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国旗下讲话

2024-11-04

手足口病国旗下讲话(通用13篇)

手足口病国旗下讲话 篇1

国旗下讲话 预防手足口病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上午好!

手足口病是一种全球性的传染病,全年散发传播,春夏季是发病高峰,尤其5到7月高发。它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这些病毒适合在一个湿热的环境下生存与传播,对醋、来苏水、乙醚、乙醇是不敏感的,就是说用醋熏、用酒精消毒对这种病毒无效。该病毒对于低温比较耐受,对热、紫外线及干燥、含氯、含碘消毒剂都是敏感的,病毒在50度就可以被迅速消灭。

手足口病的传染源是患者和隐性感染者。由隐性感染者引起的感染很多,因为隐性感染和显性感染达到了100:1,就是有一个患者其实就有100个是隐性感染者。它作为传染源,在流行病学上起了一个传播源头的作用。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以下3种途径传播:

一是人群密切接触传播: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食具、以及床上用品、衣物等引起感染。

二是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病人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三是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其中人群密切接触是该病重要的传播方式。

手足口病的易感人群: 人群普通易感,主要是儿童,尤其是3岁以下的儿童,占了发病的80%。由于成人的免疫系统较完善,成人一旦感染一般不发病,也无任何症状。但感染后会传播病毒,因此成人也需要做好防护,避免传染。

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潜伏期是2到10天,最长10天,平均3到5天,均为急性起病,约半数人有发热症状。手足口病从名字比较好理解,主要在口、手、脚部出现斑疹、丘疹或者疱疹,臀部或者膝盖周围也可以出现丘疹或者小疱疹,而且最早部位出现在口腔,可以伴有咳嗽、流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手足口病的重症表现就是手足口病合并并发症,包括脑膜炎、脑炎、脑脊髓膜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少数病例病情凶险,迅速恶化,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预防手足口病的感染,首先注意手部卫生,另外需要注意营养均衡,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自身的免疫力。不要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比较差的公共场所,尽量不要与疑似病人接触,不要喝生水、食生冷不洁的食物,勤晒衣被,教室内每天通风两到三次。如果发烧症状和疑似手足口症状的同学请及时通知班主任老师就医,在家隔离。

为了有效地预防疾病,我们应积极参加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抵抗力,才能保证我们拥有一个强壮的好身体!

最后,祝愿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身体健康、工作学习愉快!

手足口病国旗下讲话 篇2

关键词:手足口病,下呼吸道感染,家庭护理,认知度,退热时间

手足口病 (HFMD) 是由柯萨奇病毒及肠道病毒等引起肠道病毒诱发的急性传染性疾病, 临床症状以手、足、口腔等部位丘疹、疱疹等为主, 婴幼儿是疾病的高发性人群。因HFMD病程较短, 若未合并心肌炎、肺水肿等疾病, 则无需住院治疗[1]。因此, 家庭护理在是手足口病护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对此, 本文探讨了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干预在手足口病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退热时间、疱疹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7月~2014年7月入医院治疗HFMD合并下呼吸道感染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均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中拟定的诊断标准, 男36例, 女24例, 年龄为9个月~8岁, 平均4.11±.63岁。临床症状:37例发热, 49例手、足、口腔内存在疱疹, 11例恶心, 16例食欲下降, 9例精神萎靡。患儿家长受教育程度:7例小学至初中, 16例高中, 37例大专及以上。采用数字随机对照表将换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 两组年龄、临床症状、家长受教育程度等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行门诊护理干预。接受常规门诊护理, 测量患儿体温, 若低于38.5℃, 可予以物理降温, 若高于38.5℃, 遵医嘱予退热药物治疗;取维生素B2粉剂擦抹于口腔疱疹部位;发放《手足口病防治要点》宣传册进行护理宣教, 宣教内容包括手足口病的疾病特点、传播途径、常见临床症状及护理要点。观察组在观察组增基础以“家庭”为中心进行护理干预: (1) 皮肤护理:指导患儿家属剪短患儿指甲, 避免挠伤皮肤;及时清理患儿分泌物、排便, 清理臀部皮肤, 更换柔软衣物, 保持衣物干净整洁;手足皮疹处, 涂抹炉甘石洗剂;疱疹部位涂抹0.5%碘伏。 (2) 消毒隔离:嘱咐家属将患儿玩具、衣物浸泡于500mg/L氯消毒液中, 取氯溶液擦拭屋内地板, 晾晒床上用品 (超过6h) 。患儿发病期间尽量待于房间内, 多开窗通风, 预防交叉感染。避免减少患儿接触人群, 家长与患儿接触, 应做好洗手工作。 (3) 口腔护理。口腔疱疹可能有诱发疼痛, 影响患儿正常进食。嘱咐家长应多给患儿饮水, 预防脱水;尽量取易消化、清淡、温热食物喂食, 忌食辛辣、过烫过凉、酸性食物, 减少对疱疹的刺激, 进食结束后取无菌生理盐水漱口, 对于无法自行漱口者, 家长可取棉球蘸取擦拭口腔, 保持口腔清洁;遵医嘱取维生素B、金霉素等涂抹于口腔患处, 促使伤口愈合。 (4) 发热护理。间隔4h测量1次, 了解患儿发热消退情况, 体温低于37.5℃提示体温正常, 若37.5℃~38.5℃应予以物理降温, 如温水沐浴;若体位高于38.5℃, 应及时予以退热药物服用。

1.4 观察指标

(1) 记录两组患儿退热时间、正常进食时间、疱疹消失时间; (2) 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了解患儿家长疱疹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包括皮肤护理、饮食护理、口腔护理等内容, 总分为100分, 85分以上为知晓, 70~85分以上为部分知晓, 70分以下为不知晓。知晓率=知晓+部分知晓/总人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文中数据, 采用%和±s表示, 并行χ2、t检验, 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恢复情况

观察组退热时间、正常进食时间、疱疹消失时间分别为2.04±0.15d、1.95±0.33d、4.27±0.53d均较对照组短,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知晓率

观察组患儿家长对HFMD家庭相关护理知识的知晓率为93.33%, 较对照组 (73.33%) 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3 讨论

HFMD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肠道病毒感染疾病, 可通过可唾液、污染空气、污染水果或直接接触等方式传染[3]。HFMD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性人群, 大部分发病期间会伴随手、足、口腔皮疹、疱疹及发热等, 部分还可能因发热、精神萎靡不振、食欲下降等就诊。HFMD的病程较短, 可不住院治疗。

门诊宣教是常见的护理方式, 通过发放宣传册向患者及其家长介绍疾病特点、注意事项、护理操作要点等, 但仍有部分家长对HFMD相关知识认知度较低[4]。居家隔离是手足口病患儿较为常见的护理模式, 近年来, 临床开始重视以“家庭”为中心对HFMD患儿进行护理干预, 取得满意效果。家庭中的玩具、地板、衣物等都可成为手足口病感染的主要途径, 因此, 护理人员可指导家长对患儿衣物、玩具、餐具等进行浸泡消毒, 取消毒水擦拭楼梯扶手、地板、房间内陈列物品, 无法浸泡消毒的物品可置于阳光下晾晒;尽量减少探访人员, 预防交叉感染。发热、口腔疱疹诱发的疼痛等均会导致患儿食欲下降, 可能诱发水电解质失衡, 护理人员可嘱咐家长多给患儿饮水, 尽量取清淡、温性的食物进食, 减少对溃疡的刺激, 减轻疼感, 同时还可取药物涂抹于口腔溃疡处, 促使伤口愈合[5]。同时, 还应指导患儿家长做好皮肤护理, 尽量避免患儿抓挠患处, 造成皮肤损伤、感染等。有研究表明, 加强对HFMD患儿家庭护理干预, 能够提高家长对HFMD相关护理知识的认知度, 提高主动隔离意识, 能够有效控制疾病发展[6]。本组研究中, 观察组退热时间、正常进食时间、疱疹消失时间等较对照组短, 患者家长对HFMD相关护理知识知晓率较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董玉珍等[7]指出, 家庭护理能够提高患儿家长预防疾病意识, 减少HFMD的传染源, 与本组研究结果相符。

综上所述, 以“家庭”为中心对HFMD患者行护理干预, 能够预防疾病传染, 增加患儿家长对HFMD疾病特点及护理要点等相关知识的认知度,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参考文献

[1]乔欢娥.家庭护理综合健康宣教模式在手足口病患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4, 28 (5) :1855-1856.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J].国际呼吸杂志, 2010, 30 (24) :1473-1475.

[3]郑巧女.对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实施综合性、系统性护理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3, 29 (2) :21-22.

[4]向明芳, 王芳, 张萱.ICU气管插管肿瘤患者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1, 17 (3) :314-316.

[5]郭丽芳, 林梅.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 (4) :50-51.

[6]沈娟萍.手足口病患儿的家庭护理[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3, 30 (10) :48.

新形势下小儿手足口病的护理管理 篇3

【关键词】 手足口病;新形势;护理管理

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 HFMD)是一种儿童传染病,又名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可引起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疱疹,少数患儿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如果病情发展快,导致死亡。该病以手、足和口腔粘膜疱疹或破溃后形成溃疡为主要临床症状[1-2]。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病,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有20多种(型),其中以柯萨奇病毒A16型(Cox A16)和肠道病毒71型(EV 71)最为常见[3]。近年来,手足口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手足口病的快速诊断与治疗已经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4]。目前,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病机制仍不清楚,手足口病也没有特效的治疗药物,現阶段主要的治疗重点集中在抗感染及抗病毒治疗上。加强在新形势下对手足口病患者的管理,显得十分重要。

1 手足口病管理的现状

1.1 政府投入不足 近些年来,虽然政府加大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投入,改善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基础设施,引进了一些检查、检验的医疗器械,提高了社区护理人员的工资待遇,稳定了社区医疗服务中心的医疗队伍,提供了更多的培训机会。但是,政府的投入不足仍然存在很大的缺口,难以满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于手足口病管理的需要求[5]

1.2 管理制度不完善 手足口病是一种儿童传染病,需要做好各种预防、防护措施,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尚未建立、健全社区医疗机构的管理制度,无法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提高他们的责任心。管理制度的缺失,让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不能最大程度的开展,无法最大限度在基层发挥防治作用,不能将手足口病控制在最初的起始阶段,这给相关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1.3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施不健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疗设施不健全,无法满足手足口病的治疗,管理工作,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业务水平难以跟上,缺少相关的业务培训。没有先进的医疗设备,难以做好足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工作。另外还需要提高相关医护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大力宣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手足口病的手段、方式,让大家牢记在心中,有问题及时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咨询,提高大家的自觉性。

2 手足口病管理的措施

2.1 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足口病管理的水平 需要将手足口病管理工作列入政府的财政预算,每年要拨付足够的资金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求社区医护人员既要熟练掌握手足口病的治疗、护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要熟练掌握好急救护理的操作技能,做好手足口病的预防、治疗、保健等工作[6]

2.2 提高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手足口病的地位 中医药是祖国宝贵的财富,尽管很多西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手足口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是中医药的防治措施是他们无法代替的。例如,退疹清热汤以清热解毒、凉血祛湿,基本方:鱼腥草10g、生石膏10g、紫草10g、大青叶10g、板蓝根10g、金银花10g、连翘10g、蒲公英10g、牛蒡子10g、薄荷5g、甘草5g。伴发热者生石膏加量,加黄芩、柴胡、知母;咳嗽者加杏仁、紫苏子、紫菀、款冬花;肌肤瘙痒者加蝉蜕、白鲜皮[7]。在防治手足口病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

2.3 加强与疾控部门的合作 疾控部门对于预防手足口病有着一定的优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与他们的沟通和交流,提高手足口病的预防能力。做到“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春夏是肠道病毒感染容易发生的季节,要讲究环境、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饭前便后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8]

3 讨 论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儿童常见传染病,以手掌、脚掌、臀部以及口腔的皮疹或疱疹为特征,大多数患儿预后良好,少数患儿可并发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甚至发生神经源性肺水肿、循环呼吸衰竭导致死亡[6]。因此,预防及治疗手足口病一直是临床的研究热点。传统治疗手足口病主要针对抗病毒及抗感染治疗,并没有针对性的特效药物,因此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一直受患者的个性差异影响,效果参差不齐。中西结合治疗被认为是治疗手足口病最有前景的治疗方法[7]

轻症者可给与抗病毒、抗感染、全身支持治疗;重症患者还应密切监测病情变化,尤其是脑、肺、心等重要脏器功能;危重病人特别注意监测血压、血气分析及胸片。临床上主要疗法有:抗病毒药物治疗、免疫调节药物治疗、抗感染治疗、支持疗法等[8]

需要从加大政府投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手足口病管理的水平、提高中医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治手足口病的地位、加强与疾控部门的合作等几个方面进行着手,进一步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防治手足口病方面的作用,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

参考文献

[1] Shi Cheng YU,Yuan Tao HAO,Jing ZHANG,et al.Using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Design to Analyze Changes in Hand,Foot,and Mouth Disease Incidence during the Declining Incidence Periods of 2008——2010 in China[J].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2012,25(8):645-652.

[2] 陈笑,黄小妹.家庭访视健康教育干预对社区手足口病患儿看护人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2(4):102-104.

[3] Feng Chen,Jian-Jun Li,Tao Liu,et al.Clinical and neuroimaging features of enterovirus71 related acute flaccid paralysis in patients with hand-foot-mouth disease[J].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2013,6(1):68-72.

[4] 脱长宇,金黎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利用中医药开展预防和治疗手足口病初探[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50(9):173.

[5] 秦淑文,吕华坤,缪梓,等.浙江省社区散居儿童手足口病危险因素调查[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24(9):871-874.

[6] 刘富臻,薛春玲.社区医疗机构对手足口病的预防控制和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09,7(15):260.

[7] 付丹,李成荣,何颜霞,等.婴幼儿脓毒血症不同免疫状态细胞因子变化探讨[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9,40(5):108-109.

城西小学预防手足口病讲话稿 篇4

2012-06-04 09:57:43|分类: 讲话稿件|字号大中小 订阅

同学们:

北京出现今年首个手足口病死亡病例,死者为一名安徽籍1岁男童,每周新增手足口病病例均超过1000例,比去年同期涨幅超过一倍。手足口病是一种丙类传染病,常年均可发生,春夏季较为高发,因此防治工作不得有丝毫麻痹。为进一步加强我区手足口病的防治工作,确保病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保障儿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手足口病也叫发疹性水疱性口腔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肠道病毒可经胃肠道传播,也可经呼吸道(飞沫、咳嗽、打喷嚏等)传播,还能因接触患者口鼻分泌物、皮肤或黏膜疱疹液及被污染的手及物品等传播。手足口病不同年龄均可感染发病,但以5岁及以下儿童为主,潜伏期为2至10天,平均3至5天,病程一般为7至10天。为了防范这种疾病,应当做到三个注意:一是勤洗手,尤其是在流感、手足口病等流行疾病的高发期,一定要让孩子先洗手后再进食;二是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并给孩子勤换衣服;三是尽量不要去人群密集场所,以减少手足口病发病的几率。

手足口病培训总结 篇5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春季常见传染病,最近几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蔓延流行,严重危害儿童生命健康。

手足口病是临床上小儿常见的疱疹性疾病之一,全年均可发病,但以 3-11 月份多见,6-8 月为高峰 期。这种疾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广。发病年龄可从 4 个月的婴儿到 30 岁的成人。但以 3 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手足口病主要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可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直接传播,也可通过被污染的毛巾、玩具、床上用品、内衣等间接 传播,患儿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还能通过飞沫传播,也能通过接触 被病毒污染的水源而感染,特别在托幼机构及小学校容易引起大面积流行。

为了让广大医务人员都能掌握手足口病防治基本知识,根据卫生局统一部署,我中心于2014年6月9日在四楼会议室展开手足口预防与治疗的培训参加培训的是本中心所有工作人员。王部长首先传达卫生局关于手足口病防治文件精神,介绍2014手足口病防治形势,要求通过培训能够提高认识,继续把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在平时工作中时刻注意,增强责任心,及时发现可疑病例并及时报告。同时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手足口病防治预案要求,就手足口病的 一般可疑症状,传播途径,临床诊断标准,以及手足口病诊治和护理要点做了详细的介绍。手足口病的报告时限要求,掌握基本的预防知识,指导群众和患者手足口病的护理和预防常识作了进一步部署。

还负责对辖区的小学校和幼托机构做好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指导,并认真开展可疑病例的监测报告。对确诊的病例及时规范进行隔离治疗和疫点消毒工作。通过这次培训,使全体医务人员都认识到手足口病防治的严峻形势,能够基本掌握手足口病防治的一般知识,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封新区梁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手足口病宣传总结 篇6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急性传染病,多发生于学龄前儿

童,尤以3岁以下年龄组发病率最高。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主要症状表现为手、足、口腔等部位的斑丘疹、疱疹。少数病例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循环障碍等,多由EV71感染引起,致死原因主要为脑干脑炎及神经源性肺水肿。2010年3月份以来,我市手足口病发病数出现增多现象,与去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上升趋势。为了将手足口病等肠道传染病防治知识普及全市人民群众,我中心于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现简要地总结如下:

我中心积极应对制定相应的宣传计划,印发宣传资料13余万张,分三路下发一是派发到各个社区共计900余张、折页3600份、宣传品62000余张。二是下发到各学校、幼儿园共计海报300张、折页900份、宣传品20000份。三是下发到医院和各村卫生所海报260张、折页1000余份、宣传品50000余张,通过张贴和分发宣传资料,已经全面覆盖我市,做到了家喻户晓,收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健康教育科还利用电视、电台、报纸分别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的相关知识,在都市

110、人民台:春天里手足口病要预防;江城晚报:家长多注意防手足口病隐形传播、预防

手足口病保幼儿健康、预防手足口记住这5招、手足口病抬头家长要注意;江城日报:春季慎防儿童手足口病。电视台:预防手足口你我共行动、手足口病不可怕等等一系列的媒体宣传,全方位向全市人民宣传预防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识、防范措施,养成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提高防病意识。

手足口病的预防是一项长期工作,坚持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大宣传力度,群策群力,就能有效控制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我们决心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强预防手足口病的健康教育工作,在上级部门的指导下全面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手足口病的护理 篇7

1临床特征与传播方式

1.1 临床特征

急性起病, 发热;口腔黏膜出现散在疱疹, 米粒大小, 疼痛明显;手掌或脚掌部出现米粒大小疱疹, 臀部或膝盖偶可受累。疱疹周围有炎性红晕, 疱内液体较少。部分患儿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头疼等症状。该病为自限性疾病, 多数预后良好, 不留后遗症。

1.2 传播方式

主要通过人群间的密切接触进行传播。唾液、疱疹液、粪便中的病毒可经手或借助被污染的毛巾、牙杯、玩具等, 经口传播, 与患者同居一室最易被感染。被病毒污染的水源, 也可经口感染, 并常造成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 以飞沫形式, 经呼吸道可以感染新的易感者。

易感人群:人群对引起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普遍易感, 感染后可获得免疫力由于不同病原型别感染后抗体缺乏交叉保护力, 因此, 人群可反复感染发病, 成人大多已通过隐性感染获得相应抗体。

2护理

2.1 消毒隔离

一旦发现感染了手足口病, 患儿应及时就医, 避免与外界接触, 一般需要隔离2周。患儿用过的物品要彻底消毒:可用含氯的消毒液浸泡, 不宜浸泡的物品可放在日光下曝晒。患儿的房间要定期开窗通风, 保持空气新鲜、流通、温度适宜。有条件的家庭每天可用乳酸熏蒸进行空气消毒。减少人员进出患儿房间, 禁止吸烟, 防止空气污浊, 避免继发感染。

2.2 饮食营养

患儿宜卧床休息1周, 多喝温开水, 患儿因发热、口腔疱疹, 胃口较差, 不愿进食。宜给患儿吃清淡、温性、可口、易消化、柔软的流质或半流质, 禁食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

2.3 口腔护理

患儿会因口腔疼痛而拒食、流涎、哭闹不眠等, 要保持患儿口腔清洁, 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漱口, 对不会漱口的患儿, 可以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可将维生素B 2 粉剂直接涂于口腔糜烂部位, 或涂鱼肝油, 亦可口服维生素B 2 、维生素C, 辅以超声雾化吸入, 以减轻疼痛, 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预防细菌继发感染。

2.4 皮疹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 衣着要舒适、柔软, 经常更换。剪短患儿的指甲, 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 防止抓破皮疹。臀部有皮疹的患儿, 应随时清理他的大小便,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手足部皮疹初期可涂炉甘石洗剂, 待有疱疹形成或疱疹破溃时可涂0.5%碘伏。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防止感染。

阻击手足口病 篇8

什么时手足口病?

谈起手足口病,不得不说说肠病毒。手足口病是肠道病毒感染所致,其中以EV 71和Cox A16型最为常见,也可由其它十几种肠病毒引起。

肠道病毒属RNA病毒类,对抵抗力强,75%酒精和5%来苏亦不能将其灭活,耐低温、耐酸;而对氧化剂(如高锰酸钾、漂白粉等)、热、紫外线和干燥都较敏感。大多数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可并发无菌性脑膜炎、脑炎、急性弛缓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易发生死亡。EV 71感染引起重症病例的比例较大。肠道病毒传染性强,易引起暴发或流行。

手足口病毒的传播路径

肠道病毒感染疾病一年四季都可发生,常见于4~9月份。传播方式主要有:

人群密切接触是重要的传播方式,儿童通过接触被病毒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感染。

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空气(飞沫)传播,故与生病的患儿近距离接触可造成感染。

饮用或食入被病毒污染的水、食物,也可发生感染。

手足口病一级防御

1.饭前便后、外出后要用肥皂或洗手液等给宝宝洗手,不要喝生水、吃生冷食物,避免接触患病儿童。

2.看护人接触宝宝前、替幼童更换尿布、处理粪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处理污物。

3.婴幼儿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应充分清洗;哺乳的母亲要勤洗澡、勤换衣服,喂奶前要清洗奶头。

4.本病流行期间不宜带儿童到人群聚集、空气流通差的公共场所,如超市、游乐场等。

5.保持家庭环境卫生,居室要经常通风,肠病毒怕紫外线,所以要给宝宝勤晒衣被。

6.宝宝的玩具要经常清洗或消毒,避免宝宝接触病毒。

7.在本病流行期司,妈妈应每日对门把手、楼梯扶手、钥匙、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用稀释的84消毒液即可。

8.假如宝宝的幼儿园有小朋友患病,就不要送宝宝到幼儿园了。

9.中医认为手足口病多由疫毒狎湿引起,妈妈可用板蓝根或金银花、蒲公英等清热解毒的中药煎水,给宝宝服用预防感染。

手足口病信号

发烧:约半数病人于发病前1~2天有发热,多在38℃左右。

皮疹:主要侵犯手、足、口、臂四个部位(四部曲);因为疹子不像蚊虫咬、不像药物疹、不像口唇牙龈疱疹、不像水痘所以又称四不像;而且临床上更有不痛、不痒、不结痂、不结疤的四不特征。

嘴疼:孩子的口腔中出现红色水疱疹并很快破溃成2~3毫米的小溃疡,分布在舌、牙龈、颊部等处,造成孩子口腔疼痛,流口水,拒绝进食等。

类似感冒症状:部分宝宝可伴有咳嗽、食欲不振、恶心、呕吐和头疼等症状。

并发症:有些重症病例同时伴有肌阵挛或脑炎、脑膜炎、急性迟缓性麻痹、心肺衰竭、肺水肿等。

当宝宝出现发烧、起皮疹症状时就要及时送宝宝到医院检查,以免出现并发症。

宝宝居家护理

如有低热,可多饮白开水,一般体温不超过38℃时,不必用退热药。如已超过38℃时,应服用退热剂,仔细观察有无其他并发症,发现异常应急去医院诊治。

宝宝因口腔疱疹,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因此妈妈要给宝宝做些粥或面条汤类的易消化,流质食物。同时禁止宝宝食用冰冷、辛辣、咸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口腔内的溃疡面有刺激作用。

宝宝的衣着应宽大、柔软,经常更换。床铺应平整干燥。剪短宝宝指甲,必要时包裹患儿双手,防止抓破皮疹。

患病宝宝周内应卧床休息,不要外出游玩及做大运动量的活动。

宝宝用过的玩具、餐具或其他用品应彻底消毒。一般常用84消毒液浸泡及煮沸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可置于日光下暴晒。

居室内应空气新鲜,每天早晚开窗通风30分钟,居室内应避免人员过多,禁止吸烟,防止空气污浊,继发感染。

应保持口腔清洁,预防细菌继发感染,每次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糜烂时可涂金霉素、鱼肝油,以减轻疼痛,促使糜烂早日愈合。

臀部有皮疹的婴儿,应随时清理患儿的大小便,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宝宝患病后应留在家中,直到热度、皮疹消退及水泡结痂。一般需隔离2周。

可口服板蓝根、利巴韦林等,口腔可用冰硼散喷涂,手足疱疹可用维生素B6软膏外涂。

妈咪经验

果儿妈妈:去年3岁多的女儿得了手足口病。带她去儿研所,医生开了些药就回家了。孩子舌头溃疡很厉害,那几天坚持吃了稀粥,蛋羹,服用维生素B溶液,还用盐水漱口。吃药她一直都很自觉。过了4天她吃包子,竟然要求沾醋,我知道她的病肯定好了。我觉得得这个病不可怕,吃点药,一星期内就能好。

小宇妈妈:去年8月小宇他们班就有十多个孩子被传上手足口病,小宇也没逃过去。刚开始孩子说嘴疼,周上学的时候,正好在校门口碰上校医,就问孩子嘴疼吃点什么药!校医却看了看孩子的手,说你们去医院吧!当时我们直接去了医院,开了点口含片。因为嘴疼宝宝不肯吃东西,我就换样儿给他做稀粥,也就三天左右就好啦!但医院有规定,必须到一周后才能开入学证明,所以我们整整在家休息了一周。

佑佑妈妈:去年我家女儿的幼儿园里有个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而且是和女儿关系非常好的小朋友。当时我们就想:完了,自己女儿跑不了了。保健医建议我们先不要上幼儿园,在家休息,每天喝一包板蓝根。这样过了一星期,女儿啥事也没有,但也听说有几个被传染上了。我觉得让宝宝吃好、睡好、心情好,病毒就不容易攻击宝宝。

专家答疑

手足口病只在中国流行吗?

A:不是。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区均有此病流行的报道。1957年新西兰首次报道该病。1958年分离出柯萨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发现的手足口病的病原体主要为Cox A16型,1969年EV 71在美国被首次确认。此后EV 71感染与Cox A16感染交替出现,成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

我家宝宝上幼儿园,她会被传染上吗?

A:这种病很容易造成托幼机构的大范围流行,一个宝宝患病,往往造成一个班级甚至整个幼儿园的宝宝感染。一般幼儿园的保健医会进行晨间体检,发现有发热或出皮疹的宝宝,会立即要求家长带小孩去医院就诊。如果发现幼儿园里有小朋友得了手足口病,最好不要去幼儿园。

这种病有疫苗吗?

A:由于手口足病系病毒,还没有相应的疫苗来预防,因此治疗以对症治疗为主。但是通过15字防控口诀可有效降低被感染的可能,即:洗净手,喝开水,吃熟食,勤通风,晒衣被。

我家宝宝得了手足口病,我在看护他,会传染上吗?

A:引发手足口病的肠道病毒一共有10种之多,而成年人一般均在其婴幼儿阶段悉数感染过全部病毒并自发产生抗体,所以该疾病一般不会导致成年人患病。

我家宝宝得了手足口病,现在已经好了,何时能上幼儿园呢?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篇9

疫情卫生应急处置预案

一、目的

为了积极预防,及时发现,有效控制高致病手足口病疫情对人的危害,保障我县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二、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渠县防治突发人手足口病疫情卫生应急处置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规定,结合我院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实际,制定本预案。

三、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群防群控;统一指挥,分级负责;部门协作,依法规范;快速反应,协调应对的原则,及时处置突发人手足口病疫情,把危害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影响,切实维护群众的身体健康。

四、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本县发生人手足口病疫情的应急处理工作。发生(发现)疑似人手足口病疫情,立即报告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

五、医院突发人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小组 组

长:李 健 副组长:赵明才

成员:杨

明、张小军、王小渠、符远谋、王

蕾、蒋青山

职责

(1)组织、指挥和协调突发人手足口病疫情应急工作;(2)负责疫情应急处置及时上报重大事项的决策;(3)处理其它有关事项。应急小组下设机构

1、应急指挥办公室

应急指挥办公室由院感科,院各科室相关负责人具体负责。

长:李 健

副组长:赵明才

成员:杨

明、张小军、王小渠、符远谋、王

蕾、蒋青山

邱云

职责

(1)贯彻落实指挥组的各项部署,协调、组织实施应急处置工作;

(2)负责疫情上报;

(3)负责上级领导、专家的接待;(4)负责综合协调工作。

2、医疗应急救治小组:负责疫情中患者的应急救援工作。由临床组组长王小渠负责。

3、信息上报

邱云 职责

(1)负责疫情各种资料的采集;(2)开展组织健康教育。

4、保障组 组长:蒋光全

成员:王树竹、饶雪春、符远谋

后勤管理人员。

(1)负责应急物资(如消毒药品、防护用品、治疗药品等)的调度,保证供应;

(2)负责应急设施,设备的采购;(3)负责应急处置人员食宿保障;(4)其它后勤保障。

5、督查组 组长:李健

成员:赵明才、杨树才、汪 健、蒋光全、胡常明

2.6.2职责

(1)负责救治现场秩序的维护;

(2)负责疫情处置工作的督查,及时发现应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予以解决和纠正;

手足口病转诊规范 篇10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领导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班子合力抓,落实责任,责任到科室、到个人,要克服麻痹思想和厌战情绪,不能放松警惕性,严格按照《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版)》和《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要求,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市疾控中心负责疫情监测,要与市直医疗机构、教育部门建立疫情会商制度,定期召开疫情分析会,制定切实可行的疫情防控措施,及时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市妇幼保健院和各乡镇卫生院应与属地托幼机构建立密切联系机制,指导托幼机构开展传染病日常预防控制工作。

二、提高重症病例早期识别能力,做好医疗救治工作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坚持关口前移,切实落实“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治疗”的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1、要落实首诊负责制,危重病人会诊和转诊制度,应加强对医务人员(包括乡村医生、个体医生)业务知识全员培训与考试工作,提高早期发现重症病例的能力和救治成功率。

2、要规范诊疗,规范转诊,乡(镇)卫生院不得收治发热、皮疹患儿。

3、村(个体)医疗机构不得收治发热38.5℃以上5岁以下儿童,一旦发现手足口病患儿应及时规范向定点医院(市人民医院)转诊,不得截留。

4、定点医疗机构收治的重症病例要及时报告、及时请市级专家组会诊、指导治疗,要加强儿科重症监护病房建设,做好药品、物品、试剂的储备。

5、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按“赣卫便函[2010]03号”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重症或死亡病例的诊断和报告。

三、加强重点场所疫情防控,严防疫情蔓延

托幼机构和学校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场所,全市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辖区托幼机构、学校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指导,督促托幼机构和学校落实晨检、因病缺课登记、疫情报告等制度,以及卫生消毒、健康宣传等预防控制措施,严防聚集性疫情发生。医疗机构应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重点做好门诊、急诊、儿科、感染性疾病科等重点区域管理工作,切实落实手卫生、消毒隔离等医院感染控制措施。

四、普及卫生防病知识,做好疫情的群防群控

手足口病的护理 篇11

【关键词】 手足口病;护理

1 临床表现

1.1 普通病例表现 潜伏期为2~7天。患儿发热,热程为2~7天不等,体温越高,热程越长,病情越重。常有烦躁、哭闹、咳嗽、流涕、流涎、拒食、食欲不振等症状,口腔粘膜出现散在疱疹,手、足.口腔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疱疹周围可有炎性紅晕,疱内液体较少。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症状。部分病例仅表现为皮疹或疱疹性咽峡炎,多在一周内痊愈,预后良好。

1.2 重症病例表现 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尤其是小于3岁者)可出现脑膜炎、脑炎、脑脊髓炎、肺水肿等严重并发症。神经系统受累时表现为精神差、嗜睡、易惊;头痛、呕吐;肢体抽搐,肌阵挛、眼球震颤、共济失调、眼球运动障碍;无力或急性迟缓性瘫痪;惊厥;脑膜刺激征,腱反射减弱或消失;危重病例可频繁抽搐、昏迷、脑疝。呼吸系统表现为呼吸浅促、困难,呼吸节律改变,口唇紫绀,口吐白色、粉红色或血性泡沫液(痰);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或痰鸣音。循环系统表现为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四肢发凉,指(趾)发绀;出冷汗;心率增快或缓慢,脉搏浅速或减弱甚至消失,血压升高或下降

2 护理

2.1 发热护理 患儿体温在37.5℃~38.5℃之间时,卧床休息,多饮温开水,温水擦浴,头枕冰袋等物理降温;体温高于38.5℃,可遵医嘱给口服布洛芬或肛塞退热栓进行药物降温。及时更换衣被,保持皮肤清洁。给予高营养流质饮食,口腔疼痛不肯进食的患儿,及时通过静脉输液补充所需的能量和热量。

2.2 皮肤护理 家长发现手足口病症状时,要尽早带孩子到医院诊治,患儿的粪便应马上进行处理,便盆、衣裤要及时注意消毒,保护手、足部的皮肤及被服清洁,避免污染破溃的皮疹,勤给患儿洗手、剪指甲,以防抓破皮疹造成皮肤感染。

2.3 口腔护理 饭前、饭后用生理盐水给患儿漱口;对不会漱口的患儿,可用棉棒蘸生理盐水轻轻地清洁口腔。对于口腔溃疡症状相对严重者,应根据医嘱适度采取药物治疗,例如用鱼肝油,金霉素擦涂患处。饮食忌冰冷、辛辣、咸、酸等刺激性食物。

2.4 心理护理 患儿因被隔离在生疏的环境中,易产生紧张、恐惧、烦躁或哭闹不安等,我们医护人员应用同情、体贴、和蔼的态度,以鼓励、表扬以及轻轻呼唤患儿乳名的方法得到患儿的信任,消除患儿紧张、恐惧心理。向患儿家属详细介绍医院环境和病区设施、护理措施、主管医生和护士、帮助家长尽快熟悉就医环境。对患儿病情的变化,护士应耐心解释可能造成的原因,并向家长说明目前的治疗方案是针对患儿病情需要制定的,使家长对治疗方案放心,同时护士还要加强巡视,以实际行动使家长放心。对于家长的怀疑与不信任,应主动与患儿家长进行沟通,注意有技巧的交流,通过树立自己良好的形象来赢得家长的信任。然后向家长解释个体存在差异,医学杂志上治疗措施是针对大多数人的一般治疗,治疗要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情况给予不同的措施,从而消除家长的怀疑

2.5 重症患儿护理 重症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特别是3岁以下幼儿。成立专人护理小组,严格执行医嘱,合并脑膜炎者使用脱水剂;严格控制输液滴速,准确记录出入量;严密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意识的变化。若患儿持续高热不退,精神差、呕吐、肢体抖动、无力、抽搐,呼吸、心率增快,出冷汗、末梢循环差,高血压或低血压,血象明显增高,血糖偏高,应急转ICU救治。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CVP和血氧饱和度,并记录,保持呼吸道通畅,给氧1~2L/min。对不能纠正的严重缺氧,有呼吸衰竭特别是肺水肿者尽早行气管插管;呼吸机参数根据血气、X线胸片结果随时调整;肺出血主要依靠呼吸机正压止血,特别是PEEP,尽量减少吸痰,频繁吸痰不利于止血;头肩抬高15°~30°,防止误吸。

参考文献

[1]顾友梅.小儿传染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54.

[2] 华路雅.小儿手足口病47例护理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 ,2003 ,19(2):234.

[3]芦映红.莪术油治疗小儿手足口病20例[J].医药导报,2000,19(5):430.

[4]李爱敏,孙洪亮,于慧芹.手足口病患儿血清心肌酶检测及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4,19(8):464

手足口病临床护理体会 篇12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9年5月—2011年5月收治69例手足口病患儿, 男42例, 女27例, 年龄最小10个月, 最大5岁。男女比例为1.5∶1, 其中男孩占61%, 女孩占39%, 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 占96.1%。经对症治疗与护理后, 68例患儿治愈出院, 无任可后遗症。1例经抢救治疗后无效死亡。

2 病情观察与护理

2.1 临床表现

一般病例表现为发热, 体温多在38℃以上, 口腔黏膜、舌尖、手掌心、脚心、肛周出现散在疱疹, 患儿出现流涎、食欲不振、乏力等症状。轻度病例仅表现为疱疹性咽峡炎, 一般给予门诊治疗不需住院, 在1周左右可痊愈, 预后良好, 无后遗症;部分病例病情进展迅速, 在发病2 d左右患儿出现精神萎靡、头痛、恶心、呕吐、持续高热、、心率加快、循环障碍等;极少数病例病情危重, 伴有脑炎、心肌炎等症状, 可致死亡。

2.2 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部分患儿表现为嗜睡、呕吐、头痛、流涎、咳嗽、面色苍白、皮肤发花、心率减慢或加快等症状;重度患儿可出现肺水肿、循环障碍等, 应及时给予降温、补液、抗感染、抗病毒等治疗。因此, 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可以避免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2.3

消毒隔离, 做好病区的消毒隔离工作, 避免交叉感染病房要每天开窗通风2 h以上, 并保持清洁, 地面每日湿式清扫2次, 病房的床单位、床头柜、门把手、患儿的玩具以及可接触到的物品, 每日用500 mg/L健之素擦拭消毒2次, 病室每日用臭氧消毒机空气消毒2次, 每次30 min, 加强床边隔离。护士护理每一位患儿后要按照六步洗手法认真清洗双手, 并用快速手消毒液消毒, 患儿粪便及排泄物用3%的漂白粉澄清液浸泡30 min后倾倒到指定地点, 对患儿出院后的床单位、玩具、奶瓶进行终末消毒。

2.4 一般护理

让患儿多卧床休息, 患病期间的饮食要清淡, 进食富含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的流质、半流质饮食, 少食多餐, 食物宜温凉, 忌酸、辣、甜等刺激性食物;对于因疼痛拒食、拒水造成脱水酸中毒等患儿给予补液, 应遵医嘱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病室内要保持安静, 空气要新鲜, 每天至少开窗通风2 h以上, 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给患儿多喂温白开水、蔬菜果汁, 有利于出汗和排尿, 促进毒素排出。经常给患儿擦去身上的汗渍, 保持皮肤清洁卫生, 避免着凉, 特别是孩子盖的被子床单, 要勤换洗、消毒。

2.5 口腔护理

家长要给患儿多喂白温开水, 保持口腔清洁, 每次用完餐后用温水漱口;口腔有溃疡糜烂的, 可以给稀释后的利多卡因漱口以减轻疼痛, 促进糜烂早日愈合。患病期间禁止进食冰凉、辛辣、过咸、过甜等刺激性食物, 以免加重患儿疼痛。

2.6 皮疹护理

患儿衣服被褥要清洁, 衣服应宽松柔软, 并给患儿剪短指甲, 防止皮疹瘙痒抓破皮肤, 引起感染。做好臀部护理, 每次大小便后, 用温开水清洗臀部, 保持臀部清洁干燥, 疱疹破溃后, 可涂0.5%碘伏。对于体温超过38℃以上的患儿, 应遵医嘱给予物理降温,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2.7 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要态度和蔼、富有亲和力, 多与患儿沟通, 关心体贴患儿, 以满足患儿的心理需求, 消除患儿对医生护士的恐惧感, 保持患儿情绪稳定, 尽量减少哭闹;同时应耐心细致地做好解释工作, 以取得家长及患儿的合作。在技术操作上, 要镇静自如, 有条不紊, 动作敏捷, 同时还要注意语言的艺术性, 时常面带微笑, 态度和蔼, 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使患儿早日康复,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 体会

3.1 重视预防

此类患儿多为接触传播, 流行期间避免带孩子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让孩子养成勤洗手讲卫生的良好习惯。根据EV71病毒流行的特点, 其预防与控制主要是通过加强监测, 提高监测敏感性, 这是控制本病流行的关键[4], 因此重在预防, 避免交叉感染。

3.2 早期治疗

手足口病的患儿要密切观察神经系统症状及生命体征的变化, 一旦发现有异常神经症状, 应及时处理、及早治疗, 以免引起各种并发症。医护人员要共同协作方能取得满意疗效, 使患儿转危为安, 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廖承琳, 潘家华, 吕勇, 等.小儿手足口病289例临床观察及治疗策略[J].安徽医学, 2008, 29 (4) :348-349.

[2]薛家芹, 杨会利, 陈勇, 等.2003年泰安市部分手足口病住院病例分析[J].预防医学论坛, 2005, 11 (6) :676-677.

[3]姚正钢.手足口病220例临床分析[J].医护论坛, 2009, 6 (32) :150-153.

手足口病防控措施 篇13

一、各环节主要防控措施

(一)行政部门

组织领导手足口病防治工作,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组织落实,向政府汇报疫情和工作情况,加强与综治办、教育、宣传、街道、社区等沟通,实行联防联控,打击无证幼儿园,强化露天厕所、粪便和污水等生石灰消毒措施的落实。

(二)疾控机构

1.制定预防控制工作方案,开展检查指导,业务培训和社会整体宣传,提出学校和托幼机构停班、停课建议。完成实验室月监测任务。

2.提出防控意见和建议。实行疫情日报告和周分析,密切衔接防控链条的各个环节,要通过对各个环节掌握的情况,通过督导检查发现的情况,组织专家及时、准确分析疫情和研判疫情发展趋势,站在全局角度,全面地向行政部门提出疫情防控的意见和建议。

3.流行病学调查。对聚集性、重症、死亡病例要立即开展现场调查处臵,对所有病例全部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医院、托幼机构、学校及患者家庭开展技术指导。一旦发生聚集性疫情要及时采取严格防控措施,增加督导频次,严防发

展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三)卫生监督机构

1.对辖区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等开展传染病防控监督检查,对违法违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

2.负责学校、托幼机构采取关停和解除措施,要履行工作手续。

(四)定点医院

1.首诊负责,就地治疗。基层医院发现的病例要直接转运到当地定点医院治疗,除重症病例外各地不得向市级定点医院转诊。

2.疫情报告。当天确诊的病例当天进行网络直报,晚间确诊的病例次日上午报告,为及时流调争取时间,缩短患者暴露过程。

3.病原学监测。对所有重症病例和死亡病例进行采样送检。对托幼机构及学校符合聚集性发病的病例均应采样送检。正常情况下,每月至少采集5份病例便样送检。4.协助开展流调。配合疾控中心开展流调,落实疾控中心流调过程中提出的防控措施。

5.通报出院信息。在患者出院当天及时将患者出院及相关信息通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再分解给基层医院开展随访管理。

6.明确诊断。对所有病例全部实行院内专家会诊,每个

确诊病例要有会诊记录,确诊病例必须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有关要求,既不漏诊,也要避免“过度”诊断。

7.实验室检测。定点医院要开展EV71型和Cox A16型血清学检测,用于辅助诊断,并早期发现可能引起重症病例的病毒类型。

8.管理传染病源。确诊病例要动员住院治疗,医院按照肠道传染病治疗原则进行管理。尽量避免门诊治疗,门诊治疗要实行专室管理。门诊和住院治疗患者,要根据不同病毒感染类型分室收治,严防交叉感染。

9.严防院内感染。门诊及病房严格落实《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消毒技术规范》(2002版)和《手足口病疫源地消毒指南》,医院感染科人员要深入相关科室对医护人员开展现场培训和指导,逐一查找并解决院感问题。

10.规范诊疗记录。门诊日志内容及项目填写齐全,出入院登记有详细家庭地址、家长姓名、联系方式等内容,便于追踪患者。

11.开展健康教育。悬挂宣传板,发放宣传单。

(五)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1.管理传染源和密切接触者

(1)负责对居家治疗患儿开展随访,掌握患儿病情进展,发现异常立即送定点医院就诊,严防出现重症病例,严防与其他儿童接触。管理时限为自患儿被发现起至症状消失

后1周。

(2)负责辖区出院患儿居家隔离的管理。管理时限为出院次日起1周。

2.开展健康教育。以家庭为单位或以学校和托幼机构为单位发放宣传单,留有发放记录,在乡镇、社区、村屯悬挂宣传标语,通过广播等开展宣传。

3.落实专车运送患儿到定点医院诊治。对运送车辆彻底消毒。

4.指导患家对厕所、粪便等进行消毒、掩埋处理。

(六)工作衔接流程

1.住院患者的管理。患者住院期间由医院负责看管,严防院内交叉感染。

2.出院患者的管理。定点医院在患儿出院当天尽快将患儿出院信息通报疾控中心,疾控中心及时将患者信息分派到患者所在基层医院。

基层医务人员当天与患儿监护人取得联系,督促监护人落实疾控中心在对患儿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时发放给监护人“隔离告知书”中提出的要求,每天到患者家中随访,落实居家隔离措施,每次随访后填写“手足口病病例居家医学观察记录表”,随访时限为患儿出院次日起连续1周。隔离期满后方可解除隔离,解除后由基层医院随访医生给予开据“解除隔离证明”,学校或托幼机构凭此证明方可同意患者

复托或复学。基层医院随访结束当天要将“手足口病病例居家医学观察记录表”报疾控中心审核、备案。

3.居家治疗患者的管理。基层医院接到信息后,管理上与出院患者的管理方法相同。随访时限为患者症状消失后1周。

4.随访效果评价。疾控中心对基层医院的随访效果实施监督检查,5.关停学校和托幼机构。符合关停班或关停园及学校要求时,疾控、监督双方派人同步到达关停学校或托幼机构执行业务指导和卫生监督。卫生监督所定期对关停期间学校和托幼机构落实情况开展监督检查。

关停期满后,被关停单位要向市卫生监督所提交“小学、托幼机构手足口病复课申请”,同时递交“隔离告知书送达记录表”和“随访记录表”,经审核后,卫生监督所通知疾控中心同步到达关停单位,现场检查合议合格后,卫生监督所出据相关证明后方可复课。

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要将关停园或关停班的指导意见和执法文书报卫生局,再通报教育局。

6.密切接触者的随访。学校或托幼机构对市疾控中心通知的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遇有不适症状,立即督促和指引患者家长到定点医院就诊。随访效果由疾控中心实施监督检查。

二、共性防控措施

一要明确责任,抓好落实。防控措施要进一步细化,专业机构要上下沟通,各地在总体防控措施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情况再具体安排,各个环节要明确责任,落实责任人,措施明确后关键在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托幼机构、医疗机构和农村地区这三个疫情防控关键点,托幼机构易感人群密集,医疗机构交叉感染风险高,农村地区卫生环境差。

二要加强培训,提高能力。疾控中心和卫生监督所要强化内部培训,提高专业队伍疫情处臵和卫生监督质量,疾控中心进一步强化对各级医疗单位和学校、托幼机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的培训,医疗单位要在此基础上对本单位开展二步培训,要针对不同培训对象侧重培训内容,对托幼机构侧重培训《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中“托幼机构预防控制措施”等内容。各级医疗机构要对《手足口病诊疗指南》全员培训。

所有培训都要突出抓好培训质量,被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一个也不能少,确保培训工作全覆盖、无死角,培训单位要针对性地制作培训考卷,培训后要进行考试,要让接受培训所有人员一一过关。

三要实行定点收治,严防交叉感染。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站要对疑似手足口病患者,及时转送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一步诊断。

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指导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巡诊,用专车将发现的患者转运至当地定点医院,对不典型患儿,要收入留观隔离病房,一旦病情变化较快或出现疑似手足口病症状要及时转诊,没有车辆的单位转运工作由属地行政部门协调解决。除定点医院外,其他各级各类医疗单位不得收治。

各级医疗单位要严格落实《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有关要求,重点加强急诊留观室、输液室、手足口病病区和重症监护室等重点区域、重点环节的管理。强化医务人员、患儿及家属的卫生意识,医护人员要告知陪护人员防控知识和注意事项。接诊医生要规范接诊行为,要一患一洗手,工作服和口罩要认真消毒或销毁,严防发生院内交叉感染。

四要加强健康教育,提高防病意识。疾控机构牵头开展社会宣传,定点医院、学校、托幼机构负责本单位,基层医院家庭宣传。

五要强化督导检查,严肃追究责任。要成立联合督导组,持续、巡回开展检查指导,对发现的问题要追踪整改落实。要强化落实传染病防治工作属地责任、单位责任和个人责任。对发现的问题督导组要及时向督导单位领导反馈,对工作落实不到位,导致手足口病疫情扩散的要依据中共中央办

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追究责任。

上一篇:PS把相片制作成乐高像素画下一篇:观众与过客高三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