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2024-10-26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通用9篇)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篇1

学习教育政策法规

学习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与我们教师相关的法律法规很多,但我们最应该好好学习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实施纲要》。最近,我们又再次组织教师认真学习了这些教育法律法规。通过学习,我对教育法律法规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国家发展教育事业的纲领性文件,它颁布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教育法要求我们做到: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教育方针,每位教师必须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这一方针。然而事实上,现在的教育还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只是虚有其名,事实上的应试教育迫使

很多老师只注重对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忽略了学生思想品德和身体素质等方面的培养,直接导致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大幅度下降,现在学生中的优良品德越来越少,不良行为越来越多。因此,教育法的贯彻实施,首先得各级领导转变教育观念,切实改变评价教师的方法。

国家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制度,这本是利国利民的一件大好事,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让广大教师苦不堪言,简直可以说是劳民伤财!九年义务教育到底怎么搞,全国其他地方有些什么先进经验,各级领导应该好好思考一下,不要光是瞎指挥。九年义务教育的顺利实施要靠法律,但现在的情况是有法不依或者说依不成,对那些违反九年义务教育法的人和事不能给予及时处理,导致学校各项工作处于被动,给学校领导和教师增添了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学校教师的职责应该是教书育人,但现在教师们不能把全副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要用很多时间搞普九档案,要用很多时间去做辍学生工作,还要用很多时间去写一些形式主

义的东西。现在的学生是爷爷,老师不敢打、不敢骂,甚至重话有的时候都不敢说,你对他严格要求,它就是不买账,动不动就是不上学了,学生一回家还得教师三番五次地去请回学校,这是什么事?发生辍学情况,有的是家长在里边推波助澜,纵容学生辍学,国家为什么不采取一些强硬的措施,让所有学生不愿辍学、不敢辍学呢?光靠教师放下自尊去请那些少爷、小姐,这不是个事嘛!

很多教育法律法规里边都提到:营业性歌舞厅和网吧禁止未成年人进入。这些规定有什么用?特别是网吧,现在就靠未成年人赚钱。各级主管部门虽说不定期地检查,但是检查过后网吧管理人员依然我行我素,很多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由此产生。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何时止?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篇2

一、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推进教育普及

义务教育是现代社会教育实现普及化、大众化的基本制度形式和组织形式, 具有典型的公共性质。我国于1986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在其实施的20年间, 我国义务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随着社会的转型变革与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中的一些条款与实践已经有较大的差距, 义务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许多问题, 如义务教育经费问题, 尤其是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许多学生“因贫失学”;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均衡;教育乱收费、“择校”等一系列不公平、不规范的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教育的城乡差距、地区差距和学校差距的扩大化, 造成了受教育权利的实际上的不平等, 更损害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质。

2006年6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 并于2006年9月1日实施。这一备受瞩目的修订是对1986年《义务教育法》实施20年的经验总结, 具有重要意义。一是确立了中央和地方政府分担义务教育经费的机制, 首次明确义务教育免收学杂费, 以法律形式保障义务教育经费投入。二是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方针通过立法固定了下来。明确规定国务院和各级政府“应当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规定义务教育公办学校不得转为民办学校, 不得举办或者参与举办民办学校;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对适龄儿童、少年实行考试入学;在教育教学中不得按照学习成绩等编排设置重点班, 等等。三是以立法的形式确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素质教育。四是建立问责制, 对学校乱收费主管人员要追究责任。五是重视义务教育学校的校园安全问题等。

可以想见, 在2006年《义务教育法》的保障下, 义务教育事业一定会成为惠及所有民众的公器, 成为推动社会公平、社会进步的利器。

二、农村教育: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 农村的发展对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客观地讲,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的农村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基础教育方面, 基本普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扫除了青壮年文盲;在农技教育和成人教育方面, 也初步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培训体系;政府对农村教育的投入也有了明显增加, 2002年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达到990亿元人民币, 比5年前增加了1.3倍。但是我们也必须承认, 农村的教育现状还是不容乐观的, 教师流失、学生辍学、城乡教育水平拉大、教育结构单一等等问题的存在, 均使得农村教育处在一种举步维艰、负重前行的困境之中。

2003年国务院召开全国农村工作会议, 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提出要把农村教育当做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以县为主”管理体制的要求, 加大投入, 完善经费保障机制;建立健全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就学制度, 保障农村适龄少年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加快推进农村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 大力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此后, 政府继续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 在继续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的基础上, 启动了国家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农村贫困家庭中小学生“两免一补” (免书本费、免杂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 政策等。为了进一步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解决各级政府投入责任不明确、经费供需矛盾比较突出、教育资源配置不尽合理、农民教育负担较重等突出矛盾, 2005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的通知》, 规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基本原则, 逐步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公共财政保障范围, 建立中央和地方分担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中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 适当兼顾东部部分困难地区。

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中发【2006】1号) 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5】18号) 的精神, 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中央编办共同颁布了《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 启动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通过公开招募高校毕业生到西部“两基”攻坚县县以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 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从事农村教育工作, 逐步解决农村师资总量不足和结构不合理等问题, 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特设岗位教师聘任期为3年, 从2006年起, 用5年的时间实施该项计划。

2007年5月9日,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教育部、财政部、中央编办、人事部《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实施办法 (试行) 》。《办法》中明确规定, 从2007年秋季起, 在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和西南大学六所部属师范大学实行师范生免费教育, 为培养造就大批优秀教师和教育家奠定基础。该政策规定, “免费师范生入学前与学校和生源所在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协议, 承诺毕业后从事中小学教育十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免费师范毕业生, 应先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二年。国家鼓励免费师范毕业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输送优秀师资, 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出台并实施, 民办教育蓬勃发展

1997年, 国务院颁布《社会力量办学条例》, 这是我国第一个规范民办教育的行政法规, 标志着中国民办教育进入了依法办学、依法管理、依法行政的新阶段。至此, 我国民办教育开始迅速发展, 办学范围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个领域。但是由于各种制度性限制和社会偏见, 民办教育的发展屡遭瓶颈, 甚至有人戏称民办学校是“私生子”。

一直处于尴尬境地的民办教育终于伴随着2002年《民办教育促进法》的通过而迎来了曙光, 该法于2002年12月28日通过, 并于2003年9月1日起实施。在《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规定, 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 国家保障民办学校的办学自主权。国家保障民办学校举办者、校长、教职工和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与公办学校的教师、受教育者具有同等的法律地位。民办学校应当依法保障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 并为教职工缴纳社会保险费。民办学校教职工在业务培训、职务聘任、教龄和工龄计算、表彰奖励、社会活动等方面依法享有与公办学校教职工同等权利。民办学校依法保障受教育者的合法权益。民办学校按照国家规定建立学籍管理制度, 对受教育者实施奖励或者处分。为了贯彻实施《民办教育促进法》, 推进民办教育的健康发展, 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2004年2月25日国务院第41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 同年4月1日起实施。伴随着民办教育立法体系的建设, 我国逐步形成了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民办教育, 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公办教育的不足, 而且其自身所呈现出的成长性和活力推动着教育内部的变革, 其极强的服务意识满足并培育了多样化的社会教育需求。毋庸置疑, 发展民办教育是坚持教育公益性和促进教育公平的有效途径。

四、关注弱势群体教育

1. 重视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

随着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 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成为了我国普及与落实义务教育的难点与重点所在。保障农民工子女依法享受平等的义务教育是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现实要求。

2003年之前, 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政策与流动儿童、少年的就学政策合为一体。2001年, 国务院发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提出“要重视解决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 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 采取多种形式, 依法保障流动人口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这一政策被简称为“两为主”政策。2003年,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并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做好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义务教育工作的意见》, 要求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要求流入地政府采取多种形式, 接受农民工子女在当地的全日制公办中小学入学, 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受主渠道作用, 在入学条件等方面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不得违反国家规定乱收费,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要酌情减免费用。2005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 再次要求认真解决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2006年《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将“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作为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促进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2006年《义务教育法》也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在非户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适龄儿童、少年, 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义务教育的, 当地人民政府应当为其提供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条件。”

2. 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日益完善

2003年, 教育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证监会对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和机制进行了重大改革, 建立了以风险补偿机制为核心的新政策、新机制。2004年实行贷款学生在校期间贷款利息全部由财政部补贴、还款年限延至毕业后6年;2006年启动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机制, 为完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高校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奠定了良好基础。与此同时, 财政部、教育部还先后于2005年联合印发了《国家助学奖学金管理办法》的通知、2006年印发了《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 以帮助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这是继全部免除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之后, 促进教育公平的又一件大事。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篇3

【关键词】教育政策 法规 义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06-02

教育法规指的是关于教育方面的法令,包括有规则、条例以及规章等规范性文件,同时是关于人们教育行为存在法律约束力的行为准则的总称。教育法规是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制订,凭借国家暴力机器作为后盾而实施的,能够有效保障以及规范人们接受教育的权利以及义务。

一、教育政策与法规实施背景

现当代社会属于法制社会,我国政府长期以来也提倡将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相结合。德治与法治是相互促进与缺一不可的,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依法治国对于以德治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推动以及保障作用。

我国教育史依据文献记载就能追溯至有虞时代舜所设庠,距今以有数千年的历史。自汉朝后,主要是以儒家文化为中心,清末开始对西方近代教育予以引入。而至近现代,在教育制度上有仿效过美国、日本以及德国。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开始仿效苏联。教学内容上对西方的政治社会学说以及自然科学技术予以引入,并将其设置为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最终形成了以共产主义思想作为指导,大众的、科学的以及民族的新教育模式。这也属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教育原理有效结合后的产物。建国后由于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国力正在逐渐变强,也开始重视起教育的作用,人们也逐渐开始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愈发重视教育。因此在该背景下,众多关于教育的政策以及法规开始出台,然而对教育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教育政策与法规对教育的推动作用

1.实现教育平等原则

依法治教是实行依法治国方针的主要构成部分。教育按照法律来进行管理和规范,有助于让教育步入法制化与规范化的轨道。依法治教能够有效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为现代化建设人才的培养打下根基,还能够有效维护青少年权益以及社会稳定,还能够实现青少年家长以及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在依法治教中,最为主要的原则是平等教育原则。教育平等原则的实现,能够逐渐改善由于各地区经济差异导致的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状况,保障公民能平等的自我发展。

2.保证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教育事业中具有重要作用,而在教育法中对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给予了明确规定:教师与学生有两方面的关系,第一即是管理和被管理的关系;第二即是平等的关系。管理与被管理的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有效执行国家教育教学标准、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现的,是学生合法权益以及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这些义务和权利的实行,实则是教师管理学生的内容具体规定。教育的主体是教师与学生,两者关系若是能处理好,对于教育体制的发展以及进步具有重要推动作用。保障教育主体的合法权益,需要各级政府对法律规定的各项职责和义务予以履行,严格遵循《教育法》实施;强化教育执法力度,教师与学生作为各类教育的主体,应当擅于和勇于应用《教育法》,对自己的合法权益予以保护,能够有效与各类侵权行为进行斗争。若教育主体存在违法行为,需要从法律上对教育法律责任进行理解,还要注意某些问题:第一教育法的法律责任和违法行为有密切关系;第二法律责任的承担着是具有法规义务以及遵守教育法律的特殊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它既包括了公民个人,又涵括了社会团体,另外还有学校与国家行政机关,有效表达了教育法的特别强制力。

3.对教育的促进作用

教育法对于教育而言具有促进作用,比如义务教育若是缺少了《教育法》的保护,那么它就失去了保障,义务教育也无法保证实施,那么国民素质的提高将受到很大程度的影响。《义务教育法》的颁布,不仅能够有效对公民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予以保障,还能够有效提升公民素质,实行人才强国战略以及科教兴国战略,能够有效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效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以及重大的现实作用。

新《义务教育法》对国家把义务教育完全纳入财政保证范围有明确规定,对义务教育不收取任何学杂费予以明确规定,在全新起点上实行九年义务制教育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规定把素质教育提升至法律,更加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目标以及方针,有效给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方针的全面实施以及推动人们全面发展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以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方向并将其确立,对各级政府关于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明确规定,对适龄儿童以及少年能够平等地享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具有保障作用,为推动教育公平带来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对中国特色教育法律法规体系进行完善,为能够全面实行依法施教奠定了法律基础。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育政策与法规的实施对于教育有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包括实现教育平等、保障学生与教师的法律关系以及促进教育发展等,对于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晓溶.终身教育理念下学前教师继续教育课程建设研究——以“学前教育政策与法规”为例[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2013,10(7).

[2]石正义.“三大标准”背景下教育政策法规课程改革[J].课程教学研究,2014,18(7).

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篇4

韩愈在《师说》中说道:“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担任着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但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还得守法,应该要对高等政策法规有一个透彻清晰的认识,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合格的高等教育教师。

借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之机,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懂得了作为高校教师教书育人责任意识及政策法规意识,感受颇深,对高等教育的相关政策及法律有了更深地了解。下面就《高等教育政策法规》谈谈我的感想。

一、高教政策法规的内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全书共分七章二十六节,分别从高等学校法律制度、高校学校教师法律制度、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七个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

第一章讲的是高等学校法律制度。全章从高校的类型、高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渐渐延伸到高校的章程及内部组织结构,重点讲了高校的权利与义务。在我国,高等学校更具按照“举办主体”、“办学形式”两种划分方法将高等学校分别划分为“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及“普通高等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等类型。

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和普通教育具有它的特殊性,因此高等学校也有着自己独特的权利与义务。我国各类高校都必须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来办学,公办高校实行的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二民办高校则实行的是学校理事会、董事会。第二章讲述了高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及教师资格、职称和聘任等制度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常见法律纠纷及权利救济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因此应得到全社会的认可与尊重,但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身份与地位,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加之处于转型期的高教体制,都对教师的权利义务有直接的影响。

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一定要经审批机关审批。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有义务接逐级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管理。

第三章讲的是高校学生的法律地位。从法律意义上讲,高等学校是受教育者中的一个群体。高等学校学生就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接受高等学校教育的学生。高等学校的学生也有参加教育活动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组强和参加学生团体团等。同时,高校学生基本都是已满18周岁的公民,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寻衅滋事,严重破学校教育秩序,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等,都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此外,高等学校也实施了一些管理制度,如高校学籍管理制度、高校奖惩制度、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对高校学生进行管理,切实努力为提前学生素质服务。

第四章阐述了学业证书制和学位制度。教育法规定,国家实行学业证书制度。学业证书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维护教育活动正常而有序地进行,保证教育质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学业证书,通常是个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从事相应职业的必要条件,也是用人部门选拔和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学业证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五章讲述了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是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推动器,也是建立职业教育体系和调整教育结构的要求。成人教育制度是指按成人教育活动的目的、方针、法律性规范及组织等运行的成人教育体系。成人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整个教育事业中,与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同等重要。通过培训,提前了工作人员以及未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为建设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有着重要的意义。第六章主要介绍了民办高校的地位、类型、举办、内部管理体制、资产财务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保障。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民办高等教育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权公平化作出了积极贡献,但在其成长道路中,也出现了一些刚性和柔性的矛盾有待解决。本章从各方面阐述了民办高校的优缺点及管理办法,将有助于民办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第七章讲解了中外合作办学在机构设立、组织管理、教育教学以及资产与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中外合作办学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我国教育教学与国际接轨的必然,其以引进国际化课程、使国际化师资、创国际化学校、育国际化人才为办学宗旨,引进发达国家优质的教育资源,吸纳和借鉴国外先进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将国外优秀的教育成果和教育理念与我国具体的教学实践相结合,对于提高我国教育质量和育人水平、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二、学习高教政策法规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高等学校的人民教师,不光要传道授业解惑,还应恪守纪律,对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有深刻的认识。所谓家有家规,国有国法,高等学校作为国家的人才“生产基地”之 一,也需要有相关的政策法规来保障其基本秩序。实践是检验真真理的唯一标准。作为高校教师的我们,一定要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同时,担负起提高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的历史重任,全身心投入到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也要加强自我约束能力,用相应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树立法制观念、拓展法律知识、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和行为,加强自我修养,努力磨炼自己,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等教育教师,从而为推进我国教育法制的建设和实施工作的发展。高教政策法规是指导我们进行日常教学行为的准绳,它约束和规范着我们,因此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认真研读、严格遵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同时,在法律的约束下,以道德行为规范自己。努力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责任能力。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高校教育的发展。

自9月份进校以来,对我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通过这次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认识到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必须要严于律己,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和行为,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文化素养以及品德行为素养,同时还要兼备教育的政策法规和法律意识,在传道解惑的同时,严格规范自己,全面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等教育教师。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篇5

提高幼儿教师专业素质,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想认识,提高幼儿教师的职业道德水平。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知识需求的日益增长,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这就要求幼儿教育工作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努力提高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学习《幼儿教育法规》,我的思想认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下面就是本人的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第一,学好教育法规,做到依法执教。《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师法》、《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和《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法律、法规,是指导教育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每一位幼儿园教师都应该熟知其内容,深入领会其精神实质,切实贯彻落实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做到依法执教。

第二,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幼儿园教育是对一个人的启蒙教育,是“基础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非常细致的工作。有的教师认为幼儿园就是保育园,幼儿教师的主要工作就是“看孩子”;也有的教师认为小孩子好应付,对教育活动

不积极准备,敷衍了事;还有的教师过分强调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填鸭式”教学,把活动搞得非常严肃、死板,束缚了幼儿活泼的天性。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首先要走出这些误区,摆正自己在教育活动的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注意挖掘幼儿各方面的潜能,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

第三,树立良好的幼儿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总则中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作为幼儿教师应该与幼儿“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把幼儿作为平等的主体来对待,不要居高临下,无视幼儿的人格与自尊。对幼儿既要关心爱护,又要尊重。

第四,培养高尚的职业道德。只有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才能做好幼儿教育工作。一是,爱岗敬业,树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信念,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踏踏实实,刻苦钻研,成为专业突出的“专家型”幼儿教师。

二是,关心幼儿。幼儿园教育的对象是幼儿,他们还没有形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习惯,作为幼儿教师,要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幼儿,保教并重,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习惯,促进他们各方面均衡发展。

三是,依法执教。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遵守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认真做好活动前的准备,严格执教行为,杜绝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第二是遵循有关的教育规律和幼儿生理和心理特点来设计活动内容,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都应该做到这两点,做到遵“规”守“法”。

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心得- 篇6

我国已进入法治社会,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以《教育法》为基础法规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一名刚参加工作的高校教师来说,学习与教育相关的政策法规尤为重要。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有了初步的了解。但是,仅仅有了解是不够的,还需要在以后的教学生活中结合实际、不断学习,充分理解和掌握高等教育的法律法规。教师不仅要教书育人,还应该懂得并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规范自己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师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等学校教师。

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了解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高等学校法律制度

从法律角度来看,我国高等学校按举办主体可分为公立高等学校和民办高等学校;按办学形式分为普通高等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按办学层次将普通高等学校分为本科层次院校和专科层次院校,成人高等学校分为成人本科院校和成人专科院校。但是,学校的设立必须要符合一定的基本原则,如应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不得以营利为目的。同时高等学校的设立还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如有组织机构和章程、有合格的教师、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设备、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及稳定的经费来源。具备以上条件后通过申请和审批成功后才得以成立。学校作为依法成立的实施教育教学活动的专门机构,为完成其基本职能,必须拥有相应的权利,如自主管理权、教育教学权、招生权、学籍管理权、颁发证书权、聘任权、财产管理权、拒绝干涉权等。但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享受一定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相应的义务,高等学校应当承担的义务包括遵纪守法、贯彻方针、维护权益、提供情况、合理收费及接受监督等方面。

二、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制度

教师是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专业人才。教师在履行其职责的同时就会与政府、学校、学生等各方面发生关系。在教师与政府的关系中,政府占主导地位,教师处于服从地位,教师与政府的关系具有不对等性,是一种纵向隶属性的法律关系;教师与高校之间既有纵

向关系也有横向关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和受教育、管理和被管理的纵向性法律关系;教师与社会的法律关系是指教师在履行其职责的过程中,由法律规范所调整的教师与社会组织和个人形成的关系。教师作为一名专业人员,不仅享有普通公民的各种权利,还享有教师的特有权利如教育教学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参与管理权、进修培训权等,但享受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其相应的义务,如遵纪守法、教育教学、政治思想品德教育、尊重学生人格、保护学生权益、提高自身思想业务水平等。教师是教育法律关系中的主体之一,若违反了《教师法》和其他法律,则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高等学校的教师承担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从事高等教育的专业人才,因此,只有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才能在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从事教育教学工作。根据《高等教育法》第46条规定,高等学校教师资格条件包括:﹝1﹞必须是中国公民,遵守宪法和法律;﹝2﹞热爱教育事业,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3﹞具有法律规定的学历或经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4﹞有教育教学能力。但是具备教师资格只是担任教师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教师的聘用需要综合考虑其他方面的因素。我国对高校教师实行职称制度和聘任制度。教师和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对某一教育事件引起的争议即教育法律纠纷,因此,教育关系主体可通过法定途径获得权力救济。

三、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

学生是指在正规学校和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中接受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教育并取得一定学历的人,高等学校学生是在我国高等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目前对于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学生作为一名普通公民,享有宪法赋予的普遍权利,同时作为受教育者,又享有教育法律法规所规定的权利,包括参与教育教学活动权、获得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组织和参加学术团体权及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对于特殊学生群体还可享有特殊教育权利,如国家向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资助、国家设立助学金帮助贫困残疾学生就学及帮助少数民族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等。学生在享有权利的同时也应履行相应的义务,如遵纪守法、养成良好的品德、努力学习、缴纳学费及有关费用、履行获得贷、助学金的相应义务等。为了保证公民能够平等地享有高等教育资源,我国实行了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高等学校将会

对注册入学的在校学生进行学籍管理。学生在高等学校接受教育时,教育主体间针对某一教育事件引起的争议称为教育法律纠纷,教育关系主体中受侵害一方可对其权利进行救济,主要包括教育申诉、教育行政复议及教育诉讼。

四、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

学业证书制度是我国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之一,在维护教育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教育质量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的意义。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经过国家批准或认可发放的学业证书具有法律效力,学历证书是学业证书的主体,包括毕业证书、结业证书和肄业证书。为了维护国家学历制度和学历证书的严肃性,维护高校毕业生的合法权益,我国建立并实施了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制度,对于从事伪造、买卖学历、学位证书非法承制和印刷各种学历、学位证书的犯罪分子都将受到法律的制裁。学位制度是指国家和高等学校以学术水平为衡量标准,通过授予一定的学术称号或身份即学位来表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等级的制度。学位的授予,是国家对专业人才的学术水平和专业知识能力的客观评价,我国的学位分级包括学士、硕士和博士。

五、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职业教育是一种独立的教育制度,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以就业为目的,注重学生专业技能培养,以学生知识的“够用、实用”为标准,以市场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目的,为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培养合格的人才。在我国,职业学校教育分为初等、中等及高等职业学校教育,对于技能鉴定合格的学生可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成人高等教育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针对各类高中后在职、从业人员所进行的教育,包括高等学历教育、自学考试、高层次岗位培训及大学后继续教育。

六、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

民办高等学校是国家机构以外的社会组织或公民个人,利用非财政性资金,面向社会合资、合伙、合作举办的并由上述有关组织和个人经营的实施高等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的教育形式。民办高等学校是国家教育体系的一部分,民办高等学校的发展是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由之路,是实现高等教育多样化的重要途径,在教育民事法律关系及教育行政法中占主体地位。民办高等学校的举办需要符合一定的标准及遵循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申请程序。当前,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主要有校长负责制、主办单位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及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而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选择最多的一种形式。

七、中外合作办学法律制度

中外合作办学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是我国的教育教学与国际接轨的必然。中外合作办学应遵循科学发展、以人为本及公益性的原则,并需具备一定的资格条件,达到设置标准才可申请正式成立。中外合作办学的这种形式,在引进国外优秀资源、满足国民对教育多元化需求的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组织管理、教学管理、资产与财务管理方面的问题。如教育主权问题、产权问题、缺乏有效的审核和评估标准、监管体制缺失、教育投资回报问题、税收问题、外汇问题、产权问题等。因此,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应树立正确的教育主权观,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现代产权制度、建立多位一体的质量评价体系、监督体系、社会评价体系、统一监管模式和标准、完善合理回报政策法规、制定专门的税收及外汇管理办法、产权上明确规定财产归属等。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篇7

教育政策创新属于教育学 (教育管理学) 和管理学 (公共管理学) 的交叉研究领域, 同时也是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研究方向。所以, 对教育政策创新的研究, 应主要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进行研究, 而不是从教育管理学的视角进行现象的分析。鉴于此, 本文基于公共政策的视角, 同时结合教育管理的特点, 对教育政策创新的概念、涵义与必要性进行初步研究。

一、教育政策创新概念分析

目前, 在为数不多的教育政策创新研究成果中, 鲜有学者对教育政策创新进行界定。鉴于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的重要构成部分, 教育政策创新必然具有公共政策创新的普遍性。所以, 在分析公共政策创新概念的基础上, 结合教育政策的特点, 理解教育政策创新无疑是可行的途径。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内涵, 国内外学者有较多的研究, 但缺乏一致认可的界定。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

1. 政策要素组合说。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从经济的视角把创新理解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1]。参考经济领域创新的理解, 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创新是“政府对政策要素的新的组合, 即政府根据行政环境的要求, 主动改变既存的支持要素的组合形式, 创立一种具有积极社会价值的、新颖而适宜的政策要素组合形式的过程”[2]。在同样的意义上, 有学者界定公共政策创新是“公共政策要素新的结合”[3]。

2. 政策优化说。

有学者认为“政策创新是政府因应公共管理的使命之需求与政策环境的变化, 以新的理念为指导, 完善与优化公共政策, 以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政策行为”[4]。

3. 政策替代说。

有学者认为“公共政策创新是基于政策失效的情况下, 寻求新的政策组合方式, 选择成本小、收效快的组合路径, 探索良性的政策替代方案, 从而摆脱政策困境, 使适应相关制度环境的、新型的公共政策回到常态社会当中来, 以便有效地促进公共问题的解决和降低公共政策执行中的机会成本”[5]。在相同的意义上, 有学者结合社会转型的特点, 把公共政策创新理解为“基于旧政策老化失效的情况下, 寻求新的政策组合方式, 选择成本小、收效快的组合路径, 探索良性的政策替代方案, 从而摆脱转轨阶段的政策困境, 使适应相关制度环境的、新型的公共政策回到常态社会当中来”[6]。

4. 政策执行说。

有学者提出:“政策创新的实质是政府在政策执行中的决策、价值、观念、原则、思路、方法和手段的创新。”[7]

以上国内外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主要观点, 从各个不同的视角对公共政策创新进行了阐释, 无疑深化了公共政策创新的研究。但是, 有些理解值得斟酌。其一,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主体。尽管各国政治体制不同, 创新的主体有差异, 但不限于政府。创新的主体应是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其二,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方式。终结过时的甚至负面的公共政策无疑是创新。另外, 政策移植也是一种重要的创新形式, 类似的意义上有学者称之为“政策借用”[8]。政策移植是“寻求和实现政策价值、政策理念与政策知识的时空转移并促使其在新的政策环境和政策受众中产生效用的过程。政策移植是政策创新优化的重要路径之一”[9]。所以, 公共政策创新的形式不限于政策的终结, 还包括政策调整和政策移植。其三, 关于政策优化。政策优化是创新的途径, 有些政策可以通过优化实现创新, 而有些没有优化的价值, 只有终结。所以, 公共政策创新的途径不限于政策优化。其四,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前提。公共政策在失效的情况下, 无疑需要创新, 这是一种被动型创新。但公共政策的本质和生命更应体现在主动型创新上。所以, 公共政策没有失效的情况下, 也同样存在创新的需要。最后, 关于公共政策创新的性质。公共政策创新既是理念, 又是行为和过程。理念创新是前提, 行为创新是本质和目的。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 本文把公共政策创新阐释为:以政府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适应政策环境的变化, 以新的理念为指导, 通过优化公共政策构成要素, 移植、调整与终结公共政策, 以有效解决社会公共问题的政策行为与过程。

鉴于以上公共政策创新内涵的概念分析, 结合教育政策的特点, 本文把教育政策创新阐释为: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 为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 通过优化教育政策要素的组合形式, 移植、调整与终结教育政策, 以有效解决教育问题的一种政策行为与过程。

二、教育政策创新的内涵

教育政策创新具有公共政策创新的普遍性, 同时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准确理解教育政策创新的内涵, 应从以下几点把握。

1. 教育政策创新的主体是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及个人。

教育政策创新是基于公共权力基础上的政策行为。在我国, 拥有教育决策公共权力的机构包括党委、人大和政府三大部门, 这三大部门都是教育政策创新的主体。鉴于教育决策更多以政府的行政决策形式出现, 所以, 以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管理部门是教育政策最主要的创新主体, 但不限于政府。把教育政策创新限于政府的观点和做法, 缩小了教育政策创新主体的范围, 客观上限制了教育政策的创新。公共管理部门是由人构成的组织体系, 创新的责任最终要落实到人的身上, 所以教育政策创新主体应包括拥有教育政策决策权的个人。明确教育政策创新的主体的意义在于, 落实教育政策创新的实际承担者和责任主体。

2. 教育政策创新的目的在于更好地解决教育政策问题。

为什么要创新, 理由很多, 有教育政策滞后于教育政策环境的需要, 有人的认识的深化, 教育政策的科学性不够, 或教育政策偏差或副作用的出现等等。这些理由, 归根结底, 是教育政策不能解决教育问题, 无法有效实现教育政策目标, 违背了教育政策的宗旨。为了实现教育政策的目的, 有必要对教育政策主体、内容、程序或手段进行调整。更好地解决教育政策问题, 是教育政策创新的根本目标。

3.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边界行为。

所谓的边界行为, 是指教育政策创新受到价值、效率、政治政策系统和教育规律的约束和限制。其一, 价值边界。教育政策创新是主体对客体教育政策环境的反应, 是一种蕴含了价值评判的政策行为, 要受到价值标准的约束和限制。在目前的政策环境中, 教育政策创新要有利于教育公平的实现, 体现公平价值的要求。其二, 效率边界。教育政策创新需要成本, 教育政策总的资源是有限的, 教育政策创新总的原则是创新的收益必须大于创新的成本, 否则就失去了教育政策创新的意义。需要强调的是, 教育政策创新的收益主要是无形的社会收益。其三, 政治边界。这是由于教育政策的政治性决定的。教育政策创新是一定的政治体制下的创新, 所以教育政策创新必须服务、服从于政治体制的要求。我国当前的教育政策创新,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最后, 教育规律的约束。教育政策创新和其他政策创新既有共同点, 又有特殊性。特殊性在于, 教育政策创新要满足教育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的要求。

4. 存在于整个教育政策的过程。

首先, 教育政策创新存在于整个教育政策过程。教育政策不仅是文本, 更是一个过程, 由教育政策问题的确认、教育政策目标的制定、教育政策方案的拟定和选择、教育政策的合法化、教育政策的执行和教育政策的评估、教育政策的终结等环节构成。教育政策不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要求, 既可以表现在政策方案上, 也可以表现在其他环节上。所以教育政策的创新可以存在于其中一个环节或几个环节上, 而不局限于政策方案的创新。其次,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个持续的没有终点的过程。由于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也会不断发生变化, 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教育政策经过一段时间后, 会逐步出现不适应的情况, 要求在原有的教育政策基础上继续创新。所以教育政策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一个持续的没有终点的过程。

5. 教育政策创新是适应教育政策环境需要的过程。

根据适应的性质, 适应可以分为主动适应和被动适应, 相应的, 教育政策创新也可以分为主动型的创新和被动型的创新。所谓被动型的教育政策创新是在教育政策环境的压力之下的创新, 也就是教育政策到了非改变不可的时候。比如, “文革”后恢复高考制度就是被动型的教育政策创新, 因为继续按照“文革”期间推荐上大学的政策, 显然无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所谓的主动型教育政策创新是建立在教育政策主体未雨绸缪的基础上, 根据教育政策环境的发展趋势提前做出教育政策创新, 以适应未来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遗憾的是, 建国后, 我国的教育政策还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主动型创新, 这既是我国教育政策创新的特点, 也是教育政策创新的缺陷。

6. 教育政策创新是教育政策构成要素的重新组合。

根据要素、结构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要素是结构的前提, 要素通过结构影响到功能。结构是核心, 决定功能。功能是结构的表现, 由结构决定, 但对结构有反作用, 会促使结构变化。要素、结构、功能形成鼎立统一关系[10]。这就是说, 在构成要素一定的情况下, 结构对功能具有决定作用, 结构不同, 功能不同, 同时功能对结构具有反作用。从结构与功能视角审视, 教育政策创新的原因就是教育政策的功能无法满足教育政策目标的要求, 必须提升教育政策的功能。提升功能的前提在于调整、优化教育政策的结构, 即优化教育政策构成要素排列组合的方式, 实现教育政策原结构无法实现的功能, 满足解决新的教育问题的要求。在这个意义上, 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 (Joseph Alois Schumpeter) 从经济学的视角把创新理解为“生产要素的新组合”[11]。

7.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政策变动。

所谓政策变动是政策系统对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一种适应性变革。“但政策变动并非都是必要和正确的, 并非都是符合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 也并非都是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12]也就是说, 政策变动有积极的, 也有消极的。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积极性的政策变动, 具体来说, 教育政策创新是一种积极的、有价值的, 体现教育规律和公共政策规律的, 符合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社会发展方向的政策变动。在这个意义上, 教育政策创新, 不仅是一个事实判断, 而且也是一个价值判断的产物, 体现了一定的社会主流价值的诉求。

三、教育政策创新的必要性

1. 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需要。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视角, 审视教育政策环境与教育政策分属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范畴, 教育政策环境决定教育政策, 教育政策对教育政策环境具有反作用, 适应教育政策环境需要的教育政策能推动教育政策环境的改善, 否则就会阻碍教育政策环境的改善。教育政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尤其是21世纪, 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日益迅速, 相应的要求教育政策要不断创新, 以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从物质和意识的视角, 教育政策环境与教育政策分属于物质和意识的范畴。物质决定意识, 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相应的, 教育政策环境决定教育政策, 有什么样的教育政策环境就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政策。而教育政策环境是不断变化的, 面对新问题、新矛盾, 客观上要求教育政策不断创新, 否则不但不能解决教育问题, 还会导致新的问题出现。

2. 增强教育政策合法性的需要。

合法性除了静态理解外, 还应有动态的理解。所谓静态的合法性即法律意义上的合法性, 指教育政策内容、程序与主体的合法性。动态的合法性即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政治学意义上的合法性并不仅限于‘与法律一致’, 而且还涉及公众对执政党或政府执政理念、意识形态导向、制度法规与政策, 以及施政行为及其后果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13]显然, 公众对教育政策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是与教育政策环境紧密联系的, 随着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教育政策政治合法性呈现自然递减的特性, 也就是说政治合法性逐渐降低。为增强公众对教育政策的认同和接受的程度, 提高教育政策政治合法性, 要么改变环境, 要么对教育政策进行创新。显然, 教育政策创新是唯一可行的途径。

3. 教育政策主体认识的深化。

从认识论的角度看, 教育政策是教育政策主体主观对客观的反应。既然是主观认识的产物, 教育政策目标的确定、方案的选择与执行等必然与主体的主观认识相联系。教育政策主体对教育问题的认识总体上是一个由浅到深, 逐步深入的过程, 作为主体认识的产物, 相应地也是一个由浅到逐步深入的过程, 既然人的认识不可能一步到位, 那么教育政策也不可能一步到位, 必然有一个通过逐步调整创新, 由不够完善到逐步完善的过程。以人才培养为例, “文革”期间只强调思想标准, 认为“红”即思想标准是人才的核心指标, “专”是第二位的, 所以出台推荐上学的政策。改革开放后, 基于社会发展的需要, 认识到只强调思想是不够的, 所以出台了通过考试、择优录取的政策。20世纪90年代, 认识到分数不能成为人才的唯一标准, 所以出台了素质教育的政策。以上大学录取政策以及人才培养政策的调整, 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也是教育政策主体认识深化的结果。

4. 解决现实教育问题的需要。

改革开放30余年来, 我国教育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最近几年来, 随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 出现了不少以前不曾有的教育问题, 如教育的公平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大学招生问题、创造性人才培养问题等等。从政策学的视角, 任何教育问题都可以归结到教育政策, 要么是教育政策的质量, 要么是教育政策的缺位。既然教育问题的根源在于教育政策, 那么教育问题的解决自然要依赖于教育政策的创新, 创新教育政策内容、主体、目标和手段。如教育政策因循守旧, 不但不能解决教育问题, 而且会使问题更加复杂, 更加严重。

5. 公共教育利益外延的变化。

公共教育利益是教育政策的目标诉求, 教育政策是实现公共教育利益的方案。公共教育利益属于公共产品, 其外延范围是相对的, 具有稳定性和变动性。所谓的稳定性是指公共教育利益外延范围在一定的时期内基本不变。所谓的变动性是指, 由于教育政策主体主观认识和外部的政策环境, 尤其是政策资源的变化, 公共教育利益的外延范围总体上呈现逐步扩大的趋势。以九年制义务教育为例, 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教育投入的不断增长, 自2005年起, 九年制义务教育由理论上的教育公共物品变成了实际意义上的教育公共物品, 九年制义务教育成为政府部门向社会提供的福利。很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公共教育利益的外延不是固定不变了, 公共教育利益的外延范围发生了变化, 作为实现公共教育利益的方案的教育政策无疑需要创新。

6. 避免教育政策滞后。

关于教育政策滞后, 目前还未见相关的专题研究, 在此参考公共政策滞后的理解[14], 把教育政策滞后界定为:在教育政策环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以教育行政部门为核心的公共组织未及时供给、调整或终结教育政策, 使教育政策远远落后于社会对教育政策需求的现象。以独立学院政策为例, 1998年, 自第一所得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二级学院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成立起, 二级学院开始蓬勃兴起, 到2003年上半年, 全国各类二级学院达到360所 (王智起等, 2010) , 直到2003年4月, 也就是第一所二级学院诞生后5年, 教育部才制定出台了规范独立学院管理的教育政策。理论上, 随着教育政策环境的变化, 任何教育政策都有创新的必要, 不创新, 意味着教育政策的滞后, 导致新的教育问题, 像上述独立学院政策滞后, 就带来了培养质量下降, 办学秩序混乱等新的教育问题。

7. 实现教育和谐的需要。

教育现象是教育政策的结果, 教育问题的出现则在于教育政策的滞后, 未及时供给、调整或终结, 相应的, 教育和谐取决于教育政策的创新, 及时根据教育政策总体环境的变化, 及时供给、调整或终结教育政策。这里的教育和谐包括两层涵义:一是静态的, 是指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契合的状态。二是动态的, 是指教育政策和教育环境之间处于一种均衡的状态, 教育政策既适应教育政策环境的需要, 又担负起改造环境的功能。无论是静态的契合, 还是动态的均衡, 前提在于教育政策的创新。缺乏教育政策的创新, 教育无法实现和谐。

参考文献

[1][11][德]沃尔夫冈·查普夫.现代化与社会转型[M].陈黎, 等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36.

[2]汪永成.试论政策创新能力[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 2002, (4) :14-17.

[3]马斌, 贾小宁.试论公共政策创新的困境与对策[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05, (3) :67-73.

[4][9][13]黄建荣, 向玉琼.论政策移植与政策创新[J].浙江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9, (2) :35-42.

[5]秦勃.论公共政策创新的现实表征、引发动因及价值取向[J].行政与法, 2010, (1) :24-27.

[6]陈潭.社会转型与公共政策创新[J].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 , 2004, (5) :48-52.

[7]王国红.地方政府的政策规避与政策创新辨析[J].政治学研究, 2007, (2) :71-76.

[8]周成海.教育政策借用:必要性、可行性及其过程[J].外国教育研究, 2010, (6) :16-20.

[10]坚毅.要素—结构—功能[J].学术研究, 1999, (7) :18-21.

[12]宁骚.公共政策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452.

教育政策 篇8

2月12日,教育部发布了《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暂行办法》。明确了建立督导问责机制、规定专项督导结果是对相关单位和负责人进行责任追究的重要依据,同时明确要对教育重大突发事件应对处理工作不力的单位和个人进行问责。《办法》规定,凡涉及到影响和危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教育教学工作正常开展,或严重侵害师生切身利益并在社会上造成恶劣影响的各种突发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都属于教育重大突发事件专项督导实施范围。

陕西省农村营养改善计划让280万名中小学生受惠

从2014年春季学期起,陕西省24个县(市、区)启动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地方试点,加上之前在43个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区)和40个县(市、区)实施的营养改善计划,陕西实现了全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全覆盖,将有280万名中小学生吃上政府提供的营养餐。

六项措施为天津市百万中小学生“卸包袱”

“小学生每天在校学习时间不超过6小时,中学生不超过8小时”。2月17日开学的天津市百万中小学生迎来了一个更加宽松的新学期。2月11日,天津市教委发布《义务教育学校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规定》,对中小学生在校时间、节假日补课、作业总量、考试次数、教辅使用、文体活动六个方面做出严格规定。

沈阳市今年起将建设3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

“数字校园”基于网络和硬件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使学生学习、教师教学、校园管理方式发生变化。辽宁省沈阳市中小学生以后在学校里可随时通过公用电脑查询学习资料,“黑板”是多媒体大屏幕,通过校园广播可以收听新闻、了解世界。据了解,沈阳市今年起将建设300所中小学“数字校园”,并开放千节名师网络微课程。

我国将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 改善学校生活设施

2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发布会,介绍加快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和农业科技创新等方面情况。教育部副部长刘利民介绍,教育部、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在广泛调研和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紧扣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提出了保障基本教学条件、改善学校生活设施、办好必要的教学点、妥善解决县镇学校大班额问题、推进教育信息化、提高教师队伍素质等6项具体任务。

河北省将在省属高校推行基建项目“七公开”制度

河北省教育厅在省属高校全面推行基建项目“七公开”制度,以深化校务公开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建设,进一步加强省属高等学校基本建设中的廉政工作,杜绝相关腐败行为产生。该制度规定,各省属高等学校使用财政性资金、单个项目资金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基本建设项目,要全面推行“七公开”,即建设计划公开、资金来源公开、招标过程公开、施工过程管理公开、质量监督管理公开、资金使用公开、竣工验收公开。并对公开主体、公开内容、公开方式、公开范围、公开时间、监督检查部门等做出具体规定。

江苏:退役士兵可免试入读成人高校

《教育政策法规》心得体会 篇9

学校:贵州水 院 姓名:dengggang 通过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一书认真研读,结合十八大法治精神,严格用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约,规范自己的行为,使自己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分别从高等学校法律制度、高校学校教师法律制度、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本着对此书的了解,为了全面增强对高等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意识,主要总结出以下三点:

一、制定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立足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站在治国理政的战略高度,围绕法治中国建设的核心和本质,提出了一系列依法治国的新思想、新理念,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全面依法治国等法治建设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既是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设法治国家的集体智慧,也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我们要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引领和规范作用。

法律是治国之重器,法治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依托。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解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问题,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教育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重要内容之一,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强社会建设之首,提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核心任务,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要深刻理解、认真对待努

/ 5

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主题。人民满意是教育事业的最高要求,又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标准。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强政策法规研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宏观决策依据,认真分析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和困难,要以改革突破努力办好。围绕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教育工作的新要求,要把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放在战略的高度。

教育政策是指一个政党和国家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为准则。广义上的教育法规是指教育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和教育规章的总称。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可见,规矩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至关重要的。随着我国教育法制的不断建设和完善,作为以教育法为基础法规的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作用也日益明显,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不但要懂得书本与专业知识,更应该严于律已,树立良好的师德与师风,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优秀的高校教师。

二、概括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知识章节的重点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一书从七个方面探讨了高等教育法律法规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

第一章 高等学校法律制度。主要从高等学校的类型、高等学校的设立、变更与终止、高等学校的权利与义务、高等学校的章程、高等学校的组织机构这五部分来呈现高等学校法律制度的内容。前两节主要讲的是有关高等学校的基础知识,而后三节则从权利与义务、章程、内部组织机构方面分别阐述了高等学校的法律制度。

第二章 高等学校教师法律制度。主要从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职称与聘任制度以及高等学校教师常见法律纠纷及权利救济进行了综合性的概述。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教师必须从教于各级各类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

/ 5

高等学校的法律地位。主要是指高等学校在法律上所享有的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及社会责任能力。主要体现在:(1)高等学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的地位,主要体现在高等学校教育的法人地位,高等教育一定要经审批机关审批。(2)高等学校在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地位,高等教育作为社会活动的参与者,有义务接受逐级行政管理机关的监督和管理。高等学校是以行政复议申请人的身份进入行政复议程序或是以原告的身份提起行政诉讼。但高等学校同时作为行政主体,在依法享有并行使国家行政权力的同时,也要承担由此产生的相应法律责任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高等学校教师的法律地位是通过教师所享有的法定权利与义务表现的,而法定的权力与义务直接来源于法律对教师身份的确定和相关的具体法律制度。由于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身份与地位,法律上尚未明确规定,加之处于转型期的高教体制,都对教师的权利义务有直接的影响。高等学校教师既不是特殊公务员,也不是自由职业者,在现阶段是从事高等教育事业的专业人员,拥有独特的权利义务,其职业具有公益性质。国家应弱化对教师的人事管理性,增强行业自律性管理。对高校教师的救济保障主要是通过教师申诉制度解决,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

第三章 高等学校学生法律制度。在这一章里面明确界定了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对保护高等学校和学生的权利、平衡高等学校和学生之间的义务、维护高等教育秩序以及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章主要阐述了高校学生的法律地位、权利以及义务,学生的主要权利有参加参与教学活动权、获得奖学金权、获得公正评价权、申诉诉讼权、参加社会服务和勤工助学活动权、组织和参加学生团体权以及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在这一章里还重点阐述了与学生、学校息息相关高校的招生制度、学生学籍管理制度以及常见的法律纠纷等。

第四章 学业证书制度和学位制度。主要从学业证书与学位制度进行重点论述,学业证书是指经国家批准设立或者认可的学校及其他教

/ 5

育机构对在该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正式注册参加学习并完成规定学业的受教育者颁发的书面凭证。简单地说,学业证书就是受教育者按规定完成相应学业而获得的凭证。它表明受教育者完成了一定阶段、一定范围和程度的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教育标准。

学业证书制度是保证教育活动正常有序进行、保证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也是国家教育管理制度乃至人事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柱之一。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获得某种学业证书,通常是个人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或从事相应职业的必要条件,也是用人部门选拔和录用人员的重要依据,学业证书无论是对个人还是对社会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学位制度,即为针对学位授予的级别、学位获得者的资格、学位评定、学位管理而设立的制度。我国的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科门类分为哲学、经济学、法学(包括政治学、社会学、民族学等)、数学、教育学(包括体育学)、文学(包括语言学、艺术学、图书馆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军事学十二类。

第五章 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在这一章里作者从高等职业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发展历程、相关法律制度等方面,较为详细地阐述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法律制度的具体内容。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中的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国家对其非常重视,出台了大量的相关法律和政策,对促进和保护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第六章 民办高等教育法律制度。在这一章里主要讲述了民办高等学校的类型和地位,举办以及内部管理体制、资产财务管理、教师和学生的权益保障。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蓬勃发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成绩斐然。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保障了民办学校权益。

第七章 中外合作办学机构的设立。本章主要讲述了中外合作办学在机构设立、组织管理、教育教学以及资产与财务管理过程中的法律问题,为推进中外合作办学的规范化,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进程具有积极的意义。

/ 5

三、学习高等教育政策法规后个人观点

本人虽然从事教育工作十载,但法律意识淡薄,对高等教育的政策法规知之甚少。通过这次对《高等教育政策法规》的学习,使我知道了掌握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对老师和学生的重要性、高等教育政策的特点以及高校教育方面具体的法规政策,并了解和掌握了当前的现状和热点问题。同时,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使我对教学中一些实际遇到的问题的解决的基本思路有了较为清晰的概念,有了这些知识,在今后的从教生涯中,才能更好的传道授业解惑以及为国家培养人才。

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是指导我们进行日常教学行为的准绳,它约束和规范着我们,因此对于每一位高校教师都应该认真研读、严格遵守。作为一名高校教师首先要加强师德修养,提高师德水平;在平时教学中要努力做到,平易近人、严中带慈、公平待人、勤奋好学;在法律的约束下,以道德行为规范自己。其次,要努力探索,教书育人;对教育事业充满热爱,对每位学生寄予厚望,对教学工作倾注热情。努力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在教学中要认真钻研专业知识,使自己拥有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通过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学习,我们更清楚的了解到教师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教育的境界永无止境,我们要终生追求。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全方位的复合型人才,学校作为人才培养的摇篮,其作用是举足轻重的,高校教师作为人才的培养者,又肩负着人才强国的重任。作为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主要是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基地,更应该严于律己,严格用高等教育政策法规来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师德、师风和行为。

上一篇:隆德县山河乡卫生院院长郑改琴先进事迹下一篇:扶贫工作汇报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