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滞销原因与对策研究

2024-08-08

蔬菜滞销原因与对策研究(通用7篇)

蔬菜滞销原因与对策研究 篇1

农强81 1148126 梁东明

蔬菜滞销原因与对策研究 由于大量应季蔬菜集中上市,蔬菜供应量大幅增加,近来一些地区部分蔬菜品种出现滞销现象,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受去年冬季菜价高涨、流通环节成本过高影响,蔬菜市场出现“菜贵伤民,菜贱伤农”的怪圈。对此,商务部昨天紧急部署对策,要求维持蔬菜市场平稳,帮菜农寻找销路。其中包括组织指导大型连锁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等流通企业直接采购蔬菜,优先销售滞销蔬菜。

>>现状

几分钱一斤仍然卖不动

全国大部分地区的菜价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商务部的最新数据显示,4月11日至17日,全国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下降9.8%,三周以来已累计下降16.2%。

全国蔬菜种植第二大省河南多个地方的菜农在丰收之后,却遭遇季节性蔬菜价贱与滞销。郑州市中牟县的芹菜、惠济区的莴笋及周口市淮阳县的包菜,价格低至每斤几分钱都少有人问津。

全国蔬菜种植第二大省河南多个地方的菜农在丰收之后,却遭遇季节性蔬菜价贱与滞销。郑州市中牟县的芹菜、惠济区的莴笋及周口市淮阳县的包菜,价格低至每斤几分钱都少有人问津。

在目前我国最大的蔬菜批发市场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园,不少菜商反映,微利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万幸”。“现在白菜在寿光当地根本没人买,只能运到银川去卖,每斤卖0.2元。除去包装钱、人工费、市场管理费几乎不挣钱。而去年的价格都到了每斤1元。”

消费者未感到菜价下降

与此同时,消费者并没有认为目前菜价有下降趋势。有报道显示,在田间地头收购的卷心菜8分一斤,到市区菜市场卖价就达到8-9毛一斤,近10倍差距主要来自运输上的各种成本、人工成本、天气影响下的蔬菜自身消耗成本、菜市场的摊位成本等各种因素。

蔬菜从田间地头的生产到市民餐桌消费,往往要经历4个环节。随着物价的上涨,各环节的花销肯定都要增加,再加上房租等隐性成本的上涨,最终导致高额菜价。

山东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蔺栋华分析认为,菜价下跌大部分会由菜农最终承受,而菜价上涨则由消费者买单。流通环节过多,每道加价10%至15%以上,价格必然翻番,有的甚至上涨数倍。

出现一个相当傻逼的现象

西安向市民免费发放蔬菜 现场排队达400米。我觉得这种现象相当傻逼。主要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发送蔬菜的所谓的“好心人”。当蔬菜贵的时候,他们不免费发送,近些日子出现蔬菜滞销现象他们却充当“好人”,自以为感觉良好,其实相当傻逼,现在蔬菜就几分钱一斤嘛,嚣张个啥!其次就是那些排队免费领取”爱心菜“的市民。也是一群傻逼,蔬菜才那么几分钱一斤,还好意思排队排到400米,给人的感觉就不真实,我真怀疑是不是政府特意安排的!

>>探因

“大小年”因素或为主因

市场分析人员表示,今年出现了几个蔬菜品种因集中种植、产量过大,导致价格暴跌,这种情况被称为农民的“大小年”,也就是往往头一年价格卖得高、卖得好的菜,第二年就有农民大量种植,然后造成价格暴跌,农民就赔钱,最终造成菜贱伤农。加之农民小散户在蔬

菜批发商面前缺乏议价能力,价格走低成为必然。

另有观点认为,今年北方天气异常,“北方菜”提前上市增加供给。这些都加大了今年蔬菜市场供应。

导致菜价下跌的原因,主要是季节性因素,每年的4月份之前主要是外地蔬菜占领市场,运输成本高,加上本地菜迟迟不能上市,致使菜价居高不下。

>>措施 姚坚表示,各地商务部门将会同农业等部门采取措施全力缓解少数蔬菜品种出现的“卖难”问题。一是加强商农合作,促进产销衔接。各地商务部门要主动与农业部门互通蔬菜产销信息,针对不同蔬菜品种的特点和供求情况,采取召开产销对接会、组织流通企业直接采购、网上对接撮合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稳定市场价格,促进供求平衡。

二是细分产销信息,拓宽发布渠道。依托商务部城乡信息服务平台,细分上海、山东、河南等地产销信息,加强信息加工、发布工作。指导发布山东寿光蔬菜生产、销售、价格等信息,开通海南农产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通过网络、手机、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多层次、多渠道发布分品种的蔬菜种植、产量、价格、销量等产销信息。

三是支持菜农投保,建立救助机制。协同有关部门研究提出政策措施,推动菜农投保,引导蔬菜生产流通主体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防止“菜贱伤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同时,农业部也开展紧急部署,要求各地农业部门高度重视,千方百计采取有效措施,帮助菜农寻找市场销路,稳定蔬菜生产发展。

农业部要求,加强产销衔接,通过组织农超、农校、农企对接等活动,解决滞销卖难的燃眉之急;充分发挥批发市场的主渠道作用,组织动员其加大运营服务,降低入场收费标准,在安排摊位、提供冷藏保鲜设施、寻找买主等方面,为蔬菜经销业主提供更多便利;加大加工储藏;加强蔬菜产销动态监测,掌握本区域内蔬菜生产和预计上市情况。

蔬菜滞销原因与对策研究 篇2

关键词:投机,产业链整合,供求结构

蔬菜滞销产生的原因

第一, 去年蔬菜的价格较高以及韩国的泡菜危机导致了菜农大范围种植蔬菜。今年开春, 虽然菜农获得了大量的丰收, 但蔬菜的销售成了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第二, 国际局势动荡, 特别是利比亚战争导致国际油价上涨。使得运输成本增加。4月初, 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出通知, 决定自4月7日零时起将汽、柴价格每吨分别提高500元和400元, 全国平均90号汽油和0号柴油每升分别提高0.37元和0.34元。

第三, 结构不合理。长期以来, 国家对农产品价格的调控没有充分考虑需求的多元化问题.由于我国收入人群差异较大, 对农产品有着不同的需求, 比如, 对低收入人群来说, 他们买菜就是为了食用, 所以他们对菜价的高低较为敏感, 而菜价的上涨对高收入影响不大。

蔬菜滞销的解决方案

先来谈一谈蔬菜过度投机的几点解决方案。投机是指根据对市场的判断, 把握机会, 利用市场出现的价差进行买卖, 从中获得利润的交易行为。要防止蔬菜的投机行为, 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进行统计调查, 大致统计出我国每年所需要的蔬菜量。通过这一数据, 菜农可以合理的种植蔬菜, 不会盲目随众搞投机行为, 这对我国蔬菜的供求平衡也是至关重要的。

2.政府要向菜农传达有指导性的信息, 防止菜农的误判。当前蔬菜的滞销, 大部分原因是由于菜农们普遍的对后市看好, 忽略了时间差的问题, 就是说现在缺少蔬菜不代表以后还会缺少蔬菜, 导致这一问题完全是由于菜农们的盲目行为。政府需要给予菜农们一些指导性信息, 比如我国未来蔬菜大致的需求总量, 韩国的泡菜危机是否真正的对我国蔬菜市场造成影响等等。

3.菜农们要防范信息炒作, 合理的对待利好信息。韩国爆发“泡菜危机”使得我国菜农们都坐不住了, 盲目的大量种植蔬菜, 最终导致蔬菜的滞销。对于利好消息菜农们应该认真考虑, 当蔬菜从种植到销售这一过程完成之后, 蔬菜是否还会是市场的宠儿, 蔬菜的需求是否还是会像“泡菜危机”是那样高。

4.采取价格涨跌波动限制, 把蔬菜的价格限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蔬菜关系到我国民生, 所以它的价格对我国消费者的影响是巨大的, 尤其是价格大幅上升的影响, 这会严重挫败消费者的消费信心。通过限定区间价格, 不论是菜农们还是消费者们都会做到心里有数, 使得蔬菜的生产和消费更为合理。

5.控制经济的过热增长, 控制通货膨胀率。自从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金融上都有质的飞跃, 然而, 快速的经济增长尤其是股市楼市的繁荣, 极易催生经济泡沫, 会导致通货膨胀及过度的投机行为, 过度投机已经在我国得以体现, 蔬菜滞销就是典型的案例, 所以我国要谨慎的对待繁荣的金融市场, 只有遵循经济决

定金融, 金融反作用于经济这一辩证唯物观才能更健康促进我国各行各业的发展。

投机通过以上的方式得到了解决, 可是油价上涨导致运输成本的增加也是我国面临的一大难题。解决这一问题要么控制好油价, 要么降低运输成本。先来说一说油价的控制。油价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油的供求状况, 当国际形势不好时很可能导致油价上涨, 由于我国油价仍然要受到国际油价的控制, 所以很难通过降低油价来减少运输成本, 除非中石油, 中石化这两大龙头企业有足够多的油储备, 才能在国际形势不稳定时控制好油价。再来谈一谈运输问题。我国蔬菜运输主要存在的问题有:第一, 我国蔬菜产业链的现状是物流分段现象明显, 从采摘、运输到销售各部分联系较少, 信息严重不对称, 形成各自孤立的局面。第二, 蔬菜运输过程中, 由于没有一个标准化, 专业化的运输标准, 使得我国蔬菜物流损失较大。第三, 物流链的技术水平低, 没有利用电子商务平台。

在这里我来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整合蔬菜运输的整条产业链来降低我国蔬菜运输成本。借助电子商务手段, 把蔬菜生产者、合作组织、贩运商、储运企业、批发组织、加工企业、配送中心及相关企业这条蔬菜产业链整合在一起, 把它卖给蔬菜的龙头企业, 由这一企业按照整合后的标准化、规范化, 统一管理蔬菜的运输。这一方法把蔬菜产业链的各个环节牢牢的连在了一起因此会大大减少运输过程中企业之间相互处理订单的成本, 提高运输效率。

对于结构调整的问题, 我国重点放在低收入的人群上, 一是这些人群对蔬菜的价格变动较为敏感, 很容易产生羊群效应, 对蔬菜进行大量投机, 二是中低收入的人群在我国人口的比重最大, 他们的投机行为对蔬菜的影响甚大。要想解决这一问题, 需要对不同的群体进行需求的研究, 尤其对中低收入群体, 政策部门做好进行普及调查, 了解这以群体的消费偏好及投机倾向, 当再次出现这一状况时, 政府就会有针对性的采取有效的措施。

今年导致我国蔬菜滞销的主要原因就是对蔬菜的投机, 通过以上方案可以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 也为我国以后蔬菜行业更好更健康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参考文献

[1]悯农中国行业饲料信息网2011年4月22日

张家口蔬菜滞销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篇3

关键词:蔬菜滞销;市场经济;政府角色

张家口坝上地区农副产品绿色、环保、安全,极具开发价值。蔬菜种植为坝上地区的农民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然而今年八月上旬以来,沽源县白菜毛菜价格跌至每斤五分钱,较去年跌去九成,大量白菜、甘蓝等蔬菜滞销,菜农利益受到严重的损失。其中,沽源县从地区面积、农户数量等方面具有一定代表性,所以,本文将以沽源县为例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论证。

一、沽源县基本情况介绍

沽源位于河北省西北部的坝上地区,总面积3654平方公里,辖4镇10乡233个行政村,总人口22.6万,其中农业人口20.1万。沽源农副产品特色鲜明,是中国马铃薯、西兰花、架豆之乡,年产马铃薯100万吨左右,蔬菜80万吨左右,其中60%的蔬菜直供京津市场。近年来,沽源县立足实际,应对市场需求,加大开发坝上冷凉蔬菜品系,蔬菜品种达到20多个种类,近百个品种,实现了“多品种搭配、早中晚栽培”的种植模式,降低了市场风险。在政府的领导下,蔬菜主要通过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本地经济人定单销售、农超对接、农企对接、农校对接、农餐对接、直接定购等方式实现销售。

二、沽源县的蔬菜供求状况

从供给种植面积来看,沽源县现已形成3个基地、4条带的蔬菜种植格局,在党和政府的多项政策扶持下,蔬菜种植户的种植积极性不断高涨,加之前两年蔬菜种植业收益好,吸引了大量社会资本投向蔬菜种植业,蔬菜种植面积不断增加,从2013年到2015年,三年蔬菜种植面积分别为20亩、22.3亩、30.8亩,同时,膜下滴灌、大型喷灌等先进节水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以及菜农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在较早的气候条件下,蔬菜单产明显提升,总产量不断提高。

从供给种类来看,该县蔬菜供给主要以花菜类(36%)、白菜类(33%)、豆类(15%)为主,白菜和花菜类占到总供给的60%以上,蔬菜类型相对单一,市场适应性较弱。而且白菜类蔬菜本身价格较低,竞争力较弱,受季节影响因素较小,一旦遭遇同类蔬菜大量集中上市,很容易造成蔬菜的价格下跌,蔬菜大量积压滞销。

相反,从需求方面来看,当前居民主要需求种类中叶菜类占24%,瓜类占17%、白菜类占16%、新增茄果类占11%、豆类占10%、葱蒜类占8%,居民需求不再满足单一蔬菜品种,而更加注重多种蔬菜的营养价值和搭配使用。显然,以花菜和白菜为主的蔬菜种植现状,不能满足市场多样化的需求,蔬菜供给上出现大量缺口,导致供需矛盾。

三、蔬菜滞销问题的解决措施

(一)细分产销信息,拓宽发布渠道。蔬菜产业要紧跟时代潮流,顺应“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利用政府各部门的信息服务平台,最大限度的向外扩散蔬菜供应信息。可以按照区域、品种、时间因素细分收购沽源地区蔬菜的销售信息,并通过网络、手机、报纸、电视、广播等多种媒体,多层次、多渠道的发布蔬菜种植、产量、价格和销量等产销信息,使菜农及时获取蔬菜种植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准确合理的种植方案,在面对蔬菜滞销的情况下及时调整蔬菜种植种类和面积,从而减少菜农种植损失,获得更大的收益,即通过宏观调控的手段,避免市场发生滞后性,弥补市场自身的缺陷。此前,商务部在“商务预报网”、“新农村商网”已经建立了网上蔬菜对接平台,张家口地区可以以此为例,寻求专业技术人员负责组织运行和监管。

(二)增强农业保险支持力度,提供适当保费补贴。政府应当利用自己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建立统一保险制度和风险保障机制。风险是保险存在的客观前提,根据风险分类标准,对于蔬菜种植业有不同选择。例如,依据被保障的对象,可以为蔬菜投保财产保险中的农业保险;依据分线发生的范围和影响的大小,可以投保特定风险;还可以投保单一风险和一切险等。政府要结合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和经济发展状况,并征求农户的意见,选择合适的保险种类。2014年,国家进一步加了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有条件的地方提供保费补贴,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予以支持。2015年我国将继续加大良种补贴、農机购置补贴,同时加大对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实行新增补贴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倾斜政策。

(三)转变生产方式,蔬菜集约发展。家庭经营的分散性决定其交易成本高、效率低,农户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低。农户以个体方式进入市场与组织化的加工、流通企业等交易主体相比,往往处于不利的竞争地位。家庭农场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农民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以农业经营收入为主要收入来源,利用家庭承包土地或流转土地,从事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农业生产,已成为引领适度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农业的有生力量。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鼓励农村发展合作经济,扶持发展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经营,允许财政项目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合作社,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资产转交合作社持有和管护,允许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对于各种形式的合作社,只要符合合作社基本原则和服务成员的宗旨,符合有关条件和要求,能让农民切实受益,都将给予鼓励和支持。

(四)加强农商合作,促进产销衔接。针对不同蔬菜品种的特点和供求情况组织流通企业直接采购,网上对接撮合等多种方式,建立长期、稳定的产销对接机制,稳定市场价格,实现供需平衡。同时,积极引导专业批发市场向交易大厅、集中批量销售、向周围城市配送和信息传递的方向发展,进一步规范市场交易行为,扶持市场搞好信息网络建设。要积极培育产地直销市场,重点放在专业化程度高、外销量大的产区,鼓励运销企业进入产地建设保鲜库,积极扶持农民蔬菜专业协会,引导产地营销队伍开展各种形式的联合,参与基地建设,壮大实力,提高市场占有率和对价格的控制能力。

(五)提高产业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菜农在蔬菜生产供给大于需求时,应当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利用剩余产品深加工,制成蔬菜罐头、蔬菜干、蔬菜饮品等,这些食品利于保存,营养价值高,加工环节多样,附加值提升,有效地减少了蔬菜浪费,同时开拓新的市场,提高市场占有份额。以蔬菜品牌为凝聚点或以蔬菜龙头加工、销售企业牵头组建的蔬菜经济合作组织做辅助,是蔬菜种植业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碧荣.蔬菜滞销的成因及出路探析[J].山西农业科学,2013(3):251-253

[2]刘燕强.菜价格波动引发的思考——宁夏银川市场调查[J].农业科学研究,2012,33(2):80-83

[3]张晓峰.从农产品滞销现象透视金融服务需求——对咸宁市嘉鱼县万亩蔬菜滞销的调查与思考[J].武汉金融,2011,(11),66-68

[4]孙永杰.对“菜贱伤农”现象的原因与对策的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11,(15):81-87

蔬菜滞销原因与对策研究 篇4

1、摘要„„„„„„„„„„„„„„„„„„„„„„„„„„2

2、体制上的原因„„„„„„„„„„„„„„„„„„„„„„3

3、农业生产自身的原因„„„„„„„„„„„„„„„„„„„3

4、农村经济体系的不健全„„„„„„„„„„„„„„„„„„4

5、农业生产投入成本的不断上涨„„„„„„„„„„„„„„„4

6、农业人口的流失„„„„„„„„„„„„„„„„„„„„„5

7、教育医疗的投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5

8、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6

9、城市的扩张„„„„„„„„„„„„„„„„„„„„„„„6

10、中央应出台积极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7

11、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7

12、大力发展大力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科技兴农„9

13、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9

14、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10

15、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10

16、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11

17、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医疗、保险制度„„„„„„„„„„„13

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与对策研究

作者:

摘要:由于各种原因的制约,中国广大农民长期处于负担过重的状态,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主要包括经济体制方面的原因、农业生产自身的原因、农村经济体系不健全、以及对教育医疗的投入不堪重负,并且精神文明建设落后等原因也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国家首先要采取对农业倾斜的政策,逐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农业生产,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健全各项保障措施,这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关键词:农民负担、过重、原因、对策。

2009年,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经过60年的辛勤努力,共和国在社会主义的建设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各个方面都硕国累累,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可以自豪地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崭新又充满活力的新中国巍然地屹立于东方大地。60年建国大业,30载改革浪潮,我国在各条战线上的成就都彰显着中国的力量,听之让人振奋。但是,一些影响着国计民生的问题却依然存在,在我们为胜利而欢呼的时候,如何切实解决这些制约社会发展的难题,已成为现阶段国家建设中的首要问题,农民问题就是其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建设的日新月异,成就斐然,农业综合简略大大增强,农业生产技术也大幅提升,广大农民从食不果腹,到基本温饱,再到向小康社会迈进,生活较之以前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难题。农民负担过重不单是一个经济问题,我们知道,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只有经济基础牢固了,相应的上层建筑才能稳定。作为在中国人口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农民,一旦负担过重,将会给整个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农民负担过重问题还将是一个政

治问题和社会问题。农民负担过重影响农民的生产和生活,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十分不利,并且会影响整个的顺利发展。处理农民负担过重这个问题,其实质是解决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之间经济利益关系的问题。我国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城乡之间的差距已逐步拉大,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逐步拉大,这更进一步体现了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必须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农业基础薄弱、农村发展滞后的局面尚未改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务艰巨.”

一、造成农民负担过重的原因:

(一)、体制上的原因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过程中,工业生产是支柱,农业是基础,第三产业要大力提供鼓励。作为现代化的标志,工业生产被确定为中心,只有工业的全面繁荣才能实现现代化,而原来并不在中占主要地位的第三产业也被提上日程,国家大力支持,新兴产业也逐步兴盛。但是,作为千年来延续下来的农业,却没有得到相应的重视,对农业的投入和其他产业相比,明显不足,这就造成了农业生产的滞后性。工业强大了城市发展了,但农村、农业、农民却没有太大的变化。

(二)、农业生产自身的原因

与城市相比,农村地理位置要偏远,交通不发达,信息也相对闭塞,这是农业生产的先天不足。再加上农业的担放经营方式,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低等因素,更加使农业生产受到限制,很难真正挖掘出农业资源的潜力。

由于农业生产容易受到天气、气候、地理等因素的影响,一旦气候反常或遇上旱灾、涝灾或雪灾等自然灾害,农业生产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产量会有很大的降低,甚至绝收。例如2008年南方所遭遇的雪灾,就给受灾地区的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灾难。

农业生产种植的作物也受到气候的限制,南方可以种植水稻,北方可以种植玉米、小麦,种植作物的种类也受到地理和气候的限制,因此农民增加收入的渠道就没有那么宽裕,往往于固定的农作物上求所得,收入来源很少。

(三)、农村经济体系的不健全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建立,城市逐渐在市场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一整套日趋完整的市场经济体系在被建立,而作为农村,市场经济体系却远远滞后,农产品收获后卖给收购站或粮食收购者,换来的钱用于购买生活必须品,农村的经济体系仅限于此,农民若想增加收入,应该逐渐完善农村的经济体系,发展粮食深加工和多种经营方式,从根本上改变现在农村的经济状况。

(四)、农业生产投入成本的不断上涨

社会日益向前发展,“钱逐渐不值钱了”,的迅速发展,通货膨胀现象日益置现,物价不断上涨,货币的购买力不断下降。原来农民生产所攒的钱在现在已经不具有同等的购买力。例如化肥,原来50-60元就可以买上一袋,而现在却要100-110元才可以买到,一个农民种八亩地,一亩地需要一袋化肥,八亩地原来施肥仅需投入400-480元,而现在却需投入800-880元,中间的差价是很悬殊的。

除了化肥,农民还要在农药上,农田灌溉等方面投资。在收割和播种时还要投资在各种机械的使用上。整个一年算下来,对农田的投资也不是一个小数目。如果说农民们在农资上的投入和农产品的价格涨幅成正比,那也不会造成农民负担过重。但是,真实的情况却是农资产的上涨的幅度要高于农产品价格的上涨幅度。现在小麦、玉米的价格在1.6元-1.8元/公斤左右,仅如过去上涨不足50%,而农资产品却上涨了100%以上,二者中的差额都由农民负担,也难怪农民的负担会加重。

(五)、农业人口的流失

由于农业生产投入和产出不成比例,许多农村青壮年就从土地中走出来,加入到外出打工的大军之中,家中的田地由父母或别人耕种,若无人耕种,就任由其荒芜。农村中的青壮年劳力的流失,使耕种田地的大部分成了老年人,这样农业生产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农业产量会下降,生产出的农产品产值会更低,农民的相对所得会更少,负担也会更重。

(六)、教育、医疗的投入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中国有句话叫“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这句话不论在农村,还是城市都是适用的,我国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决定了农村孩子上小学、初中的问题。但是,若想长大了成材,仅仅接受九年义务教育是远远不够,高中教育、大学教育都是应该在农村的孩子中推广的。但高中和大学的花销都是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难以承担的,高中一年大概要投入九千元。而大学就增加将近一万元,农民辛苦挣的钱供一个

学生到高中毕业已经是捉襟见肘了,如果供一个大学生出来,必定会背上学生的债务包袱。教育投资的成本对农民来说仍然难以负担,加上现在中国的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即使含辛茹苦地出一个大学生,又不能保证他可以找到合适的工作,投入和产出是否成正比还很难预料。

人们常说“有啥别有病”,有病了就需要吃药,治疗或住院,生一次病动辄就要花上几百上千元,遇上大病就要花费数万元甚至更多。作为收入很低的农民,一生是不敢生几次病的,他们不是不生病,是因为他们没有钱去看病,生病了往往忍着,一旦忍不住了,病也就到了晚期更无法医治了。

我国政府看到了广大农民的这种情况,就实施了农村医疗保障制度,这对广大农民来说是承惠颇深的一项措施,农民敢看病了,一些对农民来说很严重的病也可以治疗了,广大农民的健康有了保障。

但是,以现在农民的收入水平,还是无法承受一些病的费用,家里如果有一个病人,几千元的费用尚可承担,若是费用过多,一个农民家庭将会因看病而负债,生活陷入窘近。

(七)、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滞后

农民的文化素质落后,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也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一些地方的农村还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这都对农业生产的发展产生阻碍。对于新兴的技术,新的生产方式,农民接受的过程相对较长,有时还会产生抵触情绪,这都影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农民收入达不到提高。

(八)、城市的扩张

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迅猛扩张,于是郊区的大部分农田都被城市侵占开发。而失地的农民只得到数目很少的补偿金,一旦补偿金用完,农民又没有其他的收入渠道,原本赖以生存的土地已被占用,只能加入打工者的队伍,或谋求其他方面有所发展。这使得一部分的农民更加贫穷。

综上所述,我国农民负担过重问题有着多重的原因。农民负担过重,不仅对农民经济的发展不利,对整个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也十分不利,如何有效缓解农民负担,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已成为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问题。

二 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对策分析

(一)中央应出台积极财政倾斜政策,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和支持

由于国家对工业和农业的投入与支持不同,使得工业的进步要远远快于农业,农业生产的滞后表现为与工业的不同步、不协调。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国家就应从政策上对农业给予支持,财政向农业倾斜,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

我国实行的优先发展工业,然后工业反哺农业的策略,现阶段,我国工业相比以前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现在应该反哺农业了,国家应及时调整农村政策,不断加大对农田水利、农用设备的投入,不断改善农民生活条件,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改变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

(二)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应着重解决广大农民的共同需求,改善广大农民群众最急需的生产生活条件出发,现阶段比较突出的表现为以下几点:

1、要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尽快让广大农民喝上安全卫生的饮用水。近年来,我国大幅度增加了农村饮水解困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解决了一部分农民的饮水难问题。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农村饮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相当大部分农村人口饮水尚未达到安全标准。因此,必须加大投入力度和工作力度,尽快让广大农民喝上放心水。

2、要加强农村公路建设,让广大农民走上更顺畅便捷的道路。虽然我国农村公路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农村的总体交通条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由于我国农村幅员辽阔,这种状况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道出了公路对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性,要想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农村公路建设已刻不容缓。

3、推进农村能源建设,发送农村的居住环境

要不断完善农村电网改造工程,并将常规能源与农村不再去能源开发利用有机结合起来,根据我国农村各地自然条件和发展潜力在合适地区发展沼气、秸杆利用、水电、风能等清洁能源。不断发送农村的环境建设,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健全农村公共设施维护体系,确保公共设施建设落到实处。

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

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三)大力发挥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科技兴农 包括:

1、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知识,加强对科技项目的技术培训和推广。如何有效快速地把科技含量高的农业开发项目推广到农业当中落实到农民之中,是提高农业经济增长,减轻农民负担的重要手段。要加强农民的科技文化知识的培训,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增加农民收入,减轻农民负担为目的,统筹规划,采取多种方法让农民接受农业科技项目,并不断在农村中推广。

2、利用科技含量高的农业项目,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加快传统农业改造。

以科技发展为主导,提高综合开发利用科技项目含量,加快开发进程,加快推广利用新开展项目的农产品品种,创新农业资源综合机制,大幅度提高农业开发效益,让农业开发项目给农民带来更大的利益,从而改变农民负担较重的现状。

(四)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首先,要完全免除农民负担,随着国家农业税的取消,农民的负担相对减轻,但光减轻还不行,必须彻底免除农民所有税费负担。

其次,政府应强化监督机制,严惩增加农民负担的行为。政府还要实实在在地增加对农业的有效投入,继续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非农产业,帮助农民拓宽市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加

大对农业的直补力度,做到公开、公正、透明,严防各种补助在操作过程中缩水。

最终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不在于紧缩农民的开支,而应该增加农民的收入”,“恢复农村企业是最根本的措施”

(五)大力支持乡镇企业的发展

中国现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就业问题,乡镇企业对促进农村就业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主要载体。

乡镇企业作为中国中小企业的主体,在促进农村就业中具有突出的战略性地位。不但解决了广大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也增加了广大农民的收入,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向前发展。通过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建筑、食品、服装等产业,很好地促进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

鉴于乡镇企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我国要努力创造鼓励乡镇企业发展和农民就业的良好政策环境;还要加强对农民的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技文化素质,并且要切实提高乡镇企业持续发展和促进农村就业的能力。

(六)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提高农民的政治地位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近十三亿人口中八亿在农村。“三农”问题事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全面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全国的现代化。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建设,对于全面贯彻十六大精神,维护农村的改革、10

发展和稳定,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农村的生动实践。加强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有利于调节农村改革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促进农村各项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符合包括八亿农民在内的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民主意识,提高劳动者的整体素质,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农民群众自觉抵制封建、腐朽思想影响的能力,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符合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要求。

农村基层民主建设是切实减轻农民负担的政治保障,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中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加强农村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重视群众意见,坚定不移地把民主选举搞下去。

(七)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愿望更加强烈,追求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风气的愿望更加强烈。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同时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我们一定要以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为扎实做好提高农民文明素质和农村社会现代文明程度的工作,努力提供支持、帮助和服务,使

农村的文化建设与经济、政治和社会建设同步推进。具体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坚持以广大农民群众为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加快培育现代农民。

全面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激励他们投身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农民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积极引导农民解放思想,树立开放创新、自立自强、民主法制观念,树立发展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团队意识。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通过政府引导、群众参与、社会支持,形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合力。

2、组织实施提高农民文明素质进村入户工程,大力营造文明风尚。

以提高农民的道德、文化、科技、卫生、法律意识、观念和知识为重点,以贴近农民、贴近农村、贴近实际,入村、入户、入脑为基本方法和途径,着力完善农村文化教育设施,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以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加快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步伐,着力建设先进文化。坚持规划先行,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前瞻性和可行性的统一,既要严格标准,又要符合实际。力求自然和谐、形式多样。把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结合起来,把村庄整治与新村建设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加强农村宣传思想工作,把“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党的方针政策、健康向上的人文精神传播到农民群众中。

(八)建立健全农村教育、医疗、保险制度

1、将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摆在突出位置,通过教育体制改革促进城乡教育的平衡发展,缩小教育的城乡差距。

政府应坚持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中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区域教育发展的差距,国家财政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重视农村学生同等上学的机会。完善教育机制,对农村贫困贫困学生建立科学有效的学费减免机制,减少广大农民的负担。

2、大力加强农村地区的基层医疗体系、保险体系与卫生设施。国家要为农村人畜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疾病预防体系和生态环境的建设源源不断的输入资金。

在农村建立和城市相对应的医疗体系。这在农村显得更为重要,农村地区由于交通不便、农民收入有限,在农村建立廉洁高效的乡镇村医院和卫生所势在必行。由于我国城市医疗体制的改革问题,原有的乡镇医院很难生存,而大医院有人满为患,医疗问题日益突出,医患矛盾日益扩大,看病难、看不起病成了我国一段时期以来典型的社会现象,很多农民生病后无钱去医院最后郁郁而终,严重地影响了我广大农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广大农村建立卫生所和乡镇医院成为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3、在农村建立和城市相对应的社保体系。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农村的社保体系处于空白状态,农村人一直都抱着养儿防老的观念,这也成为了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障碍,然而,农民的这一观念却也是和我国农村的现状分不开的。在我广大农村,没有相应的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体系,农民几乎处在保险真空状态,这也是广大农村需求疲软的根本原因。所以在农村建立完善的社保体系和保险体系,建立适合农村自己的生育政策与养老政策,让农民老有所养,解决农民的后顾之忧就显得尤为重要。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全民受教育程度和创新人才培养水平明显提高。社会就业更加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绝对贫困现象基本消除。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社会管理体系更加健全。中国作为一个农民占绝大多数人口的农业大国,农民负担过重问题处理的好坏,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在经济上,农民负担过重直接影响了农民生活质量的提高,使农民大幅度减少了对农业的投入,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国内市场的疲软,极有可能延缓全国小康目标的实现。而且农民负担过重问题也是个政治问题,是一个涉及全局的问题,直接影响党群、干群的关系,涉及农村社会稳定和安定的大局。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严重性、普遍性和复杂性,决定了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问题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只有标本兼治,才能彻底解决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走中国特

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坚持把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作为首要任务,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健全农村市场和农业服务体系。加大支农惠农政策力度,严格保护耕地,增加农业投入,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参考文献:

1、马宝成;论解决农民负担的系统工程[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2、熊巍;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分析与模式选择[J];中国农村经济;2002年07期

3、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江苏人民出版社,1986.4、罗文杰:《对减轻农民负担问题的深层思考》,《理论与改革》2002年第6期

5、孙梅君:《农民负担的现状及其过重的根源》,《中国农村经济》1998年第4期

蔬菜滞销原因与对策研究 篇5

摘要:农产品滞销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严重的社会问题。当前我国农产品缺乏品牌支撑,无法打开高端市场,目前的当务之急就是通过地域分工、品种改良以及种植技术的发展等打造一批我国的农产品品牌。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的时期,我们也可以借助互联网手段,更好的推进产销对接,实行更为精准的管理和调控,进行品牌化的包装和服务,与消费者者之间架起沟通、互动的桥梁,从而加强农产品核心价值的传递和推广,开拓更为广阔的国内外市场,从源头上解决农产品滞销问题。

关键词:农产品滞销、农产品网络预售、农产品产销对接、农产品互联网电商销售

一、滞销现状

农产品滞销是指市场的农产品上因为一些原因不受消费者欢迎而导致销售速度极慢。特征表现如下: 购买量为零,这是显见特征。从农产品周转快慢程度看,周转快者为畅销;周转慢者为平销;无周转者就为滞销。而无周转是购买量为零所致。因此,购买量为零是滞销的首要特征。

售价等于或低于成本。从售价与成本的对比关系看,购买量为零大体上有三种情况:盈利价(高于成本的售价);成本价(等于成本的售价);亏本价(低于成本的售价)。由盈利价引起的购买量为零,通常不称之为滞销。因此时降价仍可促销,实现农户的利润目标。唯有由成本价或亏本价引起的购买量为零,才被称之为滞销。

简单再生产难以为继。其它条件不变,农产品简单再生产顺利进行的必备条件之一,是企业体内资金的正常自周转,而不靠体外资金的注入。这就要求至少能按成本价完成全部商品的正常周转,以不断补充简单再生产所需的体内自周转资金。当农产品不能按成本价销售出去时,简单再生产也就难以为继了。购买量为零是滞销的表象性特征:按成本价或亏本价销售是滞销的条件性特征;而简单再生产难以为继是滞销的结果性特征。具有这三个特征的销售状态,就是滞销。

近几年,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不少农产品滞销的现象,如陕西周至的油桃丰收了,价格不到往年三分之一,仍然卖不出去;2015年4月9日,河南郑州荥阳,近千亩大葱滞销,农民眼看葱要烂在地里,决定将剩下的500余亩大葱免费赠送;甘肃省榆中县新营乡菜花地内,菜农将菜花喂羊。农产品滞销的案例越来越多,所以解决农产品滞销现象是刻不容缓的事情。

农产品滞销带来的危害:

1.导致农民从事农产品生产的积极性受到打击。2.导致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分配,导致消费者以不合理的价格购买,甚至没有途径购买某些农产品。

3.导致农民没有资金周转,无法从事第二年的农业生产。原因:

1.市场经济不够健全,农产品销售信息不对称 我国的市场经济还处在发展上升阶段,各种体质机制还不过健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无法进行即时有效的沟通,而需要大量的中间商作为桥梁。农产品生产缺乏市场行情的指导,种植缺乏理性的市场分析。当某种农产品出现赚钱效应的时候,大家就会一哄而上种植这种产品,结果就是这种产品的严重供过于求,产生严重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2.农产品的种植结构不合理,品种单一 由于信息的缺失和缺乏专业指导,农民种植存在很大的盲目性。看到某种农产品有利可图,就会盲目扩大该产品的种植规模,造成农产品种植结构的极其不合理,品种单一,无法满足多样化的市场需求。最为典型的是我国镰刀湾地区玉米种植规模远超过市场需求,造成大量的产能过剩,玉米大量堆积,库存压力大!

3.农产品的销售途径单一,市场规模小

受传统的小农意识的影响,加之农民文化素质普遍偏低,缺乏“互联网思维”,农民生产的农产品除满足自身需求外,大多采用传统的销售方式,且将目光固定在周边狭小的市场,市场需求有限。

4.农产品价格的不稳定性

受气候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且周期较短。当一种果蔬价格快速上涨时,小而散的农户就会扩大种植规模、追逐高价,种植产品趋同,加之信息闭塞,市场行情误判,这就为产品滞销和价格下跌种下隐患。

5.进口农产品的冲击

随着人们生活水品的提高,对生活的质量也更加重视,由于我国目前优质农产品比较缺乏,不能充分满足高端消费者的需求,使得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国外的农产品,导致国内农产品滞销。以2016年为例,在苹果滞销的情况下,我国还进口了607万吨国外优质苹果,每公斤售价高达60到400元。

6.国内农产品品牌效应差

我国农产品缺少品牌尤其是知名品牌,能够意思到品牌问题的农民寥寥无几,只是靠销售原材料农产品或各自销售数量有限的农产品,无法进行品牌的统一宣传,也无法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市场是趋利的,消费者喜欢什么,经营者才会销售什么,只有把品牌宣传出去、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农产品便会大量销售。

7.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各种附加费的增加

农村地区交通闭塞,农产品外销成本高,且保鲜冷藏技术不成熟,扩大市场成本太高。加上农产品流通环节多,各个环节都将产生一定的附加费,最终抬高了农产品的价格,从而导致有效需求减少。对外销售阶段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等,近几年物价上涨,劳动力缺乏使得加工费、运费等上涨。随着各种附加费用的增加,农民挣不到钱便不愿意销售就导致大量农产品过剩。农业电子商务支持政策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制定的《推进农业电子商务行动计划》提出开展两年一次的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申报认定工作,并向农业电子商务倾斜。农业部与商务部等19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意见》提出鼓励具备条件的供销合作社基层网点、农村邮政局所、村邮站、信息进村入户村级信息服务站等改造为农村电子商务服务点。支持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对接电商平台,重点推动电商平台开设农业电商专区、降低平台使用费用和提供互联网金融服务等,实现“三品一标”、“名特优新”、“一村一品”农产品上网销售。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城市邮政局所、快递网点和社区直接对接,开展生鲜农产品“基地+社区直供”电子商务业务。组织相关企业、合作社,依托电商平台和“万村千乡”农资店等,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服务,并开展化肥、种子、农药等生产资料电子商务,推动放心农资进农家。以返乡高校毕业生、返乡青年、大学生村官等为重点,培养一批农村电子商务带头人和实用型人才。引导具有实践经验的电商从业者返乡创业,鼓励电子商务职业经理人到农村发展。进一步降低农村电商人才就业保障等方面的门槛。指导具有特色商品生产基础的乡村开展电子商务,吸引农民工返乡创业就业,引导农民立足农村、对接城市,探索农村创业新模式。

二、解决方案 综合以上现状,我国的农产品由于缺少适合的销售模式,销售方法而产生的滞销问题较为严重,以下是本文讨论的解决方案

(一)利用农产品的预售解决农产品滞销

1.网络预售的基本模式

网络预售是以C2B模式为内核,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销售平台等媒介,实现由消费者到企业的产销模型。就农产品网络预售具体操作而言,当农产品尚未收获时,农民提前在网络销售平台发布预售信息,接受订单。等到农产品收获时期,农民根据订单需求分批采摘、合理安排发货。这种C2B 模式先有消费者需求产生,而后有企业按需求组织生产,不仅实现了以消费者为主导,而且对于农民销售农产品来说,实现了产销对接,减少了中间流通环节,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避免了销售风险,减少了农产品滞销的可能性。2.传统电商农产品销售与网络预售优劣势对比分析 ⑴传统电商受物流水平限制,预售降低流通成本

当前很多农产品电商企业发展受限,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农产品物流配送水平的限制。由于传统的电子商务都是通过网络进行交易,现买现卖,而农产品从采摘、入库到发货整个环节不可避免的会产生损耗,要使新鲜的农产品能送到消费者手里,就需要速度和保鲜技术。而网络预售模式可以降低农产品的流通成本。在农产品收获之前在网络平台上挂单销售,可以预先了解客户信息,实现从田间直达客户的物流配送。同时提前知道订单量,根据需求采收包装,能够减少损耗且对冷藏要求比较低,这样一来,电商的配送成本,损耗成本,冷藏保鲜成本都得以减少。

⑵传统电商仓储积压难解决,预售实现零库存

传统电商的另一大难题就是无法有效地解决库存积压的现实难题。由于传统的销售模式,农产品都是先进行采摘入库,再进行网络销售,这样就需要一定的仓储空间。同时由于消费需求的不确定性,商品积压也是电商需要承担的风险。网络预售则可以做到提前下单,当天采收,从产地直接发货,以最快的速度实现收获的服务。⑶传统电商客户需求不稳定,预售实现消费引导生产的转变

在传统的供需模式中,生产方和消费者都处于被动模式。一方面,厂家根据自己的生产计划进行备货,并设法拓宽销售渠道,期待吸引更多的客户需求。另一方面,消费者也只能在商家提供的货物中进行选择,无法根据自身需求定制产品。这样双方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环境下,传统电商企业很可能流失客户,由于市场的滞后性,最后导致农产品积压滞销等困境。对于信息不对称的问题,网络预售以生产导向向消费导向转变的思想为基础,通过消费者需求引导农产品生产,消费者能够参与农产品生产,可以随时关注了解产品信息,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得到了满足,同时也能获得绿色健康的原产地农产品。对于农民而言,订单农业也成为现实,实现产销对接,避免了滞销风险。3.网络预售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习近平提出供给侧改革,而农产品网络预售正是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推进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一步。习近平主席强调,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从生产领域加强优质供给,减少无效供给,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适应性和灵活性,网络预售模式契合了该理念,从源头解决农产品滞销难题,保证农民最大利益。其次,随着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到来,国务院也出台了《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指出将加快互联网与包含现代农业在内的11大项目领域的融合创新。同时,中央一号文件也表示支持电商、物流、商贸、金融等企业参与涉农电商平台建设。毫无疑问,网络预售等一系列“互联网+现代农业”模式将成为一项惠民措施。

最后,网络预售最大的直接收益者肯定是农民和消费者,现代信息技术与农业的融合帮助农民解决“卖菜难”,帮助消费者解决“买菜贵”的问题,同时,农业生产结构得到优化,土地资源得以整合,有助于推动我国三农问题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全社会共赢。

(二)利用产销对接解决滞销问题

对于解决农产品滞销的问题,在众多的解决思路中,更符合国家土地流转政策,对农业的集约化生产以及农业生产模式的升级,新农村建设以及新农民的培养都有积极意义的方式莫过于产销对接。

产销对接其实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概念,2013年,安徽省合肥市就对于产销对接做了详细的规划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其他的城市也相继作出一定的规划,这就说明产销对接对于解决农产品的滞销问题具有很大的潜力,同样,对于产销对接模式的发展,需要知道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我国产销对接的现状,农民作为生产的主体,他们的生产方式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的经营模式,所以,要是想让广大农民可以建立一个合作共赢的平台往往是有难度的,再者,传统的农产品流通往往是经过多个中间商,过于复杂,这就与产销对接中的生产经营主体与销售终端或者消费主体直接对接存在矛盾。

其次,我国产销对接的问题,对于产销对接,这是新时代发展的产物,是互联网经济下的发展成果,但是,大多数农民的文化素质比较低,他们对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低,对于信息的掌握程度不够高,所以需要专业人员去培训他们,然后就是长时间的分散经营使得他们对于生产经营往往有自己的想法,所以集中化的生产,团结合作的能力不够,彼此之间的交流不够,这同样是一个需要时间去解决的问题,再者,我国的产销对接缺乏长效机制,最后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农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低,这也就是农产品出现滞销的一个主要原因,农民盲目的生产,很难掌握最新的市场需求以及物流信息,这些都使得建立产销对接模式有了一定的困难。

再者,产销对接的模式选择,事物的差异性也就导致产销对接模式也一定是多种多样的,对于不同的农产品,需要不同的模式,我国的产销对接模式有农批对接、农超对接、农工对接、农校对接等等。2008年,我国进行农超对接模式的试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农超对接”也逐步得到发展,但是却始终农产品流通的主流方式,超市的组织方式以及销售经验方式等元素都对于“农超对接”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手动啊阻碍,农批对接仍然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主要渠道,但是我国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发展不够完美,市场机制不够完善交易主体经营分散、信息流通不畅,这些使得农批对接模式存在很大的改造发展空间,农工对接通过生产经营者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密切联系,以此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是比较好的对接发展模式,但是,对于具体的模式的选择,还是需要根据客观实际来选择。

最后,也是很重要的就是对接模式的创新与发展,时代在进步,技术在发展,所以,农产品的对接模式也不可以一成不变。首先,龙头企业主导的“基地+直销+加工物流”模式,这一模式主要是发挥农产品龙头企业的主导作用,通过龙头企业资金投入,生产技术投入等,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一种供给关系,积极开拓市场并且建立直销渠道,在储藏、加工农产品的基础上不断拓展规模化的物流运输能力。在这一模式中,龙头企业的作用很重要;其次,互联网主导的“电商平台+分类+直销”模式,这一模式完全就是借助于电子商务的发展,建立专业的供应商产品信息平台,农产品电商平台将为产地农民们提供更多的销售渠道,而不是局限于以前的就近原则或者被动原则,同时,对于果蔬类农产品和鲜活类农产品建立不同的电商平台,例如谷登电商转为产地供应用户推出的农商友-供应商与农批商APP,将产地供应信息都推送给全国各地的农批市场商户,所以,借助互联网的力量来创新对接模式是一个不错的方向选择,再者,合作社主导的“订单+信贷+统一化”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由同类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自愿组成的经济组织,在这一对接模式中,需要发挥的是农产品生产合作社的作用,促进农产品流通,以合作社为基础建立“订单+信贷+统一化”模式,解决农产品销售困难等问题,统一生产经营方式,营销方式,与各企业,部门以及超市等经济组织签订订单,(三)因地制宜的蔬菜销售与品质评定相结合

目前,对于网上农产品购买需求较大的是我国的城市地区,主要的农产品消费人群也在城市。城市人口大多以社区为单位的居住分区。针对于解决农产品滞销这个目的,可将互联网结合在销售环节,推广因地制宜的农产品互联网销售模式。更有价值的是获得较为详细的用户农产品购买信息,建立独立的,可信性较高的蔬菜品质评定系统。尝试创造消费热点,引导市场更加良性的循环,从而对滞销问题产生良性向导的影响。要建立一个集销售,信息采集,等级评定为一体的互联网平台,最关键的步骤在于用一种对居民、消费者方便,对电商有益的方式促进更多的消费者选择互联网购买,更多的实体店选择互联网销售。将农产品的销售交易环节由线下转换为线上,从而通过对生产消费的具体数据进行大数据统计分析后,对农产品的品质进行更加权威的评定,结合产销对接,对农产品的再生产也做出科学的建议。对对农产品的滞销问题起到积极影响

·对于不同情况城市的不同人群的农产品线上平台建立

1、精包装有机农产品会员制配送

这个模式是一个起步模式,也是在农产品销售互联网化的初期比较可行的模式。更大的作用不是占领消费市场,而是快速吸引更多的电商进入到农产品销售的领域中来。犹太人说,富人的钱更应该挣,道理在于可以创造新的消费热点。微商刚开始买面膜的人吸引了大量个体经营者开始做微商,这样的精装配送就是想让更多的人看到农产品线上销售市场的前景并,吸引更多的有能力的互联网电商进入到农产品线上销售的领域中来。会员制的精装配送,好比给客户办了一张美发店的钻石卡,每次理发都用最有经验的高级技师。营销方法应该采用”脑白金式”。(1)找对推销人群,那些追求生活质量但工作繁忙的人的保姆。如果保姆发现自己没必要出门去进口产品超市买有机农产品了,多少会有兴趣听下去(2)赠送优惠甚至免费的用户体验,在体验中,保姆线上的预定配送来的农产品更新鲜,那保姆选择的几率就大了。实际情况是,往往这样的家庭,收入很高且较稳定,他们的保姆往往是家里的一份子,在家里服务的时间可能比孩子岁数都大。这样的人更有能力办一张长期会员卡。如果农产品市场可以变得高收入,还可以受到大量的预存菜金,那这样的市场可以在资金链平稳的情况下发展更长的产业链,并且也会有更多电商走进农产品销售的大门。

2、社区聚点配送

大数据的背后是大量的消费群体与消费产品,这种模式是指,通过建立农产品预购平台,让最基层的消费人群在网上预购农产品,再通过具体的社区范围定位,建立社区内部的临时农产品配送流转中心,各电商通过平台上的预购信息,准备新鲜分拣好的农产品,在每天的预定之间统一送到临时集散点,顾客在集散点领取自己的农产品,这样的集体运输可以降低成本。物业可以通过协调,让不同的电商在餐前的不同时间分批配送,这样对消费者来说既有电商之间的竞争,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又不用排队拥挤。对于电商,有实体店的电商每天可以免去很多讨价还价,被询问价格的麻烦,还可以在营业时间之外分拣,增加收入。对于没有实体店的电商,个体经营的商户可以分拣配送一条龙,既省去了租赁店铺的租金,又可以在送菜时多与客户交流,拉拢长期客户。对于物流,可以通过小型冷藏货运,在实体店铺聚集的市场上货,通过平台的运筹安排,减少运送时间和运送地点,降低运输成本。

3、网络团购

随着农业信息化发展,部分农产品开始加入到网络团购当中,商家也逐步认识到网络团购带来的效益。这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不仅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也丰富了农产品市场,使更多的消费者获得更多更实惠的农产品。

据国内相关调查分析,目前我国蔬菜流通成本占总成本的50%-70%。网络团购提供一种可操作、可推广的模式,能够切实帮助农民对接到消费市场,不但可以减少商品进入市场的中间渠道等流通环节,还能打破区域阻隔、直接对接终端消费市场。还可以倡导绿色、环保,重建消费者对国产农产品的信心,3、农产品“天猫超市”——餐饮部门对口配送

大部分的饭店都有专门负责卖菜的运输车,小饭店三轮,大饭店甚至用冷藏货车,这给饭店带来很多购买成本,如果在菜市场订,那有些不需要大量购买的生鲜农产品配送又不划算,这样就需要天猫超市这种综合性强的网上模式了。饭店的农产品需求量较大,较好比天天适用于“满88包邮”的客户,如果借助大型的有信用的平台,进行构建农产品超市类型的大型农产品集散中心。在对餐饮部门进行定制配送,既解决了餐椅部门采购的麻烦,也给予农产品批发这样的农产品销售链上游环节新的活力。

4、建立农产品质量评定系统

这个评定系统的目的不只是对电商的监督,更重要的作用是创造消费热点,所以采用“米其林”式的评定方式。中国地大物博,难以制定统一标准建立一套深具工业企业理性思维的精髓的设计严谨的指南,是评定系统的精髓。包含“农产品星级”和“评审员的推介榜”。前者将是被媒体无限放大了的米其林星级农产品,而推荐榜则推荐价格适宜,品牌不错的农产品,方便购买下单。考评的不仅仅只是农产品的品质,可能还包括很多相关因素,如相关农产品产地的环境,投资潜质,现有生产潜力,销售潜力等,更可以推荐不同的销售方式,如团购最佳商家,实地采摘最佳商家等,给予消费者以导向,这样的以标准量化形式产生良好的导向性作用。并且秉持严谨细致而公正的态度而具有普遍的参考价值。从而容易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三、总结

无公害蔬菜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篇6

产品,可统称为无公害蔬菜。早在世纪年代,国外就开始发展无公害蔬菜,其主要生产方式是无土栽培。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单用营养液膜法()栽培无公害蔬菜的国家就达个。在新西兰,半数以上的番茄、黄瓜等果菜类蔬菜是无土栽培的。日本、荷兰、美国等发达国家,采用现代化的水培温室,常年生产无公害蔬菜。此外,在露地蔬菜的无公害生产技术方面,也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探讨和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例如,工业高度发达的日本,其许多城市郊区的蔬菜良田被工业废气、废水、废渣所污染,良田耕作层内的镉、铜等重金属大量富集、积累,致使蔬菜产品内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消费者重金属慢性中毒现象时有发生,引起日本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政府曾拨给大量的专项资金,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对“重金属污染”问题进行攻关。通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客土换层、地底暗灌、配方施肥、生物固定等综合农艺措施。其他发达国家如美国、前苏联等在利用生物农药防治蔬菜病虫害、综合控制—污染、采用微生物降解蔬菜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我国无公害蔬菜的研究和生产始于年,该年召开全国生物防治会议,江苏省率先提出用生物防治代替化学农药防治。年,在全国植保总站的大力支持下,全国个省、市开展了无公害蔬菜的研究、示范与推广工作。通过几年的研究实践,探索出一套综合防治病虫害、减少农药污染的无公害蔬菜生产术。年全国推广无公害蔬菜生产面积万(万亩)。目前,该项工作仍在不断往前推进。

⒉无公害蔬菜研究与生产现状

我国自开展无公害蔬菜的研究与生产以来,取得了一批既有一定理论深度又有广泛适用性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在全国大、中城市郊区蔬菜基地应用后,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制开发了一批高效、无毒生物农药,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所谓生物防治,笼统地讲,是指病虫草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防治或植物保护的生物学防治方法;确切地说,生物防治是利用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控制有害动、植物种群或减轻为害程度的方法。我国广大的蔬菜科技工作者和蔬菜种植示范户在长期的研究与生产实践中,探索总结出一套以生物防治为重点的蔬菜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即:在加强农业防治(如选择优质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耕烤土、施腐熟粪肥等)的前提下,在蔬菜病虫害发生期使用高效、无毒生物农药,并设法保护天敌;万一上述措施不凑效时,科学合理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农药,并严格控制农药的安全间隔期,尽量减少施药次数和降低用药浓度。自年代以来,我国先后研制出乳剂⒍棉铃虫病毒、病毒复合剂、苏力保、螨虫素、拒食剂、环宝乳油剂、菜青虫产卵抑制剂等生物杀虫剂与生物拒避剂;井岗霉素、农用链霉素等生物杀菌剂;弱毒疫苗等病毒抑制剂。这些生物农药对蔬菜病虫害有较好的防治和控制效果。例如,江苏海安县海安镇蔬菜办卢厚祥等人采用生物农药苏力保倍液(江苏扬州生物实验厂研制)进行防治斜纹夜蛾试验,药后天,防效达以上;江苏省农科院植保所钟定亮利用浓度为的生物农药螨虫素(南京保丰农药厂生产)进行防治小菜蛾试验,药后天,防效达,明显优于一般的化学农药;此外,我国在推广应用农用链霉素液灌根防治蔬菜软腐病、青枯病,用井岗霉素倍液防治蔬菜炭疽病、霜霉病,用乳剂倍液防治蔬菜青虫、小菜蛾等方面,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初步探索出治理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办法,蔬菜产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获得有效的解决途径

蔬菜产品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早就引起我国蔬菜科技工作者的重视,同时对重金属在土壤中的存在状态、环境容量、迁移规律以及在植物体内的富集状况等做了大量的研究。实践表明,增施有机肥,可明显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增加土壤环境容量,提高土壤还原能力,从而可以使铜、镉、铅等重金属在土壤中呈固定状态,蔬菜对这些重金属的吸收量相应地减少。臧惠林等人对白菜受镉污染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菜田土壤中施用石灰、钢渣和高炉炉渣均可明显降低白菜茎叶内的镉含量,并从理论的高度提出,控制白菜吸收镉的有效措施提高土壤值的相关系数。对其他重金属的污染也有有效的防治措施,如在土壤中添加或()可以减轻砷的危害;控制土壤及施用可以防止钼的危害。另外,根据菜园土地的环境条件,利用排土客土工程法和就地表底土翻换工程法等工程措施,对各种重金属污染,均不失为良好的治理对策。

县脱水蔬菜产业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篇7

脱水蔬菜是***县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生产规模达到西北地区脱水蔬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脱水蔬菜生产销售基地,其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沿海大中城市也有良好的销售势头,发展前景可观。

一、脱水蔬菜产业发展前景

***县蔬菜脱水企业始建于

80年代初期,以此带动***县脱水蔬菜已初步形成了外有市场、县有龙头、乡有产业、村有基地、户有品种的农业产业化格局。20年的发展与扩大,已成为***县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创汇产业,蔬菜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①、脱水蔬菜产业起步早、发展速度快,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企业数、加工能力和出口量均居西北之首,并形成了比较稳定的销售渠道和市场,锻炼了一批有较强经营能力的经纪人,赢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已在农民群众心中形成了加快该产业发展的共识。全县蔬菜脱水企业已发展到79家,从业人员8000余人;其中6家获得了自营出口权,2家获得了ISO9000国际产品质量认证资格,8家企业通过商检注册认证;年生产能力达到8000吨,其中12家企业生产规模达到200吨以上,6家企业生产销售规模达到500吨以上。②、产品外向性依存度大,销售渠道广而稳定。2002年,实现年产值1亿元,利税1500万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产品远销欧美、东南亚等十几个国家,***县脱水蔬菜成为西北乃至全国最大的生产销售基地之一。③、自然条件和经济效益好。据调查,***县有较好的脱水菜原料生产的自然条件。引黄灌区灌排方便,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蔬菜病虫害较少,环境污染相对较轻,适于许多优质脱水菜原料的生产,生产的脱水菜原料品质优、色泽好、污染轻,加工出的脱水菜产品质量高,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得到了客商的普遍认可。经济效益好,随着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种粮比较效益的下降,种植脱水蔬菜原料的比较效益更为突出,农民种植脱水蔬菜原料的积极性高。据测算,在正常生产经营情况下,平均一亩脱水蔬菜原料的产值是粮食的2-3倍。农民人均来自脱水菜产业的纯收入可达6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0。④、基本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主导产品,原料基地稳定,成本低。经20多年发展,***县脱水菜基本形成了番茄、芫荽、芹菜、韭茺四大主导产品;原料基地稳定,2002年***县发展原料基地3.3万亩。加之***县人均耕地面积相对较大,脱水菜原料生产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宁夏脱水菜生产中的煤、电,水费用低于山东、江苏等沿海发达省份,使***的脱水蔬菜产品的生产成本较低。

二、脱水菜企业存在的问题

1、企业流动资金不足。脱水蔬菜企业不仅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也是原料收购季节性强、资金用量相对集中的企业,每吨成本都在万元左右。***县年脱水菜生产量达8000多吨,需流动资金4000多万元。可目前企业只有不足2000万元的自有资金,这就制约了企业健康发展。

2、原料基地失优,收购竟争。脱水菜的当家产品甜椒因受病虫害的影响,已有多年不能在***县种植,原料基地失去了优势品种,使企业只能从甘肃张掖市和内蒙临河市等地远距离调运,每吨产品仅运费一项成本增加2000多元,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出现了个别企业在银南、内蒙、新疆等地投资办厂的现象,使***县的农民痛失增收的好项目。加之,企业原料基地零散,订单尚不规范,供给出现竞争。原料的保鲜不易,青红椒病害和原料订单履约率低等问题造成原料供给不及时,使企业开工不足,甚至出现在原料过剩时,收购压级压价;供不应求时,企业哄抬价格,你争我抢,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3、管理松散、销售盲目。懂经营、会管理的人才缺乏,绝大部分脱水蔬菜企业的董事长、经理和重要关口上负责人均为亲戚关系,管理上呈现“家族型”。内销上营销水平低,机制不健全,企业间无序、盲目的恶性竞争时有发生,甚至出现各自为阵、低价倾销,相互拆台,没有完全实现脱水菜企业协会“四统一”的管理要求。外销上忽视了销售市场的占领,脱水菜最早发源在江浙一带,随着西北脱水菜的发展,南方在原料、产品质量、生产成本等方面逐渐失去了优势,聪明的南方人及时把优势转向销售环节上,而我们则忙于生产,忽视了销售市场的占领,随着生产加工能力的不断扩大,使原来供不应求的蔬菜脱水产品市场逐渐饱和,而今天的外销市场早已被南方脱水蔬菜经销商垄断,***县脱水菜企业生产什么、价格高低受制于这些销售商,严重制约了脱水菜产业的健康发展。

4、企业规模小、起点低。***县投资在百万元以下的企业占80,且经营分散,规模太小,生产设备简陋,产品卫生质量不稳定,加工工艺水平和产品质量总体水平还不高,产品还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同时,企业对脱水蔬菜农产品的质量要求不严,安全检疫重视程度不够。加入WTO后,国

内外客商对脱水菜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县部分脱水蔬菜产品的卫生质量达不到国际认证标准;质量检测和信息服务滞后,对脱水蔬菜企业的加工技术、质量检测技术及原料生产中的卫生安全问题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三、脱水菜企业发展思路与对策

(一)发展思路

适应入世后国际国内市场的新环境,抓住机遇,充分发挥***县

已形成的脱水蔬菜产业的比较优势,依托科技,建好基地,增强原料供给能力,提高企业达产率;加强企业技改、原料生产标准及加工质量标准和质量检测体系建设,提高产品质量,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积极鼓励、支持产业协会完善职能,创新机制,组建企业集团,增强产业内在竞争力;加强政府对脱水蔬菜产业的支持和政策引导力度,增强***脱水蔬菜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脱水蔬菜成为***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创汇型支柱产业。

(二)发展对策

l、抓原料基地建设,提高企业达产率。必须确立企业在原料基地建设中的主导地位,使基地成为企业的第一车间。积极鼓励企业与农技推广部门挂钩、联营,依托农技推广部门从品种的引进到原料的产前、产中、产后进行全过程技术服务。指导基地农户按企业生产时序,安排原料种植品种的茬口,延长原料供应和企业生产期;按生产技术规程要求进行生产,提高单产和质量,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积极鼓励支持企业与技术部门联手,根据市场要求,引进开发脱水蔬菜新品种,增加产品种类,扩大产品市场;积极开辟新的青红椒原料生产基地,多方面解决青红椒原料问题,面向全国相关科研机构招标,解决青红椒病害问题,恢复***县青红椒固有基地,防止因青红椒病害的继续蔓延给整个产业发展带来的较大冲击;研究大批量原料莱低成本保鲜技术问题,延长原料供应时间。

2、以产品质量、卫生安全为核心,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要加大对脱水蔬菜企业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为中心的技术改造支持力度,全力推行不锈钢烘箱干燥法,实行烘干、分选和包装全过程封闭,防止加工过程中的污染,强化产品检验设施建设,健全产品检验制度,确保产品质量。组织力量研究制定与国际接轨的无公害脱水蔬菜生产、加工技术规程和产品质量卫生标准;加强环保,卫生安全宣传,增强农户和企业的安全意识;逐步引导企业、基地按技术规程和质量卫生标准进行生产和加工,向无公害方向发展。在全面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积极支持企业申报产品品牌,做到产品有品牌、有标准、有承诺、创名牌,增强产品市场竞争力。

3、开拓创新,增强产业内在竞争力。遵循市场竞争和经济发展规律,引导产业协会完善、创新机制和功能,增强行业内部自律能力和上通下达的协调能力,以规范企业间的经营行为,形成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推进和完善订单农业,走“企业 农户 基地”之路,促使企业和基地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机制,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共同体。在充分尊重企业自主权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联合、兼并、股份合作等形式,组建脱水菜企业集团,有效整合产业内部资源,提高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自营出口能力,增强产业竞争力。企业应重视高层次经营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提高营销水平;可充分利用互联网,加强对区内外及国际市场脱水蔬菜产销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及时把握商机,组织生产,进行网上交易,提高经营效益率。

4、加强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加入WTO后,企业的生产,经营、贸易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企业经营者必须具备相关的知识水平,适应参与国际国内竞争的要求。因此,必须加大对企业厂长(经理)、中层管理干部、营销人员的WTO知识、贸易规则、金融结算、经营管理等知识技能的培训力度,强化素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上一篇:《第一阶段工作总结》.wps下一篇:小班健康我会自己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