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机制

2024-05-16

心理机制(精选12篇)

心理机制 篇1

“组织”和“群体”在概念上是有差异的。“组织”(在中国习惯叫“单位”)是指结构相对严密的群体,有分工和内部规范,存在时间相对较长,有成员的确认程序和管理层,有特定的目标;组织成员有共同的志趣、观点或信仰。而“群体”,通常是指分散的人的暂时集合,联系松散,自发形成,例如街头围观的人群、某一传媒的受众、某场球赛的观众等,他们的传播行为具有不确定性,即使某些群体成员之间可能会有较长期的关系,甚至有一定的习惯性的聚会场所和时间(例如牌友聚集、传媒编辑部每天的编前会)。

具有明确社会组织关系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就上升为组织传播。对社会的人来说,组织传播是一种不可能摆脱的社会存在。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中,主人公鲁滨逊(Robinson)遇到漂流到岛上的黑人“星期五”,开始他们之间的交流是普通的人际传播,一旦他们之间确定了一种关系,于是,萌芽状态的组织传播便开始了———鲁滨逊以主人的身份与奴隶星期五之间发生传播关系(这是一种统治关系带来的传播关系)。

随着人与人之间频繁的交往,一些人发现他们有着相近的目标或利益,而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或利益,个人的力量太渺小,于是大家会进行协调、联合,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松散的或严密的组织。与其说社会是由无数单个人组成的,不如说社会是由无数这样的组织构成的。

然而,组织本身并不能自动实现目标,需要人们在组织内外通过不断地交流形成共识。现代社会的人离不开组织,其实都在一定的组织(而且往往每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属于不同的组织)内外进行着有意无意的多种形式的传播活动。

群体与组织在传播过程及传播目的、效果、影响等方面有明显差异,组织传播有自己独有的原则、模型、动机。但是,既然群体是组织基础,群体传播的心理机制也就是组织传播的心理机制的基础。所以,我们需要首先讨论群体传播的诸问题,才能上升到对组织传播的研究。

一、群体意识与群体思维

群体意识(Group Consciousness)是参与群体或组织的成员所共有的意识,它包括群体感情、归属意识、群体目标和群体规范。群体意识是群体传播作用下的结果,一旦形成就会对群体成员的个人态度和行为产生制约作用。

群体意识的形成与群体内部的粘合性(cohesiveness)有直接关系。粘合性指群体成员之间彼此感兴趣的程度,也就是彼此认同的程度。如果大家彼此在意对方、认同对方,粘合度就高,群体意识也就越强,反之,粘合度就越低,群体意识也就越弱。我们通常所说的凝聚力,就是指粘合性较高,这也是群体意识的一种表现。

对于群体或组织来说,群体意识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像胶水一样,把群体或组织的成员聚合在一起,使成员们把关注点放在维系群体的团结上,相互依赖,遵从群体规范,从中得到安全、友谊、威信和自我价值的肯定。当群体意识足够强时,便形成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groupthink)是由厄文·贾尼斯(Irving Janis,1918-1990)首先提出来的一个假设,指当群体中间达成一致诉求的需要足够强大时,谨慎的思考和合理的决策就会丧失,甚至一些群体或组织成员会为了维护群体或组织的和谐一致,会压迫不同意见,或者,如果意见不一的争论可能影响到和谐一致,成员们宁愿牺牲自己的观点和明智的决策,而顺从大多数人的意见。其结果是群体缺乏批判思维,成员们更愿意讨论简单明白、多数人赞成的解决方案,以便迅速达成一致。显而易见,这时群体或组织成员之间满意度很高,可是有效性却很低。

组织内的群体思维往往更普遍。打破群体思维有时是做出正确决策的一个重要前提。因为“尽管一般来说达成一致是一个群体所追求的特征之一,但是如果走到极端,那么它也变得毫无功用甚至具有毁灭性。”[1]

二、群体压力

群体压力是群体中多数意见对个体造成的心理压力,迫使个体(或使得个体盲目)放弃自己的真实想法而与多数人保持一致。经济学里经常用“羊群效应”来描述经济个体的这种跟风心理;哲学家认为这是人类理性的有限性导致的;心理学家认为这是人类的从众心理;社会学家认为这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群体压力与权威或制度命令不同,它主要付诸于人的心理。作为社会性的人,人们有着合群倾向而避免遭到心理孤立和制裁。同时,基于对生存环境不确定性的判断,人们倾向于认同多数人的意见,以获得心理安全。

群体压力导致组织成员在行为上的“从众”现象。社会学家库利认为“从众”是“为了保持某个群体确立的准则而做出的努力,它是一种对普遍行为方式的自觉模仿”。[2]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阿希(Solomon Asch,1907-1996)对此的阐释是:“为了追随别人,人们宁愿放弃自己的正确意见。”[3]群体压力导致的从众行为作为一种协作,有利于节约时间和精力,但也能会导致不假思索地进行决策和行为。

传播学中“沉默螺旋”的理论假设,实际上就是群体压力之下的一种现象。在一个群体或组织中,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且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很少有人理会或遭受群起攻之,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因而形成舆论的螺旋发展过程。

三、集合行为及其心理机制

即使再松散的群体,也可能会在某种刺激条件下发生非常态的集合行为,它不受现有社会规范控制,具有人数众多、自发、无组织的特点。引起集合行为的刺激既可以是社会结构性压力,比如由于失业、物价、政治歧见、民族冲突、自然灾害等,也可能是某一个突发事件或刺激性信息。集合行为多以群集、骚动、恐慌奔走、流言散布的形态出现,所以往往会干扰和破坏正常的社会秩序。

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包括群体暗示、群体模仿、群体感染等,相关理论包括模仿理论、感染理论(contagion theory)、匿名理论等。

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Jean Gabriel Tarde,1843 -1904)是社会心理学中模仿理论创始人,他认为模仿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社会就是由互相模仿的个人组成的群体,一切社会过程无非是个人之间的互动,不存在任何超越个人心理体验的实体,每一种人的行动都在重复某种东西,是一种模仿。根据塔尔德的模仿理论,模仿分为无意识模仿和有意识模仿,集合行为中的模仿更多地表现为前一种,当人们面临突发事件或被卷入突发事件中时,他们往往丧失理智状态,失去自我控制能力,也就更容易本能地模仿他人,力求与在场的大多数人的行为保持一致。

对群体心理机制研究做出突出贡献的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1841-1931),他把被某些因素激发起来的大众看做乌合之众,冲动之下他们往往表现极端,情绪夸张,偏执而专横,还容易轻信,易受暗示。他在1895 年出版的《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Psychologie des Foules)(图2)中指出,人在群集时的行为本质上不同于人的个体行为,在群集情况下,个体会放弃独立批判的思考能力,让群体的精神代替自己的精神,进而放弃自己的责任意识乃至各种约束,这时即使是最有理性的人也会像动物一样行动。

勒庞提出了感染理论,认为激情和情绪传播程度的增加,会使得群众的无意识思想通过一种神秘物作用互相渗透,暗示的影响使集群心理朝着某一方向发展,导致群体中的成员以相同方式行动,个人的理性思考和自我控制减弱甚至消失。在相互感染的作用下,个体会被一时的冲动所主宰,卷入非理性的狂乱之中。他在书中记述,法国大革命时群众攻占巴士底狱,狱长并没有得到公正的审判和对待,而是被愤怒的人们捆绑并殴打折磨,人们大声疾呼着如何处置他,烧死、吊死或者别的什么。此时一个因为好奇而赶来凑热闹的屠夫看着众人对狱长的羞辱和折磨,也狠狠地踢上一脚,痛打一顿,得到了人群的欢呼,他志得意满,因为他的行为被赋予了革命的崇高意义。

激情之下的群众往往凭直觉行事,野蛮粗暴、喜怒无常。并且此时的人显现出色厉内荏、欺软怕硬的本性,这种本性挟裹着每一个人,致使他们一见到稍有不同意见的人,就一拥而上,群起而攻之,势头极其迅猛。祖籍保加利亚的德语作家埃利亚斯·卡内蒂(Elias Canetti,1905 -1994,1981 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在他的 《大众与权力》(Masse und Macht) 一书中记叙了一件往事:1927 年他亲身参与了维也纳群众焚烧正义宫(司法部)的事件。当时,他夹在人群的洪流中,感觉到自己完全交融在其间,一点也不觉得群众放火是违法的行为。他写道,“那天的激情令我至今刻骨铭心。那是我经验中最接近革命的一次……我成为人群的一部分,我完全融入人群之中,对人群的所作所为完全没有丝毫抗拒”。呐喊的人群使个人思维变得软弱无力,甚至彻底消失。从中国文化大革命初期红卫兵的狂热中,也能找到感染理论的佐证。

群体传播的实际效果也是有限的,因为人们处于非理性的状态。徐贲谈到这种现象时写道:“受激情驱使的人群涌上大街,横冲直撞时,他们似乎找到了‘说话’的地方。不过,说话不等于交谈,交谈也不只是说话。大街不是一个交谈的地方,挟裹在情绪激动的人群中,人们挥舞着拳头,除了口号和呐喊,没有别的声音。这时候,他们的身体姿势本能地绷紧而亢奋,显露出对抗和战斗,而不是交谈的姿势。这样的姿势和空间有它自己的话语形式,那是一种由‘带头’和‘跟随’形成的语言。它首先是带头者的命令、警告、威胁和谴责。之后,经过重复和模仿,变成了追随者的赞同、欢呼、重复和奉承。它的作用便是宣泄,虽然人多势众,但并不形成真正的舆论。”[4]

集合行为中的个体,所以会做出他平时没有过的越轨行为,是因为他处于匿名地位。匿名理论认为,在集合行为中,每个人认为自己是处在一个互不认识的陌生环境中,个人的标志就被掩盖起来,自己干的事别人不会知道,也不用对自己的行为后果承担责任,或者责任被分散,构成法不责众的心理态度。“群体感情的狂暴,尤其是在异质性群体中间,又会因责任感的彻底消失而强化。意识到肯定不会受到惩罚———而且人数越多,这一点就越是肯定———以及因为人多势众而一时产生的力量感,会使群体表现出一些孤立的个人不可能有的情绪和行动。”[5]在2004 年因搬运工(当地称“棒棒”)被打引发的重庆万州事件中,参与打砸烧行为的人大多就怀着这样的心理。2012 年因钓鱼岛事件引发的国内反日游行中打砸日系轿车的人亦是如此。当然并非所有的集合行为都是如此极端和非理性,比如2011 年美国占领华尔街运动等,总体尚是理性的。

信息流动状态是影响集合行为生成和走向的重要因素。塔尔德在1901 年的论著 《舆论与群集》(L'opinion et la foule)中,对舆论的结构及其形成、运动过程作了详细的分析,认为报刊是公众的“精神纽带”,它在“理性的舆论”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6]如果包括报刊在内的正规的传播渠道不畅或者功能减弱,那么流言这种信息流动的异常状态就会出现。虽然流言信源不明,但是当事发突然并且涉及人们切身利益而又无法从正规渠道了解情况时,人们会通过流言渠道寻求信息,流言流通就会非常快。流言具有快速增值的特点,并且伴随大量谣言。2004 年万州群体事件中“公务员打棒棒”、“打人者与警察握手”等谣言,就是导致群众认为警方处理不公而引发警民对峙局面的起因之一。

一个有秩序的社会,应该对群体的情绪宣泄保持警惕。这类宣泄往往不可预测性,极不稳定。它们的特征在于:偏执而又显得高尚,专横而又似乎有理想,崇高而又暴力。其崇高的理论,可以成功地激起了群体的高尚感情,诸如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共同伟业等等,使得群体成员在崇拜和服从的氛围中感到很幸福;以“道德净化”为理由,排斥一切异端和不同意见,其暴力倾向常常显得理直气壮。理性的社会需要民众从群体思维转向公民意识,而这一转变需要道德和法治教育。

注释

1[1]特里·K·甘布尔,迈克尔·甘布尔.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291.

2[2]查尔斯·霍顿·库利.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M].包凡一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205.

3[3]Asch,S.Social Psychology.New York:Prentice-Hall,1952:468.

4[4]徐贲.群众激情宣泄的“羊咬兔子”[EB/OL].共识网.http://www.21ccom.net/articles/sxwh/fzqy/2012/1005/68735.html.

5[5]勒庞.乌合之众[M].冯克利,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36.

6[6]塔尔德,克拉克.传播与社会影响[M].何道宽,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227-228.

心理机制 篇2

心理防御机制在形式分类上大概有十几种,如压抑、反向形成、隔离、抵消、否认、投射、认同、躯体化、退行、内射等等。通过偶像崇拜或对某一类人物形象的认可来塑造自我,来建立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认同”;有人心里特别悲伤,但是她自己觉得一点感觉都没有,这是“隔离”;特别爱一个人,但表现出不理睬的状态,这是“反向形成”„„

1、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

2、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

3、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4、代替性防卫机制

代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像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5、建设性防卫机制

在防卫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补偿,是属于建设性的,它可分为认同和升华两种类型。

1、否认

否认:指拒绝接受不愉快的现实以达到保护自我的作用。借它根本没有发生过,以逃避心理上的刺激和痛苦,获取心理上暂时的安慰。例A、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

B、沙漠中的鸵鸟,在敌人追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时,便把头埋到沙堆里,当作没有这回事就是一种否认表现。

C、当面对亲人突然死亡、自己患了绝症、事业一败涂地时,就常会本能地说“这不是真的”。

D、“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等都是否认作用的表现。E.一些吸烟者认为“吸烟有害健康”没有科学根据,依然我行我素。

2、幻想

幻想:通过想像中成就去满足受到挫折后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心理。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使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与我们常说的“白日梦”相似。儿童时期的幻想偏向于玩具的获得与游戏的满足,青少年则偏向英雄式的崇拜和异性的向往。一般而言,凡性情孤僻而退却倾向者,平常又少有自我表达机会,容易以幻想解除自己的焦虑与痛苦。例A、一位内向、缺乏魅力的男青年恋爱受挫后,想像自己是一个英俊的小伙,成为许多少女心是的偶像,陶醉在幻想的世界中获得心理的满足。或者遭受失恋的挫折后,幻想自己又找到女朋友。

3、压抑

压抑:指把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潜抑到无意识中,不去回忆、主动遗忘。它是指个体将一些不被自我所接纳的冲动、念头等,在不知不觉中被抑制到无意识中,或把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排除在记忆之外,从而免受动机冲突、紧张及焦虑的影响。

例A、某同学因一时糊涂,偷拿同学的钱物,事后羞愧难当,又没有勇气承认,拼命想把这事忘记。以后每遇到同学丢东西,就怕被怀疑,以至最后害怕见同学。

B、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C、如触景生情。

D、有个女孩白天很正常,傍晚时却常常惊叫,大吵大闹,发作时间可持续一、二小时,连续几个月天天如此。看病时,对所提的问题一概回答说“不知道”、“忘记了”。催眠后患者谈出了事情的经过。

4、投射

投射:指把自己所不当、失误转嫁到他人身上,或把自己不能接受的的欲望归结为他人的。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出这个概念。在投射类的心理测验,如洛夏墨迹测验、主题统觉测验、词句完成测验等测验中,被测者通过投射暴露了自己真实的内心世界,从而为医生提供了分析病因的线索。个体将自己的某种罪恶念头或某种恶习,反向指责别人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意念、态度或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及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

例A.一个职工相信别人也占公家便宜,那么,他占公家便宜时便不感到羞愧。

B.一个学生考试作弊,他会说别人也作弊,而且更严重。C、“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五十步笑百步”正是这种心理的写照。

D.当个体失去他所喜爱的人时,他常会模仿所失去人的举动或喜好,以慰藉内心因丧失所爱而产生的痛苦。

E.对外界或他人的不满,或他人对自己的不满,也会转化为自己对自己的不满或愤恨,严重时会导致抑郁和自杀。

5、反向

反向:是指将自己不能接受的欲望和行为以截然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

例A、一个过分炫耀自己能力而惹人注意的人,很可能在他的内心存在着严重的自卑感。

B.明明内心自卑感很重,觉得事事不如别人,但却总表现出自高自大、傲慢不羁。

C、“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与俗语“赴狗入穷巷”、“以退为进”都是反向形成的表现。D、欲盖弥彰

“口蜜腹剑”或“笑里藏刀”

6、转移

转移:指将不满足的情绪发泄到危险较小的对象身上,即比较安全、能为大家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例A、一位先生上班时因与人发生矛盾憋了一肚子火,回家后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太太莫名其妙挨了丈夫的骂,心里不愉快,刚好小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一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了,正好遇上家中的小狗,顺势踢了它一脚,发泄了心中的怒火。

B、受了老师的批评或家长的指责后,把怒气发泄到同学身上。对同学发火、仍东西。

C、像“打狗看主人”、“爱屋及乌”、“不看僧面看佛面”等也都是转移的例子。

7、退行

退行:指表现出与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幼稚行为,心理状态像退回到儿童水平。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

例A、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B、遇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我们会大叫一声“妈呀!”夫妻吵架,妻子跑回娘家向母亲哭诉。

C、自从知道丈夫有了外遇,每当丈夫要外出时,妻子就坐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

D、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就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这些都是退行的行为。

E、做父亲的在地上扮马扮牛给孩子骑,做妻子的偶然向丈夫撒娇等。

F、有的学生为了避免考试失败的焦虑,每遇到考试就说头痛、肚子痛,甚至手部麻痹,以此来逃避考试,此种行为往往是“癔症”的表现。

8、文饰:

文饰 9.补偿

补偿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使目的不能达到时,改以其它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自己的焦虑,建立起自尊心称为补偿。就作用而言,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所谓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至会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日沉溺于喝酒而无力自拔;一个想减肥的人,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自己的挫折;一个得不到正向注意与翔的孩子,用发展负面行为的方法以获得他人的注意。所谓积极性的补偿是指以合适的方法来弥补自己的缺陷,积极性的补偿运用得当会给一个人的人生带来一些好的转变。例如,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学生,致力于学业上的追求而赢得别人的器重。俗话说“失之东隅,收之桑隅”即是这个意思。

10、升华

升华把不被社会所允许和接纳的动机和行为导向比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要求,能被社会或他人接纳,成为建设性的活动能量谓之升华。例如,限于种种原因追求爱情不能实现时,便于工作拼命地工作或看书写作,以此来抒发自己不能倾泻的情感,消除郁闷心情;有打人冲动的人借练习拳击或摔跤来满足自己的愿望。歌德因绿蒂另有所爱,初恋失败而写成《少年维特之烦恼》,脍炙人口;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了皇帝被判处宫刑,在狱中撰写了《史记》。这些都是升华的典型事例。“化悲痛为力量”也是升华。

升华是一种很有建设性的心理作用,也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需品。弗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于1936年发表《自我与心理防御机制》一书,书中谈到的十种防御中,唯有升华不管在成人或儿童都是正常健康的。11.抵消

抵消无论是有意或无意犯了错,人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到他人,令他人无辜受到伤害和损失时更会感到内疚和自责。用象征性的事实或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来减轻自

己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称为抵消作用。例如,无意中做了对别人不利的事赶紧道歉;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衣服或送戒指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自己是一个尽责的丈夫。12.认同

认同是深层次的模仿,指学习自己所崇拜的明星或模范人物,模仿他的行为和形象,进而把他的性格、行为方式、思想品德内化为自己生活准则的一种表现。在儿童至青少年的社会化过程中,认同心理具有重要的作用:儿童用此来学习社会团体的态度与习惯,青少年用此来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学家一致认为,认同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理论认为,认同虽是儿童学习性别角色所必须,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会成为一种防卫反应。作为心理防卫的认同是指,个人在现实生活中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将自己比拟为其他的人物(包括虚构的人物),借以分享成功者的愉快,从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个人的痛苦和焦虑。13.幽默作用

幽默作用是指个体遇到挫折,处境困难或尴尬时,用幽默来化解困境,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人格较成熟的个体常懂得在适当的场合使用巧妙的幽默,来转化一些原来是难堪的情景,度过难关.因此,幽默作用也被认为是一种较高级的心理防御方式. 13.合理化

合理化又称文饰作用,俗称找辙。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为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或者为了维护个人自尊,总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给以开脱(”合理”的辩解),自圆其说,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事实上,在人生的道路上,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暂时采用这种方法以减轻内心痛苦,维护心理的平衡无可厚非。不过,一个人如果常常使用这种机制,借各种托词以维护自尊,则不免有文过饰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之嫌,终非解决问题之道。

词汇歧义消解的心理机制 篇3

关键词:词汇歧义;消解;心理机制

词汇歧义是由词语的一词多义引起的。一词多义现象是指一种语言形式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词义的构成不是自主的,而是与人类对世界的感知、认知有密切关系的。词语由多义到歧义的过程更是与人对语言的认知相关的。

词语多义主要有三类情况:第一类,同音异形异义词;第二类,异音同形异义词;第三类,同音同形异义词。多义词进入短语,如果多种意义都能同时表现出来,就出现了歧义。第一类多义词在书面语中不会形成歧义,这里不作讨论;第二类在口语中不会引起歧义,但在书面语中有引起歧义的可能;第三类无论是在口话还是在书面语中都会引起歧义。因此,后两种值得讨论。因第二类的多义词数量非常有限,本文主要讨论第三类多义词形成歧义的认知问题。

一、词汇歧义形成的原因

(一)语境的限制

词语与意义之间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同样的意义可以用不同的词语来表达,同一词语也可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就是语言中的同义和多义现象。例如,黯然失色:指事物失去了原有的色泽光彩。另一方面也指心情沮丧,显出无精打采的样子。人们在语言的使用中需要根据表达的需要,选择自己认为表达最准确的词语和最优化的表达形式。所谓“选择最准确的词语”就是对要用到的词语进行合语义合语境的考查,当语言使用者对词语和语境的关系把握失误时,就会出现用词失误。用词失误有多种表现,其中之一是多义词的语境限制不够而使多义被激活形成了歧义。例如,他要烙饼,它可以理解为本人要去烙饼,还可以理解为他要烙饼,不要油条。这样的歧义表达,如果接收者无法依据语境的要求选择唯一的义项,歧义便无法消解。所以,词汇歧义形成的首要条件是词语本身具有多义,其次是消除歧义的语境受到限制。

(二)语境创造歧义

语境能消除歧义,语境更能创造歧义。无论是词汇歧义还是句子歧义都是由语境创造的。因为歧义多半是从理解者的角度来说的,表达者在表达的时候总认为自己所说的是表达清楚的、没有歧义的话语。绝不会自己知道有歧义、别人理解会发生误解还要这样说,除非是他要造成幽默表达效果而故意利用歧义。

当表达者所具有的非语言语境与接收者具有的非语言语境不一致时,话语就容易产生歧义。这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发话人对受话人的非语言语境估计不够而形成的。第二种情况是受话者不清楚发话人的非语言语境,而将所接收的话语置于自己拟想的不同的非语言语境来理解时而形成的。例如,笑话中,一个男人去化验科,护士指着前方一个牌匾说:“非本科人员不得入内!”那人大怒,说道:“我就去化验个尿,凭什么还要本科文凭?”这里歧义产生的原因是护士说的“本科”是指本科室,男人口中的“本科”是指本科学历。而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语境在创造歧义。词语到了语境中,多种意义均被激活,就会真正形成歧义。

词汇歧义的形成与消解都与语境有关系,一般说来,语境范围越宽,消歧的效果就越好,语境范围越窄,消歧的效果越差。然而越是范围窄的语境越好掌握,越是范围宽的语境越难掌握,即语言性语境最易把握,场景语境次之,认知语境和背景语境最难把握。但从消歧作用来说,认知语境是最重要的,其作用是最明显的。俗话说的“心照不宣”“一切尽在不言中”等说法,就是指交际双方有共同的认知背景,即使不说双方也都会自然明白。

词汇歧义的形成和消解都是语言的心理过程,前者是多义词词义在语境的引导下被激活,后者是多义词词义在语境的引导下被抑制,其共同的前提是语言使用者对词汇多义的知解。没有对多义的知解,歧义就不可能出现,也就无所谓真正消歧(“主动消解”)。

句法语境可以分为短语语境和句子语境。短语与句子的区别不在于结构的复杂和简单,也不在于结构体的长和短,而在于有无语气和语调。在书面语中,语气由末尾的点号来表示,而语调没有任何书面标志。所以,我们将短语和句子一律称句法结构或句法。句法语境是词语运用的基本语境,是多义词词义得到选择和初步定位的第一站。这一站的选择(即首次消解)是正确的,到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中会得到加强和巩固;如果这一站的选择在现场语境和背景语境中检验为不正确的,就会得到修正。其过程可概括为:“语义输入—检索—语义激活—选择—语义抑制—定位—语义输出”。整个过程都是在认知语境的引导下进行的。

二、心理机制下的歧义消除

词汇歧义的消解是与语义认知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没有语言认知的参与,歧义就不可能被认知;没有语言认知的参与,歧义更不可能得到消解。在这方面,心理语言学的许多研究给了我们启迪。在词汇歧义的消解中,下列认知模式在不同的情形下会起作用。

(一)词义层次网络认知模式

它是认知心理学中的第一个语义记忆模式。这个模式原本是针对言语理解的计算机模拟而提出的,称作“可教的言语理解者”,后来也用来说明人的语义记忆,并因其具有层次网络结构而被称作层次网络模式。其原理是说,各个单词之间如果存在着种属关系,那么,这个网络就是一个词义层次网络。这个模式的基本单元是概念,每个概念都具有一定的特征,每个特征也可视为说明概念的概念。“所有的概念都按逻辑上的种属关系组织起来,最终形成了一个具有层次关系的网络系统。”

层次网络模式对于词语多义的存储和提取有着有益的启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层次网络模式认为,概念的特征是被相应地分级存储着的。在各级概念的不同水平上,只存储该级概念所独有的某些特征,同一级的各个概念所共同拥有的特征,则存储于上一级概念的水平上。对于下一级的概念来说,其共同的特征可通过连线,到高层次的概念处去获得。人们掌握多义词的过程也就是不断认知、存储、形成语义网络和心理词典的过程。

2.层次网络模式认为,词义层次网络的结构就是指由节点与连线构成的网络。其中节点可以表示概念,连线用以连接节点,显示节点间的关系。当某个概念被激活后,先到相应节点上提取有关信息,如果有必要,还要沿着连线再向上搜索,直到找到需要的那个节点。多义词词义激活和抑制的过程是在大脑中寻找节点、不断连线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在瞬间完成的,但其提取语义时的不同倾向,就表现在这个过程的不同操作上。

(二)激活与抑制的认知模式

“激活”指认知结构的激活扩散模型,它也是一种网络模型,是用语义联系或语义相似性将概念组织起来的模型。

激活扩散模型的加工过程是:当某个概念受到刺激或被加工时,在该概念行点上就会产生激活,然后激活沿该节点的各个连线,同时向四周扩散,先扩散到与之直接相连的节点,再扩散到其他间接相连的节点。激活扩散模型告诉我们,获取知识后的保持不仅与知识的组织程度有关,而且还与知识的运用频率和信息加工过程的决策计算等有关。在歧义句法的处理中激活过程表现得更为复杂,在认知激活过程中,激活和抑制是相辅相成的,不被激活就是受到了抑制。对于歧义词语来说,如果没有抑制,歧义词语就会带来真正的歧义;如果有了抑制,就会将不适合要求的意义淘汰掉,对语言作出准确的理解。如果对于歧义词语抑制不当,将该激活的意义抑制了,或将该抑制的意义激活了,都会造成对语言意义的歧解。

激活和抑制认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强调意义之间不是有联系的,但这种联系有直接和间接之分,有紧密和疏远之别,有强弱之差。如基本义与引申义的关系,辐射引申比连锁引申联系紧密;连锁引申中与第一次引申义联系紧密,与再次引申、三次引申联系就逐渐疏远。如果联系的强度减弱,激活的程度也就会随之降低。基本义与比喻义(或借代义)的联系情况要复杂得多,有的比喻义与基本义的关系近一些,有的要远一些。

(三)词义通达的认知模式

词义通达,是指人们通过视觉或者听觉,接收到词形或词音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提取词义的过程。对于歧义的词语来说,接收者接收之后,提取什么样的词义,取决于他对由此词语参与组合而成的句法结构整体意义的理解。在此过程中,语言接收者一般要利用上下文信息对歧义词语进行语义筛选。

词义通达与词频、语义启动、词语的性质、词语是否有歧义等认知结果相联系。歧义词语的认知加工比非歧义词语更加复杂,需要更多的注意参与,但歧义词语的各个意义所需要的时间是不一样的。这是由词义的使用频率决定的,由使用频率的不同形成了主要词义和次要词义的分别。主要词义是使用频率高的词义,次要词义是使用频率低的词义。主要词义在认知过程中激活的速度快、激活程度高,次要词义激活速度慢、激活程度低。

如果句子中的偏好线索符合相应的约束条件,当然只有相应的词义被激活,也就出现了所谓的选择性通达。而句子中的偏好线索不符合相应的所有约束条件,对平衡歧义词语的请问义没有取舍的依据,于是就可能激活所有的词义,就出现了所谓的全面通达。对于非平衡歧义词语来说,如果句子中没有相应的约束条件,只可能激活主要词义。但句子有约束条件时,就能激活相应的次要词义。这些也都是选择性通达。如果约束条件出现在歧义词语之前,由于该条件所导致的自上而下的加工的影响,即使对歧义词语的次要词义的激活速度也会加快。另外,个体的经验所造成的频率是影响歧义词语平衡性的一个重要因素。就个体而言,一个歧义词语的话词义的使用频率或多或少是会有差别的,完全平衡的情况是很少见的。

词义通达的认知模式让我们看到,在歧义词语的语义提取过程中有三大特征:一是主要词义和次要词义提取的速度不一样,提取的频率也不一样;二是高频词提取的速度高于低频词;三是每个认知者对歧义词语的主要意义和次要意义的认识不一样,对高频词、低频词知解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所有这些形成了人们对歧义词语的认知差异。

(四)特征比较的认知模式

在特征比较模式中,所有的特征都储存在所有的有关概念下,认知者掌握了某事物范畴特征,就可以对某事物的特征与该类事物的范畴特征进行比较。特征比较可以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把两个概念的所有特征(包括规定特征和标志特征)作一种整体比较。如果这些特征达到了足够相似的水平,就产生判断为“对”的反应。如果相似性程度特别接近而难以区分,就要进入到第二步,比较两个概念的规定特征。例如,上级概念“鸟”的规定性特征为“长羽毛”“长翅膀”,就自动成为下级概念“鸽子”的规定性特征。“会飞”则是“鸟”的标志性特征。标志性特征对概念也起着一定的辅助性作用。当人们看到某种动物会“飞”,就容易将它同鸟联系起来。在歧义语句的辨识中,特征比较常常表现为对影响句义的词语进行语义特征的比较。

人们对概念特征的把握是依赖于长期的话言实践积累的,只有概念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将概念的特征分析出规定性特征和标志性特征并存储于大脑。用特征比较模式分析由名词概念引起的词汇歧义,可以揭示引起认知差异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亚旭,舒华.词汇歧义消解的认知研究:理论、方法与现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5).

[2]武宁宁,舒华.句子语境中汉语词类歧义词的意义激活[J]. 心理学报,2002(05).

(作者单位 绥化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语言表达的心理机制 篇4

关键词:语言表达;心理机制;心理素质;性格

在日常生活、工作和交往中, 人们常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有的人很善言谈, 与这样的人交谈, 会有“与君一席话, 胜读十年书”之感;或者看一部脍炙人口的作品, 看罢倍受感染, 并能从中领略到很多做人的道理;而有人说起话来则笨嘴拙舌、词不达意, 动起笔来行笔很难。这些口头或书面表达方面的诸多差异, 一方面是与个体的文字功底及相应训练或习惯有关, 另一方面与其言语表达过程中的心理活动也有着密切的联系。

俗话说“言为心声”, 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特点直接影响着言语表达的特色和效果。那么, 言语表达的心理机制怎样?为什么会形成个体间的差异?本文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语言表达的心理机制。

一、不爱言谈者的心理根源

不爱言谈者不爱言谈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除发音器官障碍之外, 还有文化水平低、自小缺乏锻炼、性格内向及心理障碍等因素。其中, 后两种为心理因素, 性格内向是不爱言谈的重要心理根源。这是因为, 性格内向者的心理情感朝向于内, 其思想观点极少表现出来——“潜流奔涌, 外无痕迹”。这种人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只干不说”。踏踏实实、默默无声地实干固然难能可贵, 但在信息时代, 这种心理特征很难适应形势的要求、赶上时代的步伐。“用进废退”, 长期的不言, 还会导致言语生理机能的降低, 影响其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 对于性格内向者, 应正视自己和现实, 找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 发扬优势, 弥补不足, 走向社会, 锻炼自己。

不爱言谈者的心理障碍主要是由后天诸多方面的因素所造成。大多数具有不爱言谈心理障碍的人, 并非从小就不爱言谈, 而是后天在一定的氛围中受到压抑或遇到挫折, 由不敢言开始逐步发展为不爱言谈的。由于我国封建统治的历史较长, 传统文化在人们的思想上形成了较稳固的心理积淀, 再加上“长官意志”、“家长作风”、“一言堂”的客观存在, 使得很多人坚守着“言多必失”’、“祸从口出”等训, 遵循着“沉默为金”、“省言为妙”的原则, 况且在一些人眼中爱言者常被误认为“欲言而不敢言、不能言”的心理氛围, 就会导致言语表达心理障碍的产生, 因此, 要广开言路, 活跃思想, 就必须努力创造一个便言的社会心理氛围。也只有便言氛围的形成, 才能消除不爱言谈者的心理障碍, 使言语有失者也能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爱言而不善言的心理症结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 社会民主氛围的逐步形成, 当代社会中青年群体内一味不言或不爱言者正在减少, 并逐渐向爱言转化, 可是爱言与善言之间存在着较大的距离, 从爱言到善言需要有一个质的飞跃。否则, 只是爱言而言不到点子上, 其结果还不如不言、少言, 也就是说, 日常生活中不善于交往、不善于言谈者, 说的话不是不能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思想、本意, 就是所言生硬, 不便于对方接受, 其预期效果自然达不到。

俗话说, “成则一言, 败则一语”。现实生活中, 人人都有听顺言的心理需要, 善言不仅便于对方接受, 而且往往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既能准确地表情达意, 而又使对方乐于接受的话语, 一方而应体现出语言的艺术性, 另一方面需要适应对方的心理要求, 因此, 善言就其心理机制来说, 必须有灵活的心智、开阔的思维、敏锐的感知。这样才能在日常交往中及时准确地把握对方的心理脉博, 迅速而准确地组织成富有艺术感染力、适应对方的心理趋向, 并能充分地表达自己观点的妙语, 使对方在愉悦的情绪状态中接受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因此说, 对于那些爱言而不善言者来说, 除其语言功底差、艺术修养水平低而外, 更主要的是因为不注意交往对象的具体特点, 不能准确地、全方位地把握对象的心理动向, 不论对方是否愿意接受、是否能够接受, 他们只是一味地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沿着自己的思路, 直抒胸臆。这样必然导致对方的反感, 产生抵触情绪, 交往目的就很难达到。因此, 只有加强相应的训练, 才能保证由爱言向善言的过渡。

三、爱言又善言者的心理素质结构

爱言又善言不仅需要有相应的语言文字训练基础, 还需要有功能互助、健全合理的心理素质结构系统, 大体包括:健康向上的思想情感, 诚实谦逊宽容大度的胸襟, 高尚健康的审美情趣, 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的能力以及比较稳定的情绪等, 具有了这样健全完善的心理素质, 再加之深厚坚实的语言功底, 那么, 他表达出来的语言就一定是本意表达十分清楚、形式活泼、对方乐于接受的;就一定是表达恰当、得体, 即使是在讽刺对方, 也非常适度;这样, 就有可能在对方不乐意接受自己要求的情况下而不得不接受。

在日常生活中, 难免会有求助于别人的时候。在求助前, 如能审慎全面地思维, 把握准对方的心理脉博, 再认真组织好合理而准确的语言形式, 力求在对话中始终掌握说话的主动权, 就能牵动着对方沿着自己的设计去思维, 求助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这样做, 即使由于实际情况的存在达不到有求必应的效果, 也能牵动对方的思维, 给予谦意的解释。如有个学生向一位教师索要一份试卷, 开头第一句就说:“老师, 我听说您还有试卷”。接着陈述了要试卷的目的, 结果如愿以偿。否则, 如果不考虑对方的心理需求, 说话不当, 即使具有客观条件, 也会使自己在求助别人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 目的就很难达到。

在语言表达的进程中还涉及到审美情趣问题。如果具有较高尚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 就能从美的角度去合理地组织语言, 使人听后产生相应的美感体验, 从而使其受到良好情趣的熏陶和感染, 得到美的感受。如一小孩问“妈妈, 这窗户是干啥用的?”妈妈说:“窗户是吸收阳光和新鲜空气的”。如果这位母亲不考虑语言中美的因素, 即使是口齿灵俐, 说出的话也是不美的, 必然会使人产生别别扭扭的主观感受, 很难实现心灵的沟通, 达到相应的语言效果。因此, 在日常生活中, 要注意审美情趣的训练, 增强语言表达的艺术性和感染力。

摘要:语言是人与人交往、适应社会的重要工具, 一个人语言表达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社会活动的效率。依据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探讨了不爱言谈者、爱言而不善言者及爱言又善言者的心理机制, 认为只有通过创造便言的社会心理氛围, 加强言语机能、技巧的训练, 培养良好的性格等手段, 才能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 增强社会适应性。

心理防御机制(写写帮推荐) 篇5

psychological defense mechanism

[名词解释]

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弗洛伊德的女儿安娜·弗洛伊德在其父亲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著名的“心理防御机制理论”。心理防御机制是自我的一种防卫功能,很多时候,超我与原我之间,原我与现实之间,经常会有矛盾和冲突,这时人就会感到痛苦和焦虑,这时自我可以在不知不觉之中,以某种方式,调整一个冲突双方的关系,使超我的监察可以接受,同时原我的欲望又可以得到某种形式的满足,从而缓和焦虑,消除痛苦,这就是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它包括压抑、否认、投射,退化、隔离、抵消转化、合理化、补偿、升华、幽默、反向形成等各种形式。人类在正常和病态情况下都在不自觉地运用,运用得当,可减轻痛苦,帮助度过心理难关,防止精神崩溃,运用过度就会表现出焦虑抑郁等病态心理症状。

压 抑——当一个人的某种观念、情感或冲动不能被超我接受时,就被潜抑到无意识中去,以使个体不再因之而产生焦虑、痛苦,这是一种不自觉的主动遗忘和抑制。如很多人宁愿相信自己能中六合彩而不愿想像自己出街时遇车祸的危险,其实后一种的概率远比前者大,这是一种压抑机制的不自觉运用,因为当人意识到每次出街都要面临车祸的威胁时就会感到焦虑,人为了避免焦虑故意将其遗忘。

否 认——指有意或无意地拒绝承认那些不愉快的现实以保护自我的心理防御机制。如有的人听到亲人突然死亡的消息,短期内否认有此事以减免突如其来的精神打击。

投 射——指个体将自己不能容忍的冲动、欲望转移到他人的身上,以免除自责的痛苦,如一个人性张力过大,做梦时都梦见另一个人与异性在发生性行为,这是自我为了逃避超我的责难,又要满足自我的需要,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到别人的身上从而得到一种解脱的心理机制。

退 行——当人受到挫折无法应付时,即放弃已经学会的成熟态度和行为模式,使用以往较幼稚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这叫退行。如某些性变态病人就是如此,成年人遇到性的挫折无法满足时就用幼年性欲的方式来表达非常态的满足,例如在异性面前暴露自己的生殖器等。

隔 离——将一些不快的事实或情感分隔于意识之外,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这种机制叫隔离,如人们来月经很多人都说成“来例假”人死了叫“仙逝”“归天”,这样说起来可以避免尴尬或悲哀。

抵 消——以象征性的行为来抵消已往发生的痛苦事件,如强迫症病人固定的仪式动作常是用来抵消无意识中乱伦感情和其他痛苦体验。

转 化——指精神上的痛苦,焦虑转化为躯体症状表现出来,从而避开了心理焦虑和痛苦,如歇斯底里病人的内心焦虑或心理冲突往往以躯体化的症状表现出来,如瘫痪、失音、抽搐,晕厥、痉挛性斜颈等等,病者自己对此完全不知觉,转化的动机完全是潜意识的,是病者意识不能承认的。

补 偿——是指个体利用某种方法来弥补其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从而掩盖自己的自卑感和不安全感,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就是这种作用。

合理化——是个体遭受挫折时用利于自己的理由来为自己辨解,将面临的窘境加以文饰,以隐满自己的真实动机,从而为自己进行解脱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狐狸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是酸的。

升 华——指被压抑的不符合社会规范的原始冲动或欲望用符合社会要求的建设性方式表达出来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如用跳舞,绘画,文学等形式来替代性本能冲动的发泄。

幽 默——是指以幽默的语言或行为来应付紧张的情境或表达潜意识的欲望。通过幽默来表达攻击性或性欲望,可以不必担心自我或超我的抵制,在人类的幽默中关于性爱,死亡、淘汰,攻击等话题是最受人欢迎的,它们包含着大量的受压抑的思想。

固 着——心理未完全成熟,停滞在某一性心理发展水平。即如果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会导致固着,固着将导致无法正常地进入性心理发展的下一个阶段。

反向形式——自认为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内心欲望或冲动会引起自我和超我的抵制,表现出来会被社会惩罚或引起内心焦虑,故朝相反的途径释放导致反向形成。如有些恐人症的病人内心是渴望接解异性的,但却偏偏表现出对异性恐惧。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

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

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自我受到超我、本我和外部世界3方面的胁迫,如果它难以承受其压力,则会产生焦虑反应。然而焦虑的产生,促使自我发展了一种机能,即用一定方式调解冲突,缓和3种危险对自身的威胁。即要使现实能够允许,又要使超我能够接受,也要使本我有满足感,这样一种机能就是心理防御机制。

我们可以把防卫机制的类型分为十六种,属五大类。

(一)逃避性防卫机制

这是一种消极性的防卫,以逃避性和消极性的方法去减轻自己在挫折或冲突时感受的痛苦。这就像鸵鸟把头埋在沙堆里,当作看不见一样。这类防卫机制有以下四种形式:

1、压抑(repression)

压抑是各种防卫机制中最基本的方法。此机制是指个体将一些自我所不能接受或具有威胁性、痛苦的经验及冲动,在不知不觉中从个体的意识中排除抑制到潜意识里去作用。是一种:“动机性的遗忘”(motivated forgetting),个体在面对不愉快的情堵时,不知不觉有目的地遗忘(purposeful forgetting),与因时间久而自然忘却(natural forgetting)的情形不一样。例如,我们常说:“我真希望没这回事” ,“我不要再想它了”,或者在日常牛活中,有时我们做梦、不小心说溜了嘴或偶然有失态的行为表现,都是这种压抑的结果。

压抑作用,表面上看起来我们已把事情忘记了,而事实上它仍然在我们的潜意识中,在某些时候影响我们的行为,以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做出一些自己也不明白所做的事情。例如,李老师的岳母相当势利,又爱挑剔,由于她一直觉得李老师配不上自己的女儿,故此多年来每次见到李老师就总是冷嘲热讽的,令李老师十分难受和尴尬。上星期日李大大生下第一个儿子,于是请李老师通知各至亲好友。李老师忙碌地打了一连串电话后,在与太太复核有无遗漏时,才骤然发觉自己居然忘了致电岳母大人。李老师用“压抑”的防卫方式来逃避面对岳母的痛苦。压抑有时也会导致失去记忆,例如,有一些曾遭受极悲伤或目赌惊恐事件的人,会把那次经历忘得一干二净,无法再回想起来。比如战场上的士兵、从火里逃生的人、大恋的人……在事件过后,以失去记忆来免去面对的痛苦与悲伤。例如,春娇与男人志明交往了三年,订婚的前夕,忽然志明变心了,母亲知道春娇十分爱志明,担心她想不开,就好言安慰她,焉知春娇说:“志明是谁?你能不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什么事情?我和他是什么关系?为什么我一点也想不起来?”春娇所用的防卫方式是“压抑”。当然不是每一次的压抑都会导致失去记忆,只有个人主观认定极端可怕的经历,才会导致失去记忆。精神分析学派主张将潜意识化,以了解影响我们行为的因素。不过有些事情还是“忘记了最好”。若一定要找回那“失去的记忆,通常也会找回那“失去的哀伤”。

2、否定(denial)

否定是一种比较原始而简单的防卫机制,其方法是借着扭曲个体在创伤情境下的想法、情感及感觉来逃避心理上的痛苦,或将不愉快的事件“否定”,当作它根本没有发生,来获取理上暂时的安慰。“否定”与“压抑”极为相似。唯“否定”不是有目地的忘却,而是把不愉快的事情加以“否定”。

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见,譬如,小孩子闯了祸,用双手把眼睛蒙起来,就像沙漠中的驼鸟,敌人迫赶逼迫在眼前,无法面对,把头埋于沙堆中,当做没这回事一样,都是一种否定的表现。又如春娇与男友志明交往了三年,在订婚的前夕,忽然志明变心了,母亲知道春娇十分爱志明,担心她想不开,就好言安慰她,焉知春娇说:“其实不结,她好,我一向也在担心结婚后怎能家庭与事业兼顾……。”春娇用“否定”的防卫方法来逃避现实的痛苦。

许多人面对绝症,或亲人的死亡,就常会本能他说“这不是真的,用“否定”来逃避刀距大的伤痛。其他如“眼不见为净”、掩耳盗铃”,都是否定作用的表现。

心理学家Lazarus在对即将动手术的病人所作的研究中发现,使用否认并坚持一些错觉的人,会比那些坚持知道手术一切实情。精确估算愈后情形的人复原的好。因此,Lazarus认为“否认”(拒绝面对现实)和错觉(对现象有错误的信念)对某些人在某些情况下是有益健康的。但Lazarus也指出,否认与错觉并不是适用于每一种情况(例如,有些妇女拒绝承认她们的乳房有硬块,可能是癌症的预兆而大迟去就医)。不过在无能为力的情况时,否认与错觉仍不失为有效的适应方式。

3、退回(regression)

退回是指个体在遭遇到挫折时,表现出其年龄所不应有之幼稚行为反应。是一种反成熟的倒退现象。例如,已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儿童,因母亲生了弟妹或家中突遭变故,而表现出尿床、吸吮拇指、好哭、极端依赖等婴幼儿时期的行为。

根据勒温等人的研究,认为二至五岁的儿童遭遇挫折而表现退回行为(regressive behavior),平均要比实际年龄倒退一年或一年半。退回行为不仅见于小孩,有时也发生于成人。例如,平常如有重大事情发生时,有时我们会大叫一声“妈呀!,或夫妻吵架,妻子跑回娘家向母亲哭诉,都是退回的行为。自从知道丈夫有了外遇之后,每当其夫要外出时,她就在地上大哭大叫,一直到丈夫答应不外出为止。有一女学生,自从被班上同学嘲笑后。每当要上学时,就会肚子痛而无法上学。有一教师在成长过程中被母亲管教得十分严格,加上母亲的蛮横无理,令她对权威人物产生极大的恐惧,甚至到她成年后,虽然学有所长,但在权威人物面前,她就会变得毫无主张,就如在任教的学校,她是一位极受欢迎的教师,但校长每次约见她,却总感到毫无自信;因为每次见她,她不但张皇失措,而且校长每要求她做任何事,她都说不会做,要求校长教她,并请求校长详细告诉她如何做;所有表现,就像一个无知愚昧的小女孩。上述三例中的“在地上大哭大叫”、“肚子痛”、“极端依赖”,都是一种退回行为。

当人长大成人后,本来应该运用成人的方法和态度来处理事情,但在某些情况中,由于某些原因,采用较幼稚的行为反应,并非不可。例如,做父亲的在地上扮马扮牛给孩子骑,做妻子的偶然向丈夫撒娇等,偶然倒退’,反而会给生活增添不少情趣与色彩。但如常常“退化”,使用较原始而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困难,而已利用自己的退化行为来争取别人的同情与照顾,用以避免面对现实的问题与痛苦,其退化就不仅是一种现象,而是一种心理症状了。

4、潜抑

在日常生活中,某些事情的发生,往往会触发我一些感受,通常我们会作出自然与直接的表达,但在特别的情况,我们的反应会不寻常,基于各种原因,很可能我无意识地已将真正的感受作了压抑。例如:丁校长是个汽车爱好者,惜车如命,太太常常取笑他简直将自己的汽车当作了儿子。一天早上,当他在赶往教育局参加会议时,不幸发生了交通意外,他的车子被尾随的客货车碰撞了一下。当时丁校长只是下车随便望望被撞毁的车尾部分,然后便冷静地匆忙与对方交换通讯电话,在抄下对方的车牌后,就马上开车驶往教育局,同时,再集中精神构思在会上个人要作的重要陈词。在这事件中,由于撞车时是八点三十二分,二十八分钟后会议就要开始,而重要的事情亦急待决定,丁校长一反常态的表现,只是因为他采用了潜抑防卫机制。

(二)自骗性防卫机制

此类防卫机制含有自欺欺人的成分,也是一种消极性的行为反应。它含有反向作用,走向另一极端,邪派的会扮成极正派的,去瞒过自己和别人。合理化作用的,总会为自己找出些理由来自辩。抵消作用的,同合理化作用相似,但不单独用理论来自卫,而是加上具体的运用。隔离、理想化及分裂等作用也是运用技巧的方法来欺骗自己或别人。以上六种,也是人们常运用的防卫方法。以下我们详细阐明,明白了,可以协助我们了解自己或他人行为的背后动机。

1、反向(reaction formation)

当个体的欲望和动机,不为自己的意识或社会所接受时,唯恐自己会做出,乃将其压抑至潜意识,并再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在外显行为上称为反向。换言之,使用反向者,其所表现的外在行为,与其内在的动机是成反比的。在性质上,反向行为也是一种压抑过程。例如:一位继母根本不喜欢丈夫前妻所生之子,但恐遭人非议,乃以过分溺爱、放纵方式来表示自己很爱他。又如一位好吃糖,但被告诫吃糖会至牙,且不为妈妈所喜欢的女孩,每每与母亲逛超市,总指着糖果对母亲说:“不可以吃糖,吃糖会至牙,且妈妈不喜欢。”有一首歌,曲名叫做《我的心里没有他》,这首歌从头到尾,都一直在强调“我的心里只有你,没有他,如果“你”也懂得一点“反向”防卫机制的话,你就该了解他的心里到底有没有“他”了。其他如我国“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故事与俗语“赶狗人穷巷”、“以退为进”都是反向的表现。通常使用“反向”者,本身对于自己在使用此机制一无所知,而非“口蜜腹剑”、“笑里藏刀”,或“假仙”刻意而为。

反向行为,如使用适当,可帮助人在生活上之适应;但如过度使用,不断压抑自己心中的欲望或动机,且以相反的行为表现出来,轻者不敢面对自己,而活得很辛苦、很孤独,过度使用将形成严重心理困扰。在很多精神病患者身上,常可见此种防卫机制被过度使用。

2、合理化(rationalization)

当个体的动机未能实现或行为不能符合社会规范时,尽量搜集一些合乎自己内心需要的理由,给自己的作为一个合理的解释,以掩饰自己的过失,以减免焦虑的痛苦和维护自尊免受伤害,此种方法称为“合理化”,换句话说,“合理化”就是制造“合理”的理由来解释并遮掩自我的伤害。事实上,在人生的不同遭遇中,除了面对错误外,当我们遇到无法接受的挫折时,短暂的采用这种方法以减除内心的痛苦,避免心灵的崩溃,并无可厚非,有句话说:“得意时是儒家,失意时是道家”,就是一种适应生活的哲学。更何况在找寻合理”的理由时,也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不过,个人如常使用此机制,借各种托词以维护自尊,则不免有文过饰非,欺骗别人也欺骗自己之嫌,终非解决问题之道。很多强迫型精神官能症(obsessive neurosis)和幻想型精神病(paranoid psychosis)患者就常使用此种方法来处理其心理问题。

一般,“合理化”可分为三种方式:

(1)酸葡萄(sour grapes)

当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因自己能力不够而无法取得时,就加以贬抑和打击,称为酸葡萄。此机制是引申自伊索寓言(Aesop,s fab1e)里的一段故事,从前有一只狐狸走进葡萄园中,看到架上长满了成熟葡萄,它想吃,但因架子太高,跳了数次都摘不到,而无法吃到葡萄,它就说那些葡萄是酸的,它不想吃了。其实葡萄是甜的,它因吃不到,而说葡萄是酸的。在日常生活中像这样的例子很多,例如,一个体育能力差的学生,说只有四肢发达的人,才会喜欢体育;容貌平凡的女子特别爱说“自古红颜多薄命,“红颜是祸水”;追不到女朋友的男孩说“这种女人品德不端、水性杨花,嫁给我,我都不要”。

(2)甜柠檬(sweet lemon)

与酸葡萄相反的,另一种自卫机制是甜柠檬,此方法是指企图说服自己和别人,自己所做成或拥有的已是最佳的抉择。上述伊索寓言里所说的那只狐狸,后来走到柠檬树旁,因肚子饿了,就摘拧檬充饥,而且边吃边说柠檬是甜的,其实拧檬味道是酸涩的。引申到我们面对生活中所发生的一些不如意的事,有时我们也会像这只狐狸一样,努力去强调事情美好的一面,以减少内心的失望和病苦。如,娶了姿色平平的妻子,说她有内在美;嫁给木呐寡言的丈夫,说他忠厚老实;孩子资质平庸,说他“傻人有傻福”。这种“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知足常乐”的心态,有时适当地运用,能协助我们接受现实,但这种方法,如过分使用,会妨碍我们去追求生活的进步。

(3)推诿(projection)

此种自卫机制是指将个人的缺点或失败,推诿于其他理由,找人担带其过错,个人心灵之平静。例如,学生考试失败,不愿承认是自己准备不足,而说老师教得不好、老师评卷不公或说考题超出范围;战败的将军不愿承认战败是因自己策略运用错误,而说是“天亡我也,非战之过”。打人说是自卫;喜欢应酬、饮酒作乐,说是为了生意或工作在联络感情;球赛输了,说场地不好,裁判不公;老师体罚学生,说“爱之深,责之切。这些都是一种推诿用。有一句台湾俚语:“不会划船说溪窄。”很传神地表现推诿作用。

3、仪式与抵消(ritua1 and undoing)

无论人有意或无意犯错,都会感到不安,尤其是当事情牵连他人,令他人无辜受伤害和损失时,的确会很内疚和自责,倘若我们用象征式的事情和行动来尝试抵消已经发生的不愉快事件,以减轻心理上的罪恶感,这种方式,称为仪式与抵消。例如:一位有了外遇的丈夫,买轿车、送钻戒给妻子来消除心中的罪恶感,并且以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个尽责的丈夫;又如:一位工作繁忙无暇陪孩子的父亲,提供孩子最好的物质来消除心中愧疚感,并目似这个行动来证明他是照顾孩子的。另外新年时节,打破东西说“岁岁平安”也是一样,都是采用“仪式与抵消”的防卫机制。

有些心理疾病,是由此机制的过度使用而造成。有一因自卫不慎杀死人的中年妇人,患有强迫洗手症(每天洗手二十多次,且每次洗手时间长达二十多分钟,其手部皮肤近乎溃烂)。后经心理治疗,发现其强迫洗手症是来自干她的不慎杀人所引发的罪恶感。她认为她的双手沾满血腥,是污秽肮脏的,因此,她无法控制自己不断想洗手的念头与行为(事实上她想洗去的是自己的内疚),她以洗手来减轻内心的罪恶感。

4、隔离(isolation)

所谓“隔离”是把部分的事实从意识境界中加以隔离,不让自己意识到,以免引起精神上的不愉快。最常被隔离的是与事实相关的个人感觉部分,因为此种感觉易引起焦虑与不安。如人死了,不说死掉而用“仙逝”、“长眠”、“归天”,或“去苏州卖鸭蛋”,个体在感觉上就不会因“死”的感觉而悲伤或有不祥的感觉。又如:谈恋爱的男女,为减少肉麻的感觉,不说“我爱你”,而改用“I 1ove you”代替。另外有人把“厕所”说成“上一号”或“去唱歌”,也是一种隔离。“隔离”是把“观念”与“感觉”分开,很多精神病患者常有此现象;因此,在心理治疗过程当中,心理治疗者常注意观察病人使用“隔离”的情形,以发现、发掘问题症结之所在,而进行治疗工作。

5、理想化(idealization)

在理想化过程中,当事人往往对某些人或某些事与物作了过高的评价。这种高估的态度,很容易将事实的真相扭曲和美化,以致脱离了现实。例如:方老师常常在朋友面前称赞自己的女朋友盈盈如何貌若天仙,以致大家都渴望早日可以见见他口中的美人。在上周日大伙儿一同去旅行时,方老师手拖着一位又矮又瘦,相貌极为平凡的女士出现了。当他热烈地向众人介绍那女士就是盈盈时,每个人都失望了。在这事件中,方老师是将自己的女朋友理想化了。

6、分裂(dissociation)

有些人在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时常出现矛盾与不协调的情况。且有时在同一时期,在不同的环境或生活范畴,会有十分相反的行为出现。在心理分析中,我们可以说他们是将意识割裂为二,在采用分裂防卫机制。例如:富甲一方的田先生不但是一位社会知名的慈善家,他的妻子和三位早已成材的儿女,都常常在朋友面前称赞他是一位难得的慈父,品德情操,都令他们景仰。但是,在他的工作中,他对自己的下属却十分苛刻,冷酷无情,为此人人都批评他是刻薄成家的。至于在商场上,他更加是投机取巧,唯利是图,也绝无道义可言。田先生井非虚伪,只是他在生活,采取了分裂保卫机制。

(三)攻击性防卫机制

人心里产生不愉快时,但又不能向对象直接发泄,便会利用转移作用,向其他对象以直接或间接的攻击方式发泄,或把自己的不是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判断他人的对错。这类防卫机制有两种方式——转移和投射。

1、转移(displacement)

转移是指原先对某些对象的情感、欲望或态度,因某种原因,(如不合社会规范或具有危险性或不为自我意识所允许等)无法向其对象直接表现,而把它转移到一个较安全、较为大家所接受的对象身上,以减轻自己心理上的焦虑。例如:有位被上司责备的先生回家后因情绪不佳,就借题发挥骂了太太一顿,而做太太的莫名其妙挨了丈夫骂,心里不愉快,刚好好小孩孩在旁边吵,就顺手给了他一巴掌,儿子平白无故挨了巴掌,满腔怒火地走开,正好遇上家中小黑狗向他走来,就顺势踢了小黑狗一脚,这些都是转移的例子。其他如:“打狗看主人”、“爱屋及乌”、“不看僧面看沸面”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等,都是转移的例子。转移不一定只出现在负面的感受上(如憎恶、愤怒等),有时正面的感受(如喜爱等)我们也会作出同样的处理。例如:一位结婚多年,膝下尤虚的老师,将其全部心力用于关怀他的学生,就是正面转移的例子。转移的目标有时也会有类似的情形发生。例如:一个无故被责怪的学生说,“所有的老师都是不明事理的”;一个无故挨警察责打的人说,“凡是警察都是坏人”。

转移有多种,有替代性对象(或目标)的转移、替代性方法的转移、情绪的转移。例如:有一对夫妇因感情不睦而协议离婚。离婚后一女一子归父亲扶养,但父亲因工作关系,将其子女寄养在台湾南部祖父母家中。祖父母对待男孩的态度非常严格苛刻,常常无缘无故地打他,而对女孩则完全不一样,疼爱有加。致使男孩心中不平而离家出走,后经其父寻回但仍寄居在祖父母家中,但回到祖父母家中后,男孩即开始出现破坏家中物品,且割破自己衣物、自残等行为。后经家族治疗,始发现其祖父母对男孩的母亲坚持离婚致使家庭破裂,心生不满,而在不知不觉间将不满之情绪发泄到长得像母亲的男孩身上。此例中,祖父母使用了替代对象的转移讨(如祖父母将对男孩的母亲之不满移至男孩身上),情绪性的转移(如祖父母严格苛刻地对待男孩),而男孩则使用了替代性方法的转移(如以自残之内向攻击来达到直接攻击的目的)。在精神分析治疗学派中,治疗者和当事人间的关系是一种移情关系(transference),此移情关系是精神分析治疗学派的核心。意指当事人将过去潜意识中的正向情感、负向情感和幻想转移到治疗者身上,此种移情关系也是转移作用的一种。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不少人也有转移的情形产生。事实上,转移使用得当,对社会及对个人都有益。例如:中年丧子的妇人,将其心力转移于照顾孤儿院的孤儿。但有些如战场上的士兵,因受不了战争的残酷,眼见自己同伴一个一个倒下,而转移成生理失明一

一、症状;或有些人在生活中受到不公的待遇,被激起报复、仇恨的心将其偏激心态移转至一无辜的人。例如有一则发生在美国社会的真实新闻,说有一个失恋的青年人,因其女友弃他而去,心生怨恨,便以杀人泄恨,在其被逮捕前连杀了十多位与其女友相似的人。总之,转移,应用得当,对己、对人、对社会都会有帮助,否则易造成伤害。

2、投射(projection)

精神分析学者认为投射是个体自我对抗超我时,为减除内心罪恶感所使用的一种防卫方式。所谓“投射”是指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别人身上。有一首诗“我见青山多妩媚,谅青山见我亦如是”,及庄子与惠施《临渊羡鱼》的故事,都是投射的例子。

弗洛伊德于1894年提此概念,用以分析及了解“说者的内心世界”。著名的罗沙克人格测验就是以墨汁投射图来分析人的内心所思所想,其他投法如,主题统觉测验、文章完成测验、绘图挫折测验等皆属之。

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投射”的情形也很普遍,亦是人际交往的一种方法。不过在防卫机先让,“投射”含有一种特殊的涵义,即个体将自己的某种罪恶念头,或有某种恶习,反向指斥另认有这种念头或恶习;或者把自己所不能接受的性格、特征、态度、意念和欲望转移到别人身上,指责别人这种性格的恶劣及批评别人这种态度和意念的不当。投射能让我们利用别人作为自己的“代罪羔羊”,使我们逃避本该面对的责任。例如:一个在潜意识里对自己女秘书有:非分之想的上司,却推说她在勾引他(如,一个工作余暇以看色情影片和寻花问柳以排遣时间的人,每逢与人交谈则·,他总是在批评同事闲谈时离不了色情与女人,令他十分厌恶,其他如“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都是一种投射的表现。此种机制可以保护个人内心得以安宁,但会影响个体对事情的正确观察和判断能力,并易造成人际关系上的问题,对个人缺乏建设性的功能,例如:有些不良少年,别人无意中看他一眼,他就动手打人,认为别人瞧不起他,这都是投射因素使然。患有妄想迫害症(Daranoid一psychosis)的病人,亦多采用此机制,他内心憎恨别人,却疑神疑鬼,无中生有他说别人要杀害他。

(四)代替性防卫机制

代替性防卫机制是用另一样事物去代替自己的缺陷,以减轻缺陷的痛苦。这种代替物有时是一种幻想,因为现实上得不到实体的满足,他便以幻想在想像世界中得到满足,有时用另一种物件去补偿他因缺陷而受到的挫折。这类防卫机制分幻想型和补偿型两种。

1、幻想(fantasy)

当人无法处理现实生活中的困难,或是无法忍受一些情绪的困扰时,将自己暂时离开现实,在幻想的世界中得到内心的平静和达到在现实生活中无法经历的满足,称为“幻想”。与常说的“白日梦”相似,例如,工人柯金上班时,被领班无理地骂了一顿,十分愤怒,但位居人下,无法可施,同家途中,他买了一张爱国奖券,吃饭时与大太闲谈时说:“如果中了奖,他要自己开间工厂,重金将领班请来,然后给他颜色看,令他受辱……”谈着谈着,柯金轻松多了,他用的方法就是“幻想”。意义治疗法创立者弗兰克尔,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集中营待了四年之久,他发现能从集中营活着出来的人,与其是否年轻力壮无多大关系,最主要的是对未来有“憧憬”(亦即以幻想未来远景,来支持自己忍受目前的苦难)。幻想是一种想像作用,是幼儿必经的生活过程。很多心理学家认为个体所幻想的内容与学习经验有关(随着学习经验的增加而有不同的内容),例如,儿童时期的幻想偏向于玩具的获得与游戏的满足,而青春期少年则偏向英雄式的崇拜。一般而言,凡性情孤僻有退却倾向者,平常又少有自我表达机会,易以幻想解除其焦虑与痛苦。

幻想可以是一种使生活愉快的活动(很多文学、艺术创作都源自幻想中),也可能有破坏性的力量(当幻想取代了实际的行动时)。幻想可以说是一种思维上的退化。因为在幻想世界中,可以不必按照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与逻辑思维来处理问题。可依个体的需求,天马行空,自行编撰。

幻想使人暂时脱离现实,使个人情绪获得缓和,但幻想并不能解决现实问题,人必须鼓起勇气面对现实,并克服困难,才能解决问题。否则经常沉洒于幻想中,而使“现实”与“幻想”混淆不清时,会显现出歇斯底里(hysterical neurosis)与夸大妄想(grandeur delusion)般的症状。如,有一位学校临时约聘的技工,最近因参加技术检验考试,没有通过,而较之同时一起被学校约聘的其他两位技工,不但通过考试并被学校改聘为正式技职,使他的心理上受到了很大的挫折,再加上其女友也因他没有通过考试,认为他没有前途而与他分手,在这种双重打击下,最近他开始语无伦次,到处说他已被校长聘为总务主任,并以总务主任自居,要求学校总务处的工作人员听从他的指示。这位技工所显现出来的行为,即是因为他在无法改变现实环境下,凭借着个人的想像力改变了他脑子中的现实(把幻想当成是真事)以维持其心理的平静,而形成了夸大妄想症。

2、补偿(compensation)

“补偿”一词,首先出现于阿德勒的心理学中。阿德勒认为每个人天生都有一些自卑感(inferiority)(来自小时候,自觉别人永远比自己高大强壮,所产生的自卑),而此种自卑感觉使个体产生“追求卓越”(striving for superiority)的需要,而为满足个人“追求卓越”的需求,个体乃借“补偿”方式来力求克服个人的缺陷。我们使用何种补偿方式来克服我们独有的“自卑感”,便构成我们独特的人格类型。因此阿德勒主张,欲了解人类的行为,根本上必须掌握两个基本的观念一一自卑感和补偿。

当个体因本身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致使目的不能达成时,改以其他方式来弥补这些缺陷,以减轻其焦虑,建立其自尊心,称为补偿。就作用而言,补偿可分为消极性的补偿与积极性的补偿。所谓消极性的补偿,是指个体所使用来弥补缺陷的方法,对个体本身没有带来帮助,有时甚或带来更大的伤害。例如,一个事业失败的人,整日沉溺于酒精中而无法自拔;一个想减肥的人,一遇到不如意的事,就以暴饮暴食来减轻其挫折;一个被同学排斥的学生,参加不良帮派组织以取得帮派分子的接纳;一个得不到正向注意与关怀的孩子,发展负面的行为以获得他人的注意。另一种积极性的补偿,运用得当,会带给我们人生一些好的转变。所谓积极性的补偿是指以合宜的方法来弥补其缺陷。例如,一个相貌平庸的女学生,致力于学问上的追求,而赢得别人的重视;前联邦德国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立许多慈善救济组织,也特别成立对犹大人救济的组织,以弥补次大战时希特勒政府对世界的浩劫和杀害犹太人的内疚;古希腊的演说家笛莫斯安思,为了克服的口吃,而将石子含在中作练习,以使他的发音更正确,结果他不但克服口吃的缺陷,还成为名演说家与辩论家;有位美国,总统的第一夫人曾说,她年轻时,容貌不美,转而致力于培养内在美,去追求成就感,才能有今天的成就。以上这些例子,和我们常说的。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的涵义是一样的,都是成功的补偿。除了上述两种补偿,另有一种补偿方式,称为“过度补偿”(over,Compensation),指个人否认其失败或某一方面的缺点不可克服性而加倍努力,企图予以克服,结果反而超过了一般正常的程度。例如,有一个在学校被人嘲笑为“男人婆”的女老师,为了向别人证明,她是个有“女人味”的女人,就大量的购买各种名牌化妆品、名牌服饰,把自己打扮的花枝招展,每天一套新衣服,一反往昔衬衫、牛仔裤的打扮。她的改变,为她赢得了他人的赞美,但也因而造成她入不敷出的经济窘状,而她在缺钱又想维持被赞美的形象,在百货公司行窃时,被当场逮住,移送法办,断送了她美好前途。补偿具有一种向后拉(补救)以防向前倒(失败、障碍)的功效,对个体之心理及行为而言,颇有裨益;然使用错误补偿方式则有害而无益了。上述女老师的例子,就是一个很好证明。综合上述这些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在不完美的人生里,人的一生中或多或少都会使用补偿方法来克服缺陷,唯一差别在有人因生理上缺陷(如姿色平庸的女学生),有人因心理上缺陷(如怕别人怀疑她没有女人味的女老师),有人因社会性缺陷(如事业失败的人),有人因过错上的缺陷(如造成二次大战浩劫的人其心理之内疚),而使用各种不同的补偿方式。

(五)建设性防卫机制

在防卫机制中较好的一类,是向好的方面去做补偿,是属于建设性的,它可分为认同和升华两种类型。

1、认同(identification)

在人生中,每个人都有一些重要的事情需要去完成,而其中主要的一项就是完成“认同”的历程。“认同”始于儿童至青少年期成为主要发展任务。儿童用来学习社会团体态度与习惯,青少年用来找寻自我、肯定自我。因此心理学家们一致认为“认同”是协助人格发展的重要方法。但精神分析学派的说法,“认同”虽是儿童学习性别角色所必须,如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一种防卫反应。“认同”意指个体向比自己地位或成就高的人的认同,以消除个体在现实生活中因无法获得成功或满足时,而产生的挫折所带来的焦虑。就定义来说,认同可借由心理上分享他人的成功,以为个人带来不易得到的满足或增强个人的自信。例如:一位物理系学生留了胡子,是因为他十分仰慕系中一位名教授,而该教授的“注册商标”就是他很有性格的胡子,此学生以留胡子的方式向教授认同。其他如“狐假虎威”“东施笑擎”都是认同的例子。认同有时也可能认同一个组织。例如:一个自幼失学的人,加入某学术研究团体成为该团体的荣誉会员,并且不断向人夸耀他在该团体的重要性。

2、升华(sublimation)

升华一词是弗洛伊德最早使用的,他认为将一些本能的行动如饥饿、性欲或攻击的内驱力转移到一些自己或社会所接纳的范围时,就是“升华”。例如:有打人冲动的人,借锻炼拳击或摔胶等方式来满足;喜欢骂人,以成为评论家来满足自己;想杀人,以“外科医师”或“屠夫”(杀猪、杀牛)工作为职业来满足自我本能的冲动。上述例子都是一种升华作用。一生命运多命运多舛的西汉文史学家司马迁,因仗义执言,得罪当朝皇帝,被判处宫刑,在狱里,他撰写了《史记》。《少年维持的烦恼》作者歌德,失恋时创作了此一书,他们都是悲恼中之坚强者,将自己的“忧情”升华,为后世开创一个壮观伟丽的文史境界。弗洛伊德之女,安娜·弗洛伊德(Freud,A。)于1936年发表《自我与心理防卫机制》一书,并于书中将防卫分成十种类型。她认为其中九种防卫常见于神经质的成人与正常的儿童,唯“升华”不管在成人或儿童,都是正常健康的。

运动学习的心理机制及其应用 篇6

【关键词】运动学习 体育教学 运动训练

一、运动学习过程的理论解释

运动学习之阶段划分是理论界研究较多的问题,对此问题也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研究者认为,运动学习过程经历了动作定向、动作完成和动作自动化三个连续的阶段。动作定向是学习者初步感知动作结构和方式,在头脑中形成动作表象,并在练习中对动作进行调节和控制。动作定向是运动学习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研究表明,这一环节的有无,将直接影响技能形成的效果。一般来说,所学的技能愈复杂,动作定向的成份就愈重要。动作完成是动作定向到动作自动化的过渡阶段,在此过程中,学习者从对单个动作的反复练习和动作组合的联系中逐步建立完整动作的操作程式。建立程式的完成就表明运动学习已进入自动化阶段。

运动学习是以改善人类运动动作技能和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许多运动技能的衡量标准在于动作过程的优美、准确,技能类表现难美型运动均为如此;而另外一些运动的衡量标准则在于运动成绩,如跳跃的高度、远度、跑的速度、投掷的准确度等等。对于这类动作技能,更多的研究集中在神经生理学的研究和生物力学研究方面,如神经生理学的神经反应时研究、肌电图研究等。但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对于高水平运动员来讲,在技能方面的改进比体能方面的改进能够更大程度地提高成绩,因为良好的技术可以使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目前运动训练界所强调的训练专项化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运动员的专项技术水平。

二、运动学习策略及其理论解释

学习活动是心理学研究已久的一项内容。运动学习是学习的一种,因此,学习理论也包含了许多关于运动学习的研究。同时,学习的心理机制对于解释运动学习也是适用的。学习运动技能的过程包括两个阶段,其一是在头脑中建立运动动作做法的内部表征,这个表征是人脑思维过程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系统;其二是将表征外化为运动外显行为的过程。前一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感知、理解、记忆、储存的过程,这与一般的学习没有本质的区别,它也是对于概念,规则,命题等的学习。后一个过程则是对储存知识的提取和对自身练习动作的控制。在学习任何一项运动技能时,这两个过程是缺一不可的。但根据动作技能的特点,这两个过程所占的比例是不同的,对于复杂的、成套的运动动作第一个过程 显得尤为重要。因为,人的日常活动中包含了许多本能性和习惯性的动作,在学习新动作时,这些动作会对新的学习产生干扰作用。对于较复杂的运动学习过程,这种干扰作用主要表现在对学习认知过程的干扰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说,学习新的运动动作的过程,就是打破旧的习惯,建立新习惯的过程。

心理学发展史中曾经有过行为主义心理学与认知心理学之争。行为主义心理学以人类的行为为研究对象,它研究人类接受的刺激和对此刺激作出的反应,至于头脑中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则不感兴趣,认知心理学则要打开大脑这个黑箱,研究人类的认知过程。由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刺激—反应”,行为主义派学者在研究运动学习时,注重研究单一动作的学习过程和动作控制过程中的神经通路、神经肌肉特性等。因此,体育教学和运动训练领域曾较多地受到行为主义观点的影响,甚至直接以行为主义理论为指导,这使得运动学习者也非常注重单一动作及动力定型的控制模式,即以分解学习方法为其基本学习策略。分解学习方法就是将一个整套的运动动作划分为单个的动作进行学习的方法。与此不同,认知心理学注重对学习者认知过程的研究,并提出人类所学习的知识在头脑中以一定的结构形式储存,新学的知识必须被纳入到旧的认知结构中,新学的知识才会被真正理解和记忆,学习的过程就是旧知识对新知识的解释过程。近年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被越来越多的教师和学习者所接受,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形成的学习策略被称为是整体学习法。整体学习法就是在学习过程中,努力感知动作的整体形象,并用头脑中的已有知识对其进行解释,然后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进行分步学习。整体学习法更加强调学习者自身的主动性,因而是一种较好的学习方法。

当一个人进入一个陌生的城市,要想尽快了解城市的布局及路线,当开车在市里转,效果不会太好。但如果先看看城市地图,再实地转转,那样认知效果就会显著提高。这就是从整体认识部分优越性之所在,在运动群体中,采用不同学习策略的学习者,其学习的长期效果是不同的。采用完整学习法的学习者对正确动作的表征十分清楚,同时对自身动作的优劣也有着良好的感知能力;而采用分解学习法的学习者对自身局部动作的调节能力较强。

三、运动学习理论在运动教学指导方面的应用

美国教育家布鲁纳曾指出,教师的作用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进行学习,而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这一观点在教育界引起了很大反响,人们从此开始注重研究学生的学习,也从此,学习理论的研究被广泛应用到教学研究当中。运动学习理论在运动教学中的应用与此雷同。

技能获得是运动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研究一些极其简单的,容易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控制的技能。如打字、按时间间隔要求打点、手脚协调动作学习等,这方面的研究得到了许多人类运动技能获得的规律。在运动教学与训练的要求下,运动学习的研究逐渐走出了实验室研究领地,走入了实验课堂,研究的内容取材也逐渐扩大,从简单的技能到复杂技能,从单一的运动技能到连续技能等。

对运动学习关于分解学习和完整学习的研究已有很长的历史。早期的研究将问题的焦点集中于不同学习方法对技能获得的效果方面,这里的技能获得特指从学习者头脑中动作表证的外化过程,因此,完整学习的含义与学习策略分类中提到的完整学习有所不同,这里的分解学习是指将一个连续动作技能或单一技能再分解为若干个细节或阶段,分开学习,最后再连接起来的学习方法,完整学习则是从动作开始到结束,一遍一遍重复练习,当然,部分重要的难点技术环节也可以单独进行练习。对不同的运动技能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其效果是不同的美国学者Timothy D. Lee曾对此问题进行研究。首先,他给两组被试安排了同样的连续技能的学习,一组被试成绩优于完整学习的被试,随后,他又给两组被试安排了单一动作的学习,结果,完整学习的被试成绩优于分解学习的被试。

分解学习法在运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研究例子也颇多。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反馈、强化的时间、方式、动作细节的划分等。然而,在完成一项较复杂的运动技能时,运动者大脑中的表征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在学习这项新技能时,运动者是如何建立这项表征的呢。现代运动学习理论强调的完整学习是指从学习者对运动技能的感知到熟练的全过程所进行的完整学习。从对运动技能的感知、编码、储存、提取,这一过程就是建立运动操作方式的语言、符号系统的过程,也就是建立运动技能表证的过程。

参考文献:

[1]Ericsson,K.A. The road to excellence :The acquisition of expert performancein the arts and sciences[J]. Sports and Games,1996,(94):192-219.

[2]Hodges,N.J.,Starkes,J.L. Deliberate practice and expertise in the marrtial arts:The role of context in motor recall[J]. Journal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chology,260-279.

[3]Williams,A.,Hodges,NJ. Practice,instruction and skill acquisition in soccer:challenging tradition[J]. J Sports Sci. 2005,23(6):637-50.

心理资本作用机制研究 篇7

1 理论基础

心理资本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资本理论和积极心理学理论。资本是指期望在市场中获得回报的资源投资,作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其内涵不断扩展,从传统资本理论(经济资本)到新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再到心理资本理论,侧重点由外在的物质层面逐渐上升到内在的心理层面,其对企业竞争力的影响越来越大。

21 世纪初,美国兴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Csikszentmihalyi认为积极心理学领域主要研究有价值的主观经验:对过去感到的幸福和满足;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对目前感到的流动和快乐。在个人层面是指积极的个人特质,如爱人的能力、勇气、坚持、宽恕、创造力以及天赋和智慧。Luthans把积极心理学成果应用到组织行为学中,提出了积极组织行为学思想,它是对积极导向的、能够被测量、开发和有效管理的,从而可以实现提高绩效目标的人力资源优势和心理能力的研究和应用。以此为理论框架,他深入研究了不同资本的特点和区别后,提出了以强调人的积极心理力量为核心的“积极心理资本”的概念。随后,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心理资本,并研究它与其他行为态度的关系以及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2 心理资本的作用机制模型

在组织行为学领域,心理资本是指个体积极的心理发展状态,由以下四个要素构成:①自我效能感(对挑战性的工作有信心并努力完成);②乐观(对当前和将来的成功做积极归因);③希望(面向未来,设定目标并采取措施实现目标);④韧性(能够从逆境或挫折中恢复并坚持直至成功) 。大量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及其要素能够对企业员工的工作绩效和工作态度产生积极影响,其作用机制有主效应、缓冲效应、调节效应和动态效应,即心理资本对个体、群体和组织层面的相关结果变量具有直接的增益作用,还是通过影响中介变量来间接影响结果变量,或者心理资本对结果变量具有调节作用,也有可能心理资本与相关结果变量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国内最早开展心理资本与其他组织行为的关系研究是探讨员工心理资本与工作绩效、组织承诺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的相关关系。

2.1 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影响个体心理资本的因素很多,大致可以分为个体因素、社会经济文化环境因素和组织层面因素三大方面。

2.1.1 个体因素与心理资本

一些研究显示,不同性别、年龄、学历、工作年限、职务、企业性质的个体其心理资本存在一定差异。就心理资本整体水平来说,男性高于女性,50岁以上员工高于其他年龄段员工,并且随学历的提高、工作年限的延长和职务的提升而呈上升趋势。不同企业性质的员工在希望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外资或合资企业员工心理资本水平比民营和国有企业员工相对较高。也有学者认为员工的性别、学历、工作年限、企业性质对员工心理资本不会产生显著性影响。具体原因尚待进一步探讨。

个体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身心健康和控制点。良好的身体、平稳的心态有助于培养自信,让个体充满希望和乐观面对未来,即健康水平能影响个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同时,惠青山认为控制点对心理资本的四个方面均有显著的正影响,内控型人格的员工心理资本水平比外控型人格的员工相对较高。生活经历是指企业创立者教育和家庭背景、过去的创业和管理经验以及可以利用的环境背景和支持网络。虽然研究者认为创业者生活经历会对其创业过程中的心理资本产生影响,但是其影响力大小还没有得到实证研究的证实。

2.1.2 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心理资本属于个人的心理潜能,经济因素未必会对其产生影响。Myers在分析人均收入与快乐幸福的关系时发现,收入对个人的幸福感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当人均收入超过8000美元时,他们之间的关系就消失了。因此金钱与心理资本之间存在一个影响的阈值,在这个阈值之内影响较大,超过这个阈值,经济因素的影响力就会降低甚至消失。良好人际交往和家庭的和睦关系也会对心理资本产生积极影响。和谐的人际交往可以满足个体被承认与接纳的心理需求,使人变得热情、开朗,从而增强心理资本,特别是在培养个体的坚韧与希望方面。家庭中归属感的满足也会使人产生满意或幸福的积极体验,从而对生活充满希望与信心。随着研究的深入,积极心理学越来越重视不同社会文化对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Luthans指出,在崇尚个人主义的环境中,人们更看重个体心理资本的水平高低。

2.1.3 组织因素与心理资本的关系

影响心理资本的组织因素中,师徒制不仅是社会资本的来源,也能在员工中创造包括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和韧性的心理资本,而组织支持对员工的心理资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情境复杂性是指处境模棱两可、冒险和不确定性,它对下属的心理资本有显著负向影响。情境越复杂,个体面对情境的心理资本越低。Gooty等的实证研究还表明,下属对变革型领导行为的感知是积极心理资本的前因变量。

2.2 心理资本的结果变量

从历史的角度看,经济学家通常认为心理资本不可以观察和测量,因此很少考虑把心理资本作为员工实际工资的一个决定因素。90年代有经济学家借鉴了心理学的观点研究心理资本对个体实际工资的直接和间接影响作用。他们通过分析对美国青年的两次纵向调查数据,认为心理资本通过自尊对个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而通过控制点对个人的实际工资水平产生间接影响。组织领域内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总体及其构成都对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产生影响,主要包括工作绩效,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主动离职、工作满意度、组织犬儒主义、诚信领导等要素。

工作绩效最先作为结果变量出现在心理资本研究模型中,其与心理资本各维度之间的关系也是模型中的研究重点。相关研究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心理资本对个体工作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心理资本整体比组成它的各维度与工作绩效相关度更高。同时,对114项研究的元分析证明,自我效能感与工作绩效之间有较强正相关(d=0.38)。组织承诺的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和组织承诺呈正相关关系,甚至有可能两者之间是因果关系。其中,希望、韧性对持续承诺有直接影响,乐观对其有间接影响,希望、乐观和韧性都对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有间接影响。心理资本代表了个体的动机倾向和对目标的坚持,对组织公民行为具有积极影响作用。同时,心理资本也和工作满意度呈正相关关系。对于员工离职,心理资本具有很强的负向预测作用。相关研究表明,心理资本对利单位行为、利同事行为、人际和谐等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和组织犬儒主义以及反生产行为呈负相关。心理资本对主观职业生涯成功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与组织认同呈显著正相关,同时也对诚信领导有积极影响。

2.3 心理资本影响其他组织行为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

缓冲/调节/中介作用模型显示,心理资本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其他态度行为,其影响力大小则通过调节变量而发生改变。实证研究表明中介变量主要有组织公平、对主管的评价、工作卷入、核心自我评价、组织气候、授权、积极情绪、信任等,调节变量主要有积极投入和组织信任。组织公正和主管的评价在心理资本与组织承诺、利单位行为、利同事行为、工作满意、离职意向之间均有显著的中介作用存在,工作卷入在心理资本和工作绩效之间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心理资本通过核心自我评价对主观职业生涯成功产生间接影响,组织气候的各维度在乐观与员工工作态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Avey等对341名工人的实证研究显示,授权在心理资本和离职意愿之间起完全的中介作用。Clapp-Smith等人对中西部服装零售连锁店的员工的研究发现,在群体层面信任在积极心理资本和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对132名来自不同组织和职业雇员的调查发现,心理资本和积极情绪相关,而积极情绪和犬儒主义以及组织公民行为相关,积极情绪中介效应显著。关于调节变量的研究相对较少,仅涉及积极投入和组织信任。积极投入在下属的心理资本和个人绩效之间起部分调节作用,而组织信任在心理资本与利单位行为和工作满意之间具有显著的调节作用。

3 评价及展望

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心理资本作用机制研究都刚刚起步。尽管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同时也存在很多不足。首先,心理资本影响因素的研究还很不充分。已有研究分别从社会、个体和组织三个层面探讨影响心理资本个体差异的的原因,但其结论较为笼统和概括,甚至存在一些彼此矛盾的结论。其次,心理资本与态度行为变量的中介效应和调节效应缺乏系统研究。中介变量的研究仅仅散见于文献中,调节变量的研究相对更少,且都还未形成系统结论。最后,心理资本跨文化研究还有待于深入。中国本土化研究还没有形成公认的信效度较高的研究工具,仅仅是对四维度理论(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韧性)及其测量工具的本土修订和检验。

心理机制 篇8

1 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表现

目前, 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形势较好, 大部分学生心理发展积极向上, 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占主导, 但仍存在着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

1.1 自卑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的学生, 绝大多数都是因高考成绩不理想而被迫上高职, 因而时常怀疑自己的能力, 从而导致他们产生自卑心理;有的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 因生活水平跟不上其他同学, 心理内环境的稳定遭到破坏而产生自卑情绪;还有一部分学生自信心不足, 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不能正确面对挫折而产生自卑。

1.2 厌学心理

进入高职院校学习的学生一般学习成绩都不甚理想, 存在一定的厌学情绪。不少高职学生表现为学习目标不明确, 缺乏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自我约束的能力, 学习缺乏独立性、计划性、有序性;有的学生表现为学习动力不足, 成就动机和自我期望普遍偏低;还有的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学特点, 造成了学习上的适应困难。

1.3 焦虑心理

由于高职学生大多有自卑心理, 缺乏自信心, 交往能力欠缺, 从而形成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 出现不快、不满、敏感、忧虑等情绪;部分高职生对发展目标的定位感到困惑、茫然, 导致心理失衡;有的学生面对社会环境的复杂多变、人才竞争激烈、严峻的就业形势, 感到忧心忡忡、紧张不安。

1.4 困惑心理

不少高职学生对职业教育认可度低具有一定的排斥心理, 茫然而无所适从;恋爱、性问题也困扰一些人, 占用了他们相当一部分精力, 与紧张的学习生活交织产生矛盾, 引起心理困惑。

2 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的几点思考

影响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提高他们心理素质的教育策略也非常丰富, 本文谨从如何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机制方面谈谈一些看法。

2.1 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体系

(1) 加强领导, 规范管理。?高职院校要切实加强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领导, 把心理健康教育列入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纳入学校整体教育规划中, 从机构定位、人员构成、课程设置、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规范管理。并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 成立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门机构, 开展相应的教育教学科研和实践活动。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

(2) 建立一支稳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立起一支专兼职结合的队伍, 培养一批优秀的“双师型”人才, 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老师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加强培训, 提高专业技能和业务水平。并建立完善的监督机制, 确保工作有效的开展。

(3) 加强制度建设,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学校应制定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制度, 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普查工作, 建立心理健康档案, 提高心理危机干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路径, 经常性地举办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 以缓解高职学生学习、就业、情感等方面的压力切实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问题, 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常态化。

2.2 优化外部环境, 形成教育合力

(1) 建立健全心理干预网络体系。积极构建发展咨询与障碍咨询相结合, 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 面谈咨询、电话咨询、书信咨询与网络咨询相结合的心理咨询与辅导体系, 对学生在成长、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心理行为问题给予指导, 帮助他们排解心理困惑;建立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干预体系, 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结合的网络工作, 形成合力, 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2) 优化校园文化环境。通过校园文化建设, 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心理健康教育环境;充分利用广播、网络、校刊、校报、橱窗和黑板报等形式, 开辟“第二课堂”活动, 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 塑造健康向上的心理环境, 培养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

(3)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根据高职学生活各阶段、各层次、各学科门类学生、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 以讲座的形式针对性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指导;针对大学生共同的心理需求和普遍存在的问题, 开展系列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 对一些有特殊心理需求的小群体进行团体心理辅导。

(4)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各种教学过程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 教师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 要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于各学科之中, 考虑学生的心理需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并深入挖掘知识内在的教育意义, 把知识、经验、技能转化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内化为学生的思想观点、人生价值观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2.3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

(1) 积极引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自我,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分析、评价自己, 了解自己的优点与长处、缺点与不足, 充分发挥优势, 不断地增强自我意识, 正确认识自己, 悦纳自己;抛弃自卑与失落情绪, 恢复自信, 发展自我, 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积极乐观地面对现实社会。

(2) 加强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教育,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调节的能力, 充分发挥他们的能动性、创造性。指导学生组建心理健康社团, 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方式, 增进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 培养学生自我教育和服务他人的意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我们相信, 通过优化心理教育环境, 完善心理教育机制, 一定能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 促进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摘要:高职教育不同于普通高等教育, 学生易于产生自卑、厌学、焦虑和困惑等心理问题。本文对高职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了分析, 并就如何优化心理教育环境, 完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机制进行探讨, 以利提高高职学生心理素质。

关键词:心理环境,教育机制,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曲晶.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J].科技信息, 2007, 19.

[2]李颖.当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考试周刊, 2009, 39.

[3]卢邵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心理档案问题探讨[J].理论界, 2006, 4.

应急心理干预机制建设探析 篇9

一、构建心理干预机制是完善应急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

在我国, 由于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 新旧观念碰撞激烈, 社会矛盾增多, 家庭结构和生活方式变化明显, 就业压力和竞争压力加剧等, 不可避免地给人们带来大量新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卫生问题。同时, 我国目前处在突发公共事件的高发时期, 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 我国都将面临突发公共事件所带来的严峻考验。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并不仅止于人员伤亡、经济损失, 在对社会生活造成物质破坏的同时, 也会打乱公众的生活节奏, 公众心理也会受到巨大冲击, 会令受灾的群众产生心理障碍, 严重影响公众的心理健康。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的阴影长期挥之不去, 对于身处其中的人们来说, 失去亲人的记忆、家庭的破碎、遭受灾难的惊惶、目睹死亡的恐惧, 永远难以抹去。历史上的数次全球性流感爆发、“非典”疫情、“禽流感”等让熟知的人们仍然心有余悸。公众心理危机是公共安全的隐形杀手, 往往伤人于措手不及之中, 后果极其严重。

心理问题不是单纯个体行为, 它不但是社会结构的重要构成, 更是政府精神发展、精神幸福等文化工程的重要构成。关注心理健康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在突发性危机事件应对机制中, 心理干预的重要方面, 是对民众进行心理疏导, 缓解心理压力, 避免恐慌。充分认识和合理运用有效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机制, 可以帮助人们获得生理和心理上的安全感, 缓解乃至稳定由危机引发的强烈恐惧、震惊或悲伤的情绪, 帮助人们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 并学习到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有效策略, 也有利于建立和谐的社会运行秩序, 重塑政府形象。因此, 应重视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社会效用, 在完善预测预警、指挥协调、财政动员、物资储备、信息披露等常规机制的基础上, 建立和完善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刻不容缓。希望尽快建立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探索设立与疾病控制、法律控制、市场控制部门并列的社会心理疏导部门, 同时组建应急专家库, 一旦发生突发性重大事件, 能够立即派遣专家对重点干预人群展开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 并通过一系列决策稳定社会并动员社会参与危机救治, 尽可能减少由于突发事件或重大灾害诱发的心理危机问题, 避免进一步造成更大的心理伤害, 保证社会公共生活的正常, 促进社会的正常运转。

二、我国应急心理干预机制现状

新中国成立以后,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应急管理工作, 坚持从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积极预防和努力减少各种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失。经过几年的努力, 以“一案三制” (即应急预案、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 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应急管理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一是全国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应急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三是应急管理机制不断完善;四是应急管理法制体系更加完备;五是应急队伍体系初步形成;六是应急保障能力切实增强。同时也已经加强了灾后心理干预工作。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中国精神卫生工作规划 (2002年-2010年) 》明确规定:“发生重大灾难后, 当地应进行精神卫生干预, 并展开受灾人群心理应急救援工作, 使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中50%获得心理救助服务。”2004年《关于进一步加强精神卫生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积极开展重大灾难后受灾人群的心理干预和心理应急救援工作, 评估受灾人群的精神卫生需求, 确定灾后心理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 提供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危机干预服务”, 为我国灾后心理危机的干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要求。

其实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中国的灾后心理干预工作早就开始, 诸如矿难、大火等事件中都有心理干预尝试。中国有据可查的第一例正规心理危机干预在1994年, 新疆克拉玛依火灾发生后, 北大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对伤亡者家属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心理干预。及时的心理疏导对帮助受难者家属走出绝望无助的心态, 最大限度降低灾害的社会负面影响等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2002年大连“5·7”空难后, 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几位专家为一些遇难者家属进行了心理危机干预, 离开大连时, 不少接受过心灵抚慰的遇难者家属心情开始回复平静;在浙江, 2004年台风“云娜”过后, 杭州市心理危机干预中心的心理医生紧急赶赴灾区, 11天时间内夜以继日干预了400多位灾民;2008年的抗震救灾中, 心理干预让很多灾民和救助者走出了地震恐惧和失去亲人的悲痛……

从近年来看, 中国社会心理干预已经引起了各省各地区的普遍关注, 2006年广东省精神卫生研究所作为广东省首个试点单位, 开始对火灾、车祸等造成重大伤亡的天灾人祸, 或公共卫生事件中受灾者本人及家属提供心理应急救援工作, 包括评估受灾人群精神卫生需求, 确定灾后精神卫生干预的重点人群, 提供现场心理疏导、电话咨询、门诊治疗等多种危机干预工作。南京“灾后心理急救队”已经在南京市红十字会成立, 这是国内红十字会系统的第一个“灾后心理急救队”, 也是国内首个针对灾后“心理救援”的社会公益型的志愿者组织。今后, 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 在允许的情况下, “心理急救队”的专家和志愿者将进入救援现场, 给当事人或相关人员及时提供心理支持。2004年12月23日, 心理干预中心在深圳康宁医院成立, 专门为心理疾病患者提供心理救援。目前, 该中心已着手建立全市心理危机救助的联动网络, 成立全程跟踪干预、反应快速的专业队伍。2000年杭州市政府批准成立“杭州心理危机研究与干预中心”, 赋予中心的职能是, 开展心理危机的监测和研究, 提供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的社会服务, 承担社会宣传、临床服务和专业人员培训等工作。目前, 北京、上海等地也都已建立各种心理干预机构, 同时允许公民可以通过自考获得心理咨询师资格, 为公众进行服务。

然而, 我国的心理干预机制很不完善, 一个自上而下的系统网络并未形成, 力量仍很单薄。造成一个突出的现实是, 当前我国的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大多是在出现问题后被动参与, 而主动干预的极少。而且每次指挥灾后救援工作内容主要是捐款捐物, 忽视对灾难群众心理的安慰和辅导, 心理应急救援没有列入救灾范围。另外心理干预方面专业人才匮乏, 满足不了救助需要, 公众的认知度也不高, 许多人还把心理问题当成精神病, 拒绝治疗, 使得灾后心理干预发展缓慢。

三、构建应急心理干预机制的建议

心理学研究表明, 当人们由于自身或外界的变化致使心灵失去平衡, 又无力依靠自己在短期内恢复常态时, 便会出现心理危机。心理疾病一旦得不到及时的疏导, 轻者将导致神经衰弱, 重者将可能导致抑郁症或神经分裂等精神疾病。所谓应急心理干预机制, 是指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过程以及之后借用各种心理治疗手段, 帮助当事人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恢复心理平衡, 安全度过重大打击后的危险期, 以缓和当事人内心的恐惧、紧张感;使之思想和情绪恢复到一种理性或较为理性状态的一种社会应对机制。要建立和完善这一机制, 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 积极进行心理干预立法。

近几年, 我国已相继制定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的法律法规60多部, 基本建立了以宪法为依据、以突发事件应对法为核心、以相关单项法律法规为配套的应急管理法律体系, 突发事件应对工作进入了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但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有的心理救助方面的立法, 在我国却是空白, 我国是少数没有为心理援助立法的国家之一。当前存在的心理干预机制不完善的核心的问题是没有把心理救灾纳入救灾预警机制, 导致心理干预与救灾不能同步进行。如今, 能否有效处理心理危机, 已经成为关系到人类健康和社会和谐的新标志。当务之急是进行心理干预方面立法, 从法律上确定心理干预的必要性。

2. 加强心理干预人才队伍建设。

目前, 精神科医生在我国仅有不到1.5万名, 而在这些医生中, 掌握危机干预专业知识的还不足, 相对于平均每年2亿以上受到各种危机事件影响的人群, 能直接提供的服务十分有限。今后, 心理干预人才队伍应按照以下不同层次和任务组建:一是社会心理干预专家咨询委员会。其任务是参与心理社会干预决策和进行专业队伍的组织、领导工作。二是具备进行心理社会干预督导及培训资格的人员。其任务是在平时对心理卫生人员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等方面的培训, 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 组织专业人员, 并进行专业督导。三是接受过相关培训, 具有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知识, 可以进行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和创伤治疗的专业人员。其任务是在遇到突发公共事件时参与心理社会干预工作, 并指导准专业人员工作。四是接受过一定培训, 具有心理学和精神病学一般知识, 可以进行危机时期热线服务或社区服务的准专业人员。其任务是在发生突发公共事件时执行热线及社区心理卫生服务。通过广泛建立社区服务网络, 让所有具有心理危机的人都能得到及时疏导。

3. 制定明确统一的心理干预操作程序。

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心理干预, 可遵循如下六个步骤进行。一是明确问题。从受害者角度确定心理危机问题, 这一步特别需要使用倾听技术。二是保证受害者安全。把受害者对自己和他人的生理和心理伤害降低到最小的可能性。三是强调与受害者进行沟通与交流, 积极、无条件地接纳受害者。四是提出并验证应对危机的变通方式。大多数受害者会认为已经无路可走, 专业工作者要帮助受害者了解更多问题解决的方式和途径, 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采用各种积极应对方式, 使用建设性的思维方式, 最终确定能现实处理其境遇的适当选择。五是制定计划。在制定计划时, 要充分考虑到受害者的自控能力和自觉性, 与受害者共同制定行动计划以克服其情绪失衡状态。六是获得承诺。回顾有关计划和行动方案, 并从受害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的承诺, 以便受害者能够坚持实施为其制定的社会心理干预方案。

4. 做好突发公共事件紧急信息的传播工作。

在灾难中, 长期处于潜在未知危险中的人, 会因可能接近危险和缺乏可靠的信息而担惊受怕, 很大程度上, 这些人缺乏可靠信息造成的不确定感比实际灾难带来的恐惧会引起更多的心理损害。在紧急情况下, 受灾人群需要医疗援助和心理支持, 此时公共信息和社会心理的大众传媒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信息源的可靠性决定了人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否有效地采取缓解措施, 公众信息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公众的态度和知识。政府是信息的最大拥有者和处理信息的主体, 应积极发挥媒介 (主要有广播、报纸、电视、网络等) 作为心理干预主渠道的作用, 通过宣传和教育, 让公众对可能发生的或已经发生的危机形成一个正确的认识。突发性事件发生后, 针对公众的恐慌心理, 媒介要与各社会机构联合, 开展冷静、克制、理性的报道, 进行舆论引导, 加大宣传干预力度, 鼓舞人们增强战胜危机的信心, 防止大规模的社会心理恐慌, 增强社会的安定。

5. 建立和完善强大的心理干预社会支持系统。

目前, 运用心理科学的有关知识指导处理突发事件,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 这方面的建设还很薄弱, 亟待重视和大力发展, 包括尽快实现心理卫生立法、建立临床心理工作者的执业资格制度、设置医学院校精神医学和临床心理学课程、改革现行临床心理咨询与治疗制度等等。在我国, 不少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人都是由普通医生、精神科医生甚至政工干部转行的, 不能完全适应现实需要。因此, 要建立以专门的心理卫生机构为龙头, 由心理专家委员会、综合性医院、社区医疗机构、学校及其他社会组织开设的心理治疗机构和咨询中心等组成的心理卫生整体网络, 形成强有力的社会支持系统, 引导公众增强社会认知, 消除社会偏见, 使人们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遇到心理问题时采取适当的调适治疗方式, 为个体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社会支持。政府应在政策上大力支持, 为解决心理问题创造机会, 努力作为。

6. 加强危机教育, 培育良好的人格。

危机作为一种极端的冲突状态, 对于某个具体的个人或组织来说又不是经常发生的, 所以人们对危机的特点、严重危害, 以及如何预防和应对危机感到陌生, 在危机中往往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 无以应对。面对同样一件事情, 因个人的心理、经验等的差异, 有些人是积极关注, 有些人情绪焦虑, 有些人消极逃避, 大家的反应并不一样。但通过相关知识的了解后, 公众的情绪就会趋于一致, 社会心理反应就表现平静了。“禽流感”刚出现的时候, 因为这方面的专业知识不是很多, 很多人确实回避过吃鸡蛋, 但是随着对这件事情的逐渐了解和专业知识的增多, 慢慢就减少了排斥心理。危机教育水平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成熟度, 因此, 必须对人们进行处理危机知识的教育, 加强思想修养, 提高认识水平, 使人们了解危机事件的严重危害性, 并应用适当的危机心理干预方法, 帮助人们学会如何应对危机、提高自身处理危机的能力, 有效地预防和应对危机, 克服或减少危机给人们带来的损害。

摘要:构建心理干预机制是完善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政府在重视“物质救灾”的同时, 更要认识到“心理救灾”的重要性, 要逐步在心理干预立法、心理救助人才培养、社会支持系统完善、信息传播、危机教育、心理干预制度及程序健全等方面加强心理干预机制建设。

关键词:应急管理,心理干预,建议

参考文献

[1].华建敏.我国应急管理工作的几个问题[N].人民日报, 2007.12.27

心理机制 篇10

研究表明,大学生群体作为就业压力的受众,面对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背负着较大的精神负担和心理压力,在求职过程中存在持续的、强烈的负面情绪,对体验到的挫折和压力不善于用积极的方式进行应对和调节。【1】因此,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逐渐成为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提供基本就业服务的同时,帮助大学生调整和改善心理环境,发挥其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求职成功率,需要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进一步拓展和寻求方法经验。

对缺少工作经验的大学毕业生,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倾向于在学历、学校、专业、技能水平等方面设置较为严格的门槛,同时采用笔试、多轮面试相结合的方式对应聘者进行考察评估。这无形中拉长了大学生的求职周期,并进一步增大了其求职的压力和不确定性。而就业形势的严峻,使许多大学生在求职之初就背负上沉重的心理包袱,加上在求职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的落差、挫折、失意,心理层面势必会受到影响。而从心理学角度来看,个人的思想及其感觉(肢体、心理的感知)支配着个体的行为。所以,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感知及随之做出的积极或者消极的反应,是决定其求职行为,影响其求职结果的深层原因。有效的就业心理辅导应当注重对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开发和干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资本水平,进而提高其就业能力,促进就业实现。

二、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分析

心理资本(Psychological Capital Appreciation)的概念来源于积极心理学,于2002年由前美国心理学会主席Seligman正式提出。他认为,可以将那些导致个体积极行为的心理因素纳入资本的范畴,并值得给予更多关注。之后,美国管理学专家Luthans教授进一步发展了心理资本理论,认为心理资本是个体在成长和发展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积极心理状态,它体现了个人对未来的信心、希望、乐观和毅力,关注其在逆境中的自我管理能力。【2】因此,Luthans等人将心理资本归结为四种引导到正向的心理能力,即希望,乐观,自我效能感(自信)和韧性。这四个维度即是通常意义上作为积极性、主动性、自律意识、自我超越等优秀品质的核心心理因素,它是个人行为的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对外界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和反应结果,并影响到人的工作效率、潜能开发以及社会适应状况。同时,Luthans等人在将心理资本应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中进一步发现,心理资本具有可以测量、开发和管理等特性,通过有针对性的、短期的、高度聚焦的微干预措施进行心理资本干预,可以帮助个体获得高质量的心理资本,提升行为绩效。

心理资本干预就是应用一些适合组织需要的心理资本测量和开发工具,对组织成员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和开发的过程。其目的是影响心理资本中的每一状态变量以及整体的心理资本水平,并最终影响个体和组织的绩效。【3】由于大学生缺少社会阅历与工作经验,在求职过程中又往往面临各种短期的、不确定的变化,心理层面会受到一定影响并随之做出反应,进而左右求职行为,使其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与个人预期目标的实现路径发生偏离,而这种偏离带来的负面效应则会随着学生的挫折感和自我否定而不断放大。因此,若高校在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中能够有效地进行心理资本干预,不但能实现对学生心理层面的关怀,更有助于从主体角度发掘大学生的心理力量,提高其就业能力。

因此,笔者在心理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借鉴并发展了Luthans于2005年提出的心理资本干预模型,将心理资本干预与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结合起来,建立了基于心理资本干预的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模型,如图1所示。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在该模型中,本研究将大学生心理资本的内涵在就业角度上进行了延伸,将四个维度对大学生求职行为的作用定义为大学生在求职阶段所具备的积极心理力量,即希望:大学生对求职结果的积极预期;乐观: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的健康心态;自我效能感:大学生对实现求职目标的信心;韧性:大学生遇到求职困难时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恢复能力。这些积极力量在有效的微干预和开发中可以帮助大学生获得自我肯定,从而优化其求职行为,增强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就业期望的实现和高校就业率的提高。图1中,心理资本干预措施对大学生四个心理维度的作用,能快速对大学生求职过程中的行为动机、态度、方式、强度及持久度等行为因素构成影响。

(一)希望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希望是个体在行为中形成的一种积极的动机状态。充满希望的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应具有积极的求职动机和态度。然而,就业形势的严峻和就业压力的增大容易使大学生在求职之初就产生消极心理,倾向于降低职业目标和逃避压力。这也是当前很多大学生热衷于考研的原因之一,一方面认为自己就业困难,希望能通过提高学历层次来增强就业竞争力,另一方面也希望能通过推迟进入社会来逃避就业压力。这种消极心理不但直接影响了大学生的求职动机,而且降低了其求职的努力程度。

因此,使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希望水平是通过心理资本干预进行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首要问题。希望干预的方法是让学生练习制定具有明确个人认知,合理挑战性和客观能力强度的职业规划,使学生学习把握实现希望的正确预期;同时,为实现既定规划设计多条路径,确定有哪些需要克服的障碍,并思考和寻找措施来克服这些障碍带来的不利影响,为可能遇到的困难设计解决预案。通过这种树立希望的练习,学生实现职业目标规划的途径能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扩展,充分的事前准备能够削弱现实障碍对学生心理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其希望水平得到提升,或者在压力和逆境中维持希望水平的稳定。

(二)乐观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乐观作为面对负面因素时的一种健康心态,对提高个人在非舒适环境下的满意度、缓解压力和焦虑具有持续的积极的影响。当前,大学生就业难已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事实,大学生群体对此也有清醒的认识。在激烈的竞争和压力之下,大学生极易产生消极心理,如悲观、忧虑、焦躁、抑郁等,而且学生的负面心理情绪很容易在群体内部扩散和传播,影响整个群体的精神面貌。而健康乐观的心态则能帮助大学生正确看待求职中的各种问题和因素,保持积极良好的身心状态。因此,及时而适当地对学生的乐观度进行干预,不但有助其管理求职过程中的心态和情绪,还能有效避免消极情绪在群体内的蔓延。

乐观干预需要在心理辅导中帮助学生客观分析就业形势,使其学会用开放的眼光看待问题、包容外部环境的不足、寻找契合的职业发展机会,帮助其树立自我效能感,树立积极的期望。当学生有了更高的自我效能感的时候,他们克服障碍的信心就会增强,对目标不能实现的消极预期就会减少,而且群体成员之间提供的正反馈也会增强个体的期望,使群体成员相互形成正面的促进作用,增强其乐观度,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和方式追求目标。

(三)自我效能感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自我效能感即自信,是个体对自己在特定的情境里能够激发动机、调动认知资源以及采取必要行动来成功完成某一项特定任务的信念。自我效能感较高的人相信自己能够实现既定目标,其行为明确、果敢、坚定、努力,在行为方式和行为强度上都明显优于他人。研究表明,通过对个体自我效能感的干预和发展,可以帮助其减少行为过程中负面因素造成的挫败感,提高工作效率,对个体行为产生正向牵引力。

对大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干预方法是在其原有的心理基础上进行积极反馈,强化其自我意识,并为其树立成功的模型和榜样,让学生在观摩他人努力奋斗获得成功的过程中实现替代学习。同时,对其辅以劝导和激励,帮助其挖掘发现自己的优势。另外,由于大学生求职周期较长,对求职者的精力耗费较大,因此要经常对学生进行心理或生理唤醒,一些负面的感觉(疲劳、疾病、失望、紧张等)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信,而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状态是提升自信的有效保障。

(四)韧性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

韧性是指个体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的自我调节和恢复能力。较强的自我恢复力能够使其在遭遇逆境后快速调整心理,恢复正常状态,甚至取得更好的绩效结果。由于就业的市场化,大学生在求职中要面对用人单位的筛选和其他求职者的竞争,失败和挫折是常有之事。当求职遇到挫折和困难,如果没有较强的心理韧性,很容易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产生自我怀疑,降低自我认知,甚至对求职消极处之,从而影响到求职的毅力和努力程度,人为地将就业过程大大滞后直至中断。【4】

对大学生自我恢复力的干预可以通过开展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实现,针对其在求职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挫折和困难进行情景模拟,使学生正确认识逆境,学习应对求职困难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当学生因求职失意而情绪低落时,高校辅导员要适时合理地参与学生的自我调节,进行过程上的微干预,与学生交流经验,提供建议,引导其积极情感的投入,帮助学生增强抗压抗逆能力。

三、心理资本干预下大学生求职行为调整的过程路径

通过上文对模型的分析可以看到,心理资本干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作用在于强化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所需的正面情绪和积极心态,调整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对其求职造成的行为偏差,使其在适当的强度水平上与预期的目标方向保持一致,从就业主体的能动性上提升就业能力。根据心理资本干预的作用模型,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中采取的一系列方法和措施,会形成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提升。这种提升会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不断调整求职过程中的行为指向,并且长时间维持正确的行为指向和行为强度。据此,笔者结合前文的模型总结出心理资本干预下大学生求职行为调整的过程路径,如图2所示:

资料来源:本研究整理

在图2中,实线方向为行为指向,实线长度为行为强度,虚线代表行为持续性,带箭头虚线代表作用方向。作为大学生自身而言,实现预期的就业目标是其求职行为的最终导向;而对高校来说,就业指导工作以促进大学生就业率的提升为绩效预期,两者相辅相成,形成统一的目标方向。当学生的求职行为出现偏离时,高校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通过对学生心理资本的微干预,在希望、乐观、自信、韧性四个心理维度上采取相应的措施,引导和鼓励学生的求职行为朝既定的目标方向调整,最终使其行为指向在一定范围内与既定目标相一致,并在一定行为强度水平上保持持续的努力。在此过程中,心理资本干预所产生的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影响主要作用于求职的行为动机、行为态度、行为方式、行为强度和行为持久度,对整个行为路径的调整具有正向牵引作用,同时大学生心理层面的积极变化又可以使其自发地修正求职行为,向预期的目标行动。

四、小结

随着心理资本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积极健康的心理环境可以帮助个人和组织实现更高的绩效。Luthans从资本的角度指出,在企业管理中,对员工心理资本的投入每增加2%,就有可能使绩效增长10%。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作为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环节,其成效对毕业生就业率也有着直接的贡献。虽然目前关于心理资本干预对高校就业率影响程度的研究大部分还停留在定性层面,但已有研究成果表明,大学生心理资本与其就业能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心理资本的改变对就业能力的改变有很好的正向预测作用。【5】由此可见,从提升心理资本的角度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进而实现就业率的提升,值得高校就业指导部门进一步重视和关注。

在以往的就业指导工作中,高校更多地扮演着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信息传递的角色,对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开发则主要局限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上,忽略了大学生心理资本所能产生的主动性力量。在当前供大于求的大学生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求职者是相对弱势的群体。长期的校园生活使大部分学生缺少坚强的意志品质,存在畏难、害怕挫折的心理,面对失败容易产生自卑、抑郁情绪。这些因素带给我们的现实问题就是如果不能使大学生具备较高水平的心理资本,其求职过程中的行为就会受到严重的影响,在主观上降低求职积极程度,导致不能发挥出其在知识能力、个人素质等方面的资本储备,最终对个人的职业发展产生负面效应。而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对大学生的心理资本进行干预,可以帮助其营造健康积极的心态,培养具有自信、乐观、满怀希望、强健韧性的心理资本,引导其以积极的情绪投入求职过程,从而激发大学生群体的活力和激情,促进就业能力的提升。

前文从心理资本干预的基本途径分析了各种微干预措施对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作用,而具体到实践层面,除了针对微观个体的心理指导,还需要高校从宏观上为学生建设积极的氛围和环境。一方面,高校应组织和协调各类资源,为所有青年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发展和锻炼自我的舞台,通过加强实验、教学实习、社会实践等环节,给大学生提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机会,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模拟招聘大赛、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等活动,把真实的企业背景引入高校,让大学生提前体验职场竞争,使他们开阔视野、正视自我、体验挫折,认识逆境对人生的意义,提高应对挫折所必需的知识、方法和技巧等。

由此可见,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辅导应该贯穿高校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在一二年级时,学校就应引导学生分析自我个性特长、兴趣爱好,全面认识自己,从而进行未来职业预测和设计。三四年级时,大学生开始深入专业课的学习,这时高校可以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指导大学生更好地了解本专业的状况、社会需求及行业状况,使学生对就业目标进行合理预期。

因此,高校必须在就业指导的思维和模式上做出变革,重新审视大学生就业心理辅导的方式和理念,建立心理资本干预机制和框架,更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实现和高校就业率提升。

参考文献

[1]刘春雷,于妍.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人口学刊,2011,(6):81.

[2]Luthans F,Youssef C,Avolio B J,李超平译.心理资本[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24.

[3]孙晓龙.心理资本干预与开发研究[J].经济与管理,2009,(10):40.

[4]刘万军.基于就业压力提升大学生心理资本的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16):39.

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篇11

关键词:词汇习得 一词多义 隐喻 认知心理机制

一、基于隐喻对“一词多义”做出认知解释的可行性

词汇是一切语言技能的基础。进行第二语言的听、说、读、写、译活动时,学习者都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词汇才有可能使这些活动继续下去(范琳、刘振前、李旭奎,2008)。词义习得作为词汇习得的主要内容,也是语言习得的重要内容。束定芳(2000)指出,隐喻对语言习得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和应用价值,其相关理论可用于解释语言意义的变化发展过程,解释词汇意义之间的相互联系。通常情况下,人们有一种由此及彼、由简到繁的倾向,在认识上总是从具体到抽象,利用已知事物探索未知世界。因此在語言方面,形成了跨概念的认知思维方式,而这种思维方式正是建立在隐喻思维的基础上。

二、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关系

(一)隐喻的界定

英语中“metaphor”一词可理解为把事物从一处转向另一处的媒介,即用一类事物来表征另一类事物。Lakoff和Johnson (1980) 认为,隐喻是一个概念域向另一个概念域的系统映射。隐喻是人们认识世界和理解语言的认知工具。当人们使用隐喻时,需将两种通常看似无关的事物相提并论,利用对两种事物感知的共同点和关联点来解释、评价、表达对客观现实的认知理解。语言学习的过程亦然,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需要通过隐喻在已知和未知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对两种事物的感知来实现对未知的认识。

(二)“一词多义”的含义

词义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抽象概括的反映。客观事物是无限的,语言的词汇量却很有限,人的记忆容量亦是如此。这就出现了一定数量的词汇难以表述无限数量的事物的现象,更不用谈顾及人类记忆容量的问题了。人类分身乏术,但词汇可以。由此,一个词语有时就会被拉去充当双重角色,久而久之,两种意思都为人们所接受,一个词语甚至可以衍生出多种不同却又相关的含义,这就是“一词多义”现象。认知语言学认为,多义现象的形成是人类通过认知手段由一个词的中心意义向其它意义延伸的过程。一个多义词先有一个核心义,并由此辐射、扩展、引申出其它的意义。

(三)隐喻与一词多义的内在关系

Sweetser(1990)指出,隐喻是多义词的重要语义理据之一,人们往往借用现成的词语来表达新的概念,这种借用就形成了大量的隐喻性词汇。Lakoff和Johnson(1980) 认为,隐喻利用事物之间的相似性,将熟悉、具体的始源域(source domain) 结构、特征转移到不熟悉、抽象的目标域(target domain)。例如,“head”的基本义是“头,头部”,但通过隐喻可衍生出以下几种引申义:第一,头是人身体的重要部位,并且每人只有一个。为了方便起见,清点人数时可以只数人头数。因此,人们逐渐把“头”做为人或动物的数量计算单位。第二,由于人们依靠头进行思考,把这一特征映射到抽象域“思维”中,用一个物理的实体替代一个抽象的心理实体,“头”则被赋予了“头脑,智力”的意思,如英语中“use your head(动动脑筋)”的说法。第三,根据头在人体部位中位于最顶端这一常识,“头”便和“顶端、末端”相联系。因此,英语中会有“head of the plant”,“head of the rope”的说法。

可见,隐喻与一词多义相互依存,缺一不可。没有隐喻和一词多义,人们很难想出替代的方式实现用少量的词汇描述世间万物,自然也难以通过语言展现多彩的情感和抽象的概念。根据关联词场 (associative field),每个词都被一种像网络一样的联想词群所包围,这种联想词群把这个词与其他词联系起来(范琳、王庆华,2002)。一词多义是语言自身发展的必然,也是人类的认知结果。当人们在运用已知词汇对新事物、新观念命名时,遵守语言经济原则,通过隐喻可使词义得以扩展。因此,隐喻在词汇习得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能促进词汇的理解、记忆和创新。

三、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词汇习得不仅是习得词形和读音,最重要的是习得词义,唯有如此才能灵活运用词汇,进而习得词汇。我们运用隐喻分析词汇习得过程,揭示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认知途径,进而弄清词汇习得的认知心理机制。

(一)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

词义的获得是一种基于体验的心理现象,源于人与客观世界互动的认知。Lakoff的经验语义观也认为,人类是依靠身体经验来判断上下、前后、里外以形成直接的理解,并在这种主观体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比如,“cock”这个词除表示“公鸡”,还可表示“水龙头”。二者似乎并不相关,但人们基于经验,将水龙头的旋钮、弯嘴与公鸡的鸡冠、鸡嘴的形状联系起来,利用二者的相似性,使“cock”有了“水龙头”这层词义。可见,词义最初多表示具体事物和直观行为,是身体直接经验的结果。当人们积累了一定的具体概念,并随着切身经历的增多,就会通过熟悉的具体事物来理解陌生的抽象事物。

人们通过心理上的体验感知,将新事物与过去的经历相联系,将要习得的语言形式与现有的某种知识相联系,从而建立起二者的相似性,借助已知去类比、认识未知。因此,词汇习得的认知基础来源于人们生活的主观感受和体验,而事物间的相似性则为其提供了客观基础。

(二)词汇习得的认知途径

构筑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策略谈 篇12

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他们互相之间的了解跟多, 也更明白彼此间的心理需求, 可以作为很好的互相倾诉对象, 方便心理互动的开展, 大家都参与进来, 成为彼此的心理医生, 在帮助同学的同时, 自己的心理也会更加健康。在我国, 大多数学生对“心理健康”这个话题不再陌生, 而且也能接受心理问题的存在, 寻求心理咨询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但大多数院校还没有配备完善的心理咨询室, 有些院校的心理咨询师甚至是班主任“兼职”在做, 没有专业的心理辅导知识, 达不到专业水平的要求, 在面对学生的心理问题时无法给出科学合理的解决办法, 开展学生心理互助活动已经是势在必行。

二、构筑学生心理互助机制的意义

1. 促进学生彼此间的交流

作为同一群体的他们, 有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 开展心理互助活动有利于心理问题的解决, 同时还能增加同学们之间的信任关系, 增进彼此间的友谊。担任心理咨询员的学生可以经常到同学们的宿舍或家里, 一起聊聊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有助于学生心理问题的及时发现。每个班设立一名心理咨询员, 在心理咨询员的带领下, 大家可以做一些心理游戏, 是大家真正的融入这个班集体, 一是可以引导性格内向的同学与大家多交流, 二是可以很好的增加同学们的集体荣誉, 三是可以提高班级凝聚力。

2. 有利于学生自身水平的提高

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可以是同学们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将康的心理素质。在活动中, 同学们说出自己的心理困惑或面临的心理问题, 在心理咨询员的引导下, 大家一起积极探讨, 或以自身经验为依据, 或从专业知识方面给出见解, 最后心理咨询员总结大家的讨论结果, 从心理专业方面给出最合理的心理问题解决方案, 大家在活动中, 不再视心理问题为难言之隐, 而是像在分享自己心中的小秘密, 将其作为一种增进友谊、增强信任的桥梁。经过心理互助活动锻炼, 学生们都会具备一定的专业洞擦力, 能及时发现身边同学在心态上发生的异常变化, 有助于心理疾病的及早发现, 有利于病情的控制及治疗。

3. 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水平

学生心理互助活动, 不仅有利于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 同学们积极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还有利于同学们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调节能力的提升, 可谓是好处多多。心理咨询员可以有意营造一种“自助助人”的良好氛围, 体现同学们之间互相帮助的爱心和友谊, 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到心理互助中。同时, 定期举办班级间的心理交流, 让“小家庭”变成“大家庭”, 活动的范围越广, 收益的人群越多, 同时也可以锻炼在大型活动中, 同学们的组织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 有助于学生自我管理水平的提高。总而言之, 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对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 对学校秩序的稳定有着积极意义。

三、构筑学生心理互助的具体要求

1. 要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

在生活中, 不管是哪一类群体, 只要和其他人接触交流, 他就有自己的心理需求, 只是不同群体的心理需求会有所差别。学生作为一种在校学习的特殊群体, 在开展心理互助活动时, 要关注学生们所面临的实际心理问题, 考虑他们的实际心理需求, 只有理论联系实际, 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2. 心理互助咨询员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

心理咨询员不仅有善于沟通的能力, 还要有一定的心理专业能力, 切实能够向需要心理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在心理咨询员开展工作之前, 要对其经过专业的培训, 使之掌握一定的心理辅导能力, 这样在遇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才能给出科学有效的帮助方案。

3. 区别对待同质性与异质性的群体

在心理互助活动开展到一定阶段后, 可以对心理咨询员进行更为专业细致的培训, 培养他们不同心理问题的解决能力, 在面对不同心理问题咨询时, 可分区域接受, 给予更为专业的辅导, 实践证明, 同质团体更易于沟通, 在面对同一心理问题时, 心理咨询员可以将多个存在同样心理问题的学生放在一起, 在辅导的同时也增加他们的交流, 这样更有助于心理烦恼的排解。

4. 利用网络扩大学生心理互助的影响力

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 我们可以借助于互联网快速、方便的特点, 建立一个学生心理互助咨询交流平台, 将平台细分化, 建立多个板块, 包括: (1) 实例介绍, 将成功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案例上传在浏览区, 增强学生们对心理互助平台的信任; (2) 咨询平台, 可以利用QQ等网络交流方式, 方便同学们的咨询, 便于他们积极的参与进来; (3) 在线帮助, 对于一些性格比较内敛的同学, 采取非面对面的方式, 可以让他们放松下来, 便于心理互助的进行, 提高心理互助的效率。

结论

学生在校期间, 面对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各种生活烦恼时, 如不能及时排解, 会严重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健康, 在校园内建筑学生心理互助机制, 让同学们开展心理互助活动, 一方面可以有效调整学生们的心理状态, 另一方面也可以促进同学之间的感情, 有利于健康发展。

摘要: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 处在还没有完全确立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的特殊时期, 在面临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压力, 时常会反应在心理问题上, 构筑学生心理互助机制、开展各项互助活动, 有益于学生排解心中烦恼, 促进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学生,心理互助,机制,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周琴.大学生寝室互助模式下的自我成长[J].《才智》, 2015 (2) .

上一篇:新课程下的物理课堂下一篇:电子水处理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