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精选10篇)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 篇1
课程的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能研究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体现的价值。不同的评价方式,指导着教师在课堂上呈现不同的教学工作,引领着学生呈现不同的学习成果。信息技术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也没有相对成熟的评价体制,它和其他课程的差异性较大,自然也不能照搬其他学科的评价方式。选择何种科学有效的评价体制,成了中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一个要点。作为一线信息技术教师,下面我谈谈对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点滴认识。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评价理念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是研究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价值的过程。整个评价体系既要关注学习成果,又要关注信息技术课程教与学的过程,可以将其概括成为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大类。结果性评价是以考试为主要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考查学生在有限的考试时间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过程性评价是以学生的学习过程为评价依据,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不管哪种评价方式都应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评价应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性格特征和年龄特征,采取适当的评价方式。更推崇的是,在教师的引导
和督查下,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
二、教学中常见的评价方法
1.坚持试卷测验和上机测验相结合的评价模式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既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又要求学生可以真正操作计算
机,利用计算机解决日常遇到的各种实际问题。因此,在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中,也应该体现“理论+实践”的基本理念,即坚持“试卷测验+上机测验”。所谓的试卷测验,就是传统的纸笔、试卷的测验,重点检验学生是否掌握了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和重要的知识点;而上机测验则是通过学生操作计算机的方式来考查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所以,将理论测验与实践考查完美地结合到一起,是新时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途径,也是经过事实检验的正确路径,其效果不言而喻。在实际评价选择中,我还是更倾向于上机测试的评价方式,毕竟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培养
学生独立、正确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通过上机考试,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也可以激发学生更强烈的操作的热情,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例如,在学习了文字处理软件Word后,进行了一次阶段性考查,课前我准备了一份试卷,将Word中一些常用的工具以图标的形式放置在试卷上,然后给出一段文字,在段落、文字中随机地运用Word中的工具,然后让学生进行选择,每一处用到的是哪个工具,第二题是“如果让你上机制作一份彩报,你会选择什么主题?要求:主题健康向上,版面设计不定,文字优美,颜色搭配大方。”时间为10分钟,接下来将试卷左右交换,上机做试卷的第二题。由于是同学出的上机题,学生都憋着一股劲,暗暗较着劲,20分钟过去了,就开始有学生跃跃欲试地向出题者和老师展示自己的作品;最后,学生两个人一组讨论对方的作品。这次阶段性考查,虽然说是传统的结果性评价,但是依然秉着学生为主体,以学生自己的想法为评价基础,因此,课堂呈现出良好的学习气氛,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
2.坚持老师、同学和自我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模式
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评价不单单是学生自己的事情,更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涉及班级全体人员的事情。因此,在评价参与者和主体的选择中,必须坚持老师、同学和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模式,即“三位一体”的基本评价体系。在这个评价体系中,老师、同学和自我评价应该占据不同的比重,具体情况要根据学校、班级和教学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但是无论如何,将多方评价有机地整合起来,形成立体的评价网络,这其实应该是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一个基本思路。自我评价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介绍创作思路、创作目标以及作品优缺点等,通过自我评价可以达到认识上的深化,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行为。同学互评通过思考“建议作者如何改进”和“哪些地方值得自己学习”这两个问题,学生能表达自己的见解,同时通过讨论接纳他人的观点。教师评价主要是引导作用,任何一件作品或者一项研究都允许有所不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思考、来观察,不要以一个标准来衡量。
例如,学习了PowerPoint软件后,我要求学生做一个“保护海洋”的专题讲演稿。测评时,要求学生用自制演示文稿在全班做讲演,测评是对学生的整个讲演做评定,此时,信息技术仅作为讲演的工具。在讲演过程中,要求其他所有学生认真听讲,并按评价标准为讲演者打分,学生成绩由现场全体学生为其打的.平均分和自己为其他同学所打的平均分两个分数构成。这样,学生为其他同学打分的多少也将成为自己成绩的一部分,学生既是被测试者,又是测试者,在评分的过程中,还能学习其他同学的优点,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教师做总结性评价,肯定学生的成果,引导学生体会在这次评价过程中的进步和收获。
3.坚持课堂教学为主,辅以课外活动的评价模式
对于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需要参照多方面的内容和元素,进行综合的考量。从我国当前信息技术教学的情况看,课堂教学仍然是教学的主要方式,即课堂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主要基地。所以,立足于课堂教学,根据学生的课堂反应,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形式、手段和效果进行综合考量,给出科学有效的评价结论,这应该成为中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基础。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又不能单纯地依靠课堂教学,还必须参考和依据其他方面,比如,多种课外信息技术活动。我们都知道,信息技术活动是考查学生应用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重要途径,应该为课程评价提供重要的参考。所以,将课堂教学评价与课外活动评价两者结合起来,形成多层次的评价体系,这应该成为新时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基本架构。同时,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即考查和评价的对象是广大的学生。无论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考查和评价,抑或是课外信息技术活动的观察和评价,都要遵从学生为主体的原则,要透过二者的结合体现学生的真实水平和发展潜力,并引导学生改正不足、弘扬优势。
例如,在学习了Frontpage软件后,我要求学生制作一个主题网页。课堂上我先提出问题:“为了使网页美观、生动,你可以在网页上集成哪些素材?”和“你如何获取这些素材?”刚接触这样的题目,学生感觉无从下手,他们只想到要大量地输入文字,却忘记了网上的资料是多么丰富多彩,经过我的引导、提示,学生讨论后回答:“添加图片、动画、视频、音频等可以使网页美观、生动”和“可以从网上下载这些素材,还可以自己用软件制作素材”。通过课堂上学生对问题的反应,我发现不是大部分学生都能感受到题目的意图,要求每个学生独立完成作品的难度较大,同时,为了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我鼓励学生以小组方式制作,要求小组的每名成员要有明确的个人任务。在素材的获取上,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己利用软件制作,以此组织一次电脑制作作品比赛的课外活动,评出奖项。最后,不但这次比赛活动圆满落幕,而且网页制作的课堂任务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样的评价方式从课堂延伸到了课外,立足于课堂,以课堂为主,以课外活动为辅助,课堂和课外两者相结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整个评价方式还是依据学生的基础,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总之,在新时期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中,要采用结果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既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使二者和谐统一。同时,评价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所以,评价方式要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构建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参与研究探索的经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提高信息素养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倘若达到这样的效果,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才是有价值的。
(作者单位海南省三亚市榆林八一中学)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 篇2
一、当前信息技术评价的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目前主要有传统的单一笔试、上机考试、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这三钟方式。
1. 传统的笔试, 这种“纸上谈兵”的评价模式在考查
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上, 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 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2. 上机考试形式是检测技能的很好手段。
但是上机考试也有不足, 第一, 上机考试的内容往往限于考试系统局限的应用, 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第二, 上机考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 影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第三, 学生座位距离很小, 题目都是通过显示器显示, 很难做到试卷的封闭性, 作弊比较方便。
3. 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真实地反映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程度。
但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考查往往应用在课程终结性评价, 并且工作量很大, 对于现在的教学大环境下, 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二、多元化评价的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 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 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 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 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 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 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 评价要多元化。
三、信息技术多元评价的方式
1. 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在评价主体上, 就要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 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 加强学生自评、互评, 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还可以根据平时课堂表现情况, 可以从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与人合作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 这些评定可以有其他同学互评来完成。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 在肯定别人的同时, 找到互相之间的差异, 弥补自己的不足。
2. 评价内容多元化。
(1) 课堂成绩的评价。课堂是教学绩效的基础与核心, 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中, 课堂成绩的评价理应处于最主要的位置。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缺陷就是忽略了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评价, 导致“学”与“评”从质上分离开来。其实, 平时课堂教学最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 此外, 课堂教学还能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采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 我们应当将课堂成绩的评价摆在首要位置。 (2) 电子作品的评价。在电子作品设计中, 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利用信息技术知识, 针对某一主题制作电子作品。电子作品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 不断的完善的过程。因此, 我们应该将电子作品评价作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 (3) 上机考试。上机考试是信息技术课评价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基本理论、有规定要求的操作题全部融于考试系统中。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 至于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及结果, 我们并不规定, 全由学生自己决定,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 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 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 (4) 创作与竞赛成绩。有很多学校都有计算机兴趣小组, 也有部分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 并且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地区还将获奖电子作品纳入了中考特长加分。这样不仅奖励了获奖学生, 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激励, 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计算机教学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
最终利用四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 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四部分内容的比重, 建议课堂成绩占40%、电子作品占30%、上机考试占30%、创作与竞赛成绩作为附加分。
总之, 每一种评价方式都有其优势和不足, 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方法,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评价的优势, 提高评价的效率, 力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摘要:中学信息技术课由于起步较晚, 信息技术学科教师对其评价方式研究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 不少老师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依据, 本文针对评价方式进行探讨, 主要分析了当前信息技术评价方式的现状和不足, 指出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依据及应用方法。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方式初探 篇3
关键词:信息技术;多元化;自主;合作;探究
21世纪是信息技术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信息技术课程也正在实现着从计算机教育走向信息技术教育、从技能训练走向信息素养教育的变革。但是自从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到现在,对于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也一直处于探索阶段,日益成为大众瞩目的焦点。
一、当前信息技术评价的现状
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目前主要有传统的单一笔试、上机考试、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这三钟方式。
1.传统的笔试,这种“纸上谈兵”的评价模式在考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上,并不能客观、全面地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有着很大的局限性。
2.上机考试形式是检测技能的很好手段。但是上机考试也有不足,第一,上机考试的内容往往限于考试系统局限的应用,不利于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第二,上机考试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影响了学生创造潜能的发挥。第三,学生座位距离很小,题目都是通过显示器显示,很难做到试卷的封闭性,作弊比较方便。
3.笔试与上机考试相结合这种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能真实地反映掌握信息技术课程程度。但笔试与上机相结合的考查往往应用在课程终结性评价,并且工作量很大,对于现在的教学大环境下,实施起来较为困难。
二、多元化评价的依据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信息技术的学习具有较强的导向作用。应通过评价的合理实施,不断提高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激发学生学习、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因此,要建立体现素质教育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激励教师上进和推动信息技术课程不断完善的信息技术课评价体系,评价要多元化。
三、信息技术多元评价的方式
1.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在评价主体上,就要改变由教师作为单一评价主体的做法,重视评价主体间的多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价和其他人员交互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学生还可以根据平时课堂表现情况,可以从课堂纪律、学生参与度、与人合作表现等情况综合评定,这些评定可以有其他同学互评来完成。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在肯定别人的同时,找到互相之间的差异,弥补自己的不足。
2.评价内容多元化。(1)课堂成绩的评价。课堂是教学绩效的基础与核心,在信息技术课的教学评价中,课堂成绩的评价理应处于最主要的位置。传统教学评价的最大缺陷就是忽略了对平时课堂教学的评价,导致“学”与“评”从质上分离开来。其实,平时课堂教学最能反映学生真实的知识水平,此外,课堂教学还能为教师的教学设计、教法采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因此,我们应当将课堂成绩的评价摆在首要位置。(2)电子作品的评价。在电子作品设计中,学生是在教师创设的真实情境中利用信息技术知识,针对某一主题制作电子作品。电子作品的制作过程其实就是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不断的完善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该将电子作品评价作为学生信息技术课教学评价的一项重要内容。(3)上机考试。上机考试是信息技术课评价过程中必不可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将基本理论、有规定要求的操作题全部融于考试系统中。另外还可以增加一些联系实际的设计、制作或其他类型的信息处理任务,至于完成任务的方法、步骤及结果,我们并不规定,全由学生自己决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个性,体现学生的信息素养。(4)创作与竞赛成绩。有很多学校都有计算机兴趣小组,也有部分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竞赛,并且取得优异成绩。我们地区还将获奖电子作品纳入了中考特长加分。这样不仅奖励了获奖学生,对其他学生也是一个激励,同时也带动了整个计算机教学蓬勃向上的积极氛围。
最终利用四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四部分内容的比重,建议课堂成绩占40%、电子作品占30%、上机考试占30%、创作与竞赛成绩作为附加分。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方案 篇4
一、评价的目的评价是教育和教学活动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对教育和教学活动具有极强的导向作用。“评价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改善过程”。一个评价活动不仅是前一个学习过程的结束,更重要的是又一个新的学习过程的开始。现代先进的评价方法就要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因此,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评价既要体现共性,更要关心学生的个性,既要关心结果,更要关心过程;评价注重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积极性,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学习态度和兴趣、基础知识的接受应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信心、创新意识、审美等方面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发展。
二、评价原则
小学信息技术课实施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我遵循了以下原则。
“公平原则”。在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过程中遵循“公平原则”。在课堂上老师讲授知识后一般由学生开始上机操作,不管是谁,只要完成操作,就可以给自己打满分。
“优先原则”。同时采取谁完成的又好又快,通过同学互检确认,在评价表中表扬一项加分。用于激励计算机能力强的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互帮原则”。根据信息技术课的特点,有的学生完成操作有困难,提倡互相帮助,对被帮助的学生,如果在老师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操作,同样可以得满分,帮助的学生可以在评价表中帮助一项加分。互相帮助,互助互利。这个原则调动了后进学生和先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现实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都要求根据当堂现实的学习情况来进行自我评价,不允许当堂不评课后补评。
“诚信原则”。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虽然是当堂自我评价,学生也可以互相监督,但是教师还要教育学生在自我评价过程中,要事实求是,不要虚报成绩。
“全面原则” 信息技术课学生学习自我评价整个过程,不仅对每一项计算机操作进行评价,学生每一堂课结束前对自己的本堂课的学习态度、课堂纪律进行自评。
三、评价对象: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
四、评价方式:采用过程评价的方式及电子作品评价的方式结合,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五、评价内容:(主要作为期中、期末电脑测评)
三年级——键盘指法,综合评价在于金山打字中英文文章和中文文章练习和测试;
四年级——电脑绘图,电子作品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
五年级——电子小报,电子作品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
六年级——幻灯片作品或动画,电子作品的内容由任课教师自己确定。三年级——键盘指法评价
评价等次:五星制(100字以上为五星,余下70、50、30、10)
键盘指法——符合指法习惯比较符合部分符合 不符合盲打熟习——不用看键盘 符号要看键盘小部分字母要看 大部分字母要看 完全看键盘
平均速度——100字以上为五星,余下70、50、30、10
四年级——电脑绘图评价
评价等次:五星制内容与主题——创造性地表达主题
所画内容比较切合主题
所画内容基本切合主题
所画内容与主题没有关系
所画内容标新立异(所画内容比较新颖 所画内容新颖程度一般 所画内容无法体现新意)
使用技术——使用了5种以上工具使用了4种工具 使用了3种工具 使用了2种或以下工具
视觉效果——对观众极有吸引力较有吸引力 视觉效果一般 视觉效果不理想,没有吸引力
介绍交流——在介绍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与观众交流没有交流
五年级——电子小报评价
评价等级:优+优优-良+良-中差
内容与主题——
1、内容组织能紧扣主题比较切合主题 基本切合主题 不切合主题
2、语句通顺且优美,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
语句基本通顺,用词比较准确,有少量错别字
小部分语句不通顺,某些用词不太准确,错别字较多
多数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太准确,有大量错别字
3、报头富有创意,画龙点睛 报头能较好衬托主题 报头基本上能衬托主题 报头无法衬托主题
布局元素——报头、中缝、版面、标题、题花、插图、边框等报刊主要元素完整合理
报刊主要元素比较完整,布局比较合理
缺少小部分报刊元素,布局基本合理
极少的报刊元素,布局欠合理
介绍交流——在介绍过程中有不同的方式与观众交流 没有交流
六年级——幻灯作品评价
等级:优+优优-良+良-中差
内容——多媒体演示非常有效地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概括
多媒体演示比较有效地对重要信息进行了概括
多媒体演示基本对重要进行了概括
多媒体演示不能对重要信息进行概括
文章编辑——语句通顺且优美,用词准确,没有错别字
语句基本通顺,用词比较准确,有少量错别字
小部分语句不通顺,某些用词不太准确,错别字较多
多数语句不通顺,用词不太准确,有大量错别字
使用技术——演示作品中包含5种及以上多媒体类型
演示作品中包含4种多媒体类型
演示作品中包含3种多媒体类型
演示作品中只包含2种多媒体类型
页面数量——有12-20张幻灯片有8-11张幻灯片 有4-7张幻灯片 幻灯片少于4张
视觉效果——对观众极有吸引力。每个主题都有相应的视频信息:如图像、绘图、表格等视觉效果对观众较有吸引力。
多数主题有相应的视频信息 视觉信息一般。
少数主题有相应的视频信息 视觉效果不理想,对观众不太有吸引
力
版面布局——每一张幻灯片在视觉上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多数幻灯片在视觉上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幻灯片的版面设计不很统一
幻灯片在视觉上没有整洁和统一的版面设计
教师信息技术能力评价标准 篇5
1、理解信息技术对改进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会用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 会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和获取学科教学资源。
3、会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编辑处理文字、数据、图像等教学素材。
4、知道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的教育功能。
5、解适用于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功能;
6、知道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以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使用恰当的技术,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
7、知道交互式平板一体机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的教学应用功能;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使用电子白板内置资源和外部数字教育资源,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某个环节的交互式教学活动,改进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
8、能通过互联网获取整门课程的学科教学资源,并能运用学科教学资源辅助开展课堂教学活动。
9、了解在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和技术资源中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基本流程和组织管理方法;2.在同伴互助下,能尝试在移动学习环境中组建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能引用某种在移动学习环境中开展合作、探究学习的指导方法等。
10、知道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能选用两种以上教学素材,使用某种技术,设计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能利用上述技术资源,开展多媒体直接导入、知识回顾导入等类别的课堂导入活动。
11、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能利用上述技术资源,开展课堂总结与复习活动。
12、在同伴互助下,能利用网络研修社区平台、网络研修协作组中的优秀课例、课件来来改变课堂呈现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方法等。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中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熟练操作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
3、熟练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和获取学科教学资源。熟练使用Word、Excel和PowerPoint等软件编辑处理文字、数据等教学素材;2.能用美图秀秀、格式工厂等软件对引用的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进行编辑、修改等。
4、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或交互式平板一体机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整体设计两个以上课堂教学环节方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的片段。熟练使用学科软件(如几何画板、拟真实验等)对引用的教学素材进行编辑、修改等。
5、熟悉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的教育功能。
6、知道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软件类型与功能(如Box、iBook Author等);能尝试使用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等活动。
7、熟悉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等教学素材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掌握整合加工学科数字教育资源方法等;采用演示、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反思和总结适用于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方式;能处理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常见问题。
8、总结归纳教学素材、多媒体课件和学科软件在课堂导入中的作用;2.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制作符合教与学需要的教学素材等;3.能综合使用多种教学素材及其相应的技术,创设课堂导入情境,制作课堂导入环节课件;4.在所在学校现有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综合利用技术资源,能巧妙设疑等,开展课堂导入、讲授、指导、启发等活动,能启发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总结与复习
振华中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高级水平标准
1、理解信息技术对优化课堂教学、转变学习方式和促进专业发展的作用。
2、熟练操作简易多媒体设备、交互式多媒体设备以及适用于移动学习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交互式平板一体机等);能适时解决多媒体设备、移动学习设备出现的常见故障。
3、熟练使用百度等搜索引擎检索、筛选并能管理获取的学科教学资源。
4、能使用Photoshop、美图秀秀等图像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图像素材;能使用Cool Edit、Gold wave等音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音频素材;能使用会声会影、格式工厂等视频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视频素材;能使用Flash、Gif等动画处理软件,处理与制作动画素材。
5、熟练使用PowerPoint等软件以及交互式电子白板内置资源、外部数字教育资源,并能选用多种技术整合学科教学资源,科学设计课堂教学方案,制作课堂教学课件。
6、学科软件的使用,在课堂教学中熟练使用学科软件(如几何画板、拟真实验等)。
7、科学管理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注册的个人空间,并能在空间里深度开展协同备课、课例研讨、经验分享等专业发展活动; 能在社会化网络平台(如博客、云盘、QQ空间等)上注册和管理个人网络学习空间。
8、熟练应用各类平台中学科教学资源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以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
9、熟知适用于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的教学软件类型与功能(如Box、iBook Author等);2.熟悉使用适用于移动设备的教学软件来支持备课、课堂教学以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活动。
10、熟悉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数字教育资源与软件(如图像、音频、视频、动画等教学素材及多媒体课件、学科软件、知识建构工具等)的教学应用功能;掌握优化整合学科数字教育资源方法等;采用演示、讲授、启发等教学方式进行课堂教学时,能根据学习目标与内容需要,开发适用于简易多媒体教学环境下的课堂教学方法,整体优化课堂教学、评价等行为。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 篇6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多元化评价
现代教育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是学生思维发展的过程, 评价是联系教师与学生思维、情感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多元化评价, 是加强师生情感交流,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促进学生自主感悟、自主学习, 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发展的有效手段。因此, 我在教学中, 主要采用师生互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的多向交流、互动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 使学生树立了学习信息技术的信心, 提高学习兴趣,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师评生是激发学生乐学的动力
“内驱力”是指由创造的需要、动机、兴趣等因素构成的、驱动人们不断进行创造的内在力量。在教学中, 应面向学生个体, 有针对性地从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情感、动机、态度、自信心、思维方法、创新意识和能力发展 (包括实践能力、操作能力、合作交流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等方面进行适时、正面、积极的评价, 做到:对于思维方法有创新的学生要给予大力表扬;对于学困生要重视发掘他们的闪光点, 大胆肯定, 及时表扬, 并提出努力的方向;在指出学生不足时要委婉, 不能伤其自尊心和积极性。如:在教学《图像变变变》一课时, 当学生通过小组学习找出了从网上下载图片的方法, 他们找出的方法, 有一种是错的。教师这时, 不立即给予否定, 而是给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检查所找出的方法。在检查过程中有同学发现了这种方法是错误的, 及时指出了纠正的意见, 同学们热情地给予掌声。当学生出现错误时, 教师通过随时评价, 不但纠正了学生思维的偏差, 而且为学生提供了极好的思考、改正的机会, 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 同时也培养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信心。
二、生评师是增强学生自信的保证
新的评价观要求教师、学生从对立状态转入统一关系, 教师不宜唱独角戏似地评价学生, 而应让学生参与评价, 使评价成为双向甚至多项的活动。在教学中, 本人积极创设生评师的问题情境, 鼓励学生大胆评价教师, 勇于向教师提问题, 发表独特的见解。如:在教学《E卡传情》一课时, 由于部分学生家里已有电脑, 因此, 教师请有电邮经验的学生一起完成寄电子邮件的方法, 同学们纷纷各抒己见, 然后进行操作, 看看谁最准确最快寄出电子邮件。学生挑战教师, 师生一起活动, 多项交流, 评价、体现了平等、民主、自由、融洽、和谐的课堂氛围, 同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整个课堂充满活力。
三、生评生是学生互学和手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参与评价, 能有效地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营造比、学、赶、帮的学习氛围。在教学中, 本人要求生生互评时要做到公平、公正, 既要赞赏同学的优点, 又要客气找出不足。如:在教学《学做小画家》一课时, 我让学生分小组进行一个小比赛, 利用工具栏中的工具, 给圆圈涂上红颜色, 看看哪组同学涂得最工整、最快。比赛后, 接着让学生示范涂色的操作, 让学生对本组或其他小组的操作进行评价, 说说:“你认为哪一组的同学操作最好?”同学们纷纷发表自己的意见, 有的说:“我认为第一组的同学操作的最好, 利用颜色橡皮擦涂上红色。”有的说:“我认为第三组的同学操作好, 利用填充工具, 一下子就把颜色涂好。”
在同学们互评后, 教师进行总结评价, 肯定了同学们都说得有道理, 既能赞赏别人的发言, 又能客气地指出不足。这样, 学生在互评中, 学会了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学会了从知识、语言表达、创新、情感、态度等方面互相评价、互相欣赏、互相帮助, 课堂气氛热烈, 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自我评价是学生自我完善的体现
认知心理学对元认知的研究表明:自我评价是元认知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对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生能否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 认真地总结各种学习方法, 检查学习活动进行的质量与效果, 直接影响着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因而, 在课的总结阶段, 本人注重创设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情况进行自我评价, 因为作为学习者的学生本人, 他对学习的自我感受往往比他人 (包括教师) 更贴切。评价的内容包括知识掌握情况、能力发展情况、学习态度和情绪情感等方面的评价。本人经常问:“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如:在教学《文章修改》一课的总结时, 学生进行自我评价, 有的说:“我觉得电脑课真有趣, 有学又有玩, 学到了许多知识。”有的说:“我能积极发言, 大胆向教师和同学提问题, 跟自己比, 我又进步了!”有的说:“教师表扬我发言大声, 我真高兴!”有的说:“我第一次回答错了, 第二次终于回答对了, 我成功了!”这样, 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过程中做到了自我激励、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 篇7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信息技术 多元化 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促进作用。学生在期末拿到的是成绩单上简单而又具有决定性的分数或等级,这种简单的评价方式已不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从现代信息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来看,传统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与其存在许多冲突和矛盾。教师是评价的唯一主体,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学习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评价的内容仅限于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而忽视了对学生思维、合作、学习等综合素质发展的评价。教师都是通过期末考试作为教学评价的依据,造成评价的片面性。传统的教学评价过分地强调区分学生的优劣,将学生片面地分成几个等级,弱化了教学评价的促进和激励作用。使教学评价失去了真正的意义。
多元教学评价自新世纪以来已成为教学评价发展的方向,通过多元化教学评价来推进教学改革,给学生以弹性化、人性化的发展空间。由于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式、评价对象的多元化,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评价也相应地趋向多元化发展。
1.教学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以考试为主的传统教学评价的主体是教师,初中生则是被评价者,是评价的客体。而新课程理信念下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评价主体是多元的,包括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和互评、师生互动评价等。
(1)评价活动的重点是学生自评,通过学生自评可以发展学习的自我监控能力。
(2)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可以让学生自定评价标准,自由点评。
(3)师生互评可以让教师更多了解、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做到向学生学习,体现师生的平等。
我们还可以把学校评价、社会评价和家长评价再结合到教学评价中。
2.教学评价内容的多元化
根据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及初中生年龄特点,教学评价内容由信息品质、基础知识及技能技巧三方面组成。
(1)信息品质(平时成绩):根据学生课堂表现情况确定。可以从学习习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信息意识、信息道德等情况综合评定,评定时采用等级制。对于评定为“待评”的学生,教师应向其指出缺点,帮助其改变。
我们可以采用表格的形式对学生作出记录,作为学生平时信息品质成绩的依据。如下表:
(2)基础知识:要求学生识记教材中所涉及的关于信息、信息技术、计算机的硬件、应用软件的使用等一般知识,即信息技术学科中的基础知识部分。一般以纸笔测验的形式进行。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
(3)技能技巧:采用实作形式评价。技能技巧评价包括平时的基本技能评价与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基本技能评价考查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一般掌握情况,期末的综合应用评价考查初中生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以上机测验形式进行。不同的工具、软件,制定不同的评分标准,评价实作的创造性、艺术性、素材的选择和利用以及工具软件的特定功能的应用。
最终利用三项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可以分为优秀、良好、合格及待评四级,三部分内容各占一定比例。这样的总结性评价还是缺乏可信度,而且对学生的促进和鼓励作用也是微乎其微。我们在此基础上可以再溶入评语这种形式,写上一段有关学生学习情况、学习态度、有待改进的鼓励性评语。做到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又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的能力。
3.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1)基础知识方面:采用纸笔测验。纸笔测验的效率高,适于短时间内对大量学生进行集中考察,适于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理解。
(2)技能操作方面:采用上机测验。重点评价学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或软件的熟练程度,测查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方法、能力。
(3)平时以实作评价为主:实作评价是信息技术教学多元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通过对学生完成实际作业、作品表现的观察,依靠教师的专业判断,对学生学业进行整体判断的教学评价。
实作评价具有如下的一些特点:
评价的作业与真实生活产生关联。这表现为平常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经常结合实际生活创作作品,评价也要结合实际生活进行,不能泛泛而谈。
过程是评价的重点。重过程是初中信息技术实作评价与传统评价的一个主要区别。过程的重要性在于学生问题解决的综合能力,课堂即时评价辅以课后延伸评价(可以将作品上传至校园网,采用网络评价),促使作品评价多元化、全面性。
事先确定评价的规则和标准。作品中哪些是优秀的、哪些属一般或不好,表现的哪些层面属主要评分点,这些规则和标准事先给学生一些引导,以增加评价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新课程下初中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教学评价和传统的教学评价相比,评价功能从选拔转向了促进初中生的全面发展;评价的主体从教师一元转向了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多元;评价的内容从单一地评价初中生学习成绩转向了评价初中生各方面的素质;评价的方式从单纯地划分等级转向了以定性评价结合量化评价的多种方式。确实,这样的教学评价是真正为了促进初中生的发展,而不是为了“评价”而评价,让我们在教育教学中,以真挚的评价鼓励学生,友善的评价靠近学生,全面的评价促进学生。多元化教学评价将成为初中信息技术未来教学评价的主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康永和.《信息技术需要怎样的教学评价》.浙江省优秀教学论文汇编中小学信息技术.2004年
2.新课程实施过程研究课题小组编.《新课程与评价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年
3.易凌峰.多元教学评价的发展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年
4.卢雪梅.实作评量的应许、难题和挑战》.教学资料与研究,20期
5.游铭均.论素质教育与课程改革》.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
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的方法 篇8
过去的评价只要求学生提供问题的答案,而学生获得答案的过程却无从体现,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的轻视,限制了学生对学习过程的深刻体验,进而抑制学生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评价要合理运用各种评价方法,以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和产生的成果作为评价依据,通过灵活多样的评价方法激励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全面评估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综合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多方面的信息素养。下面就问卷评价法、电子作品评价法、QQ交流评价法等进行探讨。
一、问卷评价法
问卷评价法法是指教师根据课程要求将知识点设计一套测评题,题型可以是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和操作题等,通过学生答题进行测评,并将成绩及时反馈给学生。共同分析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实时性,具有提高教学效率、节约资源、方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巩固运用。但这种问卷的评价方法只适合对信息技术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能的测评。
二、电子作品评价法
电子作品评价法是指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作品创作,比如学习了《用电脑画图》后,学生运用综合知识创作一幅美丽的图画,教师再根据学生的作品对学生的认知、技能和情感等方面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信息技术课程中的学生作品主要是指学生在一个板块结束时完成的作业,如制作电子报刊、成绩统计表、多媒体作品等。电子作品的创作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信息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对电子作品的评价具有很强的主观评价性质,它重点考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理解及应用情况。学生完成并上交作品后,教师和学生根据制定的标准对作品进行评价,评价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评价的核心主体,可以是自评、小组之间互评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到评价中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符合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评价要求。
三、QQ交流评价法
空间交流评价法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成功的经验、遇
到的困难以及完成的作品发布到自己的QQ空间,班上的每个人都能看到,然后教师和其他同学根据要求,对其进行探讨、交流和评价,相互介绍学习的成功经验,合作探讨解决遇到的困难,指出作品做得好的地方和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再由学生进一步完善。如此反复改进完善,学生既学到了知识,熟练了技能,又创作出了更优秀的作品;教师则可以即时了解学生的想法、心态,从中发现教学的问题,并即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改进教学效果。突出了评价的改进、鼓励和调节的作用。
QQ空间交流评价法,它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更重视取得成绩的过程。有助于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以便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督促学生合作探究学习,并实时监控、管理学习过程,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
四、学生自评、互评法
我们每一位教师在评价方面,要勇于创新,敢于创新,尊重学生的人格,注重学生的互评和自评,讲究评价的方式方法,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一)学生自评
学生自评由教师组织学生自主进行。事前,先就学生评价的意义、方法、需要注意的问题向学生做出说明,提出明确要求。
学生自评以学生自己的成长记录为主要依据,描述和分析自己在一级指标四个维度的表现,用“★”作为标准,4颗星以上为“优秀”,3颗星为 “良好”,2颗星为“中”,1颗星为“还要加倍努力”。最后写出自己对本章的学习心得,表达自己的感悟,提出自身前进的方向,并为自己在四个维度确定1个分数。
(二)学生互评
学生互评是在自评的基础上进行,学生以4~6人为一组,采取任务驱动法,学生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并对完成作业的小组用一级指标的四个维度进行登记,作为学期总评的依据之一,学生为每一个同学在四个维度确定一个分数。最后由教师计算出平均得分,作为学生互评的最终得分。
学生通过自评及互评,了解了自己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不足之处,提出改进的建议,及时改进。
(三)网上互评。教师也可以通过网络,将优秀的作品放到校园网上展示,以提倡全校学生间进行学生自评、互评,肯定学生的成绩,鼓励他们继续积极投入到学习中。
信息技术课程评价十年记忆 篇9
信息技术课程自2000年由计算机课程正式改名至今,已在基础教育领域经历了十年的思考与实践。信息技术课程的评价也随之不断修正与完善,逐步摈弃计算机课程时期计算机技能考核的思路与方式,在以信息素养为评价目标的道路上不断摸索前行,并影响与带动着信息技术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 信息技术评价的依据:从教学大纲到课程标准的转变
教学大纲及课程标准等文件规范着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是评价设计的重要依据。随着规范性文件的演变,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总体思路也相应发生着转变。
2000年颁布执行的《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将课程的主要任务定位为“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对人类日常生活和科学技术的深刻影响。”在体现教学目标水平的行为动词使用上,只对“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用“掌握”,其余动词均为目标要求较低的“培养”和“了解”。即从目标层面分析,课程内容与难度主要体现在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基于指导纲要的思想以及此前计算机课程评价中只涉及计算机且偏重知识技能的惯性,信息技术课程此后的评价中仍然以计算机知识与技能评价为主。
2003年,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被颁布执行。新课标中,定位本课程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具体体现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其中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以往教学以及评价中相对受到忽视的维度。随着新课标的执行,评价已开始尝试涉及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虽处于尝试初期尚为粗浅,但对教学积极的方向性引导作用却是不可否认的。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的全国性课程标准虽至今尚未出台,但江苏、上海等部分省或直辖市已出台区域性的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并纷纷将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作为课程主要目标,体现出与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改革方向的一致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同样纳入义务教育的信息技术评价范围。
● 诊断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
完整的教学评价体系应由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共同完成,但在信息技术课程中一直以来对诊断性评价却少有研究。虽然信息技术课程中基于诊断性评价的分层教学长期受到关注,但遗憾的是就诊断性评价本身而言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分层教学往往基于教师个体的观察或经验性的测试。这不能不说是信息技术课程评价体系中的一大遗憾。
相对而言,形成性评价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受到较多重视。甚至在CAI软件较为盛行的几年中,形成性评价成为了CAI软件课堂教学中默认环节之一。即时的评价、即时的反馈,使信息技术教学效果通过数据得以精确评判。但由于这种单纯依靠技术手段实现的评价较为机械,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展示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因此在三维一体教学目标的出现后逐步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
此后的信息技术形成性评价,更多从多元评价理论中吸取养分。改变以往以教师为主导的评价方式,强调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其多元化体现于评价内容、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标准等多个维度,并体现出对开放性与个性化的尊重。美中不足的是目前多元评价研究虽多,但具体实验多基于较小的实验单位与较短的时间跨度,规模性与连贯性的欠缺使其对教学的反馈与调整作用无法得以充分体现。
● 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因其利害性而在各种评价中备受关注。从信息技术课程开设伊始的打字速度测试到列入高中学分体系再到进入高考方案、高校自主招生试卷,不仅显示学科本位的信息技术课程地位提高,更体现出对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多偏重于认知类的结构性挑战。
信息技术课程初设之时,面对的是大多数学生的计算机能力零起点状态,再加之对信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两者概念的混淆不清,因此总结性评价中以消除学生计算机零起点状态的打字速度测试、WPS办公软件的应用技能为主。此时义务教育阶段尚未将信息技术列入必修课程,因此在省、市等大区域进行统一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的方式较少,多为校级考试及教师自行组织考试。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课程因已成为必修课,因此总结性评价的区域统一性更强,相关研究与改革更受关注。2002年左右,机考形式出现在北京海淀区、江苏省等地区的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笔试+机考的形式成为此后多年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的常用方式。笔试主要用于检验知识性目标的达成情况,机考则用于对过程与方法等操作技能的评价。
这种笔试+机考的评价方式,相对于此前单纯以笔试考查知识与技能的方式而言,更符合信息技术的学科特色。遗憾的是由于机考形式对考试系统的依赖性以及考试系统本身的不完善,导致评价中出现了一些与课程目标相违背的情况。模拟操作环境与真实操作环境的差异性、操作题答题途径设计的缺陷导致学生不得不在迁就考试系统的前提之下揣摩出题者的意图及偏好,从而约束了个性化。
题库也成为影响机考科学性的一大因素。大规模的机考必然需要大量的试题以及合理的组卷策略作为支撑。由于对硬件设备的依赖导致无法实现大规模学生同时机考,由此带来了对机考不同场次学生之间的不公平。而用以保证题库良性循环的试题扩充及更新率的不足也成为机考形式的一大制约因素。
在经历了从笔试到机考的转变之后,近几年来,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又出现了回归笔试的趋势。尤其当信息技术先后纳入海南、山东等省高考方案时,大多以笔试的形式出现。笔试的回归,一方面是出于高考对公平公正、稳妥有序等要求的考虑,另一方面也与近年来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研究的进展有关。
相关研究证明,在笔试环境中,通过对试卷结构与试题的精心设计,在过程化、人性化、面向三维目标的原则指导之下,通过客观题、半客观题、微型主观题、主观题等试题类型,可以取代机考,实现对三维目标的全面覆盖。在海南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科基础会考试卷设计中,就率先通过客观题、半客观题和微型主观题三种题型体现出以上三大原则。虽然试卷中仍然存在过程化不够、阅读量偏大等问题,但是其成功尝试验证了信息技术评价中笔试的科学性和可行性。笔试形式虽已回归,但无论从评价目标、评价内容到试卷及试题的设计都与十年前的笔试有天壤之别,确切地说,并非形式的恢复,而是体现出螺旋式上升的态势。
目前的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中,笔试与机考两种方式依然共同存在并不断完善。随着信息技术本身的发展,机考中的技术困扰有所好转,但短时间内完全摆脱技术障碍的可能性较小。题库的建设及组卷策略在机考中正越来越受重视,即就总结性评价而言,试题试卷本身科学性的关注度正越来越高,这是笔试及机考中所体现出的共性,显示出总结性评价良性发展的趋势。
但无论是笔试还是机试,在我国信息技术课程总结性评价的实施中都存在一大缺陷,即反馈机制的缺失。除了海南、浙江等少部分高中会考提供较为详细的试卷分析以外,大多数地区及大多数义务教育阶段的总结性评价都缺少必要的统计分析。即使在数据统计分析极为便利的机考形式中,往往也只反馈个人分数等级等信息,统计分析缺失严重,更不用说如同香港资讯科技课程考试般详尽的考试报告,评价对教学的反馈与调整功能被忽视,试卷试题本身的分析与评价的改进无据可依。
通过对十年的回顾,我们能清晰地看到我国信息技术课程评价正顺应着信息时代的发展、遵循着课程标准的要求,从最初的稚嫩状态一步步向前探索、推进。虽然其中有弯路、有反复、有争议、有不足,但总体趋势是越来越科学、规范,并带动信息技术课程向着科学、规范的方向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 篇10
关键词 信息技术;多元评价;新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23.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14-02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今从学校起就重视对学生的信息技术教育,特别是从小学开始,就注重对学生的兴趣培养,让小学生从小就树立对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提前进行科技教育。但是,由于信息技术载体不同,还有各个学段的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地点、教学方法、布置作业的形成也不同,等等各方面的原因,对学生信息技术的评价方式也不同。因此,信息技术的评价方式及评价方法与其他学科有着很大的区别,操作起来也不同。不仅是对学生的成绩的评价,还有对教师的评价、对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的评价更加多元化,既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注重他们的品德教育;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对学校的硬件设施、师资配备等进行评价。在这里,主要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评价研究,笔者对教学中的一些多元评价经验进行总结,与大家交流。
1 评价要在练习过程中
评价并不是只看结果,重要的是看学习过程。学生在练习中随时都要给予点评,让学生随时得到教师的指导。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让学生带一定的任务去学习,给学生制定一个预订的目标,把教学内容进一步细化。可以给学生多个任务,每个任务之间有一定的联系,让学生每完成一个任务,会达成一个目标,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目的,从而提高学习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给予科学的评价是增强学习效果的手段。所以,教与学、学与练、练习与评价,都是相互关系在一起的。不但要进行总结性评价,也要重视过程性评价,做到评价及时、有针对性,对好的及时表扬,对出现的困难要鼓励学生克服困难。
2 评价的倾向随教学目标而有所变化
信息技术学习过程中,虽然是全班学生共同学习一项内容,但是在同一项内容中又有细化,每个环节又有所不同,每完成一项学习内容中包含不同的学习知识点与技术。当然,内容不同,学习目标也不相同,情感的发展也不同。所以,对于每个发展学生不同能力的知识点在评价时也要不同。比如在“设计毛巾”的学习中,笔者将评价标准定为:设计的图像是什么?而学生评价则可以根据自己的联想能力开始,比如说:图案像是白云在天上飘,你是一吃草的小鹿……这样的评价是在学生图案分析的基础上得来的,无疑能起到启发他们想象力的作用,学生可能会因教师的评价而茅塞顿开,因此而产生更丰富的想象。
3 激励性评价鼓励他们努力的方向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以前的成绩、现在的情况与以后的发展,这种评价法也叫纵向评价法,激励他们努力,将来一定会有所成就。有的学生过去表现平平,但是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有了很大的进步,这是现在与过去比较,给学生以信心,预测他的未来,给他指明方向。让他们更清楚地知道自己的优势之所在,激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潜能。每个学生的能力是不同的,思想也是不同的,学生的信息技术作品中都有自己的个性体现,在对他们的作品进行评价之时,要注重发扬他们的特色。比如,小学三年级开始学电脑程序中的附件进行画图,让他们学画建筑物时,笔者给出很多种不同特色的建筑物,给他们以概念上的启发,但是激励他们可以大胆想象,建造自己想象中的房子。作品出炉后,学生的作品形形色色,都有自己鲜明的特色。这时候可以用纵向的方法对他们的作品进行比较,而不是学生之间去比较,因为不同的学生没有比较的依据,作品中体现的是个性。纵向比较可以看出学生的个性特点,还能看出他的进步。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让他们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获得自信心。
4 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相结合
以往的评价都是由教师来做,教师的评价具有绝对的权威。但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在评价的要求上有了更高的标准,除了教师的评价以外,还要有别人的评价。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表现的一种评价,可以对自己学习进行反思。别人评价有同伴之间的互相评价,同学、同桌或者同伴对自己的学习可能会更清楚,甚至有时候会比教师更清楚。如果把教师评价、自我评价、生生评价、家长评价等多元评价集于一身,则会更清楚地反映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这是多元评价的一种新思想,对于学生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
例如,在教小学生制作小报时,笔者采取以下评价方法。1)学生自评:对自己的作品思路进行分析,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做,做的哪个地方是自己最得意的,感觉哪个地方还需要改进。2)学生评价:可以找出其他同学哪些小报做得好,并说出好在哪里,在此基础上还能不能给其他同学提出一些修改意见。3)家长评价:看了自己孩子的作品后,感觉他有没有进步,是不是满意,提出对孩子的希望。4)教师评价: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作品的结构、色彩、技术等各个方面提出意见,让学生既要明白自己哪里好,还要知道不足。
5 生活化评价法
知识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小学信息知识也是来源于生活,而且为生活服务,所以对学生的信息技术知识评价时,也要运用生活化的方法。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运动电脑软件进行作品的制作。在小学阶段,一般绘画、打字、制作幻灯片、动画等,这些都是与生活联系在一起的。在评价时,要有一定的生活因素来评价它。在平时的制作中,教师就要告诉学生制作这些作品有什么用,在日常生活中用到它的好处有什么。比如教师节到了,学会了制作名信片,能不能制作一些名信片送给老师?制作的是不是很精美而让教师赞不绝口呢?再比如,上课的时候都有一个课程表,能不能也制作一个并打印出来放在自己的书包里随时查看?再比如有很多照片,能不能把这些照片联系起来放进一个播放器里面形成一视频,配上动听的音乐,随时可以欣赏,也可以给家长、同学欣赏,也可以放在网上秀一下自己。
6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信息技术评价不能过于单一,那种只重视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是片面的,可能会对一部分学生学习信息技术有负面的影响,从而失去学习的兴趣。所以在评价的时候要注重多元化,既有评价结果,更要重视过程。学生的创作过程非常重要,即使创作失败,但只要他努力了,也会有失败后的收获。另外,评价中要注重对他们能力的评价,比如学习能力、合作能力、创造能力等。评价时还要多人参与,不仅有教师的评价,还要有他人的评价;评价的原则要有实用性,与生活联系在一起,能为生活服务。只有对学习对象进行多元化评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从而找到自信,推动信息技术课堂的创新性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蕊涛.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做法[J].山西电教,2009(2):45-46.
[2]刘东升.小学信息技术课程评价的思考[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0(7):81-82.
[3]李军.浅谈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的过程性评价[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0(10):42-43.
[4]张晓红.有效实施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J].陕西教育:行政版,2008(Z2).
【信息技术多元化评价】推荐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评价11-30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11-06
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法11-26
中学信息技术课程学生学业评价的原则11-18
信息技术信息素养10-22
一信息与信息技术10-21
《信息技术与信息化》05-14
信息与信息技术 说课稿08-29
信息与信息技术教学反思11-28
信息技术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