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产力形态演进(精选6篇)
社会生产力形态演进 篇1
生产力决定社会形态有误吗
在历史上,我国一直是农业大国,农民耕种田地使用的主要工具是梨、锄头。在两千余年的封建社会里,历次改朝换代,由于其生产力基础没有变化,因此其社会形态也未曾发生改变。到了上个世纪中叶,我国依然是农业大国,农民们耕种田地使用的工具依然是梨、锄头,但却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并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上个世纪中叶,我国的社会生产力明显落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他们仍处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我国呢?却已进入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在意识形态上明显要高于欧美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这是为什么呢?难道生产力决定社会形态有误吗?
首先,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引入,就没有中国共产党,当然也就没有新中国,没有中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紧密结合的成果。当然,期间也充分利用了帝国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民族资本主义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以及蒋介石领导的军队各个派系之间的矛盾。抓住这些矛盾为我所用,利用间隙,壮大自己,最终夺取了政权。
1848年2月21日,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在伦敦发表,全世界无产阶级才有了他们的政治纲领。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凭空产生的,有它诞生的历史背景。它诞生在19世纪中叶欧洲老牌资本主义国度里。彼时彼地,资本主义已经有了数百年的发展,经历了18世纪的产业革命,19世纪30年代,随着蒸汽机的广泛运用,又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因此,马克思主义理论诞生有它的社会生产力基础、经济基础。彼时彼地,科学得到了空前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诞生的。在此之前,没有任何一种哲学能称之为科学,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是统领一切科学的科学,是基础科学,也可称之为科学唯物论。
难道说彼时彼地的生产力决定了中国现在的社会形态?这样说当然不对。这么说无疑是在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而且是把辩证唯物主义送进了死胡同,没有信服力。那应该怎么说呢? 其次,科学理论能为社会带来潜在生产力。在一定现实条件下,潜在生产力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中国能够从国外引进属于上层建筑领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什么就不能从国外引进生产力呢?答案是肯定的,条件是必须开放。建立在潜在生产力基础上的社会形态是不稳固的。因此,中国必须改革开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中国如果不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说到底,就是保持现在的社会形态,那么中国就要步人后尘,永远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走,人家跌倒,你也跌倒,永无出头之日,永远不能扬眉吐气。显然,中国人民不答应。
中国在建国初期是跟着苏联老大哥走的,搞计划经济。这是违背经济规律、违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文章后面将提及。前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热衷于冷战,缺少和而不同的思想,过多的为自身利益着想,忽视中国的正当利益。到了赫鲁晓夫上台,对中国执行的就是公开的、明目张胆的“卡脖子”政策。此路不通呀!痛定思痛,唯有改革是出路。值得一提的是前苏联的布尔什维克们,由于缺乏对执政规律、经济规律的认识,不能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最终导致苏维埃政权于公元1991年土崩瓦解。
不开放也不行,看看中国的小邻居朝鲜就知道了。这个在西方人士眼里的神秘国度,老子死了儿子上,连人类社会进步、历史向前发展的基本常识都违背了。在这样的国家里,人才是缺乏发展空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远不如同样是朝鲜民族的韩国,劳动党领导的人民连过上温饱生活都有点问题,更不要奢谈什么小康、富裕了。
再次,科学理论的超前性,能够为社会提供想象生产力。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坚持正确的发展方向,奋力向前,想象生产力也会变成现实生产力。到那时,社会主义社会就自然过渡到它的高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出,人类社会的经济有三个发展阶段:自然经济、商品经济、产品经济。自然经济的特点是自给自足,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商品经济的特点是按劳分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有资本主义社会及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产品经济的特点是按需分配,与之相适应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
在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决定了该社会的分配制度只能是按劳分配。因此,只能发展商品经济,遵循商品经济阶段的普遍规律,而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表现形式,是内容更健全、更完善的商品经济。同时社会主义社会初级阶段又必须保持它固有的社会形态,保持它的经济基础以公有制为主体,性质不能变。因此,我国就有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在这个基础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产品经济给人们带来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到那时,工厂的生产高度自动化或全面自动化。人类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体力劳动不再是人们必需的行动,而是以体育活动代替了体力劳动。社会不再需要货币流通。人们不再需要争权夺利。甚至连国家、政府都不需要了。等等,这一切,需要现在的人们抛弃成见,放弃争斗,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之路。唯有如此,人类才有幸福、美好的未来。
以上述说,如果读者认为还是缺乏信服力,那么请看笔者的《见证历史、见证人心》一文。文中提出了一个更简单明了的说法:科学应用水平决定社会形态。科学包括理论发现、技术发明两个部分,无论是理论应用还是技术应用都能影响社会形态、促进社会进步。在全球认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今天,进一步认识科学应用水平决定社会形态并不是件难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结出硕果?
首先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加上马克思主义就等于游击战,进一步升华为人民战争。“民以食为天” 加上马克思主义就等于求真务实,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就是实事求是,而这正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中国的民本思想加上马克思主义就是为人民服务,发展到了今天就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以人为本。上述三例,在前苏联是不太好找的,马克思主义在苏联得不到本土文化的滋润,难以扎根民族文化的土壤,因此得不到更大发展。在中国,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出国留学过,毛泽东却未曾出国留学,但他深谙中国文化,因此历史选择了毛泽东,他成了中国革命的统帅。这么说,有人会觉得肤浅,不以为然。那么就换一种说法,不再肤浅的说法。马克 3 思主义是西方逻辑思维的结晶,而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华是整体思维的结晶。譬如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意思是说智慧生生命,生命生物质,从而有了万物的景象。揭示了人类所处的世界不仅是物质世界,同时也是生命世界、智慧世界。二者结合在一起,必然会产生人类历史上最完美的科学理论。
建国初期,中国热衷于向苏联老大哥学习,因为教条太多,严重地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改造都完成了,还要坚持以阶级斗争为纲,“左”得太厉害。文革时期连正常的生产都难以进行下去,知识分子被打成臭老九,知识越多越反动。因此,邓小平理论的精髓加了四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后来的江泽民又加了四个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庄子》里有一个词:与时俱化。看来是被江泽民改进应用了。对立统一是物质世界的普遍规律,和谐统一是生命世界的普遍规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胡锦涛指出:“明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反映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规律的新认识,也反映了我们党对执政规律、执政能力、执政方略、执政方式的新认识,为我们紧紧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提供了重要的思想指导”。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传统文化思想相结合的产物。
上下五千年的中华文明经久不衰,足以证明中华文化有着独特魅力。从赵国的胡服骑射到从美国引入牛仔裤,证明了中华文化有着海纳百川的开放性。厚重的历史注定了中华文化有着鲜明的民族特色。随着科技日益发展,汉字将被证明是人类迄今为止使用的最先进的语言文字。简短的述说,就可以描绘出中华文化的三大特性:开放性、民族性、先进性。
近些年,从贫穷的农村里传出了一句话:笑穷不笑娼。这是城乡贫富差距拉大和社会缺少公正造成的。什么都要拉关系,生活在社会最底层贫穷的人们也就只能拉拉“性关系”了。听说有一年,日本民间专门组织了一个中年嫖客团,选择“9.18”当天,在广东嫖娼。有报刊著文指责妓女们的无耻。试问,仅仅是指责那些贫穷又缺乏文化素质的女人,就能解决问题吗?随着社会日益富足,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妇女们有正当工作的机会越来越多,这些现象将消失。更有甚之,有些地方有这样的潜规则:要当官,先做嫖客。你当一回嫖客或有一次不正当的性关系行为,让我抓住了把柄,你才听我的话,我才能放心地用你。有个 4 别地方官员竟然公开地说:无娼不富,开发区就是红灯区。这反映出一些在文革中成长成熟起来的人,荒废了学业,不学无术,极度缺乏文化修养。对权力的误解呀!他们不知道权力是人民赋予的,认为一朝大权在握,便可为所欲为。如此诱惑人、控制人,“发展”人不是为了保稳定,而是为了扩展自己的欲望,阻碍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改革开放要继续深化,取得更大成果,要保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必须要警惕这些人。
其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东汉明帝时,佛教传入我国。最先是佛像的中土化,接着又逐渐吸收了道教、儒学的一些元素,发展成中土佛教,立宗分派,蔚为壮观。到了唐朝,已盛行于天下了,有一大批学识饱满的高僧。连大唐的公主也禁不住要去找和尚偷情,真是才气逼人呀!
马克思主义自1919年在中国广泛传播以来,短短30年,就建立起新中国,足见传播之快,影响之广。但也走了一些弯路,弄出了诸如大跃进、浮夸风、放卫星、家长制、文革等荒唐来。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民族的智慧注定要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扬光大!因为中国人自鸦片战争以来到新中国成立经历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水深火热,中国人渴望富强,中国人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引。如此,马克思主义也难免要本土化。因为它需要吸收中国元素,才能更好地指导中国人富民强国的实践。
譬如:马克思主义指出,人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没有错。但人亦是历史中的人,因此人的本质又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同时,人的本质也是生命的本质,而生命的本质是和谐统一。加在一起,人的本质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是历史文化的积累,是和谐统一;就完整了。
任何一种事物,或许它的表象多种多样,时常变化,但它的本质却是不变的,固定的。如果它的本质也改变了,那就是质变,就成了另一种事物。因此对任何一种事物来说,永远只有一种最科学、最正确、最完整的见解。佛教不是严谨的科学,而且修炼的方法多种多样,修炼的技术更是五花八门,因此就有了许多宗派。马克思主义是科学,不是宗教。马克思主义永远不可能有宗派之说、另起炉灶之说。指导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科学理论永远只有一种是最科学、最正确、最完整的,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允许人们去怀疑、去验证、去假设、去想象、去试验。邓小平说,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而科学呢?要服务现代化,融入世界,直通未来。
再次是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缺失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理论,即便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亦有空白之处。说实话,到目前为止,中国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理论都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当然零碎的积累多了也就完整了,成系统了。最起码理论的主线已基本成形,那就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科学发展,开放共生。
共产主义的本质就是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说白了就是共生。因此共产主义社会称之为共生社会更合适。当年中国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教条。当年的马克思怎么也想不到世界上会出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样的社会形态。也看不到资本主义社会的一次次“微调”,更看不到当今世界在温室气体减排、整治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应对恶劣气候等方面需要各国的通力合作。如果今日的中国人还要死抱着“无产阶级是资本主义的掘墓人”这一理念不放,那么还谈什么维护世界和平,走和平发展之路呢?应该看到:发达资本主义也可以自然过渡到共产主义或者通过自身的变革实现共产主义,至少不需要中国人去解放他们。建国后,云南、西藏等地区的少数民族可以从奴隶社会直接跨越到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为什么就不能发展到共产主义呢?但亦需要外部力量的引导。中国要成为引导资本主义的外部力量就必须要加快自身的发展,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超过发达资本主义。
今天的科技,已经将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各国互相影响是在所难免的。中国是在互相影响中受益的,因为中国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多年来实施的是拿来主义:精华留下,糟粕不要。已经有人指出,经济全球化,中国是最大受益者。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必将看到,更多的时候是中国在影响世界。当然现今阶段中国还有许多向发达资本主义学习的地方。譬如: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会组织就比中国的工会“牛”得多。美国的一些富翁愿意把大部分财产捐给社会而不留给子孙,中国却连遗产税都未开征。要到达同一高地,资本主义走的是一条坡度极小,花费很长时间才能到达的道路,而中国走的是一条用时短,坡度大的道路。6 自然要走的吃力些、费劲些,不轻松呀!关键在于“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否则就要从山坡上滚下来,摔得粉身碎骨。攀登者就应该有攀登的勇气、信心及不懈。
既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自然过渡到高级阶段即共产主义社会,那么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高级阶段的政治理论就应该是通用的。笔者将它称之为“共生论”。笔者还认为共产党的“共产”二字应该解释为共同生产、共同建设之意。在实践中,其实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把它理解为拥有共同财产、财产共同,那么资本家们就要坚决反对共产党,不利于世界和平,不利于开放共生的局面,不久的将来,中华文明又如何主导世界文明呢?
共生论认为:政治的主要内容是人和社会,国家只是政治的表现形式而已。一国两制的主体是社会主义制度,仍然是为内容服务的,在香港、澳门、台湾等资本主义国家非常关注的外围地带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目的是为了与资本主义国家保持沟通。既然大家都处在市场经济阶段,就有必要保持沟通、协商、合作、共赢,才有一个更大更广泛的市场运作嘛。同时,台湾地区不伦不类的政治、香港停滞不前的文化都可以反证主体保持社会主义性质不变是完全正确的。
共生政治既反对国际霸权,也反对国内霸权,坚决发展民主政治、法制政治。经济上坚持以科技带动经济发展,走环保经济、节能经济之路。文化上始终保持文化的三大特性:开放性、民族性、先进性不变。汉语已经越来越受世界人民欢迎了。西方人士已经开始学习中国海尔的管理经验了,这次金融危机又否定了完全自由不受监管的金融体制,下一步就该向中国学习宏观调控了。
文章写到此,读者看到此,应该明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够在中国结出硕果了。必须要说明的是,本文阐述的是笔者的个人观点,不一定与中国共产党的官方观点完全一致。若有不一致的地方,请读者与笔者一起服从官方观点,毕竟团结才是力量。
刘斌作于2009年清明
社会生产力形态演进 篇2
一、经济全球化背景的社会工作
•关信平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社会工作将会有如下最新发展趋势:
改变了社会政策与社会工作传统的价值基础。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公平”“社会关照”“社会保护”为目标的价值越来越被信奉“效率”“自由”“竞争”的新自由主义价值取代。
社会福利和社会工作的体制开始发生变化。其方向是从过去的“国家福利”模式逐渐转化为“混合福利”模式,政府与非政府机构共同提供福利,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推行了“社会福利私有化”改革。在这种情况下,一些国家或地区的政府不再主张在单纯的“国家福利”模式下继续发展高成本的专业社会工作,而鼓励更多的转向民营化和依托社区和其他民间资源来发展社会工作。各国调整社会工作的基本体制,积极建立“混合福利”模式下的国家与民间、政府机构与非政府机构之间的新型分工和合作关系。
社会福利与社会工作的运行机制受到冲击。许多国家在福利运行体制中,不同程度的引入了市场机制,将“纯福利’”机制改造 为“准市场”机制。其目标在于通过引入市场机制,对福利体制加以改造,从而促进其内部提高运行效率,使福利受益者加大选择自由,提高社会福利机构运行效率,进而降低政府开支。在社会工作经费投入方面,政府不再承诺承担全部责任,而是鼓励一定程度的收费服务和民间赞助。
二、后现代背景下的社会工作
•乐国林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对传统社会工作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基本观点:
主张个人与社会关系上的多元公正。后现代主义倡导从多视角考虑问题,重构世界的多样性。倡导对过去和未来的关心,重新建构起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和整个世界的形象。它力图克服现代社会带来的社会机械化,即:不要把劳动者当做机器而不顾他们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及参与决策的需要。主张恢复个人、组织社区的权利和责任,促进地区性文化而非单一文化的繁荣,尊重文化、伦理、宗教、精神的多元性,唤回民众的民主参与和自由平等,使人们的参与更直接,更有生机,更少官僚和等级气息。国家与个人的关系及社会政策要考虑如何在所属众多社会中构成自我,保证个人权利。
重视社区工作。把社区作为恢复主体权力、培养成员自我意识和参与行动、养成共同体意识、发展微观政治最好的场所。强调共同参与,强调共同体的事实和共同体的发展。后现代社区工作不但重视社区共同体的发展,而且主张社区之间的协调,这有益于不同社群之间的沟通、体认,有利于资源互惠,合作性解决共同面对的社会问题。在全球化视角下,后现在注意尤其重视作为社区的国家间协调。
关注边缘群体的社会工作。后现代的社会理论家较之其他人士更关切边缘群体、弱势群体的生存状况、社会处遇和心理状态,关注现代社会如何对边缘群体进行技术、身体的形塑和规训,关注权力压制的机制和叙事的“游戏规则”如何作用于边缘性群体,并提出了边缘群体获得解放的途径。社会工作要更加关注弱者的声音,要看到这类案主本身所蕴藏的潜力和希望,明确边缘群体之所以会成为边缘是社会的塑型和压制的结果。
重视案主主体性自我,强调案主参与。在后现代视野中,社会工作者要从根本上终结信念的可能性,创造和开放平等空间以便听到曾被压制的不同声音。案主自身就是知识的站点,他们自己的叙述是注意的焦点。进一步而言,对案主的理解应更深,既要从主体自我和动态发展中刻画案主问题与心态。案主不是稳定同一的,而是矛盾的、在话语中不断被建构或重构的。自我总是在社会中建构个体或作出有社会意义的区别。对案主的更好理解要建立在这样的分析上:案主在多元和广泛交叉的区域中被建构。自我的存在不是确定的,案主自身是一些列不同的点。工作者应对影响案主决定的不同声音保持敏感性。案主的自我参与对其问题解决至关重要。强调案主自我觉醒和独立思考,要“真正让案主说话”。
强调社会工作过程中语言构成的真实性。真实性是语言影响的结果,语言是媒介,它构成所有的“已知”。因此,真实性内涵于和嵌套于解释与“语言游戏”之内。社会工作者不应把所谓的以元的、永久的真实性和真理性带入每个个案的工作中,更不应该吧这种意识形诸于语言而有意无意的强加于案主,而应在与案主互动中共同建构真实性语言。
三、中国社会工作的未来发展 ——本土化与创新(王思斌)王思斌提出中国内地社会工作未来发展的着眼点是“本土化与创新”,因此应加强对以下各方面的问题研究。
(1)处理好中西方的价值冲突,形成中国社会工作的价值体系。
社会工作的基本价值建立在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权的主张之上。个人主义、人本主义成为西方社会工作的潜台词。而中国长期崇尚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重视社会和集体利益。中国长期崇尚的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重视社会和集体利益。在中国社会工作的专业特征不断加强、西方社会工作的工作方法和实务模式越来越多的被借鉴的情况下,怎样处理上述两种价值观点的冲突时一个重要问题。
(2)建构政府、群众团体、基层社区相结合的社会工作体系。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团体和社区的行为能力将会增强,但纯粹市场化的社会服务提供机制又有许多弊病。中国从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事业要走到何种程度,如何更有效的实现政府、社会团体与社区互助系统的良好结合,既是一项实践任务,也是一个需要理性思考的问题。
(3)在重要社会工作领域寻求突破。应该在较成功和有特色的领域进行挖掘和总结。两个重要切入点: 城市社区服务 农村扶贫
这两个项目都吸纳了政府、群众团体和社区的广泛参与,从而在服务提供渠道方面有代表性。这两类服务普遍开展于中国城乡,成为规模宏大、具有广泛社会性的项目。这两类服务都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绩,具备进行研究的基础和条件。因此。对从内容到服务提供上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项目应下大力气研究,力求有所突破。
(4)发掘传统社会工作的价值。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界的共同责任:
领悟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规律,把握中国传统助人手段的本土特色。
一般认为社会工作的理论和方法都产生于西方。实际上,中国队社会工作也有贡献,20世纪30年代的华北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即为突出例证。
虽然华北平民教育和乡村建设运动后因种种原因被终止而不得其果,但其有丰富的经验、教训可以总结,这对社会工作仍不失参考价值。
社会工作的历史表明,社会工作是不断完善的专业和职业。领悟西方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规律,把握中国传统助人手段的本土特色,是中国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界的共同责任。
补充:王青争(中国社会工作者协会秘书长)认为当前我国的社会工作面临很好的发展形势有
一、联合国于1995年3月在哥本哈根召开了社会发展世界首脑会议, 明确提出把扶贫、就业、社会融合作为各国社会发展的三大任务。重视社会发展, 使更多的人能够分享到经济发展的成果, 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的焦点和世界性的潮流。
二、加快社会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迫切需要。经济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基础, 社会发展要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但是, 经济建设不能自动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自动带来社会发展。社会发展中的控制人口、救灾防灾、扩大就业、社会保障、保护环境等问题,都迫切瀚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解决。
三、为了顺应国际潮流和国内的需要, 国务院于1994年10月召开了全国社会发展工作会议, 研究制定了建国以来第一个《全国社会发展纲要》。特别是最近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九五” 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把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和基本政策列为一个重要部分, 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指出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在这种新的形势下, 我国的社会工作者应当抓住机遇, 开创我国社会工作的新局面
一、借鉴国内外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抓紧研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工作的理论框架和体系。
二、通过加强在职倍训、大专院校专业培养、出国留学深造等多种渠道, 建设一支庞大的社会工作专业干部队伍, 以适应我国社会工作发展的储要。
沙莲香(中国人民大学心理学系教授)认为:
社会二作势在必行— 90年代中国社会的结构性变迁表现方面很多, 其中有一方面, 社会的组织结构中, 出现许多经济组织, 包括许多民间组织, 各种团体、中心所等越来越多, 这种组织的出现在推动社会变迁的同时, 为社会工作提供了组织上的保障。
社会工作不是单枪匹马的, 社会工作本身是社会进步过程中必然耍出现的、一定会出现的。21 世纪转换, 亚洲提出东方文明秩序的问题, 传统的变化, 新的文明秩序的建立, 社会工作在新的文明秩序的建立过程中要充当重要角色。社会工作确确实实是一件好事, 在推动社会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低佑的作用, 社会工作的发展是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 亦是势在必行。
社会发展到目前阶段, 可以说是社会工作发展的最好良机。社会工作无处不有, 哪里有生活, 哪里有生活脱节, 哪里有生活纠葛,哪里有生活空虚,哪里就有社会工作。我们要很好的利用这一时机, 并很好的组织起来, 形成社会工作网, 建立多种联系, 潜力是很大的。
论中国社会的意识形态 篇3
意识形态是一定社会的阶级、集团基于自身利益对现存社会关系自觉反映而形成的认知体系,由一定的政治、法律、哲学、道德、艺术、宗教等社会学说及观点所构成,反映了一定阶级或集团的利益取向和价值取向,并为其服务,成为其政治纲领、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社会思想的理论依据。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曾精辟地指出:“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①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主流意识形态和各种非主流意识形态。主流意识形态构成一个社会思想文化的中枢和支柱,构成一个民族精神信仰的基础和载体,起着扩大政治认同、进行政治整合、规范政治行为、增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促进政治稳定的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后,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主导地位得到确立,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得到人民群众的信仰并认同。但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集团的分化,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多样化,主流意识形态趋于弱化、淡化,非主流意识形态发生了十分复杂的分化。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各种社会思潮如新儒学、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新利己主义、后现代主义、拜金主义、历史虚无主义等此起彼伏、层出不穷。这些社会思潮的意识形态理论通过各种渠道如国内学者的阐述和发挥、文学艺术、影视媒体以及互联网等广泛地传入中国社会各阶层,从而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第一,信仰和认同发生危机。由于苏联东欧社会主义遭遇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跌入低潮,经济全球化进程中西方敌对势力传输西方文化和意识形态,加上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时期,因而社会各界有些人深受影响,对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迷茫、模糊、动摇、失落甚至淡漠,政治信仰发生危机,道德规范发生困惑与失范,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潮泛滥,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遭到巨大冲击。
第二,意识形态发生分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发展,社会的经济成分、物质利益、生活方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日益多样化,人们的思想状况也日趋复杂多样,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多样性已经成为我国思想文化领域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因此,不仅在主流意识形态之外出现了非主流意识形态,而且非主流意识形态也日益分化和多元化。这深刻说明了主流意识形态所受到的巨大压力及所承负的引领和整合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巨大社会责任。
第三,主流意识形态被淡化。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仅是一种经济形态,同时也是一种价值体系,自主、平等、竞争、信用、法制等观念,构成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和基本原则。市场经济主体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的趋利性,不仅导致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而且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自身的利益。经济全球化不仅促进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使人们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则去选择和评判意识形态,而且也使人们会在文化和意识形态上提出新的要求。因此,主流意识形态被冲击、被淡化甚至被重构的倾向日益突出。
尽管我国现阶段存在着多种意识形态成分,但是,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居于核心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旗帜和灵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占统治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是不容否认的。马克思主义第一次正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结合新的时代特征、总结新的实践经验和新的科学成果的基础上,马克思主义不断得到创新和发展。在俄国,列宁曾经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俄国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列宁主义,把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一个新阶段。在中国,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历史性飞跃,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在世界的其他国家和地区,许多共产党人也在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本国的国情不断运用、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创新和发展、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长盛不衰、永葆青春的根本原因,是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和战斗力之所在。
人类活动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 篇4
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人类有目的活动的结果的思想和关于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之间究竟是怎样统一起来的,是一个人们似乎明白而又没有得到确切阐述的问题。本文通过对人的活动和活动结果的区分,指出人的意志只能支配自己的活动而不能支配活动的结果,活动的结果是受人们共同活动形成的合力支配的。合力一旦形成,便脱离每个活动参加者意志的支配。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情况也是这样。尽管如此,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却又离不开人的话动。只有在人类有目的的活动中,才存在着生产关系追随着生产方式和生产力的变化。由此,说明了作为人类有目的活动的结果,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怎样成为自然历史过程的。
马克思主义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所谓社会经济形态,就是与一定的生产力性质和水平相适应的并有政治的和思想的社会上层建筑竖立其上的社会经济关系、社会经济结构。它是人类活动的经济的`社会的形式。所谓自然历史过程,就是不由人类目的和意志决定而由因果联系和规律决定的“自然而然”的发展过程。
同时,马克思主义又认为,人类活动的社会形式,包括经济的社会形式即经济关系在内,是人们自己生产出来的,就是说,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显而易见,这种社会形式的发展,包括前面说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在内,当然也是人类活动的结果。而人类的活动无不受人的目的和意志的支配。
这就向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作为人类活动的结果,作为人类有目的的活动的结果,为什么会成为自然历史过程?怎样成为自然历史过程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把人类的活动与人类活动的结果区别开来,弄清它们在与人的目的和意志的关系上的区别。
恩格斯指出:“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然要经过他们的头脑”。“他的行动的一切动力,都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的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这就是说,人类的一切行动,都一定有目的,并且有其方向被目的所规定的意志的调节。这里之所以要把意志和目的分开说,是因为意志和目的同人的行动联系的程度有区别,意志离行动比较近,是目的和行动之间的中介环节。人若要行动起来,既不能没有目的,也不能没有意志。显然,人类的活动或行动是完全由自己的目的和意志支配的。当然,人的目的不是凭空产生的和任意的,它要受人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制约。但是物质生活条件并不能直接支配人的行动,能直接支配人的行动的只有目的和与它相联系的意志。
不过,人的目的和意志所能完全支配的仅限于自己的行动或活动而已,当问题进入到活动的结果时,目的和意志的支配作用就不存在了。
这是因为,人类的个体从来就不是孤立地存在或者孤立地活动的。人类的每个个体不但天然地处在与其他一些个体(不是全部个体)的血缘关系中,而且如果不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互相交换其活动,便不能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从而不能生存。人们共同的活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一种合成的作用力,即合力。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由于自己的性别、年龄、体质、社会地位、工作状况和财产状况不同,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不同,活动的目的是各不相同的。由于需要和环境的变化,同一个人在不同的场合意向也会各不相同。有统一意志的各种人群共同体(如家庭、氏族、民族、阶级、政党、军队等)的情况也是这样的。于是,目的不同的个人和人群共同体的活动产生的作用力的方向也就有的相同,有的相互交错,有的相互矛盾,甚至相互冲突。在方向不一致的别人和别的人群共同体活动的作用下,每个人和每个人群共同体活动的作用力的方向会发生偏斜,很难保持自己的目的所要求于它的那种方向。于是,在人们共同活动的过程中,就产生了这样的情况:“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
坚持媒体文化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篇5
2006年,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这次会议中我党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并指出它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根本。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它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根本性质紧紧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和目标取向,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领域中处于引领和支配的地位。”
在2007年底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提出要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转化为人民自觉追求,胡锦涛同志还进一步指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①
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读本》.崔长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在报告中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一段论述中,我们可以见到一个名词被反复提出,即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文中将其描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属,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的和意义,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工作重点。
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1、意识形态 1.1意识形态的概念
意识形态不是一个单一的概念,它是一个观念的集合。每个社会也都有各具特性的意识形态,它代表着这个社会的大众想法或共识,它以一种不可见的形式存在,也以一种不可摧的力度在行使作用。
社会意识形态特性产生的根本原因就是社会生产方式的不同,从根本上来说,是社会精神生产方式的不同决定了社会意识形态的特征。
马克思就曾经指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在此,马克思明确将精神生产活动视为社会生产方式中的“特殊一种”,其特点就是,精神
生产活动是理性的、观念性的生产,其产品主要是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一种自觉的、理性的价值选择。意识形态的存在使人们认同现行的制度结构,自觉维护国家稳定和社会整合,并在现实社会中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简单来说,就是在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活动中,以历史唯物主义为世界观基础,反映无产阶级的根本经济政治利益的、自觉的、系统化的思想观念体系。
恩格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只要这些民族存在,这些神也就继续活在人们的观念之中;这些民族没落了,这些神也就随之灭亡。”恩格斯所说的这些神,就是一个民族的意识形态,是这些民族的信仰,是民族得以存续的精神基础。在我们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是无神论者,这些所谓的“神”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信条,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意识形态,其存在必须符合以下几方面要求:
1.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思想领域的领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就是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了现实,同时也证明了社会主义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这一切都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产提供了强大的理论基础,马克思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是社会主义意识形 ①
①
② 《网络时代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建设面临的挑战与对策》.刘音 吴玲.《中国银川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2月 ②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
态的资料库。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地位是我们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法宝。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各项事业当之不愧的领导人,这其中当然也包括社会主义精神生产事业,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立场不动摇,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3.坚持以无产阶级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应该是广大无产阶级的宣言书,马克思曾经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无产阶级的利益不是依靠剥削其他阶级而得到的,因此“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作为广大无产阶级的思想共识,应该充分体现无产阶级的利益要求,为无产阶级发话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之一 ——媒体文化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载体是它得以传播的途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过去我们主要依靠的是政策文件的上行下效,学校教育的推广宣传。而到20世纪中期之后,一项新发明的出现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传播扩大到了前所未有的广度,它就是——电视。德国社会学家W〃林格斯将电视与原子能、①①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第42、66页
宇宙空间技术并称为“人类历史上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三大事件。”电视的出现让媒体文化成为社会文化大家庭中的后起之秀,上个世纪末,网络媒体的发展更将媒体文化的功能推向高潮,至此,媒体技术成为社会意识形态传播的重要途径,其传播的速度与广度是之前形式所不具备的,可以说是大有超越前人的趋势。
媒体是一种传播信息的主要电子载体,也是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途径。其优点不言自明,迅速、广泛,最重要的是具有很高的时效性,这一点非常符合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观点,同时也与我党与时俱进的要求完美契合。媒体技术在对当今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中,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但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就是,媒体文化由于涉及面过广,所以除了展现当前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外,还会涉猎到一些商业消费文化的意识形态。尤其是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之后,广泛的国际间合作交流使得资本主义国家的商业意识大量涌入,一些挑战社会主义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资本主义腐朽思想逐渐通过现代媒体流传。因此,保持新闻媒体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于保证社会主义精神生产的正确方向、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媒体文化的国家色彩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媒体文化是一种全球性的文化,是一种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文化,国与国之间的了解与联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媒体文化,但这并不代表媒体文化是一种无差别文化,相反的是,媒体文化是一种具有绝对差别的文化,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世界上也没有两个相同的国家媒体文化,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说,媒体文化的最大差别就在于它的国家色彩。
什么是国家色彩?“国家色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可以分两种,一种是国内政治统治色彩,它强调的是有利于统治阶级政治统治;另一种是国与国之间维护自己国家、民众的形象、利益以及为了达到某政治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带有明显民族倾向的活动,它强调维护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尊严。” 可以这样解释,媒体文化中的国家色彩就是社会主流意识在媒体中的体现,在社会主义国家中,当然就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的媒体展现。在中国,就是要求我们要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社会主义理论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途径进行宣传,对抗外来腐朽思想的侵袭,保护社会主义思想高地。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媒体文化中面临挑战
我们不得不承认,世界飞速发展,尤其是经济全球化的浪潮已经使我们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受到了强大冲击,“在经济全球化的名义下,意识形态领域的冲突和斗争已经不是以传 ①
① 《国家立场在时政新闻中的体现》.王敏.《记者摇篮》2010年2月.第21页.统的简单化、表面化、形式化的对立方式体现出来,更多的是进入渗透和反渗透的较量之中。”国家间的“战争”已经由过去的武力转化为现如今的“隐性战争”,各种意识形态都力图通过非暴力方式,得以无阻碍的侵入别种意识,从而扩大自己的统治范围。
“加入世贸组织,随着服务市场和文化市场的开放,西方文化传媒和相关产业将不断进入,西方发达国家将通过强势经济、科技、信息渠道,直接向我国推行其法律规则与价值观念、政治思想与政治制度,既有包括竞争意识和能力意识等思想观念的传播,更有“欧美文化中心论”的思想观念,包括在资本主义社会中长期形成的有关民主、人权等标准的不断渗透。”其中以美国的行为最为猖獗,它力图通过鼓吹美国意识形态来干涉别国内政,以貌似“平和”的方式来侵犯他国主权。而中国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每每都会成为美国攻击的主要对象,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为无产阶级说话的,与他们为资产阶级服务的宗旨完全对立,因此美国试图通过媒体舆论势力扰乱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借此否定社会主义,为资本主义的灭亡拖延时间。最明显的例子就是他们经常借人权问题向中国发难,美国政要和各大媒体不止一次公开批评中国人权问题,2009年2月25日,美国发表的人权报告中,严厉批评中国人权状况,①②
①② 《经济全球化时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陈国栋.《党政干部学刊》2009年第4期.童世骏主编《意识形态新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88—89页.这一粗暴干涉中国内政的做法通过媒体文化广泛传播,必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所形成的舆论压力势必会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体系产生负面影响。
这让人不由得联想起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苏东社会主义国家政权的解体,其中与西方个别“有心的”国家新闻媒体不断渗透意识形态多元化的观念有很大关系。有鉴于此,我们不能走前苏联的老路,借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的一段话“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的用马克思主义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鼓舞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因此,我们要广泛宣传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反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的“高调隐性渗透”,这就要求媒体在其中扮演好媒介的角色,我们要运用具有强大社会主义特色的媒体舆论来淡化和消除西方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充分宣传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武装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以保护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良好的环境,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保驾护航。
①①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单行本.人民出版社.2007年
摘 要
自2007年十七大报告提高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观念后,我们就注意到一个不断提出的名词——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依属,是社会主义思想观念的集合。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础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映无产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观念体系。社会意识形态的传播载体多种多样,上个世纪中期以来,电子媒体成为了一种重要的传播方式,这种变化在带来一系列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可回避的问题。经济全球化浪潮使得国际间交流合作不断加强,这就使得西方个别国家媒体得到机会,利用媒体舆论力量对不同社会意识形态横加评论,利用这种“软性”力量来干涉别国内政,侵犯他国主权。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代表,每每都会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媒体的攻击对象,这使得我们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受到了侵袭。因此,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宣传喉舌的中国媒体,应当做好舆论导向工作,对抗外来腐朽思想的渗透,做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工作,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稳步前进。
论构建和谐社会中的意识形态建设 篇6
内容提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我国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应当正确把握构建和谐社会中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大力拓展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对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一要求,积极探索意识形态建设的创新途径,使意识形态的功能作用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加强与拓展,已成为时代提出的重要课题。全面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新要求社会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总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一重大任务的提出,必然对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对意识形态建设的目标定位提出了新要求。意识形态作为社会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激励和引导作用。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核心价值目标的确立,但这种价值目标能否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共同的理想信念,并成为人们的行动指南,则取决于意识形态功能和作用发挥得如何。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意识形态工作应紧紧围绕这一主题,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供思想保证。对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容任务提出了新要求。具体来说,一是在指导思想上,进一步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不动摇。同时,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证。二是在价值取向上,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和谐社会氛围的形成。应注重激发社会主体的创造活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和诚信意识,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社会安定团结。三是在舆论引导上,从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赋予舆论导向与舆论监督以新的时代内容。舆论引导讲求喜闻乐见、入心入脑,舆论监督着力化解矛盾、推动工作,努力营造“人心顺、士气高、干劲足”的良好舆论氛围。对意识形态建设的方法途径提出了新要求。好的方法可以充分有效地展现意识形态内容的科学性,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经过长期努力,党的意识形态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凝聚人心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效,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但也必须看到,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相比,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因此,应坚持与时俱进,在继承以往好的经验与做法的基础上,认真研究新时期意识形态工作的方法和策略,使其在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增强亲和力与渗透力。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要求,努力形成有利于意识形态工作保持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的新机制;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的新特点,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探索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文化需求的新方式;紧密结合现代传媒的发展趋势,根据人们接受信息途径发生的新变化,探索运用高新技术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手段,从而使主流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思想舆论阵地。科学把握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意识形态工作有其特定的规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着重从三个方面来正确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意识形态建设的内在规律。在为确立社会和谐理念提供理论支撑的过程中不断完善。意识形态作为一种观念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上层建筑的重要部分,表现在政治、法律、道德、哲学、艺术、宗教等形式中。意识形态具有阶级性。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意识形态理论体系的确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社会成员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增强人们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从而坚定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社会未来发展的信心。因此,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实践,着眼于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作出新概括,开辟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在为协调多元利益关系提供整合机制的过程中不断拓展。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社会整合功能,它通过对人们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进行舆论引导,使人们对一些问题形成共识。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生活中出现了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不同社会阶层和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利益诉求。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意识形态的整合功能,通过多种形式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人们妥善处理各种矛盾纠纷和利益冲突,理性合法地表达自己的利益和愿望,把人们的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精神上来,统一到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繁荣先进文化的正确轨道上来。在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秩序保障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形式与方法的创新,既可以充分凸显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内涵与目标导向,又可以有效整合和协调各种社会利益关系,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应积极探索主流意识形态宣传的新形式和新方法,确保意识形态工作充满生机与活力。当前,尤其要充分利用以现代科技为基础的各种信息传播平台,丰富和拓展意识形态工作的载体及领域,进一步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应进一步提高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水平,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把先进性与广泛性统一起来,把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化统一起来,切实增强意识形态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适应构建和谐社会要求,使意识形态建设富于创造性创新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根本所在。要按照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不断加强和改进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使意识形态工作富于创造性。正确把握意识形态建设的科学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一个根本特征,就在于它能够正确地反映和说明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因此,加强和改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规律,继续推进理论创新。首先,回答和谐社会建设中的时代课题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首要途径。对时代课题进行正确的解答和系统的阐述,实质上就是理论创新的过程。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必须深入阐述党为完成历史任务所提出的纲领、政策和主张,把思想认识从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以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其次,遵循认识规律是实现理论创新的重要步骤。任何新理论的形成,既要以当时社会实践的新状况和新趋势为基础,又要从已有的思想材料出发,汲取前人和同时代人的优秀思想成果。要在批判与继承、理论与实践的矛盾运动中形成创造性的理论成果。再次,指导实践发展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根本目的。理论创新并不是抽象的纯粹的思辨活动,而是基于对社会实践的概括、服务与指导。只有在指导实践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才能不断经受社会实践的检验,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充分体现意识形态建设的广泛性。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不同于其他阶级意识形态的又一根本特征,就在于它始终反映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因此,意识形态建设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提供思想保证。必须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立足于人民群众创造新生活的伟大实践,倾听人民群众的心声,努力运用各种宣传教育形式,使社会主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理论只有掌握群众,才有战斗力。应关注人民群众的实际问题,了解群众心理变化的特点和趋势,做到既统一思想又尊重差异,既引导群众又服务群众。应把逻辑的力量与事实的力量结合起来,把思想的严谨与表述的生动结合起来,做到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解开群众思想上的困惑,用身边熟悉的事例说明深刻的道理,使理论真正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并转化为推动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力量。努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艺术性。意识形态工作方式的创新,是提高意识形态建设成效的重要保障。必须在继承实践经验和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加强和改进意识形态工作。坚持先进性与广泛性相统一的原则,对于社会成员要区分层次,立足实际,因人制宜,采取灵活多样的表现形式,进行思想宣传教育工作。在继续巩固报刊出版、广播电视等宣传文化阵地的同时,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扩大主流意识形态在各种信息传播领域中的影响力,构筑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崭新平台。艺术性来源于实践性。主流意识形态应把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生活实践当作思想源泉,不断从生活实践中吸取新鲜营养,增强宣传的艺术性和感染力。同时,意识形态工作还应积极拓展发展空间,努力在更为广阔的空间和领域展示先进的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切实提高意识形态建设的实效性。一是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坚持用一元化的指导思想去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二是积极探索符合时代要求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方式。既要针对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构建主流意识形态宣传教育的多层次平台,又要通过对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等的规范和引导,保证其正确的发展方向。三是充分发挥主流意识形态的舆论导向作用。舆论导向的正确与否,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能否顺利推进。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舆论氛围。坚持以人为本,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及时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呼声和要求,正确回答各种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社会生产力形态演进】推荐阅读: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产力06-15
社会化生产07-31
社会再生产10-27
新媒体与社会再生产07-24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07-20
矿大成教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观陶二煤矿生产指挥中心并学习煤矿安全生产知识06-29
社会形态理论05-24
社会经济形态10-06
社会主流意识形态09-19
汉代社会的形态与艺术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