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话与现实

2024-07-18

神话与现实(精选7篇)

神话与现实 篇1

在房地产市场问题上, 再没有什么问题比房价更能吸引公众的注意了。一种广泛流传的说法是, 房价会长期上涨。从整体上看, 长期收入和租金的上升导致了房价的长期上升, 房价的长期上涨速度超过通货膨胀率但明显低于收入增长率。住房价格长期上涨的神话更多的是一种心理原因。

一、房价长期上涨的含义与理论基础

1. 房价长期上涨的含义

相当多的人会认为, 房价会长期上涨。问题在于, 如何理解“房价会长期上涨”?这至少包括三个相关问题。第一, 何种意义的房价?第二, 长期有多长?第三, 怎样界定上涨?

第一个问题令学术界和统计部门头疼。住房并不是一种完全标准化的产品, 没有两处住房是完全相同的。相应的, 房价也有多种层面。因此, 目前没有一个得到公认的、合理的房价定义。《中国统计年鉴》中公布的房价是“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 这个价格是由商品房销售总额除以销售面积后得到的。这种价格能反映实际房价的变化吗?未必!明显的是, 如果某个城市某年的低价房大量成交, 而市中心的高价房成交量很少, 就会拉低这个城市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但这个被拉低的商品房平均销售价格并没有反映这个城市房价的真实状况, 更别说城市之间的差异了。这也是公众的感觉与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合拍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 合理的房价指标必须考虑未体现在销售总额中的存量房的房价。

对第二个问题, 所谓的房价长期上涨所指的长期究竟有多长?这里同样没有一个明确的时间界限。在资本市场中, 长期确实有一个时间界限, 一般指5年以上。由于住房具有投资品的属性, 我们可以将住房市场看作是资本市场的子市场。那么是否意味着房价长期上涨指的是房价在5年以上会上涨?

对第三个问题, 房价上涨的含义是什么?经济学家喜欢用实际变量, 而民众更喜欢用名义变量。所以, 房价的长期上涨究竟是使用名义变量还是实际变量呢?另外, 公众的一个忧虑是, 房价长期上涨的速度是否超过收入增长速度。如果房价在长期比收入涨得更慢, 是否意味着实际房价没有上涨?

我们在此假设这三个问题都能取得共识 (实际上很难) 。参照最简单的理解, 房价就是新房的销售价格, 长期是至少5年甚至几十年, 上涨是指新房价格的上涨幅度超过通货膨胀率和收入上涨速度。

2. 房价长期上涨的理论基础

在长期内, 房屋销售价格和租赁价格的变化趋势, 概括而言就是这样一种机制, 即收入上升导致租金上升, 租金上升导致房价上升, 房价上升导致新房开工量增加, 新房开工量增加导致房屋存量上升。房屋存量上升会抑制租金初期的上升。这种分析范式还可以直接用来分析利率的变化或建筑成本的变化带来的反应。如果在长期, 我们能确认收入和建筑成本是上升的, 那么房价肯定是上升的。至于利率, 利率的变动往往是跟随经济周期的变化, 在长期, 利率其实是相当稳定的。

所以, 房价长期上升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收入和建筑成本在长期是否会稳步上升的问题。毫无疑问, 大多数国家收入在逐渐提高。在收入逐渐增加的同时, 建筑成本也会逐渐增加。对上述分析得出的结论必然是:房价会长期上涨。

源于收入上升导致的租金价格上升是房价长期上涨的根源, 但这里存在一个误差修正机制或负反馈机制。即房价上涨会导致住房开工量增加, 进而导致存量增加, 会拉低租金水平, 从而阻止房价的疯涨。另一方面, 源于技术进步带来的建筑成本下降, 又会直接导致新房的开工量, 大于折旧量使得住房存量增加, 从而降低租金。那么, 房价收入比在长期会下降而不是上升。也就是说, 在长期, 消费者的住房可支付能力会逐渐好转。

二、房价长期上涨的现实

如上所述, 我们认为房价将在长期内上涨, 但房价收入比会变得好转, 即随着收入的增加, 房价收入比将会下降。由于住房市场的周期性, 我们需要一个几十年的房价和收入的时间序列图。

我国房价收入比中的房价以三口之家90平方米计算, 收入按照城镇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在图1中,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房价确实是长期上涨的, 从1987年的408元/平方米上涨到2007年的3700元/平方米, 名义房价年均上涨11.65%, 同期物价年均上涨4.11%。但收入上涨的速度更快,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87年的1002元上升到2007年的13786元, 年均上涨14.01%, 由于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更快上涨, 所以最终我们得以看到一条总体向右下方延伸的房价收入比曲线。

对于这条曲线, 公众更多的情绪是直觉地反对, 即曲线所反映的公众住房支付能力在明显好转与公众的主观感受房价难以承受不相容。这可能是事实, 即数据忽视了更真实的东西, 例如前面说的房价统计问题和城市差异, 还有可能忽视了收入分配问题。房价收入比既考虑房价, 又要考虑收入, 而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这个平均数是否真的能反映绝大多数城镇居民的收入水平, 这确实是一个疑问。

因此, 我们并没有发现房价在长期比收入更快上涨的事实。但是, 房价的长期涨幅确实超过了长期通货膨胀率, 这似乎表明住房确实具有保值的功能。

三、结论与政策含义

作为研究者, 我们的结论很简单:第一, 房价确实会长期上涨, 其上涨速度超过通货膨胀率, 但从长期来看, 其投资价值并不明显;第二, 房价长期上涨速度并没有超越收入上涨速度, 在长期, 住房的可支付能力会好转。问题是, 既然住房价格并不会在长期以超越收入增长的速度上升,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房价会更快上涨呢?这其实是一个社会心理学的问题。即很多人看问题不能看得更远。未来具有更多的不确定性, 因此重视当前的状况可能在长期竞争中具有相对优势。这导致了很多人对事物发展状况的判断依赖于现在的情形。当房价在上涨的时候, 往往大多数人认为房价还会上涨;相反, 如果某一个地区的房价在下跌的时候, 大多数人又会认为房价还会下跌并且不值得投资。

毋庸讳言, 在过去几年中, 不仅是中国, 在很多国家房价的上涨速度超过了收入上涨的速度, 但这并不代表房价在长期上涨的速度也会更快。消费者很容易陷入到一种惯性思维中, 认为房价在未来的涨幅也会更快。因而本来想等一等再买房的也加快了速度, 住房市场存在着显著的羊群效应。在扩张性的羊群效应泛滥时, 房价长期上涨的预期具有自我实现性。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的非理性消费行为损害了房地产市场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平稳运行, 日本前期的泡沫经济和当前美国包括我国的房地产市场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来源于这种错误认识。

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下, 过去在房地产过热时期出台的一些抑制性政策当然应该取消, 这与救市无关。支持房地产业的发展并不是支持房价不下跌, 这种下跌可以看作是对房价与收入的长期相依变动作出的短期误差修正。真正的风险也并不在于房价, 而在于收入。如果居民收入及其分配状况无法在长期内得到持续改善, 住房市场乃至整个金融体系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

参考文献

[1].高波洪涛.中国住宅市场羊群行为研究.管理世界.2008.2

[2].罗伯特·希勒.非理性繁荣.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

[3].丹尼斯·蒂帕斯奎尔威廉·C·惠顿.城市经济学与房地产市场.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月球的神话与现实 篇2

比如说,1821年7月,德国天文学家古里伊特费森观测到月面有发出强光的光点;1869年8月7日,美国伊利诺伊州的斯威夫特教授与欧洲的两位学者希纳斯和森特梅什尔观察到有一些物体穿越了月球;1877年2月,有人观测到一个明亮的绳索状发光物从南得克萨斯环形山西侧向东移动,历时约1小时,其间这个绳索状物发光约20分钟……

有人声称,他们在月面的危海发现了一座巨大的桥,全长20千米,高达1500米,并说这一发现得到很多天文学家的确认:“那个桥状物似乎是建造成的。也就是说,它是智慧生物运用技术建造的。”他还补充说,那座“桥”在月面上留下了投影,看上去与一般的桥没什么两样,甚至“可以看到照入桥下的日光”。说得好像真的一样。

还有人说,月面上像开展览会一样,连续出现发光物。发光物有时单个出现,有时几个同时出现。有圆形的、三角形的,还有线形的。此外,发光物还有动、静之分,光有强、弱之分,各不相同,看上去完全是“由智慧生物操纵的”。

在这些月亮神话甚嚣尘上的年代,UFO 作家莫里斯·K.杰瑟普发表了一篇文章,罗列了一大堆关于月球的神秘现象,认为月球是不明飞行物的大本营。也因为这篇文章,杰瑟普被20世纪70年代的月球神秘论者视为精神先驱。威尔森和里奥纳德也非常认同杰瑟普的这份详尽的月球神秘现象清单,认为这些现象似乎暗示了在遥远的外太空存在智能活动。杰瑟普的观点深受查尔斯·福特的影响,在查尔斯的书中,充满了他认为被科学刻意忽略的大量数据(即杰瑟普的文章发表前的那个时代所忽略的数据)。

威尔森认为杰瑟普是一位“杰出的天体物理学家和数学家”、“享有盛誉的科学家”,还给了他其他充满赞美的称誉。对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且整个职业生涯仅发表过两篇较短的科学论文的无名天文学教员来说,这些赞誉是对他成绩的最好褒奖。20世纪20年代,杰瑟普就读于密歇根州立大学天文学院,但最终没能获得博士学位。此后,他一直在华盛顿任汽车零配件销售员。

现在看来,杰瑟普是一个神秘人物。在一些伪科学文献中,他也是不少奇闻轶事的主人公。查尔斯·贝立兹在介绍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完成的导致驱逐舰消失的费城实验时也提到了他。杰瑟普于1959年5月20日被发现死在他的旅行车中,时年58岁。不少人认为他的死充满了神秘色彩,是被持极端偏见的不明飞行物入侵者或者政府秘密特工杀害的。

涉及这些故事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它们会有什么危害?也许这些理论有趣而且充满娱乐性,也许没有人会相信,那么谁会因这些不具有危害性的寓言和童话故事而受到伤害呢?

这个问题可以用一个古老的肯塔基俗语来回答:“问题不在于你不知道什么会伤害你,而在于你知道什么不会伤害你。”

这个俗语揭示了问题的核心和本质。被误导在任何时候都不是有趣的事情,在现代技术社会,对科学的无知和妄想,以及缺乏辨别真伪的能力,会使人们或整个社会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可能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那些不相信迷信的人至少听说过不少此类传言,他们可能会因此把迷信和事实看作两种不同的合理意见,认为真相“可能介于两者之间”。这些人与真相无缘。

另一个因素关乎教育。不少年轻人,特别是那些对科学和太空有强烈兴趣的年轻人,并不具备识别骗局的能力,因此会特别认真地对待这些迷信。以我的个人经验来看,这种伪科学的印迹会一直影响不少人,浪费他们数年的脑力。当他们意识到自己受到欺骗时,可能会在摒弃这些迷信的同时把好的知识一起丢弃掉。通过阅读和研讨以及批判能力的发展,大多数年轻人最终会变得成熟并摆脱最初的幼稚。但是也有一些人,在意识到自己曾经信任的人或者曾经认为富含真理的书实际上是在公然撒谎后,终生都会生活在幻想破灭的伤痛中。这绝不好玩,而且也绝不是无害的。

月球神话的魅力在于它的可理解性,而真正的科学与空间开发却做不到这一点。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们是“代理科学”,给心理活动和知识探索以错觉的满足。大多数人对自己理解现代科学的能力不是很自信,并将此归咎于教育和新闻媒体。

知识在真正科学中的败退只能被理解为一种伤害,鼓励和加速这种败退的力量,或许对我们的社会造成了绝对的伤害。在这个社会中,一些基本的科学信息和判断能够且必须为公民所掌握,无论他们是选民还是消费者。

月球神话本身的危害并不大,真正给学术造成危害的是允许它们存在且经常获胜的大环境,这很容易让人想起20世纪30年代民主德国败落之前的那些荒谬、反科学的狂热崇拜。人们决不能姑息、纵容或嘲笑这些荒谬和非理性,要用真理将月球神话的专业制造者驱赶出这项利润丰厚的“事业”,让虚伪无利可图。

月球的起源之谜仍未解开,但里奥纳德的观点也有失偏颇,即“月球的伟大奥秘即将揭晓……搜寻‘阿波罗’飞行的科学报告只能徒劳无功,没有一条现成的路通往这些谜团……”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月球的本质属性及其任何可能的起源理论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

月球有诸多谜团,有的新,有的旧,也有的是伪造的。所有这一切都非常迷人,尤其当谎言遇到谎言。今天,关于月球的独特神话是人为制造的,是虚假的,但关于月球的独特而地道的科学挑战却是令人无比振奋的。

神话与现实 篇3

从“娃娃”到“茄子”

周一娃放学回到家,看见桌子上有几个奇怪的“圆茄子”,便问:“今天吃红烧茄子啊?妈妈,这茄子也太小了吧!都没长熟,还是淡黄色的,只有几条紫色条纹。”妈妈说:“什么茄子,那几个是你要吃的人参果!”娃大吃一惊:“人参果不是像小孩一样,四肢俱全,五官兼备的嘛,怎么是个圆茄子?”

妈妈早就做好了准备,她特意查了资料。原来,这种人参果的学名叫作“南美香瓜茄”,是一种地道的茄科,是一种草本植物,形如小灌木,一般只有60~150厘米高,它的植株属于低矮植物,并非像《西游记》中所说的长在参天大树上。其表皮与同科的茄子一样,具有天然的花青素,所以会呈现出紫色。当然,其表皮的花青素含量没有茄子那么高,所以只是一些紫色的条纹。切开这种人参果之后,它的果肉和茄子也很像,果肉颜色呈淡白色,瓤子清晰可见。但从味道上来说,香瓜茄比茄子多汁,味道更加甘甜,还有一股淡雅的清香。

从“长生”到营养

娃又问:“刚才我吃了一个,味道一般般吧,还不如苹果好吃,我现在可以活四万七千年了吗?”妈妈忍俊不禁:“科学家研究发现,人类的自然寿命是生长期的5~7倍,而人类的生长期是20~25年,所以一百多岁已是极限了,没什么仙丹神果能让人活那么长,那些都是神话。不过,这种叫香瓜茄的人参果却有十分高的营养价值。”

香瓜茄所含营养丰富,经科学家研究发现,它具有高蛋白、低糖、低脂等特点。除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之外,还含有近10种微量元素。其中的硒特别值得一提,这种微量元素能够保护人体的细胞膜免受损害,维持细胞的正常功能,算得上是人体“基础构件”的“卫士”,对促进生长、抑制心血管疾病有重要作用。而且,香瓜茄中含有的钙元素大大高于其他的果实或者蔬菜。虽然,它不像神话中说的那样能够让人活几万年,但适量食用也是益处多多。

竟有这么多叫“人参果”的

其实,南美的香瓜茄只是一种比较典型的人参果,为了争这个好名字,植物界的许多“名流”打得不可开交,都说自己是人参果。现在就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它们!

人心果:又名人参果、吴凤柿,长在高大的乔木上。果实硕大如梨,形如人的心脏,故名人心果。果肉呈半透明状,味美多汁,颇有比干的“七巧玲珑心”之意。值得一提的是,人心果树皮中的乳汁是制作口香糖的胶料。

蕨麻:又名人参果、长寿果,生于青藏高原,是匍匐(爬)着的草本植物。人参果正是指这种植物的根部,它的根部或是圆球形,或是纺锤形,或是块状,外皮粗糙如土豆。人们常用它来煮稀饭,被称为“神仙粥”,还可以作为蛋白粉、奶茶粉的原料,用它特制的药剂可以治疗结石。

挂金灯:又名人参果、灯笼果,和香瓜茄一样也属于茄科,可以作为美丽的观赏植物。秋季成熟时,其金黄色泽不输给枫叶。也是一味良药,其中所含的酸浆果红素能够有效缓解喉咙痛哑、痰热咳嗦。

人参果中的“伪装者”

现在,市面上出现了一种令人惊奇的“人参果”:外形就像神话传说中的人参果一样,长得像眉眼俱全的小孩子。

格林斯潘的神话与现实 篇4

“神话”,就是人们一时间无法理解但却又不得不承认的现象。格老的神话体现在他被认为是美国经济的“守护神”,其任内有诸多成就令人称道,而种种卓越的成就,最终使格老成为全美偶像。然而,在新世纪伊始,经济过度扩张所带来的后遗症一一浮出水面,有关格老的神话逐步向现实回归。2001年3月美国股市泡沫破裂后,经济周期特点呈现温和衰退和罕见的缓慢复苏,美国有学者因而将“布什经济学”分解为“布什衰退”和“布什复苏”,而将美国经济泡沫称为“格林斯潘泡沫”。泡沫破裂之后,格老作为经济大师、美国经济头号功臣的地位出现动摇,美国媒体也毫不留情,诸如格老“失去光环”、“神话开始破灭”、“联储局黔驴技穷”等“恶评”纷至沓来。

格老仍然游走在神话与现实之间。然而,美国经济之所以能有奔驰的空间,美国人之所以能享受从未见过的经济繁荣,格老立下了汗马功劳。因此,格老的神话就是美国经济的神话,其与美国经济实力的关系,可以用“小鸟落在房梁上”加以类比。

美联储是美国的中央银行,但由于那些货币直接或间接与美元挂钩的经济体的总产出,占全球生产总值的一半多,所以,美联储的一举一动,影响的不仅是美国经济的荣辱,亦关系到整个“美元区”的兴衰,以半个世界的央行来形容美联储并不为过,没有人敢对美国与全球经济之间的互动掉以轻心。全球新闻、金融圈子里一个流行的说法就是“全球都在关注格老的皮包”:如果格老来开会时手提的皮包鼓鼓囊囊,就显示他一定要提升或降低利率;如果皮包很瘪,那么联邦利率就可能不会再次变动。虽然决策的影响是全球性的,但格老决策时并不怎么考虑全球因素,他甚至极少出国与外国同行协商。那么,格老要看谁的眼色行事呢?当然是华尔街的经济与金融大亨们,因为美国相信,服务于华尔街就是服务于美国经济以及美国的利益。

格老的神话也附着于他个人独特的魅力。在世人眼里,格老几乎整天板着脸,言少嘴紧。特别是在国会就美国经济和货币政策举行的听证会上总是“含糊其辞”、“拐弯抹角”,但有心人士总能从中准确找到他所传递给市场的信息。克林顿总统曾诙谐地说:“每次我们都不知道格林斯潘先生要说什么,事实上在他说完之后,我也不知道他说了些什么。”

格老认为,货币政策是一门艺术,而非科学。据说格老一生的第一热爱是音乐,这可能影响了日后他对制定货币政策的理解。格老不久前强调,人们包括美联储根本不可能确认股市泡沫是否存在。美国经济的现实也提醒人们,要从美联储有能力操控经济这一不切实际的幻想中逐步清醒过来。也有越来越多人士进一步认识到,美国经济可能正进入一个“走走停停”阶段,它不会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

格老的第四个任期将于今年6月20日结束。美联储理事会任何成员最长任期法定不得超出14年,而到2006年1月,格林斯潘理事会委员的职位将届满14年。这意味着如果参议院批准格老连任,新的第五任期也将只有一年半时间。目前身体状况仍然很好的格老已经向朋友表示,他将在2006年1月前提前从联储的位子上退下来。

连任后,格老面临的最大挑战将是如何面对长期低息可能造成的资产价格泡沫,其本质上也就是何时加息的问题。美国何时加息,有待联储局未来数月议息结果,单看经济数据,美国已经具备加息条件,但加息周期何时启动、收紧信贷步伐是疾是徐,牵涉美国政经利益与互动,格老不得不察。从2001年1月3日至2003年6月25日,格林斯潘领导联储局前后十三次出手,把美国联邦基准利率即隔夜拆借利率由6.5%减至1%,达到40多年来的最低位。如果加息的时机及力度不当,可能造成金融市场短期动荡。美联储在处理资产价格泡沫上面临的困难日益加大,市场十分不确定的是下一个升息周期何时到来。

神话与现实 篇5

(一)勤劳朴实而麻木愚昧的劳动妇女

鲁迅自幼生长在农村,人生之初接受的价值观就来源于这些朴实的劳动妇女,因此,他的作品里有大量真实的妇女形象。然而,走出国门后回到国内的鲁迅却悲哀地在她们身上看到了五千年道德积习烙印在她们灵魂上的创痕,“女性这一方面,本来也没有罪,现在是做了旧习惯的牺牲。我们既然自觉着人类的道德,良心上不肯犯他们少的老的的罪, 又不能责备异性,也只好陪着做一世牺牲,完结了四千年的旧账。”[1]陪着做了一世牺牲的有《明天》里迷信可怜的单四嫂子,《祝福》里可悲可叹的祥林嫂、《药》里的封建愚昧华大妈。她们不是懒惰,而是愚昧,不是邪恶,只是无知, 鲁迅对她们多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他认为“女人的天性中有母性,有女儿性 ;无妻性。妻性是逼成的,只是母性与女儿性的混合。”[2]如果这样看的话,那么祥林嫂的妻性则确乎是母性与女儿性的混合体。

鲁迅曾在自己的文中提起“另一种女人”——“林黛玉说 : ‘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 这就是女界的‘内战 ' 也是永远不息的意思……何况‘东风 ' 和‘西风 ' 之间, 还有另一种女人,她们专门在挑拨、教唆、搬弄是非。”[3]《故乡》 里的杨二嫂和《离婚》里的爱姑就是鲁迅言下的“另一种女人”。

(二)无奈出走而终致殒落的知识女性

经历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荡的知识女性,是中国近代文学史上同男性一样闪耀着人性光辉的存在,鲁迅小说 《伤逝》中的子君便在这种条件下应运而生。

子君是一名接受过高等教育的新女性,敢于对以父亲为代表的旧势力旧思想勇敢反抗,“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她曾经有过高级趣味,高尚的人生目标,和涓生在一起,他们“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而子君“总是微笑点头, 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4]

首先,来自众人的否认、冷眼、嘲笑与排挤逼得他们不得不承受除了经济压力外的沉重的精神压力。“她(子君) 爱我之后,就要负了这重担,在严威和冷眼中走着所谓人生的路。”鲁迅一生都在反抗,“他的思想,其本质是人道主义, 其方法是战斗的现实主义。”(《鲁迅的人格和思想》)[5]而“他所译偏于东欧和北欧的文学,尤其是弱小民族的作品, 因为它们富于抗争、反抗、怒吼的精神。”(《杂谈翻译》)[6]不仅译文多反抗之作,他自己创作的小说也富有斗争精神。

其次,琐碎的生活日渐消磨了两人的爱情,他们在经历过最初的热血后逐渐变得冷漠、淡薄。“鲁迅对于汉魏文章, 素所爱诵,尤其称许孔融和嵇康的文章。就因为鲁迅的性质, 严气正性,宁愿覆折,憎恶权势,视若蔑加,皓皓焉坚贞如白玉, 凛凛焉劲烈如秋霜,很有一部分和孔嵇二人相类似的缘故。”

最后,两人软弱的性格成了他们爱情破裂的导火索,导致了他们最后的风流云散。再甜蜜的爱情也有苦涩的一刻, 经历了失业、饥饿、寒冷等一系列变故后的涓生心灰意懒, 没有经济收入的子君慢慢变成他身边的累赘,他想给她优越的物质生活条件,但世俗又拿了严苛的态度对他,甚而至于连工作都丢了。“我(涓生)真不料这样微细的小事情,竟会给坚决的,无畏的子君以这么显著的变化。她近来实在变得很怯弱了。”

(三)颠覆传统而回归人性的神话仙人

在小说《故事新编》中,鲁迅还塑造了另一类颠覆传统而回归人性的神话仙人。她们被剥去了神话传说中说神秘、 美丽、极具魅惑力的外衣,被鲁迅还原成了极具生活气息的 “食人间烟火”的平凡女子,她们被消解、被重造,回归了人的本性。鲁迅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 :“但可惜的是中国的旧见解,又恰恰与这道理完全相反。本位应在幼者,却反在长者 ;置重在将来,却反在过去。”[7]鲁迅特意由“置重”的“过去”入手,反思现在。鲁迅曾说 :“中国人的对付鬼神,凶恶的是奉承,如瘟神和火神之类,老实一点的就要欺侮,例如对于土地或灶君。”[8]在《故事新编》 里,鲁迅特意选取了上古时期的神话和历史故事为题材,颠覆宗教,宣扬科学,阐释了另一种涵义的神话故事。

神话与现实 篇6

一、关于苦难

黑格尔的悲剧美学认为只有那些悲壮崇高的事物的终结才具有美感。而美感则体现在那些具体磨难上, 那些生活上的苦难。 (1) 陈晓明也曾说, 20世纪中国文学显然是以“苦难”作为历史/现实本质而构成文学艺术表达的核心情感。 (1) 苦难是人类生活的本质, 它在某种程度上具有客观实在性。《奔月》中, 我们看到了一个英雄的后续生活。后羿曾经射下九个太阳, 现在却连一些家禽都弄不到家, 最基本的生存需要都得不到满足。这是人类最本质的苦难———生存的苦难。他的这一苦难, 引起了他后面得一系列苦难:弟子逢蒙对他以怨报德, 躲在暗处一连射出九支冷箭, 企图置后羿于死地;他的妻子嫦娥离家出奔。嫦娥离家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吃不上饭“一年多来生活日趋艰难”遂出奔。

在《后羿》中, 更多的苦难降落到了嫦娥身上, 她是作为败国的俘虏, 成为吴刚的第七个老婆的, 地位是最低的, 相应的生活条件也是最差的, 她曾抱着葫芦在猪厩里睡觉;遭到吴刚的其他老婆的迫害和两个儿子的骚扰。为培养后羿, 她不惜牺牲自己的贞操。这对于女性来说, 无疑是最大的苦难。当后羿迷恋上玄妻, 把嫦娥遣送到西山后, 她难以忍受的不是生活的孤寂, 而是担心后羿生活得怎样, 操心后羿的安危。就连最后的嫦娥飞升, 也是在后羿说道“朕根本就不在乎你!”之后, “嫦娥万念俱灰, 一仰头将仙丹服了下去。”

苦难要么变成性格的扭曲, 要么变成暴力的副产品, 要么变成情欲的派生物。 (1) 《后羿》中的后羿无疑具有了苦难的这些特点。他的苦难并非是生活强加给他的, 而是他自己选择的。后羿悲剧根源是他偏执的个性, 狂暴的倾向以及情欲的堕落。尤其是后羿对玄妻的不可思议的迷恋造就了后羿最终的悲剧:一根桃木制成的大棒, 将他生生地给打死了。

二、苦难的背景文化

《奔月》和《后羿》是对同一神话题材的书写, 书中都写尽了人间的现实苦难。可见鲁迅和叶兆言都不是凭空的设想一个乌托邦的世界, 他们建立的神话世界是立足于现实的。

鲁迅生活于东西文化大碰撞的时代, 这个时代赋他的任务是从传统文化的围城中突围, 并引进外国的新异因素与传统对话, 重建现代中国的民族之魂。鲁迅抱着“为人生”的启蒙主义文化观, 旨在疗治和革除他所直面的文化和人生的痼疾。钱理群说《奔月》里鲁迅展开的是关于“先驱者命运”的思考, 这渗透了鲁迅自身的生命体验。 (2) 他从先驱者、改革者被人们遗忘、被当作戏剧人物鉴赏, 受社会的迫害, 被民众当作供品而“吃”掉等角度揭示了他们的悲剧命运。鲁迅在他的杂文、小说中反复表现着先驱者被遗忘的悲剧主题。《奔月》中, 鲁迅并不写后羿当年射日的赫赫战功, 而写他功成名就之后由英雄变成凡人的遭遇和内心苦闷他不仅是外在的被冷落、遗忘, 弟子的背叛与妻子的离弃, 更是自身纠缠于琐屑的日常生活中精神的平庸化。而嫦娥在出奔上, 就如同子君作为五四时期的新女性一样, 冲出封建家庭, 对自由的大胆追求。嫦娥不仅获得了身体上的自由, 而且实现了精神上的解放。鲁迅给予了嫦娥一个充满幻想的未来, 那“月亮”里也许并不是冷清和孤单, 还可能是实现理想的场所。虽然鲁迅在《奔月》中体现了现实琐碎的苦难, 但他的着眼点并不是苦难本身, 而是苦难中的或妥协, 或抗争继续大胆追求的勇气, 这是鲁迅对于五四时代的人设想的两种面对苦难的出路, 很显然, 他是支持嫦娥的这种选择的。

《后羿》出版于2007年, 中国已经具有了消费社会的某些特征。文学艺术也会以自己独特的感悟来表达这个时代最生动的景观。鲍德里亚的仿真理论是理解当代消费社会审美特质最有效地学说。他认为消费社会的现实是超现实的, 是可以将最平淡的现实变成高于现实的东西, 但只是在某些特殊时刻才能如此, 他仍然只能来艺术和想象。在我看来, 《后羿》就是那特殊时刻, 它以中国传统神话为大背景, 后羿射日嫦娥飞天, 这显然就把现实的不可能变成了文本中的可能。还有很多超现实的, 想象的成分, 如后羿是从葫芦里出来的;周游列国看到女人国, 如同《西游记》里的女儿国“那里的女人从来就不会生男孩, 同样是十月怀胎, 可是生下的孩子是清一色的女婴”;小人国里是“是清一色的侏儒”;大人国“确实要比常人高出一二尺来, 可是并不是实际的高度, 而是因为他们脚下都有一团云托着”有腾云驾雾的能力。

《后羿》中的嫦娥, 改变了传统神话中的自私、胆怯等性格, 是爱和善的化身, 但她也并非是传统中的良家妇女形象。她与造父、布的权色交易;利用吴能、吴用两兄弟……这也不是一个贤妻良母式的表现。这些都渗透了现代社会的消费观念, 一切都成为了商品, 都是可以买卖的。在小说《后羿》的封底上写着“阴谋与爱情, 奉献与贪婪, 忠诚与背叛, 欲望与尊严在小说中轮番上演”。基于当代消费社会的环境, 叶兆言以丰富的想象, 创建了一个神话的乌托邦世界, 但这个乌托邦世界并非现实的, 是作者努力对于现实的想象与建构。

总而言之, 《奔月》和《后羿》是重述“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神话的作品。这两部作品都不约而同的写到了苦难。但又有不同之处, 鲁迅思考的是知识分子现实的清苦, 心里的苦闷, 以及勇于冲破, 敢于创新的精神。叶兆言是站在消费社会中, 奉献、尊严的人类美好品德缩减的状况下来重构他的神话乌托邦世界

摘要:鲁迅的《奔月》和叶兆言的《后羿》是对我国的古老神话“后羿射日”和“嫦娥奔月”的重新演义。两部作品对书写了苦难, 但对于苦难表述的立足点不同, 但作者的目的却是一致的, 即要在现实社会中建立神话乌托邦的愿望。

关键词:《奔月》,《后羿》,苦难

参考文献

[1]《表意的焦虑———历史袪魅与当代文学变革》陈晓明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3年版403页411页。

神话与现实 篇7

天才之路

杰克逊1958年生于美国印第安那州,是9个孩子中的第7个。他5岁的时候就以“杰克逊5兄弟之一”的身份登台,因嗓音好,很快就成了主唱,并迅速出名。1976年,“杰克逊五兄弟”与Motown公司的合约到期,杰克逊就趁机出来以个人身份演唱。鲜为人知的是,由于杰克逊少年成名,成年以后费了相当大的努力来摆脱人们对少年歌星固有的印象,基本就像秀兰·邓波儿长大以后接着演戏一样艰难,区别是迈克尔·杰克逊成功了,秀兰·邓波儿歇菜了。“人们总是不希望你长大,”杰克逊说,“他们总是希望你永远保持甜美的童音,这对我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杰克逊是个天才,不论是演唱,还是写歌,他更是个天才的舞蹈家,他创造的太空步俨然成为七八十年代的标志之一。杰克逊善用传播媒体,尤其善于经营自己的音乐录影带,他的MTV以制作精良、构思奇巧、电影一般的拍摄手法以及天文数字的制作资金而闻名于世,至今令人啧啧称奇。1982年,《颤栗者》(Thriller)专辑推出,仅美国一周就卖出了20万张,在世界各地更是取得了只能用“荒唐”来形容的超级销量,随着有关《颤栗者》专辑的书、杂志、MTV以及《〈颤栗者〉制作过程》录像片等相关产品的出版发行,杰克逊前所未有地把全世界都变成了他的印钞机。《颤栗者》最终在全世界共售出3800万张,得了150多个金唱片和白金唱片奖,以及8项格莱美,7项美国音乐奖。之后的专辑《真棒》、《危险》、《他的历史》都相当轰动。

从印第安纳州加里小城的工业区陋室;到赫文哈斯特的家族豪宅和勒夫兰庄园的童话世界;从20世纪60年代稚嫩的童星到当今流行音乐之王,杰克逊以其尖利的假音和爆发性的舞姿实现了全世界黑人的“美国之梦”。不仅如此,正如《新闻周刊》所说的那样,“在杰克逊身上,你找不到年龄、性别和种族的界线。”

霹雳大师

迈克逊·杰克逊的舞蹈承袭了黑人祖宗的动感基因,除了歌艺之外,应该说他还是位舞蹈家。他把很街头化的“机械舞”、“太空月亮舞步”跳到了千百万人的面前。尤其是他的“机械舞”已到了极为自由洒脱、出神入化的境界,他曾声明所有的霹雳舞步都是自己独创。一顶礼帽、一绺卷曲的头发、一件敞怀的小褂、震颤的音乐中扭动的灵活的关节都是迈克尔· 杰克逊独有的舞台标签。

整容大王

除了最成功的艺人,杰克逊还以“史上最失败整容者”闻名天下。迈克尔·杰克逊几乎从头到脚都进行了修理。为了使面部线条看来更顺眼,更是在面部上大做手脚,同时进行注射和移植手术。这样他就有了漂亮的肤色,宽鼻也截窄,短鼻也拉长了,矮鼻也垫高了,眉、眼、耳、颧骨也协调了,能够面对观众的部位统统被“宰割”了数遍。

至于白如纸的皮肤,杰克逊的“御用”化妆师解释说,这是因为杰克逊患上了“白斑”病,病史已有20多年了。可以不夸张地说杰克逊的每一寸肌肤都需要化妆,根本不是外界所谣传的皮肤漂白。天知道呢?!

娈童怪癖

当马丁·马歇尔在纪录片《与迈克尔·杰克逊一起生活》里,带领观众见识了杰克逊的空中花园和摆满小孩照片的私人密室,并让观众结识了因为杰克逊的“爱”而战胜癌症的12岁的加文后,全球大哗。外界对杰克逊有娈童癖的猜测再度甚嚣尘上。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10年前,杰克逊用钱摆平的“猥亵儿童案”,当年受害男童秘密口供惊见天日,霎时间令全世界都可以清楚了解当年杰克逊到底干了些什么,看来这个乐坛巨星走上身败名裂之路也许为时不远了。

1994年1月,震惊世界的“迈克尔·杰克逊猥亵儿童案”终于因被告赔偿受害者乔伊·兰德尔的监护人2600万美元得以庭外和解。这位美国形象的代表、天才的流行乐之王,为了重塑自我,匆忙与比他小10岁的“猫王”之女莉莎·玛丽订了终身。在媒体看来,这个对7岁~14岁的男童有特殊依恋情结的怪人,无论如何也不会喜欢一个与自己的实际性别截然相反的女人。而且这场婚礼距“兰德尔事件”时日甚短,杰克逊理所当然会被认为借婚礼之机逃避世人的目光并掩盖自己的罪行。事实证明,杰克逊从没打算让这个处处妨碍自己的女人陪伴自己一生。没过几年,一名无辜的女护士也成为杰克逊婚姻游戏的牺牲品。她借人工受孕替杰克逊生了两个孩子后,就被赶出了家门。去年,杰克逊又通过人工受精得到了自己的第三个儿子。对于一直否认自己是个“娈童症”患者的杰克逊来说,他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想洗脱自己的罪名。

但是这一切都将终止在10年前官司秘密口供的曝光。供词显示,杰克逊的确多次与男孩同床并对其进行猥亵甚至更严重的行为。乔伊·兰德尔的供词是,“我在杰克逊的睡房和他一起看《驱魔人》,我很害怕,他叫我抱着他,最初他没有做什么。但后来他就开始接触我的身体,亲我甚至更严重的行为,我对他说不喜欢这样,但他就表现得很生气。杰克逊一再向他表示,二人的行为并非不当,更声称其他的年轻朋友都会与他如此,并指这是爱的表现。”

据悉,现年23岁的乔伊·兰德尔曾向友人表示,宁可以自己现在的富裕生活来换回正常的生活,令人唏嘘。

而杰克逊的前保镖罗伯特也透露,杰克逊曾在3年间与100多名男童睡觉,有时更与3名男童同在一床。此外,杰克逊的前姐夫杰克·戈登在撰写的一本书中,也揭露杰克逊的确有玩弄男童的癖好。

神化了的杰克逊,照人的光彩背后可能就是最猥琐不能告人的秘密,BAD!

财政危机

大家都知道杰克逊是一名超级富豪。他超豪华住宅的庭院里,可以建主题乐园,野生动物园,一条平日穿在身上的裤子,可以花几十万美元买,更别说他脸上注射的、漂白的,有多费钱了,但万万没想到,这当年的亿万富翁,已是债台高筑啦!

前不久,杰克逊一前财务顾问大爆杰克逊的财政危机,指杰克逊自1998年四处筹钱购买251首披头士乐队歌曲的版权,共向银行借款1.4亿美元,第二年为了赔偿第二任太太黛比的赡养费,又不得不向银行借贷周转,仅1998年至2000年,杰克逊就欠银行2亿美元。

杰克逊债台高筑的另一原因是他的生活极尽奢华。他在加州建了一个20平方公里的梦幻国度,其运作费有如天文数字。杰克逊还雇用了120名下属,开支庞大。另外,杰克逊赔偿了数千万美元给指控他进行性骚扰的男童,同时要缴付巨额的法律费用。

虽然杰克逊的负债问题严重,但在《与迈克尔·杰克逊一起生活》纪录片中,仍有他与主持马丁到拉斯维加斯名店花费576万美元的“壮举”,并自称个人资产超过10亿美元。

慈善明星

杰克逊是个大善人。1985年,杰克逊创作并演唱了《我们是世界》,同世界其他著名歌手一道,为非洲灾民筹集了数百万美元的巨款,此举奠定了他艺人“从善”的领军人地位。此后杰克逊救灾、济困善举不断,“拯救儿童”、“倡导环保”等主题在他的MTV大作里频频出现。美国“9·11”事发,迈克尔·杰克逊成为了美国演艺界为恐怖主义袭击事件的幸存者和罹难者家庭鼓与呼的领头人,杰克逊以耶和华的话为行动准则,自己也曾有箴言一句:“我从未自比耶稣,但我却背负耶稣的重任,将神灵的旨意传播人间。”

失败婚姻

1994年,为了力证“清白”,迈克尔·杰克逊急不可待地与“猫王”之女莉莎·玛丽结婚。虽然两人的结合是各怀鬼胎,各取所需的结果,然而莉莎·玛丽最终还是忍无可忍离婚了,并吐露真言,“我与杰克逊的婚姻有如一场噩梦,我们根本没有婚姻之实,即使在新婚之夜,也是分开睡的。”

“1995年,杰克逊离婚后,情绪很低落,我看在眼里痛在心上,我总是尽量找机会安慰他……”现年44岁的黛比·罗,在与杰克逊离婚4年后,首次打破沉默,谈她与杰克逊之间的“爱情”,“他告诉我他真的很想要一个孩子。我就说‘让我来帮你完成这个愿望吧’。”就这样,其貌不扬、寂寂无名的护士黛比·罗,与一代流行乐天王达成了秘密协议,共同生育孩子。

1996年11月15日,杰克逊与已有7个月身孕的黛比结婚了。黛比透露说:“杰克逊虽然离经叛道,可是他并不希望自己在世俗的道德范畴外走得太远,他认为未婚生子会影响到孩子未来的心理成长。”

但是婚姻并不总是一件美好的事,至少对黛比来说。她甚至都没有和杰克逊共度新婚之夜。“那晚,我是在杰克逊私人助手的帮助下到另一家酒店开房休息的。我们没有蜜月。”同时黛比也承认“我与杰克逊的婚姻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婚姻,因为我们的婚姻并不是以感情为基础。”

不久,她就生下了王子一世,杰克逊迫不及待地将孩子“抢”了去。当他们的第二个孩子巴黎在1998年4月出世后,杰克逊依然采用这种方式把孩子抢走了。被完全视作生育工具的黛比恪守当初的诺言,并没有哭着闹着要与孩子们在一起。

当被问及为何与杰克逊分手,黛比说:“是因为我终于忍无可忍了。我与杰克逊在一起就没有了自由,不能自在地逛街买东西,而我过惯了我行我素的日子;还有那些报刊整天都在胡言乱语,说我们的是非,这一切都让我受不了了。”

上一篇:农业科技110下一篇:小学中等生教育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