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字教学从兴趣开始

2024-07-24

识字教学从兴趣开始(精选9篇)

识字教学从兴趣开始 篇1

“人生识字聪明始”,识字是阅读教学的基础。学生在接受启蒙教育时识字的多少、快慢,直接影响到读写开始的早晚和阅读能力的高低。因此,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尤其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但识字对于活泼好动的学生来说,确实是一件枯燥乏味的差事,我们的识字教学常常陷入费时、费力、低效的尴尬境地。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识字教学伊始,合理地利用教材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用生动有趣的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的实物或图片、色彩鲜艳的简笔画、有挑战性的竞赛等方式,为学生创设一个乐于识字的情境,才能让学生对接下来的识字充满期待。在《识字8》的教学中,我便用学生喜欢的猜谜导入新课:

“上学肩上背,放学肩上背,别看个儿小,学问真不少。是什么呀?”在学生猜出谜底后,用多媒体出示一个漂亮的小书包,同时出示:“包——书包”,顺其自然地学习了“包”字。随后,在复习了“草字头”“食字旁”“三点水”“火字旁”“提手旁”之后,故意神秘地说:“这些偏旁部首都争着要跟‘包’字做朋友,它们和‘包’字站在一起会拼成什么新字呢?”学生一个个瞪大眼睛,侧着小脑袋思考着,对接下来的学习充满了好奇和求知的欲望。

二、生生互助,自主识字

这一环节是识字教学中最关键的一部分。以小组合作学习为主要方式,要求学生能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互助合作,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最终目的在于提高识字的质量和速度。操作这一环节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1.明确目标,指引方向。没有目标的合作学习是盲目的,就像航海没有罗盘一样。因此,给予学生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为学生指明学习方向,是自主互助识字成功的关键。识字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就是掌握生字的音形义,整个识字过程必须紧紧围绕这一目标来进行。我根据《识字8》教学内容的特点,为学生确定了以下小组合作学习目标:(1)拼一拼,读一读。每个学习小组拿出准备好的拼字卡片,先拼一拼,再读一读拼成的新字,不认识的字可以看看书。(2)想一想,说一说。一边轻轻地读字词,一边想象它所表示的事物是什么样的,并在小组中交流。(3)看一看,记一记。仔细观察每一个生字,想个好办法记住它们。

有了明确的要求后,各学习小组的识字活动便得以有序地进行。我会巡视各小组学习情况,并适时加入某个小组的讨论,给予适当的帮助与指导,使学生的合作学习更高效。

2.教给方法,注重引导。学生有了明确的合作学习目标,还必须掌握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和技能。(1)关注字音。提醒学生在自主拼读时特别注意前后鼻音、三拼音节、整体认读音节、复韵母音节等,做到读准字音。(2)帮助学生归纳出理解生字词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例如,可运用“联系生活法”理解“花苞”“水泡”等描述生活中常见事物的词语;运用“身临其境法”理解“难受”“兴奋”等表示人类常有情绪的词语;此外,还有“近义词法”“反义词法”“联系插图法”“查字典法”等等。(3)引导学生集思广益,采用尽可能多的方法来识记不同的生字,并把这些方法总结出来。如:换一换、加一加、改一改、歌诀法、字谜法等等。

有了这些识字技能的支撑,才能使学生真正爱识字、乐识字、轻松识字。下面列举《识字8》教学中两个小组合作学习的片段:

【片段一:读准字音】

生1:“苞”“炮”“饱”“泡”这几个字的韵母相同,所以我觉得读的时候特别要注意它们的声母,“苞”和“饱”的声母是“b”,“炮”和“泡”的声母是“p”。请跟我读。(该生领读,其他组员跟读两遍)

生2:我发现这些字的读音都和“包”很像。(其余组员纷纷交流自己的发现)

【片段二:识记字形】

生1:我会记“水泡”的“泡”。因为水泡跟水有关系,所以是三点水加个包。

生2:我来说“花苞”的“苞”。因为花苞是花草类,所以用草字头。

生3:我会说“炮”,“大炮”的“炮”。因为炮要用到火药,跟火有关系,所以是火字旁。

生4:我会说“饱”,“饱满”的“饱”。因为吃了东西才会饱,跟食物有关系,所以要用食字旁。

生2:这几个字是由不同的部首和“包”做朋友组成,“包”表示它们的读音,部首表示它们的意思。老师以前讲过,像这样的字叫做形声字。

除掌握识字技巧外,还要教给学生交流的方法。如交流时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挑选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是有困难的知识点进行交流;交流时要做到吐字清楚、表达完整,对不同的观点要乐于接受。

三、反馈交流,点拨总结

学生受到认知水平的局限,在小组自主互助识字的过程中,势必会产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进行准确及时的反馈,对知识缺陷进行有效的矫正和补救。学生主要通过两种方法对自主互助识字成果进行反馈。一是口头展示,具体做法是: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就本组中的“得意之作”或产生争议的知识点进行阐述,进而在全班展开讨论,最后达成共识。二是书面测试,其测试内容以“给生字注音”“生字与音节连线”“辨析形近字组词”为主,以检测所有学生的识字情况。教师再根据反馈的实际,进行有效的点拨和总结,防止知识缺陷积少成多。在本节课的反馈交流中,我发现学生对“饱”这个字十分熟悉,但对“饱满”一词的理解不够到位,因而生成了下面的互动片段:

师:(多媒体出示几幅颗粒饱满的果实图)看看图上的几种果实,他们都是怎样的?

生1:圆圆的,鼓鼓的。

生2:胖胖的,像小朋友吃撑了肚子。(众生笑)

师:这样的果实就可以称为——(出示卡片:颗粒饱满,生齐读)其实,“饱满”这个词不但可以表示果实长得好,还可以表示人的精神好。

生3:老师,我知道了。我们上课时坐得很端正,听得很认真,很有精神,就叫精神饱满。

师:对,说得真好。那么,我们除了上课时精神饱满,还有什么时候也是精神饱满的呢?(学生纷纷高举小手)

生4:我们早上上学时精神饱满。

生5:我们早上做操时精神饱满。

生6:我们每周一早上升国旗时精神饱满。

生7:我们上体育课时也是精神饱满的。

自主识字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互助学习小组为活动单位,学生全员参与的一种识字教学模式。它不但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了提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它充分体现了“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将宝贵的时间发掘出来用于攻克重难点,用于拓展阅读,让学生学得更透、更广,让他们登上识字的特快列车,在知识的旷野中自由驰骋。

识字教学从兴趣开始 篇2

浙江省缙云县实验中学蓝玲

摘要: 激发学生写作兴趣,要从“心”开始:要怀着一颗体贴之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要怀着一颗宽容之心,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要怀着一颗赏识之心,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

关键词:写作兴趣体贴之心宽容之心赏识之心

每次布置学生写作文,讲台下总是一片哀鸿之声,学生觉得写作文难,作文难写,甚至厌恶写作文。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作为语文老师,我们首先应该反思我们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学生愿意写作,喜欢写作,乐于写作。笔者以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要从“心”开始:

一、怀着一颗体贴之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大部分学生写作最大的困难是写作素材匮乏,普遍感觉是“无米下锅”,这与学生生活内容较单一,涉世不深,观察力不足,缺少感悟分不开的。其实,老师布置的那一道道看似深刻的作文题目也是“罪魁祸首”。我们老师布置作文题目时,往往存在着脱离学生实际或超出学生的认知水平的问题,再加上有时有些作文题目伦理道德色彩浓厚或太过抽象,学生不得不去写一些假、大、空的文章,以至于出现人物描写“脸谱化”,人物语言“千人一词”的现象。譬如某县组织统考后的语文阅卷,结果在作文阅卷中,竟发现有二十几位教师累死在了工作岗位上,有三十几把折断了的尺子(为了表现同桌的友谊,同桌在“我”考试时忘了带尺子的情况下,毅然将自己的尺子一折为二),有四十几人借伞给别人。

面对这样的局面,老师在作文命题的选择和内容的安排上要尽量站在学生的角度,要贴近学生,体谅学生。因此,笔者在作文指导训练中尝试“生活化作文”即让学生在深入体验生活的基础上写出的具有浓厚生活气息的作文。作文教学前,教师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家庭、学校和大自然等方方面面,去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和反映生活。教师引导、帮助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对象(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进行写作训练。大力提倡学生写“随记”、“随感”、“随想”。(“随记”就是让学生把一天中能引起自己关心的、好奇的、感兴趣的所见、所闻记下来;“随感”就是让孩子把对现实生活各个方面的理解、感悟、判断记下来;“随想”就是让学生通过“随记”“随感”的再加工,从而在自己心中形成的奇思妙想、美好向往、心中理想)“生活化作文”给学生多种选择,在内容方面给学生留的较宽的空间。只有这样,才能使那些生活经历不同,阅历不同,心灵感觉不同的学生都有话可说,才能解决作文事无米之炊的难题,才能激发出学生写作的热情。

二、怀着一颗宽容之心,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

应该说,作文是有一定的板块的,但板块只是引导学生入门时用的,一旦学生掌握了还得引导学生走出来,写出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而我们平时作文教学指导中,老师人为的给学生许多板块训练:拟题训练,告诉学生“明眸善睐亮全篇”,“花香蝶自来,题好文一半”所以标题很重要;训练开头,告诉学生要闪亮登场,否则明珠暗投,大祸临头,要“巧扮风头秀眉目 ”;训练结尾,告诉学生要振聋发聩,力如豹尾,因为“豹尾小翘文增威”„„这样的作文教学高估了教师的指导作用,也许忽视的学生的心理要求,忽略了写作个性化的事实。既然如此,我们教师为什么不放松一点呢?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无为而治”也不失为一种思路,得鱼忘筌,或许会让学生习作更轻松,更快乐,也更有效。

以人为本,发展个性,是素质教育的关键所在,也是生活对人的要求。笔者认为在写作教学方面,语文老师的主要任务应该为学生提供自由、个性和安全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呼吸,发展个性,鼓励创新性。要让学生明白,习作的目的之一,是提高他们的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只要能够有效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通过什么方式都是可以的。只要你的表达能够明白准确无误,怎样表达都是可以的。只要你能达目的,不管你走阳关大道,还是过独木桥,都可以。所以,写作课上,除了最基本的以外,老师不应讲得太多太细,尽量避免增加学生的心理负担,要花工夫解除学生的心里的种种束缚,而不是给学生套上层层枷锁。

同时,大力倡导学生“以我手写我心”;倡导学生作文写真话,抒真情;倡导张扬主体的个性。通过几学期的尝试,学生写作有了可喜变化:学生作文时觉有东西可写,学生曾被压抑的写作潜能得以迸发,敢于表达,勇于表达了,作文一改过去刻板、枯燥、单调的面目,求实求新敢于表现自我的佳作大量涌现,不仅自由作文、课堂作文涌现大批优秀之作。

三、怀着一颗赏识之心,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

在命题时,语文老师往往会低估写作难度。在评价时,语文老师又往往抬高评价标准,常常用成人的眼光,从自己个人的喜好来评价学生的作文。这样,学生作文很难得到老师的赏识。另外,我们语文老师在评改作文的时候,往往是狠“抠”问题,以为抠出问题越多,对学生的帮助越大。其实,这是我们语文老师一厢情愿的想法。看着被自己批得一片狼藉的作文的时候,也许我们老师心里很有成就感。可事实上,这样做不见得有多大益处,相反,很有可能会挫伤学生的写作自信心——当一个人被别人批评得一无是处的时候,很少会有人有愉悦的心态,哪怕人家说得再有道理。写一篇作文实属不容易:审题立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绞尽脑汁,搜索枯肠。自己化了九牛二虎之力完成的作文却得不到老师相应的肯定,得不到老师足够的尊重,其郁闷和懊丧是可想而知,这对学生写作信心的伤害也是不言而喻的。

所以,作文教学中,尤其是作文评改时,教师采用丰富多样的赏识激励评价方式,让学生感受作文成功的乐趣。如在作文评改时,老师由“挑刺”变为“栽花”。以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的作文,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放大其作文中的优点,给他们以鼓励性的评价,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树立写作自信心。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文教学中,教师怀着一颗体贴的心,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怀着一颗宽容的心,保护学生的写作个性;怀着一颗赏识的心,培养学生的写作信心。对写作有了热情和信心,学生就会从怕上作文课转变成为喜欢作文课;从厌恶写作转变成喜欢写作;从把写作当成“苦差事”转变成把写作当成乐趣。学生的写作兴趣一旦被激发出来,学生的写作水平的提高也就水到渠成了。

参考文献:

1、《个体生命的宣示》、《让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语文教学论》主编:李景阳)

2、《以赏识之心看“成品”》(《作文教学研究》作者:池文清)

教学从培养学习兴趣开始 篇3

一、创造和谐课堂氛围,融洽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是一个双向的过程,是教师与学生相互交往的过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是处于平等地位的。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总是教师“一言堂”。课堂上,教师总是向学生灌输,学生始终处于消极、被动的学习地位,没有什么轻松、愉快而言,更不用说学习兴趣了。英语新课标对教师的要求在角色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教师的主要职能由知识技能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师生关系从传统的“师道尊严”转变成新型的伙伴关系、朋友关系。教师要清楚理解新课标提出的要求,明白学生才是教学的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应该一切为了学生。有了这样的思想,教师才会从学生出发,了解小学生的内心想法、心理特征,甚至是不同喜好,以最大的热情和爱心去关爱学生,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有利于形成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

事实证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有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师生关系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学习氛围,进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正如“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景象:当学生喜欢的教师走进教室的时候,学生就会洋溢起笑容,课堂上情绪高涨,举手回答问题的更是络绎不绝,学习气氛非常活跃,学习的效果也相当好;反之,如果学生不喜欢这个教师,由于逆反心理,就不愿意去学习这门课,跟不用说主动接受教师教导了,学习的效果自然不好。可见,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积极创设情景教学,增强学习兴趣

英语学习重在交流,但在生活中缺少语言交流的环境和场所,因此教师应该在课堂上创造更多的机会给学生操练所学知识,教学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以求最佳的学习效果。由此可见,在课堂上创设真实的情景很重要。传统课堂中,学生一味重复单纯地读、写、背,机械地记单词、句型,致使身心疲惫,产生厌烦情绪,对学习英语没有任何兴趣。但是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以后,学生在不自觉的情况下去听、去说、去感受,枯燥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率。

三、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教学过程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媒体,在英语教学中发挥的积极作用日益显著。利用多媒体教学,可以集文字、图像、动画、声音于一体,化静态为动态,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为学生设置真实的学习情境,从而激起学生说的欲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

英语教学中,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是教师常用的教学手法,利用多媒体,不仅可以播放声音,同时还能配合图文,实现视觉和听觉的完美结合,充分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的感官参与。多媒体教学以其新颖的呈现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积极作用。如He和She的辨析在多媒体教学中一目了然:伴随着音乐声,出现一个男孩,紧接着呈现单词he,音乐声再度响起,男孩多了一条辫子,变成女孩,以类似的动画方式,单词he多了一条曲线,之后快速变换为字母s,就成了单词she。如此直观生动的教学方式令人印象深刻,且简单明了的区别了单词he和she。又 如on,in,under等的区别,因为方位名词对于小学生来说较为抽象,如果采用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学生多数无法真正理解。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来帮助学生理解与掌握。课件中出现可爱的喜羊羊和文具用品,从学生感兴趣的卡通人物,熟悉的事物出发,运用多媒体技术,分别设置几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学生会发现他们的位置明显不同。这样的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在仿真的教学情境中进行直观教学,令人印象深刻,学习气氛轻松自在,让学生在欣赏动画片的同时轻松掌握了知识,真正实现了玩中学、乐中学,实现了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使学生发现英语不再是一件枯燥无味的事,而是充满乐趣的,对英语形成持久的学习兴趣。

四、展开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成就感

学生是受教育者,是教师教学的对象。但是,每个学生都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他们存在个体的差异,接受能力自然也存在差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看到学生的差异,展开合理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成就感。

由于小学生各方面不成熟的特点,犯错误时正常的,教师面对学生的失败时,不要急于下定论,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不吝啬赞赏和表扬,建立学生的自信心。

正如卡耐基在《美好的人生,快乐的人生》一书中写道,“称赞对温暖人类灵魂而言,就像阳光一样,没有它,我们就无法生存或想象。”教师不经意的一句表扬和鼓励,常常会温暖学生的心田,激起学生的斗志,增强学习兴趣。在课堂上,当一个学生正确回答问题以后,教师可以开心地说:“Good! ”“Great! ”“Wonderful! ”“Excellent! ”或者竖起大拇指来表扬他。如果学生无法回答,即使是再简单不过的题目,教师也不要恼火,或者毫不留情地批评他,应该给予学生鼓励:“Try again! ”如果还是回答不出来,千万不要让他站在那里,让他坐下,并试着安慰学生:“It doesnt matter! ”切不可以学生能不能回答问题来衡量评价一个学生,更不能以成绩的高低判断学生的好与坏,优与劣。要让学生感觉到,不能回答问题也是正常的,重要的是思考。这样,不管是否能够正确回答,学生都会积极地思考、踊跃地参与,不会影响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的主动性就更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不吝啬地给予学生肯定,多使用激励性的言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愿意学习英语,对英语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实现英语教学的目的。

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首要问题。只有激发学生的学习的热情和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主动学习,才能提高英语课堂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识字教学从兴趣开始 篇4

良好的开端, 就已经成功可一半。在山区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 学生们总是带着一种好奇心、浓厚的求知欲上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决不能让他们失去了学习兴趣, 课前导入语的设计非常重要。第一节课教学过程中, 应当对学生开门见山地说明物理这门学科的启蒙性非常的强, 但是与我们的学习基础差异性关系不大, 正如百米赛跑那样, 大家都处在一个起跑线上。作为你们的物理老师, 我会对大家负责、会一视同仁, 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树立信心。在课前导入语中, 应当多采取一些鼓励性的言语, 使学生们产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这样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可以先给学生来个“魔术”表演, 比如拿出一张硬质和一个杯子, 让全班学生检查道具没有问题;然后将水杯装满水, 将纸放在上面, 向学生提问:杯子倒过来以后, 纸处于什么状态, 水会怎样?先让学生讨论一下, 再做纸托水杯实验, 从而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实践中可以看到, 虽然该种实验, 在城市中学教学过程中不算什么新颖的操作, 但该种直观性的演示, 对于山区的学生而言, 可以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有效调动他们的情绪。

二、“名人”激趣

在中学物理教学中, 应当以课本为基础, 向学生介绍书本上出现的科学家、名人们的生平、学习经历, 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比如, 爱迪生曾经被教师和学生们认为是一无是处的笨蛋, 他的智商非常低, 因此无法读书, 而且在不到三个月的在校时间, 就被老师要求退学。然而, 爱迪生没有就此放弃自己, 失学后他依然继续自学, 终于成为发明专家;再如, 爱因斯坦在上小学的时候, 除物理学科外, 其他学科的成绩都非常的差, 常被同学们戏称憨直农夫, 然而他没有气馁, 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 最终取得了成功!通过这些名人例子, 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在遇到挫折时, 一定要像名人那样, 具有不屈不挠的精神, 而且还可以激发他们的兴趣, 只要你们付出艰苦努力。如2003年毕业的巫炜同学, 中专毕业的他在电子开发中申请了专利, 他写信告诉我, 就是因为我的正确引导, 当初没有骂他是“神经病”, 才有他的今天。

三、“实用”激趣

从本质上来讲, 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应用和实践, 由于山区中学学生来自于农村、大山深处, 他们将来要成为山区的建设者, 因此应当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物理是有用处的, 将来可以服务山区、服务建设, 而不是虚的、没有用处的知识。比如, 如在讲长度测量知识时, 长度单位是什么;长度测量工具是什么;身高多少;等于多少厘米、毫米等。从而引出农田喷雾器上标识8L、10L、15L的含意, 若要兑农药千分之几应怎样计算放药量。在讲扩散和温度关系时, 可引入喷洒农药的时间选择, 如果采用熏杀类农药, 建议选用在中午喷洒效果较好的原因;如果选择触杀类农药, 建议傍晚喷洒, 这样会起到良好的效果。在学习影响蒸发快慢因素时, 可引导学生分析农村地膜覆盖是怎样减慢蒸发的, 什么时候适合盖膜, 在地膜应用过程中, 应当注意, 雨水过量的情况下, 应当适时揭膜。学习“浮力”后, 可去码头看看船舶上标着的“吃水线”搞清轮船的排水量是怎么回事。学习了“简单机械”后, 到我们学校正在施工的工地去看看大吊车, 看看它哪部分是杠杆, 哪部分是轮轴, 哪部分是滑轮组, 然后进一步观察这些部分是如何协调运作的。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教师要提醒学生处处留心, 把所学知识和实际运用联系起来, 才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学好物理。

四、“实验”激趣

对于物理这门学科而言, 其主要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一门学科, 很多的物理知识通常需要观察、多次实验, 才能总结出结论。因此, 在山区中学物理教学实践中, 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多动手操作, 积极引导他们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来。需要说明的是, 很多山区学校的条件有限, 因此也就影响了教学质量和效率。但是, 我们依然要结合实际条件和教学内容, 为实验教学创造条件。比如, 在“光学”一节教学过程中, 可让学生对“插入水中的筷子”进行观察;对于插入水中筷子而言, 看上去似乎已经变形、弯曲, 拿出水面以后, 又变成了直的;同时, 将水滴放在透明的塑料纸上, 对小字进行观察, 会看到书上的字变大了。当学生们看到上述“奇异”现象以后, 通常会怀着非常好奇的心理去刨根问底、去找原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导学生主动地钻研教材, 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这也正是我们教师最愿看到的结果。

五、结语

精彩从识字开始 篇5

“语境”至关重要

我们知道:一个字(词)的意思是随着语言环境的确定而最终得到确认的。因此,只有将一个个字(词)置入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去辨析其意义,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识字,也才能真正使汉字成为重要的交际工具。因此教学时,识字的语境至关重要。

【片段1】《小动物过冬》(苏教版二年级上册)随文学习“刮”“商”“量”三个字。

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这三个小动物啊,还是好朋友呢!它们常常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过得很快乐。你们能说说他们是怎样快乐地过日子吗?(生想象说话)

师:可是,没过多久,秋天就到了。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看图说话,认识生字“刮”)

师:秋风刮起来了,天气渐渐凉了。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好朋友们互相担心,大家该怎么过冬呢?于是他们聚在一起商量过冬的事。(师出示“商量”词卡)

师:仔细看“商”字,同字框里包了八张口,几个人在一起才能商量。再看“量”字,它和“力”组合在一起读四声,在这里组成“商量”时应该读轻声。(生反复练读)

师:所以,这三个好朋友就聚到一起商量过冬的事了。

以上片段,教师恰当地运用了文本资源,利用课文的情节为整个故事的展开创设了情境,并且在自然的语境中引导学生学习生字,如采用看图说话的形式,认识生字“刮”,就把识字与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了;采用在语境中理解“商量”的意思,强化“商”的字形、“量”的字音,实现了依赖语境各个击破的识字目标。

“辨析”必不可少

汉字属表意文字,许多字都是由基本的字根组成,相继也就产生了相当数量的同音字和形近字。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短时间内学习大量的汉字势必会产生记忆模糊、运用混淆的问题。因此,对汉字进行阶段性的辨析整理显得尤为迫切。

1. “字理”助辨析

【片段2】《我是什么》(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生自读课文后,师相机出示本课词语指生认读,随机根据新字的音形义进行指导。

师:“暴躁”是什么意思?

生:“暴躁”就是不温和,爱发火。

师:说得多好!瞧这个“躁”字,怎么记住它?

生:“操”去掉提手旁,加上足字旁就是“躁”。

生:“澡”去掉三点水,加上足字旁就是“躁”。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联系以前学过的字来记忆,是学习新字的好办法!同学们,你们说的这三个字可是好兄弟呢,你们看,(师边板演“澡”“操”“躁”三字,边读记字的顺口溜)有水爱洗澡,有手在做操,生气爱跺脚,多有意思呀!来,我们边做动作边记住这三个字。(生边做动作边读)

以上片段,教师运用形声字偏旁表意的特点,以顺口溜的形式帮助学生梳理记忆,在唱念与做动作体验的过程中,轻松解决了一组形近字混淆的问题。可贵的是,这样的学法小结更向学生推介了一种运用字理辨析形近字的方法,启发学生今后要经常有意识地对汉字进行归类辨析和分类整理,从而更有效地掌握汉字,运用汉字。

2. “语境”助辨析

在阅读时,一定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辨析,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选取准确的字,避免同音代替或形近相混而造成错别字。

“补充”丰富认知

【片段3】《棉花姑娘》(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师:棉花姑娘生病了,叶子上爬满了许多可恶的蚜虫。你们知道蚜虫怎么害人吗?

生:咬棉花姑娘。

生:还偷吃棉花姑娘的棉桃。

师:是啊,蚜虫是一种非常可恶的大害虫(师出示“可恶”词卡),它爬到棉花姑娘身上吸食汁液,偷走营养,还传播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棉花姑娘的花、叶都会枯黄,我们就再也看不到那样美丽可爱的棉花姑娘了。快来读读这句话,读出你的感受。(生读带有“可恶”一词的句子)

师:(生1读后)读出了对棉花姑娘的同情。

师:(生2读后)老师听出来了,你很为棉花姑娘着急。

师:(生3读后)读出了对蚜虫的讨厌。

低年级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是极为有限的,识字学词过程中,适时补充资料,助其丰富认知,不失为一种有效手段。以上片段中教师及时在学生的未知领域补充资料,帮助学生了解蚜虫知识,领会蚜虫给棉花姑娘带来的伤害,从而加深其对课文的领悟和对词语的理解。学生在读带有“可恶”一词的句子时,语调中充满了埋怨、厌恶,显然,他们已经站在朋友的立场上为棉花姑娘着急、担忧了。

“运用”加深理解

【片段4】《棉花姑娘》

师:棉花姑娘着急万分时,她看到了啄木鸟,它会怎样对棉花姑娘说呢?(出示带有“请”的句子,指导学生朗读)

师:(学生读后,去掉“请”字再读)“请”字很神奇,你们读一读,去掉它会怎么样?(生读句子“你帮我捉害虫吧!”)

生:去掉“请”字,一点也不礼貌。

生:去掉“请”字,好像棉花姑娘在命令啄木鸟,不是请人家帮忙。

师:是啊(出示“请”字卡),“请”字多神奇,它站在句子的开头,一下就让我们看到了那个有礼貌的棉花姑娘,谁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师:(手举“请”字卡)你能用“请”字说句话吗?

生:请你借我一支铅笔好吗?

生:妈妈,请你帮我削削铅笔!

掌握汉字的真正标志是可以信手拈来,拿来就用。以上片段以“请”为媒介,通过增删的方式让学生在语境中比较朗读,体会“请”的作用,既是在随文识字,更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感。通过几个来回的朗读体会,学生轻松地领悟了词语的意思以及词语在句中所起的作用,此时再来运用可谓水到渠成。

“巩固”始终不忘

识字就像交朋友,一回生两回熟,多次见面就成了朋友。有的教师依据此规律,在生字教学时很注意生字的复现:读词语时,加(去)拼音读、打乱顺序抢读;读句子时,把生字所在的词用彩色凸显,刺激眼球引起注意;指导朗读课文时,又让部分词语再呈现,使学生和生字多次见面,直到牢牢地记住它。但尽管这样,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说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对于记忆材料,复习的最佳时间是记忆后的24小时以内。所以教生字后,还应该及时安排巩固生字的环节,如在第二课时可更换生字语境,用本课生字组成一组词串、儿歌或浅显易懂的短文等,帮助学生复习巩固生字。当然,除此之外更要加强课外阅读,因为阅读是巩固识字的最好方法。海量识字是为了实现汉字阅读,而阅读又会进一步巩固识字成果,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数学学习从兴趣开始 篇6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知识型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强,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给孩子报的兴趣班越来越多。可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却与家长的期望成反比:越来越淡。有时候我在思索: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前几天恰好看到这样一篇教育案例:开学第一天,东东(与在美留学的爸爸妈妈从夏威夷刚回来)背上小书包,在爸爸的陪同下连蹦带跳地走进了小学校。这一天是东东盼望已久的日子,东东兴奋得手舞足蹈。他们到校时,有三个教室的孩子们已经陆续坐满了,只有东东所在的二班教室的门还是锁着的。家长领着孩子站在教室门口等。东东不停地问爸爸,老师为什么还不来?爸爸不回答,东东不像刚才来时那么兴奋了。忽然下起了小雨,一群大人、孩子只好躲到走廊里,家长焦急的目光始终盯着校门口。从早晨7点20等到8点30,二班的老师总算来了,打开了教室门。令东东的爸爸惊讶的是,老师竟然连一句道歉的话都没有!中午,一些家长把孩子接走了。东东等着爸爸到学校食堂给他打饭来,他看着三个因为说话被老师留下挨训的同学,自己心里也有点害怕。三个孩子见到来接他们的父母,都大哭起来。老师还是不让走,当着家长的面,仍在严厉地教训着那三个新生,原因无非是孩子不遵守纪律、追逐打闹等。之后,老师转身对着家长说:“你们家长得管管自己的孩子!你们家长干什么的?!就教育出这样的子女?!”

开学第一天,东东的爸爸有太多的感慨:国外老师如果这样对待孩子,家长就会去控告老师虐待孩子。在美国老师晋升的一个重要条件,是家长的意见和反应如何,因此孩子永远是处在首要地位,可是在国内我连给老师提意见都不敢。而东东呢?他上学的第一天,听到的训人的话比什么时候都多。他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老师老绷着脸?为什么她们那么爱生气?那么爱训人?坐的姿势不对,书本摆放的位置不对,回答问题不对……都会惹老师生气而挨训。

东东的遭遇实在令人恐惧,可是一项调查表明:在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中,竟有64.7% 的学生和家长受到过如此待遇。入学前每个孩子都怀着美好的愿望,翘首以盼渴望早日进入学校,可是,为什么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之后,学习就成为某些孩子的苦恼?

记得我第一次接手一年级时,开学初望着一张张可爱的面孔,我好像面对的是我自己的孩子。而有的学生更是把我当成最亲的人,他们有时叫我妈妈或阿姨。可是随着学业的开始,孩子的缺点也开始慢慢地暴露:有的孩子爱打架,有的孩子不写作业,有的孩子不讲卫生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随之而来。为了达到教育成才的目的,我想尽了各种办法。打架的我就吓唬他:再打架我就把他交给警察叔叔;不讲卫生的我就扬言下一次不让他进教室……总之是挖空了心思。学生的习惯慢慢养成了,可是学生的学习兴趣却慢慢地减退了。我突然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望着一张张毫无生气的脸,我后悔莫及。

那么如何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现结合自己的实践教学经验,谈几点看法:

一、注意多用激励性语言 鼓励学生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对教师的语言是非常敏感的,一年级学生则更是如此。教师粗暴、讥笑、训斥的语言常会给学生幼小的心灵造成创伤,而教师温和的激励或面带微笑的表扬,则能使学生感受到亲情的力量从而成为学生学习的良好动力。

例如:在学习“10的组成”一课时,我利用“找朋友”的形式:哪位同学是我的好朋友?师说6,生说4,6和4组成10,既帮助学生增强了记忆,又使他们感受到了师爱的温暖。

二、“寓教于乐”,教学 中掺杂游戏成分

低年级的孩子单纯可爱,喜欢做游戏。在游戏中学习知识,是他们感到最快乐的事情,他们主动投入其中,积极性特别高。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计符合教学内容的游戏活动,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例如:在学习“三角形的分类”一课时,可以设计“猜一猜”的游戏,只露出一个角,让学生猜一猜这是什么三角形,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看到一个直角或钝角,就可以判断是什么三角形,而看到一个或两个锐角都不能判断是什么三角形。这样学生在快乐的游戏中,既巩固了新知,又将所学进行融会贯通,形成了知识网络。

三、“故事化教学”,把 思考题编成有趣的故事

一年级的学生大多喜欢听故事,鉴于学生的这一特点,我就把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编成一个个小故事。

例如,在第一册的教学课本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同学们排队做操,小红的前面有9个人,后面有5个人,小红站的这一行共有多少个人?”大部分学生在听完老师读题后便不假思索地说出14个(用9 + 5)这个答案,此时我并没有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而是给他们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天,15只鸡排着整齐的队伍,在鸡妈妈的带领下,走出了鸡舍,到草地里捉虫子吃,到了草地后,鸡妈妈一数就吓了一跳,少了一只鸡,可她向前看看,又往后数数,她的孩子并没有少,奇怪,15只鸡怎么会变成14只呢?原来,鸡妈妈真糊涂,她把自己都忘了。”小朋友听完后都笑了起来,然后再让学生对刚才的计算进行检查,这时,学生恍然大悟,告诉我要再加1,因为刚才把小红给忘了。这样把枯燥的数学知识寓于故事之中,有利于活跃学生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另外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我经常把高斯、祖冲之的生活和求学的小故事讲给学生听,教育他们热爱数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四、练习形式多样化

低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注意力是很难持久的,故而单一的机械的练习很难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要设计形式多样的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单一重复的练习过多,不但难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会引起学生的厌烦情绪,只有经常变换练习的形式,让练习的形式丰富多样,才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才能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在设计练习时,切忌单一重复的练习,应多设计一些动手动脑的练习,使学生既动手,又动脑动口,多种感官参与学习,达到使学生乐意学习的目的。而且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知识的力量,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引起学生对该学科的兴趣。

五、丰富数学活动体验

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科学,比较枯燥、艰涩、乏味。如果学生仅靠“认真听讲”,是很难学好数学的,更不用说产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了。因此,多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操作、去观察、去体验、去交流、去感悟,进而丰富数学活动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当学生真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强烈的学习兴趣和牢固的数学信念时,才能激发出学习数学和创造数学的动力。

总之,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的任务应该是千方百计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真正热爱数学并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从而使学生产生发现数学、创造数学的无尽张力。

摘要:家长对孩子的学习越来越重视。可是,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却往往与家长的期望成反比。入学前每个孩子都怀着美好的愿望,翘首以盼渴望早日进入学校。可是,为什么几个月,甚至几个星期之后,学习,就成为某些孩子的苦恼?

识字教学从兴趣开始 篇7

一、教师自己要充满热情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与组织者, 教师的情绪是很容易影响到学生, 甚至是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给学生产生某些暗示并影响到他们的行为。因此, 要使我们的教学富有生机, 让学生学得深, 学得牢, 我们教师应该拥有一份激情与力量。

二、教师要巧妙地设计导入语

导入语是一节历史课开场白, 可以决定一堂课的气氛, 恰当的导语, 可以让学生尽快进入角色, 及时地抓住课堂的思维脉络。所以应该精心设计导入语, 可以用慷慨激昂的演讲导入, 可以用优美动听的音乐导入, 也可以用最新的学生感兴趣的新闻导入, 不论采用何种形式, 抓住学生的心弦, 引领他们进入历史风云是最终目的。

三、教师要设计优美的课堂语言

教师语言表达能力的强弱, 直接关系到教学的实际效果。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师的语言艺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教学语言水平高, 语言准确精炼, 严谨流畅, 幽默含蓄, 会深深地吸引学生, 或是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或是让学生获得人生领悟, 或是引领学生进入思想空间。

四、教师要让学生想动、敢动

一个民主宽松的教学环境, 是学习兴趣生根发芽的摇篮, 也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才能真正地活跃起来。教师上课时不要居高临下, 把自己看作是权威的化身, 要平等待人, 以理服人。要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启发学生思维, 勾起学生的求知欲, 使学生动起来。

五、教师要多鼓励学生

学生在课堂上回答的问题, 有易有难, 对于比较难的问题, 如果学生不能回答, 教师要适当地铺设台阶, 使其顺利地完成作答, 要适当地点评。这是因为从你的评价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一种答案, 更是一种动力, 一种态度, 一种认可, 当老师对他们说“你说得很好”“你的领悟能力真强”“你的反应真敏捷”时, 他们会觉得自己是幸福的, 是满足的, 他们的自身得到了尊重和肯定, 这样的鼓励会使学生的参与热情更高, 思维也就更活跃。

六、教师要作画龙点睛的小结

课堂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复习小结。一节课的小结应该起到两方面的作用:复习归纳本节课所讲核心内容, 突出重点难点, 并找到便于学生记忆的方法, 使学生不仅记忆牢固, 而且知道本节关键所在,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二是留下悬念, 激发学生反思的余波, 一节课的结束不能认为是思维发展过程的完成。恰恰相反, 应该是思维进入更高层次循环的开始。因此, 在小结中, 我经常用悬而未决的问题创设新的情境给下节课布下疑阵, 以此激发学生渴望知识的愿望, 以保证那兴趣的火花越燃越旺, 良好地带动下面的学习。

当然, 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教学方法很多, 我们作为新时代的教育工作者, 应该对学生充满爱心, 去追寻更多更好的教学方法, 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我相信, 只要我们多加努力, 学生就会对历史充满兴趣, 历史课就会充满活力。

摘要:兴趣是学生最好的教师, 有了兴趣就能直接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 使学生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 教师要充满热情, 设计恰当的导入语, 设计优美的语言, 多鼓励学生, 作画龙点睛的小结, 激发学生心中学习历史的兴趣火花。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课堂开始 篇8

一、用数学之美吸引学生

哲学家罗素曾说:“数学, 如果正确看他, 不但拥有真理, 而且具有至高无上的美”。的确, “哪里有数学, 哪里就有美”。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为数学勾画出了千姿百态的神韵, 使数学显示出了对称、简洁、和谐、奇异等美的特征。这就为我们教师提供了展示数学美的广阔空间。例如:数学公式, 即便最简单的有关圆和球体的公式, 也都能如此简洁、绝妙地把几何图形和数量之间内在的深刻联系揭示出来, 体现了数学的简洁之美。圆锥曲线中的椭圆和双曲线, 不论是从它的方程来看, 还是从图形来看, 体现着完美的对称关系。而圆锥曲线的第二定义则揭示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之间内在统一性, 体现了数学的和谐美。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学自身的特征和特有的美,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数学中的美, 可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浓厚兴趣。

二、巧设疑问,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疑是思维的起点, 趣是学习的动力, 有疑才可能展思, 有趣才会爱学, 学生只有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不断生疑、质疑, 才能发挥智能的最大潜力。让学生在疑中生趣, 在趣中探讨, 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良好开端。在教学排列组合时, 举例:我校高二要举行一次篮球赛, 第一阶段, 将8个班的代表队 (每班一个代表队) 分成2个小组, 每组4队, 分别进行单循环赛;第二阶段, 将2个小组中产生的前2名共4队再进行单循环赛, 请问整个赛程一共要进行多少场比赛?问题提出来以后, 学生议论纷纷, 不停地画示意图, 不停地计算。学生对“排列组合”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求知欲望也非常强烈。

三、结合实际应用,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源于生活, 寓于生活, 用于生活。只有对任何知识的学习感到有用, 学生才会有学的兴趣。例如学习了二元一次方程后, 给出了一道这样的题:现有甲、乙两家旅行社可选择, 甲旅行社说只需领队买全票, 其余全部票价优惠。乙旅行社说:我们全部八折。试分析哪家旅行社更优惠。还有存款、出租车、电费等问题, 这些应用性问题是学生身边常有的事, 是学生看得见, 摸得着的事, 因此学生容易产生兴趣, 思维也是最积极、最活跃的, 从而增添了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用数学故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比较枯燥、抽象的学科, 为了让学生在数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作用, 教师要创设乐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以此达到乐于思考、乐学于趣。如在讲“数列”时, 我先讲了国王赏麦的故事:“传说西塔发明了国际象棋而使国王十分高兴, 他决定要重赏西塔, 西塔说:‘我不要你的重赏, 陛下, 只要你在我的棋盘上赏一些麦子就行了。在棋盘的第1个格子里放2粒, 在第2个格子里放4粒, 在第3个格子里放8粒, 在第4个格子里放16粒, 依此类推, 以后每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都是前一个格子里放的麦粒数的2倍, 直到放满第64个格子就行了’。区区几粒麦子, 这有何难, ‘来人’, 国王命令道。然而, 一动手放起来, 国王便呆住了。”这时, 教师看了看学生那好奇的目光, 接着说:国王为什么呆住了呢?国王能够满足西塔的要求吗?可以肯定, 国王绝对不能满足西塔的要求。因为棋盘中的麦粒总共约有3.6×1012吨, 可让全世界60亿人口吃2000年。于是, 学生本能地对问题产生了浓厚兴趣, 渴望知道其中的奥秘。

五、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引领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是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必要因素,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所以老师在教学中, 在与学生交谈中, 要把爱生的情感投射到学生心里。在教学手段上要灵活多变, 语言表达要风趣幽默, 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从而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师生情感不仅是师生交往的基础, 而且也是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的关键。教师是师生情感的主导者, 热爱学生是进行数学教学的前提。当教师的情感倾注在数学教学中, 激发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 学生就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数学学习。

学语文从快乐识字开始 篇9

关键词:识字方法;识字规律;在阅读中巩固;间隔性再现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86-1

识字是一切知识探求的第一步,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开始,是阅读和习作的基础。一年级语文教学以识字教育为重点,教学中,老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行识字教学。

识字教学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识字,提高识字能力,进而促进阅读、习作及思维能力的发展。那如何认识生字,并能够有效地进行学习呢?

一、教给学生识字方法

1.在猜字谜、编字谜中识字。

猜谜识字,可以摆脱识字的单调、沉闷,调动了学生自学生字的积极性。如教学“告”字,让学生猜谜:“一口咬掉牛尾巴(告)”;“田上长了草(苗)”;“一头牛站在独木桥上(生)”;“头上没有要去(买),头上有十个可以(卖)”。这样教孩子们学习生字,孩子不仅能编出书上出现的生字,还能把这种识字方法扩展到课外。

下课时,钱帅小朋友就喜欢让我猜他编的字谜,每次我都能猜出来,因为每个字都我昨天刚教他的,他不但开心得不得了,还对我佩服得不行。这样的识字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了成就感和自信心。

2.变字小魔术。

引导学生做加、减笔画和部件游戏:给汉字加减一些笔画会出现不同的字。如“日”加一笔,学生们变出了:目、电、白、甲、由、申等字。“木”加一笔变出了:本、禾、未、末。“丸字丢了点;正字没有头;尺字少了一条腿”等。又如学习汉字歌“日月明,小大尖;小土尘,田力男;人木休,手目看;鱼羊鲜,白水泉;二木林,三木森;二人从,三人众。”这些游戏增强了学生分析生字、拆分生字的能力。课堂上,每个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到“神奇的魔术”中,在游戏中识字,在交流中记牢,在朗朗上口的诵读中巩固。

3.“认字达人”竞赛法。

根据孩子好胜心强的特点,老师要把各种练习寓于竞赛之中,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例如“认字达人”擂台赛,即由学生读字打擂,看谁读的字多,读得准,每次评出擂主,给予一定奖励,一块可爱的橡皮,一本卡通的本子,一支带有羽毛的铅笔,都能成为孩子们学习认字的动力。在家庭中,父母也可和孩子比赛,同样可以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二、让学生掌握一些识字规律

儿童的好奇心和对知识的主动探索是创造力发展的基础。在识字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富有创造性的探索。如利用汉字规律调动学生感性经验,注重音、形、义结合,借助汉语拼音在游戏中识字。如:“天气晴,池水清,小蜻蜓大眼睛,帮助人们做事情。”“qing”字在不同的词语中是不一样的字,不一样的意思,但声旁与字义又密切相关,通过转字盘游戏大量识记同音字和形近字。在活动中识字,在语言环境中识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使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和言语的相互结合,主动参与表象的建立和字义的探求。再如教学“纸”时,针对学生容易在右下方加点的情况,拿来一张白纸,在上面洒上一点墨水,说:“哎呀!好好的一张白纸,现在有了这个墨点成了废纸,真可惜!”最后又说:“同学们,看见了吗?白纸、白纸、不能有点,有了点儿就成了废纸”。这样,学生印象深刻,就不会再写错字了。这样的识字不是孤立的识字,而是跟观察、思维、朗读、说话紧密联系起来的,是一种识字的综合训练。

三、教会学生在阅读中巩固识字

在语言环境中识字,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便于学生理解字词的意思,有助于建立字词在音、形、义上的统一联系,另一方面,鼓励学生在课外阅读中主动识字。儿童书面学习的最佳时期是6~12岁,放手让学生去阅读,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每天早晨,我都会带领学生早读,不但要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还得读出感情,因为文字是有感情和温度的,只有美美地去读,才能读出美妙的意境,给人美的享受。中午则是我们班读书交流时光,孩子们交流读书时的想法,提出疑惑,同伴互助,找出解决的办法,同时又能通过同伴的眼睛,知道更多的知识。晚上回家亲子阅读,创造氛围,父母和孩子一起读书,这也让父母抽出时间,及时帮助孩子解决认字时的困难。

把识字由课堂延伸到课外,既有效地巩固了识字,又使学生及早接受独立半独立阅读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样,课内、课外大量阅读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拓展了识字空间。

四、间隔性再现训练,逐步深化识记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遗忘是有规律的,遗忘的进程不是均衡的。观察这条遗忘曲线,你会发现: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

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总是将“琴”字下加一点;“原”字里面写成白、水;“求”下面写成水或忘记加点,我在教孩子理解字义的同时,经常将这些易写错的字挑出来听写,一次、两次,经常训练,写错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因此,不断重复出现是巩固识字的重要方法,而把识的字放到语言环境中巩固,效果会更好。

另外,在识字中还要注意三点:1.识字必须与词的掌握紧密结合起来,否则就不是完整的识字;2.识字训练要重视教给孩子识字方法,培养孩子自己识字的能力,要启发孩子独立思考;3.识字训练要与朗读训练、说话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要纠正那种只是为识字而识字的片面做法。

上一篇:容积式流量计下一篇:生物干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