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通用8篇)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 篇1
附件
中国农业机械学会“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2010-2014)”
获奖人选事迹简介
1.方言
女,1956年生,现任国家发改委农经司副司长,研究员。
该同志1982-1988年在原农业部农机化管理局工作,参与了“七五”农业机械化发展规划的编制、北京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总站、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建设工作;1988年后长期在国家计委农村经济司从事农业经济政策及农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究制定。多次参与党中央国务院农业文件的起草工作,在研究制定推进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政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该同志在全国人大《农业机械化促进法》起草过程中,多次参与文稿的讨论修改,提出建议;在国务院《关于促进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国发[2010]22号)的起草工作中,发挥了组织者、具体负责人和主要执笔人的重要作用。该文件涉及农业、农机工业两大产业多个部门,从制定工作方案、拟定文件大纲,调研座谈、协调各部门意见,到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后的修改,方言同志亲力亲为,提出个人独到的见解的同时,带领起草小组圆满完成了任务。该文件在政策层面上创新点多、指向性强、具有较高的含金量,对推动我国农业机械化和农机工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发挥了并将继续发挥积极而十分重要的作用。
该同志也是推进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实践者,在国家规划编制、投资安排等方面不断加大对农机化发展的扶持力度,如组织编制有关发展规划,协调安排投资启动实施保护性耕作工程等专项建设规划,推动了农机装备的推广应用;在全面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支持重点农业院校整合优势资源,建立农业机械化创新基地,提升科研能力;三是针对基层农机站近30年没有改造更新、推广服务能力十分薄弱的情况,调整投资结构,支持县级农机站更新完善设施设备,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能力;四是重视和支持农机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积极将符合条件合作社纳入农业项目建设范畴,为各类农机合作社发展创造条件。
该同志热心参与我会活动并多次在农业机械化发展相关高层论坛及学术会议上做报告。
2.王桂民
男,1968年生,现任福田雷沃国际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高级工程师。该同志作为福田雷沃重工领军人物,十分重视产品研发体系建设,带领公司主动“走出去”,提升公司的自主创新能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整合国际高端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搭建了“多位一体”的全球研发体系。同时,加快公司产品研发及开发,决策并指导了小麦收割机开发、大喂入量玉米收获机械开发、动力换挡大马力拖拉机开发、农机具开发等项目。为中国农业机械化和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同时,身为中国农机行业知名企业的带头人,该同志带领团队加快技术创新、产品研发的步伐,积极投身到农机行业当中来,为推进行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在带领福田雷沃重工在创造经济效益、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在他主导下,公司于2011年启动“雷沃公益·关爱留守儿童计划”,每年拿出100万专项资金用于资助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截止目前,已在河南、安徽、甘肃、宁夏、黑龙江、云南、四川等地关爱留守儿童3000余人次,爱心行程达40000余公里。
该同志积极主导并以各种形式支持我会学术活动,担任我会第九届副理事长。
3.刘宪
男,1955年生,现任农业部农业机械化技术开发推广(监理)总站站长,研究员。该同志曾先后在农机企业、农业部农机化行政管理部门和农机技术支持等单位任职长达40年,从事农机管理、检测鉴定、质量监督、推广和监理等各类工作。该同志先后参与了国家《农机化促进法》、《促进农机工业和农机化又好又快发展意见》、《农机监管条例》等重要法规文件的调研和起草,农机鉴定、维修、监理部门规章制定。参与国家农机购置补贴、全国农机跨区作业、行业规划、科技培训重大专项论证和组织实施工作。该同志还长期担任全国农业机械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主持农机化标准体系和主要标准制定,拖拉机质量国家监督抽查,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质量跟踪等。该同志还承担国家重点技术开发推广项目,主持保护性耕作机具选型。曾获《农机检测节能技术开发与推广》新技术开发奖。全国节能先进工作者。
该同志1983年加入中国农机学会,在学会总会和不同分会任职期间,结合工作和行业特点积极热情参加学会活动,为学会和分会的发展提供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巨大支持。
4.何勇
男,1963年生,现任浙江大学生物系统自动化与信息技术研究所所长、浙江大学数字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教授。
该同志主要从事数字农业与精细农业、农业物联网技术、智能农业装备等方面的科研和教学工作。主持国家863、国家自然基金、国家支撑计划及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50余项。发表论文380余篇, SCI收录200余篇,其中6篇论文入选ESI近10年农业科学高被引论文。出版著作和教材10多本,主编国家十五、十一五规划教材各1本。获发明专利30多项、软件著作权20多项。担任ELSEVIER出版公司SCI收录农业工程权威杂志《Computers and Electronics in Agriculture》(IF=1.998)主编,《Food and Bioprocess Technology》(IF=4.994)等10多本国际学术期刊编委、国内《农业机械学报》、《浙江大学学报》等10多本学术刊物的编委,是Transactions of the ASABE等30多种国际学术期刊的审稿人。担任国际亚洲精细农业学会常务理事、CIGR、美国IEEE、ASAE、ADSA会员。30次担任国际学术会议分会场主席、学术委员会委员。负责的《精细农业》课程荣获国家精品课程和国家资源公开课程。指导的2位博士研究生分别获得2012、2013年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主持)、二等奖9项(主持7项)、教育部科学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该同志是国家863领域专家、863项目首席专家、国家教学名师、国家百千万国家级人才、国家农业信息化示范省国家级指导专家、入选国家级教学团队、浙江省首届师德标兵、第四届浙江省十大杰出青年、浙江省优秀杰出青年基金。据最新的ESI统计(2004年2月-2014年5月),进入全球农业科学专业领域前1%的“最被引科学家”(Most Cited Scientists),何勇教授名列119位,按发表论文数量计,农业科学专业领域排名159位。H指数27。
该同志还担任浙江省现代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综合试点专家指导组组长和浙江省全国农村信息化示范省建设专家组组长,积极探索科技服务社会新模式,为浙江省地方经济服务,特别在学会服务地方建设方面成效显著,多次受到省科协、省委省政府的表彰,并多次得到人民日报、浙江日报、永康日报及网络、电视等新闻媒体报道。
5.胡伟
男,1963年生,现任天津农机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该同志从事农机化工作30年,长期从事农机化管理、技术推广、技术开发和发展理论研究工作,对天津及国内相关农机化领域工作都有相当的贡献。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部市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获得市级调研成果三等奖2项;荣获天津青年科技奖,获评天津市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
该同志长期担任天津农机部门业务主管领导,负责农机管理、监理和科技工作,组织全市农机化生产及安全监管,工作有声有色,卓有成效。带出一支团结协作,具有有战斗力的农机团队。组织推广了保护性耕作、玉米机械收获、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及设施农业等农机化新技术,组织天津农机购机补贴工作的实施,有效的推动了天津农机化的全面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天津农机各项工作都走在全国前列,天津农机化在全国首先进入高级阶段,农机化综合水平位居全国第三,业绩显著,贡献突出。天津农机化由单一的技术应用向机械化综合生产模式转变,由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转变,由增产增收向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可持续性转变,实现了发展质的转变与升级。
该同志能以敏锐的眼光抓住农机化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问题。勤于思考,善于组织推动,在农机化管理、研究、科技等工作方面有所建树。发表农机化论文50余篇。组织编著出版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技术概论》、《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与设备》、《玉米收获机运用技术》、《谷物联合收获机运用技术》、《农机化实用新技术》等科技图书10余册;主编了《中国联合收获机技术与市场发展研究》等学术会议论文集10册;对农机化科技发展起到了较强的指导和促进作用。还担任了《中国农业机械年鉴》(玉米收获机械化专题)、《中国农产品加工业年鉴》(农作物秸秆加工专题)的撰稿人。
该同志在全国农机行业发展中,在一些学科领域起到了领头人的作用。先后组织了13届联合收获机发展研讨会、6届秸秆综合利用研讨会,在促进我国小麦、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综合利用发面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先后组织4届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发展研讨会、出版著作,开启了现代物理农业工程学建设,并在全国进行推广应用。在学科发展中,组织了大量学术活动,使天津农机学会,中国农机学会青委会等学术组织成为天津市及全国最为活跃的学科团队,积极的推动了行业科技进步。创立了天津农机化青年创新基金、提议创设了中国农机学会青年科技奖,为农机行业青年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创造了条件。
6.骆琳
女,1960年生,现任山东省农业机械科学研究院院长,研究员。
该同志主要从事农业机械领域技术研究、农机产品标准化与质量管理、科研管理及行政管理等工作。她长期致力于拖拉机、农机产品标准化和质量检验能力与体系的建设,为拖拉机、农机行业提供标准、质量检验技术与服务。曾承担多种农机产品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承担农机行业标准化微机管理专家系统项目研发;负责山东省农机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工作,组织完成了国家、省技术监督部门、行业主管部门下达的各类检测任务以及检验手段及管理体系建设;同时,组织有关业务部门进行农业装备性能测试与质量控制技术、方法研究和智能化测试系统的研究开发,面向全省乃至全国为广大农机企业建立与完善产品检验测试手段提供服务。她积极组织院内科研力量不断研发拖拉机、农机新技术、新产品,组织了山东农机院一系列重大项目的决策与实施,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为农机行业科技进步和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她积极倡导以科研开发为龙头的行业科技带动战略,推动农业技术装备行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通过山东农机院牵头先后组建了山东省现代农业装备行业技术中心、省现代农业机械工程技术中心和省农业装备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等行业创新平台,有效整合行业科技资源,促进产学研结合,开展行业技术研究与创新活动。她积极组织开展技术、学术交流活动并积极参与行业规划制定,着力研究农机行业的发展战略、技术发展趋势、产品研发方向等一系列具有前瞻性、全局性的课题,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该同志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有:参与三行精密播种机设计,项目通过省级鉴定;组织并参与制订ZB B91012—88《踏板式喷雾器技术条件》、JB/NQ182.1~3—88《踏板式喷雾器质量分等》以及ZB B 91029—90《播种机塑料排种器、排肥器技术条件》等行业标准,通过原机械部审查颁布实施;组织并参与制订悬挂式谷物联合播种机、6MY—80型皮辊轧花机、6MT—58型弹花机等产品省地方标准,通过省标准局审查颁布实施;独立承担原机械部“NA-SMS工程农机标准化微机管理系统”研发项目,通过部级验收并在部属八大院所应用,获省机械工业系统科技进步二等奖。先后在《农业装备与车辆工程》杂志、《专家论农业》等刊物以及中国农机学会学术会议上发表“微机在标准化管理中的应用”、“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发展的几点思考”(1998~2002中国农机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山东设施农业现状与发展”、“山东省农产品加工业及其装备发展现状与展望”(2005年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农业装备科技创新体系建设面临的问题与对策建议”(2008年省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学术论文十余篇。先后荣获“山东机械工业技术拔尖人才”、“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东方红’杯中国拖拉机工业50年最具影响力的50位人物”、“全国农机行业十大女杰”、“全国机械工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7.郭志强
男,1956年生,现任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工。
该同志长期从事农业机械产品研发、标准、专利、技术、工艺、质量等管理工作。先后获得国家授权专利7项,其中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4项,外观设计2项,参与制订2个系列国家标准。发表论文论著10余篇。主持和参加多项国家级重大攻关项目,并获奖:
1994年 “机夹刀具推广应用”项目,河南省机械工业技术进步二等奖; 2008年 “东方红-1604轮式拖拉机”项目,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9年 “新型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器研究开发”项目,河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10年“GB/T3871.1~19-2006《农业拖拉机试验规程》系列标准”,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1年“GB/T18447.1~.4-2008《拖拉机安全要求》系列标准”,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12年“基于逆向工程和数字化设计技术的大中型轮式拖拉机覆盖件开发”,获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
2008年,主持 “东方红-1604/1804轮式拖拉机”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9年,主持“东方红-C702-A/C802/C902型履带拖拉机”项目,获得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其中,2009年主持的《300马力级大型拖拉机研究与开发》项目,列入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 该产品性能满足目前国内高端用户以及欧洲和北美市场要求,通过对节能环保型柴油机、电控负载换挡传动系、闭心负荷传感、电液控制、拖拉机总线控制系统等关键技术和核心部件的研究,形成自有核心技术。该类机型将代表国内拖拉机产品的最高水平,其技术指标将达到国外同类产品的性能指标;项目研发形成了国内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产品换代技术平台;项目实施后成功突破了电液控制的负载换挡及负荷换向、带负载传感的液压提升控制、高速液压动力四轮制动、CAN BUS 通讯及故障诊断、电控发动机匹配标定及控制器软硬件开发等6项重大产品关键技术,促进了国内轮式拖拉机技术的发展,改变国内市场大马力轮式拖拉机主要依靠进口的现状,替代进口。
2011年主持的《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技术联合研发》项目,列入2011国家第一批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 该项目的实施掌握了电控动力换档拖拉机的成套高端制造技术,获得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工艺技术,突破了高端拖拉机制造的技术瓶颈,为制造更为先进、更大功率的拖拉机产品提供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使我国拖拉机制造工艺技术和国外发达国家缩短了8-10年的差距,填补了国内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功率动力换挡拖拉机制造的空白,项目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和国际先进水平, 本项目有力地促进了国内农机行业的制造工艺技术水平和技术标准产生跨越式发展和提高,为迅速赶上国际先进农机制造水平的科技发展步伐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该同志曾获2007、2008洛阳市科协工作先进个人、2012洛阳市“六加一”经济转型攻坚战先进个人二等奖,曾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十大杰出科技创新人物、中国机械流通协会颁发的杰出贡献者等荣誉称号。
该同志一直积极参加并热情支持我会学术活动,在学会总会和拖拉机分会任职期间,为学会的发展提供智力,财力等多方面的巨大支持,现任我会副理事长。
8.高焕文
男,1939年生,现任中国农业大学教授、农业部保护性耕作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
该同志自1961年以来,长期在中国农业大学(原北京农业机械化学院、北京农业工程大学)从事农业机械及农业机械化相关领域教学科研工作,历任系主任、院长,农业部保护性耕研究中心主任。在中国特色保护性耕作研究方面,通过20多年持续深入研究,主持完成了从理论研究、田间试验、技术创新、系列机具研制与产业化直至大面积示范推广应用的全过程,突破了多项关键技术难题,创建了适合小地块、经济欠发达田间的保护性耕作体系,创新了系列轻型高防堵性能免耕播种机,解决了一年多熟高产地区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难题,为我国保护性耕作的发展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为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保护性耕作发展探索出一条可行之路,2004、2006、2007年连续3次担任在中国召开的国际保护性耕作会议主席。2008年开始在青岛主持建立 “持续高产高效保护性耕作体系”试验区,探索增产增效新途径。一期试验结束,高产高效体系小麦三年平均亩产611公斤,比传统耕作增产29%,成为全国保护性耕作的一个新亮点。
作为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机械化工程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开展“农机化管理微机软件开发”、“机械化农业基本模式与及其系统优化”等课题研究,“农业机器系统优化研究”获得农业部科技进步二等奖。2005年参加中国工程院“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专项课题,任北方组组长,主持完成“北方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和“节约型农业机械化体系建设”等战略研究报告。
两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荣获“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国家发明专利和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9件,发表学术论文150多篇(SCI/EI收录60多篇),主编出版“农业机械化生产学”、“农业机械化管理学”、“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保护性耕作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专著,获北京市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先后培养出博士30多名、硕士近20名,其中多数成为国内各单位的业务骨干,10多人成为校院负责人、长江学者和学科带头人。
该同志长期结合专业特点热情支持并积极参加我会学术活动,多次在学会各种会议论坛等作学术报告,并曾担任中国农业机械学会第六届副理事长。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 篇2
纽荷兰BC 5070型小方捆打捆机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专业打捆的首选装备
纽荷兰小方捆打捆机是目前国内乃至世界市场上销量最多的机型,累积销售超过70万台, 并以其高质量,高可靠性,优秀的机械性能成为打捆机行业的领导者。BC 5070采用转子式喂入系统,喂入顺畅;使用纽荷兰加强型打结器, 坚固耐用,成捆率高;草捆捆型规整,密度高;机械适应性广,不仅适用于各种牧草的打捆作业,还可以用于水稻、小麦秸秆、玉米秸秆和整杆打捆,更大限度的提高了机械利用率和用户的投资效益.是目前国内市场上应用广泛的打捆机。纽荷兰牧草产品在我国内蒙、宁夏等牧草种植地区都具有极高知名度,其小打捆机以及配套牧草设备在当地有很高的市场占有率。BC 5070装备宽幅“超级清扫式”捡拾器,可捡拾各种作物较宽的条铺,捡拾更干净。作业效率高,每20小时大约可打8 0 00~10 000捆牧草,为用户带来更高收益。BC 5070型小方捆打捆机适合在农场、草场条件下作业,可根据作物条件、运输和贮存要求,调整草捆的长度和密度。BC 5070型小方捆打捆机具有操作简单、维护方便、性能稳定、配套动力范围广的特点,为我国的牧草打捆作业及秸秆资源再利用做出了贡献。
凯斯纽荷兰公司简
CNH (凯斯纽荷兰)公司是当今世界最大的农业机械制造公司之一,其拖拉机、联合收割机和牧草机械的销量名列世界前茅。CNH公司产品通过遍及世界各地的1 1 300个经销商销往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销售额在190亿美元以上。作为菲亚特集团控股的子公司,CNH在15个国家拥有37个生产基地,28个研发中心和19个合资企业,员工人数约为3.27万名。
CNH公司目前在中国推广的农业机械品牌主要为凯斯(CASE IH)和纽荷兰(NEW HOLLAND)两个品牌。产品涵盖拖拉机,联合收割机,采棉机,葡萄收获机,甘蔗收割机及各种牧草机械等,充分满足不同农业生产需求,为用户提供全面完整的产品线。
凯斯品牌(CASE IH)的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170多年前,在中国的发展也有近百年的历史。 凯斯的轴流滚筒联合收割机、超大功率拖拉机、 保护性耕作设备、采棉机和甘蔗收获机等在中国农业主产区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中国农业使用数量最多的200hp以上拖拉机和250hp以上大型联合收割机、6行采棉机及各省区使用的切断式甘蔗收获机等均来自凯斯。
纽荷兰品牌(NEW HOLLAND)在中国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最近30年,特别是过去的10年里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中国农业使用数量最多的100~180hp进口拖拉机均来自纽荷兰。纽荷兰110-90拖拉机(110hp)在中国用轮式拖拉机代替铁履带拖拉机的历史进程中,发挥过里程碑式的引导作用。采用全动力换挡变速箱和欧 Ⅲ发动机的T1804拖拉机是现代化、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的理想选择。采用纽荷兰先进技术的纽荷兰TL(80~100hp)、TS(110~130hp)系列拖拉机已经实现了全面国产化,为国内和全球的用户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纽荷兰成套牧草与秸秆收获机械,以作业效率高、运行成本低和可靠性高而得到专业用户的青睐。极具竞争优势的纽荷兰BC5000系列小方捆打捆机获得了越来越多理解打捆作业、讲究作业效率与效益的专业用户的喜爱。BB9000系列大方捆打捆机是目前国内大型生物质发电厂使用的主要秸秆收集设备。纽荷兰FR9000系列产品以其高效率,高可靠性及广泛的适应性深得用户赞誉。
致力于在中国长期发展的CNH公司已经在中国投资建立了凯斯纽荷兰机械(哈尔滨)有限公司、凯斯纽荷兰机械贸易(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纽荷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等。
东方红LF2204型动力换挡拖拉机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新的生活从东方红开始
东方红-LF2204轮式拖拉机是一拖公司为满足国内大型农场及高端客户需要,采用成熟的动力换挡和电控技术进行开发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220hp大功率轮拖产品。该产品为旱地农业一般用途,适用于大型农场的耕、耙、播、 收及复式作业等多种作业需求。产品采用排放达非道路欧Ⅲ柴油机、一拖法国公司生产的带电控负载换档及负载换向传动系、闭心负荷传感电控液压提升系统、电控PTO、传动系控制器(TCU)、基于CAN2.0B的总线技术、液晶显示数字仪表、带悬浮的空调驾驶室等国际先进轮拖技术,是国内农机产品中采用高新技术最多的产品。
该产品采用电控高压共轨增压中冷柴油机, 扭矩储备25%以上;油耗低,排放满足非道路车辆欧Ⅲ采用动力换挡及动力换向变速装置,47F/41R挡,车速范围0.4~43km/h;基本型为机械副变速+动力换挡主变速+动力换向; 可选装电液操纵副变速 +动力换挡主变速+动力换向;可选装电控爬行挡;整机操作更方便、 作业效率更高;采用电液控制结合与分离的湿式动力输出离合器,并带有平顺接合系统,避免农具的接合冲击;采用电控液压常压式湿式摩擦片离合器分动箱,电液控制结合与分离的前后差速锁,结合与分离操作方便快捷;
东方红-LF2204轮式拖拉机采用四轮制动系统,制动时通过整机控制器控制自动接合分动箱,满足拖拉机高速行驶时的制动性能;闭心负荷传感液压系统,可带3组液压输出阀并实现不同液压功率同时输出,可选装电控液压输出阀, 满足农具复合动作要求,节能高效;电控后液压提升悬挂系统,使操作更方便精确、作业效率更高。
带拖车充断气制动系统,满足国内外各种拖车制动需要;采用自主研发的带侧操纵台豪华舒适型半悬浮驾驶室,采用新型空调暖风系统、 大转向角可调方向盘等,噪声、视野均满足欧洲e-mark认证标准要求,操纵环境和舒适性与欧美主流机型水平相当;采用自主研发的基于CAN2.0B总线技术的组合数字仪表及性能监视系统,可监测发动机转速、车速、油量、油温、 水温、工作时间、工作量等参数。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
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内地在香港上市的唯一农机制造与销售企业。其前身第一拖拉机制造厂,创建于1955年,是我国“一五”期间兴建的156个国家重点项目之一,是中国农机行业唯一的特大型企业,1990年被国务院企业管理委员会评为“国家一级企业”,1997年,中国一拖集团将与拖拉机相关的业务、资产、负债人员重组后进行股份制改造,依法设立了第一拖拉机股份有限公司,并在境外发行H股股票,于同年6月23日在香港上市。1999年, “东方红”被国家工商局评为首批中国驰名商标,是我国农机行业第一枚驰名商标。
公司拥有强大的锻件、机械加工、装配和测试的全套生产能力,流水生产线近百条,公司主导产品含盖“东方红” 系列履带拖拉机、轮式拖拉机和收获机械、工程机械、柴油机共计100余个品种。四个专业化拖拉机装配厂,分别生产履带拖拉机及变型产品、大中小型轮式拖拉机,拖拉机产品功率覆盖范围17~188hp。远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为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谷王PL20(4LZ-2.0ZA)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谷王高效高收益成就万千客户梦想
谷王PL20(4LZ-2.0ZA)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是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首创,专项针对丘陵、山区等小地块特点需求开发的第一款纵轴流产品。在产品功能、适用性、可靠性、 产品档次定位上领先于其他产品,从而弥补了丘陵、山地区域纵轴流产品的空白。
收割是谷物栽培的最后环节,对于谷物的产量和质量具有很重要的影响。收获的季节性很强,农时紧迫,人工收割劳动强度大,谷王PL2 0(4LZ-2.0ZA)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是集收割、脱粒、分离、清选为一体的作业,相对于分别收获而言,其机械化水平较高, 能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劳动强度,能及时清理田地,以利于下茬作物的抢耕抢种。
谷王PL20(4LZ-2.0ZA)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产品设计轻便、灵活、通过性好、作业效率快。在内部结构设计方面,采用全喂入、双横轴流板齿式滚筒脱粒机构收割,轻便而顺畅的纵向脱粒系统使脱粒性能更强,确保脱粒干净、破碎率低,分离性能好,清选能力更高; 下置复脱采用轴端复脱齿与筒体复脱齿相互配合,传输与二次清选一体化,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实现能量利用率最大化,最小限度减少粮损失;在振动筛设计上,由上下双层抖动版与筛选网结合,使筛选接触层面积加大,筛选效率更高,更清洁,尾筛与砸余搅龙封闭性好,清选效率更高。在产品外部设计方面,采用拱形等强度横梁,简单可靠的结构设计,使得承载强力大幅提高;300mm高离地间隙,在深泥脚中收获轻松、高效、可靠;整体工业塑料的外形壳体使机体更轻、整体流线型使整车更美观。
目前国内水稻联合收割机主要以全喂入履带式为主,从近几年的市场发展来看,履带式全喂入水稻收割机的可靠性大大提高,而且具有对作物品种的适应性好、损失率低、湿脱性能好、性价比高和多种作物兼收的功能,依然是水稻收割机市场的主力机型。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特立项研发全新的“4LZ-2.0ZA履带式全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机”,可一次性完成收割、脱粒、筛选、分离和清选作业。该机操作灵活,通过性与适应性好,较好地满足了国内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地用户,国外主要适用于东南亚地区的小地块收割需求。该产品同时丰富了奇瑞重工产品组合,填补了公司产品空白,满足了上述地区经销商销售需求,提高了公司产品市场占有率,使奇瑞重工的产品格局上形成互补。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介
奇瑞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奇瑞重工”,是奇瑞集团布局装备制造领域的重要载体,是一家集农业装备、工程机械等装备制造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企业。
奇瑞重工总部在芜湖,在北京设有海外事业部,在河南、浙江、吉林、北京等地区设有以商改、生产、再制造、物流、 分销、服务为主要功能的分基地。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 篇3
关键词 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 CD生产函数
中图分类号 F320.1 文献标识码 A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Contribution Rate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Based on the CD Production Equation
CHEN Ting, CHEN Jianhua
(School of Public Finance, Central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 Beijing 100081,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agricultural data from the year of 1985-2011, we used CD production function to estimate the agricultural S&T contribution rate, then analyzed the reasons why it was lagging behind the major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made policy recommendations in a targeted manner. We hope that these measures can promot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he traditional agriculture to the contemporary agriculture.
Key words agricultural S&T progress; agricultural S&T contribution rate; CD production function
1 引言及研究综述
农业作为第一产业的主导产业,同时又是国家整个产业体系的基础.把“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支持农田水利等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作为2012年我国财政集中财力办理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大事之一,充分体现了农业的重要战略地位及国家对农业科技进步的重视.
在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因此重视农业科技,加大农业科研投入和技术推广力度,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不仅是农业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基本手段,也是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客观要求.农业中主要产出是粮食,粮食不仅仅具有商品的属性,同时具有“政治”属性,它是被赋予稳定公民预期重要职能的商品.在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人口不断上升等要素的约束下,只有农业技术的创新和推广才能解决粮食“瓶颈”问题.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认为可以促进经济永恒增长唯一源泉是技术创新.
舒尔茨(1987)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农业而非传统农业能够对经济增长做出重大的贡献,因此,问题关键是如何把传统农业改造为现代农业.在一个经济体中,要素禀赋相对丰裕度不同,会导致技术变迁路径的差异(速水佑次郎,拉坦,200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资源的稀缺性,要素价格的变化会通过利益的驱动,促进农民致力于寻求那些能够代替日益稀缺的生产要素的技术.Alston, Edwards, Freebairn.(1998)对世界各大洲多数国家的研究表明,农业科研的投入强度(指农业科研投入占农业GDP的比重)在1971~1985年间呈普遍上升的趋势,其中亚太地区增长得最快,达到年均6.7%,发达国家的增速比较慢,但是发达国家的基数远大于发展中国家.从资金投入主体的结构上看,David, Hall, Toole(2000)回顾了1957年以来的文献,收集了30多篇在该领域有影响的文章,归纳后发现,多数文献支持农业的科研投资应该呈现出政府与私人相互结合的关系,一般在农业基础科学研究中以政府投资为主,在后续的农业科技应用研究中应以私人投资为主.胡瑞法等(2007)通过实证分析得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资规模增速较快,农业科研经费平均增长达11.1%,政府拨款平均增长速度达15%.
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算方面,张应禄(2009)系统阐述了科技进步的基本概念、影响因素和测定方法的发展,分析了农业科技进步的作用、模式及其机制,介绍了测定农业科技进步的基本方法,并提出要正确理解和应用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孙秋霞等(2010)利用邹突变点检验对我国1990~2006年的农业数据分为两个阶段,并针对每阶段建立协整模型以避免伪回归问题,进而由模型的参数估计值计算各自的农业科技进步率,得到前后两阶段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分别为37.69%和42.83%,最后给出相关政策性建议.此外,也有其他学者采用CD生产函数模型或者索洛余值法或者多方法,对各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科技经费投入与农业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是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如郝利(2010)、何春燕等(2010)、贾凤伶(2011)、雷玲(2011)、尚岩等(2011)、《山东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影响因子分析及对策》课题组(2012).
以上研究为本文的实证分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经验支持.区别于广大学者采用空间计量学(spatial econometrics)方法,虽然提高了模型的拟合优度,但是对于数据的过度处理将会导致原始数据中所包含实际信息丢失,使模型的趋向于虽完美但不切合实际的伪回归.因此,本文采用最新的农业生产数据,尽量避免对于原始农业相关数据做过于复杂的处理以保证数据满足计量的假设条件,首先检验数据列是否平稳,然后采用协整状态下的误差修正模型进行计算,这种数据处理与估计方式将最大幅度保留数据反映的原始信息,提升了对于农业科技进步率测量的准确度.
nlc202309021824
2 数据及模型构建
2.1 理论模型
新古典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科技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唯一源泉,其他因素只能导致经济暂时增长,一旦经济达到稳态,经济净增长速度为零.而在实践过程中,普遍采用著名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来测度全要素增长率,而一般认为全要素增长率即为科技进步对生产的贡献率.
因此,实践中测度农业科技进步率一般采用全要素增长速率测算法,目前最成熟的方法是CD生产函数测算法.本文亦采用该模型进行测度与研究.CD 生产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在本文当中分别代表农业生产总值、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农业劳动力、农业有效耕种面积的增长率.上述λ = 农业产出增长率-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份额 -农业劳动力增长率份额-农业有效耕种面积增长率份额,也就是说λ代表了科技进步率份额,因为权重为1,所以直接等于农业科技进步率.
2.2 数据来源及说明
本文数据主要来自历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以及《改革开放三十年农业统计资料汇编》与《新中国六十年统计资料汇编》,个别数据来自中国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公布数据,数据时间跨度为1985~2011年.变量选取为:①农业总产值(Y),采用农业国内生产总值,以1985年为基期,剔除物价因素对测算结果的影响;②农业生产物质费用(K),采用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与农业国内生产总值数据相似剔除物价因素影响.由于农村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很大比例用于农业相关支出,在理论和实践上具备合理性;③农业劳动力(L),按三次产业划分的第一产业就业人口数;④农业用地面积(M),以农业有效耕种面积(即农作物播种面积 - 农作物成灾面积)作为替代指标,以求准确性.
2.2 模型构建与检验
1985~2011年农业总产值的年平均增长率为11.73%,则1985~2011年的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总产值的贡献率为31.54%.
朱希刚[1]测算“八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34.8%, 蒋和平[2]测算出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在“九五”期间达到了40.7%,而王启现、李志强等[3]以1953-2005年数据为基础,采用CD 生产函数测算出我国“十五”期间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为45.68%.据农业部测算,“十一五”末,2010年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了52%.根据2011 年12 月30 日,农业部发布的《农业科技发展“十二五”规划》指出,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将超过55%.
总的说来,我国的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一直有所提高,但幅度较小;尤其从本文测算出的平均贡献水平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早在1996年,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贡献率就已经上升到55%,日本已经上升到70%以上[4],由此可见,我国的农业科技贡献率还有有待进一步提升.
2.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第一,从世界范围内来看,我国农业科技投入强度(农业科技投入强度 = 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农业总产值)较低,只有0.2%~0.3%(采用的是政府财政对于农业开发与研究机构的活动经费拨款口径).20世纪90年代中期,不发达国家中如印度为0.37%,马来西亚我0.58%,拉丁美洲国家平均为0.54%,普遍高于我国,发达国家中,日本高达2.1%,美国为2.02%,英国为2.29%[5],我国与发达国家农业投入强度相比,差距非常大.较低的农业科研投入强度严重阻碍了农业科研基础条件的改善,同时也不利于吸引农业科技人才的引进,进而降低农业科技“孵化率”,进而导致我国农业科技对于农业生产的贡献率偏低.
第二,农业科技投入中私人投入比例较低.即使在亚洲的发展中国家,除了印度尼西亚之外,私人投资的比例一般都在10%以上[6],而我国私人投资比例不超过10%;农业基础科研由于外部性较大,应由政府投资为主导,而在农业科技发明应用阶段是完全可以市场化的,私人投资可以进入,政府投资比例应逐渐降低.我国由于农业科技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高,政府扶持力度较低,私人投资农业科研动力不足,导致我国农业科技投入中私人投入比例较低.
第三,我国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设滞后.农业科技体系包括农业科研体系与推广体系,而我国农业推广体系比较薄弱,因此很多的农业科技成果只能够存在实验室中,本身并没有进入到实际的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推广经费仅仅是在维持基本工资待遇,没有多余的经费支持农业科技推广.同时由于农业科研成果而不是农业科技生产力成为科研工作者晋职调薪和评功受奖的主要依据,导致农业科技决策、科技推广与农业技术需求脱节,最终造成我国农业科技进步形成不了实际生产力,因此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低下.
第四,我国传统的农业科研机构设置分工不明确,各自为政的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较为严重,如一些农业科研机构存在不同的项目,而这些不同的科研项目之间交流频率非常小,尽管在交流中可以减少某些重复的农业科研程序,甚至可能在共同合作过程中催生出新的农业科研成果,同时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基地在地方政府的促进下纷纷建设相同的农业科技研究所,造成各个地方的农业科技研究所都在重复进行基础性农业科研工作,而这些科研工作产生的成果可能并不适应本地区的农业发展.这些现象严重影响了信息交流、技术共享和资源配置,降低了农业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从而降低了农业科技投入对于农业总生产的贡献率.
3 政策建议
基于以上实证分析,为加快我国农业科技进步的步伐,进一步提高我国农业经济增长中的科技进步贡献率,推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特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财政投入强度,提供科技支撑
在我国,近期内政府财政依然是农业科技发展的投入主体,财政的支持力度对于我国农业科技的发展仍然至关重要.一方面建立财政用于农业科技投入资金持续增长的长效机制,持续提高财政对农业科技投入强度,使政府对于农业科技的投入强度应至少提高到与各行业投资强度持平,即达到0.6%以上;要积极探索多元化的融资机制,吸引社会资金、各地政府资金更多地投向农业科技领域.另一方面建立财政支农科研资金的绩效评估机制,提高财政支农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
nlc202309021824
财政应相应地把新增的农业科技投入,重点用在:支持我国在世界上保持领先地位的某些农业科技研发项目,以维持其在世界中的领先地位;重点建立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研究中心,并保证这些基地与中心能够零障碍的交流与合作,综合提高农业科研条件;加强具有最大外部性的农业基础理论研究,以缩小与世界农业科技水平之间的差距;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等.总之,通过建立比较发达的农业科研和科技推广体系,提高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水平.
3.2 创造诱导私人投资农业科技领域的良好政策环境
政府除了要加大投资力度外,可以制定出相应的诱导政策,以引导更多社会私人资金的投入.首先,可以采用对农业科技投入行为的税收优惠政策,针对那些农业科技研发公司,可以通过减免税、优惠退税、纳税扣除、加速折旧和税收抵免等措施来鼓励其发展.其次,完善农业技术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否则,即使有很高的投资内部回报率,也难以吸引企业资本流向农业科技研发行业,因为即使企业因为自己的科技发明与应用短期产生利润,但是由于知识产权保护不力被竞争对手模仿进而降低其利润,从而打压了私人投资农业科技领域的积极性.再次,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农业科技成果应用需要在较大范围内使用才能凸显其优势,小单位农业经营影响科技成果的推广.此外,由于农业生产方式的特点,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决定了农业科技投入的高风险性,因此政府财政应该通过资金扶持农业大灾大难商业保险的设立,财政补助等手段对私人投入加以支持.
3.3 改革农业科技立项和成果评定机制
政府在农业科技课题立项上应重视科技成果的实用性,项目的选择要来源于现实的需求,而不是选择那些容易带来政绩的“短、频、快”项目.同时建立农业科技成果评定机制,特别强调农业科技成果的实用性,注重农业科技成果是否满足现实农业生产的需求.
3.4 按自然区域设置农业科研机构
在发展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农业区域化、专业化和产业化的生产和经营模式客观上要求改革传统的按行政区划设置农业科研机构的机制,建立按自然区域设置的农业科研体系,从而消除传统模式条块分割和重复建设的现象,实现农业科研工作的协调合作和信息共享,以适应农业科研活动周期长、季节性和区域性强、不确定因素多、风险大等特点.
参考文献
[1] 朱希刚.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定方法[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997.
[2] 蒋和平,苏基.1995-1999 年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的测定与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2001(5):12-17.
[3] 王启现等. "十五"全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测算与2020年预测[J].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6(6):416-419.
[4] 季伟峰,杨志勤. 如何提高农业科技贡献率[J]. 农村经济与技术,1997(7):29-31.
[5] 黄季焜,胡瑞法.农业科研体制的国际比较[J].农业科研经济管理, 2000(1):04-07.
[6] 胡瑞法,时宽玉,崔永伟,黄季焜. 中国农业科研投资变化及其与国际比较[J].中国软科学, 2007,2(2):53-65.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 篇4
——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发展历程述评之四
民族复兴、大国崛起,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百折不回的梦想,是志士仁人坚定不移的追求!
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为民族复兴、大囯崛起集聚起中坚力量!
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民族复兴、大国崛起开辟了现实前景!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吹响改革开放号角,为民族复兴、大国崛起找到了一条正确道路!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民族复兴、大国崛起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加速前行,为当代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了特殊的中国贡献!
励精图治,奋进雄起,遒华景明。人类历史的画卷,展现着中国腾飞跨越的十年壮观。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中国同世界联系更紧密,中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显著提升。
中国向世界表明——中国的发展是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中国对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自身发展的认识更加丰富,中国实施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信心更加坚定。
世界感知中国贡献——中国积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国日益成为解决国际地区热点问题的建设性参与者,更是拉动世界 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者。
中国崛起 和平发展铸辉煌
尽管国际风云依旧跌宕起伏,但是中国紧紧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始终朝着正确方向乘风破浪。誉不虚出,举世惊叹!
‚崛起‛,是世界描述十年来中国发展的最常用词语。
十年来,标志‚崛起‛的数据和事件数不胜数:
——国内生产总值2002年突破10万亿元人民币,2010年以40.1万亿元水平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
——中国货物贸易额全球排名上升到第二位,其中出口额跃居第一位。
——世界500强排行榜中,2002年上榜的中国企业只有13家,其中中国大陆企业11家;而今达到79家,其中中国大陆企业69家,总数超过日本,仅居美国之后。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两大盛会精彩纷呈,创造诸多世界之最,书就灿烂世界经典。
……
十年崛起,中国展现了人类发展史上的惊人速度和进度。难能可贵的是,尽管过去十年国际风云依旧跌宕起伏,但是中国巨轮始终朝着正确方向乘风破浪。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因势利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而取得的辉煌成就。
国际关系史的这十年,凸显了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 复杂交织。伊拉克战争和阿富汗战争硝烟弥漫,伊朗核问题和朝鲜半岛核问题悬念丛生,恐怖主义、分裂主义和极端主义势力复趋活跃,一些国家和地区局势剧烈动荡,非典型性肺炎和甲型H1N1流感疫情一度大范围惊煞传播,国际金融危机阴霾翻涌,形形色色的保护主义政策冲击世界经济秩序,南北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突出……
经济全球化时代的跋浪而行,必然躲不开国际关系种种漩涡和暗礁的挑战。‚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中国无用论‛——各色鼓噪不时袭来,显示出国际上的不了解、不理解甚至恶意曲解,折射了国际竞争的现实,尤其是中国所处国际环境的复杂性。但是,中国拿出了无惧干扰和羁绊的气派,敏锐抓住机遇,勇敢应对挑战,果断采取行动。中国站在战略和全局高度,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积极引导国际体系变革,努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在风云激荡的世界舞台上持续展现崛起的力量。这是中国始终不渝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力量,这是中国经济阔步前进的力量,这是中华文化四海传播的力量。
中国崛起的事实势所必然受到国际舆论密切关注。法国《世界报》在去年欧债危机最严峻之际,罕见地推出98页的‚中国世纪特刊‛; 英国《金融时报》专门选择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前夕推出‚中国特别报道‛;2006年以来,有关中国的报道20多次登上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传媒巨头默多克坦承:‚一份报纸希望在全球畅销最快捷的办法,就是把中国放在头版。‛
世界在惊叹,中国崛起是‚21世纪最激动人心的大事‛!世界在 研究,与时俱进的中国理念何以积蓄如此强大的源动能量?世界在期待,中国作为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重要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中国作为,发挥建设性作用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大展中国理念的光彩和魅力,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伸张正义,造福人民!
‚用更广阔的视野审视安全,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用更全面的观点看待发展,促进共同繁荣‛,‚用更开放的态度开展合作,推动互利共赢‛,‚用更宽广的胸襟相互包容,实现和谐共处‛——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国际社会焦虑探寻有效应对全球危机之策的时候,联合国的讲台上传出铿锵有力的中国声音。
站在世界舞台中央,在不断涌现的重大国际进程中把稳方向,发挥建设性作用,是过去十年中国对外交往的突出亮点。
法国埃维昂、英国鹰谷、俄罗斯圣彼得堡、德国海利根达姆、日本洞爷湖、意大利拉奎拉,见证了中国在南北对话进程中的积极作为。多元声音聚合,中国声音响亮。世界首次聆听中国全面系统提出有关世界经济体系建设的主张——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经济体系、包容有序的国际金融体系、公正合理的国际贸易体系、公平有效的全球发展体系。世界进一步领略中国对全球发展事业的重大责任感和对国际经济秩序的战略思考。
美国华盛顿、英国伦敦、美国匹兹堡、加拿大多伦多、韩国首尔、法国戛纳、墨西哥洛斯卡沃斯,见证了中国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这一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上发挥的领导作用。2008年10月21日晚,胡锦涛主席应约同时任美国总统布什通电话,就召开二十国集团领导人金融市场和世界经济峰会交换看法。人们说,中方的积极回应决定了这次通话取得重要成果——全球经济治理进程由此呈现一个崭新的原点。
巴西前总统卢拉在出席伦敦峰会期间如是评价:胡锦涛主席每一次出席国际会议,都发挥了一个大国领导人的作用,为会议取得成果作出了积极贡献。美国总统奥巴马在出席洛斯卡沃斯峰会期间真诚表示,衷心感谢胡锦涛主席为发展美中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在二十国集团内发挥的领导作用。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持续崛起的进程,决定了中国日益成为国际体系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贡献者。人们会记得,发轫于‚上海五国‛机制的上海合作组织,孕育了‚上海精神‛,显示了中国倡导的新安全观的持久力量。人们会记得,中国领导人出席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积极推动加强南南合作,促进了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的协作——在中方倡议下,五国举行历史性首脑会晤。人们会记得,亚太经合组织大家庭本世纪首次聚会在中国上海举行,达成‚上海共识‛显示追求共同繁荣的决心,对亚太经合组织后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十年来,原有各大国际进程深入发展,新兴国际进程日渐活跃。上海合作组织、亚太经合组织、中非合作论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中阿合作论坛、朝鲜半岛核问题六方会谈、核 安全峰会、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大会……每一个重大国际进程,聚焦重要国际和地区问题,交织和平与发展的时代需要,事关人民福祉。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唯一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一如既往地执著追求和平、发展、合作的理念,在重大问题上始终同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把中国人民的利益同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伸张正义,主持公道,坚定维护发展中国家切身利益,坚定维护人类社会共同利益,在整个国际社会树立起负责任大国形象。
中国的和平发展,打破了‚国强必霸‛的大国崛起传统模式,在世界舞台上大展中国理念的光彩和魅力。‚共同‛和‚携手‛,作为中国领导人在世界舞台上倡导和平、发展、合作时使用频率极高的词汇,呼应了时代决定的国际合作大势。
国际关系史的坐标轴上标注了一个永恒的巨大亮点——2005年9月,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述中国倡导‚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主张。
和谐世界理念,大大拓展了既有国际关系理论的视野: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和谐世界理念,在国际社会反响热烈。很多国际人士认为,这一理念基于人类根本的道德准则,有助于推动发展中国家增加话语权,对当今时代国际关系的发展演变具有重大现实指导意义。
有目共睹的事实是,中国不断地提醒国际社会要超越国际关系中陈旧的‚你输我赢、你兴我衰‛的‚零和博弈‛,超越危险的冷战、热战思维,超越曾把人类一次次拖入对抗和战乱的老路。紧扣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中国以积极的投入和重要的建设性作用,作出表率:
——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国家,中国累计向联合国30项维和行动派出各类人员约2.1万人次。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领域国际合作,为打击海盗行为向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派遣海军护航编队。
——中国是唯一公开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对无核武器国家和无核武器区使用或威胁使用核武器的核国家。
——中国是最早制定并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的发展中国家,也是近年节能减排力度最大、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研发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
……
归根结底,中国的和平发展,中国的国际作为,顺应了新兴市场国家群体性崛起的大潮,是时代特征的具体体现,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辉煌历程延伸的必然。当前,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市场国 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显上升,成为应对金融危机、带动世界经济增长、完善全球经济治理、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力量。
中国元素,漂洋过海领新潮
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 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自身,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国兴民富,声名远扬!
‚走出去‛,在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留下浓墨重彩。中国以更广阔的视野观察世界、观察自身,根据推动科学发展的要求,坚持进口和出口并重、吸收外资和对外投资并重,实行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不断拓展开放领域和空间,不断完善适应发展开放型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和质量,形成开放型经济新格局。
十年来,中国全面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承诺,坚定不移参与区域和国际经济合作,寻求自身发展与承担力所能及的国际责任相结合,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目前,中国正与五大洲的28个国家和地区建设15个自贸区。其中,已经签署了10个自贸协定。中国参与世界和区域贸易进程的实践证明,只有把对外开放同国内改革发展相结合,参与和推动全球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进程,才能实现将自身经济发展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互利共赢。
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中国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一些人曾经 悸惴的‚狼来了‛局面不仅没有呈现,而且相反,我们满怀信心地阔步走向世界。
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目前,约有1.8万家中国企业在境外投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根据普华永道公司公布的数据,2011年,中国大陆企业的海外并购交易数量达到创纪录的207宗,同比增长10%;交易总额达429亿美元,同比增长12%。在走出去进程中,中国企业不仅拓展了自身的发展空间,而且重视开展有利于不发达国家改善民生和增强自主发展能力的合作,承担社会责任,造福当地人民,树立起一系列南南合作的典范。
中国企业同发达国家同台竞技,同样别有情致。联想、海尔、华为、中兴等一大批中国科技企业登上了国际消费电子展、世界通信大会等知名品牌亮相的大舞台,竞逐新产品、新技术、新规则。中国产品的巨幅广告,频频亮相国际大都市繁华街头。‚中国进入高技术对焦圈。‛美国《福布斯》杂志这样报道。‚中国企业时代正在到来。‛纽约证券界出现如是评论。
中国游客,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就出境规模而言,目前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中国公民自费旅游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已有141个,其中110个国家和地区已正式实施开放。中国出境旅游市场已经是美国出境旅游市场的1.2倍,是日本出境旅游市场的3.5倍。据世界旅游组织估算,到2020年,中国出境旅游人数将超过1亿人次。
中国游客日益增长的强大购买力和强劲需求,给各国商家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有关统计显示,2012年春节期间,中国人在境外消费累计达72亿美元,又创历史新高。英国媒体甚至基于‚英镑‛的概念创造了一个新名词——‚北京镑‛,即中国人所花的英镑。
中国文化,越来越多地走出国门。
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提升。2012年,海外‚欢乐春节‛项目的320多项各类文化活动,在全球82个国家和地区的144个城市举行,吸引了国外40多位总统、副总统、总理、议长、王室成员和500多位内阁部长、省(市)长、议员等政要和1500余家媒体、约3000万外国民众和华侨华人的热情参与。
掌握汉语,在很多国家日益等同于就业机会;传播中国文化的海外机构更显红红火火。孔子学院从2004年开办至今,已经在世界上105个国家和地区开设了350多所孔子学院和500多个孔子课堂,注册学员达到50多万人。中国在开罗、巴黎、首尔、柏林、东京等地建立的9家海外中国文化中心,成为广受当地人民欢迎、展示中国文化的窗口;驻泰国、俄罗斯、西班牙的文化中心近期也将投入使用。
近悦远来。在‚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的文明交流中,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展现了五千年历史积聚的丰采和神韵,彰显了当代的创新和活力,反映了中国改革开放的真实面貌和中国人民的精神风貌,推动了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对话,增进了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的了解、理解和友谊。
纵观十年,中国以开放促发展、促改革、促创新,中国元素传遍 世界,引领潮流,显示了中国同世界关系历史性变化的升华和跨越。
中国贡献,助“人人享有发展”
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对外援助原则,切实履行援助承诺的行动,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深厚友谊和广泛尊重。真诚携手,拥抱世界!
中国崛起,声势浩荡,然其路径和效应却完全区别于以往大国崛起曾给周边乃至世界带来的震荡。百年前,中国先贤如此寄语:‚中国如果强盛起来,我们不但是要恢复民族的地位,还要对于世界负一个大责任。‛百年后,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华民族为人类的共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牢记自身发展中国家的属性,牢记国际大家庭成员肩负扶贫济困的神圣责任。‚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努力,使21世纪真正成为‘人人享有发展的世纪’‛;中国‚在发展道路上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但我们将尽最大努力支持和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快发展‛——中国真诚地说,也实实在在地做。
中国认真落实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成为全球唯一提前实现贫困人口减半国家。中国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共同发起成立了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在全球范围内分享中国减贫经验。
中国根据自身能力积极开展对外援助,遵循平等互利、不附带任何政治条件的对外援助原则,切实履行援助承诺的行动,在国际社会赢得了深厚友谊和广泛尊重。
截至2011年底,中国政府帮助受援国建成了2200多个与当地生 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类项目,改善了受援国基础设施状况,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其中,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超过147亿美元,中国在非洲的投资企业超过2000家。中国累计免除50个重债穷国和最不发达国家近300亿元人民币到期债务,承诺对同中国建交的最不发达国家97%的税目的产品给予零关税待遇,为173个发展中国家和13个地区性国际组织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名,增强了受援国自主发展能力。
十年来,中国年均进口近7500亿美元商品,相当于为相关国家和地区创造了1400多万个就业岗位。十年来,在华外商投资企业从中国累计汇出利润2617亿美元,年均增长30%。
坦赞铁路之后最大的援非项目——非洲联盟会议中心、连接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中巴友谊公路‛喀喇昆仑公路扩建工程、年产平板玻璃8万吨的朝鲜大安玻璃厂、年产20万吨高质量水泥的津巴布韦华津水泥厂、牙买加绿野综合体育场、坦桑尼亚国家体育场……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系列对外援助项目,造福一方人民,凝聚真诚友谊。
中国义无反顾地向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国家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派出救援队。印度洋海啸、马达加斯加飓风、海地地震、巴基斯坦洪灾、非洲之角饥荒等灾难发生之后,中国总是相关国际救援行动的积极参与者。近5年来,中国对外提供了近200次人道主义救灾援助。
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这是北京奥运会的主题口号,也是中国贡献的真谛。当中国真诚地同广大发展中国家携手共进的时候,当中国将和谐世界美好理想融入北京奥运会和上海世博会、拥抱世界的 时候,当中国以‚首先把国内的事情办好‛的表率行动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成为世界经济复苏引擎的时候……中国贡献,无可争议地汇入人类文明进步的灿烂星河。
继往开来的十年崛起,昭示了中国坚定走和平发展道路取得的辉煌成就,也昭示了中国人民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的真诚、信念和能力。‚面向未来,中国将坚定不移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中国向世界表明,一个改革开放的中国,一个繁荣发展的中国,一个和谐稳定的中国,必将为人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 篇5
昆明中铁大型养路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二、科学技术合作奖(1人)
Lewis William Dagger(路易斯·威廉·戴格)新西兰
三、科学技术进步奖(60项)一等奖(2项)
1、印铁制盖自主专利技术产业化提升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云海印铁制盖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刘 海
张远成卢俊东
肖雪牛 何志伟 徐 建
2、标准化灵长类实验动物国际认证建设 完成单位:昆明亚灵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王宏
季维智
严晔
牛昱宇
司维
纪少珲
马原野
朱建国
陈永昌
李国华
陈利仙 二等奖(16)项
1、石林风景名胜区雷电灾害防御体系建设 完成单位:石林彝族自治县气象局 石林风景名胜区管理局 昆明斯琼经贸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李江林
彭妮
梁月梅
何雁东
周林春 刘明春
雷志良
张凯
黎云霞
2、卷烟分组加工制丝线柔性控制系统的开发 完成单位: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中国烟草总公司郑州烟草研究院
完成人员:张家毅
罗登山
梁逢春
崔鸿刚
王宏生杨进松
席年生
杨少华
李斌
3、工业信息智能平台系统 完成单位:昆明威士科技有限公司 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刘云
董家瑞
黄成自开进
4、海绵钛生产中还原蒸馏工艺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杨钢
马翔
刘建良
杨松
李保金
姜大志
杨易邦
周燕
马昕
5、大型密闭直流电弧炉冶炼钛渣事故防治关键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冶金研究院
云南新立有色金属有限公司武定钛业分公司
完成人员:周林
吕延昆
邹捷
文建华
方树铭
杨浩
尚青亮
周娴
徐涛
6、“封闭燃烧、一源多用”等技术在高效节能灶上的应用
完成单位:云南航天工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王汝东
窦秀兰
张连伟
7、自主产权新品种花卉低耗高效组培繁育技术工业化集成与推广
完成单位:云南云科花卉有限公司 云南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完成人员:杨春梅
屈云慧
汪国鲜
曹桦
许凤
王继华
黎霞
赵培飞
李金泽
8、昆明世博园翠柏等古树名木、大树拯救及病虫害防治研究
完成单位:云南世博园艺有限公司
云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彭晓斌
林勇芳
王海磊
侯天副
石岚 王广生
计丕全
黄泽飞
邵志红
9、昆明市磷矿采矿迹地覆土植被恢复技术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市海口林场 西南林业大学 昆明理工大学
完成人员:周庆宏
段晓梅
李琨
苟敏
何银忠 吴海玉
樊国盛
罗丽萍
李建
10、蛋鸡健康养殖 模式产业化
完成单位:昆明云岭广大种禽饲料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杨向东
杨斌
王传禹
常志顺
刘艳丽 李武魁
赵蓉
姚俊
鲍晓伟
11、脱细胞基质修复胆管的试验与临床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完成人员:李立
陈刚
冉江华
白建华
刘其雨 王谦
赵英鹏
曹俊
刘静 12、125I粒子诱导的放射性脊髓炎中神经元细胞自噬的实验研究
完成单位:云南省肿瘤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昆明市延安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研究所
完成人员:杨祚璋
张晶
吴中雄
谢琳
丁晨
张丽娟
丁祥
孙洪瀑
王少云
13、细菌性多糖蛋白结合疫苗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云南沃森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玉溪沃森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黄镇
马波
周红军
施競
钱雯
陈玉秋
吴凯
陈燕
袁琳
14、官渡区富民强县科技示范工程—大输液新型包装材料轻量化产业示范
完成单位: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刘文军
肖宇
刘懿鑫
李自杰
李德彪
范衡儒
艾泽勇
赵理忠
潘睿
15、防渗墙塑性混凝土变形模量和渗透系数试验方法研究
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涂志军
陈文海
袁梅
和孙文
赵家声 熊伟
李绍平
沈早
卫红红
16、昆明市科技信息资源整合创新应用研究及实践 完成单位: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完成人员:洪昆
胡景荣
陈星
王薇
胡甜
申国柱
李帅
三等奖(42项)
1、解决进位盲区的光电直读智能远传水表 完成单位:昆明佳晓自来水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费敏
何俊钢
2、网球计时记分系统
完成单位:昆明体育电子设备研究所
完成人员:舒忠太
洪玉明
何佳莅
刘四清
董越 禹海波
龚淑雯
3、昆明市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库构建与建设 完成单位:昆明市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完成人员:黄毅华
胡景荣
李永逵
张洁
戴诗茜 刘原彤
梁健
4、乡村电视系统多媒体数字机顶盒及增值服务平台 完成单位:云南昆船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颜洪波
张智勇
蒋俊
彭支光
李耀辉 张元鲁
杨进
5、交通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完成单位:昆明安泰得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张芦川
张自震
陈绍林
崔华勇
李耀武董武
雷宝清
6、昆明市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网上综合管理系统 完成单位:昆明赛豪锐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赵天宝
王仁祥
王春明
杨天贵
薛政 吴宜津
黄林飞
7、新型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离网并网智能互补控制管理系统
完成单位:云南桑帕尔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傅洪波
李勇
李先薇
许松涛
王玮
杨总鸿
赵建英
8、智能化状态数据存储型太阳能路灯控制器关键技术开发及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完成单位:云南拓日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付一波
李云
吴梦江
王伟
傅洪波
付黎波
滕小华
9、小型一体化光伏多用途电源系统—巷道照明示范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欧姆光能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刘军勇
李勇
王宏斌
王兴
王辉
韩邱明
杨忠鸿
10、双侧交替进风烟片复烤机的研制 完成单位: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张望兴
徐源宏
刘建华
鲍朝阳
李艳华张俊荣
王林宝
11、烧结低温余热回收发电利用技术研究与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钢铁控股有限公司 北京世纪源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云南泛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周庆华
陈昆宁
杨家荣
王远
唐虹飞 钱明生
李晓葵
12、超薄铝箔轧制油回收利用新技术研发 完成单位:云南浩鑫铝箔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高珺
何惠刚
袁荣
任小利
刘原彤
袁满荣
邢伯阳
13、新型优质高鉻白口铸铁抗磨件的开发 完成单位:昆明市宜良化工设备铸造厂
完成人员:李家荣
张福全
李家元
张忠武
曾宪兵黄天佑
陈江
14、具有显著降害功能的系列滤嘴用新型材料的开发 完成单位:云南瑞升烟草技术(集团)有限公司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完成人员:马涛
罗丽莉
温光和
倪军
徐兰兰
王涛
王晓辉
15、太阳能全向自动跟踪系统模糊控制装置 完成单位:昆明泊银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汪生云
杨治平
刘芳
16、HQ无碱液体速凝剂
完成单位:昆明合起工贸有限公司 北京工业大学
完成人员:王庄
王子明
陈家荣
王亚丽
王德勋 李慧群
黄海萍
17、再生水生产的成套设备研发及应用示范 完成单位:昆明船舶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唐向阳
武智
程红清
房镇
杨斌
孙旭海
赵海燕
18、SQ911薄片滚刀式切丝机研发及产业化 完成单位:昆明烟机集团二机有限公司 云南省机械设计研究院
完成人员:郭飚
刘志翎
师如华
张立志
吴安平陈荣荣
王丽丽
19、马铃薯新品种昆薯4号的选育及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完成人员:刘卫民
邹万君
魏明
李华
朱维贤
张丽芳
蒋瑜
20、生态杨梅生产果蝇防治技术研究示范 完成单位:昆明市植保植检站
完成人员:太一梅
傅杨
彭军
何绍华
陈国华
朱斌
赵宏伟
21、出口型法国青刀豆罐藏食品深加工及产业化开发 完成单位:昆明王国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何波
赵素留
赵若文
岳康
赵树宝
姚美秀
姚福荣
22、特色优质肉牛健康养殖技术及产业化开发 完成单位:云南海潮集团天牧肉牛产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粱应海
李治坤
杨志鹏
梁应武
王志秀
赵正喜
尹春林
23、清水海水源区欧洲甜樱桃产业化建设示范项目 完成单位:昆明清水海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敖平星
胥德明
范林元
夏惠芸
陈晓蓉
夏
立
浦绍将
24、牛奶中抗生素快速检测试剂盒 完成单位:云南健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杨亚玲
刘烨
龚瑜
刘谋盛
赵娇
25、昆明市动物疫病监测预警在肉奶蛋有效生产及公共卫生安全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完成人员:杨斌
金卫华
夏春香
何晓辉
王芸 王苏云
唐丽华
26、农业废弃物循环栽培双孢蘑菇、草菇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
完成单位:宜良联众蔬菜花卉种植专业合作社 完成人员:郭福华
刘海燕
申海滨
董平原 莫明和马莉
黄英
27、小麦新品种“宜麦2号”选育及应用 完成单位:宜良县种子管理站 宜良县宜丰种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王汝会
朱向云
陈泉昌
朱天位
杨永良
王永宏
申思聪
28、吲哚青绿介导光动力防治兔眼后发性白内障的实验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完成人员:李兰
张远平
李云川
查旭
戴红梅 梁毓琳
曹倩
29、临床病原微生物分子生物学快速检测技术的开发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完成人员:胡大春
钱净
陈弟
吉永
尹利民
秦雯
赵晓丽
30、大容量全肺灌洗治疗肺泡蛋白沉着症的临床应用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
完成人员:金志贤
毕虹
胡福定
周开华
杜俊毅 陈敏
和煦
31、昆明结核病防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效果分析 完成单位:昆明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完成人员:鄢志梅
邱泓
尹婷
徐武林
颜军
32、艾滋病合并肺结核的CT影像学改变的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
完成人员:李娅
王忠平
白劲松
张新堂
汪亚玲 高辉
梁咏雪
33、云南省部分HIV/AIDS人群死亡与生存特征的研究及应用
完成单位: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昆明市五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完成人员:李洪
张洁
高良敏
彭霞
李洲林
郑维斌
杨增源
34、介入技术在呼吸科危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完成单位:昆明市延安医院
完成人员:吴绪伟
魏星
邢西迁
刘艳红
李志东 肖谊
杨雅吉
35、灯盏细辛系列产品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开发 完成单位:昆明振华制药厂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李俊
饶高雄
梅艳
苏莎
冯春
周艳林
朱光花
36、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完成单位:昆明贵研药业有限公司
完成人员:普绍平
丛艳伟
彭娟
朱泽兵
栾春芳 何键
李永年
37、正常及鼾症儿童的睡眠呼吸结构研究 完成单位:昆明市儿童医院
完成人员:张铁松
娄凡
刘睿清
林建云
高映勤 周丽娟
陈泉东
38、“金钱豹”疗法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中的运用研究及推广
完成单位:昆明市中医医院
完成人员:付义
李雷
李文秀
刘青
王玲
魏丹霞
冮顺奎
39、《昆明景观植物鉴赏》 完成单位:昆明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完成人员:马骏
杨红明
张之亮
张韵
曾令衡 王晋
杨琪
40、滇池流域典型区域农业面源污染测算 完成单位:昆明市环境监测中心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研究所
完成人员:杨树平
张维理
张怀志
李发荣
张宇 冀宏杰
李永梅
41、昆明地区云南山茶花资源调查及数据库建设 完成单位:昆明市园艺学会
完成人员:范眸天
贺颖华
仇明华
张 棨
朱象鸿 李 溯
42、昆明地区花卉生产对水环境影响的调查试验研究 完成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
完成人员:戴丽
张程
陈松
汤承彬
严婷婷
桂 敏
陈天友
四、专利奖:(7项)一等奖(1项)
1、耐硫酸露点腐蚀钢KNS轧制方法
专利权人(组织):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二等奖(6项)
1、天线
专利权人(组织):云南银河之星科技有限公司
2、一种铝电解用TiB2阴极涂层的制备方法 专利权人(组织):昆明冶金研究院
3、一种含氨基酸有机—无机复混肥料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权人(组织):云南云叶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4、一种解决聚丙烯输液瓶变形的方法 专利权人(组织):昆明南疆制药有限公司
5、一种太阳能自动跟踪系统
专利权人(组织):昆明绿电科技有限公司
6、抗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的重组嵌合抗体 专利权人(组织):侯宗柳
五、再奖励(人员及项目)
1、马洪琪
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奖杰出贡献奖
2、云南中低品位胶磷矿选矿技术开发与产业化 获2011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奖单位是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
3、重大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实时控制关键技术及其工程应用
获2011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获奖者是华能澜沧江水电有限公司马洪琪)
4、低纬度高原地区(云南)天然药物资源野外调查及研究开发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第一获奖者是云南省药物研究所朱兆云)
5、热带亚热带高产优质抗病杂交玉米新品种选育和推广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者是云南农业大学纪韵祚)
6、斜窄流重力快速分离过程与单元集成设备的研发及应用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者是昆明冶研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王文潜)
7、大型磷复肥装置国产化技术集成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者是云南云天化国际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吕庆胜)
8、HRB500E高强度抗震钢筋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者是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严锡九)
9、云南省招生考试信息化管理与服务平台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者是昆明理工大学余正涛)
10、大型水电站进水口分层取水研究
获2011云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第一获奖者是中国水电顾问集团昆明勘测设计研究院张宗亮)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全文 篇6
(二)实施2年以上(含2年)且已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备案的行业标准项目;
(三)实施2年以上(含2年)且已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备案的地方标准项目;
(四)实施2年以上(含2年)并按有关规定备案的企业标准项目;
(五)由我国主导起草,国际标准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国际电信联盟/ITU或由ISO确认并公布的其他国际组织)发布2年以上(含2年)的国际标准项目。
具有重大创新性或经济社会效益显著,且实施1年以上(含1年)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企业标准,以及由我国主导起草、国际标准组织发布1年以上(含1年)的国际标准项目,也可以纳入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的奖励范围。
第九条 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3个等级,每年获一等奖的项目原则上不超过10个,二等奖不超过25个,三等奖不超过50个。各等级奖项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一等奖:标准项目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创新性突出,标准实施后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重大作用,企业标准项目应当具有一定数量的发明专利;
(二)二等奖:标准项目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际水平,创新性明显,标准实施后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很大作用,企业标准项目应当具有发明专利;
(三)三等奖:标准项目所包含主要内容的技术水平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创新性比较明显,标准实施后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对促进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有较大作用。
第四章 申报和推荐
第十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并承担标准主要起草工作的法人及其他社会组织可以申报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
第十一条 申报单位应当确保提供的申报材料真实、可靠。多个单位共同完成的标准项目,由第一起草单位负责组织申报。
中国为推动全球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篇7
对于全球的贫困人口来说,二十国集团(G20)杭州峰会可谓意义重大。中国作为此次峰会的东道主,遵照此前的承诺,将制定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行动计划列入G20杭州峰会的重点议题。在包容联动发展议题之下,中国主张重点推动“消除贫困”“粮食安全与营养”等关键问题。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旨在通过消除贫困、提高最贫穷国家人口的生活水平以及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为构建一个人人向往的美好未来奠定基础。G20杭州峰会在中国的推动下,对促进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做出了新的承诺。这再次证明,如果没有中国的引领、参与和创新,可持续发展目标将难以顺利实现。
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近年来所取得的发展成就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因素。1990年到2010年间,全球极端贫困人口总数减少了一半,其中大多数来自中国和南亚国家。过去30年里,中国成功帮助逾6亿人脱贫,创造了人类发展历史上的奇迹。此外,中国在改善医疗卫生水平方面所做出的努力挽救了数百万孕产妇和婴幼儿的生命,为降低全球孕产妇和婴幼儿死亡率作出了巨大贡献。
尽管成就举世瞩目,中国在发展方面仍然面临许多重大挑战。但我相信,中国的发展态势及其对促进发展的坚定承诺和持续投入,将令其在支持全球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方面继续发挥引领作用。
我曾多次访问中国。无论是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科学家,他们为促进发展所作的承诺和努力都让我印象深刻。他们与比尔及梅琳达·盖茨基金会怀有同样的愿景,即构建一个让每个人都能过上健康而富有成效生活的世界。
因此,基金会与来自中国政府、非营利组织及私营部门的诸多伙伴开展广泛合作,并针对中国国内公共卫生情况面临的挑战,启动了结核病防控、艾滋病防控和烟草控制等重点项目。在继续推进这些项目的同时,随着中国国内需求和发展情况的变化,基金会在中国的工作重点也不断扩大。
与此同时,我们相信中国的经验和成就将为其他国家提供有益借鉴,从而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作为全球创新引擎之一,中国的影响力也与日俱增。许多来自中国的创新医疗和农业产品对解决全球健康和发展领域的难题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比如低成本疫苗、结核病快速诊断工具和帮助小农户提高作物产量的小农机械等。
为了加速全球健康领域的创新,盖茨基金会与北京市政府及清华大学合作创办了“全球健康药物研究中心”,针对影响发展中国家贫困人口的重大疾病研发新药。中国拥有丰富的人才储备,每年的研发投入高达约2000亿美元,全世界都将从中国不断增强的创新能力中受益。
中国在其他方面显示出的国际领导力也令人鼓舞。去年,在中国的引领下,20多个国家的政府共同发起了“创新使命”倡议,承诺未来5年内将清洁能源研发的政府投资翻倍,以便提供可靠且可负担的能源,帮助应对气候变化。
随着G20杭州峰会的顺利闭幕,我相信,中国作为全球发展伙伴的角色将日益凸显,在继续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还将在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应对挑战方面作出更大贡献。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 篇8
近两个小时的颁奖盛典将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推向了高潮。“中国(国际)休闲发展论坛”是在国家论坛清理整顿行动后,经求是杂志社批准保留的权威论坛。此次论坛以“休闲与城市新发展”为主题,集国际性、权威性、学术性、互动性和多元化于一体,旨在倡导休闲理念、树立休闲品牌、铭记卓越贡献、分享成功经验。
在当晚,先后颁出2014年度中国十大特色休闲城市、2014年度中国休闲发展贡献人物等五大休闲奖项。
一场有关休闲的盛宴,带给人们的必定是五彩斑斓的遐想,摘得“2014年度中国休闲大奖”的,无一例外都赢在“特色休闲”上,它们有的“特”在对传统历史文化的延续上,有的“特”在對独有地理条件的有效利用上。
【中国农业机械发展贡献奖】推荐阅读:
中国农业的发展现状05-23
中国未来的农业发展05-24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章程06-13
中国农业保险发展模式选择11-06
科技与中国农业发展之路09-03
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的挑战论文10-06
中国历代农业的发展和三农问题09-09
2023-2027年中国农业机械市场发展趋势研究报告12-30
2017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社会招聘指南08-16
中国农业银行组织架构及职业发展规划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