国国际领导作用的支柱”;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鉴于主流意识形态巨大社会功能,下面对其若干重大理论、现实问题予以解析与探索。

一、意识形态合理性与普世价值

法国哲学家德.特拉西在19世纪创造了 “意识形态”(ideology)的概念,不久就成为带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名词,作为统治阶级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与一定经济、政治直接相联系的观念的总合,它论证或掩饰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统治秩序;“普世价值”(universal value)泛指超越国家、民族、宗教,根源于人类良知、理性的普遍价值、理念,其基本原则是民主、平等、自由、富足;基于人类理性与实践及共同心理结构,必须认可共同的价值标准即“普世价值”。应该说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即便奴隶、封建社会的统治阶级也试图用“普世价值”来装潢极不公平的社会秩序,东方有“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西方有“天赋人权,人人生而平等”;因此,意识形态要论证其合理性的价值标准是“普世价值”,至于能否真正实现及实现程度则是另一性质问题,客观地讲,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程度亦即“普世价值”实现的广度与深度。

二、剥削阶级意识形态的欺骗性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在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关系代替旧的生产关系时,新生产力代表阶级能拥戴科学与正义争取广大人民的力量推翻旧的统治秩序,然一旦它容纳不了更先进的生产力发展时,为维护既得利益则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顽固阻碍社会发展,这就是在私有制占主导的社会制度下剥削阶级意识形态非科学、局限性的社会根源。

资产阶级宣扬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由此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基础上搭建的权力制衡政体及普选制常被标榜兜售。是的,只要拼搏加机遇,乞丐也会变富翁,但从整体上讲,这种体制下必然任何时刻总是少数人占据相对多的社会资源。抨击资本主义的罪恶,不是抨击资产阶级的道德低下,而是这种体制运行中,导致的必然两极分化和社会大生产的无法统筹内耗生产潜力衍生的个人良心无法扭转的体制积弊,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意味某个人注定受压制、受贫穷,但注定少数人拥有更多国家权力和财富。

當然,奴隶主、封建地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比于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更经不起道义的考问,因为在生产力极端落后条件下,通过占有奴隶与土地的剥削更是毫不掩饰的,对广大奴隶、农民、下层人民人格尊严的践踏更是社会常态;由此为论证它们意识形态的合理性最终必然歪曲客观实际,客观规律,幻化为神学、宗教。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合理性

共产党人推崇马克思主义,并非哗众取宠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政治偏见,历史至今,各种流派的哲学理论多如星辰,只有马克思辨证历史唯物主义系统、真实揭示了自然界与人类社会运行的客观规律与本来面目,同时它谋求的是最广大人类的“普世价值”,并提供了科学的途径。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意识形态淡化,传统的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似乎失去对现代社会的解析力。尽管现代以金融为核心、依托计算机互联网络平台的虚拟经济令人眼花缭乱,试问:人性变了吗?人性背后不以人意志为转移的强制力变了吗?,以物质资料生产为核心的实体经济才是人类赖以存在发展的根基,虚拟经济以数学手段、洞悉人性的博弈、快捷的信息传输推动资本的高速组合加速资源配置,同时加剧社会的马太效应,衍生社会的不稳定预期与人心的浮躁、异化,如果没有强大国有经济主导的宏观调控,这种无序累积随时可能爆发重创实体经济的现代金融危机。2008年发端于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对世界的影响触目惊心,马克思《资本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光芒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

从理论上讲在中国这样未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封建传统深厚的大国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既可更自觉调控整个社会的人力、物力以比同样条件下资本主义制度更能促进生产力发展,又能切实避免同等条件下资本主义民主的虚假狭隘对广大下层人民的摧残和掠夺,从而达到义与利的统一,尽可能兑现最大多数人的“普世价值”。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桎梏与理论指导

随中国改革的深入进行,经济、社会表层问题逐步化解,现在一切问题的症结必然指向政治体制。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与顽固性,分析社会主义在世界的兴衰及历史、社会重大变革规律,笔者发现:拉开时空距离,人类积累的文明、智慧是足够的,但当局者迷。概而言之,科学的真谛是实事求是,然而,人类总是固执地复杂、神化现实与客观规律;社会科学的实质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然而,人类贪婪、狂妄、多疑、恐惧等劣根性总是扭曲认知;由于贪婪、狂妄,危机将至吝啬既得利益、自欺欺人,由于多疑、恐惧,危机未至,已丧失应有的决断与行动力,深究根源,是未真正认识客观规律。破解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症结,还是要回到思维的原点,历史没有奇迹,只有常规。最大多数人的民主、自由、平等、富足是人类迄今最合理的价值标准,其它的都是手段,这样任何理论包括经典的马克思主义都可以在深刻领悟基础上结合实际予以质疑和改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实践、再实践,主体与客体的真实相互作用、相互验证,无限逼近真理是迄今最科学的认识规律根本途径,其他都是具体方法,这样就不会迷信任何权威与理论,思想不会僵化,就可审时度势顺应“普世价值”适时变革社会。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 全球通史 作者:斯塔夫理阿诺斯[美]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 部级领导干部历史文化讲座.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

现实探索 篇7

一、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现状及问题

随着国家对医疗体系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医院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问题也不断浮出水面。

1、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理念存在偏差

在调研了很多医院的财务管理数据后, 发现一些医院领导对流动性小的固定资产疏于管理, 重视大型设备投资。许多医院把资金集中投资在一些新技术见效快的医疗设备上, 导致了医疗设备购买扎堆的现象出现。由于缺乏专业的固定资产管理, 最终导致了资产大量流失、资金周转困难的财务困境。

2、现行的《医院会计制度》越来越不能适应当下医院财务管理的需要

会计制度是医院会计管理的准则。虽然在2011年颁布的新《医院会计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医院的财务管理现状, 但实践中发现现行的会计制度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一方面, 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完善, 可能出现资产漏记, 以及会计信息失真。由于固定资产的会计核算方法不合理, 不能充分考虑当前物价飞速上涨等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用于购置固定资产的基金短缺而影响医院扩大和发展。另一方面, 固定资产购入后累计折旧和减值准备处理管理不完善。从固定资产的购置到报废, 现行的会计制度不能有效反映固定资产的净值, 对资产价值的变动也不能做出及时调整, 更不能如实反映固定资产的实际损耗, 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最后, 固定资产的报废处理管理不当。在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过程中, 对资产做出出售、捐赠、报废、盘亏转让、损毁处理时, 财务账面记录的是固定资产采购时的价格。这样导致了资产负债表所反映的并非医院固定资产的真实状况, 进而不能向医院的管理者提供客观真实的财务分析和风险评价数据。

3、缺乏有效的固定资产管理监管措施

从固定资产的入库到报废, 是需要一套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流程的。但在走访了很多医院后, 发现从固定资产的入库, 维护, 维修以及最终报废都没有一个完善的制度加以规范。这就导致了固定资料的大量流失, 以及缺乏科学维护增加了固定资产的损耗。

二、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的策略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资金周转率, 提高医院管理水平。

1、重视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监管

首先, 在医院管理层要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重要性的宣传。由于医院的许多管理层都是从医疗技术方面成长起来的, 在医院财务管理方面还比较缺乏。重视管理层财务理念的学习培养对提高医院财务管理水平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其次, 在医院要建立完善的固定资产管理流程。统一资产的入库、出库票据管理。每项资产的申领、使用、养护以及最后的报废, 都要有第一责任人负责。最后, 完善资产监管制度, 防止资产流失。设立财产会计帐, 登记固定资产明细帐, 建立物质实物卡, 实物明细帐, 建立“三帐一卡”的监管制度。每年定期对资产做盘点, 及时核对三帐一卡的财务数据, 查缺补漏, 调查资产流失原因。对于管理中出现的资产流失责任人要严肃追究其法律责任。

2、完善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 保障固定资产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首先, 固定资产购入时的会计核算。按照最新医院会计管理制度对医院固定资产的定义, 在资产管理中取消“专用基金”、“修购基金”、“固定基金”等科目的核算, 保障医院会计核算真实化、规范化、标准化。还不会因为不科学的财务管理而影响了医院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其次, 固定资产折旧采用累计折旧会计处理, 并增设“固定资产减值准备”科目。医院累计折旧可以借鉴企业资产折旧的管理办法,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工作量法、年限平均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年数综合法等等折旧办法。2011最新的医院设备折旧管理为医院固定资产的折旧提供的折旧年限依据。如医用电子仪器为5年, 光学仪器及窥镜为6年, 口腔设备为6年等。通过累计折旧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可以有效提高财务报表的真实性。最后, 增设“固定资产清理”会计科目。“固定资产清理”科目便于准确核算固定资产清理时发生的费用以及残值收入, 避免了固定资产漏记的现象, 有效的保障了资产的安全性。

3、定期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

一方面, 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 能有助与对医院财务管理的监管。另一方面, 通过医院固定资产信息共享, 尤其是在医疗设备方面的信息共享, 可以为医疗资源共享提供依据, 还可以为医院管理提供有效的数据参考和市场分析, 避免盲目购买医疗设备。最后, 引入计算机技术来管理固定资产, 建立医疗体系固定资产信息平台。医院内部实现信息化财务管理, 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课室信息互通。医院管理者也能够对固定资产的分布、使用情况做全面的监管。

三、结束语

激烈的市场竞争, 还有越来越规范的市场管理都要求我国的医疗体系具有高效的管理水平。做好医院固定资产管理, 能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利用率, 实现医院运营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 加强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对实现医疗体系改革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荣荣.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的缺陷及建议[J].实用医技杂志, 2008

现实探索 篇8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富差距,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对如何消灭贫穷和实现共同富裕进行了艰辛探索,取得了丰富的理论成果,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世纪新阶段,深入学习研究这些思想观点,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致富过程中的贫富差距拉大问题,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领导人的顶层设计,使中国人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改革开放以后,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治贫致富的过程中, 纠正了毛泽东对富的片面认识,并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具体实际,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建设富强国家为战略目标,以“三步走”为战略步骤,以解决“三农”问题为战略重点,以“先富带动后富”为战略途径的共同富裕论。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包含丰富的内容。

首先,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致富不是罪过”[1],“勤劳致富是正当的”[2],而思想僵化、安于贫困落后、不思进取才是罪过。因此,他号召人们一定要解放思想,从“贫穷就是社会主义”的禁锢中解放出来,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并反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3]。根据邓小平这一观点,党的十三大报告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把建设富强国家规定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战略目标之一。在1992年的南行讲话中, 邓小平再次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共同富裕论是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核心。

其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分“三步走”。在邓小平看来,中国既是一个大国(人多,土地面积大),又是一个小国(中国还是发展中国家,还比较穷),要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是不能通过“大跃进”或“文化大革命”之类运动一蹴而就的。为此,必须选择正确的发展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是以1980年国民生产总值人均250美元为基数, 到80年代末翻一番, 达到500美元,基本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是到20世纪末再翻一番,人均达到1000美元, 进入小康社会, 把贫困的中国变成小康的中国; 第三步是在21世纪用30年到50年再翻两番, 大体上人均4000美元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邓小平确定的“三步走 ”战略步骤,为我国人民摆脱贫困、实现共同富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再次,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实行先富带动后富的“大政策”。邓小平认为, 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但“平均发展是不可能的”,共同富裕并非毫无差别的同等富裕 ,亦非步调一致的同步富裕, 而是包含富裕程度差别的共同富裕,是一个有先有后、有快有慢、波浪式前进、逐步实现的过程。因此,要实现共同富裕,必须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当然,“先富”本身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的是共同富裕。“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 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富裕起来,并且使先富裕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地区更好地发展。提倡人民中有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也是同样的道理”[4]。邓小平的先富带动后富论为我们指明了一条“加速发展、达到共同富裕的捷径”[5]。

最后,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是解决好“三农”问题。在邓小平看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富民政策,必须选准突破口,抓住重点和难点。在与外宾谈论为什么“我们的改革和开放是从经济方面开始的,首先又是从农村开始的”问题时,邓小平多次指出, 因为农村人口占我国人口的百分之八十,“农民没有摆脱贫困, 就是我国没有摆脱贫困”[6];“中国社会是不是安定,中国经济能不能发展,首先要看农村能不能发展,农民生活是不是好起来。翻两番,很重要的是这百分之八十的人口能不能达到”[7]。邓小平的这些思想观点,对推动我国农村改革、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改善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起来”。邓小平的共同富裕论为中国人民的脱贫致富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此中国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领导中国人民坚决贯彻执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不移地沿着邓小平指引的脱贫致富道路前进。在江泽民看来,贫穷固然不是社会主义,但平均主义和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因此,要继续以邓小平关于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的思想统一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认识, 坚持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不动摇。“国家的昌盛,人民的富裕,说到底是经济实力问题”[8]。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尽快实现富国裕民的宏伟夙愿,必须进一步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采取更切实可行的经济发展战略。

首先,必须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事关改革大业的成败。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9]。这就为促进经济更好更快地发展和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体制性保障。其次,必须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若干重大关系。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种关系,特别是若干带有全局性的重大关系。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 系统阐述了我们党正确处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速度和效益的关系等十二个重大关系问题必须坚持的指导原则和应该采取的方针政策, 为把我国现代化建设更好地推向前进和实现富国裕民提供政策性保障。再次,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分析现实国情的基础上,江泽民明确指出,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与西部大开发战略, 把科技和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促进区域经济合理布局和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科教兴国等三大战略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邓小平的经济发展战略思想与贫富观。

正是在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集体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进一步坚定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和“勤劳致富光荣”等信念,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相应的市场体系,不断掀起了全民创业和脱贫致富的热潮,形成了农民走南闯北、各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社会财富快速增长的生动局面和尊重劳动、尊重创造、尊重财富的良好氛围。各种经济主体的社会地位与政治待遇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 特别是那些在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中为社会作出重大贡献和创造巨大社会价值的成功人士,不仅不会再受到政治歧视、错误批判和无情打击, 反而会受到各种新闻媒体的广泛宣扬和各级政府的表彰和奖励,赢得社会的各种赞誉。如果说“毛泽东让中国人民站起来,邓小平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话,那么江泽民使中国人民的脱贫致富道路越来越宽阔。

二、致富过程中贫富差距问题成为当前中国改革的当务之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早在80年代和90年代就已引起邓小平的警觉 , 却并没有下决心解决这个问题。后来这个问题不仅没有解决,反而愈演愈烈,我国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贫富分化都在不断加剧和扩大,主要表现在:第一,以基尼系数反映的居民收入总体性差距逐年拉大,已经超过国际公认的承受线。第二,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第三,地区间差距扩大。第四,行业间的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第五,不同经济性质的单位职工收入差距越来越大。第六,城镇内部各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速度明显加快, 高收入户的收入增长大大超过低收入户的收入增长。

当前中国为何会出现贫富差距? 主要有以下原因:第一“先富与共富”政策未能完整实施 , 先富还没有带动共富。第二,只顾“效率优先”,未能“兼顾公平。第三,经济运行机制尚未健全,让一些不法分子有机可乘而取得大量非法收入,造成不合理的贫富分化。第四,税收制度不合理,未能起到应有的调节作用。第五,收入分配不平等,一些垄断行业可以获得超高收入,形成非常不合理的收入差距。

令人欣慰的是, 我们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了贫富差距的严重性。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十一五期间,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有效调节过高收入,规范个人收入分配秩序,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2013年至今,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开始严重打击党内腐败分子、全面启动新一轮的深化改革,令全世界瞩目,令国人充满期待。

如何解决当前中国的贫富差距问题? 当然,既不能“劫富济贫”,让先富起来的人心存疑虑,不敢露富或移资国外,更不能“劫贫济富”,使贫者愈贫、富者愈富,“马太效应”日益彰显既不能否认贫富差距的客观存在,任其肆意扩大,又不能炒作“基尼系数”,加剧社会对立 ,应当真正有效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

解决贫富差距问题的应对策略如下:第一,努力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但多数人如农民、城镇下岗职工、企业退休人员和基层公务员等并没有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取得多少实惠, 这部分人的收入增长甚至还赶不上我国经济增长的速度, 这是极不合理的。中国贫富差距的主要问题不是富人太富,而是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太小,穷人太穷,公平与效率失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统筹城乡和区域经济发展,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逐步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要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要加大个人收入调节力度,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提低、扩中、调高、打非(即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调节过高收入,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因此,我们必须大幅提高中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水平。如除了完全免除农民的各种税费以外,还要给农民尤其种地农民大量补贴;大幅提高城镇职工的最低工资水平和最低生活保障线;大幅提高国家公务员及事业单位职工的工资水平。

第二,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所以能较好地解决贫富差距问题和他们拥有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无关系。与之相比,我国的社会保障工作才刚刚开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因此,在缩小贫富差距的过程中,我们必须首先考虑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因为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不但关系亿万人民群众能否安居乐业、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还关系亿万个家庭及整个社会的稳定。因此, 建立一套完善的能够覆盖全国所有人口(包括农民 )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第三,建立健全财税制度。目前我国所得税的纳税主体仍然是工薪阶层,这充分说明我国财税制度的不合理,这是我国存在贫富差距的重要原因。因此,要想充分发挥税收的调节功能,我们必须进一步健全税收制度,如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征收遗产税、赠与税和奢侈消费税等。此外,还应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提高贫困人群的生活水平。

第四,大力加强法制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片面强调效率问题,导致一些人为了致富而不择手段。我们必须加强法制建设,并依法重拳出击,严厉打击违法乱纪、权钱交易等丑恶现象,进而有效解决贫富差距悬殊问题。此外,我们还要建立相关法律, 鼓励先富起来的人承担更多社会责任, 如办教育、办慈善事业或修路等。

第五,降低不合理的垄断收入。我国实行市场经济制度的时间尚短,市场运行机制还不很完善。原有某些体制性或政策性的原因,使得电力、电信、铁路等行业至今仍然存在非常严重的垄断。并可以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拉开这些行业与其他人群的收入差距。为此,我们必须借鉴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经验,在垄断行业中引入竞争机制,降低行业的垄断性收入对少数必须由国家垄断经营的行业, 要加强对其收入分配的监督和管理。

第六,大力发展中西部经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享受了优惠政策,东部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目前东部发达程度已远远超过了中、西部。为了解决日益增大的地区差距,党中央先后 提出了“西 部大开发 ”和“中部崛 起”的伟大 战略实践证明, 两大战略在缩小收入差距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效果还不显著。因此,我们应采取进一步措施,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加强中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努力吸引 国外投资 者和东部 的资金、技 术、人才到 中西部地区,从而有效加快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提高中西部地区的生活水平,最终缩小与东部发达地区的贫富差距。只有如此,才能早日实现邓小平提出的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终极价值目标。

现实探索 篇9

关键词:行政规范性文件,行政法治,法律保留,公众参与,附带审查

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现实问题

(一)违反上位法的规定

根据宪法以及地方组织法的规定,从国务院到乡镇人民政府,从国务院组成部门到县级人民政府组成部门都有权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主体较为广泛。各个地方、各个部门因受到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驱动,经常站在各自的立场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颁布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往往与上位法相冲突,违反上位法。事实上,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问题的决定》中也提到了上述问题:“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防止地方保护和部门利益法制化”。可见这一问题已然十分严重,必须及时遏制,以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利。

行政规范性文件与上位法相冲突的实际情况也时有发生,如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颁布的《转发市财政局市物价局市建设局市规划局关于完善市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征收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金政办发[2015] 40号文件。在该文件第十三部分第(一)项中规定“建设单位和个人应按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未按规定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的,规划部门不得发放《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许可证》,建设部门不得办理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等相关手续。”依据《城乡规划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其并未规定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许可证》要以缴纳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为前提。根据《行政许可法》第十六条之规定“法规、 规章对实施上位法设定的行政许可作出的具体,不得增设行政许可;对行政许可条件作出的具体规定,不得增设违法上位法的其他条件。”上述金华市政府办公室颁发的文件,增设了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乡村建设许可证》的前置条件, 明显违反了《行政许可法》《城乡规划法》之规定。在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机关受到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的驱动,或者是迫于行政执法现实等因素,无视法律法规之规定,颁布违反上位法的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情况屡见不鲜。

(二)缺乏统一的制定标准

行政规范性文件作为行政规范之一,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一样,也是行政立法的表现形式。但与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在制定标准方面存在着较多不同。首先,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并没有统一的适用程序。根据《立法法》《行政法规制定程序条例》《规章制定程序条例》等规定,制定行政法规、行政规章要严格遵循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备案等流程和步骤。但是,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的要求并没有像行政法规、行政规章那般,颁布具有全国范围规范效力的规范性文件,而更多的是以省级政府颁布行政规章的形式,如《浙江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的形式来调整制定程序。这样一来,国家部委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就会缺少相应的约束。其次,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表现形式多样。在现实的行政管理实践中,行政法规通常冠以“条例”,行政规章通常冠以“办法”,而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形式却多种多样,时常见有 “通告”“决定”“规定”“决议”“通知”等。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主体广泛,加之缺乏统一的制定标准,制定程序粗糙,经常会阻碍公众认知和掌握,间接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义务。

(三)法律地位模糊不清

关于行政规范性文件在行政审判中的地位是行政诉讼法律适用中的一个难题,学者们也有不同见解。如孙国华教授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研究:概念、理论、结构》一书中就认为“行政规范性文件完全具备法的特征,应当被看做是 ‘法’,承认其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源地位,司法机关在行政诉讼中应以行政规范文件为依据来判定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 但是要通过严格立法程序、加强规范审查、扩大司法机关权力等途径,提高其他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和水平”。而姜明安教授在其主编的《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一书中则写道“人民法院在审查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对规章以下行政规范性文件亦要予以参照或参考,只要其不与法律、法规、规章相抵触,就应认定其合法性,对依据此种规范性文件作出的行政行为亦应予以维护。”何海波教授在其《行政诉讼法》一书中也提到“其他规范性文件的效力在《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立法法》 中都没有明确规定,主流观点也一直把它们排斥在法律渊源之外”。可见,学者们对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也没有达成统一的观点。

二、路径探索

(一)事前法律保留

法律保留是指行政行为必须有法律的依据,即行政机关只有在法律明确规定的情况下,才能作出积极的行政行为,否则就构成违法。随着法治历程的推进,法律保留原则日益受到重视,其集中体现在《宪法》《立法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中。《立法法》根据法律保留原则作了更为全面完整的规定,主要体现在《立法法》的第8条、第9条和第10条。《行政处罚法》第9条规定,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但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处罚,只能由法律设定。第10条规定,行政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以外的行政处罚。第14条进一步强调任何行政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处罚。上述规定表明《立法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较为明确的贯彻了现代行政法中法律保留原则,对于涉及公民最基本权利之人身自由时,实行了绝对保留。

根据我国《宪法》和《立法法》及其他组织法的规定,行政机关有一定的立法权,有权制定行政法规和行政规章。在现有的立法框架之下,虽然对行政机关的立法权有一些原则性规定,但是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之间的立法权限划分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法律依据。因此,确立法律保留原则可以明确将属于立法机关的立法事项规定下来,行政机关只有在立法机关保留事项之外,才能制定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或者是在立法机关明确授权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规则制定。这样就不会出现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在立法权限上的混乱,行政机关就像是戴着镣铐在跳舞,不管其行政立法权有多大,都必须在法律明确规定的范围内进步细化和明确。从而可以减少和避免行政规范性文件与法律法规等上位法相冲突,尽可能地维护法制的统一和尊严。

(二)事中注重程序

信息公开是公众参与的前提,“如果缺乏必要的信息,就不可能获得认知目标所必需的知识,也难以对达到目标的有效手段进行分析并采取相应行动策略。”由于信息的严重不对称,公众便失去了相应的评价能力,对社会事务的参与也只是流于形式,故首先要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完善信息公开之后, 要明确公众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的程序。行政规范性文件创制活动往往蕴含着复杂的利益博弈,因而需要围绕“有序”与“有效”两个维度设计出科学的公共参与机制,弥补行政规范性文件创制机关民意不足,增进行政规范创制活动的民主化水平。实体上的权利再充分,保护的力度越完善,若是没有行使启动程序的权利,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程序规定不能过于原则,应当较为详细,具有可操作性。将每一个环节的条件、步骤都予以规定,如明确规定议案的提出、受理、评估、 听证等环节。同时,也要让公众参与的渠道多元化,除了目前规定的公开征求意见、召开座谈会、论证会、听证会等几种方式外,还可以借鉴域外的一些做法。如英国采取公众集会、焦点小组、公民陪审团、国民复决、公开日等公开参与的方式和途径。德国的公众参与可以分为正式程序和非正式程序,正式程序是“法律上规定的、直接民主型的公众参与程序,如全民请愿和全民公决”。非正式程序包括各种咨询型的公众参与,如“未来工场”“规划小组或公民鉴定”“公民展览会”等,可以适当借鉴,开阔视野,拓宽公众参与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渠道。坦率地说,提倡通过公民富有诚意和理性对话、讨论而做出的决策的协商民主理念,体现了民主的精神气质,公众参与即是行动中的民主。

对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应该要有反馈机制。 如果公众参与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行政机关的回应,则会大大降低公共参与的积极性。所以,必须完善信息反馈制度,对行政主体信息反馈的时限、方式等分别予以明确规定。对侵害公众参与权利的行为,追究其法律责任,约束政府的行为, 更好的保障公众参与的权利,来提升和保障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质量。同时,还要制定统一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规范,来规范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程序和标准,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粗糙,快慢程度不一,表现形式多样等突出问题将得到很大的改善。此外,公民意见和利益无法恰当表达, 行政规范性文件质量参差不齐、良莠不一的情况通过信息公开,鼓励公众参与等方式也会逐渐完善。

(三)事后司法监督

2014年11月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修改行政诉讼法的决定。增加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到司法附带审查,对于此学者之间也是各持己见。如中国政法大学刘莘教授在《关于行政诉讼法律适用制度修改的思考》一文中认为“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并不缺乏途径,而且不乏只针对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途径,不同途径的、分散的审查,不便于普通群众把握,在我国现行宪法的规范下,将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受案范围是不合适的。并提出通过扩展间接审查的范围来解决困境。”而湛中乐教授认为将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附带审查有值得肯定之处,又有一些不足。 其在《 <行政诉讼法>的变革与踟蹰》中称到“此次修法吸收了行政复议法的立法经验,规定规章以下规范性文件可以在行政诉讼中附带审查,无疑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这种具体的制度设计仍然过于保守”。虽然仍有许多待完善之处,如 “规章不能纳入附带审查的范围”,“没有赋予法院直接判决规范性文件违法或者无效的权力”,“不能直接起诉只能附带审查”等。但是,大多数的学者还是较为认同行政规范性文件纳入到司法附带审查是值得肯定的一个突破。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十三条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下列事项提起的诉讼:(二)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修改之后的《行政诉讼法》仍然将对行政规范性文件提起的诉讼挡在受案范围的大门之外。但是其第五十三条规定“公民、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行为所依据的国务院部门和地方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不合法,在对行政行为提起诉讼时,可以一并请求对该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即确立了行政规范性文件的附带审查制度,这对加强行政规范性文件的监督,提升行政规范性文件,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提升司法公信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前,行政规范性文件的规范性文件总是游离在法治之外,司法机关无法对其进行审查,导致司法权无法对部分的行政权进行监督。如今,行政规范性文件的法律地位也变得清晰明朗, 既是行政机关做出行政行为的依据,同时也是司法机关附带审查的对象。

结语

网络通信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探索 篇10

关键词:网络通信技术,现实中,应用

当前, 我国已经步入信息化时代, 网络通信技术在生活中的应用丰富了人们的生活, 以往人们还使用寻呼机, 现如今, 手机网络通信由2G向4G时代发展, 所以网络通信技术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普及。当然, 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对信息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化的背景下, 网络通信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极大的提高了信息传播速度, 使得信息资源得到共享, 为社会的迅猛发展营造了良好空间。

一、网络通信技术的内涵

所谓网络通信技术, 指的是借助于网络通讯设备和计算机, 对搜集到的信息资源进行处理, 采集到的资料包含文字和图形等, 通过在相关技术的作用下, 实现资源的共享。按照功能来划分, 网络通信技术包括业务网、支撑网和物理网, 对于具有通信网服务功能, 而物理网是在设备所构成的实体网络结构, 比如, 传真机和电话机等用户端都是物理网的范畴。此外, 支撑网具有确保业务网正常运行的功用, 所以对检测信号进行控制, 进而提高全网服务的整体质量。总之, 网络通信技术涵盖了很多内容, 将其应用在各个领域, 对行业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

二、网络通信技术具体分析

在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的背景下, 网络通信技术也有了很快的发展。在对网络通信技术进行具体说明过程中, 该技术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 分别是数据通信、通信介质和通信模块。其中, 通信介质是实现网络通信的媒介, 而且也是传输信息传输的载体[1]。通常来讲, 通信介质有无线介质和有线介质两大部分, 双绞线和电缆、光缆等都属于有线介质, 而无线介质要是通过电磁波实现信息通信, 卫星通信和红外线等都是无线介质。由于通信介质对网络信息传播有所影响, 所以一定要保证通信介质的特性, 从而提高网络通信传输质量。通信模块能够使得客户向全融合园区网络迁移, 然后将数据信息和语音等有机整合在一起, 提升通信效果。

三、网络通信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

3.1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在工业市场中的应用

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无线传感器中, 能够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通信。无线传感器网络主要由廉价微型传感器节点构成, 借助于无线通信方式, 构成多跳的自组织网络系统, 能够到达对感知信息的采集和处理等, 最后将处理的信息发送到观察者。无线传感器网络在现实中的应用, 极大的改变了自然界与人类的交互。人类利用无线传感器网络可以直观的观察和认知客观世界, 使得网络通信功能得到有效发展[2]。同时, 实现无线传感器网络向智能化发展, 通过运用第四代传感器网络, 可以监测区域内的温度、湿度、空气成分等, 因而对信息传输予以高效管理。当前, 无线传感器网络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市场中, 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2应用在航海导航中

当前, 网络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航海导航中, 而且应用效果比较良好。由于船舶在航海中缺少参照物, 因而容易迷失方向, 导致事故发生。救援船在救援过程中因为缺少先进的导航系统, 所以难以准确定位事故地点, 因而酿成悲剧。因此, 将网络通信技术应用在航海导航中, 能够达到对船舶的精确定位, 及时反馈数据信息。尤其是CAN技术的开发和在航海导航中的应用, 发挥其传输距离远和传输速度快的功能, 并且在航海导航中的应用效率较高, 所以更加适合于现代战舰[3]。总之, CAN技术作为网络通信技术的重要组成内容, 将其应用在现实中, 通过构建CAN技术和太网以及串口为一体的网络通信信息传输系统, 可以发挥网络通信技术的优点, 对现实生活的有很大帮助。

3.3在家庭中的应用

当前, 网络通信技术已经被应用在家庭中, 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通常来讲, 网络连接是比较简单的, 在室内将太信号和网络信号输入到电线中, 然后借助于解调器对信号加以处理, 就能够发挥网络功能, 供人们日常生活使用。在较大范围内, 为了确保信号可靠性, 应当在不同楼层内设置桥机器和适配器, 人们使用账号就能够使用网络的各个功能, 并避免资源的浪费[4]。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 其在家庭中的应用实现了安装简单和成本低廉。因此, 电力电上网的方式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四、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 网络通信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各行各业, 尤其是其在现实中的应用, 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因此, 为了促进我国的全面发展, 应该发挥网络通信技术的功用, 并将其合理的应用于现实生活中, 促进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1]杨建中.网络通信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J].硅谷, 2011 (17) :11-11.

[2]张杰.网络通信技术在现实中的应用[J].民营科技, 2012 (5) :100-100.

[3]程竹.网络通信技术的现实应用问题研究[J].信息通信, 2015 (5) :229.

现实探索 篇11

关键词:高校教育;学习能力;现实意义;途径探索

随着国际竞争的加剧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迫切要求高校教育既要培养学生具有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要培养学生具有独立学习和敏于创新的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已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学习能力是指个体在生存和学习过程中主动应对外界环境变化和内在目标诉求而进行自身变革的能力,它不仅包含对自身知识结构的积极调整,也包含价值观和思维模式的主动革新。学习能力表征了个体应对外界变化的态度,也体现了个体在社会中的生存能力。换言之,学习能力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大学生解决问题的最本质能力,也是大学生在理论学习和实践范畴都能普遍适用的根本素质。

1.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1.1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史使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中强调,要“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人做事,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培养具备学习能力的学习型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根本指针和现实选择。

大学教育阶段是受教育者学习能力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阶段受教育者的学习处于更为主动、更为自主的状态,因而成为培养与提高受教育者一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最佳阶段。同时,高等学校是人类社会教育资源最密集、教学条件最完善、教学环境最优越的地方,是受教育者获取各类知识的理想天堂,因而具备大学生学习能力得以生成的有利土壤与条件。因此,适应知识经济时代要求,将现代高等教育的使命定位在培养当代大学生学习能力上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1.2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学习能力的提升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会产生一种整体性和综合性的影响,它带来的不仅仅是知识结构的更新,也会同时产生一种边际效用。学习能力的提升会有效地促进知识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反过来这种促进又会促进学习能力的增强,使学习能力始终保持持续提升的状态。学习力的提升也会使大学生得到个性化的发展,传统的学校教育无法根据每个人的个性采取针对性的引导,在现有学科高度精细化的高等教育里,大学生尚未特别意识到去发展自己的个性,也有学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发展自己的个性,而学习能力的提升会解放大学生个性发展所受到的各种束缚,让大学生利用所有可能利用的时间去丰富和完善自己的个人素质,这是对传统高等教育极为有益的补充。同时学习能力的提升为每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也为未来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学习能力提升最为核心的结果就是创新,包括观察力、分析力、评价力、应用力等的创新,而这些创新来源于系统的学习和思考,主要体现在知识应用、更新自我、推进创新和变革社会的效果。

1.3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效应对知识经济社会挑战的必然选择

21世纪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而对知识经济的机遇和挑战,一个民族如果不具备持续学习的能力,就必然会在社会发展中受到制约。大学生作为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国家与民族发展的希望和未来,即将成为各级领导干部队伍的后备军和各条战线上的中坚力量。当代大学生只有具备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不断地对自身的思维模式和知识结构进行调整,加强综合素质的培养,使综合素质与社会竞争力形成相互的融合与补充,才能成长为国家和社会创造精神、物质财富的人才,中国才能在知识经济时代赶超世界先进水平,成为真正的世界强国,才能赢得未来。

2.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的途径

2.1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学习能力培养

教学是高校工作的中心,知识是能力的基础和中介。学生学习能力是在掌握各科知识技能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各科教学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途径和主要渠道。各科教学必须把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作为一项使学生终生受益的任务来完成。其具体方法有:第一,树立目标,即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要求,制定本学科学习能力培养目标,使每个年级、每学期以至每节课的教学都有机地渗透培养学习能力和内容;第二,激发动机,即在教学中调动学生求知、求思、求解和讲究学法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有意识探索学法、培养学习能力的强烈愿望;第三,典型示范,教师在教学中,或者自己对学习能力的有关方面进行示范,或者向学生介绍培养学习能力的典型材料,或者由学习能力发展较好的学生向本班介绍经验,使学生得以借鉴、学习;第四,创设情境,使教师在教学中给学生创设组织学习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发展智力技能的情境,使学生得到更多的有效锻炼的机会;第五,引导点化,即教师对学生在知识掌握或能力发展上出现困难时,即时排除障碍,点明关键,指引思路,使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关键时刻迈过难关,步入坦途。

2.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是关键。教育部《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1999]10号文件)明确提出,要“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具体措施包括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教师的学历、加强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开发等四个方面。

高校教师应转变教育观念,明确大学教育的根本作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主导作用,建立新型的教与学关系,将以培养大学生学习能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组织的全过程中。

2.3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完善学分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实施学分制提出了明确要求: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注重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实施学分制,有利于学生转变学习态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被动安排”为“主动选择”,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健康发展,有利于在教学制度上保障大学生学习能力培养的落实。

2.4树立信念,引导大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目标体系

高校应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握教育发展阶段性特征,遵循教育规律,引导大学生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体系,从源头上规范大学生的成长方向。尊重并鼓励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同时要向大学生科学地分析目前社会环境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走向,积极引导大学生做好大学规划和职业规划。只有信念坚定、目标明确,内在发展动力源源不断,大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才会有正确的载体和方向。 2.5重视网络教学资源

高校应该重视网络化、数字化的专业教学资源的建设,重视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通过帮助学生提高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搜揽、选择、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研究性学习能力,这对于他们适应当代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社会生活也是十分有益的。

2.6开设专门课程,专门传授有关知识,进行专项能力训练

现实探索 篇12

以党报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中国社会发展中担当着正确引导舆论导向的重任。党报的权威与核心是其在舆论引导中发挥主导作用的保证。为此党报权威影响力减退、舆论引导核心地位弱化的现象亟须改变。时不我待, 当前形势下, 党报必须借助新媒体的优势, 加快推进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 抓住自己新的发展机遇趁势而上, 拓展自己新的发展空间, 这是新时期的重要战略选择, 更是亟待探索的现实路径。

一、加快党报架构下新媒体的建设步伐, 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拓展到新媒体, 为提高党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提供全媒体支撑

当前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一定要有危机感, 充分认识到“报纸还在, 读者尤其是年轻读者却不在”的尴尬处境, 必须跟上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媒体传播方式, 占领信息传播制高点, 不断扩大党报的传播力。

那么如何做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融合工作, 实现党报的全媒体传播呢?以笔者所在的包头日报社为例, 该报在内蒙古自治区地市报中率先开始全面布局新媒体建设, 更将2014年定为新媒体建设年, 制定了新媒体建设总体规划。

首先, 转型升级包头新闻网。改变新闻网以前只是发布《包头日报》电子版的单一功能, 改变新闻网工作人员只是将传统媒体的新闻稿件剪开发布到网上的单一职能, 2014年首次实现了自主采访权, 配备了专职记者, 每日均有原创稿件更新。例如, 2014年8月2日晚间发布的自采稿件《暴雨夜黄河小区一卖水果女子被电击身亡》, 引起网友极大关注, 仅两天时间, 点击量超过30万。第二, 扩大包头手机报的覆盖面。与移动运营商合作, 《包头手机报》付费订阅用户已突破万人, 目前与联通电信运营商的洽谈合作也已成功, 即将实现包头手机报的三网全覆盖。第三, 微博微信用户数有了质的突破。包头新闻网新浪官方微博加强了新闻的更新力度, 和网友互动更加紧密, 用户突破4万人。包头新闻网微信公众号加大了推送包头新闻网记者自采稿件的力度, 使点击率大幅飙升, 同时加强了服务功能的开发力度, 订阅用户从2014年年初的1万多人快速增至5万多人, 目前排名已跃居全国地市级报纸微信公众号粉丝量第一位。第四, APP新闻客户端《包头首发》推出后短短三个月的时间用户数已过万。新媒体建设的全面展开, 使作为党报的《包头日报》初步形成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并举、官方声音与民间舆论相呼应的舆论引导格局, 这样的格局使党报的发声渠道更为多样, 发声功能更加完善, 弥补了传统媒体传播力不足的问题, 未来, 纸质媒体无论发展遇到什么样的困难, 总归做到先行一步, 未雨绸缪, 才能为自己开辟新的出路。

二、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 重大新闻采访实现与党报的互动, 以全媒体的形式进一步彰显党报作为主流媒体的强大公信力和影响力

新媒体的传播力在新技术的支撑下优于传统媒体, 而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又有着新媒体无法比肩的公信力, 二者结合无疑能将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拓展到新媒体, 而借助新媒体的优势, 党报又会大大扩展自己的传播边界。

例如,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 《包头日报》推出了“做客包头日报”专栏, 就群众关心的义务教育、医疗配置、食品安全、住房保障、环境保护、城市建设等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微信平台上展开互动, 得到了微信用户的热烈留言回应, 包头日报将这些微信征求到的意见建议进行梳理归纳后与相关部门联系, 邀请相关部门的领导在“做客包头日报”专栏中, 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做出回应和解答, 由记者整理成文, 再通过党报这一纸质媒体报道出来, 借力于党报的特殊影响力, 有效地推动了问题的解决。

再如, 2014年“两会”前夕, 《包头日报》联合包头新闻网、包头手机报及报社官方微博微信平台进行报网联动, 共同推出“两会连着你我他”栏目。读者可以通过热线、新媒体等不同方式提出对城市发展的各方面建议意见, 记者将这些建议意见收集整理后于次日在《包头日报》重要版面、包头新闻网、包头手机报首页及微博微信等平台予以刊发。这一报网联动策划得到了包头市民的广泛响应, 两周时间内, 百姓通过各个热线和平台提出的意见建议上万个, 刊发有见地建议意见几千条, 策划活动结束后一段时间仍有市民拨打热线。《包头日报》将征集到的市民意见建议归类为环保、城建、社保、拆迁等几大类, 并将问题带到“两会”上, 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共同呼吁, 推动落实。在最终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包头提出打造“五大幸福工程”, 其中修建公交专用道、打通断头路、美化公路铁路沿线等举措, 都是市民在“两会连着你我他”栏目中关心关注的热点。此次成功的案例, 充分说明了党报的号召力, 更显现出传统媒体拥抱新媒体的巨大潜力, 新媒体的加入有效弥补了党报传播的不足, 特别是在吸引年轻用户方面功不可没。

目前, 包头新闻网、包头手机报、新闻网微博微信平台以及APP客户端《包头首发》的总体点击量已达50万, 网络用户的关注热度与传统媒体形成合力, 进一步提升了《包头日报》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现实探索】推荐阅读:

我国现实07-19

现实遭遇05-12

服务现实05-14

现实05-26

建构现实06-01

现实抗争06-05

关注现实06-05

现实文化06-17

现实需求06-21

生存现实06-26

上一篇:手持彩练当空舞下一篇:村官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