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知识与防控(精选7篇)
慢性病知识与防控 篇1
慢性病防控知识
一、什么是慢性病
慢病是相对于传染病和急性疾病而提出的一组疾病总称,指以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糖尿病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
包括一切因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造成的,以及可以通过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善进行外因调控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二、慢性病的特点
(1)慢病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2)发病隐匿,潜伏期长。慢病是致病因子长期作用,器官损伤逐步积累而成的。慢病多发于老人,但真正致病时间要早。
(3)多因素致病,一果多因,个人生活方式原因占主要地位。
(4)一体多病,一因多果,相互关联,共同依存,骨牌效应。一种致病因素可以与多种疾病相关;一种疾病往往会造成另一种疾病的发生。
(5)增长幅度加快,发病年龄呈年轻化趋势。
三、慢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1)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包括:不合理膳食与不平衡营养,超重、肥胖,体力活动减少,吸烟、酗酒,社会心理因素。
(2)生物遗传因素:包括病毒、细菌长期感染,家族遗传史、个人体质等
(3)生态环境因素:包括生物以外的物理、化学、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理环境)
(4)慢病之间互为危险因素
(5)高危人群判定标准为满足以下情况之一者:
1、肥胖:男性腰围≥90cm,女性腰围≥85cm ;
2、血压水平:收缩压130-139或舒张压85-89mmHg;
3、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为5.2≤TC≤6.2mmol/L;
4、空腹血糖受损:6.1mmol/L≤FBG<7.0mmol/L;
5、现在每日吸烟者。
四、主要慢性病有哪些
(1)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
(2)糖尿病(3)恶性肿瘤
(4)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
五、健康四大基石
(1)合理膳食
※食不过量,粗细搭配,合理营养,规律用餐。
※一般情况下,健康成年人每天的食用油摄入量不宜超过25~30克。
※WHO建议成年人每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正常人每天应喝多少水?1200ml(2)适当运动:
※每周5~7天,每天累计30分钟以上中等强度的活动。
※生活出行加运动,每天累计6000步。
※以下活动相当于1000步
中速步行10分钟 慢跑3分钟 打羽毛球6分钟 瑜伽7分钟 打乒乓球6分钟 跳绳3分钟
骑自行车7分钟 洗盘子15分钟 拖地板8分钟 手洗衣服9分钟 擦窗户11分钟
(3)戒烟限酒:
※不吸烟,不敬烟,不送烟,吸烟者尽早戒烟。
※饮酒应限量,倡导文明饮酒,不过度劝酒。
(4)心理平衡: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自信乐观,喜怒有度,静心处事,诚信待人。
慢性病知识与防控 篇2
1 材料和方法
1.1 对象与方法
数据来源于2010年进行的江西省疾控系统人力资源情况调查。调查对象为江西省省、市、县/区级疾控系统的全部慢病防控人员。调查采用调查表形式, 调查内容包括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数量、性别、年龄、学历、职称等。
1.2 相关定义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是指疾控系统内在岗并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员, 包括:从事慢性病防制专兼职人员。
专职人员:指来自疾控中心专门的慢性病防制所的人员, 以及分布在其他科所仅从事慢性病一项防控工作人员。
兼职人员:指分布在疾控中心内除慢性病防制所以外的人员, 不仅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 还要从事其他防控工作。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EpiData软件建库, 数据录入采用逻辑校对、双重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查。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1.4 政策来源
卫生部网站公布的国家有关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政策以及人事部门搜索的尚未公布的征求意见稿。
2 研究结果
2.1 慢性病防制科所设置
江西省共有各级疾病控制中心113个。其中, 13个 (11.5%) 设置了独立的慢性病防制科所, 分别是省级1个 (100.0%) 、设区市3个 (27.3%) 和县市区9个 (8.9%) , 17个与地方病或艾滋病及结核病防制合并设科 (所) , 其余83个未单独设置慢性病防制科 (所) 。
2.2 人员总量分布
2010年全省疾控系统卫生人员5195人, 其中从事慢性病防制人员140人, 占2.7%, 若按江西省2010年人员4 587.5万服务人口计算, 每10万人口有0.31名慢性病防控人员。
2.3 人员专、兼职情况
在全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的140名人员中, 专职从事慢性病防制48人 (34.3%) , 兼职从事慢性病防制92人 (65.7%) 。如按兼一职计1/2人, 兼两职记1/3人计算, 全省慢性病防控实有慢性病防制85人, 占全省疾控系统总人员数的1.6%。
2.4 年龄构成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9.87±9.61岁, 略高于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的平均年龄 (39.2岁) [1]。各年龄组人员构成:35岁以下51人 (36.5%) , 36~45岁组37人 (26.4%) , 46~55岁组41人 (29.3%) , 55岁以上组11人 (7.9%) 。
2.5 工龄构成
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工龄为 (18.20±10.98) 年, 各工龄组人员构成:5年以下组25人 (17.9%) 、6~10年组12人 (8.6%) 、11~15年组26人 (18.6%) 、16~20年组19人 (13.6%) 、21~25年组16人 (11.4%) 、26~30年组17人 (12.1%) 、30年以上组25人 (17.8%) 。
2.6 学历构成
本科及以上学历占42.9%, 高于全国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水平 (34.9%) [1], 但中专及以下学历占33.6%, 也高于全国慢性病防控人员的水平 (27.5%) 。 (表1)
2.7 职称构成
全省慢性病防治人员的职称以中初级为主, 分别占38.6%和33.6%, 仅9.3%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拥有高级职称, 略低于全国的平均水平 (12.2%) ;无专业职称和其他人员比例占11.4%。 (表2) 2.8专业分布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中, 医学专业124人, 占88.6%。医学专业构成:公共卫生75人 (60.5%) , 临床医学29人 (23.4%, 含1名精神心理专业) , 口腔医学1人 (0.8%) , 中医1人 (0.8%) , 药学2人 (1.6%) , 中药学1人 (0.8%) , 医疗技术8人 (6.5%) , 护理学7人 (5.6%) 。拥有执业医师的94人, 占64.7%。
3 讨论
3.1 科 (所) 设置不全, 亟待加强独立科所建制
江西省数据显示, 仅11.5%的疾控中心设置了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 (所) 。据司向等调查显示, 全国省及以下各级疾控中心中, 有超过三分之一的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分布在除专门慢性病防控科所以外的其他科 (所) 。慢性病是长期性疾病, 各级疾控中心应设置专门的慢性病防控科所, 将慢性病防控作为常规工作, 在当前尚未建制的市县区级疾控中心尤应如此。
3.2 人员总量不足, 队伍亟待扩充
目前, 我国明确诊断的慢性病患者超过2.6亿人, 且占人群死因构成的85%、疾病负担的69%。目前, 江西省每10万服务人口拥有慢性病防控人员0.31名, 慢性病防控人员不足, 急需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 加大人力投入, 招聘人员, 引进人才、留住人才, 扩充慢性病控制队伍。
3.3 人员比例不足, 应加强内部人员调配
调查结果显示, 江西省各级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控人员占总在岗人员数量的2.7%, 与卫生部《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2]要求的5%相比, 尚有一定的差距。在现有的这些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中, 有65.7%承担着其他疾病防控工作。因此, 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不足, 且相对比例的人员还兼职从事其他防控工作, 各级疾控中心应保证慢性病防控工作的人员, 其一方面从疾控中心其他防控工作中调配相应的人员;另一方面还需减少现有慢性病人员的兼职工作, 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到慢性病防制工作中。
3.4 人员整体素质有待提升
从学历分布来看, 江西省慢性病防控人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相对较高, 与全国其他地区的慢性病防制人员相比有一定的优势, 但硕士以上学历人员较少 (5.0%) , 而无专业学历人员比例偏高 (8.6%) 。此外, 高级职称人员比例 (9.0%) 低于全国疾控系统水平 (12.2%) [1], 与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管理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要求相比[4], 也低于县级最低比例要求 (10%) , 且无专业职称和其他人员比例较高 (18.5%) 。
3.5 发挥基层公共卫生人员的作用
2009年,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5]将慢性病列入了国家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要求通过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有效预防慢性病。目前, 江西省乡镇卫生院卫生人员有43 862人, 村卫生室47 055人, 应将防控工作的重心下沉, 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防治作用, 以城乡全体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控制慢性病危险因素为干预重点, 以健康教育、健康促进和患者管理为主要手段, 促进预防、干预、治疗的有机结合。
摘要:目的 了解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力资源的现状与新时期基本职责任务的适应性。方法 对江西省各级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调查, 同时查询人事档案进行核实补充。结果 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为0.56人/10万服务人口;慢性病防控工作人员的平均年龄为39.93岁, 45岁及以上组占35.9%;工龄21年及以上者比例最高, 占47.6%;本科学历人员比例最高为33.9%, 硕士及以上学历仅占3.1%;职称以初级和中级为主 (占68.5%) , 高级职称仅占6.7%。结论 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总量、职称结构和学历层次等尚不能完全满足当前慢性病防治服务需求, 需要进一步调整江西省疾控系统慢性病防控人员结构, 加大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开发力度。
关键词:慢性病防治,人力资源,调查
参考文献
[1]司向, 尹香君, 施小明.全国疾控系统慢性病预防控制人力资源现状分析[J].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10年14 (9) :892-894.
[2]卫疾控发 (2012) 34号.卫生部等15部门关于印发中国慢性病防治工作规划 (2012-2015年) 的通知[Z].http://health.people.com.cn/GB/241259/241495/17955099.html
[3]张文康.慢性病防控亟待加强 (2010年两会发言) [R].2010.
[4]卫生部.关于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岗位设置管理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 [Z], 2012.
慢性病知识与防控 篇3
教学目标:
1、了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概念、类型及现状
2、知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的病因
3、知道如何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的病因
2、知道如何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控
教学过程:
一、概念、类型及现状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on-communicable diseases , NCDS)简称“慢性病”或“慢病”,是指从发现之日起起算超过3个月且不能治愈或很难治愈的非传染性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迁延性、无治愈或极少治愈、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按照国际疾病系统分类法(ICD-10)标准可分为:
(1)精神和行为障碍 老年性痴呆、精神分裂症、神经衰弱、神经症等(2)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等(3)循环系统疾病 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心肌梗死等(4)消化系统疾病 慢性胃炎、消化性胃溃疡、胰腺炎、胆石症等
(5)内分泌、营养代谢疾病 血脂紊乱、痛风、糖尿病、肥胖、营养缺乏等(6)肌肉骨骼系统和结缔组织疾病 骨关节病、骨质疏松症等(7)恶性肿瘤 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结肠癌等
慢性病已成为世界几乎所有国家成人的最主要死因,据世界卫生组织(WHO)估计,未来十年,慢病死亡率将占死亡的73%,占疾病负担的60%。我国居民的首要死因也是慢性病,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和呼吸系统疾病。卫生部06年发布的《中国慢性病报告》中死亡人数将近600万。09年11月11日慢性病防治研讨会指出,我国慢性病患者呈快速增长趋势,死亡率已占因病死亡人数的80%,未来30年将出现高峰。
二、病因:
慢性病的病因可分为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中间危险因素。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等,下面主要针对可改变的危险因素进行阐述。(1)吸烟
众所周知,吸烟已经是许多慢性病的危险因素,吸烟人群中患多种癌症、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明显高于非吸烟人群。WHO认为,每人每天吸5支以上的香烟,或每天连续或间断被动吸烟15分钟,就会对身体造成中度以上的损伤。烟草中的尼古丁、焦油等4000种有毒成分被吸入人体后与组织细胞争夺氧气和营养,导致组织细胞缺氧缺血,容易癌变,有毒成分还能导致血管硬化,诱发冠状动脉痉挛,从而出现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全球每年死于吸烟的人数达500万,大概每10个成人中有1个死于烟草的毒害,约有一半的青少年呼吸着被香烟烟雾污染的空气。国外资料证实:被动吸烟的母亲与无被动吸烟母亲相比所生新生儿体重低200—500克,畸形发生率高1.8—3.8倍。总之,香烟杀人于无形之中,其破坏性之大、危害性之广已无需赘述。(2)酗酒
长期过度饮酒对人体危害最大最直接的器官是肝,乙醇长期大量进入肝脏可使肝细胞反复脂肪变性、坏死和再生,最终导致纤维化和肝硬化。除此之外还会伤害到生殖器官、消化系统等,大量饮酒也是高血压、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酒精是一种嗜神经性精神活性物质,严重刺激中枢神经系统时会出现人格障碍、遗忘综合征、脑萎缩等,导致各种精神障碍的发生。但是,适度饮酒对防治慢性病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3)不合理膳食
专家指出,“吃出来的慢性病”危害巨大,大量研究显示,膳食中营养过剩是肥胖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非传染性疾病的共同危险因素。膳食不平衡尤其对心血管病影响最为明显,最近十年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和营养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营养不良和营养缺乏患病率继续下降,但也面临着营养缺乏和营养失衡的双重挑战,全国居民消费结构正由“饥饿减少”向“慢性疾病”方向发展。城市居民膳食结构不合理、城乡居民铁、维生素A等微量元素缺乏是我国普遍存在的问题,超重的患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成人超重率为22.8%,肥胖率为7.1%,估计人数分别为2.0亿和6000万,预计今后还有较大幅度的增长。(4)静坐的生活方式
我们这里谈到的静坐不是参禅的静坐,而是指缺乏运动,几乎整天坐在椅子上的一种生活方式。随着学习、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强和电脑的普及,静坐生活方式已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也成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日益危害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缺少体力活动和钙以及维生素D会使骨质丢失,容易造成骨质疏松,同时,乙型糖尿病的诱因与体力活动不足也有很大的相关。静坐生活方式也容易导致肥胖、颈椎病、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疾病。对此本人有切身的体会,我在高中时因课业繁重而极少运动,整天几乎屁股不离椅子,以致患上颈椎病,至今仍未痊愈。(5)长期不健康的心理
WHO指出健康应包括身体、心灵的健康和良好的社会适应,心理平衡是心理健康的标志。心理问题十几年前在我国还较少被提及,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生活工作节奏紧张,情绪波动大,极度亢奋或极度低落,精神过度压力,从而导致的失眠、焦虑、抑郁、和心理障碍已相当普遍。心理问题也会导致身体上的疾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系统功能性和器质性的损害。
三、危害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全球致死和致残的首因,加重了全球疾病的负担,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持久的创伤。预计到2020年全球因慢性病死亡的人数将达5000万人。慢性病其持久性和反复性导致其治愈率需要投入大量的金钱和时间,假如能治愈还好,治不了还会致残甚至引起个体生命的死亡。慢性病病程长,这也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沉重的心理负担,国家每年要为防治慢病投入数以亿计的资金,造成社会资源的大量消耗,降低整个社会的生产效率,妨碍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在强调以人为本的今天,慢性病的危害不容小觑。
四、防治
对于慢性病的防治可以针对前面提到的病因采取综合措施。
(1)以防为主:预防是最有效的措施,我们应该是未雨绸缪而不是亡羊补牢。作为个人,应该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吸烟、不酗酒、改变不合理的膳食结构,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保持身心愉悦。作为医院,应该加强对病人的健康教育,医院的职责不仅仅在于治病救人,更应该把健康知识传授给群众,激励和引导人们采取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健康知识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是一种极为重要的卫生资源和武器。作为国家和社会,应加大在慢病预防领域的的投入,加强领导和改革慢性病防治机构,完善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城乡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建设。(2)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当确认自己患上慢性病时,除了要积极就医外,更应该注意一些对此病禁忌的生活习惯,并保持乐观心态接受治疗。家人亲友对慢性病病人应多关怀、多照顾、多鼓励,耐心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中晚期不治之症的患者应给予更多的关爱,帮助完善其人生观、价值观和死亡观,有条件的可以去临终关怀医院度过生命剩余的时间。国家应加强慢性病防治专业队伍建设,探索切实有效的治疗方法,提高防治质量。
五、总结
十九世纪及十九世纪以前人类主要死于传染病,现在则面临着慢性病和传染病的双重压力。WHO指出,在人类健康和寿命方面60%与生活方式有关,在过去一个世纪里,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慢性病急剧增加,不良生活方式即前文所谈到的可改变的行为危险因素,包括吸烟、酗酒、不合理膳食、静坐生活方式等,因此,预防慢性病也要从这些方面入手,遵循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在预防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寿命无疑起到及其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慢性病呈现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卫生费用支出率高、控制率低的“四高一低”现象,在提倡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加强慢性病的防治刻不容缓。
《合理饮食,强身健体——平衡膳食宝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对《平衡膳食宝塔》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2、能够指导自己的膳食。
3、培养学生平衡膳食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平衡膳食宝塔
2、如何指导自己的膳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除了我们的嘴会说话以外,其实你们你的肚子也会说话,你听得动它说的是什么吗?
当你饿的时候,你最想干的是什么?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就说明了“吃”的重要性,“吃”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到底怎样能吃出健康,怎样才是科学的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衡膳食。(板书)
二、新知:
1、同学们你们平时吃的食物有哪些?
你们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平时吃的量的多少,将食物填在你手上的那幅图上。(老师出示塔图)
第一层:我们吃得最多的,并且也是最基础的,应该是什么呢?
请一位同学到老师这里来填。
其它各层你们以小组为单位,根据摄入量的多少来填,老师请一组同学到前面来填。
填好后,判断进行判断。
第五层:我们平时都没有注意到,但是炒菜又离不开,在放菜之前要先放什么?
2、我们已经把这座塔建好了,有的同学见到好吃的就多吃点,不好吃得就少吃,你觉得这样做好吗?
我们的科学家们已经帮我们统计出来了一个标准值。(出示各层摄入量)
我们知道了这幅图是依据所需量的多少来形成的,那你们应该怎样做才是平衡呢?
3、为什么要这样做才是平衡呢?我们看一下各层的营养情况。(课件)
我们都是学生,学习任务很重,所以我们要保护好我们大脑,今天小博士想告诉我们一些补脑益智的食品。(出示)。
三、运用
同学们我们已经把宝塔建好了,也知道塔是怎样形成的了,那该怎样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我们来做几个小练习。
1、判断食谱。(可以看书)
2、判断题。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帮助吗?(讨论后回答)
五、同学们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健康是非常重要的,有人曾这样比方过:身 体是1,成绩、荣誉、钱财等都是1后面的0,如果1没有了,那么这个数字就变成什么啦?
愿我们每个人都能吃出健康,吃出一个好身体,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意识,你们说好不好?
慢性病防控管理方案 篇4
为贯彻落实《福建省慢性病综合防控管理办法》要求,有效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建立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慢性病防治模式,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结合我乡实际,在全乡开展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和任务
(一)总体目标
从2022年,按照省慢性病综合防控标准,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强化政府责任,建立符合我乡实际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促进实施慢性病危险因素预防与干预策略,落实健康促进与综合防控措施,创造和维护健康的社会环境,加强高危人群及高血压、糖尿病管理,降低因慢性病造成的过早死亡,提高慢性病防治水平,有效控制慢性病疾病负担增长,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指标,并通过上级验收,推进健康向阳建设。
(二)工作目标
1.在全乡建立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全民参与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机制。
2.建立和完善慢性病防控工作体系,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
3.规范开展慢性病综合监测、干预和评估,完善慢性病信息管理系统。
4.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中西医并重,发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整体功能,提供全人群生命全周期的慢性病防控管理服务,推进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
5.突出特色创新,探索适合我乡的慢性病防控策略、措施和长效管理模式。
(三)主要指标
1.健康知识知晓率。全乡18岁以上人群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达到70%以上,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0%以上,自我血压水平知晓率达到70%,自我血糖水平知晓率达到50%。
2.健康行为形成率。成年男性吸烟率控制在25%以下,人均每日食盐摄入量低于8克,平均每天运动量6000步以上的成年人占比达到35%以上。
3.慢性病早期发现率。高血压、糖尿病登记率不低于全国平均患病率的60%,干预人群重点癌症早诊率不低于50%。
4.慢性病管理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规范化管理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自我管理小组村居覆盖率不低于50%。
5.慢性病控制率。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控制率分别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0%。
6.高危人群建档率。发现高危人群登记率100%,高危人群建档率不低于30%。
7.测血压率。医疗机构首诊测血压率不低于90%。
8.监测报告率。全乡死因报告率不低于6‰,脑卒中报告率不低于2‰,冠心病报告率不低于0.8‰,肿瘤报告率不低于2%。
二、工作内容
(一)保障措施
1.组织机构。乡政府成立由主要领导同志任组长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乡综合防控工作的组织领导、沟通协调。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乡卫生院,负责工作规划与计划制定、组织实施、协调管理、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根据工作需要,定期组织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协调解决创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各部门各单位对职责履行情况做好记录,设定专门联络员,建立对部门履行职责的督查机制,办公室每年召开联络员会议不少于4次,成立由相关领域专家组成的专家指导小组,做好指导计划和工作记录。各有关部门要成立相应机构,制定工作推进方案,落实奖惩措施,确保综合防控工作扎实有效实施。
2.经费保障。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纳入乡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管理,乡财政按规划、计划拨付示范区创建工作经费,做到专款专用。慢性病防控业务经费确保不少于整体业务经费的10%。
3.政策保障。乡政府将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纳入全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政府有关部门考核内容。完善烟草控制、降低有害饮酒、减盐、控油、控制体重、全民健身等慢性病危害因素干预、疾病管理相关的政策规章制度。
4.考核评估。乡政府建立有效的绩效管理及评价机制,将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相关工作纳入相关部门年度目标管理,定期对各有关部门工作进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和考核评估,并及时通报考核检查情况。
(二)环境支持
1.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开展健康家庭、村居、单位、学校、食堂、餐厅、民宿建设,开展健康主题公园、步道、健康一条街等健康支持性环境建设,开展“三减三健”(减盐减油减糖、健康口腔、健康体重、健康骨骼)专项行动。对已建成的健康村居、单位、学校、食堂、餐厅、民宿重新验收。
2.为群众提供方便可及的自助式健康检测服务。在村居设立自助式健康检测点1处,检测内容包括身高、体重、腰围、血压等,乡卫生院、村卫生服务所设置自助式健康检测点1处,并提供个体化健康指导。
3.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提高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村居建设15分钟健身圈,完善居民健身设施,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公共体育场地及有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的体育场地免费或低收费向村居居民开放,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健身活动,策划符合单位特点的健身和竞赛活动,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
4.开展烟草控制,降低人群吸烟率。全乡室内公共场所、工作场所和公共交通工具设置禁止吸烟警语和标识,禁止烟草广告,建设无烟党政机关、无烟医疗卫生计生机构、无烟学校,乡卫生院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提供简短戒烟服务,降低全乡青少年和成年人吸烟率。
(三)体系整合
1.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建立完善慢性病防控服务体系和分工明确、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建立完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等的工作机制,推进慢性病防、治、管的整合。
2.加强慢性病防控队伍建设。乡卫生院按职能设置独立的慢性病防控科室,配备1个专职人员,履行相应的公共卫生职责,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慢性病防控工作,医疗卫生机构加强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设有单独的科室负责慢性病防控工作,有专职的公共卫生人员承担所在区域慢性病防控工作。
(四)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1.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开展慢性病防治全民健康教育。广泛开展健康教育,定期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开展社会性大型健康宣传日活动,扩大传播慢性病防治和慢性病健康素养知识与技能的范围,各村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阵地,向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的知识与技能,开展幼儿园、中小学校健康行为方式教育。
2.通过我乡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政策措施的落实,提高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3.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组织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在全乡开展群众性健身运动,每年至少开展1次多部门联合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鼓励村居慢性病患者积极参与村居自我健康管理活动。
(五)慢性病全程管理
1.规范健康体检,开展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加强癌症、心脑血管疾病等重大慢性病的早期发现与管理。开展学生、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和职工定期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推广应用适宜的成熟技术,提早发现诊治患者,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管理。
2.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开展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慢性病分级诊疗服务,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签约团队负责提供约定的基本医疗、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提高18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防控知识的知晓率,提高3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者管理率,提高管理人群高血压、糖尿病患病的控制率。
3.在重点人群中开展口腔疾病防治。乡卫生院、村居卫生室、学校、村居协同开展口腔健康活动,实施儿童窝沟封闭,控制适龄儿童患龋率。
4.完善区域信息平台,实现医疗卫生机构间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应用“互联网+”、健康大数据提供便捷、高效的健康管理服务。
5.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根据省级医保药品报销目录,配备使用一定数量或比例的药品。
6.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促进医养结合。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力量参与,为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服务,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村居养老和机构养老服务融合。
(六)监测评估
1.开展过程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规范开展覆盖辖区慢性病及相关危险因素监测,掌握辖区重点慢性病的基本状况、影响因素和疾病负担,使慢性病监测数据互联互通。(1)死因监测。继续开展全人群死亡网络直报工作,及时准确地收集居民死亡信息,找出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统计我乡的期望寿命,为卫生、计生决策提供可靠依据。《死亡证明》为法定死亡文书,由卫生院负责出具,特殊情况由公安部门法医出具,公安部门凭《死亡证明》第三联办理注销户口手续,民政部门凭《死亡证明》的第四联,办理殡葬手续。(2)慢性病发病监测。开展冠心病、脑卒中和恶性肿瘤发病登记,分析疾病发病动态变化情况,评估慢性病预防与控制效果。
2.开展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定期发布调查结果。定期收集、整合并分析当地基础信息和资料,建立基础信息数据库。分析当地主要慢性病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确定重点目标人群和优先领域,明确主要策略和行动措施,以乡街区为单位出具村居诊断报告。报告内容包括:(1)当地人口、社会、经济、政策与环境等基本情况,(2)当地居民慢性病患病、死亡及危险因素流行情况,(3)结合村居诊断结果提出符合当地实际情况的慢性病防控重点人群、优先策略、目标、行动措施和评价标准。我乡每5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由乡政府发布慢性病防控有关健康信息。
(七)创新引领
倡导慢性病综合防控口作备当地社会、文化等建设和公共服务、公共产品供给相结合,总结发展“慢病防控·健康大舞台”和慢性病防治信息化管理两个创新特色案例。
三、工作分工
(一)乡政府
1.印发慢性病预防控工作规划,以及与慢性病综合防控和慢性病治疗相关的公共政策并组织实施等,负责创建工作方案及相关文件审核印发。
2.设立慢性病防控领导小组督导组,开展多部门联合督导,负责创建活动部门协调和部门履行职责情况督查。
3.将慢性病防控实施方案纳入各部门年度目标管理、绩效考核。
4.指导落实无烟党政机关工作。
5.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政府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
6.将慢性病防控工作纳入政府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并每年提供全乡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统计数据。
7.组织落实无烟医疗机构创建工作。
8.负责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普及公共体育设施,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达到40%。
9.组织开展辖区群众性健身运动及多部门参与的集体性健身活动,每年至少开展多部门联合组织的集体性健身活动1次。
10.协助在村居中建立健身场所,村居15分钟健身圈的覆盖率达到90%。
11.指导机关、企事业单位组织开展工间(前)健身、健步走、运动会等活动。
12.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和符合开放条件的企事业单位、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
13.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并负责落实。
14.规划和建设科学合理、适宜性好的主题公园、步道、步行道。
(二)乡文体站
1.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媒体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计划,组织督导实施。
2.分别设置宣传倡导健康生活的宣传栏或者宣传片,传播慢性病防治和健康素养知识和技能,至少每月一次(新闻报道除外)。
3.宣传平台每周宣传一次减盐公益广告片,每季度播放一次《盐与健康》科普电影。
4.强化健康生活方式与行动促进,电子屏幕宣传栏每周播放1次公共卫生健康信息和公益宣传广告,形式主要以滚动字幕方式播放。
5.推动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与辖区村居文化建设、健康城乡建设、文明创建、公共服务与公共产品等相关项目有机融合,负责建立协同工作机制并有效衔接。本年度创建健康村居2处、医养结合健康小屋1处、坑头村健身步道1处、口袋公园2处。
(三)乡财政所
1.将慢性病综合防控经费纳入乡财政年度预算、决算管理,安排专项经费,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力量支持的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经费保障机制,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增长情况逐年增加,保障慢病防控工作长久可持续发展。
2.工作经费专款专用、管理规范。
3.保障乡卫生院的慢性病防控工作经费,且每年不少于总体经费的10%,
4.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出台与慢性病防控及病人治疗相关公共政策,并组织实施。
(四)乡经管站
1.倡导全乡企业创建促进职工身体健康活动的支持性环境,落实工作场所工间操制度。
2.负责全乡企业全民健康生活方式活动的开展,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等。
3.每年至少创建一家健康促进企业。
(五)乡卫生院
1.负责协调组织慢性病防控工作联席会议。
2.负责协调出台慢性病预防控制规划以及与慢性病防控和病人治疗相关公共政策。
3.负责建立防治结合、分工协作、优势互补、上下联动的慢性病综合防治体系及慢性病防控队伍。
4.负责统筹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构建全方位健康支持性环境。
5.组织落实慢性病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
6.统筹落实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指导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各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创造条件积极倡导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提高管理效率等。
7.负责慢性病防控专业人员编制的核定和落实,协助落实机关、事业单位职工定期体检。
8.负责做好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重大疾病保障的衔接,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部门政策规章制度。
9.每季度一次将医疗保险、新农合中报销的本乡医疗机构以外的肿瘤病例、心脑血管病例等资料拷贝乡卫生院。
10.将健康膳食与慢性病防治知识纳入卫生院健康知识培训内容。
11.开展重点人群和企事业单位职工定期体检落实核查,将慢性病相关指标纳入必检项目,应用推广成熟的技术早发现诊治患者,加强对慢性病高危人群的管理,并及时纳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12.协助制定机关、企事业单位群众性健身活动方案,联合多部门组织开展群众性健身活动。
13.开展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推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开展高血压、糖尿病等重点慢性病规范化管理。
14.负责辖区质量控制和重点慢性病监测工作,每五年开展一次慢性病防控社会因素调查。
15.协助动员社会力量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村居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工作。
16.落实中医综合服务建设及中医药保健知识的宣传技术推广。落实村居为群众提供快捷的自助式健康监测服务。
17.负责落实辖区各级医疗机构开展简短戒烟服务培训。协助制定媒体健康生活方式行动传播计划,组织及配合相关单位推进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
18.建立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实现公共卫生服务、诊疗信息互联互通
(六)乡教育管理办公室
1.在中小学校开设慢性病相关健康教育课,包含营养均衡、口腔保健、健康体重、视力保护等内容,授课时间以班级为单位每学期不少于6学时。
2.在幼儿园开设健康教育课和健康讲座,利用幼儿园家长会,每学期至少举办1次合理膳食、口腔保健知识讲座。
3.“盐与健康”学校专项主题活动覆盖率达到100%。
4.定期组织开展学生健康体检及健康指导。
5.组织开展健康促进学校创建活动,创建健康促进学校15处。
6.协助组织学校适龄儿童为重点的口腔检查、龋齿充填、窝沟封闭项目工作实施。以小学为单位,开展儿童口腔检查,对龋齿儿童进行龋齿充填,12岁儿童患龋率低于25%,对符合适应症儿童开展窝沟封闭,窝沟封闭率达到60%。
7.组织落实无烟学校创建工作。
(七)乡民政办公室
1.协助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创新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并负责落实。
2.组织相关群体性活动,协助推广、开展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
3.动员社会力量促进慢性病全程防治管理服务与居家养老、村居养老和机构养老相结合工作。
4.发挥社会团体和群众在慢性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
5.落实死亡人员殡葬服务环节《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查验管理工作,每月按照《人口死亡信息交换数据项》的项目内容与乡卫生院交换死亡人员向阳火化信息。每季度将死者火化时使用《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记录提供给乡卫生院核对。
(八)乡村镇站
1.在职责范围内,协助在公共场所设置以慢性病及示范区创建工作为主要内容的警语、标识、户外广告、宣传栏等。
2、规划建设,通过设置健康宣传栏,户外灯箱广告等形式经常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宣传,负责宣传栏的维护和路灯广告内容的更换。
(九)、乡市场监管所
1.负责我乡禁止烟草广告工作。
2.组织开展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示范餐厅、民宿的创建等工作,创建示范食堂和示范餐厅2家。
3.餐饮服务单位减盐培训覆盖率达到100%,各餐饮单位开展低盐和减盐膳食宣传,建立菜品营养标签,建立食盐和调味品使用台账,在对餐饮服务单位日常管理中增加对减盐环节的监督检查。
4.组织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并负责落实。
5.协助居民普及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教育工作及无烟公共场所建设工作等。
(十)乡派出所
1.创造居民健身活动安全环境,出台有利于步行或骑行的交通政策,在全乡主要交通干道、健身场所周边道路合理设置人行道与非机动车、机动车道,提高人行道安全性。
2.每年向乡卫生院提供真实人口资料。
3.落实户口注销环节《死亡医学证明书》的查验管理工作,每月一次按照《人口死亡信息交换数据项》的项目内容向乡卫生院交换一次死亡销户信息。每季度一次以派出所为单位将注销户口的人口死亡登记资料通报乡卫生院核对,每季度一次以派出所为单位将注销户口时使用《死亡医学证明书》的记录提供给乡卫生院核对。
(十一)乡工会
1.指导工会建立职工参加身体活动和锻炼的制度,机关、企事业单位建设促进职工健身的支持性环境,落实工间操健身制度,每人每天不少于20分钟,单位工间操覆盖率达到80%以上。
2.维护职工健康权益,鼓励机关、企事业单位为职工提供体检机会,建立健康档案,每2年为职工提供1次体检并开展健康指导的企事业单位覆盖率不低于50%。
3.组织推进慢性病防控工作融入本部门政策规章制度,并负责落实。(十二)乡妇联
1.将减盐和低盐膳食纳入家政服务培训内容。
2.指导组织开展健康家庭建设工作。
(十三)各村
1.创造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村居支持环境,负责全民健康生活方式工作,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集体群众健身活动。
2.协助开展村居健康家庭服务,负责每村创建10个健康家庭。
3.统筹协调辖区各村居设置健康教育宣传阵地,进行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
4.负责协调创建健康单位、健康学校、健康餐厅、健康饭店、健康食堂各1处。
5.协助卫生院开展居民重点慢性病核心知识知晓率和健康素养水平调查、村居慢性病患者自我管理、村居人口慢病与营养监测、心脑血管疾病报告、肿瘤随访登记及慢阻肺监测等工作。
6.组织开展多部门参与的群众性健身活动,鼓励广大职工和居民参与有益的健身活动。
7.积极配合乡政府有关部门做好慢性病防控各项工作。
(十四)乡直其他部门
1.依据建设工作指标需要,密切配合落实创建任务,确保实现创建目标。
2.负责本单位工间操健身制度的制定和落实。
学校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 篇5
为认真贯彻落实慢性病防治工作总体要求,积极参与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工作,结合学校实际的特点,落实与加强慢性病防治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从群体防治着眼,个体服务入手,认真组织实施慢性病干预项目,特制定2017年我校慢性病防控工作制度。
一、建立组织机构、完善网络、落实责任
为加强对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领导,我校专门成立了慢性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校慢性病综合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工作协调;责成专门科室负责项目工作的组织落实。开展综合防治工作具体安排、业务指导、人员培训、质量控制、检查考核等。将慢性病防治、健康教育等工作纳入学校工作计划,明确了各处室在慢性病防治工作中的职责与任务,从而建立起了上下贯通、各司其职、协调联动的慢性病防治网络和工作队伍。
二、摸清底数、建档建卡、实施干预管理。
为了实现对慢性病患者的干预与管理,采取多种途径发现慢病患者。通过每年一次的师生体检,及时统计,对确诊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然后报县疾病防控中心及时建档管理。之后,配合县疾病防控中心医生严格按照防治方案相关要求及患者的临床评估级别、类别制定个体化随访管理方案,实行分类、分级、动态管理与干预,填写慢病管理卡(册)。
我校对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干预措施主要有以下方面:一是发放健康教育处方;二是要求患者定期随访指导,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及用药情况,复查或了解患者血压或血糖控制水平,督促其坚持用药,并根据治疗效果给予相应指导,同时填写慢病管理手册和管理卡;三是实施面对面干预,针对每名患者的病情及其主要病因进行面对面、个体化干预,如指导其戒烟限酒、低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以及盐勺、油壶的具体使用方法等;四是开展防治知识讲座,定期邀请专业人士为师生进行慢性病防治知识讲座,讲解相关防治知识并接受咨询。
三、广泛宣传,开展教育活动,提高自我防病意识。
为提高广大师生特别是慢病高危人群的自我防病能力,根据校内慢性病高危人群特点,利用各种形式如广播、讲座、健康专栏等,有针对性的开展健康教育,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倡导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生活方式,减少危险因素。全面落实健康教育课,保证每学期8-9学时,结合地方及学校特点,保证有2课时的慢性病防治健康内容。有统一教案、有教师、有考核。
四、开展“小手拉大手”慢性病防控知识宣传活动。以“走家庭、走社区”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以校园网、宣传展板、家长会等为宣传平台,让学生及家长在学习生活中更便捷、更自觉地提高对慢性病的认识,形成学校、家长、社区的三方全力,建立持久、和谐的健康互动关系。
五、改善师生教学、学习条件,经常督促学生学习习惯。
努力改善学生学习,教师教学的硬件条件,保证空气清新,无噪音,光线充足,学具合格,课桌椅可调,教室微小气候定期监测。要求教师经常性督促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如注意书写要求,坐姿正确等。
六、深入开展全民健身运动。认真组织好阳光体育一小时活动,(快乐大课间)活动,保证时间,保证项目,要有检查,要有成效。实施体育、艺术2+1项目。重视学校体育工作,上好体育课、组织好大课间及体育活动,春季田径运动会和冬季长跑等。
慢性病知识与防控 篇6
1 材料与方法
1.1 应用工具
慢性病大众知识教育与测量技术中的科普读本、12套测试卷、1套评分软件[1]和1套测试方案。
1.2 研究方法
应用生态学方法, 即以一年为一个横断面, 连续5年在群体水平上研究。
1.3 教育形式与对象
通过讲课、媒体宣传和刊出板报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 教育对象为全社会人群。
1.4 测试对象
选择小学生 (小学五年级) 、初中生 (初中二年级) 、机关人员 (劳动局、财政局和地税局) 、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镇级医务人员、农村社区医务人员、城区社区干部、公司白领员工、企业蓝领员工 (职业危害企业一线操作工人) 、城市社区居民和农村社区居民12种类型的对象进行学绩测试。测试时间一般安排在每年的下半年。
1.5 测试方法
采用试卷进行笔试, 要求每个人独立完成答题。学生测试时, 同一班级不同队列坐位学生使用不同试卷;其他人员测试时, 同一单位笔试者每人使用不同的试卷, 避免相互干扰, 提高测试结果真实性。一份试卷的测试时间一般在20分钟以内。
1.6评卷方法
完成的测试试卷由疾控机构专人录入计算机, 同时由计算机自动进行评分。
1.7 分析方法
测量信息使用SPSS软件以及Excel电子表格进行统计分析。
1.8 质量控制
笔试时, 要求有专业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 确保测试成绩的可靠性和公平性;对于同一单位同一试卷成绩分数完全一致的测试成绩需要进行处理, 即剔除每道题答案完全一致的信息, 只保留1条这类测试信息, 确保测试成绩的有效性。
2 结果
2008-2012年共测试25 608人, 有效试卷24 993份, 占测试人数的97.60%, 百分制的平均得分为48.96分。每年实际测试数均超出计划数, 达到预期的目标。见表1。
在2009年和2010年当中, 由于工作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测试人数的计划数和实际完成数大幅度低于2008年, 2011年起及时进行了调整。从2008年到2012年的5年当中, 终期比初期平均分提高了14.00分, 即增长35.29%。由此说明, 大众知识水平在提高。
连续5年的学绩测试当中, 2008年为基线调查, 其信息可以认为属于基础常模, 即在没有应用大众知识题库宣传教育的原状态下人群慢性病大众健康知识的知晓水平, 而2012年的测试成绩则应认为是5年的终期评估信息。前后两年相比, 各类对象的测试成绩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2012年均高于2008年。由此说明, 教育效果具有普及性。见表2。
为了观察各套试卷测试成绩的一致性, 在2008年基线调查时选择小学五年级作为主要观察对象进行比较, 得分率最高的是第5套试卷, 得分率最低的是第8套试卷,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8.05, P<0.01) , 说明试卷无法进行相互替代。2012年仍然以小学五年级为观察对象, 其成绩与2008年有所变化, 第2套试卷成绩最高, 第4套试卷最低, 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t=3.49, P<0.01) 。由此说明, 通过教育是可以改变试卷难易程度的。见表3。
把每题答对的情况视为通过, 答错的视为未通过, 由此获得每题的通过率。根据5年测试结果, 可发现判断题和选择题的通过率相差很大。见表4。
2008年判断题通过率最低值为19.57%, 选择题为0.72%;而2012年则分别为23.48%和9.09%。前后比较, 判断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χ2=2.46, P>0.05) , 选择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41.22, P<0.01) 。从总体情况来看, 两类题型前后两年通过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505.23, 10532.76, P<0.01) 。由此说明, 知晓率提高是明显的, 但对于知识的误解通过判断题显示得更突出。
另外, 在所有480题当中, 每年通过率持续 (4次) 增长的有7题 (判断题6题, 选择题1题) , 占1.46%;持续4次下降的只有1题 (判断题) , 占0.21%;持续3次下降的有9题, 占1.88%;连续2次下降的有139题, 占28.96%。此信息为进一步研究题目合理性和抓住重点问题提供了依据,
整理出2008年判断和选择题通过率最低的各20题, 对应找出2012年情况, 见表5。
从表5可以看出, 这些难度最大的题目通过教育后知识知晓率大部分有所提高, 但仍然低于平均水平, 这与2009年研究结果不一致[1], 提示今后需要采取专项措施来进行强化教育。
3 讨论
慢性病大众知识教育与测量是苏州市在慢性病防控工作健康教育缺乏针对性和有效评估手段的背景下, 于2007年研制的一套技术, 为国内首创[2]。通过5年的应用性研究, 现从以下几项特性来分析该套技术。
3.1实用性
健康教育是慢性病干预措施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历年来都得到各级行政和技术部门的高度重视。然而, 长期以来, 由于缺乏教育的标准内容和统一的测量工具, 这一问题困扰了慢性病健康教育事业的发展。苏州市在慢性病防治中长期规划中确定了人群健康知识知晓率的目标, 但没能掌握基础情况, 如果不及时创建一套标准内容和应用技术, 将出现规划终期无法评估的尴尬局面。因此, 这套技术针对性强, 目的明确, 就是要建立标准题库 (内容) 、标准学绩测量方法和基线信息 (常模) , 实现健康教育目标的定量化[3], 使评估量化目标的工作唾手可及。从5年应用性研究所获得的信息来看, 每年的测量结果不仅产出了量, 还表达了教育与结果量之间的关系, 为动态观察和评估教育效果提供了依据。由此认为, 这套技术是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实用工具。
3.2 有效性
5年都按相同的12种类型对象进行测试, 成绩最低的前3位分别是小学生、中学生和农村居民, 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学生接触社会少, 接受健康教育的时间短, 成绩较其他对象低, 这是客观因素所致。对于健康教育活动来说, 辐射到农村的较少, 形式也比较单一, 因此, 农村健康教育工作相对薄弱, 成绩也相对低于其他对象, 这与廖瑞龙等研究的结果相似[4]。尽管这3类对象成绩较低, 但从5年的时间段来看, 成绩呈连续提高的状态。这两种情况表明, 这套技术所获得的信息是可以进行横向和纵向比较的, 能够给出明确的效果, 技术是极其有效的。
3.3 可行性
该套技术中的科普书是以问题和答案的形式呈现相关知识, 给基层医务人员的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很多的方便之处。例如:教育者可以利用这本科普书出板报、讲课和在宣传活动时提问与解答、举办知识竞赛等, 实际工作中大家也是如此应用的。测试卷分成12套, 可以在同一次测试时共同使用, 不必考虑相互影响的问题, 给测试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从各套试卷都能获得相应的成绩信息和每套试卷都有不同程度提高的事实来看, 证明了上述这两个方面的便利之处。由此, 这套技术在实际操作当中的可行性较强。
3.4 前瞻性
此项技术涉及到20种常见慢性病防治知识, 通过480题呈现, 具有面广量大的特点, 并非以往知识面相对集中的状况。这样的现状, 其成绩的提高能够代表总体知识水平的变化, 这是优点, 但也存在难于提高成绩和教育面分散的缺点。为了解决这对矛盾, 采取应用题目通过率的方法找出健康教育内容的薄弱环节, 使健康教育内容能够相对处于集中状态。把每年测试结果当中通过率最低的前20题找出来进行分析, 据此提出下一年度健康教育的重点内容, 周而复失地进行, 达到快速提高学绩和知识知晓率的目的。
3.5 通用性
这是指试卷互用的问题。此项技术起初设计的意图是各套试卷之间平均分数无差异, 试卷可以被互用。为了证明这一点, 选择知识积累相对较少和平均的小学五年级进行观察。经过测试, 各试卷所得分数差异性较大, 无法运用总平均分数来代表所有测试试卷的集中趋势, 只能建立各个试卷不同对象成绩的集中趋势。据此, 此项技术的试卷测试后形成了12卷×12类对象144项平均数的系列信息, 符合常模编制要求[5]。以后开展的各项教育效果评估也应该分别进行对照分析。
参考文献
[1]胡一河.慢性病大众知识教育测量工具及应用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0, 6 (26) :623-626.
[2]周玉芳, 严大香.慢性病大众知识教育测量工具及其应用研究[R].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 2010, Z13 (8) .
[3]郭兴华.江苏省健康教育手册 (第1版) [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8, 36.
[4]廖瑞龙, 曾长佑, 朱献荣.农村居民健康知识知晓及行为状况分析[J].卫生经济研究, 2010, (5) :46-47.
实验中学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 篇7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传染病防治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加强学校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依照《中小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管理规范》、《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报告管理规范》等要求,根据《彝良县教育局关于举办中小学急慢性疾病防控教育宣传活动的通知》的精神(彝教通﹝2015﹞65号),结合实验中学实际,落实与加强急慢性病防控工作知识的普及,帮助师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保障在校师生的身体健康。现就开展工作总结如下: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从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此项工作,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认识急慢性病对于人身体健康的危害,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于该病的积极预防作用。做到从思想上、行动上重视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加强此项工作的开展力度,保证工作实效,成立了我校急慢性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长:熊洪彦
成员:陈夏元
黄仁贵
李昌丽
唐克方
童庆湘
三、工作开展。
1、充分利用班会、学校晨会对学生进行急慢性病防控工作宣传教育,设立健康教育宣传栏,通过黑板报、班级学习园地开展宣传教育。
2、利用健康课对学生进行急慢性病防控、综合防控知识等方面教育,每班至少开展2课时的健康教育课;利用学生每天一小时大课间体育活动,进行健身锻炼,增强学生体质。
3、认真落实好两操一课,保证学生每天课外体育锻炼时间不低于1小时。
4、认真落实相关文件精神,创建无烟校园。
5、开展校园内健康生活方式行为,专人负责学生营养午餐膳食搭配与烹调,确保学生吃上既可口又营养的午餐。
6、积极配合卫生食药监局开展以青少年为重点的近视眼、肥胖病检查,对检查中发现患有近视眼、肥胖病的学生及早进行治疗。
彝良县实验中学
【慢性病知识与防控】推荐阅读:
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指南08-31
林集中心小学慢性病防控工作总结05-12
慢性病知识09-11
慢性病防治知识08-20
慢性病预防知识08-23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06-04
慢性鼻窦炎的健康知识06-28
慢性咽炎的研究与防治06-24
慢性病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