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2024-07-29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精选6篇)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篇1

司马迁:(前145年或前135年-约前87年),字子长,西汉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一说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中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二十四史的第一部,全书分12本纪,10表,8书,30世家,70列传,共130篇,五十二万余字,记载了我国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年左右的历史。《史记》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与宋代司马光编撰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璧”。

班固:(建武八年32年-永元四年92年)东汉官吏、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班彪之子,字孟坚,汉族,扶风安陵人(今陕西咸阳东北)。班固自幼聪慧,九岁能诵读诗赋,十三岁时得到当时学者王充的赏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前后入洛阳太学,博览群书,穷究九流百家之言。建武三十年,其父班彪卒,自太学返回乡里。居忧时,在班彪续补《史记》之作《后传》基础上开始编写《汉书》,至汉章帝建初中基本完成。修成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由我国东汉时期的历史学家班固编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汉书》是继《史记》之后我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汉书》全书主要记述了上起西汉的汉高祖元年(公元前206年),下至新朝的王莽地皇四年(公元23年),共230年的史事。《汉书》包括纪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传七十篇,共一百篇,后人划分为一百二十卷,共八十万字。

杜佑:(735--812),唐中叶宰相,政治家、史学家。字君卿。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附近)人。生于世宦之家。杜佑在地方及中央任上均有出色政绩,用了三十五年完成了《通典》,创立了史书编纂的新体裁,开创了中国史学史的先河。其孙之一为晚唐著名诗人杜牧。《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体例完备的政书,「十通」之一。记述唐天宝以前历代经济﹑政治﹑礼法﹑兵刑等典章制度及地志﹑民族的专书。唐杜佑撰﹐共二百卷﹐内分九门﹐子目一千五百余条﹐约一百九十万字。

刘知几:唐代史学家。永隆年间(680年)以弱冠举进士,历任著作佐郎、中书舍人、著作郎,又撰起居注,兼修国史二十余年。景龙二年(708年)辞去史职,从事私人修史工作。开元九年,六十岁时因营救长子犯罪流配一事而被唐玄宗贬为安州都督府别驾,不久去世。有《史通》传世,对中国唐朝以前的史籍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批评,是中国第一部史学理论专著。

《史通》:是中国及全世界首部系统性的史学理论专著,作者是唐朝的刘知几。全书内容主要评论史书体例与编撰方法,以及论述史籍源流与前人修史之得失。包括的范围十分广泛,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史学理论和史学批评两大类。此书花了九年时间编纂而成。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被列为“五经”之一。《春秋》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年),《左传》既是中国古代史学名著,也是文学名著。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著作。记录了周朝王室和鲁国、齐国、晋国、郑国、楚国、吴国、越国等诸侯国的历史。上起周穆王十二年(前990)西征犬戎(约前947年),下至智伯被灭(前453年)。包括各国贵族间朝聘、宴飨、讽谏、辩说、应对之辞以及部分历史事件与传说。

《世本》:又作世或世系。世是指世系;本则表示起源。是一部由先秦时期史官修撰的,主要记载上古帝王、诸侯和卿大夫家族世系传承的史籍。全书可分《帝系》、《王侯世》、《卿大夫世》、《氏族》、《作篇》和《居篇》及《谥法》等十五篇。

陈寿:(233-297),字承祚,西晋史学家,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儿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陈寿四十八岁,开始撰写并《三国志》。历经10年艰辛,陈寿完成了流传千古的历史巨著《三国志》。,书中有440名三国历史人物的传记,全书共65卷,36.7万字,完整地记叙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

《三国志》:是由西晋陈寿所著,记载中国三国时代历史的断代史,同时也是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是三国分立时期结束后文化重新整合的产物。三国志最早以《魏志》、《蜀志》、《吴志》三书单独流传,直到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三书已合为一书。

裴松之:(372—451),字世期,汉族,南朝宋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人。后移居江南。著名史学家,为《三国志注》作者。与裴骃、裴子野祖孙三代有史学三裴之称。

《三国志注》:为南北朝时裴松之撰,他一反传统做法把重点放在史实的增补和考订上,裴松之不仅开创了注史的新例,而且对研究三国历史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三国志注》是中国古代四大名“注”之首。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州)人。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水经注》:是公元6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著作,全书三十多万字,详细介绍了中国境内一千多条河流以及与这些河流相关的郡县、城市、物产、风俗、传说、历史等。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是中国古代较完整的一部以记载河道水系为主的综合性地理著作。《水经注》文笔雄健俊美,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优秀的文学作品,在中国长期历史发展进程中有过深远影响。其书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自明清以后不少学者从各方面对它进行了深入细致的专门研究,形成了一门内容广泛的“郦学”。《水经注》与《三国志注》(裴松之),《世说新语注》(刘孝标),《文选注》(李善),并称“四大名注”。

范晔:(公元398年—公元445年),字蔚宗,南朝宋史学家,顺阳(今河南淅川南)人。官至左卫将军,太子詹事。宋文帝元嘉九年(432年),范晔因为“左迁宣城太守,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开始撰写《后汉书》,至元嘉二十二年(445年)以谋反罪被杀止,写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原计划作的十志,未及完成。今本《后汉书》中的八志三十卷,是南朝梁刘昭从司马彪的《续汉书》中抽出来补进去的。

《后汉书》:是一部由我国南朝刘宋时期的历史学家范晔编撰的记载东汉历史的纪传体史书。与《史记》、《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书中分十纪、八十列传和八志(司马彪续作),记载了从光武帝刘秀起至汉献帝的195年历史。

马端临:(1254年宋理宗宝佑二年-1323年元英宗至治三年,字贵舆,号竹洲。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中国古代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多识录》。马端临是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中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

《文献通考》:简称《通考》,马端临编撰。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通史。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王安石变法以后,司马光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写起,到五代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征淮南停笔,涵盖16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纪传体:东亚史书的一种形式,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纪传体史书的突出特点是以大量人物传记为中心内容,是记言、记事的进一步结合。

编年体:是我国传统史书的一种体裁。以时间为中心,按年、月、日编排史实,是编写历史最早也是最简便的方法。如《春秋》、《资治通鉴》等就是编年体史书。

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者是南宋的袁枢,他的《通鉴纪事本末》就采用这种体例。纪事本末体,既不同于编年体之以纪年为主,也不同于纪传体之以传人为主,而是以记事为主,把历史上的大事,详其首尾,集中表述其过程。无论是编年体还是纪传体,在记事方面都存在着明显的不足 纪事本末体,是以事件为中心的著史体裁。

谱牒:就是记载某一宗族主要成员世系及其事迹的档案,它以一定的形式记载了该宗族历史,其形式和内容集中了档案学、历史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的旨要。《春秋三传》:即《左氏春秋传》《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春秋》经文言简义深,如无注释,则无法了解。注释《春秋》的书,有左氏、公羊、谷梁三家,另有邹氏、夹氏二家,早在汉朝即已失传。所以自汉至今,学者只藉三传研读《春秋》。《春秋》是记事的,后多散佚,仅留下经孔子整理的鲁国的《春秋》,汉代有重新编撰整理的“春秋三传”,即《公羊传》、《谷(榖)梁传》、《左传》。《春秋三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西方史学史名词解释 篇2

——读马克·布洛赫《历史的技艺》有感

“历史究竟有什么用?”这是一个至今还困惑大多数人的问题,并因为该问题的存在,历史学至今都没有得到她应有的名分,那么,历史究竟有什么用呢?先前就没有哪一位历史学家对这一问题做出过思考和解释吗?

带着“历史有什么用”这一问题,我与马克·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邂逅了。其实,在进一步地阅读了解之后,我更喜欢这本书的另一个译名《为历史学辩护》,因为这个译名更能直接反映作者写该书的目的,同时,也可以大致了解到,该书是一位对历史饱含深情的历史学家面对历史地位不妙的情况下,发出掷地有声的呐喊与辩护。

或许是碰巧,马克·布洛赫的《为历史学辩护》也是由一个问题开始的:“告诉我,爸爸,历史有什么用?”这是马克·布洛赫的小儿子无意间向他身为历史研究者的父亲提出的一个问题,正是由于这个不经意的问题,触到了布洛赫的神经,“可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切中了要害,童言无忌。他的问题恰恰是针对历史学存在的理由而言的”。[1]于是,布洛赫针对当时历史学的地位,同时也为了自身对历史学的深入思考,写了《为历史学辩护》一书,并“但愿本书能够作[2]为我的答案。”

当初选择读此书,出于两个目的,其一,该书与“历史有什么作用”有关,我想通过阅读它,或许可以解开内心同样存在的疑惑;其二,这是一本比较薄的小书,读起来也不会花太长时间,也容易将其内容快速读完,以求能够快速得到我想要的答案。但是,现在我已经将它欣赏了两遍,回头想想,对当初的两个目的有些惭愧,似乎我的两个目的都没有达到,因为,一,我目前读了两遍,但依然不能很清楚地回答“历史有什么用?”这个问题;二,我读这本书并不是很快(或者说“懂这本书”更加确切)因为它是类似于历史学理论的书,任何东西似乎只要上升到理论,就不是那么容易摸透。但是,我并非一无所获,相反是获益良多。首先,我收获了感动,布洛赫带来的,而且强烈地、持久地。因为对于一个历史学家而言,他必须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而布洛赫不仅热爱生活,而且充满了责任感。“二战初期,法国便沦于敌手,在这极其困苦的时刻,布洛赫开始了《历史学的技艺》的写作,在该书的卷首,他痛苦地写道:‘国难当头,谁不

[3]感时伤世,草此小书,;聊以排遣胸中的忧愤。”布洛赫不仅仅是个埋头于故纸堆的历史学者,他更是一个关心国家,热爱民族,支持正义的历史学家。

其次,丰收了知识,布洛赫的这本小书“书未杀青,作者却赍志[4]而没了。”可见该书是本未完成的著作,依据出版的书的内容及布洛赫的好友另一位年鉴学家派的创始人——吕西安·费弗尔的描述及推测,布洛赫“原设想写七章。标题分别为:

1、历史认识:过去与现在;

2、历史的考察;

3、历史的分析;

4、时间与历史;

5、历史的[5]经验;

6、历史的解释;

7、历史的预见。”“马克准备在结论中论述‘历史在国民教育中的作用’,还打算写一篇题为‘历史教学’的附录”。[6]而目前看到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则有五章,而且就我个人观点而言,第五章似乎还是个草稿,尚未写完,也没有经作者重新加工和整理,因此,大师含恨离世,留下未成之著,实属吾辈之憾事。但是庆幸的是,关于该书与我们见面的部分是布洛赫史学的精华,其间“颇多精义”,“有人称它为‘年鉴派史学的宣言书’”。可见其分量不轻。

为什么说分量不轻呢?还是先从布洛赫的《历史学家的技艺》谈起。

首先,这本于1992年6月,由张和声、程郁译,经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的《历史学家的技艺》开篇便是十多页译者的话,这段话高度概括了这本小书的全部内容和观点(但是,这段话并不等于全书,因为有很多东西,不身临其境,是难以感受的,书中的很多道理布洛赫均举出很多例子加以阐释),读完正文之前的这段话,对布洛赫的史学观点大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年鉴派的观点与实证主义史学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年鉴派史学与实证主义史学的根本区别在于强

[7]调带着问题去研究历史,而后者推崇‘史料即史学’的观点”,布洛赫推崇“问题史学”,进而有了他的整体史观,他认为“若囿于一隅之见,即使在你的研究领域内也只能得出片面的结论。”而研究历史不仅仅需要知道史实是什么,还要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史实,因而就需要了解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来得到丰富的环境背景资料,以得出史实背后隐藏的东西,因此,布洛赫认为“唯有总体的历史才是真历史。”也就是说,史料仅仅是史学的一部分,实证主义史学所提倡的是“只见木,而不见林”,而年鉴派史学是要在史料前问一句“为什么”,并且去探索“史料”背后的故事,这样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史学。我个人也认为“史料”与“史学”是不对等的,史料只是记录或证实史实的实物(包括文字),如果“史料”等于“史学”,那么史学研究的领域就太窄了,而真正的历史学,我个人认为它是文科的另一门基础学科(就如数学是理科的基础学科一样)。文科的任何东西,似乎都离不开“史”,“史”虽未曾表露,却渗透在了文科的各个方面。

另外,再从书的内容说一说吧!

《历史学家的技艺》共分为六个部分(除开译者的话),分别是:

1、导言;

2、历史;人、时间;

3、历史的考察;

4、历史的考证;

5、历史的分析;

6、历史的因果。

其中导言里有一段特别有意思的话:“每一门科学本身,仅代表了知识海洋的一点一滴。”“无论你从事什么专业,为了了解和正确评价自己的研究方法,就必须看到它们与其他领域同时代发展趋势之间的[8]关系”从这里,我们能看到,布洛赫对历史的爱,是一种客观的爱,并非在布洛赫眼里只有“历史学是最美”,他始终用一种客观而谦逊的态度来对历史学“辩护”。

其实,布洛赫的这一态度一方面来自他自身的修养,另一方面,也来自他的学术主张,这个主张其实可以追溯到1900年创办的《历史综合杂志》的哲学家贝尔那里。“该杂志反对传统的叙事史,倡导对历史进行理论研究,但这种理论来源于经验观察,与传统历史哲学迥然不同。”贝尔还认为“历史学家的任务不是描述历史,而是通过

[9]综合比较研究解释历史。”这为日后年鉴派总体史的写作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因此,从这一方面说,我们无疑可以认为布洛赫是客观而谦逊的,客观而谦逊的研究他深爱的历史学,因为越是爱得深,才越会去透彻地探索。

布洛赫除了客观而谦逊外,他还是个具有开拓精神的学者,他的《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不仅是在为历史学辩护,更是在探索出一种有效地研究历史的新观念与新方法,在布洛赫写作《历史学家的技艺》那个年代(大约20世纪20---40年代),以朗格卢瓦和瑟纽博司为代表的传统实证主义史学占史学研究的统治地位。布洛赫先前在斯特拉斯堡大学任教,“他们效法德国大史学家兰克的研究班形式,创立了综合研讨会。聚集在这里的历史学家、人类学家、地理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打破学科分隔状态,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和讨论以及跨学科综合研究”,[10]他们“力图用具体研究成果来说明和推广总体史”,改变传统实证主义史学独大的局面。而《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大部分也是布洛赫在探索新史学观念时的“自我对话”。正是由于有了布洛赫的总体史观的提出及开拓精神的鼓励,也才有了第三代年鉴大师布罗代尔的辉煌与“时段理念”的问世。布洛赫无愧于年鉴派开山鼻祖的称号。

既然提到了“总体史”,那就不得不再提到另外两个让布洛赫在年鉴派中岿然不动的理论了,其一是“比较历史方法”;其二是“回溯复原方法”。这两个方法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也是分别阐释的。“比较历史方法”是布洛赫十分重视的一种史学研究方法。他在《欧洲社会的比较历史研究》一文中提出历史比较的两个必要条件:

1、研究对象必须具有某种相同或类似之处;

2、它们的环境存在着某种差异。并把比较分为一般或宏观比较和特殊或微观比较。前者指对时空相隔遥远的若干社会进行比较,后者则是对同一时代中若干相邻社会的比较。布洛赫的著作是属于特殊(微观)比较,对比同一时期内各种社会要素在各地的异同,进而从总体上分析社会结构及兴衰演变。

另一个是“回溯复原方法”。在《历史学家的技艺》一书中,由古至今里,布洛赫提出“回溯”的历史研究方法,他指出,人们以为学者考察历史的顺序与事件发生的先后是完全一致的,而这正是一种误解。“回溯复原法”打破了以历史学家首先分析起源的“起源偶像”。认为历史研究的合理顺序不仅要按照历史发展的时间先后,而且应从明晰到模糊,他指出,“由于缺乏文献记录等原因,我们对中世纪农村社会的认识是有限的、模糊的,而近现代关于农村社会的完整记录及农村中残留的遥远时代的风俗习惯和技术等,构成了一幅农村社会的明晰图景,为我们研究过去的农村社会提供了基础。”

对于马克·布洛赫及其史学观点,后人也有不同的评价,甚至连第三代年鉴派史学家也对“总体史”提出质疑,“总体史显然是没有意义的,它是一种愿望,标志着一个方向,只是一种不明智的雄心”。有质疑显然是正常的,但是不能因为质疑而否定布洛赫对历史学的贡献,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布洛赫对历史学的爱。也有人客观地对年鉴派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年鉴学派不是把史学家限制在某种严格的理论框框中,而是强调理论要为实践服务,他们扩大历史研究的领域,[11]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历史研究更为科学化”。

[1][2]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7页。

[3][4]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1页。

[5][6]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4页。

[7]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10页。

[8]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第18页。

[9]王建华、董进泉,《历史学·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流派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31页。[10]同上。

[11]王建华、董进泉,《历史学·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流派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9月版,第157页。

参考文献:

1、马克·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1992年版。

2、王建华、董进泉,《历史学·当代国外社会科学流派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3、张和声,《马克·布洛赫及其史学思想》,《史林》1993年第4期。

4、王科,《马克·布洛赫“倒溯法”探析》,《重庆社会科学》2007年第12期。

复习重点2012史学史 篇3

1、简述先秦时期的史观

天命观:无论是王朝兴亡、世间治乱,还是人们的祸福寿夭都是由“天”而定。大小事情皆卜之神明,由天作主。如《尚书》中屡次强调“天乃大命文王。”“今予发,惟恭行天之罚。”

人事观:《春秋左传》庄公32年曰:“国将兴,听于民。”

通变观:《周易》中的“穷变通久。”变,通、久三位一体。

循环论和进化论。孟子”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论,”“五百年必有王者兴。”

邹衍 五德论,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夏木 殷金 周火

商鞅,韩非主要人类社会由简单到复杂的变化。《商君书》《韩非子》

2、先秦史学的特点

 史书初创,编年为主,左传大成。

 官方主流,私修肇始,春秋为先。

 经史难分,文史难辨,史观丰富。

 直录曲笔,劝鉴得失,开启史学。

3、简说经史分离,史学独立?

 《汉书·艺文志》把史书附于“六艺类·春秋家”,因为数量太少,正式的历史著作未及

二十种。东汉以后史书逐渐增多。

“七略”是汉代刘歆所创而见于《汉书·艺文志》的分类,即

辑略提要汇集.六艺略经部、史部

诸子略子部

诗赋略集部

兵书略子部

术数略子部

方技略包括医方医技,后世亦划归子部。

 西晋荀勖编目时分甲乙丙丁,史书在第三位。

 东晋时李充重新编目,史书改为乙部,居第二位,史学地位之提高可以由此显示出

来了。

 《隋书·经籍志》确定经、史、子、集四部

 《隋志》体现了魏晋南北朝史书之多。《隋志》共著录史书870多部,而出在东汉末

年以前的不过四十几种,隋人写的也不过十几种。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当有800多种史书出现(817部),且还没有记当时已失传史籍。

 分为13类,正史、古史、杂史、霸史、起居注、旧事、职官、仪注、刑法、杂传、地理、谱系、薄录。

4、刘知几与史学三长

刘知几是盛唐时期杰出的史学批评家,生于661年卒于721年。公元710年些写成《史通》。《史通》是一部杰出的史学批评著作,它的问世,标志着中国史学进入一个更高的自觉阶段,是史学思想发展和史学理论建设的新转折。今有二十卷,分为内、外两篇,内篇原有39篇,今缺《体统》、《纰缪》、《弛张》三篇;外篇十三篇。

• 子玄领国史且三十年,官虽徙,职常如旧。礼部尚书郑惟忠尝问:“自古文士多,史才少,何耶?”对曰:“史有三长:才、学、识。世罕兼之,故史者少。夫有学无才,犹愚贾操金,不能殖货;有才无学,犹巧匠无楩柟斧斤,弗能成室。善恶必书,使骄君贼臣知惧,此为无可加者。” 《新唐书》卷一百四十五 《刘子玄传》

• 才是组织史料和表达的能力;学是指读书搜集史料的学问;识是见解,对史事的见

解,鉴别判断能力。

5、宋代史学的特点

• 宋代史学表现出义理化史学和考据性史学两个发展趋势。这两大趋势之间既各有特

色,又相互联系。

• 一宋代理学的兴起以及理学思想逐步成为宋代社会的正统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程朱理学思想的影响下,宋代一些史家夸大儒家义理思想的作用,突出史学的伦理道德性质,过分强调史学惩劝资治功能,而对于史实考证不求其详,不重其实,致使宋代史学呈现义理化发展趋势。

• 义理派史学特点:

1、荣经陋史。欲藉儒家《春秋》学的褒贬世道风俗,宣称史学的本质在于明道。•

2、笔削褒贬。义理派史家把儒家义理思想奉为圭臬,撰史强调文法,使历史事实屈

从其笔削义例。如朱熹《通鉴纲目》。

3、驰骋议论。义理派史家多对历史作出道德评价,不考察历史人物所处的具体环境,治史驰骋议论之风大盛,•

4、感悟认知。认为万物都只是一个天理,历史的发展变化不过是天理的自然体现。

历史发展既然由永恒天理决定,那么史家的职责就是阐明贯穿其中的儒家义理思想。考据派史学特点:

1、考异纠谬。多采用在史书正文之下附录注文以明材料取舍的方法。代表性司马光

《资治通鉴考异》和南宋范冲的《神宗皇帝实录考异》。纠谬的代表作是北宋吴缜《新唐书纠谬》和《五代史记纂误》。宋代还出现考据史学的专门著作。南宋史家李心传所撰《旧闻证误》、王应麟《汉书艺文志考证》等。

2、刊误辨伪。多集中在宋仁宗和宋英宗两朝,主要围绕两《汉书》和唐修八史。•

3、辑佚补缺。宋代辑佚学成就最大的为郑樵和王应麟。郑樵提出散亡之书可据现存

书中称引辑录成帙的思想,王应麟则创辑佚之成法,标志着传统辑佚学的形成。•

4、金石证史。欧阳修阐明收集金石碑刻的目的在于校补史传缺误,积10余年之功,集录1000卷金石铭文,撰成《集古录》。赵明诚认为历代正史记载的年代、地理、官爵、世系,出于后人之手,不能无失,而金石刻词为当时所作,可信无疑,对考史价值极大,搜罗金石铭文2000种,撰成《金石录》。

6、章学诚与《文史通义》

字实斋,号少岩,浙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六年(1801),终年六十四岁。由今而论,章学诚是乾嘉时期的著名学者,但他却显于今而不著于时。生前,他的学术不被理解,极为自负、有着别识独裁的《文史通义》一书也殊乏知音;身故后,没有像样的传记,生平事迹和著作足足埋没了一百二十余年。直至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胡适先生为之结撰《年谱》,其学术光辉终于日渐显耀。到梁启超,更大力张扬,以章学诚之学术不盛行于清代,为清代史学界之耻辱。著《文史通义》、《校讎通义》、《永清县志》等一生特点:生于乾嘉,不搞考据。

 批判乾嘉的考据弊端。

今之学者,以谓天下之道,在乎较量名数之异同,辨别音训之当否,如斯而已矣。是何异观坐井之天, 主张“理势”的进化史观

 “经世致用”“史以明道”的史学认识论

 “六经皆史”的史料学理论

 倡“通史”、立“方志”、设想新史体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 论德、才、识、学的史家修养主张

7、简述清代史学的特点与变化,及每个时期的代表人物?

近现代史学史 梁启超 篇4

-----------------浅谈梁启超与史家四长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政治家、启蒙思想家、文学活动家和学者。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战争中国败于日本后,随其师康有为鼓吹变法维新发动“公车上书”,创办《中外纪闻》、组织强学会。次年任《时务报》主笔,发表《变法通议》等重要政论文,鼓吹维新变法,影响很大。二十三年任长沙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二十四年入京参加维新变法运动。失败后流亡日本。

在日本期间起初曾谋划与革命派联合,思想一度激进,创办《清议报》,宣传“斥后保皇”。1903年游历美洲后转向保守,坚持君主立宪,反对革命。其时,他对于国人影响最大的还是思想启蒙。《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等刊物,大量介绍西方的政治学说及其他学术思想,批判中国的封建专制与旧学,讲求“新民”之道,并倡导文学改良运动。广泛宣传西学,先后发表了《中国史叙论》、《新史学》,批判中国封建史学,提倡“史界革命”。二十九年后,与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长期论战。主张开明专制和社会改良,反对以革命手段推翻清廷。

辛亥革命后第二年回国。先任共和党领袖,历任袁世凯政府的司法总长、币制局总裁与段祺瑞政府的财政总长,又接连策动了倒袁运动。1916年赴广西、广东参加护国战争。1917年反对张勋复辟,出任段祺瑞的财政总长,后来辞职,不再参与政事。

1918年底至1920年初赴欧洲考察,著《欧游心影录》,主张用东方古代文明挽救西方物质文明的破产。1921年著《中国历史研究法》,阐述整理东方文明的方法。1922年著《先秦政治思想史》,鼓吹儒家、墨家已创立“社会主义”学说,且胜过马克思的社会主义。1925年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先后讲授中国文化史、历史研究法,并指导中国史学史、东西交通史等专业的研究。1926年春兼任北京图书馆馆长。1926—1927年著《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进一步表述了其史学理论。生平长于史学,于文化史较有研究,著有《清代学术概论》、《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等。素抱编纂中国通史及多种专史宏愿,终未实现。著述多收入《饮冰室合集》。

《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中国近代史学理论著作。梁启超撰。本书原为1926年10月到次年5月作者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所作的学术讲演稿,是对其1921年所作《中国历史研究法》的补充。其部分内容曾在《清华周刊》发表,1933年始由商务印书馆刊行全书,后收入《饮冰室专集》。今读《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为中华书局2010年版次。

全书分总论、分论两部外加附录两则。总论包括《史的目的》、《史家的四长》及《五种专史概论》。梁启超说:研究“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 1

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他还阐明了史家应具备的“四长”,即史德、史学、史识和史才。在分论中,详尽地论述了有关“人的专史”、“文物的专史”等专史的撰写方法。其中所讲许多治史经验详尽又发人启迪,将此书作为研究历史的理论指导作了一下方法摘要。

总论三章,注重于对史学的目的、史家修养和各种专史的性质特点进行概括的理论说明。

“历史的目的在将过去的真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以供现代人活动之资鉴。”史家的责任就在于对过去的历史求真之后,提出有借鉴的经验,在历史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此概是“读史使人明智”。而要做到可供资鉴的目的,前提是求的历史的真实。怎样才能求得真实?可用钩沉法、正误法、新注意、联络法、搜集排比法。

钩沉法,意如其名,将沉没或是快要沉没的事情钩起,找与此事有联系的人求真。

正误法,对于前人记错的事实,不盲从,应改正。此处忽略了区分正误的具体方法。

新注意,即为新角度,从前人没有过的角度方法重新看历史现象。

搜集排比法,散落零乱的史实,似无价值,一经搜集排比,意义便极其重大。联络法,追溯本源法,“许多历史上的事情,顺看平看似无意义,亦没有甚么结果,但是细细的把长时间的历史通盘联络起来,就有意义、有结果了。”

通过五种方法,求的历史的真相,并赋予新的意义,新的价值,作为活动的经验借鉴。

在论及史家修养时,梁启超评价了刘章的得失,刘知幾认为史家应有三长,即史才、史学、史识。章学诚添上一个史德,并为四长。“刘子元虽标出三种长处,但未加以解释。如何才配称史才、史学、史识,他不曾讲到。学诚所著《文史通义》,虽有《史德》一篇,讲到史家心术的重要,但亦说得不圆满”。

要想做一个史家,必须具备此四种资格。对于传统史家所提出的才、学、识、德“四长”梁启超作了新的解释,特别突出了“史德”的重要性,史家首先具备了“心术端正”还要做到记事忠实公正,虽打主意力求忠实,但史家往往“心之所趋,笔之所动”,或多或少融入了主观想法,最常犯夸大、附会、武断的毛病应当时时注意,极力铲除!“史家道德,应如鉴空衡平,是甚么,照出来就是甚么,有多重,称出来就有多重,把自己主观意见铲除净尽,把自己性格养成像镜子和天平一样。”

有了道德,其次要讲的就是史学,即史家的学养,应以对某一方面的“专精”为主,辅之以各类知识的“涉猎”。“有了专门学问,还要讲点普通常识。单有常识,没有专长,不能深入显出;单有专长,常识不足,不能触类旁通”专精同涉猎,二者皆不可少。做专精的方法:首先选定局部研究,然后搜罗材料,判断真伪,最后决择取舍。具体有,勤于抄录,平时看书要多抄录下来,以倍他日之需;练习注意,在平时看书,有意识的多练习关注一定范围内的信息;逐类搜求,找到一条有观研究的信息就跟着追寻下去。做涉猎的方法:随便听讲,随便读书,随意谈话,长期坚持积累。不论是培养精专还是涉猎之法,都极其烦琐,且需要长期不懈的坚持,选择研究历史当做好吃苦耐劳的决心。

史识和史才,则是指观察力和组织史料、驾驭文字的能力培养。“史识”即“史家的观察力”。不会观察历史现象,就不可能有研究心得,也谈不上历史研究。一般的历史观察法是从全部到局部,再从局部到全部,两种方法要同时并用,缺一不可。养成正确精密的观察力,应注意,不要为因袭传统的思想所蔽,不要为自己的成见所蔽。要把自己的意见与前人的主张,平等的看待,才能得到敏妙的观察,才能完成卓越的史识。史才,史家的构造文章技术,如何可以养成史才? “多读,少作,多改”。多读:读前人文章,看他如何作法。遇有好的资料可以自己试作,与他比较;精妙处不妨高声朗诵,读文章有时非摇头摆尾,领悟不来。少作:作时谨慎,真是用心去作;有一篇算一篇,无须多贪作。笔记则不厌其多,天天作都好;作文章时,几个月作一次,亦不算少。要谨慎,要郑重,要多改,要翻来覆去的看。

“同学诸君方在读书时代,只是预备学问,说不上著作之林,但我们学历史,其目的就在想将来有所贡献,此刻虽不是著作家,但不可不有当著作家的志向。”致力历史研究者,具备史德、史学、史实和史才治史家四长,至关重要。

五种专史概论,概括的了人的专史、事的专史、文物的专史、地方的专史、时代的专史五种专史的研究方法。分论部分原拟详叙人、事、文物、地方、断代五种专史的具体研究和写作方法,但仅成“人的专史”七章(其中第七章有目无文)和“文物的专史”五章,余皆有目无文。关于“人的专史”,主要谈了列传、年谱、专传、合传、人表五种体裁的大体沿革、编纂特点,作用和撰写方法。

写人物传,最好选择那些思想及行为牵涉面广,可以作为时代风气或学术文化代表的人作对象,以便通过一个或一群人的事迹,反映一时代一社会之面貌与变迁。尤其是合传,应将事迹互有关系的人物归入一类撰写,以便通过一组人物事迹的相互补充,明了某一制度文物、事件或学派之演变全貌。关于“专传的做法”,把整个中国文化分为思想及其他学说、政治及其他事业、文学及其他学术三大部分,每部列出几十个代表人物写成传记,从各个侧面反映中国文化精华及其变化的轨迹。

“文物的专史”,大致可分政治、经济、文化三大类。政治为社会骨干,其专史应首先将民族、国土、时代、家族、阶级等基础问题研究清楚,然后才是政治制度变迁、中央政权、政权运用等专题研究。经济为社会血脉,文化为社会神经。

中音史 名词解释 篇5

名词解释

1、昆山腔:也叫“昆腔”“昆曲”“昆剧”等,是明代产生的四

大声腔之一。最初是昆山一带民间流行的南戏“清唱”腔调,后经魏良辅吸收诸多腔调音乐和“北曲”唱法,并同云适等

人研究,改创成了婉转细腻,擅长抒情,有“水磨调”之 称的“昆腔”

2、三分损益法:是在管仲的著作《管子·地员篇》中对乐律学

所提出的理论,这也是最早的律学理论。“三分损益”是指把

一个音管分为三份,“损减益加”,以此延续产生十二律。

3、八音:由于乐器种类增多。八音即是一个对乐器分类的方法,它按照乐器制作的材料分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也叫“八

音分类法”。后来“八音”成为中国古代各朝代对各类乐器的总称。

4、十二律吕:十二律吕是指在十二律中,六个单数的伴音“律”

和六个双数的伴音“吕”的总称。

工业设计史名词解释 篇6

哥特式

哥特式又称高直式,它以其垂直向上的动势为设计特点。哥特式建筑以尖拱取代了罗马式圆拱,宽大的窗子上饰有彩色玻璃宗教画,广泛地运用簇柱、浮雕等层次丰富的装饰。这种建筑符合教会的要求,高耸的尖塔把人们的目光引向虚渺的天空,使人忘却现实而幻想于来世。

巴洛克(Baroque)

巴洛克(Baroque)的原意是畸形的珍珠,专指珠宝表面的不平整感。后来被人们用来作为一种设计风格的代名词。这种风格一反文艺复兴时代艺术的庄严、含蓄、均衡而追求豪华、浮夸和矫揉做作的表面效果,它突破了古典艺术的常规。

巴洛克式设计刻意追求反常出奇、标新立异的形式。其建筑设计常采用断裂山花或套叠山花,有意使一些建筑物局部不完整;在构图上节奏不规则地跳跃,常用双柱,甚至以三根柱子为一组,开间的变化也很大。在装饰上,巴洛克式喜欢用大量的壁画和雕刻,璀璨缤纷,富丽堂皇,富有生命力和动感。

洛可可(Rococo)

洛可可(Rococo)的原意是指岩石和贝壳的意思,特指盛行于18世纪法国路易十五时代的一种艺术风格,主要体现于建筑的室内装饰和家具等设计领域。其基本特征是具有纤细、轻巧的妇女体态的造型,华丽和繁琐的装饰,在构图上有意强调不对称。装饰的题材有自然主义的倾向,最喜欢用的是千变万化地舒卷着、纠缠着的草叶,此外还有蚌壳、蔷薇和棕榈。洛可可式的色彩十分娇艳,如嫩绿、粉红、猩红等,线脚多用金色。

水晶宫博览会

1851年,为了炫耀英国工业进步,英国伦敦举办了 19世纪最著名的设计展览 ——水晶宫博览会。水晶宫的设计采用了玻璃和铁架结构,博览会对设计理念产生根本影响,各种思想争论对设计界形成强大冲击。终于在 19世纪下半叶英国引发了一场工艺美术运动。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是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其起因是针对家具、室内产品、建筑的工业批量生产所造成的设计水准下降的局面。这场运动的理论指导是约翰?拉斯金,主要人物则是威廉?莫里斯。这场运动受到日本艺术的影响,影响主要集中在首饰、书籍装帧等方面。其特点有:

1、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2、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和其他各种古典、传统的复兴风格。

3、提倡哥特风格和其他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功能良好。

4、主张设计的诚实,反对设计上的华而不实趋向。

5、装饰上还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的特点。

工艺美术运动产生的根源是当时艺术家们无法解决工业化带来的问题,企图逃避现实,退隐到他们理想化了的中世纪、哥特时期。运动否定大工业与机械生产,反对机器美学,导致它没有可能成为领导潮流的主要风格,从意识形态上说这场运动是消极的。但是它的产生去给后来的设计家提供了设计风格参考,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尝试典范,影响遍及美国和欧洲等地区,对后来的“新艺术”运动具有深远的意义。

拉斯金的思想

他主张艺术与技术的结合,认为应将现实观察融入设计当中,并提出设计的实用性目的。他的设计理论具有强烈的民主和社会主义色彩,也非常混乱。既强调为大众,又主张从自然和哥特风格中找寻出路,这显然不是为大众的;既包含社会主义色彩,又包含对大工业化的不安。他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以后的功能主义有很大区别,但他的倡导对当时设计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依据,莫里斯等人都深受其思想影响。

威廉?莫里斯

他是在实践中实现拉斯金设计思想的第一个人物。他强调设计的服务对象为大众,希望振兴工艺美术的传统,一方面否定机械化、工业化风格,另一方面否定装饰过度的维多利亚式风格,认为哥特式、中世纪的设计才是诚实的设计。他反复强调设计的两个基本原则:一,产品设计和建筑设计是为千千万万的人服务的,而不是为少数人的活动;二,设计工作必须是集体的活动,而不是个体劳动。这两个原则在后来的现代主义设计中发扬光大。他开设了世界上第一家设计事务所,其设计的产品采取哥特式和自然主义风格,强调

实用性和美观性结合,具有鲜明的特征,同“工艺美术运动”的基本风格完全吻合,促进了英国和世界的设计发展。代表作有自己在伦敦郊区的住宅“红屋”。

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有许多相似处:都是对维多利亚和其他过分装饰风格的反动;都是对工业化风格的反映;都旨在恢复手工艺的重视和热衷;都放弃了传统装饰风格的参照而转向自然的装饰动机;又同时受日本装饰的影响。但二者又存在区别:工艺美术运动重视中世纪的哥特风格,而新艺术运动放弃了任何的传统装饰风格,完全走向自然风格;强调自然中不存在平面和直线,在装饰上突出曲线,有机形态,装饰动机基本来源于自然形态。在意识形态上是一次知识分子在面对工业化和过分装饰风格泛滥双重前提下的一次不成功的改革设计的企图。虽然新艺术运动在各国间有很大区别,但在追求装饰,探索新风格尚是一致的。它为20世纪伊始的设计开创崭新的阶段,一直持续到1910年前后,逐步被现代主义运动和装饰艺术运动取代,是传统设计与现代设计间一个承上启下的重要阶段。

霍塔旅馆

维克多-霍塔是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大师 ,霍塔是一位建筑师,他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经常使用葡萄蔓般相互缠绕和螺旋扭曲的线条,这种线条被称为“比利时线条”或“鞭线”,它起伏有力,并成为了比利时新艺术的代表性特征。

巴黎地铁设计

吉马德(Hector Guimard,1867-1942)是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法国新艺术运动受到唯美主义与象征主义的影响,追求华丽、典雅的装饰效果。

吉马德最有影响的作品是他为巴黎地铁所作的设计,所有地铁入口的栏杆、灯柱和护柱全都采用起伏卷曲的植物纹样。这些设计赋予了新艺术最有名的戏称 —— “地铁风格”。

高迪

西班牙新艺术运动以建筑师安东尼奥·高迪为代表,他吸取了东方风格与哥特式建筑的结构特点,并结合自然形式,以浪漫主义的幻想,将极力软化的曲线趣味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巴赛罗那的米拉公寓是一个典范。他以浪漫主义的幻想,极力使塑性艺术渗透到三度空间的建筑之中去,与比利时的新艺术运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马克奈、麦当娜姐妹被称为格拉斯哥四人。其设计的探索成为新艺术运动的一个极具特点的插曲。他们主张直线、主张简单的几何造型,讲究黑白等中性色彩计划,和新艺术运动的设计主张相反。这种探索恰为机械化、批量化形式奠定了可能的基础,这种探索在德国青年风格和奥地利分离派中得到进一步发展。麦金托什将有机形态和几何形态混合采用,其简单而又具高度装饰意味的平面设计特征与奥地利分离派极为相似。他受工艺美术运动、新艺术运动、现代主义前奏等多种风格影响,是工艺美术时期与现代主义时期重要的环节式人物。麦金托什设计了格拉斯哥艺术学校大楼及室内陈设,获得了极大成功。这座建筑的外观带有新哥特式的简练、垂直的线条,体现出植物生长垂直向上的活力。麦金托斯设计的大量家具、餐具和其他家用产品都具有高直的风格 ,世界闻名的高靠背椅就极具代表性。

奥地利分离派

19世纪末奥地利的一批设计家公开提出与正宗的学院派分离,他们组织的团体自称分离派。口号为“为时代的艺术,为艺术的自由”。他们在形式方面的探索和德国青年风格近似,对当时德文国家流行的曲线风格产生了严重冲击,成为一股新的设计运动力量。分离派运动的代表人物有华格纳和霍夫曼等。华格纳是现代建筑的先驱之一。他提出了建筑设计应为人的现代生活服务,以促进交流,提供方便的功能为目的。霍夫曼设计上与华格纳原则一致,风格也较接近,代表作斯托克列宫是向现代设计发展的里程碑式建筑。

德国青年风格运动

德国的新艺术运动是以“青年风格”来称谓的,艺术家、建筑家以《青年》杂志为中心,希望通过手工艺的传统恢复来挽救颓败的当代设计,思想上也受拉斯金等人的影响。初始带有明显的自然主义色彩,但于1897年后逐渐摆脱以曲线装饰为中心的法国等新艺术运动主流,开始和格拉斯哥四人相似的探索,从简单的几

何造型和直线的运用上找寻新的形式发展方向。青年风格运动最重要的设计家是贝伦斯,他是德国现代设计的奠基人(德国现代设计之父),早期受新艺术运动影响,也有类似于分离派的探索。他以慕尼黑为中心进行设计试验,其功能主义和采用简单几何形状的倾向都表明他开始有意识地摆脱新艺术风格,朝现代主义的功能主义方向发展。对米斯?凡德罗和科布西耶等人影响巨大。代表作有德国电器集团的厂房建筑(现代主义幕墙式建筑的最早模式)。装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运动它是于 1920年在巴黎首度出现的。装饰艺术风格是一种明确的现代风格 ,它从各种源泉中吸取了灵感,包括新艺术,俄国芭蕾、美洲印第安艺术。

艺术装饰运动传入美国,与美国的大众文化相融合,形成了独具特点的“爵士摩登”风格。它豪华、夸张、迷人、怪诞,主要表现在建筑设计和产品设计两方面。在建筑设计上,一系列的大型建筑物都是艺术装饰风格的产物,如克莱斯勒大厦等,这些建筑一方面采用了金属、玻璃等新型材料,一方面采用了金字塔形的台阶式构图和放射状线条来处理装饰。

现代主义设计

现代主义设计是20世纪初从建筑设计发展起来的一场对传统意识形态革命,成为20世纪设计的核心。主要是设计师为找寻代表新时代的形式,为改变设计观念,开始在设计观念、风格、形式及材料等方面进行探索,而集中在德国(始于工业同盟,包豪斯为高潮)、俄国(构成主义)和荷兰(风格派)进行试验,在30年代中期取得惊人成就。设计上体现的现代主义内容分为:民主主义、精英主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现代主义是由小批精英知识分子发动的,对设计长期服务于权贵阶层的一种反动,具有理想主义和乌托邦主义。虽不提倡为精英服务,但提倡精英领导。设计形式包括:

1、功能主义特征,强调功能为中心,不再以形式为出发点,讲究效率、科学性。

2、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受立体主义影响。具体特征表现:A、六面建筑。B、以柱支撑整个建筑的结构特征,结果是幕墙结构的产生。C、标准化原则。D、反装饰主义立场。E、中性色彩计划。

3、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特别是整体设计的考虑。

4、重视设计对象的费用和开支。二战期间,欧洲大批设计家流亡美国,从而将欧洲的现代主义与美国丰裕的具体市场需求结合,在战后造成空前的国际主义风格高潮,现代主义逐渐变为了形式化的外壳,走向了形式主义的道路。其局限性在六七十年代受到质疑,垄断的、近乎单调的风格受到挑战而产生了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等。

俄国构成主义运动

构成主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在一批先进知识分子中产生的一次前卫艺术运动。由于受到斯大林的扼杀而没有达到德国现代主义的影响,俄国构成主义热衷于科学技术,把结构当作建筑设计的起点,以此作为建筑表现的中心,这个立场成为现代主义建筑的基本原则。构成主义强烈提出设计为政治服务。俄国设计家开始探索的最早的建筑方案是塔特林的第三国际塔,它的象征性与实用性很强。

第三国际纪念塔

构成主义是一战前后俄罗斯的一个先锋艺术流派。构成派艺术家力图用表现新材料的空间结构形式,雕塑家塔特林是构成派最重要的代表,构成主义最有名的作品当属建筑师塔特林创作于 1919年的第三国际纪念塔。按照设计,这座塔塔高 400米,比法国的埃菲尔铁塔高出一半。纪念塔完全采用钢铁作为主要的结构材料,造型上是简洁的螺旋上升的几何形状,表达了一种坚定向上的政治信念。

风格派

风格派(De Stijl)是活跃于1917-1931年间以荷兰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1917年 10月,一批荷兰的设计师,艺术家发行了一本叫“风格”的杂志,风格派由此得名。这个组织以杜斯博格(Theo Van Doesburg)为领导,风格派认为艺术应该用几何形象的构图和抽象的语言来表现宇宙的基本法则 ——和谐,在建筑、产品、室内等各个设计领域,风格派都使用着一种和谐的几何秩序来进行艺术创作,这种抽象的倾向,对后来的艺术和设计有着持久的影响。

风格派艺术以一种几何和精确的方式表达了人类精神支配变化莫测的大自然的胜利,以及寓美于纯粹与简朴之中的思想。里特维尔德(Cerrit Rietveld)的红蓝椅揭示了风格运动的哲学精髓,他的《红蓝椅》、《柏林椅》和茶几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经典之作。

包豪斯(BauHaus,1919-1933)

“包豪斯”一词由德语的“建造”和“房屋”两个词的词根构成。创始人是格罗佩斯 ,包豪斯学校由魏玛艺术学校和工艺学校合并而成,其目的是培养新型设计人材。包豪斯是一所设计学校,开设有纺织、陶瓷、金工、玻璃、雕塑、印刷等科目。包豪斯在设计理论上,提出了三个基本观点:艺术与技术的统一;设计的目的是人而不是产品;设计必须遵循自然与客观的法则来进行。这些观点对于设计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使现代设计逐步由理想主义走向现实主义。包豪斯的重要贡献之一就是开创了 “基础课程 ”的教育 —三大构成。包豪斯的设计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其课程结构与教学方式成了世界许多学校设计教育的参照系统,包豪斯的思想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被奉为现代主义的经典。

格罗佩斯

20世纪最重要的设计家和设计教育的奠基人,参加组织了工业同盟。他的思想历程很复杂,特别是在对机械的态度和政治立场上。他曾是贝伦斯设计事务所的一员,在建筑上提倡采用新结构、新材料为功能服务,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其早期设计思想认为设计上的标准化原则会扼杀个人的创造性、造成单调的、无特点的作品。一战对他的影响很大,对机器的迷恋消失,非政治化变为具有社会主义立场的新人。他将其通过设计改造世界的乌托邦思想通过创建包豪斯体现出来。他希望艺术与手工业不是对立的,能通过教育改革将二者和谐的结合,强调工艺、技术和艺术的和谐统一。他一生为包豪斯花费了巨大的心血。其代表作有包豪斯校舍等。

伊顿

瑞士画家,他为在包豪斯的第一阶段带来许多积极的因素,成为第一个创造现代基础课的人,也是最早引入现代色彩体系的教育家之一。要求学生严格掌握色彩肌理与平面、立体形式。但他往往将宗教和科学混为一体,对学生又有双面的影响。他和马科斯、费宁格是包豪斯最早的担任基础课的全职教员,他们的教学都是个人化的,不成体系的。

莫霍尔?纳吉

包豪斯教员,出色的设计家。纳吉受构成主义强烈影响,特别是塔特林和里西斯基。他否定过分的个人表现,强调创造能为社会接受的的设计,将强烈社会性的设计观念灌输入教学中,对于包豪斯发展方向的改变起到了几乎是决定性的作用。其作品全部是绝对抽象的作品,体现了简单的结构力量和理性特征。

米斯?凡德洛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奠定了明确的现代主义建筑风格,提出少则多的原则,改变了世界建筑的面貌。包豪斯的第三任校长。他终生追求所谓的单纯建筑,受贝伦斯影响很大,主张少则多甚至达到违反功能的地步,是国际主义产生的重要人物。政治上它是非政治化的代表。虽然晚期的包豪斯在环境上极度恶劣,但米斯仍努力维持正常的教学,直至纳粹政府关闭包豪斯。

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现代主义被称为国际风格的开端是约翰逊认为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风格会成为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而称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

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高技术风格(High-Tech)

“高技术风格”(High-Tech)是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高技术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游击队”风格,即军用通讯机器风格,以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 50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有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英国建筑师皮阿诺(Reuzo Piano)和罗杰斯(Richard Rogers)于 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

波普设计

波普设计出现于 20世纪 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 ,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本世纪 60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 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风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如美国电话公司就采用了美国最流行的米老鼠形象来设计电话机 ,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做成一只大手套的样式。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在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地体现。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它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 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他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引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义(Arnamentation)。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1925-)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孟菲斯

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成立于 1980年 12月的“孟菲斯”(Memphis)的设计师集团。孟菲斯原是埃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个以摇滚乐而著名的城市。设计集团以此为名含有将传统文明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意思。

“孟菲斯”成立于 1980年 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Ettore Sottsovss)和其他 7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以后设计队伍和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集团。代表人物是索特萨斯 ,他与其它一些反现代同仁们成立了“阿尔其米亚”设计室,开始了取代现代主义的艺术运动(新设计运动)。孟菲斯作为设计小组的名称,标志出索特萨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艺术相结合的理念。

“设计奇才”科拉尼(Luigi Colani, 1926-)

70年代中期,德国设计界出现了一些对抗功能主义的设计师,他们希望通过更加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设计的趣味性。被人称为“设计奇才”的科拉尼(Luigi Colani,1926-)就是这一时期对抗功能主义倾向最有争议的设计师之一。科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年在柏林学习雕塑,后到巴黎学习空气动力学。在 科拉尼的许多设计方案中,他都用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造型意识。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将简洁与实用的设计思想与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手工艺传统与新的严谨的理性主义并行,创造了自己鲜明特色。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文化,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当然功不可默,如汉宁森、克兰特、阿尔托等。

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

阿尔托是芬兰著名工业设计师、建筑师。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已成为国际上驰名的芬兰产品。他设计还有 芬兰 设计文化显著特征 ,如皱叶甘蓝花瓶。这个花瓶的设计是他受到了芬兰峡湾海岸线的启发,他的产品设计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

汉宁森

汉宁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 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 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好评,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 PH 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色。PH灯具的重要特征是:所有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

光刺激眼睛;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PH灯具的优美造型正是这些特点的直接反映。

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 1902-1971)

雅各布森 是丹麦著名设计师,他的三个经典的椅子设计,世界闻名。即 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195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和“蛋”椅。这三种椅子均是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的。

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 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冰箱、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流线型设计 最早是用在 20世纪交通技术上。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它不仅运用于功能改进上,还用在家居产品上,从电熨斗、电冰箱乃至所有的家用电器,都采用了这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形式,这些产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流线型在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师手中,体现了流线型作为现代化符号的强大象征作用。

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现代主义被称为国际风格的开端是约翰逊认为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风格会成为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而称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

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高技术风格(High-Tech)

“高技术风格”(High-Tech)是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高技术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游击队”风格,即军用通讯机器风格,以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 50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有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英国建筑师皮阿诺(Reuzo Piano)和罗杰斯(Richard Rogers)于 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

波普设计

波普设计出现于 20世纪 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 ,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本世纪 60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 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风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如美国电话公司就采用了美国最流行的米老鼠形象来设计电话机 ,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做成一只大手套的样式。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在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地体现。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它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 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他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引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义(Arnamentation)。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1925-)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孟菲斯

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成立于 1980年 12月的“孟菲斯”(Memphis)的设计师集团。孟菲斯原是埃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个以摇滚乐而著名的城市。设计集团以此为名含有将传统文明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意思。

“孟菲斯”成立于 1980年 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Ettore Sottsovss)和其他 7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以后设计队伍和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集团。代表人物是索特萨斯 ,他与其它一些反现代同仁们成立了“阿尔其米亚”设计室,开始了取代现代主义的艺术运动(新设计运动)。孟菲斯作为设计小组的名称,标志出索特萨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艺术相结合的理念。

“设计奇才”科拉尼(Luigi Colani, 1926-)

70年代中期,德国设计界出现了一些对抗功能主义的设计师,他们希望通过更加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设计的趣味性。被人称为“设计奇才”的科拉尼(Luigi Colani,1926-)就是这一时期对抗功能主义倾向最有争议的设计师之一。科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年在柏林学习雕塑,后到巴黎学习空气动力学。在 科拉尼的许多设计方案中,他都用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造型意识。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将简洁与实用的设计思想与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手工艺传统与新的严谨的理性主义并行,创造了自己鲜明特色。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文化,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当然功不可默,如汉宁森、克兰特、阿尔托等。

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

阿尔托是芬兰著名工业设计师、建筑师。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已成为国际上驰名的芬兰产品。他设计还有 芬兰 设计文化显著特征 ,如皱叶甘蓝花瓶。这个花瓶的设计是他受到了芬兰峡湾海岸线的启发,他的产品设计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

汉宁森

汉宁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 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 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好评,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 PH 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色。PH灯具的重要特征是:所有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PH灯具的优美造型正是这些特点的直接反映。

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 1902-1971)

雅各布森 是丹麦著名设计师,他的三个经典的椅子设计,世界闻名。即 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195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和“蛋”椅。这三种椅子均是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的。

流线型设计

流线型 原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时的风阻。但在工业设计中,它却成了一种象征速度和时代精神的造型语言而广为流传,冰箱、汽车的设计都受其影响。这种外形能够符合空气动力学的原理,呈现出一种流线型,在运动中能够得到更大的速度。流线型设计 最早是用在 20世纪交通技术上。如轮船,飞机,汽车,以此来解决高速运动中的流体动力和气体动力性能。它不仅运用于功能改进上,还用在家居产品上,从电熨斗、电冰箱乃至所有的家用电器,都采用了这种表面光滑、线条流畅的形式,这些产品对消费者具有更大的吸引力。不少流线型设计完全是由于它的象征意义,而无功能上的含义,流线型在富有想象力的设计师手中,体现了流线型作为现代化符号的强大象征作用。

国际主义现代主义经过在美国的发展成为战后的国际主义风格。这种风格特别是在六七十年代以来发展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影响了世界各国的设计。国际主义首先在建筑设计上得到确立。米斯的西格莱姆大厦,庞蒂的佩莱利大厦成为国际主义建筑的典范。现代主义被称为国际风格的开端是约翰逊认为威森霍夫现代住宅建筑展的风格会成为国际流行的建筑风格,而称这种理性、冷漠的风格为国际风格。国际主义设计具有形式简单、反装饰性、系统化等特点,设计方式上受少则多原则影响较深,50年代下半期发展为形式上的减少主义特征。80年代以后国际主义开始衰退,简单理性、缺乏人情味、风格单

一、漠视功能引起青年一代的不满是国际主义式微的主要原因。

高技术风格(High-Tech)

“高技术风格”(High-Tech)是与新现代主义平行发展的另一种工业设计风格。高技术风格在设计中采用高新技术,在美学上力求表现新技术。高技术风格直接表现当时以机械为代表的技术特征。战后初期,不少电子产品模仿“游击队”风格,即军用通讯机器风格,以表现战争中发展起来的电子技术。“高技术”风格的发展与 50年代末以电子工业为代有的高科技迅速发展分不开的。英国建筑师皮阿诺(Reuzo Piano)和罗杰斯(Richard Rogers)于 1976年在巴黎建成的“蓬皮杜国家艺术与文化中心”是其中最为轰动的作品。

波普设计

波普设计出现于 20世纪 50年代,又称流行艺术、通俗艺术、新达达主义 ,代表着流行与大众化的品味。它的鼎盛时期是本世纪 60年代,主要活动中心在英国和美国。它代表着 60年代工业设计追求形式上的异化及娱乐化的表现主义倾向。反映了战后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观,力图表现自我,追求标新立异的心理。波普风格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如美国电话公司就采用了美国最流行的米老鼠形象来设计电话机 ,意大利的波普设计则体现出软雕塑的特点,如把沙发设计成嘴唇状,或做成一只大手套的样式。

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是指在反抗现代主义方法论的一场运动,它在文学、哲学、批评理论、建筑及设计领域中得到广泛地体现。后现代主义首先体现于建筑界,而后迅速波及到其它设计领域。后现代主义最早的宣言是美国建筑师文丘里于 1966年出版的《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文丘里的建筑理论“少就是乏味”的口号是与现代主义“少就是多”的信条针锋相对的。他鼓吹一种杂乱的、复杂的、含混的、折衷的、象征主义和历史主义的建筑,他把后现代主义的主要特征归结为三点:即文脉主义(Contextualism)、引喻主义(Allusionism)和装饰主义(Arnamentation)。查尔斯·穆尔(Charles Moore 1925-)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是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思想的典型体现。孟菲斯

后现代主义在设计界最有影响的组织是意大利成立于 1980年 12月的“孟菲斯”(Memphis)的设计师集团。孟菲斯原是埃及的一个古城,也是美国一个以摇滚乐而著名的城市。设计集团以此为名含有将传统文明与流行文化相结合的意思。

“孟菲斯”成立于 1980年 12月,由著名设计师索特萨斯(Ettore Sottsovss)和其他 7名年轻的设计师组成,以后设计队伍和影响逐渐扩大,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设计集团。代表人物是索特萨斯 ,他与其它一些反现代同仁们成立了“阿尔其米亚”设计室,开始了取代现代主义的艺术运动(新设计运动)。孟菲斯作为设计小组的名称,标志出索特萨斯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艺术相结合的理念。

“设计奇才”科拉尼(Luigi Colani, 1926-)

70年代中期,德国设计界出现了一些对抗功能主义的设计师,他们希望通过更加自由的造型来增加设计的趣味性。被人称为“设计奇才”的科拉尼(Luigi Colani,1926-)就是这一时期对抗功能主义倾向最有争议的设计师之一。科拉尼出生于德国柏林,早年在柏林学习雕塑,后到巴黎学习空气动力学。在 科拉尼的许多设计方案中,他都用空气动力学和仿生学知识表现出强烈的造型意识。

斯堪的纳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的现代设计将简洁与实用的设计思想与功能主义融为一体,使手工艺传统与新的严谨的

理性主义并行,创造了自己鲜明特色。它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多样化的文化、政治、语言、传统的融合,以及自然材料的欣赏等。因为环境因素的影响,它将现代主义设计思想与传统的设计文化相结合,既注意产品的实用功能,又强调设计中的人文因素,避免过于刻板和严酷的几何形式,从而产生了一种富于“人情味”的现代设计文化,因而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批优秀的设计大师当然功不可默,如汉宁森、克兰特、阿尔托等。

芬兰设计大师阿尔瓦.阿尔托(Alvar Aalto,1898-1976)

阿尔托是芬兰著名工业设计师、建筑师。他利用薄而坚硬但又能热弯成型的胶合板来生产轻巧、舒适、紧凑的现代家具,已成为国际上驰名的芬兰产品。他设计还有 芬兰 设计文化显著特征 ,如皱叶甘蓝花瓶。这个花瓶的设计是他受到了芬兰峡湾海岸线的启发,他的产品设计有一种温馨、人文的情调。

汉宁森

汉宁森是丹麦著名设计师,汉宁森的成名作是他于 1924年设计的多片灯罩灯具,这件作品于 1925年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上展出,并获得好评,这种灯具后来发展成了极为成功的 PH 系列灯具,至今畅销不衰。这正体现了斯堪的纳维亚设计的特色。PH灯具的重要特征是:所有光线必须经过一次反射才能达到工作面,以获得柔和、均匀的照明效果,并避免清晰的阴影;无论从任何角度均不能看到光源,以免眩光刺激眼睛;对白炽灯光谱进行补偿,以获得适宜的光色;减弱灯罩边沿的亮度,并允许部分光线溢出,以防止灯具与黑暗背景形成过大反差,造成眼睛不适。PH灯具的优美造型正是这些特点的直接反映。

雅各布森(Arne Jacobsen, 1902-1971)

雅各布森 是丹麦著名设计师,他的三个经典的椅子设计,世界闻名。即 1952年为诺沃公司设计的“蚁”椅,1958年为斯堪的纳维亚航空公司旅馆设计的“天鹅”椅和“蛋”椅。这三种椅子均是用热压胶合板整体成型的。

流线型设计

上一篇:高端葡萄酒品牌如何运作终端?下一篇:语文第七单元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