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教学(共12篇)
历史学教学 篇1
历史教学设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很多历史教师对历史教学设计和教案的区别认识较模糊,不少一线历史教师对教学设计有很多疑惑和不解的地方,他们对教学设计的使用也经常和教案混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艺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就着重对这样的问题进行分析,说明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不能混为一谈,两者不是一样的。
其实,历史教学设计和我们传统的教案是不同的,历史教师必须对此加以认识,才能更加合理地运用历史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本文对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进行比较,从多个方面阐述了历史教学设计和传统教案的区别,并且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优越性。通过对历史教学设计的全面分析,说明历史教学设计的实践性。
一、历史教学设计的概念
多年前,教学设计就已经成为国际教育学理论的一个新兴领域,在之后的发展过程当中,教学设计凭借它独特的程序化、精确化与科学化,迅速在教育学界崛起,并且独领风骚,成为教育学界新升的明星。历史教学和其他的学科有很强的相关性,例如: 政治、地理、语文等学科,再使用系统的方法分析历史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确定教学目标并且比较完美地解决当下的历史教学问题,实现历史教学最优化的现代教学技术。
正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艺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过程中曾经提到,历史教学设计是一种处方性的理论,用来指引达成最优的教学效果。因此,历史教学设计是一个很大的系统工程,它需要的基础理论也比较多,需要对教学资源,例如,教材、多媒体、历史教师、学生进行最为科学的安排。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 历史教学设计就是以获得历史教学最佳效果为目的,在相应的基础理论概念的指导下,使用系统的方法对历史教学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确定历史教学目的,最终找到解决历史教学问题的最优策略方案。历史教学设计本质上就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寻找解决策略的过程,它的研究对象就是历史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运用系统的教学方法,以基础的教与学理论为依据,提高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历史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完善方式
历史教学具有其特殊性,这主要是由于历史的过去不可重现。历史就是过去的,无论是历史著作还是流传下来的资料和传说,都是经过作者本人的思想过滤,含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者情感倾向。因此,历史教学是一项较为困难的任务,对历史教师的要求也比较高。由于国家对课本历史知识的削减,使得历史教学更加具有灵活性。当然,这样也更能突出历史教师的历史修养,历史教师要全面运用教学资源,精心安排教学内容,优化历史教学设计。
1. 历史教学设计的证据性
( 1) 历史教学内容的证据性。历史教学内容是进行历史教学设计的重要支柱,也是安排设计教学程序的依据。历史课堂教学设计内容的选择,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历史教科书,不管是以前的教科书还是新课改后的教科书,全都是按照国家教科书编写标准来编写的,里面的历史资料都具有真实性,这些都是我国历史学界的专家多年研究成果,在历史教学设计当中可以借鉴性地利用。
( 2) 历史教学过程的证据性。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发展,现代历史教学的重心已经由历史教师逐渐转移到学生身上,也更加注重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因此,这些改变需要历史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转变教学思想,不能简单地将教学目标放在知识传授上。历史教学过程都是教师精心的设计,其目的不仅仅是丰富课堂教学,更重要的是体现历史教学的证据性意识。
( 3) 课堂教学重思维的证据性。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创新的习惯性,通过历史证据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证据意识对学生学习历史极其重要,因此,历史教学设计中要着重强调证据的重要性。历史教师要在整堂历史课中都要时刻注重对学生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但是,历史思维能力培养的基础就是历史材料。教师在教学时要提倡用材料说话,培养学生的证据意识。
2. 历史教学设计的体验性
历史课要注重学生的感受、体验、过程,历史教学设计无疑需要突出体验性,才能符合新课改及历史学科学习的特点。因此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就要注重历史教学的体验性,让学生在历史课堂中感知历史、体会历史。
( 1) 文字、图片资料与知识构建的引导。尤其是近代的历史,教材中会有很多的历史图片,这些图片有助于学生感知历史,体会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了图片的辅助,文字材料就会更有说服力,更能刺激学生的感官,给学生留下更加深刻的印象。例如,日本侵华的历史,教材就配有日本侵略中国的图片和一些南京大屠杀的图片,让学生体验更加深刻。因此,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时,通过对教材图片、文字材料的讲解,让学生对历史有更大的感触。
( 2) 视频、音频资料与思维想象的升华。视频、音频拥有文字和图片所没有的优势,能够引起学生更强的内心感受。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可以考虑引入一些相关的音频和视频。这些主要有史料纪录片、电影电视相关视频,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生动。当然,音频视频的引用需要教师在历史教学设计时就做好准备工作,不能乱用。
( 3) 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百闻不如一见”,教材上的文章材料和图片,或者音频视频等固然可以让学生对历史感触深刻,但是从历史中遗留下来的文物、遗迹资料与情感价值的沉淀却可以给学生一个原汁原味的历史,给学生更大的视觉、情感冲击。历史教师的教学设计就可以考虑让学生参观博物馆或者文化遗迹等。
3. 历史教学设计的思想性
历史文献是经过人为加工的,那么在加工的过程中就必然伴随着作者主观的情感和思想。因此,历史文献是有情感、有思想的。
( 1) 历史资料的思想性。历史资料都是经过作者的主观思考而编写的,对某一史实有着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设计时就要考虑这种同一史实多种观点的情况出现,这也对历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2) 学生构建历史知识体系的思想性。由于学生能力不同、学习方法不同,因此在构建历史知识体系时就会有差别。这种现象的根源就在于历史知识学习时所具有的思想性。学生构建知识的思想性是历史教学设计必须考虑的重点。
三、总结
历史教学设计是一项比较新颖的领域,我们可以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艺术学校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建设过程提取经验,重视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证据性、体验性和思想性,完善历史教学设计。教师通过不断优化教学设计,达到提高历史教学效果的目的。
历史学教学 篇2
历史人物多姿多彩,这是历史教学中最能吸引学生的部分。可是,目前许多涉及到人物的历史教学课例或教学设计,往往将人物淡化,以突出历史事件。不少教材在介绍历史人物的时候也只是生平介绍,这就会造成历史人物教学的苍白无力,使充满生机的历史课索然无味。
历史教学的一大重要任务是学习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而实际上说到底哪一件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没有关系呢?我深深体会到,讲清了历史人物,会更有助于讲清历史事件,从而也更利于学生理解。
历史学教学 篇3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高中历史教学;差异
新课程下的初高中历史教材由于编写的结构、体例不同以及对学生能力要求的不同等各方面的差异,导致高中历史教师普遍感到高中历史难教,学生难学。因此,如何做好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就成了同仁们热议的话题,但大多数教师是从高中历史教学的角度来加以讨论和阐述,提出了许多有助于高中历史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鲜有人从如何加强初中历史教学来讨论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这里,我想就这一问题来谈谈个人的一些粗浅看法。
一、初高中历史教材编写和能力要求的差异
1.教材编写的不同
初中历史教材是完全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编写的,即所谓的“通史”体例,这样的教材时序性强,易于掌握。根据《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在体系的构建上,既注意与初中课程的衔接,又避免简单的重复,遵循高中历史教学规律”,高中历史教材采用了模块+专题的体例。这样的教材时序颠倒,知识缺乏连续性和系统性。初高中历史教材这样编写不同的用意在于初中学生充分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到了高中阶段能“从历史的角度去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这样的理想很美,可现实状况却并非如此。
2.对学生能力要求不同
由于初高中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不同,所以对其的能力要求也不同。根据课标要求,对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是“具有处理历史信息的能力、陈述历史问题的表达能力、历史想象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和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定的归纳、分析和判断的能力”。这说明对初中学生的能力要求侧重于对知识的识记和简单理解;对高中学生的能力要求则是“在掌握基本历史知识的过程中,进一步提高阅读和通过多种途径获取历史信息的能力。通过对历史事实的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等认知活动,培养历史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说明对高中学生的要求侧重于理解和应用方面。
二、初中历史教学现状
1.从教师配备看
专业历史教师明显不足,不少学校是以其他科目的教师来兼任历史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2.从学校态度看
由于历史科目在中考中是开卷考,而且是等级打分,分值低。所以学校对历史教学是不够重视的,甚至还会有缩减历史教学时间的可能。这也是导致初中历史教学环境恶劣的一个重要原因。
3.从学生角度看
由于学校及教师的不重视,特别是历史科在中考中的分值极低,因此学生自然不可能对历史有太多的兴趣。这样的状况必然导致学生在历史学习上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到高中阶段后感到历史难学也就在所难免了。
4.从考试方式看
由于历史科目的边缘化,平时历史几乎无书面考试。以上初中历史教学现状的存在,归根到底就是由学校升学率的功利主义思想决定的。因此弱化历史教学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对改变初中历史现状的几点建议
1.教育主管部门要重视
要加大对各学校专业历史教师的配备,同时要站在提高高中历史教学质量以及充分体现历史科目的德育和智育任务的角度出发,切实改善初中历史教学的恶劣环境。
2.学校要重视
各学校应把历史教学与语、数、外放在同等地位,建立和完善对初中历史教学的评估制度和方法,以能较好、较快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质量。
3.教师要重视
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静下心来加强教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为适应高中历史教学要求,在初中如何提高学生对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等方面,都是初中历史教师要优先解决的问题。
4.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要改革
在把“升学率”当作指挥棒这一客观现实无法改变的情况下,应改变初中历史的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在学校的历次考试中,如阶段考、期中考、期末考试中,历史都要参与进来,并且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中考也是如此。在分值比例上可以参照高考分值,语、数、外各150分的前提下,历史分值提高到100分。在考试方式和分值比例都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自然就能引起各方面对初中历史教学的高度重视,初高中历史的衔接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当然,以上只是我作为一名高中历史教师对初中历史现状的一些粗浅认识,目的在于抛砖引玉,希望能引起各方面对初中历史的重视,从而真正实现历史的德育和智育任务。
参考文献:
宋山林.中学历史教学中内容观的更新[J].教学与管理,2003.
历史学教学 篇4
第一, 历史学是社会科学的范畴, 社会学的一些基本理论所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在历史教学也是常见的。如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贯穿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史的始终。
第二, 书本上的理论是一定时间、条件下的产物, 史学理论会因为史学的不断发展并且产生新的史料而造成原有的书本理论滞后的现象。如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际, 要敢于面对事实, 针对难点激流勇进, 要随时重新进行现实史诗实事求是的分析, 还要恰当的针对理论进行评价。所以要不断根据事实修改发生变化的史论中过式的部分, 特别要向学生解释清楚有争议的地方。
第三, 理论要具体的、有机的和史实结合到一起。在分析、运用史实的过程中, 理论虽然有指导意义但是不能“包治百病”, 不能生搬硬套, 当作教条一样运用, 遇到困难的时候又觉得它不合实际。只有在创造性的应用当中, 让学生体验到用历史理论来分析、理解、解释和评价某些历史现象和史实的成就感, 从而使学生觉得历史可以不用死记硬背, 能“活学活用”, 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活起来”。
2 教学实践中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方法落实能力培养
(1) 以具体形象的资料, 引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在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做引子之后, 史料会伴随一些思考问题一起出场。通过设置这样的疑点来作为学习的诱因。学生在对具体形象史料的阅读和分析之后, 会对历史事件以及人物有一定感知, 对历史的真实产生感受, 进入到已逝的历史情境, 产生学习的兴趣。赞可夫认为, 浅显、平铺直叙的教学, 不仅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 还会使学生疲塌, 意志消沉。只有那些有坡度、有起伏、有矛盾、有冲突的课堂教学, 才能激励学生的情绪, 活跃学生的思维, 促使他们把智力活动进行到底。教师应捕捉新旧知识的连接点, 指导学生用历史理论来阅读、理解、分析历史现象和史料, 向学生提出具有启发意义的问题, 激发学生的智力情绪, 培养辨证思维能力。如:讲“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一课, 教师可将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写的“变者, 天下之理也”和商鞅“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两段史料进行比较, 揭示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应的制度随之发生变化, 才能更好的发展。这就是变则通, 通则久的社会发展规律。所以说, 史料教学注重学习的过程有助于学生习得历史方法,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也“活起来”, 也使得我们历史教学内容丰满了许多, 不再是枯燥乏味。
(2) 师生互动坚持论从史出学习新知
(1) 引导学生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自主阅读文本。
与单调乏味、理性抽象的政治课本相比, 历史课本的特点是文本内容十分丰富, 文本信息资源的种类有:单元篇章页及课前序言、正文叙述、各种图像及文字说明、阅读卡、色带题、对话框等, 这为学生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学习创设了良好的前提。历史教师的职责之一是让学生分清史料、史实和结论, 培养学生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的历史学科学习能力, 使学生实现对材料会读、能读到读懂的跨越, 同时也培养学生厚实的历史人文素养。
当然, 在学生自主阅读的基础上, 有时教师还应对文本进行再整合处理, 以新的视角或观点重新统率教材, 将教材内容材料化, 问题化。例如:必修二第14课《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有多幅图片、表格和历史纵横等形式呈现, 我们可以对书本知识整合, 设置成三阶段:鸦片战争前中国人民的吃、穿、住和习俗;近代中国人民的吃、穿、住和习俗;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吃、穿、住和习俗。由此掌握《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变化的特点、原因、趋势以及一些历史论点, 教学生阅读的方法, 真正做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2) 教师善于运用多种方式贯彻“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
方法一:把辩论带进历史课堂教学
在历史课堂教学活动中, 老师应该从学生的能力培养角度出发, 组织一些简单的辩论赛。例如对于“辛亥革命到底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这一论点的学习, 教师要尽量避免进行简单的说教。基于学生对此会有不同的看法, 教师可以组成正方和反方进行课堂辩论。首先让学生在课前作好自主整理史料的准备工作, 在此基础上, 在课堂上以正、反方亮出各自的理由 (史实) , 归纳得出:辛亥革命成功了, 或者辛亥革命失败了的结论。甚至可以得出“辛亥革命既成功又失败”这种开放性的结论。
方法二: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评价历史事件。
如历史必修二第18课《罗斯福新政》课后的“学习延伸”:对于罗斯福新政的作用多年以来中外学者有着不同的评价:
有的学者指出, 新政的意义远远超出经济领域, 也超过一定意义上的改革, 不论提出者自己是否意识到, 它造成了资本主义的一次深刻变革或者是一种再生。
另一些学者指出, 罗斯福新政的目的只是保护和巩固资本主义制度, 不应过分赞扬。
有兴趣的同学们可进一步查阅有关资料, 就上述观点进行讨论, 并阐述自己的观点。
这是一道典型的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评价历史事件的题目。学生如能经常性使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来评价一些历史事件或由历史事件来归纳理论观点, 那么学生学历史和老师教历史就会显得简单多了, 真正使我们历史学习“深入浅出”“复杂问题简单化”。
方法三:制作表格培养能力。如学习《鸦片战争》这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准备好的综合分析表格, 带学生进入课堂探究环节, 让学生从课本上自主收集鸦片战争前中国明清和同期欧洲的政治经济对外政策等史料, 并进行史论分析。为保障课堂时间, 活动可分四个小组进行, 每组一个板块。探究表格完成之后, 进行各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点评归纳, 得出中国近代逐渐落伍的原因。本堂课由于注重了学生对历史史料的分类收集与整理的方法又以列表比较的形式呈现, 课堂效率远比教师唱“独角戏”高得多。这样做学生既构建了基础知识体系, 又掌握了一种学习历史的科学方法, 提高了学习知识的能力, 可谓一举两得。
3 课外训练用“史论和史实相结合”原则学以致用
(1) 用好课后自我测评练习。
教师应引导学生到前面已学的教材文本中去充分挖掘资源, 学生一旦学会了这种的方法, 那么, 不管遇到怎样的难题, 都能尝试着自己去解决。
(2) 检测考试注重能力训练。
史论脱节, 是中学历史教学最常见、也是最实质性的问题。在有关题目的答案中, 史与论往往是“骨肉分离”, 而不是“水乳交融”。为了培养学生的论从史出能力, 我们在平时练习、月检测或考试中, 要有意识让学生进行这方面的训练, 历史老师平时对学生的学法指导非常重要。
历史学教学 篇5
一、“在快乐中学习”—培养兴趣是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
兴趣是人对一定事物和活动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内在倾向性。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现代心理学研究已经证明,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最主动的因素,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同时也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主观原因,具有追求探索性。
统计数据显示,中学历史学科是学生最不喜欢的课程之一,被视为“枯燥、没意思的课”。我个人认为这除了教材过于庞杂、概括、枯燥之外,教师没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是高中历史教学成功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它使学生有持久的学习积极性,为良好教学效果的达成提供保证。
刚刚进入高中的新生,对高中历史课程的学法还不了解,因此在课程开始之初就必须着力于“活化”历史教材,在一开始就能让历史带给他们一种轻松和快乐。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除采用直观教学手段展示物品、图片,或者影视片段,讲述历史典故外,还可以运用诙谐的语言来讲述历史,把死气沉沉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
实践证明,在一开始就历史科给学生带来愉悦,能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兴趣中进步”。相反,如果一开始就把学科知识拔高,不仅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更会使学生对这一学科的学习失去信心。
二、“学为人师,行为规范”——以身作则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保证
“学为人师,行为规范”,这是北师大的校训,它告诉教育工作者,学识丰富是教书育人的基础,而品行端正、为人师表则是赢得学生尊敬、有效开展教学的有力保证。很多事情教师喊破嗓子,却不如自己先做出样子。事实证明,一个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少不了言传,更少不了身教。
教师也有自己不懂甚至错误的地方,但如何对待自己的失误则关系到一名教育工作者的品质问题。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好几次出现了自己讲错、说错的地方,它们或者被细心的学生发现并质疑,或者事后被自己察觉,但我都没有加以掩饰,更没有将错就错,而是及时承认、及时纠正。这样并没有使自己的威信在学生面前受到损害,学生反而更愿意把不懂的、有疑问的问题提出来,这更有利于以后教学工作的开展。
创设历史情境,激活历史教学 篇6
一、创设历史情境应该遵循的原则
第一,形式上的新异性。当情境在学生眼前展现时,就成为学生感知的刺激物。但呆板的、常见的、多次重复的东西,往往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若不能引起注意,大脑皮层就兴奋不起来,抑制状态是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的。因此,所设置的情境,要考虑到它形式上的新异性,尽量使学生获得新的感受,借以激发学生感受情境,观察情境、描绘情境的热情。
第二,内容上的实践性。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认识要经过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教师在创设历史情境时,不但要通过现代技术手段来展示教学中直观的东西,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而且要适时点拨,引导学生去质疑,然后去探索求知。在“激励”和“调动”过程中去掌握历史思维方法,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提高思维能力及整体素质。所以,情境教学十分注重内容上的实践性。
第三,方法上的启发性。情境教学既然是以生动形象的场景激起学生学习情绪的手段,在方法上必须讲究启发性。
二、创设历史情境的手段
1.利用图片、模型等创设情境
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连续性、戏剧性的特点。过去的历史离我们很远。所以,运用图片、实物、模型、投影等直观材料的展示与解说,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借助直观教具,再现历史现象,展示历史资料,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启发学生的思维与想象,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
2.运用现代技术语言创设历史情境
投影、录像尤其是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不仅推动了教学手段的更新,促进了教学方法的改革,同时也大大便利了在历史教学中创设情境。一段音乐、一段录像都能够使学生重温历史场景和情境,把学生真实地推到遥远的古代、近代和当代。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与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陶冶性情,激发情趣,活跃思维。例如,在教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红军长征》一课时,我将电视连续剧《长征》中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爬雪山过草地等动态镜头替代了教材中静态的油画、版画并配以《过雪山草地》《飞越大渡河》的歌曲。气势磅礴、高亢雄壮的歌声与画面交融在一起,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视听感知,学生不仅领悟到红军长征是一次艰苦的历程,同时感受到“红军都是钢铁汉,千锤百炼不怕难”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理想高于天”的革命情怀。很多学生感慨到:昼夜兼行240华里山路,在敌兵密集火力、严密封锁的情况下,越过13条光溜溜的铁链,仅用了两个小时,飞夺了泸定桥,太不可思议了!难怪有“十三根铁链劈开了通往共和国之路”的壮美赞誉,达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3.用情绪感染语言描述,创设情境
以上所创设的情境途径,都是运用了直观手段。在情境教学中直观手段与教师语言、情绪相结合,更容易把学生带入情境。语言这种最普通、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对学生的认识活动,起到一定的指向性作用,提高感知的效益。“最好的教师是最会运用语言的人”。当情境在学生面前展现时,如果缺乏教师语言的调节支配,学生往往只会关注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而忽视了对整个情境的感受。这样,就难以获得确切的丰满的感性认识,更不易激起与教材情境相一致的情感活动。
教师的情绪同样也能创设情境。试想,教师无论讲述法西斯势力惨绝人寰的掠夺侵略还是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都带着麻木的表情与呆板平淡干瘪的语调去讲述,怎能感染学生,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我们虽不具备“京中善口技者”凭借“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就使观众“两股战战,几欲先走”的本领,但我们可以用丰富的知识、饱满的热情、抑扬顿挫的语调,使学生感受到的就不仅仅是情绪、声音,而且仿佛看到了画面。
4.广泛利用社会媒介,创设历史情境
历史教学可以充分利用历史学科的特点,不但要在课堂上做文章,而且要走出去,通过历史讲座、历史报告会、故事会等,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古迹、古墓、石碑、历史博物馆等丰富多彩的形式,让学生重温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及整体素质。
谈历史学价值在历史教学中的渗透 篇7
“知史”不是目的, 目的在于“用史”。历史学作为研究历史现象和过程, 并揭示其内在规律的一门学科, 重在揭示其规律, 为社会现实服务, 也就是“用史”, 体现出历史学的价值。如若历史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 能够把历史现象和社会现实联系起来, 由“知史”深入到“用史”, 体现出“古为今用”的历史学价值, 那么,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就会认识到学习历史的“用”, 自然也就会端正对历史学科的认识, 从而逐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那么, 在具体的历史教学过程中应体现出怎样的历史学价值呢?
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 了解过去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地预见未来, 并为未来做准备。诚如王斯德先生所说:“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过去与未来的联系, 决定了历史永恒的生命力, 认识过去是理解现在及未来的钥匙, 了解人类从何处来, 有助于认识人类向何处去。”
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个不间断的发展过程, 有其内在的联系和规律, 通过认识这种规律便可以为下一步的行动指明方向。比如:通过对两次工业革命的比较和学习可以预见到, 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 科学技术知识将越来越发挥重大作用, 知识经济必将取代工业经济, 不具备相当知识的人必将在未来的社会中被淘汰。通过这种预见, 可以使学生对未来社会对知识的要求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从而转化为一种动力, 促使学生去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再比如:通过对人类社会由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演进过程的认识, 以及对资本主义社会根本矛盾的了解, 可以正确地预见到: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 社会主义社会必将在整个世界逐步确立。从而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社会主义的光明前景, 不要为当前社会前进过程中的暂时曲折所迷惑。随着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 必将会更加适应生产力发展水平, 推动人类社会的更大进步。
今天是昨天的继续, 正如世界黑人改善者协会的建立者玛科斯·卡维所说:“无史之人, 如同无根之树。”因此, 了解昨天可以更加深刻地认识今天。比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此方针一开始便提出“解放思想”, 那么, 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为什么需要首先提出“解放思想”这一点呢?要想真正领悟这一政策, 就需要了解中国的历史甚至结合西方的历史。我们知道, 现在西方的经济要比我们发达, 也有可资借鉴之处。那么, 西方的先进得益于什么呢?———正是西方一次次的思想解放运动, 从古希腊罗马的民主传统到中世纪后期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再到近代的思想启蒙运动, 经过了一个长期而充分的思想解放过程, 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 他们在一些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而我国封建专制思想的漫长统治和根深蒂固, 特别是在西方迎接启蒙运动所带来的理性曙光之时, 中国却在实行“八股取士”和制造“文字狱”, 牢牢地束缚着人们的思想。加之, 中国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力量又是那么弱小, 在此基础上建立后原有的封建思想还在我们的头脑中占据一定的位置, 所以, 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 增强民主意识, 为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提供思想保障。
如果教师能够这样用历史知识来解决现实问题, 既能回顾掌握历史知识, 又能解开心中疑团, 学生自然就会乐意去学, 兴趣也会逐步地培养起来。
二、以史为鉴, 可以究天人之际, 通古今之变, 知社会兴替之道, 从而避免重蹈覆辙, 坚持正确的方向。对于历史学的这一价值很多人是很熟悉的, 不朽之作《资治通鉴》的编著正是源于这个目的。但并不能因为这一点很简单就略而不提, 此作为学习历史的一大功用是不可或缺的, 讲明讲透则更有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把握, 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在古代, 以史为鉴对于治国兴邦很有作用, 比如:大汉王朝出现的“文景之治”奠定了其长达四百余年的统治基础, 正是由于借鉴了秦朝短命而亡的历史教训, 能够废其暴政, 休养生息。唐朝的繁荣昌盛以及世界强国地位的确立,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能够在隋亡的废墟上吸取教训, 获得治国法宝, 从而使雄汉盛唐创造了高度的政治文明和丰富的物质财富, 为人类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今天, 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出现也离不开对社会主义所走过道路的审视和总结。结合历史经验教训的讲述, 比较容易地让学生认识到, 只有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才能把社会主义引向一个光明的前途, 只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坚持思想政治建设, 才能避免社会悲剧的重演, 才能促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就, 使社会主义的力量不断发展壮大。
三、历史学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爱国精神, 增强民族凝聚力, 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着重要意义。在经济改革浪潮的冲击下, 在历史教学中体现民族情感、爱国意识的教育显得更为重要。比如:通过对我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讲解, 可以使学生拥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从而增强民族自信心, 为自己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而感到骄傲。再比如:在讲到抗日战争时期, 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爱国官兵视死如归、奋勇抵抗的时候, 完全可以激发起学生强烈的爱国激情, 并深深体会到什么是“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在这种情感的感召下, 可以使学生的爱国情操和民族情感得到升华和提高。
四、学习历史还有利于掌握辩证思考的方法和提高历史思维的能力, 从而增强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江泽民同志曾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历史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对中学历史教学提出的一个更高的要求。学习历史离不开思考分析历史背景、历史事件、历史影响, 在分析的过程中, 就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比如:在评价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的时候, 就要按照实事求是的原则和“生产力”标准来辩证地认识。虽然资本主义的成长伴随着野蛮的对外扩张和侵略掠夺, 但它作为先进的生产方式, 曾经以它巨大的内在潜能推动人类社会迈向科学、民主和文明。资本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一个重要阶段, 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其轻视或否认对于我们的经济建设有害无益。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全面的有创建性的分析, 可以大大开拓学生的思路, 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也就会有更多的具有创新意识的火花闪现。
历史教学宜关注历史细节 篇8
一、历史细节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历史教科书编写的指导思想、课文内容的选择及其呈现和表述方式, 会对学校和教师的历史教学活动产生重大影响。《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直接以“点—线”结合的方式呈现课程内容。“点—线”结合方式的关键是“点”。“点”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最为基本的历史事实, 代表了某一历史时期某一类历史现象的基本特征。同时, “点”也是一个又一个历史故事, 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其思考的学习内容。而历史的细节有很多, 不可能在课文中一一载明。这就需要教师围绕教学主题, 简明生动地补充教学细节。例如, 《农村和城市的改革》一课, 对农村改革的背景情况, 教材仅“1978年, 安徽发生了百年不遇的特大旱灾, 人民生活出现严重困难”一句带过。人民生活究竟困难到何种严重程度, 学生肯定浑然不知。笔者补充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1977年11月上旬, 主政安徽的万里到金寨县调查。在燕子河山区, 他走进一户低矮残破的茅屋, 在阴暗的房间里, 见锅灶旁边草堆里, 坐着一位老人和两个姑娘, 便亲热地上前和他们打招呼。老人麻木地看着他, 一动不动。万里伸出手想和他握手, 老人仍麻木地看着他, 不肯起身。万里很纳闷, 以为老人的听觉有问题。陪同的地方干部告诉老人, 新上任的省委第一书记来看你, 老人这才弯着腰颤抖地缓缓地站起。这时万里惊呆了, 原来老人竟光着下身, 未穿裤子。万里又招呼旁边的两个姑娘, 姑娘只是用羞涩好奇的眼光打量他, 也不肯移动半步。村里人插话说:“她们也没有裤子穿, 天太冷, 他们冻得耐不住, 就蹲在锅边暖和些。”补充的这一历史细节, 生动地道出了人民生活严重困难的窘境, 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引发其思考学习内容。
二、历史细节能“活化”历史情境、提升学生历史认识
生动的细节描述和分析, 能使学生走进历史情境, 使历史具有立体感, 栩栩如生, 惟妙惟肖, 真正地活起来。教师通过历史细节巧设疑问, 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活”起来, 通过活动引导, 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活”起来。在对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分析中, 笔者展示清军在鸦片战争中的四大困难, 即“打不着、打不准、打不死、兵力少”。“打不着”是因为清军枪炮的射程有限:清军兵丁使用的鸟枪用铁制成, 射程约100米, 射速为每分钟1~2发;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枪身长1.42米, 射程300米, 射速为每分钟3~4发。“打不准”是因为清军的许多火炮没有炮架, 是固定的, 一些炮架的调整夹角也不能左右活转, 更没有瞄准器具。“打不死”是因为枪长2.01米, 铅弹丸重1钱, 装填火药3钱, 杀伤力比较小;而英军使用布伦威克式枪, 弹丸重53克, 杀伤力比较大。鸦片战争中的绝大多数战斗, 都是清军的岸炮与英军的舰炮之间的炮战, 当战场上的硝烟散尽之后, 不得不惊愕地面对悲惨的事实:清军在战争的全过程中未能击沉英军的一艘战舰或轮船, 而自己的阵地却被打得千疮百孔。“兵力少”是虽然在本土作战, 但清军兵力分散, 临时拼凑。鸦片战争中较大规模的战役有12次, 绝大多数战役中清军的兵力与英军相距不远, 但因为清军调兵的速度太慢, 邻省30~40天, 隔两省约50天, 隔三省约70天, 隔四省约90天, 而当时英军从英国本土调集军队所花时间不过30多天。因此, 每次战役总是英军占了兵力上的优势。笔者“活化”历史情景, 引导学生分析清军在战场上的全面落后, 进而层层深入推进:“军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经济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最后引导学生得出结论: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是导致鸦片战争失败的根源。就这样, 通过历史细节, 分析历史现象, 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历史认识。
三、历史细节能突破教学难点
教学难点, 一般来说是某个比较抽象、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或环节。在初中历史教学中, 突破教学难点一直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如果教学难点处理不当, 不但会使教学目标难以完成或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厌学历史的情绪。那么, 初中历史教学难点怎样有效突破呢?利用历史细节来突破它不失为一种好方法。例如, 《文艺复兴和新航路的开辟》一课, “人文主义”是一个相对抽象难懂的概念。笔者先引用《十日谈》“第四天序”的一个历史细节:一位父亲将儿子从小带至深山中隐修, 以杜绝尘世生活的诱惑。儿子到了18岁, 随父亲下山到佛罗伦萨, 碰上一群美丽的少女。头一次见到女性的小伙子问父亲这是些什么东西, 父亲说这是些名叫“绿鹅”的“祸水”。岂料一路上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的儿子却偏偏爱上“绿鹅”, 恳求父亲让他带一只回去喂养。之后, 笔者又引导学生观察《蒙娜丽莎》画像, 发现蒙娜丽莎是“一位市民妇女”, 她“处于画面中心位置”, 她的“表情在微笑”, 她“温柔典雅”, 她的笑是“甜蜜的”, 等等。然后层层引导:从题材上看, 蒙娜丽莎是现实中的人, 不是神, 摆脱了宗教题材的束缚。因为在以往中世纪的画中, 都是以神为中心, 人是神的奴仆, 甚至根本不出现, 如《牧羊者基督》, 人被异化为基督脚下的一群温驯的绵羊。蒙娜丽莎是个妇女, 是第一个人间的女性形象。按照教会的观点, 女性是邪恶的, 所以中世纪绘画中的女性要么扭曲恐怖得好像女巫一样, 要么神秘、刻板、高高在上, 不食人间烟火。教会说人们的幸福在天堂, 反对人追求现实的幸福。而蒙娜丽莎却如此甜美和典雅, 特别是她的微笑, 恰恰表现了对现实幸福的憧憬, 人活着就是要追求美好的现实生活, 这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这么一来, “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肯定现世生活;肯定人的自然欲望, 反对禁欲主义;批判封建等级, 提倡人类平等;揭露教会虚伪, 批判教会神权统治等这些内容, 学生不仅了解了它, 还大致能明确文艺复兴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发生的, 为什么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 同时为下一子目“新航路的开辟”做了铺垫。
四、历史细节能培养学科素养
由教育部新近制定的《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历史课程的重要特性之一就是人文性, 即“以人类优秀的历史文化陶冶学生的心灵, 帮助学生客观地认识历史, 正确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 提高人文素养”。当下的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无中心、史学无神韵、观念无灵魂”的现象依然广泛存在。教师要进一步认识历史教学的价值, “为素养而教”的教学目标应该更加清晰。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 应本着“少而精”的素养原则, 寻找“最有价值的知识”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历史细节能很好地担当这一职责。教授“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单元时, 笔者把“最有价值的知识”放在理解“民心是一个执政党的生存之本”上。国共双方军事较量的背后, 实则是政治较量、经济较量, 归根到底是民心的较量。重庆谈判中中共的和平诚意和“和平、民主、团结”三大建国口号, 赢得了民心。土地改革中“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更是赢得了民心。为佐证中共深得民心, 笔者提供了这么一个历史细节:解放战争时期战争条件最艰苦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一野兵力少, 粮食不足, 大军常常是“数着粮食打仗”。一野在陕北和晋北交界处攻打佳县时, 彭德怀对毛泽东说没有粮食。毛泽东问彭德怀打佳县需要几天, 彭德怀说要三天。毛泽东算了一下, 打三天仗, 大概需要十二万斤粮食。于是, 毛泽东找来佳县县长, 对他说:“大军要打三天仗, 请县长筹三天的粮食。”佳县县长说:“可以。第一天让老百姓把坚壁清野的存粮拿出来, 够大军吃一天;第二天把全县的青苗都割了, 够大军第二天;第三天把全县的驴都杀了, 够大军第三天。”佳县战役打响后, 佳县的老百姓支前队伍扛着和拉着从各家各户凑来的粮食、驴和羊, 解放军官兵打到哪里, 他们就一步不离地跟到哪里。而在佳县的后方, 佳县的百姓吃的是树叶和树皮, 这些都吃光了, 实在没有东西吃了, 就吃观音土。攻下佳县后, 据《佳县县志》记载:“佳县三年没有驴叫声。”为此, 毛泽东十分感动, 他给佳县县委书记写下了这样一句话:站在最大多数劳动人民面前。这一历史细节, 完美地诠释了“得民心者昌, 失民心者亡”这一硬道理。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口述历史教学法 篇9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如今, 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上, 填鸭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历史教学不延伸到课外, 只是一种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史实进行阐述, 课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 考试时只是考书本上的知识。这一套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 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对于历史的知识掌握度差, 而且也非常容易忘记。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法, 使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停留在为了考试的层面上, 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教科书, 不会去看教科书以外的有关历史的书籍, 导致掌握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 而这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想而知, 拿历史当作科目来学, 为了考试而学, 课堂上的气氛一定是紧张沉重的, 而这正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愉快而又活泼的。
二、口述历史教学法的特色
1.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以“学生主体, 体验过程, 生活经验, 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 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口述历史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法, 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去搜集史料, 并且进行相关的整理与自己的思考, 让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 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 体验调查过程的快乐, 把教学模式延伸到课堂外, 也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述历史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教学法, 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 通常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好感, 好过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死记硬背。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历史知识, 锻炼了能力。一方面, 会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 另一方面, 也会使知识记得更牢。
3.知识与能力并重
口述历史法锻炼的是学生的全方位学习能力, 不仅是知识的掌握, 更多的是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提升。在口述过程中, 教师指导学生设置相关问题, 如何与长辈接触交流, 如何提问题, 如何记录问题, 如何整理记录的问题答案, 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思考来评价采访的内容等, 这些都是知识与能力的并重。
三、口述历史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准备阶段
口述历史法的准备阶段主要就是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访谈技巧、小组合作、寻找访谈人物、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等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是口述历史法的关键一环, 调查阶段能否成功, 取决于这个阶段所付出的努力, 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去做这些工作。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 每个小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 教师可以分别把各个小组内部负责相同事情的学生召集到一起, 给予专项培训。比如一个小组找出一名负责采访的同学, 而教师可以针对这几个采访的同学给予专门指导, 这会比讲解给全班同学更有效果。
口述历史法寻找史料的阶段可以定位在这些人群与机构上:博物馆、古建筑中居住的老人、史学家、史学老教授等, 由于学生接触的人群有限, 加上一些地区史学资料的有限, 所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被采访对象, 全班选择三到四个即可, 但是要以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史料为准, 否则不计算在被采访对象之内。
访谈技巧适合讲给采访小记者, 而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以及寻找人物则是小组内部讨论的重点问题, 这一部分先由教师进行统一指导, 再由小组讨论, 最后确定一个方案, 提交给教师, 教师通过后即可实施, 不足之处, 教师应该给予指正。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尚小, 在外出时, 可由教师带队, 但具体实施项目则主要由学生来完成, 教师只是负责引导。
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其实就是具体实施, 按照计划原样实施就行, 可是实际中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 比如采访时应该携带的工具和访谈时的礼貌问题, 都应该由教师指导。采访时应该由两至三名同学在场, 一个负责提问题, 另外的同学负责录音和拍照, 这样可以保证现场不出任何状况。如有必要, 教师也应该在现场配合学生的工作, 准备工具则包括笔、纸、录音笔、相机等;而访谈的礼貌问题则是关系到被访谈者对采访者的印象的问题, 也是会使被访谈者决定是否要将重要的内容告知采访者的重要问题。在访谈时, 采访者应该亲切、大方、保持微笑, 语气谦逊, 衣着合体, 拍照时不要开闪光灯, 室内灯光要亮, 以免影响被采访者的思路。在采访结束时, 应该表达谢意, 并且询问被访谈者的常用联系方式, 以便在整理采访稿遇到问题时, 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答复。
3.整理阶段
整理阶段是学生整理被采访者口述历史史料的阶段, 可以由小组内部事先安排好的学生来整理, 也可以由采访者来亲自整理, 因为采访者参与了采访的全过程, 对于被采访者说了些什么都有着一定的印象, 可能会节省一些力气与时间。整理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 首先应将录音笔中的口述资料整理成文字, 并进行符合史实的调整, 然后检查错别字与遗漏的地方;其次要取好标题, 形成word文档, 打印出来再次进行修改, 并交给老师进行审阅, 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标题要注意尽量要覆盖访谈所有的内容, 即对访谈内容进行高度概括, 做到精炼而有深度。
4.评估阶段
历史学案教学引起的变化及思考 篇10
尽管我校历史教学还是学案教学实验的初步阶段, 此教学模式还是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一定的转变。
一、学案对学生的影响
1. 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
学案教学模式在学案编写和使用过程中一切从学生身心发展水平和实际学习的兴趣需要等出发, 教学过程力求由“灌”变为“导”, 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通过课前发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通过课内用学案培养学生乐于参与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态度, 通过课后学案问题讨论培养学生勇于探索, 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学生通过学案这个载体, 可以充分依靠内动力, 按照一定方法指导去主动获取知识, 运用知识, 解决问题。学生们通过自学掌握一定的知识后, 成功的喜悦感以及自信感将会激发他们更加主动地进行学习。
2. 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的改变
学, 有针对性地学, 从而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提高了学习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形成一种带着问题进课堂, 带着思考听讲课和带着新的问题离开课堂的良好习惯, 改变了过去被动听老师听课, 为知识结论而学的学习习惯和方式。所以, 学案数学模式可以促使学生学会学习,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从学生参与广度来看, 人人参与学习, 没有被遗忘的角落。从学生参与方式看, 有独立学习, 有同桌相议, 有小组探究, 有全班讨论, 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要。
3. 学习效率的提高
在学案的帮助下, 可以免去学生预习时漫无边际的浏览, 帮助他们克服盲目和片面, 并减少教材阅读和作业中的困难, 帮他们解决了过去预习效果差的难题;上课时, 因为有了学案, 所以不易开小差, 跟得上老师的思路;复习时, 有了学案, 可以系统全面地把握知识内容, 易于抓住重点和克服解除难点。是一帮一或一帮二, 这样可以带动大家学习的积极性, 大家你追我赶的, 这种学习才能发挥学生的学主观能动性。大家一起学习, 大家才能一起进步。由于整个活动是在民主、平等、和谐的气氛中进行的, 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学案对教师主体的转变
1. 知识传授者向学习促进者的转变
在自主学习学案教学课堂上, 教师把学习的权利与空间移交给学生, 关注学习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导, 创设激发性、支持性的课堂气氛和教学情境, 与学生一起分享学习成果。教师不再是以居高临下的身份来施教, 而是与学生一起组成了学习共同体, 教学也就成为地位平等的主体之间共同探讨有关学习问题的活动。引导则意味着启迪和激励, 是在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对学生的引领而不是强制。帮助引导重在不断激活学生内在的学习需求,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掌握探求知识的方式方法, 学会主动地学习。
2. 个体劳动者向教育合作者的转变
学案教学设计, 我们采取集体合作, 分工完成的形式, 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合作完成。而此后的学案设计, 我们将让每个英语教师负责一个单元的阅读学案, 最后整合在一起资源共享, 这样既减轻了老师备课的辛苦, 也提高了工作效率。教师的工作是一种牵涉到个人的、个体之间的、组织的、外在环境的各种错综复杂因素共同起作用的工作, 如果能够有效地把各种因素加以综合, 教师的工作道路将会更加顺畅, 教师的成功机会将会更多更大。
3. 教书匠向教育研究者的转变
教师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已经成为目前大家的共识。由于教师的角色重点从知识传授者, 转向学习、心理的指导者, 因而教书匠的教师已不适应时代的需要, 因此, 教师要成为教育的研究者, 要学习和掌握教育科研的程序和方法, 注意搜集与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 能够随时随地地进行教育实验和研究, 把教学与研究有机地融合为一体, 这是教师进步的基础, 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的保证。
历史学案教学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有:认识和观念尚未根本转变;囫囵理解和机械操作;只注重形式忽视内涵;集体备课没有真正成为教师思考和设计的过程;学案的习题化倾向明显;学案中问题的设计缺少层次性和思考价值;交流展示环节未能得到有效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仍然体现不足等等。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不断修正和完善这种教学模式, 使其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广性。
1.学案的组织形式
是成书使用还是活页使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本文中虽然提出了几种课型的学案的编写策略, 但对于整个学期甚至是整册教材
2.何时发放学案
是课前发放, 让学生能够先自学, 还是在课堂上发放, 让学生能够边讨论边依案学习, 或是在课后发放, 让学生能够根据学案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和复习。本文仅仅提出了学案教学模式的基本思路, 但对于具体的操作, 还未谈及, 这也是今后研究的内容之一。
3.自主学习与信息反馈结合
在刚开始使用学案时, 学生的成绩会有所下滑, 因此, 将学生使用学案的自主学习与教师根据反馈信息的课堂讲授有机结合, 灵活掌握, 保证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同时, 能够较好地完成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任务, 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
4. 对评价的提升
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 仍然停留在依据考试成绩进行的终结性评价, 或是通过问卷调查来进行评估学生的思想或心理, 还未建立起一个同步、有效、客观的评价体系, 以准确地评价学生在使用学案过程中创造性心理和能力的形成性评价, 也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口述历史教学法 篇11
一、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
如今,初中历史教学还是停留在教师为主体的传统教学模式上,填鸭式教学占据主导地位。历史教学不延伸到课外,只是一种教师在课堂上对相关史实进行阐述,课后要求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考试时只是考书本上的知识。这一套传统的教学评估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不仅对于历史的知识掌握度差,而且也非常容易忘记。
2.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
以传统教学模式为主的教学法,使学生对于历史科目的学习停留在为了考试的层面上,大多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掌握仅限于教科书,不会去看教科书以外的有关历史的书籍,导致掌握的历史知识非常有限,而这也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可想而知,拿历史当作科目来学,为了考试而学,课堂上的气氛一定是紧张沉重的,而这正是一种错误的学习方式,真正的学习应该是愉快而又活泼的。
二、口述历史教学法的特色
1.符合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新课标以“学生主体,体验过程,生活经验,合作探究”为教学理念,强调学生“在做中学”的教学模式。口述历史正是这样一种教学法,由教师指导学生动手去搜集史料,并且进行相关的整理与自己的思考,让学生在调查采访的过程中,成为历史课程的主体,体验调查过程的快乐,把教学模式延伸到课堂外,也使学生的交际能力得到锻炼。
2.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口述历史法是一种新颖而有意义的教学法,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通常都表现出一定的兴趣和好感,好过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授和死记硬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习了历史知识,锻炼了能力。一方面,会让学生非常有成就感,另一方面,也会使知识记得更牢。
3.知识与能力并重
口述历史法锻炼的是学生的全方位学习能力,不仅是知识的掌握,更多的是学习方法与能力的提升。在口述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设置相关问题,如何与长辈接触交流,如何提问题,如何记录问题,如何整理记录的问题答案,以及如何运用自己的思考来评价采访的内容等,这些都是知识与能力的并重。
三、口述历史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准备阶段
口述历史法的准备阶段主要就是对学生们进行相关的培训。包括访谈技巧、小组合作、寻找访谈人物、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等几个方面。准备阶段是口述历史法的关键一环,调查阶段能否成功,取决于这个阶段所付出的努力,所以教师一定要指导好学生如何去做这些工作。可以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内部有明确的分工,教师可以分别把各个小组内部负责相同事情的学生召集到一起,给予专项培训。比如一个小组找出一名负责采访的同学,而教师可以针对这几个采访的同学给予专门指导,这会比讲解给全班同学更有效果。
口述历史法寻找史料的阶段可以定位在这些人群与机构上:博物馆、古建筑中居住的老人、史学家、史学老教授等,由于学生接触的人群有限,加上一些地区史学资料的有限,所以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被采访对象,全班选择三到四个即可,但是要以获得真正有价值的史料为准,否则不计算在被采访对象之内。
访谈技巧适合讲给采访小记者,而设置问题、联络被采访对象以及寻找人物则是小组内部讨论的重点问题,这一部分先由教师进行统一指导,再由小组讨论,最后确定一个方案,提交给教师,教师通过后即可实施,不足之处,教师应该给予指正。由于初中学生年龄尚小,在外出时,可由教师带队,但具体实施项目则主要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是负责引导。
2.调查阶段
调查阶段其实就是具体实施,按照计划原样实施就行,可是实际中也会出现一些特殊情况,比如采访时应该携带的工具和访谈时的礼貌问题,都应该由教师指导。采访时应该由两至三名同学在场,一个负责提问题,另外的同学负责录音和拍照,这样可以保证现场不出任何状况。如有必要,教师也应该在现场配合学生的工作,准备工具则包括笔、纸、录音笔、相机等;而访谈的礼貌问题则是关系到被访谈者对采访者的印象的问题,也是会使被访谈者决定是否要将重要的内容告知采访者的重要问题。在访谈时,采访者应该亲切、大方、保持微笑,语气谦逊,衣着合体,拍照时不要开闪光灯,室内灯光要亮,以免影响被采访者的思路。在采访结束时,应该表达谢意,并且询问被访谈者的常用联系方式,以便在整理采访稿遇到问题时,能够及时得到正确的答复。
3.整理阶段
整理阶段是学生整理被采访者口述历史史料的阶段,可以由小组内部事先安排好的学生来整理,也可以由采访者来亲自整理,因为采访者参与了采访的全过程,对于被采访者说了些什么都有着一定的印象,可能会节省一些力气与时间。整理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首先应将录音笔中的口述资料整理成文字,并进行符合史实的调整,然后检查错别字与遗漏的地方;其次要取好标题,形成word文档,打印出来再次进行修改,并交给老师进行审阅,以问答的形式呈现。标题要注意尽量要覆盖访谈所有的内容,即对访谈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做到精炼而有深度。
4.评估阶段
初中历史学案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篇12
关键词:学案教学,历史,教学模式
新课程背景下, 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由过去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参与, 与此同时, 教师的教学方式也由过去填鸭式的满堂灌输转变为积极引导。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也得到了应有的利用。学案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既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模式, 又能克服开放式教学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学生借助“学案”自主学习, 在此基础上突出个性和创新, 通过师生互动达到共同提高。在教学一线耕耘多年的我, 尝试过多种教学方法, 也有很多的顿悟和感触, 觉得学案教学对我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帮助也很多。下面就结合我的教学经验粗略的谈谈我在学案教学方面的一些实践和思考。
一、学案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师的主导性。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往往很重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对学生的主体地位不很重视甚至忽略。这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学案教学倡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教学的理想是“教为不教, 学为自学”。因此“学案”的重要一环是“学法指导”, 解决“怎样学”, 做到“授人以渔”, 使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 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培养自学能力。而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在学案教学中, 通过学案的设计和反馈, 更能够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 因而学案教学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
二、学案教学有助于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目标是根据课程标准制定的, 它的主要目标和作用在于帮助学生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分层次的学习目标一方面可以帮助历史学习上有一定困难的学生顺利达标, 另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 特别是对历史学习感兴趣和有进一步要求的同学。学习标的制定必须根据实际教学情况, 而学案教学恰恰体现了这些优势, 它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 做到因材施教。例如, 我在教授北师大版九年级下《挑战两极》这一课时, 就设计了两类学习目标。一类是基础的学习目标:1.知道欧盟形成的过程, 分析“联合”对于欧洲崛起的意义;2.了解欧盟的地理范围, 提高识图能力;3.简述日本在二战后经济发展的因素及主要表现。一类是针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制定的学习目标:分析日本经济发展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这样, 可以使长期生活在统一的学习任务下, 处于“饥饿状态”的尖子生“吃饱饭”;让进步生享受成功体验, 进而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学案检测试题量小而题精, 不会使学生产生疲劳感。让大家在愉快的氛围内享受学习的乐趣。逐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行为, 调动全班学生, 使课堂灵动。符合以人为本, 照顾大多数学生的新课程理念。所以学案教学有助于帮助学生实现教学目标, 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学案教学有助于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重点是教学目标赖以贯彻的最基本、最主要的内容。而确定教学重点是以教学目标为根本依据。教学重点往往可以通过学案的设计体现出来, 可以在学案的设计时多留空间, 在时间的安排上也可适当倾斜, 而学案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重点。例如, 我在八年级上册24课《国民党政权的崩溃》时, 这一课的重点是三大战役, 及渡江战役, 因此, 在学案设计时, 我设计了关于三大战役的三张表格, 让学生在阅读课本的基础上自己填空, 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而与此同时, 学生通过填表的形式掌握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教学难点是课堂教学的“拦路虎”, 如果解决不好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而学案教学有助于学生突破难点。同样在《国民党政权的崩溃》这一课时, 该课的难点是分析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如果按照传统的讲授法, 我只需课堂教学内容结束时, 总结是归纳即可, 但这样却不利于难点的突破。在学案中, 我为了突破这点, 在每张表格下设计了一个问题, 分别是:解放军同国民党的战略决战为什么选择在东北战场展开?如何理解陈毅的话“淮海战役是小车推出来的”?平津战役为何选择“先打两头, 后取中间”?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自然得出三个答案:战略战术的正确、人民群众的支持、解放军的英勇善战。这样, 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水到渠成, 难点顺利突破。
四、学案教学让课堂更开放, 更具个性化。
学案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 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真正的参与学习, 使课堂变成动态的、开放的、个性化的师生共同表演的舞台, 实行真正的民主教学。有了学案的课前引导, 同时将历史中的“死”知识变“活”, 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学互动就水到渠成。如学习九年级上册第八课《改变世界面貌的蒸汽革命》, 我布置学生预习后写一则旅游日记 (内容要求是一个中国人到英国、德国或美国去, 时间可以是太约1800、1885年或1900年, 反映当时当地的人们衣、食、住、行及生活中娱乐等最新信息) 。其中有位同学写到:1885年5月1日凌晨, 我乘坐的蒸汽轮船到了伦敦, 街上灯火通明, 我穿着尼龙袜, 但冷得发抖。我己提前打电话通知姑姑, 姑姑开着汽车来接我。第二天我们去看了精彩的电影《罗密欧与朱丽叶》, 又去参观科技博览:飞机模型、电动机、纺纱机、无线电报等。这篇文章基本上反映了两次工业革命中的许多科技成就, 真假难分。由于它改变了传统的表达方式, 在课上我让学生互相阅读、讨论其真实性。学生们讨论得非常热烈, 翻书、思考、提问、辩论, 兴致盎然, 一反常态, 将枯燥的发明创造变为生活常识, 他们知道汽车刚刚发明, 电话虽然发明, 但在中国不可能有等。这样有了学生的先行自学, 克服了被动学习, 主动探究知识, 新知识点很快就掌握了。学案教学可以让课堂更具开放性, 更具个性化。
然而在践行学案教学的过程中, 我觉得仍然有一些难以克服的弱点, 这是一线教师应该思考的。例如, 学案教学要求教师在课前就要对自己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钻研, 设计科学实用的学案, 因材施教, 教师既要准备教案, 又要准备学案, 某种程度上来说加大了历史教师的工作强度。因为历史教师, 往往所任班级较多, 如果备课时间较多, 加上作业的批改, 历史教师将会非常辛苦,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教师不愿意过多地尝试学案教学的原因。有的历史课如果采用学案教学, 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忽视教师在过程方法的指导, 往往很难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和熏陶。例如, 有的历史内容一旦缺乏教师的讲解和引导, 学生就不容易形成感性认识, 也就难以达成教学目标, 因而, 不是所有的历史课都适用于学案教学的。学案教学要求学生在课前已经把学案上的内容自主学习完成填充, 甚至讨论也完成, 在课堂上的任务是展示自己的成果。而由于学生本身其他学习任务比较繁重, 有的学生为了减负, 很可能去借鉴其他同学, 而自己没有认真思考过, 也就难以起到学案的作用。还有, 有些学案是要求学生通过网络方式完成, 然而, 作为农村家庭的孩子, 尽管有的家庭也有电脑, 网络, 但是毕竟还是少数, 而到网吧显然是家长不放心的, 老师也不放心的, 谁能保证学生在诱惑前部被引诱。这也是当前我在学案教学过程中的困惑。相信跟我一样在一线耕耘的教师中, 也会有类似的体会和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