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

2024-07-29

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共6篇)

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 篇1

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

李晓玲

数学操作活动是幼儿通过自己摆弄、操作进行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经验和知识,是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操作常规是幼儿在取放、操作和整理过程中要遵守的行为准则。

小班的操作常规主要包括:

1、能有顺序地搬小椅子上位,走路、说话、放椅子做到三轻。

2、上课时注意倾听。知道举手发言。

3、使用材料时,能轻拿轻放;老师没说:“开始”时,不动桌上的材料;知道不拿别人的材料,能和同伴合作,不独占材料。

4、能按规则有序操作。在排序等活动中,知道从红旗处有序开始操作;能向同伴展示自己操作过程或结果。

5、换组操作没有空位时,知道等待。

6、操作活动结束时,能主动、有序收拾材料并送回。我认为小班幼儿遵守操作活动常规应该从规则意识---基本技能---养成教育---巩固提高的发展过程进行培养。

一、幼儿规则意识的培养

规则是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要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因此,对年龄小、自制力差,但可塑性大的小班幼儿来说,规则是保证操作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就应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如:喝水、玩滑梯时,教育幼儿学会等待;玩桌面玩具时,引导幼儿分类收拾玩具并送回玩具架;当幼儿都争着说话时,带领幼儿讨论怎样说话才能让大家都听见。教学操作常规是和班级常规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班级常规的一个分支,所以,在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注重培养幼儿学习有序、学习整理、学习合作等规则意识,还要老师们要求一致、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二、教幼儿掌握基本技能

(情景再现):当我们请小朋友面向桌子操作时,哗啦啦一片拉动椅子的声音;桌子上、地上掉的笔、卡片、剪刀套;“老师,我不会。”教室里到处的“求救”声;跪在地上的、趴在桌子上的孩子;混乱的操作活动能让幼儿探索到什么知识和经验?老师准备了大量的材料,但是孩子的“操作”就是没有目的的玩一玩,甚至扔一扔,老师喊破嗓子、铃鼓拍得啪啪响,收拾材料时还会发现笔帽少了几个,胶棒断了几个。究其原因,是孩子不会,不知道该怎么做,只有乱玩。

没有一个孩子生下来就会穿衣、说话的,孩子的各种和能力都是成人一点一滴慢慢教会的。不会走的孩子我们怎能要求他跑?不会使用胶棒、剪刀,怎么要求他参与活动?因此,培养幼儿遵守操作规则的前提是教会孩子掌握基本技能。

1、示范

学习搬小椅子时,老师先做示范:一只手拿椅子背,另外一只手托搬椅子面,要把椅子搬起来,不能拖地。幼儿练习时,老师及时表扬动作正确的孩子,鼓励其他孩子学习。需要把椅子放到桌子下面时,请幼儿轻轻地放,比一比,谁没有声音。怎样坐在椅子上,老师首先要做表率:“谁能像老师这样坐?”身体坐直、脚并拢,手放在腿上,老师规范的坐姿是幼儿模仿的榜样,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

2、教会

怎样把笔从笔筒里拿出来,又怎样放回去?怎样使用胶棒 等等,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都要一点一点地教:用记号笔时,笔帽要放到“屁股”上,(为了帮助孩子理解,我们是这样说的)用好后,把笔帽盖好,再检查一下是不是盖结实了,放回笔筒时,笔头向上,轻轻地放;用胶棒时,盖子放在胶棒框里,慢慢拧出胶棒头,收的时候,先拧回胶棒头再盖紧盖子,轻轻放回框里;不论是工具还是用具,我都是这样教孩子学会打开的方法、使用的方法和收回的方法。

只有老师事无巨细地教会孩子掌握了方法和技能,才能让他们在操作中有能力、有兴趣、有欲望去探索。

3、引导

培养孩子良好的操作常规,教师要引导孩子正确摆放操作材料。在集体教学环节,老师要引导取学具、怎样摆放,让幼儿明确操作的步骤,以利于他们模仿。老师引导用语要简练、精确,动作要慢,要让每一个幼儿听清楚、看清楚。在幼儿操作时,老师要一个一个巡视检查,手把手帮助能力较弱的幼儿。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急于求成,更不能对能力差的幼儿斥责,要用鼓励、表扬等方法激起他们操作的欲望。对小班幼儿来说,从左往右摆放学具有很大的难度,他们还不能分辨“左右”。我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是用厚一点纸(或卡纸),在纸的左面贴上红色的标记,让孩子从标记开始摆放,有条件的可以在使用的操作盘的左面贴一个红色的标记,让幼儿从标记开始摆放,这样孩子操作起来就简单、容易了。在《数量是5的大小排序》操作时,幼儿能准确放对最大的和最小的,中间的容易出错,我还是借用大、小标记引导他们按标记操作,标记的使用,弥补了老师语言对幼儿刺激时间短的不足,有助于幼儿的思考和有序操作。

最初开展操作活动时,要先让孩子从操作

一、两种学具开始,不能一下给他们多种材料,让他们手忙脚乱,无从下手,更不能听清老师的指令进行操作了。例如在理解3以内数的实际意义操作活动中,第一节课,我出示有不同数量的动物图片,请幼儿取相应的点卡,幼儿每次摆放一张卡片;第二节课,请幼儿把点卡和实物卡对应摆放,能力较弱的幼儿摆放一组,能力强的可以摆放二到三组。这样循序渐进、由易到难,让每个幼儿都品尝到成功的快乐,从而喜欢上操作活动。

“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幼儿掌握了操作的方法和技能才能自觉遵守规则,实现自主学习。

三、规则养成习惯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无论是老师制定的规则,还是和幼儿共同制定的规则,都是为了规范幼儿的行为。而数学操作活动培养的是幼儿自主学习,因此,要抓住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利用各种教育契机和教育手段,细化目标,实现“他律”到“自律”。

1、倾听的培养

倾听是一个重要的学习习惯,是幼儿学习的基础。在活动中,我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区分方位《蝴蝶在哪里》,我的提问是:“小蝴蝶飞到哪里了?是在花的上面还是在花的下面?”孩子们举起小手:“老师,我在菜园里见到蝴蝶了”“我妈妈带我去公园时也看见蝴蝶了”,这说明孩子没有听清老师的提问,所以答非所问。

《小熊饼干屋》的操作,目的是不受颜色、大小的干扰,区分正方形、圆形、三角形,在请幼儿按形状分类时,有的孩子根本没有听老师提的要求,就开始操作,有按大小分的,有按颜色分的,他们的分类活动是遵从了自己的意愿。

诸如此类等等,都说明幼儿没有倾听老师的讲话就参与到活动了,这样的操作是无效的操作,教学目的当然不能达到。因此,让孩子学会倾听是保证操作活动有效开展的重要环节。为了让幼儿养成倾听的习惯,我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在点名时,先用正常的声音喊他们的名字,然后声音越来越小,比一比谁能听到,孩子们特别感兴趣,教室里特别安静,他们都兴奋看着我,认真听我嘴里发出的小小的声音,每次说对名字后,我都对他们竖起大拇指,孩子们在这样的小游戏中找到了乐趣,上课时他们还会主动说:“李老师,你小小的声音,看看我们能不能听到。”另外,我们班里开展《小小播音员》的活动,每天二名幼儿播音,要求当观众的孩子有礼貌,别人播音时要认真听,不插嘴。几个星期后,他们的倾听习惯初步形成,操作活动时,基本能按老师的指令要求正确操作、摆放了。开展《小小播音员》的活动还可以培养幼儿在集体面前表述的能力,培养幼儿说完整的话,这对他们在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或结果都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当然,幼儿的倾听习惯并不是单靠几个活动、游戏就能养成的,要通过多种有效方法和策略,渗透到幼儿一日生活中的各个环节来培养,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取放材料的培养

幼儿在操作时要使用很多材料,如果靠老师一一发放,不仅要很长时间,而且会造成孩子的消极等待,因此培养幼儿有序取放材料是十分必要的。我把酒的包装盒做成笔筒,方形的小筐放剪刀,圆形的放胶棒;操作柜的每一层贴上笔筒、剪刀、胶棒的标记,以便幼儿有序取放。在操作活动时,幼儿是分成组的,“美羊羊”组、“海绵宝宝”组、“米老鼠”组等,我们在每组的盒子、小筐外面贴上“美羊羊”、“海绵宝宝”、“米老鼠”等图片,这样幼儿按图片的标记对应取放,十分有序。在这个过程中,我还让孩子们比一比,哪组的物品摆放地最整齐,鼓励其他组学习。在使用材料纸或背景图时,我教幼儿从前往后(或从左往右)一个一个传递,节省了时间。现在幼儿拿取材料、收拾整理的能力有明显提高。

3、在游戏中学会听指令

孩子是好奇的,当桌子上有筐头、有胶棒时,他们总想去看看、去摸摸、去摆弄,怎么才能让他们听到老师的指令再开始呢?我们可以本着脸吵,“杀鸡给猴看”,但这样会消弱幼儿的操作欲望,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我是用体育游戏《红绿灯》渗透指令教育的。在这个游戏里,我增加了爷爷奶奶走路、火箭、自行车等环节,孩子看红绿灯的变化,听老师的指令,调整自己的动作,是慢慢走?是走快些?是跑?还是停住?因为变化多,所以他们特别喜欢玩,而且看到红灯时能马上停下来,一动也不动。然后我们在教室里玩听口令的游戏,孩子们自由地小声说话,听到老师说“红灯”时,马上停止,比一比谁最快,老师说“绿灯”时,又可以交谈,这样练习了几次,“绿灯”时他们手舞足蹈,“红灯”时,他们立刻停止。然后,我又把指令从“红灯”、“绿灯”转变为“开始”、“停止”,孩子们都能立刻跟着指令做。这样用游戏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操作的规则、活动的规则,让幼儿在玩的同时,学会了听老师的指令和要求。

4、“分享”共用材料

小班幼儿操作特点是喜欢独立操作,他们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把共用的材料、学具拉到自己面前,其他幼儿跟着抢夺。因此,在日常生活中,首先,我用故事、儿歌来培养幼儿有一起玩玩具的意识,鼓励家长带一些好吃的食品来分享,我们班级老师也经常买一些糖果、瓜果分给孩子们吃,慢慢的,他们有了一起分享的意识,大部分幼儿都会说“我们一起分享”;其次,让孩子学会等待;再次,教给幼儿方法,例如,在区角活动时,有的孩子没有煤气灶用,我教他:“你可以和旁边的小朋友商量,你的煤气灶让我用用好吗?”然后再告诉有煤气灶的幼儿:“你现在不用的话,先给别人用用,以后你有需要的时候,人家也会给你。”玩桌面玩具时,我请小朋友讨论:玩具筐应该放在桌子的什么地方?孩子们都达成一致意见:放在桌子中间,大家都能拿到。正是在平时老师对孩子持之以恒地灌输规则意识,教育幼儿遵守规则,因此,在合作操作活动中,幼儿基本上能做到大家一起用,不独占操作筐。

在规范幼儿的操作行为,培养幼儿遵守规则的过程中,教师的工作就像“织网”,哪儿有漏洞,就要想办法把漏洞补上。有时同一个方法对上一届的幼儿有效,但对现在的幼儿无效,这就要求我们平时要多观察幼儿、了解幼儿,才能选择适宜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让操作活动活而不乱,才能让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才能让他们受益终生。

四、在评价中提升

小班幼儿自控能力差,在操作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情况:有的不能等待,别人没做好时就挤上去;有的不能主动捡取掉在地上的学具;有的拿别人的东西等等。出现状况后,老师要利用好评价这个环节来巩固提升幼儿遵守规则的意识,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幼儿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活动评价时,我带领幼儿讨论:“今天操作时,你们觉得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孩子会说:“XXX用卡片不放回原处,散乱在桌子上,太乱了”、“XXX没有把他那组的东西整理好就走了,我们都没法玩了”、“XX说话的声音太大了”等等,我再组织讨论:“我们应该怎么做呢?”等幼儿发表后看法,老师提醒做的还不够的幼儿向表现好的幼儿学习,树立榜样作用。有时小班的幼儿不能意识到他们哪些地方做的不够时,我直接告诉他们:“今天,老师觉得在什么地方还不够好,你们可以怎么做。”这样直接告诉也是帮助他们巩固和再次规范。除了集体评价,我还会在活动结束后,找自尊心特别强的或者特别调皮的孩子进行个别教育,既在保护了他们的自尊心的同时让他们意识到不足,又让他们感觉老师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下次活动时能规范自己的行为,达到自觉遵守规则的目的。

通过近一年对幼儿数学操作常规的培养,现在我上课感觉很轻松,不用花力气、花时间整治纪律,操作活动收放自如。孩子们能专注进行操作活动,他们在取放材料,有序操作,收拾整理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和提高。

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 篇2

关键词:音乐;培养习惯;小班幼儿

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尚小刚入幼儿园不久,离开父母很难短时间的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家中的一些行为习惯还很难改正过来,甚至会出现一些新的不良的常规习惯,然而幼儿的心智发育是刚起步阶段,对于幼教的说教可能产生不理解的现象,没有办法真正的纠正一些不良的习惯,所以有必要通过音乐的方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习惯。

一、利用音乐安抚幼儿的情绪

小班幼儿的情绪非常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甚至容易出现哭闹不止的现象,这时候幼教应该学会转移幼儿的注意力来安抚他们的情绪,音乐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安抚办法,这时候播放一段舒缓的音乐能够很快的改变幼儿的心情,而且将他们思维带入到另一种愉悦的情境中。幼教可以通过这种办法逐渐的使小班幼儿克服这种情绪波动较大的现象,使他们能够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逐渐融入新的大家庭中。

二、编制歌谣教育幼儿

儿童歌曲深受广大幼儿的喜爱,因为这些儿童歌谣一般取材于生活,节奏欢快而且演唱起来朗朗上口,所以通过儿童歌曲更能够向小班幼儿们传授更多的生活常识,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幼教在向小朋友讲解不要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要贪玩跟陌生人回家等,这些生活常识可以由教师编成儿歌唱给小朋友听,幼儿通过学习儿歌的过程就能够牢牢记住这些道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就学会自己保护好自己。

三、通过音乐培养幼儿的艺术思维

音乐可以熏陶幼儿的情感,在优美的音乐环境中幼儿的情感得到更好的丰富,孩子从小接受音乐的过程中,能够对艺术有进一步的了解,这样有利于对孩子以后各方面的发展,研究结果表明,经常聆听音乐的人身心更加健康,面对生活更加乐观积极,在人际交往上也体现出更多的优势,所以有必要通过音乐的方法培养幼儿健康的心智,使他们成长为一个积极乐观的人。

四、结语

幼儿园教师可以通過音乐逐渐的使小班幼儿拥有良好的常规习惯,无论是在对待生活的态度还是在情感的表达方面,音乐都能够为幼儿提供一个很好的途径来培养良好的习惯,使他们能够越来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逐渐融入新的大家庭中。

参考文献:

小班一个月常规培养反思 篇3

时光飞逝,转眼间小一班的孩子们园生活已经有一个月了,常规培养成效初见端倪。从刚到幼儿园的哭哭闹闹,不会自己做事情到会整理图书、举手回答问题,一系列的转变记录着孩子们常规形成的轨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常规培养尤为重要,良好的常规会伴随他们升入中班、大班、小学……如何培养幼儿的一日生活常规呢?

首先,要引起幼儿的活动兴趣,喜欢老师组织的活动。

兴趣是一切活动的开始,孩子会对老师的话、手中的玩具感兴趣,自然不会再哭闹,不会让自己变得无聊。而此时,教师的职责就在于寻找幼儿感兴趣的事情,例如刚开学时,我们播放欢快的音乐,在老师的带动下游戏、活动,每一个孩子都被音乐、老师感染,自然而然的配合教师的各项活动,能够学会认真倾听,学会“我坐好”。

其次,不厌其烦,时刻提醒。

常规养成的初级阶段,孩子们基本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随着时间推移我们发现,对于老师的话孩子大多数是左耳进右耳出,必须要老师时刻提醒,帮助幼儿记忆,形成一种习惯自然也就成为了常规。提醒也是需要技巧的,呵斥与鼓励是两种不同的常规养成方法,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我们选择了“鼓励”,在班上有的孩子听到老师的指令,便能很快的做出相应的动作,例如,每天的排队散步,动作较快的宝宝,我就会让他当小队长.第三,为幼儿树立榜样,以身作则。

孩子喜欢模仿教师的各种动作形态,老师说话的语气,动作 表情等等,可见榜样作用多么重要。我们总是要求孩子在教室里能够安安静静的讲话,可是我们自己能做到“轻声细语”吗?我经常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思。老师和孩子们总是在吵吵闹闹中度过每一天。孩子进入幼儿园在一个新的集体里,极度的缺乏安全感,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声音,用优美的声音与孩子对话,纪律不是“喊”出来的,而是出自教师行为对幼儿的影响。一个月过后,我们会很欣慰的看到孩子们的进步:大部分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常规,喜欢参与各项活动,并按照老师的要求来做。

小班幼儿适应及常规培养心得 篇4

每年新生入园,解决幼儿的分离焦虑是教师的重要工作。为了使幼儿尽快熟悉幼儿园,喜欢上幼儿园,我园教师在历年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探索与实践,在深入了解幼儿的心理特点及家庭状况的基础上,尝试采用幼儿园教育趋于家庭化的方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做好新生入园适应

1、标记――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

我们将认识标记安排在幼儿与家长共同来园熟悉环境的时候。老师事先将每位幼儿的标记制成卡片,由孩子自己选择喜欢的标记图案佩戴胸前。标记成为幼儿来园后第一个属于自己的东西,孩子们非常喜欢。

2、床位、座位自选

入园幼儿可随意选择小椅子,和自己喜欢的小伙伴坐在一起。对于睡觉床位的选择则尊重家长和小朋友的意愿,将相识幼儿的床铺安排在一起。教师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睡眠习惯,允许幼儿和自己喜欢的物品、玩具一同入睡。

3、小食品的安慰

年龄小的孩子,用小食品转移其注意力很有效。当孩子哭闹较厉害时,老师将事先准备的小食品分发给他们(量不能多,以免影响正餐),孩子吃着自己平时熟悉的“卡迪娜”等食品时,就像生活在家中一样,一个个喊着:“老师给我,我不哭了。”

(二):良好常规的培养

1、设立规则明确、要求统一。良好的常规是在不断巩固中建立的,两位老师的要求一定要一致,孩子们就有了标准,如搬椅子的姿势一定要两边手,听到哪种音乐就坐在哪种线条上。

2、要注意自身的演示和行动,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小班幼儿收玩具,总是随便乱放,玩具筐里的玩具跟什锦菜一样,每一种都有,老师具体提出要求并做示范,不是把玩具全部推倒,而是直接一块一块地拿。幼儿学会轻放的方法后,我再逐步要求幼儿快,并学习收得快的方法:两只手同时收;将几块相同的积木叠在一起收;先收自己面前的,再帮别人收……。

3、要注意常规设立目标的循序渐进。常规培养不能只追求即时效果,如培养幼儿穿脱折叠衣服的常规培养我实施的“序”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培养目标是:认识自己的`衣服和正反,会脱衣服,知道放在固定的地方。小班下学期的培养目标是:在老师帮助下会穿脱衣服,初步学会扣纽扣,初步有放整齐的意识。小班幼儿的生活常规的培养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这样的,小班上学期的前半学期:以适应、熟悉为主;后半学期:以初步遵守为主。小班下学期的前半学期:以巩固、提高为主;后半学期:以乐意遵守为主。

4、采用儿歌等艺术形式培养良好的常规。在培养和训练孩子们正确洗手环节中,孩子们不是把先后顺序弄错,就是细节达不到要求。我和孩子们一起编了洗手歌:“吃饭之前要洗手,轻轻拧开水龙头。先把小手打打湿,再用肥皂搓搓手。搓手心,搓手背,甩甩小手真干净。”这样既可让孩子熟练地掌握要领又可把握动作的先后顺序。

5、不要吝啬表扬和鼓励。我很注重情感教育,经常与孩子谈“爱”,我们把“爱”融进一天活动当中,如吃饭好、睡觉好、来园不哭、有礼貌的孩子,老师经常会说:“宝贝,真乖,老师爱你”。我还注意捕捉幼儿在园一点点的进步,及时在孩子的父母面前表扬他,亲亲他的小脸或摸摸他的头以表示鼓励或奖励小贴贴。

幼儿园大中小班学期常规培养计划 篇5

常规是指一日生活中各个环节的安排顺序以及要求孩子在各个环节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所以,常规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园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及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常规教育的重要性。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良好的常规呢?

托班幼儿常规计划

生活活动

1、认识自己的标记,找出自己的毛巾、口杯、晨检牌插袋。2、学会正确地洗手。3、认识厕所知道大小便要入厕。4、认识床铺愿意上床躺下午睡。5、愿意在幼儿园吃饭,会用小勺吃自己的饭菜或在成人帮助下吃完。6、愿意与老师,同伴交往。

1、继续学习正确擦手方法和正确拿口杯的方法。2、会用小勺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3、乐意在幼儿园午睡,不依赖某种物品入睡。4、想大便时,能及时入厕并会用简短的语句请求老师帮助。5、能较主动运用简单礼貌语言。

1、知道洗手之前要卷袖子,需要时主动请老师帮助。2、能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3、能安静地午睡,醒来后不打扰同伴。4、能独立地去小便,大便完了知道叫老师帮忙。5、午睡时,能独立地找到自己的被子,会将脱下的鞋子摆放整齐。

1、不玩水洗手后知道把手心手背上的水擦干净。2、能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不把饭菜撒在桌上,不挑食。3、大小便后,学习自己提裤子。4、午睡时,盖好被子把手放在被子里面。

1、小便后提裤子,睡觉前把鞋子摆整齐,起床后能独立地把鞋子穿好。2、不挑食,能独立地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3、洗手前后能知道把袖子卷起和拉下。4、把脱下的衣物放在指定的位置。

户外活动

1、能独立地较平稳的在平地上走。2、手膝着地向前爬。3、随意地玩球。4、手脚不协调,上体挺直向前跑。

1、能独立地上体挺直地走,双手在体侧自由摆动。2、两臂自然摆动,跑动时基本保持平衡。3、能双脚不协调地跳。4、乐意和同伴一起玩球。

1、能两臂自然摆动,基本保持身体平衡地跳。2、能双脚较协调地向上跳。3、初步学习和同伴一起滚球。4、能手脚较协调地攀爬架子。

1、能扶着栏杆上下楼梯。2、能两臂自然摆动,上下肢基本协调地跑。3、能双脚较协调地向上,向前跳。4、学习双手抛接球。

1、上体挺直下肢协调地走。2、上下肢较协调地跑,会避让,不撞人。3、学习原地向上跳。4、能自如地上下楼梯。

集中教育活动

个别交谈或集体活动中,喜欢听老师谈话。喜欢听老师讲故事,念儿歌。遇到不愉快或困难的事,知道找老师帮忙。个别交谈能注意听老师说话,集体交谈能安静地听老师说话。愿意回答别人的问题,对书有兴趣能静听上面的故事。

喜欢翻阅幼儿书籍,愿意和同伴分享玩具。能按顺序翻看熟悉的图画故事,说出书名,故事名。喜欢上幼儿园,并乐意参加各项活动。在活动中能集中注意力倾听别人说话。同伴间友好相处,不争抢玩具。乐意向别人介绍活动的内容。能静听并参与成人念儿歌,讲简短的故事。

学习关心同伴,愿意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初步学习关心父母。能静听老师讲故事并积极学习新词和短句。能有礼貌地向本园老师及客人老师问好。不怕冷坚持每天上幼儿园,坚持早锻炼。学说祝贺新年短句。

游戏活动

愿意参加各种游戏活动。初步学习听铃声做事情。喜欢参加活动,保持愉快情绪。愿意玩大(雪花片)积木,能(插)搭出简单的物体。能自觉地听铃声做事情。知道把掉地上的玩具捡起来。知道离开活动室时,把自己的小椅子推进桌子下面。

会用较大的纸张随意撕。随意插大雪花片用线穿大木珠。在游戏中学习等待轮流玩,学习与同伴分享玩具。活动结束后,知道把玩具收好,放回原处。乐意和老师一起收拾玩具。不随意乱放玩具,主动帮助收拾玩过的玩具。

会玩各项桌面及户外游戏,有一定规则意识。学习撕不同质地的纸。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经常保持愉快情绪。乐意安静地玩各项桌面活动,并能向别人解说活动内容。会插几种简单的物体。

小班基本常规计划

一、早晨来园

①能高高兴兴来上幼儿园。②与老师、小朋友主动问早,能眼睛看着打招呼的人。③自己插好晨检牌,与家长礼貌道别。④然后将自己的随身衣物自己折叠好放在指定的地方。

二、晨间活动

①室内桌面玩具常规:不把玩具倒出来,需要多少拿多少,不争抢玩具,能互相合作、谦让;收玩具能进行正确的归类;玩具收好能放回相应的地方。看到地面有玩具掉落能及时主动的捡起来放好。玩玩具的时候不大声的讲话,不离开位子游戏。②室外活动常规:在老师指定的范围内玩耍;小朋友之间不推不挤,友好游戏;听到音乐能把玩具放回规定的地方并按照先到先排队的顺序回教室。

三、早操常规

愿意听音乐眼睛看老师做操,情绪愉快。能一个一个排队回教室,不拥挤.四、户外活动常规

①解好小便,整理好衣物并把小椅子放进桌下后在桌子边上排好队。②走路会一个跟着一个走,上下楼梯一律靠右边走,不推不挤,不讲话。③愿意和老师一起做集体游戏,能遵守游戏规则,注意安全。④玩大型玩具能遵守纪律,会排队等候,不推挤,不做危险动作。

五、进餐常规

①饭前做一些安静活动,不动桌上的餐具,等待老师分饭菜,愿意帮助老师分调羹。把椅子移进桌下,肚子贴牢桌边,防止饭粒掉落。②分到饭菜后开始用餐,不一边讲话一边用餐,会一口饭一口菜的吃,不挑食,能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③吃完饭后会收拾自己的桌面,把桌上、地上的掉落物捡干净并倒在垃圾桶里,饭碗、菜碗放在相应的锅里,学习自己擦桌子。④吃完饭后洗净手,擦净嘴巴,拿好小椅子在教室门口玩玩具,尽量放低音量,好好玩玩具,不随便走动。⑤听到音乐收玩具,动作快,不扔玩具,然后将小椅子搬回教室。

六、午睡及下午点心常规

①把椅子翻到桌上,解小便,脱鞋子,在门口排队。轻轻的进午睡室。②到床上先脱裤子再脱衣服,能尽量自己完成,需要老师帮助举手示意。衣服、裤子折叠整齐后放在床尾。③安静的入睡,睡醒后能做到不打搅别人。④起床时先穿衣服再穿裤子和穿鞋子,注意前后、正反。⑤解小便后自己先塞裤子再到老师处检查,拿好杯子在座位上安静等待。⑥吃点心能不挑食,吃完自己的点心,有皮、核的点心自己收拾干净,洗净杯子,手擦干净。七、集体活动常规

①老师放在桌上的教具不随便乱动,能眼睛看到老师,安静的倾听,要发言会先举手。②美术活动开始前能正确摆放作画用品,作画时油画棒、水彩笔用好后及时归位,先画完的小朋友会学习观看别人的作品;玩色时注意卫生,及时洗手,不把颜料洒出,不在桌布上乱涂乱。

中班一日生活常规

一、生活常规

▶ 进餐常规:

①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正确使用勺进餐。在下学期会使用筷子进餐。②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③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④餐后自己清理桌面,把骨头、菜渣倒入垃圾桶,用抹布抹自己的桌面。⑤用自己的口杯接水漱口,不玩水,正确漱口,把口杯放回指定的地点。⑥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⑦吃水果前后洗手,不把水果放在桌上,果皮核收拾干净扔到指定地方。⑧喝豆浆、牛奶坐着喝,豆浆、牛奶放在桌上,喝完后用杯子漱口,然后把杯子放到指定地方,用餐巾擦嘴。

喝水常规:

①拿住杯子把柄,不玩杯子,不把手伸进杯口。②能接适量的水,不过多,不过少,不把水洒在地上。③接了水离开接水区喝水,排队的小朋友站好等候,不推、不挤。④口渴了会自己喝水。

盥洗常规:

①洗手:先卷衣袖——湿手——用洗手液——搓手心手背——冲洗——双手甩水——打开毛巾擦干净。便后、餐前洗手,手脏知道随时洗手。②洗脸:卷衣袖——拿毛巾湿水——拧干——把毛巾打开洗脸、手背、脖子——搓洗毛巾——拧干——挂回原来的地方。③入厕:男孩女孩分开入厕,男孩不把小便洒在别人身上或厕外。大便适量用纸,不浪费纸张,便后洗手。

卫生常识:

①知道自己的身上是否清洁,在成人提醒下能拍打身上的尘土,知道地上脏不随便坐、躺在地上。②勤剪指甲,勤理发,勤洗澡。③不吮手指,不咬手指,不用脏手擦眼睛。④会正确使用纸巾,会擤鼻涕。⑤不随地吐痰,不随地大、小便。⑥不把物品放进口、鼻中。⑦会使用垃圾桶,会将废物扔进垃圾袋内。⑧保持桌面、墙面清洁,特别在美术活动中不用蜡笔、水彩画桌面。⑨能按标签放好玩具、用品,不把玩具丢地上,不咬、玩学具。

午睡常规:

①睡前上厕所,大小便、洗脸、洗手。②安静进入卧室,把鞋摆放整齐。③轻轻上床,自己脱衣服,把衣物叠放整齐放在指定地方,冬天睡觉要脱袜子。④睡姿正确,侧卧式或仰卧,不能俯卧或蒙头睡。⑤安静听故事入睡,不玩东西,不吮手指。⑥安静起床,迅速穿好衣服,鞋袜。⑦起床后洗脸、入厕。

坐的常规:

①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②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③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④不斜靠椅背;不斜趴桌子;坐时不翘脚;不驼背坐。

礼貌常规:

①来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早上好”,对保健医生说“医生好”,向家长说“再见”,离园时能主动对老师小朋友说“再见”。②会主动向客人问好。③会正确、生动使用礼貌用语:请、谢谢、你好、对不起、没关系等。

上下楼梯常规:

①上下楼梯靠右边,看脚印上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推也不挤。②上下楼梯逐级走,不跑、不跳。

入园常规:

①坚持准时入园(8:00前入园)。②由家长送到班级,自觉参加晨检,按规定交换接送卡。③主动向见到的人问早问好,与家长再见。④自己进入晨运场地,在这当中不在途中停留,不东张西望,不奔跑,按右上右下的规则上下楼梯。

散步常规:

①在老师带领下一个跟着一个走,不跑、不跳、不推、不挤、不大声喊叫。②遵循行人靠右走的交通规则,以免造成拥挤。③在老师的指导下细心的观察周围事物。

二、学习活动常规

晨炼、早操常规:

①会主动向老师、小朋友问好问早。②按规定放好书包。③愉快地参加晨运。④爱护晨炼器械,晨炼后能迅速收拾好器械,并放到指定的地方。⑤听到早操音乐迅速排好队,认真做操。做操时眼睛看老师示范及舞姿,耳朵听音乐节奏及变化。动作到位,跑动迅速,不拖拉,不懒散。⑥早操后放好器械,有顺序地回教室,在过道里楼梯上不大声喧哗、不奔跑。

户外活动常规:

①玩之前在老师提醒下知道脱衣服,玩后穿好自己的衣服。②正确玩大型玩具:滑滑梯:从楼梯上,滑板下,坐着滑,脚先下。

能听老师指挥迅速排队,整理好队伍回教室。

爱护大型玩具,可随意移动的玩具,在玩过后放回原处。

爱护活动室玩具,友好合作地游戏。

游戏后收拾好器械,便于下一个班幼儿游戏。

▶ 体能游戏常规:

①爱护各种体育器械,学会正确使用各种体育器械。②友好、合作、协商地使用各种器械。③认真进行体育活动,不无故不参加活动,活动前后学会自己脱穿衣物。

教学活动常规:

①注意安静地倾听教师的讲述,不随意打断别人的讲话。②积极大胆回答问题,回答问题时先举手,回答问题时声音适中,大方、不扭摆。③未经允许,不随意摆弄桌面的学具、学习用品。

区域活动常规:

①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区。②遵守每个区域的区域规则。③区域活动结束后主动收拾材料,根据区域标签摆放好材料。

大班幼儿常规培养计划

一、区域活动常规

能安静地参加活动区活动,能实现同伴间的交流合作,并有次序的收放玩具。

二、坐的常规

①会搬椅子,一手握椅背,一手托椅身,轻拿轻放,转椅子时要拿起椅子摆好再坐下。放椅子时不能有声音,知道爱护桌椅。②上课坐姿:双脚自然并拢平放。双手自然摆放,长时间坐着可以轻轻靠在椅背上。③绘画、写字坐姿:上身与桌子保持适当距离,双脚自然平放,上身不歪斜,眼物距离适当。④避免不正确坐姿:斜靠椅背;斜趴桌子;坐时翘脚;驼背坐。

三、卫生常规

①正确使用餐具,一手扶碗,一手拿勺,会使用勺进餐。中、大班会使用筷子进餐。②一口菜、一口饭地进餐,不把菜全部倒入碗里,不急也不慢,不剩饭菜,不洒饭菜,保持桌面、地面的清洁。③安静、专心地进餐,不东张西望,不大声讲话,不讲长话。④用餐巾擦嘴,轻拿椅子坐到指定地点。安静活动,不影响他人进餐。

四、具体措施

怎样培养小班数学操作常规 篇6

些?培养幼儿常规儿歌怎样编写?

儿歌这种教育形式,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它形象生动、短小精练,适用范围广,尤其是在常规培养当中,能够帮助幼儿生动准确地记忆常规要求和回忆常规要求。它是教师工作中的好帮手、孩子们生活中的好伙伴。在常见的常规儿歌中,有关生活常规的儿歌比较多,如《洗手歌》、《刷牙歌》、《喝水歌》、《排队歌》等;有关游戏常规的儿歌有《滑滑梯》、《大火车》等;有关学习常规的儿歌有《小板凳》、《小画笔》等。除了现成的儿歌,教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班级幼儿的情况和培养的需要,编写一些儿歌。在编写儿歌时;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童趣性强

给幼儿园的小朋友编写的常规儿歌,首先要充满童趣,让幼儿从心理上先接受并喜爱。例如,在指导小班幼儿喝水时,教师编写了儿歌:“小水杯,大耳朵,握在手里把水喝,咕咚咕咚喝一杯,身体健康笑呵呵。”在这首儿歌中,教师把水杯把儿形象地比喻成大耳朵,让小朋友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小水杯的生命力和卡通趣味,进而能够准确地掌握握水杯的位置,顺利地引导幼儿从握水壶、握奶瓶过渡到握杯子,帮助幼儿学会正确的喝水方法。

2、儿歌短小,语言简单、易懂,指导性强

再以指导小班幼儿喝水时教师编写的儿歌为例。在这首儿歌中,教师明确地指出“咕咚咕咚喝一杯”,既声情并茂地描述了幼儿喝水时的状态,又提示了幼儿饮水量的多少。此外,在小班幼儿喝水的时候,还可以引导他们听一听“咕咚咕咚”的声音,以增加喝水的趣味性。

在编写中、大班幼儿使用的儿歌时,就更要强调它的指导性与提示性了。例如,在指导中班幼儿学习刷牙时,教师编写了儿歌:“小牙刷,手中拿,每天早晚把牙刷。上牙往下刷,下牙往上刷,里面牙齿来回刷,刷出健康小白牙。”为了降低幼儿的龋齿发病率,很多幼儿园从中班开始,就要求幼儿饭后刷牙。把正确刷牙的方法编进儿歌中,幼儿就能够在儿歌的提示下,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儿歌的指导性在这里是显而易见的。

3、邀请幼儿一起创编儿歌

大班幼儿更加喜欢参与富有挑战性和创造性的活动。教师在创编儿歌时,可以邀请大班幼儿一起参与。比如,教师指导幼儿创编讲卫生的儿歌时,可以先引导幼儿说说有哪些好的卫生习惯,也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看图片,根据图片的内容总结一句儿歌。接下来,把大家讨论的结果或创编的儿歌连起来,套用一定的句式就形成了完整的拍手儿歌。然后,带领大班幼儿在拍手游戏中,边念儿歌,边把生活中的卫生常识记下来。因为又要背诵儿歌,又要记得拍手的动作,难度加大,幼儿的好胜心被调动起来,从而更用心地记忆儿歌。同时,教师

也要鼓励幼儿将一些生活常规带回家、带回社区,与家人和邻居共同分享,使儿歌的教育价值最大化。

附:儿歌

拍手歌

你拍一,我拍一,早睡早起练身体。你拍二,我拍二,天天都要带手绢。

你拍三,我拍三,洗澡以后换衬衫。你拍四,我拍四,消灭苍蝇和蚊子。

你拍五,我拍五,有痰不要随地吐。你拍六,我拍六,瓜皮果核不乱丢。

你拍七,我拍七,吃饭细嚼别着急。你拍八,我拍八,勤剪指甲常刷牙。

上一篇:第一次亲密接触的作文下一篇:目送大学生读后感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