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2024-05-09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共12篇)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1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要加强综合性, 沟通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沟通与生活的联系, 在语文课程中学到其他方面的知识和方法;在其他课程, 其他场合中也可以学到语文, 拓宽学语文用语文的天地。”“联系生活”也已成为语文教材编写的指导思想。教材的科学性和实践的科学性, 操作权在教师, 教师的思想观念起决定性作用。那么, 在教学中, 应如何更好地将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 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呢?

一、让语文教学“生活化”

语文教学要努力营造大语文环境, 面向学生广泛的现实生活世界, 让语文教学“生活化”。语文教学“生活化”就是强调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和训练语文能力的过程中, 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与“时代的活水”, 巧妙地把学生已有的自学成才经验引到语文学习中来。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 学习生活并磨砺人生。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教育的内容源于生活, 而生活是广阔的, 是不是生活中的一切都可拿到语文课堂上或者干脆将课堂搬到生活中去呢?叶圣陶老先生认为:“大可不必, 语文教育要有凭介, 这凭介就是教材, 要以教材为例子来进行。”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来自于生活, 教学时, 我们应以课堂为起点, 让教学贴近生活, 鼓励学生用生活的标准去判断生活的底蕴, 去诠释生活的经验, 去解读语文材料, 说出自己的独特体验, 实现与文体的对话, 并真正受到启迪。

1. 尽情表演, 再现生活。

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大多贴近生活实际。要理解、读懂它们并不难, 难点在于如何通过文字体会其中的思想内涵。教学时, 教师可创设一定的情境, 如把课文编排成课本剧, 让学生演一演, 将抽象的文字变换成课文所描绘的生活画面, 使学生如临其境, 愉快地、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内容, 真切地体会到作品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情感, 感受到学语文的乐趣。

2. 尝试实践, 体验生活。

教学时, 教师不但要有意识地创设情境, 展现课文内容, 让学生身临其境, 还要让学生联系已有的经验, 去体验生活, 去感悟生活, 加深感受。

二、在生活中学语文

语文教育要介入生活。语文教育一头连着课堂, 一头连着生活。两头热, 两头相连, 才能提高教学效率。远离生活, 脱离生活, 是走死胡同。中国古代语文教育就是严重脱离生活、关起门来搞应试的典型。对此, 叶老给予了无情批判, 古式教育是守着古典主义的:读古人的书籍, 意在把书中内容装进头脑里去, 不问它对于生活合不合适, 有用处没有用处……生活中处处是语文, 只要做个有心人, 你就可以随时随地学到很多东西。

1. 从生活中学习识字。

我们身边的环境日新月异, 媒体日益丰富, 生活也更加多姿多彩起来。走在大街上, 处处可见精美的大条幅、图文并茂的灯箱广告等等, 上面的汉字无一不是小学生或渴望识字的人的学习资源。当领着可爱的孩子逛街、散步时, 你可以随机教给孩子一些生字;当坐在家里陪孩子看电视、读报纸的时候, 也会有很多需要你适时教给孩子的文字, 还有去商场、超市购物, 去山南海北旅游, 坐汽车、火车或轮船时……处处都可以变成孩子学习的环境和识字的资源。这样, 慢慢地, 孩子不但会扩大识字量, 还会养成一个随时学习的好习惯。

2. 从生活中学习表达。

案例一关于造句。教师让学生用“发现”一词说一句话。一个学生迫不及待地举手发言:“我发现母鸡围着草垛转。”第二个学生也发言:“我发现地球围着太阳转。”

案例二关于作文。老师出了作文题目《上学路上》。要求写发生在自己上学路上的真人真事。大部分学生写了在上学路上帮助老人等等做好事的内容。有一个学生却写了自己在路上看见一群蚂蚁忙忙碌碌地搬一条大青虫的过程, 写的内容详细, 描述很精彩。

三、教师的思想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在整个的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的思想观念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这我们还得回到上面提到的两个案例来说。在第一则里, 老师批评了第一个学生, 对第二个学生大加赞扬, 称赞这位学生的句子具有科学性。很显然, 这个学生所描述的现象, 并不是自己观察到的, 况且还有模仿第一个学生的嫌疑。可是对于第一个真正用眼睛观察过生活, 实实在在描述生活的学生, 老师却没有任何的肯定和鼓励。试想, 这个学生以后还会去认真地观察生活, 去阐述自己的真实想法吗?第二则, 老师对描写蚂蚁的学生是这样评价的:“你的作文没有思想性, 没有体现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更何况, 上学路上, 你居然还这样贪玩。”什么是作文的思想性?上学路上, 哪有那么多需要帮助的老人和小孩呢?我们一贯提倡让学生说自己想说, 想自己所想, 写自己的真实感受, 写自己眼睛亲自看到的, 耳朵亲自听到的, 为什么要否定孩子说真话的行为, 扼杀他们对生活的好奇心呢?所以, 要想真正地让生活走进语文, 教师的思想观念必须准确。正确的导向是, 要学生学会观察生活, 善于发现生活, 描述生活, 让孩子在以后去感受生活, 甚至去改造生活, 创新生活。

课堂小天地, 生活大课堂。生活处处皆语文, 语文无处不生活。在新课程指导下, 让生活走进语文, 同时让学生通过对语文的学习去关注生活, 获得各色人生经验, 品味各种别样的人生。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2

【摘要】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与作曲家的人生经历、思想性格和音乐语言等有着直接的联系。想要全面、准确和深刻地理解一部音乐作品的内涵,就要对作曲家的个人背景,以及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

【关键词】音乐,柴可夫斯,《天鹅湖》,莫扎特,贝多芬,《欢乐颂》

音乐是人们对事物所感受到的内心世界活动的活跃情感,这一表达需要我们熟练的工具即表现形式,我们只有通过它来表达我们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活动和情感。和其他艺术比如绘画一样,音乐尤其是交响乐的创作特别能体现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同时他们的作品也不可避免的反映这作者生活的背景,因为创作做的灵感来源于生活,是对人类历史,人类社会,民族,世界,情感,自然等等众多事物的深刻思考和生活态度。而交响乐更以她独特的音响、声部等特点满足较大的题材,并且结构完整又可以满足各种戏剧性的冲突情节,对比展开,张弛自如。所以用她来表现人文思想是最合适不过得了。

1.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与《天鹅湖》

《天鹅湖》的音乐是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彼得·伊里奇·柴可夫斯基创作的。他的创作经历与19 世纪下半叶俄国社会生活有密切的关系。他在思想感情上的种种矛盾,是对当时俄国黑暗的社会现实、人民的悲惨遭遇和知识分子的苦闷心理的反映。他深刻的体验了这一切,并用自己的音乐十分艺术化的表现出来。他音乐的感人力量正在于对生活悲剧的深刻感受和对美好前途的热切追求。柴可夫斯基的创作以其

丰富的内涵和高超的技艺,使俄国音乐跨入世界音乐文化领域的先进行列。

柴可夫斯基的音乐,尤其给舞剧音乐带来了丰富的内容,他的音乐中戏剧性的动力和交响性的发展,为芭蕾舞剧增添异彩。他虽然不会跳舞,但对舞蹈却有着敏锐的感觉,并把它体现在自己的音乐中,为舞蹈家们写出了不朽的名作《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等。柴可夫斯基于187 6年开始创作《天鹅湖》音乐,那时他已经是一位经验丰富、久富盛名的作曲家。讲述的是一个缺乏爱的王子的故事。西格弗雷德王子:柔弱,他得不到王后的爱,又被女友抛弃,而极端不自由的宫廷生活,也使他无法与人正常交流。王后:独身,皇家气派十足,人到中年却依然美丽妖娆,有很多年轻的情人,王子是她的心病。天鹅:想象中的生灵,强壮、阳刚而美丽。对王子而言,天鹅象征着他向往的自由和宁静。

柴可夫斯基是一位抒情大师,只有领略他音乐作品中所表达的抒情性、戏剧性,才能全面、深刻地感悟他音乐创作的音乐美和深切含意。四幕芭蕾舞剧《天鹅湖》,保留了芭蕾舞典雅高贵优美的风格,对音乐作了创造性地发展,他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充沛的情感,使《天鹅湖》的音乐具有鲜明的特性和极大的感染力量,被评论家誉为“第一次使舞蹈作品具有了音乐的灵魂”。从舞剧的序幕至终曲,那涌泉般抒情的旋律不断地流淌出来,一曲曲都是具有浪漫色彩的抒情诗篇,音乐生动、精致、迷人,完美地体现了柴可夫斯基的创作意图,表达了白天鹅与王子的真诚相恋以及克服种种阻挠,最后爱情终于战

胜了邪恶的故事,使该舞剧成为全世界舞剧的经典作品。

2.莫扎特与他作曲特点

莫扎特(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反封建斗争最尖锐、新兴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的十八世纪末。艰辛、贫困的生活以及上流社会的冷漠并没有使他的人生消沉、悲观。其音乐博采德、奥、意、法诸国之长,风格典雅,感情真挚。他以歌唱性的旋律、精致匀称的结构、明朗乐观的态度以及宽容博大的胸怀,使自己的艺术永葆安详、温柔的面貌,表达出了“爱”是艺术的终极目的这一真理。

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一打开美丽的外壳,就迸射出如火的激情。从整体来看,莫扎特的创作成就遍及各个领域。它们反映了十八世纪末,处在被压迫地位的德奥知识分子摆脱封建专制主义的羁绊,对美好社会和光明、正义、人的尊严的追求。他的音乐风格具有诚挚、细腻、通俗、优雅、轻灵、流丽的特征,大都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情绪,反映了上升时期的德奥资产阶级向上的精神状态,在维也纳后期的创作中,也出现了悲剧性、戏剧性的风格,对社会矛盾的反映更趋深刻。

3.贝多芬与《欢乐颂》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他从小是一个沉默寡言而又怕羞、不善用语言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人,但是他的性格又是倔强、坚强、自傲、永不服输的。他生活在欧洲新兴资产阶级同没落封建阶级进行激烈搏斗的历史时期,他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

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法国大革命对他的思想和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其创作牢牢扎根于古典传统,向人类想象力所能触及的最高领域翱翔。可见,贝多芬的音乐风格鲜明、独特,作品热烈激昂、振奋人心。他的创作反映了他那个时代的进步思想。他的作品,从简单的乐曲到最复杂的交响曲,都同他个人的思想性格有紧密的联系,都与他坚强的个性及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意识是紧密相连的。因此,他的作品既壮丽宏伟,又朴实鲜明,他的音乐既内容丰富,又富有哲理性。

在《欢乐颂》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多芬则认为自由平等是欢乐的前提,人们必须努力争取,才能获得解放,欢乐不是上帝的赠品,而是靠人们去奋斗,欢乐属于解放了的人们自己。

贝多芬晚年耳疾严重恶化最后到了耳聋地步,耳聋影响了他的钢琴演奏、创作进程以及与外界的交往,几乎要被社会淘汰。他以顽强的毅力全身心地投入到乐曲的创作中,把对贵族阶层的逆反心理上升到对整个封建社会的仇恨。他身陷困境、精神饱受摧残,心中却有“扼住命运的喉咙”那坚忍不拔的气概,“团结” 的主题无不表现出他不屈不挠通过斗争,走向光明的崇高理想,即使身处悲哀的深渊,贝多芬仍然讴歌“欢乐”。他一辈子都想谱写《欢乐颂》,“并想以此作为他某部伟大作品的结尾。”

贝多芬在乐曲中流露的对立主题.正是他内心矛看的反映。斗争与妥

协绵延不断,此起彼伏。这两个主题.一个代表个人的意志,代表人力.另一个代表命运,代表神力。斗争的结果总是意志得胜.入得胜。但胜利并不持久 所以就得重新挣扎 或谓之妥协。妥协其实是放弃斗 争.放弃挣扎.以挨取精神上的和平宁静.曩所谓谓幸福欢乐。挣扎了一辈子以后再妥协.当然比一开始就屈服要高明得多。

结束语奠扎特早年的作品受到贵族宫廷情趣的影响,具有精致典雅的风格:后期的创作交织着抒情和戏剧性的因素.反映了他摆脱对贵族的依赖而自谋生路的种种生活体验。莫扎特的创作涉及器乐和声乐的广泛体裁,其中歌剧创作居首要的地位。贝多芬的音乐的突出特征是“通过斗争,达到胜利”的英雄般的毅力和热情,这和他的思想受到法国大革命风暴的洗礼有着直接的关系。他晚年生活在封建复辟时代,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赋予他的创作以新的印记,在一定意义上预示了浪漫主义乐派的创作特征。贝多芬最擅长的领域是器乐.其中以交响曲和奏鸣曲最为出色。

音乐家的世界观和艺术观的形成是和他们所处的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分不开的。在《王洛宾音乐地图》的书评当中有这样一段话:“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爱情,不同的生命事件,不同的生命体验,所以有不同风貌的歌曲内涵和曲调曲式”。在这里,将音乐的风貌和构成其风貌的曲调曲式的来源归功于创作者所经历的地方、爱情、生命事件、生命体验,而这些因素的总和。当这段可能苦涩可能甜蜜的经历与体验化作一个个音符的时候,是创作者情感的宣泄,是主观意识的表达。毋庸置疑,音乐传达出作者想表达的情感,脱离特有情境,这份情感

根本无从产生,也更不可能传达。

【参考文献】?si=2 http://baike.baidu.com/view/1454872.htm

张玉琳,张烁,贝多芬《合唱交响曲》终曲乐章欣赏 [J]理论研究·音乐

孙兰鹃。论柴可夫斯基音乐创作的表现特征[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第二十五卷第五期

潘从明。谈音乐作品的个人风格[J] 甘肃教育。2010.7(A)

吴洁。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风格特征[J] 科技信息 2010年第23期

谈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 篇3

【关键词】高中语文 教学实践 现实生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62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教育是教育从书本中的到人生的、从狭隘的到广阔的、从字面的到手脑相长的、从耳目的到身心全顾的,使教育全面的贴近、融入生活,焕发出生命的光彩,进而踏进教育的更高境界,造就出完美的人。”这一论述深刻地表明了教育必须与生活紧密结合,只有如此才能够发挥教育的最大功用。而具体高中语文教学,更应该与生活紧密结合,这与语文的自身特点是分不开的。美国教育家华特认为“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吕淑湘也说过:“语文跟别的课有点不同,学生随时随地都有学习语文的机会”。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也说:“语文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语文教学与社会密切联系,必定生动活泼”。这些论点,鲜明地表明了语文教学离不开现实生活,只有走出狭隘的课堂,把条条框框的教学与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结合起来,才能够让语文深入学生心中,真正实现人生成长。

这一观点也逐渐被整个教育界接纳并采用,作为指导语文教学的统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就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要加强课内外的沟通……”这一指导思想,为实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紧密结合提供的更加权威的依据。作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深刻地认识这一思想,并在教学实践中加以运用,注重从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两个层面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通过教师自己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全面领会语文知识的真谛。

一、做到知识积累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通过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的了解、认识,培养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知识的良好习惯,并逐渐反映到语文学习的具体实践中。一是注重字词的积累。强化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查字典的良好习惯,凡在平时读书、看报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词就要自觉查字典,通过自主的学习解决生僻字的认识。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养成良好的查阅工具书的习惯,并逐渐在自我认知中积累大量的词汇。二是注重积累名言警句。掌握大量的名言警句对提高知识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这个过程就要用在平日的生活之中,仅仅通过短短的课堂学习是不可能掌握大量的名言警句。一方面,引导学生多读书、读报,如《读者》、《青年文摘》、《大家文摘报》、《意林》、《美文》等报刊杂志应该成为学生学习之余的必读之物,通过对上面文章的阅读,逐步积累大量的名言警句素材;另一方面是要让学生有自己的文摘本,告诉学生每当读到精彩的语句时,都要记录下来,并且时刻温习,只有如此才能通过日积月累从而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三是注重积累作文素材。作文的素材,一方面是语言,另一方面是思想。通过字词和名言警句的积累,学生已经掌握语言素材,那么思想素材更应该从现实生活中汲取,因为凭空想象写不出有水平的文章。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必须通过读文、知事、辩理来培养学生的思想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在读课文时,应该注重挖掘典型人物、事件的思想真谛,应该注重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典型事件进行评判,应该与学生将课内、课外的观点和事件进行辨别思考,从而让学生在思考中形成自己的思想体系。

二、做到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一是在课堂教学中很好地找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点。生活是知识的海洋,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是学问。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寻找生活与课文的结合点,拉近教与学的距离,一方面,由生活导向课本,通过再现生活这一环节走向课堂;另一方面,由生活决定教学,从学生实际出发,以他们感兴趣的,他们今后发展所需要的内容为重点进行教学。

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加大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力度。陶行知曾经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在死教育、死学校、死书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突破书本的限制,培养学生对社会的关注程度,让学生在广袤的现实生活中塑造人文精神,成长为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如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开展课前读报活动,让学生每天抽出一点时间进行读报,然后摘抄记录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再利用课前的时间,让学生分别读报,并简单谈一下自己的感受,从而真切的了解感受社会的发展变化,从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逐渐思考怎么解决这些社会问题。

三、做到作文写作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

用读来积累素材,用学生了解素材,但这距离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通过写作文来指导学生联想、想象、思考和感悟,从而真正实现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而现在在高考作文中,也已经深刻地注意到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进行命题,有一年四川高考作文,给出了一段材料,“有人说:过一种平衡的生活—学些东西,想些问题,做些事情,打打球,针对这种说法,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这则材料作文,直指当下生活,虽然看似简单,却内涵丰富,如果学生在平日的学生生活中,没有对现实生活进行认识和思考,不能了解我国当前经济社会高速发展之后存在的诸多问题,是不可能写出优秀的文章的。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应该多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引导学生去观察社会、思考人生,把思考练笔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不论是平时读书还是读报,还是听别人讲了什么故事,只要有所感触,就要用心琢磨,并诉诸笔端形成文章,坚持写出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长此以往,学生的作文水平将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而且能够对社会形成更加全面的认识。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4

展示生活实物。生活中, 蕴含着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无穷无尽的教育资源。利用生活中的客观景物, 帮助学生建立事物表象以及表象与文本之间的联系, 实现言与意的交融, 进而引导学生关注语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激发学生在生活中“找”语文, “学”语文, 真切感受“生活处处皆语文”。如教学《卜算子·咏梅》时, 或领着学生走进自然, 或折几枝梅花带入课堂, 让学生仔细观察梅花的形、色、味等, 并将梅花与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或凋零殆尽的其他植物进行对比, 学生很容易体会到了梅花那凌寒独放、俏不争春、乐观谦虚等品格, 在此基础上拓展毛泽东的相关故事, 进而领悟毛泽东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开阔的胸襟, 此时无需过多的引导, 学生定会满怀激昂赞叹之情体认梅的风姿和品格。又如教学《秋天来了》, 教室内可布置些成熟的瓜果、火红的枫叶、多彩多姿的菊花等。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 能产生浓浓的诗意。此外, 还可以在教室的角落开辟生物角、玩具角等, 让一些可爱的小金鱼、小螃蟹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 让美丽的鲜花、发芽的种子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

营造生活情境。“作者胸有境, 入境始与亲。”只要我们善于呈现现实生活背景, 浓浓的生活味会使语文教学魅力无限。因此, 教师应具备一双慧眼, 寻找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点。利用文中插图、语言描述、多媒体渲染等手段, 再现可感的生活场面, 呈现文本描绘的生活情境, 建立文本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这样, 学生学习的情趣会高涨, 主动性会倍增。如教学《学会合作》时, 可以让学生先分组合作解决某个问题, 合作后, 分别采访合作最成功的小组和合作效率较低的小组, 让他们分别说说合作中的体会, 进而自然过渡到课文的中心论点:“学会与他人合作, 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学生从生活情境中切实感悟, 对合作这一主题就会有深层的理解。

点击生活需要。学生有与生俱来的尝试、体验以及被人欣赏等需要。语文教学应满足学生的这类生活需要, 激活学生主动探究语文的欲望, 使学生带着类似的生活需要和情绪, 沉醉于生动具体的语文活动中, 深入地领悟文本的内涵。这些生活需要可能是自发的, 更多的需要教者借助鲜活的现实案例, 相机点击, 为此, 教师不能被概念化的教参所束缚, 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 激励学生自由地说, 大胆地讲, 深情地读, 畅快地写, 主动地思, 从而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生活, 热爱生活, 多角度地体验生活。如教学《谈礼貌》后, 设计“礼貌用语大本营”的拓展环节, 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交往需要, 说说你还会用哪些礼貌用语:请人帮忙说“拜托”, 初次见面说“久仰”, 请人出席说“赏光”……这些和气文雅的礼貌用语, 从知到行, 渗透到学生的言行之中, 既拓展了知识, 升华了文本, 又内化了语言, 真真实实地满足了学生使用礼貌用语的生活需要。

链接生活经验。课文有着实实在在、生动活泼的现实背景。这个背景的基础是学生的生活, 而不是教师的生活, 也不等同教师眼中的学生生活, 所以, 教师要保持一颗童心, 善于观察学生生活, 了解学生生活经验和真实想法, 想一想:学生已积累了哪些与文本相关的生活经验, 其中哪些经验可以作为教学的铺垫, 借此激发学生想像, 激活学生已有的经验储备和情感积淀, 感悟文本。如教学《春联》时, 如果一味地讲春联的相关知识, 学生可能会兴味索然, 而从学生熟悉的过新年出发, 引导学生回想除夕贴春联的生活画面, 定会兴趣大增, 接着激发学生联系贴春联的生活经验自读课文, 然后放手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描绘书中春联的画面, 感悟文中春联的意境, 进而根据上联对对相应的下联, 为不同身份的人选择合适的春联, 收集自我感兴趣的对联, 等等。这样, 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在“回想现实”或“模拟生活”中自主地探究语文, 自由地放飞思绪, 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学习的主人, 生活的主人。

解决生活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以用促学。”组织学生开展综合性语文活动, 激发学生通过“语文”的途径发现现实问题、研究现实问题和解决现实问题, 引导学生带着丰富的课堂体验, 关注和理解生活语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 激励学生理解生活, 服务生活。如教学《鹿与狼的故事》时, 在学生明白了“要保护环境必须尊重动物乃至整个生物界中的相互关系”后,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身边破坏环境的现象, 主动探寻相关知识和法规, 并制订一份“绿色环保行动”计划, 以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运用所掌握的语文知识和能力, 解决身边的环保问题, 争做家乡的环保小卫士。

回归生活世界。学生的生活有多广, 探究语文的外延就有多广。引导学生从文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 感受现实生活, 感悟生活中的语文和语文中的生活, 让真实的生活世界成为学生探究语文的广阔天地。这样, 有利于学生形成关注生活的意识, 感受生活的能力, 热爱生活的激情。这就需要教师挖掘生活中的教育资源, 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让学生与社会生活感应, 与自然欢娱, 体察社会气息, 在学习做人中学习语文, 在运用语文知识中服务生活, 使语文学习的生活之流回归社会生活的海洋。如教完《向命运挑战》后, 启发学生:“你了解身边向命运挑战的人吗?”以此激发学生走向生活, 接触社会, 通过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 关注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 探索现实问题, 热爱美好生活。学生只有回到现实中探究语文, 才会激活自我的生活情趣, 丰富自身的语文积累, 提升自己的个性品质, 进而促使学生融语文探究于生活之中, 于社会之中, 于人生之中。

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沃土, 才会开出最艳丽的花, 才会结出最甜美的果。只有让生活的列车行驶在语文的轨道上, 才能处处语文风光好, 时时语文气象新。语文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 将语文教学拓展到课外、校外, 走进生活、亲近自然、接触社会, 使语文学习的内容和形式更丰富、更开放, 让现实生活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课程资源, 最大可能地让语文教学与现实生活相融合。

摘要:关注学生精神生活, 赋予教育意义和生命价值, 成为当前课程改革的应然取向。现实化的语文教学应注意展示生活实物, 营造生活情境, 点击生活需要, 链接生活经验, 引导学生解决生活问题, 回归生活世界, 最大可能地实现语文教学现实化, 学生生活语文化。

重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篇5

一、在实际生活中培养数学抽象能力

抽象是指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相对独立的各个方面、属性及关系等的思维活动;而数学抽象则根据被抽象对象的特征,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由具体事物中抽取出量的方面、属性和关系,并形成相对独立的数学对象;另一类是对数学的定义、概念进行演绎推理,再抽象出纯数学的量,即数学的“建构”。而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的年龄、经验决定他们获得的绝大部分数学知识是在对具体形象事物的感受、感知的基础上逐步抽象出来,从而形成概念。这就告诉我们:小学生需要在生活实际中进行数学抽象,在抽象过程中认识数学知识和渗透数学思想。

1.在抽象中认识数学知识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只有要求儿童作用于环境,其认识发展才能顺利进行。只有当儿童对环境中的刺激进行同化和顺应时,其认识结构的发展才能得到保障。”这就是说,从学生生活出发,从学生平时看得见、摸得着的周围事物开始,在具体、形象的感知中,学生才能真正认识数学知识。

如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学生第一次接触12 8×3这类题目时,“为什么要先做乘法,再做加法”教师是直接把运算顺序告诉学生,还是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抽象概括,其效果不大一样。笔者在新授这一内容时,分三步进行教学。第一步,展示生活情景,出示一个标价12元的铅笔盒和1本标价8元的书,询问“这两样物品多少钱?”。然后又出示2本书,标价也都是8元,询问“现在这些物品多少钱?”学生列式是12 8 8 8或12 8×3。第二步,讨论“12 8×3”怎样算?有的学生说先算12与8的和,再乘以3;有的说先算8与3的积,再加上12。经过讨论,当学生意见趋于统一时(有相当一部分是根据结果推算运算顺序)。教师立即又追问:“为什么先算8与3的积,请根据具体事例说明。”最后学生搞清楚在计算两种不同的物品的总价时,首先要分别知道书和铅笔盒各多少元,然后再计算他们的总和。第三步在学生初步理解的基础上,教师不急于讲解运算顺序,而是又一次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平时生活中购买两种物品的情景,和计算总价的方法,在具体事例中,让学生抽象概括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再如角的概念,在以往的教学中,有不少的教师做法是:先在黑板上出示几个不同的角,问学生这些叫什么?学生答:“角”,然后出示角的概念,让学生背诵。接着安排一些判断题让学生练习。这种教学看似较为简洁,几分钟后学生就能诵出角的概念,但这个概念的产生却脱离学生的认识规律。学生记住的仅仅是一段数学术语,而无具体形象事物的支撑,如果长此以往,学生头脑中堆砌的只能是一个孤立的概念。如果我们换一种方法:教师先询问:“你们见过角吗?”然后让学生动手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各种物体中的角,接着问“角是否与颜色有关?”;“是否与材料有关?”“那么,什么叫角呢?”;“请小朋友根据你手上的实物形状,画一个角”在学生画角的基础上,再请学生摸摸书本、三角尺等实物角的顶点、边长,最后,概括出角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所看见的各种各样的角,从而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

2.在抽象中渗透数学思想

布鲁纳指出,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和方法能使数学更易于理解和更易于记忆,领会基本数学思想和方法是通向迁移大道的“光明之路”。小学数学基本思想是指:渗透在小学数学知识与方法具有普遍而强有力适应性的本质思想。就其具体内容而言,可以分为转换思想、对应思想、归纳思想、化归思想、类比思想等,这些思想是整个小学数学的基石,也是数学通向科学殿堂的桥梁。因此在抽象中仅仅认识数学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在抽象中渗透数学思想,从而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

如低年级学生学习“比多比少”的应用题,按以往的教学,先出示题目,让学生分析条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列式计算。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掌握的是解题方法,知道这一类型用减法,那一类型用加法,根本无数学的对应思想而言。如果我们换一种思路,先出示一组实物图片,如5条裤子和8件衣服等,让学生讨论这些服装可以配成几套,并把每一套用笔构廓出来,告诉学生这每套之间是对应的;接着可以出示类似的物品让学生直接说说有几套是对应的。在学生对大量的具体事物感知的基础上,教

师可以把这些实物直接抽象成线段图,再让学生讨论哪一部分的线段之间是对应的;最后可以出示一组线段图,让学生根据线段图来举例说明现实生活的具体事物的对应关系。因为每一线段图都可以表示无数种不同事物之间的对应,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对应思想已不知不觉地渗透在他们的头脑之中。

再如数学的化归思想,它是把有待解决或未解决的问题,通过转化

过程,归结为一类已经解决或较易解决的问题中去,求得解决。在高年级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体积之后,教师可以出示一块不规则的橡皮泥,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它的体积。在学生的讨论中,一定会出现“把橡皮泥变成长方体”或“把橡皮泥放在水中”等想法,这时教师同时将学生的想法演示出来,让学生观察橡皮泥是怎样变形的;接着可以出示一杯水,再让学生讨论怎样计算这杯水的容量。最后教师可以提问:“为什么要把橡皮泥与水转化成长方体?”让学生在讨论中抽象出这些物体的转化是为了解决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将未知归结为已知的条件中去。

二、在数学应用中提高生活实践的能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教育与生活的关系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它表明了行→知→行这一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观点。系统论的反馈原理认为:任何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没有信息反馈,要实现对系统的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的目的是不可能的。学生能在实际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就学生学习而言仅仅是为了解事物的一个方面。而把这些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会用数学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的事物,并能解答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这又是数学学习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1.在应用中认识生活实际

我们过去的数学教学往往比较重视解答现有的数学问题,即课本上已经经过数学处理的问题。学生只要按照学会的解题方法,一步一步地去解决就可以了,不需要考虑这些问题的来源和作用,更不需要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问题。学生在不断反复机械地操作下,虽然能熟练地掌握各种题目的解题技能、技巧,但一碰到实际生活却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一些中、差的学生在一堆反复操作的数据符号前,自然而然产生了一种乏味、厌学的情绪。长期这样,学生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对数学的恐惧感。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我们只能培养出少数适应考试的解题能手。所以,在转变“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的今天,有必要让学生在数学应用中、在生活实践中使知识得以验证、得以完善。

如在教轴对称图形后,有一位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到马路旁,让他们仔细观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呈对称图形的。学生在观察中显得十分的投入,有的说:“房子”、有的说“汽车”、有的说“蜻蜓”……。学生把日常生活中每天看见的,但又没有意识到是对称图形的物体一一找了出来。更为有意义的是,当第二天上课时,学生看见数学教师后竟蜂拥而上,围着教师要说说家中看见的对称图形。学生的这种自觉的参与,大大丰富了他们对对称图形的认识,同时也让他们深深体会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离得很近。

2.在应用中参与社会生活

从学校教育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数学教育既是一种科学教育,又是一种文化教育。虽然科学也是文化,但文化不一定是科学,作为科学的数学与作为文化的数学是不完全一样的。文化的数学既包括纯数学,也包括数学科学以外的关于数量关系与空间形式的行为、观念和态度。这种行为、观念和态度对学生来说,只有在参与社会生活后才能得到潜移默化地接受。

如在学生学习了统计图表后,教师安排一个课后作业,让三四个学生组成一组,利用课后,到某路口收集某一时刻的交通工具的客流量,然后制成一张统计表。第二天,一张张学生自己收集信息的统计表呈现在教师眼前。更为可贵的是,有一组学生别出心裁,去收集行人、自行车、助动车遵守交通法规与违规的信息。卢梭认为,通过儿童自身活动获取的知识,比从教科书、从他人学来的知识要清楚得多,深刻得多,而且能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都得到锻炼。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6

【关键词】高中历史  课堂教学  现实生活  融合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270(2015)02-0105-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不断持续推进,传统高中历史教学方法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了。传统历史教学方法呆板单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严重脱离,“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历史教学的效果变得很不理想。在新形势下,将高中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是一种教师应该尝试的新型教学方法。与现实生活进行结合的教学既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够让历史甩掉单调无趣的“帽子”,让学生真正爱上历史。

一、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入的现实意义

(一)凸显历史学科的教学价值

在现阶段的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历史的教学价值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学生的人文教育很是匮乏。学生喜欢历史,却觉得历史课程呆板无趣,无法提起学习兴趣。其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将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进行剥离,对历史的教学仅仅局限于对于历史知识点的传授和讲解上,使得原本很鲜活的历史课程“不接地气”,历史教学中无法体现人文价值。

因此,将历史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相互融合,能够引起学生共鸣,唤醒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学生获得历史知识和人文价值的双重收获。其次,在高中历史课堂上将和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有效融合,能够提升学生利用历史知识既能够帮助学生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有助于科学教育理念的实施与推广

新时代下教育的最终理念应该始终与学生为本,所有的教学活动开展都应该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前提。而将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进行紧密相连能够很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于新知识的探求能力。同时,历史新课标中更加注重对于学生生命发展的价值观的培养,通过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把历史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和生命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二、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融合策略

(一)运用生活化的语言方式

教学语言是所有教学活动的载体,是教师教学思想传达的主要方式。其中最为主要的课堂教学语言主要包括口头语言、文字语言和肢体语言等。因此,要想让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有着很好的融合,使用具有生活化的教学语言十分有效。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表达晦涩难懂的历史知识,能让学生觉得遥远的历史其实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辛亥革命”内容的时候使用贴近生活的语言往往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辛亥革命前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革命能够顺利进行而奉献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徐锡麟刺杀两广总督未果,刚年满34岁就被刺杀。教师此时可以表述为“34岁的年龄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难道他及不留恋这个花花世界吗?难道他就愿意在34岁的时候让自己的生命戛然而止了吗”。教师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为学生讲述革命志士的义举,学生静静地听,自我进行思考,仿佛自己已经回到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在历史课堂上利用生活化的教学语言讲解严肃的历史知识,能够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感受历史的魅力所在。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创设具有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情境也是将历史课堂与现实生活进行很好融合的一个重要途径。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特别是很多历史课本中的内容都与当下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应该利用这一特点,为学生营造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历史教学课堂。其中,利用多媒体课件是营造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好方式之一。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工业革命”内容的过程中,为了让教学情境更加具有生活化,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在历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一些新发明和新创造,并将这些新发明新创造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益处也进行一一呈现。此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看看还有没有学生能够知道其他的一些为我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发明等。这些内容都是非常贴近学生生活的,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会再觉得历史是一门晦涩难记忆的学科,而是非常贴近我们实际生活。

(三)设置具有生活化的课堂作业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行,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对传统的课堂作业设置进行改革,旨在通过于此,让历史课堂的教学与现实生活变得息息相关。传统的历史课堂作业一般都是以单调的问答或者是选择判断题为主。这样的课堂作业设置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进行课堂作业设置时,尽量多设置一些具有生活化的题目,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在设置课堂作业的时候尽量减少单一的一问一答的模式,而是采取一些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和学习动力的作业形式。可以将历史知识融入游戏中。

例如,现在学生喜欢玩的“连连看”、“大家来找茬”等游戏,而将这些游戏与作业进行融合,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激发他们的兴趣,促进他们进行思考。

此外,教师还可以在作业设置环节多设置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供学生思考。例如,在进行“王安石变法”内容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为王安石设计一副标语以宣传自己的变法理念。这样“接地气”且开放的作业内容势必会让学生体会到别样的学习感受。

三、结语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7

在新课改的浪潮之下, 把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融合在一起是必然的发展趋势。我们要勇于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 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问题, 在教学中要充分体现历史学科自己本身的价值。高中历史教学必须反映人文教育理念, 换句话说, 就是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上教师应该传递给学生的是一种精神文化教育和价值观、人生观的启发和正确引导, 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共鸣, 体现历史学科的价值,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莘莘学子寒窗苦读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后的发展, 知识改变命运, 教育应着眼于长远的规划。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而不仅仅是记住历史事件发生的人物、时间、地点;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要拒绝死记硬背, 要真正做到理解, 积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的实际能力, 为将来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高中历史作为一门人文科学, 是一门基础课程。传统的课堂教育就是教师在三尺讲台上左手持教鞭, 照本宣科“填鸭式”教学。教师把考高分作为唯一的目的, 只重视结果, 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呆板无趣, 方式单一, 完全忽视了历史课堂教育过程中应该教给学生们对历史应该具有的正确的价值观, 对历史应该具有怎样的情怀。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只做到了教书, 而育人却没有到位。历史教育的根本目的不只是考试, 还要学生了解历史, 了解我们国家的基本理念、基本政策、基本方针, 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

2.书本与生活的结合

有人说:“艺术来源于生活, 而艺术又高于生活。”那么书本作为一种艺术, 来源于生活且高于生活, 我们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后自然要回归生活。当下历史课堂教学如何与现实生活建立起联系?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1) 在备课时确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思考这节课可以给学生带来怎样的启发, 在课堂上要通过怎样的方法让学生可以更加透彻地理解这个事件在当时的环境下是怎样发生的, 有怎样的影响。

(2) 扩展书本内容。书本内容毕竟是有限的, 教师要把课堂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 就要学会发现身边的实例, 在课堂举例的时候尽量选一些贴近生活, 发生在身边的事情, 这样学生可以更加容易理解, 也能激发学习兴趣。

(3) 教学方式生活化。在教学过程中讲述某一段历史的时候, 教师可以从某一个姓氏入手自然引出要教的, 同样地, 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查询自己家族的历史, 从族谱中, 从与长辈交谈中, 了解家族历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 用一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还原一个当时的历史情境, 让学生可以在教师借助各种教学设备的前提下, 在绘声绘色的表达中可以身临其境, 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有因必有果, 因果之间的联系可以在这些历史的情节中让学生充分理解。给历史课堂注入新鲜的血液, 从生活的角度去看历史, 学生也就可以自然而然地从历史中理解生活的含义。

3.融合注意事项

为了让高中历史课堂教育与现实生活有机结合, 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应注意那些事项呢?传统教学中教师是课堂中的主角, 而新课改下, 要大力提倡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变成辅助者、引领者, 发挥引领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清楚自己的职责, 即什么是可以做的, 什么是不可以做的:新课改下的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启发学生思维, 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 解决问题。想要顺利地推行课堂与生活两者的结合, 教师应明白学生的配合是必不可少的, 因此在运用上文提到的教学方法之前教师应注意只有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历史上, 让他们对历史产生浓重的兴趣, 才愿意配合, 进而完成师生之间的互动, 顺利完成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还不禁锢学生思维能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相互影响、相互配合。

总之, 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需要教师先用心去理解历史对现实生活的意义, 明白历史教会了我们什么, 并加之运用, 然后利用教学设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 把历史代入现实生活, 让前人的经验变成现实的财富。

参考文献

[1]易丹妮.生活德育的思考[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 2006.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8

一、数学思想渗透到学生的思维, 应采取一些策略

(一) 仔细研究教材, 总结出教材内容的核心, 对学生因材施教

教材中的数学知识是显而易见的, 但数学思想却是隐藏在数学知识中的。这就要求老师要从数学思维方法的角度来进行教材的分析研究, 发挖和总结教材内容中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如:一元二次方程根、二次函数图像, 它们与X轴的交点就包含着数形结合的思想。老师在备课时要把数学思想应用在设计的课件中, 并注重各种数学思想的相关性, 引导学生循序渐进的地进行体验和领悟, 直到最终理解数学思想, 并掌握数学方法。老师在引导的同时,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创造一个因材施教的教学环境, 思考一下怎样提出问题, 怎样根据问题展开教学内容, 怎样将数学思想贯穿始终, 激发学生的思维。

(二) 创设轻松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参与中掌握数学思想

要创造轻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结合身边的相关事例来引入数学知识, 从“做题”这种单一枯燥的学习形式中解放出来, 与游戏、手工、参观、做手抄报等喜闻乐见的方式相结合, 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进行从而感悟并掌握数学思想, 从而锻炼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生活实践化”数学教学的实现策略

(一) 运用生活化的数学教育思想

可以营造贴近生活的学习氛围, 要课堂上讲授知识的同时, 也可以与社会生活相结合, 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 领导数学思想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对称、平移与旋转“以及”圆形“这部分内容时, 可以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他们设计一些图案, 设计完成以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评选, 评选出表现最好的小组, 并进行适当的奖励。学生们会竭尽全力发掘自己的思维进行图形的设计, 对图形的概念有了更宽泛的认知, 潜移默化中就掌握了图案的形状、形状所具有的特性。在小组竞赛的过程当中感到学习非常新鲜有趣, 巩固了所学的知识, 也激发了思维, 把数学知识的学习看成了创作一件艺品一样。

(二) “操作化”数学思维与知识的运用

可以把全体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让每个小组轮流自办数学小手抄报, 每个成员都会分工协作, 尽量使手抄报整体美观, 在抄写一些相关的数学知识时, 也可以在手抄报的内容中添加一些竞猜运算结果的题目。在抄写的过程中加深了记忆, 也会在主动的运用数学知识来完成手抄报的过程当中, 领悟了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让学生对每个小组的数学手抄报进行打分, 根据得分的高低选出“最佳手抄报小组”, 在教室的显著位置挂光荣榜, 将每个小组成员的名字列举在光荣榜上, 让他们更有信心去发掘更多的数学知识来充实手抄报内容, 从而增加对数学思想的掌握。在互动中加强了彼此交流, 在交流中也学会了协作。

(三) 教师协调学生数学思维的“表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数学解题思想的了解, 可以采取让学生进行自由发言和相互提问的方式, 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在交流互动中了解其他人的见解。例如在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部分内容时, 就可以让学生各抒己见。有的学生的会这样认为“我有时候周长和面积总是搞混了, 在做这样的题目老是出错。后来在老师的讲解下, 我才明了周长和面积的不同之处:它们的单位名称是不同的, 它们的计算公式也是不同的, 它们要反映的内容也是不同的。我这么长时间的不解之谜就这样被老师解开了”, 通过他的分享其他同学可以给出一些对周长和面积进行区分的窍门和方法;有的学生, 会这样认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是通用的, 只要确定了长和宽或者边长就可以简单的算出来了。但是对于长度和宽度的确定, 单独给定的简单, 如果是长和宽得需要其他计算才出得出, 就要费一些力气。”, 根据这个问题, 别的学生会发言给出怎样求解长宽的意见。每个人的思维重点不同, 就会有不同的见解。通过这样的互动, 所有的疑问在讨论中就得到了解决, 也就领悟到了数学思想的真义。

三、结语

对于大多数听力不佳的学生而言, 而学习过程可谓更加困难。同时,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如何让学生学会数学知识, 也掌握数学思想, 是对特殊教育教学提出的一个新的课题。但是学习思想的渗透不是一朝一夕的, 需要润之无痕, 悟之有道, 循环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和数学知识进行有机的结合, 经过反复训练, 才能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的真谛, 而在这一过程, 教师的关爱与指导是极为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莉.初中数学实施合作学习模式的实践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 (02) .

[2]徐其权.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 (教育科研) , 2012 (06) .

[3]于永莲.数学思想方法在初中数学问题解决教学中的应用[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2 (02) .

谈初中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篇9

《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法》指出:数学是人类经过长期活动形成的一门学科。数学不仅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还包括通过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 逐步形成数学方法和理论, 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基础教育的主要课程, 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在考虑数学科学自身特点的同时, 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让学生有机会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 进而在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 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生活化问题来源于生活, 又高于生活, 要适应未来社会生活需要和学生发展需要的内容。要让学生从事各种有价值的数学活动, 包括观察、独立思考、实验、交流、猜想、验证与推理, 并将活动所蕴涵的感受、思维、方法与认识作为学习的结果。新教材章节的安排呈专题的形式, 增加了许多活动课内容, 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辅以一些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知识, 锻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能力, 探索、发现数学的奥秘, 用学到的本领解决“复习巩固”“综合运用”“拓广探索”三个层次的问题。“数学来源于实践, 又反过来应用于实践”, 只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创设合适的情境, 使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具体化, 使学生的学习由外而内、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 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新教材的“思考”里安排了一些与数学内容相关的实际问题, 既能扩大知识面, 又能增强教材的实用性。

二、数学知识技能的生活化

现实生活中, 我们会看到用正多边形拼成的各种图案, 例如, 在家里、在商店里、在中心广场、进入宾馆、饭店等许多地方会看到瓷砖, 它们通常有不同的形状和颜色。其实, 这其中就有数学问题。在用瓷砖铺成的地面或墙面上, 相邻的地砖或瓷砖平整地贴合在一起, 整个地面或墙面没有一点空隙。这些形状的地砖或瓷砖为什么能铺满地面而不留一点空隙呢?例如, 三角形。三角形是由三条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线段首尾顺次连接组成的平面图形。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外角和是360度。用6个正三角形就可以铺满地面。再看正四边形, 它可以分成2个三角形, 内角和是360度, 一个内角的度数是90度, 外角和是360度。用4个正四边形可以铺满地面。正五边形呢?它可以分成3个三角形, 内角和是540度, 一个内角的度数是108度, 外角和是360度, 所以不能铺满地面。由此, 我们得出结论:n边形, 可以分成 (n-2) 个三角形, 内角和是 (n-2) ×180度, 一个内角的度数是 (n-2) ×180÷2度, 外角和是360度。若 (n-2) ×180÷2能整除360, 那就能用它铺满地面;若不能, 则不能用其铺满地面。瓷砖, 这样一种平常的东西里都存在这么有趣的数学奥秘, 更何况生活中的其他方面呢?至于文艺、体育, 也无一不用到数学。我们从中央电视台的文艺大奖赛节目中看到, 给一位演员计分时, 往往先“去掉一个最高分”, 再“去掉一个最低分”, 然后就剩下的分数计算平均分, 作为这位演员的得分。从统计学来说, “最高分”、“最低分”的可信度最低, 因此把它们去掉。这一切都包含着数学道理。正如华罗庚先生所说:近100年来, 数学发展突飞猛进, 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用: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等各个方面, 用“无处不有数学”概括数学的广泛应用。可以预见, 科学越进步, 应用数学的范围越广。一切科学研究在原则上都可以用数学解决有关的问题。

三、应用题教学的生活化

原来的应用题即现在教材中提出的实际问题, “生活化”是指把实际问题与生活中的问题联系起来, 懂得生活中的一般道理, 再去理解数量关系。通过观察、猜想、验证、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的学习欲望大增, 学习兴趣高涨。在这样的活动中, 让学生学会主动探究、合作交流,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让学生在猜想与探究的过程中, 体验成功的快乐。使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点,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使他们体验到学习知识的快乐, 掌握了技能, 激发了他们的自主创新意识。生活化强调了数学教学与社会生活相接轨。在传授数学知识和训练数学能力的过程中, 教师自然而然地注入生活内容;在参与关心学生生活过程中,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知识为自己的生活服务。这样的设计, 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 符合学生的需要, 而且给学生留有遐想和期盼, 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 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要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 努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在课堂上要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启发诱导, 在课外要积极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享受创造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生活即教育”, 数学课堂不应仅仅是学习的地方, 更应是学生“生活”的乐园。让生活走进初中数学课堂, 适应学生的学习生活和个性发展的需要, 让所有的初中生都能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接触生活、感悟生活, 学习生活中必需的数学。从而更好地实践课改精神, 推进课程改革, 促进素质教育。

摘要:随着新课程实验的不断推进和发展, 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赋予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背景, 用数学知识解决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让学生亲自探索、发现、解决问题, 享受创造的乐趣, 获得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教材,数学知识技能,应用题教学,生活化

参考文献

[1]人教版七、八年级数学下册教材.

[2]数学教学实施指南.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3]九年级数学下册.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4]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10

一、语文要融入生活

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头和土壤, 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土壤才会枝繁叶茂。教师要引导学生将文本内容引入到已有的生活经验中去, 从而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 并从中得到启迪。这样, 才能赋予语文以张力, 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 懂得生活、体悟人生。

(1) 查搜结合, 认知生活。语文积淀了我们厚重的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 也担负着把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传承于后代的责任。但是由于课文中的一些人和事与学生存在着时空上的距离, 学生在对文本的认知上往往会出现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等偏差, 因此, 教学时要让学生查找与课文相关的一些资料来加深对课文的深入理解。

学习《社戏》一文时, 由于学生对“社戏”及戏剧的有关知识不够了解, 很难理解和体会文章所要传达的情感。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在上课前, 我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 搜集关于戏剧的相关资料, 了解一些重要剧种及代表剧目。第二天, 同学们展示了自己的成果:有戏剧的历史、戏剧的种类、著名的戏曲演员、各种戏曲脸谱, 有两位同学还即兴表演了黄梅戏《天仙配》。这样学习课文, 不但让学生深入了解了戏剧的相关知识, 让他们的知识储备更丰富, 而且丰富了学生的业余生活, 推进了语文实践活动的开展。

(2) 改编文本, 再现生活。初中语文教材的内容大都贴近生活, 学生很容易读懂文本, 但却很难深入领会文本所要传达出的思想内涵, 为了直观、形象地体现课文的意蕴, 我常常让学生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把课文编成课本剧, 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把课文演成一台戏, 让学生亲身体验, 快乐地学习, 从而更深入地把握课文内容, 体会到作品所表达的情感。同时, 学生在改编课文时, 精读了原文, 加入了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体会了情感, 甚至进行了改编创作, 这也锻炼了学生的语文口语能力。

在教学《皇帝的新装》时,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这篇童话的寓意, 我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让学生根据自己对人物形象的把握, 把课文改编成舞台剧, 并且运用戏剧化的构思去创编场景和情节。这样一来学生们情绪高涨, 积极投入, 精心编排。第二天呈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 将各个鲜明的艺术形象活灵活现地再现了出来, 使同学们深切地感悟到了皇帝的昏庸腐朽, 大臣们的虚伪逢迎, 小孩子的天真无邪、无私无畏, 深刻理解了文章的寓意, 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有了成就感, 促进了学习语文的兴趣。

(3) 亲身实践, 体验生活。陶行知先生非常重视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他提出“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之成”的口号, 他认为“生活教育”最根本的原则与方法是:教学做合一。所以, 在教学中还要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让学生去亲身实践, 体验生活, 进一步感悟生活, 进而加深感受。

如《春》一文, 朱自清先生用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绿草如茵, 花木争荣, 春风拂煦, 细雨连绵的绚丽春光图。它既是一幅风景画, 又是一曲春的赞歌。教学时, 教师如果仅从文字上去解读课文内容, 学生得到的往往只是对课文支离破碎的印象, 很难进入到文章所勾画的美妙境界中。因此, 在学习完课文内容以后, 我让学生走进田野, 去仔细观察小草的生长, 花朵的绽放, 蜜蜂的嬉闹, 蝴蝶的翩飞, 感受春风的轻柔, 春雨的缠绵, 以及春天人们饱满的活力, 然后让学生写出自己对春天的感受。此时, 通过深入生活亲身实践, 学生对春天的美有了深切的感受, 和朱自清先生在情感上也产生了共鸣, 对课文的感悟也更加深刻。

二、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歌德说, “相信生活, 它给人的教益比任何一本书籍都好”, 的确, 知识不仅仅局限在书本里,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可以供我们学习, 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学习, 学会去学习生活。

(1) 在学校生活中学习语文。学校是学生集中接受教育的地方, 也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场所, 更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在这里, 发生的同学之间的友爱与矛盾, 发生在师生之间的误解与感动, 学校举行的运动会、学生文艺汇演、师生书画展, 甚至校园里的宣传栏、墙报、标语牌, 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都可以成为语文教学的极佳资源,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这些身边的事中去发现、去学习, 从而打开视野, 悟出道理, 得到启迪。

(2) 在家庭生活中学习语文。当我们呱呱坠地时, 我们就有了家, 家不仅是生养哺育我们的地方, 更是教育我们的地方。我们的家是一本读不完的长书。首先, 在家庭生活中, 通过耳濡目染, 我们可以学到很多受用不尽的知识, 比如父母对长辈的孝顺可以影响到我们对待长辈的态度, 父母待人接物的方式可以让我们懂得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礼仪。其次, 在家庭生活中也可以锻炼我们的语文实践能力, 比如有的学生家里是开超市的, 就可以让他设计一下超市广告词;家里是开饭店的, 就可以让他设计一份图文并茂的菜单;家人都热衷阅读, 则可以设计一个读书交流活动等。教师要将语文教学和家庭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 拓宽教学的内容。这些来源于生活实践中的学习活动, 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而且能很好地实现语文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3) 在社会生活中学习语文。社会是一个大舞台, 舞台上有不同的场景, 在社会舞台的不同生活场景中, 蕴含着更多的语文教学资源。比如电影电视、标语广告、商店匾额、商品说明书、企业公司招牌、报纸刊物、互联网使用的语言等都蕴含着语文知识。而且所在地方的风俗习惯、名胜古迹, 社会现象等都可以作为语文教学的内容。教师要充分利用它们, 创造性地开展语文教学活动, 使学生学到更多更鲜活的知识。

总之, 语文只有植根于生活的沃土之中, 才会枝繁叶茂。因此,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加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 加强与生活的联系, 在语文中融入生活,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新课程指导下, 让我们展开语文与生活的双翼, 自由地飞翔, 取得语文与生活双赢, 为学生成长成才助力。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11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现实生活;融合

艺术高于生活而源于生活,美术与现实生活是分不开的,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采取多种手段实现课程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拉近美术文化与初中学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美术课堂教学中。

一、利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新课

为了实现美术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化的导入方法引出新的教学内容。以《色彩的魅力》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若直接向学生讲述什么是三原色、三间色,什么是色彩的三要素,什么是互补色、类似色,怎样体验色彩的情感(冷暖)等,学生根本无法理解,课堂的教学效果较差。教学时,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课堂导入方法,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不同颜色的服装,并将不同颜色的服装随意地搭配在一起,教师一边搭配服装一边询问学生对服装搭配的感受,让学生从生理上感受到色彩的魅力。之后,教师可以接着询问学生:“同学们,相同样式的箱子,人们为什么会认为颜色较深的那个比较重呢?在喜庆的场合,人们需要穿什么颜色的衣服才不会失礼呢?”教学时教师利用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并提出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问题,实现生活化的课堂导入。

二、生活化的美术教学资源及手段

1.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

为了实现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教师要注重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实现美术教学内容的生活化。首先,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现在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经融入人们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教学时教师要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展开教学。教师利用互联网查找优秀的美术作品,课堂教学时利用投影仪向学生展示,并和学生共同鉴赏美术作品中的美,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观念,提高美术课堂美育教学的效果。其次,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展开课堂教学。作为闽文化发源地之一的闽北山区,有着许多优秀的本土文化资源,虽说没有富丽堂皇的宫殿,却有古老的遗址、民居、庙宇,还有丰富多彩的民俗、传说、民间美术等,如:武夷山的“古汉城遗址”、下梅“古民居”、邵武的“和平古镇”、建阳的“考亭书院”“建窑”,建瓯的“鼓楼”“挑幡”等,为我们开发、利用和传承本土文化提供了许多很好的素材。活的乡村教育要用活的环境,不用死的书本。农村有广阔的农田、清清的小河、幽幽的树林、曲曲的小路、起伏的山峦和丰富的色彩,山水田园,花草虫鱼,家乡的一花一草,一墙一角,一人一景,这些最美的自然景观是城市美术教学所不能企及的,为农村美术教学提供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各种资源。作为新型的农村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身所处的地理优势,引导学生走进大自然,观察周围的自然景观,的确农村自然方面的物质比城市学校更具有优势,农村有丰富的植物资源,只要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你会看到诸如小溪边的卵石片、泥土、家禽羽毛、农家些柴火堆里的各种秸杆都是进行工艺制作的好材料。这些材料学生易于收集,更重要的是大多数是不需要花一分钱的。学生可以完全自由地表达个性和自我的想法,从而体验创造的独特兴趣。

2.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手段

为了有效地实现美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融合,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化的教学手段展开课堂教学。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课堂教学。美术课堂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仅靠传统的板书教学是无法让学生理解所有的美术知识的,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利用多媒体将与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教学内容形象地展示出来,激发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的兴趣。其次,利用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展开课堂教学。美术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学科,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以《设计我们的校园》的学习为例,教学时教师向学生展示环艺雕塑的图像资料和校园环境艺术雕塑小品范作实物,在学生欣赏的同时引导学生思考校园中设置的艺术品应如何和校园环境保持协调?现在学习生活的校园环境应怎样进行改善?应添加怎样的雕塑艺术品?之后,教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学校进行实地考察,提出自身对校园环境的见解,共同设计校园环境的改善方案,并在校园改善方案的基础上设计一件校园环境艺术雕塑小品。教学时教师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术课程学习的益处,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三、多元的成果展示及综合评价

为了实现美术课堂与现实生活的有效融合,教学时教师要注重给予学生展示课堂学习成果的机会,并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首先,学习成果的展示。为了切实掌握学生在美术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到了什么,教师要注重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美术基础是不一样的,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内容和形式多样化的课堂作业,激发学生完成作业的欲望,巩固美术课堂学习的成果。教师还要注重展示学生优秀的美术作品,教学时教师可以在班级中开展美术作品的比赛,教师和学生共同评选出优秀的美术作品,将美术作品张贴在班级中。除了将美术作品张贴在班级中外,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学校壁报、展示宣传栏、教室外走廊,并通过举办作品展的方式展示学生的美术作品。其次,综合性的学习评价。教师评价学生时需要结合学生的美术实际情况,关注学生美术课程学习的过程,将形成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综合起来,评价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情况。除了教师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外,课堂评价时也要注重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及学生自身的评价,将教师评价、学生互评和学生自评的结果综合起来,确定学生最终的课程评价分数。教师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学生学习成果展示的机会,并利用综合的课堂评价方式,实现美术课堂教学与学生实际生活的有效结合。

总之,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利用生活化的课堂导入引入新课,充分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运用生活化的课堂教学手段,给予学生展示课堂学习成果的机会,并对学生课堂学习的过程进行综合性评价,实现美术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的有效结合。

参考文献:

[1]葛赛芬.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之途径探讨[J].美术教育研究,2013.

[2]刘琳.浅谈初中美术课堂教学生活化之途径[J].教育界,2010.

英语教学与现实生活 篇12

一、设计要自然、贴近生活

教师在教学时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导入方法。散步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但由于目前的大部分学生喜欢玩电脑、手机。散步这个日常活动渐渐与他们远离,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拉近学生与课文之间的距离呢?在此,我的教学导入设计用情境导入法来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同学们,你和你的家人一起散过步吗?到哪里去散步?(学生们自由举手回答,教师进行总结引导)今天,就让我们跟随着作者莫怀戚一家一起去田野散步。请打开书本。”

这样的教学设计,以提问形式让学生去说自己的散步经历,一方面可以拉近学生与课本的距离;另一方面在学生自主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辨别好坏,进而一步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例如少玩电脑游戏、手机,去体会和珍惜父母的爱等等。所以,设计这样自然、贴近学生生活的导入,不仅可以使学生积极发言,还让学生在讨论和发芽中学得知识。

二、引导学生品读细节,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文章细节是我们在教学中最容易忽视的,也是在课文教学中最应该抓住的,在《散步》中有几个细节值得我们重点研读。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一起找到文章的细节所在,并且细细品读。我的教学设计以问题为主线,引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并且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

(一)品读细节

一是文章开头“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作者在此没有直接写道:“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母亲,妻子,儿子”,这是为什么?

二是文章第三自然段:“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鉴赏“熬”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这样写有何好处?

(二)与文本对话

一是分析在田野散步发生分歧时的场景和面对分歧时作者的心理活动。思考面对分歧,作者当时是什么样的状态?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概括。其次请把“我”当时的心理活动补充完整。你在生活中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吗?最后,结合课文和学生自己的亲身经历提两个小问题:一是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对小孙子的什么感情?二是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什么样的家庭?(合理即可)

二是品味课文最后一句话:“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为什么说“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三是品读课文两处景物描写。指导学生思考找到景物描写的关键词,思考其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及这两处景物描写的异同。

“解读文本,分析文本,只有从文本中提出问题才能进入文本,不从文本中提出问题,远离文本,对文本的核心价值,不但没有深化之功相反有歪曲之嫌。”就如从去年一直备受学术界关注的“李韩之争”,双方就该怎样解读文本进行了热议,以《背影》为例。我们在引导学生与课文《散步》深度对话时,注意三点:首先让学生了解作者及生平;其次是整体感知,把握文本中的主要内容及提炼出课文主题;最后是重点研读,带领学生揣摩文本中的一些重点字词。在对文本进行深度解读时,不能一味地拔高,使解读趋于“假、大、空”,停留于表面的热闹。

三、尊重文本,提炼主题

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提炼主旨部分,适当的主旨升华是十分必要的。但有的教师在总结文章主旨时,总是习惯性给课文带上“假、大、空”的帽子,导致学生学得一头雾水,似懂非懂;教师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文本实际,总结升华主旨。

在解读分析《散步》时,要紧扣课文主题。当我读到“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时,“熬”字有作者的欣慰,透漏出作者对母亲的关爱,在寒冷的冬天,作者的母亲在痛苦中煎熬时,他也在担心。此时,作者对母亲的爱是关心,是担心,是盼望。当我读到解决分歧时,作者的慎重考虑,那种责任感正是现在社会成年人所缺少的。在这里,爱就是牺牲自我,是责任。当我读到文章最后,品味“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就是整个世界”时,课文中所展现给我们的是作者对母亲的责任和浓浓的爱。我们在提炼主旨的时候,要带领学生在课文中找到体现主旨的原文,最后师生一起总结出作者有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爱时时刻刻融化在我们生活的小事中,引导学生树立“尊老爱幼”的观念,珍惜父母的付出,学会感恩。

总而言之,教学设计应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避免晦涩、难懂,这样教师教学才能持续有效,学生才能在学习中获得乐趣。

参考文献

上一篇:通信事件下一篇:变电运行专家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