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政治经济学论文(共5篇)
地理政治经济学论文 篇1
地理环境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之一,它对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优越的地理环境可以加速社会的发展,恶劣的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地理环境的优劣,与人类生产和生活有极密切的关系。
一、地形因素与政治的关系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由于地形平坦、土质肥沃、灌溉水源充足而有利于种植业的发展。这样的地方由于物产丰富也常成为人口密集、商业活动频繁、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山地地区由于地势高低不平、交通不便、日照较少,因而对发展种植业不太有利,但对于发展畜牧业与林果业是非常优越的条件。这样由于地形的差异而造成了平原与了山区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从而也使不同的两个地区社会经济活动、人民的生活习俗与社会文化产生差异,并影响到两地的政治生活并使之产生差异。许多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政治边界都是以一些河流、山脉、沼泽、湖泊、森林、沙漠等为界。因为这些地物的标志性明显,便于实际操作,再是这些地物对于两地来说是一种天然的障碍,使这些地物的两侧形成相对较为独立的文化单元,而这些又使之成为不同文化的分界线,这为实际边界线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有利的地形条件对于一个国家的国防无疑是非常有利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处于阿尔卑斯山区的瑞士为什么没有被横扫欧洲的德国部队入侵,并不是德国人不想这么做,而是其四面皆高山、易守难攻的地形让德国人望而却步了。抗日战争中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几乎全都被日本人占领,但为什么我们没有亡国并最终赢得了抗战的胜利,我国利用有利的地形守住了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二、气候因素与政治关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莫斯科战役,在这场战役中德国人败得体无完肤,这也成为德国人最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德国为什么在莫斯科战役中失利,其实是德国领导层对于前苏联的气候特点了解不够,从而导致对战争的准备不足。冬季到来,严寒气候对物质给养、运输、服装配备、人体生理机能的影响非常巨大。由于德国设备不适应莫斯科严寒的气候,当时竟然出现了德国的坦克、汽车不能正常开动,有的大炮无法发射炮弹的情况,更为致命的是许多德国士兵由于缺少防寒的衣服和食品而被冻死冻伤,导致不能正常作战。
在苏芬战争中拥有七十万武器精良、训练有素的前苏联红军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却最终没有能够获得战略上的完全成功,这除了当时芬兰人顽强的抵抗和战术方法得当之外,北欧严寒的气候与芬兰广泛分布的湖泊、沼泽和河流对当时主要来自前苏联南方的部队来说是个重大的障碍。不过这次战争也使前苏联军队获得了在严寒气候下进行作战的宝贵经验。
三、地理位置与国际政治关系
较为封闭的地理环境由于在各个方向上距强国较远,这在保护国家安全上能起到一定的作用。而周围地理条件不利则容易受到外敌的蹂躏。美国社会历史上的“长治久安”和经济的迅速发展更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地理屏障和政治地理位置有关:东西两面均为广阔的大西洋和太平洋,又远离了当时战乱纷争的旧大陆,而南北两个方向都是相对较为弱小的国家。
处于大陆内部的国家(内陆国)在千百年来注重的是对土地的控制和争夺,但由于缺乏海洋作为通道,物质与人员长距离的陆上交换和流动相当困难,这样与外界的信息交流也阻力重重。到了近代,这种情况则会严重影响与世界其他国家与地区间的经济、文化与信息交流。从而可能导致国家在地区或全球中竞争力的下降。这已充分表现在当今大多的内陆国家经济相对比较落后、文化与社会的开放性与现代性不够,而保守的势力较强。
由于近代国际贸易大都通过便利的海运来实现,特别是吨位大、速度快和专业性的大型轮船出现之后,海洋性国家的地理位置变得更加优越了,这为其提高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近代出现的海上强国: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等,无一不是通过海洋上的贸易与扩张、通过海外殖民地的资源与市场支撑而使其国力在国际竞争中取得有利地位。当今美国成为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也是通过其超强的海上霸权而得以具体实现。
四、交通因素与政治关系
新加坡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总人口才400多万的城市国家,但其在东南亚甚至整个世界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得益于其优越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是联结亚、非、欧三大洲的重要通道,在国际航运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太平洋进入印度洋的海上交通要道,北太平洋沿岸国家与南亚、中东和非洲各国之间的航线都经过这里。它起着沟通亚、非、欧三大洲的枢纽作用;它是世界环球航线中重要的一段,也是波斯湾石油运往世界各国的3条主要通道之一,因此被称为“海上生命线”。而新加坡正好处于马六甲海峡的咽喉位置,而这也促进了其海洋运输、货物中转、商品贸易的发展,也使其注定了在国际政治中不可能只是个无足轻重的配角。当然这也成为大国为争夺势力范围而想占有的兵家必争之地。从最初的被英国人占领到日本人入侵,再到后来独立。现在美国借反恐的名义又想介入马六甲海峡的战略意图等充分体现了这一特点。
这样的地方还在很多,如中美洲的巴拿马(巴拿马运河)、非洲的埃及(苏伊士运河)、亚欧之间的土耳其(土耳其海峡)、美国的夏威夷(北太平洋航线的重要路途站)等。
五、人文地理环境与政治关系
不同地理环境中由于气候、地形、特产、种群等方式的不同,产生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文化与宗教。由于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相对独立的发展,形成了政治文化各异、宗教信仰不同的民族。如欧洲的基督教文化、西亚的伊斯兰文化、中国的儒家文化等。这些不同的文化又分化成更多的亚文化。而这些不同的民族和文明由于自身的发展或为了扩展的需要而使国与国、民族与民族之间产生较大的分异。这些分异又成为国家边界线的重要依据,一旦在这些文化重叠的地区当中,民族与宗教问题没有处理好,又常常成为矛盾与冲突激化的火药桶,如伊斯兰教与基督教在南欧与西亚的冲突、印度教在南亚与伊斯兰教的冲突、前南斯拉夫各民族间的冲突等。
六、资源与政治的关系
自然资源是社会物质财富的源泉,是社会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物质要素,是人类生存的自然基础。国家必须获得和控制更多的自然资源。这是因为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组成部分——物质生产的原材料和能源,是物质生产能够进行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资源瓶颈是制约国民经济中物质生产的主要因素之一。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规模的不断扩大必然要求这个国家获得和控制更多的自然资源,最大限度地克服资源瓶颈。
西亚波斯湾国家由于具备了大量具有战略意义的石油而在国际政治中一直处于一个焦点位置。石油为他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但也使他们的国际关系变得更为复杂。当今石油消费大国出于国家战略的考虑无一不对这一地区倾注了更多的注意和精力。
参考文献
[1]王恩涌等著.政治地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张文奎.人文地理学概论.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1993.
[3]梁守德、洪银娴.国际政治学概论.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4.
地理政治经济学论文 篇2
(四)知识点四: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1.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特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变化恰恰代表其时代标志的政治格局的完整变化过程,即分别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或两大集团、两个体系的形成、发展、分化与瓦解的过程。伴随着这一过程而发展的长期存在的殖民体系彻底瓦解垮台,在亚、非、拉地区的殖民地人民获得解放,建立自己的国家,走向世界舞台。在经济方面,工业化已从西方发达国家向广大亚、非、拉地区转移,尽管还存在许多问题,但已取得很大进展。联合国的建立,世界性、地区性跨国组织建立,经济与文化的交往,旅游事业的发展,都使世界各国及人民彼此交往、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程度达到空前规模。
2.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表解
3.综合国力竞争知识体系表解
4.联系地理环境因素,分析世界热点问题
纵观多年来出现在中东、东南亚、南亚、中美洲、非洲等地的世界热点,它们的形成大多具有以下几个地理条件:(1)地理区位优越。例如,中东是“两洋、三洲、五海”之地,东南亚是“东方十字路口”,中美洲是西半球的“十字路口”,南非是西方的“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些地区最富有政治、经济价值,是国际势力争夺的重点,是形成热点的基本前提。(2)自然资源丰富。例如,波斯湾是“世界石油资源的宝库”,南非是“矿产波斯湾”,中亚是“当今世界最后一片尚未开发的油气丰富蕴藏地”。这些地区对某些发达国家来说,是廉价的原料、燃料仓库,维系着经济命脉,必须取得对它们的控制权和支配权。(3)自然环境分隔。例如,中东和中亚高原山地和沙漠广布,东南亚和中美洲峰谷相间、山高林密或海岛孤立。这些破碎、复杂的环境一方面不利于居民的交往融合,使其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分裂势力的生存和外来势力的渗透。(4)人文地理复杂。例如,种族隔离政策曾使南非长期动荡;近年发生在非洲之角及西非的“第一次非洲大战”也主要包含了种族、民族仇视的因素;巴尔干半岛多民族聚居和杂居,历来就是欧洲的“火药桶”;中东是世界三大宗教发源地并分化出许多派系,矛盾错综复杂,战乱丛生;南亚地区和朝鲜半岛的历史遗留问题及价值观问题正成为霸权主义挑起地区战争、干涉别国内政的借口。(5)地缘战略位置重要。例如,在冷战时期,东南亚被北约、华约这两大集团长期统管对抗;中东是前苏联南下路线与西方集团维持东西联系路线的战略冲突区;中美洲是美国的“后院”,它坚决地排斥了前苏联的渗透并与古巴敌对至今。现在,东南欧、东亚、中亚的战略地位正在上升,已成为国际势力争夺的重点,这些地区一旦“有事”,就容易引来大国的介入,进而推波助澜,使地区冲突国际化。北约为实现东扩在科索沃问题上做文章就是明证。
5.探究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对中国的影响
2001年11月10日,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通过了《关于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决定》,并完成了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所有法律程序。12月11日,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的第143个成员。12月19日,中国首次以正式成员身份出席世
贸组织总理事会议。2002年3月14日,中国首次动用世贸争端解决机制,应对美国筑起的钢铁贸易壁垒。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是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作为中学生要充分认识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它将给我国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探究入世对中国各产业带来的影响。
【例1】(2005年广东地理)关于经济全球化的说法,正确的是(双选)
A.经济全球化得益于科技进步
B.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因素
C.经济全球化给所有发展中国家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和发展机会
D.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投资
答案:AB
解析:经济全球化首先得益于科技进步。科学技术能促进世界统一的生产体系和技术体系的使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扩大市场范围,另外科学技术可改进货物运输和信息交流的工具,从而大大缩短了世界的距离,加强了经济活动的全球联系。跨国公司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另一个重要因素。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化的战略,通过遍布全球的经营网络,实现资本、人员的最优配置,促进技术和管理的空间扩散,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全球对外直接投资主要集中于发达国家之间。
【例2】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综合国力研究组”的研究评估结果表明,美国的综合国力居世界第一,以下依次是日本、法国、英国、德国、俄罗斯、中国。在经济领域,中国处于第六位,分值略高于俄罗斯,但是不到美国的三分之一。在科教领域,中国的分值只有美国的七分之一,法、英、德的五分之一,不到俄罗斯的二分之一。在军事领域,中国的分值相当于美国的九分之一,俄罗斯的三分之一,英、法的二分之一,与日、德大致接近。在资源方面,俄罗斯第一中国第二、美国第三。据此回答问题。
1.从分值看,中国与各国相比最弱的两个领域是()
①经济②科教③军事④资源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据你分析,日本的综合国力虽然高于中国,但在下列哪些方面不如中国()①基本实体②农业生产规模③科技水平④外交政策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①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②与法、德、俄结盟,对抗美国③加强与发达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减少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④重视环境保护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解析: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的总体力量,其大小主要表现在基本实体、经济力量、军事力量、内政外交、科学技术五个方面,在复习这部分内容时,要注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一些时事和案例进一步理解综合国力竞争的原因和现状。第1问可以从材料中找出答案;第2问日本综合国力虽然高于中国,但基本实体(包括国土面积、地理位置、资源状况、劳动力的数量和质量等)、农业生产规模小于中国;第3问为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我国应该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重视农业和农村问题,坚持改革开放,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实行计划生育,在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发展科技和教育,提高劳动力素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不结盟,不称霸,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壮大世界和平与安定的力量 答案:1.B2.A3.D
【例3】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2005年《美国洛杉矶时报》发表题为《全球化分化成三个集团》的文章,世界正缓慢地但持续地向三个分开的经济和货币区发展:美元区、欧元区、日元、人民币区。材料二据统计,美国《财富》杂志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300家落户中国。在新世
纪,中国已加入WTO,这些有经济“巨无霸”之称的跨国公司,铆足了劲,进一步调整对华投资战略,试图站稳脚跟,谋求长远发展。
(1)写出材料一反映的三大区内影响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的名称、、。
(2)区域经济集团一方面具有外向的性,另一方面具有内向的性,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我国走向阶梯。
(3)跨国公司进军我国的利与弊:。
(4)材料一和材料二反映出,在世界经济走向全球化的今天,各国或地区越来越,这主要表现在:①;②;③;④。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当今世界范围内影响较大的区域经济集团——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在区域经济和经济全球化中所起到的作用;跨国公司进军我国将有利于我国引进资本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也势必对我国的传统工业造成严重冲击。
答案:(1)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合组织
(2)竞争保护经济全球化
(3)利:引进资本和技术,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有利于我国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 弊:对我国的传统工业造成冲击(4)相互渗透,相互依存①在政府积极参与下,区域经济集团正加速形成。②社会主义国家,特别是中国,实行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革,积极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新的力量。③许多发展中国家转向自由市场经济,经济力量逐渐提高。④跨国公司正在成为世界经济的主导力量。
综合检测
下图是四个国家示意图,回答1—3题。
1.关于四国地理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甲国被誉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B.乙国是世界上输出农产品最多的国家
C.丙国北部海域有世界著名的渔场D.丁国位于欧洲的“十字路口”
2.关于四国城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最大港口所临海域都受暖流影响B.首都都是最大城市
C.最大城市都是国际金融中心D.主要城市都分布在东南沿海
3.关于四国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最长河流为内流河B.乙国有世界最长的河流
C.丙国河流径流量稳定D.丁国河流航运价值大
读下图,完成4—5题。
4.四图中,有世界著名渔场分布的海域、盐度最高的海域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四图中,畜牧业发达的和与北京时间时差最大的分别是()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读“面积位于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部分资料”,做6—8题。
6.各国人均森林面积从多到少排列依次是()
A.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美国、中国
B.加拿大、俄罗斯、巴西、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C.巴西、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中国
D.加拿大、巴西、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中国
7.各国具备生产能力的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存在显著差异,关于其成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美国因境内无高大山脉而比重较高 B.巴西、中国因境内多山而比重较低
C.澳大利亚因气候温和湿润而比重高D.俄罗斯、加拿大因纬度高而比重低
8.巴西和澳大利亚的人口都集中分布在本国东南部的沿海地区,影响其分布的原因中相同的是()
A.地势低平,平原面积广阔B.气候温暖湿润,为温带、亚热带气候
C.海上交通便利D.两国的政治和经济中心都位于东南沿海地区 读下图,回答9—11题。
9.造成该地河口附近著名古迹严重缺损的主要原因是()
A.海水及海浪的侵作用 B.河流水的冲蚀作用
C.物理风化和风蚀作用D.人类的活动
10.图中B、C两地面积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地壳的水平运动 B.人类的围海造田
C.气候变迁,河水减少D.沙漠浸吞水面缩小
11.A地农业特色与我国下列哪一地区相同()
A.新疆的绿洲灌溉农业 B.青藏地区的河谷农业
C.珠江三角洲的生态农业 D.长江中下游的平原农业
位于中亚地区的里海,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据比较可靠的估测,该地区石油最终可开采的总储量为250亿—350亿桶,可与英国的北海油田相媲美,接近世界储量的3%。读“里海周边地区图”,回答12—13题。
12.里海沿岸共有五个国家,图中序号①和②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A.土库曼斯坦、阿塞拜疆 B.乌兹别克斯坦、阿塞拜疆
C.土库曼斯坦、乌克兰D.乌兹别克斯坦、伊朗
13.长期以来,关于里海是国际海域还是湖泊的问题,沿岸五国争论不休。该问题的实质是()
A.里海的战略地位问题
B.里海油气资源的归属问题
C.里海地区油气管线的走向问题
D.里海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问题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14--15题。
14.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地理事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的实际范围是乙的四分之一
B.在乙区域,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时,白昼时间增长
C.甲区域等温线的分布,7月较1月稀疏
D.乙区域的气温年较差比甲区域大
15.M、H两地所在国家()
A.铁、煤、石油、水能、森林等资源丰富
B.光热充足、耕地比重大,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C.最大的工业基地均位于其国土西部
D.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
16.图甲是“沿32°N局部地区地形剖面图”,图乙、图丙分别是“气温降水玫瑰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是,(海洋名称)③是。(湖泊名称)目前③海海平
面每年下降1米左右,试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
(2)从地质结构的角度分析,③处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图乙、图丙中反映该区域气候类型的是图,(填数字代号)另一图所表示的气候特点与本区域气候特点的最大差异是什么?其所属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什么
(4)目前,图甲区域最主要的地区性冲突和不安全因素是什么?简述其成因。(至少答出三条)
17.读北美0℃等温线分布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是季的气温分布示意图,等温线发生弯曲的根本原因是。
(2)请从高到低排列O、P、Q三地气温顺序:。
(3)请分析O、P、Q三地气温差异的原因:。
18.阅读下列资料并回答问题:(12分)
资料一: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一直居世界之首,大约每年占世界GDP的1/4,人均GDP在2万美元以上。美国的产业和贸易结构经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调整已实现了年轻化、专业化和知识化。美国经济规模是世界上最大的,已达8万亿美元之巨。美国在世界经济中起着商品吸收器,金融变压器和技术增高器的作用。
资料二:美国的科研和开发费用占GDP的比例和绝对值均高于欧洲、日本;在科技人员的数量上也领先,同时还有吸引世界优秀人才的机制。到1997年为止,美国科学家约占世界获得诺贝尔奖总人数的1/3。
资料三:从人类历史进程考察,世界格局的多极化潮流不可逆转。从世界经济的角度考察,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趋势并行发展,这是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有人估计,到2l世纪中叶,当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卞降至15%以下时,世界多极化的格局终将形成。
(1)结合阅读材料和你已有的知识评价美国的综合国力。
(2)你认为美国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唯一的超级大国,其内部的动力是什么?
(3)为什么世界多极化的格局潮流不可逆转并终将形成?
(4)你认为我国在世界多极化格局的趋势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国应怎样面对经济的全球化?
19.阅读下表,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1965——1993年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发展趋势。
(2)高、低收入国家之间的经济状况呈现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它们的经济有何影响?
(3)分别说明美国、欧共体、日本的经济实力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对三者之间的经济格局和世界政治格局有何影响?
20.读下面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学者克莱因在1980年提出了一个国力方程,即P=(C+E+M)×(S+W)。并对1978年世界一些国家国力计算结果如下(P代表国力,C代表基本实体,E代表经济能力,M代表军事力量,S代表战略意图,W代表科学技术):
(1)日本国土面积较小、资源贫乏,但其国力仅次于美国和前苏联,其原因是。
(2)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国力明显下降,已难与美国抗衡,原因是。
(3)以色列领土面积和人口数量均无法跟印度比,但其国力比印度强,原因是。参考答案
1、B2、A3、D4、C5、D6、B7、D8、C9、C10、A11、A12、A13、B14、C15、A
16.(1)地中海死海原因:①自然因素:气候干燥、降水减少、河流径流量减小; ②人文因素:生产生活引水增多,注入死海的径流量减少。
(2)地壳运动引起岩 层断裂下降,积水成湖
(3)11图12表示区域雨热同期水稻种植业
(4)巴以冲突耶路撒冷问题、领土争端、宗教矛盾、民族纠纷、水源问题等
17.(1)冬季海陆热力性质影响
(2)O>Q>P
(3)O地位于40°—60°大陆西岸;受西风影响;且受阿拉斯加暖流影响,所以气温最高。Q地位于40°—60°地大陆东岸;受高纬寒冷气流影响;但受墨西哥湾暖流影响,气温较P高。P地位于大陆中部的平原地带;容易受高纬寒冷空气南下影响,气温最低。
18.(1)美国面积居世界第四,人口居第三,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人口素质高。美国有吸引世界人才的机制,科技人才数量在世界上领先,从而具有极强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美国经济发达,GDP居世界之首,占世界的1/4,经济规模居世界之首。美国军事力量强大,战略核武器均具有高科技化,自动化和现代化的特点,是世界头号军事大国。
(2)吸引人才的机制,崇尚竞争和创新的机制:多元化的基础。
(3)从世界经济角度看,当今世界经济呈现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的趋势,欧盟和日本已能在经济上与美国抗衡,俄、中的发展潜力巨大。随着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世界多极化的格局终将形成。
(4)我国以巨大的发展潜力在多极化趋势格局中占一极,但与美、日、欧盟、俄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应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创设有利于科技创新的社会机制和环境。在努力实现现代化的同时,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和国际竞争。
19.(1)高、低收入的国家的经济都在增长
(2)高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的经济差距在扩大,这种变化不利于低收入国家。
(3)美国的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在20世纪90年代已相对衰弱;欧共体的经济实力已超过美国;日本和美国的差距缩小。这种变化使原来美国独霸的经济格局演变为美、欧、日三足鼎立的格局:美、欧、日三足鼎立局面的形成,使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20.(1)工业和经济力量强大,科技发达(2)苏联解体后,其基本实体削弱,军事力量下降,加之国内民族矛盾重重,经济滑坡;而美国近几年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政治和军事实力相对增强(3)经济、科技和军事实力均强于印度
试论江苏人文发展的政治地理环境 篇3
关键词:政治地理环境;江苏;政区演变;地缘变迁;都城文化
[中图分类号]D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287(2009)03—0005—07
一、引论:政治地理环境与江苏人文发展
自人类社会政治组织产生以来,大到国家、省,小到区县,甚至乡镇、村落,任何一个层级的行政区,对该政区或下辖政区文化特色的形成和演变都有着重要影响。这是因为,政区的设置和划分不是随意的,而是这个区域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人口等诸多因素综合选择的结果。政区一旦形成,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名称可以经常变化、范围可以盈缩,但主体空间既定不变),这种稳定的政区又会对该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重要影响,形成在生态环境、政治、经济、语言、民风、思想观念、宗教信仰、社会习俗等文化要素方面的独特景观。作为生长、生活在该区域内人们的一种思想观念层面的文化景观的区域人文精神,必然和特定的政区及其演变关系密切,同时也具有深厚的历史传承性。江苏人文精神的形成、演变离不开江苏这个特定的空间环境;研究江苏文化及其人文精神,首先需要厘清江苏省政治行政区域形成和演变的过程及其对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人文精神形成、演变的影响。
受政治制度影响与政治环境等要素制约而形成的地理空间格局被称为地缘政治格局,它对地区政治动向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地缘政治理论过去主要运用于全球视野下的政治、经济、军事形势与大国关系,如“海权论”、“陆心说”、“空权说”等多从国际关系的角度谈整个世界的地缘政治格局,较少关注某一国家内部的地理空间格局及其对各地区的影响。现在学者提出“区域的地缘政治结构”理论,“对于古代中国社会来说,地缘政治结构是受地方行政制度与自然环境双重约束下所形成的区域空间结构,影响地缘政治结构最主要的政治因素就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矛盾”。因为中国疆域辽阔,历史上王朝的统一与分裂,中央与地方,汉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与地理环境变迁的关系等,都十分复杂,采用地缘政治学说研究方法,对认识历史上中国历史地理的空间结构与中国区域发展的互动关系十分有益。
在中国,一个城市的政治地位对这个城市的影响极为重大。包括这个城市文化的形成、发展、演变以及文化面貌、特点等,都和城市的政治地位关系密切,甚至可以说,城市的政治地位决定了城市文化的基本面貌和发展趋向。南京城市的都城地位决定了其文化具有都城文化的性格,这对城市本身和整个江苏文化有着重要影响。国家首都的确立是历史的选择,是比较地理、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人口、民族、社会心理、交通、城市建设诸方面条件之后的择优。中国是世界上都城数量最繁盛、都城变迁较为复杂的国家。据统计,曾经作为都城的城市有270多个,公认的著名古都就有7个。纵观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政治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辽阔疆域的形成和巩固、卓有成效的统治机制、赓续贯之的文化传统,离不开都城的变迁和建设。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统治,中国一直实行“强干末枝”国策,将都城设置在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适中的形胜之地,易守难攻,都是濒临较大河流、平原广阔、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经济基础雄厚的地方,创造各种优越条件,使都城具备强大的政治、经济实力,以其内聚的巨大的辐射力量,制御四方的诸侯,控制偏远的地方,抵御外族的进攻。
20世纪30年代,冀朝鼎提出了“基本经济区”的概念。基本经济区是指在缺乏工业文明的条件下,中国的统一与中央集权问题,只能看成是控制着这样一种经济区:其农业生产条件与运输条件,对于提供给朝廷的贡纳比其他地区更丰富,以至于不管是谁,只要控制了这一地区,就有可能征服与控制其他地区,甚至统一全国。都城地区一般就在基本经济区之内,最佳的选择是基本经济区和都城重合。如果不能重合,也需要有通畅的交通运输道路保证从基本经济区向首都提供充足的物资供给。这就是元明清都城在北京,而需要有大运河或海运联接江南基本经济区以保证漕粮供应的根本原因。从秦汉到明清,中国的基本经济区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出现空间转移,这种转移为政治与朝代的演变提供了舞台,也使得都城的变迁更加频繁。秦汉的关中地区、中原的三河地区及黄河下游地区、隋唐的黄河下游、唐宋以后的江南太湖流域,都是基本经济区。因此,迁都往往和基本经济区的位置有关,迁都之后,更能够带动相关区域发展,使之成为基本经济区。因为定都之后,随着大量移民的迁入和国家大量的投入,都城的经济实力会骤然增强。经济和政治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南京,地处发达的江南地区,以太湖流域为重要腹地,属于基本经济区与都城结合紧密的一个典型。
二、多元一体:由分散到统一的高层政区
1.建省之前政区的演变
和全国其他省的形成时间比较,江苏省的设置时间比较晚。明朝以前,江苏长期处于由多个郡(国)、州、道、行省等高层地方行政区划分治的局面,明朝则处在南直隶这样一个包括今苏皖沪两省一市的高层政区之下,清初江苏正式建省。
①由分散到统一:先秦诸侯国时期
江苏境内先秦时期出现几个古国,长江以北:(A)彭氏国,又称大彭,古国,相传为彭祖所居,商时小国,春秋时为宋国吞并,地处今徐州市区;(B)徐国,西周至春秋后期,中心在今泗洪东南大徐台子,春秋时为吴国所灭;(c)钟吾国,春秋小国,在今新沂南;(D)干(邗)国,古国,淮夷,商周之际立国于苏北淮河下游,《说文解字》:“邗,国也,今属临淮,从邑干声。”地在今泗洪县境,或可能属于西周徐偃王控制的三十六国之一。春秋中期,吴国越江扩张,首先遇到的就是邗国,约公元前655年发生了吴干大战。吴灭干居其地,常被称为干,吴王称邗王,吴、越被称为干、越。邗城在今扬州市区,吴国在此开凿邗沟,沟通江淮。长汀以南:(A)吴国,商末周初,居于陕西周原的周太王子太伯、仲雍兄弟奔吴后长江以南建立了深受周文化影响的吴国,最初奔吴之地,在今无锡梅村一带,太伯融合了荆蛮土著文化,西周康王时受周王朝分封,中心在镇江丹徒一带。春秋中期开始强大,“登于上下,闻于四旁”(《者减钟》铭文)。春秋后期迁往吴(今苏州),建阖间大城。吴国公元前473年灭于越国;(B)淹国,古国,在今常州淹城一带。可能是殷商后裔奄人南逃一支建立的小国,后灭于吴。
②秦汉时期:统一王朝下多元高层政区
地理政治经济学论文 篇4
1 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中, 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由于地理学科紧密联系社会科学, 关注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 力图揭示不断变化着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关系, 特别注重这些关系的空间组织和空间结构, 采用多样的社会科学理论和方法。[3]这就注定了在地理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地位。思想政治教育从广义上讲, 既是对大学生的个性品德教育, 共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三个方面。[3]因此, 高校地理教学要始终坚持把心理素质教育、思想素质教育和审美素质教育贯穿于教学之中。
首先, 在制定教学大纲时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 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实施规划当中。教学大纲中要明确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 明确教师在授课时所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为培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接班人的良好思想品德奠定坚实的基础。
其次, 课堂教学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起到主导作用。因此, 教师在授课时, 要适时适地的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1) 通过我国所处自然地理位置的优势、我国三峡工程对中国气候的影响、三北防护林的伟大工程等内容的讲解, 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人民、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情怀, 增强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帮助他们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使大学生能够感受到祖国的崛起和兴盛, 生长在祖国的自豪和幸福, 建立起建设祖国、服务人民的高度责任感;
(2) 通过气象学与气候学、自然地理学系统等自然科学, 特别是全球气候系统变化对水文、土壤等的影响, 我国沙尘暴的频繁出现和西部地区沙漠化危害的阐述, 对大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我国的国情教育, 让大学生真正了解资源的可持续性使用和科学管理的重要性, 建立起环境意识的危机感, 以激起大学生保护环境、探索科学的兴趣, 培养大学生严谨科学、求真务实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3) 通过人地关系、可再生资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等内容的剖析, 来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相互影响、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性、人地协调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等, 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哲学思维以及热爱科学、崇尚科学的精神, 树立起保护大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并存的意识;
(4) 通过祖国的大好河山、宇宙星空的无穷奥秘等科学知识的展示, 来使大学生体验到自然美、环境美、和谐美、祖国美的大美观, 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 激起他们的浓厚的学习兴趣并能体验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活的幸福, 从而树立起对未来幸福生活的坚强信心并为之奋斗终生的理念;
(5) 通过美国全国研究委员会发布的《认识变化的地球:地理科学的战略方向》所提出的地理学未来10年的“人类如何改变了地球表层的自然环境?我们如何保护生物多样性和危急的生态系统?”等11个战略方向[4]内容的讲述, 来使学生正确认识科学知识的前瞻性和未来地理学科的国际学术前沿等关键问题的发展趋势, 从而引导大学生为地理学科的拓宽发展和人类发展进步勇于探索, 做出贡献。
2 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地理学科以综合性和区域性为主要特色, 成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乃至工程技术之间的一座桥梁;由此让学生对地理学对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对复杂世界及不同类型现象间的关联具有独特的洞察力和更深层的了解, [3]还须在社会实践当中进行。因此, 积极开展第二课堂活动, 让学生广泛深入社会和了解大自然, 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另一条重要途径。
2.1 通过重要纪念日和重大历史事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利用每年9月8日、西安事变和本地“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胜利58周年等纪念日组织大学生回忆抗日战争和革命战争史, 组织学生们参观红色纪念地——延安、井冈山等, 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让大学生回忆革命先烈们的艰苦奋斗和流血牺牲的艰难历程, 充分认识到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发扬光荣传统, 继承革命遗志。
2.2 通过组织参观考察, 利用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如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青藏高原的崛起对我国东部气候的影响、秦皇岛由于地壳运动所形成的地形地貌、长白山由于火山作用而形成的植被呈现垂直分布明显的特征, 到野外观察岩层走向的形成原因, 夜晚指导大学生观看宇宙星空的布局和变化等, 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教学内容当中, 用以开阔大学生的视野, 锻炼了大学生的意志, 使大学生进一步了解大自然, 深刻分析大自然中全球性、区域性各事物间的发展规律, 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提高综合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为今后融入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2.3 组织学生调查、问卷、综合、参观、访问, 参与人文地理相关方面的社会实践
例如:城市交通管理、地区的潜力资源、区域之间的差异、环境发展存在的隐患等, 使课堂内容与社会实践相结合, 引导学生因地制宜地对比分析、综合评价, 培养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和服务社会的能力, 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除此之外, 教师可利用社会热点问题如造纸厂的排污、城市的地下布局等, 带领学生实地考察, 召开座谈会等进行讨论、分析、综合, 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 锻炼大学生在实践中的实际应用能力, 增强社会责任感。
简言之, 高校地理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 必须切合实际。既要根据人类发展、地缘变化的全球性趋势、国内、国外形势变化、我国基本国情的需要, 公正客观且润物细无声地注入大学生的心田;又要从本地、本校的实际出发, 本着高校地理教学的学科特点和高校改革与发展的远大目标, 与时俱进、勇于探索、积极创新, 努力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
摘要:加强和改进高校地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两个寓思想政治教育于地理教学之中的有效途径:一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教学中, 做好教学规划和课堂引导, 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内容相结合;二是充分利用好第二课堂, 通过社会实践等过程做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各项活动相结合。
关键词:高校,地理学科,思想政治教育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年8月26日.
[2]林荣斌.浅谈在地理教学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 2008 (6) :74-75
[3]蔡运龙.高校地理教育的国际态势.中国大学教学[J].2010 (7) :6-12
地理政治经济学论文 篇5
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课程内容上有所增删。
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专题史变成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部分所增加的内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汉朝开疆拓土
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融合、区域开发
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等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变化: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世界史部分所删除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
巴黎公社
1929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苏联经济建设以及近现代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等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新增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块、选修课程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大模块都是新增内容。
地理
1.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
旧版地理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对于教材的选材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往往给学生带来繁杂的记忆烦恼。
地理新教材注重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做到了简化知识、综合考虑、突出重点。
2.将人地关系作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此次地理新教材,始终把人地关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编写,始终是在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不十分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密切结合实际
地理新教材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方面合格的人才,很注重其实用性、新颖性。
把学生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密切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治
1.课程性质变化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变化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新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
【地理政治经济学论文】推荐阅读:
地理环境与政治的关系论文09-11
地理教师个人政治业务进修计划07-21
2022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高考专题复习-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08-19
高中地理复习策略研究地理论文10-24
地理小论文:生活中的地理07-11
环境地理论文05-12
地理生活论文05-23
城市地理论文09-12
让生活走近地理,用地理服务生活论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