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园本教研的作用

2024-09-04

浅谈园本教研的作用(通用3篇)

浅谈园本教研的作用 篇1

加强修养,在园本教研中发挥引领作用

笔者认为园长在园本教研过程中必须发挥引领作用,为此,园长应加强自身修养,把握好如下12个字:

一、学习不停

园长是园本教研的导向者、策划者和组织者,必须具有统领全局,把握方向,确保园本教研工作向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能力。为此,园长必须具备专业的意识和专业的头脑,要站在专业发展的角度,了解国内外幼教改革发展的方向、动态、信息,并结合幼儿园的实际筛选信息,决定研究方向。具体来说,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学习:

(一)向书本学习

园长应注意在政策上把握和学习有关幼儿园法律法规方面的文件,加深对法律法规文件的理解,帮助自己提高执行政策的水平,使园本教研立足于理论基础之上。在专业提升上多

读书、广读书、通过阅读书籍来丰富知识,获取信息,了解有关儿童心理发展,儿童教育的理论研究动向。例如通过读书了解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杜威的进步主义思想,维果斯基的鹰架学习理论以及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

(二)向同事学习

我园的教师来自于全国各地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她们均各有所长,笔者在与她们合作共事的`过程中,十分注意取其之长补己之短,这对笔者思想观念的形成,学识能力的提升,人品性格的调整既是一种极大的挑战,也是一种学习提升。例如对如何看待幼儿,幼儿的学习及教师作用的认识,对课程研究理念的认识,对如何采用现代化手段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认识和对幼教专业执著追求的态度等等,都使笔者受益终身。

(三) 向经验学习

总结经验是一个很好的反思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因为将实践经验用文字进行整理表述时, 会促使自己重新去整理思路、思考问题、获得新知。 因此笔者非常注重每个时期、每个阶段的工作反思,每点经验、每个好做法的积累,特别是当思考问题灵感出现后的及时捕捉、及时发挥、及时整理。我园整理编印的五册反映幼儿园课程建构的系列丛书和七册反映课程建构经验的《百花园》经验集,都是在几年的时间里相继整理编印的。我园园本教研的每一次研究层次的跨越、每一次研究理论的提升、每一个研究重点特色的形成,都是笔者和园内教师在整理经验的反思过程中形成的,都经历了边学习、边整理、边总结、边提高、边发展的过程。

二、业务不丢

作为一名园长,由于兼职多,杂事多,很容易脱离第一线的教研工作。为了使自己不成为幼儿园教研工作的瞎子、聋子和旁观者。笔者坚持三个“不丢”:

(一)参与教研活动不丢

笔者每学期都主动思考全园学期教研计划,积极给教研组提建议,尽量挤出时间参与教师 的业务培训学习和重大教研活动!认真查阅园级、年级、班级开展教研和教学活动的资料,积极参与和指导幼儿园组织的日常教研活动,深入班级了解教研的实际情况、教师的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积极参与各级幼教专业组织的教研活动,使自己在思想上和观念上始终保持与教育改革发展同步。

(二)参与课题研究不丢

多年来无论有多忙,笔者都要坚持参与课题研究工作,如在课题研究中与课题组成员一起研究实验方案, 观摩实验班教学研究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撰写实验报告等。笔者

通过参与课题研究了解了专业发展动向,提升了自己的研究能力。因此不管参与哪级教研活动。笔者都有足够的底气理直气壮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三)到班级任教听课不丢

为了能与教师进行换位思考!切身体验和积累教学经验。笔者多年来始终坚持每周到班级任课或听课一次,有时在听课后还即兴示范教学!对教师进行现场指导。这样做!既给教学管理人员深入班级搞教研带了一个好头,也给自己进行调研积累了第一手资料,同时为其他教师专业的提升提供了帮助。

三、勤于交流

现代研究理论认为,互动交流是学习和成长非常重要的途径。园长要对园本教研提供支持和帮助,除了参与教研活动、课题研究、培训指导外,主要的途径就是与教职工进行互动交流。通过互动交流,可以研究问题、传递经验、学习知识、沟通情感。根据不同对象、不同内容,笔者采用不同的交流互动方式,对教学管理人员,采取定时和不定时相结合的方式,每周定时交流一次教研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交流。下班观摩教学活动!笔者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定在中午,这样不影响正常教学秩序-对需要指导的教师,笔者会依据情况给予及时指导或约定交流。长期以来,本园教师已经习惯了与园长和管理人员的交流沟通,并把之当成了获得成长的机会。 (唐玉萍)

(本文摘自《学前教育研究》第11期)

浅谈园本教研的作用 篇2

所谓环境 (Environment) , 即每个人在日常生活中面对的一切。通常是指围绕人群的空间和作用于人类这一对象的所有外界影响与力量的总和。

不可否认儿童每天所处的环境对其思想、情感、行为、健康、创造力以及人际关系等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其实我们教师在日常课程实施环境创设中, 更多的是需要创设一个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方面全面和谐发展的环境。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 为了更有序、更深入地研究, 我觉得可把园本课程环境划分为主题环境、游戏环境、生活环境、社会资源这四个方面。本论文将着重阐述主题环境和生活环境创设实践中积累的小策略。

一、主题环境创设篇

在园本课程实施中, 走进每个教室就能比较清晰地了解班级正在开展的主题活动, 及这个主题推进的过程。如何创设主题环境, 使幼儿能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主题呢?

策略一:幼儿参与, 教师支持

课程主题环境的创设离不开幼儿, 在环境中体现出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不同年龄的幼儿都有能力成为环境创设中的主角, 所以, 教师要充分创设机会, 设计活动, 使幼儿自主参与到环境创设中, 成为环境创设的小主人。当然, 对于幼儿的参与, 不能只是简单呈现, 要体现环境教育价值, 源于幼儿, 更要高于幼儿的生活经验, 因此, 需要教师概括、提炼和拓展。

比如, 在教师节主题的版面中, 幼儿亲手制作的贺卡、个性鲜明的调查表就是墙面上的主角, 既是展示又是交流, 教师将幼儿的调查 (调查表、写生、记录) 进行整理后, 概括每一小组调查的结果, 当这些结果呈现在墙面后, 你会发现幼儿经常会蹲下身子, 一边看一边议论其他组的调查结果。教师的概括不经意间帮助幼儿整理了思路, 使他们更容易接受。这个墙面呈现的内容是幼儿所能理解的, 所愿意去关心的, 概括赋予了墙面新的价值。

策略二:纵观全局, 捕捉重点

主题环境在突显主题内容的同时, 还要内容清晰、主题鲜明。比如, 大班阶段的主题一般一个半月, 往往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每一样都要体现是有一定困难的, 所以, 作为课程实施中的教师, 首先要对课程有个整体了解, 对主题的一个推进过程要很清晰, 只有有了全局观念后, 才能意识到什么是重点, 此刻才能比较敏锐地抓住某一点深入展开。

二、园本课程之生活环境

我们幼儿园是生活教育特色, 日常生活环境中将生活教育理念渗透到环境中是我们所要思考和着手做的。生活环境在体现美观温馨的大前提下, 教育含义、内涵渗透是环境创设中的要点。走出环境创设只追求外在形式, 而不注意发挥环境的教育作用的弊端, 在生活环境创设中, 对幼儿饮水、厕所的环境创设做了一些思考。

策略一:生活环境教育化

生活教育很大, 教师首先要细化生活教育的点, 究竟需要做些什么?给幼儿什么?比如, 节约用纸、节约用水的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可以结合大班幼儿的识字能力, 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在幼儿平时使用时看得见的地方, 给幼儿一个温馨提示, 教育意识在环境中渗透。

策略二:生活环境生活化

创设真实环境, 增加与孩子的互动性。比如, 小小医药箱环境创设, 在让幼儿了解平时我们经常会用到的药品的同时, 方便幼儿取拿, 使实用的医药箱真正成为幼儿生活中的小帮手。又如, 各种各样的梳子的环境创设, 将孩子从家里带来的梳子, 放进方便取拿的可爱的小罐子里, 激发了幼儿梳头的愿望, 并且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

策略三:生活环境游戏化

在喝水习惯培养过程中, 创设饮水记录区, 根据不同年龄, 可以创设给娃娃夹夹子、有趣的彩色珠子拨一拨、给小花插牌子、小笔记一记等多种有趣的游戏形式, 在轻松的游戏氛围中, 幼儿将自己饮水的情况进行了记录。

总之, 园本课程实施下的环境创设, 需要符合幼儿年龄特征, 以促进幼儿发展为本;需要全面考虑课程领域, 以深入挖掘课程内涵为纲, 需要注重课程反思, 以提升课程实施为根。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 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它的提出, 使幼教工作者越来越认识到在幼儿的发展中, 环境所起到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从班级环境创设着手, 进一步探究园本课程环境创设中的策略。

浅谈园本教研的作用 篇3

摘 要:以“教师为本”的园本教研为载体,帮助幼儿教师寻找自我核心发展价值,使教师逐步走上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建立领导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挖掘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坚持科学发展观,使专业引领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跑器。

关键词:园本教研;教师专业化;自我发展

在教研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发现,教师对于教研活动促进自己专业成长的意识不强,被动地、任务式地参与教研活动。深究教师的行为表现,主要根源是没有拉动教师的自我发展内需和对自身的专业发展缺乏追求与主动性。因此,我园开展了以“教师为本”的园本教研,帮助教师寻找自我核心发展价值,探索有效的人本管理机制、自我发展机制、同伴互助机制等,使教师走上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

一、建立领导机制,形成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我园建立了科学合理的园本教研管理体系,确定了园长是科研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科研活动的参与者、指导者和支持者,由园长牵头,管理和指导园本教研工作;建立了教研助理、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园本教研核心小组,形成一个有专业引领、有科研骨干、有教师积极参与的科研网络。

二、挖掘教师发展中的积极因素,变被动为主动

利伯曼(Lieberman)指出:“有效的教师专业发展建立在需求、反思和参与者需求驱使的尝试上。”一个人的意识对个人行为的引导是非常关键和重要的。

(一)肯定价值,观念决定行动

园本教研初期,我们从教师的思想培训开始,走进教师们内心世界,体察教师,真正了解他们的需求,信任教师,肯定教师职业的价值,有针对性地培训。

(二)发挥目标驱动能力

以目标驱动教师的内在动力,让教师自己制定相应的目标,并通过自己的学习、努力去实践自己所制定的目标。引导教师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身条件,制定自己的个人学期、学年、三年等目标,并在期末结束后,让教师自我对照目标,认真总结经验。

(三)构建梯队培训机会

根据园内教师的教龄层次和教学能力,构建了五层发展梯队:新入职教师、基础教师、成熟教师、骨干教师、区级名师,并制定了详细的教师分层培训制度,让教师明确各层次的培养目标、任务措施、学习要求。力求人人有定位,从原来的“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过去的“扶着走”变为“自己走”。

(四)实行自我管理,促进自我发展研修

建立教师个人成长足迹档案,并制定了自我发展研修申报制度,即鼓励教师自我定位目标,形成自我成长的意识。幼儿园根据教师的目标意愿进行科学的分析定位,积极创设各种平台,把合适的人放在适合的培训平台,促进其最近发展区发展。例如,外送培训基本就是根据个人的目标规划从时间、空间、专业特长与研究范畴去满足他们的意愿和专业学习需求。

三、坚持科学发展观,使专业引领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助跑器

(一)实施全园化的培修,加强专家的指引

采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法,我们积极为教师创设了多种培训、外出学习、自我提高的机会。如,外出跟岗、岗位技能巩固培训、观念引领教育活动、园所互动交流、园本教研研修班、鼓励教师通过网络与幼教专家进行面对面交流等。通过这种实质性的互动,教师与专家们进行直接的思维碰撞与交流,使专家的理论与我们一线教师的实践更加紧密结合;使我们一线教师之间的经验和优势能得到互补;及时改进并调控自己的教育行为和方法,少走弯路。

(二)知人擅用,促进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

园本教研不仅需要专家、行家的指导,更需要在教学第一线辛勤耕耘的优秀教师的点拨。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些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点拨对教师发展而言更是及时、到位。每学期一次的骨干教师示范活动、新教师观摩活动、每周一次的教研研讨活动等,大大提高了园本教研的运作质量和教师的教科研能力。这种专业引领充分利用了幼儿园现有的教育资源优势,让幼儿园骨干教师和其他教师互促共进、互帮互助。

(三)创建学习共同体,加强园本教研专业引领

通过开展合作教研活动,构建区域之间的学习共同体,积极与其他园本教研实验园进行联系、交流,让各园之间教师思维的不断碰撞,积极为骨干教师、新教师的成长提供平台。如,我园与桂城机关一幼、二幼三园联合举行了关于“语言教学中教师引导策略探讨的”园本教研研讨活动。研讨活动中,教师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气氛。幼儿园之间通过共同合作、相互开放、相互交流,从而实现优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谋求共同发展,使园本教研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园本教研的多样化方式,让教师对自己的职业发展有更加清晰的思路与规划,激发了教师的内在需要,满足了教师在自己的兴趣特长和能力等范畴内的探究,教师在自觉反思、自主学习、自发探究、自信表达中提升研究智慧,拓展专业智慧,实现从自我觉醒到自我超越的转变,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快车道。

参考文献:

上一篇: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市工商局关于构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 杭政办函下一篇:乡村生活范文350