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熔断机制规则

2024-05-15

a股熔断机制规则(精选7篇)

a股熔断机制规则 篇1

a股熔断机制规则

从1月1日起,A股市场将步入“熔断时代”。有机构认为,指数熔断机制对公募基金影响较大,基金的估值方法、仓位管理、申购赎回安排都可能发生调整。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多家基金公司正在紧急跟进相关配套工作,赶在1月1日前后对相应调整作出公告。

熔断机制应声而至

继9月份公开征求意见稿后,经中国证监会同意,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并将于201月1日起正式实施。规定指出,熔断阈值分为5%和7%两档,指数触发5%的熔断后,熔断范围内的证券将暂停交易15分钟;但如果尾盘阶段(14:45至15:00期间)触发5%或全天任何时间触发7%,将暂停交易至收市,同时股指期货交易时间段与股票市场同步。

深圳一家中型基金公司投资总监表示,在涨跌停制度的基础上,增加两档熔断,目的是为了避免市场的过度波动。“熔断机制可以使市场波动更平滑,能够对过度投机起到抑制作用。沪深300指数反映了全市场流动性强和规模大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具有广泛代表性。与该指数挂钩的指数基金、股指期货等产品也比较丰富,用它作为熔断机制的标的指数是合理的。”他说。

“熔断机制很多国家都有,但都是在非常规情况下使用的。”某大型基金公司权益投资总监说,“我们觉得在特殊情况下会起一定作用,因为核心作用就是在市场特别不理智的情况下暂停,让投资者冷静想一想,可能就不会那么过度跟风了。”

公募基金将跟随调整

随着熔断机制渐行渐近,公募基金行业也正跟随调整,准备相关配套工作,主要受影响的是基金估值方法、基金的仓位管理、基金的申购赎回安排等。由于调整对象为境内股票等权益品种的开放式基金和交易型开放式基金,因此债券、货币、黄金、商品、跨境等品种不受限制,而A股权益ETF、分级、A股权益LOF(包含主动和被动)、普通开放式股票和混合基金将为调整对象。

银河证券研究部分析,首先,指数熔断后,势必将影响公募基金的估值问题。指数熔断导致股票暂停交易,如果直接熔断到收盘,可能会导致部分股票收盘价失真,而找到一个好的公允价值是非常困难的事情。其次,指数熔断会带来流动性短暂消失,这给基金仓位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为了应对赎回,公募基金会预留部分现金仓位应对日常赎回,在极端情况下,持续的熔断会让公募基金难以卖出股票来应对赎回。对于高仓位运作的指数基金而言,熔断机制带来的流动性问题更为突出。所以基金管理人可能会倾向保留更多的现金,但这样会降低公募基金的效率。最后,指数熔断带来的估值问题和仓位问题,必然对基金的申购赎回带来很大的影响。基金管理人可能会因为熔断情况而暂停当天的申购赎回,而暂停申购一般需要提前进行公告,如果赎回发生在熔断之前,而基金又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赎回款,熔断导致基金没有足够的现金支付赎回款,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虽然有机构建议监管层从上层统一制定熔断发生时公募基金估值、申购赎回方案,以便基金公司在实施中有依据与参考,但据记者了解,方案具体细节主要是各家基金公司内部在讨论和制定,多家公司表示倾向于与同行趋于一致。

a股熔断机制规则 篇2

熔断机制是一种市场保护机制, 即在证券交易过程中, 当价格波动幅度达到某一限定目标时, 交易将暂停一段时间, 类似于电力设备中的保险丝熔断, 因此被称为熔断机制。

国外交易所中采取的熔断机制一般有两种形式, 即“熔即断”与“熔而不断”。前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 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交易暂停, 后者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 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买卖申报在熔断价格区间内继续撮合成交。目前, 国际上采用的比较多的是“熔即断”的熔断机制。

美国作为第一个引入熔断机制的国家, 其初衷非常简单, 在证券价格发生与经济基本面无关的剧烈变动的时候, 暂停交易可以防止恐慌性抛售, 给交易参与者一个冷静期以恢复信心和信任。以美国标普500 为例, 当指数跌幅达到7%时, 交易暂停15 分钟, 指数跌幅达到13%时, 交易再次暂停15 分钟, 当指数跌幅达到20%时, 纽交所将在当天关闭交易。我国A股指数熔断机制是在借鉴国际先进经验基础上的创新机制。作为“建设市场”的重要措施之一, 其推出的目的是抑制股指出现非理性暴涨暴跌, 防止市场整体出现大幅波动, 从而有利于稳定A股市场。然而关于A股熔断机制的探讨, 经济研究学者们却有不同的观点。

二、A股熔断机制的积极作用

由于今年我国内地股市千股跌停现象频繁出现, 甚至股指期货都出现过连续跌停的情况。作为稳定市场的熔断机制的推出迫在眉睫, 因此证监会继股指期货熔断后推出了A股市场的熔断机制, 其推出具有以下意义:

1、A股熔断机制对股市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 有效防止了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从我国A股熔断机制的设计来看, 当沪深300 指数涨跌幅达到5%时, 暂停交易15 分钟, 14:45 及之后触发5%熔断阈值, 以及全天任何时段触发7%熔断阈值, 将暂停交易至收盘。涨跌都熔断, 且日内各档熔断最多仅触发一次。A股熔断机制的设计不仅给予投资者避免恐慌的冷静期, 也为交易的各级风险管理提出了一种警示。这时, 包括对A股的交易者、代理会员、结算会员和交易所都有一种强烈的提示, 使他们都意识到后面的交易将是一种什么状态, 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从而使交易风险不会在无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发生。

2、A股熔断机制为控制交易风险赢得思考时间和操作时间。由于在市场波动达到5%的熔断点时, 会有15 分钟的暂停交易时间, 这足以让交易者有充裕的时间考虑风险管理的办法和在恢复交易之后将体现自己操作意愿的交易指令下达到交易所内供计算主机撮合成交。A股熔断机制的安排为投资者在提交交易和交易完成之间出现大幅改变价格的重要信息出现时, 提供了分担风险的工具, 可以起到风险分担的作用去保护他们。另外, 由于许多散户投资者并非完全理性, 当他们普遍追逐价格趋势时会导致价格偏离价值, 即使机构投资者也会因为制度安排而表现出从众行为和羊群效应, 而熔断机制可以减少这种市场失效的发生。随着金融市场计算机交易的普及, 一些投资策略会在证券价格下跌时触发卖出指令, 如果没有熔断机制, 则可能发生滚雪球式的市场崩盘, 而这正是在美国“黑色星期一”和闪电崩盘日所发生的情形。

3、A股熔断机制有利于消除短期流动性导致A股市场的波动。在出现沪深300 指数异常波动的单边行情中, 由于大量的买盘 (或卖盘) 的堵塞会延迟行情的正常显示。我国A股市场并非完全有效的市场, 当价格不能够完全反映企业基本面信息而仅仅由短期流动性需求推动时, 这种外来冲击会因为缺乏交易对手而带来交易价格的不确定性, 而设计良好的交易暂停制度能够给予愿意提供流动性的交易对手准备交易的时间, 从而减轻交易风险和稳定市场。

三、A股熔断机制的弊端

部分学者认为, A股熔断机制的引入, 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稳定市场, 但是在原有涨跌板制度下, 进行的双重保险措施, 提高了我国A股暂停交易的几率, 反而会降低我国A股运行效率、降低市场流动性等。

1、熔断机制阻碍A股市场效率。当A股熔断机制触发后, 上交所将暂停股票及相关品种的竞价交易, 而基金 (黄金交易型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交易型货币市场基金、债券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除外) 交易的暂停则会产生基金应付赎回资金的压力。基金需要每日都要结算应付赎回要求, 如果股票市场停止交易, 将会加大基金应付投资者赎回的流动性压力。基金为了应付赎回压力, 只能以减持股票的方式应对, 而这不符合熔断机制的初衷。另外, 由于熔断机制的出现, 当沪深指数波动到达5%或7%后, 股票市场暂停或停止交易, 会减少原有的市场交易时间, 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实现股票市场的价格调整, 牺牲了股票市场调整的效率。

2、熔断机制损害了市场价格发现功能。熔断机制下, 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 容易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A股的熔断机制是针对我国沪深300 指数的波动幅度制定的暂停交易制度, 然而沪深300 指数无法体现中小市值股票的走势。当A股出现熔断时, 中小市值股票即使在正常波动幅度内, 仍然不能进行正常交易, 交易暂停后对该类股票的波动反而可能产生一定的冲击, 使得蓝筹股的非理性增长传染到中小股, 影响股票的市场价格。

四、总结

综合上述学者给出的观点, 笔者认为虽然熔断机制具有一定的弊端, 但是在当前我国投资者多数为散户的特殊投资环境中, 熔断机制是针对2015 年6 月的我国A股市场的过度波动而设立的, 它是在我国涨跌停板基础上进一步进行风险把控, 防范市场投机行为而设立的。另外, 针对我国广大散户投资者, 由于市场大幅度波动, 容易给散户造成巨大投资损失, 所以A股熔断机制的建立能够帮助投资者在一定损失程度上获取信息, 牺牲一定的流动性换取市场的稳定性。基于此, A股熔断机制的推出从总体来看是利大于弊的。但是, A股熔断机制不会成为A股的救市主, 它的出现只是作为辅助手段, 在预防突发非理性指数的波动时会起到作用。但是, A股指数熔断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A股目前存在的问题, 最根本的还是要完善市场的制度、监管和投资者的教育。

从监管者角度讲, 混业经营应该是现代金融业的大趋势, 实行混业经营, 最重要的一点, 就是加强监管体系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当前分业监管的格局下, 股市和券商归证监会管, 银行和信托归银监会管, 跨市场的交易往往产生监管协调上的困难。因此, 监管部门应该根据银行、证券、保险和信托各有不同的功能, 尽快逐步建立起跨部门、跨市场的交叉性金融业务的统一监管规则, 加强信息共享、政策配合, 通过部际协调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达到提高决策效率和监管效率的效果;另外, 监管者应该从根本上还是要以市场化手段处理资本市场事件, 建立风险评价和预警机制, 从整体上能够把握金融市场潜在风险, 为出手时机提供参考依据, 以到达逐步化解金融风险。

从投资者角度讲, 虽然2015 年6 月份的股灾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损失和惨痛的教训, 但这场准金融危机也为广大投资者进行了一场非常有效的风险教育。首先, 投资者应该尊重股票市场的规律, 敬畏市场的力量, 在进行投资的同时应该做好风险控制, 合理配置大类资产、远离场外配资诱惑、理性使用杠杆融资;其次, 投资者应该树立价值投资理念, 杜绝寄希望于政府救市, 市场具有其市场性;最后, 投资者应该培养价值投资行为, 让投资者更加注重市场整体分析和个股基本面分析, 减少投机行为, 回归理性投资的理念。

摘要:经中国证监会同意, 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我国A股熔断机制方案已确认并将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实施A股熔断机制是进一步完善我国A股市场交易机制, 维护市场秩序, 保护投资者权益, 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然而仍有部分学者认为熔断机制的弊端远大于其有利之处。本文梳理有关学者针对熔断机制利弊的不同观点, 通过综合分析, 并为监管部门和投资者提出适当建议。

关键词:熔断机制,稳定,波动

参考文献

[1]桂浩明.中国式“熔断”会有怎样的成效[J].金融经济, 2015.

[2]叶龙招, 董亮.涨跌停板上的A股熔断机制[N].北京商报, 2015.9.

[3]马元月, 董亮.熔断机制恐难破千股跌停困局[N].北京商报, 2015.9.

[4]韩万宁.美股熔断机制:两次暴跌的产物[N].中国证券报, 2015.

谈谈A股熔断机制问题的根源 篇3

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涨跌停制度对于我国市场波动和流动性的利弊至今并无定论。而目前以5%和7%为阈值的熔断机制,在波动幅度上更严格,在范围上从个股扩大到了全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这是在一个机制尚存疑的情形下,贸然推出了一个更为激进的相似政策。

1 熔断的前世今生

经过沉痛的教训和媒体的广泛普及,投资者大都已知熔断机制的前世今生,它是因1987年10月19日美国股市的“黑色星期一”暴跌而来。

1.1 黑色星期一

1987年10月19日,是美国股市有名的“黑色星期一”,道指下挫了22.7%,纽约股市一天蒸发了5000亿美元的财富。这种异常的、非理性的波动引起了监管层的注意,开始考虑要如何在市场过度波动的时候给市场一个冷静期,防止盲目跟风和出现踩踏事件。

经过1年的研究、考察、和准备,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与证券交易委员会批准了纽交所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的熔断机制。

这一机制在引入美国时,也引起了很多讨论。201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尤金·法玛就认为“(同向)投资者会抢在熔断前完成交易,加速熔断到来”,而芝加哥大学的Telser也认为“(反向)交易者会为等待更好价格,延后交易,加速熔断到来”——这是后来被广泛讨论的熔断机制的“磁吸效应”。这个效应,在2016年1月4日的A股市场上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明。

1.2 两次熔断间的断崖式下跌

2015年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宣布在保留个股涨跌停板的基础上,于201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熔断机制。

1月4日的情形是这样的:沪指早盘下挫4%——这个下挫其实是在很多人预料之中的;上午10:00以后,关于“熔断”的信息(或者是噪音)开始像病毒一样的在市场上传播。在一个整体市场情绪极度脆弱的环境下,本来用于“遏制恐慌情绪”的“熔嬷嬷”成了“小燕子”们头上巨大的阴影。下午开盘,抛售风起云涌,仅仅13分钟,沪深300指数即跌至5%,触发熔断机制。按照规则,市场交易被暂停15分钟。

可以想象,在这漫长静默的15分钟内,投资者心里有多么惶恐。本来犹豫要不要卖出的被吓破了胆子,下定决定赶紧出手,本来犹豫要不要抄底买入的决定观望,不再买入。再考虑到中国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大量的散户和大量的像散户一样交易的机构,跟随大多数人的决定是唯一的和最优的选择。15分钟后重启交易,投资者“卖”字当头,整个市场呈现出几乎80度的一个下滑斜坡,仅仅6分钟后,沪深300指数就触发7%的熔断阈值,A股市场提早一个半小时收市。

2 熔断的A股移植

A股市场在2015年的股灾之后,于2016年推出熔断机制,和美国市场1987年股灾后于1988年首次推出熔断机制,看上去颇有几分相似。

根据资料,美国市场在推出这一机制之后,对该机制的波幅计算做了4次修改,最终定下了7%、13%和20%的3档阈值,触及前两档都是暂停交易15分钟,触及20%的阈值才会彻底停止全天交易。

从美国股市的历史来看,自1988年实施该机制以来,27年中,分别于1997年10月27日、2010年5月6日和2015年7月8日盘中熔断过3次。按照每年220多个交易日计算,大概是2000个交易日出现一次熔断,也再没有发生过像1987年那样的股灾。基于这样的历史经验,有很多讨论认为“熔断机制有效地防止了大规模股灾的发生”,尤其在中国股市经历了2015年股灾后,对于“防止股市过度波动”的渴望再度熊熊燃烧,监管层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也正因此,2015年9月7日,3个交易所就发出了引入熔断机制的意见征求稿,并在不到3个月后的12月4日,正式推出了这一机制,规定从2016年1月4日起实施。从引入,到设计,到实施,一共不到90天的时间。

学习国际先进经验固然是极好的,不过要先看看这经验产生的土壤,否则难免碰见“橘到淮北则为枳”的困境。

首先,作为全球目前规模最大和制度相对最完善的资本市场,美国市场已经走过了上百年的路程,已经是一个标准的机构投资者市场,股票价格相对能充分反映市场信息,跟风交易行为相对克制,当然,也没有涨跌停板制度。

和年轻莽撞的A股市场相比,美国股市的波动一直较为平缓。比如,在没有涨跌停板制度来“防止市场过度波动”的美国市场上,1995~2014年,道琼斯指数的平均月度波动率为4.26%左右,而在有涨跌停制度的A股市场,同期上证指数则是8.36%,几乎是美国市场波动率的两倍。尤其从2015年以来,A股的指数波动,和像心脏病人的心电图一样跌宕起伏。

如果我们使用日度的高频数据来看,仅2015年6月29日到7月10日的两周内,盘中触及熔断就大约有10次。在高波动率的市场上,却定了个如此之低的熔断阀值,真是让人匪夷所思。结果,当然是A股会出现反复熔断。再加上磁吸效应和羊群行为,要实现从5%到7%的第二次彻底熔断,将是大概率事件。

此外,怀着美好的“平稳市场”心愿的监管层还忘了一些基本的金融常识。在金融学的术语中,有两个很重要的词语,一个叫同步性,一个叫跟风或者羊群行为。按照现代金融学的理论,一只股票的价格决定于这个企业未来的现金流。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股票价格会迅速将这个企业未来现金流的所有信息反映出来。每个企业的情况千差万别,因此市场上形形色色的股票价格也会呈现出不同的走势和动态。也是说,股价的同步性较小。

反之,如果在一个不确定性很大的市场环境中,股价对于信息的有效反应能力稍弱,就会产生一种“趋同性”,投资者会在一个趋势产生的时候,开始模仿和跟随,因此市场所有股票,不分良莠,会呈现一种“同涨同跌”的趋势。中国A股是全球有名的同步性最高的资本市场之一。

同步性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个股和大盘几乎是同命运共呼吸(想一想,千股跌停是否常常伴随着大盘5%以上的跌幅?)。从这个意义上看,在A股市场上,大盘熔断机制和个股涨跌停制度实在是异卵的双胞胎,看着不一样,实则是相同的基因。

此外,涨跌停一直被诟病的一点就是对于市场流动性的伤害。在2015年的股灾中,配资盘崩塌,股价下滑,因为有涨跌停制度,所以强平程序会在第二天一早直接将价格打到跌停,市场流动性受损。从目前的研究和实践来看,涨跌停制度对于我国市场波动和流动性的利弊至今并无定论。而目前以5%和7%为阈值的熔断机制,在波动幅度上更严格,在范围上从个股扩大到了全市场。对市场流动性的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是在一个机制尚存疑的情形下,贸然推出一个更激进的相似政策,一定是为“更好的”将市场波动控制在“较小的,合理的”范畴内。然而,可惜的是,理想丰满,现实骨感。

收稿日期:2016-01-08

A股熔断机制“生效” 篇4

今日是A股以及期货市场熔断机制正式实施后的首个交易日。根据熔断规定,当沪深300指数当日涨、跌幅达5%时,将触发熔断机制,三家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暂停交易15分钟;当沪深300指数当日涨、跌幅达7%时,暂停交易直至收盘;当沪深300指数当日在尾盘阶段(14:45及之后)涨、跌幅达5%,暂停交易至收盘。

所谓指数熔断机制,通俗地讲,就是当股票交易市场(上交所和深交所)和期货交易市场(中金所)的基准指数波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暂停整个市场交易一段时间,防止市场过度反应。

不过,在今日市场上,熔断机制似乎让投资者变得更为情绪化。小幅低开后走低,下午开盘后更是快速跳水,沪深300指数先后触及5%和7%的熔断阀值。沪深两市也从13:33分左右“停市”。

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报3296.66点,跌6.85%。深证成指报11630.9点,跌8.16%。创业板跌8.21%,中小板也重挫了8.20%。而熔断机制的基准指数沪深300当天被定格在3470.41点,跌幅为7%。

a股熔断机制开始实施 篇5

熔断机制

A股市场熔断机制千呼万唤始出来。

12月4日,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正式发布指数熔断相关规定,并于201月1日起正式实施。触发5%熔断阈值暂停交易15分钟,任何时候触发7%熔断阈值暂停交易至收市。

市场分析认为,实施指数熔断机制是进一步完善我国证券期货市场交易机制、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权益、促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

◎实施日期:年1月1日

“十三五”规划纲要

“十三五”规划纲要将于2016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经全国人大审议后公布,“十三五”规划的核心要点是“稳增长调结构”,一切改革以此出发。

与“十三五”密切相关的主题包括:工业4.0(智能制造)、走出去战略(核电高铁)、人口养老、清洁能源及环保、现代农业化、体育传媒、服务业发展、大数据与信息安全、国企改革、区域规划(东北振兴)等。

“十三五”规划的目标是保持经济增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改革体制机制、推动协调发展、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扶贫开发。

◎实施日期:预计2016年3月

战略新兴板

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月2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吹风会上明确了明年发展资本市场的五项重点工作,明确表示“明年战略新兴板一定要推出来”。

a股熔断机制好不好 篇6

熔断机制旨在避免再次发生“闪电暴跌”事件,对市场的交易风险提供预警作用,防止风险的突发性和风险发生的严重性。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在8月24日微博中说道:“我国的熔断机制,在过去一个月,完全有条件搞。”9月6日再次预告“熔断机制确实有可能最先推出。T+0和涨跌停板放开,争议较大。”

但是,对于熔断机制是否有必要和其能给中国股市带来多大积极影响,市场争议很大,反对声比较多,多数人担心“会更容易引发恐慌”。

美国亚洲金融协会主席张克在接受北青报《生活时代》周刊的采访时说:“在一个执行涨跌停板制度的市场,搞熔断机制没必要也不应该,这完全是人为的行为,不是市场在调节,因此市场的反应一定是这样的(不赞成)。”

经济学家宋清辉告诉北青报《生活时代》:“不到万不得已,不宜推熔断机制。A股市场无需推出熔断机制。”

实施熔断机制是质变

“熔断机制源于美国但并不被常用,中国股市实施熔断机制则是蓄意而为之。”张克说。

所谓“熔断”制度,就是在期货交易中,当价格波幅触及所规定的点数时,交易随之停止一段时间,或交易可以继续进行,但“价幅”不能超过规定点数之外的一种交易制度。

熔断机制起源于美国,主要是由于美国没有涨跌停板限制,监管层希望通过熔断机制可以让市场参与者平复一下交易情绪。但据张克介绍,美国纽交所并不常用这一机制,“从我到美国纽约工作,美国股市尽管有熔断机制,但有且仅有一次在纽交所交易平台上使用了,(那次)是因为交易发生钞票错误而导致了中间停牌。”

在国外交易所,“熔断”制度有两种表现形式,分别是“熔而断”与“熔而不断”,而中国拟采取“熔而不断”,双向设限。

“熔而断”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停止交易;“熔而不断”则是指当价格触及熔断点后,在随后的一段时间内仍可继续交易,但报价限制在熔断点之内。在持续下跌行情中,价格

剧烈、无序的变化对期货和现货市场造成的破坏性较上涨行情更大,因此,国外证券、期货市场采用的熔断机制大多只在下跌行情中启用,不涉及上涨行情。

根据《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风险控制管理办法》的规定,其采用的熔断机制是“熔而不断”的形式,上涨和下跌的行情均适用。这也是市场争议比较大的焦点之一,不少人士认为如果一定要有这种机制那也应该是采取“熔而断”的形式,限制跌而不限制涨。

另外,“熔断”机制又分为多级熔断。以道琼斯指数为例,如果在盘中累计涨跌7%,将触发一级熔断,股市交易将暂停5分钟;涨跌幅度累计达13%,将触发二级熔断,股市交易将暂停1小时、2小时或直至收盘;道琼斯指数累计涨跌幅达20%,则触发三级熔断,股市交易将直接暂停至当天收市。

根据《通知》,计划设置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涨跌都熔断,日内各档熔断最多仅触发一次。这又是市场争论的另一个焦点,很多人认为阈值设置不合理。

对此,张克认为对于5%、7%两档指数熔断阈值的讨论并不是要害,关键还在于熔断机制本身是否有必要存在。因为加不加熔断机制是质变,而在该机制下阈值是5%还是7%还是其他则只是量变。

降低波动性是初衷

一个好的市场应该有充足的流动性,而熔断机制的设立旨在抑制波动性,但却可能降低波动性,给市场带来恐慌心理。这有悖初衷。

客观分析一下,熔断期间,股指继续保持单边走势,会造成市场一定的恐慌心理,于是会在熔断价格堆积相当数量的挂单,有可能促使熔断期结束后直接奔向停板,一定程度上扩大了市场的风险。这是市场的担忧所在。

“客观上是为了降低波动性,但我希望这个初衷不会因为政策的实施(熔断机制)而降低流动性。”张克同样对此心存顾虑。

熔断机制不同于涨跌停板,区别是什么?目前,国内证券交易没有建立熔断机制,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沪深交易所股票交易实行10%涨跌幅限制:上交所和深交所自12月16日起,分别对上市交易的股票(含A、B股)、基金类证券的交易实行价格涨跌幅限制,即在一个交易日内,除上市首日证券外,上述证券的交易价格相对上一个交易日收市价格的涨跌幅不能超过10%。而熔断就是达到某一设定条件时,股票不能继续交易了(买卖都不行)。

简单来说,涨跌停是对个股波动性的抑制,而熔断机制是对股指波动性的限制。

那是不是有了涨跌停板制度,熔断机制的设立就显得“鸡肋”了?

有网友认为,“现在的涨跌停板已有加剧亢奋恐慌之嫌,还弄这么多熔断的,有用吗?总想着用人手干预,距市场越走越远。”

T+0是否应该放开

随之而来的讨论已经不再局限于是否施行熔断机制了,由其引发了本没有必然联系的“涨跌停和‘T+0’是否可以放开”似乎成了市场更为关心的问题。有网友认为,“就算涨跌停可以不放,T+0应该放开。如果流动性真的带不起来,T+0或许还真有点用。”

《通知》中抛出熔断机制是否要设立的问题,而市场对“T+0”的关注与呼声越来越高。“熔断机制需要期指对应ETF‘T+0’才能有效否则就是个时间熔断而已。若想恢复期指价格发现功能,ETF‘T+0’比熔断更有效。”“一项制度它不是单独存在,它是一个系统中的环节。单独学熔断机制一个环节最后只能南辕北辙。”

对此,张克认为讨论中国股市是否可能实现“T+0”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要讨论应不应该实现“T+0”。他指出“一个成熟的市场都可以做到T+0”。

那么,什么是“T+0”?“T+0”,简单来说就是可以当天实现买卖的股票交易制度,当天买入的证券(或期货)在当天就可以卖出。凡在证券(或期货)成交当天办理好证券(或期货)和价款清算交割手续的交易制度,就称为T+0交易。

它是相对于“T+1”的一个概念,由于它的投机性太大,为了保证证券市场的稳定,现我国上交所和深交所对股票和基金交易实行“T+1”的交易方式。即,当日买进的,要到下一个交易日才能卖出。

张克认为应该放开“T+0”,因为“T+0”代表着充分的流动性,并能降低对冲风险。他指出在“T+X”中“X越大”则投资者可能要承受的损失与风险也相应加大。用“T+0”和“T+1”进行对比加以分析:在“T+0”的模式下,当天买入的证券,如果出现波动性风险,则投资者可以当天卖出,真正将风险最小化;而“T+1”模式下,当天买入第二天才能卖出,则相当于预知或遇到了风险,但却不能控制损失,就只能拥抱损失了,而拖延的时间越久,损失则可能放大。

显然,在专家和市场人士看来,“T+0”应该实现。相关部门应该采取措施,从技术等层面保障其实现。然而,张克认为熔断机制对于实现“T+0”并没有直接贡献。

不过尽管市场出现一边倒的反对声,也仍有人坚持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且时局不同会有不同结果,熔断机制不试怎么知道好不好”。

业内声音

美国亚洲金融协会主席张克:在一个执行涨跌停板制度的市场,搞熔断机制没必要也不应该,这完全是人为的行为,不是市场在调节,因此市场的反应一定是这样的(不赞成)。

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8月24日微博中说道:“我国的熔断机制,在过去一个月,完全有条件搞。”9月6日再次预告熔断机制确实有可能最先推出。T+0和涨跌停板放开,争议较大。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这是重大消息,熔断机制可以保护投资者利益,利于稳定市场,减少市场大幅波动,利于构筑2850“婴儿底”,维护市场秩序,与成熟市场同步。这是交易机制的重要完善。

经济学家宋清辉:不到万不得已,不宜推熔断机制。A股市场无需推出熔断机制。首先,对A股市场来说,目前涨跌停限制基本可以达到对日内波动风险的管控,所以暂时没有必要学习国外实行熔断机制。再者,熔断机制下,市场价格不能及时地反映交易者的交易意愿,容易导致价格扭曲和有效性下降。第三,价格扭曲会带来价格波动,价格波动不会降低市场波动,而是会加剧市场波动。实际上,不干预股市也是对市场的一种尊重,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不应该引入这项机制。

a股熔断个股还是指数 篇7

熔断机制怎样影响A股?

A股频繁上演暴跌行情,盘中多次出现恐慌性抛售,再加上208月24日美国三大股指期货触发熔断阀值而停止交易,这一切都或许让监管层意识到有必要设立熔断机制,以给市场一个冷静期。

海通证券认为,A股市场的暴涨暴跌有其深刻的背景和环境因素,要根本解决不可能就依靠熔断机制这一个“法宝”,但也不能就因此否认熔断机制的合理作用。

分析国外多次股灾的发生、以及本次A股市场的异常波动情况,都看到几个共同的因素在里面市场情绪的恐慌、融资杠杆的过度放大、计算机量化自动交易的过度推广、金融衍生品的泛滥等等,这些因素在熔断机制面前都可以得到一定的时间的“冷冻”、使之“传染力”受限,使市场情绪得到一定程度的平复。虽然熔断机制不可能根除市场的不良情绪,但可以缓解和稳定市场的过激情绪,让市场交易恢复正常秩序。总体来说,“熔断机制”是成熟市场的必备机制。

安信证券认为,指数熔断机制与我国A股市场现实行的涨跌停制度同属市场的外生稳定机制, 年下半年A股市场出现的巨幅震荡表明单独的涨跌停制度在极端情况下已经不能有效的起到抑制市场波动的作用,A股市场投资者结构又以中小投资者为主,中小投资者相对成熟的机构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更容易产生“羊群效应”而加剧市场波动,而指数熔断机制不但可以在极端情况下有效的抑制市场的异常波动,同时也是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措施。

他山之石

从世界范围来看,采取熔断机制也是比较常见的风险措施,美国、日本、新加坡、韩国等国都有触发熔断的限制。

平安证券研报认为,熔断机制将加强现货市场对股指期货市场的基准作用。随着中国金融创新产品的推出、两融业务的发展和股指期货成交量的上升加大了市场的波动性,采取熔断机制防范极端风险是有必要的。

世界各地交易所的熔断机制

关于熔断对市场的具体影响,平安证券对韩国的3次熔断、美国的1次熔断前后股价进行分析后,发现有如下规律:

短期来看,股价在熔断日都出现了过度反应的现象,股价会在之后出现回调;波动率在熔断之后会有所降低;成交量受熔断机制的影响较小。

上一篇:山水情抒情散文下一篇:劳动防护用具的采购、保管、入库、使用、验收、更换、报废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