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

2024-06-07

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精选11篇)

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 篇1

现行的教材里, 许多课文的确很美, 但是, 对于小学生, 一方面也许是因为生活环境的不同, 感受不到文中描绘带来的震撼;另一方面, 也许是因为年龄小, 许多感情无法体会。就像五年级上册里的“思乡”一组课文, 对于成人、有一定生活积淀的人来说, 这种感情就在我们身上, 在我们的骨子里, 毋须多说, 就能引起我们的共鸣。可孩子呢, 没有这样的情感体验, 也许能读懂字面的意思或者说出“思乡”的主题, 但是内心一定不能体会到, 更说不上共鸣。要想让学生既明白文章的表达方法, 又真切感受文章中传达的情感, 就得想方设法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桂花雨》一文的教学, 让我对这一点有了一些想法。

一、联系生活体验, 找准教学切入点

听过许多老师上《桂花雨》一文, 听着总感觉“轻飘飘”。如果是我, 我会怎样去教呢?

一次, 何馨怡对同学说了一句:“……我也想老校园里的桂花了。”无意中的我听了, 也想念老校园的桂花了。在新校园上课快一个月了, 似乎还没融入进这新校园。这里的一切一览无余, 绿色极少。老校园的所有建筑虽然已经夷为平地, 而且上面很快也将建起高楼, 但曾经的一切留在了心中, 留在了记忆里, 清晰而温暖。那有故事的桂花井以及井后飘香的桂花, 那古老的梧桐树, 那高大的广玉兰……想念, 因了这些具体的景物而更浓郁。我们的学生在老校园里也生活了四年, 上个学期的《再见了, 老校园》习作, 让许多学生写之哽咽, 听之流泪。

学生的一句话, 让我想到了《桂花雨》的教学。《桂花雨》里包含着作者童年多少的快乐和记忆, 即使几十年之后, 那情景依然清晰地印在作者的脑海里。就像母亲说的———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我豁然开朗:原来, 老师的课堂上最缺乏的是情;学生体会不到一个漂泊游子的情, 而老师也没有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情。那么, 如何激发这种对小学生来说无法体验的情感?何馨怡同学的这句话, 让我找到了文章教学的切入点, 他们对老校园的怀念和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一样情真意切, 情通景似, 就这样, 我找到了一个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距离的点———学生的生活体验。从学生的生活出发, 让学生用自己的情比对作者的情, 换位思考, 产生共鸣。

二、运用生活经验, 感悟文本内涵

那么, 如何把作者对童年的回忆以及对家乡的怀念跟自己对老校园的想念结合起来, 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其中的感情?我先从何馨怡同学的话语谈起,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老校园的感觉。然后引入课文:琦君也想念家乡了, 她又是抓住什么写出对家乡的浓浓的思念之情呢?

文本呈现后, 如何让学生更易感受到作者的深情, 而不仅仅抓住“乐”?突然, 一个念头跑进我的思想:不妨抓住“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来展开教学?当初, 自己没细读的时候, 想当然地以为是“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都说“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狗窝”、“月是故乡明”, 那么母亲认为杭州的桂花不如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也是正常不过了。如今再读, 发现没有了“香”字, 句子更耐人寻味了。母亲承认杭州的桂花香, 正如作者写的家乡院子里的桂花“不说香飘十里”, 而杭州的桂花“那才是香飘十里”, 但是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还有许多方面是杭州的桂花比不上的, 到底是哪些呢?于是, 我把时间留给学生, 让学生跟我一样走进文本, 去寻求答案。

1.桂花是杭州的市花。杭州的满觉陇那可是赏桂花的好地方, 满山都是。我们来看看句子, 母亲说的这句话里, 没有说“这里的桂花再香, 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香”, 看来母亲也承认杭州的桂花香, 但是, 在她心里, 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到底是哪些方面比不上呢?再次默读课文, 找到依据。

2.学生默读课文, 找到句子, 标上序号, 做好批注。

3.交流。

(1) 第3节:家乡的桂花可以担心, 能分享;在杭州, 桂花不是自己的, 不用担心, 也无法送一箩给胡家老爷爷, 送一箩给毛家老婆婆。就像我们老校园的桂花开了, 天天可以看到它, 处处可以闻到它的花香。

(2) 第4节:家乡的桂花是摇下来的, 新鲜完整, 这是杭州的桂花不能比的。我们老校园的桂花特别黄, 特别香。

(3) 第5节, 全家总动员摇桂花, 那“摇花乐”、“桂花雨”是在杭州体会不到的。我也摇过桂花树, 看见过桂花雨, 当然是偷偷地。

(4) 第6节, 家乡的桂花晒干后可以泡茶、做糕饼, 杭州的桂花就做不到了。我在老校园里也捡过桂花, 还带回家, 不过没晒干, 烂了。我捡了桂花合在书本里, 可香了。 (老师, 我想起了那句诗:“月是故乡明”, 桂花还是家乡的好啊!)

4.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 即使它笨笨的, 小小的, 我还是———喜欢它, 更何况它是我们家院子里的桂花。作者琦君少年离开家乡, 二三十年后, 这桂花还让她时时想起故乡。 (出示最后一段, 齐读)

5.桂花的香气、摇桂花的快乐……这些事物和场景的描写, 让作者的思乡之情有了依托, 变得更加具体。

三、延续文本情感, 书写生活经历

梳理完课文, 我把话题一转:“家乡院子里的桂花雨就这样伴随着作者的记忆, 飘在她的心头, 有同学说自己也想念老校园的桂花了, 你们呢?”———

1.读了全文, 让我们印象最深的就是“摇花乐”, 再读第5节, 看看作者是怎么把“乐”写出来的? (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细节描写)

2.我们离开老校园也有三个月了, 那里已是一片废墟, 马上就会造起高楼。老校园的一切也只能留在我们的记忆里了, 就像何馨怡说的, 她也想老校园的桂花了, 你们还想什么呢? (桂花井、梧桐树、广玉兰……)

3.那些回忆的片段肯定也留在了你的脑海里, 选取一个, 仿照“摇花乐”写一个片段……

每次上体育课中途休息时, 我都喜欢跑到桂花树下, 抓住一根树枝, 开始荡起秋千来。荡啊荡啊, 荡得桂花纷纷飘落下来, 有的落在地上, 有的落在我的身上。“老师来了!”一声惊呼, 我赶紧跑了。 (胡宇涛)

夏天做操时, 只有操场中央的梧桐树下一片阴凉, 那几个位置就被我们称为“黄金宝座”。我一直想往前移, 想抢到这“黄金宝座”, 可就是差一个位子。我真希望我能矮一点, 这样就可以站在“黄金宝座”上了。 (何馨怡)

篮球架就在桂花井旁。我们篮球队每天下午都在那里打球。呀, 只见一个球飞出一道弧线, 正好落在了桂花井里。还好老师已经早有预见, 在井水上拦了一道钢网, 不然又得“下饺子”了。但井栏是不锈钢栏杆, 到下边还有一段距离, 伸手是拿不到的。早有一个队友抓住栏杆, 翻身下去, 踩在钢网上, 一把捞到球。球立刻就飞了上来。 (许浩轩)

生活中寻常的小事, 就这样, 因了经历而更加翔实、生动, 因了回忆而更加细致、甜美。让我们教师做生活的有心人, 怀一颗童心, 用一双慧眼, 从学生的生活入手, 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 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 更好地学习语文。

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 篇2

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农村经济建设蓬勃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经济建设促进了小城镇的繁荣,而小城镇的建设又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为此,建设生态城镇,创造最佳生活、生产环境必须从规划入手。

主题词:生态 规划 环境

我们洋口镇自98年以来,先后四次由四镇一场合并而成,随着洋口闸的下迁,洋口渔港的启动,洋口镇镇区和洋口开发区合二为一,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在积极发展小城镇建设中,我们认识到有否正确的指导思想很重要。过去,我们往往采取比较单纯的想法,只重视建筑的设计。随着人类对于人和自然关系认识的提高,如何以生态的方式进行城镇建设和发展,使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协调统—起来,保护自然环境并不断开拓城镇自然景观,已成为城镇建设规划中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我们从实践体会到:

一、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相互依赖,必须同步发展。

过去,我们国家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加上政策上的原因,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是管经济、抓生产,对小城镇的生活环境管理重视不够。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稳定持续增长的时期,小城镇建设也相应起到了很大的发展。我们洋口镇是全县唯一的新兴城镇。新型的农业区沟、渠、路、闸、桥、站等工程配套,形成净增耕地6535亩;工厂化养殖区绿树成荫,形成养殖水面1295亩;一条宽48米的洋兴大道不久将建成通车;匡围800亩的生态食品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为群众提供了一个舒适、优美、整洁的生活、工作环境。同时,还规划发展了南黄海生态旅游区,配套和建设了水厂,改造了敬老院等,绿化、美化工作亦同步跟上。一个开放繁荣、设施齐全、环境优美、文明富庶的小城镇的雏形已在洋口港初步形成。

实践证明:如果不注意生态城镇的建设,就难以实现社会总产值的高速度增长,也不可能有客商来我镇投资兴业。如果我们只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城镇建设的综合规划和同步建设,势必削弱城镇功能,影响经济的发展,企业还得各自搞基础设施配套,出现重复建设,以致造成非生产性投资大量增加,必将严重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这就说明:社会事业的协调发展是与发展生产力紧密联系着的。

二、创造最佳生活、生产环境,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

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小城镇的规划、建设、管理工作,要本着这个宗旨,充分发挥小城镇多功能作用,从而使人们感受到城镇文明进步,环境优美舒适,服务周到热情,文化娱乐丰富健康,生活美满幸福。这些应是我们规划建设的根本出发点:也就是说规划的内容要全面协调,而现代的小城镇是联结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哨阵地,示范之点。因此把小城镇规划好,建设好,是关系到子孙万代的千秋大业。

那么小城镇的社会综合发展,以什么为前提来进行规划呢?我们认为,在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指引下,应当坚持围绕提高人的素质来考虑,而我们人类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理想、情操的提高和身体的健康。这两者都离不开环境条件的影响:而环境条件,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就是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人体健康素质的提高,就要求我们考虑居住、工作、卫生、交通、食品等方面的需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坚持规划的起点应该高一些,目光远一些,建设一个生态型城镇。日前,美国一客商出巨资在我镇工业园区内新上“铝轮股”项目,但又舍不得在环保污染处理上花大钱,镇党委、政府考虑再三,还是放弃了合作。在生态城镇建设中,尤为重要的是城镇绿化,我们利用比较理想的模式“环状 楔状”绿地系统。在镇区各功能环状布置绿化,以利于改造城镇生态环境,而且对镇区有一定的装饰性;楔状绿地沿渔港两侧及洋口大道分布,这样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形成,保护镇区环境,为城镇 造一个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

三、规划应在发展中逐步完善,进而继续指导发展。

规划是建设的依据,是一段时期发展的目标。过去我们搞规划是为了防止布局不合理、不科学和盲目建设、重复投资等情况的发生,强调严格按照规划建设的重要性,这是必要的,也是应该遵循的原则。但是,我们要看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广大农村的社会发展还很落后,要赶上和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需要较长时间。为此,我们的规划要适应较长时间的需要是困难的,但也不能随心所欲、朝令夕改,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必须切合实际在不违反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经过调查、总结,定期进行检查、修改,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好范文版权所有

我镇规划从1993年到现在10年里,已经历了三个阶段,1993年搞了总体规划,当时按一个普通的集镇进行规划,98年洋口、光荣合并两乡合并,镇区选择在洋口闸,在县建委支持下,邀请

东南大学制订了《洋口乡镇区总体规划》。2000年洋口乡与南渔乡合并,建立洋口镇,县委、县政府从战略的高度,借洋口闸下迁、洋口渔港的启动,将我镇镇区和洋口开发区有机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建设以港兴城,建设一个生态型港口大镇。我们看到,要建设一个社会主义观代化小城镇,为我镇人民提供一个最佳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

发展的新格局,需要逐步实施和坚持不懈的努力,靠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当前在规划问题上要研究的是规划如何有利于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促进全镇工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竞争力,扩大外向型经济。在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配套上下功夫,“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客商来我镇投资兴业,实现生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积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必由之路,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小城镇的建设者,我们要敢于改革,勇于探索,从实际出发,规划和建设好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小城镇。

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 篇3

【关键词】实际生活  高中物理教学  作用  方法

一、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汲取实际生活经验的作用

1.有利于降低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

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的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在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但物理学科的知识理论一般都比较晦涩难懂并且不太贴近实际,学生普遍难以学好物理,更不用说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甚至有些学生对物理学科产生厌烦的情绪。教师若仍按照传统的说教式方法来进行物理教学的话,只能使课堂氛围越来越僵化,教学难度越来越大。但是若在晦涩难懂的物理理论中融入实际生活的元素,让学生产生亲切的感觉,同时能将在课堂上学到的物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和生活,实实在在的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长此以往,自然而然的就降低了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实效

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无味,使许多学生无法对物理学科产生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越来越落后于他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教师所讲授的东西学生只是学到一些皮毛,并没有将物理知识真正的内化。所谓“实践出真知”,就是因为学生对那些枯涩的理论没有切身的感受,导致学生无法真正的理解知识。所以若想将物理知识真正弄懂学透,就必须将物理理论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在实践中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实效。

二、如何从实际生活入手优化高中物理教学

1.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的好:“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若能在新课导入时,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提起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例如在讲授《牛顿第一定律》一课时,不要直接切入主题进行知识讲解,可以首先通过让全班同学用肢体语言表演开车、紧急刹车、左转弯、右转弯等情况,通过这种创设生活情境的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兴趣的带动下让学生感受到通过力的作用可以改变事物的状态,然后做一个关于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让小车从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分别在光滑程度不同的水平面运动,小车最后都会慢慢停下来,让学生们考虑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后顺势提出牛顿第一定律即“任何物体都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状态,直到受到其它物体的作用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这样一来,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很轻松地完成了课程的导入。

2.选取生活实例解读教材知识点

在物理教学中,若年复一年的只使用那些传统的陈词滥调的教学例子,不根据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的话,就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也无从扩大学生的视野。因此,教师应该与时俱进,在当下的生活中选取典型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真切体会到物理知识就是实实在在的存在于现实生活当中。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一节时,我们可以给同学们引入生活中的一个实例“高空抛物,鸡蛋砸死人”,乍一听起来觉得很夸张,但是教师可以通过这个例子来说明物体下落时是做自由运动的,其距离地面的高度越高,物体下落的速度就越大,虽然鸡蛋很小,但一旦砸落到身上就会造成很大的伤害。教师在举这个例子的同时,也要提醒学生拒绝高空抛物,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通过诸如此类的生活实际案例来解读教材的知识点,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3.通过实践活动将物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

通过实践活动将物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是将物理教学生活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成为整个活动的主导者,不仅增强了学习的主体意识,更加调动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在实践活动中将物理知识作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强化了学生积极愉悦的体验感悟。例如,在学习完关于电的知识以后,教师可以布置让学生自己动手点亮“七彩灯”装点教室的活动,通过这种动手操作,一方面将学习到的物理知识更好的内化,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及社会实践能力都有所提高。又如,可以鼓励学生们用常见的生活用具做家庭物理实验,例如将一些常见的易拉罐、塑料吸管、塑料瓶等物品带进课堂,通过分组实验的形式,自行设计物理小实验,拉近物理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距离。通过实践活动将物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的方法,在潜移默化当中巩固了物理知识,培养了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使用物理知识的意识与能力。

三、结语

物理知识源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若能从实际生活入手,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选取生活实例解读教材知识点、通过实践活动将物理理论应用于生活实际等一系列的方法融入到物理教学当中,必然能降低高中物理教学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当然,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我们也有责任有义务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从生活中汲取经验,运用到物理教学当中,逐步优化高中的物理教学。

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 篇4

一、观察生活, 积累语言

学生习作时难以下笔很重要的原因是学生的语言匮乏, 究其原因是教师进行语言训练时走于形式。因此, 教师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引导学生观察生活, 积累素材

观察是人们获取第一手材料的主要途径。因此, 我经常教育学生要重视观察, 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如, 有个学生在习作《蚕宝宝的一生》一文中写道:“大约过了10天, 蚕宝宝突然不吃桑叶了, 抬头四处张望。不久, 头上裂了个口子, 我提心吊胆地一动不动地凝视着它们, 唯恐因为我的疏忽而发生什么不测。我发现两只蚕宝宝身体一伸一缩, 不停地蠕动, 似乎它们的身体不舒服, 竭力地要挣脱什么。我担心极了, 但过了一会儿, 我发现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原来蚕宝宝在蜕皮。它把身体紧缩, 接着尾巴一挺———啊!一对米色的小脚从肚子下面露出来了, 它的身体越露越多, 一直露到尾巴。这时蚕宝宝不动了, 我想它大概累了要休息一会儿。果然, 蚕宝宝休息了一会儿后, 用嘴咬住皮, 尾巴一缩, 皮就蜕去一点, 再一缩, 又蜕去一点……过了好一会儿, 蚕宝宝终于把陈旧的皮蜕完了。它蜕完一次皮, 就长大了一些, 长胖了一圈。”生动形象地描写出蚕的生长变化。

2. 引导学生写每日感言

针对学生无话可说、懒于动笔的状况, 我引导学生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将每天感触较大、较深的事情简单地记录下来, 可以是一句, 也可以是一段或一篇,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随时记录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感的好习惯。以便在习作时, 学生能尽快地找到素材, 找到触动点, 回忆当时的场景, 复原生活, 有话可说, 解决生活中“写什么”的问题。

3. 以“每日两词”、“每日一句”的方式来引导学生积累语言

有时候, 学生习作时并不是难于无话可说, 而是难于平时积累的语言太少, 不会说, 不知道怎么说。因此, 我利用黑板的边缘地带, 提供好词佳句、名人名言。为了让全班学生共同参与, 我让学生按座位顺序轮流在黑边的边缘摘写自己收集的名言警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有的学生为此还专门准备了摘抄本。我也适时地指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体会句子的含义, 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准确用词, 规范表达, 使语言的积累没有只停留在本子上, 而是通过理解、内化的方法熟记于心。

二、培养兴趣, 自主习作

当学生的语言积累达到一定量的时候, 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表达欲望, 急于想将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表达出来, 我便引导他们尝试进行自主习作。让学生对不同习作内容的抒写, 能进一步提高学生自主习作的兴趣和自主表达的能力。

1. 写生活之事。教师要引导学生写他们生活中的难忘之事、高兴之事、后悔之事等等, 使他们有话可说、有事可写。如有个学生写的《挨打》一文, 语言幽默风趣, 描写生动形象, 当妈妈一听她成绩不好的时候, 文中是这样描写的:“脸一下子就晴转暴风雨, 二话没说拿起扫帚就朝我打来, 我一看情况不妙, 调头就跑, 可被妈妈一把抓住, ‘啪, 啪, 啪’就是三下, 妈妈把我连推带搡地拉进卧室, 按在床上, 厉声说:‘趴下, 挨打!’看来这顿打是怎么也逃不过了, 我只好咬紧牙, 强忍着……”这些经历能引发其他学生产生共鸣。这样, 有利于消除学生对习作的畏惧心理。

从生活入手培养语文情感 篇5

【关键词】生活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1-1270(2009)7-0076-02

精神世界是物质世界的反应,有了生活的丰富多彩才有语文的绚丽多姿。从远古的木绳记事到今天的信息社会,生活不断地丰富着语文的内容,内容又需要生活的充实和表达。究其原因“虽九死其犹未悔”的执着,才有流芳千古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震撼华夏子孙心灵的吟唱。文天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铮铮气节,才会有惊天地泣鬼神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穿透时空的金石之音。改革开放以来“股票、基金、下海”等词语的随处可见,“阿司匹林、罗曼蒂克”等外来词语的流入,“世贸组织、三个代表”等新词语的出现并约定俗成一种公文用语,“艳照门”事件更是引来了“抄袭门”、“补装门”、“哈欠门”等词语在媒体上的大力盛行,无一不说明生活在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生活充实着语文的内容,丰富着语文的源泉。正如所有的河流最终要流向大海一样,生活是学习语文的起点也是语文学习的最终归宿,在人与人的交流中,在心与心的碰撞中,语文得以魅力四射。

学语文不仅仅是在学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一篇文章,而是在学做人的道理,学生活的方式,学成为人才的基本条件。读一首清新的小诗,如同享受生活的甜美。读一篇精美的散文,如同拾起生活海滩上的五彩贝壳,读一部大作,在沉思中感悟生活,窥见社会之百态,人间之冷暖。总之,生活与语文的相互浸润才使得生活如此的五彩缤纷,充满阳光,语文在生活中获得了新的生命,焕发出了青春活力。所以我们应该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而如何才能让我们的语文回归生活呢?如何才能克服语文学习的盲目性与滞后性和事实上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把学生的语文学习引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三点做好。

一、挖掘生活是学好语文课的起点

现代语文课教学注重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研究”就是探索真理,发现事物的本质,就是对生活的更高认识。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自主地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它强调教学中应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新知,形成技能;同时它又重视教师的教学指导,尤其当学生面对学科学习和社会生活中界定不良的问题时,教师应向学生提供必要的方法、步骤、措施。若以这种理念来审视语文阅读教学,会发现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一些语文教师由于缺乏先进理念的引领,仍囿于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逐一介绍课文写作背景,然后划分段落层次,再归纳中心思想。最后分析写作特点等,这种陈旧的模式化教学方式,忽视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倡导在阅读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通过对阅读主体学生接受意识的研究、阅读心理机制的剖析、让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张扬个性、融入自我、读活作品、品出境界。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挖掘教材中的生活因素,并和谐地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成倍提高,也使学生在学习中陶冶了自己的情操,净化了自己的心灵,使学生通过学习真正学会做人、学会生活才是目的,做到语文素养的提高和思想教育双丰收。如在高一的一次作文活动课教学活动中,我把近年学校新建教室被民工头锁住这一事件作为启发,引导学生写作。因为事情就发生在我们学校,所以同学们在课上议论纷纷,我只是认真地倾听,不时插上一两句自己想法。有的同学认为政府拖欠民工工资不应该,民工锁教室实属无奈,不如此,问题难以解决:有的同学则认为包工头此举实乃下策,如果激起家长愤怒,会增加社会的不稳定因素,不利于事情解决,还不如双方相互协商。共议解决问题的办法;有的同学则认为这桩事情的实质是政府与包工头斗法而吃亏的是学生。从同学们的谈讨中我发现学生的目光敏锐,言词有理,见解精辟。后来我建议同学们去实地采访一下那些因失去教室的而被迫迁至大礼堂上课的同学。“光线太暗、回音太大、人太多空气污浊,学生的身心健康得不到保证。”回来后,同学们更是义愤填膺,每人都有话可说,每人都写出了自己的见解。

二、培养兴趣是学好语文的关键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影响下产生的一种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意识倾向。在目前语文教学中,一种很普遍的现象是:教师是知识的“信息源”,“真理”的传播者,学生则是“知识的容器”、“被填的鸭子”,这种以教师“教”为主导和学生“学”为辅导的旧教学模式抑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没有了充分独立思考的机会,只机械模仿,生吞活剥、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其结果是学生具有一定的基础知识,记忆力强,但思维的创造力、想象力等综合素质没有得到全面发展,有的因不堪重负而厌倦放弃学习。因此,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枯燥、沉闷的局面,不给语文课注入新的活力,就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可能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只有人们对事物感兴趣,才会主动愉快地去探究它,不但不把对事物的研究当成一种负担,而且会废寝忘食,乐此不疲地去发现和探究。所以,兴趣是推动人去寻求知识和从事工作的一种内在驱动力。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教师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感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需求,了解他们学习语文的目的、态度、习惯、方法、兴趣、爱好、情感、意志以及生理、心理特征。信息时代的中学生,自主意识在增强,他们自尊、自信,需要尊重和理解;他们情绪复杂、情感丰富、对未来充满幻想、求知欲旺盛、记忆力好、渴望通过学习获取知识。但意志脆弱、缺乏刻苦精神、学习习惯不稳定、会产生逆反心理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在教材中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建立和谐平等的课堂气氛,让语文课堂教学成为师生日常生活的延续。我在教学《皇帝的新装》一文时,安排学生在故事的结尾继续设想皇帝在听了小孩天真话语后的情境。由于这篇童话故事性强,所以学生参与写作热情很高,想象奇特,情感丰富。他们把生活经验与想象相结合,让自己的思绪穿越时空的隧道,尽情地飞翔。在他们的续文中,有的寄托了自己的善良的心愿,希望皇帝能从谏如流,广开圣听,改过自新,体现了当代少年的淳朴、天真;有的则认为面对暴政,当以革命的武装,推翻腐朽的政权,体

现了他们崇尚民主、热爱自由的独立思想。后来,我选取其中一篇续文编成小剧本在课堂上表演,博得了大家的一致称赞,通过这次活动,学生的成就感油然而生,语文与生活的结合,结出了丰收的硕果,极大地鼓舞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根据学生特点,从教材中适当的角度寻找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和情趣爱好。培养关心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我在上诗经《氓》时,把课堂变舞台,让全班同学以课文内容编剧本,表演“少女”等待心上人的动作和神态,学生边朗读、边演示,通过课堂即兴表演,学生在角色转换中理解了古文语言的优美,让古文背诵这一教学难点就在轻松愉快中完成了。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演员,学生是观众。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转换角色,充当导演,让学生充当演员。通过教学活动设置剧情,科学、合理地利用学生的资源,调动各种因素,让课堂充满光彩,使学生投入其中,乐在其中,感悟生活的愉悦。只有生动活泼的课堂形式才能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把“外在的自我”变为“内在的自我”,变“要我学”成“我要学”。让学生感悟到“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作为教师在完成本节课的基础上,要学会融入课外知识——日常生活中的事例、电影、电视及文学作品中的某些情节、人物等。这些都是引发学生兴趣的关键。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解放儿童的头脑,让他们能想;解放儿童的手,让他们能做;解放儿童的口,让他能说……”的教育理念,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培养能力。

三、创新是深入学习语文的目标

新《课程标准》中再次明确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师生之间应相互尊重、民主平等、情感和谐。教师可以是传道者、知识的代言人,也可以是学习者、意见的倾听者;可以是长辈、导师,也可以是兄长、朋友。语文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因此,应该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成为主动参与者,而教师必须改变过去贯用的“满堂灌”和强迫式教学,挖掘课文中的情趣特点,采取民主、平等的教学态度,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活跃起来。如对说明文的教学,说明文通常被认为内容单调,形式呆板,缺乏情趣。大部分教师感到不好上,上不好,没情趣,学生不爱学。因此我在上《死海不死》一文时,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开展找资料比赛、集体讲述传说故事、快速阅读记忆、写作方法训练等课堂活动,教学形式轻松活泼。学生的记忆力、想象力、创造力都得到了培养。学生都认识到了保护环境是我们共同的责任这一主题,既提炼语文知识,又发展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知识是教不尽的,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语文能力,便可以自学知识,再生知识,自觉提高语文素质。这样,就达到了“教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情感在非智力因素中占重要地位。在教学中,如果没有情感因素的参与,学生在课堂中木然置之,毫无反应,对学习内容采取漠然置之的态度,整个课堂如同一潭死水,激不起一点涟漪,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语文课本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一篇完整独立的文章,“文章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每篇文章的内容都会形成一定的情境和气氛,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因此,在语文课堂中,就需要渲染课堂气氛,营造一种与文章内容相一致的情境,使学生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中,仿佛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景,形成一定的情感基调,从而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文章内容,甚至不自觉地进入到文章的角色之中。例如,在上《离骚》一文时。课前我把课文与学生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对“人物研究”,课中“质疑问难”,让学生唱主角,做主人,给予他们充分的自主和自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而我所做的只是“旁敲侧击”“引导入门”,巧妙地把握学生对课文的方向和理解程度,让语文课堂始终笼罩着浓浓的“集体生活”氛围。教学形式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轻松、自然、富有生活气息,吸引着所有学生参与其中。创设“语文”生活,在生活中练习,让生活有诗意。在每天的语文课上按排一点时间,请同学们交流一天来的所见、所闻、所感。并作一分钟的即兴演讲,或让学生朗诵自己的得意力作。或让同学们讲自己最喜爱的故事,这样让语文生活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结合,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语文回归社会生活。陶行知说:“社会即学校,生活即教育。”有生活即有教育,生活含有教育的意义。

片面强调学校课堂教学,忽视“生活课堂”教学,无异于拣起芝麻,丢弃西瓜。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到社会生活大环境去,利用图书馆、广播、电视、网络等信息渠道进行资料搜集,找到与语文学习相关的内容并积累下来。在生活中孕育语文,教会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走向生活的拓展过程可以由多种形式实现,首先是教师悉心安排的有利于学生自主的活动,在课堂之余,我带领学生走街串巷清理较正那些广告上的错别字和不规范的语句,让他们记录下来,从中找出原因,得出结论。无论是挥汗如雨的炎炎夏日,还是大雪纷飞的数九寒天,同学们都热情似火,后来为政府部门文字管理部门提供了许多工作建议和意见。社会生活给了他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是生活让他们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生也从这件事中看到了自我的价值和语文的巨大影响力。

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 篇6

1.1 研究案例

本次调查对象包括两处综合公园:朝阳公园、海淀公园和两处带状公园:元土城遗址公园和马甸公园。由于此次调查主要是探求北京市居民的公园使用特征, 因此剔除了外省群体的调查个案, 对休闲动机和休闲活动特征进行了重点探讨。

1.2 研究方法

主要采用对比分析法讨论城市公园与城市居民的关系, 海淀公园和朝阳公园同为现代型综合公园, 二者在设计理念和功能分区上有很多共同点, 所以放在一起讨论。马甸公园和元土城遗址公园同为带状公园, 都是以绿为主, 景观与活动空间结合, 二者都是附近重要的居民活动场所, 所以放在一起讨论。

1.3 综合公园

1.3.1 公园概况比较

海淀公园位于西北四环万泉河立交桥的西北角, 东起万泉河路, 西至万柳中路, 南到西北四环, 占地面积40公顷, 西邻颐和园等名胜古迹, 东邻中关村科技园区, 毗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 交通发达。公园定位是, 希望建成一个人类与自然和平相处的生态乐园。

朝阳公园位于朝阳区的中部繁华地带, 北至亮马桥路, 西至朝阳公园路, 东至东四环路, 南至朝阳公园南路, 南北长约2.8公里, 东西宽约1.5公里, 规划总面积为288.7公顷。临近清静明湖, 景园大厦, 佳隆国际大厦, 有大量住宅小区。公园以园林绿化为主的综合性、多功能的大型文化休憩、娱乐公园。

1.3.2 公园功能分区比较

海淀公园和朝阳公园都有六个功能分区, 分别是观赏游览区、科普及文化娱乐区、体育活动区、儿童活动区、安静休息区和公园管理区。

两个公园有很多的共同点。第一, 公园由山、水、地形组成自然式园林, 保留天然质朴, 突出“水景”与“野趣”;第二, 园内有大面积的科普及文化娱乐区, 并且都有大型的展览馆建筑;第三, 公园中没有设置老人活动区;第四, 都是从大空间向小空间过渡, 海淀公园的北边是展览集会的大空间, 南边是尺度宜人的园林小空间, 朝阳公园的南边是规则的广场组成的集会的大空间, 向南逐渐演变成自然式园林空间。

1.4 带状公园

1.4.1 公园概况比较

马甸公园北三环马甸桥西北角, 东临八达岭高速公路, 西至冠城园小区, 南接北三环中路, 北望北土城西路, 南北长700m, 东西宽80~160m, 总用地面积为8.6hm2, 紧邻国家机关、写字楼、会展中心等公共建筑, 有大量住宅小区, 为居民提供运动、消闲、健身的绿色空间。

元土城遗址公园西起西起学院南路明光村附近, 东至京昌高速公路, 北临北土城西路, 全长4200米, 宽度100至160米, 总面积47万平方米, 是城区最大的公共绿地。周围有元代土城墙和元代建德门遗址, 附近有大量住宅小区和若干高校, 是一个反映元代历史文化的公园

1.4.2 公园功能分区比较

马甸公园分为场地活动区、安静休息区、运动活动区和趣味活动区。元土城遗址公园由场地活动区和安静休息区构成。

两处公园有以下共同点:第一, 各功能分区的使用频率都很高, 不存在使用人群较少的区域;第二, 都是位于高速公路附近的带状公园, 在周边喧闹的环境中营造出安静、充满活力的城市空间氛围;第三, 公园绿化率很高, 大约达到70%以上, 通过曲折的小路将公园景点串联起来;第四, 园中注重植物造景。第五, 由于带状公园面积小、宽度窄, 不能像综合公园那样设有多种功能分区和大型集会广场, 所以两处带状公园的场地活动区面积狭小, 只能进行小型集会活动。

两处公园又各有一些特点:马甸公园注重运动、健身, 在园内设有运动步道和大量健身器材, 还有专门为儿童设计的趣味活动区, 这些区域都成为人气很高的活动场地。元土城遗址公园由于是在元大都土城遗址上建造起来的, 有其独特的文化底蕴, 设计时要考虑将文化与休闲相结合, 所以没有马甸公园设计的随性, 公园以观赏游览为主, 适合在园内开展文艺和科普教育活动, 适合家长带领孩子接触大自然, 了解中国古文化。

2. 结论与探讨

根据公园走访, 笔者得出以下结论:第一, 风景优美、娱乐设施齐全的功能区最能吸引居民, 因为这两个功能区满足了所有年龄段的需求。若是家庭出游一般会选择家人能进行共同活动的场所,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观赏游览区和娱乐区人群最集中。第二, 公园内的老人活动区较少, 大多数分布在安静休息区内或观赏游览区内, 也可以说, 没有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场地, 老年人只能沿园区道路散步或是零星静坐休息。第三, 植物造景和植物围合影响居民休闲生活。良好的植物造景能吸引游客前来活动, 使游客更长时间的停留。例如元土城遗址公园每年举办的海棠花节, 朝阳公园的生态园。相反, 植物配置不得当, 或是种植密度有误, 会影响功能分区内的居民活动, 例如朝阳公园的运动活动区内设计大乔木树阵, 本意是为活动人群提供良好的林下空间, 形成半私密活动空间, 但是种植的毛白杨、臭椿、白蜡林树干高大, 完全遮挡了日光照射, 使得场地内部接受不到足够的阳光, 原本种植林下的草地也都枯死, 只剩裸露的土地, 来此运动的人不愿长时间停留。

公园设计需要很强的综合考虑, 既要考虑功能分区在不同地形、不同位置上的安排, 使每个功能分区都能吸引游客, 避免“厚此薄彼”, 又需要设想游人在功能分区上开展的各类活动, 尽可能的留住游客, 使居民在这里产生归属感, 达到放松心情、休闲娱乐的效果。这样看来, 每一个公园都是设计师对居民的良苦用心。

摘要:调查北京的四个公园:海淀公园, 朝阳公园, 马甸公园, 元土城遗址公园, 包括两个综合公园和两个带状公园。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 对公园概况和功能分区进行比较分析, 希望通过比较探究出公园设计的共通处和不同公园的特色设计, 根据不同功能分区的设计特点及功能区内人群的活动方式, 总结出人群活动的普遍行为和影响人群活动的普遍存在问题, 希望对将来从事公园设计的人有一定启发。

作文教学:从内容入手 篇7

笔者在20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一套从内容入手的作文教学方法, 让学生从怕作文到爱作文。

一、改革的原则

1. 因材施教原则。

所安排内容必须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个体差异和生活实际, 循序渐进, 由浅入深, 淡化作文痕迹, 把自己的话写下来就行, 让学生说:“我能写!”

2. 主体性原则。

所安排内容要新颖, 富有启发性, 学生一见就能产生写作的欲望。老师要调动其积极性、主动性, 让学生说:“我想写!”

3. 激励性原则。

在指导、评改的过程中, 教师要多用赞赏、期望的语言进行鼓励, 让学生在兴趣盎然、充满信心的气氛中学会观察, 学会作文, 让学生说:“我爱写!”

二、改革的方法

指导学生观察, 提供写作内容, 创设写作情境, 具体分三个阶段进行, 即基础训练阶段, 单项训练阶段, 综合训练阶段。从一年级开始, 每周指导写作2篇。

1. 基础训练阶段 (一、二年级) :

以说话、写话为主。包括:看图写话、编童话、回答问题式说话、写话、自编绘本故事等。

首先是回答问题式作文。你在什么学校、几班读书?班级里有多少同学?教室里最漂亮的地方是哪里?广播操学会了吗?哪一节最难学?体育课上有些什么内容, 最怕老师叫你干什么?等等, 学生把问题回答了就是一篇作文, 这就是作文的入门训练。

其次是多进行复述练习。课本内容丰富多彩, 课外读物生动有趣, 可安排一些复述、仿写、改写、续写、读后感训练, 既可达到复习、背诵课文的目的, 又可锻炼学生的表达想象能力。如, 阅读了《猜猜我有多爱你》, 指导学生复述故事并与妈妈也来一次“猜猜我有多爱你”。学习了《院子里的悄悄话》, 写《文具盒里的悄悄话》, 古诗学完写写诗意, 介绍一下作者, 再配上一幅画, 那将是一篇图文并茂的好文章。

等学生把话写顺了就引导孩子写童话体“放胆文”, 不拘形式地想象, 学生不仅有话可写, 而且还激活了学生的想象力, 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如根据故事的开头编童话故事:“一天上午, 一只老狐狸身上穿着白大褂, 嘴上套着一个大口罩, 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 肩上背着红十字的医药箱, 看上去完全是一个医生的模样。它来到一座木房子门前, 门关着, 狐狸举起右脚, “咚咚咚”地敲起门来。”再如, 根据故事结尾编写童话:“孔雀举办舞会的这天, 凡是符合条件的都来了, 有金丝猴、紫貂、锦鸡等。”组合几何图形编写童话, 用两个词语“搭桥”编写童话:先玩一个游戏, 每人一张卡片, 在上面写上一个词语, 然后, 随意抽两张, 可能是两个毫不相干的词, 展开想象, 还真能组合成许多童话呢, 如《老虎和钢笔》《狼和钢琴》《太空人和小山羊》《蚂蚁和巨人》《狐狸和苹果》等。此外还有摆玩具编写故事、用图画和少量的文字写绘图故事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 每个学生就都能写200字左右的作文了。

2. 单项训练阶段 (三、四年级) :

以观察为主的片段训练, 包括:游戏、小实验、小制作、对话、文章的开头与结尾训练, 人物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描写, 从定向观察到机遇观察, 掌握观察方法, 随机观察。

(1) 有组织、有指挥地定向观察

首先是对周围事物的观察, 如花草树木、书包文具、玩具摆设等, 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其次是观察即兴表演, 创设情境, 再现生活。如老师上课来到讲台前准备点名, 钢笔不见了, 到处找;端一杯很烫的水, 观察动作、神态;学生别开生面的哑剧表演、有趣的课本剧, 这些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再次是观察各种有趣的游戏。大教育家洛克说过:“教导儿童的主要技巧是把儿童应做的事变成一种游戏。”如“传口令比赛”“贴鼻子”“击鼓传花”“斗牛比赛”“踩影子”“抢板凳”等, 学生参与其中, 既调节了课堂气氛, 又提供了写作素材, 有感悟, 有体验, 其乐融融, 笔下生花。如一学生写“斗蛋”:“今天下午要举行‘斗蛋’比赛, 中午我回到家在冰箱里挑选一个大鸡蛋, 煮熟后在上面写了‘常胜将军’几个字。下午我早早来到学校, 不一会上课了, 刘老师交代了游戏规则, ‘斗蛋’开始了, 我先和同桌斗, 郭冀这个小胖子力气真大, 他使劲一碰, 我的鸡蛋破了, 真倒霉。接着几个同学的鸡蛋都被郭冀的‘大将军’打败了, 你看他满脸笑容, 本来就小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条缝……”最后引导学生整合课程资源, 如科学课上的小实验、手工课上的小制作都是写作的好材料。

(2) 开阔学生视野, 从定向观察到机遇观察。教会学生要像摄影师, 会捕捉镜头, 会取舍。如课堂上的偶发事件、学生间的矛盾冲突、生活中的奇特现象等, 都是很好的素材。比如, 下课了, 有一个同学的羽毛球打上了房顶, 老师和同学们动脑筋、想办法, 把教鞭绑在竹竿上, 终于把球拨下来了。几个同学看到后马上写在日记本上, 人物的动作神态跃然纸上。学生上街后看到自动人体秤、自动取款机、流动厕所后连续记载了《我的为什么》, 这都使得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提高。

3. 综合训练阶段 (五、六年级) :

以训练学生审题立意、布局谋篇为主。各种文体多训练, 以满足学生的表达需求。比如学写生活随笔、启事、自我推荐、竞选演讲稿、导游词、小评论, 学拟广告, 学习采访等。在多训练的基础上, 老师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如写随笔这部分,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生活中那些感人的场面、激动的时刻, 当我们去回忆时却印象模糊了呢?随笔就是把自己所见所感随时记下来, 从国家大事到家庭琐事, 从社会新闻到学校生活都可以写, 既能锻炼语言表达能力, 又能提高反省能力, 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功能。如学生在学校发现老师拖堂, 不按课表上课, 给老师、校长写信谈看法、提建议。从挤公共汽车谈社会风气, 从广告词的夸张、虚假, 谈到商品的可信任程度, 从假冒伪劣产品越来越多, 谈到执法力度。看到洪水泛滥、山体滑坡、地震中倒塌的学校, 引发出一系列思考:为什么平时没有把防范工作做好?为什么不注意保护环境?地震中学校的楼房为什么不堪一击?

有效教学从“细节”入手 篇8

一、数学课堂情境的设置

1.“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课程导入

师:同学们, 秋天是果实累累的季节, 是收获的季节.今天这节课, 我们先来进行一次口算比赛, 同学们也来收获自己的果实.比赛是这样的:左边两列同学为第一组, 右边两列同学为第二组, 老师给每组同学出10道口算题, 每组的第一名同学先回答, 然后第二名同学回答, 依此进行, 哪组同学回答正确, 且用时少, 老师就给他们发一个小红花, 以示获胜.

比赛开始后, 教师出示第一张卡片口算题, 让第一组的第一名学生回答, 接着出示第二张卡片口算题让第二名学生回答……第一组十名同学回答后又依次让第二组的第一名、第二名……回答, 并且还专门请了一名同学做计时员.等到“比赛”结束后, 任课教师同“计时员”研究后决定:第二组获胜, 用时为60秒 (教师给第二组发一个小红花, 第一组同学满脸疑惑) .

师:那么第一组用时多少呢?老师先不告诉你们, 请你们看题.课件出示:在口算比赛中, 第二组同学用时60秒, 第一组比第二组多用了16, ________?接着, 老师要求学生提问题, 并选择“第一组同学用时多少秒?”整合成例题进行教学.

仅这一环节就耗时7分钟, 目的只有一个:创设活动情境, 生成教学资源, 导入新课.为了这一简单的目的, 教师从谈话到口算比赛再到生成教学内容, 与学生玩起了“捉迷藏”游戏, 迟迟不能进入主题.

2. 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课程导入的思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主动的建构活动.在一定的现实情境下进行学习可以使学生利用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要学习的新知识, 这样获取的知识便于保存, 且能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数学内容中的情感因素, 进而使枯燥、抽象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创设合适的情境, 不要一味地为了追求生成的教学资源, 故意去兜圈子、绕弯子, 也不要为了吸引听课教师的眼球, 冥思苦想地在教学形式上做花样, 否则, 教师创设的情境将是一束“塑料花”, 看起来是艳丽, 但却没有生命力, 没有活力, 课堂教学也失去了应有的真实和深刻.

为此, 在创设情境时, 教师必须先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来进行分析, 然后自问:创设这个情境的目的是什么?创设的情境与所学的新知识有多大关系?非这样做不可吗?我们不要被情景表象的、形式的东西所迷惑.其实, 只要能使学生产生认知不平衡, 引起思维冲突, 激起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 顺应学生心理需求的情境都是有效的情境.

二、数学双基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1. 分析“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的教学

一位教师执教“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一课时, 在引导学生探索、发现规律后, 安排了这样一个练习:要求每名同学各写一个分数, 并让同桌进行判断, 然后用计算器验证.

生1:我同桌写的分数是, 因为9=3×3, 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生2 (得意地) :我同桌写的是, 刚才就已经判断过了 (在教师提供的材料中就有这个分数) .

生3:我同桌写的是, 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因为256=2×2×2×…也不知道这名同学到底报了几个2, 很多学生还是一脸疑惑.这时, 教师反应过来了———

师:256可以写成很多个2相乘, 它是能化成有限小数的.

(到底几个2相乘?我还没有想清楚, 相信大多数学生也没有想清楚, 又有同学发言了……)

生4:我同桌写的是, 因为57=3×19, 所以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没等教师说话, 生5 (生4) 的同桌就急匆匆地站了起来:老师, 我有疑问, 我用计算器验证过了, 这个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师:怎么可能呢? (教师一看生5的计算器, 就更惊奇了.计算器上显示的是“0.298246”, 前面还留了一个空格.)

还没等教师想明白原因, 生6喊了起来:“老师, 除不尽的!除不尽的!”

教师拿起生6的计算器一看, 终于明白了.师 (对生5解释道) :你的计算器位数太少了, 这名同学的计算器上显示的是除不尽的.……

2. 对“分数能否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的思考

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师进行了练习形式的创新———同桌互相出题做.然而在近十分钟的时间内, 学生仅仅独立判断一个分数, 单位时间的练习量显然不足, 效率低下.其次教学反馈过程实效性差.由于每名学生独立判断的分数不一样, 组织反馈时, 学生之间缺乏共同的关注点, 在反馈的过程中, 要理解即时呈现的想法, 不少学生存在困难.再次纠缠于生成的复杂分数等的争论, 缺少基本判断方法的训练和落实, 知识技能目标的有效达成度低.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按图索骥式的操作活动———“蜻蜓点水, 浮于表面”、“只重形式, 不看本质”等.由于过去对三维目标的狭隘理解, 教师们普遍关注“激发兴趣,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十分重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但皮之不存, 毛将焉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是无法“独立”和“直接”进行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有和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时, 才能显现生命活力.试想, 如果每节课都有三分之一 (甚至更多) 学生未能扎实掌握基础知识, 思维也未得到发展, 长此以往, 数学成绩降低, 让多数学生失去了成功的体验, 对数学产生了畏惧心理, 这又何谈培养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丰富情感呢?离开知识技能目标的扎实到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只能是镜中月, 水中花.

2011版数学课程标准针对课改中出现的这种教学弊端, 把目标设置为四个维度:知识技能, 数学思考, 问题解决, 情感态度.而且明确指出:课程组织和教学活动中, 应同时兼顾四个方面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 是学生受到良好数学教育的标志, 它对学生的全面、持续、和谐发展, 有着重要的意义.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发展离不开知识技能的学习, 知识技能的学习必须有利于其他三个目标的实现.因此, 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不应羞于谈知识的获得、技能的训练.我们不能“捡了芝麻, 丢了西瓜”, 而应在继承传统课堂教学优点的基础上, 在重视其他目标达成的同时, 始终把知识与技能目标作为数学课的首要目标, 也就是“捡了芝麻, 不丢西瓜”.

三、发挥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作用

1. 分析“长方形面积练习课”习题讲解

一位教师在教学长方形面积的练习课上, 出示了这样一道开放题: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 (长、宽为整厘米数) , 面积是多少?

师: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面积是多少呢?同学们在练习本上自己试着做一做. (学生独立进行解答)

师:谁来说一说?

生1:周长是20厘米, 那么长与宽的和就是10厘米, 长可能是6厘米, 宽就是4厘米, 面积是24平方厘米.

生2:也可能长是7厘米, 宽3厘米, 面积就是21平方厘米.

生3:我算出来的是长9厘米, 宽1厘米, 面积是9平方厘米.

生4:我发现长8厘米, 宽2厘米, 这时候面积16平方厘米.

师:想得真不错.

生5:老师, 我有个问题, 周长是20厘米的长方形, 可不可以是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 谁能帮他解答?

生6:我认为可以.

生7:我也认为可以, 因为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 正方形边长是5厘米, 周长就是20厘米, 符合题目要求.

师:说得真好.同学们, 有时候问题的答案并不唯一, 我们要考虑各种情况, 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2. 对“长方形面积练习题”习题讲解的思考

从上述教学片断中,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的反应是热烈的, 学生的情绪是高昂的, 学生的回答也是多样的, 但是, 这就够了吗?如果我们对戛然而止的习题处理进行更深层的思考, 不难发现, 教师的引导停留在一个较浅的层面上, 就像明知地下有甘泉, 但往下挖掘的尺度就差那么一点.学生经历的是同一层次的思维, 学生的多样是同一思维策略外在形式的多样.不难断言, 学生的思维活跃, 学生的高昂只是肢体上的高昂.如果教师在学生汇报交流后, 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 让学生有序地写出所有的答案, 整理如下:

再引领学生观察上表, 探索发现并验证规律:周长相等, 长、宽相差得越大面积越小;长、宽相差得越小面积越大.这样, 就可以充分挖掘这道题深刻的思维引领价值, 数学思维方法的渗透也达到了更大的自觉性, 很好地体现了“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

在实际教学中, 有些教师简单地认为, 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教师要“省事”多了, 可以由原来的“保姆”式变成“放羊”式, 进而变得不敢提问、不敢点拨、不敢讲解.2011版课程标准指出: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通过有效的措施, 启发学生思考, 引导学生自主探索,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这是不是告诉我们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仍然有组织、调控、讲授的责任和义务?试问, 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停步不前, 该出手时不出手, 还要教师干什么?叶澜教授的话也许能给我们留下更多的思考:没有聚焦的发散是没有价值的, 聚焦的目的是为了发展.在关键时刻, 教师该点拨的要点拨, 该设问的要设问……失去了教师对学生的有价值的引导, 剩下的往往只是虚假的主体性.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发现, 不等于对学生的良莠并存的思维方式视而不见, 否则学生也就失去了自我反思、比较、交流、提升的机会.

总之, 随着数学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让教学细节成为教学活动的亮点越来越受到学界的重视.关注细节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经之路, 在数学教学中, 数学教师应注重在教学中从“细节”入手, 改革课堂教学模式, 用新的教学理念去改造教学细节, 准确把握教学内容和学生心理, 使细节成为一种生成性教学资源, 提升教育品质.因此, 只有关注课堂教学细节, 及时地发现与捕捉细节, 才能提高课堂的有效性, 打造出真实而高效的数学课堂.

参考文献

[1]王友.注重数学教学细节, 促进提升课堂有效[J].数学大世界, 2012 (03) .

[2]杨国强.细节决定成败:对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的再思考[J].小学时代:教师, 2010 (09) .

[3]骆超.关注细节, 落实概念课有效教学.数学大世界 (教师适用) , 2011 (05) .

[4]李竹勇.数学课堂细节渗透有效提升教学实践[J].时代青年:教育, 2011 (11) .

[5]孙翔.关注数学教学细节, 打造灵性高效课堂[J].少年智力开发报, 2011 (37) .

从转折入手教学《鲁迅自传》 篇9

《鲁迅自传》, 呈现了鲁迅在人生道路上的三次重大转折: (一) 从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到“改进矿路学堂”。 (二) 矿路学堂毕业后被派往日本留学, 并决意学医。 (三) 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了两年后, 决定弃医从文。

一.从“转折”入手, 了解鲁迅的人生经历

三次人生转折, 涵盖了作者自己近50年的经历, 其中包括家庭、求学、工作、创作等方面的情况。第一次人生转折包含了作者自己出生到18岁以前在绍兴老家的情况。第二和第三次人生转折写了自己年青时代的探索。第三次人生转折, 确定了作者最终的人生道路, 从而开启了作者回国后的工作情况, 也预示了今后创作倾向和著述成果。围绕这三次转折, 在时间这条线上, 读者清晰地了解作者的主要经历。

家庭状况, 有出生时间1881年、出生地点浙江绍兴府城, 有父母简介, 父姓周, 读书人, 母姓鲁, 乡下人, 能看书, 有家庭变故, 幼小时不愁生计, 13岁时遭不幸, 寄居亲戚家, 接着父亲重病三年而死。

18岁考入水师学堂, 开始求学之路。半年后改进矿路学堂。毕业后派往日本留学。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两年, 因感到学医无用, 便放弃学医从事文艺, 求学结束。

工作简历, 依次是: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从事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绍兴中学教务长。师范学校校长。南京政府教育部部员。移入北京后兼做北京大学等校讲师。厦门大学教授, 后出走。中山大学教授, 后辞职。

两本短篇小说集:《呐喊》和《彷徨》。一本论文, 一本回忆录, 一本散文诗, 四本短评。若干翻译作品, 一本《中国小说史略》和一本《唐宋传奇集》。这些共同构成鲁迅的主要著作。

二.从“转折”入手, 感受鲁迅的爱国精神

鲁迅对人生之路所做的三次选择, 是他思想发展的结果。他所学专业几经变化, 然而救国救民的爱国心始终不渝, 从未动摇过。

家庭的困难, 使作者似乎只有“学做幕友或商人”了, 这是“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对此, 作者屡次坚决拒绝, 因为做管老爷的师爷, 为虎作伥, 欺压百姓, 作者厌恶。去做商人, 贪心钱财, 唯利是图, 作者不齿。最终鲁迅顶住当时人们的奚落和排斥考入水师学堂, 表明其思想进步, 因为在守旧的人们看来, 水师学堂是走投无路的人才去上的学堂, 没有出息。敢于进入“洋学堂”, 大胆挑战、反抗旧思想, 鲁迅的斗争精神初露锋芒。后来鲁迅的毕生精力同封建势力斗争, 同国民党反动派斗争, 在斗争中成为中国文化界的巨人。“大约过了半年”, “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由此可见作者当时想走的是实业救国道路。

这是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一个阶段。后来作者被派往日本留学又“决意要学医”, 因为他“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这说明他学医的目的是为了振兴祖国。改变自己熟悉的专业是要反复考虑的, 但为了祖国的强盛, 为了民族的振兴, 他毅然选择了学医, 选择了医学救国的道路。这是作者思想发展思想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作者思想发展的第三个阶段是:进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后, 决定弃医从文。这次人生转折决定了他的后半生。“进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习期间, 看到一部反映日俄战争的影片, 影片上日军屠杀中国人, 竞有一些中国人在一旁围观, 争看“热闹”。这一幕深深地刺痛了作者的心, 使作者学医的想法有了改变, 决心弃医从文。“我以我血荐轩辕”。作者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 凡是愚弱的国民, 即使体格如何健全, 如何茁壮, 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第一要著, 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想提倡文艺运动了。"所以, 鲁迅开始学习文学, 走文学救国道路。

鲁迅的三次人生道路的选择及思想发展, 有着对知识的强烈渴望, 更有着对祖国命运的极大关注, 是作者自觉将个人的追求与祖国、民族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做出的决定性的人生决择。

三.从“转折”入手, 体会简炼、冷静的语言风格

作者仅用千字左右, 便将自己近50年生平, 包括家庭、求学、工作与创作的情况尽收笔下, 读者却能够从中清晰地了解作者成长、奋斗的历程和他的人生态度。其中, 作者思想发展的三个阶段是很复杂的, 需要很多的笔墨, 然而作者只用一段文字就把复杂的思想变化过程叙述清楚了。本文语言文字不多, 但文字容量大, 全文内容丰富。

《鲁迅自传》之所以写得“冷静”, 是因为“自传”是写自己。对反对者, 鲁迅毫不留情, 极尽嘲讽之能事, 充满“辣”味;对同道, 鲁迅是“斯世当以同怀视之”, 关爱溢满字里行间;而对自己, 鲁迅曾说过“我的确时时解剖别人, 然而更多的是更无情地解剖自己, 发表一点, 酷爱温暖的人物已觉得冷酷了, 如果全露出我的血肉来, 末路正不知要怎样。”可见鲁迅律已极严, 自视为平凡人物, 所历也是平常之事, 不足以美辞夸耀, 而且每个人的选择不同, 正如鱼饮水, 冷暖自知, 也不足为外人道。因此《鲁迅自传》以冷静的语气描述了人生中五十年的上下求索。

鲁迅之冷静, 还反映在他对待自己作品的态度上。《鲁迅自传》完成于1930年, 时年鲁迅50岁, 在30年代的文坛, 鲁迅已经是一个响亮的名字, 他的许多文字引起了读者的极大共鸣, 文学青年们投射到身上的, 是崇拜的眼光。无论是从年龄或是创作成绩来看, 鲁迅都是当时当之无愧的大家。而鲁迅在《鲁迅自传》中提及自己的作品极为低调, 只有四本出现了名字:小说集《呐喊》《彷徨》, 《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另外的一本论文, 一本回忆记, 一本散文诗和四本短评连名字也未出现, 而作品的成就如何, 影响多大, 作用多高只字来未题。正如他自己所说“我的文章不是涌出来的, 而是挤出来的”, “试再一检我的书目, 那些东西的内容也实在穷乏得可以。最致命的是:创作即因为我缺乏伟大的才能, 至今没有做过一部长篇, 翻译又因缺少外国语的学力, 所以徘徊观望, 不敢译一种世上著名的巨制。”文学之于鲁迅, 不过是一个精良的武器, 借以与黑暗的现实斗争, 鲁迅的写作是应时而作, 是为了刺穿虚伪, 揭露黑暗, 写作是一种责任, 一种使命。而不是一种资本, 一件可以向人炫耀的珍藏。所以, 鲁迅冷静地看到自己的文字已不是个人的私有品了, 而是黑暗中那一两声清醒的呐喊, 于己而言, 的确已不算什么了。

对一个50岁的人来说, 尤其是对一个已经成为名人的50岁的人来说, 总结半生功业, 为自己树碑立传, 是很自然的事, 但对于50岁的鲁迅, 这一条便不适用, 他所想的是:我做得够好了吗?

英语教学从生活入手 篇10

【关键词】提高;写作水平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语文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读书、作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去吸取新知识的能力。而这单靠课内的阅读教学是不行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熟练技能。”因此,阅读教学必须积极向课外辐射。为此,应提倡多读:(1)多读些与课堂教学有关的书籍,以扩大知识视野,加深对课堂内容的了解。(2)多读些传统少儿读物,如英雄模范故事、伟人传记等,从中得到做人的启迪。(3)多读知识性的书籍,从小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如少儿科普读物等。(4)多读些短篇的适合儿童特点的、便于理解的、得益较大的读物。

大量阅读为学生作文提供了很多优势:(1)积累了大量的语言材料;(2)积累了大量的写作材料;(3)积累了大量的思维材料;(4)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知识;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学生在自愿、宽松的气氛中或博览,或精读,潜移默化,接受了大量名篇佳作的熏陶和影响,储备了丰富的材料,学习了表达技巧,为写作奠定了基础,铺平了道路。古人讲:“劳于阅读,逸于写作。”阅读的基础越深厚越坚实,写作能力的提高就不成问题。

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就会成什么文字。”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做的题目,久而久之,将会变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作文要以生活为源泉,要使学生面向课外,面向社会,为学生创造一个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织成网的丰富多彩的生活环境,作为生活作文的“活水源头”。为此,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一、要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

通过各种方式启发引导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爱山水、爱人民。有“爱”才有“情”,情动而辞发。只有热爱生活,才能认真仔细地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反映生活。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父母,心中有老师,心中有同学。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同情他人和帮助他人。这样,学生的内心世界逐步地充实起来,感情也会发生变化,进而用自己的笔反映生活中人和事,情真而意切。

首先,引领学生在大自然中玩耍。玩耍是儿童的天性,结合课本有关内容有目的地带领学生在自然中玩耍,玩中巩固和拓展知识,激发想象,享受自然的快乐。教完《小黑石》,我带学生到自然中找小黑石玩,有的用弹弓玩,有的用手扔……然后激发想象:小黑石最后命运怎样?有的想被扔到了楼顶砸到贼额,有的想成了烧水泥的材料,有的想成了人工玉让人欣赏……课本资源和大自然资源的整合,激发了兴趣,开拓了空间。

其次,共享大自然的恩赐。大自然鲜艳的色彩、清新的空气、甜蜜的硕果,本身就是视觉和嗅觉的享受。结合课本资源,在与儿童共享自然恩赐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儿童作文的兴趣。比如,菱角满湖满沟是巢湖夏季特有景观,香甜可口的菱角也正是孩子们爱吃的。我常在夏季带孩子们到浅沟观菱、采菱,启发学生模仿描写菱,如仿照《鸟的天堂》里的句子学生写道:“小河里到处都是菱,那密密层层的叶子不留一点儿缝隙……”在仿句中享受了家乡菱的可爱。采菱是孩子们都爱做的事儿,采后一起品尝菱的美味,品尝了劳动果食,更让孩子们享受了大自然的恩赐。

再次,是及时展示学生创作的成果。除在课堂表扬优秀作文,重视对作文的评价外,还可以办大自然作文墙报,印大自然作文小册子,对特别优秀的大自然作文可以推荐到少儿报刊发表,激发学生对观察大自然、体会大自然,写大自然作文的热情,形成良性作文行为。

二、要心中有读者

学生作文时,心中没有读者,只能为作文而作文,颇有被动、无聊、压抑之感。当然,要使每一次作文都有读者,是很难办到的,但至少要有假想的读者,以假作真,写文章时就会有针对性。材料的选择,中心的确定,段落的安排,感情的抒发,语言的分寸,都会以假想读者为转移,从而避免作文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三、要写自己想写的人和事

大凡作文,只要学生想写,就有写作愿望,有积极性。一个“想”字就能触动学生的“感应神经”,把生活和作文连接起来。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摆脱课本命题的约束,围绕写人、记事、状物三大类,写身边事,说心里话,自己命题,放胆写作。这样,学生就能放开手脚写,从校内写到校外。踢足球,搞竞赛,升国旗,春天的小草,夏天的青蛙……一一从学生笔端流了出来。在此基础上,老师加以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指导,作文就会文通句顺。

四、要抓住生活中的“热点”问题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新人新事不断涌现。有些新鲜事物,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成为人们议论的中心,形成生活中的“热点”,是学生写作的好材料。这些热点,不论是社会的、家庭的或学校的都应抓住不放,及时采访,写成文章,从各个角度反映某一个场景、一个镜头、一个浪花。

五、要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对自己生活中遇到的人、事、物、景,都要仔细观察、深入体会,多问几个为什么,透过现象看本质。

要大面积大幅度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一靠大量阅读,二靠丰富生活内容,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源泉”,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高,就有了丰富的材料,充足的后劲,不尽的潜力。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周益民.怎样写好作文[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2.

[2]张光璎.小学生作文指导完全手册[M].北京:农村读物出版社,2010.

作者简介:朱爱芳,1974年生,女,本科,一级教师,现任江苏省东台市时堰镇小学语文教研组长。曾获东台市教育工作先进个人,市优秀班主任。

从“学”入手构建教学活动 篇11

一、把握起点,激活同类教学内容的学习积累

教学要瞄准学生学习的起点。而我们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是从零起步,所以教师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实则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产生了许多无效的教学活动。

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第一学段有一个重要的句式“那么……那么……”,当课文中出现这个句式的时候,许多教师在课堂上总是把它当作一个新的知识点,先学习课文中的句式,然后进行仿说训练,一年级时如此,二年级时又照样,没有语言表达的提升,也没有基于前期知识的递进,几堂课下来,学生仿说句子的水平并没有提高。我们重新审视这个句式的学习,从学生学习的视角分析,这个句式在《松鼠和松果》中是第一次出现,须重点学;在《画家乡》《我不是最弱小的》中已不是新知,以前次学习为起点,可以略学。从句式的递进角度着眼,第三次出现的句子内容最丰富,而此时二(下)年级在句子表达方面也应指导学生学说句意具体的话。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应让学生在一年级说一个比较简单句子的基础上,能运用这个句式把话说具体,着眼于内容上可以是两个方面,在词语的运用上可以更鲜活、更优美,从而初步体会到“那么……那么……”这个句式一般是表达一种美好的事物或美好的心情。

二、转变视角,从“教师提问”转变为“学生活动”

目前的课堂教学是教师问的时间多,学生思考的时间少,一篇课文常常被教师问得支离破碎,课堂上教师成了主角,学习的主人反而降为配角,教学效果自然不会理想。

在课堂上,学生只有参与学习了,他们才会有收获。学生在课堂上根据明确的学习要求,自主地开展语文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充分思考,与人合作、交流,完成相关的学习任务,这时他们的情绪是高昂的,参与是积极的,学习的效果是明显的。

在教学《我要的是葫芦》第1自然段时,我组织了这样的学习活动:

师:小朋友,请你读一读课文第1自然段,想想小葫芦是怎么生长的。

(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

师:现在请同桌两个小朋友合作完成一个任务——读读小卡片上的词语,然后一边读课文一边合作给小卡片排排顺序。

(学生读课文第1自然段,对照课文内容给分别写着“细长的葫芦藤”“碧绿的葫芦叶”“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的四张小卡片排顺序,然后交流排序结果。)

师:为什么要这样排呢?你能通过读这段话中的有关句子告诉大家吗?

(同桌合作汇报朗读。教师对着四条短语引导学生说清小葫芦的生长过程。)

师:(小结)课文就是这样一句接着一句把葫芦的生长过程写得清清楚楚的。

(学生练读,边读边想象小葫芦生长的样子。)

三、板块推进,由“讲读感悟”向“语言实践”转型

讲读感悟式的课型曾一度统领过我们的阅读教学,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悟悟、悟悟读读,从感悟词句到段落,从感悟内容到情感,“你读懂了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是阅读课上出现频率最高的提问方式。确实,感悟式教学为学生个性化地发表观点、多元化地解读课文提供了平台,但也暴露出教学结构不清、学生平面化的思维严重、教学落点不明的弊端,尤其是缺少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大量语言实践活动。

上一篇:吸水能力下一篇:模因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