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小论文范文(精选3篇)
地理小论文范文 篇1
学生会办公室工作计划
新的学年开启新的希望,新的空白承载新的梦想。一个新学期已经开始,办公室的工作也步入正轨。上一届办公室在学院领导、辅导员老师和主席团的领导以及学生会各个部门的大力协助下,出色的完成了其职能工作。为了顺利的完成本学年办公室工作、力求把学生会的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对本学期办公室工作计划拟定如下:
一.办公室内部建设与管理:
1.加强成员的技能学习
要求办公室内部人员必须熟悉了解办公室日常工作以及工作开展的基本流程。由于办公室的特殊工作性质,要求部门成员对日常工作所需要world,excel等基本办公软件使用自如,并且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掌握通知、申请、策划书等的写法。
2.重视能力培养,以期全面发展
部门要不断前进,学生工作要上一个新的台阶,但是我们的成员止步不前是不行的。因此,我认为可以定期的举行一些必要的关于人文社科、处世礼仪之类的讲座(尤其是我们医学生,专注于专业知识的学习,很多知识领域很少涉猎),以开阔大家视野,拓宽知识面。开展部门分享会,给每一位成员上台展示的机会,分享的内容形式不限(可以是自己的工作、生活、学习感想,或者关于一篇文章、一部电影、一个人的评价等等),锻炼大家胆量、语言表达交际能力等;开展素质拓展。通过以上方法以提高成员综合技能。
3.定期开展部门例会,安排部门工作
定期开展部门例会,会上要求每位成员对近期工作进行小结(包括工作进程汇报、后期工作计划及感想心得),防止消极怠工。肯定优点,正视不足,促进大家相互吸取经验教训;工作安排上实行任务个人制、小组化原则(避免闲职,人尽其用,发挥个人所长以提高办事效率),轮流分管各工作领域,以便于部门成员全面深入了解学生会各领域的工作及与各部门交流沟通。
4.部门网络化
我们学生会本身是一个“很大”的组织,但我们的存在方式却很“单一”,所以我想利用办公室加大学生会的网络成分,建立一个属于学生会的公共网站,在网站里定期更新一些最近的大型会议以及各部门的动态。同时设立一个邮箱,同学们可以随时给学生会各部门提出一些意见,让我们加以改进,更加体现学生会是服务于同学们的最优秀的团体。
二.办公室日常工作:
1.协助主席团召开学生会例会,并做好会议记录。做好例会前期准备如教室借用、与会老师的邀请、会场的布置,切实做好会前签到以端正例会纪律。例会,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进行工作总结、制定工作计划的地方,更是一个各部门相互交流沟通、相互学习的场所。因此,对于例会流程的安排,要科学合理,锐意创新,在进行必要事务的同时,可以穿插一些部门或个人分享,增进了解,力求给与会人员带来一个新鲜生动的学生会例会。
2.协助主席团制定学生会工作计划,协调、监督其他各部门的工作的展开及进程,按照会议决定督促每一项工作的落实,及时将工作进度向主席团汇报。在协调、监督各部门工作进行的同时,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明确考核指标,完善对干部进行组织、管理、监督、考核的具体措施。
3.协助主席团组织各部门制定相应的工作标准手册,包括部门职责,基本规范,部门特色,以及各部门的奖惩考核制度,采取这种方式,目的在于提高学生会整体的办事效率,增强学生干部队伍的纪律性,稳固学生会在广大同学心目中的良好形象,让学生们更好的和学生会合作,有利于学生工作的进行。
4.协助各部门开展各种活动,在每个活动中,负责制作台签、奖状、邀请函及节目单等,我们部门会请专业人员在细节方面把本职工作做好,让每一个活动“善始善终”,杜绝虎头蛇尾的现象出现,从而更好地完成我们办公室的桥梁工作。
5.在学期初编制学生会人员通讯录和值班表,制定、修改及完善学生会值班制度。负责布局学生会值班室,定期分配人员对值班室进行打扫和整理,并做好值班工作的监督和值班情况的统计,做到不重不漏,整齐划一,让学生会的“硬件设施”无与伦比。
6.以学生会的名义发布重大事项的布告、通告,并负责及时传达团委、主席团的各项通知。力求通知及时准确,做到上传下达,办公室作为学生与老师沟通的桥梁,各部门之间沟通的纽带,要充分利用班长支书进行信息传达,及时收集同学意见并及时处理或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
7.负责协助团总支进行学生会网站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及时将学生会各部门的工作、特色活动及学办重大事件进行上传,部门人员做好网站的维护与更新工作,让学生会拥有一个崭新的平台,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广大同学。
三.特色工作:
1.学生会例会会议记录:协助主席团召开学生会例会,做好会议记录。例会的开展,可以让各个部门了解整个团总支学生会的运作,清楚各个部门在做的工作以达到更好的合作与互助。例会的开展是极其重要的,因此,我们应该把这些
例会用文字的方式永久保存。各部门每次例会上交一份书面的发言稿(包括部门最近特色活动及活动策划书,工作总结,工作计划等等)以协助办公室成员完善会议记录,做成会议册进行保存,并且各部门可以轮流传阅,以便大家相互借鉴工作经验教训及意见反馈,这样不仅仅促使部门间相互了解,也是另一种方式的统一战线、共同工作。
2.场地借用及联系老师:办公室作为会议开展的主管部门,提前做好会议的准备至关重要,有关于教室与场地的借用,我们办公室会配合其他部门在第一时间准确、有效率的借用到最合适的场地与教室,力求在会议开始前完善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在需要请评委老师的情况下,我们部门会根据会议的要求,在合适的时间提前请好相关老师,并会向老师传达清楚我们的工作意图。
3.上传下达:办公室作为老师和同学之间的联系纽带,做好上传下达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办公室人员配备较少,各个专业班级的班委(尤其是班长支书)就是我们的左膀右臂,我们要充分利用班级中领导班子的宣传力,把上级交代的任务,在第一时间传达给各位同学,同时,我们也要通过班委的作用将同学们的最近的动态信息反馈给老师,以便于老师更好的组织领导同学们的日常事务工作。
四.工作目标:
办公室担负着协调学生会各部门工作的重要角色,是各部门之间、老师与同学之间联系的纽带。对学生会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办公室会努力把学生会凝聚成一个集体,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加强主席团与其他各部门的沟通,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使新一届学生会在原有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成为、高素质的团体。我们力争把办公室建设成一个具有多功能的部门:
1.参谋功能,多谋才能善断。办公室作为学生会上传下达、沟通各方的桥梁和纽带,同时,办公室的一大职责是协助主席团及部门工作计划的制定,需要理性的思考问题,要善于站在全局的高度来看待问题、考虑事情,要成为上级的得力助手。
2.具有协调功能。办公室工作承内联外,有自身的工作职责,同时也要全面了解各部门的工作情况,为学生会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创造条件。能协调好老师、部门、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部门内部与学生会这个大家庭之间的关系,让学生会工作顺利出色完成。
3.具有办事功能。机关工作无小事,办公室工作更是无小事。这就要求办公室工作一要细心、细致,二要从细小的事抓起。对任何一件经办的工作,都要严谨细致,一丝不苟,来不得半点敷衍和虚假。工作必须讲原则,严肃办事纪律,要时时刻刻、事事处处,一丝不苟,尽职尽责。确保做到抓一件成一件,件件有交代,项项有落实。
4.具有服务功能。办公室工作的程序性要求很强,特别是在大量复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要求办公室的同志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主次、分清轻重缓急、要有一种奉献精神,不怕麻烦,不轻言退缩。
5.具有慰藉功能。力争将办公室打造成一个温馨、和谐、舒适的家,让成员在这里生活、成长,感受到来自亲人的温暖踏实。
作为主席团的助手,办公室在团委学生会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肩负着十分重大的责任。在新的学期里,我们将接过历史的重任,在虚心向前人学习的同时,加强自身的职责意识,培养每位成员的责任感。全体办公室成员一
定会齐心协力做好本职工作,尽己所能,努力进取,锐意创新,为把学生会工作带上一个新台阶而做出自己的贡献!
地理小论文范文 篇2
一、2012年大纲卷与新课标卷结构的比较
1. 相同点。
两套综合卷均通过地理、历史、政治三科按照选择题与非选择题两部分组合成卷, 且选择题均为单项选择题, 地理选择题题量为11道, 赋分44分, 非选择题赋分56分, 满分皆为100分。
2. 不同点。
大纲卷文科综合题采用政、史、地各一道单科题 (地理为36题) 加一道三科综合题组题, 而新课标卷地理综合题则采用两道“必做”题 (36、37题) 加三道“选做”题 (42–44题) 的学科内综合题组题, 并没有三科综合题。从赋分上来看, 大纲卷地理单科题36题为36分, 三科综合题39题为20分, 而新课标卷两道“必做”地理题为46分, 三道“选做”地理题 (三选一) 各占10分。
二、近三年来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主要特点
1. 图表丰富, 体现了“无图不地理”的学科特色。
地理图表既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 又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高考地理试题情景创设最主要的途径就是利用地理图表。
从图表数量来看, 具有稳中有升的趋势, 从图表类型来看, 区域图、统计图、等值线图出现频率高, 三年来都进行了专门考查, 特别是区域图, 每套试卷中则有多幅出现。这些图表集中地体现了地理学的区域性、综合性, 反映了地理学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值得一提的是, 近两年的新课标卷中, 采用了以图组形式呈现主题信息的方式。如, 2011年新课标卷36题中的图表就以世界区域图 (新加坡) 、气温曲线降水柱状统计图和景观图 (水坝) 的组合形式呈现。又如, 2012年新课标卷4—5题、6—7题则为两组各两幅图的组图题。这种图表组合形式更能体现地理学科的特色与本质, 强调了信息来源的多元化与交互性, 也对考生的地理素养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其需要考生多层次、多角度地揭示地理要素间的关系。
2. 知识为基, 能力立意。
近三年来新课标卷地理试题中涵盖的主要考点有:天气与气候、河流水文特征、等值线的判读、地表形态变化的因素、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区位因素 (农业、工业、城市) 与产业活动、人口问题、区域可持续发展与区际联系等。从考查内容来看, 试题多选取地理学科知识结构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内容, 即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试题设计既不回避教学重点内容, 又不强调知识的覆盖面, 不再追求自然与人文、中国与世界地理板块内容间的平衡。值得一提的是, 新课标卷试题中连续三年没有对难度较大且较为抽象的地球运动知识进行考查, 但在全国其他一些地区的高考文综试卷中, 这一考点出现频率仍然较高, 只是考查难度有所降低。
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大都以能力考核为主, 回归学科本质, 减少了知识陈旧与机械记忆的内容, 更注重“理”的考查。如, 2012年新课标卷10、11题, 即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判读高差。其需要考生快速审清题干指向, 准确解读和提取有关图表信息, 积极调用储备知识后, 方可作答。通常情况下, 观察等高线及其标高可以判断出地形地势、河流流向等。本组题则独辟蹊径, 构图留白, 图文结合, 要求考生灵活运用相关地理知识, 根据河谷的位置逆向判断出河谷两侧的地形特点, 进而判定相应的等高线数值。这突破了传统等高线判读试题的设计思路, 彰显了能力立意的原则。
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设计还体现出一定的开放性、选择性, 为考生作答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答案更注重要点间的逻辑性和层次性。如, 2010年卷37题第 (3) 小题:有人建议贵州向广西学习, 大力发展桑蚕业。你是否赞成?简述理由。答案有赞成和不赞成两种观点, 考生只要分析有据, 论证充分均可给分。又如, 2012年卷37题第 (3) 小题:你认为图示沿海地区是否应大力发展芦笋种植, 请说明理由。该题设计与2010年卷37题第 (3) 小题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如, 2011年卷36题第 (3) 小题:除建水坝外, 请你为该国再提出一种解决淡水资源短缺的办法, 并说明理由。这类开放性试题能较好地考查考生思维的发散性、灵活性与创新性等, 符合高中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3. 选做题突出主题, 风格近似。
2010年新课标卷选做题由“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两个模块的内容构成, 2010年后则增加了“环境保护”模块的内容, 试题的设问数量也发生了变化。在2010年、2011年只有一问, 2012年则变为两问。
选做题的基本原则是“超量命题, 限量做题”, 体现了选择性和多样化, 考生可以在三道选做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 这符合地理选修课程设置的目的与初衷。从考查内容来看, 在同一试卷中, 各选做题的设计都围绕模块主题, 突出了主干知识的运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 选做题的设计在“描述阐释”型问题的基础上, 逐步增加了“论证探究”型问题。如, 2012年各选做题的第二问都增加了“应采取的措施”的设问。这样的试题设计更能有效地检测考生的学习潜质, 对今后的地理选修课教学具有较好的导向作用;从试题结构来看, 在同一试卷中, 各选做题的素材阅读量相当, 图文信息的呈现方式与设计风格相似, 答题量相近, 赋分相同;从考核目标来看, 在同一试卷中, 对各选做题的难度、区分度均进行了合理的掌控, 设问的难度相当, 区分度相近。这确保了考试的公平性。
4. 联系生活, 关注热点。
新课标卷地理试题多以反映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与热点为背景, 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注重现实生活和热点问题中地理元素的挖掘, 通过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和思维方法, 体现出地理学极强的应用价值,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如, 2011年卷42题以近年来大量出现的自驾车旅游为题材, 考查了相关的旅游地理知识。又如, 2012年卷44题以上海市饮用水源地的变化为题材, 考查了“环境保护”的问题。这类试题贴近生产、生活实际, 生活气息浓郁, 考查了“对生活有用”和“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很好地体现了地理新课程的理念, 对中学地理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从对热点问题的考查方式来看, 有隐性考查和显性考查两种方式。 (1) 隐性考查:通过题目内涵折射、反映热点, 不着痕迹。如, 2010年卷4-5题涉及了人口增长、劳动力人口负担与职业构成的关系;6-8题则介绍了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2011年卷3-5题涉及到了我国大豆生产的进出口;2012年卷8-9题则涉及劳动力数量、价格与区域产业结构升级的关系等。 (2) 显性考查:直面热点或关注热点背景及其发生区域。如, 2010年卷1-3题涉及了2010年5月初新疆地区发生的洪灾;2011年卷1-2题提及了东日本大地震对汽车生产的影响;2012年卷1-3题关注了我国工业化、城市化飞速发展导致的耕地被占与粮食增长问题, 36题则涉及了凭祥家具生产等。这些热点试题的共性是:引导考生用地理的视角看待纷繁复杂的现实世界与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 以地理学科的思维方式来分析热点问题, 体现出了地理学科的价值与功能。
三、2013年高考地理命题趋势分析
1. 仍然以主干知识作为命题的重点。
通过对近年来高考文综地理试题进行分析, 笔者认为, 地理学科主干知识这一考查点没有变, 对主要内容进行反复考查的命题思路没有变, 主干知识始终是命题的重点。一些地理学科主干知识, 如, 时间计算, 天气与气候, 区位分析, 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特征及国土整治等, 仍会是考查的重点。对于这些主干知识, 教师不能让学生机械的记忆, 必须引导他们进行深入加工与整合, 并从多角度、多层面进行分析, 从而加深他们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2. 注重对考生创新能力的考查。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 “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等新课程理念必然会在高考文综地理试题中予以体现, 特别是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性试题则更为注重对考生发散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考查。
3. 以图表作为载体, 强化对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
图表是高考地理命题的重要载体, 其能够灵活地考查考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及对地理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在高三地理复习中, 教师应让学生结合地理图表进行知识应用训练, 如, 可进行绘图基本功的训练, 以及读图能力和图像变化分析的训练等, 不断地提高他们读图、析图和用图的能力。
4. 以区域性作为考查考生地理思维能力的重点。
区域性是地理学的重要特征, 也是高考地理命题的主要依据。很多地理现象的发生和变化只有落实到某一区域中才能加以正确的分析和评价。为此, 在复习备考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利用区域图进行全面复习, 使其明确重要的区域及地理事物的空间位置, 掌握不同区域的特征;进行不同区域的对比, 使学生深入认识区域差异和产生差异的原因;让学生进行区域特征或区域要素特征的描述, 并结合生活实际对一些特定区域及时事热点发生区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分析。通过以上复习, 不仅能够强化学生的空间概念, 而且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有效的提高, 与此同时, 其对高考地理试题的考查重点会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四、高考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1.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 把握高考方向。
在复习备考的过程中, 教师应认真研究《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和高考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与考核要求, 以及近几年来全国新课标卷地理试题的命题特点, 把握高考方向和命题变化趋势, 为科学、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复习做好铺垫。
2. 夯实基础, 构建主干知识网络。
每年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都是通过“意料之外的情景材料”来重点考查“情理之中的主干知识”。为此, 在高三地理复习中, 教师不必过分强调知识的深度和难度, 而是要引导学生集中精力, 立足于基础与主干知识, 充分利用教材、地图等, 弄清基本地理概念、原理和规律, “以点带线, 以线带面, 由线成网”, 逐步构建主干知识网络。
3. 强化读图训练, 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地理图表是高考地理试题主要的信息呈现方式。近年来的高考文综地理试题对考生利用图表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的能力要求在不断提高, 而很多考生因无法理解图表中各要素的含义, 难以从图表中提取有效信息, 导致严重失分。在复习备考中,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读图、析图方面多下工夫。强化读图训练, 有意识地让学生进行读图、填图与绘图, 引导他们总结各类地理图表信息呈现的特点, 结合图表去理解和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基本规律, 使其学会准确、全面地从图表中提取显性与隐性的信息并加以科学的表述, 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与表达能力。
4. 关注生活, 关注热点。
地理小论文范文 篇3
一、中学地理教学中人文情感教育的背景
中国传统思想中, 天人合一思想占主导地位, 人们在强调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同时, 提倡要在顺应自然发展规律, 充分开发自然的基础上, 注重自我的发展。情感对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很大, 人文情感是人应该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 人文情感的培养就是要加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共同良性发展, 使人和社会协调发展。在我国教育全面改革的形势下, 地理的教学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然而, 中学教学通常是以传授知识, 注重学习成绩为出发点, 轻视了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培养和塑造, 忽视人文情感对学生的熏陶和影响。
二、中学地理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
地理学科兼有文理学科的双重性质, 在地理教学中分为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两类, 二者相互结合, 又相互支撑, 地理科学由于本身的综合性和复杂性更利于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情感的培养。同时, 地理学科涉及的方面广泛, 关系到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 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教师在教学中应强调科学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注重教学内容的侧重点把握, 使二者能够很好的控制价值导向, 从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在地理教学中加强人文情感的培养渗透
1) 坚持课上与课下相统一的培养方法。由于地理学科多样性特点, 它的研究对象及其研究方法也具有多元化。教师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从不同方面、多角度的分析问题, 探讨不同的解决方法, 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的人文内涵。教师在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的学习方法, 将教与学并举, 使教学相长。在实际开展地理学习过程中, 课堂教学是进行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 要把课堂时间充分利用好, 地理教师要将人文教育内容纳入到教学计划中, 发掘教材中有关于人文教育的内容,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地理学习中将人文情感的内容自然渗透其中, 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 在获得地理知识的同时, 获得人文情感教育,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学习人文情感的效果。此外, 课外时间也很重要, 课外的人文教育是课上教学的延伸, 虽然课堂外没有了地理课程的学习, 但人文情感的丰富内容却散集到学生的生活学习各方面, 教师应把人文情感的因素渗透到学生的身边, 并教导学生养成处处留心, 时时学习的习惯, 使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体会到人文情感的内涵, 转化为自身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 循序渐进的接受人文情感的熏陶。同时, 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阅读或观看有关地理人文的书籍和录像等资料,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带领学生深入到祖国的山川, 达到寓教于乐的效果, 以便学生更多的获得有关人文情感的知识, 培养学生宽阔的胸怀, 更好的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感。2) 发挥教师为人师表的作用。学生的教学工作都是通过老师来进行的, 所以, 在学生学习地理学科, 接受人文教育中, 教师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学的地理课本中有关人文教育的内容都是教师帮助学生深入学习的, 教师在教学中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对所学内容印象深刻, 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帮助作用。但是, 人文教育不能只是靠老师的说教就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必须做到言传身教, 起到以自身示范的榜样作用, 带动学生学习人文科学的积极性, 使学生能够有所感悟和体验, 最终达到人文教育的实效。此外, 学生对自己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肯定存在一定的困惑, 这就需要老师能与学生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交流, 以教师的感染力使学生解开困惑, 接受人文情感教育, 树立正确的观念。3) 在地理教学中注重人文教育的培养状况。把人文教育作为地理教学工作中的重要内容, 在教学评价体系中, 时刻关注人文教育的效果, 不仅要注重学生的学习结果, 紧密观察学生人文精神与教学的融合情况, 也要注重教学过程, 综合评价教学过程, 准确评价学生在学习人文情感中的情感状态和价值取向等方面的变化和探究人文情感学习中的表现, 并定期考核学生人文情感的形成情况。4) 注重对学生的乡土地理教育。乡土地理是包括本乡地区的地理状况、气候和资源等在内的综合地理, 人们关注的自然改造, 交通运输, 生活状况等也包括在内。在中学地理教学中, 乡土地理是重要方面, 乡土地理研究的进行需要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深入到具体环境中, 进行走访调查, 搜集相关资料, 这样的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很大提高, 使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记忆更加深刻。乡土地理的教学工作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和了解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为家乡、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 乡土地理教学成为人文情感教育的重要内容。
四、在人文教育中注意方面
(一) 注重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和认识社会
在教学过程中, 应注重学生的社会意识的培养, 应加强学生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勇于承担起社会责任, 自觉树立关心社会、关心祖国发展的意识, 自觉投身到社会服务中。
(二) 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目前, 环境日益恶化, 资源日益短缺, 植被减少, 土壤沙漠化不断扩大, 城市垃圾不断增多, 我国环境问题相当严峻。环境问题已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利益, 所以树立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已刻不容缓。在教学中, 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环境问题的探讨与研究, 引导学生找到保护环境的具体措施, 并以身作则将措施贯彻下去。在活动中, 可以将学校垃圾归类, 对不同类别进行分析, 弄清垃圾的来源, 垃圾的去向, 解决怎样避免垃圾的产生, 怎样将垃圾的恶劣影响降到最小的问题。多开展动手活动, 亲身经历可以使学生更好的了解环境, 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使他们树立起正确的环境意识, 自觉投身到保护环境的行列中。
(三) 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在地理教学中, 必须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引导学生正确的看待人类社会的发展, 使其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和伦理观念。在教学工作达到一定效果后, 学生就会自觉发挥在道德情操等方面自觉保护环境的作用, 肩负起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责任, 采取有效措施, 确保生态环境向着可持续、健康方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少玲.地理教学中的人文追求[J].广东教育 (综合版) , 2005.
[2]丁义安.对新课程地理教学中情感渗透的思考[J].中学教学参考, 2011.
[3]鲍建华.新课标下学生人文地理素养的提升[J].考试周刊, 2008.
【地理小论文范文】推荐阅读:
地理小论文:生活中的地理07-11
高中地理小论文08-31
初中地理论文范文08-19
高中地理复习策略研究地理论文10-24
环境地理论文05-12
地理生活论文05-23
城市地理论文09-12
让生活走近地理,用地理服务生活论文09-27
地理空间思维观念在地理教学的应用论文10-03
医学地理学论文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