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康复

2024-08-12

慢性病康复(精选11篇)

慢性病康复 篇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 主要危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 易造成患者伤残, 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现医疗技术的进步, 使慢性病的病死率下降, 生存率提高, 因此如何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 防止和减少慢性病造成的伤残就成为社会和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据调查统计[1], 心肌梗死患者参加康复治疗的死亡率比不参加康复治疗低36.8%。在我国, 脑卒中病死率30%~60%, 存活者中致残率高达70%, 其中50%生活不能自理, 但在存活者中, 经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90%能恢复步行, 25%上下肢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 可做一些简单的劳动和工作, 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只有60%能恢复步行, 5%上下肢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2,3]。以上统计说明积极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慢性病患者功能的恢复, 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 基础薄弱, 尤其中小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滞后, 为推动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广泛应用, 笔者对我社区不同人群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 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本社区随机抽取25岁以上居民共200人。其中男107人, 占53.5%, 女93人, 占46.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5人, 占32.5%, 高中、职高、中专75人, 占37.5%, 大专及以上60人, 占30.0%;就业状态:固定职业112人, 占56.0%, 待业或失业49人, 占24.5%, 离退休人员39人, 占19.5%。从事职业:脑力劳动72人, 占36.0%, 体力劳动128人, 占64.0%。所有被调查者均属自愿接受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 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 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信念和行为共22题知、信、行 (即K、A、P) 。调查时不做任何解释, 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 问卷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 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1.2.2 统计学分析:

所有资料采用SPSS13.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状况, 详细结果见表1。

注:K是指该群体在“认知”的回答正确率≥60%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A是指该群体在“态度”的肯定回答率≥60%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P是指该群体在“行为”选择“会”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

3 讨论

3.1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调查显示, 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认知很模糊, 近50%的居民认为康复治疗就是简单的理疗或传统的针灸、推拿、按摩治疗, 甚至近40%的居民误以为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是保健治疗, 而且对慢性病患者中适合进行康复治疗的对象和开始时间等知晓率均在60%以下。表1可见, 不同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知晓率并无显著差异 (P>0.05) 。上述结果说明, 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在中小城市未得到普及, 大部分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缺乏基本的了解, 有些人甚至是盲区, 这是影响社区居民积极选择和利用康复医疗服务的关键。

3.2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态度情况

调查显示, 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并不很积极, 仅43.0%的人相信康复治疗能促进慢性病所致功能障碍的恢复。表1可见, 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有显著性差异 (P<0.05) , 而不同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则无显著性差异 (P>0.05) , 这现状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虽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多, 但对其重要性的认同还是比文化程度较低者高, 这依然表明提高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促进康复治疗工作在中小城市广泛开展的关键。

3.3 社区不同群体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行为情况

本调查显示37.0%的居民认为自己或周围亲朋患了慢性病后不会主动咨询和选择康复治疗。表1可见, 不同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行为无明显差异 (P>0.05) 。这现状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对慢性病康复治疗在态度上虽然认同, 但由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多, 加上中小城市康复医疗服务的短缺及康复医疗资源的匮乏, 使其寻医行为未能付诸行动。

任何病伤残者的康复成效, 都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康复意识、态度和行为, 慢性病的康复也一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 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 但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水平较落后, 要促进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有效开展, 不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KAP水平, 同时应致力于加强和提高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水平[4]。尽管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已逐步将康复治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 但我国因康复医学起步较晚, 基础薄弱, 康复医疗资源较少, 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型公立医院, 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非常不足, 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医疗服务的薄弱和短缺, 导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 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康复需求, 如何建立和健全康复医疗服务机制, 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 应是现阶段我国康复医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1]南登昆.康复医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

[2]叶众, 裴广军, 徐建荣.象山县海岛社区居民慢性病患病状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 2011, 27 (3) :292-293.

[3]庄立辉, 刘明亮, 郭继亮, 等.慢性病防治现状分析[J].卫生软科学, 2009, 23 (1) :64-68.

[4]王跃平.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管理工作的现状分析与对策[J].实用预防医学, 2006, 13 (5) :1365-1367.

慢性病康复 篇2

【摘要】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进行康复护理,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缓病情发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康复护理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COPD),是一种破坏性的肺部疾病,是以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气流受限通常呈进行性发展并与肺对有害颗粒或气体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可以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虽然是气道的疾病,但对全身的系统影响也不容忽视。肺动脉高压和肺心病是慢性肺疾病的常见并发症,随着大气污染及吸烟人数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居当前全世界死亡原因的第四位,根据世界银行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表的研究报道,至2020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将成为世界疾病经济负担的第五位,估计全国有2500万人患此病,45岁以后随年龄增加而增加,死亡率也在逐渐的增加,应用中医护理康复方案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病人进行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康复护理方法介绍如下:

饮食护理

1.1 肺脾气虚证:宜食健脾补肺的食品,如山药、百合、薏苡仁、核桃、胡萝卜、鸡肉等。

1.2 肺肾气虚证:宜食补益肺气、肾气的食品,如枸杞子、黑芝麻、核桃、木耳、山药、杏仁、桂圆、牛肉、猪心、羊肉等。

1.3 肺肾气阴两虚证:宜食益气养阴的食品,如莲子、牛乳、蛋类、百合、荸荠、鲜藕、雪梨、银耳、老鸭等。

1.4 汗出较多者,可多饮淡盐水,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等;腹胀纳呆者可用山楂、炒麦芽少许代茶饮。

1.5 饮食宜少量多餐,每餐不宜过饱,以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饮食为主,烹调方式以炖、蒸、煮为宜,忌食辛辣、煎炸或过甜、过咸之品。

情志护理

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其心理问题,及时予心理疏导。采取说理开导、顺情解郁、移情易性等方法对患者进行情志护理,并注意充分发挥患者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五音疗法

宜选用商调、羽调音乐,于7时~11时欣赏《梅花三弄》、《船歌》、《梁祝》等曲目,可促使肾气隆盛。于15时~19时欣赏《阳春白雪》、《黄河》、《金蛇狂舞》等曲目可助长肺气; 呼吸功能锻炼

4.1 呼吸训练

4.1.1 重建腹式呼吸模式

放松训练:用以放松紧张的辅助呼吸肌群,减少呼吸机耗氧量,缓解呼吸困难症状。具体方法为:前倾依靠位,患者坐于桌前或床前,桌上或床上置两床叠好的棉被或四个枕头,患者两臂置于棉被或枕下以固定肩带并放松肩带肌群,头靠于被上或枕上放松颈肌,前倾位还可以降低腹肌张力,使腹肌在吸气时容易隆起,增加胃压,使膈肌更好收缩,从而有助于腹式呼吸模式的建立。

缩唇呼吸法:用鼻腔吸气,嘴呼气,呼气时将嘴缩紧,如吹口哨样,在4-6秒内将气体缓慢呼出。这种方法可增加呼吸时的阻力,这种阻力可向内传导至支气管,使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内保持一定压力,防止支气管及小支气管为增加高的胸内压过早压瘪,增加肺泡内气体排出,减少肺内残气量,从而可以吸入更多的新鲜空气,缓解缺氧症状。

暗示呼吸法:通过触觉诱导腹式呼吸法,如:双手置上腹部法,方法为:患者仰卧位或坐位,双手置于上腹部(剑突下、脐上方),吸气时腹部缓缓隆起,双手加压做对抗练习,呼气时腹部下陷,两手随之下沉,在呼气末,稍用力加压,以增加腹内压,使横膈进一步抬高,如此反复练习,可增加膈肌活动。

4.1.2 胸廓活动训练:活动上胸及牵张胸大肌,吸气时挺胸,呼气时两肩向前、低头缩胸。

4.2 全身呼吸操练习:以缩唇呼气配合肢体动作为主,吸气用鼻,呼气用嘴。第一节:双手上举吸气,放下呼气,10~20次;第二节:双手放于身体侧面,交替沿体侧上移下滑,10~20次;第三节:双肘屈曲握拳,交替向斜前方击拳,出拳吸气,还原呼气,10~20次;第四节:双腿交替抬起,屈曲90°,抬起吸气,放下呼气;第五节:吹悬挂的小纸球训练。

4.3 防感按摩操,自我按摩印堂、迎香、合谷、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位,以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体质。进行耐寒训练,如入秋后开始用凉水洗脸等。

康复指导

病情较轻者鼓励下床活动,可每日散步20~30分钟或打太极拳等。病情较重者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翻身、四肢活动等主动运动,或予四肢被动运动。向患者讲解呼吸功能锻炼对改善肺功能,延缓疾病的进展,提高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提供病友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分享锻炼体会,提高患者锻炼的信心。定期随访,鼓励坚持锻炼。

出院指导

生活起居规律,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室内勿摆放鲜花。顺应四时,根据气温变化,及时增减衣物,勿汗出当风。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避免去公共场所,防止感受外邪诱发或加重病情。

小结

通过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患者进行护理,认为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防止病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汤小泉、崔三生等临床运动疗法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2]中医护理方案卫生部

慢性病康复 篇3

【关键词】社区保健;康复指导;慢性病;效果

【中图分类号】R19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747-01

简单理解,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被视为在社区中开展的保健措施及康复指导工作。临床救治,急性病患者首入院治疗,但慢性病患者可考虑服用药物与规范生活、接受康复指导等控制并改善病情,如若选择入院治疗,既增加了医院的大量医疗资源,且对家庭经济造成负担。再者,因医院属于多种病毒与细菌集中场所,机体免疫力低下的慢性病患者易出现院内交叉感染,例如慢性呼吸道炎患者的气道易受感染。近年来,社区推行保健与康复指导对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具有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在社区中心就医病接受护理指导的86例慢性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男47例,女39例,患者年龄28-86岁,平均(61±10)歲。

1.2 分析需求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工作的重要意义

内容总结为:(1)特色医疗服务不能满足社区不同人群的需要。据调查,慢性病患者属于社区居民中比例较大的人群,且老年慢性病患者较多,老年患者属于特殊群体,日常自理能力相对较差,疾病治疗及用药知识的认知水平对比其他年龄层次人群较低。因此,为缓解慢性病患者的家庭负担,提高生活质量,社区服务机构给予的帮助与支持至关重要。(2)医疗机构的传统保健服务已不能满足保健意识增强的社区居民。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教育对于慢性病患者而言,如若能通过社区服务机构学会最新且有效的保健技巧,结合服务机构实施的个体化康复指导,可从根本上降低社区慢性病发病率 ,减少入院率;对于医院而言,将会有效缓解院内护理工作量,减轻护理工作量,利于护士更加专注于院内患者的护理。

1.3 护理方法

1.3.1 社区保健

慢性病患者通常需定期检查身体生理指标,且服用药物具有持续性、不可逆性等特点,社区保健工作者的首要内容便是对患者尽心筛查体检,例如: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等测量,老年人或行动不便的患者,工作人员应入户测量。再者,针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或其他疾病老年患者,社区服务机构可设立专门的康复护理中心,告知患者可于白天前来护理中心接受服务与指导,晚上则于家中休息。实际应用中,此类康复护理中心对老年痴呆、脑血管疾病后遗症及肾病患者具有重要意义,因上述患者均属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独处易发生状况的群体,接受康复护理中心的服务能确保其一旦出现异常状况,可得到及时救护[1]。此外,为行动不便的慢性病患者设立家庭护理人员管理培训机构,机构开通多道求助、咨询热线,便于行动不便者通过热线向机构中的家庭私人护理人员求助。

1.3.2 康复指导

为慢性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档案内容包括:姓名、年龄、职业、疾病类型、病程、有无既往病史、听力、视力及理解能力等一般信息。记录患者用药情况,看包含药物名称及用法。其次:(1)每间隔一周查看患者的诊疗记录。向患者详细讲解所用药物,告知需坚持、合理并有规律的服用,旨在控制生理指标,可缓解负面情绪。(2)全面介绍慢性病的相关知识,告知治疗慢性病是一个长期过程,不可心急,未在医师许可下,不可自行增减药物使用量,避免发生药物不良反应。(3)高血压患者,为正确判断血压是否处于稳定状态,需重复多次测量[2]。(4)指导患者纠正以往不良生活习惯,根据身体实际情况,鼓励患者参与活动,例如打太极、广场舞、深呼吸与瑜伽等,旨在放松身心,缓解负面情绪。(5)饮食指导。为患者介绍食疗方法,调整生活饮食习惯。(6)心理指导。慢性病的症状表现应包括躯体与心理两个方面,二者共同构成“病”的整体。因为心理方面的症状表现,同样会给病人造成痛苦,损害病人的生活质量,影响病的愈后和转归,理应被视为所患“慢性病”的一部分,得到应有的重视和治疗。(6)慢病,特别是脑出血、脑卒中患者的出院后的康复指导

1.3.3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作为康复与预防疾病的关键关节,在社区服务机构中具有较高适用性,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3]。为社区居民设立健康教育咨询室,并定期开展慢性疾病健康教育知识讲座,提高患者对慢性疾病的认知水平,全面了解疾病的相关知识,从而提高对疾病的警觉性,利于从个人出发,在日常生活中自主、积极的预防慢性疾病。

2 结果

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工作实施后,社区内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得到控制,且患者负面情绪得以缓解,提高服药依从性,对非手术治疗具有辅助作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工作进行了分析,实践证实该护理模式对社区内慢性病患者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效果较好,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吴晓敏.社区保健护理干预对慢性病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实用医学,2010,22(04):128-129.

[2] 郭娜.社区保健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0,07(28):289.

慢性病康复 篇4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9月至2012年10月期间, 在社区医疗中心就医, 接受护理指导的患者79例。患者中男性45例, 女性34例;患者的年龄在29~85岁之间, 平均 (60.4±10.5) 岁。

1.2 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的需求分析

1.2.1 社区居民中不同人群的特色医疗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社区居民中, 慢性病患者占有一定的比例。在这类人群中, 老年人居多, 因此患者的自理能力较差, 对于治疗知识、用药等方面接受水平有限。因此在慢性病人的照料中, 出现严峻的问题。为了缓解慢性疾病患者的家庭负担, 急需来自社区服务机构的帮助和支持。

1.2.2 居民的保健意识增强, 医疗机构的保健服务不能满足需求

开展康复指导和保健教育对于慢性疾病患者, 如果可以在社区获得最新最实用的保健技巧, 得到个体化的康复指导, 将会大大缓解大型医疗机构的护理工作量, 也能使患者获得更为精心的护理干预。可以进行恰当的社区保健和康复指导, 患者的发病率将会逐渐降低, 减少住院率。

1.3 护理方法

护理工作是一种社会服务工作, 其社会性决定了它必须经历从技术服务向社会服务的转变, 促使更多的护理工作者从医院走向社区的广阔天地。我国的卫生资源配置远未达到最佳水平, 中心医院的资源多, 但能接纳的患者数少, 社区医院的资源少, 却承担着基础保健工作。本研究将中心医院同社区医院的工作相结合, 与基层社区的医疗机构和医疗组织合作, 开展慢性疾病的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

1.3.1 社区保健

首先, 慢性病患者免不了要经常检查身体的各项生理指标, 并且长期服用某些药物。护理工作者应及时开展慢性病的筛查体检, 慢性病患者的各项检验工作, 如定期在社区医疗机构中为患者测量血压, 抽取血样送检, 对于行动不便的老年人, 还可上门为其进行测量。其次, 针对特殊的慢性疾病及老年患者, 可以开设专门的康复护理中心, 患者可以白天在康复中心接受康复护理, 晚上回到家中休息。这类康复中心比较适于在肾病、脑血管意外后遗症、老年痴呆患者周边开展, 因为这类患者自理能力较差, 家属不放心其单独在家, 若在康复中心, 一旦出现异常, 可以及时采取救护措施。第三, 设立家庭护理人员管理培训机构以及工作站。很多慢性病患者自身行动不便, 或者免疫力较差, 不适于行走到社区医疗中心接受护理, 他们可以选择求助于家庭私人护理人员。开设培训中心的目的是培养出素质过硬的护理工作者, 补充我国在社区护理中的人员缺口。

1.3.2 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是促进康复预防疾病的重要环节, 比较适合在社区护理干预工作中开展, 也是社区护理干预的重要环节。可以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橱窗。通过开展健康教育, 使患者认识到慢性疾病不可怕, 但不能对它掉以轻心, 使患者熟悉自己所患疾病的发病原因, 诱发因素, 在以后的生活中注意规避风险。

1.3.3 康复指导

(1) 对每位慢性疾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 记录所患病种, 患者年龄, 有无听力障碍、失明、理解障碍等。记录患者的用药种类和用法, 定期查看患者的诊疗记录。对患者所服用的药物进行讲解, 通过合理规律用药, 控制生理指标在正常范围内, 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恐惧。贯穿讲解相关医疗知识, 使其认识到慢性病的治疗是个长期过程, 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持久性很重要, 并树立与之抗争的信心。 (2) 对于慢性疾病如高血压患者, 需要多次测量血压值, 判断是否血压稳定。需要非同日多次测量才能判断血压升高是否为持续性。教会患者测量自我血压, 交会患者判断血压上升的简易方法。 (3) 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 指导患者进行兴趣活动, 如练书法、听音乐、打太极, 进行瑜伽、深呼吸等放松活动, 消除不良情绪, 愉悦身心。 (4) 可适当介绍些饮食疗法和营养学知识, 不仅有助于改良生活习惯, 而且使患者关注自身健康, 并获取心理安慰。

2 结果

进行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后, 慢性病患者的病情均维持稳定, 大部分患者均比接受治疗前病情有所好转。

3 小结

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还处在发展阶段, 社区护理人员人手不够, 不能完成整个社区中的护理任务, 社区护理人员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水平也有待提高。本研究采用社区保健与康复指导的方式对慢性疾病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有在临床推广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郭娜.社区保健护理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 6 (17) :127-129.

[2]吴小敏.高血压的社区干预效果评价[J].现代实用医学, 2010, 2 (9) :959-961.

慢性病康复 篇5

【关键词】 不同人群;慢性病;康复治疗;知、信、行(KAP);调查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58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883-0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主要危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易造成患者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如今由于医疗技术的进步,慢性病的病死率下降,生存率提高,因此如何提高存活者的生存质量,防止和减少慢性病造成的伤残就成为社会和医学关注的重要问题。据调查统计[1],心肌梗死患者参加康复治疗的死亡率比不参加康復治疗的低36.8%;在我国,脑卒中病死率约30%-60%,存活着中致残率高达70%,其中50%生活不能自理,但在存活者中,经系统正规的康复治疗90%能恢复步行,25%上下肢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可以参加一些简单的劳动和工作,不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只有60%能恢复步行,5%上下肢的活动功能基本恢复。以上统计说明积极的康复治疗能促进慢性病患者功能的恢复,提高生存质量。但由于我国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尤其中小城市发展水平和服务能力相对滞后,为推动慢性病康复治疗在中小城市的广泛应用,笔者对我市社区不同人群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于本市2个社区随机抽取25岁以上居民共200人。其中男性107人,占53.5%,女性93人,占46.5%;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65人,占32.5%,高中/职高/中专75人,占37.5%,大专及以上60人,占30.0%;就业状态,固定职业112人,占56.0%、待业或失业49人,占24.5%,离退休人员39人,占19.4%。从事职业,脑力劳动72人,占36.0%,体力劳动128人,占64.0%。所有被调查者均属自愿接受问卷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及内容 采取现场问卷调查法。问卷自行设计,内容包括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认知、态度信念和行为共22题。调查时不做任何解释,由被调查者独立完成,问卷现场收回。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20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

1.2.2 资料处理及统计分析 所有资料采用SPSS12.0建立数据库并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状况,详细结果,见表1。

注:K是指该群体在“认知”的回答正确率≥60%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A是指该群体在“态度”的肯定回答率≥60%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P是指该群体在“行为”选择“会”的人数及占该群体总人数的百分比。

3 讨论

3.1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认知很模糊,近50%的居民认为康复治疗就是简单的理疗或传统的针灸、推拿、按摩治疗,甚至近40%的居民误以为慢性病的康复治疗是保健治疗,而且对慢性病患者中适合进行康复治疗的对象和开始时间等知晓率均在60%以下。表1表明,不同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知晓率并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说明,慢性病康复治疗的相关知识在中小城市未得到普及,大部分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缺乏基本的了解,有些人甚至是盲区,这是影响社区居民积极选择和利用康复医疗服务的关键。

3.2 社区不同人群对慢性病康复治疗态度情况 调查显示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并不很积极,仅43.0%的人相信康复治疗能促进慢性病所致功能障碍的恢复。表1表明,不同文化程度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不同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态度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这现状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虽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多,但对其重要性的认同还是比文化程度较低者高,这依然表明提高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重要性及其相关知识的认知是促进康复治疗工作在中小城市广泛开展的关键。

3.3 社区不同群体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行为情况 本调查显示37.0%的居民认为自己或周围亲朋患了慢性病后不会主动咨询和选择康复治疗。表1表明,不同文化程度、就业状态和职业的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行为无明显差异(P>0.05)。这现状说明文化程度较高者对慢性病康复治疗在态度上虽然认同,但由于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加上中小城市康复医疗服务的短缺及康复医疗资源的匮乏,使其寻医行为未能付诸行动。

4 结论

任何病伤残者的康复成效,都取决于他们的自我康复意识、态度和行为,慢性病的康复也一样。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但是目前我国中小城市社区居民对慢性病康复治疗的KAP水平较为落后,要促进慢性病康复治疗的有效开展,不仅应通过各种形式的教育提高社区居民的KAP水平,同时应致力于加强和提高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水平。尽管国家医疗保险制度已逐步将康复治疗项目纳入报销范围,但我国因为康复医学起步较晚,基础薄弱,康复医疗资源较少,而且主要分布在大型公立医院,中小城市的康复医疗服务能力非常不足,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中的康复医疗服务的薄弱和短缺,导致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无法满足日益增大的康复需求,如何建立和健全康复医疗服务机制,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应是现阶段我国康复医学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参考文献

慢性运动损伤的预防与康复 篇6

如果发生了运动损伤,破坏了运动训练的系统性,运动员将无法承担较大强度的训练和比赛,导致运动成绩和运动水平的下降,而且长期的损伤还会给运动员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巨大痛苦和压力,从而使运动员训练和比赛的欲望降低。近年来,许多名有极高天赋的优秀运动员受伤病困扰,无法在大赛中发挥出应有实力,提前结束了职业生涯。伤病原因是影响众多优秀运动员运动寿命的重要因素。

在对众多运动员的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拉伤、脱臼和骨折等严重的急性损伤所占比重大约不到5%,更多的是对关节、肌肉等造成的慢性、劳损性的损伤,这严重地影响了训练强度、训练量的提高,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为了不断提高训练水平,这些慢性的运动损伤如何预防和康复已经成为运动员提高成绩和延长运动寿命的重要课题,我们有必要进行深入研究:

一、慢性运动损伤的成因:

1、在运动损伤出现前,没有受到运动损伤困扰,训练开始前不重视热身,训练结束后不重视“冷身”,一天的训练收尾后,不重视如果恢复。大多数人过分依赖于体感,在未出现不适前,认为自己是足够健康的,对于运动后恢复的认识仅仅停留在肌肉是否疼痛、体力是否充沛的主观感受上。

2、在运动损伤的初期,因为还不足够影响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被认为是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提高过程中不可避免的“小问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使运动损伤得到掩盖,错过了最容易治疗的阶段,并隐藏了真正出现运动损伤的原因。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化为慢性运动损伤,在训练过程中无意识的动作变形,最后恶化到影响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时,又不知所措,不了解如何正确对待,不仅影响了运动表现,也影响了生活质量。

3、运动负荷量和运动负荷强度安排不合理。为了提高训练水平和运动表现,又缺乏对运动训练原理的了解,错误地加大运动负荷量和负荷强度,没有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造成过度训练和过度疲劳。

二、慢性运动损伤的预防:

1、在正式训练开始前,应充分热身。

提到热身,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如何正确热身,并真正起到热身的作用,在很多人心中还是模糊的概念,其对待热身的态度只是为了让身体感觉发热,而在夏季气温较热时,更是直接忽略。

因此,这里就不得不谈到热身的目的:在运动的初期,身体有一个“惰性”过程,被动使用。在运动开始一段时间后,逐渐动员参与进来,所以热身主要目的为调动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提高肌肉的力量、弹性和灵活性,并提高关节韧带的机能,增强韧带的弹性,使关节腔内的滑液增多,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快,心脏泵血能力提高,精神专注,最终给身体一个信号“要开始运动了”。这时开始正式训练,身体的各个机能才会主动参与工作。

那么,一个完整的热身需要怎么做呢?

首先,无论天气是否寒冷,尽量穿长衣长裤,进行5-10分钟慢跑,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时间过长,避免消耗大量体能,在正式训练前产生疲惫感。其次,慢跑结束后,进行每组10-15秒,一共3-5组的全身各部位的动态拉伸。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过分拉伸,训练前过分拉伸会导致肌肉力量下滑,使关节稳定性降低。最后进行3-5组的短距离加速跑,每组间歇可以以呼吸恢复平稳为标准。在这些准备工作都结束后,慢走2-3分钟进行调整,之后正式进入训练。

2、训练结束后的“冷身”:所谓“冷身”,顾名思义,就是让身体“变凉”。

训练结束时人体的各项机能仍然处于较高的水平,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到运动前的状态。在运动过程中,为了满足运动需要,血液从内脏各个器官中流入全身各部位肌肉的毛细血管中,以实现提高肌肉功能、运送氧气等作用。

但在运动结束后,肌肉中的血液短期难以回流,存在于毛细血管中。此时,由运动训练过程中造成的肌肉纤维、毛细血管破损等原因,血液渗出,延长了软组织的恢复时间,增加了身体疲劳、肌肉酸痛感,并且因为训练本身对内脏功能的要求,内脏长时间缺少血液,造成内脏的压力过大,很多运动员存在的肠胃病、肝肾功能不良、尿血等都源自于此。

那么,如果做好运动后的“冷身”呢?

首先,在运动结束后,进行5-10分钟的慢跑,使身体逐渐变凉,运动功能逐渐平稳下来。然后进行每组20-30秒,3-5组的全身各部位的静态拉伸。此时拉伸放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紧张的肌肉松弛缓解,恢复弹性,并使肌肉毛细血管中的血液回流,减少因为肌肉纤维、毛细血管破损引起的出血。同时也降低了乳酸的堆积,减少了训练后的肌肉酸痛感。

3、一天训练结束后的恢复:训练结束后的恢复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加快恢复进程,并检验是否在运动过程中造成了轻微的运动损伤。

可进行每组30秒,3-5组的全身各部位的静态拉伸,在拉伸过程中留意是否存在有紧张、疼痛的部位。如发现有异常部位,应仔细判断原因。酸胀痛为训练后的正常表现,只要能随着时间推移而减轻即可。如出现针刺痛,应高度重视,避免拉伤。在睡前,应养成泡脚习惯,加快血液循环,提高恢复速度。除此之外,应注意合理调整饮食,使营养均衡,即满足于身体营养需要,又不过量饮食,造成内脏的压力,防止其对长期运动产生不良影响。

三、慢性运动损伤的康复:

1、排查运动损伤出现的原因:

①是否因运动中错误动作导致:应注重运动过程中动作的正确性,规范性,在掌握正确工作前,不盲目提高运动量和强度。

②是否因力量不均衡导致:在运动训练过程中,应注意对称性:对侧肌肉力量的平衡,上下肢肌肉力量的平衡,腰腹肌力量的平衡。由此,才可以保证脊柱的健康发展,体态的正确。

③是否因运动量或运动强度不合理导致:合理调整运动量和强度,使训练长期平稳提高。

2、采取积极的治疗手段:

通过按摩、拉伸、热敷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使营养物质运送畅通,并排走运动后产生的垃圾:乳酸、淤血等。通过按摩激活因出现运动损伤而产生“惰性”的肌肉,从而使肌肉的使用合理化,使肌肉恢复柔软。另外,在非急性拉伤的运动损伤出现时,应更重视拉伸的作用,并非人们误以为的疼了就不能拉、不敢拉。此时恢复肌肉的弹性是非常关键的。也可采用电针治疗,达到缓解肌肉疼痛、局部消炎等效果。

慢性病康复 篇7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86例慢性心衰患者均为2009年3月~2010年8月期间我院的住院患者, 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会制定的慢性心衰相关诊断标准, 男52例, 女34例, 年龄最小46岁, 最大80岁, 平均59.6岁。原发病:肺心病21例;心肌病12;冠心病17;高血压性心脏病14;风湿性心脏病22例。所有患者心功能在Ⅱ~Ⅳ级, 其中Ⅱ级22例, Ⅲ级43例, Ⅳ级21例。将86例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 两组患者各项临床资料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在慢性心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对照组患者给予慢性心衰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则根据患者的心功能分级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

1.2.1 饮食护理

在慢性心衰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 配合合理的饮食指导对于改善患者症状具有重要作用。慢性心衰病人宜低热量饮食, 减轻心脏负担, 选择富含钾、镁、维生素和含适量纤维素的食品。心衰病人常见的一个症状是体内水钠潴留, 应此饮食应低盐饮食, 严格限制食盐摄入量, 一般每日摄入量以不大于5g为宜。

1.2.2 休息及活动指导

休息可减少心肌耗氧量、降低心率从而减轻心衰患者的心脏负担, 对于心衰患者给予合理的运动指导保证患者在活动的同时获得充分的休息。具体应根据患者的心功能情况进行休息及活动指导。

1.2.3 心理护理

在临床护理过程中, 护理人员应以热情、和蔼的态度, 积极与病人沟通, 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 结合患者的文化素质给予个体化心理疏导, 让病人了解心理因素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指导病人克服焦虑、沮丧、悲观情绪, 消除心理负担, 勇敢面对疾病,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3 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 采用χ2检验, 检验水准a=0.05,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 观察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护理疗效情况比较见附表。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 慢性心衰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 但大多数慢性心衰患者存在预后差的问题, 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文献报道[2]对于慢性心衰, 在药物治疗基础上, 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对于缓解患者病情, 改善预后状况, 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 通过对病人临床症状的观察, 了解患者病情的变化, 及时给予患者相应的饮食护理、休息及活动指导、心理护理、提高患者对心衰的相关认识, 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从而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了临床疗效, 促进了患者康复。本次临床研究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1%, 观察组护理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 P<0.05, 两组差异显著, 与文献报道基本相符。综上所述, 根据心功能分级对慢性心衰患者实施护理干预, 可显著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改善其心功能, 促进其康复, 提高其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陆再英, 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8:7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康复治疗 篇8

1 康复锻炼

1.1 呼吸肌康复锻炼的作用

包括呼吸肌的功能、耐力训练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机、游泳或步行, 在营养保证的情况下, 能增加患者的非脂肪体重、增加最大吸气压和最大吸气流速, 从而减少完成特定的每分钟通气量所需要的中枢驱动, 减少呼吸困难, 同时呼吸康复锻炼能减少住院的时间和病死率[1]。在COPD患者, 吸气肌的锻炼能增加抗疲劳的Ⅰ型肌纤维比例, 和肋间外肌抗疲劳的Ⅰ型和Ⅱ型肌纤维的体积也增加。吸气肌的训练不但能改善负荷诱发的吸气肌疲劳, 而且改善吸气肌疲劳和呼吸困难, 减少中枢驱动。有研究显示:在4周的吸气肌训练后, 最大吸气压和代表中枢驱动的P0.1均有改善, 且两者改善的程度不成比例, 而呼吸肌肌力的改善程度仅解释部分P0.1的减少, 两者呈非直线相关关系, 提示吸气肌肉功能改善具有放大地减少中枢驱动和减轻呼吸困难程度的效应。呼吸肌康复锻炼后呼吸肌肉功能改善效果差的原因与年龄大、食欲差和系统炎症重有关。

1.2 呼吸肌康复锻炼的内容

呼吸肌康复治疗的内容包括:运动训练、营养支持、教育和肌肉休息, 其中运动训练是康复治疗的重点。

运动训练包括全身运动的耐力锻炼、局部肌肉的肌力锻炼和呼吸锻炼。①全身运动的耐力锻炼全身运动包括步行、跑步机、游泳等。根据美国运动医学学院 (ACSM) 的建议:在进行全身运动时, 运动强度达到预计心率的60%~90%, 持续20~45min, 每周2~3次[2,3]。在呼吸肌肉开始训练前, 进行最大运动量的测试, 在第一周常以50%最大运动量的强度进行训练, 随后, 每周增加5%~10%的运动量, 在第6周的运动量达到最大运动量的70%~80%, 之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增加。6个月至一年需重新测定最大运动量, 以便调整最佳运动强度。在急性加重期, 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 但重新开始运动训练时, 必须从低运动量开始, 逐渐增加, 以免造成运动损伤;②局部肌肉和呼吸锻炼局部肌肉和呼吸锻炼包括阻力呼气肌肉训练、阻力吸气肌肉训练、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③阻力呼气肌肉训练和阻力吸气肌肉训练在呼气肌开始训练前, 进行最大呼气负荷和最大吸气负荷的试验, 既能够在这种负荷下呼吸持续60s以上, 但未达2min时出现疲劳。训练的计划:第1周通常以15%最大运动量的强度进行训练, 随后, 每周增加5%~10%的运动量, 在第6周的运动量达最大运动量的60%, 之后根据患者的情况适当增加。6个月至1年后需重新测定最大运动量, 以便进行运动量的调整, 达到最佳效果;④缩唇呼吸和腹式呼吸这两种呼吸最好同时进行, 即吸气时尽量鼓腹, 呼气时缩唇并尽量内收腹肌, 吸气时尽量延长, 缩短呼气时间, 训练的时间和次数由患者自己掌握, 开始时以5次为宜, 以后逐渐增加次数, 最后达到每天3~4次, 每次3~10min。

2 营养支持治疗

营养不良是COPD患者比较多见的并发症, 主要表现为体重减轻, 有近30%以上的患者存在低体重。营养不良引起COPD患者肌蛋白分解和肌纤维结构改变, 呼吸肌萎缩, 造成呼吸肌无力和呼吸耐力差;造成通气驱动减弱, 降低患者对CO2的通气反应及呼吸道局部免疫防御功能下降, 使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力不足, 免疫球蛋白和补体生成减少;引起呼吸道纤毛清除能力下降, 细菌易黏附支气管壁, 增加呼吸道感染的机会, 加重呼吸系统疾病。

2.1 COPD患者营养状态的评估:

COPD患者营养状态临床常用的评估方法中, 体重是最简便易行的客观指标。传统方法是以理想体重的百分数 (PIBW) 作为评价指标, 既患者实测重量与理想体重的比值 (%) , 低于90%提示营养不良。体重指数 (BMI) 目前也被应用于营养状态的评估。BMI=体重/身高2, BMI=21-25kg/m2为正常体重, BMI<21kg/m2视为低体重, BMI>25kg/m2为超重。近期的体重下降 (在过去6个月体重下降>10%或一个月下降5%) 被认为是预测死亡的独立相关因素, 然而这些并不能精确的反应患者身体构成的变化。机体由脂肪群和去脂肪群构成, 去脂肪是指机体中的非脂肪部分, 包括肌肉、骨骼、内脏、水及矿物盐等成分的重量, 常称为功能组织。机体代谢部分主要是去脂群, 用高频生化电阻分析仪测量去脂群, 男性低于16kg/m2, 女性低于16kg/m2被认为是营养状态差。

2.2 营养支持治疗的应用

美国胸科学会与欧洲呼吸学会共同制定的2004年COPD诊断指南中提出, 当患者符合以下1种或多种情况时, 应考虑营养治疗:①BMI<21kg/m2, ②体重减轻:6个月内体重下降>10%或者1个月内下降>5%;③去脂群下降:男性去脂群指数<16kg/m2, 女性<15kg/m2。计算COPD患者每日的能量需要, 常先用Harris-Benedit公式计算出基础能量消耗 (BEE) :

男性BEE (kj/d) =[66.5+5.0×身高 (cm) +13.8×体重 (kg) -6.8×年龄 (岁) ×4.2

女性BEE (kj/d) =[65.5+4.9×身高 (cm) +9.6×体重 (kg) -4.7×年龄 (岁) ×4.2

COPD患者每日能量需求 (kj/d) =BEE×C×1.1×1.3, C为矫正系数, 男性为1.16, 女性为1.19。1.1是使COPD患者体重减轻得到纠正, 增加了10%BEE。1.3为轻度活动系数, 卧床状态为1.2, 中度活动系数为1.5, 剧烈活动系数为1.75。根据COPD患者的特点, 能量应该在一天之中分数次给予, 以避免食欲下降和高热量负荷所致的通气需要增加。三大供热营养素的成分配比应根据COPD的病理生理特征进行调整。由于碳水化合物的呼吸商最高, 如果用以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并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 势必增加通气负担[4]。此外, 还应注意电解质和微量元素的补充, 特别是影响呼吸肌功能的电解质如磷、钾、镁。

参考文献

[1]Griffiths TL, Burr ML, Campbell, IA, et al.Results at I rear of outpa-tient multidisciplinary pulmonary fehabilitation: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Lancet, 2000, 355 (8) :362-368.

[2]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Position Stand The recom-mended quantity and quality of exercise for developing and maintainingcardioespratory and muscular fitness, and flexibility in healthy adults[J].Med Sci Sports Exerc, 1998, 30 (6) :975-991.

[3]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 for older adults[J].Med Sci Sports Exerc, 1998, 30 (12) :992-1008.

慢性病康复 篇9

1资料和方法

1.1老年慢性心衰的基线资料

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

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67~80岁,平均年龄(72.54±1.07)岁;病程2~5年,平均病程(3.12±0.85)年。

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64~81岁,平均年龄(74.01±0.34)岁;病程2-6年,平均病程(3.74±0.65)年。

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可以进行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心衰对症及病因治疗,在手术期内要保证患者合理的睡眠,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进出水量及相关的药物服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的记录[3],以供后期参考。

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在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实施运动康复护理服务,具体内容:

(1)积极叮嘱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进行适当的卧床休息,并随着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的好转而分别开展床边移步练习、辅助下的步行练习和站立练习,每天练习次数控制在四次,每次10分钟,不可过度练习,鼓励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选用床旁进食的形式,并逐步培养患者向床下自主洗浴和自行大小便的习惯。

(2)入院后,保证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充足的休息时间,每天进行适时适度的室外散步和攀爬楼梯,步行距离应控制在一千米之内,攀爬楼梯层数应控制在2层,督促和鼓励患者自主洗漱以及日常活动,并适当开展体操等健康娱乐项目。

(3)饮食护理:给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服用低盐、易消化且富含高维生素的相关流食,并加强营养支持治疗。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观察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1.3.2疗效判定标准显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为二级,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有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恢复为一级,但未达到二级。

无效: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无变化或加重。

总有效率=(显效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例数+有效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例数)/总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之间对比总有效率用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对比观察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对比: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慢性心衰属于心室功能不全所引发的临床综合症,使患者产生心肌病变和心室功能减弱,由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容量负荷过重或长期压力,使心肌收缩力有所减弱,且不能维持正常的心排血量[4]。随着慢性心衰患者年龄的增长,其机体自身的泵血功能均会减弱,尤其是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丧失更为严重,并且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病情的危重程度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

对于常规护理和对症治疗慢性心衰(对患者进行心衰对症及病因治疗,在手术期内要保证患者合理的睡眠,将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进出水量及相关的药物服用后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做相应的记录),疗效上并不能达到临床满意的效果。

运动康复护理治疗慢性心衰,不仅能够加速患者心功能的康复,还能有效保持患者的运动耐能量和充足的体力[5],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焦虑、烦躁心理,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从而提高患者运动康复护理效果;对患者的饮食护理,加强营养护理和避免由于饮食不当带来的并发症。

经过研究,发现观察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患者的心功能和生活质量得到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治疗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运动康复护理服务,效果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改善心功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摘要:目的 分析运动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于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者实施运动康复护理。结果 观察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治疗后对比各项观察指标,治疗的总有效率(90.0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提供运动康复护理服务,能改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使用。

关键词:老年慢性心衰,运动康复护理,疗效

参考文献

[1]李明娥,霍红梅,王梅林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运动康复的效果[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3):221-225.

[2]杨义明,张瑞霞,李玢等.老年慢性心衰患者N末端脑钠肽前体和其它生化指标的检测及意义[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2,16(1):74-76.

[3]徐爱萍.血浆TNF-α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老年慢性心衰患者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0):4043-4044.

[4]黄炜,吴建东.卡维地洛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老年慢性心衰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24):4890-4891.

慢性病康复 篇10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病;营养支持;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1;15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一(2010)05-11-02

慢性阻塞性肺病是临床上的多发病、常见病,由于患者机体缺氧或胃肠道瘀血,常伴有营养不良现象。近年来研究证实,有效地营养支持和合理的饮食指导对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康复有着显著的临床意义。泰兴市曲霞医院在2007年1月~2010年4月对辖区内4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实施补充营养疗法,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资料为管辖社区内居住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84例,男48例,女36例;年龄50一81岁,平均61.8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制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规范和美国胸科学会与欧洲呼吸学会共同制订的2004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治疗指南中提出的营养支持治疗条件。将84例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入选时的肺功能等一般情况上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给予抗感染、常规吸氧、支气管扩张、祛痰及呼吸兴奋剂等治疗,日常饮食按照所需热量按碳水化合物占40%-50%,脂肪占30%-40%,蛋白质占15%-20%分配。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营养补充疗法,给予患者20%中长链脂肪乳250 mL,8.5%复方氨基酸25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能全力液500 mL,口服,1次/d。两组患者的疗程为两周。

2.1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体重、血清白带白、患者血气分析、患者肺功能、住院天数及临床疗效等。

2.2统计学分析方法

采用SPSS 1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采用t检验、计数采用x2检验,检验水准:P<0.05。

3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体重、血清白蛋白、患者血气分析及肺功能分析等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经过两周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这些临床指标均有所改善(见表1),其中,观察组的血清白蛋白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气分析指标PaC02和Pa02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肺功能指标FEVl和FVC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0.9±5.3)d,对照组患者住院时间为(25.2±6.1)d。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为:观察组42例,痊愈31例,好转8例,死亡3例;对照组42例,痊愈21例,好转13例,死亡8例。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4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为一种慢性病,患者多为老年人,多数患者存在营养不良的现象,其发生营养不良的比例高达50%~70%,主要表现为体重降低、消瘦、人体测量异常以及免疫功能异常等。发生营养不良的主要原因,(1)患者存在消化吸收障碍,由于长期缺氧容易引起高碳酸血症,以及患者的心功能不全胃肠瘀血,都会导致消化功能紊乱,从而影响消化吸收;(2)由于患者呼吸困难等原因,其吞咽和咀嚼较困难造成进食较少;(3)由于患者呼吸肌耗氧增加,使机体总能量需求增多;(4)患者机体分解代谢增加。

通过对本组资料的研究发现,补充营养可以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营养状况即血清白蛋白升高;改善血气分析即降低PaC02,提高Pa02;改善肺功能即升高FEV。和FVC;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其临床治愈率。

慢性病康复 篇11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选取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经我科住院治疗的58例慢性心衰患者, 所有患者的诊断均符合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的标准[1]。按基础疾病分类:冠心病14例、高血压心脏病1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11例, 风湿性心脏病8例、老年退行性心瓣膜病7例、心肌病2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康复组37例, 其中男27例, 女10例, 年龄56~76岁, 平均年龄60.9岁;心功能分级II级8例, III级28例, IV级1例, 平均3.0级。对照组21例, 男14例, 女7例, 年龄57~80岁, 平均年龄61.3岁, 心功能II级4例, III级16例, IV级1例, 平均2.9级。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心功能分级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所有患者必须是稳定的慢性心功能不全者, 剔除不稳定型心绞痛、恶性心律失常、肥厚梗阻性心肌病、顽固性心力衰竭、先天性心脏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癫痫病、脑卒中偏瘫。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按照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的原则[1], 在治疗原发病的同时, 长期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 及β受体阻滞剂, 间断应用利尿剂等药物治疗。康复组在严密的医学监护和医护人员指导下配合进行康复锻炼。

1.2.1 康复锻炼 (1) 运动锻炼方式:运动方式主要为症状限制性有氧运动, 包括医疗步行、踏车、腹式呼吸、气功、太极拳、放松疗法、医疗体操等。要求运动强度适中、节律适中、肢体放松、呼吸匀畅, 不要过分用力, 不应有呼吸困难现象。对轻症心衰 (心功能分级II级, III级) 进行小强度的有氧训练, 如步行、踏车, 体操等;对重症心衰 (心功能分级IV级) 做床上活动、呼吸运动、肢体被动活动以及其它放松治疗。 (2) 锻炼方式:以间歇性训练为主, 运动训练在开始时每运动1~2 min休息1 min, 耐力差的每运动30 s休息1 min, 总时间为5~10 min。随活动耐力的改善, 运动时间可以按1~2 min的长度逐渐增加, 直到30~40 min。一般采用3~5次/周。个别患者酌情增减。 (3) 锻炼强度:主要是根据医学监测和自我感觉来调整, 要求患者运动时及运动后微微出汗, 但无明显不适, 无明显呼吸短促, 运动后及隔日无明显疲倦、乏力感;目标心率须调整在低于预测心率10次/min以上, 并能在10 min内恢复到运动前水平为宜;运动前后及过程中用彩超测定左室射血分数 (LVEF) 无减小 (由同一名医师测定) 。

1.2.2 健康教育 让患者了解有关心脏病和心脏事件的知识, 在训练中要注意: (1) 根据自身情况, 制定合适的运动量, 避免运动过量。 (2) 因人而异, 循序渐进, 逐步适应。 (3) 运动时如发现上身不适 (包括胸、臂、颈或下颌出现酸痛, 烧灼感, 缩窄感或胀痛等) 、无力、气短、骨关节不适 (关节痛或背痛) , 应停止运动, 及时就医。 (4) 饭后不宜剧烈运动。 (5) 天气变化较大, 如天气过热或过冷时可适当降低运动量。 (6) 衣服要宽松、舒适、透气。 (7) 饮食以低热量、易消化、高纤维素为主。

1.2.3 实验检测 所有患者入院后立即用ELISA方法测定脑利钠肽 (BNP) , 6个月康复锻炼后所有患者再次抽血监测BNP (BNP正常值<100 pg/mL) 。

1.2.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运用SPSS12.0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数据以x¯±s表示, 两组间数据采用t检验, 两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前BN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BNP均明显下降, 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康复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 (LVEF)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与对照组比较P<0.05

康复组和对照组患者出院后6个月内再入院例数分别为5例 (13.5 %) 和9例 (42.9 %) , 康复组的复发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

3 讨论

CHF患者的平均生存时间为4~5年。虽然目前CHF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提高, 但CHF的致死率仍高居不下, 是临床心脏专家面临的一个挑战。心衰患者5年存活率男性为25 %, 女性为38 %。近十几年针对CHF除了病因治疗和对症的药物治疗之外, 运动治疗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中, 对37例CHF患者在临床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积极的康复锻炼, 以BNP和左室射血分数为指标, 进行康复锻炼效果评价。BNP为由心室肌细胞分泌的一种钠利尿肽, 主要反应心室负荷情况, 且BNP比较稳定, 受运动的影响不大。BNP浓度升高是机体对CHF的自然反应之一, BNP浓度与心力衰竭分级密切相关[2], 不仅可作为临床医师诊断心衰的重要指标, 亦可作为临床评价心衰治疗效果的评价指标。本研究康复组患者均采用间歇锻炼的方法, 这是一种较新的锻炼方法。2001年 5月, 欧洲心脏协会已将这种方法列入《慢性心衰的诊疗指南》中[3]。Meyer等[4]就曾采用间歇性训练的方法对CHF患者进行康复锻炼, 甚至施用于严重的心衰患者。本研究在经过6个月的康复治疗和锻炼后, 其LVEF均较对照组提高, BNP浓度较对照组降低。该研究证实, 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 经过一定时间的康复锻炼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同时本研究发现, 康复锻炼亦明显减少心力衰竭患者的再入院率。另外有研究证明, 在稳定的心衰患者中, 规律运动能安全地增加体能, 并改善症状和生活质量[5]。故康复锻炼可对CHF患者各方面产生良好作用。现在认为, 通过运动治疗, CHF患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张力降低, 长期训练使儿茶酚胺的分泌减少, 交感兴奋性降低、迷走活动增强, 从而使心率变慢, 降低了心肌耗氧量而有利于心功能的改善;同时运动治疗通过外周适应作用改善骨骼肌机械效率, 包括增加骨骼肌内线粒体数目、有氧代谢和酶活性, 通过这些机制改善和增加CHF患者的运动耐力、无氧阈值 (anaerobic threshold, AT) 、肢体最大血流、最大动静脉氧差并减少乳酸堆积、延迟无氧代谢的发生。因此运动治疗对CHF的作用是由于外周血管阻力的减低和骨骼肌的效能增加, 相对的改善心功能。

CHF患者运动治疗时的安全性是目前临床医师所关注的, 本研究的37例患者中无一例在运动中出现突发心脏病事件。Wielenga等[6]对80例患者的随机研究显示, II-III级CHF患者进行运动治疗是安全和可行的。事实上, 一般人运动治疗时发生心脏事件的几率是每运动565 000个人小时发生1例次, 心脏病患者则为每120 000个患者小时发生1例次, 造成死亡则仅为每784 000个患者小时发生1例次[7]。总之, 在因人而异、个体化的原则下, 对CHF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同时, 采用以运动治疗为手段的康复治疗可取得安全、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戴闺柱.慢性收缩性心力衰竭治疗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2, 30 (1) :7.

[2]葛咏梅.血浆BNP检测在慢性心衰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9, 13 (11) :1572-1573.

[3]Remme WJ, Swedberg K.Guidelines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task for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J].Eur Heart J, 2001, 22:1527-1560.

[4]Meyer K, Foster C, Geogakopoulos N, et al.Comparison of left ventricular function during interval versus steady-state exercise training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congestive heart failure[J].Am J Cardiol, 1998, 82:1382-1387.

[5]郑欢.心力衰竭患者的运动康复[J].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06, 33 (1) :25-28.

[6]Wielenga RP, Huissveld IA, Bol E, et al.Safety and effects of physicaltraining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 results of the chronic heart failure and graded exercise study[J].Eur Heart J, 1999, 20:872-879.

上一篇:低碳环保理念下一篇:人才资源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