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改革(精选8篇)
民生改革 篇1
贯彻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民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深刻把握,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民生领域各项改革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守住底线的基础是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守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这一底线,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健全困难群众基本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对有特殊困难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和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确保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足额兑现。构建完备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依规及时支付。解决好转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结构调整中产生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质量和监管水平,确保基金完整安全。
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工作,加强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加快推进和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坚持低水平起步,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待遇支付、合规范围等政策,建立和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努力减轻老百姓大病就医的负担,基本消除在基本保障范围内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的现象。
稳妥慎重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以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为底线,兼顾企业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把握好调整幅度和节奏,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
切实解决好因拖欠工资等事件引发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加大劳动保障领域突出违法问题的整治,深入开展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健全治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突出重点的关键是解决好就业这个重大民生问题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做好民生工作的着力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政策落实。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的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稳定制造业就业比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健全促进就业公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反对就业歧视的法规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限制以及欺诈等行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在公务员考录方面,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公平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招聘方面,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规定,严厉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在国有企业招聘人员方面,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
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均等化的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和市场监管体制。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机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就业技能培训,使每个企业职工都能得到技能提升培训,使每个创业者都能参加创业培训。健全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制度,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增强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在东部7省市开展失业保险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合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作用。
完善制度的核心是进一步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
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民生事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同时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资源上的共享。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加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明确政府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更好发挥公共财政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保基金的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加强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实现精确管理和便捷服务。
加快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把着力点逐步转向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制度整合和待遇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更加公平有效地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积极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实施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关乎民生的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制度,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等。
引导舆论的重点是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
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必须妥善处理理想和现实、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吸取一些国家“福利病”的教训,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自身奋斗的目标。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比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是在工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又引导社会各方面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合理预期。
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等标准,科学把握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鼓励就业,避免因政策标准设定不科学而影响群众求职就业、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防止形成“养懒汉”的制度导向。合理规范、科学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多工作、长缴费获得更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形成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任何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都要按照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程序,深入细致开展研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更好体现群众意愿。应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充分考虑决策可能面临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收集社会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民生领域的改革发展关系利益格局调整,涉及各个群体和社会各个方面,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都必须加强政策解读宣传,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民生改革 篇2
我国欠缺
反就业歧视基本法律
近日发布的《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就业歧视状况调查》显示, 我国国家公务员招考中的歧视现象比较严重, 其中地域歧视和户籍歧视成为最为严重的歧视, “红头文件”成为这些就业歧视的推手。
《调查》列举了国家机关公务员招考中五花八门、有些甚至听起来很荒唐的特殊要求, 例如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某监管局业务监管岗位要求只招收男性, 因为“该岗位出差较多, 适合男性”, 这种对于性别上的要求在公务员招考中屡见不鲜。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 公务员招考中的户籍歧视和地域歧视已经成为最严重的歧视之一。如某海关侦查岗位要求“入学前户籍在本地的考生”等, 不胜枚举。
在梳理公务员招录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中, 发现对于报考者的年龄、户籍等方面存在诸多歧视性规定。《调查》列举了一些红头文件, 如《某省2010年度各级机关考试录用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单位工作人员公告》规定18周岁以上、35周岁以下人员才可报考。不少地方也有类似规定。这些规定对年龄的要求没有客观考虑考生的能力与工作职位之间的实际联系, 其年龄的设定具有很强的随意性。这样的规定对35岁以上的人群是极不公平的。
民生决定改革成败 篇3
近些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较为迅猛的增长速度,但人民生活水平却未见得有大幅度的提高。具体体现在住房、医疗,教育等关系着人民基本生活质量的问题上。在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在报告中,温家宝总理着重提到了以上几个与人民生活休戚相关的问题,并提出了政府的应对解决方案。
发力指向四大民生问题
第一,遏制地区差异过大,着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计显示,我国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年支配收入的比率在1985年是1:2.57,到2004年为1:3.23。清华大学教授胡鞍钢指出,如果考虑到城镇居民获得的各种转移支付和补贴等,实际收入的差距则约达5倍。
第二,调节房地产市场,人民安居乐业。房价的飞速上涨,已经不是新闻了。由单位分房到自己掏钱购买商品房,中国人的负担一下子重了许多。安居才能乐业,人民的住房问题,也是政府的头等大事。
第三,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由于缺乏制度保障,以至于有60%以上的医疗卫生总费用来自百姓个人,在城镇有44%以上的人没有任何制度性医疗保障,在农村这个比例高达80%。疾病支出增长速度大大超过个人收入增长速度,百姓1年的收入难以支付1次住院费用。一旦疾病风险降临,很多家庭会因此陷入贫困。
第四,加大教育投入,提高人民素质。教育花费已成为城乡居民致贫的罪魁祸首,城市、小城镇。农村的贫困人群中有40—50%的人提到家里穷都是因为“家里有孩子要读书”,特别是农村家庭,教育花费是他们的头号家庭开支。
中央财政力保“三个倾斜”
针对这四大民生问题,中央财政将积极配合。根据预算安排,2006年中央财政总收入确定为19272亿元,比去年增加了2022亿元,增长11.7%。财政部负责人称:2006年的中央财政支出将压缩一般性开支,力保“三个倾斜”,即向农业、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公共卫生等经济社会发展薄弱环节倾斜;向困难地区和群体倾斜;向科技创新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倾斜。
5419亿元:确保“三驾马车”稳健前行。根据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2006年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推进投资。消费和出口健康发展。在投资方面,优先支持农村建设、资源节约。生态环保和关系“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重点项目建设。消费方面,将加快推进公务员工资制度改革,并完善艰苦边远地区津贴制度,促进公平收入分配,更好地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进出口方面,中央财政安排出口退税指标4264亿元,用于保障对出口企业及时足额退税所需资金。
3397亿元:投向新农村建设。2006年的中央预算用于“三农”的支出达3397亿元,平均到9亿农民身上,人均377元。在中央财政每支出的6.5元钱中,就有1元钱实实在在花到了农民身上。同时,中央财政还将大力支持农村金融等农村体制改革,并采取财政贴息、税收优惠等激励方式,积极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示范和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增加对三农的投入。
1859亿元:撑起弱势群体“保护伞”。这些钱将主要花在以下方面:一是落实新的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妥善解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的有关历史遗留问题。二是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三是相应提高部分困难群众的待遇。四是加大支持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帮助解决困难群众基本生活问题,是今年财政投向的一个重点。
1696亿元:为后发展地区排忧解难。2006年,中央财政对地方主要是中西部地区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将达到1359亿元,比2005年增加238亿元,增长21.2%。值得期待的是,关于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一系列财税政策措施也将会在2006年得到落实。其中,除重点落实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财税优惠政策外,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财税政策和支持东部率先发展的新举措的制定,备受关注。
举措中的机会
除财力的支持外些政策的实施也将集中解决这四大民生问题。而政府的政策的大力支持,也给投资者指明了新的投资方向。
增加中低价位住房供应。温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继续解决部分城市房地产投资规模过大和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要着力调整住房供应结构,严格控制高档房地产开发,重点发展普通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建立健全廉租房制度和住房租赁制度。这正是对住房保障体系建设的高度概括。同时,住房保障体系已经成为建设部“十一五”期间的工作重点之一,建设部将会在未来的住房保障体系向四类人群倾斜,而这四类人群都将是未来住房最大的需求者,也应该成为房产投资的主要方向:首先考虑中低收入者的住房需求,国家将提供更多廉租房;完善政策满足工作时间不长,而已经处在婚育阶段的年轻人的住房需求;已有房产但日常收入过低无法进一步改善居住质量的人群将被优先纳入保障体系;未来住房保障体系将更多给予农村进城务工人员以购房支持。
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国家将突出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加快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药品生产流通秩序。而这三个方面都将对个人投资产生极大的影响。首先国家财政在未来5年内将投入200多亿元,对乡镇卫生院和部分县医院房屋和设备进行改造。加快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到2008年,要在全国农村基本建立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实行城市医疗卫生人员定期到农村服务的制度。这将为农村医疗开辟出一个广阔的市场。同时,大力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也为中小投资者进入社区保健行业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
教育方面,要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和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阶段上学困难问题。继续扎实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确保到2007年如期实现计划目标。发展职业教育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今后5年中央财政将投入100亿元支持职业教育发展。高等教育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和重点学科建设。其中职业教育将成为新的投资热点,随着职业教育的广泛开展,以职业培训、技能培训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将有望开拓一个更有前景的投资空间。
民生改革 篇4
2014山东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贯彻民生工作思路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贯彻民生工作思路 深化民生领域改革
——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民生工作实践基础上的重大理论创新,体现了对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的科学认识,体现了对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特点的深刻把握,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民生领域各项改革作出新的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必须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提出的民生工作思路,深化民生领域改革,切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各项工作,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守住底线的基础是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
保障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首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关于“底线思维”的重要思想和关于社会政策要托底的基本要求。我们必须牢牢守住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和基本权益这一底线,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健全困难群众基本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策、健全工作机制,扎实做好困难群众和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援助工作。对有特殊困难的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行全程就业服务,免费提供职业技能培训、就业岗位培训、职业介绍、职业指导等公共就业创业服务。重点针对零就业家庭、残疾人、低保对象和破产企业失业职工等,通过政府投资开发公益性岗位和开展就业援助行动,帮助他们尽快实现就业。
确保各项基本社会保障待遇及时足额兑现。构建完备的服务网络,提高服务水平,确保基本养老金、失业保险金按时足额发放,确保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待遇依规及时支付。解决好转制企业职工安置和结构调整中产生的部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切实保障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不断提高社会保险基金运行质量和监管水平,确保基金完整安全。
健全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农村特困户救助、灾民救助工作,加强医疗、教育、住房、司法等专项救助工作,保障城乡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加快推进和完善大病保险制度。坚持低水平起步,合理确定筹资水平、待遇支付、合规范围等政策,建立和完善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努力减轻老百姓大病就医的负担,基本消除在基本保障范围内因经济原因看不起病的现象。
稳妥慎重做好最低工资标准调整工作。以保障劳动者及其家庭成员基本生活为底线,兼顾企业的人工成本承受能力,把握好调整幅度和节奏,研究探索科学合理的最低工资标准确定和调整机制。
切实解决好因拖欠工资等事件引发的劳动者权益保障问题。加大劳动保障领域突出违法问题的整治,深入开展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实行劳动保障监察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健全治理机制,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突出重点的关键是解决好就业这个重大民生问题
解决好就业问题,是做好民生工作的着力点。习近平同志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根本要靠发展。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就业这个民生之本,把促进就业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把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作为重中之重,切实抓好政策落实。
建立经济发展和扩大就业的联动机制。在制定经济发展规划、确定经济发展速度时,优先考虑扩大就业规模的需要,通过优化产业结构、提高服务业就业比重、稳定制造业就业比重、发展新兴产业和民营经济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扩大就业规模。健全政府促进就业目标责任制和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责任。
健全促进就业公平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反对就业歧视的法规政策,加大人力资源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招聘过程中的歧视、限制以及欺诈等行为。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在公务员考录方面,坚持实行“凡进必考”、公平竞争机制;在事业单位招聘方面,完善和落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规定,严厉惩处违规违纪行为;在国有企业招聘人员方面,全面推行分级分类的公开招聘,探索建立国有单位招聘信息统一公开发布制度。
创新扶持创业的体制机制。完善政府扶持创业的优惠政策,为创业者提供场地便利、创业孵化和跟踪服务,增强劳动者特别是青年人的创业意识,努力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劳动者勇于创业新机制。
完善城乡均等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加强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建设,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均等化的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加强人力资源市场管理,积极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健全人力资源合理流动机制和市场监管体制。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构建劳动者终身职业培训体系。进一步健全面向全体劳动者的职业培训制度,完善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和创业培训工作机制,使每个劳动者都有机会接受就业技能培训,使每个企业职工都能得到技能提升培训,使每个创业者都能参加创业培训。健全政府职业培训补贴制度,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益,发挥政府补贴的激励和引导作用。
增强失业保险预防失业、促进就业的功能。在东部7省市开展失业保险改革试点的基础上,研究探索合理扩大失业保险基金使用范围,在确保失业人员基本生活的同时,更好地发挥预防失业和促进就业的作用。
加强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是民生事业改革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路径。必须按照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的要求,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为重点,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
加快推进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坚持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完善个人账户制度,健全多缴多得激励机制。推进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破除养老保险“双轨制”,同时建立体现机关事业单位特点的职业年金制度。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制度上的公平和公共资源上的共享。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扩大参保缴费覆盖面,适时适当降低社会保险费率。
加快建立健全保证社会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健全社会保障财政投入制度,完善社会保障预算制度,明确政府所承担的社会保障责任,更好发挥公共财政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合理兼顾各类人员的社会保障待遇确定和正常调整机制。在确保当期养老金发放和保证基金安全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推进社保基金的市场化、多元化投资运营,健全基金监管体制,确保基金安全和有效使用。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办法,逐步完善职工退休年龄政策。加强社会保障经办管理服务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建设,优化经办服务流程,实现精确管理和便捷服务。
加快推进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在不断完善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同时,把着力点逐步转向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制度整合和待遇衔接。建立健全符合国情的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更加公平有效地解决住房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积极发展补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实施税收优惠等支持政策,加快发展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等补充社会保险和关乎民生的商业保险,构建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特殊群体的服务保障制度,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发展老年服务产业,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年人关爱服务体系,健全残疾人权益保障制度,健全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等。
引导舆论的重点是引导群众形成合理预期
公职考试知名品牌
引导广大群众形成合理预期,是营造保障和改善民生良好社会氛围的基本要求。必须妥善处理理想和现实、需要和可能、当前和长远的关系,吸取一些国家“福利病”的教训,在发展的基础上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广大群众进一步树立通过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理念,使人们真正认识到改善民生既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方向,也是自身奋斗的目标。
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总体上还比较低,城乡和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比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工作必须从这个基本国情出发,坚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特别是在工资收入分配、社会保障等问题上,应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让城乡居民更多更公平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又引导社会各方面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合理预期。
坚持公平与效率相统一。合理确定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金和最低工资等标准,科学把握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失业保险与促进就业联动机制,鼓励就业,避免因政策标准设定不科学而影响群众求职就业、参与劳动的积极性,防止形成“养懒汉”的制度导向。合理规范、科学调整基本养老金水平,鼓励和引导群众通过多工作、长缴费获得更高的基本养老金待遇,形成权利与义务相对应的激励机制。
坚持科学民主的决策程序。任何一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措施都要按照科学严谨、公开透明的程序,深入细致开展研究论证,广泛征求社会意见,更好体现群众意愿。应建立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和决策跟踪反馈机制,充分考虑决策可能面临的问题、可能出现的问题,认真收集社会评价,发现问题及时修正和完善。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民生领域的改革发展关系利益格局调整,涉及各个群体和社会各个方面,每一项政策措施的出台与实施都必须加强政策解读宣传,正确有效引导社会舆论,把政策讲透彻,把思路举措讲清楚,把群众的利益安排讲明白,争取社会和群众的理解与支持,最大程度凝聚社会共识,为推动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民生改革 篇5
农村改革的重点是着力解决民生
问题
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发布的《2007年中国改革评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84.27%的专家认为,基本公共服务短缺是当前农村最突出的矛盾。为农民提供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不仅成为广大农民最迫切、最现实的期盼,也是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深化农村改革的重
要目标。
《报告》显示,基本医疗卫生、义务教育、提高收入是农民最亟须的三种基本公共服务,认同度分别达到70.8%、70%和63.7%;另外,农民对养老(46.7%)、就业(42.6%)、道路(39.8%)、农田水利设施(36.6%)的认同度也较高。由此可见,民生类与发展生产类基本公共服务是当前农民最关心、最需要的。
新农村建设以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强农惠农力度,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明显改善,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等民生问题大大缓解,农民对各级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总体评价较高。《报告》显示,86.5%的农民对中央出台的涉及基本公共服务的惠农政策感到满意或十分满意。
根据《报告》,11.5%的农民认为,中央惠农政策对提高农民收入作用明显,但同时有66.5%的农民认为,由于农资和其他非农产品价格上涨,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缓慢。由此可见,要真正提高农民收入,各级政府还需加大支农力度。
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求矛盾根本上是体制机制问题
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实际供给不足,除了与政府财政投入有关以外,在根本上还是体制和机制的问题。
1、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体制机制不健全。一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中没有形成规范的分工和问责制,造成了农村公共服务指标的软化;二是没有形成可持续的财政支农机制,我国财政仍是经济建设型财政,大量财政支出投向城市;三是政府转型的滞后,政府在公共服务领域中错位、越位和缺位现象还普遍存在,没有真正实现从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的转变。
2、解决农村公共服务供求矛盾既需要财力支持,更需要体制创新。公共服务体制与财政体制,二者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无论是新农村建设,还是发展现代农业,都迫切需要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制来不断扩大农村人力资本的存量和增量。在现行财政体制的约束下,应尽快建立“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让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对于基层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的政府,在财政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中央与省级政府应加快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长效机制,保障基层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与能力相匹配。
3、农村公共服务自身运营机制的完善。提高公共品的供给效率需要有合理的公共服务运行机制,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的边界。市场在公共领域存在失灵现象,所以应充分发挥政府“有形的手”的作用,提供基本有保障的公共服务。要充分利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互补性,形成井然有序、灵活有效的农村公共服务体制。
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
当前应通过建立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体制,来解决起点公平问题。农民和农民工获得与城市居民平等的社会角色,关键在于城乡居民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制度平等。目前许多地方在探索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但若不解决农村和农民工的基本公共服务问题,城乡户籍制度统一就只能是形式上的,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权利平等问题。应从城乡制度统一入手,缩小城乡居民在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基本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差距。
全面推进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的支出责任,把原来的学杂费规范地转换为中央、省、市县的政府投入,通过中央和省级政府进一步的经费追加,逐步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的差距。建议贫困县义务教育阶段的所有费用,原则上由中央及省级财政支出。将乡村教师津贴纳入政府财政预算,确保按时足额发放。对于贫困县,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增加转移支付规模,并通过制度化措施确保经费落实。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扶助、救助制度。加大审计和检察力度,杜绝挪用、占用国家补助资金的现象,杜绝农村义务教育乱收费的回潮。
民生改革 篇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生事业得到极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实现了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改革开放之前,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达2.5亿,占全国总人口的近30%。改革开放之后,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加,家庭财产普遍增多,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享有的公共服务明显增加。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已经下降到2000多万人,成为举世公认的减贫效果最显著的国家。特别是在“十一五”时期,我国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社会保障取得突破性进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以人民群众十分关切的社会保障为例,“十一五”时期,我国全面建立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全国23%的县开展了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面实现省级统筹,覆盖城乡的中国特色社会保障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
在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同时,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30年是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最快、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从1978年到2007年,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43元增加到13786元,实际增长6.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34元增加到4140元,实际增长6.3倍;农村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400多万。城市人均住宅建筑面积和农村人均住房面积成倍增加。群众家庭财产普遍增多,吃穿住行用水平明显提高。改革开放前长期困扰我们的短缺经 济状况已经从根本上得到改变。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得到更好保障。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日益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有效实施,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不断扩大,人权事业全面发展。爱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更加和谐。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得到更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重大进展,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建设卓有成效,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公民道德建设、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全面推进,文化事业生机盎然,文化产业空前繁荣,国家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们精神世界日益丰富,全民族文明素质明显提高,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我们大力发展社会事业,社会和谐稳定得到巩固和发展。城乡免费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现,高等教育总规模、大中小学在校生数量位居世界第一,办学质量不断提高。就业规模持续扩大,全社会创业活力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加快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覆盖全国。社会管理不断改进,社会大局保持稳定。
建立东北亚安全环境对我国有何重要意义?
东北亚”是基于自然地理区划的地缘政治经济概念。由于有罗斯和中国这样的巨型大国的存在,有关东北亚的区域界定一直存有争议,使纯技术性的地理划分变得困难。综合地理、政治、经济等多重因素考虑,东北亚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朝鲜、蒙古、俄罗斯,准确的讲,我国只有东北三省和中部东部一些地区,俄罗斯只有其西伯利亚和远东地区能算作东北亚。在这个地球上,任何一个地区的经济和安全形势,都无法绕开现在世界上的唯一超级大国美国。美国在这一地区拥有重大的政治经济军事利益,因此在探讨东北亚问题时必须考虑美国这一超地区因素的存在。同时由于蒙古国的附庸地位,因此对于我们的东北亚安全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影响,所以可以忽略不计.因此,问题的展开主要涉及中美朝韩日俄六国。
对东北亚局势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信任缺失问题,东北亚地区的信任缺失状况在全球都具有代表性。当今世界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东北亚地区都有突出的表现:朝核问题的久拖不决、六方会谈的时断时续、朝鲜半岛南北的分裂状态、朝鲜与美日关系的僵化、日本与中韩关系的恶化、地区范围内长期存在的历史问题等等,这一切都与国家间缺乏相互信任有关。首先是朝鲜与美、日之间的互不信任:朝鲜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及其对美、日两国的不信任,研制和准备生产核武器,是造成朝核危机产生、持续和发展的原因,也是六方会谈迄今为止仍无 结果的关键因素;美、日两国至今尚未与朝鲜建立外交关系,美国更将朝鲜视为“无赖国家”、“邪恶轴心”的一员,对朝鲜充满敌意与猜忌。其次是亚洲国家对日本的不信任,日本否认侵略战争历史的错误做法和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的挑衅行为让曾经遭受过日本侵略的亚洲国家尤其是东北亚各国对日本的外交战略产生怀疑。最后是地区内国家之间因历史或现实原因造成的信任缺失,这其中包括各种双边和多边关系。
对东北亚地区而言,未来是无法预测的。朝鲜无法预测美日是否真的能够给予它安全保障;韩国无法预测民族统一的日程;日本无法预测如果没有美日同盟,日本的战略地位对美国而言是否依然重要;东北亚地区各国无法预测存在于该地区的历史遗留问题何时才能解决,不再成为地区关系发展的障碍。正因为我们无法预测东北亚未来的安全态势,而信任恰恰是解决不可控制的、复杂的国际和地区问题的一种制度安排,所以将信任理论引入东北亚地区问题研究中,使我们能够找到解决东北亚安全问题的一条路径。
如何填补信任缺失? 最好的办法就是从问题入手,即以东北亚各国的信任缺失为切入点,以东北亚各国的国家利益为落脚点,寻求利益共同点,以共性求合作,构建信任机制,为地区和平、发展、合作和繁荣创造有利条件。
东北亚对于我国来说最大的问题无疑就是现在的朝鲜问题,东从古到今,朝鲜都是外敌从海上入侵中国的跳板,那么朝鲜对于中国有什么战略意义呢?我们可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思考,第一,如果敌对国家控制了朝鲜,对于中国又有什么现实意义呢?如果我们控制了朝鲜,又有什么意义呢?
一句话,朝鲜是一把尖刀,别人攥住就可以抵住中国的咽喉,中国攥住就可以成为攻击的利器。朝鲜对于中国的战略意义就在于:
1.解决了中国东北地区最大的国家安全隐患,朝鲜是我们的一块天然的战略缓冲地带,小日本是个到过,人口众多,面积狭小,资源极度匮乏。如果他想进入我们中国本土,需要先控制朝鲜,这样有两个好处,首先朝鲜为其提供一定的资源,其次可以以朝鲜作为跳板向中国发动进攻这是对日本,反过来,对于我们中国来讲,战略收缩时它是我们的一个缓冲地带,进攻时我们可以直接利用朝鲜海和日本海进攻日本西海岸。
2.东三省找到个新出海口,黑吉、内蒙地区的对外贸易通过进出日本海迅速 能发展起来。
3.如果朝鲜政权垮台,则将有数不清的难民涌入中国,这也是我们所无法忍受的。
4.中国海军停靠在朝鲜北海岸线上就能扼住海参威的俄国远东舰队进出太平洋及南下的咽喉,自从放弃租借越南金兰湾,俄国在远东只有一个不冻港,就可以控制在我们手里了。朝鲜对我国是有着重 大的战略意义的。也即东北亚的安全对我我国的安全至关重要,唇亡齿寒正是在这里体现。
当前中美关系的新特点及构筑中美之间的战略互信 中美关系是世界大国关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关系,他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的安全与稳定,但如今中美关系就如一对夫妻一样,今天吵架了明天又和好了,就这样分分合合,把如今的中美关系弄得让世人难以捉摸,但也正是这些的难以捉摸才引起了一些猜忌和推测。
中美关系之所以出现比较困难的局面,主要是因为两国关系中的老问题以及新的突发事件相互交织,为中美关系的发展增加了很多障碍与不确定因素。中美关系的老问题,即台湾、西藏问题对两国关系发展所产生的破坏性与阻滞性影响早已司空见惯,而近年来贸易争端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的干扰因素。不过,从近些年两国关系发展历程来看,上述问题虽十分敏感,但并不足以引发中美关系深层次危机。然而,2010年初美国对台售武、奥巴马会见**、中美贸易之争集中爆发,仍对两国关系构成了很大挑战。与此同时,2008年金融危机的后续影响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美国是本次危机的始作俑者,也是遭受损失最大的国家之一,截至到2010年,美国经济仍然复苏乏力,失业率高企,这对奥巴马政府来说,是一个极为严峻的挑战。与此相对的是,虽然中国在本次危机中也遭受了不小冲击,但通过一系列调控措施,中国不仅迅速摆脱了金融危机的阴影,保持了经济较 快增长,而且还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重要动力源,中国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也因此得到进一步提升(一个显著的事例就是中国在IMF中的投票权跃居第三位)。两相对比令美国人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危机,持有美国衰落、中国崛起观点的人也日益增多。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0年4月份的民调显示,认为美国是世界第一强国的人下降至38%,认为是中国的人则有41%。两国现状的对比经媒体渲染之后,产生了两种反应,一是美国舆论界大肆鼓吹中国超越美国论,这极大触动了美国人的敏感神经,危机感与“遏制中国”的意识再次被唤醒;一是很多中国人也产生了一种虚幻的“优越感”与“自我陶醉感”,并且想当然地认为,到了让美国守规矩的时候了。
不过,上述三大问题固然重要,但并非是2010年中美关系波动的唯一决定性因素,甚至不是最主要因素。真正令中美关系深陷困境,无法得到有效转圜的是在亚洲,尤其东北亚地区发生的一系列突发事件。首先是韩国的“天安号”事件。此事件之后,美国与韩国接连在中国周边举行联合军事演习,甚至日本都参与了进来,这不得不令中国政府高度警惕。接下来,围绕南海问题,中美再次正面交锋。令中国感到吃惊的是,希拉里国务卿明确表示,南海问题是美国国家利益,这改变了此前美国政府在该问题上的模糊态度。此后,中日“撞船”事件再次被美国舆论视为中国展示“肌肉”的又一事例。美国媒体认为,中国的行为越来越“傲慢”和“难以控制”了,从而激起美国人更为强烈的危机意识。11月,“延坪岛”炮击事件更是让东北亚局势陷入危机,中美关系再度面临新的挑战。
上述分析可见,第三方事件对中美关系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重大影响。所谓第三方事件是指在亚洲,尤其在东北亚地区所发生的突发事件。这些事件不直接涉及中国与美国,或者仅直接牵涉到两国中的一方,但是又与两国利益紧密相连,其突出表现就是朝鲜半岛问题。第三方事件具有以下特征:一是不可预知性。它们往往以突发事件的形式表现出来,因而难以预先知晓,从而增加了应对的难度;二是难以管控性。由于此类事件直接涉及到第三方,因而中美两国无法发挥直接作用力,以有效控制局势发展。因此,第三方事件对两国关系的影响也难以做到及时、有效的预估与控制。可见,建立有效的危机预防与处理机制已成为保障中美关系顺利发展的重大课题。窃认为,这一机制应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巩固。所谓事前预防,主要表现为针对于该地区的敏感议题,建立起一套沟通、协调机制,尽可能将问题化解于初始阶段。虽然第三方事件具有不可预知性,但是引发这些事件的背后因素是比较清晰的。从根本上来说,这些突发事件是其背后因素未得到充分重视与有效处理的产物。因此,“釜底抽薪”之举有利于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事中控制意为一旦突发事件发生之后,中美两国应该发挥各自的影响力,避免事态升级,将突发事件的不利影响控制在局部范围之内。事后巩固是指在突发事件基本得到处理之后,还需要对这一事件进行经验总结,并及时稳固相关脆弱性环节,消除可能再次引发同类危机的诱发因素。
两国学者基本上已形成一个共识,即中美互信严重不足,这成为两国关系发展的瓶颈和诸多矛盾的症结。自建交以来,中美两国在诸 多功能性议题上展开了卓有成效的合作,但是两国间互相猜疑、防范的心态却未得到改善。这主要是因为两国仍未建立起最起码的战略互信,尤其在军事领域。中国方面认为,美国在中国周边举行军演,构筑安全联盟,剑指中国之意明显。美国人也认为,中国大力发展军事力量,其目的就是要将美国势力排挤出亚洲,并挑战其霸权地位。这种“安全两难”无助于中美互信的建立。当然,由于两国间存在着结构性矛盾,战略互信机制的构建并非易事,亦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笔者认为,中美互信机制的培育不妨也遵照“先易后难”的原则,即先从两国间的共同利益出发(如经济领域以及全球治理领域),孕育出更多的战略契合点,然后配合以多渠道的文化交流,尤其是民间交流,增进两国民众之间的了解,最后再逐步扩大到政治、军事层面。这样既可以保持在具体议题上的合作,满足两国现实的利益需求,同时又可为长远关系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心系民生谋改革依法行政促发展 篇7
一、加强制度建设, 依法履行职能
1. 建立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制度。 按照河南省委、省政府要求, 清理行政职权, 编制了行政职权目录, 制定了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河南省人社厅行政职权由原来的184 项, 减少105 项, 保留79 项。 河南省人社厅对本部门内部职能交叉的, 进行职能整合, 坚持“一件事原则上由一个部门负责”, 实行联审联批, 杜绝出现职能不清、多头管理和服务“真空”。 河南省人社厅对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行动态管理, 取消所有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 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许可行为, 更加注重行政许可后的监管。 同时, 结合人社工作实际, 河南省人社厅推行五项服务承诺, 完善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各项制度, 为服务对象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服务。
2. 建立重大行政决策依法制度。 河南省人社厅党组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 多次召开党组会, 专题研究依法行政工作。 凡涉及全厅工作及民生的重要事项, 由厅长办公会集体研究, 严格按规定程序办理, 将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必经程序。 2015 年专门组建了人社厅专家咨询委员会, 聘请了36 位不同行业的专家学者。 重要决策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国有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 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就业政策、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社会保障一卡通工作等都经过多次反复研究, 集体决定后出台相关文件。
3.认真落实 《 关于推进法治人社建设的实施意见》 (以下简称《实施意见》) 。 法治人社建设主要内容包括推进人社地方法规规范体系建设、落实依法决策机制、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严格规范性文件管理、 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等16 项内容, 目标是到2020 年, 全面完成法治人社建设的目标任务, 全面建成权责统一的责任人社、高效便捷的效能人社、公开透明的阳光人社、开拓进取的创新人社、为民惠民的服务人社、清正廉洁的廉洁人社。
4. 严格规范性文件法核备案制度。 根据新颁布实施的《河南省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 (河南省政府第169 号令) 要求, 河南省人社厅新制作的《规范性文件法核备案单》, 增加了联系人、 接件时间、接件要素, 明确了法核内容、初审人员、法制机构讨论意见、最终法核意见;备案部分明确了备案内容和承诺人签字栏, 从制度及程序上保证了规范性文件出台于法有据、程序正当。 厅职称处出台的改革措施, 网上征求意见时点击量达到20 多万, 收集意见上千条。 2015年1 月~10 月, 规范性文件法核28件, 备案28 件, 法核率100%, 备案率100%。
5.建立法律顾问制度。 经多个渠道推荐筛选, 经厅党组会研究, 确定4 名人选。 目前, 河南省人社厅已聘请1 人为法律顾问、3 位法律智库人员。 主要任务是协助河南省人社厅处理各类涉法涉诉事项的法律咨询、行政合同审查、代理疑难行政诉讼案件应诉工作。 法律顾问已参与办理案件5 件, 审理合同3 件, 接受咨询20 多件。
二、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推进服务型执法
1.全面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政策性、原则性、业务性都很强, 群众普遍关心, 社会高度关注。 河南省人社厅在全系统倡导 “ 想干事、 能干事、 会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工作理念, 牢固树立法治理念, 积极推进人社工作职能、权限、 程序、 责任法定化。 河南省人社厅党组高度重视并强调:“法定职权必须为, 法无授权不可为。 ”河南省人社厅先后6 次对人社行政执法行为和依据进行认真梳理, 对全厅行政执法权限进行分解, 明确了各业务处室和厅属单位的执法职权、机构、岗位、人员和责任, 完善了行政执法程序, 健全了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 进一步规范了行政裁量权工作。
2. 下大力气推进 “ 五险合一”。经过几年的努力, 河南省社会保障服务能力得到较大提升。但是, 由于社会保障政策碎片化, 缺少顶层设计, 经办服务机构按各个险种分别设立 (省厅是5 个机构, 除郑州、洛阳部分市县, 其他市县都是5 个以上机构) , 机构分立, 业务分散, 办公地点不集中, 资源不能共享, 信息不能互通, 参保单位和职工办事要跑好几个地方, 非常不方便, 就是门好进了, 事也不好办。 为此, 河南省人社厅深入调研, 提出向改革要动力, 加快推进社会保险 “五险合一”, 努力实现“四个一”:一个机构服务, 一个窗口办理, 一个系统共享, 一次基本办结, 这对老百姓和基层是个大好事, 在全国都具有典型意义。河南省委、 省政府已经研究同意批准成立河南省社会保障局, 实现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 “五险合一”, 为群众提供“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目前, 正在积极推进, 力争2015 年年底挂牌运行。
3.切实推进服务型执法。 河南省人社厅制定了《全省人社系统服务型行政执法“整体推进年”活动方案》, 要求进一步改进行政执法工作、创新行政执法机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在河南省人社厅网站建立了服务型行政执法督导平台, 设立了四个栏目, 对18 个省辖市工作情况进行了督导, 确立了9 个示范点, 邀请河南省政府法制办有关领导到郑州、洛阳、鹤壁就人社系统服务型执法工作开展专题调研, 听取汇报, 现场督导, 不断提高示范点的水平。 举办服务型行政执法现场观摩活动, 各省辖市、县 (市) 人社系统法制工作负责同志共200 余人, 先后到鹤壁市行政服务大厅、淇县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汤阴县人社局行政服务大厅进行了考察观摩, 不断提高服务型行政执法工作水平。
4.全面推进政务公开。 2015 年以来, 围绕河南省人社厅“实施两项工程、 推进两项改革、 构建两个体系、强化两个建设”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十个专项”内容, 在全面公开的基础上, 重点突出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三公经费”、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社会保障“一卡通”、城镇居民大病保险、 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岗位管理等民生和社会热点问题信息公开。 2015 年前三季度, 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543 条, 其中, 文件160件; 组织开展新闻宣传活动80 多次, 召开新闻通气会5 场, 及时回应公众关注的政策热点。主动公开、依申请公开、 网民留言回复等方面均步入常态化, 工作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 有力促进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三、强化行政监督, 依法化解社会矛盾
1.开展法治人社建设专项检查。从2015 年7 月13 日起, 由河南省人社厅组织三个考核组, 对全省人社系统机构队伍建设、“六五”普法、制定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 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依法决策机制、规范性文件管理、行政复议应诉、行政处罚裁量权等10 项工作开展检查。检查活动分为自查、 分组互查和整改规范三个阶段。 检查结果在全省通报。 河南省人社厅已组织有关省辖市、省直管县 (市) 人社局对郑州、开封、许昌等15 个省辖市及兰考县进行了互查, 并进行了正式的反馈, 提出整改意见40 多条, 查漏补缺, 有力推动了法治人社建设。
2.依法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体现在“三个持续”:一是持续健全劳动关系协调机制, 全面落实劳动合同制度, 规范使用农民工的劳动用工管理, 完善协调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深入开展和谐劳动关系创建活动。 2015 年前三季度, 河南省城镇新增就业113.7 万人, 农村转移劳动力70 万人, 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97%。 二是持续完善劳动人事争议体制机制, 加强劳动争议专业性调解工作, 推动了基层调解工作规范化。 进一步简化优化了劳动争议仲裁办案程序, 完善了“一裁两审”的争议处理体制。 2015 年上半年, 全省仲裁机构和调解组织共受理案件4.3 万件, 涉及劳动者5.6 万人, 当期结案率93%, 群众满意度达到95%以上。 三是持续创新劳动保障监察执法机制, 推进“网格化、网络化”管理全覆盖, 推动建立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联动处理机制。加大对违反最低工资制度、 拖欠工资案件的查处力度。 2015 年前三季度, 全省“两网化”覆盖率达到93%, 巡视检查用人单位5.7 万户, 涉及劳动者268.93 万人, 查处各类劳动保障违法行为1632 件, 为12.16 万名农民工追讨工资12.13 亿元。
3.做好行政复议应诉工作。 针对全省人社系统行政复议应诉案件总体数量始终在高位运行, 积极探索改进行政复议应诉工作的新思路。突出“三个强化”:一是强化源头治理, 从根本上减少案件发生总量。通过严格落实河南省人社厅6 个行政程序规定、开展专题培训、到法院旁听等措施, 规范具体行政行为, 保证具体行政行为的实体合法、 程序规范。 建立和落实岗位责任制度和过错追究制度, 防止权力滥用。二是强化分析研究, 减少同类案件重复发生率。当前, 行政不作为复议案件有逐步增多的趋势, 尤其是在举报投诉、社会保险待遇给付等方面, 用人单位和职工群众反映强烈。 2015年前三季度, 全省办理行政复议案件93 件、应诉541 件、被复议297件, 河南省人社厅4 次召开疑难案例分析会、同类案件分析会, 总结经验教训, 发现事件规律, 查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避免同类问题再次发生。三是强化制度落实, 严肃办案纪律。 要求全省人社系统严格按照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规范案件的审理程序, 依法公正、及时作出并送达行政复议决定。 严格按照法定程序, 配合法院案件调查, 对违反法定程序而被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案件及拒不履行生效复议决定和法院判决的案件, 建立全省人社系统通报批评制度。
四、强化能力建设, 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河南省人社厅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以开展“两讲一提” (讲纪律、讲规矩、提高素质) 为突破口, 教育引导全厅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法治意识, 坚决杜绝和防止“七个有之”, 做到“五个必须、五个决不能”, 广大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了依法办事的自觉性。
1.完善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制度。认真落实厅党组中心组学法制度, 坚持和完善领导干部法治学习讲座制度, 建立健全和完善领导干部法治培训制度, 倡导和坚持领导干部自学法律制度, 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法律考试考核制度。 2015 年, 河南省人社厅党组中心组集体学法4次, 专门听取权力清单、复议应诉、依法行政考核等工作汇报4 次, 邀请人社部法规司、河南省高院、郑州大学专家在河南省人社厅做依法行政专题辅导报告3 次, 河南省人社厅机关各处室、厅属各单位共1300多人次参加培训。建立1000 多题的人社法律法规学习题库, 对全厅479 人进行了换证考试, 并将考试成绩作为年终考评的重要依据。
2.加强法制机构人员队伍建设。在人员调整中, 河南省人社厅注意选配政策水平、 法律素质高的同志从事法规工作, 现有6 名人员中, 全部为本科以上学历, 博士1 人, 硕士4 人。 对法制工作所需要的各项经费足额保障, 仅2015 年用于律师顾问费8 万元, 复议专项经费6 万元。并配备专车、照相器材及录音器材, 充分保证法制工作有序高效开展。
3.开展法治人社培训宣讲。 组建由专家学者、 有关领导、 执法人员、知名律师66 人组成的法治人社讲师团, 以开展流动课堂的形式, 加强法制培训。2015 年以来, 为全省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及其他组织举办法治人社讲座20多场, 受众6000 多人, 接受咨询3600 多人次。 与河南省内高校联合, 鼓励招募在校大学生参加法治人社志愿者, 有计划、多层次、全方位开展人社法律法规宣讲活动5 次, 发放宣传资料和办事指南3 万多份, 回答群众现场政策咨询1000 多件。与电视台组织筹办社会保障卡 “一卡连万家”融媒体知识大赛, 广泛宣传, 受到了群众的一致好评。
4.深入开展基层窗口单位作风建设专项行动。 持续抓好窗口单位作风建设, 切实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 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 着力治理基层窗口单位“慵懒散”现象。正风肃纪, 组织明察暗访, 对群众意见大或整改问题不到位、 走过场、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单位和个人, 给予严肃处理。 在全省深入开展争创人民满意的优质服务窗口活动, 全面提升人社系统窗口单位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人社系统13 个单位被评为全国优质服务窗口, 26 个单位被河南省纠风办评为群众满意基层站所。 保持了省级文明单位、平安建设先进单位、政府目标管理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 在河南省政府组织的政风行风评议中排在前列。
新一轮改革更关注民生 篇8
三中全会聚焦以下几个方面来关注民生问题。
一是在十八大指出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关系是核心问题的前提下,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通过市场取向改革的深化,让市场充分起作用,从而使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益与活力的提升,更好地促使经济社会发展中“做大蛋糕”,从本原上提供不断改善民生的支撑力量。已升华为“科学发展是硬道理”的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将借助一系列促进公平竞争、减少行政审批、降低准入的改革举措和经济手段为主的调控优化措施,使我们得以把新型城镇化弥合二元经济的整个历史过程中所激發和释放出的巨大动力与活力,落实为真正改造GDP挂帅式单独追求速度增长模式,并提高质量和效益、加快发展方式转变中持续改善民生的不竭源泉。
二是伴随政府职能实质性转变的一系列改革举措,通过政府更好地承担与履行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和改善公共服务职责,使以“劳有所得,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为重点内容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加有效地覆盖全体社会成员,特别是使业已形成巨大规模且会继续扩大规模的我国农村入城务工人员及其家庭成员,在“市民化”过程中更好地分享改革开放和社会发展的成果,使社会公众在物质条件不断改善的过程中也不断丰富文化生活,优化精神生活,不断提升幸福感。
三是在以促使发展方式转变、经济质量提升的财税、金融、投资等方面改革来加快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过程中,将有效发挥一系列经济政策手段,并适当结合其他手段,促进“资源节约、环境友好”两型社会建设,缓解近些年日趋严重的资源环境矛盾,使人民大众的生活环境与条件在提升“生态文明”取向下得到真正的实惠。
四是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正视收入分配方面的问题与矛盾,将积极采取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领域的一系列改革措施,抑制收入差距的扩大,在鼓励和允许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于我国已颇见成效之后,适时地向调整、优化政策组合以促成“共同富裕”过程的进展。这会影响相当大部分的社会成员,既改善中低收入阶层境遇,又有利于中等收入阶层的培育与成长,同时也符合先富起来的高收入阶层的长远利益,是我国总体进入中等收入阶段后寻求各收入阶层“共赢”式走向“共富”和提升社会和谐程度的极为重要的方面。
五是在全面配套改革中,一系列促使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结合发展的正面效应,将综合地形成经济与政治生活民主化、法治化的进步,使民生建设和人民群众主人翁作用发挥良性互动,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地促进社会进步。
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物质的富足,科技的进步,文化的繁荣,民主法治的昌明,社会的长治久安——一句话,由这些所构成的人民生活的安康幸福,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目的与归宿,也需要以改革为核心,在攻坚克难中去进一步为之奋斗。
【民生改革】推荐阅读:
深化改革与改善民生07-28
半月刊时谈:哪些民生领域改革亟待推进11-07
关注民生改善民生10-05
民生办民生工程工作总结12-04
民生关怀07-15
基层民生05-29
民生保障06-02
民生工程06-06
民生导向06-07
民生问题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